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2024-10-27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精选12篇)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篇1

与高中阶段基础教育科目相较而言,高中物理是一门服务性极强的社会实践课程,抽象的物理学概念和理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难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基本理念,采取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不断革新教学方式,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对学生掌握物理学知识及操作技能起到促进作用。不仅要保证学生能通过高考考核,并促使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养成自主探究生活中物理学问题的能力,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一、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中的生活内涵,使基础教学活动始终保持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通过具体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实践能力,并最终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换言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即为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物理学知识,对学生学习物理进行指导教学,使其掌握物理知识,并学会应用物理知识,使物理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和生产实践。通俗来讲,生活化教学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最终是为了生活。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注重物理教学活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于生活化教学使物理学科教学更富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并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对物理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养,为学生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探讨

1.教学观念生活化

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观念转变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基础要求,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科知识系统而高效的传授,对学生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几乎不重视,这是典型的科学认识论表现。转变这种工具性的科学认识论教学观念,要求我们关注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过程和体验,唤醒内在需求,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即从生活世界观出发的生活认识论。这不仅能促进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生活化

物理学是源于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教材编制上需要注意教材内容的生活化,结合生活实践经验,得出物理理论,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掌握物理实践能力,对抽象难懂的高中物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教学设计上积极采纳学生建议,综合考虑学生兴趣所向,扩大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高中物理教学中还要重视以学生现有经验为依据,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物理知识分析研究, 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物理教学目的。

3.教学方式多样化及生活化

物理知识和理论的抽象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方式的革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改变传统的教师课堂传授、理论讲解以及习题训练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选用图表、漫画、照片等形象生动的方式,并结合一定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比如幻灯片、Flash课件、动画视频等,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生活化。另外,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如通过乘坐电梯、过山车来体验失重和超重的物理现象、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静摩擦现象、用常见生活器具做家庭物理实验等,来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

4.实践内容生活化

对于实践性极强的物理教学来说,还要重视物理实验和实践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有效掌握物理实践技能,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后进行探究解决。物理实验也是高中物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实际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十分必要。实践内容的生活化教学,首先, 取决于物理教学实验设备和实验室的完善,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条件。其次,在课堂实验之外,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对提升学生物理知识掌握和应用探究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社会实践不仅有助于高中物理知识学习,还有利于高中生全面认识社会,实践结论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优化社会资源、调整经济发展起到帮助。

5.教学主体关系和谐化

促进教学主体关系和谐化是新时期素质教育中保持课堂活力和创新性的基本途径,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关系平等、尊重学生个体个性发展、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良好互动以及学生之间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等方面。和谐的教学主体关系,对创建宽松有趣的课堂气氛、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环境的优化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探究物理规律、归纳物理方法等方面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同时,教学主体关系和谐化能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问题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学生个体在新时期社会需求下健康发展影响重大。

三、小结

总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不仅顺应新课标下对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基础要求,对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有重要作用,还满足了当今社会的人才储备需求,为我国优秀人才的培养打好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要坚持素质教育方针,不断探究教育改革,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做出贡献。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篇2

摘要:任何学科都或多或少与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学科是由存在于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建立的,人的生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生活性。地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它的身影。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农业生产需要地理知识,国防建设、外事活动甚至对外贸易均离不开地理知识。由此,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生活活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地理;生活化

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就是地理教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便是运用地理知识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现如今的高中教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机械地接受,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实际生活运用的能力十分不足。面对这种状况,高中地理教学急需改革。改革的重点便是拉近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促进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将生活和地理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进而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具体而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包括了内容生活化、过程生活化、目的生活化。此外,还必须遵循生活化、针对性、科学性、发展性、真实性等原则,构建系统而全面的地理生活化教学课堂。

二、实践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符合课标要求,凸显地理学科价值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对分析和解决当前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对此,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就对地理学的课程性质进行了强调,甚至要求学生立足课堂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习,继续构建地理终身教育,赋予了高中地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代使命,凸显了地理学科的价值。

2.符合学生实际,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地理生活化教学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多种生存技能。和传统的填充式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机械式学习转变到新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当中,兴趣更加浓厚,积极性更高,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符合社会需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生活化教学将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强化学生的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思维,使之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应用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更多的人才资源。此外,地理生活化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理论学习的机会,改变了教师传统教学观念和手段,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二、生活化教学

1.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有效增强高中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是必要的,这需要实现地理实践观察模式及地理实践调查模式的结合,优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中相关地理现象的解释。比如,在交通运输布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状况等进行调查,让学生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这些地理现象的解释,然后让学生提出相关的建议,通过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开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2.教学实验活动的开展

高中地理知识理论具备抽象性的特点,有些基础差的学生难以进行相关地理难点知识的深入性理解,为了实现学生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进行各类实验活动的开展,实现对相关教学工具的使用,将抽象的地理知识教学过程转换为具体的视频演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多媒体设备、地球仪等教学工具的灵活性使用,如果教学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相关地理实验的创设,通过对实验活动的展示,为学生进行各类地理现象原理的解释。比如,在地球自转及公转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地球自转及公转过程的视频动态演示,也可以利用地球仪及手电筒进行地球自转及公转过程的现场??验,确保所教授地理知识的生动化、形象化,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增强。

3.寻求生活支撑,突破难点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教师不应只是强势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应积极寻求它们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以实现重难点知识传授的有效突破。同时,这种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联系,能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以教学“热力环流”为例:若是直接地给出“热力环流是地表受热不均引发的”这一结论,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比较抽象,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此,可用日常生活中的“烧开水现象”辅助解释:在烧开水过程中,由于壶底受热程度不同,会出现“中间气流上升(水沸腾后蒸汽会顶起壶盖),而四周气流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就类似于热力环流――地表受热不均引发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进而导致气压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犹如“给自行车打气”:当地表受热形成上升气流时,近地面的气压就会变低,而对应高空区域的气压则变得高起来。用同样方法可以分析受冷地区的气压。前后两种教法相比较,孰优孰劣自然不言而喻。

4.多种渠道渗透“生活化”地理知识

地理知识的掌握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生活化较强的特点,挖掘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活化”地理知识的渗透,以学生日常所见的多种工具作为渗透的平台,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现代网络的运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之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地理知识,并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所获取的地理知识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让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经常观看一些有趣的地理节目,以便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地理书籍。当然,所选择的课外书要以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实践证明,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地理生活化的渗透不仅能够增强地理教学的生活化趣味,而且对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浅探 篇3

在具体物理教学中,为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教学实效,可采用生活化教学法。本文就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定义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状(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现有的物理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将课堂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主要有:一是从学生来看,通过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或影响,同时因为生活化的高中物理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二是从教师来看,通过生活化教学,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能将抽象、深奥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在减轻教师教学难度。三是从新课改来看,生活化教学,能促进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1.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基于新课改理念,物理教学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此,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课堂实例的列举,都不应离开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师应当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是实施教学的首要前提。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尽可能地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解析文本内容,使其切身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到处有物理。例如教学《圆周运动》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汽车转弯和洗衣机的脱水等进行教学。

3.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采用单一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应尽可能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课堂导入时,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并科学合理地编制生活化的练习。以有关弹力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

用踏跳板,撑竿跳高时运动员是借助杆的弹性形变时的弹力,那么同学们还可以举出生活中哪些借助弹力的例子呢?从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4.用生活经验强化物理知识

尽管物理是一门理解性强的学科,但也无法脱离立足于生活经验的记忆,直观形象的记忆更容易留在学生的脑海中。比如在学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拍照和拍视频进行讲解,而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两种图像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则可以分别用生活中的两句口号来强化记忆,“向前看齐”(波动图像),“向后看齐”(振动图像)。又如,将抽象的电场强度形象化为生活中可感知的部分。生活中,温度计可测量温度,但不能改变环境中的温度,同理,检验电荷只能显示电场强度而不能改变电场强度。这样利用生活经验记忆和强化物理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5.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不少物理教师以为实践活动就是在课堂上动动手、做做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就够了,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在书本教材之外,应该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对社会各大工厂的实地调查,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对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锻炼。与此同时,高中生的社会实践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足,可以不断完善其人文精神与修养,为将来优化整体社会资源打下基础。

6.传递物理前沿科学知识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物理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并且慢慢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前沿报道充斥于我们的耳朵和眼睛。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样一种生活化的前沿优势,将最新的物理前沿知识导入到我们的物理课堂中来,让学生知晓每一个高新技术背后的物理知识,与我们所学的基础物理知识是不可分割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与书本内容对应的高新技术点,也可以让他们从这些前沿知识的宣传报道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与强大,激发出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之后,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生活化物理问题为切入点,然后加载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互动式的教学才是生活化物理教学的持续之道。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探微 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有效课堂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 乍一看, 二者的理念好像相反, 其实不然, 都强调生活和教育相互融合, 离开了生活的课堂是死的课堂, 离开了生活的教育没有生命力。

尽管新课改已推进多年, 但高中物理课堂仍然不同程度地受“一考定终身”的束缚, 存在应试教育的态势。教师为考试而教, 学生为考试而学, 满堂灌、被动学屡见不鲜。笔者在教学中试图改变这些现象和不足, 通过对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进行探究和实践,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生活化。

1.改变教学理念, 教学观念生活化。思想、观念、理念是一个人的行为先导。因此, 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 坚持课改理念, 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为主导思想, 彻底改变物理课堂枯燥无味、强制性学习、被动式接受、课堂气氛不活跃、缺少生机和活力、更谈不上生命力的突显、生态课堂的特征等问题。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凸显物理学科的生活化, 改变自己的观念、理念, 做到教学理念的生活化是新形势下课改的要求。

所谓物理教学的生活化, 指在物理教学中, 师生是平等的,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尊者, 学生以合作、伙伴等身份共同探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课题, 依据各自经验、实践思考、探究生活与物理相联系的真谛, 刺激学生对物理的渴求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用其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运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教学内容生活化。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指物理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 学中, 应走出教学为了考试、为了分数的误区, 多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物理的重要性, 运用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 以体验、合作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生活即教育”, 生活中有物理 , 物理中同样有生活 , 生活中包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 教学时, 教师应认真思考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亲身生活经验, 使生活素材成为教学的教源、学习新知的依据和阶梯。如教学“电势能”时, 导体两端的电势差和两只水桶中水面的高度差极为相似, 这样进行类比, 形象、贴切、生动, 利于理解。又如学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时, 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水管对水流的阻碍作用, 因此, 二者类比, 简明、直观。

物理学科中实验很多, 但由于时间所限、实验器材有限, 不可能每一个实验教师都亲自演示、学生都能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操作实验, 此时, 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用品可以成为实验器材和教学资源。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 研究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的关系时, 学生都有生活常识:一个铁块和一片羽毛同时从一个高度下落, 铁块先落地。教学时,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铁块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再联系本节课的知识, 从已有经验入手, 浅显易懂。此时, 再给出思考题:一个铁钉和一个小棉花团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 哪一个先落下? 学生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另外, 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是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方法之一, 可以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用品, 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用品的工作原理, 如电风扇、水泵的工作原理等;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高科技, 如太阳能、核能等, 使学生的视野从书本拓展到生活、社会、国家。

二、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 实现教学方式生活化。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方式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 联系社会实际。要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生活化,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首选, 能使课堂活起来。

1.录像法物理教学生活化。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 汶川同胞伤亡惨重, 道路阻断、桥梁塌陷、铁路损坏……为给幸存的汶川同胞救济食物和饮料, 运输成了大问题, 只好空投……给学生展示这段视频, 学生通过观看, 回顾汶川地震的史实,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飞机投放食物时, 欲准确投放到指定地点, 是在指定地点的正上方投放还是提前投放, 为什么? 以视频再现社会生活的缩影,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是物理教学生活化的体现。

2.歌词引用体现物理教学 生活化。 如学习“支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时, 通过演唱革命歌曲“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启发学生思考:这两句歌词描述了几种运动, 各以什么为参考系? 用歌词引入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使学生的学习生动起来, 课堂上有歌声、有笑声, 充满生机和活力。

3.观察法体现物理教学生活化。在一个有云的夜晚, 让学生观看星空和月亮, 学生抬起头望月时, 感觉月亮在云中穿行。课上启发学生思考:选取的参照系是什么? 这种观察法虽然是闲情逸致的休闲方式, 但毕竟和物理知识的学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学中不妨注重这些小细节。如雄鹰在空中拍打着翅膀翱翔, 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等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很多, 雄鹰和足球都在做机械运动, 这样物理教学生活化得以体现。

物理教学中实验很多, 但实验离不开学生的细心观察和思考, 否则, 实验将毫无意义。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 强调教学的生活化。肖川教授认为:学习精彩, 生命才精彩。因此, 要想使学生学习物理有浓厚的兴趣、不竭的动力, 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喜悦, 物理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力争物理教学理念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等, 打造生活化的高中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2.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篇5

【摘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科是高中学生所必修的科目之一,不但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升学发展,更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物理源于生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也与人类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若想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重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主要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力学教学为例,探讨了如何做好物理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教学 力学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56-02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越来越趋于生活化。与其他科目相比,物理是一门比较复杂和艰涩难懂的课程,物理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及分析能力等要求较高。据调查显示,大部分高中学生都觉得物理学起来非常困难,所以教师必须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简化高中物理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在这方面,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以下笔者就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力学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做好物理生活化教学。

一、利用现实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物理是一门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还是在军事和工业领域,都需要运用到物理知识。不过,物理也是一门知识比较抽象化的学科,高中物理知识大多艰涩难懂,导致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成绩难以提升。对此,教师必须要采用一种更加直观和简单易懂的方式来给学生讲授物理概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实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生活中处处都可见到物理现象,在这方面,教师不难找到有用的情境引入课堂。以力学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先利用常见的生活情况对学生提问:假设在你前面有一块很重的石头,你们谁都无法搬得动这块石头,但是如果拿一根长铁锹来撬这块石头,就会很容易将它撬起来,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再如,可以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几乎天天都发生的上下楼梯现象进行提问:同样一个楼梯,为什么你在上楼梯时会觉得很累、气喘吁吁,而在下楼梯时却觉得很轻松呢?以上这些都是学生所经常碰见的、具有深刻体会的现象,比起直接给学生讲述课本中的力学概念,不如先以这些常见现象为入手点,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现象的体会而逐渐理解知识,从而既吸引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情感共鸣,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师生之间交流

生活化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以力学教学为例,在给学生讲述力的分解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水为什么永远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呢?过山车为什么要设计成盘旋形状呢?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自主讨论,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巡视,时常与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既了解学生的想法、考察学生的能力,又增进师生感情。当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都派一名代表来总结自己小组所讨论出来的结果,最后再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教会学生物理知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举例名人事例和科技报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高中物理知识难度较大,所以大多数学生都对该课程提不起学习热情,这极大地抑制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若想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首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名人事例和科技报道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们感受到物理学家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国家科学技术日益强盛所带来的好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加强实验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更是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和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实验效果,从而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到“实验”两字,很多人都会觉得很复杂,但其实物理实验不仅仅指那些非常复杂的实验,有些实验是非常生活化、简单易行的,例如在力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简易的弹簧秤,然后利用弹簧秤来做实验了解胡克定律。另外还有一些实验是在生活中处处得见的,不必让学生亲自尝试,只需要收集生活数据即可。例如关于刹车与刹车距离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这方面的数据,然后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生活化的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死读书、读死书”的弊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的教学也要生活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生活中有关物理的情境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化旺.浅谈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力学的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164.[2]张惠爱.试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58.作者简介:

刍议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 篇6

[关键词]力学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7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越来越注意将学生的生活与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而作为物理学基础与核心的力学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生活中几乎处处都可以开展力学生活化教学,因此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联系生活实际,让物理课堂充满“力”量。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如今的物理课堂早已不是之前的“机械式”“灌输式”的课堂了,而是多元互动的新型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感受力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第五章第7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自主探究以及交流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并具有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课上,我并没有直接讲解课本知识,为了更好地引入课堂教学,我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某游乐园观光小火车脱轨的视频,之后又让学生观察我带来的火车轨道模型。待学生看完这段视频后,在他们感到害怕时,我趁势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坐过过山车或者火车之类的交通工具?那么在拐弯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自己前两节学的知识简单分析一下小火车脱轨的现象?在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探讨后,再向他们讲解火车轨道模型以及常见的离心现象等课本知识。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通过视频、模型,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创设生活情境,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印象。

二、撷取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

教学素材是物理课堂上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只关注课本上已有的或者试卷上常见的素材,而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开展物理教学。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滑动摩擦力的规律并能正确计算其大小,判断其方向,同时掌握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法。上课时,我在简单讲解了一些基本物理概念后,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他们的知识,以自行车的运动情况为例,引导他们分析。就滑动摩擦力而言,可让学生想象自己平时骑自行车上学的场景,结合刚学的公式计算后胎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让他们互相交流。在讲解静摩擦力的时候,让学生想象一下每次骑自行车时自行车由静止变为运动的过程,并在黑板上画图分析这个过程。讲解完后,不但让学生对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而且也以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对摩擦力知识的掌握得更充分。

在上面的例子中,巧妙利用生活素材,并在力学教学中加以运用,不但拓宽了物理教学资源,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开展生活实验。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众所周知,物理离不开实验。传统物理实验往往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过于“理想化”,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中,当讲解重力及重力加速度时,学生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但并不知道具体的值为多少。教师可在后面的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能力,可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即两人一组到实验室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值,并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论如何将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篇7

1 用生活事例引入新课

如在讲气体的性质这章节内容时,可以从故事入手,外国的一位元首看到我国的爆米花机能够把大米膨化成又香又脆的爆米花,很吃惊,后来这位元首在结束对我国的访问时,订购了许多台这种被他称为“大米充大机”的机器。同学们一定吃过爆米花也一定喜欢吃爆米花,而到目前,现在的爆米花机已由原来的密闭容器(甜味剂是糖精)改制成不密闭的高压锅(甜味剂为糖和奶油)制作,更方便、更营养,为什么能把这些粮食转化为比它大几倍的香又脆的零食呢?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器材作为演示实验的仪器。例如,在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玻璃球来替代教师的演示实验,具体做法如下: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书本大小的玻璃板,板上放十个玻璃球,用勺一个一个把球盛到碗里(滚出玻璃板的球不能再盛),看谁在15秒内盛得多,然后再来讨论获胜的秘诀。再如,在讲述自感现象时,我们拆下了五十多个废日光灯管的镇流器,让每个学生感受自感电流,具体做法如下:用两手捏住镇流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接于一节干电池的两极,然后突然与干电池脱离(注意手与镇流器的两接线柱始终不脱离)。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使演示实验成为随堂实验,因为仪器简易随处可见,就算买也价格便宜,容易办到,而且学生感兴趣,并在心理上消除了对学物理的恐惧。

2 把生活实例编进习题

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巧。如下题:目前新建楼房的供电系统中已经不再使用保险丝,然而使用一种自动控制的安全电路,当用电负荷过大或发生短路时,电路会自动切断,如果站在地面上的人碰到火线而使火线与大地经人体构成通路,电路也会自然切断,以保人生安全。我家新居装的就是这样的电路,搬家后,我看到墙上的电源插孔中是三线的,为了安装电视机,买了一个插板,插在墙上的一个三线插孔中,然后把电视机的插头插在插板的插孔内,但是接通电视机的电源时,室内所用的插座全都断了电,表明电路自动切断了,到配电箱一看,果然是“掉闸”了,是电视出了故障,用电量太大了,用手把总开关闭合,换其他几个确保正常的用电器插到这个插板上直至耗电只有15w的小电灯,仍然是这样,但是,把插板插到墙上其他插孔,一切正常,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样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不仅需要物理知识,更需要读懂、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将物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

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篇8

一、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素材,将生活实例引进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课的安排是否得当,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教学效果的良好与否,取决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找生活中的物理素材,把学生熟悉的、蕴含着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将教材中单调、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还原为实际生活的物理情境,让物理教学生动又切合实际,使学生感悟其中的物理知识。

如:讲到超重和失重时,采用简短的自拍视频(如利用学校隔壁小高层的电梯,让学生站在体重计上,观察电梯运行中体重计示数变化情况),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超重与失重、实重与示重的概念;讲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时,从实验室拿来砂轮,让学生直接观察炽热微粒的飞出方向,更直观地说明了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学生看到视频中熟悉的同学和环境,学习兴趣迅速提升,与老师的配合也更加积极、踊跃。

二、利用熟悉的生活材料自制实验仪器,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感受。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物理研究方法的认识、研究过程的体验,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实际教学中,实验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有时实验室器材短缺,几个班级同时开课不够用;有时在进行演示的过程中,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只有靠得近的学生能观察到;有时实验仪器结构复杂,只能由教师操作,学生只能观看,不能动手,缺乏真实体验;更有时实验现象持续时间短,对测量造成困难……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如:易拉罐、乒乓球、橡皮筋、饮料吸管、胶带、汽球、儿童玩具、废旧电器零件、鸡蛋、建筑和装修的各种边脚料等来做物理实验或自制实验仪器。不仅能让学生逐步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真实感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如:《向心力》一节“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演示实验中,让小球沿事先画好的圆做圆周运动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即使成功,圆锥摆的运动持续时间也不长,造成周期的测量误差较大。笔者利用小电风扇的电动机带动圆盘转动制作了一个电动圆锥摆,使得实验稳定,测量精确。

三、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设计习题。

《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一个好的习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在设计练习和习题时,应选择有实际科技背景或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习题的背景可以从物理学史、生产和生活的实际、现代科技等方面选取。此类题联系生活实际,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能量的守恒定律与能源》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曾采用了这样一个例题。据专家介绍变频空调比定频空调要节能,因为定频空调开机时就等同于汽车启动时,很耗能,是正常运行的5至7倍。空调在工作时达到设定温度就停机,等温度高了再继续启动。这样会频繁启动,耗电多,而变频空调启动时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而运行过程是自动变速来保持室内温度,从开机到关机中间不停机,而是达到设定温度后就降到最小功率运行,所以比较省电。阅读上述材料后,探究以下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变频空调节能,运行中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B.变频空调运行中做功少,转化能量多

C.变频空调在同样工作条件下运行效率高,省电

D.变频空调和定频空调做同样功时,消耗同样电能

此题中,要选出答案对学生而言不是非常困难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是平时家用空调被搬到了物理习题中,并用物理知识做出了明确解释。

四、引导学生课外探究,积累生活中的物理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处理,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

由于受到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对物理中涉及的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缺乏真实的感受与了解,建模较困难。生活经验与体会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教学时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多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进行课外探究,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这些生活经验和体会中学习、理解物理知识,并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认知过程。其次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摆事实、讲道理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注重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建立概念,归纳规律的过程中受到物理思想与方法的熏陶,提高物理建模能力。

如:(2011年江苏卷第4题)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3J B.3J C.30J D.300J

此题看似简单,但是没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就不会知道一个鸡蛋多少重;如果不会仔细观察、进行比较,同样不能求出鸡蛋抛出后上升的高度。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物理知识只是物理学习的一个方面,把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原型,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是物理学习的另一个方面。在教学中我们若从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物理现象入手,把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引入到物理中来,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自然地应用于生活,将物理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提升科学素养和品质,就可以使我们的物理和生活更加精彩,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生活”。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源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也应该构筑在生活的基础上,做到物理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习题教学和课外探究中隐含的“生活化”元素出发,展开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物理现象,生活经验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人教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探讨 篇9

一、学生学习生活化

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要相互融合, 不能分裂成两个不同的世界。所以,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而是能够将它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就必须实行学生语文学习的生活化。

首先就要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 其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我们可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资源。比如说, 开学初, 我们会有一周的军训, 在这短短的一周中会发生很多的事情。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 由于吃不了军训的苦, 很有可能会晕倒, 逃避, 甚至与教官发生争执矛盾。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 我们不能单纯地训斥镇压, 而要巧妙地把它拿到台面上来讨论, 让学生能够自我反省, 因而知道是非对错, 这样远比我们说教来的好。其次就是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社会虽然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但也是一个学习的天地。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现实生活引入其中, 例如:针对现在社会上很多商家为了使广告词变得更时髦, 故意偷换同音字的现象, 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纠正。这样, 一面能够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知识, 一面还能训练他们的社交能力, 实为两全其美。再者, 我们还要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这就需要我们巧妙地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 使之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工具。这样, 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还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第一, 我们的教材内容要生活化。语文教学的资源极其丰富。自然、文物、风俗、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 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来源。教学内容的外延便是生活的外延, 我们要善于将生活场景课堂化。从汶川大地震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骇人听闻的药家鑫撞人杀人案中探讨做人的准则和道德的底线。第二, 教学方法生活化。在阅读课上, 不应只停留在我们讲解分析, 学生洗耳恭听的层面上, 而应该使用更生动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方法。比如:在讲《我的空中阁楼》时, 我就让学生讲讲自家的环境, 设计一下自己理想的居住环境, 描述一下家中的生活情景, 学生会觉得很有意思。第三,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导演, 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设置中。比如说, 我在教授《项链》一课时, 我就考虑到要让学生走入教材中的生活情景, 感受到其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所以我就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编自演, 利用晚自习进行表演, 最后由大家一起打分。这样, 学生通过形象扮演更容易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

吕叔湘先生说:“能够布置好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技能。”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步骤,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语文的实效性。在这方面, 就需要我们在作业的布置上多花一些心思, 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心理因素, 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呈现, 既能达到检测的目的, 又能使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感到快乐。我们不能为了应试, 无所顾忌地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 而不理会他们的兴趣需求。比如说, 学完《长亭送别》, 崔莺莺和张生感人的爱情会让人联想到自身, 学生们会对爱情充满渴望, 我就抓住他们这一心理, 布置了“用诗化的语言描绘出你心中的崔张爱情”的作业。有同学就写出了这样的诗句:相遇相知又相爱/ 为何徒留伤害/ 难躲难藏难掩埋/ 试问原就不该/ 亦笑亦泪亦感怀/ 最怕总是猜疑/ 是缘是孽是无奈/ 唯向红尘之外/ 青山连绵, 隔断了送行的双眼/ 不经意间, 泪水便泛成了波澜。我在教授完《胡同文化》后, 我就让学生研究重庆的火锅文化;所以, 我们要联系生活, 尽可能地布置学生爱做的作业。

高中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 篇10

一.教学内容联系生活

社会生活是阅读课的源泉, 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中蕴藏着巨大甚至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发掘生活中的阅读素材, 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将阅读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人课堂教学之中, 是阅读教学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的重要一环。阅读知识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阅读知识, 教师以教材为蓝本, 以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素材, 选择加工成问题情境, 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 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创设的问题, 由于学生想解决, 他们对阅读知识的应用和对阅读的兴趣就会应运而生。更多地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阅读知识, 阅读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 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 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 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 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

二.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

在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己有的生活体验, 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体验, 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 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我与地坛》时, 在讲到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理解与误解、包容与叛逆、承受与忍受之时, 我列举了家长给我反馈的学生在家中的种种表现:我行我素, 对父母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 和父母讲话的言语简单粗暴, 不愿意和家长沟通, 更不愿意理解父母。学生顿时神色黯然。在此基础上, 我再回到文本, 面对残疾的儿子, 母亲的一举一动中所包含的爱与情, 儿子无视母亲的爱后所体现的自我与任性, 而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关注自己的儿子所体现出来的忍耐与信任。学生们一片肃穆。可见, 在教学中, 调动学生的己有的生活体验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不仅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情感, 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三.穿插生活资料突破课堂空间

要让阅读课堂成为学生关注生活、了解社会、获取知识的一扇窗口, 语文教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和信息的传递者。在教学中, 在恰当的环节中宕开主线, 锦上添花地穿插一些和教学要求相关且学生不太熟悉的材料, 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也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从而提高课堂的含知量, 也能让课堂起伏有致, 妙趣横生。曾经听一节公开课, 老师在讲到《白杨礼赞》中的象征手法时, 穿插演唱了《小白杨》, 待学生唱完, 老师问:“歌曲是歌颂什么的?”学生很轻松地回答:“解放军”, 然后老师把歌词一改, 唱到:“一个呀解放军, 站在哨所旁, 胳膊粗, 腿儿壮, 守卫着北疆……”学生一片哄堂大笑, 老师假装不懂学生笑的原因, 学生解释说:“这也太直白了, 缺少艺术美感。”然后教师顺势讲到了象征手法的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探究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篇11

一、物理来源于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

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高中物理课程新标准提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有意识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情境中的物理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物理是无处不在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较为密切,把具有知识性实际情境搬进课堂,使学生有相见不相知的感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讲述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玻璃球来替代教师的演示实验,具体做法如下: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书本大小的玻璃板,板上放十个玻璃球,用勺一个一个把球盛到碗里(滚出玻璃板的球不能再盛),看谁在15秒内盛得多,然后再来讨论获胜的秘诀。再如,在讲述自感现象时,我们拆下了五十多个废日光灯管的镇流器,让每个学生感受自感电流,具体做法如下:用两手捏住镇流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接于一节干电池的两极,然后突然与干电池脱离(注意手与镇流器的两接线柱始终不脱离)。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使演示实验成为随堂实验成为可能,因为仪器简易随处可见,就算买也价格便宜,容易办到,而且学生感兴趣,并在心理上消除了对学物理的恐惧。

二、利用生活经验,构建新知识

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说明物理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物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把这些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达到内化。学生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许多物理知识的体验,物理学习是学生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教师应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物理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物理教学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巧。

三、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将物理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

物理源于生活,走向社会,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入物理课,就会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的亲切感。课外实践活动是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自己是整个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其参与性和主动学习意识要强。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可适当给学生布置实践类的课后作业,如在学习重力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月球上的宇航员的活动和地球上人的活动,比较差异并进行解释等。通过类似的实践调研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又强化了其积极愉悦的体验感悟,久而久之,学生自觉运用物理知识于生活实践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和增强。物理实验也是学生课外实践的重点。物理实验就成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最佳途径。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牢固掌握物理理论知识,而且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都有相应程度的提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用常见的生活器具做家庭物理实验,或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可乐瓶、易拉罐、饮料吸管、胶带纸等带进课堂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拉近物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物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究 篇12

一、课堂教学中设置生活化提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进行,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设置恰当的生活化提问, 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问题去思考、去探究。

例如, 教师在进行“染色体变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 可以先在课前设置一些生活化提问, 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带动课堂教学。比如,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进行思考:“你从水果市场上买回来的无籽西瓜, 跟普通的西瓜有什么区别呢?无非就是没有了种子, 人人都知道一切幼苗都是由种子培育出来的, 那么这种无籽西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呢?有谁知道是什么原理呢?”通过设计学生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问题, 就能让学生更加能够理解教材内容, 学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窂固。又如在教学完“物质跨膜运动”时, 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化提问:平常吃了比较咸的食物之后, 口腔和嘴唇都会变得十分干涩,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还有焉了的青菜再次放入水中, 过一会为什么就会变得硬挺呢?在学习了有关“酶”的知识后, 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去进行思考:使用加酶的洗衣粉去洗衣服时, 是用冷水洗出来效果更好还是用温水洗出来好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或者说, 在处理衣服上的油渍、血渍时, 用哪种类型的洗衣粉效果会比较好?好的原因是为什么?通过设置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 更能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向学生讲授很多的概念、名词和原理, 但是这些概念、名词和原理都比较抽象, 学生很难理解, 而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又枯燥乏味, 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模式, 多进行课堂生活化教学, 让学生平时的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这样使教材内容更加具体和形象, 而且也降低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难度, 使学生不再感到枯燥, 更加轻松自由地进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 在讲解“细胞结构”这一课时, 教师只是对着课本把细胞结构的名词解释读几遍, 学生是很难理解的, 因为细胞既看不见, 也摸不着, 理解起来相当困难。因此, 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一个生活化的故事情节, 将抽象的细胞比作一个具有生命的王国, 在这个王国里住着不同的细胞的结构, 而细胞膜是王国的边界, 起着保护整个王国的使命, 王国中的细胞质是大型的工业加工场地, 而细胞核是整个王国的最高领导中心, 掌管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核酸是国王, 是王国的统治者, 核糖体是制造厂房, 制造蛋白质, 线粒体是一个动力工厂, 为细胞制作能量, 高尔基体是运输队, 将制造出的蛋白质运到膜外。这样去进行比喻, 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 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以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生物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 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因此, 学生在经历过课堂学习后, 就要把所学到的生物知识再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让生物知识为实际生活所服务。这样, 学生在实际应用知识的同时, 就会找到乐趣, 也能认识到生物知识的重要价值, 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更好地学好生物知识。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 更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生活。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教学完“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呼吸作用”之后, 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让学生很好地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 到处是鲜花盛开, 绿树发芽, 一片生机勃勃, 早晨进行朗读或锻炼时是不是到有树木花草的地方更加舒适呢?学生听教师这么一提醒, 一下子就想到了学过的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知识, 从中得知, 植物在夜间停止制造氧气, 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当学生去进行朗读和锻炼时是需要大量的新鲜空气, 对氧气的吸入是很重要的, 而早上去树木花草旁朗读和锻炼, 则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因此, 早晨应到空旷的操场或者教室里进行朗读和锻炼才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发展的。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细胞呼吸知识, 回家自制酸菜和酸奶,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上一篇:生命教育语文阅读教学下一篇:中国民族特色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