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法(精选4篇)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法 篇1
教师的临堂情绪是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重之又重的影响因素之一。思想政治教师是思想政治课堂师生双边活动的主导者, 教师的情绪势必左右整个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一堂思想政治课, 对教师来说, 如同一段乐章或一幕短剧, 要演得有声有色。当情绪自然协调而又平稳之时, 就会觉得讲课十分自然、连续、轻松而又爽快、思维活跃, 发挥充分且生动形象。课后回味, 别有一番情趣, 令人激动和振奋, 政治教师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这种健康情绪又会产生连续反应, 不但对本堂政治课, 对下堂政治课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反之, 当教师的临堂情绪因种种原因波动时, 周围一个小小的不良刺激也会引起教师表情、体态或语言上的烦恼、讨厌、焦躁、粗暴……有时竟无力调节而发展至不能自我克制的地步, 甚至产生过激行为。
那么, 如何使自己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保持良好的情绪呢?首先, 充分备好课, 这是主动取得和保持健康情绪的首要条件。其次, 临堂前, 必须设法抛开一切烦乱的杂念, 一心一意, 尽量优化“教书育人”之心境, 促使情绪趋于稳定。而后, 临堂中有偶发因素, 尤其是不良刺激, 重在控制激情、力戒愤怒、避免矛盾激化, 变之以情感渗透。
另外, 好的心情就会带来好的情绪, 就会刺激大脑更兴奋, 从而使记忆力有更大的提高。所以, 在我看来好心情是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必需品。在政治教学中, 师生的心情, 尤其是教师的心情是创造课堂气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的好心情, 能拉近师生距离, 放松学生, 提高教学效率。那么, 好心情从何而来呢?第一, 给自己定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应让学生“站在舞台的中央”。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 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因此, 教师必须“让位”给学生, 放弃自己的“权威”, “降低”自己的地位, 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促进、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第二, 给自己减压。新课程给学生和教师以充足的空间, 拓宽了知识来源的渠道,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在生活、活动中获取知识, 指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培养综合能力。这就打破了知识、技能仅从政治课堂获得的格局, 这无疑减轻了政治课堂的压力。第三, 善于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激励因素。“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 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教学中, 笔者常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诀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第四, 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 服务者“地位”, 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热情鼓励每个孩子, 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 积极参与政治课堂教学活动,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答错、写错情况, 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总之, 情绪和教学密不可分。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主动培养并运用自己的健康情绪来优化课堂环境, 改善课堂气氛, 把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提高到新水平, 保证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因此, 微笑进思想政治课堂, 与学生拉近距离是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尽管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活泼, 但在潜意识里对教师还是有一种害怕的心理。如果思想政治教师老是板起脸, 做出威严的样子, 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 让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 这就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所以采用“微笑”的方式是教好思想政治课的极佳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 也往往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最优的思想政治课临堂情绪, 能使思想政治课堂上产生和谐的气氛, 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法 篇2
——以“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课为例
张树虎(江苏省宿豫中学
江苏宿迁
223800)
【摘 要】本文对“控制与服从”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案例进行分析,并对“交流与沟通”为特征的和谐课堂进行探讨,以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管理 生物教学
课堂教学管理方式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可以维持良好课堂教学秩序,约束控制有碍学习的“违纪行为”,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是一堂市级高中生物研讨课(《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课后研讨摘录:①课堂提问:这堂课回答问题共38次,共16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其中只有1个问题是一位同学回答,其余问题都是2个以上同学回答。多位同学回答同一问题时的答案雷同,学生无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有2位同学每次问题出来后都积极举手,但是教师从未提过一次。②教学节奏:在一节课前32分钟掌握比较合理,第33分钟教学“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学生几乎没有思考讨论时间,教师谈得头头是道,自问自答一气呵成完成教学任务,可是学生听得云雾缭绕。③“想象实验”的设计: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当出现两位同学回答与“教参”答案相比较远时,教师立即终止学生的回答。„„ 现象归因
1.1 教师为完成当堂任务,控制教学进度
新教材容量大,尤其本节教学内容作为科学史方面的教学内容,教材中提供的文本资料有限,学生在很多知识点无“前概念”,因而教学难度大。因此,教学时一般予以补充相关的素材,比如教学“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距离下课有12分钟,教师采取直接教学教材内容,学生一脸茫然。该教师沿用教参或老教材教学进度,总认为上课是为完成既定教学计划赶进度(本课的教学任务:“肺炎双球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顾不上关照学生学习情况。这种做法在江苏不少学校常见,由于江苏采取的高考模式,学生对生物学科极其不重视(学生在高二选课,生物是可选可不选的学科)。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参加全省学业水平测试,各校在排课时一周2节,导致高
一、高二课时不足,因而教师只好赶进度。这样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其实这又是在无端的耗费课时。这种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赶进度的课,当然顾不上关注和照顾学生。
1.2 教师为完成教学预设,控制学生“出错”
曾经在教师中做过这样一个调查:“课堂上,尤其是在公开课中,你最怕出现什么状况?”结果有93%的教师回答惊人的相似:“怕学生‘打横炮’,怕难以回答学生的问题。”正如上述这位教师在课堂上尽管看到有两位学生早早地、高高地举起了手,可教师就是不请他发言,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他”发言常常会“打横炮”[1]。还有的教师上课时遇到学生出错时,会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不悦,迅速采取否定的处理方式,学生纠结着这份“丢面子”,接下来的课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此后,为了不再体验那种难以承受的尴尬和羞愧,就会想法设法去找教学参考书,并将上面的答案抄下来,因为老师问的问题很多与教学参考书是一样的。有的教师总是希望教学能一次性完美地完成认识过程,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为了避免“出错”,教师惯常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前进行精细的“磨课”,将教学的内容、过程精细化、程序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严密的推导、详细的讲解以及不惜“越位”的提示或暗示,使得教学活动按照预设的轨道按部就班运行。学生则被要求顺着教师搭设的台阶拾级而上,不能脱离预定的“轨道”,以使教学活动变得简捷而顺畅[2]。
1.3 教师课前准备过程中,忽略学情差异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思路、学习进程、学习效果等诸多要素。因此,课前教师要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班级基本状况,整体基础水平,学生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接受能力,充分掌握学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学习主体的多元化就决定了学情的多样性。而学情的多样性就是个体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忽视学情就会忽视个体差异。行动策略
上述课堂管理方式以“控制与服从”为特征,容易造成一种“对抗型”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创造力被扼杀。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方式是以“交流与沟通”为特征的和谐课堂,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探究态势。
2.1 师生认同感是高中生物和谐课堂教学管理的基础
新的教学观认为,课堂是一种积极地师生交往过程。高中生物作为“小科”,有以下诸多原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江苏大多数高中生仅仅将其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其次,在目前高中极具扩招情况下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等素质普遍下降;第三,高校扩招后带来新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下降。„„
基于以上因素,如何打造和谐课堂?如何让学生以积极状态投入生物学习中?这是摆在高中生物教师面前及其迫切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进行交流与合作。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工具之一,教师最需具有的思想是如何时自己变成学生最欢迎、使用最顺手的工具。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对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而不能仅停留在关注某种教学管理方式对于数字化成绩的消极影响。借用笛卡尔的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师思故师在,不思则不在。教师一思考,上述“现象归因”还能存在吗?
和谐课堂追求在课堂管理观念上确立“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只有相互认同、密切配合,增强彼此认同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管理内容上要多关注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从而营造出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重视班级社会、心理和生理环境建设,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课堂微观生态环境[3];在管理形式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在课堂上应该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厚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做到“四多”即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呵护;在方法上做到“四多、四少”即优点多表扬几次,缺点少批评几次,上课发言多叫几
次,课下少留几次,作业多批几次,“×”号少打几次,谈心多做几次,家长少请几次。
2.2 依据课堂错误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也有类似的观点:“每个学生都难免犯错误,甚至就像最伟大的思想家也不例外。”即便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教师不可能完美无错,又怎能奢望发展中的学生不出错呢?其实每位从事教学工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会:错误,是课堂教学的本真体现,是课堂教学的资源。
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是他们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暴露。教师必须在宽容、接纳学生错误的同时,做到“究错”而“纠”,把握动态生成。例如,上述例子中教师要求学生对“格里菲斯的第四组实验”中遗传物质是什么提出猜想。一学生回答的是染色体。此时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不予任何回应,显然对于这个答案教师很不满意。因为学生的答案远离预设运行的轨道,这是静态的封闭的课堂管理,是以“教”为中心的格局。其实,这种错误是课堂资源,教师课前在预设中如能研究学生可能的答案,课堂上才能有效把握。这就是现代教学观强调的课堂管理由调控“教情”转向调控“学情”,用教师的教来引导、帮助、校正学生的学。教师要依据课堂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师可依据学生课堂上出现的错误,研究错误的性质及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并从中获得启迪。例如,上述学生回答错误后,教师可借题发挥复习细菌的成分、结构,并将问题抛给学生: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还有哪些猜想?此时正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绝佳时机,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在众多答案中,哪一个正确?或者都正确吗?现在我们能想到的这些,当时格里菲斯想到没有?为何格里菲斯只得出了一个结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讨论气氛一下子又热闹起来[4]。另外,预设问题的思维含量较大,也难以催生预期的课堂生成,容易引发学生出错。例如,在教学“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是:理解教材中两组实验现象为什么不同?放射物集中的部位不同为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超出了学生的思维范围,造成学生学习迷茫,甚至导致学生因难以生成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因而课堂教学必须及时作出调整。课堂教学进度要符合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校情、学情,具体可行,不得盲目追求教学进度。真正做到讲学生之所难,解学生之所疑,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建构主
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知识的不断构建和累积,又是经验的不断拓展和提升。所以在探究新的问题时,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创设前科学概念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例如,补充噬菌体的基础知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实验中的搅拌与离心的目的等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的问题则符合学情基础,利于促进学生动态生成。
2.3 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对象个别化,关注和照顾个体差异
主要表现为教师从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以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立场出发,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备课,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激发和促进他们学习。在教学设计时采取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为基础差、中等生、优生等三个层次,为不同学生设计和筛选不同的训练题;在课堂教学中将每个学生当作具有独特生命价值的个体来看待,区分学生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发展。例如,在课堂上围绕某一难题,给学生探讨不同答案留有空间,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说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课堂上留意学生的不同表现,对这些表现进行原因探寻并给出不同的教学安排;在课堂上允许并鼓励学生坦陈己见,等等。这就是实施个别化教学。
2.4 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追求“动起来”的高效课堂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尽管课改的号角吹响了十几年,但当今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师唱独角戏,更为可怕的是接受新课改教育的学生依然如此。要么是一讲到底,要么是一问到底,要么一读到底,要么一写到底,要么是讨论到底,根本起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实效,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或者根本就没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表现为少数人(尖子)动,多数人不动;教师动,学生不动;形式上动,本质上(大脑)不动;毫无秩序的乱动。有的时候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整节课下来,老师是表演者,学生是听众,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和合作。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等着老师讲而不愿独立思考,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鉴于当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只有推行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逐步改变这种课堂低效的现状,必须改变这种让人窒息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三动一测”课堂模式比较利于突破目前课堂教学状况。
“三动一测”指“问题驱动、小组互动、师生联动、检测调控”课堂四个环节。“问题驱动”中的“问题”指的是课本(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驱动”指用动力推动、带动、发动。问题驱动是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习欲望,引发深入思考,驱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也就是用系列问题引领学生自学,驱动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小组互动”是指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相互评价,组际间相互竞争,理解识记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发现新的问题或疑问,并能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师生联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时空内,通过师生共同研讨、探究,对重点概念、学生疑难问题和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等交互作用和影响,求得课堂生成问题的最佳方案。“检测调控”是指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达成情况,实现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动一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预设的问题和课堂生成的问题驱动下,促进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求得问题的初步解决并生发疑问;通过学习小组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更进一步认识,对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再通过组际间、师生间共同探究、研讨来求得问题的真正解决,通过对重点知识、典型例题的剖析,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最后通过练习与检测,促进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该模式四个环节不是孤立的四个部分,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它们的关系是:“问题驱动”是前提,问题(学生生发问题、教师整合问题、课堂解决问题、生成新的问题)是主线,是贯穿各教学环节推动教学深入发展的显性要素;小组互动、师生联动是课堂“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动态生成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环节,是四个环节的核心;检测调控是促成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最终体现,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参考文献】
[1]陆敏刚.动态生成性生物课堂教学意识摭谈[J].中学生物教学.2009(8):16—18 [2]李允.教学错误资源:理性认识与有效开发[J].中国教育学刊.2011(4):40—42 [3]孙秀鸿.中外基础教育课堂管理方式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9(19):111—112 [4]许东升.渗入科学猜想 提高思维能力[J].中学生物教学.2011(7):14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课题《高中生物新教材文本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批准号:D/2009/02/176),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重点课题《“三动一测”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批准号:B-b/2011/02/18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树虎(1970—),男,中学高级,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材开发与教学研究。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市名教师、市生物学科教学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区首席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十优园丁。近3年来发表在教育类省级以上刊物的论文32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刊物、中文社科核心期刊的论文1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全文转载2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内容的教学处理》一文,2011年7期,原文发表于2011年3期《中小学教学研究》;《高中生物新教材“问题探讨”栏目应用策略》一文,2012年4期,原文发表于2011年11期《生物学通报》)。
作 者:zhangshuhu 工作单位:江苏省宿豫中学
通讯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
邮政编码:223800
联系电话:***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法 篇3
关键词:化学实验;随堂实验;分组实验;微型实验;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9–002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随堂分组实验的背景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和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实验教学承载着丰富感性认知、提升理解建构的独特功能。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不喜欢实验课,主要原因有:(1)教学内容多和课时少之间的矛盾;(2)实验准备繁复;(3)实验室药品仪器配备数量和种类不足;(4)教学过程难以掌控等。而化学本位教育的缺失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上课在黑板上“做实验”(清华大学化学系宋心琦先生语)。
因此,我们尝试在高一必修模块中设计大量随堂分组实验,以期能够初步解决以上几点问题。
2 随堂分组实验的内涵
随堂分组实验,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由学生分组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活动。随堂分组实验能与教师的讲授密切配合,是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更深刻地理解概念和规律,掌握学科研究方法而设计的课堂实验,在整个过程中将由学生亲自动手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取得资料数据并亲自分析总结。
随堂分组实验的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将会涉及验证性、探究性或设计性等多种类型,并满足实验仪器的简易性、易操作性、小型细致性、灵活性、创造性和系列整体性等要求。
我们尝试了多种学生的实验分组方式。一开始,我们也是直接利用学生同桌间的自然分组,三人一组,其中一人负责记录结果,两人负责处理实验,这种直接干预的方式让实验记录的完整度大大提高。但在课下交流的时候,学生认为记录实验的同学动手机会少,做实验的同学没有机会体会记录实验现象的生成过程。此外,由于自然分组存在过多的班主任因素,有时3个学生的能力不足以较好地完成实验和记录整理。所以,在后续阶段,我们也尝试了自由组合的方式,仍然是3人一组,但将实验手册增至每人1份,同时建议不同水平的学生尽可能搭档组合,包括男女学生的自由组合。在这种分组方式中,学生间的分工合作和交流更充分。
3 随堂分组实验的设计
3.1 确定分组实验主题
哪些内容可以设计成随堂分组实验的形式呢?最值得选择的应该是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一方面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些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调和了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
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三套全国教材,经过讨论,我们以原子结构、碱金属、卤族元素、几种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几种常见的有机物等基础知识点为对象开展了随堂分组实验设计,共计16个,见表1。
3.2 选择分组实验模式
无论是杂志发表还是优质展示课的教学设计,均涉及实验探究活动,参加优质课比赛时上课的学生也大都已经完成了该内容的学习,因此,总是给人一种虚假和不实用的感觉。
在分析入校高一新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验能力基础上,我们认为必修模块的实验应该存在多种类型,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验证性实验估计会多些,适当增加实验中探究的成分,见表2。
以“20世纪化工业的明星分子:氨”这节课为例,在“氨”之前的不少实验,都是验证为主、探究为辅的设计。与前面所学知识相比,氨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初中时学生就在学习“分子扩散”时对其挥发性、溶液显碱性等性质有所了解。因而,我们将其设计成开放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步骤如下:
[活动用品]
浓氨水、浓NaOH溶液、配套10mL注射器;空NaCl瓶(用以制备氨NH3,无标签)、配套10mL注射器;浓盐酸、氯水;酚酞溶液(250mL烧杯)、废液缸(100mL烧杯、稀盐酸)
[活动提示]
1.观察注射器标签,注射器专针专用。
2.小心使用注射器,避免扎伤。
3.严格控制浓氨水、浓NaOH溶液用量,以免NaCl注射液瓶过度膨胀漏气。
[活动步骤]
1.准备工作:制备氨气
(1)分别用配套注射器小心抽取4mL浓氨水、浓NaOH溶液,将其注入空NaCl瓶,充分振荡。
(2)将反应后的废液小心抽出,将其注入盛有稀盐酸的废液缸。
2.设计实验:氨气的性质
因为在“氯及其化合物”的实验中已经接触过空塑料盐水瓶和注射器,所以本节课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这些用品,他们的创意设计也给了我们很多惊喜。
在课后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一个实验是否能够设计成探究实验,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于该知识的前期储备是否足够充分;(2)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用品使用是否熟练。
因此,在“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实验的设计时,我们首先呈现各种检验Fe2+/Fe3+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再结合已经了解的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利用废旧药板完成有关探究。
3.3 创新分组实验仪器
已有的片段式探究实验设计,都是针对30人左右的优质课和展示课。如何在70名学生的课堂上完成分组实验,如何满足16个教学班的循环教学,这是现有文献资料中根本没有提及的问题。因此,我们开发了适用于大班额的微型、绿色化实验,并创设生活情境,使其更加生动活泼。
以“海水中的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例,由于Cl2有毒,一部分高中教师选择了演示方式,更多教师则选择了“说实验”。而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既是学生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关键一环,也是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重要实验依据。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实验设计。
如何减少氯气的泄露污染,能否在课堂上让学生快速制取少量氯气呢?经过讨论与选择,我们利用废弃塑料生理盐水瓶和注射器、青霉素药瓶进行半封闭实验,并创造性地利用了强酸性洁厕灵和“84消毒液”来完成液液混合制备少量氯气,借助于这样的设计,无论从制备还是性质实验,都能够在几分钟内快速完成。同时,利用便当盒,把整节课的实验打包带走,60盒就可以完成16个教学班的循环教学过程。
分组活动中与该实验类似的微型设计还有不少,见表4。
3.4 教学设计的具体过程
以“Na2CO3、NaHCO3的性质”为例,简单介绍我们进行随堂分组实验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3.4.1 结合课标和学情,大致确定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和方案
结合课程标准,我们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既能帮助学生认识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重要规律,也能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物质的量”这一重要工具的使用技巧。又因为Na2CO3和NaHCO3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选择了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面团的两次膨胀现象作为本节课的主线:一是在发酵箱中与酸性物质反应,二是在烘焙箱中受热分解。
3.4.2 讨论分析实验细节,提高设计可操作性
随堂分组实验课的成败,除了有一个好的引领思路外,关键还要有可操作性的实验设计。为了满足整个年级16个教学班的循环教学,我们将这节课中的很多实验设计成微型实验,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便携性,另一方面微型实验能够快速得到现象,保证了整节课的教学完整性。
Ⅰ.与酸反应的半定量实验
为了比较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的速率问题,学生需要同时将两种固体加入过量盐酸中。根据以往经验,由于试管入口小,操作很难完全成功,试管容积不大,反应时酸液容易冲入气球。我们挑选了100mL平底烧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同时由于小烧瓶的精致程度,实验的美感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Ⅱ. NaHCO3受热分解实验
流传很广的大小套管实验存在以下问题,装置组装复杂,操作比较困难,加热时间太长,不适合学生分组实验。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我们利用W形管微型加热反应装置[2](见图1),在10s左右就顺利完成了实验。
我们还发现,加入的NaHCO3稍多些,能使澄清石灰水产生“先浑浊再澄清”的现象,再加热石灰水处,“溶液又会重新浑浊”,为我们讲解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相互转化提供非常实用的实验支持。
3.4.3 结合课堂实践,评估优化设计
结合授课教师感受,以及与学生的课下交流,两个实验设计在三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中均能较好地体现设计目的,顺利达成教学效果。
3.5 教学设计反思,加强教师引导
在第一轮试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比于跟随教师设计一步步完成实验,学生更喜欢将所有实验一气呵成完成。可到最后归纳整理实验现象、讲授知识时问题就来了,学生兴趣索然,忘记的比记住的多。
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增加了一个环节,增加活动手册中指引导语的内容,设计合理的与实验有关的思考题目,帮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每一步所做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胶体”的有关实验[3]中,当学生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出三种分散系后,从“分析与讨论”中就能够发现原来这种方法是专门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的;当完成了“卤水点豆腐”模拟实验后,通过分析“石膏、蔗糖溶于水有什么不同”,结合蔗糖溶液不能使豆浆发生聚沉的现象,猜测出胶体介稳性的可能原因。
同时,我们也将大部分教学设计修改成了适合先集中完成实验、再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的形式,使设计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增加小组间展示次数和加强作业批改等方式,从教师层面引起学生关注实验现象的记录与整理、实验结果的生成过程。
4 结语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16个随堂分组实验的教学设计。2009级学生接触到的实验远远超过了新课标实施以来的前几届。随堂分组实验教学方式的开展,给师生带来了一个更加形象化、直观化的感知世界,为教学过程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涛.“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随堂分组活动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4,(2):58~59.
[2]郭士城,娄善平. W形玻璃管的新用途[J].实验教学与仪器,1994,(9):31.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法 篇4
一、采用开门见山, 直接导入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喜欢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因为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 看问题比较全面, 教师在导入新课题时采用直接导入法, 更能突出主体, 点出课题, 让学生很快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 并对新内容感兴趣。
例如, 在讲“证明函数单调性”时, 教师就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 在进入课题时直接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板书出来, 并告诉学生单从图象观察出来的函数单调性是不准确的, 只有通过定义证明之后, 才能确定。随后教师及时提出用定义证明的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证明, 学生很快就能接受, 并能理解本课所学内容。这种方法直截了当, 对学生快速理解所学内容很有帮助。
二、采用回顾复习导入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可采用回顾复习导入法导入新课内容。因为到了高中阶段, 学生所学的内容多了, 学过的旧知识也比较多, 而且新旧知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 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在导入新课题时, 教师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旧知识, 再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识的讲解。教师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 不但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旧知识点, 而且也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点一步一步进行吸收和理解, 能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 逐步得到提升, 从而促进学生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启发数学思维, 增强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 在讲“反函数”时, 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函数及映射相关的基本定义和概念。告诉学生, 任意一个函数y=f (x) , 不一定有反函数。如y=x2 (x∈R) , 由y=x2, 解得对于每一个确定的函数值y, 有两个x值与之对应, 不符合函数定义, 所以y=x2 (x∈R) 没有反函数。因此, 只有当函数y=f (x) 的对应法则f是从定义域到值域的一一映射时, 它才存在反函数, 而且是唯一的。通过这样的函数例式, 引进反函数的概念。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找到与新知识点相关的支点, 就能清楚地了解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 并且快速了解反函数的定义。
三、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究问题, 并能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 是现在高中教师所面临的任务。所以,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导入新课内容时, 可以有意创设问题情境, 让疑问成为悬念, 并提出一些与所导入的新知识点有关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解答,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来探索新的学习内容。
例如, 在讲“余弦定理”时, 教师可利用学生都熟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要满足勾股定理的条件:c2=a2+b2, 提问: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而在锐角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是否是c2=a2+b2-x?与此相似钝角三角形中的三边的关系是不是c2=a2+b2+x?如果上面这些关系成立的话, 那么其中的x=?教师通过巧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从对勾股定理的“设疑”中导入余弦定理的推证, 进而正确理解余弦定理。
四、采用类比导入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类比导入法也很常用。在讲解新知识时, 如果与学过的知识相类似, 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法引入新课题内容, 与旧知识进行对比, 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特征的理解, 就容易接受新课题内容, 从而自然地完成新旧知识点的过渡。
例如, 在讲“对数、指数不等式的解法”时, 教师可以通过类比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数和指数的方程式的解法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 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很自然地联系起来, 使课堂教学得到满意的效果。
五、利用名言、名句导入法
在教学中, 教师采用精炼的名人名言等, 导入新课题内容, 能体现出数学的美感。
例如, 在讲“平面”时, 教师可事先把古代名人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都学过, 感到很新颖, 不知教师下一步会做什么, 都会看着黑板低声默读起来。这时, 教师告诉学生, 诗中“水面初平”中隐含了“平面”的概念, 古人都知道, 难道我们连古人都不如吗?这样, 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为进一步讲授新课作了铺垫。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法】推荐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05-10
高中政治课活动教学06-04
高中政治课情境式教学08-13
高中政治课的情境教学08-28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汇总06-17
高中政治如何教学06-01
高中政治教学中08-30
高中政治教学难点11-04
分层教学高中政治教学08-07
高中政治问题式教学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