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

2024-06-16

法律人(精选12篇)

法律人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1999年入宪以来, 中国在法治道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依法治国, 其实质就是依法律规则来治理国家, 然而法律规则需人来操作。法官就承担了这一职责, 有学者认为, 法治型的社会秩序唯有通过法官的司法程序才可以体现、维持和实现;法官身上汇集着各种法价值取向和社会秩序, 并将它们又反馈和反映于社会之中;从此层面而言, 法治国家其实质就是法官国家。因此, 法官角色定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的成败, 然而学术界对法官角色的定位却莫衷一是。

一、角色和社会角色

所谓“角色”, 本是戏剧中的名词, 指演员在剧中扮演的人物。上世纪20至30年代被引入社会学, 并发展成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所谓社会角色, 是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是人们对具有某种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依据不同标准, 可以把社会角色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社会角色的规范的范围和约束力来划分, 社会角色可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是指角色的责任、权利、义务、处理关系的要求等方面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 多数以法律、规章、纪律、守则、制度等形式用文字明确表示出来。开放性角色是指角色的行为规范没有明确的、严格的规定。社会也没有对角色的行为做具体的规定。

二、法官、司法审判和法律人

(1) 何为法官。

在中国, 法官一词最早记载于战国时期的《商君书·定分》。按此书记载, 天子置三法官, 殿中、御史及丞相各置一法官。诸侯郡县, 各置一法官及吏。此后就以法官作为司法官员的通称。目前关于法官的定义, 学术界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法官是各级法院的司法审判人员的通称;法官是以裁决纠纷和其它提交给法院决定的事情为职责的人的统称;法官是司法人员和审判人员的统称;法官是通过特定考核, 具备法定的资格和条件、通过法定的程序产生的、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我国法官法第二条规定,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 它包括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委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以及助理审判员。本文在《法官法》第二条定义上使用法官一词。

(2) 何为审判和法律人。

既然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 那么何为审判对于理解法官的定义至关重要。审判是指法院对案件通过审理, 认定事实, 适用法律, 加以裁判的活动。其实质就是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公正审判, 依法裁决纠纷。法律人是指从事法学研究和教育以及其他通过特定考核, 具备法定资格和条件, 以法律为职业, 从事法律服务的人员的总称, 包括学者、律师、检察官和法官。法律人是信仰法律, 以法律为行为准则, 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群体。作为法律人的一员, 法官是:“法律从精神王国进人现实王国控制社会生活关系的大门。”借助于法官, 法律才得以降临于尘世。马克思也曾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 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依照我国宪法规定, 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民事诉讼法第六条, 行政诉讼法第三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五条都对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作了规定, 法官是具体司法审判活动的实施者, 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关键是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因此, 法官的角色是有法律规定的规定性角色, 是唯法律马首是瞻的法律人角色。

三、为何法官总站错位

然而现实生活中, 法官总站错位。第一, 由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过大, 司法体系的制度设计行政化, 法院本身没有独立的财权, 法官的人事权由地方权力机关掌管, 从而使得法官表现为政治人。重庆“史上最牛公函”, 四川省资阳市发生“治河指挥部‘指挥’法院判案”就是见证。第二, 由于法官是社会中的一个自然社会人, 法官的社会生活网, 关系网, 人情网会最终影响法官的判决结果, 从而法官表现为社会人。第三, 由于法官生活于特定的环境中, 受到特定文化氛围的影响, 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价值观深深地打上了特定文化的烙印、看待和处理法律问题时, 不可避免的会受此影响, 从而表现为文化人。

法官要想坚守自己法律人的角色,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依法规范共产党和人大对法院的关系。共产党对法院的领导应当体现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领导以及方针、路线的领导, 而不应是对具体个案的干涉。第二, 将法院财政经费从地方财政预算中独立出来, 防止行政机关对法院的不当干涉。第三, 提高法官待遇。第四, 提高法官职业道德。

摘要: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 司法审判是其工作的中心, 其角色来自法律规定。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法官却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实际上扮演者政治人、社会人和文化人的角色, 法官应如何坚守自己法律人的角色, 成为整个法学界共同探讨的主题。

关键词:法官,司法审判,角色,法律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孙笑侠.法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6.

[3][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法律人 篇2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连日来,长泰供电公司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广受职工欢迎,实现群众广参与、评议全覆盖、职工都满意。

评议期间,该公司所属14个党支部、1个党委支分别从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对党员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检查和评定,邀请不低于党员总数50%的职工代表参加,采取自我评价、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组织考评等多种方式,对全体党员进行了全面评和议,综合确定党员民评等次。

该公司在民主评议党员活动中注重“三个结合”,确保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有实效。一是与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把党员在年初向党组织承诺的工作放到民主评议内容中,通过党员对自己的承诺自己讲、群众评,由党员和群众评议和测评,使党员民主评议工作进一步具体化更贴近实际。二是与党员思想相结合,注重提高认识。通过评议动员、征求群众意见、个人写认识等步骤,使党员进一步从提高思想认识,对照标准找差距、对照差距思整改。不断提升党员意识。三是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相结合。借助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所形成的强大动力全力推进民主评议工作,一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党章》,领会新精神,熟悉新规定,掌握新要求,以此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二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市公司党组关于党建工作的相关文件,坚持不懈地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常态化的党建活动,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具体活动与实践,切实保障和促进党建工作有效开展,推动公司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郑丽燕)

法律人书架 篇3

郑智航,法学博士,山东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苏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下大量学者在研究司法制度时都是以城市生活为背景,而忽视了农村基层司法的具体运作情况,因此,中国司法学研究呈现出严重的“都市化倾向”。

苏力这本书深深地洞察到这一点。他试图用“地方性知识”、“乡土社会”、“权力空间”、“送法下乡”等关键性概念来建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理论。从这种意义上讲,苏力对基层司法的研究充分体现了他的一种理论自觉。

《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我妻荣(日)著 王书江、张雷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债权关系愈来愈具有重要地位。

日本著名学者我妻荣从所有权的发展历史与支配作用角度分析了在現代市场经济社会所有权色彩愈来愈弱,而债权彩愈来愈强。这本书契合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实际需要,对于中国私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法》

梅因(英)著 沈景一译 商务印书馆

传统农业社会是一个身份型社会,社会资源的分配主要是由个人所处的地位和身份来决定,而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契约型社会,社会资源的分配主要是以契约为手段。

梅因在1861年出版的《古代法》就从学理上分析了人类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发展过程。在他看来,所有进步社会都要经历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过程。在这场运动中,家族依附的逐步消灭,个人义务得到增长。梅因的这一论断对于解释中国当下“单位制的终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梅因这一论断主要针对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初期。随着现代社会的确立与发展,契约性分配机制造成的弊端会逐步显现。例如贫富两极分化、弱势群体问题等。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法律人是怎样炼成的 篇4

一、关于几种法律人应具有的素质的探讨

(一) 正义感、良心与学问

在我看来, 正义感和良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正面力量,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 学法律的人更是这样, 满腔正义感, 仿佛随时会爆发。当然这并不能排除无良律师、违纪法官、检察官的存在, 也不能说明现在有正义感的人将来就一定会打抱不平、除暴安良。因此, 对于我而言, 有关正义感的种子已种下多年, 这种信仰无法撼动。我从不否认教育、模范的功能, 但更愿意相信信仰的力量。这样一来, 正义感和良心成了自小而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的素质, 这话听起不爽, 但却无意中凸显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况且正义感和良心并非法律人所独有的素质, 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直接取决于其人民的正义感和良心, 这更加说明我们应当将正义感和良心深入生活的角角落落, 而不是想起来时培养, 想不起来就搁置。与其说这是一种素质, 倒不如说这应是一种品质, 一种每个人都应该与生俱来、都应该坚持的品质。

至于学问, 作为一个书读到硕士研究生的人, 我对学问、学识的问题感触颇多, 此处暂且放放, 容后细说。

(二) 独立

努力培养自己独立办事的能力, 这是在学校中即应该努力形成的品质, 只有不断的督促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形成法律见解, 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法律难题, 形成自身独有的法律思考模式, 培养运用法律条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以来我都不认为自己学到了法律的精髓、真正明白了法律的意义。也有很多前辈告诉我, 没关系, 将来可以在实践中训练, 即使没学好, 在实践中摸爬滚打个几年, 也一样可以处理好法律问题。事实上, 我并不否认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也不否认实践能够教会我们许多学校学不会的东西, 但反过来想想, 那学校学习的意义又何在呢上研究生以来, 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实学校并不是为了让你学会“背诵”, 学会怎样应付变化莫测的法律条文, 事实上你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背诵下来, 我们要学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 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而这种思路恰恰是契合现有的法律规定的, 因而在完全不记得具体条文规定的同时, 我们也能够在法律框架内解决问题, 形成自己的法律见解, 甚至发挥自身创造力, 引导未来法律的走向, 这才是学术真正的意义吧。这个过程中, 足可见独立与创造性的重要性。只有依靠独立的思考模式, 才能在新的情景下进行创造, 合情合理的解决问题, 而不是在“假大空”的模式下循环往复, 这样的学术过程显然是毫无见解与意义的。

因为跟随来自台湾的导师学习, 无形中读了不少台湾学者的著作。众所周知, 台湾的民事立法完全继受了德国模式, 也正是因为这样而饱受外界诟病, 毕竟两国 (地区) 的国情、社情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 因而无数的问题摊在台湾学者面前, 他们没有放弃, 反而运用从德国学来的知识, 结合台湾法院判例, 长期实践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模式。初读台湾学者的著作, 感到极为不适应, 一个简单的问题, 他们却能够论证的头头是道, 滴水不漏, 阐明自身观点的同时反驳他人观点, 思路清晰, 论证充分。也正是在阅读了这些台湾著作后,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台湾学者正是因为能够形成独立思考、反复论证的思考模式, 才能够突出德国民法典的重围, 建立符合台湾实际的民事法律, 解决现实纠纷。

这方面我举一个小例子加以说明。如台湾民法典第184条有关侵权责任的规定:“因故意或过失, 不法侵害他人之权利者, 负损害赔偿责任。故意以背于善良风俗之方法, 加损害于他人者亦同。违反保护他人之法律, 致生损害于他人者, 负赔偿责任。但能证明其行为无过失者, 不在此限。”该条基本承继了德国模式, 但不同的是, 德国将第1款后项有关“故意以违背善良风俗加害他人之行为的责任”单独规定, 即《德国民法典》第826条规定, 以违反善良风俗的方式, 故意地造成他人损失的人, 有义务对他人的损失进行赔偿。[1]有学者认为, 台湾法律对德国法律的变化, 稍显突兀, 即《德国民法典》第826条是以道德价值为评判标准, 走到了法律之外, 因而单独成条更符合逻辑顺序, 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84条第1款前段和第2款属于法律之内, 而中间的第1款后段则属于法律之外的规范手段, 给人法律之内外混杂不清之感觉。查民律第一次草案 (即大清民律草案) 第945条第1项、第946条及第947条, 分别是《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第2款及第826条。而后不知何故, 民律第二次草案第246条、第247条将条文顺序进行了调整, 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法加以沿袭。[2]

事实上, 我咨询过导师, 其直言台湾民法典之所以这样修改, 是为了避免使“故意以为被善良风俗之方法损害他人的行为”仅仅成为一种责任承担的方式, 而非一种独立的侵权模式, 修改后, 该规定紧随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 使人们一目了然, 即一般侵权行为适用第1款前段, 侵害他人权利者无论故意或过失均承担责任;而后后段则规定侵害他人权益者, 只有在故意且违背善良风俗的情况下承担责任。如此这般, 改变了德国民法的固有模式, 探索出符合台湾法律实践的模式, 不得不谓是各位法学大家独立思考、努力创造的结果。可见, 独立性对于法律人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埋头苦学, 无非是在前人设定的轨迹上画着“同心圆”, 从未跳出思维樊笼, 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这样想来继受未必不好, 至少可以促进我们结合实践不断创新, 不断独立的思考新的命题。

(三) 谨慎和效率

我们再来看看谨慎和效率的含义。细想, 这两个此貌似是个悖论, 谨慎的人往往效率稍低, 希望通过来回往复的考虑, 周全问题, 最终在得出结论;而注重效率的人, 讲究的是立竿见影, 考虑好了就下结论, 避免思前想后错失良机。作为一个法律人谨慎实在是太重要了, 无论将来是走上工作岗位做律师、法官还是走上继续求学之路做博士, 事事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作为一名法律人, 我们动辄关乎他人财产、名誉、甚至身家性命, 这难道不需要我们谨慎些再谨慎些吗当然了, 谨慎并不代表拖沓, 也不代表拖延, 在我们这样司法资源仍然紧张的社会, 效率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即使在个案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效率”的代价, 那也是暂时的, 个案效果之外, 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合法途径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 反而提高了整个法治社会的司法效率, 这才从真正意义上使得谨慎与效率相得益彰。

二、学识对于一个法律人的重要性

(一) 纵向如何广泛涉猎知识

关于这个问题, 真正触动我的是最近看到的一份判决。因为对侵权法十分感兴趣的原因, 我看了很多侵权方面的著作, 众所周知, 我国的侵权法是2009年才通过出台的, 而在此之前, 我国并没有单独的侵权法律规范, 仅仅是依靠《民法通则》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 (以下简称《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等法律法规来审理侵权方面的案件, 而关于侵犯“权利”还是“权益”的讨论, 也仅仅是近年来随着侵权方面理论研讨的不断深入才逐渐风靡起来的。但我所看到的这份判决, 却是2001年四川省广汉市人民法院的一份初审民事判决书——“陶莉萍诉被告吴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 即轰动一时的“亲吻权”案件。[3]大致案情为, 原告陶莉萍由被告吴曦所驾摩托车撞伤, 医生诊断“陶莉萍因车祸造成上唇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牙折、脑震荡”。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造成其:“脑被撞伤, 导致经常短暂失忆, 思维判断出错;两颗门牙折断, 破坏了身体的完整性, 损害了撕咬食物的功能;牙齿折断, 松动及上唇裂伤, 影响了容貌;上唇裂伤和门牙折断, 使其不能感受与爱人亲吻的醉人甜蜜, 不能感受与女儿亲吻的天伦亲情。被告吴曦的行为侵害了其身体权、健康权、亲吻权、财产权。”被告对基本情况并无异议, 也愿在符合情理与法律的范围给予原告经济赔偿。可见, 该案中对于基本事实原被告双方并无大的争议, 至于法庭审理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问题也并未引起我的注意, 毕竟这仅仅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 依据《民法通则》及《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即可作出判决。但恰恰是原告起诉书中“亲吻权”三个字引起了后来的争论, 以及我的关注。

相较于其他权利, 亲吻权并不是法律中明确规定的权利, 以今天在侵权法学理论充分讨论的视角下, 其应归类于“权益”, 但这也仅仅是法学理论探讨, 《侵权责任法》中并未明确规定所谓的“权利”和“权益”以及如何确定二者责任的问题。然而, 该案的法官在判决书中出了这样的论述[4]“原告主张亲吻权是自然人享有与爱人亲吻时产生的一种性的愉悦, 并由此而获得的一种美好的精神感受的权利, 属人格权中细化的一种独立的权利。但是, 一切权利必有法律依据, 任何一种人格权, 不论是一般人格权还是具体人格权, 都源于法律的确认, 即权利法定。纵观我国现有的法律、行政法规, 均无亲吻权之规定, 故亲吻权的提出于法无据。被告认为“亲吻”是人体组织某种功能, 法律上身体权和健康权的保护已将其涵盖的抗辩, 本院也不予支持。原告嘴唇裂伤, 亲吻不能或变成一种痛苦的心理体验, 属于情感上的利益损失, 当属精神性人格利益。但利益不等于权利, 利益并非都能得到司法救济。被告不是以故意违反公序良俗的方式加以侵害, 纯因过失而偶致原告唇裂, 故本院对原告不能亲吻的利益损失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的请求不予支持。”也许这份判决书中是否还存在其他不妥之处, 但此处关于“亲吻权”为利益非权利, 以及不是所有的利益均可得到司法救济的论述, 让我对这位法官肃然起敬。在各类资料并不齐全, 国内关于此方面的论述也并不多的情况下, 这位法官不仅区分了“权利”与“利益”, 还作出了“非以故意违背公序良俗的方式侵害利益, 不承担侵权责任”的结论, 这个命题即使是在如今的理论界也仍是在不断的讨论中。也许细心的人会发现, 其实无论是德国民事立法还是台湾民事立法对此早已有所规定, 我无法判断这位法官是否阅读过此类材料, 但我却为他的努力所深深折服。

如今, 广泛吸收古代制度、外国制度已成为学术研究的常态, 许多古代制度如“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宽宥妇女、儿童”等制度已作为规范写进我国法律, 关于比较法的研究也步入了正规。但我们在泛泛的论及外国制度时, 是否认真思考过该项制度的背景, 如何移植于我国以及如何真正运用于实践中。学识不仅仅是学好看得见的知识, 更是学会举一反三, 学会以前人的智慧武装自己。

(二) 横向扩大自身知识面

而谈到横向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方面, 这方面给我印象颇深的是有关美国大法官哈里·布莱克门的一段经历。

在做大法官之前, 布莱克门曾长达八年就职于一家医院的法律顾问, 其自己也承认这段为医院服务的经历, 使其了解了很多有关医学方面的知识, 在面对医学类法律纠纷时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这也使得他在处理后来使其一举成名的堕胎案件中更加谨慎、周全。众所周知, 堕胎问题在美国一度引起很大的争论, 即使在今天这个问题也仍在不断的争论之中, 美国的保守派向来是反对堕胎的, 历史上各州甚至制定过很多视堕胎为违法行为的法律, 而维护妇女堕胎权利的奠基性案件, 即是由大法官布莱克门主笔撰写的一份判决。

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 向来与论理严密、逻辑清晰缜密、思维严谨著称, 更何况事关如此重大的一个论题, 布莱克门运用自身在医学方面的知识, 仔细、长时间考虑堕胎问题, 并在作出决定后, 为了更好的撰写判决, 提出去曾供职的医院图书馆借阅资料阅读, 于是整个夏季休庭期其在医院图书馆阅读各类医生为其提供的医学数据、材料, 充分论证了在怀孕后几周时间内, 胚胎并未形成生命, 因而堕胎不是在杀生, 从而最终保护了孕妇的堕胎权。虽然当时判决出来后, 各州在保护堕胎的过程中附加各类条件, 百般阻止妇女堕胎权的行使, 其他大法官也一度试图通过其他案件变相废除该案判决, 从而使堕胎重新成为违法的行为, 但事实上均未成功。即使在今天, 由保守派占多数的美国最高法院, 也无法恣意通过新的判决推翻保护堕胎权的判决。由此看来, 一名成功的大法官, 一份成功的判决, 不仅要求法官本身学识渊博、思维清晰、独立审慎, 更要求其广泛涉猎各方面专业知识, 从而在面对专业案件时得心应手。我不能说布莱克门翻阅的那些医学资料给他的判决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但曾经为医院提供法律服务的经历, 为他的大法官之路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以及思考的思路。

讲了这许多, 您可能有兴趣听听我对法律人应当具有何种素质有何见解, 于我而言, 法律人所应具备的素质为:学问、谨慎、独立与听取意见。具体而言就是, 广泛涉猎各门类知识, 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理念;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会以小见大;勤俭、谨慎, 理论充分有说服力;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时刻怀有一颗感同身受的心, 体会群众疾苦, 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 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律人, 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法律人。法律人, 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 不断萃取、炼成的。

参考文献

[1]王成.侵权之“权”的认定与民事主体利益的规范途径——兼论‘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J].清华法学, 2011 (2) :57.

[2]同上, 第61页.

[3]“陶莉萍诉被告吴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判决[EB/OL].http://ghf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25[EB/OL], last visited at2012-5-6.以下有关案件介绍, 皆来自判决书原文.

法律人谈学习心得 篇5

通过两个多月的法学专业的学习,现在的我感觉已经不再好像刚开始学的时候那样仿似身处浓雾中一样,我已经隐约能看见法学这座不仅美丽而且充满神秘与魅力的象牙塔。那么,我就谈谈我对学习法学专业的心得体会吧。

当初我是怀着很好奇很敬畏的心情走进这个法学的殿堂的。那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情感,就好像一个小孩对任何未见过的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样,我对那些高高悬在我们法律条文自小就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崇拜感,觉得那是神圣的所在。经常会在电视里或者照片中看到高耸威严的大法院、肃穆的法庭、主判的法官端坐在那代表着最伟大的尊严的法律徽章下面,一切于我眼内显得是那么的崇高伟大。让人不由自主地郑重起来。所以我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法律人,将自己献身于我所热爱的伟大而崇高的法学。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法学专业,填专业志愿的时候我很郑重地在专业1这一栏填上法学。我始终觉得那是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郑重的事情之一。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天我双手因为欣喜而微微颤抖,那是因为我终于可以进入我梦寐以求的殿堂求学了。开课的时候我很积极主动地坐到前排,整整一堂课都在认真地听着老师说法学,并积极地做了笔记。我开始真正地接触到法学。那一堂课我是记忆深刻的:我似一个懵懂的未知世事的孩童,在努力地吸取着关于法的一切。那天我才知道任何关于法的概念和条例都必须郑重对待,不容许有任何的儿戏。

那一堂课里我了解到法学是以一切涉法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这是一条很严谨的概念,与我以前在课本里学到的有极大地差别,好像很虚幻,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概念,不带任何事实说明,但慢慢想想就又能与很多事实联系到一起。之前我一直认为法学就是学习那些法律条文,然后学会怎样运用的学科而已。但是到了后来的法学课里,我明白了更多关于法学的概念和知识后才知道不是这样的。我开始明白法学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法理学理论和各个部门法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法例条文,以法理学理论为学习的基础展开各部门法律的学习。同时帮助和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法律价值观和权力义务观;养成信仰法治、践行法治、维护法治、为法治而斗争的法律职业精神。让我们慢慢掌握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法律体系以及各个主要的法律部门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然后再实践中学习和了解了解法律程序,掌握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律明辨等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才,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而努力。

而在两个多月的法学学习课里,我也学到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很好的素质。不仅要做一个高素质的文明公民,也要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工作者。例如:一是在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广阔的知识背景,有对社会各方面的深刻了解和必须的基本技能,具备相当的表达能力和探知事实能力;二是必须明确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宗旨;在做任何与法有关的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主义,要永远坚持真理与正义;要坚定法律至上的信念;要认同法律职业伦理,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要求,我知道我必须在今后以这些作为自己成为一名职业法律人的标杆去衡量自己是否称职。

虽然学习法学的时间不长,但是我明白法学是一门算是很枯燥的学科,只是些条条框框的法律条文。因此想要在法学上取得一些成功必须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就好像以后与法律打交道一样,必须平静去对待任何事情,特别是突发事件。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人也需要保持一贯的冷静的头脑。通过法学课的学习,我明白学习法学要像走路一样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心浮气躁。法学理论虽然枯燥,但是无论任何事物都会有其有趣的一面的,法学理论也不例外。我们需要去发现法学的美与魅力,去培养

我们对法学专业的兴趣,那么学好学透法学专业便是一件很简单很轻松地事情。

另外,通过学习法学,我逐渐去关注现时的中国各种社会现象和事实,从中探讨其所表现的法学价值。但我发现中国现时是随着经济的飞快发展而道德伦理则呈直线下滑,有点道德沦丧到无可救药的味道。无论是过去的“三聚氰胺事件”还是近来的“小悦悦事件”无一不现时的中国人民的道德和价值问题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在法律问题上也影射出中国法律的不完善和法律人才的缺失,以至于各种事件层出不穷。法学家卓泽渊曾批判中国法律现象:一些从事司法工作的人,甚至到了釉为无须法理学,无须理解价值,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充任法官的地步。一些对于法律条文的文法、句法都不甚了了的司法官员,更不可能窥得法律与司法价值之堂奥。人类在法律领域累积千百年的思想精华而成的价值精神不被重视,法律被亵渎的情形当然不会鲜见。

我忽然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我们这一群新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坐在法学课室里学习,而在四年后我们将出去,去面对各种的社会现象,去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社会的问题,去挽救现时沦丧至极的道德和人们愈来愈低俗的价值观。去为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而努力不懈。

那么,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该为我们所热爱的法学、为中国未来的法治社会而努力奋斗,生生不息。

法学112班:薛鹏程

2011年11月18日 桂花岗篇二:学习法学方法论心得体会

学习法学方法论心得体会 2010级民商法 张芳

在没有听孟老师主讲的法学方法论这门课程之前,我对法学方法论确实没有多少了解,也没有听说过这门课程。对于法学方法论我只有一个非常肤浅的了解,认为法学方法论简而言之就是学习法学的方法,再进一步说明就是理解法律条文的方法,最主要还是运用到逻辑学。但听了孟老师法学方法论的讲课后,再通过研读几本相关书籍,特别是德国著名法学家拉伦茨的《法学方法论》,我对法学方法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最后我感觉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法律人,首先必须是持有一种正确的价值判断,其次才是一个有着严瑾逻辑性的人。法律适用的过程其实就是克服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判断的过程。何为法律 古希腊的哲学家最先关注法律。由于法律是剥夺一个群体而保护另一个群体的利益。法律与法学的生成,存在时间差。先产生法律,后产生法学研究。

对于孟老师所提到的“恶法”、“良法”问题,感触颇深。法律最终是人的思维的产物,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所决定,不同程度地受着定制法典的人的思想左

右,法律是否真正公平、正义也受法典编纂者的道德情操的影响。而作为法律人,到底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还是为了维护现有法律的尊严?当然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法律从其有时就是为了“定分止争”,在法律的天平发生倾斜时,我们要及时摒弃“恶法亦法”的思想,真正保持天平的平衡。

在本书中始终贯穿着“法律解释”与“价值判断”两条主线,其中“价值判断”更具有本质地位。拉伦茨意在追求法学方法的最大客观化,将多样化的“价值判断”以一个相对客观确定的标准确定下来,这体现了作者一直追求的主观精神客观化,以及法律背后的永恒精神。

首先,我们的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为何要把过去一再强调的“法制”改为“法治”,一字之差,中间的内涵却千差万别。“法制”制所强调只是一个要有这么一个法律制度,却没有对法律的运用有着过多的强调,而现今所提倡的“法治”,不仅仅是追求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且还要求要国家的领导阶层要运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现在的法治社会就是一个说理的社会,那么一个司法裁决想让人信服,就必须建立在理性论证的基础之上,其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司法裁决的过程也是一个说理的过程。

其次,讲理的过程实际就是法律逻辑推理的过程。如何讲理,用什么方法讲理是法律人为完成其工作首先要面对的

问题,正如一名台湾学者所说“每一种案件之判决,不外是一种法律逻辑推理的结果”。法律推理的目的在于寻找以法律为根据的正当理由,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辩证推理是法律推理的基本方法,在这些方法下,可以按照不同的思维路径和规则需求推理结论。

既然已经知道法律与逻辑思维密不可分,那么在面对个案时该如何思考,对同一案例,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那就是思维不同的体现。德国学者说得好“法律就好像是一群图,透过它我们对于那些我们共同体认为重要的,被想象的特性的有效归属,能够加以理解。这种图像体系的讨论性及讯息性的作用,主要是看传统所能够接受的标准为何。法律规范是一种有实际性、有效性语言结构,是一种以达到在同一个社群生活的意见一致或理解对手的沟通技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对于同一问题的理解可能会完成不同,在法律个案也是如此。面对个案,该如何思考才能够达到统一,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是很容易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这就要是孟老师所提到的思维的规律,如果没有统一的思维的规律,光有法律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够,没有正确的思维规律,只会增加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加剧。

现代大陆法系的法律方法,经历了从单纯的法律涵摄,到法律解释、法律续造、法律论证等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的过程。在法律规定明确的前提下,仅用法律涵摄就足以处理案

件――将案件事实涵摄于法律规范之中,检验案件事实是否满足法律规范中的事实要件,如果满足就由此产生规范所要求的法律后果。此时,就很容易实现“同案同判”这一最朴素的司法正义。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时,需要法律人从文义、体系、法意、比较等角度出发,探究法律规范的含义,对法律规范进行解释,法律解释可以澄清法律疑义,使法律含义明确化从而达到依法裁判的目的。这就需要思维的规律具有一致性,才会达到类似的解释,而不致于相距甚远。

最后,总之,说中国的传统不重视方法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方法来达到目的的民族。但是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人为达到目的,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公开的、竞争的、合法的有秩序的方法来达致,而是通过“关系”或者“后门”这些有些暧昧的——不能肯定他们是完全合法的,也不能说完全就是非法的——甚至非法的方法来达致的,在这些方法不能奏效或者没有“关系”的情况下才予以考虑前者。在方法可以分成公开的、合法的、有秩序的方法与秘密的、非法的、没有秩序的方法的情况下,中国人更为重视的是秘密的、非法的、没有秩序的方法,而不是前者。因此可以说中国不重视公开的、合法的、有秩序的方法,我们所要强调的就是研究、把握公开的、合法的、有秩序的方法的必要性,法学方法就是属于其中之一。

法学主要研究三个基本问题:1)应然法:回答法律应当是什么样子?关注的是法律的理想和价值。2)实然法:法律实际上是什么样子?关注的是律令和技术。换言之,法律的意思是什么。如民法中的不当得利,揭示该制度的要件和技术问题。3)社会事实:应然法要解决的是法律的道义基础和正当性,实然法使得法律的意思变得明确,如果法律在道义上是正当的,在意思上是明确的,那么,这种法律就果真能够发生作用么?我国的破产法运行的实施失败,即是一个反例。因此,法学还要研究法律的作用与功能。相应地,法学的方法也就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价值判断。法学成为关于正义和善的艺术,而不能成为科学。因为,科学有定式,艺术无定法。存在定法的是工艺,不是艺术。

第二层次是逻辑和语义分析,有点科学的意思。主要研究法条的语言,类似于形式化的学科研究。篇三:关于司法实务专题讲座的心得

关于司法实务专题讲座的心得 由学院举办的司法实务专题讲座内容全面、充实,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指导性,使我在听讲学习后,感受到了法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对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更深认识,对我的学习以及以后工作生活都要重要的帮助作用。下面我就针对我听讲的司法实务讲座,从中选取几方面,简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次的司法实务讲座学院邀请了很多司法实务工作中的专家、教授等知名人士作为主讲人,从实务的角度出发,深层次、高水平地作了精彩的讲授,令人难忘,引人深思。

在第一讲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讲座中使我认识到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到检察制度与实践工作当中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适应现代司法形势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先进司法理念。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监督法律执行和遵守,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职责,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检察人员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首要的就是要树立法律优先的意识,要用依法治国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使执法办案沿着法制轨道规范有序地进行。此外,检察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将依法办案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努力培养尊重和信仰法律的法治意识,自觉依法、依程序办事,从法律的角度、用法律的眼光来看问题、想事情,用自己的言行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的检察制度必须要适应新时期下的形势变化,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适当的进行调整与完善,坚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检查工作才能更有效地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的主义与公平。

在系列专题讲座中有一讲是专门针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实施进行了讲解,使我对新修订刑事诉讼法有了更好的了解,有利于我对其的学习与运用。这次的修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一次重大修改,顺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有效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对于更加有效地惩罚犯罪、更加有力地保障人权、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进行重要修改后,切实贯彻执行是关键。我认为各级人民法院是贯彻落实的重要主体,因为刑事审判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能,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环节。确保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正确、全面、有效地贯彻落实,是各级人民法院特别是广大刑事法官的重大责任和重要任务。各级法院要深入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深刻认识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修改刑事诉讼法决定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加快刑事诉讼法配套司法解释修改完善工作进度,确保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在审判工作中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通过刑事诉讼准确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在此也希望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契机,在司法实践当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完善。

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一直都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法制建设,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的影响》的讲座学习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指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人治为核心,具有普遍性的社会意识、社会制度和规范及社会心理中关于法的那部分形成的一个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植根于中国深厚的儒家文化的土壤之中, 其影响不仅是直接产生了封建法律制度, 而且造就了千百年来民众的法律意识, 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心理构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现代的法治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在传统法律文化赖以形成的儒家文化中,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意义。“民本”思想所蕴含的“民主”精神与当代我国法治建设中坚持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相通的,当代的“以人为本”思想是由古代为政以德的“民本”思想经先进理论的改造和更新而成的,在当代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所提倡的义利观和诚信原则对我们今天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在我们经济活动中大力提倡“诚信”的道德精神,并且在我国《民法》、《合同法》中都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健康发展。而其中的等级特权观念、“官本位”思想、皇权至上、重刑轻民和无讼息争等观念则它腐蚀人们的权利观、制约现代法制进程、消解现代法制精神、阻碍现代法制平等观念的确立。因此,我们要对传统法律文化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现代法治建设中必须摒弃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糟粕,消除消极影响,吸取其中的有益成分,以促进现代法治建设。

而在其中一主题为《实务视角下的法律人生畅想》的讲座中,主讲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畅谈了自己对于法律人生的思考,使我们学习法律的学生对于以后的人生规划以及对相关的法律职业都要了更深刻的认识,听完后感觉自己真是获益良多。

我认为作为一名法律人必须要做到以下方面: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学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让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坚持公平正义的处事原则,客观理性地看待事情,善于运用法律的思维思考问题。第二,自觉学习法律、宣传法律、贯彻法律,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提升自己的法律工作能力。第三,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进各项事业顺利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在法律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言论行动符合法。只有做到这样我想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

法律人快速问答 篇6

成长档案:1999年毕业于中国公安大学,进入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现任四川省广汉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法律理念:用一生的时间去做理想和正义的守卫者。

寄语:公平、正义、秩序或许是法律的本质和追求,但它需要每一个坚守信仰和理想的人去以我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Q&A必答题

Q在你眼中,优秀的法科生是怎样的?成熟的法律人是怎样的?

A秉持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以公平正义理念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际,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发展。

Q与他们相比,哪些特质是大多数的法科生所欠缺的?

A脱离法律看社会,脱离现实看社会,空谈法律。

Q法科生在大学里必须要学会什么?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哪个对法科生来讲更重要?

A社会实践,将自己所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将来从事研究的,理论很重要;从事执法或司法的,法律实务更重要。但是,包括从事法学研究的,也必须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否则容易陷入空谈法律的怪圈。

Q怎样看待法律人才稀缺与法科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

A就业难是社会问题,不独法科生需要面对。

Q法科生在择业时应当首先考虑什么?

A自己的法学背景。不管是否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应当脱离自己的长处。

Q对立志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本科生而言,继续深造有必要吗?

A很有必要。

Q你鼓励法科毕业生从事与法律无关的职业吗?

A鼓励。

Q走出校园后,法学教育对他的工作会有哪些帮助?

A因人而异。最基本的是,坚持法律的观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事。

Q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从事与法律相关还是无关的职业?

A不好说。

Q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个法律人应当坚守的信念是什么?

A公平正义、实事求是。

李晶晶

成长档案:2012年6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7月进入西南政法大学史迪威国际学院工作,负责国际交流项目。

法律理念:法律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最佳手段。

寄语:亚里士多德说“Law is the reason free from passion”,如果你也有一个法律梦,那就勇敢地去探求法律的真谛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Q&A必答题

Q在你眼中,优秀的法科生是怎样的?成熟的法律人是怎样的?

A优秀的法科生应当以扎实的法学知识作为背景,同时全方面发展,努力向复合型人才靠近。

Q与他们相比,哪些特质是大多数的法科生所欠缺的?

A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Q法科生在大学里必须要学会什么?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哪个对法科生来讲更重要?

A要学会如何从一个法律人思维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这两个方面,我认为应当依情况而定,对于有志于从事法律工作并将深造的人来说,法律理论更为重要,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是基础。

Q怎样看待法律人才稀缺与法科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

A法律行业属于高端教育,对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而我国本科教育法学专业门槛较低,没有走上精英教育的路线,我想这是法科生就业难的很大原因。

Q法科生在择业时应当首先考虑什么?

A与专业特长尽量靠近。

Q对立志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本科生而言,继续深造有必要吗?

A当然有必要,继续深造能够强化法学功底,并且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某一领域进行研究。

Q你鼓励法科毕业生从事与法律无关的职业吗?

A鼓励。就业时本来就应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工作,学校里的学习在人的知识构成中只占很小的一个部分,如果被专业羁绊就不好了。

Q走出校园后,法学教育对他的工作会有哪些帮助?

A他的思维会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他的守法意识会比别人强。

Q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从事与法律相关还是无关的职业?

A我想我会选择和法律相关的职业,毕竟法科是我从小的梦想,也希望这四年的法学知识还是能有一席用武之地。

Q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个法律人应当坚守的信念是什么?

A很简单,守法。这是最基本的,但有时也是最考验一个人的。

葛峰

成长档案:1998年进入西北政法大学学习法学,后进入西安市雁塔区法院工作,2009年赴香港、美国学习深造,2010年1月调入西安中院商事审判庭工作。

法律理念:法官的判决应该传递给公众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东西。

寄语:朋友们,仰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Q&A必答题

Q在你眼中,优秀的法科生是怎样的?成熟的法律人是怎样的?

A优秀的法科生应该有朴素的公平正义观,广博的知识背景,专注钻研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成熟的法律人应该理性,冷静,专注,耐心。

Q与他们相比,哪些特质是大多数的法科生所欠缺的?

A广博的知识背景和冷静与耐心。

Q法科生在大学里必须要学会什么?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哪个对法科生来讲更重要?

A学会快速阅读的能力,多学一门外语以及学会与人交往。

理论与实务不可偏废,理论在书本上,实务在实践中。读书,做事缺一不可,研究和实务并不冲突。

Q怎样看待法律人才稀缺与法科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

A这是专业教育设置的问题,很难简单回答。我想法科生可以尝试先就业再择业。

Q法科生在择业时应当首先考虑什么?

A考虑兴趣,爱工作才会有成就。当然,也要考虑薪酬,先糊口再实践理想。

Q对立志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本科生而言,继续深造有必要吗?

A深造不是有必要,而是必须,当你发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视野不够应对目前的工作,自然会去深造。

Q你鼓励法科毕业生从事与法律无关的职业吗?

A鼓励,我觉得先就业再择业,也许法律并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其他行业反而会成就自己。

Q走出校园后,法学教育对他的工作会有哪些帮助?

A条理和逻辑性会让你的工作井井有条,公平正义原则会让你充满爱心。

Q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会选择从事与法律相关还是无关的职业?

A先是无关,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如果与法有缘,就会自然的回到法律职业。

Q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个法律人应当坚守的信念是什么?

浅谈医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篇7

一、关于高等医学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设置的名称问题

目前很多高等医学院校都设置了法学本科专业或培养既懂医又懂法的类似本科专业, 比如行政管理本科专业, 教学目的都是培养既懂医又懂法的复合型人才, 但在本科专业具体名称的称谓上, 可谓多种多样。有的学者称作医学法学专业, 认为医事法学, 也称“医学法学”, 是一个法学与医学交叉的前沿学科专业方向。有的学校称作卫生法学专业, 例如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称作法学专业 (医事法学方向) ;吉林大学称作临床医学专业 (医事法学方向) ;哈尔滨医科大学称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医事法律方向) 。

二、高等医学院校医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1996年, 南京铁道医学院 (现为东南大学医学院) 在国内率先设置医事法学专业, 学制四年。大规模的卫生法学专业建设是2000年之后开始的, 目前全国共有50所大学设置了卫生法学专业或者医事法学专业。众多医学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大致可分为五种。

1.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附加医事法学方向。

这种培养模式多发生在高等医学院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初期。在早期, 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看到了医药法律人才巨大的市场需求, 便尝试在医学生中招收一定学生组成一个或几个班, 对这些学生进行医学和法学知识的教育, 使这些学生在将来的医疗立法、医疗司法、医疗纠纷中能有用武之地, 以适应医药法律人才的市场需求。学生在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在医学本科后面再加上医事法学方向, 表示既懂医又懂法, 可以处理医疗法律事务。

2. 既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又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

吉林大学临床医学 (医事法学本硕连读) (七年制) 专业2002年首批招生, 目前已招收五届六年制双学位学生, 从2007年开始招收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该专业的创办是综合性大学在学科优势上和资源共享方面的充分体现。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适应我国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卫生监督执法以及相关领域法律事务工作需要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既懂医又懂法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该专业修业年限为七年 (本硕连读) , 毕业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

3. 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附加医事法学方向、卫生法学方向、卫生监督与管理方向等。

依照专业培养方案, 这类院校主要培养既熟悉临床医学知识, 又全面掌握法律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 这类院校侧重于法学课程, 一些院校除了开设全部16门法学核心课程之外, 还开设有其他法学课程, 法学课程和医学课程的课时比例达到3∶2。这种培养模式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学教育, 同时又对临床医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掌握, 学生毕业后就能利用法律知识处理医疗法律问题。

4. 授予公共事业管理学士学位, 附加医事法学方向。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与技能,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卫生法学理论, 把学生培养成在卫生、司法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卫生法规与行政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类院校除了开设医学和法学课程之外, 还开设管理学课程, 法学课程和管理学课程数目大体相当, 至于医学课程有的院校仅开设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 有的则开设了好几门课程。

5. 对学生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使法学专业成为医学院校特色专业。

这种模式是适应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结合学生实际和医药院校办学情况而设置的一种培养模式。就这种培养模式而言, 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时就是按照法学本科专业进行审批的, 学生毕业时也是对学生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学生在读期间所修课程主要是法学主干课程, 同时也学习卫生法学、传统医药法学、中医学概论等医学和医法结合类课程, 使法学专业成为医学院校特色专业, 学生在毕业时能达到既具备法律知识, 又懂得一定医学知识, 能处理医药类法律业务, 成为医药法律人才。

三、高等医学院校医药法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 医药法律人才师资短缺。

从我校来看, 我校法学系下设在人文社科学院, 法学系教师共有8人, 承担了大部分法学、医法结合类课程, 其余课程的开设全部靠外聘, 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对于医学类课程, 是由基础医学院的医学教师担任的。就法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 都是纯法学背景或与法学相关的背景, 目前还没有医学本科毕业的教师, 真正既懂医又懂法的教师目前还没有, 只能是外聘, 这大大阻碍了医药法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2. 学生学习负担较重。

法学是文科专业, 医学是理科专业, 每个专业都有很多核心课程, 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生付出很多精力。法学专业学制是4年, 医学是5年。大多数学校医药法律人才的培养期限都是4年, 在4年的时间里, 学生既要学习法学, 又要学习医学, 难度和负担可想而知。有的学校每天给学生上8节课, 倒是把法学和医学的课程开足了, 但是学生叫苦连天, 抱怨学习任务太重, 负担较大, 不能很好地学习好这两门课程, 不能将法学和医学融会贯通。

3. 医药法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略有不足, 学生的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有待提高。

从目前培养情况来看, 学生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时间较长, 实践教学方面略有不足, 以致于学生学习了法律知识和医学知识之后, 如果给学生一个医疗案件, 学生还是一头雾水, 无从下手, 不知道怎么处理医疗纠纷, 案件的焦点在什么地方, 应该怎么适用法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我认为是实践教学不足导致的。

四、对医学院校医药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完善建议

1. 引进师资,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名师出高徒”, 有好的教师, 才会有好的学生。针对医药法律人才培养师资短缺的情况, 医学院校可以引进师资。首先在数量上, 师资人员有所增加, 其次在质量上也要有所提高, 要把那些真正既懂医又懂法的专家、学者招聘进来, 让他们安居乐业, 乐于教学。据我所知, 在律所、在医院的法律事务室, 确实有一些原来从事医师职业, 后来从事律师、从事法律事务的人, 这些人以医疗法律业务为业, 在医疗法律事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可以考虑把这些人通过给予丰厚的待遇, 把他们招聘进来, 让他们给学生讲授医药法律知识, 使学生学到适合社会需求的医法知识, 成为医药法律人才。

2. 优化课程体系, 减轻学生负担。

光有优秀的教师, 没有一个良好的课程体系也无法培养医药法律人才。从现有课程体系来看, 医学法学课程偏多, 课时偏多是造成学生负担较重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课程偏多、学生负担较重这一问题, 我们认为可以从优化课程体系着手, 对学生进行模块式教学培养, 可以将医药法律知识方面的课程分为几个板块:法学板块、医学板块、法医结合板块、通识教育板块这四大板块。

3. 加强实践教学, 开设医药法律诊所。

针对学生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实践教学不足这一问题, 可以考虑在学生学习完医学板块的知识后, 就像医学生那样上临床实习, 到各个科室看一看, 对医学临床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和理解, 从而知道医学临床是怎么运作的, 从法律的视角对临床进行考察, 以为将来的实践打下基础。通过临床实习这一教学环节, 可以使学生对临床出现的法律问题有所把握。再就是在医学院校开设医药法律诊所, 在诊所中, 对学生进行医药法律教育, 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 在办理案件中学习法律, 培养学生“像律师一样思考”, 让学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医药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燕.论医学法学专业培养模式中的若干问题——从医学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方市场角度[J].法律与医学, 2006 (04)

[2]张靖, 南静, 门阳, 张瑜, 孙文兵.对我校卫生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2010

[3]韩冬.医学院校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J].中国卫生法制, 2010 (02)

[4]张靖, 南静, 门阳, 张瑜, 孙文兵.对我校卫生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 2010

[5]吉林大学.本专科招生网[EB/OL][2012-02-02]http://zsb.jlu.edu.cn/zsbwebnew/php/zyjs.phpid=3004

法律人 篇8

关键词: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的有关精神, 我国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将面临重大变革, 探索一套体现地方高校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体系, 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法律人才来回应现实需要成为地方高校和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们和管理者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定、培养模式的选择、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有益于我国地方高校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

一、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选定

目前, 我国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 其中专业设置的盲目性、人才培养的同质性两大问题最为突出。根据《挑大学选专业——2011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的资料显示, 目前已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普通高校已经达到453所。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目前暂无法律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 各地方性高校之间, 不大注重法律职业特点, 忽略其所依托的区域经济、社会和民主法治环境对法律职业人才的素质需求, 不能有效地利用当地经济、社会和民主法治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的有利条件, 欠缺科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使其在人才培养上普遍不顾及自身条件、培养能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 在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致使毕业生千人一面, 既没有学校人才培养特色, 又没有个人素质能力特质, 造成所培养的法律专业毕业生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面对前述问题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需求, 地方高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定上应该立足地方性和应用型这一目标。因为卓越法律人才应当是高质量多类型的, 地方性高校法学专业应当结合自身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民主法治发展需要重点培养卓越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 提升我国社会法律服务的总体水平。从而输送更多当前社会上急需的实务能力较强和有特色的法律职业人才, 尤其是面向法律服务机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村镇的基层法律职业人才。以三峡大学法学人才培养为例, 由于三峡大学是一所水电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综合大学, 其法学人才的培养结合学校水电特色, 着力培养熟悉水利水电行业法律制度的法学人才。同时,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学校的医学和管理学学科实力雄厚, 强调法学人才的培养面向医疗行业和企业法务, 积极推动“学校—实际部门共同培养”的机制, 坚持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为根本, 打破高校作为单一教育主体的常规, 将高校、司法实务部门、涉法行业企业三方教育资源有效系统融合, 构建高校、司法实务部门、涉法行业企业合作培养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使得我校法学人才的培养正逐步实现“入主流、创一流”的目标, 推动我校法学人才培养和法学学科发展走向一条特色之路。

二、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

1.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1) 法学通才教育模式

该模式强调法学院的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学通才, 即培养一批既全面了解法律体系又能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法学人才。该种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学习法学入门课程, 目的在于帮助新生更好地学习下一阶段的实体法律。第二阶段是掌握法律体系中重要的基本课程, 即熟悉各主要法律分支学科。第三阶段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研究性质。

(2) 律师职业教育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首先, 法学院学生的入学起点高, 法学院的学生都必须具有其他学科的本科学位。其次, 法学院在授课方法上采案例式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法律事务训练、职业技能培养。最后, 这种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注重培养律师的辩论等技巧的同时, 学术性的色彩非常浓厚。

(3) 综合性法学教育模式

其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既能够从事法律职业又能够从事公共管理的综合性人才, 法、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采取这种模式。这一模式第一阶段开设大量的法学必修课, 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方法、法学职业责任感、理解法律与其他社会学科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法律的本质。第二阶段包含大量的必修课和大量的选修课, 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自身将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该模式的培养, 使学生成为既熟悉法律理论又了解公共事务管理基本知识的综合性法学人才, 适应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上述各种模式均有其特色, 我们认为, 地方高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以综合性法学教育模式为主, 同时吸收法律职业教育模式中对于法学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特色。以协调法学教育中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即地方高校的法律高等教育应当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较高的人文素质, 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其进入法律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以避免为了提高法科学生就业率而片面强调职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乃至专业教育, 从而最终避免只培养出了徒具皮囊的“法律工匠”, 甚至只培养出缺乏法治信仰和法律职业道德而善于投机专营的“讼棍”。

2.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体系的设置

我们认为, 根据地方高校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特点, 其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是课程体系及其融合。课程体系包括四类:分别是法学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群和专业技能课程群。前两部分体现法学专业基础, 后两部分体现法律职业需求。其次是法律技能训练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实验→实训→司法见习与实习”三个阶段。最后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具体包括课程体系质量保障、课程质量保障、学生学习管理保障、实践教学保障、学生创新能力保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律技能训练体系中法律实训环节的重要意义。法学教育实训就是学生在完成了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后, 在进入毕业实习前, 针对本专业应当掌握的职业技能, 进行强化训练, 以使其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的过程。实训与一般的实践教学不同。实践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 按课程教学计划, 有目的地实施的一种教学安排, 往往要解决预定的问题。而法学实训则是将学生置于实训基地这样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中, 在实训基地的人员指导下, 接触相关的法律实务活动, 完成理论知识的强化。另外, 实训也不同于毕业实习。毕业法学实习的内容存在着片面性, 比如学生一旦选择了法院实习, 则接触的就大部分是法院的实务工作, 对其他组织, 比如律师事务所、涉法企业的工作内容的了解程度就会打折扣。虽然法律职业所要求的基本能力有共通之处, 但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多样, 而不同职业所要求的能力侧重有所不同, 比如法官的工作更侧重法律解释能力、审查和鉴别证据的能力, 律师的工作更侧重辩论技巧、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及获取和掌握证据的能力, 涉法企业的工作则更多地要求沟通协商能力、谈判的能力等。所以, 学生在实习中虽然与社会接触较多, 但带习老师常常难以综合地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全面培养其各种技能, 只能根据部门工作要求来带习, 而且学生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也无法实现在多个单位的实习, 而这种片面性正是实训可以弥补的。

三、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在于教师, 即关键是看我们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目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下,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主要建设法学教师分类管理考核制度。各地方高校在当前职称考核评价体系的影响下, 教师主要精力都是放在承担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上, 高学历、高职称的法学院教师往往只愿承担研究生的授课任务而不愿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教师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兼职律师业务已成为高校法学教师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十分不利于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的实施。因此, 应该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制度, 把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进行科学化考核, 合理平衡本科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的权重。调整担任法律实务教学的教师评聘和考核办法, 对担任实践课的教师侧重考核其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同时, 注重为法律实务教学型教师提供更多的在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机会, 以提高其对司法实践问题的研究和总结能力。

另外, 还需要教育部会同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地方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为高水平教师保驾护航。我国目前地方高校法学师资队伍的现状是专任教师严重不足, 优秀教师不断的跳槽到东部、到省会中心城市。这种现象对诸多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的地方高校冲击是很大, 除了显性的人才流失以外, 法学教师还存在着隐性流失, 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不离开岗位的前提下, 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在律师机构或企业中兼职, 甚至是自己办公司等,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 根据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的有关精神, 国家将实施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即选派1000名高校法学骨干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1~2年, 参与法律实务工作。选派1000名法律实务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高校任教1~2年, 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前者实施起来的难度不大, 但后者实施的难度十分巨大, 因为符合条件的这类专家在单位本身就是业务骨干, 这批骨干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或者企业法务精英, 要到高校任教都面临很大多障碍。这也迫使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考虑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 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当加快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 尽早地建立有效的人员选用和退出机制, 让教师树立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 尽早形成符合高等法学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稳定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阳建勋.浅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六大关系.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0) .

[2]吴兴杰, 周婷婷.新加坡大学法学教育模式的历史沿革.中国法学网, 2012-6-3.

法律人 篇9

关键词:政法院校,新媒体,法律属性

“互联网+”时代下, 以微信、微博等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新媒体领域下高校宣传工作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和部署, 各大高校也逐步推出各类新媒体平台革新宣传工作。政法院校避免新媒体同质化发展, 提升平台竞争力, 迎接其他院校新媒体的严峻挑战, 极具现实意义。

一、政法院校新媒体的困境检视

(一) 外部环境:处于“新媒体过剩”时期

新媒体时代下,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成为各院校的宣传工作新平台, 高校内各机关部门、各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等都积极抢占新媒体舆论场。随着高校学生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 对某一媒体平台依赖性有减少的趋势。目前, 各高校新媒体平台发展强劲, 给政法院校新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

(二) 内部环境:发展模式传统化

1. 政法院校对微信公众平台认同度不高。

尽管在现实中, 政法院校大都拥有微信订阅号, 但对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视程度仍较低。从政法院校微信运营团队来看, 平台大多由学院基层团委、社团组织等非官方化组织运营, 学院办公室等官方机构没有过多参与。由此可见, 与同属于人文社科类的人文院校相比, 政法院校对新媒体平台的认同度和支持度滞后, 多持“不看好”态度, 在态度上比较模糊。另外, 从实际阅读量、点赞量和WCI数据等来看, 政法院校新媒体与其他优秀的新媒体差距甚远。

2. 新媒体平台内容对“粉丝”缺乏吸引力。

订阅用户数是新媒体平台运营态势最直观的结果。目前, 大多数政法院校微信平台师生关注率都比较低, 且其他院校学生几乎不会对其进行关注。归根结底, 是大多数政法院校新媒体平台仍扮演着“信息搬运工”的传统媒体角色, 推送的内容与其他院校推送的内容雷同, 没有表现出明显特色化与差异化发展的特征, 推送的内容大多是学校或学院内部新闻, 缺乏吸引力。

二、政法院校新媒体突围路径分析

政法院校新媒体相比高校官微、团委、学生会等其他媒体, 在信息量、娱乐性、贴近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但是作为政法院校新媒体, 也有其他组织新媒体没有的一大优势——法律专业性, 这不仅是政法院校新媒体必须承认的“法律人”的身份事实, 也是区别于其他新媒体的重要特征, 更是提升政法院校新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一大利剑。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 政法院校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 专注法律内容生产和强化法律服务, 以法科知识作为强有力的后盾发展新媒体平台, 打造政法院校新媒体品牌, 走出新媒体发展困境。

(一) 专业发展:内容凸显“法律属性”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是政法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政法院校新媒体既是学院品牌塑造的媒介, 也是面向法科生的法学专业教育的知识媒介。政法院校新媒体建设要紧扣“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一目标进行内容、话语和形式设计, 植入法学人才培养元素和法学特色教育活动, 将新媒体平台打造成为“第二法学课堂”。

(二) 服务发展:提供线上法律援助服务

政法院校新媒体需要强化服务, 秉承“以所学回报社会, 让人人享有正义”的宗旨, 以免费的线上法律援助满足社会群体的法律需求, 从而吸引用户订阅新媒体账号。对于社会群体在新媒体后台的留言, 政法院校新媒体运营团队应及时获取, 第一时间进行解答并反馈给微信订阅用户。通过由政法院校师生组成的线上法律援助团队, 为社会不特定群体进行普法宣传教育、提供生活中法律咨询解答, 与微信粉丝形成互动, 增加政法院校新媒体粉丝黏性。这样既达到了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的目的, 也为政法院校新媒体吸引了大批粉丝, 同时也有助于政法院校社会美誉度的提升。

(三) 特色发展:打造特色法律文化与品牌

政法院校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 营造法律文化氛围。首先, 政法院校新媒体平台不应与高校其他新媒体平台拼信息量, 而要以特色取胜。而这种特色, 即法律知识。对于高校内发生的事件, 通过法学的专业分析, 挖掘事件背后的法律深度, 用法律说话。其次, 作为高校内部独家法治媒体报道者, 对热点事件应给予权威性的解读, 形成公信力, 从而发挥高校内部舆情引导作用。最后, 政法院校新媒体平台要树立全体法科生参与的运营思路, 增强法科生的主体意识, 吸纳法科生组建运营团队, “众筹”新闻进行法律解读。

(四) 社群发展:搭建与其他院校信息桥梁

政法院校要基于高校青年共同的兴趣, 利用法律人人“相关性”特征, 在新媒体平台上与其他院校学生形成互动和交流, 依托法科生人际关系, 让政法院校新媒体平台进行社群化传播, 形成法科生归属感, 促进政法院校新媒体平台成为高校内不同学院法律信息传递的桥梁。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 政法院校要与时俱进, 抓住机遇, 充分发挥法学专业优势, 特色发展, 变革创新, 应对其他院校新媒体的挑战, 开辟政法院校新媒体突围路径。总之, 政法院校要通过专业发展、服务发展、特色发展和社群发展等模式, 通过新媒体宣传, 增强政法院校的影响力, 从而进一步推动政法院校法学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杜洪宇, 王奇.“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法治新媒体大有可为[J].记者摇篮, 2016 (9) :37-38.

[2]赵越.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状况分析[D].沈阳:辽宁大学, 2015.

法律人 篇10

一、法律推理的涵义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 我国司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界把亚里士多德的经典逻辑三段论作为司法审判中的重要推导工具。即大前提———案件事实;小前提———法律规定;结论———法律适用。这样的一种推导模式, 既符合“逻辑是必然得出”的基本属性, 又符合“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普遍性”的司法原则, 鉴于这样的优点, 我国逻辑学界和法学界开始把形式逻辑应用于法律领域中, 特别是司法裁判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 长此以往便产生了“法律逻辑”这一交叉学科。法律逻辑的内容, 亦被局限于法律推理的范畴。

对于“法律推理”一词定义, 由于国内外专家学者视角不同, 见解不同, 故而呈现多种观点, 总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 逻辑推理模式:即认为法律推理是形式逻辑推理在法律上的适用, 是抛开思维的内容而只关注思维的形式的推理模式。此种模式被雍绮等我国早期法律逻辑学者认可。

第二, 规范推理模式:即认为法律推理就是法律规范推理, 此种模式被欧洲大多数学者支持和认可。

第三, 法律适用模式:即认为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技巧, 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将一般法律规定适用于具体案件, 论证判决是否正当的一种工具, 是人们做出合理选择的一种理性行为。此种模式不仅被英美等国的学者广泛采用, 而且也被我国大多数法学和逻辑学者所接受。我国法学家沈宗灵教授在其主编的《法理学》一书中就写到: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没有法律推理, 就没有法律适用。

对于以上三种模式, 笔者认为, 前两种模式涵盖面较窄, 不够全面, 没有将法律推理的特点反映出来, 而且也没有反映英美法学家的原意。相比而言, 第三种模式更为适当。体现了法律推理就是法律适用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 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 并在案件事实基础上寻找可资适用的法律规范, 进而得出判决结论的思维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说, 法律推理首先是一种法律适用的活动, 另外, 它也是从案件事实出发, 寻找可利用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它是应用法律和创制法律的统一体。

无论哪一种模式, 都是以经典亚里士多德逻辑及现代数理等形式逻辑为基础, 以“必然得出”为要件。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 国内不论是逻辑学者还是法学学者, 都把法律推理等同于法律逻辑。然而, 法律逻辑在推理之外, 还应当包括更加丰富的涵义。

二、法律推理的局限性

自中世纪以来, 西方学者仅仅把法律推理当作一个经典形式逻辑, 特别是经费三段论的推理过程。直到近代, 当一些社会问题不能简单地运用逻辑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时, 人们开始对形式主义的推理观表示怀疑, 学者们开始积极研究形式逻辑推理方式的不足。“逻辑推理模式”中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推理的局限性亦日趋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形式逻辑的人工语言与法律文本的自然语言之间无法准确对接

形式逻辑中, “思维的形式结构, 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的符号系统。”其所使用的人工语言准确、简练、语义单一, 而法律语言作为一种自然语言, 由于其模糊、抽象、多义, 使得法律条文本身很难直接转化成为符号语言并运用于形式逻辑。在丰富的自然语言中, 推理和论证会涉及到诸多的语境因素, 不易被简单宣示为逻辑上有效或者无效, 也不易用单一的标准去应对复杂的法律推理, 因此二者之间很难准确对接。

(二) 形式逻辑无法识别和反驳“非形式谬误”

所谓非形式谬误, 也称“实质谬误”或“歧义谬误”, 是指结论不是依据某种推理, 而是依据语言、心理等综合因素从前提论证出来的, 这种论证形式在逻辑上不成立。比如一民间借贷合同内容为:还欠款1000元。是还 (huan) 欠款?还是还 (hai) 欠款?这种情形就会产生歧义, 这一歧义谬误就属于非形式谬误, 这一谬误涉及到案件事实推理, 却无法用形式逻辑进行解决。司法实践中, 由于语词、语意、语境的差别以及诉讼当事人情感、思想、陈述事实不同等, 导致非形式谬误层出不穷。这些非形式谬误的识别需要运用法律思维解决, 这种法律思维既包含对法律的深刻理解, 也包含对司法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切身感触。

(三) 形式逻辑将内容与形式隔离开来阻碍法律逻辑的发展空间

形式逻辑为了使形式特点表现更为清晰, 将其从抽象思维的内容中抽象出来, 这无疑对我们把握法律条文或者法律问题的形式和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这种严格的形式化思维既不利于法律思维中的创新, 也不利于对法律本意和法律价值的保护。法律领域许多具有专业性、特殊性的问题, 属于非形式问题范畴, 需要实质推理予以解决。法律逻辑作为研究法律思维的重要工具, 要充分发挥其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 就必须在法律问题特别是在法律实践问题中拓宽视角, 寻求发挥其实践功能的空间。

首先, 法律具有“有限的不确定性”。在对大前提运用形式逻辑推理时, 其对相关性、准确性的论证以及论证的评估问题无法解决, 这就需要形式逻辑突破视角。否则, 法律思维将会受到束缚而难以有所创新, 立法和司法将会陷入一种机械和僵硬状态。其次, 在具体的案件审理中, 形式逻辑的有效判定规则在很多场合无法使用。比如在民事审判领域, 证据优势原则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法定规则。最后, 形式逻辑的形式化推理无法涵盖司法过程中的全部推理。比如实质推理, 形式逻辑就无法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

三、法律推理向法律论证的演进

20世纪70年代, 西方逻辑学界兴起了一场由逻辑学家们发起的运动, 即“非形式逻辑运动”。它以批判性思维为特点, 致力于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非形式化推理和论证的方法、规则和模式。作为一支独立的哲学分支, 非形式逻辑在短短不到40年的时间里, 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 国内开始有学者将这一思维模式引入法律逻辑研究领域。

(一) 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涵义

1. 非形式逻辑的涵义。

美国学者拉尔夫·约翰逊和安东尼·布莱尔提出:“非形式逻辑是逻辑的一个分支, 其任务是讲述日常生活中分析、解释、评价、批评和论证建构的非形式标准、尺度和程序。”他们认为, 非形式逻辑之所以称为“非形式”, 主要是因为它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主要分析工具———逻辑形式, 也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主要评价功能——有效性。

非形式逻辑所关心的领域是自然语言论证, 它分为两部分: (1) 日常讨论, 如报纸社论上对公共事务的讨论; (2) 风格化的讨论, 即一定学科的论证、推论和认识论的特定领域的风格, 如不同的科学。这种关键的区分不是日常谈论与风格谈论的问题, 而是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的问题。不管谈论是什么, 后者是非形式逻辑的关注焦点。

2. 批判性思维的涵义。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直接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 洞悉支持它的理由及其进一步指向的结论。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志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20世纪70年代,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教育领域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批判性思维运动”;20世纪80年代, 批判性思维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开始, 美国教育各层次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目标。一个广为接受的、较易理解的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德尔菲报告》中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 它导致的结果是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 以及对这种判断基于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语境等问题的说明”。《德尔菲报告》强调批判性思维的两个维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倾向 (或气质) 。质疑、问为什么以及勇敢且公正地去寻找每个可能问题的最佳答案, 这种一贯的态度正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报告揭示出批判性思维的六种基本能力和七种倾向, 六种基本功能指: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校准;七种倾向是:求真、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自信、好奇性、明智。

批判性思维带来了“逻辑的革命”。批判性思维与以往各种逻辑理论一样是研究推理、研究论证的, 但它带来了逻辑观念上深刻的革命。第一, 从形式转向内容。批判性思维不是对推理、论证进行形式分析, 而是大胆地把关注点从推理、论证的形式转向了推理、论证的内容, 直接从对各种推理、论证的内容分析中来揭示人们运用推理、论证的规律。第二, 将有效降为合理。批判性思维从合理的角度来评价一个推理、论证, 比如认识和表达上是否清楚、明白, 所做出的判断、解释或说明是否一致、理由或依据是否可靠、可信, 理由或依据与结论是否相关, 理由或依据以及背景知识等是否充分、是否足以得出结论等。第三, 从确定走向不确定。批判性思维打破了形式逻辑“正解答案”的神话, 启发、引导人们提出问题, 并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 从而形成广阔的思考空间, 力求使人们在广泛、深入地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思维效果。第四, 从书斋走向社会。批判性思维与其说是一种理论, 更不如说是一种技能。批判性思维分析、研究的对象就是日常推理、论证, 它直接面对的就是日常推理、论证丰富多样的思维内容。日常思维、论证是批判性思维生命的源泉, 是批判性思维扎根的沃土。

(二) 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都关注于论证

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关注点都在于论证。这种论证不同于形式逻辑中形式化的推演系统, 而是依据经验、实际, 运用人类自然语言所表述的论证。它们的性质和功能简言之, 就是“尊重论证”。这并不意味着现代逻辑研究中的形式论证和实际思维中的非形式论证相互对立, 与其说非形式逻辑研究的兴起是对形式逻辑的突破与超越, 不如说非形式逻辑是研究如何把形式逻辑已把握到的逻辑法则更好地运用到实际论证中去。

逻辑方法对司法过程中法律论证的形式分析和评价颇为重要。因为法律论证合理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裁决需从论述中推导出来, 所以说形式逻辑是基础性的。逻辑方法对分析法律论证的重要性在于, 它从逻辑的视角, 促成了基于证立论述的重构。在重构中, 必须、也必然纳入评价的论证中的隐含要素被明晰化。逻辑方法在评价中的重要性还在于, 它有助于确定裁决是否从论述中导出。如果一个形式有效的论述是构成证立的基础, 那么该裁决即是从该论述中导出。但逻辑效力只是法律论证合理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它本身不构成充分条件。

法律论证的逻辑特征是一种“似真论证”, 法律意义上的真理、真相、或真实其实只是程序意义上和程序范围内的, 即程序中被信息与证据所确认的“真相”。如果说程序提供了一次重塑过去的机会, 那么经过程序加工和确认的“真”, 才是法律意义上的“真”。法庭上所出现的“事实”都不是那种作为物自体而存在的事实真相。法官只能根据他所听证和获得关于事实证据而判断决定。法官与其说是追求绝对的真实, 毋宁说是根据由符合程序条件的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 而就重构的事实做出决断。因此法律论证的逻辑特征是似真的, 其法律论证的结论具有可废止性。总之, 法律论证正当性, 除了形式标准以外, 还要求一定的实质标准。形式逻辑并不提供那些用以评估法律论证实质方面和程序方面的规范。而这就是修辞方法、对话方法等其他方法的用武之地。

总之, 以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法律论证, 是对传统法律推理为唯一内容的法律逻辑的必要补充。目前作为一门学科的法律逻辑学, 笔者认为可以分为第一层次的法律推理和第二个层次的法律论证两部份。法律推理, 以“蕴涵”为特征, 强调“必然得出”;法律论证, 以“似真性”为特征, 强调“说服听众”。第二层次以第一层次为基础, 二者共同构成了法律逻辑的两个层次。

摘要:长期以来, 三段论式的司法裁判推理被作为法律逻辑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内容。随着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兴起, 法律论证成为法律逻辑研究的重要内容。于是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 共同构成了法律逻辑研究的两个层次。

追梦的法律人 篇11

7月又至,毕业又至。收拾好行囊,年轻的中国法律人正在思索:明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成功与失败,哪个会先到?哪一位法律人,最值得我效法追随?中国法治梦,何时能圆?

法律人操守第一

曾记否?吾国《唐律疏议》影响东亚邻国,既深且巨。但司法从未独立于皇权,地方层级行政长官兼理司法,比比皆是,讼师地位尴尬,人人喊打。一言以蔽之,中国与法治,始终缘悭一面。

民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反映升斗小民企盼司法公正的夙愿,却从未落实,良可浩叹。“自古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正是旧时司法形象的传神写照。

近代中国,大陆法制建设大幕缓缓拉开。国外学者感叹:中国立法数量之多,门类之全,进度之快,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立法黄金年代。至2011年先后制定法律240件、行政法规706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一个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刑法社会法等多部门法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中国式法律体系。

徒法不足以自行。立法地基底定,为中国法治大厦奠定坚实基础。下一个三十年,如何适用法律、解释法律、落实法律,成为建设法治中国宏图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机遇。重任在肩,责无旁贷的中国法律人,众望所归,舍我其谁?

法治事业,千头万绪。一言以蔽之,法律职业伦理是重中之重。西方谚语:法官断人生死,本是上帝的权柄。职业尊崇与职业伦理,一体两面。难以想象,一个缺乏社会公信力,道德形象低下的法律人,能够取信于民。

法律人操守第一。倘若操守有亏,就算专业能力再强,只是舞文弄法的刀笔吏而已,一切免谈。法官受贿,无异于神父嫖娼,令人发指。故国外有法谚:法官的形象,如皇后的贞操,不容一丝置疑。 “法律,作为一项关涉规则之治的事业,其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美国最高法院法官霍姆斯说。因而,法律既不是书斋中的想象,也不是书本上的规则,而是与人之行为密切相关的且依据其实际运作来规制人之行为的规则及过程。

转头回望中国法律人整体形象,虽大有起色,但与理想状态犹有差距。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用“稻草人”来做譬喻,在法律只是稻草人的社会,没有人相信,法律的正当程序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好办法。人们遇到麻烦,即使求助于司法,也对司法心存疑虑,又同时通过疏通关系去破坏、规避法制。这正是对当前中国社会现状法律稻草人社会最真实的描述。

法治事业要想成功,关键在人。司法从业者遴选与培训制度,亟待改革。多多吸纳学者、非政府组织、专业人士,以及企业家广泛参与。以避免新入行的法律人经验不足,与社会相脱节,造成人民对司法屡有烦言。近来台湾各界,猛烈抨击法官不食人间烟火,讥为奶嘴法官、恐龙法官、菜鸟法官,殷鉴不远。

离喧嚣向来很近,却又难得离繁华很远的优秀法律人,操守、素质和经验,缺一不可。与民众理念契合,心灵相通,自有难得的默契。就此入手,持之以恒。法律人品行无懈可击,心胸开阔,视野放宽,当事人自己心里有数,骨子里不能不服,社会大众当然折服。

“法制生活人士的黄金时代”

律师,更是中国法律人队伍中的主力军。曾给江青担任辩护律师的张思之说:“鄱阳湖畔,嘉陵江边,北海之滨,巴东西蜀,从首善之区、通商口岸到僻壤边陲、渤海中央,凡有侵权处,总能听到律师的回声乃至呐喊。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已构成为律师伦理。”

1519年,一个被葡萄牙冷落的航海家麦哲伦,带着5艘船和265名船员,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在历经1080个日夜、17000公里航程之后,1521年9月5日,在宏伟的教堂里,18位环绕地球的幸存者手擎点亮的蜡烛,为在这次史诗般的伟大航行中死去的勇士祈祷,其中包括他们在菲律宾被杀的船长麦哲伦。

“18盏烛光是那么微弱,但它照亮的却是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是1987年出生的律师郭泽长最喜欢的一幕。他说,麦哲伦用经历告诉了一个道理,“你今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为在你之前,有人抗议过、奋斗过、争取过、牺牲过。如果你觉得别人的不幸与你无关,那么有一天不幸发生在你身上时,也没有人会在意。我相信,唯一安全的社会,是一个人人都愿意承担的社会,否则,我们都会在危险中、恐惧中苟活。”

新的时代呼唤法律英雄,近年来,法政系异军突起,备受瞩目,俨然成为中国转型的重要推手之一。法律人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不正是书生报国,为权利而斗争。最终实现法治超越政治,法治规范政治。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中国法律人学所当学,为所当为,行所当行。法治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现代法治的精神在于自由,期望有现代的法治,须先有现代意识的人;期望有自由的社会,须先有自由观念的人。展望下一个三十年,环境定当更为宽松开放,足可让法律人放言傥论,有志者大展身手。

回首来时路,短短三十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立法进程。一个东方民族,萦绕千年的法治梦,终于不再遥不可及。中国法律体系粲然大备,法治中国大厦,露出雏形。

法律人 篇12

一、应用性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培养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黑龙江省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需要面向基层政法机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留得下、用得上、能安心、肯扎根”的高素质落地法律人才。明确“落地法律人才”的基本目标是完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关键的核心所在。法学人才大体可分为两种,一为科研型人才,二为应用型人才。前者主要应由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学校来培养,因此大部分高校培养的法学人才都应是应用型的,能适应社会各领域的法学职业。

我们需根据有关部门对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制定应用性法律人才培养标准。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应为“一副铁肩、一双慧眼、一颗公心、一支硬笔、一张铁嘴”,即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生应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高尚的法律伦理道德和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有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法律实务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法律阐释能力、论证能力和一定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是能为地方法制建设服务的应用型法律通才。

二、国外经验

当代国外的法学教育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我们可借鉴培养应用性法律人才的经验。

(一)英国和欧陆模式

法学院面向高中毕业生招收法律本科生(LLB)。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念一年的法律职业培训课程,之后还要进行为期一到两年的专业实习,才可以取得专业资格,成为法律执业者。这种模式下的法律教育者认为,法学教育目标决定着法学教育体制或者法学教育的内容,具有法律思想、法律精神、法律思维方式的综合性的复合人才是法学教育的目标。例如,现在虽然有很多的在线翻译软件,但是翻译的结果往往似是而非,令人啼笑皆非。法律的运用也是如此,将法律规则输入计算机,在输入具体问题是无法得出答案的。如果只培养掌握法律技巧的“法律工匠”,那么法律工作者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因为法律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如果只是简单了解法律或机械应用法律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的运用需要法律人在统筹考虑社会、政治、经济的法律传统,借鉴外国经验以及本土情况下去创造发明。因此,应当培养具有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法律精神和法律思维方式,具有法治信念的人才。

德国法学教育实行双轨制,法学教育由大学基础学习阶段和见习阶段组成,是一种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大学基础阶段的学习以第一次国家考试结束,而见习阶段以第二次国家考试结束,第二次考试合格者称为“完全法学者”,可以担任一定的高级法律职务。最优秀的学生还能够学博士的课程,博士的学位不仅培养学者,也培养法律职业人,要完成博士学位需要3到4年的时间。

(二)北美模式

这种模式把法学教育放在研究生层次上进行,首先有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本科以上的学位,然后经考试才可以进入法学院,学制3年,毕业后所获学位实际上是法律本科,但美国人也把这种学位叫Doctor,即Juris Doctor(JD)。哈佛大学法学院案例法的教学主要是用上诉法院的判决作为教材。哈佛大学对邀请学生做公益工作,提供法律援助。当然这是在老师或律师的监督和指下进行的。这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公众的意识。虽然哈佛大学法学院只要求学生做40个小时的公益活动,但是平均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做了六百多个小时的公益活动。

(三)澳大利亚模式

其模式把法学本科教育与其他专业的本科教育同时进行,学生经过6年左右的学习获得法律和其他一个专业的双学士学位。澳大利亚的一些教授认为法律人才必须要能够分析解释起草法律,及有能力对规则进行诠释和制定。强调法律人才要秉承法律职业价值观,致力于公众服务。

后两种模式都是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即能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人才。

三、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

针对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中普遍存在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我们为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将实践教学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了系统的法学教学新体系。强调法学专业教育与法学职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融知识、素质、能力培养于一体,实现对学生的“厚基础”培养;以应用型、复合型“双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优化相关课程体系,满足不同法律职业岗位的多样需求,实现对学生的“宽口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推理能力、论证能力和事实探知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

(一)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教育

在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思维、法律职业素养和良好法律职业道德。以商法教学为例,商事法律修改频繁,基本理论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既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使学生具备学习新法律、新理论的基本能力。即重视树立学生的商法理念,培养学生的商法思维,教师应阐释商法立法政策、利益衡量、价值判断等相关的商法思维方法,使学生掌握在实践中敏锐地找到诉讼争点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使其能对法律依其立法主旨进行阐释,能遵循一定的法律逻辑熟练地进行法律推理,对法律事实进行准确的判断,论证基本的法律价值判断。培养学生准确的判断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缜密的论证能力等法律职业能力。

(二)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

贯穿整个德国法律教学体制的主导思想是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安排上,实践课一般可达课堂教学学时的30%以上。除此之外,还有课堂研讨班、参观考察、实习等必要的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严格考察制度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并使学生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和积极主动思考,增长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而中国传统法学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存在脱节。我们应与法律实务部门合作,实施应用性法律人才“实践平台建设项目”。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找到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契合点,处理好法学专业教育和司法考试的关系,大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教育与行业的双赢。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等。

法学学生的实习环节是提高业务水平、锻炼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必由之路。为了拓宽实习渠道,可以选择到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法务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地方实习。法律与医学一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经实习环节是无法胜任将来的实务工作的。同时,借鉴美国哈佛大学的做法,我们可以邀请学生进行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城镇和农村接触实际,了解最基层的法律需求,探寻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当然这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

(三)职业化师资力量的培养、教材改进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1. 职业化师资力量的培养

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法学教育进行改革,整个教学过程都能应适应这一变革,师资力量方面要逐步走向职业化。一方面,现在法学院、系的师资大多以原来培养学术性法律人才来配备,但他们的实践性教学经验不够,对职业化教学比较陌生;另一方面,在法律实务部门工作的人员虽然实践经验十分丰富,但往往缺少系统的理论教学经历。东北农业大学近些年来已陆续派出一些讲授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刑法的老师到黑龙江省林区检察院、黑龙江省公安厅去挂职锻炼,这些老师经过锻炼后提高了法律职业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既能讲授基本理论,也能传授实务经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同时,黑龙省公安厅也为学校派来了经验丰富的兼职主讲教师,讲授的案例分析课生动、真实,非常吸引同学,弥补了目前职业化法律教学中师资的不足。学校的法医课与刑事侦查课长期聘请曾经担任过法医、从事侦查工作并在高校从事过教师工作的专家授课,学生反响特别强烈。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具备学术素养的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养。

2. 教材改进

针对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所使用的教材不宜艰深晦涩,在保证其专业性、理论性的同时,应强调教材一定程度的实践性。目前,东北农业大学法学院核心法学课程教材主要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系列教材。那些动辄德国法如何、英美法如何,而对中国法有没有这项制度毫不知情或者制度如何一无所知的学生,应该引起我们法学教育者的重视与反思。盲目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法学人才并不可取,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国际化,也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这个教学条件。有条件的可以上,没有条件的也要上,表现在教材上就是完全违背教学规律地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材,这无异于拔苗助长。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宜采用双语教材,“三国法”较适合采用,而其他仅需在课程中对英语术语进行解释就足够了。中国学生应立足于中国法的研习,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服务。法学教材中可适当采用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法律问题。

德国的法学教育教授并不指定教材,而是列一些参考书目,由学生选择在图书馆借阅或者自行购买。上课也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介绍,讲课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学生课下自学其他内容,而教授的讲义学生也可选择购买。我们适时也可采取这种办法,将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书本的介绍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针对本科生的法学教材应以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法律的具体应用为主。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增强教师上课的应用性、解惑性和引导性,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潜力。

德国法律学习普遍采用Seminar(讨论课)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法学研究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学批判精神及论证说理能力。1773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在哥廷根大学创办哲学seminar,首次将seminar引入到大学。该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授的指导下,就某一课题结成小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自由地进行学术探讨。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深化学生对某一主题的认识。教学方法可多采取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多维互动以及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我们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从传统的“灌输式”转为探究式、从教师外化转为学生内化、从法律文本转为法律实践。进行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建设立体化教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多元化法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机制的设计

多元化法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和追踪评估对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司法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法学教学的指挥棒,其通过率成为许多地方衡量法学专业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司法考试是集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职业资格于一体的专业资格考试,是取得法律职业资格、通向法律职业的必经考试。由于法学专业在前几年炙手可热,许多学校都争先恐后地办法学专业。学校就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出来大量法学毕业生这种“产品”,为了避免产品积压而打开市场,许多二三流学校成了名校硕士研究生的重要输送地和司法考试通过率高的重镇。由于司法考试具有质量认证的效用,也因此成了这些学校检验生产能力的技术指标和摆脱不好名声的炫耀资本。客观来讲,我国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只有10%-20%左右,远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同类考试的通过比例,美国的律师考试长年维持在70%-80%,日本的司法考试为50%,我国的含金量确实很高。

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可以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一个指标,但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基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确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评价目标。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若干项目,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评价目标。要想做到评价的客观化,就应制定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二是确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可采取量化的标准,这种标准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客观性。例如清华大学法学院的1学分的“学术活动”这门课程评价指标,就是在听过学术讲座后,用学生的校园卡刷卡的次数。除此之外,学生参加辩论赛的成绩,参加社会活动的评价等等都可以纳入量化评价体系。对教师来讲,教师的工作量、科研成果等可以成为评价指标。三是采取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要想做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就应该既对培养结果,又对培养过程进行全面地卓有成效地评估,这样才能促使法学教育者不断对法学教育进行反思,提高应用性法律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在培养应用性法律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应用性法律人才培养为目标,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留得下、用得上、能安心、肯扎根”的高素质落地法律人才。不断推进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法律职业能力培育。

摘要: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我国可借鉴国外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先进经验,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快构建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即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教育,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职业化师资力量的培养,进行相关教材改进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设计多元化法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机制,助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培养出一批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构建,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保树.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EB/OL].宁波考培网,2006-09-14

上一篇:六大园区基础建设项目下一篇:散文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