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通用9篇)
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 篇1
课堂文化应该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 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为文化就是价值追求, 课堂文化就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而课堂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 应该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应该是对智慧的激发和启迪, 应该是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所以建设新的课堂文化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互动、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氛围, 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 赋予课堂以生命。
在陶西平的文章中提到研究课堂文化建设需要关注四个问题, 即目标的基础性、理念的人本性、价值的导向性以及模式的多样性。由此可知, 化学课堂文化构建中也应该注意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在很多老师的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的主体性。我认为, 化学课堂文化构建首先应重视基础性。陶西平提到:“作为我们基础教育来讲, 重视基础性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因为习惯是基础素质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叶圣陶也曾说:“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 就是培养习惯。”所以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应不断地培养学生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在看似不经意间向学生渗透化学学习习惯, 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贵州省贵阳市的市级教研活动中, 在一节《化学式和化合价》课中, 有较多的化学符号练习, 每当老师发出信号让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书写结束后会自动举手示意已完成练习, 待最后一名学生都安静举手示意写完后, 教师抽取一名学生讲出答案与大家印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很小的环节, 看似简单, 但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这种检验学生是否书写完毕的表达习惯, 既有利于教师全盘掌控学生的书写速率, 又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的整体进度。
再有, 在市级公开课中, 一位老师前后上过两节化学复习课, 一节是单元复习, 另一节是对下半学期的整体复习, 两节复习课中该教师都将学生分成了几组, 每组同学针对课前抽到的复习板块进行归纳总结, 在课上由小组长发言, 组员进行补充, 最终将一章或一个板块的知识系统地呈现在了同学们面前, 这种培养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的习惯给学生最后的复习冲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由此可见, 良好的化学学科习惯的养成, 对促进学生更快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 我将这些年来所思、所想、所观进行了系统的归纳, 通过总结发现, 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 课堂上对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内容也就不一样, 根据教学内容可分为:
1.实验课时, 教师一定要预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验过程进行思考, 教师要准确进行演示实验或尽量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习惯, 这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技能、方法和原理的掌握。
2.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学生一定要自己读书读题, 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维, 进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在化学符号、化学知识和相关图形的学习上, 学生要养成随时在草稿纸上将符号、图形、文字快速转换的习惯, 进而加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快速转换。
4.在课前, 教师要准确、有效地设计提问的习惯。任何一节课, 教师肯定都要提出问题, 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养成, 还能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能力。
我将以上所得运用到自己近几年的化学教学中。如上实验课, 我总是要先问问学生今天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要做好哪些准备等, 于是, 学生养成了在上实验课前, 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准备好实验仪器的习惯。所以, 我的学生基本上实验课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有些学生还能在完成实验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其它实验完成, 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了学习化学的成就感。与没有采用以上方法进行教学的近两届学生相比, 采用此方法教学的学生的实验题得分率均上升了6%左右。
近些年, 我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 同时我也自觉地发现和改进了一些习惯的培养方式, 学生的化学中考成绩逐年提高, 学生在校内的化学操作技能比赛中也屡获优异的成绩。此外, 依托此项研究成果, 我自己也在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 荣获贵阳市中学化学学科骨干教师称号, 而且也在各项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了奖项。在老带新活动中, 指导的年青教师在此研究的辐射作用下, 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所教班级学生学习成绩从刚教书时的平均分最低分逐步上升, 在区、校上过公开展示课, 在校优质课比赛中获第二名, 逐步提高了教学能力和水平。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中教师自觉将化学良好学习习惯以文化的形式带入课堂中, 其深度和广度也是因学生不同而不同, 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探讨, 最终才能准确地将其掌握。
参考文献
[1]陈卫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论习惯[J].少年儿童研究, 2002 (01) .
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 篇2
■本报记者 杨桂青 实习生 侯亚文
“上出一堂好课后的感觉,就像初恋般迷人。”在一堂酣畅淋漓的数学课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华应龙笑眯眯地说,“初恋像一首诗,很含蓄,心里有很多话,却不讲出来。”
华应龙常会有这种“感觉”,每上一堂课,他都有自己的追求,都力求实现一个理想。而每一堂课,他几乎都能收获到意外的惊喜。这也是国务院参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经常夸他的。
听过华应龙讲数学课的人有一个同感,那就是,他不只是一个数学老师,他的数学课不像单纯的数学课,“听华应龙的课,像看春晚赵本山的小品一样充满期待!”
对此,华应龙说:“我一直在思考,数学课怎么能上出文化的味道?我想,老师首先本身是文化人,是学科的一个符号,对本学科应该有相当的了解,如果这点做得不够的话,就会把数学讲死了。”
华应龙,是一位有文化自觉的数学教师。自觉地理解数学文化
1997年,费孝通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第一次提出“文化自觉”这个概念,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作为数学教师,华应龙深谙数学的历史文化。
华应龙曾上过一节复习课《规律的规律》,他打破教材原有的涵义,不是带领孩子回顾和巩固规律,而是来怀疑和打破规律。华应龙说:“我这堂课的主题就是‘请规律再往前多走一步’。告诉孩子,‘两条平行的直线在无穷远的地方一定相交’,‘三角形内角和可能等于180°,也可能大于或小于180°’。”这些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甚至和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形成了矛盾,不仅孩子们感到困惑,一些听课老师也无法接受,他们认为,数学就是真理,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是确定的。“当
孩子向我提出疑惑时,我会告诉他,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变化的,都是有范围的,可能在这个范围里是对的,跨越了这个范围就是不对的。所以我们看问题不可绝对化,要随时接受修正。”华应龙说,“在这堂课中,我以‘规律的王国也是有国界的’作为结束语。课讲完了,孩子们意犹未尽,老师也感到震撼。”
课后,有些听课老师问华应龙为什么要这样来设计这堂课。这实际上涉及数学课的文化含量问题。华应龙说:“从数学教学来看,要做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一定要有很高的视野,一是要跳出小学数学看数学,二是要跳出数学看数学,三是要用哲学的眼光看数学。数学教师要跳出数学看数学,要想上出具有文化味道的课,数学教师本身对数学专业是要有一定基础的,并且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这是华应龙在数学文化方面的自觉。
华应龙说,就数学史来看,数学的发展经历过三次危机,这三次危机促进了数学的不断发展。数学的第一次危机是毕达哥拉斯悖论,人们一直认为,“万物皆数”,但■的出现表明,这样的数是无法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出来的,因此产生了“无理数”这个概念。第二次数学危机是芝诺悖论,比如说,刘翔是追不上一只乌龟的,假设刘翔与乌龟相距110米,两者同时开始跑,刘翔追到110米乌龟开始的点时,乌龟已经往前跑了一段,刘翔再往前跑时,乌龟就又往前跑一段。如此下去,刘翔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这次危机带来的是微积分的出现。第三次数学危机是罗素悖论,又叫理发师悖论,即理发师只为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他是否给自己理发?对此人们不能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这促成了集合论的诞生。从这条历史的线索看下来,数学是在不断地发展。即使是小学的数学课堂,也要让孩子们大概了解到,规律的王国是有国界的,往前跨越一步,可能是谬误。这种对待数学规律的态度,就是一种哲学态度,是对事物持有怀疑的态度。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就含有这样的道理。
自觉地点化生命
每一种学科都隐含着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那么,数学观察世界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孩子认识世界、感受生命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数学的智慧,给孩子一生的发展会奠定什么样的基础呢?
一个叫张嘉芮的孩子把华应龙的数学课称作“疯狂数学”,现在她已经上高中了。有一天,华应龙要准时下课,同学们不让下课,张嘉芮说:“我们上的是疯狂数学。”这种疯狂是一种“思维疯狂”。华应龙说:“上数学课,我是带着孩子们玩儿,但玩儿里有我对数学课的追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传授知识,第二 2
层面是启迪智慧,第三层面是点化生命。”这里面隐含着华应龙对数学课堂文化的一种自觉意识。
华应龙说起2007年11月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五年级四班上过的一堂数学课。
开始,华应龙让同学们自我介绍,其间,发生了这样一幕:
生:我叫董思诚,今年11岁,生日是8月9日,星座是狮子座,天天都过得很快乐,虽然成绩不算太好。
华应龙说:“爱迪生、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成绩都不好。”
一个女生憋不住了,不高兴地说:“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 华应龙笑着问那位女生:“你怎么说我打击你了呢?”
“您说爱迪生、爱因斯坦,诸多名人成绩都不好,是否意味着成绩好的人就没有前途呢?”女生说。
„„
为了保证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华应龙打住了继续探索的念想,可他一直在心里想着,怎么去回应那位女生。
课到尾声,在解决不用圆规怎么画一个大圆时,成绩不算太好的董思诚别出心裁地回答:“可以先确定圆心,画一个很小的圆,然后一米一米地扩大,一直扩大到比较合适的地方,然后把它用油漆画下来。”华应龙情不自禁地夸奖道:“创造!创造!我想你将来会像爱迪生那样去创造!来,给他掌声!”全班同学善意地笑了,和听课的老师一起报以热烈的掌声。
华应龙继续说:“这让我想到一句古话:‘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很棒很棒。当然,原来成绩好的,一样可以做得很棒!”
后来,华应龙不断地想起这堂课。2008年8月6日,华应龙打电话给董思诚,问他在干啥,他说准备去补课,“补补,应该的,成绩不好嘛!”华应龙能听出他语调中的坦然和积极应对的心态。这不正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吗?华应龙又提到了他画大圆的方法,董思诚说:“这不算什么,很奇怪的方法,幼稚!”听到这里,华应龙眼前展现出一幅画:海滩边,一个小孩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垒起来的城堡一下子推倒 3
了。“我相信他会有更大的创造。”华应龙说。
6天后,华应龙又拨通了质疑他的那位女生的电话,女孩还记得他,但上什么课已经不记得了。她说:“只记得我突然冒出一句‘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还记得您说的成绩好的会更好。”
正是这堂课让华应龙悟到,教学要成功,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华应龙说:“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学生尽早地认识到成绩优劣都能成功,而不是眼睛只盯着考试成绩?我想,这不管是对成绩优秀者,还是对成绩不佳者都是一种价值引导,引导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
华应龙的思考还没有结束,一个声音“逼迫”着他继续思考下去:“既然成绩优劣都能成功,那学生还要苦学干什么?苦学其实是一种儿童游戏,表面上看是为了考试成绩,实质上是为了达成一个游戏目标,以体味和补充人生历练,积淀为不懈拼搏的精神元素。”
李烈说:“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而是有着学习的天性,拥有原始稚嫩的语言与独特且宽广敏捷的思维,敢想、敢说的活泼的孩子。”
自觉地以传统智慧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为什么一个小女生一句偶尔冒出的话,让他回味了那么久,还让他后来又回访了这两位学生,思考了那么多关于教育与生命的问题,并不断深化着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呢?
华应龙把握住课堂的每一个纹路,不放过每一个育人机会,轻松应对课堂突发情况,课堂师生对话像小品,机智、幽默,并能贯通古今,用古人的道理来解决今人的问题。李烈经常说:“我们小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领悟,功底深厚,古人的话语随手拈来,是那么从容、自然。”
华应龙对传统文化特别是教师文化,也有一种自觉。华应龙从老子那里学习为师之道。
他迄今已经读过诠释《老子》的20几个版本。他说:“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一边看一边在思考。老子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我觉得就是在教我们怎样做老师。做老师首先要慈悲为怀,当我们把孩子看成是天使时,我们就 4
生活在天堂;当我们把孩子看成是魔鬼时,我们就生活在地狱。”华应龙由此还引申出:“一般乖孩子都是牺牲了自己的自尊和尊严,来迎合老师的。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教育不是培养乖孩子的,而是要培养他的自尊,建立孩子与成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让他们尊重彼此世界里的规则。”
从老子的“俭”里,华应龙悟到:“老师说话要尽可能少,刚刚做老师的时候不会说话,话自然少;做了几年,话多了说不完,那是在灌输;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后,我现在觉得,教师的话还是要少。真正的一节好课,就像是初恋的感觉,就是心里有但是不讲,话说尽了就没意思了。”
从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里,华应龙悟到:“教室里就是我们的天地,老师不要抢在学生前面。学生能发现的让学生发现,学生能概括的让学生概括,学生能尝试的先让学生去尝试。好的教学不是防微杜渐,不是未雨绸缪,而是亡羊补牢,让孩子在尝试之后、体验之后,老师再做一些点拨的工作,或是给他一个方向性的引导。”
华应龙说,有时,老师也要学会“装傻”、“偷懒”。这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有时在数学课上,孩子的回答可能存在漏洞,但华应龙有时不去指出来。一次,一个女孩的回答有问题,听课的老师问华应龙是不是没看出来。华应龙说起了3×8=23的故事。相传,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有一天到街上办事,看到一家布店门口有两个人在吵架,卖布的要向买布的收取24块钱,但买布的说:“一尺布3块钱,8尺布应该是23块钱,为什么要我付24块钱?”颜回连忙上前纠正,买布的人不服气,要找孔子去评理,并声言如果输了,就把人头给颜回,如果颜回输了,就把头上的冠送给他。两人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对颜回说:“颜回,你输了。”后来颜回疑问其故,孔子问他:“到底是生命重要?还是帽冠重要呢?如果我说3×8=23,你输的只不过是一顶冠;如果我说3×8=24,他输的可是一条人命呢!”这虽是传说,却也折射了圣人的智慧。
华应龙说:“本来上数学课女孩参与得就很少,好不容易有一个女孩站起来回答问题,我肯定不能去打击她的积极性。老师糊涂点儿学生会更聪明。我主张要当一个会‘偷懒’的优秀教师。”
教师最美的生命传奇
华应龙的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
他总想写一篇《享受地铁》的文章,记一件事。有一段时间,华应龙乘坐地铁上下班,来回都在人流如潮的高峰期。一次,他在人群的拥挤下,和走在前面的一个小伙子左脚碰左脚,右脚碰右脚,而且接二连三地发生碰撞,惹得小伙子不得不回头。
小伙子正要发怒,却变出了笑容,因为华应龙说了一句:“我俩还挺合拍的啊。”周围的人都笑了。
他用“合拍”这个概念成功地化解了一场“摩擦”。出门坐车,选择乘坐方式,他运用起“倒推”的策略。
上班时选择的不同线路,穿越小区时走过的转角,他悟出“拐点”是至关重要的。他说:“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看所有的事儿时,都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考虑。” 他总是把对生活的热爱,迁移到数学课上,迁移到孩子身上。这是一种生活中的自觉。
他说:“热爱生活,热爱你的学科,热爱你的学生。只有满足上述条件,你的课才充满生活的情趣。而教学本来就是人学,若没有情趣,没有人的味道,数学就是些字母、符号、数字,是‘冰冷的美丽’。只有热爱生活才可能用饱含深情的目光去拥抱生活。”
他说,小学数学就像玩具,就是让孩子们能把数学当作符号数字,在这之间做游戏。游戏有规则,但是对结果又是不可知的、充满悬念的。在一次课上,华应龙给每个学生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两根纸条,让孩子用这两根纸条拼成三角形,这就需要把其中一根分成两段。结果,有的学生拼成了,有的学生拼不成。其实,华应龙当时有意造成一种不公平,信封里有两种纸条,一种是两根纸条一长一短,一种是两根一样长,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这一定理,两根纸条一样长的是拼不成的,一长一短两根纸条的,把长纸条剪开可以,但是剪短纸条则不成。“有的孩子最后发现是我跟他们开了个玩笑,这时我就会说:‘其实,动脑筋想想,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学数学要我们闭上双眼睁开第三只眼。把眼睛闭起来,动脑筋思考„„’”
他喜欢电影《阿甘正传》,喜欢电影开始的那个镜头:那个羽毛,飘啊,飘到哪儿去,有时,他就把自己的数学课堂当电影,把这个镜头用到PPT里,孩子们没想到,数学课也可以这样美,这样富有智慧。
他喜欢王菲的《传奇》,认为做老师要争取创造一个传奇,让本来很聪慧的孩子能够很好地发展下去,让一些孩子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华应龙曾教过一个孩子,先天兔唇,内心闭锁,“我给他上了一个月的课,他没有正眼看过我一次。”华应龙从此开始注意观察这个孩子,并想去改变他。经过几天的观察,华应龙发现他喜欢小动物。思考了整整两天后,华应龙开始“出手”了。一天下课后,孩子正在玩 6
儿小虫子,他就走过去说:“我有一个跟你长得一样的地方。”孩子看了华应龙一眼。华应龙的人中处也有个疤,那是小时候学步摔的。他对华应龙说:“我也是。”华应龙说:“你像达尔文。”一边说,一边把藏在背后的《达尔文传》借给他看。一个星期后,孩子的爸爸打电话说:“华老师,太感谢你了,我儿子回来就看书。”这个孩子毕业考试数学考了96分,家里让他去读民办初中,本来是想让他读完六年级后就开店做生意的。
斯宾诺莎说:“幸福不是美德的报酬,幸福是美德的本身。”华应龙常常想,帮一个人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对一位教师来说,不去戕害学生,不去妨害学生的成长,而是去扶持他一把,帮他从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就是最美的传奇。”这是教师最美的文化自觉。
文化小档:华应龙其人
华应龙喜欢读书,认为自己在读书时很享受。华应龙的枕边书多是哲理性的书。有时候看得睡不着,就起来开灯写札记。华应龙看书有点儿像季羡林先生说的那个境界,“你坐在这儿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本书在向你招手,来看看我”,他就接受书的诱惑,拿起来看看,结果总会有收获。
华应龙喜欢读《老子》,已经读过解读《老子》的不下20个版本。《老子》中的大智若愚、大成若缺等智慧,影响了其数学课的风格。
华应龙喜欢读《数学史》、《数学趣题》、数学家的一些奇闻趣事,喜欢《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解读》,等等。
对华应龙影响最大的是八九岁时看的没有封面,也没有封底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让他感到,世界上原来有这么多奇妙的东西,而这些奇妙的东西是可以追问的,追问之后还可以找到答案。
华应龙喜欢诗歌,喜欢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喜欢唐诗宋词,并经常阅读、玩味,以提高自己的品位。很多老师听华应龙讲课,都说华应龙不仅仅是一位数学老师。
华应龙喜欢电影《阿甘正传》,这让他悟到,人的成熟和成长不在于慧而在于痴。相对于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来说,华应龙更喜欢小品,特别是赵本山的小品。小品演员多才多艺,身怀绝技,有现场紧急应变的能力。尽管很多人认为小品很低俗,但华应龙从其中看出了智慧,那种睿智、幽默和机变,正是华应龙数学课堂的魅力。
华应龙不会唱歌,但喜欢听歌。他喜欢《把根留住》,喜欢成龙的《真心英雄》,喜欢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喜欢王菲的《传奇》。他喜欢听歌词,从歌词中寻找启悟。
华应龙喜欢《朋友》,喜欢那句歌词“一句话,一辈子”,他觉得,和学生的交往是要用心和用情的。老师的一句话,学生可能记一辈子。这不是老师刻意追求的,但它是从老师心里流出来,达到孩子的心里去的。华应龙喜欢歌手韩红,韩红的歌很美、很真,韩红唱歌是全情投入。华应龙从来不把教学当作一种痛苦,而是当作一种很好的礼品和大家分享。
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 篇3
所以,今天,我们在思考,教师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 案例 “一次神奇的童心穿越”
2013年的元旦,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团队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之一——“重返童年,童心灿烂”别样年会。这是学校为促进教师发展而设计的系列活动之一。170位教师,在这一天放下拘谨,在一次特殊的穿越中,点燃了激情。
1.一张特殊的入学通知书
入 学 通 知 书
同学:
您被录取为乔司小学教育集团一年级新生,请您带上“激情、快乐、回忆”参加乔司小学新生入学典礼。
乔司小学教育集团
开 学 寄 语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一转眼,乔司小学教育集团迎来新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得到了机遇之神的眷顾,但更重要的是集团全体教职工的付出!年底了,面对组织对未来的期许,我们需要创新的方式,共启愿景,激励士气,为明年的战斗做好准备。
为此,集团奉上这场特色年会,不一样的体验式年会!让我们一起回到儿时的校园时光,重温成长的快乐。同时让我们始终牢记我们的共同信念: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老师,我们是孩子的同行人;让我们重返童年,走进童心。
活动的主角就是您,在您收到这份开学通知书时,这次特殊的体验之旅就已开始!
2. 一场久违的开学典礼
分班、出旗、上课、呼号;白衬衫,红领巾,嘹亮的号角,鲜艳的队旗。在外面飘雪的冬日午后,教师们俨然回到了童年时代。短短的半天,山寨版“金龟子”,170多个可爱的“大顽童”,一起穿越回到7岁;170位老师,不论男女,不分老少,白衬衫,红领巾,爆发创意!节目不是那么精致,演员不是那么专业,但是在这份自娱自乐中,教师们忽然发现,这种开怀大笑,好久不曾有过了,这份纯真无邪,似乎早就丢给了岁月的流痕。
● 思考——如水的团队,教师成长的沃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个人在世界上要保证一生快乐的生活,必须有一份自己钟爱的事业或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团体,值得他全身心地投入与奉献。所以,我们怀着一个最朴素的愿景:打造一个如水的团队,使之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通过团队拓展、教师俱乐部、“家文化”之旅等系列活动,增加教师生命的宽度,感悟生命的可贵,从内心产生对团队的认同、对学校的归属、对自身职业的忠诚。
1.“蝌蚪精神”——成为优秀的胚胎
现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这样说:“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青蛙,千万别忘了我们曾经是蝌蚪。”虽然童年不再,可是如果教师们能一辈子保持这种蝌蚪精神,就能永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美国著名教师Alan Haskvitz(被评为美国100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综合世界各国对那些所教学生日后都表现优异的教师跟踪调查,总结出了优秀教师身上所共有的十个特质。“不循规蹈矩”被列为是最有趣的一个特点。因为这样的教师会让学生永不“安心”,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是让学生感到被挑战。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永葆童心,永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呢?我们安排了这一年会。在活动中,教师进入7岁开学典礼的场景,让平时一本正经的教师们放下身段,挂上红领巾,重新做回小学生。这是让教师们重新回到“蝌蚪时代”——以我心换“生”心。然后,170位教师分成8个班,取班名、选班花班草、唱班歌、想班级展示造型等。一环环下来,教师们身上的“蝌蚪精神”渐渐显现。50岁的“班草”带着小红花出列;一群平时特别注重形象的女教师连发型也变了:马尾、斜扎、两支羊角辫……“小丫头”们重现了;体育课上那些调皮捣蛋的“坏孩子”被罚站了。就这样,教师们一路将“蝌蚪精神”进行到底,把“不循规蹈矩”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平时我们的教师面对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时,能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吗?当教师们重新回到童年的体育课上被罚站时,可否有更多的感同身受?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能“不循规蹈矩”一点吗?我们的系列活动就是让“蝌蚪精神”成为打破教师们心灵藩篱的载体,有了这一载体,教师成为优秀才有了可能性。我们努力让教师们的“蝌蚪精神”永存。
2.“团队合作”——成为优秀的通道
如果说把每个教师比作散乱的珠子,那么“团队合作”就是串起珍珠的线,正因为有了这条线,才使珍珠成为了艺术品,从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一比喻可以确切地道出团队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因为任何教师的成长都需要一块沃土。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互助意识,才能为自己成为优秀教师打开一个通道。
我们的团队系列活动,正是通过不断创设这样的互助合作、同舟共济的场景,让教师迁移这种情景,形成这样的团队文化。在“班级文化创意”环节中,每个班的28个“孩子”为了在半小时内完成一系列的任务,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展示时,一班的“辽宁号”起飞造型震撼全场:8个男教师举着“飞机”(一位男教师)在航母上起飞了;三班“正能量班”,齐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迈着军训时的步子,齐刷刷地走上舞台,让全场感受到“人心齐、泰山移”的气势……又如,在“家文化之旅”中,“击鼓颠球”这一活动让教师们感受到了成员共进退的重要性;“团队之轮”又让大家感受了团队一心的宏大气场。
这样的活动场景谁能忘却?当同伴在生活中、教学中出现困难时,谁又会不出手相助呢?同时,这样的快乐将一次次成为教师们饭后茶余的回忆,这种温馨又怎能不迁移?通过团队活动、教学研讨活动一次次累积、深化,最终形成固定的校园文化。让教师在这里幸福成长、一起成长。
3.“创新思维”——成为优秀的动力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当具备了这样的创新思维,教师总愿意把对教育教学创新的愿望化为实践,灵活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并且不断思考、总结、反思,最终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但是,教师创新思维的形成却又不是依靠简单的培训就能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希望创新方式,通过独特的、新颖的教师活动,不断刺激教师们潜在的创新意识。
如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语文课、数学课、体育课等情景的创设,要求一个团队(28位教师)通过30分钟,设计出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教师们在短短的30分钟里创意无限:语文课,戴望舒的《雨巷》由女教师们深情演绎(还是方言版),而男教师们则撑着杭州绸伞,袅袅婷婷地走在江南雨巷中。这样的表演笑翻了全场,但是大家都被深深吸引,童年版的《雨巷》谁会去追究合理性呢!
这就是改变、创新!我们希望这一次次的创意活动能激发教师们想改变、想创造的思维情绪,克服长期重复教学的惯性和惰性,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有新意。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静水深流,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如水的团队活动,唤醒教师内心的发展愿景、教育理想,从另一个角度关注教师的发展。这是我们可以做的,也是应该努力去做的!
教师的师德贵在文化自觉 篇4
一、师德自古以来就是教育者的道德追求和文化情感
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最注重道德追求,这也是教师一直受尊重的原因。道德境界的提高是儒生一生的追求。“道德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儒家思想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行”[1]。儒学从生命的主体来立言,强调“转智成德”,道德的追求是最高的追求。“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2]因此儒家思想追求的不是知识之真,而是道德之善。大教育家孔子以德而化天下,并在其从教生涯中树立了师德典范,他非常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坚守自己独特的师德修养,比如:“诲人不倦”的乐教精神、“有教无类”的仁爱情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克己复礼”的人生修养、“学而不厌”的进取精神、“以身作则”的垂范作风等,体现了孔子作为教育者的道德追求和文化情感,一直影响至今。
我们现在提倡的爱国守法、关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乐于奉献、严谨治学、兢兢业业、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等师德风范,可以归结为六条要求:第一教师的政治立场要爱国;第二教师的职业情感要敬业;第三教师要爱学生;第四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第五,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要不断创新;第六,教师的科研能力要过硬等。这六条要求依然可以看做是对教师的道德和文化情感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3]作为特殊职业的从事者,人民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因为人民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播者,所面对的是可塑性、模仿性极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学生,学生不仅需要知识,需要寻求知识的能力,更需要人生各方面的指导和精神境界的提升,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等给他们榜样和影响。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素质,不是“言教”所能实现的,要有教师的“身教”熏陶,教师要用自身良好的素质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辐射、渗透、影响与熏陶。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师德就是这样的“身教”。对于教师“身教”的作用,美国学者芬斯特马赫曾这样表述过: 教师从三个方面扮演着道德代言人和道德教育者的角色,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诚实、公平竞争、替他人着想、宽容和共享等品质。[4]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人格水平、精神境界、气质风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实践证明,教师的师德是最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人格力量,好的师德风范对于学生素质的塑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师德其实是对教师作为文化传播者的特殊要求,是对教师文化情感的要求。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对所传的道、授的业、解的惑精通、熟练,要对文化有深厚的情感。教师的高尚道德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道德就在于教师必须有广博的文化,必须能进行文化创造,如果没有文化就不能称其为教师,更谈不上师德垂范。人是一种文化性存在,是一种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存在。作为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生命体,人除了与生俱来的 “自然生命”,还具有人类文化所化育、滋养和创造的 “文化生命”,而后者则是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人之为人,不仅仅是自然生命的成熟,更为根本的是在与一定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滋养中,在获得人类世代积累的经验中,在吸收人类文化的过程中经历“文而化之”而成为一个“文化人”。教育,正是以一定的文化知识满足人的文化需要,涵育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人的文化生命质量。“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具体地说,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使人成为具有现代教养的人。”[5]可见,基于人的文化本性,教师的根本使命乃在于 “文化成人”和提升人的 “文化素养”。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化人以能、化人以德、化人以美、化人以雅、化人以情。真正做到这些要求,需要教师对文化有炽热的情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层次,并从文化中发现真、善、美,把自己对文化的认识和感情传达给学生。其实文化情感和道德诉求这两方面是互为联系,不可分割的,高尚的道德是文化情感的必要条件,有了高尚的道德才能无私、无怨、无悔、无所保留地做好文化传承、文明传播,而文化情感是高尚师德的必然要求。
正如温家宝在2009年9月4号看望北京市35中全体师生的讲话所说,教师的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二、师德是对教师文化自觉的要求
教师的师德表现为无私、无怨、无悔地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师德其实是一种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的强大、一个政党的力量、一个民族的觉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因为只有自觉,才有自信,才会自强。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自觉需要人人自觉。对于教师来说文化自觉就是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就在于弘扬师德风范。千百年来,教师秉承师德的要求一直默默地进行着文化传承、文化育人、文化创新,其实就是在践行文化自觉。因此,师德体现了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
第一, 爱国作为师德的首要内容,也是主流文化自觉的要求。
文化自觉首先要求教师热爱自己的主流文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对国家与民族的情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是培养一心一意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的人才的场所,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希望。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学校教育内容的主流文化属性,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6]。福柯认为“任何教育制度都是维护或修改话语以及占有话语知识和权力的政治方式”[7]。学校所选择、传递的课程是主流阶级的权力、意志、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象征,是一种官方知识,是法定文化,是主流文化,即使是理工科也要随着国家的需要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教师在教课中要充分挖掘文化知识的意识形态属性,充分发挥文化知识的凝聚力功能,才能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新人。孙中山说:“学师范的人,本来是教少年男女的,是教少年男女去做人的。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怎么样可以管国事。”[8]“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9]如果撇开各自的阶级内容,其出发点都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教育培养的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教育传播的是主流文化,是国家的意识形态。
第二, 爱岗敬业作为师德更是对教师作为文化传承者奉献精神的要求。
文化自觉要求教师勇于担当,无怨无悔。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应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无怨无悔、以德治学、以德施教、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普遍的奉献精神。每个人都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尽心尽力,遵守职业道德。如果每个人都具备这种奉献精神,人民就会更加富裕,国家就会更加强盛。爱岗敬业是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做到的平凡的奉献精神,爱岗敬业又是伟大的奉献精神,因为伟大出自平凡,没有平凡的爱岗敬业,就没有伟大的奉献。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爱岗敬业表现为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争当文化知识广博、学科专业知识精深、教育方式科学、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优秀教师,做到知识育人、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另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师德风范。努力践行以德树人。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的人格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忠诚,他们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这就是教师的爱岗敬业。
第三,爱学生作为师德的核心,更是“文化育人”与“以文化人”的前提。
文化自觉不仅要认识到文化的价值,更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化人功能是文化教育的宗旨,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更是文化的价值所在。要实现育人与化人的目的,要求教育者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爱学生,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对学生充满炽热的爱,才能达到对学生灵魂塑造的目的,才能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才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和道德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教师爱学生,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只有爱学生,爱所有学生,才能做到循循善诱、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达到文化知识传承和育人、化人的目的。
第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是文化担当的要求。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所谓师德,首先要配得上教师的称谓,然后才有资格谈师德。如果在学识修养上没有资格担当学生的老师,就不必谈师德了。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需要与时俱进地学而不厌。况且,随着网络的普遍应用,知识、信息广泛传播触手可及,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学生在家里通过上网就能得到不亚于教师传播的知识量。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对学生的文化权威、文化优势总体上不断缩小,正面临着挑战。因此,教师原有的知识、技能远远不够用了,教师必须瞄准先进文化,扩充新的知识领域,并融入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永远保持给学生一瓢水,必须要有一缸水的心态,才能无愧于文化传播者、传承着的称谓,才能永葆文化的优势;同时教师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即积极进行学术研究,使自己站在时代和学术的前沿地带,才能为人师表。
第五,不断进行教改,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是文化传播的要求。
文化自觉要求通过文化传播发挥文化的功能,服务于社会。文化知识越传播越有价值,功能越强大,生命力越强。文化的传播本性,要求教师有能力把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可、接受与共鸣,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的价值。如果教师渊博的文化知识不能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因教育方式落后、陈旧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接受,文化强大的功能就不能施展。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教改意识,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一改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力所能及地化枯燥的教学内容为形象、生动、直观、美妙的内容,并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知识、信息与教师的情感传达给学生,最终被学生喜爱、接受、吸收,实现文化的传播与文化育人、化人的目的。
第六,教师的科研能力要过硬是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进步,这是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进行文化担当的责任与义务。马克思指出,具有创造性质的职业,“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10],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必须肩负起科研的重任。因为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首先,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能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和方向,并能够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引领学科发展,才能创造先进文化,才能使自己的观念杜绝老套与陈旧,才能应用先进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长,提升教学效果。第二,教师通过科研还可以扩充知识领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第三,通过科研,教师可以训练出更科学、更全面的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方法,然后在教学中传导给学生,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总之,师德是文化自觉对教师的要求,做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必须强化文化自觉意识。
三、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做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1.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在师德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心爱学生。文化自觉要求教师在师德实践中充分认识文化的人文属性、精神属性。文化自古就是对人的“文治与教化”,是使人文明、进步的阶梯,唯有如此,才能体现文化的价值。因此张岱年说“从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的意义上,文化是文,还不是化。只有考虑到这些成果同时还意味着对人自身的改造,才是文化。”[11]即如果没有发挥化人的功能,就不能称得上文化。文化作为精神产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化人功能与育人功能。如果教师不能关注学生的人文世界、情感世界,忽视文化的育人、化人功能,过多地强调文化的认知功能,文化与学生的分裂就不可避免了。残酷的分数竞争使学生从小就变得虚伪、自私,物质空间的扩大与心灵空间的缩小形成鲜明的反差。文化知识的占有不是学生幸福的保障,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当孩子们高声宣泄着,“书包最重的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时,试问:他们幸福吗?如果说现在的牺牲是为了将来,那么将来他们就一定会幸福吗?理性训练的强化尽管可以在短时间内赋予孩子们谋生的技巧和能力,但无法掩饰他们心灵上的空虚。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意义的失落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正如赫舍尔所说:“现代人的悲剧在于人是这样一个存在:他竟忘记了‘人是谁’。”[12]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是相对人而言的价值,因为它们不是目的,只是人的工具。人才是真正的目的。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在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目的,康宁、杨东平等在《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设》一文中指出,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联系起来,与人的自由联系起来,与人的尊严联系起来,与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手段,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乃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13]。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就能保证在师德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就能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核心,为主体,为根本,注重文化的精神属性,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与化人功能,在教学中注重以德树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强化学生的精神滋养、心灵净化,把用文化知识感化、美化、净化、塑造学生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而不是把学生当做知识储存器,单纯地追求分数或升学率,就能避免很多悲剧,也才是真正的爱学生。
2. 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在师德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真正爱国家。文化自觉要求教师在师德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性质与要求,也规定了文化建设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准绳。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只有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以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理想、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凝聚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为宗旨,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因此,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与担当者,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才能真正做到爱国敬业。
3.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在师德实践中坚持把先进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真正爱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5]。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常说的文化的化人功能一般指先进文化的作用。其实文化的化人功能有两个方向。一方面,先进文化积极的化人功能。先进的文化以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如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艺术熏陶力、心理微调力等满足人对精神文化的需要,使人净化、美化、感化等,人的这种精神上满足就成了人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落后文化消极的化人功能。落后的文化不是给人精神动力,而是让人失魂落魄,即消磨人的意志、颓废人的精神、萎靡人的斗志。把积极的精神因素从人身体中抽了出来,使人不堪一击。因此,文化自觉要求教师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教学内容,摒弃任何落后的、腐朽的、消极的文化内容,以积极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武装学生的思想和头脑。正如江泽民所说“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又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6]。教师只有把先进文化作为传承的内容才是真正的文化担当,也才是真正的爱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
总之,广大教师只有强化文化自觉意识,才能真正地爱学生、爱国家、爱文化,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风范教育感染学生,以卓有成效的文化传承与文化担当赢得社会的尊重,才能成为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因此,教师的师德贵在文化自觉。
摘要:师德自古以来就是教育者的道德诉求和文化情感。师德是对教师文化自觉的要求。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就能在师德实践中对学生、国家与文化献出无私的真爱,以卓有成效的文化传承与文化担当赢得学生与社会的尊重,做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因此,教师的师德贵在文化自觉。
让阅读成为教师的“文化自觉” 篇5
一、依托读书先锋团队, 有效推动全员阅读
朱永新教授在《教师为什么拒绝读书》一文中指出, 教师拒绝读书除了缺乏闲暇外, 还有很关键的两个因素, 那就是缺乏阅读的需要和阅读的环境。的确, “没有时间读书”只是借口, 当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时候, 当我们把阅读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的时候, 我们总会有时间读书。因此, 我们把激发教师的阅读需要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作为推动教师阅读的着力点。
1. 发挥“最忙教师先读”的标杆作用
为更好地营造阅读的氛围, 学校于2008年11月成立了教师读书社, 致力于培养教师中的“读书种子”。教师读书社作为教师读书先锋团队, 首批人数仅10人, 全部为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均为学校“挑大梁”的人员。如果这批教师爱上阅读, 并从阅读中受益, 那么其他教师工作忙碌而无暇读书的借口自然就没有了市场。因此, 发挥“最忙教师先读”的标杆作用, 是非常有意义的。
成立读书组织非常简单, 关键在于要让这一组织发挥在推动教师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读书社成立之后, 我们马上开展了“好书共读”活动, 并把山东教育社原总编辑陶继新的教育讲演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作为了首本共读的书。这本书收录陶继新老师的3个最经典的讲演稿, 其中有“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这一讲演稿, 把教师读书的意义, 读书与教学、读书与写作等关系都讲得非常透彻, 对教师的阅读有启蒙意义。接下来, 我们又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作为了读书社寒假共读的书, 这本书把“读书修身”作为优秀教师的第一堂必修课。2009年3月, 在读书社成立4个月后, 我们举行了首次“读书沙龙”, 从大家的发言中, 从大家脸上的笑容上, 我们可以看出, 这些“读书种子”已经开始享受阅读带来的成长的快乐了。由于每个教研组都有读书社成员, 这样读书社成员的阅读自然就会影响到教研组成员的阅读, 这些读书种子充分发挥了在推动全员阅读中的积极作用。
2. 主题读书活动营造浓郁读书氛围
教师读书社定期开展好书共读活动, 并组织各类读书主题沙龙, 学校主要领导也经常一起参与读书沙龙, 进一步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
现在, 每年春节后新学期报到的第一天, 读书社会在全体教师大会前一个小时, 举行一个新春读书沙龙, 把读书交流作为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每年的世界读书日, 读书社也会举行一个主题读书活动。例如, 2012年第17个世界读书日, 举行“教师阅读地图”读书沙龙。2013年第18个世界读书日, 我们启动了“转变教师角色, 引领学生成长”读书活动的启动仪式, 读书社成员开始共读《树不必对风生气———给中学生的103封回信》。
我们开展的主题读书活动, 从最初的由教师读书社成员参与, 后来逐渐打破这个局限, 欢迎全校教师自主报名参加。例如, 2013年6月, 学校开展“走近民国大师, 追寻教育真谛”的主题读书活动, 就有很多非读书社的教师参加。这样, 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主题读书活动, 进一步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3. 从“全员共读”到“个性阅读”
“一枝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香满园”, 让部分教师先读并不是目的, 只是手段, 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推动全体教师的阅读。因此, 在培养读书种子和营造氛围的同时, 学校也积极推动全员阅读。
2009年1月, 学校给全体教师人手一本发放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2010年6月, 学校给教师发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非的告别讲坛之作《致青年教师》;2010年11月, 学校给教师发了闫学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通过开展全校共读活动, 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进一步营造了学校的阅读氛围, 让大家感受到了阅读的意义。
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享受阅读之乐, 从2011年暑假开始, 学校开展了“让自己读爱读的书”读书活动, 学校每年向教师推荐6本书, 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的1本, 学校统一购书, 并在放假前发到教师手中。学校在暑期师德学习期间进行大会交流, 这样发言的教师所读的书各不相同, 让大家对这些书都有更好的认识, 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交换阅读。例如, 2013年开展的第三届“读自己爱读的书活动”, 学校推荐了《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民国先生》《做老师真好》《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6本书。后来, 这6本书也全部入选中国教育新闻网和《中国教师报》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五届教师暑期读书随笔征文大赛的推荐书目。2013年8月28日, 学校举行了第三届“读自己爱读的书”的交流活动, 6位教师的交流都非常精彩。在听了教师们的交流后, 校长现场做出了一个决定, 鼓励教师进一步阅读好书, 教师可以在推荐书目中, 自选1~2本购买, 学校补贴80%。这样的举措, 很受教师们的欢迎。在教师选书的基础上, 学校第一时间买到了大家选的书, 并在教师节当天发到了教师手中。
二、引进网络学术外援,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2010年8月, 在教师自愿报名的基础上, 教师读书社从10人增加到36人。为更好地推动教师阅读, 我们通过建立网络群, 并引进学术外援来助推教师阅读, 把实体的教师读书社和虚拟的网络读书共同体有机地结合起来。
1. 依托群内资源开展日常交流
我们把这个网络读书群命名为仁爱群英读书会, 这个读书群中的学术外援有教育媒体的编辑记者、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同行70多人。我们通过借用外脑, 建立了一个智慧场。这样, 可以在群中讨论一些教育热点问题, 讨论一些教育疑难问题, 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这些学术外援把他们发表过的文章, 看到的一些好的资料在群内分享。有些教育媒体的编辑还经常在群内征稿, 为教师的投稿提供便利。
学校也利用这个群, 不定期推荐好书和一些好的文章, 作为教师的学习材料。
2. 开展主题在线读书交流活动
我们群内的“学术外援”, 很多都是教育专家, 他们也都有自己的著作。因此, 我们选择读“学术外援”的书, 可以和作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2011年, 我们发动区内的另外三所兄弟学校共读群内“学术外援”, 《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吴志翔的《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一书。2011年4月19日, 我们四所学校在现场交流的基础上, 与本书的作者吴志翔进行了在线交流, 大家觉得这样与作者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非常有意思。《中国教师报》2011年5月18日整版以《在“思维碰撞”中追慕美好教育》为题刊登了本次四校共读沙龙的内容。
2012年6月, 我们发动区内外共5所学校共读读书社指导老师姜广平的《我抓住了两个世界》, 并进行五校异地以“如何撰写教育叙事”为主题的在线读书沙龙。每个学校的教师都在自己所在学校, 一起与作者进行在线交流, 并进行五校间的互动, 非常有现场感。镇海区教育条件装备部门也非常认同这样的交流活动, 把本次在线交流活动视同区级网络教研活动, 并以镇海区教育条件装备站的名义在镇海教育信息网上发布活动通知。
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 让大家觉得读书更有收获。
3. 与网络学术外援面对面交流
我们还把“学术外援”请到学校, 与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进一步激发大家的读书热情。
2010年11月, 全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来到学校, 与读书社的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并给全体教师作了《读书就是生活》的讲座。此后, 学校给全体教师发了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一书。听了讲座后再读作者的书, 自然就有一种生命在场的感觉。
2011年4月, 浙江省专业报新闻名专栏“塞林说新闻”主笔、《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吴志翔与读书社的教师进行交流, 并介绍了他的《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的创作思路。
2013年8月, 杭州市模范班主任、感动杭城十佳优秀教师郑英, 为全体教师做了《班主任, 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的讲座。很多教师此前读过她的《班主任, 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 这把读书与读人结合起来, 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聚焦教师专业成长,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
推动教师阅读, 既是目的, 也是手段, 因为教师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 又能提升职业幸福指数。把推动教师阅读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职业幸福指数结合起来, 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1. 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师读书推动机制
推动教师阅读, 仅仅靠一个部门是走不远的。在我校, 形成了党支部、学校行政和工会三位一体的推动机制。党支部发动;学校教科室组织;工会奖励, 已成为了我校多部门合力推动教师阅读的具体方式。
学校大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2011年, 学校专门开设了教师休闲书吧———芳馨苑, 教师可在芳馨苑品香茗喝咖啡, 并可以无线上网。学校也可以在芳馨苑开展读书沙龙, 并举行在线交流。
学校党支部在党员教师生日时, 给党员赠书, 如2011年的书为《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倡导党员同志在教师阅读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工会给每个教师办公室安装了共享书架, 并不定期送书。学校图书馆也发挥延伸服务的功能, 按照教师共享书架的数量采购图书, 方便教师阅读。《中国教师报》2011年6月29日以《“共享书架”为教师提供“精神补给”》图文报道了我校的教师“共享书架”。学校教科室精心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为教师推荐好书, 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读书征文评比, 推荐优秀读书心得体会文章到相关刊物发表。教科室充分利用学校“专业报刊征订补贴制度”的优势, 向教师们推荐优秀教育报刊, 引导教师从学科阅读走向开放阅读。
2. 网上家园让读书交流打破时空限制
2011年6月, 学校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网络互动论坛“网上家园”, 教师实名注册, 只要能上网的地方都能浏览, 另外只有本校实名注册的教师才能发帖。在“网上家园”, 我们设立了“书香校园”栏目, 可以及时推荐新书, 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发布相关的读书活动的信息, 可以让学校的相关读书活动情况第一时间让全校教师告知。
为了更好地搭建教师阅读交流的平台, 我们把2013年教师阅读人数比较多的8本书, 每本书都建立了一个主题帖, 如《让我们向心理学借智慧吧———〈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读书主题帖》《让我们一起追寻名师成长的足迹———〈读书成就名师〉读书主题帖》《让我们一起做“有滋味”的教育人———〈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读书主题帖》等。打破读书交流的时空局限, 这样, 也可以鼓励教师随时翻翻书, 有心得体会可以及时在主题帖上交流。我们还想办法与作者取得联系, 让作者写上作者寄语, 这样也是一种互动的方式。如《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一书作者也经常发微博, 因此, 我们在论坛上发布了作者的微博地址, 让教师可以与作者互动。因为论坛具有转发微博的功能, 论坛上的内容可以及时发到微博上, 这样的互动方式, 让教师觉得更有新意。
3. 读写结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教育写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抓手。为此, 为让阅读发挥更大的效用, 我们倡导教师读写结合, 鼓励教师多写读书心得体会文章。学校把教师在区级以上报刊发表获奖的读书心得体会文章, 纳入到教科研奖励范畴, 奖励标准等同于论文。学校每年寒暑假均举行有奖读书征文, 推选优秀征文参加各级读书征文比赛, 或向教育报刊的阅读版推荐。
从2009年到2012年, 我校连续四年在浙江省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得组织奖, 教师个人获奖人数四年总数为全宁波市之最。在2012年镇海区举行的首届教师读后感比赛中, 全区共评出25篇优胜奖, 我校就占了11篇。
通过读写结合, 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 有不少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李铮老师每年都在省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奖, 2012年获得省一等奖, 并有读书心得体会文章在《中国教师报》发表。
谢小芸老师, 2012年在省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并连续多年在区学科教学比武中获得一等奖, 成为了宁波市特级带徒学员和宁波市卓越工程培养对象。
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 篇6
一、“我”的教育成长历练
(一)小学和初中阶段——书香熏陶者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紧靠县城的“小山村”,说这座山小,是因为它的海拔仅有100米,地理学意义上仅算土丘,连丘陵都不是,但它是方圆近百里唯一的一座高山,每逢重大节日,周围几个乡镇都愿意到这地方来“登高”———图个吉利。我小学、中学时的学校就坐落在它的周围。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的外祖爷爷就是这座山上有名的石匠,小时候我和外祖爷爷生活,农村人都想干点活,而我又没有专人照看,在这种情况下,每天外祖爷爷路过的山村小学就是我最好的“幼儿园”,所以5岁我就上了小学,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小学生活。
现在想来,我是在懵懵懂懂中考试,从没有把考试当回事,所以乡里乡亲都认为我“聪明”。现在反思起来,书香环境对我影响很重要,我家的左邻右舍,一个是教我初中语文的叔辈老师、一个是教我初中几何的兄辈哥哥,尽管他们都是代课教师,是他们精心培育了我,我心中一直感恩他们对我的启蒙教育。
(二)高中阶段——教育拼搏者
在上述良好的环境下,我又在异常激烈的中考中顺利考入了高中(当时升学比例是3∶42)。进入高中才发现,我的基础是这么的薄弱,主要是理科,原先教我的都是代课教师,教学知识比较浅。所以,我在文科语政史地学科上铆足了劲,每天班级基本上都是班上最早到教室看书的,这种状况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有的同学戏称我为“拼命三郎”,然而,由于我的底子终究有些薄弱,高考分数只能上一所专科学校。这样,我被师范统招提前录取,进入了师范学校。
现在反思高中阶段的收获:自觉磨练自己,在自设或自创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从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的选择,不同程度地磨炼自己的学习毅力。自己当初偏于文科,理科又薄弱,最终与心中的师范高校失之交臂,至今回想起来,仍然不感到后悔,因为我选择的是我感兴趣的科目———文科。
(三)大学阶段——教育信徒者
因为自己是接近最高分的成绩进入师范的,所以进入学校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做师范生的排头兵,坚信“自己为教育而生”,引领全班积极阅读教育家的书籍,积极锻炼教师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料,组建读书社,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被同学称为教育的信徒者。因为我想,既然选择了做教师,我就应该把教师当作自己的职业生命,把它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
反思大学阶段的收获:拥有收集学习资料、文献资料意识,建立了自己的资料库。因为我在学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的时间最长,能看到各个大学的学报以及人大复印报刊,我坚持深读、积累教育书籍,深刻认识到教育旨趣、教育家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
(四)教师工作阶段——实践追求者
我满怀激情地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一直研究名师、发展自己,养成了琢磨课堂、研究课堂的习惯。以读书为伴,我多次问自己,“我为什么做教师?”名师于漪指出,“选择教师,就选择了高尚”;朱永新教授告诉我,教师的职业本质是人类精神能量的互动,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转化和形成新的精神能量的过程。教师只有心灵充实,追求教学的真正灵魂,才会获得一种无与伦比的高贵,一种卓越的成绩,也就确保了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魅力,这是金钱和物质无法比拟的。
我在近20年的工作中不断反思,“我是谁,我是如何成为我自己的?”个人科研要有个性,科研能力的关键是具有自我提炼能力。因为教育体现的不仅仅是育人,还应该育我,彰显自我的成长;教学提炼能力来源于个人所有的生活经历和生命历程,来源于使“我”成其为“我”的所有内力与外力的合力,是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中达成“科研自觉”。教师不仅是欣赏者身份的观战,更是发现者,才能体验到自身教育的成功。
二、“我”的教科研内驱力——内心会看到美好的一切
(一)教科研是有高度的自我教育
教学科研有助于教师明确学校办学思想和教育追求,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方向问题。方向对了,路再远,也会有抵达目的的那一天。
教育追求只能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精神修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指出:“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科研人是有追求的,从个人情感出发,通过自己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标准,评价自己生活各方面所拥有的情感体验,这主要集中于身份认同、教育信念等主观方面。
给生命一种向上的力量。让生命的崇高回归自己的情感世界。时刻怀有教育梦想,它就是一扇门,构成我生命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它为我定向,赋予每日的琐碎生活以整体感和意义感。我奉信:宁可劳而无获,不可不劳而获,力争让自己做理想主义教师。因为有梦想的指引,就会将每一项跟教育工作相关的科研做得尽可能好,这不仅是一种工作伦理,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面对科研要暗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在进行教育科研革新时,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做得很好,在教育教学中遇到困难时,要暗示自己能够战胜它们并顺利完成任务,而对责难和科研的困境时,要暗示自己这些只是暂时的,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好。
拥有信念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投入。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会产生自我满足感和愉悦感,决定着对待工作的情绪、投入程度及工作的意义,这些能使教师从外在的“敬业”转变为发自内心的“乐业”,从谋生的“职业”转变为用生命托付的“事业”。在此基础上,通过科研可以为学校的形象与荣誉全力以赴,表现出较高的忠诚,从而为超越生命寻找永恒的冲动与努力。积极的教育信仰,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才能追求实现自我价值。
(二)教科研是对人的成全
科研给予了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有助于明确教师的工作动机与前进方向,从而让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人生有三个层次:为生存而劳作;受欲望的驱使,处心积虑计较和经营;为自我实现而不懈努力追求。科研对人的成全主要是第三层次,指人的心理机能的良好状态,是不以自己主观意志转移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是自我潜能的完美实现。
我很赞同教育不应只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教育需求。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感的教育是轻薄的。
真正的科研是人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科研需要刻苦,更是一种快乐,是用努力酿造的快乐,是用文字酿就的酒,去领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趣,这是何等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柏拉图的“洞喻”表明:亮光在你背后,生命期待着我们对科研的蓦然回首。
(三)教科研让我在阳光中成长
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到自我成长无疑是一件惬意的事情。教育科研给了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使我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并热爱自己当下的生活。
回顾“师陶杯”我两次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对贯穿其间的“遇见”之“点”,深感庆幸,心怀感恩。我工作的学校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校,校际活动频繁,交流机会较多,名师多。能主笔国家级重大招标课题结题,是学校的科研氛围提升了我的教育科研能力。
因为科研,在对外影响上,两次对全市333名骨干教师开设生态课堂公开课,获得听课教师好评;负责近三年省苏教国际试卷的命题,两次负责全市统考试卷的命题、审核,被评为“市统稿、命题专家”。在科研上,获得了市“十一五”优秀论文成果奖、“五四杯”论文一等奖,两次获省“师陶杯”一等奖,被市教育局评为“杰出水手”称号、市521培养对象、市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科研成果获2013年省教育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因为科研,积极为学校发展出力,在学校校长室、后勤中心领导指导下,2012年,我经过半年多时间精心申报材料,我校顺利通过省节水型校园验收,并获得省水利厅10万元财政补助。走在教科研道路上,或许有压力,但有压力的日子是充实的;走在教科研道路上,或许会寂寞,但寂寞的日子是珍贵的;或许很忙碌,但很忙碌的日子是快乐的,因为从喜欢学生到被学生喜欢,从对幸福的展望到收获幸福。有了教学,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有了科研,我的生活是有品质的。感谢科研,能让我做一粒健康的种子!
三、“我”的教育成长启示
(一)强化生命自觉历练——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出发点
人生丰富的经历以及在社会风云中留下的深浅足迹,会显出一种沧桑风味,像情节曲折的故事,像峰回路转的奇景,让人咀嚼回味。做有价值的事,只有对懂得它价值的人才有意义。因此,需要反思自己的职业动机和工作满意度,明确自己人生的目标,激励自己。
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只有在为社会的服务中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誉,只有为社会谋求幸福,才是最高的教育信念。教师教学自觉体验往往表现为教育教学的胜任感、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和教学研究中的新鲜感等。
(二)注重教学自我积累——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维持点
注重积累能让一位教师的个人水平升值,越是有丰富的积累,越是容易促发研究与写作的思路,就教师而言,积累决定底蕴。一个人有了毅力,就能勤奋,就能坚强。作为教师愿意为教育的形象与荣誉全力以赴,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只有超越生命才会寻找永恒的冲动与努力,自塑教育美德,才体现有意义的教育价值。
教育信念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知识的积蓄、个体的反复实践,更需教师具有远大理想、情感激发和意志的维持。教育是一项光辉而崇高的事业,只有在这样的积极理想中,教师看到自身发展的实存状态与可能达到的完美状态的差距,才会鞭策自己,战胜困难,迎接胜利。
(三)学会科研自主提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关注点
当我们的提炼上升到发现规律层次时,教学方面才会有深刻的洞察力。提炼是在摘抄、摘录、摘记基础上的分类研究,因此,文献资料积累就是教师科研的隐形翅膀。教育科研提炼能力的养成要还原到教学具体情境之中,要求教师教学富有个性,追求个性创新主要体现在选题的角度和难度上。
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 篇7
学校文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不同的是,文化管理更关注人,把人视为有主观能动作用的“真人”“活人”,而不是“物”。文化管理的至高境界在于创造一种促进人不断学习和积极自主发展的组织氛围,在此基础上实现潜力的外化,即创新发展和自我实现。这也是今天我们建设和谐校园所倡导的主流文化。另外,我需要指出一点,学校文化管理的关键不在于健全各种文化形式本身,而在于其所产生的影响和效能,在于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力,真正使文化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能源,使文化成为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一、学校文化管理与教师的精神塑造
文化管理与文化人是互动生成的关系。一方面文化人是文化管理的基础,另一方面文化管理又促进了文化人的生成,管理方式对人有一种雕琢力量。一个教师、军人或普通市民放在一起,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身份。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由于其管理方式不同,其成员的外在气质和内在精神也不同。一个团队如果长期实行文化管理,其成员会有一种独立的人格力量,每个成员都非常自尊、自爱、自强,而不是猥琐、自私、敷衍塞责。有效的文化管理会使人充满自信和发展意识。每个成员都相信自己的力量,有着高远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的愿望并为之不懈努力;每个成员都在自觉地规划着自己的发展之路,并把自己的发展融入组织的发展;每个成员都处于一种自觉的工作状态,而不是靠外在的管理强力去被动工作。文化管理是一种法制化而不是人治化的管理,它为每个个体提供了公平的机会和舞台,同时,每个成员都有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
1. 提高教师的现代人文素养
塑造文化人必须关注其精神塑造。教师素养教育是通过外在的力量培养与雕琢人、塑造人。素养是以激活自身内在心理需求为基础的工作。素养指向理性,指向道德,指向精神生活,指向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教师人文素养,能起到影响和引导作用,良好的素养能够凝聚成积极向上的组织风气,从而形成一种优秀的组织环境。
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之一,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正人先正己”,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发展学生的逻辑先置,是施教者的首要条件。我们要倡导追求真理、一丝不苟的研究风气,倡导淡泊宁静、学术至上的学人品格,倡导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善良诚实的为人之德,倡导“宽则得众”“厚则得众”,提倡“以德服人”的领导策略和成员发展策略。培育健全的道德理性,培育一种超功利的精神,为重建人类精神大厦做出努力。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可以耐得住寂寞、潜心探究业务,就不会患得患失,心浮气躁,就不会抛弃规范,淡漠良知。
2. 营造教师的“精神家园”
学校要有骄人的业绩,首先要让教师视学校为自己的家。归属感、被尊重的价值环境、对话的精神平台、融洽关爱的心灵空间等构成了精神家园的重要特征。精神家园的“家”,有物质层面的共享,还有精神、财富的共享。物质的共享主要是指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精神财富的共享是使员工具有归属感。被尊重的价值环境是指文化管理要尊重员工的个性,而认同就是一种最根本的尊重。学校要尊重员工的个性,其个体之间也要认同彼此的个性价值,然后在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发展个性。积极对话的精神平台是彼此之间的平等和亲近的关系,建立了对话关系,员工之间、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就可以进行自由平等的心灵交流,从而实现价值认同和境界提升。融洽关爱的心灵空间是要文化管理使人回到人本身。精神家园与员工之间具有一种互动生成关系。首先,员工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使自己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使自己由一个工具人、经济人成为一个文化人。其次,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个性自由和独立的价值追求。第三,员工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
二、学校文化管理与共同价值的塑造
学校文化管理既是指向人的思想,又是一种形而下的操作,因为它必须以一些基本的管理行为实现人的内驱力的激活,实现人的自我行为控制。学校文化管理既包括价值观念的引领,又涵盖制度与机制的完善。学校的文化管理依赖与依靠学校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共同的价值观。
1. 价值引领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学校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校风,内隐的则是学校的组织价值观念。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建设。学校的任何办学行为、教师个体的教育行为,都受到学校整体价值观的统领。管理是为整合价值观而存在着的。
第一,学校价值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凝练。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功能,就是用文化的手段和文化的因素进行培育、疏导、集中、凝练,体现学校意志,塑造学校精神,升华学校价值观;就是对教师精神生活、价值目标、行为方式的疏导、整合,从而形成共识,构建学校价值观念体系的过程。
第二,文化即“人化”,不同的人从属不同的文化圈,具有不同文化类型的价值观。一般说来,个体在高凝聚力群体中会产生两种自觉行为:一种是按照精神凝聚力所体现的价值观去达到它的目标;另一种是按其价值观标准去完善自己,以使群体所倡导的整体价值观趋于一致或接近。在价值多元的社会里,要追求组织内价值观趋同,需要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便来自文化。
第三,学校文化建设直指员工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注重开发人的价值和精神层面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所以通过文化建设可以发展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生境界。
2. 学校共同价值观的培育
一个组织中,话语由三部分组成:个人话语、集体话语以及权力话语。集体话语的主导权常被一些有威信有资历的个体引导。民主型组织中集体话语并不湮没个人话语,反而是每个人话语的体现。在集权型组织中集体话语扼杀了个人话语,这种集体话语也就成为另一种权力话语,有时还会成为组织权力话语的附属。理想的集体话语是个体话语的自由组合,话语权力是多元的。
学校管理者要接纳集体话语的声音,集体话语也要真正体现个人话语的声音。集体话语有它的正面价值,也有其负面价值,因此需要合理引领。在学校的文化管理中,要注意通过引领集体话语来引领学校组织的价值观,引领学校组织的文化走向。
第一,依靠人的道德来进行管理。学校的文化管理,首先是以学校共同的价值观的塑造、传播、接受、认同的互动过程作为管理工作的轴心。学校全部的管理工作应当服务于建设组织价值观这个目标。价值观是根植于人的思想意识中的航标灯;学校的价值观不是靠简单的僵化管理所导致,而是在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实践中生成的。实践证明:精神只能靠精神来引领,观念只能靠观念来提升,只有管理注重伦理价值,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人的道德追求。
第二,在实践中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转换。通过共有的价值观念的内化,使全体教师以此为准则,调整、约束、监督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转换。如员工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的事业追求、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和强烈的质量与效益观念,就是在以学校管理文化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学校环境影响下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
第三,注重学校价值观与教师个体价值观的互动。学校价值观建构过程是教师个体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升的过程;是个体文化融入目标文化的过程;是以学校价值观引领教师个人价值观,用教师个人价值观充实学校价值观的长期实践过程。这种永恒的追求和信念赋予广大教职工以神圣感和使命感,并鼓舞组织成员为崇高的信念而奋斗。
三、学校文化管理中的有效激励
要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的多样化需求。教师物质生活需要与一般人一样重要,如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劳动环境、生活环境等。教师是“高层次文化群体”,因此,有强烈的成就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教师的需要具有理想性。教师习惯于前瞻,习惯于超越现实存在,超越性地设计未来,所以教师的需要更具理想主义色彩。追求民主权利的需要是教师需要的兴奋点。教师更具有现代责任感,对历史和现实的把握更清晰,民主参与意识更强烈。教师,为人师表,具有了强烈的自尊需要和荣誉需要。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性需要成为教师行为目标的主要动力源。学习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和要求,教师更期望有学习的机会、条件和气氛,希望支持学习。教师具有更丰富的情感需要,希望得到社会、组织、领导、学生的关怀、支持、悦纳和理解。教师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和高尚情趣的精神生活需要。教师需要思想宽松民主的政治背景,崇尚科学的社会环境,自由争鸣的学术氛围。教师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所以教师更需要内激励——主体发展,而不是外激励——制度约束。
1. 学校中激励的基本原则
①必须以解读人为过程,以尊重人为手段,以发展人为目标。
②坚持重心“内置”,实行内激励和精神激励——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和实现个人成长为目标。
③要靠优秀的组织文化和良好的组织气候去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创设最好的激励——组织气候。
④把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既关注个体需要的差异性,又兼顾公平原则。
⑤激励的周期不宜过长,及时才更有效,要把握“适切性”。
2. 学校文化管理中的激励方式
价值激励。有效的激励应当使教师看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价值。因为价值感,能使他们对工作有兴趣,有热情,增强光荣感、责任感和成就感。教师不愿意一辈子局限于一种十分单调重复的工作,文化人更期望展示自己的独创性,所以追求工作丰富多样,不断生成新命题,不断迎接新挑战,从而产生新鲜感,增强趣味性。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工作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具有一定难度,可以激活内动力。教师需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自己做主,设立工作目标,选择工作方式和途径,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体现个人价值,满足自尊需要。工作有价值在于积极反馈工作成果,使教师很快获得评价。“功则授禄,能则授职”,让行为主体感受付出的回应,延续和强化动机,及时回馈使绩效强化。
目标激励。目标体现人的期望心理,引领人的行为走向。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教育背景不同,对同一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评价可以不同,目标价值的高低取决于目标与客观现状的“适切性”,即符合实际,又是行为主体力所能及。
授权激励。比尔·盖茨与微软公司其他的早期领导一直都很注意提升技术骨干任经理职务,这一政策的结果也使微软比其他公司更具有竞争力。美国哈佛商学院培养领导者的用人之道是: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其所长,用当其愿。授权激励必须坚持任人唯贤,升降得当;坚持正确的任用方针,唯能是用,德才兼备。奖对一人,就会鼓舞一片;罚对一人,就会教育一片。相反,选错一人,就会冷落一片;奖错一人,就会寒心一片,不能起到激励作用。
民主激励。吸引教师参加民主决策,通过教师主人翁责任感的获得,充分挖掘和集中教师的智慧和经验。
楷模激励。英雄人物是学校精神的化身,是学校力量的缩影,是强劲的学校文化的枢纽,是学校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情感激励。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对人倾注真挚的感情,从而发挥人的积极性;关怀能对教师产生很大的心理效应,提高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密切人际关系,提高教师积极性。激励机制的内涵面临时代的变革,激励理念不一而足,但其根本点不变——谋求人的主体发展意识的觉醒。
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 篇8
关键词:学校文化,教师文化,文化自觉,校本研修
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彭钢所长认为,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建构一种属于学校自身的文化应逐渐成为一种内在需要和内部动力。五年多前制约北环中学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在于学校教师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所以, 在2005年底, 学校选择了以“和”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战略重点, 创新校本研修, 力图唤醒并逐步形成教师文化自觉意识, 使得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化解办学危机, 让北环走向成长、走向发展、走向自强。
一、唤醒篇:一个不少?人人都好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心和责任, 而它的背后又蕴意着“不让一个教师掉队”。五年多来, 我和学校的管理团队始终坚守着这条信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首先要“不让一个教师掉队”。很多时候在某个班级、某个学科出现问题后, 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 力图让孩子们再归队, 但往往无法力挽狂澜, 所以“不让一个教师掉队”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第一”、“教师是天”这些口号很嘹亮、很动人, 但真正要把它们内化为学校的行动很艰难, 尤其是对学校的管理团队来说无论是在心理上、思想上、实践上异常艰难, 因为这要求整个学校管理必须发生深刻变化, 即必须让学校由制度管理走向文化领导, 从而培育人、发展人。五年多来, 我和学校的管理团队虽然在坚守学校文化领导的过程中也曾有过犹疑, 但看到一位位教师走向成长、脸上写满职业尊严和幸福的欢笑时, 我们知道必须要坚持下去。
2009年8月教师开学报到讲演会, 张秀芳老师的深情演讲, 时常在我脑海再现:“从教十五年来, 第一次有机会在这样隆重的场合表达我的赞美心意和感谢之情, 从教十五年来, 感觉最有成就感的是近五年, 因而也是职业生涯中最幸福的五年。在和文化的氛围里, 我觉得只要不断努力, 一定会有更好发展。感谢在座所有同事, 你们的温暖和亲切都令人释然, 令人想和你们一起工作到老!”我欣慰于张秀芳老师从教十五年来终于第一次完成了初中数学循环教学, 终于破茧而出, 我因她的成长而拥有了校长的尊严和幸福。
2008年11月数学校本课程研讨会, “我非常愿意和你们共同完成这一课程的开发工作……”, 江苏省知名特级教师、苏科版初中数学主编杨裕前先生正兴奋地和学校数学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小组核心老师邹浩芳交流着。邹浩芳, 一个曾用“发表论文一定是要有路子”的话语反驳过我的老师, 在研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一篇又一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校对邹浩芳老师的支持曾被一些老师质疑过, 但他放弃暑期休息时间、啃着面包研发校本课程的行动让学校坚定了对他的支持。今天的邹浩芳找到了自己职业奋斗的支点, 拥有了自己职业的幸福, 我因他的幸福而拥有了校长的尊严和幸福。
2007年下半年的教师家属讲演会, 顾弘老师爱人的“埋怨”言辞常常在我心头响起:“顾弘, 什么家务都不干, 只做学校里事情, 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不称职的‘丈夫’。”我欣慰于顾弘老师的脱胎换骨, 在与他的“较量”中自己的个性、心理、尊严受到了挑战, 但一个所谓的“问题教师”成为了学校老师们夸在嘴边的“才子”, 我因他的改变而拥有了校长的尊严和幸福。
2008年8月调任学校分管教育教学的蔡军副校长在他的博客中有这样的记录:“北环教师正是因为自己的专业自觉才有了自己的专业自强, 教师也只有成就了自己的‘专业’, 保持了稳定的职业生活, 才能让‘心’从单一职业生活解放出来, 让‘心’向各种可能的“业余爱好”重新开放, 心打开了, 就‘开心’了。这或许就是北环教师拥有幸福的密码吧!”
五年多来, 我和学校的管理团队在学校“和”文化的建设中坚定了“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信念, 使得学校由传统行政管理逐步向现代文化领导转型, 尤为重要的是唤醒了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 使得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 正如华师大课程所所长崔允漷教授所说:“如果教师自己不想发展, 那么谁都帮不了他!”教师的文化自觉是教师拥有职业尊严和幸福的前提和基础。
二、转型篇:个体付出?团队成果
“伴随着一年初三的成长, 我需要感激和赞美的人很多很多, 如支持和配合我工作的所有任课老师, 亦师亦友的何燕、堵小亚、蒋丽华老师等, 都是我感激和赞美的对象。那么多的选择让我举棋不定, 犹疑中, 我选择了一位我最敬佩的人作为今天的赞美对象。”……在教师们发自肺腑的赞美中, 北环中学又开始了新的一个学期。
学校每次新学期的教职工大会总是在以“赞美”为主题的教师讲演会中开始的。在北环很少召开全校性的工作布置与总结的教职工大会, 而每一次召开的教职工大会却总能令人感动着难以抹去的心中的记忆, 或是欢笑着留在心底的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五年多来学校始终在广大教职员工中倡导“合作胜于竞争”, 即“个体付出、团队成果”的理念, 通过“赞美”为主题的教师讲演会、“我的教育名言”征集活动等, 让教师彼此发现他人的闪光之处, 让教师在互相感激中提升幸福指数, 学校始终认为只有教师首先拥有幸福才能使学生拥有幸福。
北环中学2005年9月建立了“北环教师网络论坛”平台, 以此建立了学科教案区域, 重建了年级学科备课组备课制度, 取消了教师个体备课笔记检查制度, 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一篇课文, 三次备课”优秀教师成长的原型经验转化为本校的具体实践。学校同时运用“环中教师网络论坛”平台建立了观课议课区域, 进行了听评课范式的转型, 取消了教师个体听课笔记检查制度。学校建立了年级学科备课组“周教学研究日”, 以华师大课程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课堂观察”基本模式、应用“环中教师网络论坛”技术平台, 展开协商式观课议课活动, 取长补短, 有效反思, 持续改进, 不断提高年级备课组每个教师上课的有效程度和年级备课组教师团队的有效合作意识, 以备课组的力量将听评课范式转型理论转化为本校的具体实践。
“北环教师网络论坛”是学校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学术平台, 同时以“和”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引领下的学科教研组文化转型是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专业策略。五年多来, 学科教研组在学校文化引领下, 积极探索教研组文化的转型, 即教研组成员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转型, 这意味着学科教研组文化建设以“事”和“物”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转到以“人”和“生命成长”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现代学校的“重心下移”要有一个落脚点, 而教研组文化则是最终的落脚点所在, 只有将文化之根扎在“教研组文化”之中, 学校文化的创建才能落到实处。学校建立起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学科建设专业服务制度”, 通过这一制度, 使得学校管理团队成员不仅自己要有教研组文化意识, 还要进行“文化意识”下移, 即下移到教研组长那里, 帮助教研组长将文化意识内化到日常化的思维方式之中, 转化到常态化的行为方式之中, 具有了文化意识的教研组长才能以促进教研组成员的发展为己任, 在教研组内部逐步培育适合教师个体发展的教研组文化生态。
学科教研组文化转型、教师学术平台建立等举措推进了学校各学科建设, 提升了学科教师的专业能耐。目前学校已拥有了语文、数学、物理三个市级学科教研基地, 数学还是江苏省苏科版数学教材实验基地;数学和物理学科教研组为“江苏省苏科版数学 (物理) 教材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美术等学科近二十位教师为市学科中心组、研究组成员。通过以学科组为基地进行的学校校本教研的“静悄悄的革命”, 在学科组内部教师形成了专业的合作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 在学科组逐步走向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赢得了殊荣, 使得生活在这个学习共同体的每一个老师拥有了幸福。这集中体现了北环人共同的价值追求, 因为在北环, “和”是一种态度, 是为人处世的儒家哲学;“和”是一种追求, 追求一种共生, 共荣, 共发展的境界;“和”是一种“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的思想。
三、自强篇:文化自觉?专业自强
北环以“和”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 是要让学校文化回归师生日常生活, 尊重人的主体性存在, 尊重人的主体性发展, 主张以人为本。学校的人本化主要在于教师幸福指数的提升, 教师的幸福感源于职业生涯内能不断拓展自由。
2005年, 常州市教育局韩涛局长在《人民教育》2005年18期上撰文指出:“常州市北环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 该校的生源、教师素质及其他办学条件都不算好, 为了摆脱困境, 该校以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为契机, 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多年来, 学校制定的校本研修行动计划始终坚持分层推进的原则, 即建立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机制;以校内教研活动为中心, 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和机构;总结与反思, 确实巩固校内教研成果;构建适合北环师生提升生命质量的效能课堂。
第一步:包括校长在内的所有学校管理团队成员“下水”课堂, 向全校教师打开了教室;学校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以研究课的方式向全校公开教学;同时确立以关注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过程为课堂观察重点, 而不在于课的好与坏, 优与劣, 消除了教师被听课的恐慌心理, 全校教师都能以开放的心态打开教室。
第二步:学校以校内研修活动为中心, 改革学校中层管理内设机构:增设教育研究督导部, 该部门以校内研修为工作中心, 全面领导学科教研组建设、非正式专业组织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教师专业发展, 主要对教师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
第三步:学校全面梳理、总结、反思三年校本研修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 从制度、组织等层面巩固校本研修活动的成果。学校确立了学年度整体设计、系统组织校内研修活动的理念, 建立了北环教师网络教研平台;建立了“规划引领、行动跟进、协商评价”的学科教研组建设制度、年级学科备课组二次集体备课制度、年级学科备课组周教学研究日制度、年级学科备课组一周作业整体设计制度;建立了学科教学督导小组和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等非正式组织;形成了“北环暑期教师论坛”、“周三教研时间———教师讲坛”等教师专业活动载体;构建一套体现教师“自主文化”的校本研修体系, 提供工具并引导教师进行发展自我设计与评价, 让教师悠然自得于自身的专业实践, 整个学校显得生机勃勃。
第四步:触及学校建设的核心, 整体构建适合北环师生提升生命质量的效能课堂。树立一种“不扰民”的专业服务思想:逐步精简机构和削减不必要的行政会议、活动, 建立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教学与教研专业服务制度, 帮助与支持学科教研组长提升教学领导力, 协助学科教研组长设计学期教研活动和教研项目;构建一种“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利用“基于课程标准的和谐合作互动教学案”、“基于课程标准的和谐合作互动框架式复习教学案”, 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 从而创生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让教师的课堂教学由经验走向标准, 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们的教师团队不断由专业自主走向专业自强。
2008年的暑期对北环语文老师来讲不仅仅是一次学年间的休整, 更多的是专业上的反刍、修炼与表达, 因为他们正在进行一项艰苦而又极有意义的事情———编写专著《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学问题诊断与技能提高———初中语文》。江苏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芒芒老师在本书后记中说道:“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长期致力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技能’课题的研究, 特别是在‘以问题诊断促技能提高’方面, 大家有许多体会认识, 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培训方案。现在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有效的教学技能:教学问题诊断与技能提高——初中语文》正是多年集体研究的成果, 它联系实际教学问题谈技能, 突出问题与诊断, 聚焦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技能的更新与提高, 以期有助于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
2006年9月10日, 是第22个教师节, 更是属于北环教师的盛宴———教师讲坛开席的日子。在这里, 2006年我们以技能培训作为讲坛的主题, 教师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实现职业幸福;2007年我们以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作为讲坛主题, 教师用专业的方式携手走向幸福;2008年我们以反思作为讲坛的主题, 教师用批判的眼光提升专业幸福;2009年我们又以科学打造效能课堂作为讲坛的主题, 教师用科学的手段拥有幸福。在这个平台上, 环中教师围绕一个又一个专题或话题反思教学行为、交流教学思想、思辨教学策略、分享教学智慧、共享职业幸福。几年来, “合作·分享·幸福”已经成为教师讲坛的主题, 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已经成为教师讲坛的愿景, 让教师赢得专业成长的幸福是教师讲坛的使命, 让教师走向未来名师之路是教师讲坛的目标。因为我们坚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靠排他性竞争, 而是靠“教师团队”的成长;在学校内部, 任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功劳, 而是整个学校文化滋育的结果。换言之, 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 从根本上来说, 不是每一位教师, 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室, 而是整个学校。
校本研修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关键在于学校确立了“不让一个教师掉队”的理念。今天在北环, 不论你荣誉的多少、职称的高低、职务的大小、成绩的优劣, 只要你有着善良的品性、开放的心态、向上的精神, 你就能赢得尊重和理解。“善良品性、开放心态、向上精神”这正是在“正德、启智、负责、向善”学校精神培育下的北环性格。这使得绝大部分教师感受到了人文关怀, 逐步消除了职业的恐慌感, 在安全的氛围中, 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于真实的课堂, 注重于理论的学习。五年多来, 除了因退休的原因, 学校没有以行政行为让一个教师调出或规模引进教师。在教师队伍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学校参加工作四年以上的中考学科教师都上了初三, 完全胜任初中循环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成为了家长、学生、同行心目中的“放心”教师。学校两位教师在江苏省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一位教师获二等奖, 十多位教师在常州市学科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 覆盖所有学科的全校大多数专任教师具有执教过省、市级研究课和示范课的经历。
2009年8月常州市教育局在常州教育信息网公布了直属学校优秀教师比例, 北环中学拥有常州市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等学术荣誉称号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6.1%。北环中学以校内教研活动为载体进行的学校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让整个学校和整个教师团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正是北环人共同价值追求的一种真实写照, 在北环, “和”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精神;“和”是一种能力, 是赢, 是多赢, 是持续的赢;“和”更是一种“兼容并蓄, 海纳百川”的思想。
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 篇9
所以, 今天, 我们在思考, 教师发展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案例“一次神奇的童心穿越”
2013年的元旦,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了团队文化建设系列活动之一———“重返童年, 童心灿烂”别样年会。这是学校为促进教师发展而设计的系列活动之一。170位教师, 在这一天放下拘谨, 在一次特殊的穿越中, 点燃了激情。
1. 一张特殊的入学通知书
入学通知书
同学:
您被录取为乔司小学教育集团一年级新生, 请您带上“激情、快乐、回忆”参加乔司小学新生入学典礼。
乔司小学教育集团
开学寄语
光阴荏苒, 岁月如歌。一转眼, 乔司小学教育集团迎来新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中, 我们得到了机遇之神的眷顾, 但更重要的是集团全体教职工的付出!年底了, 面对组织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需要创新的方式, 共启愿景, 激励士气, 为明年的战斗做好准备。
为此, 集团奉上这场特色年会, 不一样的体验式年会!让我们一起回到儿时的校园时光, 重温成长的快乐。同时让我们始终牢记我们的共同信念:我们不是一个人, 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老师, 我们是孩子的同行人;让我们重返童年, 走进童心。
活动的主角就是您, 在您收到这份开学通知书时, 这次特殊的体验之旅就已开始!
2.一场久违的开学典礼
分班、出旗、上课、呼号;白衬衫, 红领巾, 嘹亮的号角, 鲜艳的队旗。在外面飘雪的冬日午后, 教师们俨然回到了童年时代。短短的半天, 山寨版“金龟子”, 170多个可爱的“大顽童”, 一起穿越回到7岁;170位老师, 不论男女, 不分老少, 白衬衫, 红领巾, 爆发创意!节目不是那么精致, 演员不是那么专业, 但是在这份自娱自乐中, 教师们忽然发现, 这种开怀大笑, 好久不曾有过了, 这份纯真无邪, 似乎早就丢给了岁月的流痕。
●思考———如水的团队, 教师成长的沃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每个人在世界上要保证一生快乐的生活, 必须有一份自己钟爱的事业或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团体, 值得他全身心地投入与奉献。所以, 我们怀着一个最朴素的愿景:打造一个如水的团队, 使之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通过团队拓展、教师俱乐部、“家文化”之旅等系列活动, 增加教师生命的宽度, 感悟生命的可贵, 从内心产生对团队的认同、对学校的归属、对自身职业的忠诚。
1.“蝌蚪精神”———成为优秀的胚胎
现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这样说:“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青蛙, 千万别忘了我们曾经是蝌蚪。”虽然童年不再, 可是如果教师们能一辈子保持这种蝌蚪精神, 就能永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美国著名教师Alan Haskvitz (被评为美国100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综合世界各国对那些所教学生日后都表现优异的教师跟踪调查, 总结出了优秀教师身上所共有的十个特质。“不循规蹈矩”被列为是最有趣的一个特点。因为这样的教师会让学生永不“安心”, 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 而是让学生感到被挑战。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 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永葆童心, 永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呢?我们安排了这一年会。在活动中, 教师进入7岁开学典礼的场景, 让平时一本正经的教师们放下身段, 挂上红领巾, 重新做回小学生。这是让教师们重新回到“蝌蚪时代”———以我心换“生”心。然后, 170位教师分成8个班, 取班名、选班花班草、唱班歌、想班级展示造型等。一环环下来, 教师们身上的“蝌蚪精神”渐渐显现。50岁的“班草”带着小红花出列;一群平时特别注重形象的女教师连发型也变了:马尾、斜扎、两支羊角辫……“小丫头”们重现了;体育课上那些调皮捣蛋的“坏孩子”被罚站了。就这样, 教师们一路将“蝌蚪精神”进行到底, 把“不循规蹈矩”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 平时我们的教师面对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时, 能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吗?当教师们重新回到童年的体育课上被罚站时, 可否有更多的感同身受?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能“不循规蹈矩”一点吗?我们的系列活动就是让“蝌蚪精神”成为打破教师们心灵藩篱的载体, 有了这一载体, 教师成为优秀才有了可能性。我们努力让教师们的“蝌蚪精神”永存。
2.“团队合作”———成为优秀的通道
如果说把每个教师比作散乱的珠子, 那么“团队合作”就是串起珍珠的线, 正因为有了这条线, 才使珍珠成为了艺术品, 从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一比喻可以确切地道出团队对于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因为任何教师的成长都需要一块沃土。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合作互助意识, 才能为自己成为优秀教师打开一个通道。
我们的团队系列活动, 正是通过不断创设这样的互助合作、同舟共济的场景, 让教师迁移这种情景, 形成这样的团队文化。在“班级文化创意”环节中, 每个班的28个“孩子”为了在半小时内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展示时, 一班的“辽宁号”起飞造型震撼全场:8个男教师举着“飞机” (一位男教师) 在航母上起飞了;三班“正能量班”, 齐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 迈着军训时的步子, 齐刷刷地走上舞台, 让全场感受到“人心齐、泰山移”的气势……又如, 在“家文化之旅”中, “击鼓颠球”这一活动让教师们感受到了成员共进退的重要性;“团队之轮”又让大家感受了团队一心的宏大气场。
这样的活动场景谁能忘却?当同伴在生活中、教学中出现困难时, 谁又会不出手相助呢?同时, 这样的快乐将一次次成为教师们饭后茶余的回忆, 这种温馨又怎能不迁移?通过团队活动、教学研讨活动一次次累积、深化, 最终形成固定的校园文化。让教师在这里幸福成长、一起成长。
3.“创新思维”———成为优秀的动力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 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当具备了这样的创新思维, 教师总愿意把对教育教学创新的愿望化为实践, 灵活运用于教育教学中, 并且不断思考、总结、反思, 最终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但是, 教师创新思维的形成却又不是依靠简单的培训就能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希望创新方式, 通过独特的、新颖的教师活动, 不断刺激教师们潜在的创新意识。
如本次活动中, 我们通过语文课、数学课、体育课等情景的创设, 要求一个团队 (28位教师) 通过30分钟, 设计出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教师们在短短的30分钟里创意无限:语文课, 戴望舒的《雨巷》由女教师们深情演绎 (还是方言版) , 而男教师们则撑着杭州绸伞, 袅袅婷婷地走在江南雨巷中。这样的表演笑翻了全场, 但是大家都被深深吸引, 童年版的《雨巷》谁会去追究合理性呢!
这就是改变、创新!我们希望这一次次的创意活动能激发教师们想改变、想创造的思维情绪, 克服长期重复教学的惯性和惰性, 努力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有新意。
【教师文化自觉的养成】推荐阅读:
做一个有文化自觉的教师华应龙09-04
大学的文化自觉10-26
法治中国的文化自觉05-13
教师的语言文化修养07-02
教师阅读的文化思考08-01
关注教师文化的转变08-01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07-15
语文教师的文化意识10-29
建设新农村文化自觉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