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2024-10-26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精选12篇)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篇1

摘要: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为了调动、挖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 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使用并保持持续增值。文章通过构建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来提高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关键词: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政策建议

一、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分析

建设生物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提高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参与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需要, 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需要。在这一阶段主要依靠的不再是物质资源, 而是掌握先进知识、先进技术、先进技能的高素质人力资源, 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谁就能取得创新的主动权。

经过多年的发展, 云南具备了一定的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拥有一批植物、动物、医学、微生物等国家级、省级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 全省9名院士中有4名从事生物产业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 云南的烟、糖、茶、胶等12类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其总产值达到2300多亿元, 占全省生物总产值的84%, 而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等现代生物产业正在兴起。从2008年云南医药工业数据来看, 中成药占了73%。云南医药产业有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但大型企业较少, 主要是以云南白药为主的6家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云南省医药工业产值在西南地区发展情况较为落后,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云南是中国乃至地球为数不多的生物宝库, 拥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 拥有了发展生物产业宝贵的物质基础, 研究开发潜力巨大。“但只有自然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研发人才和企业家。”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冯并说, 发展生物产业不仅要搞企业, 更需要抓住各种人才, 要抓住产学研的链条, 保证产业初始阶段就能有较高的起点, 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和跨越性发展。为此, 冯并建议云南省不仅要与本地的大学、科研机构紧密结合, 更要和全国乃全球的科研机构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云南省140个科研机构中有76个从事生物资源研发工作、研究人员3700多人。目前, 在生物科技创新领域, 云南省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在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个;建设和认定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 占省级重点实验室总数的70%, 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已成为生物产业研发基地。相对我国生物产业较发达的区域的研究机构数量和研究人员数量相比差距还很大。北京、天津、上海、长春、深圳等地是中国生物人才密集区, 都分别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科技研究队伍。以北京为例, 该地区有“四院四校” (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 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 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的41%;863等重大的国家计划项目经费每年约有1/3以上投在北京。

二、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设计

(一)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层次分析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为了调动、挖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 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使用并保持持续增值。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为云南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和智力支持。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作为一个系统, 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根据集群创新的层次关系, 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构建:第一层次是核心 (主体) 层, 由集群中核心企业及相关企业的互动关系组成。核心企业与上游的供应商协作开发, 可以获得最新的原材料与生产技术;与下游客户、经销商的信息互动, 企业可以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 从而在研发及生产、销售环节上作出调整。一些宏观战略发展规划和战略设计都要落实到企业层面来实现, 并最终为企业服务。在人力资源规划领域, 所有的战略构想都必然要通过企业的微观人力资源机制来实现, 如果微观机制失灵, 任何宏观或中观层面的努力都将无效。第二层次是辅助层, 由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组成。大学及科研机构是专业化的知识创造、传播机构, 除为集群中的企业提供最新的知识与技术外, 还可以为企业直接输送创新型人才, 或增加集群区域创新型企业的数量, 提供整个区域显性知识的存量和流量。中介服务机构, 尤其是行业协会、咨询公司, 促进集群内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成果的扩散。任何产业集群的成长与高速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在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的集聚与流动为产业带来了丰富的智力资源, 产业之间及内部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产业的高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第三层次是宏观环境层, 指集群所在区域的政策法规、文化特质、习惯及规范等无形资源。在集群创新系统中, 政府根据创新目标, 对各个创新行为组织进行引导和协调,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 充分激发各创新行为组织的积极性, 促进他们之间的协作、交流和联合, 以提高集群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通过提供教育与培训资源, 以及制定并贯彻执行各项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为人力资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整体框架设计

根据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的层次和《云南省生物产业规划纲要 (2006-2020) 》的总体规划, 设计云南省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如图1所示:

1、核心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企业是集群创新的主体, 任何政策和辅助活动最终都要通过企业的活动来实现。宏观环境和辅助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最终都是为核心组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核心组织有了人力资源基础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及合理使用, 才能最终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科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和多变, 这就要求企业以全新的管理方式迎接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的挑战, 而知识管理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有效的管理模式。云南生物产业要想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就有必要具备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率先在生物企业中实施知识管理, 建立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科学的考评体系和薪酬福利制度是调动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式, 而充足的培训是保证人力资源价值提高和持续增值的基本条件。

2、辅助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大学和研究机构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基地, 是各个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形成的知识源头, 大学和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开发技术资源,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供给和培训高技术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是沟通科研部门与知识流动的纽带和桥梁。按照发展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的要求, 重点培养生物技术原始性创新、工程化开发、高级经营管理、产业技工等各类高技能人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生物产业提供优质的学历或非学历教育资源, 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生物产业人才培养;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优化人才使用环境, 为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建设一支规模适当、质量上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3、政策环境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宏观人力资源支持体系是支撑云南生物产业集群创新人力资源发展的基础, 为集群创新人力资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具体主要包括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吸引人才三个方面。集群人力资源的培养是集群创新能力提高和集群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建设创新型省份, 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就必须大力培养本土人才。为了实现创新型省份的目标, 有必要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 大力引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培养和引进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能最终为我所用, 为云南生物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这就必须要留住人才, 否则就会造成人才的大量外流, 引进的人才资源也可能重新流出本省, 因此, 留才支持体系的构建显得也十分重要。

三、政策建议

打造创新型人才队伍。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把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作为提升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整体水平的关键和突破口, 逐步建立一支以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和高级实验操作人员为主体的研发队伍, 打造一支既具备科技知识又了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科技型企业家队伍。依托现有大学、国家生物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 加强生物技术工程人才、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的培养。

建立生物产业创新体系, 以集群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为主,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重点支持战略技术、共性技术、技术工程、技术标准等类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支持生物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战略性技术联盟, 加大“产、学、研”联合攻关力度, 重点扶持、创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 发展一批生物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企业, 加速生物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外国企业独立或联合设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转化中心, 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生物技术研究成果, 加大对生物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执行力度, 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职业经理人, 吸引国外技术、管理人员到云南创办生物企业。

参考文献

[1]、邵云飞, 唐小我等.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创新[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2]、周翠红.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的人力资源支持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3]、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生物产业规划纲要 (2006-2020) [Z].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篇2

打造融合平台

普陀区陆家宅小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给普通学校的教师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前在普通学校我们的教师从未见到过这些不听老师指挥,满教室跑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孩子,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样的孩子。作为学校如何转变教师的观念?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这些特殊孩子地健康发展?如何做好家长的工作使他们愿意接纳这样的孩子和自己的儿子或女儿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这都是每一所学校都要面临的一个个难题,下面我们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学校是如何做好这几方面工作的:

我校共有随班就读生2名,其中一位是智障患儿,另一位是自闭症患儿。为了使他们在学校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不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一直以来,我校将随班就读工作作为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组织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理论,积极探索特殊教育的规律,教师们也从一开始对自闭症儿童无从着手到现在能够逐步掌握一些特殊教育的方法,并能客观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感悟到普教与特教融合是现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一、加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

我校在开展随班就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觉得对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当缺乏,因此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教师们普遍转变了原先的观念,“教育均等”、“以人为本”的全纳性教育的理念深入教师的思想,落实到教师的行为上。教导处也强调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按这些特殊儿童的特点施教,并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这些孩子一定的关注。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校认识到特殊儿童绝对不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从多元智能角度来看,这些儿童完全有可能在某一智力方面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应该通过适当的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资源利用等方面创设一切条件,为这些特殊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构建起一个多样化、丰富化、多元化的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来。

为每一个孩子喝彩,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吗?杨成伟同学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例子。2002年10月,一个自闭症患儿来到了我们学校。孩子原本就读于启星学校,但他却大大地不适应辅读学校的教育与环境,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和更多的普通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可是,他们走访的每一所学校都给他们吃了“闭门羹”。经过多方求助,他们全家人抱着仅有的一丝希望,辗转来到了我们学校。真是左右为难哪!看着孩子一些特殊的举动,我们犹豫了——这样的孩子万一在学校里影响了其他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那可怎么办?可当看到他天真纯净的眼神时,我们决定了——再特殊的孩子也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我们得搬开挡在他面前的巨石。纵然知道这很难、很难,但我们义不容辞,只为看到孩子和他父母的灿烂笑颜。

二、规范管理、确保落实为了确保我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我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制订了《随班就读学生教育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完善了管理体系。对随班就读工作我们做到了三个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布置、统一检查;强化了三个意识,即道德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管理制度》中要求:凡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要切实加强对此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手册》,由教导处统一建档。我校还提出:树立对随班就读学生“多看一眼”、“厚爱一层”的思想,动真情、办实事,树立为特殊学生服务的意识。教师要加强与随班就读学生的交流,在提问、板书、辅导、作业等教学环节都有他们的一份,协调他们与普通学生的关系。上课时,坚持面向全体,适当照顾随读学生的原则,采用“集体组织教学,分层练习指导,加强个别辅导”的方法。每学期末,力求特殊学生个体要在原有基础上,包括学习与生活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三、精选师资、促进发展

周密的随班就读工作管理体系的形成,意味着我校特殊学生不再是“随班就座”、“放任自流”,而是为他们搭建起一个小小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学习锻炼,展示自己,逐步回归主流。

为了把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我校领导班子每学期开始都要研究他们所在班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安排问题。选择那些格外有耐心、工作细致、业务素质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在学期初,对这些骨干教师作思想方面和业务方面的学习、培训,使他们明确:作为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既要照顾到班级整体的教育教学,又要培养随班就读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根据特殊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发展。这就需要老师们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与爱心去亲近他们、关爱他们、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时刻怀着一颗为随读生服务的爱心来感化他们。

经过培训的老师们都愉快地接受了这项特殊的任务,她们都表示一定以百倍的爱心和信心培养教育好这些特殊的孩子。每一天,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凝聚着这些教师高于普通学生数倍的心血和艰辛。

而我们的杨成伟小朋友正是在班主任的悉心照顾下,在区教研员李老师的真切关怀下,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全力帮助下,在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天天地茁壮成长起来。

四、积累资料、建立成长档案

统一布置、统一管理、统一检查是贯穿我校随读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统一布置的内容主要有:

1、建立随班就读学生成长资料袋。

个人档案袋内资料包括:前期诊断书、入学初始学识情况评定、入学后成长情况阶段性评定、入学后学习情况阶段性评定。

2、任课教师的教案中用红笔勾画出为随班就读学生设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

3、做好《随班就读工作手册》的记录。

4、集体活动随班就读学生的参与率达到60%,如:运动会、班队会等。

5、相关领导随时去听随班就读学生的任课教师的课。

随班就读工作的检查与管理主要由教导处德育教导分管,每学期听随班就读学生上课节数不得少于4节(人均2节)。听课时,任课教师必须是在顾全整体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照顾随读生,不许顾此失彼,避重就轻,既要让随班就读学生不脱离主流,又不能使其完全成为主角。

每学期末收成长资料袋,进行系统的检查。期末的德育论坛安排随班就读工作经验交流的内容,会上每位任课教师都可以把自己好的想法、做法提炼出来与大家交流,目的是让随班就读学生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

五、春风化雨,滋润心田;

如果说,制度是一种手段,内容是一种规范,那么无怨无悔的付出就是随班就读任课教师们的工作准则。接纳了这样一个班集体,便是接纳了一份无言的挑战,我校的骨干教师们在抓随班就读学生的过程中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艰辛,经历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大到备课、上课,搞集体活动,小到随读生日常琐事,如:上、下楼梯、看书、写字、听声音、辨是非、知美丑等均比别人要多一份牵挂、多一份劳累,各种滋味只有老师们自己才能真正地体味到。

六、随班就读工作的一点思考:

1、要提高“随班就读”工作质量,不能满足一般的工作实践,而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有序的开展。随班就读是一种专业性强,有一定难度的工作。还有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需要研究,为此我们要不断总结以前工作中的得失,在探索中继续前进。

2、要改善“随班就读”的评价方式。可通过平时观察、课堂提问、作业考查和课外活动等方式,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适应行为等教育内容进行单独考核,做出综合评定,并分析研究,以便制订下一步教育措施。

3、进一步从随班生的心理、生理与学习实际情况研究教学策略。“随班”仅仅是一种安置的形式,“就读”才是实质。搞好随班就读,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适合于随班生发展需要的差异教学,拓展随班生的活动范围,增强随班生的经历与知识,以提高随班生的生存发展能力。

4、像杨成伟这样的自闭症患儿,如今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如何寻求更大的突破,还有待更科学的指导力量。

总之,我们将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健康发展,强化服务意识,改革创新思路,为进一步推动我校随班就读工作发展而努力。真正做到让随班生“随班”成长,“随班”提高,“随班”快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社会犹如一个完美的圆,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处的位置虽然是不一样的,然而,无论是距离圆心近的人们,还是处在边缘的人们,都同样是圆中的一份子,都应感受到生活在社会中的幸福与美好。让我们协手同心,共同描绘好这幸福美满的同心圆!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初探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近几年,大学生创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率已达30%,而我国目前仅为2%左右。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曾提出21世纪50%的大学生将走自主创业之路。未来自主创业不仅将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成才的重要模式。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并不乐观:旁观者多、实践者少;创办的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成功率不高,存在的问题不少。

海南省作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旅游胜地,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励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自主创业,将为海南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组调研,梳理海南省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创业支持体系方面的相关信息,为有志创业的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希望通过调研成果的实施,引起相关部门对大学毕业生创业问题的关注,共同为大学生创业营造更好的环境。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海南省各高校在校大学生,按照性别、专业、年级随机抽取50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括问卷法、访谈等。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内容分两部分,不定项选择题和问答题,共25题。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份468份,回收率93%。

2.分析与讨论

海南省近几年每年召开全民创业大会,鼓励引导青年大学生自主创业。一个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氛围逐步形成。但是,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海南地区还比较落后,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不相匹配。根据课题组调查统计,近三年,海南省应届大学毕业生每年12.4万人,其中,有较明确创业意向的毕业生比例不超过3%,从意向转化到实际行动的则不到其中的20%,而最后创业成功的只有三分之一。根据全国大学生毕业生创业存活率统计,企业存活三年以上的仅有40%,远低于其他创业群体。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创业风险大,创业的主动性低,这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现状不理想主要源于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不完备。

2.1 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海南省也相继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青年创业的政策措施,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及学籍管理等。但是,从政策制定者来看,大学生毕业生并非现阶段创业大军的主体,因而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并没有上升到战略高度。各项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创业企业注册、税收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均是基于政府各部门各自的视角,忽略了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导致具体执行者不知所措;一些优惠政策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难以执行;对政策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植政策很难第一时间传达到大学生创业者中。

2.2 融资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发达,青年大学生创业者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再加上目前社会诚信危机,从银行获得创业贷款很难;海南省的风险投资业发展较慢,投资机构偏少,资本规模偏小,目前,青年大学生创业者的资金大部分还是自筹。在对海南省的青年创业者调查中发现,62.7%的大学毕业生表示创业资金来源于父母亲友的支持,18.2%生表示来自自己的积蓄,14.6%表示来自金融机构贷款。由于缺少创业启动资金,许多青年创业者空怀创业热情。

2.3 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系统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创业课程多是“原装进口”,未针对我国实际进行系统地研究和修订;创业课程的内容以知识传授为主,实践环节薄弱。第二,创业教育师资缺乏,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缺乏实战经验,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第三,高校创业教育制度保障不健全,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高校人才培养思路尚未转变,创业教育覆盖面低。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比较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如美国的创业教育贯穿从小学、初中直至研究生的整个过程,而我国只有到大学阶段才有的创业教育,且零散不系统,对大学生毕业后创业影响效果并不理想。

2.4 社会家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发达国家,创业被认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渠道,是一个公民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成功的创业者会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在我国,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重农抑商、安贫乐道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人生价值实现的最佳方式被认为是从政而非实业。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惮于冒险的市民思想成为创业行为根深蒂固的羁绊。

3.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议

3.1 政策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提供创业服务。进一步完善融资顾问、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彻底改变大学生创业的资源约束,使创业更具吸引力。不断完善现有激励政策,积极支持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創业,努力提高创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

3.2 融资体系建设

构建以需求为主导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健全资本市场以化解初创企业融资难题。一是建立完善企业融资担保制度。政府应鼓励社会各类组织和个人创办担保机构,扩大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担保的规模;鼓励各类再担保机构为担保机构提升信誉、分担风险;鼓励和引导同行业、同区域的小微企业建立联保、互保机制,增强小微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二是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制度,提高贷款额度,扩大发放范围,延伸反担保链,设立免除反担保条件并简化贷款审批手续。三是开展多渠道融资。银监部门要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加快筹建以民间资本为主,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此外,积极引导创业者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创业主体的诚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企业融资提供保证。

3.3 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一是高校应把开展创业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建立青年创业教育训练体系,把创业教育训练纳入正常教学计划,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尝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训练模式,增强青年创业者的实践能力和实战水平;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学习中适当融入一些市场动态、融资、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让青年创业者逐渐树立创业的意识与信心;注重加强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有关知识的培养。二是政府在创业培训方面应起主导作用。主管部门要把鼓励支持高校师生创业,作为衡量办学质量、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并纳入相应的考核体系。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创业培训机制,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培訓资源,搞好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鼓励广大的企业家、工程师担当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导师;加大对高校及培训机构的投入,不断扩大创业教育规模、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社会公众舆论体系建设。政府部门和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鼓励青年创业的政策、措施,让青年创业者充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尤其是创业成功的大学生到高校作创业报告启发和鼓舞学生。社会、家庭及创业者共同努力,积极营造认同创业、尊重创业者的社会氛围,增强创业者的“荣誉感”、“自豪感”。

3.4 青年大学生创业者的自身建设

创业环境只是外部条件,最终能否创业成功主要还取决于创业者自身。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积累社会经验、增强抗风险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创业心理、创业知识和技能储备;增强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一旦时机成熟,便可将创业梦想转化为现实。同时,一些地方和高校成立的大学生创业联盟方式值得借鉴,它便于形成优势资源集群效应,构建大学生创业生态链,减少大学生创业成本,增强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社区,一方面可以便于大学生创业、提高创业企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可以在全社会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激

发全社会的创业激情。

随着我国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设的不断加强、不断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的洪流中,在社会上掀起创新创业的浪潮,必将大力推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参考文献:

[1]郎磊.我国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初探研究[J].科研管理,2012(1).

[2]陈仲华.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2011.

[3]严霞.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政府职责研究[D]. 苏州大学,2010.

[4]滑瑞.影响我国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因素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5]曹欣.创业投资退出机制与中国实现方式研究[J].投资研究,2003,(5).

[6]池仁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9).

[7]刘诗白.论科技创新劳动[J].经济学家,2001,(3).

[8]林强,江彦福,张健.创业理论及其架构分析[J].经济研究,2001,(9).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篇4

科技资源包括各类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科技项目以及科技成果等资源。科技资源统筹发展一般分为科技资源的内部统筹和外部统筹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是指科技资源的内部结构调整与整合, 重点是实现体制突破, 打破条块分割, 提高科技资源的开发效率;后者则主要是指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的统筹与互动, 重点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加快科技资源的有效转化。

金融在统筹科技资源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是支撑科技资源的外部统筹, 重点是通过扶持科技型企业的成长, 提高科技资源转化效率, 扩大科技资源需求规模, 最终带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此外, 金融资本对基础性、前瞻性科技研发活动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金融支持科技资源统筹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投资基金、银行信贷、证券、保险、担保以及相关的产业、科技政策支持体系。科技型企业按其所处生命周期不同, 划分为种子企业、创业企业、成长企业和成熟企业, 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 科技企业的风险特征以及对技术需求是有差异的, 相应的金融支持系统的支持方式也是有差异的。而在金融支持体系方面, 相应的也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 以实现金融对科技企业发展以及科技资源统筹发展的有效支撑, 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投资基金、银行信贷以及证券市场三个层次的金融支持。

在整个金融支持体系中, 种子企业主要是获取种子基金和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其中, 种子基金主要包括私人投资的天使基金和政府引导的孵化基金;创业企业主要是获取风险投资、科技银行发放的风险信贷以及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募集资金支持;成长企业则主要通过科技银行发放风险信贷、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信贷或科技信贷、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以及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券等方式获取资金支持;成熟企业则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信贷、债券市场和沪深主板市场上市获取资金支持。

当然, 金融体系对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互动发展的有效支持, 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 这主要包括政府引导基金对孵化基金、风险投资的风险补偿与分担, 对金融机构发放科技信贷、风险信贷的贴息支持, 对金融机构、风险资本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减免, 对科技保险、科技担保发展的扶持等。

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撑下, 金融体系对科技企业形成有效支持, 推动科技企业通过基础型研发项目或应用型研发项目与科研机构有效对接, 实现产业资源与科技资源的统筹互动与发展。

二、西安市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西安作为一个科技资源大市, 对科技金融的需求十分旺盛。在这种背景下, 西安各类科技金融主体也在积极尝试创新投融资模式, 无论是在风险投资、银行信贷, 还是在证券市场融资以及科技金融中介组织领域, 都进行了有益的创新探索, 相应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也逐渐形成。首先, 风险投资支撑体系逐步建立。在西安, 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相关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国有控股的投资公司, 共有20多家, 注册资本金超过100亿元, 主要围绕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开展投资业务, 同时也对科技企业、科技项目进行风险投资;第二类是专注于科技企业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 该类机构专注于科技型企业投资。其次, 银行信贷支撑体系不断完善。西安地区一些银行如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 已经成立科技型中小科技企业服务专营机构或者服务部门, 并且建立了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考核机制, 保障该项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建行为例, 截至2012年底, 建行西安分行已为27家科技型企业累计发放2.7亿元贷款。第三, 资本市场政策体系逐步建立。相关政府部门积极着手, 加快完善扶持企业借助证券市场融资的政策体系。以西安市高新区为例, 高新区管委会提出“注重孵化、重点培育、鼓励中介、政策促进”的工作思路, 一方面完善了企业上市资源后备库, 对入库企业重点扶持;另一方面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建立紧密联系, 为企业牵线搭桥, 多次组织企业赴证监会、深交所等机构学习和推介。第四, 科技金融中介不断壮大。科技金融中介体系是由各类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类中介组织构成的体系。具体包括产权交易中心、证券上市辅导机构、科技投资咨询机构、评估机构、专利事务所以及担保中介机构。目前, 西安市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总计共有120家。

三、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西安地区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风险投资规模偏小、本土率低、扶持政策缺乏。西安风险投资机构目前仅有85家, 相对全国深圳、北京、天津的133、133、122家而言, 机构数量仍然偏少。在投资规模方面, 2012年西安地区风险投资金额近5亿元人民币, 仅占全国风险投资金额的2%, 吸引风险投资的能力较弱。目前, 西安本土投资机构仅有15家, 注册资本金23亿元左右。2009年在对西安科技企业进行投资的10家机构中, 仅有3家本土投资机构, 本土投资机构发展较慢。深层原因则在于缺乏鼓励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及配套优惠政策, 如关于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风险投资高管人员的税收政策等。

第二, 银行信贷规模远不能满足需求, 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发展缓慢。据统计, 2012年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际信贷融资不足需求量的20%, 95%的企业存在资金紧张情况。虽然有几家银行都指定了开展科技信贷业务, 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考核目标和激励机制, 加之科技信贷的风险大, 而收益却是固定的, 导致该项业务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推进。此外, 虽然有政策推动, 但由于缺乏易操作的盈利模式, 其余多数商业银行至今仍然没有成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或者经营部门, 该项业务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 资本市场利用能力相对欠缺。发达省市培育上市公司的重点, 已由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的包装国有困难企业上市, 转变为支持本地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上市;从加大上市公司重组力度入手, 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扩大融资规模。然而, 西安却很少从高科技、能源、化工、旅游等特色产业着手, 选择优势企业整合改制、组织上市。股票发行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后, 由于地处不发达地区, 西安的多数中小科技企业市场发育度低, 市场的竞争力不强, 在与发达地区的企业激烈上市竞争中势必处于被动地位。

第四, 科技金融中介体系亟待完善。当前, 直接从事科技企业投融资服务的机构偏少, 整个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诸多问题, 阻碍了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失高效统一的科技金融信息传播平台;二是科技中介机构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三是没有形成投融资经纪服务机构群体;四是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

四、完善西安市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

(一) 推动创业投资行业加快发展

第一, 壮大科技产业种子基金。一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天使基金, 为其在西安开展投资业务提供支持, 促其在西安发展壮大;二是以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为依托, 由政府引导基金牵头, 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共同设立孵化基金, 并扶持其发展壮大。

第二, 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发展。为使风险投资基金在西安统筹科技资源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首先, 应扩展风险投资基金, 尤其是私募基金的资金渠道, 允许和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次, 结合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特点,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三,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带动社会资金支持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 鼓励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创业早期的企业, 尽快设立区域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二) 培育科技银行快速成长。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既不同于传统企业, 也与一般的中小企业有着显著差异, 导致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 还是一般的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业务流程、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体制机制都难以适应其信贷需求。因而, 建议设立专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科技银行, 推动金融机构在授权安排、分析管理以及定价机制方面, 根据科技型企业的特点进行积极创新, 有效化解科技型企业贷款难问题。科技信贷专营机构的发展, 一是积极引进美国硅谷银行等经验丰富的科技银行在西安设立办事处 (分行) ;二是可以考虑在初期由商业银行成立科技信贷专营部门,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待经验成熟之后, 最终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

(三) 加快提升资本市场利用能力

第一, 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步伐。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已经成为支持自主创新的重要资本平台, 有力地支持了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此外, 上市作为风险投资的重要退出途径之一, 西安统筹科技资源发展, 应该充分利用好这几个资本市场平台, 重点是通过各项政策扶持, 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或者中小企业板的上市步伐。此外, 也要考虑支持大、中型科技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

第二, 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券。集合债券是运用信用增级的原理, 通过政府组织协调, 将企业进行捆绑集合发行的企业债券。目前在全国多个地区已有尝试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建议西安市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高新区管委会可考虑牵头试点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券, 以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来源。

(四) 重构科技金融中介组织体系

第一, 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的重要载体之一, 可考虑由市金融办牵头, 会同有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 设立西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作为整合西安科技、金融资源的共享平台。

第二, 创设科技担保专业机构。建议西安市相关部门针对西安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实际, 考虑创设科技担保专业机构。设立方式上, 一是由财政出资设立;二是由财政出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设立;三是社会资金设立, 财政给予风险补偿。

第三, 深化科技保险业务试点。现阶段应进一步深化试点, 一是创新科技保险险种;二是进一步扩大保费补贴企业范围;三是可采取园区、基地团购方式。

参考文献

[1]陈迅, 陈军.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研究, 2009.12.

[2]陈洪.广东省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特点和对策[J].财政研究, 2008.8.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篇5

前 言

“三农”问题,近十多年来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已连续发出了5个1号文件,鲜明地确定了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坚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党的十七大更是将解决三农问题提升至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高度。

苏州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逐步减少,农民离开了土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着转移的问题。因此苏州所面临的“三农问题”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和出路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一问题将会对苏州夺取小康社会的新胜利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发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以及夯实村、镇级财力,提升农业企业以及村、镇级实体自身造血能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就在于 资金的问题,资金从哪里来、怎么来、以及资金如何使用的问题,这中间最难突破的瓶颈就在于资金怎么来。

苏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实施《苏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计划》,努力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开创性、坚定性和操作性,实现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持续稳定,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具体措施,苏州市于2007年6月18日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面向支持“三农”的专业性担保机构—苏州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成立正处在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攻坚阶段,而这两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的两年,各级政府将进一步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创新财政支农机制,强化资金管理,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一 成立农业担保公司的必要性与积极意义

随着农村各项政策及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苏州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农业产业 化经营步伐加快,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是农业仍然是个弱质产业,需要多方的、多层次的大力支持。而诸多“三农”问题的解决,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来源,并非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不愿投入或是不想投入,贷不到款,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服务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苏州农业亟需一个专业化的担保机构为农业组织与金融机构搭建一条绿色通道,积极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注入农村市场,以促进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2007年5月江苏省内首家国有独资的农业担保公司应运而生。

(一)苏州农村金融现状

1.农村资金供求失衡。随着苏州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不断增长态势,但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水平没有相应增长。

2.商业性金融支农弱化。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投放于农村地区信贷资源基本稳定,增长缓慢,其中大部分信贷资源投入大客户,增长贷款大多向城区和非农业转移,部分商业银行调整或削减农村基层网点设臵,未切实承担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责任。

3.新型金融组织起步迟缓。尽管国家加大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力度,但新机制的运行迟迟不能走上正轨,差别化信 贷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金融创新激励作用难以得到体现,区内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有所抬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既有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集群化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既有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融服务需求,也有发展创业的小额信贷需求;既有普通的存贷款服务需要,更有各类银行卡等支付结算和理财等服务需求。而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制约金融支持农村建设的力度,农村金融供给总体不足,与新农村建设要求不适应。

(二)农业担保公司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1.农业是弱质产业,自然风险大,农业投资收益率不高。加上农业具有担保不足和信用环境缺失等先天性缺陷,银行信贷投入较多往往风险很大,从客观上很难形成农业对外部资金吸引的优势。由于农业存在进入正规金融部门的限制,又缺乏贷款担保机制,因此只能求助于各种非正规金融的安排。

2.非正规金融机构作为正规金融制度安排供给不足的产物,承担了一系列激励和信息服务职能,但其优势主要集中在小规模和孤立客户上,不可能得到大范围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苏州的农业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这就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更大的需求,而农业担保公司正是构架农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桥梁。3.面向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能削减小额信贷的信息和成本问题,无疑是一种金融创新,但因缺乏市场化操作而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一个专业化的担保机构能够凭借其为多方提供担保而分散风险,从而对信用交易活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因而,农业担保公司的存在就成为一种需要和必然。

(三)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有关部门要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研究提出多种担保办法,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三农”问题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和非常关心的问题,当前在农业方面和农村中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实际上就是具体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只有作为全国最广大的社会群体的农民增收并实现小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和农业的面貌。而农业担保机构的建立,为执行好这一方针,为“三农”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能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立农业担保机构,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研究农民和农村工作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实践显示: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可行的,这将会吸引更多的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和支持“三农”,对于有效拓宽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渠道,加速全市“三农”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正确引导农村民间融资,政府通过重视和加强诚信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治理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农村社会信用环境。

二 农业担保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臵,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对农业要素投入及构成现状分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加大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当前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业贷款难、农业贷款担保难、种养殖业保险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为此,中央多次下达了各类文件: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探索实行多种担保形式和设立农业担保机构等多种途径,切实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 题”;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操作方法,“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扶持”;2007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为建立和完善农业贷款担保和保险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为大力贯彻党中央关于对农村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的精神,切实增强农业的造血功能,苏州市政府于2007年5月出资建立了首家纯国资性质的农业担保公司。以农业担保公司为平台全面推进苏州地区的农业担保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实际运营,农业担保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难点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农业担保发展过程中的制约瓶颈。

(一)银行授信文化的差异

农业担保公司的初衷与金融机构的授信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一是苏州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就是想运用担保公司的资本信用解决农业企业和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但事实上,银行与农业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是从吸收担保公司资本金的角度出发,而并没有考虑要做大做强担保公司的担保贷款。二是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的重点与银行放贷要求支持的重点不一致。新农村建设项目中不乏一些优质的项目,但由于用款规模小,产出周期长,效益不稳定,尽管各合作银行领导都表示愿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支持农业贷款项目,但具体经办人员认为农业贷款项目收益小,且对农业行业不熟悉,风险难于控制,态度普遍不积极。好多项目农业担保公司很想扶持并愿意承担担保之职,但银行不肯放款。就农业担保公司受理业务一年来,公司项目评审会通过同意担保的涉农项目达7亿多,但是真正落实银行放款的仅2亿,放款率不足四成,这使得农业担保公司在企业与银行之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对于推进农业担保的积极性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三是近一年来,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也给农业担保的业务开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由于国家控制流动性过剩的措施频频出台,银行银根紧缩。2007年以来,我国已经历了多次加息、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遏制信贷增长过快和通胀势头。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大大减少,这对农业担保业务的开展产生了巨大冲击。不少已通过公司评审的担保项目因银行自身贷款额度压缩而搁浅。

(二)“三农”自身存在的弱点

1.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农业政策性补偿机制又不健全。农业是弱质产业的特性,决定其不能完全抵御自然灾害和疫情。农业的季节性又常常影响农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效益,农业企业与其他商业企业相比,面临着市场及自然因素的双重风险。因而具有周期长、见效慢、风险 大的特点。而同时,农业政策性补偿机制不完善,一旦遭受灾害和疫情往往会导致企业损失严重,元气大伤。如08年初的那场大雪,就导致市农业担保公司的在保客户吴江众诚鸭业蒙受了不小的损失,造成祖代种鸭冻死、种鸭棚垮塌等直接经济损失达420.75万元,同时造成当年种鸭产蛋率以及种鸭开产期推迟等间接损失暂无法估计。尽管农业保险是化解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业生产者利益的有效手段,而且苏州市也于2006年就推行了农业保险,但农业保险自中人保1983年开办有关业务以来,20多年间发展一直缓慢,险种从最初的60多个降低到了目前的20多个,常常是“想保的不能保”,农业保险20年走不进“田间地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2.农村经济体制和产权制度不健全,导致农业贷款难。一是农村经济体制不适应经济的要求,承贷主体不符合贷款条件。各类农业企业、生产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机制建设滞后,缺乏主体资格,内部经营管理混乱,甚至都无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些均不符合金融机构贷款主体的条件。二是难以落实足额、有效的抵押。农业资产的表现形态主要是花木、果园、茶叶、牲畜等动产,往往不符合金融部门规定的贷款抵押物的标准;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农民的土地财产没有合法有效的产权证明,且土地承包权抵押在开展担保的操作层面上存在很大难度;农业企业大多位于城 郊或开发区,资产价值低。无法进行有效抵押,制约着贷款的申请和发放额度。

3.农业企业、农村经济组织缺乏良好的信誉基础。尽管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农产品一直处于市场竞争底端,产品利润和效益偏低,县域经济发展处于慢速增长阶段,缺乏支柱产业。而县域经济主导成份主要是中小企业,布局分散, 大多存在规模小、管理落后,技术含量低, 资金周转慢等问题。而部分企业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尤其是一些企业及个人信用意识淡薄,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现象严重,导致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比高,使得金融机构“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对农业贷款存在潜意识的排斥。

(三)农业担保公司自身性质的制约

1.企业性质背负巨大的市场压力。苏州市农业担保公司尽管由政府全额出资,但独立于政府采取完全市场化、公司化运作的方式。这与农业担保基金的性质完全不同。不仅要实现社会效益,还要保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毕竟只有首先做到公司生存才能完成助农、资农的重任。

2.农业项目的实际受理效率低下。苏州的农业担保公司运营一年多以来,在实际业务受理中发现,农业类项目大多担保金额小笔数多的特点。且大多远离市区,位臵偏远,察看项目耗时耗力,管理成本较高。从项目初步受理到正式受 理后的实地考察再到后期的日常监管,业务经办人员常常往返于公司与客户之间,相当多的时间都在路上。业务受理效率自然高不起来。另外,尽管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县域经济金融机构网点数量没有减少,但在区域分布上,除了农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外,各大银行基本上都有所收缩,网点集中到经济发达的乡镇上,这也影响到农业担保公司的业务拓展,好多项目只能为农户或农业企业寻找到距离较远的商业银行办理贷款,使业务受理效率大打折扣。

3.农业担保承担着高风险,收益率却低下。对于风险相对小的项目,银行可以自己直接放贷,不需要担保公司担保。而到担保公司要求担保的项目往往是银行吃不准或者风险较大的一些客户,这是一般商业类项目的情况。农业类项目的巨大风险则更不必说。另一方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为了更好的实现助农、资农的企业宗旨,农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要低于一般商业性担保。目前市农业担保公司叙做的涉农担保费率一般为1—1.2%/年,最高不超过1.5%/年,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收费水平。所以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农业担保公司一方面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一方面履行着助农、资农的重任,同时还要投身于残酷的市场竞争,维持生存并寻求发展,处境之难不言而喻。

(四)缺乏明确具体的政策支持,各地支持力度不够 1.尽管政府已给予“三农”问题以高度的重视,但对 于农业担保缺乏具体明确的政策支持。一是各市县(区)二级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市农业担保公司已按规定及时足额提取各类风险赔偿准备金,截至08年6月底,已提取2097万元准备金。而各市县(区)未能按照苏办发[2007]89号文的要求建立农业担保代偿基金,代偿机制尚未形成;二是涉农保费补贴具体制度尚未出台。市农业担保公司目前叙做的涉农担保项目费率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收费水平。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担保费按照不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50%收取,为鼓励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小企业担保费率低于担保市场收费标准部分,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江苏省2006年补足到2.5%)。而目前针对农业担保费率补贴的具体办法 尚未订制。三是税务部门也没有相应的减免税优惠政策。可否考虑让农业担保公司享受公益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风险分散能力的缺失大大减弱了农业担保公司的承保能力,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担保公司的大步发展。2.农业担保网络建设工作尚未落至实处。公司落地深根问题还未解决。根据苏办发[2007]89号文件的精神,市农业担保公司一直为建立苏州地区农业担保网络体系做着不懈的努力。但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各地想法、做法不一,都有“精神贯彻,落实不够”的现象,均未能实现分支机构的组建。二是市里成立的农业担保工作领导小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各市(县)区相关组织架构尚 未建立,各条线均未明确负责推进农业担保工作的部门及人员。

三 建立健全农业担保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各级政府要将相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真正将好事做好

1.早在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就指出,“鼓励政策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同时0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也发了苏办发[2007]89号文件,就是希望各市、区级政府要积极为兴办农业担保机构创造条件。由于农业担保不仅具有一般担保业的高风险特点。同时,还属于高风险行业中的高风险种类。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是一筹莫展的。吸收社会资金投资兴办农业担保机构的难度很大。从已成立的农业担保机构分析来看,其出资单位不是地方政府,就是部门政策性扶农资金。

2.政府还要为其在优惠政策、管理办法等方面创造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在资本金的落实和补充、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机制等方面,以及“一保两补”要有具体可行的办法出台,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工作。

财政部门可以每年为担保公司注入一定的资本金和风险基金,也可以通过国有资产量化作为资本金,创新资本金来源,使其滚动发展,不断提高农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规模和防范风险能力。税务部门也可争取对农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所得税等地方留成部分,让其有足够的空间“扩大再生产”。

3.政府要重视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农业担保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分析农业担保风险高的原因,除了风险不确定客观因素多于工业外,大量的是信用环境的建设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样包括“三农”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三农”为服务对象的农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一次成功的探索。把纯道德为基础的信用工程建设,注入以经济机制为基础的信用工程建设。在切实防范农业担保贷款信用风险的同时,使信用工程建设更有坚实的基础保证。从而进一步促进“三农”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二)构建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金融机构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但是随着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对于贷款的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贷款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 求。

1.创新金融产品,加快服务步伐。一是发挥信贷导向作用,支持资源循环和生态农业发展。二是拓展农村社区金融服务,支持城镇化建设。三是完善金融服务功能,让农民享受到各类金融服务。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金融服务基础。各行全面完成信息网络建设,实行全国联网,实现了企业、银行、社会效益的“多赢化”。

2.推广大、小额农贷,方便群众贷款。一是提升小额农贷品牌,夯实农村经济基础。确保小额农贷投放和累放支农贷款额度,形成小额农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稳步推出大额农业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对自有资金达一定比例、第一还款来源有保证、符合担保抵押贷款条件的优质涉农企业可以享受贷款利率优惠、期限延长、额度放宽等优惠措施。

3.落实信贷政策,支持新村镇建设。一是完善信贷政策,配合新村镇规划建设。把信贷政策与新村镇规划相结合,选择区位条件好、产业支撑有力、还款来源稳定的小城镇及县城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予以信贷支持。二是开办基础设施贷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供电、供水、通讯等各部门建立合作关系,以收费权作抵押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积极支持中小城市和重点城镇、中心村镇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民生存环境。4.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在现有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农村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按照银监会《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国内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精神,在我市经济相对落后的村镇进行试点,同时与农业担保相结合,建立适合农村薄弱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和农民合作组织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农民的增收。

(三)农办、农林等农口部门作为推进农业担保事业的一线组织,要积极为推动农业担保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信息搜寻和信息成本仍是正规金融组织介入农村市场的根本问题。面向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能削减小额信贷的信息和成本问题,无疑是一种金融创新,但因缺乏市场化操作而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在此就需要农业部门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前介入农户经营项目决策,对所选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发展前景等进行评估。通过对贷款担保项目的调查与审核,推荐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农业项目,引导区域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而对不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技术不成熟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避免农户盲目引进新项目所造成的损失。这样做既贴近了农户,又为担保公司提供了决策依据,能够降低贷款风险。

(四)建设完善农业担保网络体系,引导金融资源优化 配臵。

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上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指示精神,由苏州市政府委托市国资委出资2亿元,建立苏州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按照1:6的放大效应,就可以引导12亿金融资本进入农村市场。但是当务之急是要加快担保公司落地生根和服务延伸,尽快增设分支机构或联办机构,只有扎根农村、面向农村才能更加贴近农村发展的实际,能够更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多样化需求。这样争取到2010年,担保授信额度达20亿以上,基本解决农户贷不到款的问题。

1.构建农业担保网络体系,解决落地生根的问题 农业担保要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就必须具有发达的根基。根深才能叶茂。切实发挥苏州市农业担保工作领导小组的纽带作用,将市农业担保公司与各县市(区)连接起来,倡导各级政府出资参股市公司,或参与组建当地公司,将各县市(区)农业担保分支机构的建立落到实处,形成覆盖整个苏州大市的农业担保网络。

2.降低门槛,加强监管

作为专业性的农业担保机构,在推进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农业的特性,要制定符合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具有针对性的 准入制度。考虑到农业企业、农业大户不同于商业类企业在法人资格、财务核算方面不尽完善,不够规范,因此要对于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农业大户就需要放低准入门槛,否则农业担保就不能真正发挥架构银企桥梁的绿色通道作用,农业企业、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同时为控制风险,就必须要做到加强监管。否则农业担保企业连自身的生存问题就没解决好,发展就更无从谈起了。

3.丰富担保品种,开展特色担保

论继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篇6

关键词:继续教育;支持服务;构建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继续教育已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学生可随时随地获取学习信息、学习内容等进行个别的自主化的学习。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变成了一个组织者、助学者、指导者、服务者,教师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措施来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积极、顺利、有效地进行,并最终使学生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推动学生开展终身学习活动。

这些手段、措施的总和就是支持服务体系。只要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与帮助,使大量情况各异的学生及时有效地获得有关信息,从而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的活动,都可纳入支持服务体系的范畴。通过支持服务体系,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能及时获得教学信息;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更好地在学习上对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实现教与学的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完成。因此,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对继续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构建继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参加继续教育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学生多种多样。就年龄而言,青年、中年、老年人都有;就学习目的而言,有上岗培训的、有提高技能的、有补充知识的、有提升学历的;就学习方式而言,有自学的、有协作学习的、有班级授课的;就学制而言,有全脱产的、有半脱产的、有不脱产的;就教学模式而言,有集中面授的、有网络授课的、有操作实践的;就学习能力而言,有高、中、低之分。向这么复杂、多元的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用“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而且,学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每个因素都会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或间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可见,学生的需求是极其多元化的。为此,我们只有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支持服务,向学生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助学活动,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帮助学生顺利、快速、高效地完成学业。

(二)符合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

影响继续教育质量的环节很多,其中关键的是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比较而言,学校比较容易控制教学工作,却难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按照学习理论,学习活动是一个主体内化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无序和盲目的,而是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否则就会降低学习效率,就会走一些弯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继续教育的支持服务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学习条件差异,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条件,适应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支持服务。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继续教育的对象、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学校如果不加大投入了解,研究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支持服务就无法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需求就得不到满足,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继续教育也难以取得成功。从某种意义来讲,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关键看支持服务的质量,支持服务的优劣决定继续教育的质量。

(三)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学习型社会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越来越多的人逐步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继续教育的支持服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资源支持和助学服务等各项帮助和服务,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另一方面积极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观念、生活方式。这推动了现代教育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的真正实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解决了学习的内因——学生自觉自主学习——这一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问题,促进了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二、构建继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学习理论

20世纪末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基于对学习和学习者的全新理解,高度重视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为继续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理应作为研究和构建支持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学者创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必要的学习媒体自主建构的,学习的发生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的结果,因而强调“以学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推崇基于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优质的支持服务之上的自主发现和探索。布鲁纳、罗戈夫等学者提出的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继承并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视学习者为原动者,认为知识并不是传授的,而是由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创造出来的,所以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环境的作用,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按照这两个理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处于主动地位,而不是被动地位,学生的学习应当是自主建构和创造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有良好的情境作支持,与环境互动。

(二)教育服务理论

在信息社会,人们已经不再把教育归类于制造业,而是将现代教育看成服务业。归纳起来,其基本观点主要包括:(1)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鲜明的服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的;(2)学习是教育的核心,教育本位向学习本位转移,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移;(3)服务意识是现代教育最重要的意识,它紧密围绕每一个人的学习,充分发挥其“帮助”功能、“服务”功能;(4)教育提供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服务;教育的评价标准出现了以学习者的需求和满意度为核心的价值评定。(5)现代学校不再“以教定学”,不再直接塑造人、改造人,而是“以教助学”、“按需助学”,以个性化服务帮助人,学校变成个性化学习服务中心。这些观点明确告诉我们,现代教育的主体地位、教育目的、教育性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时空、教育评价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显然,作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继续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现代的服务意识,构建支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支持服务功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保障。教育服务理论既为构建继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其如何构建指明了方向。

三、构建继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指导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原则

学习理论高度重视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以学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地位,推崇学生的自主发现和探索。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习是教育的核心,明确了教育的服务性质,强调了教育的服务功能。学习、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已不容置疑,更加不能改变。继续教育的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不折不扣地将学生、学习放在第一位,贴近学生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践,尊重人性、人道,关注学生的本质、利益、需要和发展,所有工作都必须围绕着学生、学习展开和服务。

(二)双向交互原则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倡导的对话教育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影响。他认为,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从简单意义讲,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和知识共建。从深层意义讲,它挑战我们关于师生关系、知识本质和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和主观认定。尤其随着远程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基于对话的教育代表着未来教育和人类学习的发展演进方向。这里的对话并不局限于面面交谈,而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双向交互。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都是成人,他们有足够的人生经验,可跟任何老师谈论任何话题,并因这些人生经验而学到新的知识、态度或技能。

(三)因材施教原则

继续教育学生复杂多样,个体差异大,需求多元化。如果在服务中不考虑这些差异,采用千篇一律的“大一统”的模式,必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客观需要。教育者要挖掘每个学生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继续教育在支持服务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关怀,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辩证地选择支持服务的方式方法,变一刀切为多样化,变划一性教育为个性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四)全面服务原则

支持服务是教育者为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所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措施总和。可见,满足所有学生的各种需求是支持服务的内在要求。继续教育的复杂性、成人学生的多样性、学习需求的个别性要求支持服务的全面性。支持服务体系涉及继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无论何时、何地、何学生、何问题,只要是正当的需求,支持服务就要随时随地提供,它是全员的、全过程的、全天候的服务。而且只有支持服务是全面的,才能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四、构建继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设想

(一)硬件现代化

继续教育支持服务的开展必须依托一定的设施设备进行,依据学生多样化、需求多元化、地域分布广的特点,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支持服务要以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做到全面服务,完全依靠人力已经难以适应。只有采用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才能出色地完成。学校有必要在科学的指导下,根据业务的需要,建立先进的支持系统、服务平台,给继续教育支持服务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使支持服务的硬件设施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力提高支持服务的效率。

(二)人员专职化

继续教育支持服务是一种新的职业、新的技能,也是一种全新的工作。它不是完全的教学,也不是简单的思教,更不是纯粹的服务。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先进教育的理念,又有现代服务的意识,且能够科学管理好学生。它是集教育、服务、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的工作,它的提供必须有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队伍才能完成。要保证这个系统合理、有序、高效的运转,这支队伍必须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既要懂得教育,又要熟悉学生;既会操作机器,又会服务管理。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创新、学生的变化,支持服务的思想、环境、内容、方式、手段等必然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支持服务人员通过自学或培训,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探索支持服务的规律、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实现支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规范化

继续教育的支持服务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仅有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工作人员,它肯定无法高效科学地运转,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得到学生的认可。支持服务合理有序的开展,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科学严格的操作规范来保障,例如服务规范、工作职责、操作流程等等。相关部门必须参考先进的服务理念、结合继续教育的特点,建立支持服务的质量标准以及监督体系,并不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支持服务只有具备了技术保障、人力保障、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完美地运作,三种保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服务个性化

支持服务涉及学生的各个方面,服务内容包含学科性和非学科性,服务环境有现实的和虚拟的,服务渠道有面对面的、电话的以及网络的,哪些服务对学生有利并取得效果会因人而异。而学生也多种多样,他们的需求也就千变万化,难以琢磨。可见,支持服务的有效开展必须因人、因时而异,并且要因事、因地制宜,做到完全个性化。支持服务的个性化是以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具体表现。支持服务人员要深入学生、贴近学习,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时刻把握每个学生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为他们服务,真正地践行这个教育理念,实现人类的教育理想。

可以说,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影响着继续教育的成败,但这一体系所涉及的因素很多,它的构建的确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要使继续教育真正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尚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一切从实际出发,多角度、多层面地探索、研究继续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支持服务体系的科学构建。

中小城市支持体系规划研究 篇7

1 支持体系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导向

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设施用地布局到管线直径走向, 总体规划都作了详尽安排。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 部分基础设施的投资运作也开始走向市场化, 其运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 尤其表现在通信行业。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改变了传统的通信方式, 原有的规划编制方法和内容许多都不再适用, 专业技术进步的速度远快于相应的规划编制调整。1990年代我国电信通信体制改革, 带来邮电分营、电信重组、政企分开。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 电信也从全国一家独占走向多家经营。目前全国性经营的主要电信运营商包括中国电信集团、网络通信集团、移动通信集团、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和中国铁通集团。电信业务不断拓展, 包括固定电话、无线市话、移动通信、无线数据业务和宽带接入等, 通信行业的市场开放, 改变了政府垄断的经营式, 形成多家经营格局。部分电信设施的建设安排, 基本上完全属于市场调配, 由电信运营商自主投资建设, 政府不再全权拥有资源的配置权。

一些城市也对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 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主体, 参与经营。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指出,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 开放其投资建设、运营、作业市场, 建立政府特许经营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正日益走向政府宏观决策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原城市总体规划对基础设施布局所作的详细安排, 并不能反映这些设施开发、经营的市场化导向, 过细的规划内容反而使得规划实施受限制。

1.2 行业部门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协调问题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总体规划的支持体系, 都有与之对应的行业专项规划, 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从专业性角度对相关内容进行规划安排。各专项规划的专业技术性和深度都远胜于总体规划的相应内容, 规划编制更侧重于行业技术要求, 而非城市层面各类设施的统筹规划, 这是由不同类型规划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 应当与各行业专项规划相协调, 既要考虑行业自身发展的规划需求, 也要从城市整体发展角度对各类设施布局进行综合协调。如果缺乏规划协调或者受规划编制时间先后限制而无法协调, 总体规划便会与各专项规划产生矛盾而影响规划的可操作性。但是即使“协调”其结果也并不一定理想。对于部分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工程规划, 受规划编制技术水平的限制, 总体规划是不可能按照行业专项规划的标准进行编制的。而现行规划编制办法又要求规划内容面面俱到。折中的结果就是各专项规划的具体内容不断地被加入总体规划的相应章节, 使得原本就面面俱到的总体规划更为冗长、繁杂, 缺乏规划调整的灵活性。面对不断完善而复杂化的行业规范, 过于庞杂的体系也会有所遗漏。毕竟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规划类型和作用上存在本质差异, 前者强调各类设施的统筹安拷, 后者更注重单个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仅依靠规划内容的简单叠加和填充, 并没有使得总体规划中的支持体系规划与行业部门的专项规划很好地协调与整合, 反而因内容过于庞杂而不到位, 增加了规划编制成本, 降低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1.3 体系庞杂而缺乏可操作性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支持体系规划内容繁多, 仅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就包括给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通信、环卫等多个工程类别, 而各自又是相对独立与完整的体系。按照现行的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每个单项工程规划的内容都过于细化与庞杂, 对具体管线布局、管径大小、以及消火栓、城市公厕等小型设施布局等都作出详细规定。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性指导依据, 更侧重于城市总体层面各类设施布局的综合协调。在具体的地块开发和建设中, 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制详细的工程管线规划。面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导向, 总体规划中的相应设施布局内容并不反映该趋势。例如通信设施规划, 电信运营商的多家经营使得部分电信设施、管线的建设介于独立的企业行为, 在总规中对其规划布局作详细规定, 违背了设施建设的市场化选择, 规划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内容过于庞杂, 详细的工程设施安排和技术规定基本上都无法最终实施, 但按照现行规划编制办法又不得不花费较大精力加以编制, 探求新的规划编制思路势在必行。

2 编制内容与方法

2.1 建立开放系统的协作规划模式

探讨城市总体规划中基础设施规划的适宜编制方法, 首先需要认清规划的目的、任务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 即对规划内容进行界定。不同规划层次中的基础设施规划有其特定的作用和编制出发点。总体规划是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给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供热、环卫、综合防灾等设施的总体布局, 作为其它层次规划的指导依据, 分项专业规划图的比例为l∶10000~l∶5000。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它规划管理要求。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是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图纸比例为1∶2000~1∶1000。修建性详细规划是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与施工, 工程规划的内容包括各种工程管线规划设计、估算工程量和总造价等, 图纸比例为1∶2000~1∶500。

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应当更为关注城市总体层面的配套设施安排和规划协调, 确定重要基础设施的规模和空间布局, 进行相应的设施用地安排。从规划协调来看, 一方面是协调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其它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空间布局, 另一方面是与各行业部门的专业规划相衔接、协调。基础设施配置的政府决策和市场运作并存格局, 也要求其规划编制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 以适应设施建设的多种开发可能。针对上述规划编制要求, 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应当采取更为开放的体系, 以协作规划的方式, 弥补原编制方法的不足, 其规划内容为仅提出各项基础设施配置的原则性规定和宏观目标, 对重要设施进行空间布局, 预留设施发展用地, 如水厂、变电站、高压线走廊、区域热交换站等,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依据。具体的设施管径大小、管线系统、铺设方式等详细内容由各独立的专项规划完成, 各专项规划再将要点共同纳入总体规划编制体系。当其中某些具体内容发生变化时, 仅需对专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改。总体规划通过开放体系的方式将各专项规划作为其子系统动态纳入, 在保证各项基础设施统筹安排的前提下, 通过分级体系简化原编制方法下的庞杂内容, 实现与其它类型规划的衔接与协调, 提高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2 具体编制内害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采用开放系统的协作规划模式, 其规划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确定设施布局的基本原则和用地空间安排。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 进行合理布局。同样, 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目的也是实现重要设施的空间配置, 即设施用地安排和重要管线布局, 包括确定规模、选址、进行空间布局。但考虑到不同类型工程设施的实际用地需求, 从规划深度和图纸比例来看, 除需要对大型或重要设施如水厂、大型变电站、电信局所、邮政局、消防站等进行用地空间安排外, 一些用地规模很小如1公顷以下, 或可以附属于其它建筑的工程设施, 如换热站、小型垃圾中转站、模块局、汇接局、消火栓等, 可以只在分项专业规划图中进行空间选址和定位或仅以原则性布局描述进行界定, 而不必在总图中配以单独的设施用地。简言之, 一些小型工程设施安排应当更侧重于规划的原则性规定, 详细规划布置应当由其它规划层次如详细规划或行业专项规划来完成。依据上述编制原则, 对各类型基础设施规划的具体编制内容示意如下。

2.2.1 给水工程规划

预测城市用水量:确定水源地和水源保护区, 部分城市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用水 (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的水源选择问题;确定水厂规模和用地布局:供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原则, 确定供水干管的走向。

2.2.2 排水工程规划

估算污水、雨水总量, 确定排水体制、污水排放标准, 确定污水处理厂规模、用地布局、排水管网布置的基本原则、排水管渠干线的走向。

2.2.3 供电工程规划

预测用电量和用电负荷, 供电电源选择, 确定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用地布局, 预留高压走廊通道, 提出相关设施规划原则。

2.2.4 通信工程规划

确定各项通讯设施的规划原则, 包括建设标准、服务半径等, 对重要的通讯设施进行用地布局规划, 如邮政局、电信局、电信枢纽局、邮、电支局、广播电视用地等, 用地规模较小的设施如邮、电营业网点、汇接局、模块局等, 进行图示性定位或原则性布局界定。确定通讯线路布置的规划原则, 强调设施共用。

2.2.5 供热工程规划

估算供热热负荷, 选择热源, 确定供热方式, 确定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城市热换站等大型供热设施的用地布局, 确定供热管网布局的规划原则、干管走向。

2.2.6 燃气工程规划

估算用气负荷, 选择气源, 确定气源厂、天然气门站、储配站、调压站等重要厂, 站设施用地布局, 确定输配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2.2.7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确定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和标准, 确定垃圾处理厂、大型垃圾中转站、殡葬设施的用地布局, 其它设施如小型垃圾中转站、公厕等以布局原则为主。

2.2.8 防灾系统规划

提出相关设施规划布局的原则性规定。防洪工程规划:确定设防地区范围、设防等级和防洪标准以及相关规划措施。人防工程规划:确定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标准和重点, 人防工程设施的规划布局以原则性规定为主。消防规划:确定消防规划原则和消防站点用地布局。防震减灾规划:确定抗震防灾标准以及相关设施规划原则。

摘要:本文笔者基于多年工作经验, 研究探讨了中小城市支持体系的规划, 文章共分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从支持核心体系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剖析了当前规划中体现的三个主要问题, 而后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探讨了当前支持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全文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囊括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主要内容, 相信本文的研究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支持体系,中小城市,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1]顾群, 杨贵庆.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探索—以浙江省台州市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 1997 (5) :36~53.

[2]罗震东, 赵民.试论城市发展的战略研究及战略规划的形成[J].城市规划, 2003 (l) :19~23.

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支持体系 篇8

中小企业社会支持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支持体系, 从宏观上可分为公共服务体系和商业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 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系、政策体系和服务机构 (包括半官方机构) 服务体系;商业服务体系, 主要包括融资服务体系和各种中介服务机构。

1.公共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是指中小企业在进入或退出市场, 在创业、发展过程中, 获得及时的政策扶持、法律援助、信息咨询等服务的体系, 服务内容主要有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人才培训、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信用评价、创业代理、市场开拓等, 这一体系是全方位、网络状、立体型的, 服务方式是多层次、个性化的。

(1) 法律法规体系。良好的法律法规制度是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目前, 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促进法》。其中, 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 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法律, 标志着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开始走上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但仍存在不足:政策指导性明显而法律强制性不足;个别规定因违背市场化原则难以起到有效作用;从权利保障的角度看, 这部法律的“可诉性”不强;缺乏统一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缺乏实施的相应配套措施。另外, 在金融信贷、税收、技术开发、人才培训、限制行业垄断等方面, 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保护规定, 致使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除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外, 当前还未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 没有关于企业的权益、义务和责任的法律规定, 这样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2) 政策体系。为了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围绕着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各部门、各地区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税收、财政、金融、技术创新、规范经营和其他综合六个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 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 促进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但在这些政策中, 有些缺乏法律保障, 各种政策之间的关联度不强, 由各部门制定的政策行业性和部门性强, 缺乏对中小企业持久支持的依据。具体表现在: (1) 体制不顺。目前, 中小企业依然按照所有制、部门、区域, 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因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 致使口径不一、管理分散, 使地方和企业无所适从。 (2) 政策不公。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 对大企业优惠多, 对中小企业考虑得少;对公有制企业优惠多, 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得少。在税收政策和行业准入上, 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还受到许多限制。 (3) 融资困难。目前, 融资难、贷款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2008年全国新增小企业贷款只有225亿元, 比2007年只增长了1.4%, 而全国的贷款却增加了14.9%。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从我国的情况看, 既有体制、机制问题, 也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实力弱、信誉不高,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更加严格, 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 融资渠道狭窄等。

(3) 官方、半官方管理机构体系。 (1) 中小企业官方管理机构。经过几次政府机构改革, 在国家层面, 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部门主要包括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司等, 这些部门管理中小企业的出发点和角度各不相同, 有区隔, 有重叠, 也有空白。一是机构重叠、职能重复, 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不高, 各部门只管各自系统内的中小企业, 政策缺乏统一性。二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超越所有制形式、行业分布和属地范围, 单个行政机构所提供的管理、服务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政府职能定位不尽合理, 宏观管理不足, 微观干预过多。一些省市成立了经济信息委或工业信息委, 原有的中小企业局降格为委内的处级单位, 地方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级别和调控手段存在弱化现象。 (2) 中小企业半官方服务机构。半官方服务机构作为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一种存在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政府和市场内在缺陷的一种弥补和救治。这种职责和功能的不同定位决定了半官方服务机构在经营管理机制上所具有的某些优势, 如规模小、灵活机动, 能够利用基层活力弥补政府缺位和市场失灵时公共物品供给的不足, 因而成为公共事务治理的主体之一。现阶段我国半官方服务机构可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和事业单位, 机构设置较混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是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最高机构, 但随着国务院实施机构改革, 发改委原中小企业司的职责已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中小企业司, 该协会的业务指导单位仍是国家发改委。

2.商业机构服务体系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商业服务体系治理主体的企业, 主要是指在工商部门以企业身份登记注册的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商业机构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社会中介组织规模普遍较小、综合服务素质较低。中介组织创办时间短, 不仅在资产、人才、经营模式、品牌等方面严重不足, 而且一般只限于本地区, 跨地区和跨国经营的中介组织更少。

(2) 中介组织的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的竞争对手大都来自同一地区, 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格局尚未形成。这些中介组织的整体素质和专业素质不高, 在市场上难以生存, 或完全依赖政府的照顾与扶持,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它们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公平性。

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近年来, 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中小企业在党中央关于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方针指导下, 解放思想, 大胆实践, 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但同时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如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难和贷款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企业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管理不善等问题也很突出, 应下决心予以解决。

1.重视中小企业的战略研究和长远发展规划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面对世界性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和地方政府及中小企业要重视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和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独立的系统机构从事对中小企业的管理, 迫切需要国家成立专司中小企业管理的机构, 以便从制定产业政策、规划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产业信息和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等方面, 实行统一的宏观管理。

经过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应认真研究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 把握不断出现的商机;认真分析企业的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 聚集自身的竞争优势;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 选择从现状到达战略目标的途径和采用的手段。要把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不断获得的新的竞争优势作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重视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 重视在体制机制上解决企业的各种问题, 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进而实现经济平稳协调增长。

2.完善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

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生存性问题。健全的立法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如美国目前有50多部专项法律, 构成了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 保障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而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一直缺乏较有效的法律保护。200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是我国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的里程牌式开端, 但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条例、地方政府的配套条例和措施还存在许多缺陷与问题。中小企业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条件下, 在经营和发展、贷款和担保、股票债券发行和上市融资方面, 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因此建议国家尽快组织力量, 进行充分的调研, 加强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母法的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维护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 形成较完整的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

3.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支持的政策体系

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 但是这些政策之间的系统性不强, 很多时候扶持政策仍以所有制的形式出现,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针对性。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 建立公平发展的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规定, 优化竞争环境, 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准入门槛, 减少企业投标的成本, 鼓励公平竞争。还要借鉴国际上预留采购项目或份额、给予中小企业加分或价格优惠、为中标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等好的经验和做法, 有效提高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的能力。

(2) 实施产业引导政策。不应制定具体的产业政策影响或干预中小企业的发展, 而应从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出发, 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扶持科技创业型、吸收劳动力型和社区服务型的中小企业, 在运用综合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的同时, 充分考虑各地的资源、文化等因素, 促进中小企业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群和区域集群。

(3) 完善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 在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标准、规范管理并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作出全方位规划;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体系, 信用保证业务应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有效运作企业信用保证应以政府支持为后盾, 以金融机构配合为基础, 建立担保法体系和再担保体系。

(4) 构建中小企业创新体系。国家应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强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和风险机制, 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创新线路运行。

(5) 实施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中小企业财政政策应由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构成, 目的是改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公平竞争。常用的中小企业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融资等。

(6) 强化信息化政策。在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主体作用的基础上, 加强引导, 激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当前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通过政策引导、营造环境、组织协调、提供服务,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逐步实现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7) 尽快制定中小企业灾害救助政策。2007年8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 但是在该规划中, 未对中小企业减灾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应将中小企业受灾救助纳入国家救灾应急体系, 以弥补灾害给中小企业造成的损失。

4.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的能力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篇9

被广大客户所熟知的“95598供电服务热线”自推出以来, 通过提供受理故障报修、咨询、投诉、停电信息发布等业务, 受到了众多用电客户的好评。但由于县级供电企业内部业务分块、调度机制不健全、支持协调手段薄弱等问题的制约, 用电高峰时段95598热线打不进、不能及时答复或解决客户需求等现象时有发生, 给国家电网公司“你用电、我用心”服务品牌的推广带来较大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供电企业的发展方式正在逐步由“业务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特别是近两年以来, 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要求利用1~2年的时间, 建成24小时面向客户的统一供电服务平台, 着力提高服务响应效率, 持续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基于这样的内外部形势, 势必需要县级供电企业更加重视客户诉求, 创新服务方式, 强化95598后台支持, 完善服务调度管控机制, 建设供电服务支持体系。

2 供电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原则和思路

供电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原则就是要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中“大营销”体系建设的要求, 针对目前95598运行过程中和客户反馈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目的就是建成对外客户满意、对内全过程闭环管理的供电服务新体系。

从“客户导向”的原则来看, 目前县级供电企业解决客户诉求的途径还是比较有限。作为一口对外服务的95598供电服务热线扮演的角色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服务窗口, 与客户希望通过这个途径解决问题的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高峰期电话打不进, 客户诉求进不来;遇到较复杂的客户诉求往往不能按照“客户导向”的要求快速衔接协调解决问题, 优质服务出不去。本文提出一种思路:以现有95598服务体系为基础, 建立一种大服务支持体系。通过创新服务方式, 优化服务途径来解决客户诉求进不来的问题;通过完善内部管控机制和协调机制来解决优质服务出不去的问题。

创新服务方式就是要改变以前客户只能通过95598热线电话单线与供电企业沟通的局面, 供电企业通过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和途径, 建立一种与客户多点联系的沟通机制, 这种多样化的服务通道仍然统一纳入95598服务体系进行管控, 既满足一口对外的服务要求, 又能按照“客户导向”原则解决客户诉求进不来的问题。

完善内部管控机制是将95598作为一个客户诉求的集散中心, 客户通过各种途径和通道将诉求反馈到95598, 通过机制的完善赋予95598全局调度和监控的职能, 将客户诉求按照固定的流程进行分类下发处理, 通过一些实用的平台和工具对客户诉求处理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 直到客户诉求按时闭环为止。按周期对客户诉求进行分析总结, 为业务部门提供业务提升依据。

3 支持体系的构建

3.1 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方式, 与客户建立多点沟通途径, 提供阳光透明的信息发布服务

(1) 热线电话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服务平台, 广泛应用于各大服务性企业。客户通过拨打95598供电服务热线可以进行用电咨询, 故障报修, 服务质量举报、投诉, 信息查询等业务的办理。

(2) 微博是一种近年才流行起来的新型网络平台, 可以由点到面迅速发布并传播信息, 具备一定的便利性和灵活性。目前在上海、北京等地已成为一种主流的政务信息发布平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同步发展, 微博正在逐渐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县级供电企业可以利用属地化优势, 应用微博发布即时的供用电信息, 进行供用电政策宣传, 对于一些简单的信息咨询也可以进行即时的回复, 为电力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经过调查, 有80%的用电企业希望在故障停电后及时告知停电原因和预计的复电时间, 以便能够合理安排及调整生产, 节约成本。用微博发布即时的故障停电信息、故障处理进度以及预计的复电时间等动态信息, 可使用电企业获知信息后及时地调整生产。

(3) 网站作为一种应用成熟的媒介, 具备信息共享、交流便捷等优势。县级供电企业可以引入第三方建立供电服务网, 打造一个供用电政策共享、供电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

(4) 与政府的政务平台建立常态沟通机制, 通过县 (市) 长热线、民生热线等政务平台广泛搜集客户诉求, 及时解决并答复客户咨询留言。

除了以上一些服务方式, 县级供电企业还可以通过“走进”的形式大力开展现场服务活动, 主动上门服务搜集客户需求。

3.2 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撑技术, 综合应用各类业务系统和辅助工具进行客户诉求闭环管理

应用界面化的工具 (论坛、平台、微信群) 建立客户诉求综合管理平台, 对客户诉求的闭环过程进行监控管理, 对客户诉求处理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整合95598客户服务系统、SG186营销业务系统、GIS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管理平台等相关资源, 将原有孤立的数据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将抽象的数据根据客户诉求的内容具体化, 为服务窗口人员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并站在客户角度对各个系统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一是可以迅速为客户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是对客户诉求处理的过程进行全程调度和监控, 实现服务信息统一共用共享、客户诉求统一调度闭环的强大后台支持体系。

3.3 建立健全客户诉求管理机制, 强化95598的全局调度指挥职能

充实95598的人员力量, 将95598建成一个全局性的供电服务调度中心。建立客户诉求管理机制, 明确各分块业务响应处理客户诉求的职责和流程, 完善客户诉求的事前预控, 事中监控, 事后分析制度。充实力量后的95598 (供电服务调度中心) 负责对预见性的服务风险通过提前发布信息等措施进行预控, 主动搜集通过各类服务途径反馈出来的客户诉求, 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后将处理指令下发到业务部门或班组, 利用后台支持系统对处理过程进行监控, 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及考核, 并将分析结果形成材料共享, 以便业务部门参考。

4 效果讨论

浅谈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环球经济困难进一步加剧,我国的就业形势也开始亮起警讯。据悉,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 1 0万,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趋紧,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尤为迫切。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由多种社会资源和政策环境组成的系统。笔者认为应积极构建由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服务支持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见图)。

一、创业教育支持

1. 纳入学分体系。

将创业课程纳入学分体系, 面向大学低年级学生, 开设创业意识培养方面的课程;面向大学高年级学生,开设创业技能和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课程。各学院 (系、部) 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 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把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创业项目有效结合起来, 增强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信心和创业成功率。

2. 改革课程体系。

(1) 按照创业规律编排系统的课程体系。围绕创业过程安排课程,即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5个部分,同时,提供相关选修课程,增加针对性和课程深度。 (2) 重视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学习完理论课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予一定的启动资金,体验企业的创办、拓展和清算过程。

3. 完善教辅体系。

(1) 培养充足、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配备专业的创业课程教师,聘请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授课,或担任兼职教师。 (2) 建立多样化的创业教育组织。整合优秀企业家、校友等资源成立创业导师团或是利用自身学生资源,将不同专业背景又对创业感兴趣的优秀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纳入到创业组织,成立大学生创业联盟。 (3) 组建创业研究中心,整合资源,统一运作。创业研究中心制定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创业教育研究计划,开展多种辅助教育、创业咨询活动以及帮助筹集创业资金等。

二、创业政策支持

1. 政府层面。

(1) 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颁布相关配套法规政策, 通过新闻媒体深入宣传, 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 为创业大学生在户籍管理等方面提供保障。 (2) 融资服务政策。制定相关的融资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针对创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融资政策优惠。 (3) 税费减免政策。减免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登记注册费、经济合同签证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同时对投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商给予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4) 孵化基地扶持政策。支持各地、高校建成各式各样的科技园、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一站式服务,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和相关帮助。 (5) 创业指导咨询政策。建立创业专家咨询团,进行咨询服务,主要以财务、经营计划、市场营销、技术和融资为主。 (6) 支持创业教育政策。划拨专项创业教育资金鼓励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 加强资助短期培训,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课程实施以及创业实践活动。

2. 高校层面。

(1) 学生管理政策。施行完全学分制, 推行弹性学分, 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延期毕业或是在修满学分后提前毕业。 (2) 营造氛围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 包括短期培训、讲座、论坛、沙龙、创业大赛等, 注重树立创业大学生榜样, 努力营造活跃的创业文化、浓厚的创业氛围。 (3) 创业社团政策。积极鼓励专业性、技术性和与职业发展、创业相关的社团组织,并加大对这些学生社团的指导、支持力度。 (4) 技术转移政策。加强高校自身的技术转移工作建设, 加强师生高新技术商业化转移的运作, 鼓励师生创业。

三、创业资金支持

1. 政府资金支持。

加大税收支持力度,通过减免各种各样的税收,减少大学生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种子基金。

2. 社会资金支持。

主要来自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政府牵头设立面向大学生创业者的风险投资基金,为大学生创业项目争取风险投资,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向风险投资商推荐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创业企业进行融资支持。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创业板的设立, 建立、健全大学生信用体系, 加快推进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 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投融资体系。

3. 高校资金支持。

利用学校资源,争取企业家的捐款或投资设立创业基金,给大学生创业提供原始资金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设立3 0 0万元的创业基金项目。

四、创业服务支持

通过政府主导、高校参与、社会支持、市场运作,加快发展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包括公共文秘、财务、法律、营销、管理、公共实验室、中试基地等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企业从创立、孵化到发展壮大所需要的服务。

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中的各子系统实际上都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但各子系统之间还存在着沟通不畅、配合不好的问题。完善创业支持体系,必须把零散分布的支持和服务联系起来,突破系统之间的壁垒,不断整合资源、疏通要素,积极构建针对性强、结构健全、特色鲜明、高效运作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使大学生创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篇11

明确改革目标,努力向发展目标迈进

凤庆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在2014年11月下发的《中共凤庆县委 凤庆县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教育构筑滇西南教育高地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认真组织实施‘名师工程和‘校长培养行动计划,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全方位、深层次、大规模培训校(园)长、教师,整体提升校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打造队伍品牌”的目标。在这个目标引领下,县教育局扎实抓好改革的各项工作。

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充实教师队伍

凤庆县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中共凤庆县委 凤庆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核定”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模式,认真落实教师编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根据教育发展需要,每年补充合格教师,在招聘教师时注重学科配备,按照需要每年都专门招聘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每年新招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为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学科的均衡发展,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3-2015年新补充教师近600人,基本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求。

建设好160多人的“后备校长人才库”

240名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在一年的时间内学完6本教育理论培训教材、参加3期集中培训,测试成绩作为新学年调整学校领导班子的参考依据,这是凤庆县教育局抓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学校管理队伍的建设上,不断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对新选拔任用的校长实行公开招考与综合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聘。同时,在全县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2013年,将进入人才库的160多人纳入校长培训计划,与校长一起参加3期的集中培训。除了集中培训外,还通过举办校长论坛、校长课赛、校长电子白板课赛等方式强化校长素质。

轮岗交流,促进薄弱学校发展

探索实施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校长、教师的聘任和岗位管理制度,加强城乡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定期交流。一是制定《凤庆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改革方案(试行)》以及《凤庆县义务教育学校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定期交流办法》并认真实施。二是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县一小、县一幼等直属学校优秀教师资源优势,适时组织优秀教师深入农村学校,通过上示范课、举办讲座等形式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帮扶指导,形成了城乡教师交流、学习的良好机制。三是做实校际间轮岗交流,自2012年至2014年的3年间,校长校际间轮岗交流22名,教师校际间轮岗交流195名。

不断完善农村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凤庆县构建了教师培训“三三模式”。前一个“三”指的是培训方式:“院校培训+校本培训+自主发展”,遵循这一模式,可以使教师培训在形式上有较完善的支撑体系。后一个“三”是指培训内容上应突出的重点:“教育方法+教学模式+学习方法”,

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篇12

对于很长时间中依然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文化产业来说, 想要在国家“十二五”期间实现倍增计划, 实现达到国家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金融机构的支持显得至关重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包括:

一、股权融资

近些年来, 一些资产状况良好、盈利稳定、高质量管理的文化企业开始登陆股票市场, 利用股权投资进行融资。在2011年, 文化部在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企业境内上市有关工作的通知》之后, 建设了“文化企业境内上市资源储备库”, 及时掌握优秀文化企业的上市意愿和进展情况, 并且联合中国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等部门与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文化企业上市培训, 建立文化企业上市的培育、辅导和推荐机制。据统计, 截止到2012年8月, 文化产业股权融资企业行业分布排名前列的主营业务涉及互联网、数字内容服务、网游、影视传媒、传统传媒、教育培训、动漫以及旅游演艺等。“倍增计划”中明确提出, 文化产业企业要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推动优质文化企业利用IPO上市融资, 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规模。目前已经公布有上市计划的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就已经达到180多家。

二、银行贷款

近年来, 多家银行先后与国家文化部建立了“部行合作关系”, 将国家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功能和组织协调优势, 与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市场的能力结合, 是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得到优化。2012年度, 文化产业融资中, 来自银行信贷的额度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在未来几年中, 国家政府部门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出更多地适合于文化产业信贷的创新产品, 不断扩大文化产业信贷资金投放力度, 巩固和深化部行合作机制。

为全面增加信贷规模, 在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同时, 也要鼓励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用自身的产品和业务与文化企业进行对接。

三、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融资的主要发行方式是银行间债券市场, 发行企业债券种类包括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形式。据统计, 在2011年银行间市场债券总发行量就占企业债券总发行量的78%, 在其中这些企业中, 文化企业微乎其微, 注册文化企业数仅有69家, 发行债券总共172只, 金额总共只有1472.79亿元, 减去到期已兑付的债券, 仅剩800亿元。

文化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及作用非常大, 但经济效益比其他行业低, 在设计债券产品时有很多困难。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债券承销总结出一种分类操作法:评级在AA-以上、总资产50亿元以上、净资产20亿元以上、负债率70%以下、财务指标良好的大型文化企业, 自身信用可以直接发行短融或中票进行融资;评级AA-或A、总资产10亿-50亿元、净资产5亿元以上、负债率70%以下、财务指标良好的中型文化企业, 通过信用增级后发行债券进行融资;评级A以下、总资产不到10亿元、净资产不到3亿元、负债率70%以下、财务指标良好的中小型文化企业, 采用多家企业集合、信用增级后发行集合票据进行融资。

四、信托融资

2012年随着传统行业, 甚至新兴的太阳能、风电行业由于各种原因而陷入发展低谷, 银行信贷资金也随机而动, 在市场上寻找新的盈利点。此时, 文化产业在国家、地方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也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资热点。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优化发展, 文化产业信托也会稳步发展。而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许多资本需求在传统的融资渠道下不易得到满足, 这促使文化产业信托兴起。

五、产业基金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复合产业, 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它具有前期资本投入较大、投资风险较高、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特点。准备上市的文化企业公司和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公司是文化产业并购的主体对象。文化产业的并购方, 大多是通过VC (风险投资) 和PE (私募股权投资) 获得大批资金, 或者先直接通过在证券市场融资, 再通过收购或者并购的方式完成文化产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提高、产业链的布局以及改变竞争的格局等战略性目标。文化产业已成为各路资本争相追捧的对象, 从投资规模来看, 而2011年投融资总规模为39.79亿元, 占过去6年总规模的61%。根据投中集团数据显示, 2012年上半年文化传媒行业共有21笔VC/PE投资案例发生, 较去年同期下降19%, 披露投资规模为7800万美元, 同比下降68%, 平均单笔投资规模为371万美元, 同比下降65%。

六、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 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对于很多企业, 由于自身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很难融到资金, 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将自己企业的资产进行证券化, 现在已经有电影版权、著作权、知识产权以及未来收益现金流等资产证券化产品, 给企业带来资金。这一方式也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成为新的文化产业企业融资或者资本变现渠道。

七、文产交易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 (国发[2009]30号) 精神, 按照“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 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总体思路, 到2012年7月, 已经挂牌交易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已有20家, 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一个综合性、专业化的文产交易平台, 目标是建立起文化产业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体系, 搭起衔接文化与资本的桥梁, 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实现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交所的成立、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发行, 对于解决我国文化艺术产业的融资难问题, 从根本上找到了一条出路, 对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突破美、英、日等文化产业强国的文化垄断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八、风险分担

保险行业对文化产业的风险分担, 文化产业保险也从局部试点逐渐走向了全面推广, 文化部、保监会在2010年12月联合发布了《关于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启动了保险类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风险分担支持, 2011年, 财政部又发布了《关于申报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 明确提出对文化产业企业提供保险费中央财政补贴。2011年, 文化部与保监会联合启动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工作, 取得较好效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特别是相对于当前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巨大需求, 我国文化产业保险发展仍有较大差距, 亟须创新发展。发达国家大都有针对各项演出、影视制作、展览、艺术品拍卖等文化产业项目的配套险种, 投资任何一个文化产业项目都可以做到保险先行。但在我国, 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保险业务种类较少、总量不大、空白点多。保险业应着眼于各地重点扶持的文化企业和项目, 承担有效分担和转移风险的责任, 建立承保理赔的便捷通道;加大对文化改制企业养老和健康保险的服务支持力度, 运用保险公司的精算队伍与技术, 为其设计养老年金或其他保险产品。

上一篇:集体协商制度下一篇:人才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