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安全(共12篇)
人居安全 篇1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往由单位职工独立组成的生活区格局完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的各单位人员混居的生活区。混居的生活区人员混杂,进出的各类车辆多,而且房产的物业管理混乱,安全问题成为小区物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给小区门卫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由传统意义上的“收发”“传达”等功能逐步转变为今天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时代的保安功能。为了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保安(主要是门卫)工作,更好地服务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一线职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门卫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气象后勤保安工作谈几点体会。
1 加强政治学习,提高做好本职工作光荣感、使命感的认识
小区的安全,关系到小区内几百户家庭、一千多人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一线气象职工的后顾之忧。能否做好门卫的保安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区物业管理的成败。对此,要求门卫人员要加强政治学习,同时要对门卫人员进行门卫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教育,提高门卫人员的职业道德,让门卫人员真正从思想上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做好工作的责任心,认识到“工作只有做好做不好之分,没有贵贱之分”“门卫工作是光荣的,是受到小区业主尊重的”,从而让他们消除自卑感,树立“我不干谁干”的勇气,完成从“看门的”到着装整齐的门卫保安的认识过程。
2 领导重视,严格管理
一位伟人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单位工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的领导能力与决策水平。气象小区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被评为“文明小区”,这与领导班子对门卫工作的重视和严格管理是分不开的。领导身先士卒,关心门卫人员的生活,为门卫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些都会使门卫人员从心理上感到温暖,感到踏实,从而自觉做好本分工作。在此基础上,领导加强对人员和工作的严格管理,定时召开工作分析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针对问题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提出如何克服困难的方法,使大家增加了工作透明度。领导善于发现工作中问题,善于发动群众,善于把握工作动态和人员的思想动态,体现出管理者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领导技能和方式。十多年来,领导在管理上下了很多工夫,对职工进行有计划的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工作上不但有布置、有命令,更多的是做好监督,做好落实制度等的检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领导对职工寄予希望的同时,更多的是给予职工生活上的关心,从而让职工自觉热爱本职工作,增强自觉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使职工端正了做好本职工作的态度,提高了门卫人员思想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3 加强门卫队伍建设,提高门卫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应是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队伍。要做到这点,必须提高门卫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思想上,门卫人员必须做到爱岗敬业,端正服务态度,尊重业主,体现以人为本,把业主视为亲人,时刻把小区安全放在心上,这样业主也会自然而然把门卫人员视为自己可信赖的“保护神”。门卫人员思想端正了,语言也会更文明,就会自然而然用微笑面对进门的每一位业主。门卫人员温馨地说一个“请”字,会让业主自觉地放下过去对门卫人员的偏见,贏得业主的尊重,增强亲和力。每当得到业主的肯定和赞许时,门卫人员都会感到做好工作带来的喜悦和满足。这在无形之中,构建了门卫和业主之间的和谐氛围,为小区的稳定和发展注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做到这点,门卫人员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是关键。
业务上,必须加强对门卫人员保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后勤服务中心多次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外单位专业人员来小区上课,训练示范。门卫人员也在烈日下汗流浃背进行训练,学习过硬的实战业务技能和消防等方面知识,以适应门卫突发事件处理的需要。在学习上,既包括熟悉业务流程,也包括做到行为举止的文明,仪表整齐、严肃。做到日常工作不出差错,应急时能自如应对;改变拖沓作风,做到服务及时,提高效率。
4 完善各项门卫规章制度
门卫规章制度是门卫人员工作的规范和准则。小区必须有完善的门卫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照章办事。气象小区的门卫制度非常完善,规定非常具体细化,可操作性很强。它是领导在参照相关法规和其他商品房住宅区及单位生活小区相关制度及调研基础上,结合气象小区实际制订出来的。完善的制度贵在门卫依章办事,严格遵循,抓好落实。这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和业主的沟通。让业主自觉配合门卫开展工作,照章办事,增加办事透明度。二是公平原则。小区内业主是平等的。比如,业主骑单车进门,不管谁都必须推车进门,否则有人推车进门,有人下车进门,造成厚此薄彼,业主就会有意见,就会不听门卫人员的劝告,造成矛盾。要知道,破一项制度容易,立一项制度却难。但对于一些特例要灵活掌握,如送煤气、送水、家电维修人员进小区,必须经业主电话确认,方可进入;对于年老住户带进的不明人员,门卫人员应执行陪同跟进制度,提高安全防范。
5 加强宣传,提高业主对门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门卫工作主要是对人的管理,为此,门卫人员取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显得很重要。一些规章制度要求业主遵循的,门卫人员必须张贴,广而告知,让业主知情。当然,在工作中,门卫人员也不可避免和业主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门卫人员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为冲突的一方多数是不知情的家属或其朋友,门卫人员要向他们进行耐心解释,照章办事。要做到这点,向业主进行规章制度宜传显得尤为重要。要让业主真正认识到“小区是我家,安全靠大家”的道理,自觉遵守门卫制度,共同维护小区安全。同时,对一些特殊情况也要提倡人性化服务,灵活掌握。业主对门卫人员要多理解,多包容,多支持。
6 抓落实
思想也好,规章也好,关键在落实,实际上这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在门卫人员身上的体现。笔者认为,落实就体现在“到位”2字上。门卫工作疏忽不得,一疏忽就会让坏人钻了空子,造成安全事故。所以,一是必须强调人员到位,也就是必须保证24小时有人坚守值班岗位,不能存在偷空一下没关系的“空城计”的侥幸心理,做到接班人员不到不离开岗位。二是工作要到位,不该做的不做,班内该做的认真做,决不拖到下一班再做。比如,陌生人进小区,门卫人员应坚持盘问,做好登记工作。门卫人员应坚持不定时地对小区内死角及易出现安全隐患场所进行巡查。三是制度到位。这要靠门卫人员自觉遵守,同时领导也要经常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做好监督才能保证制度落实,防止流于形式,做到令行禁止。制度规定班内必须做的,门卫人员一定要做好,做完;制度中规定禁止做的,门卫人员绝对不做,不能有糊弄过关的侥幸思想。这是创一流工作,创平安小区的重要保证。要做好上述3个到位,门卫人员必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四是思想到位。门卫人员要认识到门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门卫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7 借助社会力量,做好警民联动
对于突发事件,门卫人员要有应急处理能力,特别是对于外来的刑事犯罪等案件,要和地方“110”联动,以更好地打击犯罪,保护小区安全。气象小区是警民共建单位,客观上在心理上给犯罪分子以震慑,给小区广大业主带来安全感。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行之有效的,是成功的。
随着社会发展,业主对小区的门卫工作会提出更多、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门卫人员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把门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人居安全 篇2
一、广州市概况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一座中心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718.8平方公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0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0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83.07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万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达到4175美元;全市人口994.30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702.6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291.64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30.7平方公里。广州市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二、申报“人居奖”类别
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整治城市脏乱现象,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大气污染治理 治理废气污染,推广使用清洁汽车,发展绿色交通。
●水源污染治理 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整治工业污染源。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 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设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构建现代化生态城市新格局。
三、广州市人居环境改变的过程
●未实施改善环境之前的情况。前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州市的城市区域迅速扩展,周边农村大幅纳入市区范围;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迅速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负荷不断增大;机动车辆迅速增长,城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流动集中,城市管理面日趋复杂,广州市面临的环境脏乱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交通阻塞状况严重;商业网点和室内市场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违法建设现象大量涌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用水量的大幅增长,珠江和流溪河等水源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废气和扬尘污染指标急剧升高,城市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绿化跟不上城区扩展的步伐,市区“温室效应”不断增大,城市居住环境呈现恶化的态势。
●目标和决策的形成。1996年8月林树森就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之后,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致力于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他先后提出“拉开城市结构,有序地配套建设,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从根本上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等城市发展策略和目标,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和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广州市的城市面貌要“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要求,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广州市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资金和资源配置。近几年来,广州市持续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进行了高强度投入,1998年投入140.18亿元,1999年投入175.3亿元,两年的投入相当于之前18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投入的总和,2000年投入147.01亿元,2001年计划投入142.62亿元。这样的投资强度前所未有。林树森市长力主将大部分城市建设税费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从市场上筹措的发展资金,用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上。
●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
(1)完善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以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路网为重点,对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高强度投入。先后建成内环路及其联络道、环城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广园路等一批城市快速路,建成3座跨江大桥,建成一批立体交通系统,建成一批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到2000年底,广州市的城市道路长度达到2887公里,总面积达到392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76平方米。与此同时,加快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了全长18.48公里、总投资12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一号线,目前正推进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并积极筹备建设三、四号线和市区至新白云国际机场轻轨,全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
(2)整治城市脏乱现象。对市区道路两侧、农贸市场周边、市区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珠江两岸和城市进出口等部位的脏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按照岭南建筑风格对市内陈旧楼宇的立面屋顶进行整饰改造,“穿衣戴帽”,美化市容景观。全面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强化城市规划管理,近三年来年,共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870万平方米。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户外广告的管理,1999年全部清拆了户外烟草广告,使广州市迈入了无户外烟草广告城市的行列。对环境卫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城市道路实行16小时保洁制度,城市垃圾和粪便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3)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治理机动车的排气污染,对机动车辆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广泛推广使用燃油添加剂和无铅汽油;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中广泛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汽车,不予生产、进口、销售、上牌。在饮食服务业中全面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或者电能等清洁能源。先后将80多家废气污染型工厂企业迁出中心城区;对76家废气污染型小水泥厂,限期治理48家、关闭28家。
(4)治理水源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有3座建成投入运行,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到63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1.49%。有4座正在建设之中,到2010年,广州市的工业废水处理率将达到95%,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从1998年起,投入11亿多元,对市内河涌进行清疏截污整治。并对工业污染源进行整治,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整治工厂排污口,对127家洗漂企业限期治理81家、关闭21家、停产搬迁25家,使全市2941个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5)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着眼于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充分利用广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背靠白云山,面临南海,怀抱珠江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全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构建山水城市的新格局。新建和改造了大批城市公园。到2000年底,全市城市公园总数达到125个,总面积3075公顷。新建了大批城市绿化广场;完善了市内交通道路绿化配套工程。到2000年底,该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4.98%和30.2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10.36平方米。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全市林业用地达到3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6)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着眼于对广州市历史名城的保护,广州市在综合整治城市环境过程中加强了对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成功地保护了西汉南越宫署御花园、南越王墓遗址、镇海楼、锦纶会馆、近代民居等大批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古迹,修复了西关大屋、商业街骑楼、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和黄大仙庙等大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了改善广州市的人居环境,林树森作为市长,对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倾注心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亲自邀请国内外的著名专家进行广州的城市建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对广州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空间形态、交通路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发展策略等等重要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制订出《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地确立了广州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他亲自组织制订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法规。他主政四年多,先后主持制订5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政策文件;颁布实施11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法规规章。他亲自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筹措建设资金,指导主管部门开拓资金渠道,协调有关商业银行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贷款融资,确保了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他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重要工作的实施“拍板”决策;坚持对重点工程项目跟踪指导,逐项抓落实;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质量严格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创造工程项目精品;沟通协调中央、省直、部队驻穗单位支持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四、广州市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成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州市实现了广东省提出的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目标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明显增强。城市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由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城市主干道路网三大路网系统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阻塞的问题。城市脏乱现象得到了全面整治,市容景观进一步美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环境脏乱的状况。遏制了大气和水源污染,从根本上保护了城市环境,使环境功能区的水源和空气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珠江水变清,鱼虾大量回游繁殖。城市绿化水平大幅提高,逐步实现了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怀抱珠江,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林树森市长为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推上了更高的平台,为广州市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城市交通路网和市政设施的完善,为经济腾飞和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了由于交通阻塞导致汽车废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了广州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大气、水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和园林绿化系统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一些大企业纷纷把总部迁往广州。近几年来,国外到广州投资的大企业明显增多。国、内外大批高素质人才自愿到广州定居就业,甚至一些久违的候鸟也纷纷重来广州过冬。城市面貌的改善,提高了广州的文化品位,丰富了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游客表示,今天的珠江完全可以与赛纳河媲美。
六、广州市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经验和影响
广州市在综合整治城市环境中摸索了成功的经验:(1)城市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从提高人的生活素质出发,坚持不懈地改善人的居住环境。(2)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必须注重改善人居环境,使城市的环境秩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3)提高城市的地位,必须注重优化城市环境面貌,塑造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4)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必须将完善基础设施与治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双管齐下。(5)综合整治城市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和推动,以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
威海人居节 篇3
1987年的威海市,市区面积只有13平方公里,人口7万,全市GDP只有34亿元。经过近20年的发展,威海市市区建成区面积已经扩大到4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增加到40多万,2003年全市GDP达到703亿元。而威海的人居环境统计资料显示,该市所属三市一区大气质量均在良好以上,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中心城市158天保持一级以上;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威海市真正可以称得上碧海蓝天。
2003年10月6日,威海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这是代表全球改善人居环境领域的最高奖项,威海成为同时适合人类居住和创业的地区之一。
“如果在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怎样做出抉择?”有记者向威海市宋远方市长发问。宋远方的回答为威海之所以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作了最好的注解。他说: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居住在城市里的所有居民提高生活质量,也就是以人为本。在调和这个矛盾时,必须做出取舍和牺牲,取舍的标准就是不能让人做出牺牲,无论这个取舍有多么痛苦。
为充分发挥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比较优势,打造“最适合人类居住与创业”的城市品牌,创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威海人居节由此诞生了。
2004年9月1日首届威海人居节开幕,主要活动内容由“三大会展(人居环境展、中国住宅产业展、建筑设计大奖赛暨中外著名建筑师作品展)、两大论坛(人居环境发展国际论坛、著名建筑师专题讲座)、八大文体活动(大型文艺晚会、焰火晚会等)”组成。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女士所言“这既是威海的第一个人居节日,也是世界上以人居为主题的第一个节日,是威海人民的一个创举”。人居节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节日期间,各界人士在人居环境领域展开交流和探讨,并且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同时,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事活动,人居节极大地提升了威海的城市品牌,拉动了城市旅游产业和其它服务业的发展。
鉴于首届人居节的成功举办,2005年9月16日-20日举办的第二届人居节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共有3000多位中外来宾云集威海。本届人居节主题更加突出,旨在以人居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共举办了23项活动,包括2005威海国际新型节能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中国威海住宅产业博览会、中外著名建筑师创作论坛、城市规划·旅游发展国际论坛、第二届中国威海人居节文艺晚会暨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颁奖仪式、第二届中国威海人居节经济合作恳谈会、第二届中国威海人居节海上大型焰火晚会、第二届中国威海人居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展销会、第二届中国威海人居节全国百家旅行社经理游威海等。展会活动、经贸洽谈与商务活动显著增加。通过搭建人居节这个交流平台,人居与旅游、经贸、文体活动之间的互动,极大地促进了威海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人居安全 篇4
记者:您对绿色人居的理解是什么?
张振山:绿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 代表安全、平静、舒适、健康等。对于原始人类来说, 绿色意味着充足的食物和水源。现代我们用绿色来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食品、无污染的工业、节约资源、能源、水源的经济发展等。人居就是人类栖息地, 具体讲就是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就是乡村、城镇。绿色人居是指人类居住的乡村、城镇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和谐的社会关系,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记者:近年来, 城市与气候的关系被拉得更近了, 您认为, 城市在全球气候危机中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张振山: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产物,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目前, 全球的人口已经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 中国的城市化率也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到2030年预计会有60%的人居住在城市, 其中一半以上将居住在亚洲。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带来了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诸多问题。城市占地球面积不足1%, 却消耗着全球约75%的资源和能源, 而且排出约80%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还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剧。城市是导致全球气候危机的主要根源。近年来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气温升高, 极端天气增加等, 人类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危机, 机遇和挑战是共存的。应对气候变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无疑应把重点放在城市上。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通过更新规划, 改善设计, 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来达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提高效率, 解决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 同时改变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让生活和生产方式更绿色和健康, 使我们的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记者: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张振山:人居环境经历了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的发展变迁。因此我们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 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在有些地区是非常脆弱的, 一经破坏需要花大力气恢复或很难恢复。因此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初期就要做好调查评估, 注重保护当地长期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二, 尽量恢复遭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的认识水平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提高的。我们在过去城市发展过程中有可能这样那样的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使其遭到人为的破坏。比如对湖泊湿地的开垦, 森林的过度砍伐, 当然还有环境污染问题等等。我们要尽量恢复一些自然生态, 使其发挥应有的净化环境, 调节气候的功能。
第三, 科学建设人工生态环境。人工生态环境对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了补充作用。我们在注重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也要提倡人工生态环境的建设。人工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注意合理规划、科学实施。要注意应用新理念、新技术, 避免走入一些误区。城市园林绿化就是重要的人工生态环境, 其既完善了城市生态功能, 也美化了市容, 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很多城市开展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的工作, 使城市居民更多的接触绿色和自然。
第四, 探索发展城市农业。这里不是说的传统农业, 而是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城市农业。它既可以增加市民对农作物的认识, 体会耕作和收获的喜悦, 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总之, 要实现自然和人工生态复合系统的良性运转, 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更加完善的服务。
记者:城市的人居环境是一个大系统, 那么, 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您对很多城市提出的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的做法, 怎么看?
张振山: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城市, 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各城市提出打造绿色、宜居的城市, 说明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绿色、宜居和低碳发展, 这样的做法很好, 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城市的未来需要朝着这个方向来发展。
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此, 众多城市提出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 把低碳、生态作为当前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 是非常有眼光的, 应该鼓励。
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确实非一日之功。绿色城市意味着有效控制污染、高效资源利用、高效的交通、生产、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 绿色城市不仅需要合理的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良好的环境质量, 合理的产业布局, 更重要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认识, 把“绿色、低碳、健康”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习和工作中。
记者:那么, 如何建设这样的绿色城市就成为关键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张振山:城市应该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 制定出符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行动计划, 朝着绿色、宜居和低碳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 绿色、宜居和低碳的概念指向的目标一致。没有良好的环境, 无法实现宜居。高碳排放, 环境恶化, 绿色发展将不能实现, 也不可能宜居。不同的说法, 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和良好居住环境的一个追求。
建设绿色城市涉及的内容很多, 主要应该包括:合理的路网密度、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交通体系 (充分考虑慢行网络和公共交通) 、合理的公共空间配置、合理的产业体系、紧凑型的建筑布局、高效的能源利用和再生能源的使用、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等等。建设绿色城市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划、行动计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设绿色城市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 提高公众参与度。
以人为本, 营造和谐人居
记者:联合国人居署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对于推动人居环境建设, 人居署采取了哪些行动?
张振山:联合国人居署是联合国系统内负责协调人居发展的机构, 其职能是促进全球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鉴于全球城市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联合国人居署非常关注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联合国人居署积极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的理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展了可持续城市发展项目, 在100多个城市取得经验。中国的牡丹江、贵阳、武汉等城市曾参与该项目。2009年正式开展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项目, 我们编辑出版了一些书籍和导则, 在菲律宾、太平洋国家、韩国等开展了一些示范项目和培训工作, 并与欧盟签署了低排放方面的合作协议。除此之外, 联合国人居署还开展了亚洲城市水项目、湄公河流域水与卫生项目等。目前, 我们正协助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开展绿色城市指数方面的研究。我们的工作还涉及低碳教育、水、卫生和健康教育。
记者:联合国人居署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有什么目标?
张振山:简单说就是“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可持续人居环境发展”。
记者:请您谈谈联合国人居署开展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的情况?
张振山:联合国人居署从2009年开始开展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项目。项目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节能减排, 一是适应气候变化。我们编辑出版了一些书籍和导则, 在菲律宾、太平洋国家、韩国等开展了一些示范项目和培训工作, 并与欧盟签署了低排放方面的合作协议。中国的一些城市, 如吐鲁番和新乡市参加了联合国人居署开展的培训工作, 江阴市参加了试点项目。我们还与中国的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整个项目在推动世界城市节能减排, 适应气候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记者:联合国人居奖是全球人居领域内规格最高的奖项, 请介绍一下。
张振山:联合国人居署有两个比较主要的奖项:第一个叫联合国人居奖, 1989创立于1989年, 每年颁发一次, 目的在于鼓励和表彰世界各国为人类住区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第二个叫“最佳范例奖 (迪拜奖) ”, 每两年颁发一次, 每次颁发12个奖项, 主要是在城市建设各个方面最具范例作用的项目。
在中国, 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从获得中国的人居奖或范例奖的城市或项目中推荐参加联合国人居奖和最佳范例的评选。联合国人居署每年公布评选主题和评选办法, 包括评选标准。
可持续, 城市未来发展路径
记者: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如何?
张振山:中国的城市在过去30多年发展非常快, 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 每年保持约1%的增长。无论是城市数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都取得成倍增长。成绩巨大, 史无前例。中国的城市发展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也存在不少问题, 应该认真研究和总结, 使它的发展不断完善, 健康可持续。
记者:如何解决城市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张振山: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三大方面。探索可持续城市发展之路, 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城市遇到的问题不同, 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加以解决。
总的来看, 城市化进程中, 全球化和气侯变化将是城市共同面临的挑战。在全球化过程中, 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城市跟国际接轨的能力, 要求兼顾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同时也要求城市具有自己的特色。在气候变化方面, 要做到节能减排, 走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您认为, 中国应该如何借鉴国际经验, 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振山:在城市发展方面国外有好的经验, 也有不少教训。例如在可再生能源利用, 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资源回收再利用, 绿色建筑、绿色城市建设等方面国外开展的较早, 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 值得我们借鉴。也有很多教训, 例如, 先污染后治理等, 加大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就值得我们警惕和引以为戒。在借鉴国际经验的时候要注意发挥我们自己的特点,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要成为生搬硬套。
联合国人居署的使命之一就是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 愿意为有需要的城市提供帮助, 包括技术援助、能力建设和开展国际合作。联合国人居署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城市论坛为国际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记者:联合国人居署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 与中国开展了哪些合作项目?
张振山:联合国人居署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中国开展的项目有:可持续城市发展项目、亚洲城市水项目、湄公河水与卫生项目、城市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灾后重建项目、能力建设和国际交流项目、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等, 这些合作项目起到了一个试点和示范的作用, 对推动中国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我们也在寻求开展一些新项目, 和同济城市规划院开展绿色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人居署与一些城市的合作正在商讨之中。
记者:未来人居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人居安全 篇5
【发布文号】建城[2001]267号 【发布日期】2001-12-28 【生效日期】2001-1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公布 2001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建城[2001]267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重庆市政管理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表彰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城市、村镇和单位,积极推广各地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创造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建设部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推荐和建设部组织专家评选委员会的评审,并经部务会议研究,2001年,建设部决定授予广东省深圳市等5个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授予“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等28个项目“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希望获奖的城市和单位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希望各地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改善力度,通过“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评选,引起全社会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广泛关注,促进城乡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附件:获奖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获奖名单
“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
广东省深圳市
辽宁省大连市
浙江省杭州市
新疆区石河子市
广西区南宁市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奖项目
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天津市――旧城改造
河北省石家庄市――民心河引水入市工程
河北省邯郸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山西省太原市――汾河环境改造工程
内蒙古包头市――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
黑龙江省大庆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吉林省长春市――改善城市交通 提高绿化水平
山东省青岛市――东海路香港路环境工程
山东省威海市――城市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江苏省苏州市――古城保护与更新
上海市闵行区――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上海市――苏州河、黄浦江污水治理二期工程
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湖治理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江西省――第一期移民建镇项目
福建省厦门市――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工程
福建省泉州市――市区排洪排涝工程
河南省濮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园林绿化
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小城镇建设与管理
湖北省武汉市――百步亭花园住宅建设和管理
广东省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云南省个旧市――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
贵州省遵义市――旧城改造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改善
四川省泸州市――滨江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重庆市铜梁县巴川镇――小城镇规划建设
西藏区昌都地区――昌庆街改造项目
新疆区阿克苏市――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改善
绿色园林 生态人居 篇6
此次大赛由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ILIA)、中国建设报社和北京林业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以“绿色生态·低碳生活·美丽中国”为主题,作品范围涉及创意方案、工程实例、专业论文三大类别,分为专业组和学生组,包括城市规划设计、旅游度假规划、园区景观、公园广场设计、立体绿化等。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秘书长龚兵华表示:“从大赛启动开始,活动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我认为本次大赛之所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在行业中积极倡导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理念;第二,我们坚持作品原创,希望以此培育人才、推动行业进步。”
龚兵华向绿色中国记者介绍说,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只能走一条新的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如何守护好“绿水青山”成为了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宏大命题。
他说,本届大赛围绕我国园林景观发展现状及前景,从源头抓起,鼓励提倡设计师应用新型材料、低碳环保产品、节能材料设计园林景观作品,使设计师树立起因循自然、低碳环保的绿色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摒弃奢靡之风,主动担当起环境治理的时代使命,为共同打造山清水蓝的宜居城市而努力。“景观设计应以绿色、环保、生态为根本,不能只求表面光鲜而牺牲环境,我们不提倡铺张奢华的设计理念,这一点需要参赛者予以重视。大赛希望从源头帮助广大青年设计师和学子树立起因循自然的重要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龚兵华微笑着对记者说。
东方园林负责人向绿色中国表示,青年设计师和院校学生的素养关系到未来中国景观行业的发展,只有青年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因此,本次大会战略合作单位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给予全程赞助,为每名艾景奖大奖获奖作品设计者,提供一万元奖金并在现场颁发,激励了学子们的创作热情。希望通过大赛平台,唤起青年景观设计师和学生对行业的热爱,鼓励他们设计原创作品,坚持独立思考和创新。
此外,活动组委会特邀了美国EDSA董事长约瑟夫·拉里、美国知名景观设计师玛莎·舒瓦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安妮·维尔、新西兰景观设计及主题环境设计大师赫天娜等国际景观行业知名设计人士参与交流,推进中西文化对话,促进行业国际化发展。
龚兵华告诉记者,艾景奖暨第三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启动以来,已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设计机构和高校学生的关注及参与。包括美国SWA景观设计事务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EDSA东方环境景观设计研究院等多家专业设计机构,以及爱丁堡设计学院、欧洲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学生作品。充分调动了一线设计人员及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在行业的交流合作、文化融合、人才培养等领域起到促进作用,提高行业社会地位的同时,对风景园林界设计师、设计机构、房地产商、材料供应商等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通过大赛,可以剖析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景观规划设计将走向何方,总结我国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在2013年中的成绩与进步,对未来景观行业发展前景、行业政策动向等做出前瞻性的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王向荣在谈及艾景奖时认为,通过参加专业设计赛事,能够让平日里习惯“单打独斗”的学生有交流合作的机会,培养团队意识,激发他们的灵感和创作潜能,使个人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为其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中国建设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国强在会上说:“此次活动将培育人才作为重要的使命。在全国各大专院校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个影响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进步,对教育改革也提供了正能量。”
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奖项,如何办出园林景观的特色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时期,园林景观必须思考如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人居,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作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对此,原建设部副部长、ILIA名誉主席宋春华在大会发表演讲,他说:“当下,各类评比和竞赛项目不少,艾景奖要反思能否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评出水平,并且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需要竞赛的组织者正确引导,也需要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支持,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形成共识,比如竞赛的宗旨,我们为什么要搞这个竞赛?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去搞设计竞赛?价值取向、评比原则、评比流程、宣传推介等环节,都会影响到赛事的专业性、权威性、公正性以及美誉度和影响力。”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孟兆祯院士在大会强调:“我们为人类的根本长远利益服务,这是我们的天职。科技发展要遵循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的国策,我们要依照科学发展观来发展我们的事业。另外,现代生活发展很快,把环境问题提到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说逼得我们不得不来实现环境建设。”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主席唐学山则希望青年设计师不要忘记汲取古典园林的养分,他指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园林景观作品的生命力,不在于绿地蓬勃生长的植物,更在于作品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希望大家在传承我国中华民族园林规划设计基础上,敞开胸怀创作出更多能传承人脉,又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人居安全 篇7
2015年10月10—12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人民政府和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隆重举行!
住建部、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国人居署领导、人居环境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众多专注于城市投融资、城市运营、房地产开发的城市政府和企业代表300余人共聚大洼,共同见证了“盘锦大洼中国人居环境共建示范城市”建设的正式启动!同时,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绿色人居:迈向生态文明的核心动力”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以积极推动绿色模式创新、加强绿色资源对接、实现绿色合作共赢。
嘉宾合影
人居共建:中小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涌彬认为,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城镇化已经基本完成,二线城市已经到了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三四线城市的城镇化潜力仍然巨大。但是较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流入较为缓慢,公共基础设施的欠账更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只有以绿色人居为主线,不断提升城市的软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空间,实现城市健康发展。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专业从事人居环境学术研究和事业推广的社团组织,人居环境委员会近年来充分发挥学术社团优势,从中小城镇入手,在全国多个城市中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共建示范试点活动,倡导“政府+企业+ 社团+ 居民”的人居共建模式,将政府城乡规划目标和居民想要的人居环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城镇和乡村的人居环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评估体系和操作手段,推动政府、企业、公众在小城镇和乡村建设方面,对接资源、良性互动,为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人居共建这一创新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中的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同。大洼地处辽河、大辽河交汇入海口,是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的重要节点。全县总面积1349 平方公里,总人口40 万,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优势。“天下奇观红海滩”“世界最大芦苇湿地”使得大洼正在成为辽宁旅游的新名片。
在宜居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将大洼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辅相成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是大洼县委、县政府多年来苦苦思索的问题,也是此次大洼人居共建启动着力解决的问题。
王涌彬认为,人居共建的创新模式,将帮助城市政府对外搭建一个绿色人居为核心的资源整合和成果推广平台,源源不断的得到高端智力、资金、人才、产业的多方面支持,对内则可以获得一套体系完善、分工明确、操作性强的绿色人居规划体系和实施方案,脚踏实地的将人居环境优化目标落到各相关职能部门,以绿色人居为引擎,建设全国一流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人居规划:新型城镇化的有效策略
王涌彬认为,人居规划是人居共建的关键,也是绿色人居目标得以落实的重要手段。人居规划围绕人居环境这个核心,将环保、交通、绿色、城市管理等多个专业规划紧密衔接,为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编制一套和谐有序的多维度发展纲领,并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
人居规划不属于法定体系规划,更易于操作和实施。人居规划也不是简单的规划蓝图,而是城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基础和实施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
人居规划强调坚持居民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全民参与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尤其注重新城镇新社区的社会组织结构完善和文化传承,注重新居民的教育和培养,通过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和谐互动,共同建设美好的人居环境,为地区的长远发展积蓄能量。
据介绍,人居规划创新体系得到了全国包括盘锦大洼在内的多个城市的积极响应和欢迎。山东齐河、内蒙古乌审旗、江苏江阴等共建示范城市结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人居环境共建实践,为我国中小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西南边境沿线人居聚落 篇8
自2002年我国与东盟10国签订自由经济贸易区协议以来, 云南地区由于与缅甸、老挝、越南直接相连, 使得贸易活动更加活跃, 以沿边境分布的14个一类口岸为中心, 在周边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区域。
另一方面, 云南依然是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云南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在迅速的扩大, 并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 有学者研究表明, 读写能力、收入和健康水平具有强相关性 (Bhalla&Qiu, 2006) 。
跨境的贸易对云南的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一, 跨境的经济和社会纽带有助于将边境的“中间地带”进行模糊化 (Giersch, 2006) ;第二, 云南地区的城镇也在区域背景中有了新的角色定位, 如西双版纳的景洪, 伴随着“大湄公河流域”建设, 成为了一个“新兴都市” (Wasan, 2007) ;第三, 对外贸易的兴起, 也影响了云南地区的经济结构, 2006年, 云南的外汇收入中有30%来自旅游, 与此相关的服务, 如通讯、交通占了云南GDP的38.5% (而同期工业产值占42.7%, 农业占18.8%) , 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变得更加商品化。
由于云南边境地区多为险峻的山区, 交通条件有限, 且缺乏该地区的基础数据, 对于城市或土地方面的研究较少, 边境线带来的空间分割和限制, 使得获取周边国家土地信息的渠道变得非常困难。因此, 对该地区的空间分布研究一直进展不大, 笔者通过从卫星影像图中提取出建设用地信息, 对边境线两侧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试图发现总结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状态, 寻找各个口岸地区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原因, 为下一步边境地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做出一点贡献。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包括边境线沿线的云南省全省、与之边境线相邻的缅甸两个省份、老挝的三个省份、越南的三个省份。
在研究区内, 具体包含云南省125个区县, 缅甸克钦邦与禅邦91个区县, 老挝19个区县, 越南28个区县。研究范围面积为720836平方公里, 其中云南面积占55.3%, 缅甸占35.2%, 老挝占5.0%, 越南占4.6%。
2.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为笔者根据2012年11月谷歌卫星影像 (50米分辨率) 提取的人居聚落用地 (见图1) 。
3 结果分析
3.1 斑块总体特征
经过上述处理, 共提取了分布于264个区县中的87010个建设用地斑块的用地边界, 以单个斑块的面积So为排序依据, 统计各个面积区间的建设用地斑块个数 (N) 、该区间斑块总面积 (S总) 、该区间斑块个数占全部斑块个数的比例 (P1) 以及该区间斑块面积之和占斑块总面积的比例 (P2) (见表1) 。
通过对这些斑块的形状特征进行分析, 斑块呈现如下特征:
(1) 斑块面积分布规律
从斑块个数N来看, 0.5平方公里以下的有85894个, 占总个数的98.7%;0.5—1平方公里的斑块为661个, 占总个数的0.8%;1—2平方公里为258个, 占总个数的0.3%;2—3平方公里的为67个, 占总个数的0.1%, 3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32个, 占总个数的0.2%。所以, 在研究范围内, 0.5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斑块占绝大多数。
从斑块面积S总来看, 0.5平方公里以下斑块面积和为4521.8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65.4%;0.5—1平方公里的斑块面积和为447.1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6.5%;1—2平方公里的斑块面积和为354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5.1%;2—3平方公里的斑块面积和为163.5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2.4%;3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面积和为1426平方公里, 占全部斑块面积的21%。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看, 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在面积上只占了65%, 3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虽然数量上占极小的比例, 但在面积比例上并不小。
(2) 周长与面积变化规律
将研究范围内的斑块按照四个国家 (缅甸、老挝、越南、中国) 分类, 分别观察每个范围内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的关系, 得到回归关系 (X表示单个斑块周长, Y表示单个斑块的面积平方根) (见图2) 。
四个回归关系中, 方差R2都大于0.8, 表明四个回归关系都是显著的, 具有较强的可信度, 其中云南的回归关系为Y=0.0706X+0.1305 (R2=0.8 5 8) ;缅甸的回归关系为Y=0.0807X+0.1675 (R2=0.808) ;老挝的回归关系为Y=0.0882X+0.1057 (R2=0.838) ;越南的回归关系为Y=0.0725X+0.1154 (R2=0.8158) ;从回归方程上来看, 其回归系数和常数项都相差不大, 表明沿着边境线两侧的四个区域里面, 斑块的周长和面积都呈现相似的形状特征。
(3) 形状规则度变化
由于四个区域内的斑块具有相似的形状特征, 因此, 将四个区域的斑块放在一起, 观察它们形状特征随着面积的增长呈现出来的变化规律。借助面积的平均形状AWMSI表示 (p、a分别为斑块的周长与面积) , AWMSI最小为1, 此时为简单的方形, 之后随着斑块变复杂、不规则, AWMSI的值也随之增大。
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斑块面积从0平方公里至7平方公里 (图中AB段) , 平均形状因子从1.22增加到3.99;从7平方公里至10平方公里 (图中BC段) , 平均形状因子从3.99下降到2.83;从10平方公里到21平方公里平均形状因子呈现上升 (CD段) —下降 (DE段) —上升 (EF段) —下降 (FG段) —上升 (GH段) —下降 (HI段) 的变化, 其中在14
从上述变化中可以看出, 研究范围内的斑块的形状变化呈现如下的规律: (1) 0—7平方公里和20平方公里以上这两个面积区段内, 斑块的平均形状因子随斑块的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表明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大, 斑块的形状变得更加不规律; (2) 在7—20平方公里之间的斑块, 其平均形状因子和斑块面积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变化规律, 在图像上呈现出波动性, 表明斑块形状的不规则与斑块面积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是, 在云南, 由于地形关系, 存在大小不一的“坝子地”, 绝大多数的建成区都分布于这些坝子地, 0—7平方公里的小斑块其发展过程还未受到地形的限制, 随着面积增大形状也更加不规则, 20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大多分布于较大的坝子地, 由于用地相对开阔, 且还未将坝子地全部占满, 所以形状也随面积增大而变得不规则。对于7—20平方公里之间的斑块, 他们大多散布于面积相对较小的坝子地中, 随着用地蔓延, 形状在初期变得不规则, 但是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 不规则的、随意的蔓延被限制, 形状趋于规则, 随着周边新的用地的发现, 其蔓延又改变方向, 形状又趋于不规则, 以此往复。
3.2 区域空间分布
3.2.1 建设用地密度
定义:建设用地密度=单个区县内建设用地面积总和/县域总面积, 单位是% (见图4) 。
建设用地密度结果呈现如下规律:
(1) 研究范围内呈现“T”字形的用地密度。
在研究区内, 有两条明显的高建设密度带, 一条为从昭通—昆明—文山 (红河) —越南老街—越南河内方向, 另一条为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瑞丽—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方向。
这两条高密度建成带的形成是由于历史上多方面的原因。首先, 是早期形成的“古道”原因。其次, 是历史上人口延古道迁徙对这一分布特征的加强。另外, 近代的发展使得这一分布特征继续加强, 如法国殖民时期从越南老街经文山河口一直修建到昆明的铁路系统, 使得昭通—昆明—文山 (红河) —越南老街—越南河内这一条建成区密集带形成。此外, 由于昆明在历史上为大理南诏国的防守前沿, 使得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瑞丽这一连线两侧人口密度较大, 而大理—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为古代大理国进入东南亚诸国的交通要道, 造成了这一密集带形成的原因。
(2) 沿着我国边境线建设密度都很低, 且我国一侧的密度普遍高于另一侧。
沿着中越、中老、中缅边境线一侧, 建筑密度很低, 除了中越边境的部分地区之外, 其他边境地区的建设用地密度都呈现我国高于另一侧的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两方面的:自然环境方面, 边境地区大多是地形险峻的山区, 人烟稀少, 很多地方被原始森林所覆盖, 由于大多地形属于横断山脉纵谷区, 使得很多直线距离很近的地区无法翻越山脉, 只能绕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山路;历史发展上面, 边境地区一直人口稀少, 人口数量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增长。所以边境沿线的建设密度普遍较低, 在我国境内一侧, 由于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入, 建国之后, “支边”也使得云南地区的人口数量增长明显, 对云南边境地区的人口数量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3) 滇中地区是研究范围内建筑密度最高的地区。
在研究范围内, 滇中地区是建筑密度最高的地区, 因为在这一地区, 是云南的两个最大的“坝子地”——曲靖地区和昆明地区, 并且这个地区有滇池等湖泊, 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 滇中地区的城市扩张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造成了当前这样的建筑密度格局。
3.2.2 平均斑块个数
定义某个区县的平均斑块个数=单个区县内斑块个数/县域总面积, 单位为个/百平方公里 (见图5) 。
(1) 平均斑块个数较高的区域仍然具有“T”形的结构。
从平均斑块个数来看, “T”形的结构更加明显, 延云南东部片区, 平均斑块个数密度大多大于20个/百平方公里, 另一片区为曲靖—昆明—保山—德宏片区, 这一沿线的斑块个数大多为30个/平方公里。
(2) 以河口为中心的中越边境延续了“T”形区域的斑块个数特征, 其他边境地区出现明显的断层。
从图5可以看出, 滇西南地区 (临沧、普洱等地) 的斑块个数集中在10—15个/百平方公里, 越靠近边境地区, 平均斑块个数越小, 只有瑞丽、孟定口岸、版纳口岸这三个地区的平均斑块个数略高, 之所以在边境地区形成这三个地方的斑块个数密度较大, 原因如下, 瑞丽和孟定口岸地区是因为交通条件造成的, 因为缅甸的NH3号公路和34号公路分别与我国境内的233省道和214国道在这两个地区相连, 使得这个地区的交通条件便利, 斑块个数较多 (建成区比例也较高) ;版纳口岸地区由于有西双版纳, 且这一地区有澜沧江—湄公河将中缅老泰相连, 使这一地区成为有名的“金三角”, 各种贸易活动活跃, 平均斑块个数较多。
(3) 缅甸、老挝靠近边境的省份中, 斑块平均密度普遍低于云南沿边地区。
在研究区内, 缅甸地区只有瑞丽—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沿线的斑块个数略高, 由于地形和交通的作用, 这一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多, 斑块个数也较多, 其他地区虽然建设用低密度较大, 但是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人口聚集的结果是并未形成很多的村镇, 所以这些地区的平均斑块个数普遍较低。
3.2.3 斑块类型分布
将每个区县内的斑块按照斑块面积分为四类, 分别为0.5平方公里以下、0.5—1平方公里、1—2平方公里和2平方公里以上, 计算各个区县这四类斑块的面积和在各个区县建成区总面积中的比例, 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1) 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分布特征:缅甸老挝越南沿边境线呈现高比例带, 滇西南地区为次高比例带 (见图6) 。
如图6所示, 沿着边境线两侧, 0.5平方公里的斑块的面积比例是最高的, 特别是孟连口岸、打洛口岸对面的缅甸第二特区、第四特区, 这两个地区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面积比例几乎全都达到了100%, 缅甸这些特区的经济文化同中国云南联系较为密切, 对中国的经济文化非常依赖。在语言、货币、民族文化等多方面都与边境线另一侧的云南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这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 聚落规模都非常小, 全部都小于0.5平方公里。老挝及越南和云南交接的边境线两侧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面积比例也达到了90%以上, 这些地区的斑块面积也几乎全是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构成的。
而一线之隔的云南边境地区, 0.5平方公里以下的斑块面积所占的比例明显小于边境另一侧的比例, 表明在云南边境地区, 与周边国家相比, 云南的斑块面积相对较大。
滇西南地区的0.5平方公里以下的面积比例为次高区域, 在保山—临沧—普洱地区形成了0.5平方公里以下斑块的高分布带, 由于地形的原因, 这个西—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与昆明所在的大坝子地隔断, 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也是茶马古道的一条重要线路, 从普洱市到大理经西藏运往印度, 所以有很多小村寨沿线分布。
(2) 0.5至1平方公里的斑块分布特征:集中分布在山地险峻、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的滇西北及克钦邦禅邦西部地区 (见图7) 。
其中, 缅甸克钦邦和禅邦的西部片区此项比例最高, 大约为20%左右, 正如上文所述, 这个地区由于人口规模偏小且地形以原始森林为主, 使得人口聚集, 村庄规模较大。在滇西北地区这一比例也较高, 在10—15%左右, 原因与缅甸地区相似, 山地与森林等自然因素使得聚落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作用,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聚集起来借助他人的力量, 交通条件的落后也使得新斑块的产生变得困难,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使得这些地区虽然建设密度和平均斑块比例都较低, 但是, 在斑块构成类型上以0.5至1平方公里的斑块为主体。
(3) 1至2平方公里的斑块分布特征:与建成区密度、平均斑块密度呈现出相似的“T”形结构, 表明在这些建成区密集的地区这一类型的斑块相对集中 (见图8) 。
1至2平方公里的斑块分布也呈现出T形结构, 一条为曲靖—玉溪—红河—河口—越南老街, 在这些地区, 此种类型的斑块占各自面积总和的8%—10%左右;一条为楚雄—丽江—德宏—瑞丽—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沿线, 在这条沿线, 此种类型的斑块占各自面积的13%—15%左右。
这两条带上面, 无论是建成区密度还是平均斑块密度都较大, 是云南发展的最为成熟的两条发展带, 加上自古代以来形成的交通条件, 在近代不断得以加强, 使得这些地区的聚落发展成熟, 1—2平方公里的斑块面积在总面积中占的比例较大。
(4) 2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分布特征:散点状分布于研究区内的主要城市所在地 (见图9) 。
2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在各个城市所在地所占的面积比例较高, 如曲靖市麒麟区、昆明市、安宁市、呈贡县、大理州大理市、丽江市古城区、德宏州芒市、临沧市临翔区、楚雄州楚雄市等, 以及缅甸的密支那—八莫地区、木姐、腊戌、景栋—孟林地区和越南的奠边府。在这些城市所在地, 2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面积占总面积的30%—50%, 个别地区甚至占到了80%以上。在这些城市周围, 圈层关系并不明显, 2平方公里以上的斑块所占的面积比例降到10%—15%。
3.2.4 斑块空间分布特征总结
研究范围内呈现明显的T形发展带, 瑞丽与河口是云南与周边国家相连的节点地区。
通过对研究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密度、平均斑块密度和斑块类型分布的分析, 可以将研究区内的斑块空间分布特征总结为三个方面:
(1) “T”形城镇聚集带
“T”形的城镇聚集带一条为从昭通—昆明—文山 (红河) —越南老街—越南河内方向, 另一条为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德宏—瑞丽—缅甸腊戌—缅甸密铁拉方向。这个T形城镇聚集带表现为较高的建设用地密度 (1%以上) 、较高的平均斑块个数 (20个/百平方公里以上) 、高1至2平方公里斑块面积比例 (10%以上) 。这个地带的形成是由于早期的交通条件引起的人口沿交通干道向边境地区的迁徙, 使得这个T形地带具有了早期发展的基础, 在这个T形城镇聚集带上, 少数民族以傣族、白族、纳西族为主, 这些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水平在云南当地算是比较高的, 加上近代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对外贸易在这个T形城镇聚集带上逐渐兴起, 并形成了以瑞丽和河口为代表的对外贸易活跃点。通过这两个主要的边境口岸城市, 云南省内的这一T形结构向缅甸和越南延伸, 与这些国家的主要城镇形成了主要的发展轴线。
(2) 高原坝区缓慢发展地带
主要集中在越南、老挝、缅甸和云南共同围合出的滇西南地区, 这个地区在空间特征上表现出较低的建设用地密度 (0.4%—1%) 、较低的平均斑块密度 (10—15个/百平方公里) 、很高的0.5平方公里以下斑块面积比例 (80%以上) 。这个地区由于横断山区余脉的作用, 使得该区域与滇中城市群相隔离, 在这个地区, 由于茶马古道的原因, 具有一定的交通条件和斑块聚集基础, 但是历史上这个地区由于远离中原地区、环境险恶、交通不便, 一直以少数民族为主, 且这些少数的经济文化水平较低, 有11个少数民族都是在解放初期才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 如景颇、僳僳、怒、佤、德昂、拉祜、苗、瑶等, 如沧源佤族自治县, 有80%以上的人口都是由佤族构成的。而与这些地区一线之隔的缅甸、越南境内, 也是由于地形、政治等原因, 属于该国落后的地区, 地形原因使得边境两侧无法形成边界的贸易通道, 使得这些地区发展缓慢, 大多数的村镇都属于较为落后的原始农业模式, 主要种植香蕉、橡胶、甘蔗, 但由于耕作技术落后, 加上交通运输不便利等外部原因, 使得这些地区效益不高, 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3) 横断山区落后发展地带
这一发展地带主要集中于滇西北地区、相邻的缅甸克钦邦中北部地区以及大部分的边境线沿线地带。这个地区的空间特这表现为很低的建成区百分比 (0.4%以下) 、很低的平均斑块个数 (2—4个/百平方公里以下) 、较高的0.5—1平方公里斑块面积比例 (10%—15%) 。在这个区域, 由于属于横断山区, 并且有大量的森林植被, 使得这个地区保持着较为原始的风貌, 另外由于横断山脉使得交通极为不便利, 所以这个地区的贸易活动也极其不活跃, 由于不便利的外部环境, 使得人口稀少, 人们聚集生活以便共同抵御恶劣的条件, 造成了这个地区独特的建成区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1) 历史文化、自然地形、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共同构成了研究区域内的人居聚落格局。
呈现出来的人居聚落格局, 其结果表明分布格局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自然地形、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很强的联系规律:自然地形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历史文化 (如古商道、少数民族文化等) 形成了最初的聚落格局,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 (如铁路、公路、经济区建设等) 将历史的格局强化, 并使得新的地区出现了聚落的增长与加强 (如景洪地区) 。
(2) 区域人居聚落分布规律明显, 区域内存在发展不平衡格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在整个区域内, 人居聚落的分布规律与地形、交通呈现出密切的联系, 使得区域内呈现明显的T形分布格局, 这种格局也使得主要交通两侧的聚落成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而建设用地密度小、平均斑块个数少、单个斑块面积也小的地区, 其经济发展也较落后, 由于自然资源 (如地形、湖泊河流、植被) 的差异, 研究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大部分地区较为落后, 少数地区聚集发展较好, 而近年来交通条件的改变更加加剧了这种现象。
(3) 口岸发展条件差异很大, 边境地区依然是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四个交接的边境地区, 是发展最为薄弱的地区, 除瑞丽和河口口岸借助历史条件、当前优越的交通联系和繁荣的对外贸易发展的较好之外, 大部分的边境地区都是该区域内发展最落后的地区, 虽然边境沿线存在14个一类、二类口岸, 但是这些口岸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 还未能有效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通过进一步的调研发现, 由于边境口岸紧邻着的国外地区还存在战乱、交通不衔接、对岸人口稀少、对岸赌博和毒品泛滥等原因, 使得我国云南地区的边境口岸一直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
(4) 如何挖掘本地资源, 寻找发展途径是落后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区内由于地形的原因, 使得地区分割明显, 商业流通、经济发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地形平坦的地区, 能够借助规模优势, 经济条件发展较好, 而山区由于与主要城市的隔离, 使得自身优势条件无法发挥出来, 此外, 由于历史的原因, 在这些地区分布着不同的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区特色, 如何挖掘本地资源, 从中寻找发展的契机是当前落后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Bhalla, A.A.and Qiu, S.Poverty andInequality Among Chinese Minorities[M].London, NewYork:Routledge, 2006.
[2]Giersch, C.P.Asian Borderlands:TheTransformation of Qing China's Yunnan Frontier[M].Cambridge, MA:HarvardUniversityPress, 2006.
国际花园社区开创人居经典 篇9
2004年, 一个规模宏大的城市人文重镇佳兆业·可园横空出世, “以生活为本”理念及人文环境再次引起业界瞩目。
深圳特区成立以来, 一道关卡, 布吉成为罗湖后花园, 却荒草丛生, 工棚林立。佳兆业作为先行者直接扭转了这种局面。经过5年的经营和开发, 7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项目佳兆业·桂芳园, 不仅成为了布吉的精品楼王, 也被广大业主誉为“布吉第一豪宅”, 并连续三年高居龙岗区楼盘销售龙虎榜。
如果说佳兆业·桂芳园是佳兆业规模运营的成功典范, 是其成就基业的奠基石, 而佳兆业·可园则是佳兆业向城市运营商转变的里程碑。定位为“理想的摩卡镇”的佳兆业·可园从规模与规划上已先声夺人, 作为另一种高度的开发理念所指导建造的产品, 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更现代的房子、更优美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它将带给居者一个全新理念的人文环境, 一种更为现代人所乐于接受的高品质生活。
佳兆业·桂芳园和佳兆业·可园的成功, 成为了佳兆业专注于关外房地产市场、不遗余力推进龙岗区城市化建设的最佳注脚。其从桂芳园分期点式的开发思路到可园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的运营意识, 生动地刻在了它的成长历程中。
在2004年“第八届国际花园城市评比系列·国际花园社区”的评选中, 佳兆业·桂芳园获得了“2004年国际花园社区人造类金奖”, 同时佳兆业·可园获得了“2004年国际花园社区建筑规划类金奖”, 成为此次全球唯一获得两项大奖的房地产企业。佳兆业第一次以国际金奖的高度现身深圳楼市, 一举站在国际舞台上。
因为竞赛的国际化、高标准和全球的示范意义, 这场竞赛也被誉为“绿色奥斯卡”。2004年, “绿色奥斯卡”两度垂青佳兆业此外, 2009年第三届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 (社区) 国际大奖”、“国际花园城市与国际花园社区”竞赛中国区名单公布, 佳兆业·上品荣登榜上, 获得“国际花园社区中国大奖”和“全球国际花园社区提名奖”, 这绝非偶然。在“价值主导一切”的市场语境下, 佳兆业却将眼光看得更远:生态、生活与发展。这其实是一次颇有远见的长线投资, 无论是佳兆业·桂芳园, 还是佳兆业·可园, 抑或之后的佳兆业·上品, 佳兆业一直将品质的注脚, 落足在生态和生活上, 贴近置业者本身。因为生态, 居住和生活从而有了价值, 区域从而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当“生态”日益成为全球城市持续发展倚重的中心时, 深圳人应该为拥有这样的“生态社区”和坚持宜居开发的企业而自豪。正因为如此, 才有一批稳定的置业者追捧佳兆业的产品, 分享佳兆业的生活魅力。
联合国大奖不仅是对项目本身的褒奖, 更多是因为佳兆业对城市贡献的首肯。而佳兆业呈现出来的生态与生活的和谐, 更侧重生态生活如何促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也成为了其跻身深圳一线品牌企业的最大“资本”。
2003年底, 佳兆业以4亿元人民币将深圳最大的烂尾项目“子悦台”收归旗下, 并成功改造为高端酒店式服务公寓“佳兆业中心”。这不仅仅是企业在开拓新产品线战略上的创举, 也提升了佳兆业在业内的知名度。佳兆业投得此项目, 标志着佳兆业于2005年成功从深圳特区外地区进军深圳特区内, 由城郊开发转向城市中心开发, 项目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浅谈住宅人居环境 篇10
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去满足居住者的要求, 创造一个幽静雅致, 别具一格的小区景观, 精心打造居住方便、舒适、和谐、安全、经济的住宅小区。
1.1 居住区环境设计
居住区环境要实用、经济、美观。小区的环境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居住对象市场需求, 首先应满足日常生活使用功能需要, 各种配套建筑齐全, 物业管理健全。对住宅内部的环境如隔声`隔热采光通风排烟保暖节能, 屋面的保温隔热防水, 窗户的封闭性等精心考虑。重视居住区环境的设计, 为住户创造必要的日照与通风条件, 控制噪声, 电磁波干扰, 强电场辐射, 防止大气污染, 研制高效率的新设备, 寻求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形态和建筑构造, 切实改善人居的热, 光, 声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节地节水节能, 少污染, 无公害, 多植被, 合理建筑环境的有机结合, 使人, 建筑, 自然, 生态环境形成科学良性循环系统。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 包括从室内到室外的整体环境设计 (在此之谈室外环境) 。以自然生态为依托的体能养育, 到适应信息社会的职能培育, 把“以人为本”思想为主导的多元人居环境要素加以综合, 可以概括为空间环境、生态环境、视觉环境和人文环境四个方面。
1.1.1 空间环境
满足人的活动要求, 为此, 居住区应当留些后备的公建用地, 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健身、娱乐, 车库等要求。
1.1.2 环保与 生态环境
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民居在“天人合一”的哲理影响下, 从选址、总体布局到室内外环境设计、陈设、乃至取材及营造技术, 均充满了朴素的生态精神, 即崇尚自然, 引入自然的生态精神, 把自然看作是人化的自然, 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人, 就营造良好的生态循环人居环境而言, 环境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的首要条件。
1) 借助声学理论设计降噪装置。2) 在建筑四周甚至局部屋面设计许多小环境, 既丰富了空间效果又为使用者提供了优美休闲的场所。3) 设置通风塔利用太阳能促进空气流通。4) 利用水池水处理后进行冲洗和庭院浇灌。5) 立体绿化遮阳通风减噪的整体性立面设计。6) 精心将一些设计的环境元素有效结合起来, 提升整个环境质量的审美。
1.1.3 视觉环境, 打造独巨匠心的庭院百味
视觉环境是指景观设计、整体色彩的协调、构建的空间有序等。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在视觉环境上满足人们对环境产生舒适的心理感受
1) 将传统的理性与现代的东方感性融会在一个个有创意的庭院景观设计中。2) 平面设计上设置浪漫私家花园, 以满足业主亲近自然, 享受自然的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考虑户内面积的有效合理利用。3) 小区内独特的庭院景观和富有创意的设计, 使每一个庭院都有自己的主。4) 与家人在大自然中共度安静时光。特别辅以夏冬两季风情的转换, 朴实却华丽。乡村基调层次分明, 所有设计语汇都采用一种温暖丰富人情的彰显方式。
1.1.4 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一个“软”概念, 即指邻里交往、社区活动、安全措施等问题。
2 小区风格的塑造
现代风格特点:强调建筑的“空间时间性”, 运用灵活的自由平面, 舒展的外形, 体现现代建筑经济便捷高效。
地方风格:由当地气候技术文化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乡土特点。维护地方性建筑的环境特点, 结合历史的城市特点, 将传统民居形式以不同程度的简化与抽象形成富有地方特色住宅形式, 使城市历史文脉得到有机的延续。
1) 原则: (1) 塑造以人为本, 营造轻松和谐的居住氛围。 (2) 营造特色生态景观, 借助“光水景”方式。通过对平面精确的布局的细致研究, 决定开窗大小方向角度, 创造窗外的室外景观, 结合绿化带, 缓冲环境和建筑体量之间的过渡。迎合人们心理上的亲水性, 使建筑更加富有人情味, 环境更加自然。 (3) 室内室外构成精确高效平面布局。各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分隔, 作到动静分离, 疏密有致, 内外有别而又相互渗透。注重材料的质感, 色彩的搭配, 室外景观的渗透和光的应用。 (4) 形象的标志性: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使建筑在整体形式上富于纯净性, 重在表达小区不同的文化气息和思想理念局部有丰富的变化, 使建筑更耐看更富有内涵。实现时代性地域性文化性的高度统一。 (5) 立面风格:要求别致优美, 色彩丰富的立面设计给城市的风貌添姿加彩。考虑其造型, 入口, 阳台, 檐部, 窗口, 屋面, 山墙, 楼梯间, 单元入口等细部设计实现功能与寓意的巧妙结合, 使立面设计的灵魂更富有新意, 是住宅走向人性化的具体实施。
2) 智能化住宅在功能方面的发展大势所趋。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分为安全防范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等。
3) 生态住宅, 标志着世界建筑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这一革命是以有益于社会、健康, 有益于节省能源和资源, 方便生活和工作为宗旨, 并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生态住宅设计原则最核心, 最有生命力的不是某种固定的结论或方法, 而是这种思想所蕴涵的设计原则:
4) 生态住宅首先要遵循的是生态化原则, 即节约能源、水自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
5) 使用新型建材: 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它可降低资源消耗和能耗, 使工业废弃物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而是有益于人体健康, 且有肋于改善建筑功能, 起到防霉、隔音、隔热、杀菌、调温、调湿、调光、阻燃、除臭、防射线、抗静电、抗震等作用, 制造时可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而且在产品结束使用寿命后, 还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 不会形成新的废弃物。
6) 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进行有机物、无机物、玻璃、金属, 塑料等的分类回收、处理。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最大限度地将其化害为宝, 循环利用。
7) 生态住宅非常强调的一点是要因地制宜, 住宅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 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8) 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今天的住宅建设有责任确保广泛意义上的健康, 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 社会的和人文的, 近期的和长期的多层次的健康。
健康住宅的核心:是人、环境和建筑。健康住宅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相行动性。保障人民健康, 实现人文, 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 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
今天, 人们憧憬着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 期望着我们的建筑师从居住空间设计、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设计, 都要有所突破和创新, 努力营造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充满生机、活力和温馨的人居环境, 使人类“能过上舒适、和谐、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好生活”。
摘要: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渗透了更多的新理念, 有着科学性、设施配套智能化、环境艺术设计人本化等多方面的特点。住宅, 具有居住性、舒适性、耐久性、经济性等基本要求, 方便、舒适、和谐是构建21世纪未来住区的主题, 绿色住宅、生态住宅是人们所渴望的住宅发展新方向。
关键词: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绿色,健康
参考文献
[1]程先明.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住宅科技, 2002.
[2]张灿文, 陈华, 崔笑媛以人为本.创造生活.
[3]李俊玲, 崔淑钦.我国生态住宅发展途径探析.住宅科技, 2004.
[4]谢延明.居住区环境绿地的思考.住宅科技, 2003.
[5]孙新旺.城市休闲绿地设计.园林.
[6]刘海龙.发展生态住宅改善人居环境.住宅科技, 2001.
[7]返朴归真——重回美好的生活赛西尔.赛德鲁斯[美].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现代岭南人居园林文化探索 篇11
关键词:人居文化;岭南园林;园林设计;云山诗意住宅小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2)03-0045-05
收稿日期:2012-04-26
修回日期:2012-05-26
住区园林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营造适宜的人居环境。传统岭南园林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经典符号、用材、造园理念和经典手法凝聚了东方人居智慧,值得当代园林建设者参考借鉴。
在世界文化趋同及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保护文化多样性、弘扬民族文化已成国人的共识。弘扬优良传统的理念是正确的,但也要非常注意方式方法,那些表面形式的“借鉴”和简单的“拼凑组合”就很容易走入“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歧途。周向频认为当前中国园林“喧闹而无中心,广阔而无深度”,出现了大量简单化处理、表面化抄袭的现象。
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岭南园林文化是必须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和理性的思考之上的。广东省政府为加强岭南文化建设,于2011年8月举办了“广东省首届岭南特色规划与建筑设计评优活动”,其中“园林设计类”参选项目有96个,获奖率为18.75%,“清远云山诗意住宅小区”是唯一获得银奖的岭南住区园林项目,备受同行专家好评。本文以该项目为例,尝试解读其在岭南人居建设上的特色。
本文所探讨的岭南人居专指民居和私宅。所谓岭南人居文化,就是岭南地区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空间的选择,也就是人们对生命自由度的选择。居住文化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居住生存方式,体现着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达成的和谐。岭南文化在历史上表现出感性化、多元化、商业化、平民化与世俗化的特点;在人居中,则体现为开放兼容、直观实用、创新求变的建筑特质。
传统岭南人居文化中有许多别具一格的特点:
1.1住宅空间和建筑布局注重自然、通风、降温
建筑与庭院山水融合,形成或凉庭冷巷,或建筑绕庭,或前庭后院,或书斋侧庭,或前宅后庭的格局;住宅建筑大多“联房博厦”,减少外墙,以减少热辐射;建筑常用支柱层、吊脚楼、荫棚,既可通风防晒,又可防雨;建筑体型轻盈、通透开放,善用花窗、漏窗,构造简单,体量较小。
1.2因地制宜,宅院以小见大,意境含蓄
岭南丘陵起伏,地势阻隔,故建宅筑园用地经济,喜用小院;因地制宜,善用地下水等水源,形成依山傍水之景;利用楼阁或假山抬高视线,不仅可使园内景色一览无余,而且能借到园外风景。
1.3花团锦簇,花木四季常绿,喜用盆花布景
岭南植物资源丰富,重用花木。由于空间有限,多雨潮湿,常常用大量铺地以避泥泞。以花台、花座点缀,既能增加绿量,丰富空间层次,又能自由移换花木、盆景,常能出新意。
1.4不拘一格,博采众长
岭南园林布局、形式元素对西方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借用和创新,采用了许多彩窗、西洋式护栏构件。
1.5取材通俗,实用朴素
喜爱使用充满生活趣味的构图方式,如以竹子、芭蕉、瓜形图案为表现对象。筑园常常就地选择英石和黄蜡石。建筑基础以石础来防湿防虫,用夯土墙来防蚀防漏。
综上所述,岭南传统人居文化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沿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二是适应岭南地域气候条件;三是远离朝廷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
与传统岭南园林相比,现代住区园林在人文和生活方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从传统低矮平房到组团式高层洋房的住宅形式变化,从村头大树下乘凉到小区中心庭园休息的生活形势变化,从果树为主到各种植物并存的景观变化,从河涌小舢板、公交车到私家车的交通形式变化。因此,现代岭南人居园林建设必须密切关注这些变化,结合新时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时代精神、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宜居的户外园林环境。
清远·云山诗意项目(下文简称为“清云”)位于广东省清远市区,于2007年建成。“清云”临近广清大道,占地面积为20 hm2,总建筑面积50hm2。首期开发规划净用面积23.4hm2,园林用地面积4.12hm2,容积率2.8。
2.1设计理念
“清云”的设计理念是:
“再现深厚人文底蕴,传承东方人居智慧,展现中式建筑艺术与文化风采,打造舒适宜居的现代岭南自然环境”。
这个设计理念一是沿袭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东方人特别善于观天而后行,造园必先了解岭南气候特点,充分考虑人生活的舒适性,再进行合理营造;二是反映“道法自然”的理想境界,即敬畏自然,学习自然,效仿岭南丘陵连绵、江河相间的自然风貌,将岭南自然之美浓缩在园中;三是融汇了岭南人“务实平和、开放兼容、创新求变”的处事态度,不固步自封。
2.2人居文化
2.2.1传统私家庭院向现代住区园林的转化首先,“清云”在宅院布局上做到了古为今用。由于项目地处岭南内陆,夏季雨水丰富、炎热潮湿,因而“清云”采用了以水为线贯穿全园的经典向心式空间布局(图1):北区是由许多二十多层住宅楼围绕而成的大湖面,南区是6层高的住宅楼围合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低密度空间。总体布局上,一方面巧妙疏导地表径流,用溪流疏导雨水,用低地势聚集湖水,高效利用水源并起到降温解暑的效果;另一方面营造溪流、瀑布和湖沼等各种自然形态的水景,与人工堆山配合得到“水依园存,园因水活”“隐蔽边界,源流无尽”的景观效果。
其次,项目基于现代功能需求,对宅院空间进行了合理利用。使有限的场地能够提供更多的休息、交往、活动空间,如:利用遮阴、遮雨、通风的楼层架空层增设儿童游乐设施和老人健身设施;道路进行分级规划,满足多人通行及机动车通行的需求。
2.2.2融合传统徽派民居建筑意象与现代岭南造园手法“清云”的造园手法在传承岭南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大胆地吸收了外国的造园精粹,比如,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大胆采用传统徽派民居建筑意象,使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做到不拘一格。“清云”建筑在满足居住、通风纳凉等实用功能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岭南古典园林传统符号,大胆以徽派建筑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等作为创作素材,并结合西方的现代极简主义及印象派的设计手法进行环境艺术创作(图2):将粉墙青瓦的典型符号简化为灰边白底的设计,将屋檐下的斗拱转换为木制倒梯形架构,局部用钢材、玻璃等现代材料代替木材和石材(图3),部分建筑更是融入了锅耳墙线条。创作形象既有岭南古典意味,又有现代构成趣味,是中西合璧、继承创新的成功尝试。
2.2.3园建小品淡雅轻盈和精巧细腻的审美特质“清云”以青灰色、栗色、白色等淡雅色调为主,能给人清新舒爽之感,降低酷暑闷热带来的烦躁。项目选用了新型涂漆,可以防止粉墙在日晒雨淋中失色。园中游憩建筑体量轻盈(图4-5),四面透风,部分亭榭更用工字钢、玻璃等现代材料,仿斗拱形式进行组合安装,显得轻巧、优雅。构筑物景墙多用镂空手法装饰,或花窗冰裂式镂空,或矩形阵列式镂空,形式多样而风格统一。园林建筑造型通透,既符合审美要求,又可以通风降温。
园建小品是最自由的创作元素,也最考验工艺水平和做工品质,而同时也最能凸显空间氛围和趣味。现代住宅小区因用地面积、消防通道和泳池等配套设施的限制而难以在功能布局上有突破,但空间氛围(空间大小、形状、机理、色彩)及文化意象的创造却不受约束,在任何时候都是自由的。因此,“清云”的园建小品设计特别用心,在造型、质感、色调等方面均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风格。此外,设计师还提取了文字、莲花、回纹等艺术符号,创新工艺,采用拼、砌、嵌、刻等手法对砂石、灰瓦、石刻等传统材料进行处理,如:抱鼓石、线刻浅雕、铺地拼花、马头墙、水景墙、花基等(图6)。同时用心处理钢材的表面连接,玻璃、木材和钢材的固定,木材的室外防腐等。
2.2.4延续“房水相伴”的岭南水乡人居文化岭南民俗讲求以水为财,喜好“房水相伴”的住宅布局。“清云”结合地形,设亭,榭,船舫,筑台,并融入与“水”相关的文化元素。如:“四龙戏水”(图7)寓意岭南鱼米之乡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逸亭听瀑”,瀑布与跌水结合,体现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图8),展现岭南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
2.2.5再现浓荫密翠的南亚热带植物群落景观“清云”的植物配置是一大亮点。庭园内大量使用细叶榕、秋枫等冠大荫浓、绿视率高的岭南乡土树种,在夏长冬短的岭南地区为住区居民提供了通风凉爽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利用地形将乔木抬高,形成大面积荫蔽纳凉区域,可减少热辐射,起到较好的降温保湿效果;另一方面,众多亚热带花木品种精巧细腻,若人工进行巧妙搭配,可构成丰富精彩的植物景观,形成“启、承、转、合”的精致空间,再现岭南地区南亚热带植物群落景观风情(图9)。
3.讨论与总结
云山诗意已经成为广州某地产开发商的一个住宅品牌,在广州、珠海、昆山、成都等多个城市都有建成住区。
3.1多元兼容与文化趋同性的再思考
“务实求变,多元兼容”是岭南人文的精髓,曾经形成了文化繁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也容易使岭南文化步入“趋同化”的困境。
笔者认为,因地域有差异,设计必须更注重因地制宜,即顺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规律。只有在适应当地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对传统的他国的优秀人居文化形式进行继承、改造和创新,才能使人居文化发挥最大的优势。譬如“云山诗意”系列下的住区园林艺术风格虽相似,但由于广东清远比江苏昆山夏季气温更高、降雨量更多,因此广东的设计会更重视疏水、遮阴、通风、降温效果,同时全园的集水、疏水和排水系统也会更加完备。
3.2值得商榷的问题
“清云”建成使用至今已有5年,园林界普遍认为这是新型岭南人居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但笔者在现场访问时住户提出了一些问题。一是以黑、白、灰为主色调虽有素雅清淡之美,但住户住久了之后会觉得比较单调,且缺少活力和新鲜感;二是园林场地中可观赏的景点多,居民可活动的场地少,影响了居民的户外活动生活;三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缺少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品种;四是应考虑在庭园中适当增加体现岭南人文的诗文景名、画像或雕塑。
3.3小结
规划引领改善镇村人居环境 篇12
今年5月,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 农村建房要实行“八不准”, 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规定, 并对加大违规建房处理力度提出了要求。
为此, 江西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 继续完善村镇规划编制。截至今年7月中旬, 全省累计编制乡镇总体规划1215个, 占镇 (乡) 总数的93.3%。全省有建设规划的行政村达14814个, 占全部行政村总数的88%;全省有建设规划的自然村94482个, 占全部自然村总数的57.7%;集镇和村庄规划的编制率居全国前列。
自去年出台《关于加快百强中心镇建设推进镇村联动发展的意见》以来, 江西省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加大了对百强中心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6月底, 百强中心镇政策措施基本落实, 总体规划修编基本完成, 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产城融合发展有力推动, 镇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闯出了一条“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子, 为镇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转移打下了坚实基础。全省120个中心镇常住人口达236万人, 同比增加24万人, 平均镇区常住人口达两万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53亿元, 有53个镇同比增长15%。
在国家尚未下达2014年农村危房改造计划任务的情况下, 江西省住建厅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提前谋划, 年初已将7.5亿元财政资金拨付至各市、县, 作为危房改造启动资金。今年6月, 在国家正式下达给江西省2014年农村危房改造15.8万户任务和12.43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后, 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又及时制订了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和任务分配方案, 为江西省政府完成今年建设任务作好充足准备。今年5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通报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绩效评价情况, 江西省名列全国第二。
今年以来, 全省12个镇村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全省经批准命名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达到85个 (其中包括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3个) 。在国家公布的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 江西省有89个村落入选。
据介绍, 目前, 全省8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有76个完成了保护规划编制, 编制率达89.4%;89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已有56个完成了保护规划编制, 编制率达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