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教学活动的和谐美

2024-05-13

营造教学活动的和谐美(精选10篇)

营造教学活动的和谐美 篇1

听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次美的享受。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布局上, 有疏有密, 有聚有散;在教学组织上, 有动有静, 有板有眼;在教学气氛上, 有张有弛, 有快有慢。整个课堂有着诗一般整齐而和谐的韵律, 有着音乐一般强烈而鲜明的节奏。而要达到这样成功的效果, 就必须把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统摄起来形成和谐的共振, 达到最佳组合, 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变化, 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 为营造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 新课开始, 学生集中注意力。

上课开始前一两分钟, 学生还沉浸在课间兴奋状态中, 此时不应进入实质性教学, 而应进行注意力的诱发, 方法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脑体操, 魏书生在公开课上常把气功科学引入课堂, 一上课就引导学生练一两分钟。另一类方法是使课堂内容富有趣味性, 这是最为普遍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从引起注意角度, 可分为以下几种:

直观法。即利用直观的教具实验等, 使学生产生具体感觉。例如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时, 开始可做一个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的反应试验。具体操作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牵牛花的颜色, 然后放入稀盐酸中, 拿出, 让学生再观察牵牛花的颜色, 学生急于知道其中的奥妙, 进入“愤”“悱”状态。告诉学生奥妙在课文中, 并要求学生带问题读课文。

创情境。老师可运用文学精品或文学笔法为学生创造一种优美具有感召力的情境, 在导语中可融合新旧知识, 塑造呼之欲出的形象, 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秋水》是一篇短小而有特色的文言文, 导课时可创设一下有关海河的壮阔背景:江河湖海, 以其波澜壮阔使人心潮澎湃, 令人游目骋怀。唐代大诗人李白站在黄河岸边, 抒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叹, 当代伟人毛泽东伫立渤海之滨, 写下了“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的诗篇。古往今来, 再把历史上推两千三百年, 战国时代一位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哲人, 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庄子借河神与海神的对话, 生发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秋水》。这样, 学生的心就为壮阔意境所陶醉, 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

设疑。如讲《隆中对》一课时, 教师在板书“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上联讲的是诸葛亮上前后出师表, 以酬刘备三顾之思。下联的“一对”是什么?“一对”的“对”, 即指《隆中对》, 这样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来读这传“千秋”的“一对”了。

设奇。即以新奇的刺激物诱发学生的注意。例如:讲《统筹方法》一课时, 课前可以表演这样一出哑剧:职工甲下班回家做饭, 他先淘米煮上饭, 再洗切萝卜。饭熟了, 萝卜下锅, 再洗摆碗筷。萝卜熟了, 吃饭, 共花了40分钟。职工乙下班做同样的事, 他先洗切萝卜, 再淘米煮饭, 坐等米饭煮熟了, 又洗摆碗筷。再炒萝卜。等萝卜熟了, 吃饭, 共花了80分钟。学生一听到演戏都感到新奇而高兴。看完了表演, 课文所陈述的统筹方法的原理也就懂得了。

第二阶段, 注意力的稳定期。

有研究表明这一阶段可持续5—7分钟, 最优秀的学生也超不过15分钟, 可以说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的“黄金时段”, 学生注意力集中稳定, 大脑供氧足, 所以“黄金时段”理由的好坏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传统的五大块教学———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中心思想中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正好处于这一阶段, 两项并非是教学的重点, 因此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使教学重点尽量在“黄金时段”完成。在把握课堂节奏的前提下, 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激情, 适时制造课堂高潮。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篇表现爱国主题的小说。课前学生反复诵读后, 被其中情节打动了, 把握着学生一触即发的感情。教师在融点滴背景简介中对文章主旨予以点拨,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的沉痛表现感动了小弗朗士, 感动了郝叟、镇长、邮递员, 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不是“放学了”而是“散学了”, 是宣告分别了。此时此刻空气在凝结, 呼吸在窒息, 只有人们那颗爱国心在共鸣。学生在悲壮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从而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 以及学习写作特点的领悟, 中心思想的理解。

第三阶段, 注意力的分散期。

经过5—7分钟的稳定期以后, 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 教师应该及时变换课堂的活动方式。例如由讲述转入练习或趣味问答上, 可补充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名人轶事, 成语典故, 甚至几句笑话, 这种教法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休息, 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再经过老师的循循善诱, 发现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内容, 于是无意注意又转化为有意注意。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你让儿童稍微活动一会儿, 他就能用10分钟的注意力报答你。而如果你善于用10分钟注意的事件, 取得的效果, 则比一星期的半睡眠的效果大得多。”

第四阶段, 注意力反弹期。

由于临近下课, 在将近下课的四.五分钟内, 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前一阶段更加集中, 教学结束之前, 应充分利用这四.五分钟的时间, 要么总结归纳, 要么复习巩固, 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例如在讲《祝福》结束时, 别出心裁地设计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考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一问题使学生对全文重点内容, 以及人物形象分析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使学生在回顾所学内容的过程中, 明确了祥林嫂悲剧命运发展的过程:立春之日, 她死了丈夫;孟春之日, 她被迫改嫁;暮春之日, 她死了孩子;迎春之日, 她一命归天。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清了小说的结构层次, 把握了人物形象, 进而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也受到了审美教育。

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四个阶段的特点分析,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出发, 优时优用, 从而设计出合理完善的语文教学方案, 把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统摄起来, 形成和谐的共振,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听一堂语文课真正成为一次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钱加清:《语文教学艺术论》, 黄河出版社, 1996年8月.

[2]毕升等著:《寻求教学中的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

[3]于源.《语文教学过程论》, 济南出版社, 1997.

营造教学活动的和谐美 篇2

随着生态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生态美学的出现,当代美学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它对自然生命本质的肯定,为自然审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背景。人们之所以要强调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是因为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界提供衣、食(包括呼吸)、住、行等诸多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需要有新的理论意识来协调和处理现有的各种关系,最终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境界。用“自然的规律与人的规律的和谐统一”对审美客体进行判断的“美的规律”依然有利于当代社会的和谐理念。当代生态美学语境中的和谐之美,重在结合现实生活,用审美的科学理论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以免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生本质性的异化。

论文百事通这符合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本文将和谐理论置于当代生态美学语境中,从人居环境的美化、生产环境的治理、人文景观的建设三个方面对当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更为深入地了解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矛盾现象。

生态作为自然事物的生命状态,为自然审美提供了本质规定。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在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无可非议需要利用自然所提供的一切资源。人们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水土资源及其所滋养的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来维持生活。有些自然资源可以再生,有些却不会。这就需要人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研究,了解各种资源的属性,从而进行合理的保护性的开发与利用。保护的目的正是为了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也就是说保护是为开发与利服务的。中国儒家思想之所以强调“天人合一”,其目的也在于表明具有主观意志的“人”,要与具有客观规律的“天”和谐相生,共同发展。道家所倡导无限和谐与自由,也是只有当人与大自然合一时,才能达到最高最美的境界。美国的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也谈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和谐共生关系,‘我们应该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这些都说明,人类在征服自然、创造幸福的同时,一定要去探寻自然的客观规律,以免人为地造成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不幸的灾难。所以人们在研究自然、利用自然时一定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比如,西南边陲的云南山清水秀,空气怡人,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天堂”。这样的美誉,源于聚居这片热土的少数民族同胞能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谐友好地演绎着本民族的心灵梦幻。他们喝山泉、对山歌,用描绘自然的服饰点缀人生的舞步,让喧嚣都市的游客在云雾飘渺的山里、湖畔、田头和林间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虽然他们只是以祭祀神山圣水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心灵的呼唤,但同样达到了保护自然、造福人类的目的。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人居环境大有改观。国家通过推行国家级园林城市的评比活动,大大推动了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大小城市的住宅区、街道旁都非常重视拆临、建绿工作。不论城市或乡镇,都对水土资源和森林植被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房建盖的设计规划都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统筹考虑,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一切说明人们对人居环境有了更为科学的设计与规划,更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许多城市都像古代王宫选乡间美女一样向乡下选购移植一些名贵的大树,这对城市的美化倒是有利,但对有些名贵树种的保护却带来了危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植物也是这样,尤其是一些原始森林里的大树,最好不要移植。

当今世界,各国的工农业生产都在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自己的发展,大力开发自然资源,无视水土流失、森林乱伐以及废水、废气污染的现状,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破坏了人与自然所保持的较为和谐的状态。全球变暖已加速了冰川的溶化,从而导致海平面快速上升。中东地区过度的石油开采也加剧了陆地的沙漠化。地球只有一个,石油再多也是有限的,更不要为控制这片土地而不懈战争。这些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实际上扰乱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生命的自由与完整的关系状态。濒临海洋的国家,已为海啸发愁。许多大都市的上空,弥漫着沙尘暴。这些现象说明当今人们的现实生活已与自然界存在不和谐因素,需要人们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与行为途径,以适应自然客观发展的生态系统。德国生物学家恩施特・海克尔认为,生态就是自然有机生命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他强调自然的生命属性,尤其是自然物之间的有机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人们要充分认识遵循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科学含义,要深入理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深刻内涵,合理地利用与开发自然资源,对

以往的`生态破坏采取必要而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不利于生态保护的工农业生产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整治。如,居山者退耕;采山者植树;临海者还湖;截流者拆堤;排污者治人。诸如此类,严而有序,科学治理,都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满足自然界本身运动与发展的客观需求。近两年,由于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较为有力,在工农业生产方面都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城市都掀起了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热潮。这无疑会带动全社会的人们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用爱心呼唤绿色,用行动呵护生态。尤其是工业生产方面,较多城市的老工业基地都为环保工程做出了较大的牺牲,忍痛割爱。但这样的割舍,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景观既是自然生命本身的外化形式,又必然是为人的感官而显现的“景”和“观”。景观美学关注的是自然生命为人的视角呈现的外在形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已经成为自然的审美主体,人们对自然眷恋和欣赏的需求更为迫切,更多的人希望到名山大川中寻找生命的乐趣和人生的启迪。所以全球都在重视旅游业的开发与利用,兴建旅游景点。但人类的力量在自然面前,毕竟是有限而渺小的,人类无法成为自然的主宰者。所以,当人们在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一定要明白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能力还有待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来逐步提高。“乡村是神造的,城市是人造的。”这是诗人但丁的自然辩证法,他看到的不仅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也看到了自然的无穷魅力。

生命需要自然,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有了和谐的自然空间,才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时代也才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可见,自然环境的和谐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人与自然实属物我相生的统一体。人是自然之子,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分离出来的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罢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们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财富,但也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在赞赏自然景观和兴建人文景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人文与自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强调当代人的功绩时,也要关心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地球需要绿色来滋润,人们必须深入理解“青山绿水”、“山清水秀”、“山穷水尽”此类词语的因果关系。没有青山绿水给养,哪有茂林修竹掩映珍禽异兽;没有绿野沃土的现实思考,哪有碧海蓝天的浪漫遐想。即使是环卫工人,也不要等不得黄叶落地就用扫把去打它个光枝秃丫。这不是讲究卫生,而是破坏自然的生态系统。虽说落叶归根,也要等绿叶老黄,瓜熟蒂落。我们不难看到,自然应有的节奏开始混乱: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物种的破坏,使得人与自然处在空前的失衡与分裂之中。面对当代精神生活的困境,和谐美学具有“拯救精神”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传统美学将以其根本的和谐气质寓于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端正人们遵循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和热爱自然的科学态度。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生态讲自然的体,景观讲自然的象,环境强调自然的用,它们分别在自然本质之真、自然现象之美、自然实用之善三个层面言说了自然的审美品质。在这三者之间,如果说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都意味着对自然美理解的非完满性,那么它们明显是共同构成了理解自然美的整体框架。

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篇3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

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有序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使我中有书,书中有我,达到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

四.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语文课堂教学,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问题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在课堂教学里,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朱自清的《春》时,学生被《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例如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化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D.P.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 “如果认知结构是明晰的、稳定的和适当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就会产生正确的和毫不含糊的意义,并有助于保持这些意义的分离强度或可利用性。反之,如果认知结构是不稳定的、不清晰的、杂乱无章的或者混乱地组织起来的,那么它便易于阻碍有意义的学习和保持。”认知结构的理论告诉我们:迁移是指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的影响。先前的经验对当前的学习起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我们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根据认知规律,使后学习对象与前学习对象保持信息的联系,保持结构的一致。这样就使增补的教学内容与课文的教学内容达到互相辉映、水乳交融的和谐状态。平等、合作、流畅、丰富,是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的主旋律。我们不可能每堂课都做好,但是,如果我们不仅把它们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还当作是一种美的境界的追求,一定能逐步地做得更好,身心陶醉于其间。

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篇4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 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 当满足了基本需要, 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 学生才会因此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 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 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 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 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 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 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 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 论认识, 说感情, 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 同悲欢。在平和的气氛中, 师生一起学习, 一起去发现和探求, 才会有创造。

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

在我们教学中,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 遇到问题, 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 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学习中, 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 独立完成。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 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 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 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 也是成长的需要, 这种需要的满足, 就是一种快乐, 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 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 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 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 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 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 如能得到满足, 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流畅有序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 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 没有任何的块状感, 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 洋洋洒洒, 一气呵成。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 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 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 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 使我中有书, 书中有我, 达到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 掌握知识, 感悟情感, 品味语言, 增强语感, 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 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解。

四.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有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 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语文课堂教学, 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 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问题还没有引起很多的思考, 许多老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我以为教学内容的丰富, 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在课堂教学里, 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 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增广学生的知识面, 扩大阅读量, 激发对问题的思考, 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朱自清的《春》时, 学生被《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饱含激情、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 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有关描摹春天的诗文, 例如杜甫的“迟日江山丽, 春风化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以色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 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 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 春天在人们心目中, 是值得永远向往、盼望的季节, 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篇5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马斯洛语),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作者、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的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同悲欢,同离合。如在教学《宋定伯捉鬼》时要学生说说对宋定伯的看法,教参上说:“他大胆,沉着,随机应变,很有智慧,令人喜爱。”我的一个学生却说:“我觉得宋定伯这个人很阴险、狡猾。”一语惊四座,惊讶之余,我问:“你能不能说说理由?”这个学生说道,其实鬼并没有伤害宋定伯,反倒是宋定伯先套出鬼的忌讳,然后把鬼变成羊,最后还去卖钱……如果没有平时的平等,如果没有平时的宽松,这时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会大胆说出来吗?在平和的气氛中,师生一起学习,一起去发现和探求,才会有创造。

二、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共享

在我们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当然,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学生交流得怎样?这时老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如能得到满足,将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三、教学过程的和谐美——条理流畅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其间没有任何的块状感,它给人的感觉是高山流水,一泻千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论大学语文教学的和谐美 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教改,和谐美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能够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团结力量, 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环境和氛围, 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带头作用。当前随着创建和谐社会工作的推进, 高校创建和谐校园工作越来越重要而现实。校园文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影响越来越大。大学语文教学对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深入地挖掘大学语文中所蕴含的和谐美, 进而消除其不和谐因素, 意义十分重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逐渐认识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上, 要在尊重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 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 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时代需要造就的不仅是精通自己的专业人才, 更需要知识面宽, 有厚实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及文化素养的一代新人。大学语文应该把语文教育真正变成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应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谐理念,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根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造就具有全面素质的“和谐人”, 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成为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生力军。

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同样如此。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中号召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 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1]。这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政治导向, 大学语文能在全体师生中形成共同的信念和追求, 始终不渝地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和每个人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起到精神动员的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社会已步入了网络时代, 网络文化正在逐渐支配大学生的行为和观念, 大学语文课程能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网络中出现的各种纷繁芜杂的信息, 进而以批判的精神借鉴吸收, 达到明辨是非的教育目的, 为增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强化国家和谐、世界和谐观念。

大学语文作为中国文化精华的载体, 必然对古往今来的社会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文化传统进行吸取和继承, 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它也会借鉴西方文化的思想精髓、价值理念, 洋为中用, 不断充实、发展、完善自己。这种特点统一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中。大学语文课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与建设新环境中的和谐校园文化是紧密相关的, 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源泉。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 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更重要的是, 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和谐共处的优秀理念,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认真总结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 具体应用到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

3. 大学语文课程应当提倡人文精神, 加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英国学者怀特在他的著名论文《再论教育目的》中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教育[2]。不可讳言, 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国民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 尤其是在世界竞争中越来越居于重要的地位。呼唤人文精神, 加强素质教育, 就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人的其他素质的培养, 尤其是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通过课堂教学、课后实践、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学术活动,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文化修养与精神素质。这些单从某学科的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是不容易做到的, 而一种美好的校园文化气氛的浸润, 往往会收到较佳的效果。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世界和艺术想象力得到丰富和发展, 使他们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未来和整个世界, 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在新的形势下, 无论是理工科院校还是综合性院校, 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 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呼唤人文精神, 促成人的和谐发展。离开了它, 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就成为一句空话。

应该承认, 当前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的确存在着困境, 但是有很多利于改革的因素存在于其中。目前, 大学语文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而又难以提高学生兴趣的一门公共课。反思传统大学语文教学诸种不和谐现状, 它的目标定位不一、教学理念不明确, 这可能也是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教材曾经确立“人文精神”为其根本属性, 应该说颇有远见卓识。“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上, 要在尊重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 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 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时代需要造就的不仅是精通自己的专业的人才, 更需要知识面宽, 有厚实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及文化素养的一代新人。大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理应承担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大学语文应该把语文教育真正变成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应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谐理念,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 重视教学中的情感、美感及文化因素, 将人文精神贯穿始终, 立足“精神成人”教育, 最终使大学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启迪大学生心灵和精神、完善自我人格并走向成熟的神圣殿堂。我们认为围绕“和谐”教育, 从系统与专题、精讲与泛读、知识与精神等方面切入, 大学语文教学将大有可为。我们设想要进一步充实大学语文教学中和谐理念的篇目, 并尽可能使之科学化、系统化, 比如以大学篇、修养篇、好诗歌、好文章、好译文等专题, 有效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和谐理念。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注意协调平衡好教材、学生、方法等各个要素,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谐完成教书与育人的双重目标。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3]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是“前所未有”的, 这确实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语文的重视, 也折射出提高大学生汉语文能力的紧迫性。而现在, 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的高校仅有40余所。相比全国1000余所高校都把英语作为必修课, “大学语文”的光景只能用“惨淡经营”形容。这肯定是不正常的, 因为语文教育在大学必修课的门槛徘徊, 不仅有辱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尊严, 更使母语教育缺乏必要的生长、提升空间。根据新浪网关于“是否支持将语文列为大学必修课”的最新调查显示, 38842位参与调查的网友中, 90.2%的网友支持全面开设大学语文课。主管部门的支持, 加上广大学子的欢迎, 我们可以预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即将真正来临。高校教师有责任把大学语文从传统教学的尴尬中解放出来, 致力于“人文素养”的提升———从“阅读理解”教育跃升为“启蒙创新”教育, 进而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乃至和谐世界开启崭新的园地。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03-01.

[2][美]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129.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篇7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和谐是教育的追求, 和谐产生美, 就像一幅图画的美在于它的构图、色调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在于它的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教育要和谐,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尊重每一个学生,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 让学生在这种极具亲和力的课堂氛围中发展思维。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 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从而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 有的孩子的回答极富个性, 这时教师不能轻易扼杀学生的独特观点。面对不同感悟及由于环境、时代变迁而造成的误解, 教师应适时引导, 尊重并保护学生的独特体验, 用真心去尊重、去呵护、去鼓励, 并予以适时引导、拓展, 为学生提供自我感悟的平台, 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让语文课堂充满和谐的魅力。

如教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父母的心》后, 我问学生:文中财主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思考片刻后, 多数人都认为这位夫人心地善良、通情达理。我问:“谁还有新的观点?”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学生说:“我除了赞同大家的意见外, 还想指出:这位财主夫人重男轻女、思想封建。文中‘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 有些不高兴’就是很好的证明。”就是这么一小处, 孩子都看得这么仔细, 感受如此深, 这就是他们独特的发现, 这怎能不让我为他鼓掌。所以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下, 学生才会大胆地说;只有在平和的气氛中, 师生才会一起学习, 一起去发现和探求, 才会有创造。

二、教学过程的和谐美———自主学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流畅是指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 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既有宏观的把握, 又有微观的艺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我会要求学生提前总览课文内容, 了解文章概要和作者思想感情, 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 我根据教材内容, 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 甚至多次品读课文, 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 让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使我中有书, 书中有我, 达到合一的境界, 在读中理解文章, 掌握知识, 感悟情感, 品味语言, 增强语感。整个过程呈线型, 而这条线就是学生读、问、思、读、悟、解的自主学习过程。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跳跃性较大时, 处理不好, 教学就会出现片断的感觉。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 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 并在问题的过渡上下工夫。如讲《变色龙》时, 我根据学生的提问作了适当的排序:首先提问的是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回答:“善变。”接着问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学生又很快地回答:“一是变得快, 瞬间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二是变得蠢, 愚蠢的理由和荒唐的逻辑。”我又提问:奥楚蔑洛夫善变, 但万变不离其宗, 这里的“宗”指的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是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最后我问学生是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的?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经过点拨, 学生认识到:使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的是将军的威势。作者讽刺的锋芒不仅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 而且指向造成这种社会病态的根源———沙皇反动的专制统治。这样编排, 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问题间既有联系, 又有梯度, 有前因有后果, 前一个问题的解决, 为后一个问题作铺垫, 最后水到渠成, 整条线索非常清楚。

三、学习方式的和谐美———合作探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师生合作探究, 是教法改革的必由之路。语文新教材所选的课文, 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知识容量大, 人文因素丰富, 为和谐教育提供了优良的先决条件。我们应运用多种形式, 师生通力合作探究教材, 研读单元提示, 整体把握本单元教学目的要求及任务。实施各课教学, 先由学生自主初学文章, 自由讨论理解文章, 教师汇集学生的疑难, 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当学生心愤愤而又口悱悱之时, 抓住时机予以点拨。

当然, 开展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老师宣布小组讨论后, 下面学生马上发出嗡嗡的声音, 看起来是在激烈地讨论, 实际学生交流得如何呢?这就要求老师深入小组中, 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 从而灵活地调整教学环节。这样的师生互动与合作探究,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 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愉悦、甜美。

营造教学活动的和谐美 篇8

一、动手操作, 体悟知识“结构美”

给学生提供操作材料,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涂色的方法。

谈话启发:说说你在涂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哪位同学的作品对你有启发?

【分析】学生运用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相关知识独立涂色, 既让学生在图上直观呈现知识, 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 彼此取长补短, 学生也由“学会”逐步“会学”。

二、师生互动, 领悟知识“内在美”

1. 投影学生作品, 引导启发:运用你的数学知识, 说说“这一份”的不同含义。

讨论:在作品1和作品2中, 为什么同样的“这一份”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想一想:

(1) 怎样列算式?

(3) 结合作品1, 你能解释其结果吗?

想一想:

(1) 怎样列算式?

(3) 结合作品2, 你能解释其结果吗?

5. 想一想:在○里填上“>”“<”或“=”。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6. 请你举例说说你的发现。

7. 你的结论是什么?

【分析】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方法, 注重学生感悟和领悟能力的培养。算式与图形相结合, 在图形中理解算式的意义, 比较中发现算法。

三、巩固练习, 经验提升, 形成能力

1. 完成第35页“试一试”。

对话:学生独立完成。重点与学生交流在计算过程中, 什么不变, 什么改变, 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

2. 练一练第2题。

【分析】让学生在练习中, 逐步提升自己原有的经验, 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情感提升

浅谈数学中的和谐美 篇9

一、数与式的和谐美

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说: “美就是和谐,整个天体是一种和谐,宇宙的和谐是由数组成的,因而构成了整个宇宙的美.”从这句话我们可以读出数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宇宙和谐美的基础. 所以对于数的认识是对美的一种初探.

数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结绳计数,人类从结绳计数开始创立的1 + 2 = 3法则在今天仍然沿用,而且会继续沿用下去.数学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因为我们不仅继承了,也将其不断发展了. 计数的不断累加发展成了最为简单的, 用+、-、×、÷连接的式子,数与式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世间的许多事物.

数学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由数与式组合来反映,达到数学中形象性与情感性的和谐统一,数学美与数学美感的合二为一.

毕达哥拉斯生活在希腊的黄金时代,他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这个学派当时对整数的关系着了迷,以至于人们戏称他们是“整数”,可见整数与“整数”之间具有的数学和谐美与形象美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开头引用的毕达哥拉斯的话,也充分体现了他对数的痴迷和在数与式中体会到的和谐美的满足感.

下面是哥德巴赫猜想:

(1)每一个偶数n ≥ 6,均可以找到两个奇素数p′,p″,使得n = p′ + p″.

(2)每一个奇数n ≥ 9,均可找到三个奇数p1,p2,p3,使得n = p1+ p2+ p3.

简单的数连接成简单的式子,存在奇妙的规律性,这一猜想实在是太美了,否则也不会使无数数学工作者投来好奇的目光,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工作.

二、数学与文学的相通之处

著名的数学研究工作者徐利治说过:“凡事物关系的和谐性与简单性就是美,和谐性是美的本质核心”,所以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和谐性的体现. 数学美的和谐性就不单单体现在自身了,也体现在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每个领域都有每个领域的美. 数学有数学的美,文学有文学的美,二者若是结合,不知道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例如很多古诗中就不仅体现了文学气质,也包含了数学美. 李白自称为酒中之仙. “李白斗酒诗万篇”,“诗”与“酒”都与李白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成了李白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酒却是李白诗性大发的源泉. 后人有《李白醉酒》的数学诗来描述李白饮酒作诗的豪放情景: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壶中原有酒几斗? ” 说的是李白壶中原有酒,遇店就将壶中的酒加一倍,看到花就作诗饮去壶中酒一斗,这样遇见三次店和花,将壶中的酒喝光了. 了解了题意后, 便不难计算出原来壶中有酒几斗了. 用倒推法,不难算出原来壶中有酒7/8斗. 列算式如下:

三、数学和谐美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现数学的和谐美其实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带动了人们的审美,我们不只是要欣赏它,也要在享受的过程中发现些什么, 来使得数学发挥它的价值. 虽然数学在其他高端领域应用极广,但本文仅从数学教育角度来讨论数学和谐美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用新的数学观来认识数学和用新的数学教育观来指导数学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促进数学素质教育的开展,数学教育观的要求之一是数学教学要和数学的审美结合,使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对数学美的鉴赏过程.

数学的和谐美在数学教育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学和谐美激发学习兴趣 ,提 高学生学习数学 、 研究数学的积极性.

2.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和谐美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数学的和谐美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品读《幽径悲剧》的和谐美 篇10

学界泰斗季羡林,从来都是以谦和、平易的面貌出现在他的文字中,以质朴无华的语言记录着生活中的琐屑事,但无一例外地传达的是真性情。《幽径悲剧》便是季老81岁时写下的一篇散文力作,讲述了一株古藤萝无端被砍的悲剧,字里行间溢满悲天悯人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在这篇文章中熠熠生辉。

一、古藤与幽径周边环境的和谐之美

关于古藤,季老咏物散文中也多次提及。在季老的笔下,古藤是生命的主体,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无棚,也无架”,对人类索取甚少;“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彰显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历史悠久,生机盎然;“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每到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善良、美丽;加上这一条幽径,依山傍湖,曲径通幽,春夏秋冬,四季皆景,绿意盎然,蕴含着无限生机。季老二三十年之久,天天走这一条路,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亲近、和谐。古藤因幽径而更显沧桑,幽径因古藤而凸显幽静,两者相互映衬、相互照应,在燕园早已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这也体现了大自然自身的和谐,是一种原生态的和谐。

二、“我”与藤萝的和谐之美

季老作为一位大学问家,学术研究是科学严谨的,“同一种死文字拼命”,也是枯索的,古人有闻鸡起舞,朗润园是鸡闻他起舞,因此在写作之余,他常常散散步,数数荷花,听听雨,嬉戏猫……,点滴的感悟诉诸于文字。这些“足以缓解他如此惨淡经营的学术生涯,使他的心灵中所贮藏的人性的温暖得以释放,将自己诗人般的情态自由找到归宿”(范曾《彼美一人——谈季羡林先生散文》)。而在这条二三十年天天走过的神奇的幽径上,“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难忘它的幽香,难忘它青云直上的风度,难忘它的善良,具有历史的厚重美、生命的活力美。此时的藤萝集真、善、美于一身。面对这样的大美之景,季老赏心悦目,“顾而乐之”,陶醉其中。

然而难忘的还不仅于此,这不是一株普通的藤萝,它历尽沧桑,十年浩劫中,在其它同类“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的情况下,它幸免于难,是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更是季老精神栖息地。文革初期,他既被新北大公社打倒,又被同派落井下石,季老曾想自杀离世。正是这棵藤萝,让季老在“悲愤、惆怅之余”感到一丝慰藉。嗅着古藤萝花“淡淡的幽香”,听着藤萝花上“嗡嗡的蜂声”,看着历经磨难,却岿然不动、满树生机的藤萝,季老“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是这株古藤给予他活下去的勇气,做燕园教授、学者中的“鲁殿灵光”,做知识分子界的“鲁殿灵光”。此情此境大概就是刘勰所说的“物我双会,心物交融”。

三、内心的和谐之美

季老向来“相信人、人类都是向前进步的,向着真、善、美发展,这是总的规律,懂得规律的话就有了个人和谐了。……顺着规律走就是和谐,规律就是人的趋向,向真、善、美发展。”(人民网2008年12月19日)文章写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各种思潮一浪高过一浪,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芸芸众生争名争利,虽喧嚣于个性的崇尚,却把美作为买卖的对象。自然不会有人来关注一株野生古藤的命运。正是那个时代,作为季老的二三十年来天天见面的老友,就这样突然发现被砍了,成了“吊死鬼”,“仿佛成了失掉母亲的孤儿”,季老“悲哀至极”。其惨状目不忍看,“紧闭双眼,疾趋而过”,耳朵里却传来“古藤的哭泣声”,“它在控诉无端被人害”。究竟是什么原因要砍掉它?也许是愚氓无知,无视它作为生命的存在。也许是愚氓灭美。更让季老感到悲哀的是这样的悲剧发生在北大燕园里,这个中国最有历史、思想最为解放的最高学府里。茫茫燕园中,“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颗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季老感叹人们都为名利而奔波,蔑视生命。当世之人已违反了向着真、善、美发展的规律,这是一种冲突、个人内心的不和谐。季老却决意承担这个被忽略的悲剧,重视生命和谐美的价值,永不放弃揭露悲剧,永不放下维护人类真、善、美的决心。这是追求个人内心的和谐,更为可贵的是季老付诸行动——撰文警醒世人,以此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发展。在当今全社会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这本身就极具有现实意义。

上一篇: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一篇:机械旋挖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