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动力机制(共9篇)
协同动力机制 篇1
一、问题研究的源起
我国社区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随着社区居民对生活需求不断上升,“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早已形成。从“单位体制”的瓦解,到城市居民从“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特别是“社区人”的变化,城市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各种需求都希望在社区得到满足。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区公共事务则由对少数弱势群体的供给性服务到社区民众普惠性服务的转变。于是社区便成为多种利益的角逐场,社区居民的矛盾便产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而街道、 社区作为社区居民的主要服务者,日益繁琐的社区工作让他们感觉压力越来越大。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行政区划中的最小单元。其良性有序的治理与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使然,如何重构社区这一利益关系共同体,实现对多元利益格局的有效控制,如何使政府、社区、居民以及各种非正式社区组织在社区治理运中协同合作,以保持均衡的社会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实证研究样本的选取
绍兴是浙江省辖地级市,在浙江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前位。绍兴于2014年扩展成大绍兴,目前共有三个区:越城区、柯桥区与上虞区,而越城区仍为绍兴的主城区。越城区现有65个城市社区,作为千年古城,绍兴社区相对较老,社区建设也相对走在浙江省的前列。此次实证研究样本选择的是北海街道XXL社区。该社区为绍兴市知名社区,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XXL社区位于越城区北海街道的西北边,共有2412户居民户,7228人,党员3336人,青少年689人,老年人828人,共建单位10家。辖区内有大通学堂、古越藏书楼等十多处历史文化古迹等。该社区坚持以“提高服务能力,弘扬和谐主旋律,构建和谐街道”为主线,坚持“以为民为宗旨、以育民为中心、以安民为保障、以乐民为动力、以便民为重点”为宗旨,秉承“以真心换民心, 以耐心聚民心,以爱心得民心,以创新树民心”的理念,全面构建文明和谐社区。该社区先后获得省级和谐示范社区、文明社区、 示范社区以及绍兴市先进节能社区、五星级社区等省市20多项荣誉称号。
三、绍兴市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动力机制的实证调查
社区协同治理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如何让社区协同治理的各方主体在实践中发挥协同作用,必须对社区治理中的权力主体、实施过程、阻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一)绍兴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主体
通过实证调查,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XXL社区治理过程中参与的主体力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组织。
1.政府组织。XXL社区的政府组织主要是街道驻地的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工作的进行主要是由街道派出机构进行人、财、物的调配。因此,社区工作的开展,基本是听从街道办事处的安排。在实际调研中发现,97%的社区工作者与98%的居民都认为社区居委会代表着最基层的政府组织。XXL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职责是根据上级部门的组织安排,完成本社区内居民自治管理、便民服务、 精神文明建设等日常事务性的工作。
2.社会组织。XXL社区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业主委员会、志愿者组织、非正式组织。该社区共有5个小区组成,由于社区成立较早,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的主要作用是代表业主与物业公司、居委会进行协商合作管理小区事务, 特别是居民的整体利益受到威胁与侵害时,业主委员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日常的管理中,业主委员会主要作用是选聘、续聘物业公司,监督物业公司财务公开与支出,协助物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志愿者组织主要是聚集社区中的热心人士,组成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提供环保、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宣传与指导;非正式组织主要是社工与义工共同组建成的青少年服务中心、社区维权中心、心理辅导中心,为社区内的特殊群体提供帮助。
3.企业组织。XXL社区的企业组织主要包括物业服务与商业服务两大类。物业服务公司为社区物业提供物业合同约定服务,商业服务主要包括金融、餐饮、娱乐等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
(二)绍兴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实施
1.建立沟通机制,设定治理目标。XXL社区在多年的社区治理中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首先得益于社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在一些社区核心事件中,以社区居委会主任兼党委书记GWY为首的党委班子与业主代表一起坐下来共同讨论社区发展的目标。通过调查发现,XXL社区前后共建立了议事会、 QQ群、微信群、网上议事厅、议事园、议事栏等多种社区沟通平台,将大事召集议与小事网络议相结合,使社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社区治理的目标在上级政府的引导下,主要由社区居委会主任牵头,社区工作的计划安排提前广泛征集民意,最终形成社区工作行动计划。具体工作内容由专人负责,并由专项负责人制定详细工作进度与安排。
在XXL社区,长期实行了社区党组织的全面覆盖。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以及社区内志愿者组织及社会组织,甚至楼栋长和单元组长都有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进行定期商议机制和随访机制,参与网上问政。
2.赋予治理权力,建立协同关系。在XXL社区,充分体现了居民自治的积极性,社区居委会专门负责居民的自治工作。各社区工作者分工明确,赋权明确,大家做到分工不分家,党支部主要负责党建工作与社区中的各种调解工作,安全、生产、环保、社区文化建设等工作形成了社区公共服务部。
在XXL社区,社区的治理工作已经由过去的传达、命令、维稳、管控的工作方式向围绕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民主工作。在社区居委会的党组织当之无愧地成为社区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同时也是社区协同治理的最大推动者。例如在与社区所辖小区的物业公司进行物业服务不到位行为时,社区党委书记利用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召集各楼栋长与业主代表,共同商讨对付物业服务缺失的对策。
同时,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工作治理过程中,将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适时交由社区内的社会组织与企业组织。如在该社区所辖的SXTX小区在参加市级优秀物业服务项目时,党支部一方面主动向物业企业献计献策,另一方面动员小区的业主物业委员会积极参与到项目评比的建设中来。
信任是建立协同关系的基础,在XXL社区各权力主体得到合适的治理权力时,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该社区开辟了议事会、居民论坛、网上议事厅、网上问政等众多沟通的平台,并保证这些沟通渠道的连续性和回应的及时性。这种民主、服务、协同的社区治理意识,为社区基层治理创造了无尽的活力。如社区主任接待日与不定期走访居民户、社区党委书记24小时热线电话等等,获得了居民的充分信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90%的居民都认为社区居委会的领导班子没有架子、为民着想,办实事。
3.依托多种载体、动员参与治理。在XXL社区,议事会、居民论坛、网上议事厅、网上问政等众多沟通的平台与渠道,充分体现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也发挥了业主委员会、居委会中的各社会组织与企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的自治和引导作用。社区还采取了“道德银行”与“时间银行”的做法,充分调动社区志愿者和义工及退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XXL社区的社区义务治安巡逻队、公共事务咨询处等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的安全、疑惑等提供了及时的服务需求。
4.聚集各方代表,协调利益差异。社区协同治理权力主体在社区治理期间,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这样难免产生利益上的分歧。虽然他们之间的利益有分歧,但同时也有关联,这种利益关联表现在交换关系、依赖关系或授权与委托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利益冲突关系,包容、适当妥协是前提。在XXL社区,社区主任GWY时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有利益冲突,才有发展动力。”关于利益的协调,XXL社区通常的做法是在充分收集民意的前提下召集社区协同治理主体的各方代表一起共同协商,相互了解各自的利益诉求,以及各自的工作目标与程序,从而达到共同合作的目的。
XXL社区之所以能够在自治的道路上顺利前行,最关键的在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XXL社区借助党务公开及各种议事机构与论坛,让社区居民随时随地地进行监督。一些牵涉到民生的大事,都以一事一议的方式召开论坛,这样大大减少了社区居民心中的不满和上访的几率。如今在XXL社区里,呈现出一派祥和、安静的景象,社区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社区居民之间都亲如一家人。
(三)绍兴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困境
绍兴市XXL社区虽然在社区的协同治理过程中有着很多成功的做法,其经验也值得同行的借鉴,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协同治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困境与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社区居民利益难以求同存异。社区是由不同的居民组成, 因此就有了不同利益的诉求。社区协同治理的目的在于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种利益需求,但利益主体之间很难达到求同存异。
社区居委会作为政府组织的代言人,其本身权力有限、工作成本有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工作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但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 政府组织必须要关注组织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并围绕中心任务提出工作的目标与实施的途径,继而构建实现组织倡导的公共价值观的框架,这些公共价值观即是与社区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社区环境、安全、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的状况。
2.社区价值观难以短时建立。XXL社区作为老小区,社区居民的价值观经过多年的塑造,相对其他社区要好很多,但同样由于XXL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来自不同的工作单位, 他们已形成一定的生活观、价值观,譬如关于社区绿化环境的改善方面。过去的老小区绿化环境相对落后,社区居委会想重新进行改造,但在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社区年龄偏大的居民就觉得社区这样做比较浪费,只要环境卫生整洁、干净即可。这件事情经过长达几个月的工作协调,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同时,社区中协同治理主体之间的价值观也很难共同建立, 现行社区治理中,由于受各种利益的熏陶,对名誉、地位等的追求不同,就出现了社区治理中不和谐的现象,这在XXL社区也同样存在。例如,XXL社区管辖的一个小区物业公司,在日常管理中,为节约管理成本,精简物业工作人员,一些公共设施破坏了,就小修小补,最后导致小区物业管理缺位,居民不满意,业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越来越对立。同时,在社区某些社会组织中的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工作只讲表面,很少为民排忧解难。
3.权力主体各方沟通协调能力不足。社区工作人员与组织协同能力的有限,使得XXL社区诸多关乎民众的问题很难解决: 例如老年人健康护理、流动人口的管理、家庭暴力等等,这些看似并不难解决的问题为何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难题?原因在于,各权力主体之间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很难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网络。各个权力主体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行事,由于缺少沟通,很多工作是重复的,甚至是无效的。
4.社会资本不足,难以达到有效治理。社会协同治理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信任机制的建立不是仅靠制度或人就能建好,它需要有形的载体,这个载体即是社区公共空间的建立,譬如社区活动室,社区公园、社区凉亭等等。这些公共空间的建立,不仅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更慢慢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根据调查显示,目前XXL社区内公共活动空间有限,社区领导班子多次在上级部门工作例会中提及此事,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的不足,使得社区公共空间的构建一时难以实现。
同时,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应该更加关注人性化与柔性管理, 社区治理最终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在考察社区工作绩效的过程中,应首先引入的是居民的评价,而不是来自上级的评价,只有居民的评价才是对社区工作的真实评价,只有围绕居民的要求去做事,才能获得社区居民的信任与支持。而XXL社区工作的领导班子虽然业务能力非常强,但由于年龄整体过大,在社区治理中还相对专制。
(四)绍兴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出路
1.社区治理权力主体适当赋权与放权。城市社区的协同治理的关键是需要协同治理主体之间要建立信任、合作、协同的机制。如何建立这种机制,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赋权与放权。社区问题需要社区自己来解决,更需要协同治理主体的协同来出谋划策。因此,社区管理中的公共事务管理应该充分挖掘各组织的有效人力资源和潜在的社会资源,赋予那些可以信赖的社会组织相应的权力,让他们来完成既定的任务与目标。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或通过培训的方式,让他们可以并能够承担责任。
2.利用社区多方资源,培养统一观念。随着城市发展的日益繁荣和复杂,居民的利益追求已由单一走向多元,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权力主体的组织机构,在关心自己利益的同时,也应该用同理心去关注他人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找到协同的关键点,保证社区公共利益的实现。
由于个人或组织都无可避免地拥有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在社区治理中,任何一个权力主体或个人都无法独自有限地治理社区。因此各方权力主体应该充分挖掘自身资源,扬长避短,聚集各方资源,运用同理心,达到协同的统一性与一致性。
政府与社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社区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 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采取行政手段;企业与政府无法向社会组织那样提供无偿服务,但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现基础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合作有助于社区治理目标的实现,实现社区善治的目的。由此也可得出社区的治理需要多元权力主体的参与和决策,以善治为目标,社区实现居民利益的最大化。
3.挖掘多方人才,培养社区精英。社区精英一般可分为社区正式精英和社区非正式精英。社区正式精英,是指在社区中由基层政权认可,社区居民推选出来的,领导、管理社区发展的领头雁。如社区主任与党支部书记就是典型的代表。社区非正式精英是指与社区正式精英相对而言的,由社区居民认可,在社区居民中有一定威望的权威人士。无论是社区正式精英,还是社区非正式精英,他们手中都掌握着大量的资源,这为社区的治理提供了绝对的优势。
挖掘多方人才,培养社区正式精英,首先在社区居委会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中,政府组织部门对社区候选人的审核工作要把好关,深入社区居民,了解实际情况,能够保证候选人在政治素养、个人能力、工作意愿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在选举中,做好监督工作,要防止徇私舞弊、拉帮结派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培养社区非正式精英,要善于发掘社区中热心办事的居民代表,对他们的个人社会关系、个人威望等进行观察,若在居民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应对他们给予一定的关心与照顾,来维护他们的非正式精英的权威与地位。
4.构建社区公共空间,完善沟通平台。社区公共空间的建立,有利于完善社区居民相互沟通的平台,继而为社区协同治理的信任提供保障。社区公共空间的建立,包括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两种形式。有形形式就是社区活动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等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文化、娱乐、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场所;无形空间是建立社区公共事务探讨的网络空间,如社区的议事会、网上问政等形式。社区公共空间的有形形式是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公共活动交往的开放性场所。茶余饭后,居民们可以在这里聚集, 进行身体锻炼、文化熏陶;同时,在这里还可以毫无忌讳地谈天论地、观看影片、读书看报等。正是这些不经意的活动,渐渐让社区的居民们产生凝聚力、归属感,渐渐地让居民们团结一致,协同在一起,当社区有公共事情需要讨论、商讨之时,就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同样,那些不愿出门的社区居民,他们可以遨游在网上,与社区中有着相同爱好的邻居海阔天空。社区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的建立让社区渐渐聚集了人气,久而久之,社区归属感就会慢慢产生、进而产生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
摘要:社区协同治理是城市社区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当今的社区治理中,如何协调好各方力量,达到善治的目的仍是社区治理面临的共同难题。文章以典型社区治理实证着手,从对社区协同治理的主体分析到社区协同治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找出社区协同治理中存在的阻力,进而得出社区协同治理的出路。
关键词:城市社区,协调治理,动力机制
协同动力机制 篇2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升级为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蓝图,值得人们憧憬和期待,但面临的实际突出问题也亟待解决,如创新驱动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面对重大国家战略下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困难和新的发展思路,京津冀区域的高校,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京津冀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如今的北京患上了“大城市病”,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的难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
《纲要》的首要任务要解决北京“大城市病”,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包括率先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北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放弃发展“大而全”的经济体系,转而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形成高端引领、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
2.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首都功能定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区域整体定位体现了三省市“一盘棋”的思想,突出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全面贯穿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目前,三方面改革重点已经明确。一是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包括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土地要素市场一体化、技术和信息市场一体化等;二是构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等;三是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3.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高校的新挑战
高校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区域发展创新的引擎。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高校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智力优势,在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负有重要责任。面对三地“一盘棋”协同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京津冀高校应敏锐抓住机遇,重点解决三大任务:
(1)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契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围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为京津冀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学校承担着为京津冀地区培养建设性人才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创新引擎的重任。据统计,考上“211工程高校”的北京生源考生中有三分之一进入了北工大学习。这些青年才俊学成毕业后大多进入到京津冀地区工作,他们是城市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十三五”期间,北工大按照“突出重点、创建一流、科学发展、优化结构”的指导思想,秉持“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四个中心”定位为指导,以服务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高精尖”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突出建设重点,打造学科高峰,创建若干世界一流学科;坚持科学发展,推行学部制改革,优化学科结构,构建能够平稳、快速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实现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推动高等教育内涵集约发展,开放共享区域教育资源
高校应积极践行开放办学理念,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育资源在区域范围共建共享,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高校间应加强学科群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整体提升水平。探索京津冀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利用、评价以及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新兴交叉、支撑性和基础学科等优势与特色学科(群)的建设,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竞争开放、优胜劣汰的多层次学科体系,创建一批一流学科、一流大学。
(3)强化科技协同创新,服务产业结构转移升级
高校内的科研团队、学者等要更加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原始创新和前沿突破,攻坚克难,奋楫前行。以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区域协同,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建立科研人员交叉任职的工作机制,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探索产学研用的新机制和新模式,重点对接解决国家、北京市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
二、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动力
1.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国家战略和“互联网+”
在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已把信息化和网络信息安全列入了国家发展的最高战略方向之一。
当前的“互联网+”包括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各类传统行业结合起来,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全新转变。“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互相融合形成的化学反应,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2.“互联网+教育”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到深入应用、全面融合、引领创新的发展阶段,即“互联网+教育”阶段。寻求教育系统的整体变革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目标,这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融合、部分创新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3.教育信息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协同是传统的一体化理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数据和平台的一体化协同赋予一体化新的时代特征。
信息、数据和平台的一体化是改善和提高整个区域产业、资源、政策一体化协同效率的重要基础。信息化、大数据本身是创新驱动力,必然带动区域内部的大数据、TMT行业(电信、媒体和科技)的创新发展。
利用信息化,能够统筹协调布局,破解地域壁垒、传统行业壁垒、技术壁垒等问题,实现创新思维模式、创新技术发展模式、创新制造模式、创新管理模式等,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融合创新发展。
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创新动力可以引领京津冀地区信息一体化和教育一体化协同。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依托教育信息化,要实现从“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技术研发模式方面,依托教育信息化,要大力发展未来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核心关键技术,为传统行业提供创新动力支持。在创新产业应用推广模式方面,依托教育信息化,要对接国家需求和京津冀区域发展需求,重点在交通、环境、智库等领域和新兴产业提供创新动力,促进协同发展,并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在探索创新思维模式方面,依托教育信息化,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以跨界思维,创新解决传统行业发展中的困难。
三、北京工业大学的新实践
北京工业大学引领并积极参与京津冀区域高校协同。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国家和首都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实施“服务北京行动计划”,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面向世界,努力实现优质教育科技和人才资源的共享,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同时为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贡献力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推进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携手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集合三校优势、整合三校资源,在学生交叉培养、科技平台共建、教师兼职互聘、干部挂职交流、科研成果转化与区域智库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探索。
在人才培养方面,促进学生在三所学校之间的跨校交流与培养,联合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开展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与试验,推进精品课程资源的协同开发与共享。并以“京津冀协同高校创新联盟”为契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带动京津冀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和综合改革迈上新台阶。
2.创新技术研发模式
学校积极融入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立高精尖创新中心。围绕产业发展的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开展未来网络、3D打印与先进制造、生物医学、智慧城市专项研究。比如,学校近两年与政府和相关单位陆续成立了未来网络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
以未来网络高精尖创新中心为例。2015年10月23日,北京工业大学未来网络高精尖创新中心获得北京市教委首批认定。旨在聚集全球优势研究力量,打造成为未来网络全球研发高地、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国际一流的未来网络研究中心。
3.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学校主动对接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与京津冀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之间进行沟通合作,紧密围绕大气污染治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产业发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应急保障的研究。
近年来,学校陆续成立了北京工业大学京津冀绿色发展研究院、北京市交通节能减排实验室、京津冀交通协同创新中心等,先后举办了“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发展论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管理培训会”、“中国制造2025与京津冀产业协同——第五届首都学研产高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的高等教育暨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中国发展论坛——京津冀环境与发展”等,以具体实践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产业创新。
4.探索创新思维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携手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京津冀三地21所高校,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的高等教育暨大学校长高峰论坛。会议就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建设新型高端智库、与企业对接、深化协同合作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另外,学校还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北京知识产权学院和北京知识产权研究院,为学生创新创业和为国家和北京市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四、北工大教育信息化的新思路
1.信息化建设原则
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遵循统筹、集约、共享三大原则,并将其贯彻落实到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项目建设、运维开发和应用服务等具体环节。
(1)统筹原则。学校非常重视教育治理和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建设。顶层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机构,配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并完善、发布了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和经费使用制度等。
(2)集约原则。学校遴选信息化建设项目,并论证形成合理的建设模式、技术框架等,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物力优势。
(3)共享原则。学校本着开放、共享的思路和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的理念,充分发挥设施、平台、数据的优势,促进各项应用和服务的有序开展。
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信息化主要落实在教育治理信息化和教育教学信息化内容上。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数据增值,着力提高高等教育的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科学决策和便捷服务。通过建设信息化学习平台、应用环境和特色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的融合,推动教学模式的多样性,逐步实现教学向“以学为主”的模式转变,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促进终身学习的全面发展。
2.设置统筹管理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
2015年中旬,学校合并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信息处,组建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统筹机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整合优质资源形成了合力,更有利于适应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综合领域改革贡献更大的力量。
目前,中心负责信息化管理、运维、服务、建设与规划五方面的任务。即负责统筹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申请与实施;负责学校内各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致力于“智慧校园”的研究、规划与建设;以及为全校师生的学习、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信息化公共服务等。
3.统一规划学校“十三五”信息化建设
由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导制定的学校“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目标为:以推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核心,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新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模式,为实现“智慧工大”而努力。“智慧工大”包括四大核心任务和五个支撑保障体系。四大核心任务包括:学生成长服务平台、教学创新服务平台、科研协同服务平台、协同校务服务平台。五个支撑保障体系包括:完善一体化多渠道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体验;完善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体系,促进互联互通;建设完善信息资源体系,促进信息共享;打造高速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促进基础提升;建设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安全可控。
4.重点建设任务:提供以人为本的智慧校园服务
在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校园过程中,按照服务对象,梳理整合出不同的服务线,包括教师、教学、学生、资产、财务、校园生活等,利用信息化系统、资源和数据为师生提供多方位、全生命期服务,并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如以“学生服务线”为例,为学生在校期间各种事务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包括入学服务、在学服务、校园生活服务、奖惩助贷、毕业服务等各个环节,使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
5.重点建设任务:完善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
学校“十三五”全面开展“智慧工大”建设,重点实施学校“五个一”工程,完善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在教育治理信息化方面,通过实施“一张表、一个库”工程,建设学校统一的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搭建应用支撑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构建开放式、可定制的应用服务,实现资源整合、业务聚合和服务融合,为各部门开展协同办公奠定基础,同时大数据研究为决策支持提供服务;实施“一张图、一中心”工程,以GIS空间应用地图拓展物联网应用,建设数据中心机房,推进校园网络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探索私有云和公有云相结合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模式,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促进信息网络安全可控。
6.重点建设任务:改善教学环境,促进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学校以教学为核心,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围绕教学环境建设、特色资源建设、技术研发和研究推广四条主线,提升服务能力,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信息化环境、资源和服务,推动教学向“以学为主”的模式转变,构建21世纪的智慧课堂,促进终身学习的发展。
学校254间多媒体教室,全部实现了网络中控;建成了移动泛在式的教育教学环境并与授课教师合作尝试推广移动泛在式学习课程;自主研发形成网络教学平台体系,涵盖教学过程支持和学习资源支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课内外学习的融合;以视听艺术手段促进,促进优质、特色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供数字资源和环境;学校以多种形式向教师推送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为教师提供促进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理念、策略、技术和服务。四条主线统一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使平台、教师、学生三者形成合力,将人才培养、教师发展与服务教学融为一体,服务于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7.建立京津冀教育信息化创新联盟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快速推进,我们是否可以思考和研究建立“京津冀教育信息化创新联盟”,在教育的“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至少可以做三件事:
(1)用教育信息化支撑双培/外培计划实施。联盟高校共同建立联盟在线教育平台,遴选部分课程实施在线选课、学习、交流、实验、考试等,并实现平台内的课程学分互认,探索教育信息化协同之路。
(2)用教育信息化支撑“双一流”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手段,破除时空屏障,促进学科共建与科研数据共享,提高科研设备的利用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形成区域整体优势,凝聚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区域特色学科群。
(3)用未来网络高精尖信息化技术支撑教育信息化创新。未来网络中国教育网将依托京津冀地区高校的信息中心,建设若干高校节点,将其打造成为未来网络全球子节点之一,支撑联盟高校发展。
协同动力机制 篇3
新能源产业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我国降低碳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减轻能源负担有着积极作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已步入正轨,因此研究其成长机制是有必要的,亦是可行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新能源产业方面,大多从系统的视角,或用系统动力理论进行动力研究,或用协同理论进行协同研究[2]; 也有以技术创新、产业投资、政策支撑等为切入点的探讨研究[3]; 还有从清洁发展机制视角进行成长模式研究及规律总结[4]。对新能源产业成长的研究具有多样性、全面性、针对性的特点,创新性研究也日益趋多。本文从协同动力的视角找出新能源产业发展动力要素,建立符合实际的仿真动力模型,对新能源产业成长动力机制进行协同研究及对策研究,以期为产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呈跳跃式发展。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4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占8. 0% ,各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明显增长,体现了我国新能源加速发展的趋势。如图1所示。
( 1) 国内新能源用户认可度逐步提高,市场潜力大。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使得能源供给愈发紧张; 近些年能源进口量更是巨大,能源价格也持续走高,这都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隐患。大量的传统能源消费也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更是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对新能源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也使得国内新能源用户认可度逐步提升。温室气体排放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要在2050年前实现全球CO2放量比1980年减少50% 以上的目标,新能源需求将成为热点,国内发展新能源市场潜力很大。
( 2) 新能源产业技术成果突出,技术投资不断增多,大大改善了过去平均技术水平偏低、利用成本较高的情境。虽然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但存在的问题仍是不可忽视的: 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远远不够,国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技术研发平台,行业技术标准体系也尚未建立,主要核心技术多来自进口,对于未成熟的技术研发失败率较高、损失较大[5]。
( 3) 政策驱动效果显著,市场初具规模,但政策的限制也使得新能源产业进入壁垒过高。国家能源部门积极制定新能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政府也从法规政策等方面继续加大对产业的推动力度,降低产业税收、增加产业补贴、加大资金投入等,大力度、高强度地扶持新能源产业。但由于环境制度严格,审批制度复杂,获得国家和政府同意准入的难度较大,新能源产业投资准入也无法向社会开放[6]。
( 4) 新能源企业间合作意识不断加强,不断融合发展,企业间竞争也愈演愈烈,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共识。以风电产业为例,依靠相对低廉的原材料和制造成本,国外企业积极同国内企业融合发展,全球超过15% 的风电投资资金投向中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风电行业现有竞争者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竞争形式也是多样化,这也使得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资源得到优化,推动产业不断发展。
2 新能源产业成长动力分析
2. 1 系统动力结构分析
从系统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新能源产业动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系统。针对新能源产业成长动力系统,把新能源产业成长的诸多动力要素划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包括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府推动; 内部动力包括企业间竞争与协作。这些动力要素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产业成长。因此,4个动力要素也是新能源产业成长动力系统中的重要变量。新能源产业动力系统可以简化成如下关系:
式中: Y表示新能源产业成长,x1、x2、x3、x4分别表示4个动力要素,即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府推动、企业间竞争与协作。4大动力要素共同作用,推动新能源产业成长。据此可以绘制新能源产业成长动力机制模型,如图2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市场需求对新能源产业起拉动和导向的作用,技术进步是新能源产业成长的重要驱动力,政府推动为新能源产业良好成长保驾护航,企业间竞争与协作为新能源产业成长提供了契机。
2. 2 系统反馈结构分析
针对4个动力要素,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利用Vensim软件可以绘制出新能源产业成长动力系统因果回路图。该图包括了4个子系统,主要表示出系统内多条反馈回路。
( 1) 市场需求子系统。对新能源的需求是新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之源,本文把环保和能源需求作为市场需求的主力军。现阶段新能源产业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就是来源于环境污染与能源紧张带来的压力,完全依靠传统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的时代,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能源的优势和储量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这都极大地刺激了新能源市场需求。
( 2) 技术进步子系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技术进步作为新能源产业成长的重要驱动力,主要通过R&D投入实现的,进而提高新能源产量,促进产业成长。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技术研发失败带来的损失,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
( 3) 政府推动子系统。鉴于新能源本身的优势,世界各国政府都会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因此政府的推动作用也是最明显、最有效的。政府通过直接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颁布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投资技术研发等手段,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推波助澜。
( 4) 企业竞争与协作子系统。竞争和协作作为一对矛盾体却又合理地存在于产业组织中。随着我国GDP增长,能源企业利润也水涨船高,产业竞争与协作程度也随之加强。巨额的经济效益使得竞争愈演愈烈,小企业破产也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企业间恶意竞争也带来了市场紊乱; 与此同时,企业积极寻求同上下游的合作,强强联合扩大产业规模。
2. 3 系统流图的绘制及方程的编写
通过系统反馈分析,我们将系统因果回路图绘制完成,但因果回路图只能描述反馈结构的基本方面,不能表示不同性质的变量的区别,通过构建系统流图可以清晰地描述影响反馈系统的动态性能的积累效应[7]。在本文的新能源产业动力模型中,将设置3个状态变量,分别是新能源产业资产、新能源产量、传统能源消费量。据此绘制的系统流图如图4所示。
根据系统流图,编写的方程如下:
( 1) GDP = 新能源产业产值/新能源GDP比例;
( 2) GDP指数 = 净GDP/216314;
( 3) 产业投资因子 = WITH LOOKUP ( GDP指数,( [( 1,1) - ( 4. 5,2) ],( 1,1) ,( 1. 5,1. 05) ,( 2,1. 1) ,( 2. 5,1. 15) ,( 3,1. 2) ,( 3. 5,1. 25) ,( 4,1. 3) ,( 4. 5,1. 35) ) ;
( 4) 产业规模因子 = WITH LOOKUP ( 协作指数,( [( 0. 7,1 ) - ( 3. 2,2 ) ],( 0. 7,1 ) ,( 1,1. 1 ) ,( 1. 3,1. 2 ) ,( 1. 6,1. 3 ) ,( 1. 9,1. 4 ) ,( 2. 2,1. 5 ) ,( 2. 5,1. 6) ,( 2. 8,1. 7) ,( 3. 2,1. 8) ) ;
( 5) 产量变化 = 产量增长率* 技术进步因子*新能源产量* 资产影响因子;
( 6) 产量增长率 = 0. 12;
( 7) 企业R&D投入 = 企业R&D投入比例* 能源企业利润;
( 8) 企业R&D投入比例 = 0. 0026;
( 9) 传统能源 消费指数 = 传统能源 消费量/241345;
( 10) 传统能源消费量 = INTEG ( 能源消费增长量,241345) ;
( 11) 净GDP = GDP - 技术失败损失 - 污染限制- 能源限制;
( 12) 利润比例 = 0. 47;
( 13) 协作指数 = 0. 7* 能源企业利润/103720;
( 14) 单位效益值 = 0. 45;
( 15) 单位污染限制 = 0. 08;
( 16) 单位能源短缺限制 = 0. 075;
( 17) 国家R&D投入 = 国家R&D投入比例* 政府支出;
( 18) 国家R&D投入比例 = 0. 0273;
( 19) 技术失败损失 = 技术失败率* 新能源产业R&D投入;
( 20) 技术失败率 = 0. 58;
( 21) 技术进步因子 = WITH LOOKUP ( 技术进步指数,( [( 1,0) - ( 5,2) ],( 1,1) ,( 1. 5,1. 01) ,( 2,1. 01) ,( 2. 5,1. 02 ) ,( 3,1. 03 ) ,( 3. 5,1. 04 ) ,( 4,1. 05) ,( 4. 5,1. 06) ,( 5,1. 07) ) ) ;
( 22) 技术进步指数 = 新能源产业R&D投入/465. 1;
( 23) 折旧因子 = 0. 1;
( 24) 政府支出 = GDP* 财政系数;
( 25) 新能源GDP比例 = 0. 034;
( 26) 新能源产业R&D投入 = 企业R&D投入 +国家R&D投入;
( 27) 新能源产业产值 = 单位效益值* 新能源产量* 新能源消费需求因子;
( 28) 新能源产业资产 = INTEG ( 资产变化量,7430. 51) ;
( 29 ) 新能源产 量 = INTEG ( 产量变化,17412. 5) ;
( 30) 新能源消费需求因子 = 污染因子* 能源短缺因子;
( 31) 污染因子 = WITH LOOKUP ( 传统能源消费指数,( [( 1,0 ) - ( 1. 7,2 ) ],( 1,1. 01 ) ,( 1. 1,1. 02) ,( 1. 2,1. 03) ,( 1. 3,1. 04) ,( 1. 4,1. 05) ,( 1. 5,1. 06) ,( 1. 6,1. 07) ,( 1. 7,1. 08) ) ;
( 32) 污染量 = 传统能源消费量* 0. 015;
( 33) 污染限制 = 单位污染限制* 污染量;
( 34) 消费增长率 = 0. 06;
( 35 ) 税收因子 = WITH LOOKUP ( Time,( [( 2006,0. 09 ) - ( 2015,0. 2 ) ],( 2006,0. 09 ) ,( 2007,0. 09 ) ,( 2008,0. 09 ) ,( 2009,0. 1 ) ,( 2010,0. 11) ,( 2011,0. 12) ,( 2012,0. 125 ) ,( 2013,0. 125 ) ,( 2014,0. 125) ,( 2015,0. 125) ) ;
( 36) 竞争指数 = 0. 3* 能源企业利润/103720;
( 37) 能源企业利润 = GDP* 利润比例;
( 38) 能源消费增长量 = 传统能源消费量* 消费增长率;
( 39) 能源短缺因子 = WITH LOOKUP ( 传统能源消费指数,( [( 1,1) - ( 1. 7,2) ],( 1,1. 02) ,( 1. 1,1. 03) ,( 1. 2,1. 04) ,( 1. 3,1. 05) ,( 1. 4,1. 06) ,( 1. 5,1. 07) ,( 1. 6,1. 08) ,( 1. 7,1. 09) ) ;
( 40) 能源短缺量 = 传统能源消费量* 0. 11;
( 41) 能源限制 = 单位能源短缺限制* 能源短缺量;
( 42) 财政系数 = 0. 037;
( 43) 资产变化量 = 产业投资因子* 产业规模因子* 资源设备因子* 新能源产业资产* 资产增长率* ( 1 - 税收因子) * ( 1 - 折旧因子) ;
( 44) 资产增长率 = 0. 19;
( 45) 资产影响因子 = WITH LOOKUP ( 资产影响指数,( [( 1,1) - ( 4. 5,2) ],( 1,1) ,( 1. 5,1. 03) ,( 2,1. 05) ,( 2. 5,1. 07) ,( 3,1. 09) ,( 3. 5,1. 11) ,( 4,1. 13) ,( 4. 5,1. 15) ) ;
( 46 ) 资产影响 指数 = 新能源产 业资产/7430. 51;
( 47) 资源设备因子 = WITH LOOKUP ( 竞争指数,( [( 0. 3,0 ) - ( 2,2 ) ],( 0. 3,1 ) ,( 0. 4,1. 1 ) ,( 0. 5,1. 15) ,( 0. 6,1. 25) ,( 0. 7,1. 35) ,( 0. 8,1. 45) ,( 0. 9,1. 55) ,( 1,1. 65) ,( 1. 1,1. 75) ,( 1. 2,1. 85) ) 。
2. 4 模型有效性检验及仿真
在该模型使用之前,要对其是否合理进行有效性检验,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针对本文的新能源产业动力机制模型,将采用直观检验、Vensim的Check Model功能检验和历史有效性检验。
( 1) 在建模的整个过程中,到相关部门及权威BBS论坛调查和收集数据,咨询相关专家学者,所以本文动力模型已基本通过了模型的直观检验。
( 2) 利用Vensim软件本身的Check Model功能对模型的结构和单位进行检测,通过报错来反复修正模型,最终使模型能够有一个合理化的输出结果。
( 3) 将实际系统中的真实数据和模型中仿真模拟出来的结果进行比对来判断模型输出的误差有多大,识别模型 的真实性 和可靠性。表1列出了2006—2011年我国GDP的实际值与模型仿真运行结果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百分比,验证的起始时间是2006年到2011年,检验时间为6年。
注: 数据均来源于 2006—2012 年中国 《国家统计年鉴》
模型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大相对误差都没有超过 - 0. 1到 + 0. 1。由于收集到统计资料数量和篇幅都有所限制,其他变量的历史检验的结果的相对误差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在这里就不再重复叙述。因此,可见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际值的拟合度较好,说明模型具备真实性和有效性,可以用来判断该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图5为部分参量仿真结果。
从动力机制模型仿真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新能源产量还是资产,都在快速增长着。新能源产量在2015年能达到52 068万吨标准 煤, 约占能源 消费的12. 7% ,能较好地满足部分市场需求,为以后全面开发市场奠定了基础。2105年新能源产业也将拥有58 633亿元资产,较2006年增长6. 89倍,说明新能源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3 模型的协同分析
纵观新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及成长机制,其体系内部相互作用错综复杂,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如何保证其动力机制有效运作,本文引用复杂性科学中的协同学理论来解决这一问题。
3. 1 协同效应分析
协同学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都是由一系列小系统构成,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中,但在整体中又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系统在临界点产生质的变化,就产生了协同效用,这种协同效用使得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新能源产业成长动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取决于其4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充分了解新能源产业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配置新能源产业内部各种资源,就可以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子系统协调发展,从而产生协同效用。
市场需求作为新能源产业根本动力,要利用其拉动导向作用,加快市场开发脚步,使能源和环保需求转化为有效的市场消费,使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够满足与实际的市场需求,两者达到协同; 再通过政府的扶持推动,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共同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协同成长。总而言之,市场需求拉动、技术进步驱动、政府推动、企业合理资源配置是一个综合整体,需要各动力要素的协同作用形成合力,推动新能源产业成长。
3. 2 支配理论分析
根据协同学理论,新能源产业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所谓的自组织系统,就是通过低层次相互作用形成高层次功能结构有序模式的自发性过程系统。协同学认为,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作用: 竞争与协同。
在新能源产业成长动力系统中,系统内的竞争就是传统能源消费与新能源消费的竞争,这是系统协同演化的基本动力,造成了系统内部不均衡; 协同表现为技术、需求、政府、企业等子系统相互协同,共同形成整个聚合系统。新能源产业成长的标志是新能源产业资产的增长,这是该动力系统的关键所在,这样的参量在协同学中称为序参量,它是系统内部协同和竞争的产物。新能源产业资产这一序参量支配着市场、技术、政府、企业等子系统,不断积累自身优势,主宰着系统整体演化过程,即新能源产业成长。
4 对策研究
新能源产业动力系统这个开放非平衡系统存在着许多非协同因素,使系统中动力要素系统的协同发展受阻,致使新能源产业发展滞后。基于动力要素的协同放大原理,不能使各动力要素的发展失衡,要协同推进产业健康成长。因此,要从非协同因素着手完善我国新能源产业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
( 1) 目前我国还未掌握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导致新能源产量需求大于供给。为此,根据我国的现状,应该细分市场,降低需求水准,使新能源供给量和市场需求量达到平衡,与市场需求达到初步协同,实现局部市场的产业化,再逐步增强技术水平、增加新能源产量,与新的市场需求达到协同,实现新能源产业阶段式升级发展。
( 2) 合理适度地进行科技研发投入,提高技术研发成功率,建立规范的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掌握核心技术。科技研发投入是必须的,但鉴于研发失败带来巨大的人、财、物的损失,要合理适度地对新能源产业科研活动进行资金投入,争取掌握核心技术,减少对国外新能源技术的过度依赖。在这期间,政府要发挥组织调控作用,集合社会各界资源、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找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建立统一的技术研发平台、技术标准体系及产学研联合体系,使新能源技术更加专一化、标准化、创新化。
( 3) 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降低产业壁垒,规划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市场化运作和政策引导结合起来,宏观调控新能源市场,保证市场的有序性、完整性、规范性。继续减轻新能源产业发展负担,加大对新能源产业投融资的力度,增加市场融资开放性,降低行业准入标准,为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协同发展需建立六大机制 篇4
作为国家行政中心所在,首都具有重大意义。首都经济圈以首都为中心,以承担复合型功能的城市为核心,带动其周边多个城市共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群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京津冀区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增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但从目前状况来看,促进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区域发展的一根鱼刺
观看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首都经济圈都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巴黎都市圈是法国乃至欧洲的经济政治中心,以占法国2.2%的国土面积,集聚了20%的人口,贡献了30%的经济总量。
在英国,伦敦都市圈是其政治中心和核心经济区,以及众多国际组织的总部基地,以占全国18.4%的面积,集聚了60%的人口和80%的经济总量。
而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东京都市圈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占全国3.5%的面积,集聚了27.5%的人口,贡献了31.7%的经济总量。
可以说,以综合性首都为中心,通过跨行政区资源整合和功能协作,形成首都经济圈,从而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已成为全球化和区域化的重要标识。
而在中国,“首都经济圈”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制度性障碍制约了发展。
从区域行政壁垒来看,京津属于直辖市,河北各城市都是地级市,掌控的资源、话语权都不一样,无论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都不对等,缺乏合作与对话机制。
从经济所有制结构来看,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是传统老工业基地,受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影响较大,地区发展更多源自行政力量而非市场驱动。国有和国有控股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大,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欠发达。
从资源集聚看,北京的首都优势和天津的港口优势使资源进一步向北京和天津主城区集中,区域内巨大的经济落差、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加剧了首都经济圈发展不平衡。在河北省环绕京津的区域有24个贫困县、200多万贫困人口。
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规划的顺利推出并实施,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一根鱼刺,如鲠在喉。
六大难点困扰区域发展
区域合作体制机制仍没有建立。都市圈概念频繁变动,规划区域涵盖范围不停调整,获得三方高度认可的规划和实施政策没有出台。各方频推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方案,如河北的环首都经济圈战略,天津的滨海新区战略等。
区域城市难以错位发展,竞争大于合作。京津两市产业结构雷同,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产业平台搭建和项目招商等方面竞争,也围绕生态资源、水资源等竞争,两市发展定位不明确,又都是直辖市,难以错位发展。
区域城镇体系失调,京津规模等级与经济实力独大。京津两城市空间距离太近,没有超过应有的辐射范围。而河北各城市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公共服务,都与京津发展差距过大,工业化基础薄弱,承接京津的产业与功能的能力也有限。
区域核心城市职能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京津冀地区素有“发达的中心,落后的腹地”之称。京津产业结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区域的经济辐射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而河北作为区域经济腹地的建设明显滞后。
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尚未形成。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对首都经济圈的约束作用明显,特别是在一些区域性港口、机场、跨地区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通道建设中,缺乏必要的统筹安排,自成体系或相互倾轧。
区域内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巨大。京津特大城市面临严重的“城市病”。2012年年末北京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面临着一系列城市问题,如人口过度聚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紧张、生产要素价格涨得过快等等。
构建力促发展的机制体系
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协同发展机制。首都经济圈既不同于市场化程度高、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趋同的长三角,也不同于处在同一省域的珠三角。需在更高层面推进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分工协作、功能互补、产业互撑、基础设施共享、统筹规划、利益补偿、制度法规等顶层设计。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依托城际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合理确定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加强港口和产业分工协作,以及城市间功能互补和经济联系,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协调的现代城镇网络体系。
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为依托,建立倒逼联动机制。立足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建设区域生态网络。妥善解决大气污染防治问题。加大监测力度,严格执法标准,转变生产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妥善解决以细颗粒物超标为主要表现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以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为抓手,建立梯度转移机制。切实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层次清晰的产业政策。要区分首都功能和北京功能。北京周边大中小城市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基础上,重在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适当接收京津产业转移,逐步夯实城市发展的产业基础。
以推动经济社会生态融合为目的,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粮食生产予以补偿补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重点支持大中城市周边乡村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防止“环首都贫困带”扩大化。
协同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力 篇5
一、内涵与特征
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提到:“世界上没有优质教学的公式, 而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 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到优质教学的内心世界, 一个是由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 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1]这无疑道出了同伴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 每位教师都是一个以教育教学经验为核心成分的资源系统, 如果不同的资源能够取长补短, 加强资源融通, 会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协同”指各方互相配合或甲方协助乙方做某事。[2]所谓协同教学, 就是指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组成教学小团队, 共同进行课程编制、组织学生活动, 开发教与学的资源并完成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小团队中, 每位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合作, 每位教师既是经验的传授者又是接受者, 他们在相互的经验和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中获得实质发展。协同教学要求将担任共同教学任务的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小团队, 它牵涉到一群教学者, 以经常性、目的性且合作性的方式来工作, 藉以帮助学生的学习。这一群教学者共同规划课程的目标, 设计课程, 准备个别教学计划, 彼此分享意见, 彼此论辩。协同背后的假设是:全部的参与者共同工作, 比分别工作的整体贡献来的大。
教学小团队的目标是完成一项任务, 不只是形成一个社群, 通过形成紧密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的建立, 互动技巧的学习, 相互信赖感的形成促进小组任务的完成。在教学小团队里, 教师们以共同的关切为基础, 共同制定课程目标, 设计课程大纲, 准备教学并进行评量。在教学小团队中, 资深教师和年轻教师一起讨论教学的核心问题, 并不在纯粹理论的探究, 而是处在一个教导学生如何学会某些知识的思考脉络中, 进而他们学会必要的知识及精熟的教学技巧, 发展应有的教学态度和价值观。因而, 教学小团体的本质是通过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和经验借鉴, 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和自身的实质发展。
二、意义
“任何专业的成长都依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和进行真诚的对话”[3], 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共同体的空间, 同事共同体有着丰富教师成长所需的资源。只有真正处于共同体之中, 教师们才能真正的理解教学。协同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学能力的高低, 不仅影响着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更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不仅仅依靠个体的反思和努力, 还需要有集体智慧的支撑。教学小团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社群, 通过交流与切磋激发教师不同的视野与态度, 在团队中教师的力量汇集, 使得他们的弱点得以补救, 专长得以彼此互补。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 可以经由其他成员的协助和建议而获得提升, 透过观察优良教师, 他们得以提升教导学生的能力。同时, 团队的信赖可以减轻压力, 使负担减半, 快乐倍增, 分享决策的过程, 分享彼此的自信心。教学小团队能培育教师所需的特质, 包括智慧、热情、好奇心、耐心和想象力, 尤其使教师个人才能有后援支持。
第二, 丰富和完善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学是一门很难传授的艺术, 绝非简单的公式所能解释。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使得教师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任何方法的使用必须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适应, 必须关注教师的实践智慧的生成。个人的实践智慧存在于教师的经验中,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特定的关于教学的观念和规则, 都有对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的“内隐理论”。“实践性智慧所要求的思虑、选择和判断尽管是个人行为, 但决不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内在反思。个人本质上是从属于某一‘共同体’的社会存在, 个人的判断力仍然具有共同性和主观能动性, 它内在地依赖并要求其他判断者的意见加以检验和判别”[4], 因而, 教师个体的实践智慧要用集体智慧作为支撑。在教学小团队内, 不同教师与同事相互切磋, 展开优质教学的真诚对话, 从集体智慧中获得启发, 这不仅可以消解同事之间和师生之间疏离的壁垒, 摆脱自我蒙蔽和固步自封, 更重要的是丰富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协同教学就是在教学团队内, 通过个体之间的人际互动互相发现和激发每位教师的实践智慧, 让教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 通过具体的合作活动相互体验、借鉴和学习对方的实践智慧。
第三, 形成一种优良的教师合作文化。一直以来, “孤立、孤单”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的常态, 教学几乎是独奏, 永远在同事的眼光之外。我们为这种个人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教学发展缓慢, 原因就是教学的个人化”[5]。协同教学打破单打独斗、自己教室自成国度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团队中, 教师公开地谈论那些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挫败的事情, 像公开地、真诚地讨论成功的经验一样, 帮助彼此成长。组成小团队的目的, 不是为了批评彼此的教学法, 而是真诚地把自己的经验说出来, 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去聆听, 促进自我的认同。协同教学使得教师课程资源分享和课堂教学相互支持日常化, 为教师沟通和融合以及分享深层次的教学经验提供了机会, 必将切实促进教师群体的合作与和谐, 优化教师的群体文化。
三、方法
协同教学从试图改变教师孤军作战的传统观念入手, 致力于教师知识和智慧的分享,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真相并不如加法那么简单, 预期众志成城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它需要缜密计划和有技巧的管理。
1. 成立教学小团队
协同教学基本的特征是教学小团队, 在这个小团队内, 教师彼此之间真诚地交流与合作, 相互切磋, 共同进步。一个好的教师小团队应具备以下标准:一是真诚地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实施协同教学最主要的理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 期待教学小团队的经验能够刺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并启动教师开创性的研究。二是愿意与同事们分享彼此的看法, 同事之间乐于倾听彼此的教学并评量, 并能够改进自己的教学。三是愿意付出和接受使用建设性的批评。教学小团队必须建立一种气氛, 使成员能够自由地质疑、否定或表达不满, 以令人兴奋与热情的态度真诚地谈论现象与面对恐惧。四是愿意共同合作和解决问题。教学小团队的成员应共同支持团体的决定过程, 彼此之间真诚地沟通交流。这样的团队一旦成立必将形成自然真正的合作文化, 这种合作是深度的、持久的, 必将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2. 培养教师个人的反思和合作意识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 在教学小团队内部, 要真正使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有效, 必然离不开教师个体的反思意识。合作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 要达到教师之间真正的合作必须是每个教师的实质性参与。协同教学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合作小组中所有教师积极的参与和投入, 在这样的教学小团队中, 教师个体的合作行为与教师群体的合作氛围交互作用, 最终促进教师的发展。
3. 选出带领教师奔向共同愿景的领袖
共同体是动态的, 每时每刻都需要领导。共同体不是自然浮现的, 如果要营建进行教与学对话的共同体——教学小团队, 就需要有能带领教师奔向共同愿景的领袖。只有当领袖带领教师走出孤独, 创造性地运用他们的自由时, 对话才刚刚开始。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要做到:作为团体的一个道德象征;负责促成团体的公共利益;对威胁到团体效率的行为采取行动;确认问题、激发团体成员的创造思考;将注意焦点聚集在议题上, 不做其他个人人身攻击;帮助澄清不同的选择;关心团体凝聚的生命力, 维持并培养社群团结、相互欣赏、感谢、自信与愉悦的气氛。因此, 教学小团队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 必须选出领袖, 能够组织团队的各种活动和激发教师的合作潜能。
协同教学固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但协同教学也不是万灵丹,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取决于自身。教师只有真正地参与到教学团队中, 并认真地学习他人的经验并为己所用, 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这样才会真正有效地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3][5]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42、144、144.
[2]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506.
协同动力机制 篇6
关键词: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度,测度
进入21世纪, 我国企业正面临着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格局在不断变化, 企业的竞争环境更加动荡,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有利武器, 它为基础薄弱的企业战胜实力强大的对手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然而现实是严峻的, 虽然一批拥有重点领域核心专利的骨干企业已经开始涌现, 但是从总体上看, 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在许多情况下, 企业没有进行创新活动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条件或机会, 而是因为种种原因所造成的动力不足[1,2]。科学研究和企业创新实践进一步表明, 创新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创造性动态系统, 多数企业的具体创新动力不会是单一的或固定的动力因素结合, 而是多个乃至全部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全面协同[3,4]。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程度的高低, 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战略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
1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构建
目前, 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动力要素的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创新的动力要素。然而, 自主创新有别于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 攻破技术难关, 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 完成技术的商品化, 获取商业利润, 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与技术创新相比, 自主创新具有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知识与能力支持的内在性等特点。因此, 应从自主创新的特点出发, 选择能够激发企业产生自主创新愿望、推动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创新活动的因素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要素。
为了构建科学的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模型, 笔者对多家工业企业进行了走访, 在访谈中搜集了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并从中初步归纳、总结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要素。随后, 在综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等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 设计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调查问卷》, 发给企业进行填写。最后, 通过对收回的78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整理, 确定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要素, 继而建构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由“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子系统——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要素”三级结构构成。按照子系统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 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分为4个组成部分, 分别是:自主创新资金动力子系统、自主创新人才动力子系统、自主创新技术动力子系统和自主创新环境动力子系统。其中, 企业自主创新资金动力子系统包括R&D经费投入情况一项创新动力要素;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动力子系统包括R&D人员情况一项创新动力要素;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动力子系统包括创新技术条件、研发成功率预期、企业研发成果积累三项创新动力要素;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动力子系统包括市场竞争、创新激励制度、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4项创新动力要素。
2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
本文借鉴了孟庆松、韩文秀 (2000) 在研究“教育——经济——科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基本原理:在计算各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对系统协同有序的贡献, 对子系统的有序度贡献进行综合集成, 进而得到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协同度。
其基本步骤如下:
2.1 给出序参量分量eij的系统有序度的概念
考虑子系统qj, 设其发展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为 (ej1, ej2, …, ejn) , 其中n≥1, bj1≤ej1≤aji, i∈[1, n]。不失一般性, 假定ej1, ej2, …, ejm的取值越大, 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而ejm+1, …, ejn的取值越小, 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因此定义下式为系统qj序参量分量eji的有序度:
(1)
如上定义可知, uj (eji) ∈[0, 1], 其值越大, eji对系统有序的贡献越大。
2.2 计算序参量ej的系统有序度
从总体上看, 序参量变量ej对系统qj有序程度的“总贡献”可通过uj (eji) 的集成来实现。本项目采用几何平均法或线性加权法进行集成, 即序参量变量ej的系统有序度为:
2.3 计算整个系统的协同度
对给定的初始时刻t0, 设各个子系统序参量变量的系统有序度为u0j (ej) , j=1, 2, …, k, 则对于整个系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时刻t1而言, 如果此时各个子系统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为u1j (ej) , 则系统协同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说明:
(1) (3) 式中u1j (ej) -u0j (ej) 为子系统qj从t0到t1时段序参量的系统有序度的变化幅度, 它刻画了子系统qj从t0到t1时段中“在多大程度上变得更加有序”。由 (1) 式和 (2) 式可知u1j (ej) -u0j (ej) ∈[-1, 1]。
(2) 系统协同度sd∈[-1, 1], 其值越大, 系统协同程度越高, 反之则越低。
(3) 参数θ的作用在于:当且仅当下式成立时, 复合系统才有正的协调度:
u1j (ej) -u0j (ej) >0, j∈[1, k]
(4) (3) 式和 (4) 式综合考虑了所有子系统的情况, 如一个子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幅度较大, 而另一些子系统的有序程度提高幅度较小或下降, 则整个系统不能处于较好的协调状态或根本不协调, 体现为sd∈[-1, 0]。
(5) 利用 (3) 式和 (4) 式可以检验现实的复合系统相对于考查期而言, 其协调程度的特征与变化趋势。
3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为了进行实证研究,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 考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特点和影响该系统协同运行的关键动力要素, 建立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如表2:
由于有些指标 (例如创新环境动力要素等) 难以完全采用定量指标, 故采用半定量打分的方式 (5分制) 。各指标的选取主要根据其对各子系统协同的影响程度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能够用客观定量数据的尽可能用定量化指标。难以量化的就采用半定量或定性指标。
通过各指标的无量纲化、确定权系数, 就可以计算各要素的有序度和系统整体的全面协同程度。借鉴徐浩鸣等 (2003) 的方法, 权重的确定可采用相关矩阵赋权法和专家打分法。
3.1 利用专家打分法计算出4个子系统的权重
专家打分法是指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 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 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 对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 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 对债权价值和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经过专家打分得出4个子系统的权重后, 各子系统要素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可以用相关矩阵赋权法来求得。
3.2 运用相关矩阵赋权法计算二级指标与各要素的权重
相关矩阵赋权法的基本思想是这样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反映了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说明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越高;反之, 说明指标间相互影响的速度越低。如果某指标与指标体系中其他所有指标的总相关程度较高, 说明该指标对其他指标的影响较大, 而且影响较大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也较大, 理应给其赋予相对较大的权数;反之, 如果某指标与指标体系中其他所有指标的总相关程度较低, 说明该指标对其他指标的影响较小, 亦即它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较小, 从而应该给其赋予相对较小的权数, 基于这种思想, 相关矩阵赋权法的基本步骤可具体表述如下:
设指标体系中包含n个指标, 它们的相关矩阵R为:
, 其中r11=1 (i=1, 2, …, n)
令
则Ri表示第i个指标对其他 (n-1) 个指标的总影响。Ri较大, 说明第i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影响较大, 即其作用较大, 故其权数也应较大。因此, 将Ri归一化即可得相应各指标的权数:
其中创新资金动力子系统、创新人才动力子系统、创新技术动力子系统、创新环境动力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的协同的相对子权重的确定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法, 即利用本研究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经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并经过上述处理, 得到各要素的权重 (如表1所示) 。
4 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度测度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样本, 进行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度测度的实证研究。数据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 笔者在综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等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 设计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调查问卷》, 发给企业进行填写。最后, 通过对收回的78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整理, 结果如表3所示。
注:国际上一般认为, 研究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小于1%的企业, 难以生存, 占2%左右, 可以维持, 而达到5%~10%才具有竞争力 (陈劲, 宋建元.解读研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P100)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问卷调查。
理想值是根据国内技术领先企业 (海尔、中兴、华为等) 最佳实践确定的实现协同所需的该指标的最理想的取值。例如国内技术领先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在8%~10%左右;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一般在30%以上;新产品产值率一般在50%以上;新产品市场占有率一般在20%以上;对于一些定性指标, 理想值取五分制中的最高值5。最差值则是极端情况, 一般取0, 对于五分制的评分, 最差值为1。
由于各原始数据量纲不同, 不能直接进行计算, 故先进行数据标准化 (无量纲化) 处理。方法是:
设xij为第i项指标在第j年的实际值, xi为第i项指标的理想值, αi、βi分别为第i项指标的上限和下限, 即βi≤xij≤αi (若指标越大越好时, 上限αi一般取理想值, 下限βi为最差值;若指标越小越好时, 则相反) , xijmax为第i项指标在各年 (2004~2008年) 的最大值, 设x′ij为无量纲化后的标准值。则:
经过标准化处理的要素协同情况数据为:
在此基础上, 根据公式 (2) :
和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分别计算出子系统的有序度为:
可以看出, 相对于2004年的有序度, 各子系统整体上都呈更加有序的状态, 但各子系统有序度提高幅度有所不同。2008年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动力子系统 (0.79) 的有序度最高, 而创新人才动力子系统 (0.27) 的有序度最低。
5 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度测度结果分析
5.1 资金动力方面
根据统计年鉴2007年的数据, 黑龙江省当年的科技经费筹集量仅占全国科技经费筹集总量的1.72%左右, 北京是科技经费筹集最多的地区, 筹集量是黑龙江省的近7.5倍。创新资金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 没有资金任何自主创新活动都无法开展。资金的不足是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最根本的原因。
5.2 人才动力方面
自主创新人才动力系统的协同度虽然每年呈提高的趋势, 但是绝对值还是较低, 最高的2008年协同度也仅为0.27。人才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 自主创新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支撑。然而, 由于黑龙江省的地理位置限制, 经济较落后, 又因为黑龙江省创新型企业多为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体制和机制的限制, 导致企业员工待遇普遍偏低, 因此, 导致了人才难留的局面。黑龙江省企业研发人员绝对数和所占全体员工比例普遍很小, 很难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因此, 其协同度在各个子系统中也是最低的。
5.3 技术动力方面
自主创新技术动力子系统的协同度也很低, 这与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是有直接关系的。资金投入不足, 企业技术条件就没有保障, 人才缺乏, 企业的技术条件就无法改善和发展。以上两方面原因造成了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水平较落后, 技术动力较弱, 不能有效地推动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5.4 环境动力方面
本研究中环境动力系统涉及企业的内、外环境动力要素, 包括市场竞争、创新激励制度、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项目组成员在对黑龙江企业进行访谈、调研时, 发现大多数企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和氛围, 对创新的重视程度相对于国内领先企业来说还是很低的。但是通过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 对自主创新环境动力子系统协同度进行测算, 却发现自主创新环境动力子系统近5年的协同度都很高, 特别是2008年的协同度高达0.79, 这与实地调研的情况不符。这主要是由于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观念普遍落后造成的。自满情绪在一些企业中普遍存在, 一些企业经过技术改进取得过一些成果, 就认为自己具备了很强自主创新能力, 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企业的自我认识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距, 所以在问卷中对每一项指标都做了较高的评价, 这就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误差。改变落后的创新观念也是黑龙江省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5.5 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
通过上述4个子系统的协同度得出了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协同度, 见表4。尽管从数值上来看, 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协同度是逐年提高的, 但是最好的年份2008年协同度也仅为0.44, 距最佳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除了上述4个子系统分析中提到的原因外, 更主要的是由于4个子系统协同程度低造成的。创新观念的落后, 没有给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整个大环境的落后又导致了企业自主创新资金匮乏、人才难留、技术水平低下, 无法实现整个动力系统的良好的协同的运行, 黑龙江省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缺乏的状态有待改善。
参考文献
[1].Charles Carter.Reasons for Not Innovating[M].Heinemann (London) , 1981:99~113
[2].傅家骥.应从“要我创新”变为“我要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0, (1) :24~26
[3].李垣, 乔伟杰.基于价值管理中的企业创新系统构建[J].中国软科学, 2002, (12) :62~65
[4].向刚, 汪应洛.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4, (6) :108~114
[5].孟庆松, 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 2000, 33 (4) :444~446
协同动力机制 篇7
1 协同育人与知识共享的具体工作思路
1.1 发展概述
在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 营造交流、共享、互相促进的研究所学习环境是基础, 以研究所为基础单位形成所内甚至是课题组的导师组, 包括导师、年轻讲师以及高年级博士和硕士;由导师组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养, 从而实现协同育人与知识共享。近几年协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深化, 如从2012—2015年间的高校教育管理、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教育与教学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等刊物都有相关研究报道[3,4,5,6]。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在研究生的德育培养方面有许多实践性的探讨研究[7,8], 通过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也探索了以协同育人、知识共享理念为指导思想的研究生培养探索实践研究。
1.2 具体工作思路
实际上, 哈工大能源学院, 在陆续进行“基于学生组织机构和学生学术研讨会的研究生多元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和“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实践探索后。先进动力研究所, 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关注研究生数量相对于教师人数急剧增加的问题, 对于确保研究生教学质量和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等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提出了利用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的知识组织中成功实施的知识管理手段以及知识组织的管理原理对研究型大学中的课题组进行管理。
(1) 管理与自我管理。通过规范和系统的分工进行科学管理, 把管理转化为日常行为和集体行为, 而不是简单的规定或个人行为;实现自我管理和全员管理相统一, 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将导师从日常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 集中精力进行大方向把握和主要方法指导。
(2) 教育与自我教育。培养中要强调并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树立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理念, 让学生做自己的事情, 自己促进自己做事情, 导师给予充分的思想和技术指导。通过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完成有效成长和连续成长。
(3) 过程育人和环境育人。有效成长和连续成长需要相应的管理技术支持, 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保证过程有效性的同时也反过来促进环境的优化。导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也要让研究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
2 教育方式实现的保障体系
2.1 工作运行保障体系
协同教育的目的就是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 把任务转化为目标, 体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实施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同时要体现全局优化, 促进共同进步。如学生把“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其中包括为自己确定发展目标、过程中主动的调整和监督实施以及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的协同[2]。具体工作保障体系分为如下几方面:
(1) 明确的研究生素质教育目标与模式。研究所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手段, 强调学科交叉, 着重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构思研究课题、撰写科研基金申请书、寻找工程课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的管理能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提高综合素质。
(2)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以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为例, 为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 研究所以科学化管理营造完美的综合质量 (MWTPS) 为管理方针, 将研究所的工作进行分工, 建立了秘书组、财务组、学术活动组、人力资源组、工程管理组、网络组、文体活动组、物资管理组、宣传组、网络安全组等10个工作组, 体现组织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全员参与, 协调运行, 推动工作有效开展。
(3) 制订工作规范和管理规范。对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规范, 对课题组的研究生制定日常行为规范, 其内容包括: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时间标准和质量标准, 各工作小组工作任务的协作关系, 课题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日常行为规范等。
(4) 建立内部信息系统。通过建立研究所管理系统、内部网络空间、工作计划及事务记录系统、内部交流及管理查询系统等来有效实施管理思想, 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建立走近大师专栏, 倡导学术精神和人文精神;建立开架管理系统、公开查阅博士生个人培养档案, 由导师和研究生本人进行日常维护。
(5) 建立工作创新机制“。好主意是大家讨论出来的”是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座右铭, 研究所非常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氛围的营造, 如提倡开放式交流、建立课题组学术报告制度、推进学院学生学术活动、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和交流机会等。同时, 学院对管理创新和学术创新的工作进行奖励以及通过在内部网站开辟专栏、培训, 促进创新规律和方法的学习等。
2.2 效果评价体系
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评价工作的运行、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其设计思路为体现导师指导、环境教育与过程教育、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统一。研究所评价体系的特点为写实性评价为主, 量化评价为辅;自我评价和环境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统一;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工作组的评价同步进行。
2.3 支持发展体系
主要包括研究所的基本硬件环境建设和经费投入等的物质支持;把常规的行为要求确定为工作制度, 保证制度有效性的制度支持;以及包括目标激励、价值激励、榜样激励、团队文化熏陶在内的精神支持等。
3 教育方式的实践效果及成效体现
3.1 学生学术水平得到扩展
如能源学院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按照上述体系运行至今已举办了354期学术讨论会, 研究所至今已毕业博士在学期间平均发表论文数量远超学校毕业要求;而燃烧工程研究所的研究生创办和发行了全国闻名的网络期刊, 多次自发组办有200多人参加的全国学术会议, 其论坛的注册用户已经超2万多人, 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技术网站之一。
3.2 课题组自我管理提高
研究所通过导师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 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而且通过导师、年轻讲师与研究生共同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中期工作目标和短期工作计划, 培养了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研究所培养的骨干已成为学校各种学术论坛、交流的组织者。
3.3 学生管理效率提高
研究所的所有成员均承担管理工作, 各小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管理, 形成了实验室紧张活泼、忙而不乱的良好工作氛围。以先进动力技术研究所为例, 研究所建立办公系统, 办公系统将周计划系统融入其中, 导师进行不定期点评, 加强师生的相互了解和信息交流;建立了管理小组月计划系统, 促进各项管理工作指导和连续开展。
4 结语
哈工大能源学院在针对由研究生扩招造成导师培养力不从心的问题方面的提出了应对举措:发挥基层研究所科研能力培养与环境育人的作用, 建立包括明确工作目标、健全管理体制、完善信息系统以及有效评价保障体系等在内的新型育人机制。通过协同育人、知识共享的理念, 通过环境育人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高了导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从而实现了研究生及研究所的有效成长和连续成长。该育人实践在高校研究生教育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长坤, 申秉银.协同式研究生创新团队培养过程中导师角色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231-233.
[2]杨卫.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6) :1-5.
[3]陈亚珠, 唐炬, 肖登明.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J].高校教育管理, 2012, 6 (5) :1-5.
[4]张俊文, 李玉琳, 陈海波.协同式任务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及学生角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 (3) :32-34.
[5]杜栋, 庞庆华, 蒋亚东.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 29 (3) :86-90.
[6]孙航.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研究生跨学科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4 (2) :203-207.
[7]李峰, 乔增熙, 邢媛.研究生多元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基于学生组织机构和学生学术研讨会的研究[J].管理观察, 2012 (20) :113-115.
[8]李峰, 万杰, 刘娇.基于科技竞赛的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11) :187-188.
现代物流企业协同创新机制分析 篇8
一、创新主体的协同
企业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技术创新主体指从事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物流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其业务合作伙伴是利益攸关的, 因此物流企业的创新主体不能仅局限于企业自身, 而是应该和供应链上其他合作企业一起协同创新。供应链上各企业协同创新的动机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主要方面:成本共享和技术共享。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能够共享研究开发投入成本, 实现研发投入的规模经济, 避免重复的研发投资, 同时供应链可以被看作是核心能力的组合, 每个企业拥有自己的知识, 这种知识尤其是技术知识通常是缄默的, 难以被其他企业获得。协同创新为一个企业将合作伙伴的技术和能力内部化, 对产生新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以往物流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企业间的协同合作, 导致创新的成功率较低。随着企业资源观和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兴起,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同理论, 人们逐渐认识到物流企业协同供应链上其他企业一起开展创新活动有利于供应链上各企业有效地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 既可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又可以促进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提高。例如, 在物流运输服务过程中就可以由物流服务提供商和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客户协同进行物流运输过程的创新。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客户为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新产品的各种运输信息, 如运量、时间、目的地等。物流服务提供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与成员企业和客户的联系, 快速获得相关信息, 提高对成员企业物流运输信息变化的跟踪能力, 并进行相应物流运输计划的创新设计, 如物流运输路线和方式的创新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设计等, 从而建立科学、合理、优化的配送网络, 快速安排物品配送, 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 保证新产品能快速送到客户手中,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二、创新要素的协同
以许庆瑞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于2002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全面创新管理”的创新管理新范式。全面创新观与传统创新观的显著区别是突破了以往仅由单一部门孤立进行创新的格局, 并使创新的要素与时空范围大大扩展。协同是全面创新管理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指各创新要素 (即技术、战略、文化、组织、制度、市场) 进行全面协同创新, 从而使系统实现各要素单独所无法实现的全面协同效应, 促进创新绩效的提升。各创新要素的协同体现在技术与市场两大核心要素及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结构等支撑要素的有机匹配整合, 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的单独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
现代物流企业的创新也应该遵循全面创新的技术路线, 不能将创新焦点简单的聚集在物流技术一个方面, 应该认识到物流企业本质上是服务型企业, 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而不是技术创新本身。而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也不仅仅是仅依靠技术创新就能办到的, 需要与企业的其他要素创新结合起来, 产生创新协同的效果, 才能真正实现创新的目的。
具体而言, 物流企业的创新要素协同应当在战略创新的框架内, 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在各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过程中, 技术和市场要素行为变化最为明显, 其余要素则相对稳定。因此物流企业的创新应当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作为引导, 其余要素的创新作为支撑, 在战略创新的协调下, 实现全要素的协同创新。例如美国UPS公司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创新, 企业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行业, 有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从技术层面上它是一项重大的服务产品创新, 可以为物流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业务;从市场层面上它是一项重大的市场创新, 将金融业务同已有物流业务紧密结合, 不仅帮助企业提高了已有客户的忠诚度, 同时增加了对于新客户群的吸引度。为此, UPS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 将其改造成UPS金融部门, 金融企业文化同物流企业文化相融合, 塑造出特有的新型文化, 同时一系列新业务的规章制度也随之制定, 从而实现了全要素协同创新。
三、创新流程的协同
业务流程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一系列相互关联行为的序列结构, 反映了在某种活动目标的导向下, 这些活动的先后顺序和承接关系。大多数组织都不自觉地包含了大量效率不高或在创造价值方面做得不尽人意的流程, 物流企业也不例外, 因此必须进行流程创新。物流企业的流程创新是指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需要为出发点, 以价值增值流程 (使客户满意的服务) 的持续改进与设计为中心, 强调价值创造, 提倡组织改进、员工授权、顾客导向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 建立合理的物流业务流程, 以达到企业动态适应竞争加剧和环境变化目的的一系列创新活动。
现代物流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物流业务各个环节的高度集成和高度整合, 它要求相关合作企业业务流程必须无缝化衔接, 做到物流运作过程中的一体化, 从而保证物流运作全过程的高效率、低成本。某个物流企业流程的创新, 必然会影响到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其他业务环节以及外部价值链———业务合作伙伴相应环节的运作。离开了业务合作伙伴的支持, 物流企业的单一流程创新也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 物流流程创新也必须实现内外部流程的整体协同。例如, 某物流配送企业将以前的采购和配送订单的接受和发送由人工操作改为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 对于物流企业自身来说, 该项流程的改善, 可以提高操作效率, 并且降低订单处理的错误率。但是由于它改变了流程, 从而使得它的业务伙伴也必须对相应的流程做出修改。相应的订单申请、确认和修改流程都需要调整。所以, 该配送企业在修改其流程之前, 应该和业务合作伙伴进行充分的沟通, 保持在流程调整上的步调一致, 否则会出现修改的流程由于得不到合作伙伴的响应, 不得不放弃的情况出现。
四、总结
协同创新应该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需要放弃自主创新。二者并不是相互矛盾。物流企业的自主创新首先要做到企业内部创新要素的协同, 同时再积极推动业务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 从而实现协同机制下的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杨丽伟, 程国平.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26 (11) :54-55.
江西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对策研究 篇9
1.1 协同创新政策环境
201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面对国际新形势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发展方式、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为响应中央精神, 2012年10月, 江西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首次在全国以科技协同创新作为省级科技政策文件的主题。《决定》提出, 力争到“十二五”末, 基本建立健全各类协同创新平台、基地、团队、机制, 完成一批重大协同创新项目,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各类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初步形成以企业为龙头、覆盖产、学、研等各领域的全社会协同创新格局, 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明显增强。到2020年, 协同创新体系将更加完备, 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5%,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若干重点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全国前列, 建成创新型省份。《决定》的出台为江西今后十年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西科技发展处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1.2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从2012年开始, 江西积极推进三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公益研究领域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公共平台, 面向全省主要行业的重点企业组建一批创新平台, 在军民两用技术结合方面搭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到2015年, 力争建设100个高水平协同创新科技团队, 并组织实施500个左右协同创新项目。
为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 江西省财政每年将投入1亿元用于高校创新平台建设。到2015年, 江西省每年遴选10个协同创新中心, 建设40个“江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各类高校开放, 以高校为实施主体, 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各方面创新力量参与。对每个协同创新中心, 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 高校再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一部分资金。
1.3 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目前, 江西具有国家级园区、基地37个, 其中国家高新区4个, 国家农业科技园3个, 国际创新园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7个, 国家可持续发展园区6个;省级高新产业基地、国际合作基地、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等各类科技创新基地245个, 分布于全省11个设区市, 为江西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重要支撑。
1.4 协同创新人才团队
科技创新, 创新团队是关键, 领军人才是核心。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外专千人计划”、“国家千人计划”等高层次领军人才为领衔, 以利益共享为纽带, 以技术协同攻关为重点, 以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 大力加强协同创新团队建设, 努力造就一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江西优势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协同创新团队。
1.5 协同创新机制
1.5.1 资源共享机制
科技基础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提高, 科技创新服务取得成效。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入网单位达186家, 5万元以上入网仪器设备达2900台。建设和引进了一批中外文科技文献与科学数据资源, 基本实现了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
1.5.2 省部协同机制
近年来, 江西省通过实施各种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对培养和稳定一支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省现拥有院士4人, 国家杰出青年5人, 千人计划9人, 国家创新团队1个, 省级创新团队108个。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科技人才来到江西建功立业。
1.5.3 开放合作机制
与50多个国家、150多所省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推进了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其中, 加大了政府间合作项目的比重, 先后推动省山江湖办、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 初步达成中奥南昌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建议方案;省部、省局、省院会商机制继续发挥良好作用, 同时加大了省际、省校科技合作步伐。
2 江西协同创新的模式与途径
2.1 江西协同创新模式
2009年6月, 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以主攻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心任务的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六个一”工程作为江西科技创新的龙头工程, 是协同创新的产物, 是江西省协同创新的崭新模式。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实施三年来取得的成果, 为今后一段时期江西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1.1 建立了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
在“六个一”工程启动之初, 就成立了省主要领导任组长、五位副省级领导任副组长、省直27个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省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领导小组, 负责统筹、部署、指导、协调全省“六个一”工程实施的各项工作。各设区市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切实解决了政府宏观分散管理造成创新环境效率不高的问题。在这种组织框架下, 形成各地、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积极抓科技, 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技进步的良好局面。同时, 全省上下还建立了“六个一”工程组织运行体系和一系列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了目标责任制、交流协调制、进展调度制、统计考核制等四大协同创新管理机制, 使目标责任更加明确, 交流协调更加顺畅, 进展调度更加有力, 工作效率更加有效。
2.1.2 建立了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六个一”工程实施始终坚持以开放合作为路径, 搭建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产业合作推进会以及全省科技人才、技术项目对接大会等平台, 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跨国集团、投资公司等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 使江西企业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成为潮流。
2.2 协同创新机制
2.2.1 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激励创新型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奖励、持股等方式, 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调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2.2.2 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社会化科技投入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机制。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 成立省级科技担保公司。二是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在江西设立分支机构, 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通过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及其他社会资金, 加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规模。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对国家级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融资需要予以优先支持, 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列为省政银企联席会议的重点支持项目。
2.2.3 完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科技投入的政策规定。两年内, 确保省级财政科技拨款占省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5%, 设区市、县 (市、区)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力争达到2%。二是整合资源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持。省政府每年整合不少于2亿元资金, 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无息借款、种子基金、补助 (引导) 资金、创业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 扶持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进一步增加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各设区市和有条件的县 (市、区) 也要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四是加大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力度。
3 江西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
3.1 建立研发机构和协同创新平台,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3.1.1 重点培育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
规模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数量相对较多, 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强, 政府相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和考核措施, 在保证现有研发机构研发能力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研发机构的数量和比例, 争取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达到10%。目前不具备成立研发机构的企业, 可以先培育研发团队或者科技服务人员。省发改委、省工信委作为政府主管部门, 应当制定规划和措施, 在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100多家企业当中, 每年重点培育2—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提升江西企业的研发平台质量和数量。
3.1.2 发展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的股权激励机制
紧密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 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 共同组建以重大产品和开发应用核心技术为目标的创新联盟。产学研各方根据各自的有效需求将各自拥有的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整合, 将合作创新活动纳入企业组织内部进行。明确科技成果产权和合作各方的责权利, 企业内部分配要合理体现产学研合作各方利益。
3.2 引导企业构造产业创新链, 创新政府科技资源配置
3.2.1 强化校企合作的统筹协调机制
首先, 从推动院校企业合作的链条入手, 加强对院校企业合作的统筹协调, 统筹资源, 协调推进江西院校企业合作平台构建工作。其次, 由于江西院校企业合作处于起步阶段, 不仅要关注院校企业合作中诸如共建研发实体等的高级形式, 更要做好促进, 包括构建院校企业合作信息沟通平台, 举办对接会、成果展示会、院士专家企业行或工作站等院校企业合作的基础工作, 促进院校企业合作各方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再次, 要通过协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奖励制度, 加强政策落实力度, 应与相应部门进一步协调解决。
3.2.2 突出重点领域, 完善产业创新链条
支持和解决制约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材料、装备制造、工艺, 甚至技术计量和标准等创新活动, 加大对工程化和中试环节的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转制院所在提供产业共性技术、工程化和中试服务的能力。针对江西产业链中共性技术研发薄弱, 工程化、中试环节不足等问题, 将研发支出的方向和重点领域延伸到整个产业链中来。
3.3 构建院校企业合作平台, 实现技术快速对接
3.3.1 组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
从完善产业创新链条入手, 探索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建设的新机制和共性技术研发提供的新形式, 弥补创新链条的不足, 为产学研有效结合奠定基础。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形成产业协同创新机制。这样不仅突破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 更要通过协同创新, 提高配套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从而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3.2 建设资源型科技管理部门, 提升科技管理能力
从过去以项目管理为主的“项目型科技管理部门”向以统筹科技资源为主的“资源型科技管理部门”转变。跳出单纯的项目管理, 从如何凝聚、统筹科技资源, 发挥资源作用出发, 担负起集聚、调动和有效运用科技资源的职责, 打破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壁垒, 统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 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3.4 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实现成果快速转化
3.4.1 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
江西现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25家, 依托政府各部门的科技信息机构和行业协会成立, 遍及全省各市县。江西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1家, 主要分布在各高新园区。在现有体制下, 它们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 让其具备熟悉政府运作、政策法规、政策执行和法律方面的能力, 在制度设计上弥补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体系不完备的缺陷, 协助成果供需双方达成合作。
3.4.2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首先, 服务机构应在政府指导下, 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如建设信息服务网站, 为企业提供创新所需要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成果交易信息和人才信息等。其次, 服务机构要与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广泛联系, 为深入合作创造条件。另外, 服务机构要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术咨询、法律咨询、信息交流和融资担保等服务, 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劲, 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 2012, (02) :161-164.
[2]甄晓非.协同创新模式与管理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3, (01) :21-24.
[3]王海.科技协同创新[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3.
[4]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N].科技日报, 2011-09-22.
【协同动力机制】推荐阅读:
协同演化机制05-28
全面协同育人机制10-24
公共产品供给协同机制论文07-28
学习动力机制08-25
逆动力机制09-27
路径及动力机制12-03
南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分析07-02
试论墙体材料革新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11-29
监管中心-构建创先争优内在动力机制的思考09-03
不同医疗保险补偿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比较分析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