胆囊占位性病变

2024-10-11

胆囊占位性病变(精选7篇)

胆囊占位性病变 篇1

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样病变均属于胆囊占位性疾病,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使得胆囊占位性疾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 不同的胆囊占位性疾病其治疗与转归均有所不同, 超声检查作为此类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如何提高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显得十分重要[1]。本文通过对6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胆囊性占位性疾病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做一对照研究, 以探讨超声检查有胆囊占位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并分析其漏诊及误诊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胆囊病变患者60例, 其中男性40例, 女性20例;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 (43.4±8.9) 岁。

1.2 检查方法

患者禁食至少8h, 且24h内禁食高脂肪及产气类食物, 检查当日晨排便, 取仰卧位, 左右侧卧位及坐位, 必要时采用胸膝卧位, 采用德国西门子SONOL INE–Versapio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TOSH IBA-Nemio10黑白超声诊断仪 (日本东芝) , 探头频率为3.5MHz, 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胆囊大小, 胆囊壁厚度, 肝实质, 肝内血管, 肝内外胆管等情况[2]。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门静脉血流, 有无癌栓及胆囊占位性病变内血供等情况。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本组60例患者, 超声诊断36例为胆囊结石, 20例为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 4例为胆囊癌。

2.2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32例为胆囊结石, 18例为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 3例为胆囊癌。

2.3 两种诊断结果对照比较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 病理诊断共有53例检出, 超声诊断49例与病理诊断符合,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45% (49/53) , 各类胆囊占位性病变诊断情况见表1。

3 讨论

胆囊占位性病变是临床上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临床上以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 (胆固醇息肉及炎性息肉) 多见, 近几十年来, 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 其检出率明显增加,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 胆囊占位性病变手术患者也明显为增多, 但临床实践表明, 许多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表现为明显上腹部不适, 恶心呕吐, 腹泻等[3], 而且有文献报道表明, 胆囊切除术患者其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胆囊未切除的患者.超声检查作为胆囊疾病的主要的检查方法, 可直观观察胆囊形态, 大小, 病变位置及充盈等情况。因此, 提高超声检查对胆囊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 对临床上胆囊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4]。

胆囊结石是胆囊占位性病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超声检查时其声像图特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切面存在形态固定随体位移动且伴声影的强回声, 若无声影者, 应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急性炎性反应, 近期是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对此类患者应隔期复查。胆囊良性占位性病变行超声检查时多表现为单发且大小<10mm, 以胆囊体部多见, 有时可见细小的蒂, 胆固醇性良性病变者可见微弱声影, 胆囊恶性病变行超声检查时, 可见瘤体直径多超过10mm, 对于瘤体直径超过15mm, 基底较宽者应高度警惕为胆囊恶性占位性病变, 且多为单发, 以胆囊颈部多见[5], 而且约一半的胆囊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可伴有结石。

从本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60例超声检查结果, 10例漏诊或误诊, 结合文献报道及本组研究, 我们认为, 超声检查应用于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 发生漏诊或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仪器调试状态欠佳, 检查不仔细, 本组60例患者在4例在首次扫查时结果为阴性, 经更换体位后反复扫查才扫及。 (2) 检查医师的技术水平及经验有限, 未能完全熟悉胆囊的解剖标志.胆囊颈部邻近门静脉, 且位置较深, 由于哈氏囊的散射及囊壁的折射作用, 使胆囊颈部多呈折叠状, 在超声检查时, 胆囊颈部声像图多呈占位性病变图像, 因此易误诊为胆囊颈部结石, 而实际上的胆囊颈部结石又常常易漏诊。 (3) 病史采集不仔细, 与临床医师缺乏沟通。本组有3例误诊为胆囊结石, 均由患者近期使用头孢类药物引起胆汁呈强回声声像图改变引起[6]。 (4) 未能充分认识胆囊癌, 思路狭窄, 对于超声检查声像图为曲型的实块型及覃伞型时才认为是胆囊癌, 对于生长类型为厚壁型及小结节型者则缺乏认识, 而且对于胆囊占位性病变超声检查诊断仅满足于结石或息肉等, 易致漏诊。

针对超声检查胆囊占位性病变时漏误诊原因, 我们认为, 在做超声检查时, 首先应多体位, 多切面, 多次反复扫描, 由于胆囊颈部漏诊率较高, 可采用胸膝卧位及右前斜位以提高胆囊结石及胆囊颈部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对于胀气明显的患者在检查前应饮水再观察.其次, 应对胆囊解剖特点充分了解, 掌握胆囊的探查技术, 了解各种胆囊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 对于胆囊充满结石及萎缩性胆囊炎者, 应认清解剖学标志, 找到强回声光带, 确认胆囊, 否则易将肠袢回声和声影误认为充满型结石。第三, 对于检查阴性者应仔细询问病史, 多与病房医师沟通, 了解患者近期用药史, 拓宽诊断思维, 不能单凭超声诊断结果便定论。

综上所述, 超声检查应用于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 可了解病变部位, 数目及形态等, 检出率较高, 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和漏诊, 尤其对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及判断胆囊息肉样病变存在一定困难, 但在进行超声检查时, 仍然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技巧和措施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刘天颖, 李亚莉.胆囊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2) :98-99.

[2]任燕.体内外超声诊断胆管病变的对比观察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2010.

[3]费翔, 刘强, 吕发勤, 等.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 2011, 8 (12) :2550-2557.

[4]袁海霞.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在胆囊占位性病变及肝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 2006.

[5]何小兰, 高红.超声诊断胆囊占位良恶性病变96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 2 (17) :133.

[6]谢峰, 沈俐, 张萍, 等.胆囊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 21 (2) :114-116.

关于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女性乳腺肿瘤患者80例进行超声检查,年龄在16~67岁。肿瘤生长部位:乳腺外上象限45例,占56.3%;内上象限16例,占20%;乳头周围6例,占7.5%,其他部位13例,占16.3%。

1.2 方法:

采用麦迪逊SA-60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0 MHz。正常乳腺声像图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皮下脂肪组织、乳腺结构,同时查到胸大肌,位于乳腺腺叶深层,为一片均质暗区。

1.3 超声诊断标准。

乳腺囊性增生病[1]:乳腺常明显增大,内部结构紊乱,回声增多增强,可查到分布不均的粗大光点或光斑,还常查及边界不甚清晰的结节状回声,如乳腺导管囊状扩张,则可探及大小不等的囊性图像,囊边缘有时可呈现毛糙状突出光影;乳腺纤维腺瘤[2]:乳腺正常回声存在,其间可探及边缘光滑、境界清楚的肿物,内部分布均匀弱光点,后部回声多增强,如果后方出现声影,则为肿瘤内出现钙化所致。较大的纤维腺瘤囊性变时,可查及液性暗区;乳腺囊肿[3]:多为单发整齐光滑、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内部为均质的无回声区,囊后壁回声增强,囊肿两侧呈暗区,即“侧方声影征”;乳腺乳头状导管癌[4]:肿物边界不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含有强回声条索,有蟹足样浸润,后方呈衰减暗区;乳腺髓样癌[5]:肿瘤多呈圆形,边界较清楚且光滑,内部回声比硬癌及乳头状癌强,有时可见边缘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后方多无衰减;乳腺硬癌[6]:肿瘤边界不整、境界不清,内部呈密集强回声,后部回声明显衰减呈衰减暗区是其特点。

2 结果

随机抽样80例乳腺肿瘤B超诊断与最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符合率达91.3%,见表1。

3 讨论

超声检查能够对乳腺占位性病变进行定位诊断,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本组诊断符合率达91.3%,但是乳腺肿块存在良恶性交错现象,故超声诊断也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对微小病变的误诊率较高。而对其良恶性的判断多依靠操作者的临床经验: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回声均匀、边界清楚良性肿瘤最常见;肿瘤边界较清晰,内部为均质无回声区,后壁回声增强呈“蝌蚪征”或两侧出现“侧方声影征”,多属于乳腺囊肿或生长迅速的肿瘤出现坏死液化;形态不规则的肿块,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有时出现条索状或成簇的强回声,导管癌和其他癌肿较大时可产生这些改变[7];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良性肿瘤由于膨胀性占位性效应时,主要是推移和压迫周围组织,恶性肿瘤则表现为正常结构破坏或呈蟹足样生长;衰减特性[8],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尽管目前对病变的诊断上缺乏特征性,但通过反复对乳腺病变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并且对于超声发现的肿块,无论大小,均密切随访或手术活检,这对进一步提高超声初步定性诊断,还是有可能的。

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乳腺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乳腺囊性增生病25例,乳腺纤维腺瘤24例,乳腺囊肿15例,乳腺乳头状导管癌4例,乳腺髓样癌2例,乳腺硬癌3例,80例乳腺肿瘤超声诊断与最后病理结果相对照,符合率达91.3%。结论 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价值,但乳腺肿块存在良恶性交错现象,故超声诊断也有其局限性。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占位,超声,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范永省,马洪波.超声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2):143-144.

[2]付雪丹.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囊性疾病的价值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7):982-983.

[3]罗绍顺.超声学检查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3,33(8):93.

[4]吴秀平.乳腺肿块超声误诊25例原因分析[J].临床医学,2014,34(7):113-114.

[5]梁淑琴.超声检查乳腺囊性肿块110例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9):105.

[6]郭香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3,8(5):151-152.

[7]陈九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髓样癌与乳腺纤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45-46.

胆囊占位性病变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5例心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经超声诊断得以确诊的患者, 男性25例, 女性20例, 年龄23~69岁, 平均43.7岁。

1.2 研究方法:

将45例患者先采用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记录数据, 然后再对这45例患者采用超声造影检查, 并记录数据, 将2种检查方式的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对比超声造影检查与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准确率。

1.3 仪器与方法:

使用仪器为Philips IE-33超声仪, 选择探头频率为 (2~4) MHz, 患者取侧卧位, 先行常规超声心动图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大小、活动度、回声征象及与周围心肌组织的对比等, 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变部位血流情况。超声造影剂采用Sono Vue (声诺维) , 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5ml混合均匀抽取2.4 ml, 经左肘静脉团注入, 行造影检查, 注意观察病变部位及心肌组织造影增强表现特点,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 对超声造影诊断为实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 并做病理诊断。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常规经胸部超声心动图发现45例患者中30例为血栓, 余15例为实性肿物, 良、恶性无法判断, 造影增强及希尔不等系数 (TIC) 分析诊断30例血栓、10例良性肿瘤及5例恶性肿瘤, 与病理及临床诊断相一致。

2.2 TIC分析结果:

40例病变部位TIC较心肌组织低平, 且峰值强度明显低于周围心肌组织, 诊断为良性肿瘤或血栓, 余5例病变部位TIC峰值较周围心肌组织高, 诊断为恶性肿瘤, 10例良性肿瘤, 6例行手术治疗, 病理结果为黏液瘤4例, 横纹肌瘤1例, 纤维瘤1例, 余4例临床诊断为黏液瘤。5例恶性肿瘤其中肉瘤4例、淋巴瘤1例。

3 讨论

经研究发现心脏实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 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是原发性肿瘤的数百倍[2]。原发心脏肿瘤按照其组织学类型的不同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约占有75%, 其中以黏液瘤最为常见, 另外则为乳头状弹力纤维瘤、横纹肌瘤、纤维瘤、血管瘤、脂肪瘤等;恶性肿瘤以肉瘤最为常见, 其次为淋巴瘤。

在开展超声心动图以前, 心脏内占位性病变通常需要心血管造影或心脏外科手术探查才可以明确诊断。现在, 常规超声心动图是心脏占位性病变的首选诊断方式, 但通常不能对病变组织学类型作出准确的诊断, 区分血栓与肿瘤或在鉴别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上仍有一定难度, 而判断病变的性质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心肌声学造影的基本原理:造影剂微气泡进入冠状动脉微循环, 通过背向散射信号使心肌视频灰度增加, 从而心肌的对比性增强, 得不到微气泡灌注的血栓灰度无增强。心脏良性肿瘤由于其微血管多有不同程度的机化或血栓形成, 故超声造影剂强度低于正常心肌组织, 恶性肿瘤瘤体内有丰富的新生血管, 造影剂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心肌组织。在本研究中, 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对45例心脏占位性病变中30例作出准确诊断为血栓。余下的15例则未能对其良恶性作出判断。心脏超声造影检查通过观察心肌组织与病变内部造影剂增强特点, 将45例病变分别诊断为血栓30例、良性肿瘤10例和恶性肿瘤5例, 诊断结果与病理及临床诊断一致。

通过多年的实践, 声学造影在其他脏器如肝、肾、子宫、乳腺等部位的临床应用中, 已证实超声造影在肿瘤的检出和定性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研究表明, 在肝肿瘤数量的诊断方面, 声学造影优于常规超声和螺旋CT。与CT和磁共振成像 (MRI) 相比, 声学造影拥有更多的优越性, 如安全性好、无过敏反应, 实时性, 检查费用相对较低。而在本次实验中发现, 超声造影能够较准确地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 这对心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 可以运用实时超声造影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贺沂.超声造影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J].医学影像, 2011, 26 (47) :104-105.

胆囊占位性病变 篇4

关键词:超声,眼球占位性病变,临床价值,方法

眼内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均会对视功能产生损害, 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 临床常见的眼内肿瘤为葡萄膜肿瘤与视网膜肿瘤[1]。恶性眼内肿瘤影响大, 可全身转移, 一旦得不到及时治疗与控制, 对患者生命将构成严重威胁。所以眼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2]。为了探讨超声在眼球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42例眼科患者进行分析, 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眼科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 男性患者30例, 女性20例, 年龄8~67岁, 平均年龄为 (40.4±3.2) 岁, 均为单眼发病, 其中左眼32例、右眼18例。

1.2 方法

患者眼球占位性病变的检查均采用意大利esaote Mylab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12 MHz, 患者取平卧位, 并轻闭双眼, 在眼睑表面涂上耦合剂, 将诊断仪探头直接置于眼睑上, 行横向与纵向扫查, 发现病变部位后再行多方位扫查[3]。在使用诊断仪扫查期间, 发现病变后, 应注意观察病变大小、内部回声、形态及视网膜脱离情况, 是否合并玻璃体出血, 并测量病变内血流分布与频谱[4]。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超声检查与手术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 详见表1。

超声诊断情况: (1)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形状为不规则形或玻璃体内半球状, 内部现不均匀回声, 可见不规则斑块状强回声, 病变波及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2) 睫状体黑色素瘤及细胞瘤:病变内血流丰富, 主要表现为睫状体部位半圆形或类圆形病变, 且部分患者见“挖空”征; (3) 虹膜黑色素瘤:内部见均匀回声, 根部为圆形, 但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4) 脉络膜血管瘤:边界清晰, 后极部为半球形实性病变, 内部见均匀回声, 血流信号丰富, 为中等或强回声; (5) 脉络膜转移癌病变:病变形状为扁平, 且表面为波浪状起伏, 内部见低回声, 血流信号丰富; (6) 视网膜下出血:内部见不均匀回声, 呈现为玻璃体内半球状病变, 病变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2.2 手术治疗情况

该研究50例行手术治疗20例, 患者均治愈出院, 见表2。

3 讨论

眼球肿瘤对视功能产生损害, 对患者生活与工作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临床常见的眼内肿瘤是葡萄膜肿瘤与视网膜肿瘤。该研究纳入的眼球占位性病变患者中, 主要的占位性病变类型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转移癌、睫状体黑色素瘤、视网膜下出血, 以及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虹膜黑色素瘤[5]。为了提高超声诊断与鉴别的准确性, 笔者对常见的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鉴别进行了分析。

3.1 脉络膜黑色素瘤诊断与鉴别

在脉络膜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中, 超声诊断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高。通常, 规模较大医院配备有超声生物显微镜设备, 对黑色素瘤的诊断准确率高, 而基层与规模小的医院, 可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进行黑色素瘤的检查[6]。

为了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为诊断提供价值高的参考图像, 通常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 以准确确定病变范围及性质, 更好指导临床手术[7]。比如本研究虹膜黑色素瘤1例, 由于病变较小, 超声检查未能显示内部血流信号, 无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睫状体黑色素瘤1例, 由于无典型声像图特征, 增加了与睫状体黑色素细胞瘤相鉴别的难度。但另外1例睫状体黑色素瘤由于显示“挖空”征, 诊断价值较高。

3.2 脉络膜及其病变的诊断与鉴别

在成人眼球内肿瘤中, 脉络膜肿瘤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 在临床上由于各种因素, 易发生误诊情况。如果脉络膜黑色素瘤突破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及Bruch色素上皮层时, 则彩色超声检查的难度小, 但如果未能够突破Bruch膜, 且不具备典型的“挖空”征及“脉络膜凹”, 由于其二维形态与脉络膜血管瘤相似性大, 就会增加彩色超声检查的难度[8]。该研究纳入的1例患者, 由于无典型的声学特征, 由于在检查过程中, 操作者未进行认真仔细观察, 且内部回声比脉络膜血管瘤还要低, 两者的彩色血流无明显差别, 均显示出比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因此出现误诊。在脉络膜肿瘤中, 脉络膜血管瘤内回声均匀, 且为高回声病变者, 通常为内部回声最高的眼球内肿瘤, 而脉络膜转移癌病变, 彩色超声检查, 内彩色血流丰富, 但与二维形态特点有明显差别, 其二维形态特点表现为扁平病变, 且隆起度低表面主要呈现为波浪状。视网膜下出血不属于肿瘤病变, 由于其病变形态与脉络膜肿瘤相似, 因此临床诊断时易出现误诊情况, 其超声特点表现为, 球内半球形病变, 且内部见不均匀回声, 相邻球壁及表面探及丰富血流信号, 不过病变内无明显的血流信号显示[9]。

3.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

儿童常见的眼球内恶性肿瘤之一为视网膜母细胞瘤, 属于临床发病率比较高的眼球内肿瘤之一, 临床诊断时, 易于ROP、PHPV及Coats等肿瘤相混淆, 但是临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 可显示视网膜母细胞瘤二维形态、内部血流信息, 临床诊断与鉴别的难度小。该研究纳入的患者, 凡为视网膜母细胞瘤者, 病变均可见“钙斑”, 且具有典型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相延续的信号, 明确诊断的难度较低[10]。

综上所述, 眼球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 使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可显示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形态, 以及病变的血流特征, 对于提高眼球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有效与其他病变相鉴别, 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在眼球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建群, 胡淑芳, 梁平, 等.眼内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9 (5) :444-446.

[2]郭佩琦, 王燕霞, 马刚, 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眼内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9) :87-88.

[3]李佳, 张桂林, 刘虹, 等.眼内及眶内肿瘤的超声及临床手术、病理对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01, 23 (11) :657-658.

[4]魏炜, 艾红, 金晨望, 等.眼球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及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8) :1225-1227.

[5]魏小奇.彩超在白内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美学美容, 2014 (11中旬刊) :231.

[6]邢开宇, 于惠萍, 魏晓莉,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1) :85.

[7]胡建群, 王亚丽.睫状体肿瘤的超声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 2012:57.

[8]王小燕, 沈桂新.双眼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1例的高频声像图表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1, 17 (2) :153.

[9]Benson SR, Blue J, Judd K, et al.And ultrasound and clinical intraocular surgery, pathology analysis of orbital tumors[J].Am J surg, 2014, 188 (4) :381-385.

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篇5

彩色多普勒超声一般是用自相关技术进行多普勒信号处理, 把自相关技术获得的血流信号经彩色编码后实时地叠加在二维图像上, 即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像[1]。由此可见, 彩色多普勒超声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像的优点, 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实际应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欢迎, 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性血管造影”。本文收集2011年~2012年来我院治疗的85例甲状腺占位病变的患者, 进行超声及病理检查进行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2012年来我院治疗的85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 进行彩超检查、用手术病理证实。患者年龄在18~76岁, 平均年龄44.5岁, 病程为半个月~6年。绝大多数无症状, 均为偶然或体检发现, 少数患者有吞咽不适感。

1.2 检查方法

1.2.1 甲状腺生理解剖

甲状腺的外型为H型, 分左右两个侧页, 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 每页形状像1个尖端向上的锥体, 中间以峡部连接。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椎体叶, 可与舌骨相连。甲状腺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 主要有来自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的淋巴汇合流入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气管前、甲状腺峡上方的淋巴结和气管旁、喉返神经周围的淋巴结也收集来自甲状腺的淋巴。手术中处理甲状腺上、下动脉时, 应避免损伤喉上及喉返神经。

1.2.2 检查方法

嘱患者去枕平卧, 超声波细致观察双侧甲状腺, 记录病灶数目、大小、位置, 着重观察病灶探测其位置、形态, 在最大切面上测量量其长、宽、后径, 观察边界, 内壁回声及后壁回声, 有无晕环、钙化、血流分级以及分布特点。

正常甲状腺声像图:横切面皮肤呈强回声带, 皮下脂肪, 浅筋膜包括颈部肌群为低回声, 甲状腺呈蝶形分左右两叶, 中央由峡部相连;纵切面甲状腺位置呈倒八字形, 每一侧叶为圆锥形成或马蹄形, 上尖下圆。

1.2.3 甲状腺疾病超声检查鉴别特点

①甲亢:甲状腺呈弥漫性, 均匀性增大, 左右侧叶基本对称。有时可见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受压外移。内部点状回声密集, 回声正常或稍有增强、减低, 部分可见线样高回声。②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 探头加压时有压痛, 双侧腺体内可见数处回声减低区, 形态不规则, 边界模糊, 有时可表现为单侧腺体内的单个低回声区。③甲状腺腺瘤:肿物呈圆形或者椭圆型, 大小不等, 内部回声均匀, 一般为低回声和等回声, 少数为强回声, 肿物边界清楚, 整齐, 有包膜, 周边可见晕环。④甲状腺癌:肿物轮廓不清, 边界不规整;内部为实质不均匀回声;癌肿内有坏死液化时, 在实质不均质回声中可显示液性暗区;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时, 可显示蟹足样改变;癌肿发生钙化时, 可出现点状或簇状钙化点并伴声影。⑤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囊性无回声, 多发性大多为良性;只有2%~4%考虑恶性。块状, 弧形钙化考虑为良性;微粒样或簇状钙化考虑为恶性;血流:少许血流信号为良性, 内部及周边出现丰富血流, 并有高速血流信号为恶性。

2 结果

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验相比具体分析详细, 见表1。

3 讨论

超声检查是一项专业很强的技术, 除超声外, 其他检查方法术前鉴别甲状腺占位病变的良恶性存在困难, 高频超声检查是临床医师最可信赖的检查方法[2]。

彩超的优点:可显示血流的运行方向、有利于辨别动脉和静脉、有利于识别血管病变和非血管病变、有利于了解血管的性质、能可靠地发现分流和返流、超声设备易于移动, 没有创伤,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在床边进行诊断、价格低廉、该检查无放射性, 安全性高, 可多次重复检查。

本组资料显示, 超声检查良性肿瘤的检出率为82.3%, 恶性肿瘤检出率为17.6%。手术病理检查分别为87.1%和12.9%, 误差为3.33%。B超的诊断误差较小, 可信度大, 对患者的损伤小, 观察肿物内血流信号丰富程度, 并多点取样测量肿物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等, 可向临床医师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对临床价值和预后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江泉, 赵玉华, 张渊, 等.乳腺肿块血管结构的超声三维灰阶容积、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及灰阶血流成像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 (6) :1100-1103.

胆囊占位性病变 篇6

关键词:超声造影,宫腔占位性病变,SonoVue

宫腔占位性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提高了诊断率,但特异性不高[1]。本研究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 Vue,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对24例宫腔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以组织病理结果为对照,对病变的造影模式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宫腔占位性病变24例,年龄33~82岁,平均(43.8±14.9)岁。所有病例均通过手术或宫腔镜获得组织病理学结果,其中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息肉9例,子宫黏膜下肌瘤8例,宫腔内残留机化物2例。入选标准:造影前患者均无刮宫、宫腔镜等内膜创伤性操作史;无严重的高血压及心脏病史、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排除了对六氟化硫和Sono Vue组份有过敏史的患者。

1.2 仪器和造影剂

PHILIPS i U22彩色超声诊断仪,设备配备实施超声造影检查的实时低机械指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1~5 MHz的C5-1探头及5~9 MHz的C9-5ec探头。采用声学造影剂Sonovue(Bracco公司),在59mg干粉剂中加入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5 m L,配制成含有磷脂包裹的六氟化硫微泡混悬液。

1.3 检查方法

经常规超声对宫腔病变进行初步诊断,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回声及血流信号等。然后切换至造影模式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依据二维声像图表现,选择经腹或者经阴道方式,将探头固定在最佳显示病变的切面。抽取微泡混悬液(经腹2.4 m L/经阴道5.0 m L)经肘前静脉快速团注,随之用0.9%无菌氯化钠注射液5 m L冲注。造影开始并同步计时,造影全过程实时动态存储在仪器硬盘中。由有经验的医师对动态图像脱机分析,仔细观察宫腔病变和子宫肌层的造影表现,再分别取病变和未受累肌层作为感兴趣区(ROI),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分析曲线形态,获取造影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基础强度、峰值强度及增强强度。

1.4 统计学分析

将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和超声造影诊断结果分别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应用卡方检验进行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的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各病变造影参数测值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

24例经病理证实的宫腔占位性病变,常规超声检查17例做出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70.8%。超声造影检查23例做出明确诊断,1例宫腔内组织残留机化物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准确率为95.8%。超声造影诊断宫腔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分析

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内膜癌及宫腔组织残留机化物超声造影表现见表1。

2.3 超声造影TIC定量分析

2.3.1 宫腔病变TIC形态分析

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TIC形态:上升支较陡直,下降支较平缓,为“速升缓降”型,波峰较圆钝(图1)。子宫内膜癌的TIC形态:上升支及下降支均较陡直,为“速升速降”型,波峰相对尖锐(图2)。

2.3.2 宫腔病变的TIC造影参数测值

宫腔病变的TIC造影参数测值见表2。

注: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1)在四组间的统计学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2)内膜癌造影剂峰值强度分别与息肉、肌瘤边界及内部造影剂峰值强度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大多数宫腔占位性病变能够做出准确诊断,但其对病变内部微小血管的低速血流不敏感,在病变声像图不典型时,鉴别诊断仍较困难[2]。超声造影是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增强人体血流散射信号,显著增强显示微小血管的能力,实时动态观察组织微循环灌注信息[3,4,5]。

3.1 超声造影表现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黏膜下肌瘤在注入Sono Vue后,可观察到肌瘤周边呈环状高增强(图3),随即造影剂向病灶中心逐渐填充,肌瘤达到整体均匀高增强。环形增强是因为周围正常肌层受压形成假包膜,子宫动脉由外穿入假包膜,围绕肌瘤形成外层血管网,然后发出许多分支伸入瘤体内部[6]。肌瘤与子宫肌层始增时间接近,即具有“同步灌注”的特点。增强晚期,瘤体内部造影剂消退较周边快,呈低增强,而周边假包膜内造影剂消退相对较慢,始终呈稍高增强。肌瘤变性坏死时,坏死区无造影剂灌注,显示为无增强。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增生的子宫内膜和纤维间质形成的一种良性瘤样病变,通常有蒂,蒂内含供应血管。息肉经常规超声检查有时较难与黏膜下肌瘤或其它宫腔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本研究9例内膜息肉中7例蒂部供血动脉显影迟于子宫肌层,表现为一细条状血管进入宫腔肿块内,呈中心增强(图4),然后缓慢向周边填充,增强晚期息肉与肌层内造影剂几乎同时消退或略迟。另外2例息肉蒂部血管与肌层几乎同时显影,随即由中心向周边迅速弥散,提示这2例息肉血供丰富。9例息肉造影全过程的强化强度均低于肌层,且有中心增强特点,这与肌瘤的环状向心性增强明显不同,因此,造影检查进一步提高了肌瘤与息肉的鉴别诊断率。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血供丰富,血流阻力低。本组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造影后病变区早于肌层灌注,为迅速整体充盈,增强晚期病变内造影剂消退较正常肌层快,呈相对低回声,显示出与肌层较清楚的分界。若某处界限不明显时,应警惕癌组织是否浸润此处肌层(图5A,5B)。这与SONG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有些病例在常规超声仅见子宫内膜不均匀增厚,未见确切病灶,若造影后内膜呈现出高速低阻型强化,则提示恶性可能,这为临床及早发现内膜恶性变提供了更可靠的信息。

A:子宫内膜癌先于肌层廓清,病变区;B:子宫中-低分化内膜样腺癌,浸润子宫肌层小于1/2与后壁肌层分界不清(箭头示)

当少量组织残留或残留物机化时,阴道彩超难以显示其异常血流信号,诊断较困难。超声造影能快速而准确显示组织残留所致的异常血流灌注区,区分新鲜组织残留物与凝血块或机化物。后者因无血液供应,故造影后其内无造影剂充盈,可与内膜息肉及黏膜下肌瘤进行鉴别。本研究中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主要原因是造影时,病变周边可见到少许血流灌注,误认为是息肉的蒂部供血动脉。但反复分析发现,病变周边血流灌注并没有进入病变内部,无息肉中心增强的特点,残留物周边血流灌注可能与炎性反应导致炎性血管形成有关。

3.2 超声造影TIC定量分析在鉴别宫腔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动态图像可观察宫腔病变造影模式的区别,而TIC曲线形态及造影参数值定量分析则更客观地反映了病变与肌层内造影剂显现强度的差异,以及灌注、消退的时间差异。由于子宫内膜癌新生血管丰富,血流阻力低,癌组织对造影剂的代谢速度较良性病变快,因此,其TIC曲线形态表现为上升支陡直,迅速到达峰值强度,强化强度高,波峰较尖锐,随即下降,下降支相对陡直。说明了癌组织的血流灌注呈现出快进快出的特点。肌瘤和息肉与内膜癌相比,曲线形态不同之处为到达峰值强度后波峰较圆钝,下降较平缓。表明时间强度曲线波峰及下降支形态在鉴别宫腔良恶性病变时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病变基础强度差异无显著性。造影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及增强强度在各种宫腔病变中有显著性差异,有助于宫腔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子宫内膜癌的峰值强度明显高于息肉及肌瘤边界、内部,所以峰值强度在宫腔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中更有价值。

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并鉴别宫腔占位性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红,李峻,王峰,等.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病变的临床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4,6(1):12-14.[1]LI H,LI J,WANG F,et al.Clinical value of uterine cavity a-coustic contrast in the diagnosis of lesions of the uterus[J].Ultra-sound in Clinical Medicine,2004,6(1):12-14.Chinese

[2]ALBRECHT T,OLDENBURG A,HOHMANN J,et al.Imagingof liver me-tastases with contrast-specific low-MI real-time ul-trasound and SonoVue[J].Eur Radiol,2003,13(S3):N79-N86.

[3]BADEA R,SOCACIU M,CIOBANU L,et al.Contrast-enhancedultrasonography(CEUS)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flammation ofthe digestive tract wall[J].J Gastrointestin Liver Dis,2010,19(4):439-444.

[4]LARSEN LP.Role of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theassessment of hepatic metastases:A review[J].World J Hepatol,2010,2(1):8-15.

[5]VON HERBAY A,BARREIROS AP,IGNEE A,et al.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with SonoVue:differentiation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of the spleen[J].J UltrasoundMed,2009,28(4):421-434.

[6]邓凤莲,邹建中,李锐,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5):457-460.[6]DENG FL,ZOU JZ,LI R,et al.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 to explore the the sacrumimpact factors[J].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Imaging andTherapy,2009,6(5):457-460.

胆囊占位性病变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5例疑为肾上腺占位病人,男52例,女63例,年龄12~76岁,平均(41.1±5.2)岁。超声显像诊断后,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皮质腺瘤40例,其中无功能亢进的皮质腺瘤24例,功能亢进的皮质腺瘤16例,醛固酮瘤16例,皮质腺癌9例,其中皮质腺癌并出血皮质醇功能衰竭1例,嗜铬细胞瘤25例,髓样脂肪瘤2例,转移癌13例,出血4例,畸胎瘤2例,包虫病1例,结核1例,囊肿2例。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GE Logiq 400、GE Logiq 5、MDR Voluson530D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5~5 MHz。病人空腹检查,采取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分别在左或右侧腋前至腋中线7~9肋间肾上腺区行多切面扫查,确定肿块的大小、形态、包膜、边界、内部回声及周围脏器及大血管的关系。

2 结果

115例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超声确定肾上腺者111例(115/111),定性诊断正确107例(115/107),不同病理类型的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超声表现见附表。

3 讨论

随着超声仪器分辨力的提高和检查技术的熟练,绝大多数大于1 cm的肾上腺肿瘤,无论有无功能都可为超声所检出[1]。CT与超声显像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2,3,4]。对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超声均可提出较准确的诊断。

肾上腺皮质肿瘤,包括皮质腺瘤、醛固酮瘤、皮质腺癌。皮质腺瘤根据有无功能亢进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种,无功能皮质腺瘤是肾上腺常见的肿瘤之一,瘤体多数小于功能性,少数瘤体直径可达4~5 cm本组24例中有5例直径4~5 cm,两者声像图表现无明显差异,都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很少有包膜[5],内为分布均匀的低回声或与肝回声相同,内无液化坏死。本组研究与ZHANG一致[1]。醛固酮瘤瘤体小,在0.6~2.5 cm,边界规整,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内部为均匀的低回声。皮质腺癌瘤体大,本组最大的12.0 cm×29.5 cm,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小的肿物通常回声均匀,大的肿物回声是多样的,复杂的,可见强回声和限局性的低回声区,为坏死、出血、或钙化。纵断可见肿瘤使下腔静脉明显向前抬高(见图1)。1例皮质腺癌并出血皮质醇功能衰竭,超声显示形态不规则,内回声显著不均囊实性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内见低回声和小无回声区,局部见较多血流信号,同时伴有肝转移癌。

肾上腺髓质肿瘤,最常见的是嗜铬细胞瘤,还有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嗜铬细胞瘤超声显示圆形或椭圆形,可见包膜强回声,内部回声大多数为均匀的低回声,少数为等回声,个别为强回声(图2),肿瘤内部有囊性变或出血时可见无回声与WANG等报道相一致[5]。一般认为嗜铬细胞瘤瘤体较大3~5 cm。小肿瘤不常见,与此不同,作者的研究结果,有50%肿瘤小于3~5 cm。

显示呈椭圆形,内呈均匀的低回声,边界清

显示肿物为圆形,包膜完整的强回声

转移癌大多由肺癌转移,本组13例,肺癌转移10例,乳腺、胰腺、肾癌转移各1例。肿瘤50%为双侧性[6],肾上腺转移癌多无特殊临床症状[7,8,9]。左右侧肿瘤大小可不对称,可一侧先发生,另一侧在1~2个月后发生,生长迅速。瘤体小时多数形态不规整,瘤体大时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与其他学者报道肿瘤小于3 cm时形态规整不一致[10],边界呈等回声,内部多为低回声,少数大者癌瘤中心坏死钙化会出现强回声和无回声的混合回声区。

肾上腺其他肿瘤如髓样脂肪瘤、囊肿、肉瘤等[11]。本组髓样脂肪瘤2例,1例呈不规则形,另1例为椭圆形,内为强回声,网格样(图3),与周围脂肪回声极相似,需仔细探查才不会漏诊。畸胎瘤2例,声像图显示瘤体积大,包膜厚而完整,内回声杂乱,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图4),和无回声及大量细蜜的点状回声和强回声条。包虫1例,超声显示为类圆形,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包块,内见略强回声团,周边见多个小无回声区。结核1例,超声显示为较规则,边界清楚不均匀的实性包块,中心部可见0.8 cm×0.6 cm强回声斑。囊肿2例,均为圆形无回声区,1例合并感染,囊壁较厚,内见大量点状回声。肾上腺出血血肿可以是无回声或是无回声与等回声的混合回声区[12]。本组出血2例,1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后20 d低血压而行超声检查,显示分叶状无回声区,边界清,另1例外伤后双肾上腺出血,左侧见18.5 cm×16.0 cm囊性包块,内见多个分隔和大量点状回声,右侧见似花瓣样不规则无回声区,内透声性差。

显示肿物为近椭圆形,网格样强回声

显示肿物内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

3.1 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对于典型的肾上腺占位超声诊断并不难,当肿瘤较大与周围脏器,尤其是与肝肾发生黏连时诊断会出现困难。肝肿瘤位于肝包膜内,壁较薄,常伴有声晕和子结节;肾上腺肿瘤因具有完整的包膜加之肝包膜,肿瘤与肝之间有明亮的分界;肝肿瘤使下腔静脉向后受压,而肾上腺肿瘤使下腔静脉向前抬高;肿瘤与肝不同步运动。肾肿瘤因有部分肾实质的包绕,肿瘤与肾之间形成锐角[13],而肾上腺肿瘤使全肾向下受压,形成脾肾分离征。皮质腺瘤与皮质腺癌和嗜铬细胞瘤的鉴别在于,腺瘤瘤体小,圆或椭圆形,内为均匀的低回声,无出血坏死;皮质腺癌瘤体大,边缘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可伴有钙化强回声;伴有出血坏死的嗜铬细胞瘤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但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轮廓线清晰规整;髓样脂肪瘤以内网隔样回声为特征;畸胎瘤以面团状强回声和无回声及细蜜的点状回声为特点;结核常伴有钙化和结核史。出血具有手术,外伤史,肾上腺区不规则无回声而不难作出诊断。

上一篇:混凝土的冬季施工下一篇:设备控制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