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力机制(精选12篇)
学习动力机制 篇1
20世纪60年代,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由于其优势的凸显而被广泛关注。它改变了传统讲授式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他们深入学习提供了条件。除了在教学中对学生成绩和态度显现出促进作用外,合作学习也更符合现实中团队合作的工作形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其应用的有效性却因为对研究方法和结论缺乏系统的总结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合作学习的两个基础理论是认知理论和社会理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产生学习结果的因素差异,前者认为主要通过群体交互使得个体认知过程改变从而产生学习;后者认为对个体的激励是主要方面。依据这两种理论分别产生了对认知过程和动力机制的研究,国际主流研究方向近年来从动力机制逐渐拓展至到对认知过程的探究上。国内对合作学习的关注点在应用层面上,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本文从对合作学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开始,对不同理论背景下的研究进行总结,并重点强调了合作学习的研究要素和动力机制,试图为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1 合作学习构成要素
合作学习是指两三个体或群体在学习知识的明确意愿指导下,以非竞争的方式从事某项工作[1]。从定义可以看出,成员之间的互动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是成员在群体中学习比独立学习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并不是所有的群体都是合作性的,早在1988年,Slavin就提出了合作学习的3个基本条件:群体目标,个体责任和群体责任;以及6个基本要素:(1)群体成员应该认识到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共同的目标;(2)他们间必须有言语交流,成员在一起解释,支持,联系,说服对方;(3)所有成员的学习都必须得到保证;(4)群体共同完成目标;(5)群体必须是异质的,包括各种能力水平的成员[2]。
社会心理学和组织方面的文献通过比较成员关系为团队(其中成员互相协作,相互信任,目标一致且有责任),还是群体(成员独立工作,把各自的成果联合作为群体产出)对合作群体和普通群体做了简单的区分。
教育领域的文献也通过一些类似的构成要素来规范合作学习,包括积极的相互依赖,个人责任,面对面的交互作用,合作技能与小组加工[3]。
2 合作学习两大基础理论对比
合作学习领域目前存在大量的基础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强调群体对个体认知过程影响的认知理论和强调个体激励的社会理论[1]。
2.1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合作学习相关的认知方法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加强了群体互动对个体认知的影响[4]。认知理论可以分为认知发展理论(developmental theory of cognition)和认知精致化理论(cognitive elaboration theory)。
根据Vygotskian(1978)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域理论,由于在合作学习情况下,每个成员都能遇到比自己某方面能力强的同伴,因此会提高其学习水平。Piagetian也曾提出相似的观点,指出合作学习中产生的认知失衡促使了学习的发生。O’Donnell与King(1999)同Vygotskian和Piagetian的理论相一致,认为社会互动促进个体的认知结构发展,是通过建模或个体协调自身与其他人不一致的想法来实现的。
认知性精致化理论强调口头阐述对个体认知结构发展和变化所起的作用,更加关注在群体交互过程中个体处理信息的方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成员有机会向其他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看法上的分歧,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更加“精致”了。
2.2 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认为社会因素使合作学习方法有效。同样地,社会理论也包括动机理论(motivational theory)和社会凝聚力理论(socialcohesiontheory)。
对动机理论的研究更为广泛,它强调报酬在激励群体成员方面所起作用,以Kurt Lewin的领域理论(field theory)和Morton Deutsch的相互依赖理论为基础。他们认为个体行为由激励诱因决定,受奖励和目的影响,可以分为合作性,竞争性和独立性3种。对应为人们被奖励和目的所激励,个人的结果与其他成员的结果存在或正或负的联系,也可能没有联系。在合作学习理论中,激励方法最受大家推崇。
社会凝聚力理论重视成员间的积极情感和关心,他们认为群体工作的经历促进了个体对其他人的认同感和关注感。激励个体努力工作的因素来自对这个集团福祉的关心,而非期待自身的报酬。
根据不同的理论假设,也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第一种思路是在社会理论背景下研究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机制,即合作学习是否可以促进绩效,什么因素导致这一结果的产生,常使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也较为成熟。第二种研究思路是认知理论背景下对合作学习认知过程的研究,即在合作学习中群体成员是通过怎样的交互作用来完成任务的。研究方法还是集中为实验的方法,但对实验结果处理却多采用口语报告编码分析法。
3 合作学习内在动力机制
合作学习内在动力机制的研究多使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即根据研究目的建立相应假设,再以班级或短期的学习群体为受试对象,对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不同的实验条件处理,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已有研究对任务特点、群体构成、群体管理、结果评价方式等变量进行了研究。
3.1 任务特点
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群体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群体任务而工作。此外,最近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背景下的一些研究表明,清晰的任务结构会促进认知进程提高学业成绩。而且对学习任务的目标、方法和预期认知进程的详细阐述有助于提高群体成员讨论的效率,进而提升绩效[5]。Hakkarainen et al(2002)还指出通过成员对概念的阐述可以改善学习效果[6]。
3.2 群体构成
最常见的方式为成员自行选择构成群体,这样群体成立初就有较高的凝聚力,能更快速地进行活动同时减少人际冲突,但它无法保证群体构成的不均匀性和多样性[3]。第二种方式即导师根据既定的指标对成员进行分配,形成异质的群体构成。最新研究表明,最佳组合成分对不同水平的成员而言不尽相同。能力强的同学在异质小组中绩效更好,较差的同学则在同质小组中表现更好(后者结果不显著)[7]。另外,不同的群体结构对合作学习结果影响不同。如保证学习过程中所有成员都有能力帮助其他成员的确可以促进群体绩效[8]。
3.3 群体规模
另外一个与群体形成有关的问题是群体规模。一般文献都认为群体规模宜小,3或4人最佳。这样群体成员有机会提出更多的不同意见和学习方式,使学习更加有效。包括5人或更多人的群体可能导致少数人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9]。另外可以避免个体在大规模群体中可能会感受到自己重要性降低的情况。而且群体的社会堕化现象可以通过降低群体规模,增加成员责任来得以控制[3]。
3.4 群体管理
群体管理是另外一个构成合作学习环境的重要指标。导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到协助者的作用,帮助成员发展他们的社会和小群体技能,以解决合作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然而,导师应该确保自己的行为不会对群体影响过大或过于权威。Cuseo还指出群体交互的连续性也应该包含在合作学习环境中。跨期与相同的群体成员一起合作,为彼此面对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发展环境,这时社会凝聚力和群体认同都能得以发展[10]。
3.5 评价群体工作
根据评价对象不同,评价方法可以分成两种:对群体的总体评价和对个体的评价。Cuseo指出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个体学习的实现,因此在评价时仍应根据个体而非群体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总结性的分级评价[10]。然而,这一方法不仅要求群体成员的学习成果以个体方式呈现,也与群体工作要求的共同工作共同评价相违背。而且群体成员普遍认为评价群体的方法合理而且公平[3]。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组织中有效运用团队的前提是保证其“合作性”,包括群体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群体目标与个体责任的并存等方面。对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可以促进群体向个体学习迁移的因素包括,结构化的任务,清晰可测量的目标,异质的群体构成,3~4人的群体规模,有效的群体管理以及保证个人责任下对群体结果的共同评价等。换言之,想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应尽量满足上述条件。另外,目前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只集中在会计等学科领域,其他专业领域教学活动是否适用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不断有学者对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其研究思路大致有以下3大类。首先是对合作学习基础理论的总结和研究,出现了群体动力理论、选择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理论等,但这些理论大多出现在研究初期,目前研究多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缺乏更新。其次,检验合作学习有效性和有效条件,即对合作学习动力机制的研究,在群体构成、任务选择等方面已经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却仍存在很多争论。而且其中的一些结论是在实验室背景下得出的,虽然对临时群体有更加容易控制的优点,但合作学习的特点无法完全暴露,群体互动的认知和社会因素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这样得到的结论需要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验证和修订。最后,对合作学习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是合作学习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而且通过对交互作用及信息构建过程的剖析,对于解释动力机制研究相关结论十分有用。
摘要: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想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就应该满足群体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群体目标与个体责任的并存等基本要素,并在任务特点、群体构成、群体管理和结果评价等方面对学习过程进行规范。
关键词:合作学习,群体合作,构成要素,内在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Fernado Olivera,Susan G.Straus.Group-to-individual Transfer of Learn-ing:Cognitiveand Social Factors[J].Small Group Research,2004,35(4):440-465.
[2]R E Slavin.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tudent Achievement[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8,46(2):31-33.
[3]Joan Ballantine & Patricia Mccourt Larres.Final Year Accounting Under-graduates’Attitudes to Group Assessment and the Role of Learning Logs[J].Accounting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16(2):163-183.
[4]A Sullivan Palincsar.Social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J].Annu.Rev.Psychol,1998,49:345-375.
[5]T Schellens,H Van Keer,M Valcke and B De Wever.Learning in Asyn-chronous Discussion Groups: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Group and Task Characteristics[J].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7,26(1):55-71.
[6]David W Johnson,Roger T Johnson.Mak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Work[J].Theory Into Practice,1999,38(2):67-73.
[7]Van Der Laan Smith,et al.The Impact of Group Formation in a Coope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7,25(4):153-167.
[8]Pei-Jin Tsai,Gwo-Jen Hwang,etc.A Computer-assisted Approach to Conduct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ies,2008,6(1).
[9]B Oakley,R M Felder,R Brent,I Elhajj.Turning Student Groups into Ef-fective Teams[J].Journal of 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2004,2(1):9-34.
[10]J Cuseo.Cooperative Learning vs.Small-group Discussions and Group Projects:The Critical Differences[J].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llege Teaching,1992,2(3):5-10.
学习动力机制 篇2
论自我意识的动力机制
本文把主体意识的自我意识作为自我意识的终极内蕴对待,依托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人与自然、个我与群我、生理与心理、内在自我与对象世界以及己内世界自身的矛盾分析中,深入揭示了意识自相主客、反思自身的`动力机制,在一个重要方面突破了自我意识问题说明中的含混和不定性.
作 者:胡潇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分类号:B022关键词:意识自相主客 矛盾机理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篇3
我的看法,城市化的内涵是集聚。首先是人口集聚,也就是很多人“凑”在一个相对小的地理范围内,一旦达到某个密度标准,便被称为“城市”。问题是,普天之下,为什么人有集聚的倾向?文化与文明方面的理由说不好,经济动力看起来直截了当—城市创造更高的收入。
以东京2010年的数据为例。大东京的人口聚集程度早就令人印象深刻,在仅占全日本4%面积的空间里聚集了25%的人口。不过,这个全球第一大城市的经济聚集程度更甚:该年度东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2万美元,高出日本全国平均值的67.4%。这样算,大东京要占日本总产出的40%。
其他大城市何尝不是如此?据2004年的统计,大阪人口占日本人口的1.6%,但占GDP的4.1%;伦敦人口占英国人口11.8%,经济占13.3%;纽约市占美国人口2.3%,经济占3.5%;芝加哥人口占0.92%,经济占1.25%;洛杉矶人口占1.3%,经济占1.68%;多伦多人口占13%,经济占14.4%。发展中国家似乎也如此,墨西哥城的人口占全国19%,但经济占20%。世界银行前任行长佐立克还提供过一个更为夸张的例子:35.7%的埃及人口聚集在只占全国土地面积0.5%的首都开罗,但GDP却超出了全国的一半。
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的主题,正是经济发展和财富分布的地理不平衡:人口、生产和财富向城市、大城市和发达地带聚集和集中。读者可不要被“重塑”这类词汇迷住了,似乎人们动不动就可以“打造”出一个新世界来。相反,差不多一代人以来的研究成果显示,不论有多少人偏好于“更平衡的增长”,全球范围的证据却表明,人的经济活动所包含的逻辑就是在流动中聚集,然后再流动、再聚集,直至人口、经济和财富在地理上集中到一个个面积奇小的地方去。
这就是城市化的含义。城市以人口密度来定义,至于人们倾向于向城市聚集,是因为经济聚集甚于人口聚集。开始,兴许是安全或其他随机的原因促成了人口聚集,但人们发现,人口聚集到一起有利于增加收入,于是聚集与再聚集的增长引擎就发动了。
当经济聚集度高于人口聚集度的时候,一定还会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仍以大东京为例,听当地行家介绍,早在30年前,不少人就抱怨这个天下第一大都会的人口太多、空间太密、“承载力”不堪负荷。有关的立法和政策,也在很长时间里围绕“东京疏散”、“更平衡增长”的思路推进。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实际趋势还是“向东京聚集”的进程势不可当。
道理很简单:即便加上疏散和平衡政策的作用,东京的经济密度依然高于其人口密度,人均产出还是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70%。这是说,移入东京的,人均收入就提升。当然,大东京的高密度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与生产成本,可是利害相权,孰轻孰重,当事人总归是算得明白的。东京的聚集之势依然,把芸芸众生的算计结果,一目了然地画在了日本的地图上。
这是说,经济密度高于人口密度,势必吸引更多的人口聚集。但是人口聚多了,经济密度是不是一定可以再提升?不见得。2004年首尔的情况就是如此,作为韩国首都,其人口占全国21%,但GDP仅占20.7%。此前多年的报道说,首尔像黑洞一样吸取着全国的资源,甚至闹得釜山那样的城市也出现了“负增长”。
这并没有否定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聚集甚于人口聚集”。我倾向于推断,出现了类似首尔这样的情况,即人口密度与经济密度持平,甚至略有不逮,那么这个城市的人口聚集就达到了一个“边”。还是“人往高处走”的准则在起作用,既然此处收入“不留爷”,人们就乐得寻找其他收入更高的“留爷处”。要是处处不留爷呢?那城市化就到顶了,因为事情已经“均衡”。
人口聚集推进经济聚集,反过来又刺激人口聚集,这就是城市化的动态进程。怕是老天爷也打不得包票,推进城市化的动力永不衰竭。我们只能说,迄今为止,全球范围的城市化依然没有停步的迹象。当一些城市停滞、衰亡时,另一些城市生机勃勃地兴起;一个时期城市化止步不前,另一个时期,城市化又欲罢不能。我们能够抓得住的,唯有一个关节点,这就是经济聚集是不是高于人口聚集。如果环境的、技术的、制度的和观念的条件,能够维系经济聚集超越人口聚集,我们就有把握推断城市化必将继续。反之,经济地理就将重新“变平”,不管你我高兴还是不高兴。
特邀述评嘉宾:刘守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学习动力机制 篇4
1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必要性
1.1 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文化知识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和条件, 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端正自身对学习的态度,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要坚定“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没有任何的捷径可以走, 必须脚踏实地, 认真读书, 认真钻研。使学生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2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的迫切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近几年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 手机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已成为学习动力不足的一个新的突出表现, 并且蔓延趋势难以阻挡, 这些现象造成课堂教学气氛不佳, 教师上课积极性低, 学生学习效果差, 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评价低。这些问题的存在, 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高职教育的长足发展起到一定的障碍作用。
2 从心理学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力系统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组成的。从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看, 学生内部动机明显薄弱, 因此导致外部动机不够。所以, 要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外部动机。
2.1 内部学习动力机制的激发
2.1.1 课堂设计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构建与企业对接、实用的教学体系,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求新欲望。如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设置教学情景, 可以增强教学实践的现场感、真实感, 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工作能力。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采用重实践、轻理论指导实践, 从而达到在轻松欢快中掌握到知识。
2.1.2 培养学生的自我能效感, 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体验。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 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能效感的增强与学生学业动机的提高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但又能接受时, 最能诱发好奇心的内驱力, 激起对学习的求知欲。教学设计中只有深浅得当才能诱发学生好奇内驱力, 激起求知、探索、实训等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多创设成功体验的机会, 让学生在实训学习中完成任务, 解决困难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2.1.3 学习情境的迁移性。
学习动机与知识、技能一样也会发生迁移。在学生还没有对某种学习产生内部学习动机之前, 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学生原有的其他方面学习的内部动机, 因势利导地使之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2.2 培养和激发外部学习动机
2.2.1 学习目的性教育。
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是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走出自卑阴影, 树立信心,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努力方向, 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责任感。
2.2.2 表扬和批评以及奖励的合理性。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 表扬在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强化学生的行为, 对正确的学习和行动起到肯定的反馈。与批评和惩罚相比, 适当的赞扬和奖励对学生起到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的学习和结果给予合理的物质奖励, 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动力。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旋律, 物质奖励为辅助,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教师和有关部门的肯定, 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
2.2.3 创办职业院校的技能竞赛, 烘托激烈的竞争气氛。
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要求和期望, 在集体的重视下就会激发个人的学习效率。因此, 一个相互竞争相互协助的集体氛围, 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努力参与竞争的意识。大学生积极参与技能竞赛有助于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转为可能性, 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3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动力机制的策略
3.1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适宜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教与学的需求错位, 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是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但又能够接受时, 最能诱发求知意愿;过于深入的教学内容, 学生望而却步, 会减低学习兴趣;过浅的学习内容, 唾手可得, 也会丧失求知欲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拿捏好分寸, 为学生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 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相应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的激励作用更有意义, 要引导学生制定适合的学习目标。广泛开展第二课堂, 如组织大学生开展兴趣俱乐部,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广泛培养学生兴趣, 挖掘学生潜能量。
3.2 高职院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职业化发展环境
不断开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冠名培养、冠名班等校企合作新模式。学校与企业制定培养方案, 形成校企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加强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运用, 提供学生进入岗位、体验动手实践的机会;学校给予大学生创业资助和创业过程的指导,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团队的建设, 大力宣传创业成功的典范, 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氛围, 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艺术节、专业技能大赛及社团活动等。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开办学术讲座, 宣传企业文化, 从而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给学生。
3.3 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合理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体系:一是职业生涯过程体系设计, 帮助学生分析行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的机会, 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发展的路径和条件;二是建立分层次的系统评估体系, 以便准确的对学生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三是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指导学生及时制定切实的方案和改革措施。
3.4 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政策,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以及自主创业, 密切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掌握新形势下社会的就业动态。将学业观、毕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应该渗透到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中;建立健全的就业指导机构和管理服务水平, 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建设, 拓宽就业渠道, 定期为学生举办人才交流会, 校园招聘会等, 努力提高学生就业服务水平和就业质量。
3.5 优化职业素质, 提升能力水平
高职院校要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充分考虑行业和企业需求。应聘请与学院专业对口的一些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士或优秀毕业生回校座谈。让学生多做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 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景和企业所需, 将自己专业所学与职业发展相对照, 找到自身专业方面的不足, 进而达到热爱专业, 从而产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紧迫感。
3.6 多元化评价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过程设计中要针对学生状况分层制定评价标准, 全面设计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要求灵活采用评价方式, 重视过程性评价。为激发学生动力和竞争意识, 适时对学生采取鼓励性评价与奖励措施。
摘要:学习动力缺失现象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必要性, 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从而提出了学生动力机制构建的策略, 以帮助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进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动力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1]吉鸿.高职学生职业化发展与学习动力机制构建[J].职教论坛, 2013 (14) .
[2]汪飞, 马炎, 骆海涛.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J].三峡大学学报, 2005 (7) .
[3]章晓英.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与激励机制的研究[J].华章, 2013 (22) .
提升林业生产动力机制的探讨 篇5
提升林业生产动力机制的探讨
本文从林业生产的动力及动能构成要素,简述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推动林业生产动力机制相应发生变化,使工程造林实施面临新的`课题.如何调整和适应动力因素的变化,对顺利完成任务,满足其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杨洪义 王明富 严东波 作者单位:杨洪义,严东波(河南省林业厅项目办公室,郑州,450003)王明富(河南省林业厅)
刊 名:河南林业科技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4(2) 分类号:F014.1 关键词:林业生产 项目工程 综合动力县域经济动力机制培养问题探析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动力机制;经济发展;资源配置
一、县域经济动力机制问题研究概述
关于县域经济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县域经济的地位、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零散的研究,如王兆平(2007)文章提出,发展县域经济要坚持工业主导地位,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传统工业经济;周泽炯、滨兰(2012)文章提出,要根据区位特征、产业发展基础等县域实情,选择适宜的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才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楚国良(2009)提出县域经济只有激发农村生产力和资源活力,才能为二、三产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贾红军(2005)文中指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目前仅有闫永琴(2010)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应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刘福刚(2010)提出,县域经济要转变发展方式,要走内生性发展道路。至于县域经济内生动力如何培育的问题,国内还很少探究。县域经济是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国外基本上没有关于县域经济的专门研究,但其区域经济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西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四大理论: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这四种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得到了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周密和完善。国内外已有理论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县域经济的动力机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借鉴。
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的影响因素
(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不仅包括县域内的自然资源,还包括县域内的人力资源、资本、信息等。在前文的动力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源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然而资源的一大特性——稀缺性就促使人们去研究它的最佳配置以及如何实现这种最佳配置。构建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应包括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构建科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的机制;二是构建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三是资本统筹配置机制,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实现资本产出的最大化。
(二)区位优势共享机制。区位优势是指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农村与城市之间、县域与县域之间以及县域与外部之间各有各的区位优势,相互之间可以优势共享,共同发展。农村的生产资料丰富,可以为城市提供生产资料,城市的经济发达,可以带动农村的发展,城乡之间应该建立一体化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科技进步机制。科技进步机制,是指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及县域政府等组成的网络体系,以它们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促进县域新技术的开发及引进、改进和扩散、应用与推广,以此达到以科技进步促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四)教育人才机制。构建教育人才机制,一是要健全教育机制。首先加健全教育体育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扩大义务教育的范围,把义务教育的范围可以延伸到高中;其次,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把教育投入的重点放在农村;再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质量;最后,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等等;二是要健全人才机制。首先要创新人才选拔机制,要制定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其次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理念,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再次,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五)市场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是资源在市场上自由竞争和自由交换来实现配制的机制,它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是经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市场为导向,协调县域内资源(包括商品、劳动力等)的供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等。此外,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包括行政管理机制、政府领导机制、政策扶持机制等因素。
三、促进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湖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物产资源丰富,自古以“鱼米之乡”而著移。湖南要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二是要跨区域地调配利用自然资源;三是要利用法律手段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浪费,主要是解决自然资源产权关系问题,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消耗补偿制度。
(二)利用区位优势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湖南地处中部省份,区位优势显著,水陆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建设十分齐全,交通发达。湖南应该充分利用这优越的区位条件,加强对外开放。湖南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一是要加强县域合作,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国际化。
(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湖南应该重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创新或引进先进的实用的科学技术,采取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引进和留住高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氛围与环境。
(四)重视教育投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唯一方式。湖南要想在经济发展方面走在中部省区的前列,如果不能在教育和人才方面更加突出,将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完善教育拨款体制,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适当增加一些专门针对农民的教育机构。
(五)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主要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并建立、完善产业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二是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主要是发展壮大工业园区经济,并积极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综合配套、相互融合的服务体系,以便为第一、二产业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优质的各种服务。
(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质量。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我省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后的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保障问题,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让人民实实在在的享受到社保带来的幸福感。
(七)强化金融支持优化县域金融环境。湖南的金融业要抓住机遇,研究探讨新形势新阶段的农村金融发展机制,一是要优化县域内的金融环境,以增强各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二是要继续深化县域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引导农村信用社做实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现农村信用社发展再上台阶,通过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 年士萍.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理论思想的发展及启示[J].湖湘论坛,2007(5):19-25.
学习动力机制 篇7
“高职生学习动力机制”包括3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高职生群体,即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接受应用技术、一线服务与管理教育的青年学生,目前主要以三年制专科学历层次为主,也包括部分中高职“3+3”衔接和本专科“3+2”“4+0”衔接的四年制以上本专科学历层次教育。高职生学习动力机制特指高职学生群体所特有的学习现象及其动力机制。二是学习动力,所谓动力是指促使主体从事知识学习、参与技能培养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推动因素。所谓机制是指学生学习行为发生发展的原理及其运行变化的规律。三是学习动力机制,即推动高职学生学习活动所以发生的持续性动能及其产生机理、要素和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系统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组成的,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文化动力、组织动力、制度动力和环境动力等。高职生的学习动力从心理层面看,体现为学生内部动机薄弱,外部动机不到位,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从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两方面共同努力。
2 高职生学习动力机制的导向
2.1 高职生学习动力机制的内部导向
2.1.1 学习自主性
高职生作为成年人,其学习行为具有自主性特点,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自主性学习,无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方式上讲都强调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性,承担主体性的角色,要求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能够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制定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计划,能根据专业要求和知识专长参与学习与实践活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极提高知识应用才能,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2.1.2 学习能动性
高职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学习动机方面具有成就动机,即能够以成才的目标激励自己参与学习活动,将取得知识和成就作为推动自己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成就动机成为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心理动力。强大的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的方向,即学习动机推动学生为达到成长成才的目的而学习。相反,缺乏明确学习目标则会导致学生学习动力减弱,这一点在“压缩饼干”式教育中往往因不在知识体系而受到忽略。明确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动因与方向,反对茫无目的的填鸭式学习。学习动机还可以优化学习过程,强有力的学习动机推动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取得预期的成绩。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时间与任务的完成与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正相关,因此,激发学习的强大动机对高职生的学习行为具有直接的促进意义。学习动机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成就也具有正相关关系,学习动机越强烈,学习成绩越好。强大的学习动机是高职生明确自身价值,对自己抱有较高期望,反对自暴自弃的心理,克服学习恐惧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以勤奋学习代替不规则活动引发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1],进而将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人生发展规划相结合,培养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专业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1.3 学习的创新性
高职生作为应用技术人才,其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都以应用为目的,即知识与能力并重,从知识到能力养成的过程则是一个创新性运用的过程。高职教育改革主张知行合一,即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为此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共同着手,以便克服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到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前途命运,也是企业组织与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高职学生作为创新型社会的建设者,拥有知识创新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要求高职学生在学习中强调探索性,鼓励学生投身发明创造和科技创业活动,在实践中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问题和方向,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创造经济价值,体现人生价值。
2.2 高职生学习动力机制的外部导向
高职生学习不仅仅由个人兴趣爱好所决定,更由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性所决定,科学技术发展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阶段,使高职生的学习行为也具有了个性化、多样化与实时化特点。从内容来看,高职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职业定向明确,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不能任由学生片面依据自身兴趣而选择,这一点也是很多高职学生“挂科”的主因[2]。高职专业知识的划分往往以职业岗位为基础,使学生学习奠基于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与操作规程,体现了内容的客观性。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职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变迁,课堂、网络、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开辟了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为高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道路,促进了学习方式和渠道的多样化,这一点需要高职院校改变教育思路,不应一味拒绝信息化,才能使学生学习更加有效。
3 高职生学习导向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促进课堂教学项目化改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3],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互动环节,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采用问答、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求新心理。在内容上促进校企合作,构建与企业对接、实用的教学体系,合理布置教学情景,增强教学实践的现场感、真实感,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感性思维特点和实际工作场景,从而达到在感性实践中上升到理性高度,从本质上把握知识体系。在知识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能效感,即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活动的各项任务并取得成功的信念或信心,教师合理设计学习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对学习行为的选择和坚持,进而改变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出现学习行为的习得与固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能效感的增强源自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与可接受,从而诱发好奇心和内驱力。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意把握学生学情和基础,讲究深浅得当,诱发学生求知、探索、实践等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在克服困难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3.2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
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不断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鼓励高职学生走出自卑阴影,从内心深处对学习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责任感,增强信心,明确学习的要求和努力方向。为此,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应坚持正面引导,重视表扬、批评、竞赛、奖励等方法的合理性运用。其中,表扬在教育中的作用可以强化学生的行为,从而使学生对正确的学习和行动加以自觉坚持,起到肯定的反馈效应。奖励即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的学习和结果给予肯定及合理的物质奖励,从而有效地促进其进一步努力学习。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避免产生物欲化倾向。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特点设计适宜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避免因教学内容过于深奥而造成学生望而却步,减弱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为学生们创设“闯关式”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解决困难来增强成功的体验,认识自己的能力提升与进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目标,加强学习目标对学生激励作用,在课后鼓励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广泛培养学生兴趣,形成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3 营造良好的学习文化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环境是互动的,人创造环境,而环境改造人。对学生学习来说,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成效,著名作家张爱玲说:在偌大的城市里我只需要能够安放一张主桌的角落就够了。同样,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也能使学习发生得更容易。同时,良好的学风环境则是促进学习的人际动因。学风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职院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关系到高职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和兴衰成败。当前,高职院校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严重破坏了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风气,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良好学习环境营造,形成促进学习的文化环境。文化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思维理念,集中反映了学生学习目的、动机等主体价值取向,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起着引导和规范作用。高职院校的学习文化建设应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进而借鉴“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文化建设经验,推进高职院校学习文化建设。所谓学习型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导企业成长的组织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通过组织革新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改善心智模式、培养系统思考能力,最终使员工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的学习型文化应与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结合起来,树立“全员育人、全员监督”的教学质量管理意识,贯彻“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形成要求,切实推动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体系,确保“学生满意”的教学质量及改进标准,调动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与学生学习质量提高。
3.4 健全学习型组织建设
高职院校作为一种传承与创新知识的文化机构,其组织日益超越等级权力控制型组织,不断转化为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其成员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见解和任务。高职学生作为学习型组织的成员,首先要破除自身存在的学习困境:在学习动机方面,高职学生的学习由于缺乏动机的引导,存在学习盲目性,对所学专业漠然性[4],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一些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对学习知识没有渴望,上课期间无精打采,对学习的东西带有抵触情绪,行为懒散,不愿意在学习上花精力,动脑筋,下功夫,学习马虎,对学业成绩要求不高,考试前临时突击,上课无意义感、成就感、获得感,上课经常迟到甚至逃课,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课过程中玩手机、听音乐、睡觉、打游戏等,课余时间沉迷于上网、谈恋爱这些无关学业的事情上。在学习方式方面,很多高职学生习惯于机械式、灌输式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无所事事,丧失斗志,往往把自己学习的失败归因到外部环境,常常抱怨学校环境不好、教学条件不够、教师指导不足等,忽略了自我努力的作用[5]。高职生破除学习困境,需要加强教育,切实落实教育中心地位,全面动员党政工团各级干部职工投身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教务管理中针对学生状况分层制定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要求灵活采用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加强知识迁移教育,在学生还没有对某种学习产生内部学习动机之前,利用学生原有的其他方面学习的内部动机,因势利导地使之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学习惯性。合理利用学生的职业发展动机,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冠名班等校企合作模式,形成校企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加强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实践实习环节,使学生干中学、学中做、学做一体,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在进入岗位、体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机会,聘请优秀校友、企业专家来学校开办学术讲座,宣传企业文化,从而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给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从高职院校的改革与管理来看,要借鉴学习型组织建设中认识环境、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先进组织经验,积极建设高职学习型组织,推动学生加强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和团体学习能力,推动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与健全的社会人格,从学业发展的角度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指导学生及时制定切实的方案和改革措施,将学业观、毕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渗透到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中去,优化职业素质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和社会实践所需,进而达到热爱专业、主动学习的目的,实现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工作与学习的统一,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陶爱荣.快乐前行:高职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白洁.浅谈构建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的机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5):279-280.
[3]王华青.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构建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2):272-273.
[4]黄势,吴伟国.构建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71-72.
长沙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篇8
关键词:长沙,城市化,动力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长沙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07年全市建成区面积173平方公里,城市化率56.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2.6和17.8个百分点,居中部地区第三位、全国中心城市第二十位。但总的来看,与全国相比,特别是同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而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入研究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能更好地为长沙城市发展提出有效意见和建议。
二、长沙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一)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GRA)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发展变化系统在各时期有关统计数据的几何关系的比较,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分析,确定出影响系统发展的优、劣因素[6]。
(二)分析过程及结果
1. 指标体系的建立。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综合评价的前提是建立一套较完整地、能全面反映问题实质而又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为此,必须结合一定时期城镇发展水平的实际,对构成城市化的要素进行深入的剖析,从中筛选出评价指标来[7]。依据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长沙城市化的特点,笔者选取了2000—2006年16个指标,来构建指标体系。X1人均GDP,X2人均社会固定投资,X3医疗水平指数(取千人拥有病床数),X4人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X5居民人均消费水平,X6第一产业占GDP比重,X7第一产业就业比重,X8农民人均纯收入,X9第二产业占GDP比重,X10第二产业就业比重,X1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1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X13人均外贸进出口额,X14人均利用外资,X15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X16万人拥有高校毕业生数。
2. 结果分析。
将各指标数据带入灰色关联分析的公式,运用excel进行运算,得到七个年份各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再将七个年份各指标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排序对比(取在平均值以上的因子),最终统计出各个指标在2000—2006年中超出平均值以上出现的次数:X1:5次,X2:6次,X3:5次,X4:6次,X5:3次,X6:3次,X7:3次,X8:4次,X9:1次,X10:5次,X11:4次,X12:5次,X13:5次,X14:5次,X15:3次,X16:4次。
(三)驱动力分析
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的影响。
人均GDP、人均社会固定投资、医疗水平指数、人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是描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根据前述灰色关联度分析,2000—2006年这四个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值大于平均值的次数(简称:关联系数次数)都在五次以上,说明经济社会指标一直对长沙城市化具有较大影响。
以人均GDP对长沙城市化的影响为例,2000年长沙市的人均GDP已达到了10 000元以上,同时城市化率在43%左右,经过七年的同向增长,到2006年城市化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之下,已经突破50%,正是由于近年来长沙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得以提高。需求结构会随收入提高而发生转移,变动了的需求结构必然带动投资结构和产出结构相应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由此长沙城市化步伐得以加快。
2. 产业结构演变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等指标是说明产业结构的因子。由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2000—2006年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灰色关联度大部分时间在平均值以上,而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关联系数次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说明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对城市化的影响在增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对城市化的影响在逐渐减弱。数据显示长沙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1.29、40.89、47.82,发展到2006年的6.9、43.3、49.8,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目前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笔者就2000—2006年三大产业所占GDP比重与城市化率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以获得产业结构的演变与长沙城市发展的关系。
根据分析结果,三大产业比重对城市发展水平的弹性系数依次为-2.8、4.69、4.709。由此可见,第一产业比重对城市化水平的障碍作用十分明显。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巨大。而城市的成长主要表现为第二、三产业的成长,产业本身的聚集效应及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效应使第二、三产业的聚集产生乘数效应,进一步促进资源集聚和城市发展,从而最终推动城市化进程[8]。
3. 对外开放对城市化的影响。
人均外贸进口总额,人均利用外资是描述对外开放的重要指标。由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2000—2006年中这两指标的关联系数次数都在五次以上。说明外资的利用对长沙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经济软、硬环境不断优化,城市开放度不断提高,产业积聚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商来长投资。2003—2006年间,长沙地区进出口总额始终保持了年均增长19.6%的速度,2007年长沙市实际利用外资15.0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
4. 教育科技对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由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近年来代表教育科技贡献率的重要指标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万人拥有高校毕业生数的关联系数次数呈增加趋势。为了说明这两指标和长沙城市化的具体关系,笔者利用spss软件对2000—2006年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结果:万人拥有技术人员数和城市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989,万人高校毕业生数和城市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989,表现出极强的正相关性。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随着教育投资的增加,教育行业不断扩张,这又导致其相关联行业的进一步扩张,而与教育直接关联的产业多为非农产业,结果引起了诸多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促进城市化[9]。
三、结语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人均GDP、人均社会固定投资、人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均外贸进口总额、人均利用外资是促进城市化的重要因子。进而认为长沙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对外开放中外资的充分利用和教育科技。笔者结合分析结果和长沙实际情况认为,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外开放、加强科技教育等举措是加快长沙城市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Roger C.K.Chan & Yao Shimou.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in China:Patterns,problems and pros-pects.GeoJourna,l1999(49):269-277.
[2]宁登.1世纪中国城市化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会刊,2000,(3):41-46.
[3]赵勇.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4):34-38.
[4]汪冬梅,等.产业转移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中观动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15-20.
[5]陈柳钦.论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产业结构转移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5,(1):10-15.
[6]张果,任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6):33-42.
[7]纪晓岚,等.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7,(3):70-72.
[8]李丽萍,郭宝华.城市化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中州学刊,2006,(5):53-56.
[9]许抄军.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J].经济地理2007,(4):607-613.
我国公益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篇9
公益旅游 (Voluntourism) , 顾名思义, 是由志愿者“volunteer”与旅游“tourism”组合而成, 是一种将志愿服务与旅游有机结合的旅游形式。国外的研究学者视公益旅游为最有价值的旅游形式之一, 区别与大众旅游的是公益旅游的利他性、公益性和效益性, 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旅游目的地更好地发展。公益旅游被看作强调可持续性、负责性和教育性的可替代性旅游的一种新兴旅游休闲方式。Mark Rogers认为公益旅游是旅游者在参观旅行的同时对目的地社会作出贡献。目前, 中外学者对于公益旅游的定义没有形成统一, 但综合而言, 研究学者对于公益旅游都有相同的认识:公益旅游是志愿服务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并且以利他主义为动机, 以旅游为形式载体, 包含志愿服务的内容或项目, 以帮助目的地更好地发展为目的, 从而维持和促进自然、社会和文化多样性。本文认为, 公益旅游是以旅游为目的, 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 基于利他主义思想同时能够为个人带来身心发展, 为目的地带来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旅游休闲方式。
二、文献回顾
通过查阅 (CNKI) 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 键入关键词“公益旅游”和“志愿者旅游”, 共查到与此相关的论文有33篇, 其中硕士论文4篇。经过对文献逐年度的分析发现, 近五年, 与“公益旅游”有关的学术论文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 见表1。
从列表中可以看出, 国内公益旅游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研究成果也仅限于最近五年发表的相关论文, 在研究内容上主要侧重于对公益旅游的概念探讨、参与者行为模式、动机等行为特征及公益旅游的宏观影响方面的研究, 涉及较多的是公益旅游在我国的发展研究, 主要包括公益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发展模式、发展的主体动机和制约因素及利益相关者研究等。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研究, 涉及公益旅游行为模式、公益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公益旅游市场、公益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但对于公益旅游动力机制的研究为数不多。虽然有学者研究了公益旅游发展的动力系统, 但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本文主要应用系统理论研究公益旅游的动力机制, 为未来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公益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
所谓动力机制就是指在事物运动与发展过程中各种动力的作用原理与传导过程, 是动力要素发生效用的过程、规律与机理。公益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就是促进公益旅游发展的各要素的协调互动过程, 其主要依赖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本文根据系统学理论, 结合我国公益旅游目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研究, 将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如图1所示。
(一) 内力
目前我国落后的农村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依然客观存在的精神上和经济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成为发展公益旅游的内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问题
我国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等已成为当下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日渐扩大的区域差距为公益旅游的兴起提供了可能。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的相对滞后形成了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下, 城乡居民的差距扩大, 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 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 每年约有6000万以上的灾民需要救济, 还有75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需要帮忙, 各地区贫困的现状必然会形成对志愿者和公益项目的需求。
2.生态失衡造成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生
注: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我国贫困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脆弱。随着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不易恢复, 通过温和而又延续的公益旅游活动对灾区人民进行医疗援助、心理辅导及经济支持等是必需的。
3.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教育设施的落后, 加上师资力量缺乏, 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依然未得到很好解决。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 能够组织公益旅游者到边远的贫困地区帮助当地的学校传播知识、文化, 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4.旅游消费意识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模式正悄然发生变化。旅游消费观念逐渐从福特主义转向个性化消费的后福特主义消费形式。后福特主义消费主张人们根据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消费, 公益旅游活动的消费正符合后福特主义消费观念, 使游客在深度体验旅游的同时满足其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 外力
1.原动力 (引力系统)
旅游原动力也就是吸引力。吸引力存在的基础在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公益旅游者而言, 公益旅游的吸引力主要包括物质性吸引和非物质性吸引。
物质性吸引主要指的是公益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建筑等。我国的公益旅游目的地大多是边远的乡村贫困地区, 这些地区往往是生态环境脆弱或是经济贫困地区。然而, 大多数贫困地区与旅游资源富集又有一定的叠加性, 秀美的自然风光、风格迥异的民居建筑、别有韵味的人文景观等有形资源对于公益旅游者来说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非物质性吸引主要指的是公益旅游者自身的心理动机, 如出于热心帮助他人的利他主义动机及学习交流、精神放松与净化的动机。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对于公益旅游者来说最具吸引力。旅游者不仅希望能感受到公益旅游目的地真实的风景、当地的人文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无形资源, 而且希望通过自己的公益行为帮助当地的社区、居民和环境。
2.驱动力 (需求系统)
(1) 个性化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 游客对旅游的需求逐渐增多, 由最初的大众形式旅游到可替代性旅游, 传统的以观光为主的大众式旅游方式和商业化开发模式的旅游线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旅游者更加在乎旅游过程中能否获得一种有意义的深度体验。公益旅游的产生正是对旅游体验的深层次需求的反应。公益旅游在我国主要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城市向农村之间的流动过程, 也是城市居民寻求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个性化旅游方式, 这便为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 经济发展推动公益旅游。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人具备“有钱有闲”的条件, 这使得公益旅游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其次, 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志愿服务。在我国, 国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旅游消费者。这对于推动个性化旅游休闲方式、鼓励国民旅游消费具有很大的催化作用。
(3) 政府推动公益旅游需求的产生。为了提高公众的志愿服务意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公民参与公益旅游活动。20世纪90年代, 全国性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出现, 公益旅游开始分散于不同类型的志愿活动之中。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标志着政府已经将志愿服务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 更多的公益旅游活动因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而逐渐兴起。2010年, 上海世博会再次延续以节事会赛为主题的志愿者的公益旅游。
3.诱导力 (中介系统)
公益旅游发展的诱导力主要指的是各种传媒及其各种宣传品对公益旅游发展的推动, 主要包括各种传媒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 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旅行社及其组织工作等。
(1) 媒体参与。我国公益旅游的兴起和流行首先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公益旅游依托网络技术、网络论坛、公益网站等媒介平台进行产品推介、沟通交流和组织服务。目前一些知名度高的网站, 如华声论坛、中国公益旅游网等都设有专题的公益旅游项目, 可以说互联网是推广我国公益旅游发展的加速器。我国的公益旅游处于亟待宣传和进行普及的阶段。公益旅游广告通过借助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公益旅游产品和品牌, 从而提高公益旅游的市场形象, 获得更多旅游者的关注和认可, 最终吸引旅游者前来消费。
(2) 旅行社参与。除了有关的媒体进行公益旅游的宣传外, 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始参与到发展公益旅游当中, 为有意于既旅游又公益的游客设计公益旅游产品, 或者跟已经具有一定品牌的公益旅游组织合作, 提供公益旅游线路。例如, 2007年12月, 上海推出首个公益旅游线路“黄果树瀑布、天龙屯堡、红枫湖双飞5日游”, 游客在游览景点的同时, 有机会去周边的学校和孩子们互动交流等, 公益旅游作为旅游产品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旅行社凭借着企业本身组织宣传能力强、信息传播广泛、深刻了解旅游者需求、市场意识敏感等优势针对旅游者需求设计公益旅游线路, 参与公益旅游的产品推广, 从而推动了公益旅游市场和规模的发展。
(3) 非营利组织的宣传推广。非营利组织主要指的是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公益组织、慈善组织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国外绝大多数的公益旅游组织属于非政府组织 (NGO) , 如全球志愿者组织 (Global Volunteer) , 地球守望者组织 (Earth Watch) 等。作为公益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 (NGO/NPO) 中比较成功的就是“多背一公斤”, 它是一个开放的、自助式的公益旅游形式, 鼓励旅游者在旅途中参加举手之劳的公益活动以帮助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目前, 已有近万人次参与了“多背一公斤”的活动实践, 间接影响的人群保守地估计也已超过了百万。可见, NPO组织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从而也会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
4.助推力 (支持系统)
(1) 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在我国, 公益旅游活动的目的地一般都是可进入性差, 基础设施条件差, 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非热点的边缘乡村地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更好地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目前, 在公益旅游线路上建立的负责接待公益旅游者的乡村“益栈”为乡村公益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这些乡村“益栈”主要是在偏远贫困地区或是灾后重建地区甄选出的具有自然或人文等旅游资源的村落, 同时结合当地情况, 设计不同公益主题, 从而开展不同的公益旅游活动。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会有力地推动公益旅游的发展。
(2) 企业介入。现如今,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介入社会公益领域。企业的介入推进了我国公益旅游由自发行为向有组织方向的发展。发展公益旅游对于旅游企业来说, 其主要意义在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一方面, 旅游企业联合公益机构进行公益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规范产品的同时, 利用公益机构的信誉组织大型的公益旅游活动, 并且能够更好地提升公益旅游的知名度, 较好地推广公益旅游, 开拓市场空间。另一方面, 其他外来企业加入公益旅游活动中, 发展自己的公益旅游事业, 很大程度上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深化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减小员工的工作压力等为目的而开展的。此举均有助于推动我国公益旅游的规模发展。
(3) 政府及慈善机构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目前, 公益旅游在我国发展的主体形式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支持的扶贫旅游, 贫困旅游目的地政府通过规划、开发、宣传、促销发展公益旅游, 鼓励旅游者前来旅游。然而, 政府又往往对公益旅游的发展政策起着制约的作用。政府对公益旅游活动的支持与认可及对公益旅游市场和组织的合理规范将会积极地促进公益旅游的发展。同时, 慈善公益事业在我国已日渐掀起热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贫困弱势群体及贫困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 这是公益旅游的催化动力。
四、小结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述评 篇10
关键词: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创新动力
人们对技术变迁的认识最初是一种线性的思维, 认为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 决定着技术创新的速度和规模。这种模式隐含着知识单向流动的假设,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占据着人们对技术发展认识的主导地位。随着创新理论和实践的推进, 人们发现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包含多层次、跨类别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创新学者演绎了创新的技术经济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开放式创新的思想和理念。这个认知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线性到非线性、由封闭到开放的演化历程。
杨勇华 (2008) 认为技术变迁过程可以划分为技术构想、技术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等几个阶段。而我们在研究演化时, 尤其是面对现实世界中新事物的产生及发展时, 我们更关心的是关于创造的力量, 而不是仅仅考虑现存系统的简单功能。换言之, 演化需要注重的是现存系统是如何变成当前的模样, 将来又会怎样演进。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追溯事物质变的根源以及系统中每个组件的产生及维持的问题。因此, 创新的动力来源及机制一直以来是创新研究的重点和要点。至今在研究创新动力机制方面, 国内外学者共提出了五种模式:技术推动模式、市场需求拉动模式、“推一拉”综合作用模式、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模式、社会需要—资源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熊彼特突出强调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作用, 他认为技术无论是在技术系统内部还是外部产生, 无疑都是创新的推动力量。熊彼特所持的技术推动创新的理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拥有大规模科研人员的单位的创新优于科研人员较少的单位;其二是创新活动的进展有赖于技术发展。因此, 技术推动模式认为, 创新不是源自于市场需求, 而是创新主体在技术专利授权下进行的功能性创新, 从而间接满足市场的需求或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技术推动模式存在着饱受争议的方面, 首先是忽视了影响创新收益的价格及其他经济变化, 其次是强调创新过程中的单向性, 这与实践中的强调反馈性、交互性和网络性等不相兼容。
2.市场需求拉动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被广泛接受。在此之后, 较多研究认为需求推动了创新的方向和频率。施穆克勒 (1962) 在对美国铁路专利研究的结论表明:发明和商业联系紧密, 发明滞后于商业。进一步讲就是市场需求引起了基本创新。罗森伯格 (1969) 认为是需求推动了企业致力于特定问题的解决。在能源科技的特定案例中, 当前流程和替代设备方面的创新均深受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
市场需求拉动模式存在着较多的批评, 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 需求在不同的实证研究中是不一致的, 因此该概念过于宽泛;第二, 需求在解释其对渐进性创新拉动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对突破性创新拉动的效果;第三, 关于企业能力的质疑, 比如如何有效识别潜在的需求, 企业用于满足需求的技术投资规模有多大等等。
3.“推—拉”综合作用模式
基于技术推动模式的忽视市场作用以及市场需求劳动模式未考虑技术能力, 许多学者提出两者的共同作用催动创新的观点。Arthur (2007) 提出, 不仅仅是两者的共同作用, 还存在交互作用。也就是说, 技术推动以及市场需求拉动创新的观点是必要的但是不完整的, 两者必定还存在同时的作用。Freeman (1974) 发现成功的创新源自于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的成功匹配。Munro和Noori (1988) 在对加拿大900 多个企业的调查结果后, 得到结论:技术推动的创新占18%, 市场拉动的创新占26%, 综合作用的占56%。其后, 许多学者也在对多个行业开展的研究表明, 创新与市场、技术之间的关系复杂的、交互的, 不同行业、不同时间表现的结果不尽相同。
4.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模式
多西 (Dosi) 在批评技术推动模式和市场需求拉动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科学范式的理论提出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模式。该模式认为根本性创新会产生某种观念, 这种观念一旦规范化下来就成为技术范式, 每个技术范式下都有多条技术轨道, 沿着技术轨道的轨迹渐进性创新涌现。而技术范式的更替则带来根本性的创新。但是Dosi (1982) 仍旧认为科学技术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只是从长远来看, R&D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强相关性的说辞愈发复杂。
5.社会需要—资源模式
日本学者斋藤优认为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社会需要和资源之间的不匹配或瓶颈, 即是说当社会提出某种产品或技术需求时, 而当前的资源并不能给予满足, 于是就产生了这种需求和资源之间的瓶颈问题。这种模式虽然突出了资源对创新的重要性, 但是忽视了资源对创新的约束和限制作用。
6.国内学者关于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
西方国家学者比较偏重从外部环境 (市场、技术等) 角度出发, 探讨创新的动力机制的问题, 而对创新主体的内在创新需求有所忽略, 未能深入探讨两者结合后共同产生的作用机制。国内有些学者从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项保华 (1994) 构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式, 从及时性、合意性、内在需要、外在激励等几个方面出发, 成功地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情况。万君康和王开明 (1997) 在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基础上, 提出了技术创新期望理论。向刚和汪应洛 (2004) 提出企业持续创新动力内源论和企业持续创新动力模型。
加快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机制转换 篇11
稳增长应防止两种风险,
立足于培育新增长动力
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后,经济运行将面临比以往更为复杂的局面。稳增长不仅在当前非常必要,在整个增长阶段转换期也将是宏观政策的重点。从目前情况看,稳增长应关注并防止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不适应、也不理解增长阶段的转换。有些地区对于增长速度放缓还不太适应,忽视潜在增长率已经下降的事实,还想用一些办法把速度推到以往的高增长轨道。这样做不仅难度很大,即使短期内推上去了,也难以持续,而且极易引发资产泡沫和过度投资等风险。
另一种倾向是对短期内增长速度大幅下滑或剧烈波动重视不够、应对不力。进入增长阶段转换期后,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增强,容易出现短期内大幅下滑或剧烈波动。根据有关研究,在我国速度效益型的增长模式尚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如果短期内增长速度大幅下滑,企业经营、财政收入和银行资产质量都会遇到巨大压力,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经济危机。尽管目前就业矛盾尚不突出,但如果短期内经济增速下滑过快,就至少会出现结构性失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调结构不可能顺利进行,发展环境也将遭受重创。
因此,当前稳增长,就是要使增长处在一个适度区间,防止强制上行和过快下行两种风险,平稳渡过增长阶段的转换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稳增长为下一步的增长动力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争取必要时间和有利环境。这里所说的增长阶段转换,除了速度变化,更具实质意义的是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机制的变化。具体地说,就是要由依赖大量投入和快速市场扩张、重化工业主导的增长,转向着力于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制造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由主要借助低成本要素组合优势,转向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因此,在原有增长动力减弱的同时,必须激活和启动新的增长动力,主要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被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所抑制的增长潜力。例如,我国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尚有一定的投资潜力,但部分投资主体和融资平台负债率较高且效率低下,如不进行实质性改革,这部分投资潜力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掘。
二是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和升级。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消费需求增长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和水平提升。农村居民进入城镇和非农产业,进城农民在身份、居住、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小城镇人口向中、大城市转移,以及城市中等收入阶层消费结构升级,都将持续扩展消费空间,并带来巨大的消费浪潮。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增长速度的放缓,重要工业产品产出峰值期的陆续到来,产能过剩问题的凸显,将促使我国进入一个大规模的产业兼并重组期。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进步压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设备投资的加速。服务业的发展将扩展新的增长和就业空间,尤其是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新引导力量。
四是新兴市场等新的外需空间的拓展。据世界银行的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2/3将来自新兴经济体。我国品质较好而成本较低的工业产品,全球首屈一指的基本建设能力,有效组合内外资源快速推进工业化的机制和经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有很大需求潜力。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进入新的增长阶段意味着新的重大机遇,但能否抓住用好这些机遇,释放增长潜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取决于能否形成适应新增长阶段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里的关键是要切实加快相关领域的改革、创新和政策调整。
放宽准入,改善环境,推动基础产业领域的改革。推动铁路、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基础产业领域的改革,除了进一步理顺价格关系,更重要的是切实放宽准入,引入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外部投资者。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民间投资趋于谨慎,对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有顾虑。吸引民间投资应有系统而实质性的改革举措,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拿出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项目,形成民间资本可预期、能决策的企业治理环境。
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继续着力扩大就业,带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完善人口社会管理制度,推动“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继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立城乡衔接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福利保障和就业等制度,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征地制度改革,从法律上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财产自由处置权,提高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中的比例。鼓励地方从各自实际出发,探索多种形式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持续增加农村人口的劳动和资产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
加大收入分配改革力度,既重视改善民生,更促进机会均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立足于实质性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应加快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监管制度,适当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并将其主要用于充实社会保障基金;降低对劳动和用工的课税,增加对资本利得的征税;严格实行同工同酬,保障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发展壮大;从减贫、基本公共服务、人力资本建设、就业创业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实质性地促进横向和纵向社会流动,提高社会机会均等程度。
促进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改变速度效益型的企业盈利模式。“转方式”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要降低企业盈利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依赖。为此,在产业快速扩张期过后,应加大兼并重组力度,使有竞争力的大企业规模更大,中小企业更专。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坚持企业自主、市场选择,尽可能不搞行政性的“拉郎配”。坚持实体经济优先、制造业导向的原则,推动企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尤其应鼓励、支持通过竞争处在行业领先位置的创新型大企业的发展,使其在产业创新和升级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在有选择地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把更大气力下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上,逐步形成一批有长期稳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继续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在财税、金融、技术转移、市场准入、就业创业等政策上给予有效支持。
积极拓展外需,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不会逆转。扩大内需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但拓展外需仍大有可为。应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从组装加工为主向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提高服务贸易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序推进服务业市场开放,带动国内服务业竞争力提升。在多边贸易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推动商品和服务贸易自由化。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调整的有利时机,结合我国自身要素特点和优势,有效利用全球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稳妥地开展国际化经营,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好、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跨国公司,带动国内产业升级。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当前稳增长,就是要使增长处在一个适度区间,防止强制上行和过快下行两种风险,平稳渡过增长阶段的转换期。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浅析 篇12
从建国以来, 我国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 政治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政治发展成就主要有这些:
首先, 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 着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制度。建国以后, 我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方。即使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 我国仍然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 创造了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模式的奇迹。
其次, 在改革开放之后, 不断地进行政治体制创新, 发展中国特色政治。改革开放之后, 适应时代的变化, 我国不断地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理顺党政关系、政企关系等。
再次, 坚持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并不断进行创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并创造性的发明了一国两制制度, 废除了领导职务事实上的终身制等。
二、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中国政治发展动机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首先, 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创新力不足。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 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而中国现时代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创新力明显不足, 这导致了政治体制改革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新近结束的全国人大会议后, 温家宝总理认为, 如果中国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那么不仅经济体制改革难以开展, 已经取得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不能坚持, 甚至有可能冲重蹈文革的悲剧。因此,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被提上了显著的议事议程。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则意味着对现有的政治体制形成一定的冲击, 要不断地进行创新。而这方面, 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明显不足。
其次, 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动力不足。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 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具有不同的意见。但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和谐的政治文化和制度以及社会制度, 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则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特色政治不断发展的动力。但是目前, 中国的政治改革迟迟不能进行, 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放缓, 社会矛盾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积累, 和谐的政治文化都没能形成,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政治发展。政治发展动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政治发展的最为根本的因素。
三、完善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
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对这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虽然中国在政治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但是也还存在动力机制的问题。因此, 从巩固已有的政治成果出发, 要不断地对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进行完善,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不断增强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的创新力。中国政治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这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但是, 目前我国的制度基本上是一种小范围的小修小补, 对于一些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则应该不断地进行政治制度的创新, 如同一国两制一样。只有进行政治制度创新, 才能完善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 并促进中国政治发展。
第二, 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政治发展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政治发展很大程度上中国经济发展在政治领域内的反映。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中国政治发展, 必须持续不断的发展经济。既要防止经济出现过热和发展过快的现象, 也要防止经济的停滞。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 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回出现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 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三,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政治文化。和谐的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反映,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中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文化, 这是中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个短板, 也是最具有潜力的地方所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政治文化应该从传统的中华文明出发, 寻找能适应现代中国的民族文化内核, 并适当的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的政治发展。
第四, 完善中国社会制度, 加强社会管理。不断的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是时代提出的新命题。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在一定范围内积聚, 如果处理不好就影响已经取得的政治发展成果的巩固和限制新的政治发展成果的取得。因此, 要不断地解决社会矛盾,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推广成功的具有扩散性的社会管理经验。
总之, 中国的政治发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但是其政治发展动力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巩固已有的政治发展成果和继续取得新的政治发展成果的角度出发, 要求对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不断进行完善。完善中国政治发展动力机制应该从增强政治制度创新力, 大力发展中国经济,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文化个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耀桐:《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北京社会科学》, 2009第5期
[2]、关海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 《北京党史》, 2011.5
[3]、谢庆奎:《新中国50的政治发展》, 《理论与学习研究》, 199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