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形象(通用12篇)
专业形象 篇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正是消费者对美的追求, 美容美发市场一火再火。从理发到美发、到染发、到形象设计, 从化妆到皮肤护理、到美甲美体, 美发美容服务领域之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中国美容美发产业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重要支柱, 成为第五大消费。人物形象设计高职专业的出现, 正是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产物, 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 反映了人们在满足了温饱之后所产生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同时也标志着人物形象设计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被纳入教育的体系之中。
1 行业对高级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的美容理念也越来越清晰, 消费者对美的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 很多从业者的美容美发水平已逐渐变得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人物形象设计行业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美容美发行业由于历史的原因, 其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整体素质较差。
许多最先涉足这个领域的美容美发人士都是传统的技师, 在传授技艺方面也是传统式的跟师学艺, 到目前为止, 这种形式在市场上占有其一席之地。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和人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 美容美发业开始迫切地需要更高层次专业人士的加入。
1.2 美容美发行业职业培训机构大多数以
培训操作为主体, 对行业管理培训及综合美学知识缺少系统的培训科目, 使美容美发行业大多数的管理人员都没有接触过系统管理培训以及综合的美学设计文化, 从而使整个行业的服务素质偏低。
1.3 面对日益增多的知识性顾客及不断推
出的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仪器, 那些文化程度不高、仅通过短期培训便上岗的美容师已显得无力应对, 这就更需要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的加入。
1.4 美容美发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企业尤其需要高级人才的加盟。
目前, 高级美容讲师、美容导师、业务主管等都是该行业内急需的人才。除了寻找经验丰富的资深美容美发行业从业者外, 也需要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这些人才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好的外在气质, 并且应该对时尚的敏感度要高。在2004年3月我省首届美容行业专场招聘会上, 朝晖、超妍、王春、姹而美等全省50多家知名美容美发公司全部到齐, 有一千多名大学生投递简历和咨询交流, 可以看出大型的美容美发机构把目光定位于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是行业形势所趋。
2 人物形象设计高职专业的教学要求
对于高职班学生的专业课教学, 不仅要求美容、美发、美甲技术过关, 能够做到给顾客设计整体造型, 还需要他们掌握相关医学知识, 了解人体解剖结构, 掌握相关皮肤病学、针灸学、药学知识, 拥有掌握新知识、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能力。同时, 还需要开展其他相关课程,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诚实做人, 实事求是, 不能坑蒙拐骗顾客;教授他们掌握基础和高档化妆品的产品知识,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销售技巧。在学生实习期间, 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工作制度,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有良好的礼仪和服务态度。教导学生平时注意培养外在气质, 对时尚有高度的敏感度。
对任课老师而言, 我们不能安于现状, 需要不断接受现代审美观, 做到思维新颖, 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赶上时代步伐, 了解市场发展情况。这就需要经常到美容院或美发店学习, 不断接触新产品,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引进新设备, 对时尚有高度的敏感度。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反复研究实践, 突破传统,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教授给学生相关专业知识, 使学生不断接受时尚观念, 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加强专业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高职教育强调实用, 注重实践功能。因此, 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实习、实训三部分组成。实验, 是指学生所做的各种实验。实习是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配合, 在实践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实训, 是以就业岗位群和现场模拟型、工艺型、产品检验型的训练, 尤其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从学校到上岗就业的桥梁。
因此, 形象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应形成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相一致的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实习仿真环境。并与校外多家影楼、美容院、服装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工作室等合作, 建立一种稳定的实习关系。
3.2 加强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当前, 人们对“双师型”教师涵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观点有:一是“双证书”说, 即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和其它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双职称”说, 即取得教师系列的技术职称和其它系列技术职称;三是“双素质”说, 即要求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素质;四是“多素质”说, 即要求具备教育家、工程师、高级熟练工人等素质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事实上“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的特征, 是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高效率地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各种专业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是办好高职教育, 尤其是办好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根本保证。
为此, 高职院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开展和加强教师的岗位资格和技能培训, 要求专业教师必须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考试。二是要积极聘请业内专家、社会各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 作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讲课, 以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行内信息, 同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操作技术的应用等。四是积极安排、鼓励教师参加国内知名影楼、美容院、设计工作室、艺术剧院的实际工作, 基本达到两学期有三个月或半年时间实训, 主要跟踪时尚界流行的新应用技术的研究、调查。
3.3 全面实行“双证书”制度
“双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制度设计, 是对传统高职教育的规范和调整。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要按“双证书”的要求, 与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成立人物形象设计职业技能鉴定站, 面向本专业学生进行包括美容师和美发师两个工种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
3.4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近几年来, 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但是, 教育观念、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仍然相对滞后。因此, 我们要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我们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 开展包括教材、课程教学模式、考试手段、评估标准等的改革。要参考国内外符合高职特色的教材,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聘请专家、技师任教,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 我们需要在职业教育领域引入竞争机制, 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培养大批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此外, 还可以借鉴优秀高职院校办学经验、管理机制, 推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使职业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顺应高职教育发展潮流。
加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建设, 培养出大批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发展人才, 既满足了行业的有序、飞速发展的需求, 同时也是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所在。
专业形象 篇2
教师专业发展形象设计
南京市秣陵中学 张昌军
一、教师生涯轨迹
我从从镇江师专中文系专科毕业分配至秣陵中学任教高中语文至今已有8年时间,完成南师大本科进修,取得高中教师资格。分别于01、04和带高三毕业班。工作以来,能很快适应高中阶段教学,并能结合自己的特长,开创性在进行工作。
工作伊始,结合自己大学期间曾担任过校报记者团团长,并在镇江日报实习一个月的经历,将教学突破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自指导学生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上发表第一篇作文起,现在已指导推荐一百多位学生的文章发表。于99年被吸收为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会员,被选为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理事。撰写的《对学生写作主体性的认识及培养》、《对课标下加强学生实用性写作的一点思考》等8篇写作方面的论文均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于参与学校承担的省德育课题的研究,任副组长,并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德育研究先进个人”,学校课题组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实验单位。06年起主持“提高农村中学生实用写作能力研究”的课题,成为全国中语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
02年牵头创办学校“浪花”文学社,积极指导,严格管理,不但在05年创建成为“全国百佳校园文学社团”,而且在《小天使报》、《想像力》、《新课程报》、《现代写作》等多家报刊推出了学校文学社的专版,编辑的`大型作文集《浪花之歌》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在认真钻研教学的同时,积极思考,认真实践,先后参加《3+X大综合冲关丛书・语文》、《3+2冲关丛书・语文》、《初中话题―命题作文指导》、《新课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参考书》(第一、三、四、五册)、《高中入学》等书籍的编写工作,参编60余万字,主编《浪花之歌》一书已出版。
05年10月起负责组建播音与编导辅导班,并担任专业辅导教师,从零开始,最后18人中有14人过专业本科线。
先后被评为区第二届青年骨干教师、区第五届青年教学标兵和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其间偶尔还写些通讯或随笔散见于报章,连续三年被评为街道优秀通讯员。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参加教学的时间不长,在教学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有
待在名师的指点下不断修正。
二、规划未来形象
我心目的教师形象应该是一个值得学生崇拜的人,无论是学识,还是为人,总归有一样值得学生去仿效之。此外,我觉得一个好教师应该是一个始终充满激情的教师,无论是上课,还是生活。我在努力让自己往这个方向发展,虽然路还非常的漫长。
三、近期发展目标
我所主持申报的学校课题在研修期间正是实质性研究时期,将通过请名师指导、举行课题研讨等形式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扩大其影响。
由于年龄的限制,下一届区学科带头人评选我不能参加,还要继续参加区青年教学标兵的评选,争取在下届青标评选中顺利胜出。
由于职称的限制,上届市青优申报被否决。在参加研修期间,会有一次市优秀青年教师评选的机会,我将努力去争取。
四、达成目标措施
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多实践、多请教、多交流。
.8
职高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指导概论 篇3
职业教育顺应新兴行业发展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美发行业的前进步伐。美发行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全国各地将出现不可限量的发展盛况。我国美发行业人员将会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2014年美发服务业产值超过1万多亿元人民币,在过去三年中,年均增长率为3.91%,目前行业人员规模超过1600多万人,展示了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和空间。而美发经济市场的不断壮大和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必将会推动美发与形象设计技能专业的繁荣与昌盛。
中国城市化建设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投身到美发事业,大大小小的美发店面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对美发市场来说,美发企业有大有小,有宽有窄,一切皆应适合自己为上,正所谓“兵无常势”,适者生存。而美发业具有投资少,进入门槛低,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要求不高的特点,是吸收一些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群体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启动和吸收民间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
校企合作出人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中国职业教育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个人办的私立美发学校培训时间短,学员只是受1到3个月填鸭式技术培训就上岗工作,学员在短时间内无法全面掌握美发技术,实操能力差,因此从个人主办的美发学校学习班出来的学员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需求,其结果可想而知。国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学制三年,以往这种马拉松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待在学校里学技术,学生的积极性极低,到企业工作出现了不适应企业的工作技术要求等。想走出这种困境我们要借鉴德国的先进教育体系,在师资选择、培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需改进;还要将理论、技能、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型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把学生融入企业达到“学中有工,工中有学”的教学效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工”与“学”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是订单式培养人才的途径,是校企结合的表现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重视复合型人才 在美发行业越来越正规化,市场需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我们还应进一步开发相关课程,如美学、心理学、营销学、绘画色彩、礼仪等各方面学科,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中国的职业教育日趋规范化,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这几年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中职毕业生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发展
当今的中国,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美发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基于种种原因,很多行业都是经历了衰败后再度复生的。美发也曾经是一个失败的行业,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它终于脱胎换骨,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一些家长们看准时机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职业高中学习美发技术,使其将来能自食其力。
宏观上讲,2005年对美容美发业是一大冲击,其原因在于专业人员的减少,社会需求量加大;但从微观上讲,却意味着消费者会从产品质量服务水准上享受更高层次的待遇,价格上也会更实惠。而我们的发型师则无论从技术、从业素质等方面都要面临着一次与国际接轨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发业也日益蓬勃。大时代的来临,大批的美发从业人员涌入,中国美发业在精神、文化、意识形态上犹如被唤醒的睡狮。美发文化的融会贯通,是大势所趋,要使之逐渐走向高素质品位、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发展路程,就要求各院校的专业教师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任教。
目前许多著名品牌涌入中国,他们为扩张市场占有率,几乎都大力推广加盟店,招聘技术纯熟的美发师来加盟开店,花样繁多。
对于我们这些由国家创办的职业技术学校美发专业,势必造成压力,一些不懂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到大型的营业店里学习美发技术要比在学校学得快,学得好,学得多,因此有个别学生在我校学了一段时间就溜走了。这些学生不知道要当好一名美发师是需要掌握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技能不是短时期学成的。在营业店里学不到像一些心理学、美学、店务管理等知识。学校教育学生是全方位的,要培养一名优秀的美发师必须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的办学理念也在逐步向新形式发展,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的技能型人才,建立良好的运作程序,形成良好的口碑。真正想把我们的专业办好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其背后饱含着我们职业高中教师的心血和汗水的付出。在创业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知道“知识技术就像牛奶一样是有保鲜期的”,我们必须经常为自己充电,多学习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掌握较高的美发技术水平……必须摆脱浮躁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多吸收新鲜的、先进的美发技能,以敏锐的感觉,认清我们的教学和市场的需求,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导入新的教学理念,在赢得学生的信任、家长信任的同时又赢得自身专业的发展和飞跃。
加强专业建设的思考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美发专业作为培养美发师的摇篮,不仅要教育学生们学好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以前我们只重视教学管理,狠抓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忽略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工作后却发现自己的工作方法和顾客总是不相适应。根据对市场的调查结果发觉这样一个道理“要做事,先做人”。只有个人素质提高了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和适应服务行业的需求。在我的教学模式中,每天把精选出来的个人奋斗、激励、感恩、挫折等小文章以各种形式编入到教学内容中成为学生们的必修课。比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带学生们去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孤儿院、敬老院等地方给那里的人剪头。在活动的同时我教育学生们对老人、残疾人、孩子要有耐心,不能怕脏、不怕辛苦、更不能歧视身患残疾的人,面对这些人我们要用温柔的语言、微笑的态度去服务。通过多次去这样的场所锻炼学习,同学们在加强了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人与人的交往是用心去沟通,作服务行业的人要学会用关心、爱心、耐心赢得顾客的信赖。
提高师资水平 美发教育者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大部分的教师都是“技优而教”没有接受过高层次教育培训,而作为美发的职业教育者,有着极强的引导性和示范性,我们经过严格的培训——末位淘汰——再培训的过程,逐步形成一支专业过硬、教学管理精良、理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职师资队伍。比如,我校对美发教师培训的方式是分几个方面,语言方面培训、心理学方面培训、美学方面培训、专业技术方面培训等,另外对专业教师的要求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专业高级教师证书或者专业技师证书,才能上岗任教。
专业建设探索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创办于1995年,我们的管理人员、师资力量、办学经验都经历了20年的孕育,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专业本着“以人为本、一专多能、合理定位、满足市场”的原则,坚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宗旨,以“做中学,做中教”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加大技能训练的实效性。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讨论,为本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诸方面献计献策。我专业与延吉市多家一流企业合作,做到高质量的就业安置,毕业生供不应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美容美发大赛中,美发专业成绩骄人,得到社会的认可,达到学生满意,家长、社会都满意的目标。
业内外一直盛传美发从业人员是低年龄、低文化程度介入,紧接着一句就是“低素质”,妄自菲薄溢于言表。我认为尊重与地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低龄、低文化程度是事实,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考不上高中、升不了大学的学生,但这些并不代表低水平、低素质。在国外也是同样的现状,不同的是不断的学习、团队学习的观念造就了像沙宣、汤尼盖等优秀的品牌。有学历并不代表一定就有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学历代表过去,学习能力才代表未来。
众所周知,树的成长是不断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过程。向下,稳固树本身,吸收土壤中更多的养分。向上有更多的雨露、阳光滋润。这样,树才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有感于树的成长我们应该设计新的课程体系,它包括经典的训练课、理论课、时尚的现场发型实操课、创意的发型设计课、开拓思路的世界名流派(沙宣、汤尼盖、日风韩流等)技术解析课、秀台表演课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每个课程都包含发型设计、剪、烫、染等内容)。每课自成体系,都要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达到完美的技术水平,整个课程更是完美的组合。我们还应该聘请一些在美发界中有名气的专业人士来我校作专职报告和现场作秀,使学生打下稳固基础,开拓视野,成长为“专业发型设计师”,而不是理发师或其他。这些课不仅仅是单一技术提高的课程,它更是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融入了科学、专业的美发工作流程,形成适合中国发型师的教学课程,使学生学会用专业的知识得到更好的职业发展。
结束语
职业教育不但教技术、技能,教学生懂得什么叫发型设计,而且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素质的自我提升,培养学生更多的基本功训练,培育美发业技能型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或.美容美发时尚报[J].学校论坛,2004(10).
[2]刘立君.树立发型师的职业形象[J].美容美发杂志,2005(2).
[3]刘媛媛.掀起岁月美容风暴[J].中国科学美容,2004(1).
专业形象 篇4
在中国, 形象设计行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 是指对个人的整体的形象如发型、化妆、服装搭配等进行全面的整体设计。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迅速发展, 人物形象设计行业在中国也将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社会需要大量的形象设计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职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形象设计”纳入了设计教育的范畴,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已经作为综合性的学科在国内各高职院校开设, 据统计2013年已有110所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有利于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 加快该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渗透的进程, 拓展高职院校的持续性发展。
1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于2006年开设, 至今已经有4届毕业生, 在校生人数206人。该学院的教师队伍由以下组成:校内专职教师、校内兼职教师、校外企业兼职教师。据调查, 校内专职教师3人, 校内兼职教师5人, 企业兼职教师21人。具体教师培训如下:
由调查表格看来,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在校内外培训机会较少, 社会顶岗实习机会也不够, 对社会服务工作也较少, 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的校内外教师比例失衡, 由于人物形象设计这个专业的特殊性, 校内专职教师人数少, 为了壮大师资队伍, 通过深度校企合作的模式从行业企业聘请校外兼职教师, 外聘教师人数较多。
2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2.1 高职院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师有别于普通高校教师
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 改革人事分配的管理制度, 加强专兼职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007年《高技能人才培养体质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双师”结构为主要目标, 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008年, 高职教育国家级教学团队评审突破了要求教师具备“双师型”的人数局限, 对整个教学团队提出了“双师结构”要求。
从高教文件来看, 高职教师“双师型”队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反映了高职教师的培养的思路和发展的重点在变迁。
2.2 加强“订单式”校企合作企业对校内专职教师的“双师型”定向培养
在高职教育的研究中, 教师的专业培养也需要“订单式”, 这里特别针对校内专业教师。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 校企合作二级学院有计划地制定“订单式”教师培训, 利用寒暑假和其他假期深入企业获得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教师将到美容院生活美疗馆与企业一线的美容院店长、前台顾问、美导营销、美容导师、形象设计导师一起对人物形象设计、美容美体、美发造型等项目进行调研。从中积累知识与经验, 把“订单式”培养结果作为项目, 如第一阶段订单培养的是美容导师, 第二阶段订单培养的是前台顾问。让校内专业教师带着教学中的疑问和难题走向形象设计行业的一线, 有针对性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 向相关的技术人员请教, 最后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获得高级以上的证书, 促进教师向“双师型”人才转变。
2.3 加强校企合作的模式下, “学术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包括“学术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学术专业带头人”是校内教授担任, 主要负责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国内外研修、科研课题等;“企业专业带头人”来自深度合作的企业高层领导, 主要负责人才培养方面的学生和对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等。
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例, 该专业有两个专业带头人, 校内“学术专业带头人”在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和核心, 主要负责教学研究改革工作、本专业的科研课题申报、本专业质量工程工作, 每年带领青年专业教师1、2名,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研究上进行深度指导;“企业专业带头人”主要负责相关企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实施, 教师下企业“订单式”培训, 技能大赛、社会服务等团队工作。
2.4 企业兼职教师的规范化管理建设
在教师队伍中, 企业兼职教师人员流动性最大, 所以建立“企业兼职教师制度”, 在一批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中选出优秀人员进行津贴补助是势在必行的。这样的机制激励了企业兼职教师的工作, 认可了他们的教学质量, 同时稳定了教师资源。
2.5 教师专业团队合作成立
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双师型”教学团队素质培养, 而以团队的形式运用“学习共同体”来培养效果会更加显著, 学习共同体更像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 其中的成员包括校内专职教师、校内兼职教师、企业兼职专家等, 甚至还可以将学生团体加入其中。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师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组织, 由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实训管理员等组成了“形象设计团队”, 在校企合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在学院内开设了“学院美容美疗馆”。其中的相关业务有美容、美体、化妆、美甲等。“形象设计团队”在这个半虚拟教学任务下完成了教师校内的顶岗实习工作, 并完成对学生的实践课程指导工作。在这样的“团队任务”中, 每个教师在专业态度、能力和知识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推进和发展, 对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都是一个很好的提升。
3 形象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发展的策略
3.1 校企合作的企业层面
校企合作的企业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有深刻认识, 只有教师队伍壮大, 教学质量保证, 企业才能从中直接受益, 获得优秀的毕业生和人才, 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所以, 校企合作企业提供教师“订单式”师资培训场所、企业培训师资的机会等。要积极鼓励推动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技能大赛, 创建国际平台, 提高教师队伍知名度, 同时对企业的知名度也进行了很好的提高。
3.2 学院层面
高职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硬件环境对自己的教师队伍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模式。有专家指导模式, 即聘请国内形象设计专家或技术人员, 让教师跟随名师学习或利用假期直接担任其助手, 在工作中学习提高教师的知识和技术的形式;团队互学模式, 教师组成团队, 进行教学工作, 相互学习, 即能随时接受教育同时又能实行教育, 也能有利于增强学院的凝聚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课题研究模式, 激励教师团队进行科研研究和项目开发, 通过教师团队的交流研究, 促进形象设计专业的专业发展, 同时能提高社会对此行业的认可程度, 从而提高专业的影响力, 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
3.3 个人层面
首先形象设计专业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专业认识, 通过自身的专业行为, 将自己变为发展的主人, 超越自我, 实现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
4 结语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同时它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蓬勃发展, 社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 所以开设此专业的高等职业学院也在增加, 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校企合作产、学、研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模式, 学院和企业共同合作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丰富教师队伍成员、聘请大量高技能专业人士、提高教师队伍质量、“订单式”培养有团队意识的教师队伍, 让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成为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李扬.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G].上海师范大学, 2011.
[2]刘宗红.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探索[A].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2.
[3]郗宏伟, 郭敬会.浅议高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提高文秘专业形象公关策划书 篇5
目录
公关设计主题..............1
公关策划目的..............1
公众分析...............1
媒介策划...............2
项目实施................2
经费预算.................2
前景预测.................2 可行性评估............公关设计主题
为提高文秘专业形象,打破人们对文秘专业旧观念的认识,树立文秘专业新形象,把文秘专业宣传出去,我们提出“传递正能量,展示秘书风采”的 设计主题。
公关策划目的以秘书技能大赛为契机,带动文秘专业形象的大提升,实现内外在形象的大提升,塑造文秘形象,加深公众的识别与认同,,提升文秘专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文秘专业的无形资产,这是我们的公关策划的主要目的。
公众分析
全院师生是此次策划的目标公众
项目实施
(一)秘书技能大赛前期准备工作有:
1、联系校报、学子报,发出征询函,取得该媒体是否愿意参加报道的答复。
2、通过广播、展板、海报、传单、条幅进行宣传在校内粘贴海报来加大对秘书技能大赛的宣传力度。
(二)秘书技能大赛期间
1、为媒介采访报道提供相应的帮助,例如:座位安排,寻找联络有
关采访对象
2、向媒体介绍文秘专业的特色
(三)秘书技能大赛后期
及时撰写发布与秘书技能大赛相关的新闻稿
媒介策划
(一)广播宣传策划。广播的收听率还算可以,在广播宣传,一定会让不少师生了解到文秘专业的形象。播放时间:秘书技能大赛前一个星期和后一个星期的下午五点
(二)学子报、校报宣传策划。以文秘专业的特色和秘书技能大赛相关事项相结合的文秘形象核心策划推广传播点,以专题和深度报道为主要形式。
(三)网络宣传策划。发微博、写说说并带上相关图片引起人们对文秘这一专业的关注。
经费预算
这次公关策划主要经费有:宣传秘书技能大赛的费用,例如:宣纸,彩纸,彩色笔;举办秘书技能大赛活动的费用,例如:奖品,矿泉水
前景预测
通过这次秘书技能大赛,使师生对文秘专业有一个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文秘这个专业此公关策划使文秘专业在未来一年在学院的专业形象全面提升,目标定位是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篇6
【关键词】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标准;核心内容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38-03
【作者简介】褚宇泓,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00)艺术设计系副主任,一级教师、美容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形象设计与美容护肤。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详细、明确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特别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在江苏省教育厅及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的周密安排下,经历了近一年的探索、研究、锤炼后,凝聚专家智慧,体现当下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美发基础”“化妆基础”“美甲基础”等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试行)已发布,对于全面深化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将发挥积极作用。
一、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依据及思路
本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包含“美发基础”“美发与造型”“化妆基础”“化妆与造型”“美甲基础”五门课程。这些课程标准主要是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是该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的配套标准文件,故课程的名称、核心内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理念均与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匹配,并为培养“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文件保障。
本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开发的五门专业课程标准,也是根据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职业能力分析表、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同时也合理融入相应职业资格的基本要求,如美发师(四级)、化妆师(四级)等。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本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开发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均为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类型。其中“美发基础”“化妆基础”“美甲基础”等三门课程均为专业方向基础课程,“美发与造型”“化妆与造型”两门课程为后续课程,主要培养相应岗位的专业能力。
二、课程标准主要核心内容解读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基本框架主要由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及说明组成。教师只有系统、准确地理解各部分的内涵,才能全面达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明确课程性质,加深对其类型、特点、关联课程的理解
对于课程性质,教师不仅要理解各门课程的类型,更应理解课程的特点以及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联性等。首先,“美发基础”“化妆基础”“美甲基础”这三门课程均为专业方向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实施这类课程的教学时,必须突出“基本技术知识、基本技术技能的获得及基本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为后续更高一级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美发与造型”“化妆与造型”的学习或专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获得奠定基础的;每门课程均应注重专业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其次,五门课程标准总体上体现了“学做合一”的课改思路。但根据其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整合的程度不同,课程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如“美发基础”“化妆基础”“美甲基础”课程具有前阶段理论性强的特点,在强化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后阶段增加了专业基本能力训练教学的环节;而“美发与造型”“化妆与造型”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技术知识与技术应用有机融合。
最后,关联课程,即前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如“化妆与造型”的前修课程为“化妆基础”,后续课程为化妆师考级技能训练。在课程性质中突出关联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引导教师从专业整体的角度来理解课程的地位和功能,强化专业意识,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前修、后续课程的认真研读,授课时就能达到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以致用的目标,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清课程设计思路,整体把握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课程的整体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课程强调育人的功能,注重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审美情操养成培育、工匠精神的引导提倡。五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都提出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融入审美与人文关怀的职业品质教育,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的要求。
其次,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在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的性质,均对核心素养提出了培养要求。如“化妆基础”课程目标中的核心素养要求包括:知识素养(学会面部结构分析、化妆色彩基本知识、局部化妆修饰基本知识)、能力素养(会规范使用化妆常用工具、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常用修饰类化妆品)、实践素养(掌握局部化妆修饰技术、化妆基本程序的操作方法)、发展素养(灵活运用化妆色彩进行生活妆的设计)、安全素养(形成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安全、卫生、环保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最后,体现“课证融通”思想。将相关企业、行业的职业标准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如“化妆与造型”课程的“对接化妆师职业技能标准,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化妆师(中级)职业标准,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构建学习任务单元,确定课程内容”等。如新娘化妆项目中,描画西式新娘妆中的内容与要求为:学会纸上进行西式新娘妆妆面效果的设计与绘制。
(三)全面实施理实一体的策略
课程内容与要求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除了要熟悉各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能力点及学生应达到的水平外,更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全面分析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理解各项目间的衔接关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的顺序。课程实施时,必须按照“内容与要求”所确定的逻辑顺序及任务实施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活动。
第二,合理设置教学的“情境性”,规范实训基地的建设。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在特定的职业情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实训设备配置必须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匹配。学校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相关要求,配置相应的电脑、投影仪、专业实践教学设备等,完善基地建设,为教师教学提供物质保障。
第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门课程标准均结合课程的特点提出了评价建议,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强化以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及教师应努力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如“化妆与造型”课程的评价要求为:“新娘化妆,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他人(父母、朋友)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化妆造型成果演示、作品评价等学习成果评价,课堂提问、答辩等学习态度评价,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即时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充分了解自己课程理论知识及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效评价理论素养和动手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评价,可以掌握课堂教学效果,考核教学目标完成情况,便于对整个课程教学情况及质量的把控。
第四,倡导校企合作,开发和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各门课程标准均对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引入企业元素”“工学结合”等教学建议,努力实现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如“化妆与造型”“美发与造型”两门课程后期企业无缝对接的职业学习,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必须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应认真填写企业见习学习手册,如期完成每周考评表,学期结束时要完成企业职业见习小结。企业应有计划、有内容地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培训和开展技术考核活动,为考核合格的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企业要为见习学生指派专门的师傅,并安排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学习和练习,分阶段开展对学生的技术考核。企业在学期结束前应对见习学生的专业技术、上岗能力打分,分数合格者下学期可在学校安排下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分数不合格者将不允许顶岗实习,要继续重修。学校要每周安排专业指导教师深入企业,了解见习学生的学习表现,并与学生、企业负责人沟通,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配合企业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企业每月应根据学生表现,从学习态度、沟通能力、技能水平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填写好月考核表并向学生反馈企业意见,帮助学生成长。
此外,教师应明确知悉所教课程的学时与学分,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五门课程标准同时规定了学时与学分,说明它适用于学分制和学时制两种情况,便于弹性学制的实施,其数值与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教师在教学前期就应该对未来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一个合理的课时规划并形成文字,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能够保证时间的合理分配及教学进程的顺利推进。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教师只需在现有课时规划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避免延误课时推进。
三、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五门课程标准的颁布,是落实我省中等职业教育“2.5+0.5”学制改革,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省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的阶段性成果。虽然是试行稿,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但它的实施对总结教学改革经验,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入推进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勇敢创新,更新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与从前的教学大纲相比的最大区别在于: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课程标准的颁布,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真正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其次,厘清关系,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省教育厅通过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等系列教学文件的颁布,为专业教师厘清了专业与课程、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及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上下位关系,明确了职业学校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依据及课程开发的逻辑顺序。
专业形象 篇7
关键词: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品牌形象,SWOT
1 质量认证专业品牌形象优势
1.1 本专业充满“新”气象
所谓新,意味其生命力的强大。2004年,在湖北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以《政协067号提案》提出发展湖北认证工作的建议。在湖北省技术监督局与湖北省教育厅支持与指导下,根据其印发的《067号提案会办意见》,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武职)在国内高职院校最先开办质量认证专业的学校。
在整个质量认证专业发展中,虽然人们对其了解不深,然而市场却具有强烈的需求。在国外发达国家,不仅企业单位甚至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管理也逐步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方向发展。可见,本专业相对于武职其他专业,如会计这类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会被弱化的专业,其有更强大的新生生命力。
1.2 本专业有“大”气
所谓大,就是本专业影响大。武职作为第一家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质量认证专业建设更有经验,在全国高职院校也享有一定的声誉,并且具有电子、机械、建筑等行业背景。比如:成都农业科技高职学院、广东工程高职技术学院、广东机电高职技术学院是以电子为背景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九江高职技术学院是以制造类为背景的;长沙南方高职学院是以工商企业管理为背景的。相比较而言,武职该专业在高职教育中影响更大。
1.3 本专业凸显“博”远
所谓博,就是指本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博。这是相对于武职商学院其他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及物流专业等)而言的,本专业学生既要学会本专业的知识,又要学会工商管理、法学等行业的基本知识。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从事品质管理和基层管理等工作,也可做ISO 9000、ISO 14001、GB/T 18001、TS 16949等体系内审员和体系维护等工作,还能做企业质量管理认证诊断方面的工作。在企业的内审、外审,以及企业建立管理质量体系的过程中,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质量认证岗位人员积累工作经验。
2 质量认证专业品牌形象劣势
2.1 本专业模式“空”
所谓空,是指本专业是个新专业,没有成功的模式可借鉴,仅靠武职商学院的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探索。因缺乏经验,不可避免地走了一些弯路。例如:在开设之初,第一届学生招收了80多名,但因错估了合作企业的实际能力,导致订单式毕业生就业率仅为80%,专业对口率仅30%。
2.2 本专业资源“缺”
所谓缺,是指本专业的教师人才、教学共享资源缺乏。相当多课程无现成的教材可用,故需教师编写,而编写教材的工作量很大,致使有些课程难以及时配套新教材。同时,由于校企合作是在逐步发展中,导致一定时间内缺少对口的实习基地,使实践环节与教学不能合理匹配。
2.3 本专业名气“隐”
所谓隐,就是指人们对本专业的认知度低。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以上,但填报志愿的人数却很少。长期以来,本专业保持一个班建制,其生源主要来自湖北省内农村地区,省外其他地区报考人数不足10人,如表1所示。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50强、湖北省分行业10强,武职在全国品牌形象初显,但本专业在省内外并不为大众所知,尤其是省外地区的认知度低。
资料来源:根据《武职招生就业工作资料汇编》整理
3 质量认证专业品牌形象机会
3.1 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目前,我国针对产品质量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例如: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出台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QS”认证。
加贴或加印“QS”标志的食品,意味着该食品符合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首先在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和醋等5类食品实行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2008年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等28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在其他制造业领域,有3C、ISO(体系认证)、CQC认证,出口到欧盟的有CE、ROHS、E-MARK、ERP、GS、VDE及REACH等认证;出口到美国的有FCC、UL、ETLL、FDA、IC及CUL等认证。
3.2 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虽然我国加入了WTO,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为限制我国的发展和保护本国的经济发展,从禁止出售高科技、划定贸易壁垒,到逐渐采取产品质量认证、标准等方式。目前,我国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而企业的产品质量是产品创造基础,很多企业都缺少品质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些较大影响了产品的创造。可见,企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大量的质量认证专业人才,本专业大有可为。因而,需要做好本专业品牌形象的定位、设计,以提升质量认证专业品牌形象。
4 质量认证专业品牌形象威胁
4.1 外部环境竞争激烈
企业对于质量体系认证不重视,流于形式,甚至有抵触情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未能形成常规化,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实践认证成为“两张皮”。这使学生虽然就业容易,但待遇不高,升职难,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报考本专业及从事该专业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本专业是新专业,专业规范不甚明确,因此,武职需明确专业建设的对象、范围和主体,并建立合规的实训基地,以解决这些基本规范问题。
4.2 对质量管理认识不足
2013年,武职对武汉地区的认证企业进行调查。其中,调查对象主要为企管人员、咨询师、审核员。发放调查问卷35份,回收调查问卷27份,回收率77%。在这些被调查对象中,认为有必要推行ISO 9001认证的为75.4%,认为没有必要的为6.9%,还有17.7%的人选择无所谓。可见,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于企业的有效性得到了业内人士充分肯定,但作为专业人士,仍有近25%的人认识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信念,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设。
笔者随机对武职的学生进行不完全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质量认证专业的大一和大二学生。其中,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调查问卷50份,回收率100%。结果显示:在上学之前,对质量认证专业熟悉的学生仅为8%,了解的学生为22%,不了解的学生为70%(见图1)。可见,对本专业了解人数不足30%,本专业急待建设品牌形象,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5 塑造武职国际质量认专业品牌形象的4种不同战略组合的SWOT分析
5.1 优势与机会组合战略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企业越来越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不仅仅停留在拿证的层面上。企业从事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工作的人员得到企业重视,促进其待遇、薪资提高,晋升机会增多,使人们对该专业的兴趣增强。同时,武职作为第一家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质量认证专业建设更有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提升本专业的报考率。由于该专业良好的招生情况,武职会进一步加大对本专业的投入,从而促进该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机会与优势的结合,提高本专业竞争力,塑造本专业品牌形象。
5.2 劣势与机会组合战略
借助国家政策促使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重视,同时积极与学校领导沟通使他们意识到本专业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且现在是发展本专业的最佳时刻。目前,相比全国的其他学校,武职虽然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一直稳定、持续开办该专业,在业界已有一定影响,武职如果适时塑造本专业品牌形象,有希望成为全国第一个质量认证的品牌专业。未来随着该专业认知度提高,以及人们对该专业认可度的提升,武职可以缓解高职生源持续减少的危机,并将迎来质量认证专业生源大增,该专业的规模效应,将导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迎刃而解。因此,通过机会扭专劣势的关键在于本专业品牌形象的塑造。
5.3 优势与威胁组合战略
质量认证专业三大优势是“新、大、博”。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武职通过持续发展这三大优势,教育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要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帮助企业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执行中提高效益,让企业认识和体会到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实现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落实。质量认证专业通过相关活动组织和宣传,积极参与企业关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活动及科研活动,使企业认识到实施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企业的价值和必要性,避开顾客群误解导致本专业活力不足。由此可见,通过发展优势避开威胁,其关键的突破口在于通过综合整合塑造本专业品牌形象,使目标顾客意识到我们专业的活力,从而实现本专业可持续发展。
5.4 劣势与威胁组合战略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企业中存在“两张皮”和社会对该专业认识不足,使该专业报考率不高,形成不了规模效应,导致该专业存在“空、缺、隐”的问题。要想突破现在困境,就是靠学生。学生高的就业率、就业对口率,以及好的工作待遇就是最好的宣传。俗话说:好酒也怕巷子深。高职院校赢通过塑造该专业品牌形象,提高社会认知度,使相应招生率得到提高,专业形成规模效应。学生到企业通过认真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帮助企业提高效益。从而使质量认证专业在企业的认可度得到提高,社会的认可度随之提高,本专业的生源将会源源不断。因而避开威胁,扭转劣势的关键是本专业通过品牌形象的塑造,使其从学生数少,专业萎缩恶性循环中转化为学生数持续增长,专业持续增长良性循环,实现本专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SWOT分析(见图2)可以看出,武职质量认证专业品牌形象已初步确立,在全国高职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政府正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调控手段,加大对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管理力度,其他院校也在奋起直追,武职质量认证专业面临威胁。由于人们对武职质量认证专业认知度低,需提升其品牌形象,促进质量认证专业的实力提高。专业的品牌形象是高职院校的软实力竞争,唯有提升软实力才能提高武职的整体竞争力。
专业形象 篇8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美容、美发已经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近年来美容美发业一直保持15%的增长速度, 产值超过了1800亿元, 占国民经济的1.8%。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人均美容消费的水平还很低, 美容市场还具有极大的潜在增长空间, 预计到2015年, 我国的美容业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 这其中必然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 大连目前美容美发从业人员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200人发展到1.6多万, 企业已经有3600多家, 从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 到服务流通领域, 全产业链形成了500亿规模。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在35%以上, 增长率迅猛提升, 在各行业中保持了最高增长率, 远超全国年平均GDP的增长速度, 市场容量逐年放大。美发美容从业人员总数约1.6万人, 在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比例居于前列。
二、建设思路
根据《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0]9号) 文件精神, 本着“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注重实效、确保质量”的原则, 按照循序渐进、分步到位、逐项落实的步骤,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个主要方面, 进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建设工作, 达到改革创新、引领示范、全面发展、造就人才的目的。
以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改革为契机, 构建“做中学, 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结合专业特色编写校本教材;通过校内实训基地, 把“课堂”搬到“美发店”, 继续探索完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在全员“双师型”队伍基础上, 提高内涵和质量, 不断更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新潮流。采用“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师资培养方法, 组建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开展实训基地、美发实体店建设, 走“产教结合, 教科研并举”之路, 实现实习、生产、经营和对社会服务的功能。
三、建设内容
(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2007年9月7日, 温家宝总理在考察大连职业教育时发表了重要讲话, 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就是把教学、求知、做事与技能结合在一起。”“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 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构建的“做中学, 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的是“做”, 强调了实践教学, 通过“做”把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求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使学生“在做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体验完整的实践过程, 增强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深入市场调研,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 以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推行“技能+学历”双证书教育, 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 从职业分析入手, 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 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 明确专业领域核心能力, 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培养方案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使学生毕业时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 使学生成为企业技能型人才。
课程改革要与岗位需求相结合, 要从根本上突破旧的学科化课程体系, 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综合课程体系。
(2) 改革考试制度, 建立多元评价模式
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多元参与的评价模式, 从不同视角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开展评价。校企双方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共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委托社会机构通过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以改进教学,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形成以能力成长为主体的学生评价体系, 依据专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企业评的基础上, 从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道德、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开展评价,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评价机制。在现有教学检查、督导、评价的基础上, 完善《教学检查督导条例》、《教学管理条例》、《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学生成绩考核及成绩评定》等评价制度, 促进教学过程的规范化,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依托校园网建设, 使评价科学化、实时化。引进教学管理、评价软件, 随时观测、评析, 及时发现问题, 改进教学方法, 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名师培养工程
“职业属性规定着职教教师有别于其他类型教师的能力要求, 也规定着职教教师职业的发展方向。”其特殊性在于“职业活动对象的多样性, 职业活动目标的多重性, 职业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职业环境的多元性”。
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 从企业一线聘请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家、能工巧匠作为校内兼职教师, 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 并从事专业教学或指导学生实训, 作为技能导师考核学生顶岗实习。
(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本着共享共赢的原则, 优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构, 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 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学生实训实习管理办法》、《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 共同制定学生培养、培训计划, 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学生企业实习协议书, 与企业创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专业形象 篇9
关键词:技能竞赛,创新性研究,造型设计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中说道:要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建立“校校有比赛, 层层有选拔, 国家有大赛”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序列, 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从此, 职业院校的比赛就开始如火如荼地举办, 并且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比赛层次和级别, 到目前为止, 每年都有固定的竞赛组织单位和主办单位, 并且涵盖了几乎80%的专业, 而且每年的专业技能比赛内容, 都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和创新。
1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竞赛内容的创新发展和变化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技能比赛内容, 自北京市美协举办的29届比赛、中国美协举办的23届比赛以来, 始终以化妆造型比赛、发型设计比赛为主要内容, 并且一直持续至今, 主要原因是化妆和发型职业竞赛内容, 是目前而且也是未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主要的技能体现方面, 是专业方向的主导, 因此这两个方向的比赛内容, 不会有太大方向性的转变, 而只是在大方向的细节分类方面有微小的变化。
1.1 化妆竞赛内容的变化和发展
以中国美发美容协会的化妆造型大赛变化为例:从最开始的生活新娘化妆造型比赛, 发展到今天又扩展了新娘创意化妆造型比赛项目, 这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 因为随着新化妆造型的不断涌现, 新娘化妆比赛已经不满足于生活新娘化妆造型, 而是出现了与创意化妆造型结合的创意新娘化妆造型 (如图1所示) 。
1.2 人体彩绘竞赛的发展
人体彩绘 (真人模特) 竞赛项目, 是最近3年以来在中国美协的化妆造型比赛中新兴的项目, 人体彩绘是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是以绘画艺术与人体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化妆造型中的人体彩绘可以提前给模特装饰假睫毛、美目贴、打好粉底、但是禁止使用模板和胶纸进行面部图案的绘制, 不允许刻意突出人体的器官等, 人体彩绘竞赛项目, 是对新艺术形式的关注、是对流行趋势的把握, 是艺术家借鉴和模拟文身的效果, 在人体上进行艺术造型的再创造和再设计 (如图2所示) 。
1.3 喷枪艺术化妆竞赛的发展
喷枪艺术化妆 (真人模特) 比赛项目, 也是最近3年以来新增加的竞赛项目, 喷枪彩妆 (又名雾化彩妆、化妆魔术手、高清喷枪化妆) , 它能够很好地保护模特的皮肤、贴合皮肤、保护皮肤, 喷枪所产生的雾化气体分子量非常小, 同时着妆者就像被微风吹过一样, 非常舒适、清爽, 整个着装过程是一种全新的享受。喷枪最早被用于绘画艺术中, 后来被应用在化妆造型上, 随着现在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提升, 高清晰摄像机和高清电视对妆面细腻程度的高要求等客观情况, 给喷枪化妆技术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 化妆行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喷枪化妆的出现等客观因素, 把喷枪化妆技术带上了另一个新的高峰, 并且在喷枪的发展方面也逐步结合高科技手段。
1.4 持久性化妆 (纹饰) 竞赛的发展
2015年的中国美协举办的第23届国赛项目中, 除了包含了以上竞赛项目以外, 还第一次纳入了美甲、美睫和纹饰竞赛项目。以其中的纹饰竞赛项目为例, 纹饰也被叫作“纹绣”, 来源于远古时代的“刺青”, 今天的纹饰就是 “刺青”的演变, 实际上是一种微创伤性皮肤着色, 在中国的20世纪80年代初, 纹身术才向今天的纹绣美容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 随后, 纹饰之风迅速兴起。至此, 纹绣进入了初期阶段——纹眉阶段。接着继续经过了几十年的漫长演变过程才到了今天的模式。今天的纹绣主要包括三项:纹眉、漂唇、纹唇线和纹眼线, 是目前日常化妆中常见的、也是被大众所长期接受的一种化妆形式, 通过这样的永久性化妆, 可以不用每天画眉、画眼线和画唇线等, 省去了很多化妆上的麻烦, 也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 而且随着美容手段、科学技术手段和纹饰设备的改进与逐步成熟, 现在的纹饰效果能够做到与自身的皮肤和肤色浑然天成, 再与日常的化妆结合, 可以使妆面效果更加靓丽自然, 没有违和感。
基于以上原因, 在2015年中国美协的国赛中, 就将持久性化妆 (纹饰) 作为竞赛的项目, 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从比赛结果看, 是能够充分反映目前的持久性化妆成绩和效果的。美甲和美睫纳入比赛项目的原因也是如此, 都是比赛内容创新性的反映, 是对市场需求和对时尚潮流的把握, 是对新技术和新科技手段的认可, 是行业比赛内容上的积极创新。
2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竞赛内容发展和变化的根源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竞赛内容的发展, 直接说明了新技术和各种科技新手段的发展, 也直接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和行业发展方向的调整。以美甲技术为例:以往的美甲技术基本就是指甲油、各种美甲饰品等, 但是现在的美甲发展, 已经逐步出现了琉璃甲、水染美甲、光疗甲、水晶甲等, 尤其新出现的美甲贴片, 让美甲更加便捷和快速, 满足了目前爱美人士的多方面需求, 而美甲产品也在逐步变得更加健康, 甚至孕妇也可以使用。
再以持久性化妆 (纹饰) 技术的设备发展为例: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左右, 中国台湾张正孟先生发明了纹绣机, 使纹绣进入了专业化的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 大卫·埃又发明了绣眉笔, 使纹绣变得更加便捷。到了1989年, 大卫·埃先生又运用纹眉机将传统的纹眉色料一丝丝的纹在眉型设计处, 这种新的技术被命名为“无痛立体仿真纹眉法”, 这种技术改变了以往的技术纹眉之后没有立体感的呆板效果, 更加接近真实的、有渐变效果的眉毛, 这就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之后随着纹眉色料的逐步改进, 纹绣的项目更加逐步扩展, 大卫·埃先生又先后发明了绣眉、转色、改眉、绣眼睫毛、绣眼影、绣鼻影、绣唇线、绣全唇、身体彩绣等纹绣项目。之后又推出了各种有针对性的设备和产品, 使纹绣项目更加细分化, 并且形成了独立品牌, 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大陆掀起空前的纹绣热潮。持久性化妆 (纹饰) 与现代的化妆技术结合, 是技术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的各种化妆效果, 也是化妆与纹饰的优势组合。持久性化妆既源于化妆而又高于化妆, 出自纹饰而又高于纹饰, 这正反映了大众的生活节奏、审美诉求以及新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
3 未来的竞赛内容会更加重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未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职业技能竞赛的发展, 会在目前竞赛内容的基础之上, 更加重视新技术的介入和更新, 并且更加注重技术内涵的精益求精以及竞赛内容上的个性化发展和变化, 并且会更加重视在竞赛内容的设计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量, 这也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主要会有以下两种预测:
3.1 继续关注新技术和新手段的更新
从目前的竞赛内容看, 新技术和新手段还将在目前的竞赛领域内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也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目前的竞赛内容基础上, 演绎出新的竞赛项目和内容, 而且这些新技术和手段的发展, 还会有高科技手段的参与, 比如现在的3D打印技术等, 都可能会在人物形象设计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和现实价值。以美甲比赛技术内容为例, 现在的美甲技术和新材料以及新手段已经开始更加便捷和关注人体健康, 未来的美甲手段, 或许会融入计算机3D打印技术, 并且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设计出更加贴近顾客个性需求的美甲作品, 或者顾客也可以自行设计美甲, 使美甲技术和竞赛内容更加新颖独特。因此, 作为行业从业人士, 应该能够不断地关注这些新技术和手段的发展, 并且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地学习新技术, 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2 竞赛内容将更加关注综合素质的体现
本行业的从业人员, 整体素质不高, 未来的职业技能竞赛, 应该更加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体现出对行业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视和提升, 这也是本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让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需要相关的培训学校、职业技能院校、行业协会和教育部门, 都能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并且不能急功近利、人云亦云。
总之, 从目前职业技能比赛的设计来看, 竞赛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是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的, 这是对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顺应, 也是时代发展和演变的结果, 作为行业从业人员和职业技能院校的教师, 应该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习, 主动参与到职业竞赛的创新性发展中, 同时关注行业人才的内涵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行业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我国职业技能竞赛的问题与建议[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1.
专业形象 篇10
关键词:高职,形象设计,实践,创新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设置的背景
上世纪90年代末, 我国美容美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 初中占50%, 高中占30%, 大专占18%, 本科占2%。美容美发、化妆行业的从业者文化素质、知识结构偏低, 操作技能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提高, 这种简单地把人分割开来的修饰包装——美容、美发、化妆, 已远远不能完整地塑造人的整体形象, 精通化妆、发型并且拥有高学历的全面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热点。就无锡地区而言有众多美容美发培训机构, 但仅仅注重一个方面, 只顾技能的培训, 没有把它纳入学科建设, 上升到艺术设计专业来构架。无锡地区也没有开设形象设计专业的高等学校, 高职院校培养这方面人才也几乎是空白。针对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来满足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及提高大众生活质量。为此,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市场需求, 打破了只讲技术、缺乏理论作为后盾的现状, 主要培养灵活、创新、艺术与技能相结合的全新形象设计人才。从发式、化妆到服饰的整体和谐以及个人气质的培养, 扩展至化妆造型、装扮艺术、美甲、美发造型、摄影、首饰、时尚服饰设计等, 这些课程相互协调构成一个整体, 培养学生成为高技能应用型的人才。
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架
(一) 知识结构的构架
形象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文化修养、艺术素质及较强的形象设计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岗位群为整体形象设计师, 高水平的化妆师、发型师、服饰搭配师、色彩顾问、礼仪指导、美容导师、营销人员。因此在编订专业知识结构中,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重视实践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人物形象设计能力为重点。在专业建设中, 我们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以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为目标, 以适应行业对人才的“精品”需求。根据行业的过去、现在、将来预测等, 寻求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更广阔空间, 避免了培养目标中的急功近利。在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审美情趣的培养的同时, 加大人文学科知识与市场调查、公共关系学、礼仪知识、形体训练的培养。开设传统文化、音乐欣赏等方面的选修课, 以综合化的教育来构架这一新专业。建立以课题案例为中心的模块式的设计教育体系, 将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成若干教学模块, 融合跨学科或专业领域知识。只有根据形象设计专业的实际, 在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基础课、专业课、修养课以及创作课的有机结合, 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 教学总结,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架
1. 创造性的课堂
改变老观念, 死教条。形象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 所以教学要紧密地与生活相结合, 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 分析了解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角色特性、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思想情感等, 有了生活的积累, 才能够更好地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在教学上, 培养学生掌握表现生活中人物形象的本领是核心目标。形象设计专业永远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掌握它的运动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分析和研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仪容、仪态、仪表等综合性训练, 使学生懂得人物造型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基本规律, 为形象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服饰配件设计课程, 本课程是服饰装饰品从设计, 制作到完成的过程。造型的美感通过着装与首饰等一系列装饰物的搭配, 产生整体妆扮的艺术效果。在授课时, 教师准备大量的服装图片和视频, 让学生学习多种服装的设计风格, 观察了解时尚服装的前沿, 以及不同的服装所展示的不同妆型。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 让学生在了解最新流行时尚的基础上去观察与服装相搭配的佩饰、发型和妆型的设计。在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后, 再进入造型设计阶段, 创造出完美的形象。最后以实践的方式, 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服装类型设计出不同的整体形象设计。摄影课程是形象设计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考察课程, 课时数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程中, 先让学生懂得照相机的功能与用途, 然后让学生了解光色, 理解妆型、发型、服型和摄影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具备化妆专业基础的同时, 了解并学会运用摄影知识拍摄自己的化妆作品。像近年来流行的电脑合成, 暗房冲洗, 数码影像技术等特殊技术处理, 让学生掌握其基本技巧, 并帮助学生学会对画面、场景、光线变化的调整技术, 为以后一部分去影楼就业的学生打下基础。鼓励学生在室内摄影棚大胆尝试各种造型技法, 每次课程建立个人技能档案, 以照片、光盘、录像等形式记录, 方便教师与学生一起观摩点评, 在课程结束之时清楚的看到自己专业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学会较强的技能、技巧, 娴熟的技术, 是实现整体形象设计的基础。在教学上, 应当加强这一方面内容的训练, 不容忽视。但是, 教育不能只停留或满足于这一点, 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整体形象设计创作课, 来引导启发学生增强创造意识, 只有向创造型发展, 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思维敏捷的创造型形象设计人才。在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这一点, 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来确定创作题目, 让他们大胆地去展开想象, 充分发挥创造潜能, 才能使学生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
各种艺术展览、美术展览、民间工艺等, 都可能成为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定期去关注和学习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为了不至于让观摩成为形式, 之后组织讨论或用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 加深对观摩对象的认识。我院对面的蓝印花布博物馆为国内私人博物馆, 博物馆集中展示了馆长多年来精心收藏的上千件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民间蓝印花布实物精品3000多幅, 时间跨度从百年前直到如今。专业教师多次组织08级形象班同学去参观交流, 馆长的热情接待与讲解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2. 强调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树立起课堂就在实验室、工作室, 而实验室、工作室同样是课堂, 社会和市场也同样是最好的大课堂的观念。改变让学生死背教条, 采取“实战”法的教学模式, 把专业中大部分课程放在实训室和社会活动完成。例如整体形象设计课程, 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筹办形象设计大赛活动, 从分组策划、租赁服装、制作配件、设计造型、走秀, 贯穿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课程。同时找社会上行业内知名的造型师、形象设计师做评委点评打分, 在此过程中, 学生一是增加乐趣, 二所涉猎的相关知识不是单纯的在课堂所能得到的, 益处不言而喻。
在首先保障专业总体计划和学院目标实施的前提条件下, 根据专业特点和行业需要, 积极寻求课程计划与文艺活动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带领本专业学生, 经常参加文艺演出、时装表演等社会实践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巧, 又激发艺术创造灵感, 初步掌握不同人物造型的特点, 积累经验。人物形象设计班在化妆老师带领下, 为我院团委对外诗朗诵比赛, 学校新生入学晚会承接化妆与造型任务, 在实际操作中练习, 认识不足, 提升技能。下图为化妆老师带学生观摩金大国际美容美发学校举办的苏锡常三地化妆大赛, 近距离接触模特, 了解T台秀快速换妆流程, 直观地感受到专业的气氛和震撼力, 加深对专业的认知。
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形象设计专业扩建、改建校内实训基地多处, 包括化妆室、美发室、形象设计中心、室内摄影棚、画室等, 在实践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验、实训、实习仿真环境。并与校外多家影楼、影视公司、美容院、服装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工作室等合作, 建立一种稳定的实习关系。
4. 开展社会培训
目前, 全国美容美发机构已超过120万家, 从业人员达600万人, 在短期内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仅凭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开展社会化培训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安排、鼓励教师参加国内知名影楼、美容院、设计工作室、艺术剧院的实际工作, 基本达到两学期有三个月或半年时间实训, 主要跟踪时尚界流行的新应用技术的研究、调查。积极聘请行业专家、社会各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 作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 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讲课, 以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操作技术的应用等。由于形象设计专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的特点, 决定了专业教师不能吃老本, 需要不断跟上时代步伐, 做到知识的快速更新。所以, 客观上就要求专业教师教的是观念, 是规律, 是创造, 而决不是书本里的条条框框。同时, 又由于专业的特性导致了教材内容始终滞后问题, 所以, 与社会上的专家的密切交流, 可以让专业教师在堂课上增加行业当前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 把握专业信息动态, 对学生的未来也大有裨益。
三、结语
虽然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无锡城院刚刚起步, 只要我们虚心吸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继续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 借他山之石, 纳百家之长, 使我们的办学更具特色, 教学更有特点, 学生更有特长, 为地方经济腾飞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组.职业教育是什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专业形象 篇11
一、研究目的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我国新兴的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专业林立的今天,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也在探索着自己的道路。我国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习内容非常复杂,课程安排也大多没有科学的依据,导致学生对自我的能力了解不够,对于各类比赛更是怀有戒心,一味地追求专业技能已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事项。相比之下,技能学校的学生实际操作水平较高,技能手法纯熟,对于各类的形象设计比赛也是驾轻就熟,了解甚多。
作为形象设计专业的老师,应当如何引导和帮助学生,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影响学生水平正常发挥的心理分析
1对于自身能力的不了解
与技术学校不同,在高校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同时课程安排也是张弛有序的,故在专业课方面不可能同技术学校相提并论,这是因为我们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还要学习政治、历史、外语、体育等课程,因此很多同学总是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用,专业技能的实践时间过短,无法达到社会的需求。赛前就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未出校门,已输三分。
2对于竞争对手估计过高
人物形象设计比赛的很多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各美容美发学校,其化妆与美发的实践能力很强,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多。故而给我们的学生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冲击。使他们总认为自己的水平低于对方的同学,故而无法打开正常的思路,影响到比赛水平的发挥。更有甚者,有的同学临时学习他人的手法,结果不但没有学会,反而丧失了自己的设计初衷,最后只得惨淡收场。
3对于成功的渴望和外界的干扰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不想获得奖项的设计师也不是一个好设计师。赛前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渴望自己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这种状态会给参赛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在比赛时容易出现头晕、发抖、思想混乱等情况,影响了自己的思路,阻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同时,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如场地、观众和评委等。这些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同程度上地影响到设计师的心理活动。情绪低落时,人体的机体能力没有调动起来,由于运动器官和大脑得不到充裕的能量,活动效率就低。反之,情绪高涨时,大脑皮层兴奋过强,信号扩散,能量消耗过大,也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活动失调,从而会引起呼吸和脉搏的急剧加快,会引起肌肉的过度紧张,从而产生双手和全身颤抖,导致暂时性活动失调,破坏人体的随意运动,影响参赛者对造型的准确把握。
三、引导的方法
1正确的竞争意识
个人的表现或成就在有竞争对象时,有着向好的方面促进的趋势。这种现象被称作社会促进效应。早在1897年,心理学家崔伯利就发现了社会促进效应的存在。他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在与他人竞争时,其速度比他自己单骑时要快。一个单独放风筝的儿童,比起与其他伙伴一起放时行动要缓慢些。有些竞争是明显的,比如运动场上的竞技。有些竞争则是隐晦的,甚至表面上看不到有丝毫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竞争,其作用是有益的。在没有任何竞争对象时,我们甚至可以虚拟竞争对象,以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行为。
那么,在进行比赛的前夕,调整好心态是至关重要的。竞争对象的出现对于行为者来说是某种刺激,这种刺激的意义在于它使行为者产生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动力,从而起到了促进行为的效果。在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模拟赛场的活动,树立起战胜对手的信心。但是,竞争的作用并不是总在加强我们的行为。阻碍我们达到目标的情况也确实存在。特别是当我们面临的任务比较艰巨时,需要有较高的能力才能完成。而此时,由于我们自身的能力结构不完善,不能或还没有完全达到完成任务的要求时,竞争所产生的副作用就更容易发生。基于此点,我们应该尽量让学生们去挖掘自己的长处,如配饰、头饰、化妆、服饰、色彩等,哪些是自己的强项就充分利用那些,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用亮点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以抵消消极心理。
2克服紧张的情绪
首先,教会学生对自己所面临的事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对表演、表现、展示多些了解,对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后果要有充分的分析估计。只有做到心中有数,遇事才能沉着、不慌,应对自如。
其次,要对自己有所了解。正确分析自己属于何种气质类型,是属于多血质型还是粘液质型,是属于胆汁质型还是抑郁质型,以此来正确判断自己是否具备应付事情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心。即使不具备应对的能力,认识到是客观原因所致,就不会有过重的心理负担。这样学生就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物,所谓知己知彼。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精神要尽量放松,对应对的事物有恐惧感的人往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惶惶不可终日,这对其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应该在思想上不过分夸大比赛与个人前途得失的关系。另外,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不要过分疲劳,大脑过度劳累会造成头昏耳鸣,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神经活动机能减退,加剧心理紧张程度。
最后,要保持情绪稳定。对突如其来与自己关系重大的事情,人们刚开始面临它时,生理上会发生急剧变化,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两手发抖,手心冒汗,这是由于过分焦虑和恐惧引起的。这种过度紧张,会使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丧失平衡,从而出现难以控制的心慌、不安、紧张,使思维处于抑制状态。其实,适度的紧张对人是有一定益处的,它可以进一步调动人体的各种机能,使思维更加活泼,产生一种增力作用。因此,在出现过度紧张时,首先要激励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是完全可以战胜对手的。进而采取做深呼吸或默默数数的方法,以此来转移注意力,稳定情绪。
3适当地运用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指导。有效地利用它,可以改善学生们的心态,调节紧张情绪,激发他们的斗志。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专家卡耐基发现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生来就胆怯、害羞、脸红的人。这些心理的异常现象,都是人们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因某种经历诱发生成的。既然是后天,就能克服。卡耐基还说:“世界上没有一点都不胆怯、害羞和脸红的人,包括我自己。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胆怯、害羞和脸红的人往往对于人际关系格外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脸皮儿太薄”。从心理学上讲,这类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怎么看,而对自己缺少应有的自信。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感受,不仅自己活得很累,也让别人感到不舒服。为了使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办法:首先,进行精神调节,赛前可以带领大家观看影片“阿甘正传”,“一球成名”等励志类型的影片,让他们内心振作起来。其次,在正式比赛之前要尽可能多地进行演示,演示的场所可以是学校的操场、也可以是宽阔的公园、甚至是嘈杂的市区。尽量让学生深入到不同的环境中去,体会被关注的感觉,适应外人的评论,起到锻炼身心的作用。所谓“人要脸,树要皮”,在进行赛后的总结时,要尽量把大家的长处展示出来,要肯定大家的成绩,不要有太多的埋怨和不满。严厉的批评和训斥要放在学习的中间阶段,耐心的讲解和充分的赞扬是一种必要的缓冲剂。
专业形象 篇12
1. 辅导员形象专业化是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虽然我们一直在提辅导员的专业化,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文件精神往往容易沦为一种概念, 而制度定位也容易出现纸上谈兵的尴尬。现实中, 辅导员的形象定位仍然模糊不清, 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思想工作都需要的参与, 辅导员就给人留下了“多面手”、“消防员”的印象, 没有一个固定的专业形象, 这不仅与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时代浪潮背道而驰, 还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辅导员的信任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 建设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职辅导员队伍已经成为新时期高职建设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2. 辅导员队伍
形象不专业的原因及危害
现在的高职生多半想象力丰富、实践精神不强、毅力不足、情绪容易波动,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路人, 也是学生各方面思想的把握者和开导人。如果我们的辅导员队伍不够专业, 会对学生的思政工作造成影响:第一, 引发信任危机, 学生不信任辅导员。第二, 降低社会地位, 如果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不能够形成一定的专业形象, 很难被社会认可。
二、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形象专业化建设的方向
辅导员队伍要超越以前的“杂物工”形象, 就必须为自己制定一套形象专业化发展的计划, 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1. 思想超前工作, 思想指导工作
我们学院要求辅导员老师监督学生课堂纪律、引导学生活动、注重学生培养、关心学生生活、注重学生安全并且以身作则, 用自身的思想、行为去感化学生。我们要不断学习党的先进性理论, 然后总结一套适合自己工作方式的指导思想, 比如“缔造专业, 服务学生”等。只有这样, 工作才回有重心, 才是围绕思想政治, 也才会有整齐划一, 才能形成队伍专业化形象。
2. 建立辅导员工作系统CWS
辅导员工作系统CWS, 即Counseller Work System。辅导员要以专业的形象塑造, 以促进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通过分析当前队伍存在的专业形象主体迷失、模糊、不确定性等问题, 强调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结合平时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考核, 导入CWS, 并提出系统化战略。
三、辅导员队伍形象专业化建设推进思政工作的具体措施
1. 关心事实政治营造和谐氛围
3.1.1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内涵及思想觉悟
要讲思政工作, 看作是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机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辅导员老师作为学生政治上的领导、学习上的倒是、生活上的父母, 把学生看作发展中有个性、有灵性的人, 处处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
3.1.2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
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们有热情、有干劲, 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 但不少学生干部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总之, 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必须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 每个干部制定专门的老师进行培养。
2. 关心校园动态和总结工作经验
3.2.1关注校园文化建设
关注校园文化建设, 有利于辅导员开展的班级工作避开不足、继承优良。思政大计, 辅导员为本;有好的辅导员, 才有好的思政教育。要不断宣传学习师德建设现行典型, 推进师德建设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建立长效机制, 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良好风气。
3.2.2关注身边发生的小事
有时候, 辅导员要有未雨绸缪的精神, 要洞悉一切事物, 要明察秋毫, 因为往往在我们忽视身边一些小事的时候, 这些小事就已经变成了大事。或者, 我们身边如果有小小的感动, 加以我们的宣传, 是可以让它变为一种感恩的活动的。
3. 关心学生思想
3.3.1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在每一个时段会随着这个时段的网络、社会思潮而变化, 当然, 这个变化速度也不会非常的快。所以, 辅导员要捕捉社会动态, 并及时通过各种交流渠道去了解这些社会动态在学生当中的反应, 对于不好的反应才能及时地改正, 如果学生的反应都让人欣慰, 那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3.3.2关注特别类学生
维护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是学生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学生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这使思政工作的开展经常如履薄冰。为了保护学生安全, 我们要始终讲安全放在首位, 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 对于各种类型的学生及时进行摸排和分类。
4. 关心学生动态和拓展工作载体
高职辅导员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政骄傲与和日常管理工作, 在管理学生的同时要关注好学生的动态, 和学生成为朋友, 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
3.4.1用科技掌握学生动态让面谈拉近学生距离
(1) 博客、微博——辅导员的网络形象门户
博客、微博是一种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特别是微博, 能用手机即时分享信息。辅导员可以在微博这样的网络门户上广播一些对学生有益的文章、至理名言, 让学生在网络的平台里也能感受到辅导员老师的教育。
(2) QQ——听取学生心声的沟通渠道
QQ作为新时代的聊天工具, 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学生中也是更为广泛使用。学生会在QQ签名上发表现在的感悟, 发泄小心情;在QQ日志上发表最新的感悟、感受, 发表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在QQ相册发表自己的最新靓照或者活动照片……辅导员只要关注了学生的QQ就很容易发现学生的最新动态, 了解学生的当前心声。
(3) 飞信——让通知更全面快捷
飞信可以在打好通知模版以后, 一对多群发信息, 而且不耗费辅导员话费, 不受使用工具的影响, 不论手机还是电脑都可以安装并使用这款软件。当辅导员发送一条消息后, 此消息马上在学生的手机短信上显示, 可以说是学生的“随身信息”, 这样的一对多, 让我们的信息覆盖面更广、速度更快。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李友清.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求实创新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工作新思路》.杨林等.高教研究, 2000 (1) ;
【专业形象】推荐阅读:
人物形象专业05-11
专业化形象11-10
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06-27
教师的四个专业形象06-01
形象设计专业建设规划07-06
个人形象与企业形象08-01
个人形象修复与组织形象维护08-21
赤水旅游主题形象宣传口号和旅游形象标识10-12
讲求形象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