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院校

2024-10-05

警官院校(共12篇)

警官院校 篇1

警察院校体育教学是全国司法警官院校的通修课程, 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警体课是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警察实际工作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 警体课教学实践性强, 是警察人员必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随着当前犯罪手段不断更新, 社会形势越来越复杂, 对人民警察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当前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进行警体教学已经跟不上形势的需要, 本文主要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警察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1 警察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

近年国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发现, 大学生身体素质连年下降, 为了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 国家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 明确要求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警察院校体育教学也不例外,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同样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通过警察体育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 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有利于完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 高尚的情操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体育教学的功能是其他专项学习所不能取代的, 在警察院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3 未来职业需要

警察院校是人民警察培养的重要基地, 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 警察工作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多, 为了能很好地胜任警察工作, 警体课必须要进行改革, 为学生提供更实用的技能, 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2 警察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实战对抗性较少

警察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很多都有着较强的实战性, 如拳击、散打等, 只要是有实战就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教学当中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 在教学中形成了安全第一、教学次之的教学思维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减少了技术动作的难度而且减少了实战对抗的次数, 进而了降低了学生的实战水平, 这样的课程教学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实战体验, 不利于学生今后警察工作的开展。

2.2 教材落后

当前警察院校体育教材版本较多, 没有统一的教材, 导致了警察体育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不利体育教学的开展, 教材版本不一导致了各院校在警体教学大纲的设计上也不尽相同, 训练出来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学以致用, 从而造成了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局面, 规范统一警察院校的教材是警体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3 教学场馆、器材不足

教学场馆、教学器材是警察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 直接影响着教学训练的效果。警体器材的质量好坏, 也影响着运动损伤的高低。当前, 全国警察院校都处在扩大建设的时期, 学校都在谋求新的发展, 学校经费投入有限, 大部分的警察学院场馆陈旧, 设施老化, 器材损坏较为严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体课的教学质量。增加体育场馆建设的经费投入, 是体育教学顺利完成的必要保证。

2.4 警体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很多警体老师都是本科学历, 还有一部分警体教师是专业队出身, 全日制研究生毕业生较少, 博士毕业的老师少之又少。技术水平高, 教学科研能力较弱, 是当警察院校体育教师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要, 如何调动警体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来, 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是今后警察院校师资力量建设的主要方向。

3 警察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3.1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要转变成体能、技能、战术、心理融为一体的综合实战、技战术, 以打赢执法战斗为目的, 实战对抗为核心, 着重建设以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 教学内容改革注重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 必须加大技能实战应用课的比重, 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3.2 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

针对当前教材重理论、轻实战, 实用性不强的缺点, 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组织专家学者重新编著警察院校体育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有时代性、实用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定期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 为警体教学提供科学的教材作为指导。

3.3 加大体育场馆投入

学校领导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 学校要投入充足的经费为体育设施的更新维护作为保障, 根据教学的需要购买先进的训练器材和教学设备, 完善教学的配套设施, 为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警体教学场馆器材缺乏的问题。

3.4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警体教师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教师, 既要有专业的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又要有着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学校一方面要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 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加强教师的职后教育, 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定期多派年青教师到基层学习锻炼, 以此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高警察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不断增强警察院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

4 小结

警察体育教学虽然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需要引起领导与教师的高度重视, 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 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建设, 为体育教师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力争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警务人员。

参考文献

[1]刘俊峰.浅谈警察体育课程[J].科技信息, 2009 (8) .

[2]鄢兵.司法警官院校警察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今日科苑, 2009 (12) .

[3]田文学.论警察体育的功能及发展走向[J].政法学刊, 2009 (4) .

[4]张铁民, 陈钢.对我国警察体育教育困境的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8) .

[5]刘海萍.试论我国警察体育的形成及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1) .

警官院校 篇2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专业】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生网站-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分数线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证2014年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2014年高职(专科)招生录取工作。第三条 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坚持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第四条 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考生、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第二章 学院简介第五条 学院全称: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院代码:14082办学性质:公办办学层次:专科办学类型: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第六条 学院地址济南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6997号章丘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章莱路3555号第七条 学院概况学院始建于1982年,是一所公办警察类专科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着人民警察制式服装。设有法律实务系、警务与安保系、公共管理与技能系、警务实战技能教研部、基础课教学部、继续教育部6个教学部门,占地面积550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学院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齐全,建有模拟法庭、模拟调解庭、教育矫治实训室、安全防范监控室、速录室、功力训练场、障碍训练场、警体训练馆等20个校内实训场所,在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省人民检察院法警总队、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省女子监狱、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等单位设有49个校外实习基地,馆藏图书36万余册,很好地保障了教学需要。学院拥有一支双师素质高、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6人,其中博士硕士75人,教授、副教授37人,有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75人。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聘请了许多知名行业专家作为学院的校外兼职教师。第八条 办学特色

(一)法警并举 文武兼备学院所有学生都要接受系统的法律教育,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学生在校期间实行警务化管理,通过规范日常行为、严肃警容风纪、强化警务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警察素质。我院毕业生政治法律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纪律作风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二)试点招录 强化基层作为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县区司法局培养政法干警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的任务。学院已招录5届共700余名政法干警试点班学生。

(三)教育培训 双轨运行学院一方面立足社会需要,科学设置专业,扎实进行学历教育;一方面积极承担全省司法行政干警队伍教育培训任务,双轨运行的办学模式增强了学院发展后劲。第九条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司法行政,服务于“法治山东”、“平安山东”建设,突出“法”、“警”、“技”等专业群特色,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法律类专业着重培养“法律精通、公正为民、服务基层”的法律实用人才;警务类专业着重培养“政治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社会形象好”的警务实用人才;技术类专业着重培养“作风正、技术精、用的上”的技能实用人才。第三章 组织机构第十条 学院招生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制定招生政策,研究并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第十一条 学院招生工作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普通高职(专科)招生的日常工作。第十二条 学院招生工作由学院纪检监察室实施监督。监督电话:0531-58755310。第四章 专业设置及计划第十三条 学院建有法律类、警务类、技术类3个专业群,共有法律事务、司法助理、书记官、司法警务、刑事执行、社区管理与服务、法律文秘7个专业,其中法律事务、司法警务、刑事执行为省级特色专业,法律事务、司法警务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司法警务专业设有特勤特警方向、安全防范方向及安全检查方向,刑事执行专业设有狱政管理方向及社区矫正方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设有社区警务方向,法律文秘专业设有速录方向等专业方向。第十四条 2014年学院面向山东、河北、甘肃、黑龙江等4个省招生。第十五条 学院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公布为准。第五章 录取第十六条 招生对象:参加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第十七条 招生外语语种:招生外语考试语种不限,公共外语为英语。第十八条 高考成绩达到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我院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身体条件除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良好,组织纪律性强。

(二)无违法犯罪记录。

(三)年龄不超过25周岁(1989年1月1日后出生)。

(四)身体无残疾、无明显疤痕、无纹身、刺字。

(五)患有下列疾病者,不予录取1.严重心脏病、心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肌病、高血压病;2.重症支气管扩张、哮喘,恶性肿瘤、慢性肾炎、尿毒症;3.严重的血液、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4.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5.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者;6.严重结核病;7.不能适应警体训练的其他重大疾病。

(六)报考司法警务、司法警务(特勤特警方向)、司法警务(安全防范方向)、司法警务(安全检查方向)、刑事执行(狱政管理方向)、刑事执行(社区矫正方向)专业的考生,男生身高不低于168厘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8厘米,身体匀称。第十九条 司法警务(特勤特警方向)专业只招男生,其他专业不限男女生比例。第二十条 在高考成绩达到高职(专科)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学院按照教育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第二十一条 录取规则

(一)实行远程网上录取。

(二)采取按院校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对报考我院的线上第一志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为止;若线上第一志愿考生不足,则参加征集志愿,按专业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录取,依次类推。学校在招生录取和安排专业时,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外语听力成绩高的考生。

(三)在尊重考生志愿的前提下,学院可依据考生成绩及综合素质等因素对专业进行个别调整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四)学院执行教育部和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录取政策以及本章程的有关规定。第二十二条 注册入学试点招生经省教育主管部门批复、通过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网上管理平台进行录取。第二十三条 学院对考生体检的要求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第二十四条 录取结果公布方式:录取通知书、各省招生考试院网站、学院网站。第二十五条 新生入校后,学院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入学体检和资格复查。若发现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取消其入学资格。第六章 毕业生待遇第二十六条 依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颁发经省教育厅审核、编号,国家教育部学籍信息网上电子学籍注册的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第七章 其它第二十七条 学院高职(专科)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执行山东省物价局统一核定的标准。退学或受处分开除的学生,退费规定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办发【2008】6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八条 学院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设有多种奖助学金奖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依照国家有关政策,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采取“奖、助、补、减”等资助措施,确保学生完成学业。第二十九条 联系方式学院网址:http://咨询电话:0531-58663619、58663622、58599386 传 真:0531-88947574 通信地址:济南市二环东路6997号 邮编:250014第三十条 学院没有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对以我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学院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若有与国家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由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负责解释。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重点专业: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全景地图: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历年分数线: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报考指南: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生计划: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人气校友:

警官院校 篇3

关键词:司法警官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就业指导

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立足于司法工作,培养专门应用型人才,是特殊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司法警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司法警官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形象和地位。因此,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是实现其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平衡的重要手段。切实提高和改进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民警察录用门槛的日益提高以及警校专业的特殊性,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度和压力远高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因此,只有大力加强司法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学生才能全面认识职业生涯,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习的内动力,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只有大力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才能更好地化解就业困境,推进特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

1.内容单调。

目前,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内容局限于对就业形势的浅层介绍、就业政策和规定的解释、求职技巧指导和组织招聘活动等应急性工作,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全局的考虑和总体安排,忽略了对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判断和职业规划的教育。

2.方法单一。

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普遍以召开大会、举办讲座和开设就业指导课为主要形式开展就业指导,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没有做到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同时,就业指导多集中在毕业班开展,没有形成系统,从而导致就业指导功能严重缺失,相反加重了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压力。

3.人才缺乏。

就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和学管干部是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负责任,但现实情况是,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平时忙于应付大量就业事务性工作,学管干部平时忙于应付繁杂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导致缺乏就业指导的系统的业务培训,有关就业指导的知识储备和获取信息的方法等都很难达到就业指导的要求。

二、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视程度不高。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一些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工作就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深刻涵义,对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足够重视,人员配置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很难做到加强就业指导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更多的只是重视管理和服务,忽视了教育。实质上,在就业指导中,教育是根本,缺少有效的教育,学生就缺少了择业观、职业道德等培养,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就很容易遭遇障碍。

2.人才培养力度不强。

实际上,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就业指导尚处于摸索阶段,就业指导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理论不深,人才培养受限。司法警官职业院校也不例外。在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没有达到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最多五六个,少则一两个。而他们所做的更多是事务性工作,如发就业通知、指导学生填写就业推荐表和就业信息收集与反馈等。在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数量过少和学生日常管理以及大量就业指导工作互相交织的情况下,他们无法给予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职业倾向测试、求职技巧培训以及个别职业咨询评估等重要的就业技能,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3.专业结构不合理。

现实情况是,目前,人民警察招录条件逐年提高,就业形势严峻,而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上都显得十分滞后,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滞后于政法工作发展的需求,从而造成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办学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这又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办学理念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能有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司法警官职业院校一要遵循司法警察职业教育的规律,树立“立足行业、紧跟形势、面向社会”的办学方针,贴近行业和社会,控制招生规模,办好专业特色,坚持“警学结合”,注重学生司法警察职业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二要积极主动加强与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协调沟通,疏通就业主渠道,做好人民警察的招录衔接工作,促进面向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特殊专业毕业生的“定向招考”工作,保证大部分毕业生能对口就业;三要切实提高非警察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培养,大力加强就业技能认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妥善解决毕业生就业。

2.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教育的宗旨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各方面素质中,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司法警官职业院校要依据“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加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应用型、技能型课程的实训教学,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紧贴政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司法警官职业院校要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法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的养成需要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水平,从而真正培养出具有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尚的人才。

3.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教育与培养。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咨询以及信息反馈,它具有教育过程长效性和对象全员性的特点,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全过程。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就是以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职业意识训练、就业技能指导和创业技能指导为主要内容,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和科学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提升综合能力。

笔者经过仔细研究,结合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的特点,试图对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首先,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和警务化管理意识的养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引导等,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就业前景,帮助学生基本具备警官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不断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其次,在学习中期阶段,学校可以将职业指导课程列为主要教学科目,同时以职业指导专题讲座、技能竞赛(包括公务员笔试面试技巧、职业技能练兵、举办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为适当补充,以充实学生的专业积累,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职业定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在毕业阶段,学校应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讲解、就业信息咨询和择业技巧传授等,重视开展个别咨询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意识以及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司法警官职业院校要把就业指导当成一门专门学科来建设,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毕业生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

4.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司法警官职业院校要加大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扶持力度,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强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结合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信息采集、职业咨询、择业指导等方面的作用。此外,学校要注意加强与外界的联系,邀请政府官员、教育名人、人力资源专家、企业家、往届成功就业的毕业生等组成就业指导兼职队伍,以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管干部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加强学管干部的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水平,着力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作者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程良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训练[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委员会.广东:学生工作的绩效与评估[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4]张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解决对策[J].教育前沿,2007,(6).

[5]黄娟.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探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5).

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研究 篇4

一、人文课程的阐述

(一)“人文”的阐述

对于“人文”的含义,古今中外有着如下一些解释。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1980年版缩印本的《辞海》对于“人文”的解释是:(1)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2)指人事。[1]

(2)西方文化中的“人文:英文humanity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其意为人性、文化、教养等。商务印书馆2000年8月修订第3版的《英华大辞典》中对于humanity一词的解释是:(1)人类;(2)人性,人情,人道,人性论;(3)仁爱,博爱;(4)文史哲学,人文学。[2]

由此可见humanity一词在西方文化中的意思为:人性,人情,人道,仁爱,博爱,文史哲学,人文学等意思,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它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和自由等。

因此,人文实际上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内在的人性、人情、人道、修养;二是指培养、完善人性、人情、人道、修养的方式与手段。

(二)“人文课程”的阐述

1.课程

“课程”的英文为“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的动词“currere”即“race-course”的复合,意味“跑步”,引申为奔跑的“道路”或“过程”。根据1990年版《百科全书·教育》的观点,广义的课程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即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进程安排及其达成标准的体系的总称;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具体的教学科目,如语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等。[3]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构成大学总课程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水平、学生习得、课程体系这三者构成了现代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三原色”。因此,在今日的大学教育中,课程是大学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基石。

2.人文课程

人文课程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价值观、历史、法学、经济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等。人文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文化与精神世界,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主要目标是发展人性,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与品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人文课程具有根基性、导向性、统领性、互补性、和谐性、民族性和本土性等特征。它有三种结构方式:一是以外显为主的常规结构方式;二是外显与内隐结合的复式结构方式;三是内隐的非常规结构方式。

人文课程有三类:一类是经典的,如文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宗教学等;一类是模糊的,如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一类是交叉的,如人类学、文化学、考古学、新闻学等。

人文课程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隐性课程之中,大学要充分认识隐性课程对提升大学品位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进行隐性课程建设,是提高大学育人质量,实现大学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人文课程的科目少,特别是人文选修课较少

警院非常重视国家规定的“两课”,还有法律类的课程开设,非常看重德育的教化功能,但是对于其它的人文课程不够重视。人文选修课的数量特别少,常开的选修课只有《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演讲与口才》《艺术鉴赏》《礼仪》《应用写作》等课,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人文课程。

(二)人文课程的课时较少,开设缺乏一定的比例与标准,随意性较大

警院为了突出警务特色,在教学计划中,人文选修课程经常被专业课基础或者专业与技能课挤占,开设了大量的警察体能、警务急救技能、搏击、擒敌技能、警用枪械、防爆与战术等实训课程;相同的专业,相同的课程所开设的课时不同,人文课程特别是人文选修课程常常被专业课、专业技能课挤占,而有时又成为课时不足的一种“替代课”,课程开设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一直没有建立成熟的人文课程体系。

(三)人文课程教学缺乏现代化教学方式,政治化倾向明显

人文课程教学偏重理论讲授,经常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演示性”“探讨式”“案例式”教学较少采用;教学、实验设备普遍简陋:计算机等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手段并没有广泛被使用;缺乏测谎实验室、模拟仿真实验室、监控实验室等现代化的实验室;由于是警察性质,因此,特别注重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这在“两课”教学中非常明显,但是这种政治倾向仅仅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没有真正引起大学生的内心感悟、情感体验,没有转化为学生们的日常行为,更没有促成人格的升华。

三、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片面理解

认为人才培养应该围绕“警务化”“司法”转,教育实际上被定位于司法警官应用警务技能教育,强调培养警务化、应用型、操作性、技能型人才,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课程教学以及课程的评价体系方面都是围绕司法行政行业在转,在教学中加大了警务技能、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比例,强调专业教学和实践训练,以驾驶证、拳师证、普通话等级证等相关专业资格证和学历证书的“双证书”来体现所培养的警院学生特色。处处以“实用”“应用”为标准,除了开设了“两课”、外语课和警体课外,对于大学语文、艺术欣赏、写作、演讲与口才、教育学等人文方面的课程则是一再压缩。

(二)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侧重考试结果

长期以来,司法警院对学生课程的评价都只是侧重于对考试结果进行评价,而忽视对课程学习的过程、方式以及态度进行评价,这很容易导致唯考试论,只看重考试结果,达不到真正的学习课程的效果。

(三)司法警官高职院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警院的校园面积、软件硬件建设等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课题研究、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的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受到影响。硬软件的建设现状与警院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是极度不相适应的,极大地限制了人文课程的建设。

(四)司法警官高职院校的教师的人文素养不高

(1)上人文类课程的教师很多都是学中文专业的教师,真正学公共关系、学艺术、学礼仪等专业出身的专业教师特别少,教学质量不佳,教学效果不好。

(2)师资力量的引进机制没有形成。由于司法警官高职院校是行业办学,是警察体制与按公务员管理,因此,常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而不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接收安置不少军转干部、复员军人以及其他大量的行政人员,这部分人员占用了学院的不少编制,使得教辅人员、行政人员过多,但是学院急需引进的专业人才、学术带头人却因编制受限,因此人才引进困难,即使引进也由于没有编制而留不住人才。

(3)警院的教师本身认识存在误区:重视专业、重视技术、重视应用、重视技能,而轻视人文。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很少关注专业课教学中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方面的问题,认为人文教育是人文学科教师的任务与职责,与专业课教师无关,造成教师自身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而不重视对于人文知识的学习。

(五)校园文化建设过分强调“警校特色”,忽视人文隐性课程的建设

(1)只注重警院物质文化建设,忽视警院精神文化建设。警院将校园文化建设看成是发展校园娱乐文化,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追求警院物质文化建设,这种忽视精神文化建设的警院校园文化建设使得校园文化建设就只能流于形式。

(2)受“警务化”观念的影响,警院将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警院学生的管理与思想教育的层面上。大多数警院非常注意强调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改善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处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警务教育与管理,缺少人文的气息,并且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等分割开来,极大地限制了警院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

四、构建具有司法警官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策略

笔者认为,司法警官高职院校可以从人文课程的设置理念、人文课程的设置结构、人文课程的实施形式、人文课程的评价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人文课程的设置理念

(1)人文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该围绕人文教育的总体目标,体现学科的交叉、渗透,防止学科化倾向;既要考虑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更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了解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环境、音乐、美术、历史、哲学等领域的知识;教学内容的应注意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开设文学、艺术、历史、科学发展史等方面的人文课程。人文课程占教学计划总学时额度比重在不同的职业学院可以不同,但是一般应达到15%以上,这样才能保证人文课程达到实效。

(3)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来设置人文课程,使人文课程处在相对稳定、开放、动态、发展、不断调整的状态之中。

(二)人文课程的设置结构

1.设置灵活多变的人文课程模块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司法警官职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知识结构等也在变化,因此,人文课程必须随时适应社会需求,灵活多变。通过对司法警官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将培养司法警官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一起考虑来设置人文课程,设置的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社会对警官职业的需求,关注自然、关注人性、关注社会责任感等等。

2.开设提供可以自由选择的人文选修课程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尊重学生的发展权,自由权,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因此,除了开设专业课以外,也需要开设人文选修课程,如有关文学、历史、哲学、法律、道德、心理学、音乐、美术、舞蹈、运动、健身等课程,还要积极开设科学与人文交叉的综合课程,比如伦理与艺术、克隆技术下的伦理社会等跨学科的综合选修课程,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交叉[5]。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对将来的需求来自由选择课程,让学生爱学、喜欢学并且主动学。

3.隐性课程的实施方法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一是校园内硬环境建设。在警院校园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呈现自然美的景观与突出高雅的人文景观建设。学校建筑物要布局合理、造型新颖;积极建设人文景观,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校园美化绿化、教学设备的更新、图书资料的丰富、雕塑的设计、建筑物的命名、名人图像、名句名言都要体现人文主体,使学生在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操的陶冶,思想的启迪,境界的提高[6]。二是校园内软环境建设。需要注意警院教风、学风与校风建设,通过教职员工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来弘扬人文精神。学院的管理应该改变观念,改封闭管理为适度开放管理,不要管得过多、过细、过死,管理中要体现人文关怀。

(2)进行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其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一定课时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提供法律咨询、组织去法院旁听、为敬老院做义工、去未成年人管教所帮助失足少年、去劳教所进行文艺慰问演出、去女子监狱座谈、去廉政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去革命教育基地参观、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为贫困学生或社会弱势群体募捐等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锻炼,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思想,陶冶了性情,净化了灵魂,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强化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了竞争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市场就业竞争力。

(三)人文课程的实施形式

(1)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要求与素质。我们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话式、辩论式等方式教学。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少‘灌输’多‘感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唤醒学生自身的人文需要,帮助和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2)以职业岗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强化实践教育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说服沟通、文书制作、现场指挥、防爆制敌、信息处理五种技能。

(3)要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有条件的司法警官高职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提高人文课程的教育效果。首先,建设网络教育系统。可以建设网上文化精品库,提供给学生浏览观看、查阅、下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扩展服务。其次,警院教师需要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收集教学资料,进行多媒体教学。最后,要加强对于网络的监控、监管,促进网络教育良性发展。倾听学生的心声,收集意见与建议;对消极言论进行评论,在网络讨论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5)加强不同课程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实施全方位的人文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承担当着对学生进行人文渗透的职责。教学中必须注重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6)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人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形式。第一、组织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的兴趣社团组织。如读者协会、法律协会、书法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舞蹈协会、足球协会、跆拳道协会等等。第二、定期或不定期地展示学生的作品。在每年一度的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在兴趣活动中的成果;同时,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观看,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特长。第三、要建立一套兴趣活动的考评办法,加强对兴趣社团的管理。所有兴趣小组每学期要向学校、家长汇报,并成立评估验收小组,对每个兴趣小组从学初计划、活动人数、教案、期末总结以及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地验收,评出优秀特长生,优秀辅导教师,并且作为评价学生、教师的主要依据之一。

(7)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各类人文讲座。例如举行名著、名曲、影视欣赏讲座、心理学讲座、服装与色彩讲座、礼仪讲座、现代警官职业道德讲座,对服刑人员、劳教人员人文管理讲座等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

(四)人文课程的评价合理化

(1)按照专业教学计划,对相应的警察职业岗位进行研究,将社会实践也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之中,规定学分,规定获得一定的社会实践学分才能够毕业。

(2)制定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制度,规定学生每个学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志愿者活动(港台称为“义工”),还要对应机构出具书面的鉴定材料,以便存档,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

(3)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可以从课程考试成绩、基本的道德认知、道德评价三个方面入手。课程的考试要进行改革,一些课程的考试可以通过实践的形式来实现。

(五)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人文素质水准,提高业务水平,发扬创新精神,不但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进行,而且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司法警官职院应注意这方面的研究。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构建司法警官职业院新的人文课程体系,要坚持“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有利于养成司法警官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与社会发展及监狱劳教职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注意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具体而言,课程设置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目标的模式,不再以专业的学科体系为核心,而是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必须合理设置人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重视人文隐性课程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之,司法警官职院必须明确培养目标,重视人文课程建设,树立素质本位的课程观,在重视专业课程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人文课程建设,同时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课程评估体系来促进人文课程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既有较高专业素质又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合格的司法警官人才。

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司法警官人才,司法警官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培养目标,重视人文课程建设。基于进一步理解人文课程的内涵、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对构建具有司法警官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归纳。

关键词: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302-303.

[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英华大辞典(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36

[3]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书出版社,1990:235.

[4]贾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17.

[5]徐姜.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9):81.

狗警官破案 篇5

“丁零零„„”狗警官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原来是鸡妈妈的一个孩子不见了。

狗警官接到报案,立即带上几个狗卫兵,骑上警车,飞快地赶到鸡妈妈家。“这是怎么回事?”狗警官一见鸡妈妈就问。

“今天早上,我出去为我的孩子找食物,让孩子个人在家玩。也许是呆腻了吧!我的孩子出去了,可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过。狗警官,你可一定要帮帮我呀!”说完,鸡妈妈伤心地哭了起来。

狗警官检查了周围的环境,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这下可难办了。狗警官陷入了沉思。

猛然间,狗警官像想起什么似的,很快地回到办公室,打开高音喇叭,对乡亲们说:“乡亲们请注意,下面是警察办公室的通知:鸡妈妈丢失了一只患有重病的小鸡,大家千万要注意,别与他接触,否则很可能会被感染而死亡,还请发现者主动向警察办公室报道!”

偷了小鸡的狐狸听到这消息,吓得不得了!他自言自语地说:“幸亏我还没有把这小鸡吃掉,要不然可就惨了!”于是,狐狸带着小鸡来到狗警官那儿,把小鸡叫给了狗警官。狗警官立刻把狐狸关进了监狱。这下,狐狸可糊涂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狗警官为什么把他关进监狱。

猴子“警官” 篇6

两个月后,猴子的伤好了。当优塞波罗要将它送回森林时,它却死活不肯离开。无奈,优塞波罗只得求助于上级,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如果它不妨碍你们执行任务,就留下它吧。”于是,这只猴子就被当作警局的一员留了下来。

此后,优塞波罗每次上街巡逻时,猴子都会紧随其后,并协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优塞波罗萌发了一个想法:何不让这只猴子也穿上警服,加入警队,说不定它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呢。

在经过上级同意后,大家给这位猴子“警官”取名为“桑提苏克”(泰语“和平”之意),又为它量身定做了得体的警服,并对它进行了基本执法动作训练后,便带着它上岗执勤了。

当“和平”第一天正式在萨布里区巡逻时,它威风凛凛地站在警车车顶,不时巡视经过的车辆和人流,就跟真的警察一样,惹得众人情不自禁向它招手致意。它办的第一件案子,就是协助警员对一名违章司机进行处理。这是个有名的刺头司机,以前总因超速和警察发生争吵,而这次,当他又因超速被拦住时,一眼就看到“和平”一本正经地站在一旁,学着那位警察的样子示意他接受处罚。司机一下就被逗乐了,不仅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处罚,还与“和平”合影留念。临走时,他一再表示,以后绝不会再违章了——一只猴子都能维护交通秩序,作为一个高度文明的人,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和平”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学童们的安全。每到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期,它总会一身戎装地站在道路中央,一旦有学童经过,它就会示意对面的车辆停下来。司机们看到严肃认真的猴子“警官”,都很配合地听从它的指挥。

很快,“和平”便成为萨布里区一道有趣的风景,因为有了它,警民关系变得亲密起来。

警官院校 篇7

一构建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创新服务机制的必要性及措施

1. 确定特色专业信息资源需求, 确保重点投入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于特色专业建设, 是图书馆新型服务体系的重要职能, 必须要围绕学校特色专业的学科需求重新设计馆藏文献结构、调整文献布局, 进一步优化馆藏, 加强对信息资源的专业化建设, 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地系统收藏特色专业的学科文献, 保证特色专业在教学科研下的重点需求, 并确定1~3年时间形成具有本校特色、专业学科文献特色的馆藏体系。

2. 兼顾特色与一般专业学科文献馆藏

在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建设中, 信息资源专业化建设的基本策略应调整为:以特色专业的学科需求为基础, 以对一般专业学科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导向, 做到特色专业学科文献全面系统收藏, 一般专业的学科文献有选择地收藏, 形成高职院校有特色、较完整、有一定水准的学科文献体系。

3. 整合馆藏文献资源, 建立特色鲜明的专业数据库

司法警官职业院校图书馆紧紧围绕学院特色专业的学科内容, 坚持专业读者需求与重点收藏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搜索和整合文献信息资源, 将馆藏现有的、大量处于无序分散状态的学科文献信息, 按专业分类, 进行整理、加工, 将其数字化, 建立特色鲜明的专业数据库。采取自建、合建的方式。一是建立特色专业学科文献数据库;二是建立具有本院特色的科研成果数据库、特色专业学术论文数据库等;三是建立多媒体的专业特色数据库。

4. 围绕特色专业, 加强虚拟馆藏信息资源建设

虚拟馆藏是对现有馆藏强有力的补充, 加大电子文献资源的比例, 加强虚拟馆藏信息资源建设是网络环境下提供特色专业信息资源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我院图书馆围绕本院特色专业的建设需求, 充分听取教学一线专业教师的意见,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网上搜集下载专业信息资源, 并按专业和学科建设的需求, 分门别类地重新加工组织, 作为本馆的重点虚拟馆藏;同时注重引进专业特色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数据库, 建立虚拟参考咨询台, 开展专业化学科信息导航服务和定题服务等多种参考资源服务, 最大限度地满足专业读者的专业需求。

5. 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积极开展文献传递服务

我院图书馆充分利用全国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和丰富的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项目, 加强馆际协调与合作, 对特色专业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料及时开展代查代印, 馆际互阅、互借、互印等资源互补互通有无的、互惠互利的共享服务, 用各馆的专业优势和共享的优质服务来弥补本馆文献资源的不足, 实现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资源专业化服务。

二创建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整体服务的新模式

1. 确立专业化服务的主体和专业化服务对象

专业及学科读者和学科馆员分别是专业化服务的对象和主体。专业服务其实也就是为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提供全面服务。专业化服务是深入细致的, 因此, 它必须明确服务的对象是专业及学科读者, 包括院、系、所有教师和学生。专业化服务的服务主体主要是专业学科馆员。专业学科馆员必须既有其专业学科专业知识, 又具有图书馆学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另外, 在各学科还可以设立图书馆情报教授, 即热心图书馆情报工作又热心为本学科读者服务的教授。

2. 专业化服务的特殊内容和特殊方式

专业学科读者主要是教师, 教师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全面具体的情报信息;需要反映各学科、各专业领域科学进展的最新信息;教师备课需要各种教育教学信息;教师建立各种专题知识库时需要全面的文献、视频音频信息及某些地方性文献;学生需要大量的教学参考文献信息。

据此, 图书馆应在一般服务基础上提供某些特殊服务。开辟特色专业库, 如书记官专业、刑事执行专业、应用法制心理专业库。

三实现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必要保障

1.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高职图书馆必须要及时转变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作用, 拓展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 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图书馆实践工作。更好地发挥图书馆资源作用,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2. 为专业建设保驾护航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跟上专业建设的步伐和读者需求的变化, 加强图书馆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技能为中心, 以职业道德为核心, 调整和充实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主动适应学校专业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主动适应学校教改需求, 尽可能提供读者所需的文献资源, 包括师生到行业学习或实习实训所需的新内容。在服务功能上进一步拓展, 以开展更高层次的服务。如与专业相结合进行课题跟踪、定题服务、专业咨询、学科导航、数字图书馆建设等。

3. 要为“双师型”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

目前,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热点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因此, 教师必须要有大量时间到行业历练或带领学生到各行业实习实训。因此, 文献资源借阅服务的对象扩大到整个社会, 师生所到的学习或实习地的用户都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只要有计算机的终端联网或信件能到达的地方, 都能接收到图书馆信息资源, 读者由集中到馆借阅到分散各地借阅。这就要求图书馆优化服务, 努力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4. 要为学生成长提供舞台

在多元化教学模式下, 由于信息技术、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用户寻求广泛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要求图书馆提供的文献资源不仅是馆内藏有的, 也要有馆外的文献资源, 需要进行馆际交流。同时学生的需求也不局限于纸质资源, 还有电子文献信息。师生最需要了解有关自己专业以外的最新网上信息资源, 而这些资源已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文化和科学研究领域。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图书馆责无旁贷, 图书馆应广泛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为学生成长提供快速的绿色通道。如读书月活动、读书征文、文献资源讲座、新生培训、开设文献资源课等。

5. 工作人员素质要稳步提高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传统的服务已满足不了网络环境下读者的要求, 图书馆要利用远程检索系统及校园网的网络信息资源和馆藏信息资源, 充分利用联机检索技术、光盘检索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 使学院师生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让馆内外的读者都可以查阅本馆的文献资源, 打破图书馆的围墙。还可在网上办理预约、续借手续。可推荐优秀书目、发布最新书讯, 尤其是通过因特网、校园网、E-mail传递文献信息等。读者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提出问题。图书馆通过多种方式及时提供精确可靠的问题解答, 实现图书馆与师生双向交流。

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培训, 使其素质稳步提高, 以适应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 适应师生在新时代的特殊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新世纪的图书馆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2]吴战英.高职高专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6 (4) :53~55

警官院校 篇8

一、我国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

近年来, 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逐步推进, 以就业教育为目的的教育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 由于公务员招录体制的改革, 使以考公务员为主要就业形式的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的学生的就业形式更为严峻。有调查显示, 部分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毕业后, 直接从事警察或其他公务员事业的不到总数的30%, 其余剩下的都是自谋职业。然而在这70%左右的学生中, 自主创业的人数屈指可数。

二、我国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必要性分析

1. 巨大的就业压力促使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必须注重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公务员招录体制的改革的推进, 同时又由于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使我国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出现了就业难, 就不了业的局面, 这对于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许是一件尴尬的事。社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岗位有限, 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相反, 我们应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否适应现今社会发展框架。在此种情况下, 我们唯有变革传统的学生培养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以创业来实现就业。

2. 创业型经济的兴起、发展以及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影响使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必须注重培养自己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型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 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创业型经济的到来。创业型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殿堂, 因此, 为了适应创新型经济的发展,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对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为办学指导的高职院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 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对创业意识的要求必然使学校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这足以说明创业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创业以创业意识为前提。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型经济的兴起、发展, 社会就业的压力, 促使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改变, 认识到了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三、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意义

1. 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增加就业岗位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但人才的价值不可避免的要通过就业或创业两种渠道在工作中体现出来, 进而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国有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存在减少趋势, 因而吸纳大学生的空间十分有限。同时, 进入改革实施阶段的国家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都在进行定岗、定编、定员工作, 因此大学生进入机关的可能性也很小。

2. 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物质产品的不断丰富,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尊重的就业动机逐步取代了就业图存的传统就业动机。人们将趋向于采用一种独立的更加成熟的自我就业方式通过开办自己的企业来开创自己的事业, 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在缓解就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 还有利于实现其个人自我价值。

3. 有利于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中强调指出:“高等学校, 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也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 面向社会, 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必然引起传统高职教育理念的革新。

四、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途径

1. 自我意识的树立

创业意识, 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 主要包括创业主体的需要、动力、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目前“僧多肉少”的就业形势, 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学生要自觉树立自我创业意识, 要变被动就业的传统观念为主动创业的新观念, 将自主创业作为我们人生的追求, 将自己的创新思想、所获得的知识和兴趣特长相结合, 以创业实现就业, 走出一条新的就业之路, 实现自己所期望的人生价值。

2. 校内课程的构建

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学校是重点, 校内课程的构建是关键。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首先应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 树立创业教育的观念。第二, 要吸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创业教育成功模式,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更新课程设置, 叫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就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第三, 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既要强调确定性的一面, 也应重视不确定的一面, 有确定性出发, 指向不确定性, 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科学观念, 全面理解科学的本质。

3. 创业活动的开展

学校可以通过鼓励、引导学生开展和参加有关创业活动的社团。在社团里学生们可以开展有关创业的活动等。通过社团可以锻炼学生对市场调查、营销策划、管理团队等有关创业的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际锻炼,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勇气。而且学校也可以开展有关创业的讲座, 请成功人士讲解他们在创业时的心得和管理企业的经验教训, 学生们可以借鉴一些经验和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 以增加他们的创业信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创业型经济兴起的世纪, 创新型综合人才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应在世纪之初, 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育办学的质量水平

摘要: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在目前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培养的时代, 高职司法类警官院校如何顺应时代潮流,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升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 实现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以创业实现就业之路, 成为高职司法警官类院校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司法警官,创业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钟慈方.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模式探讨.科技创业月刊, 2006, (8) 。

[2]胡明宝, 王再新, 王化, 张云.高职高专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模式.湖北社会科学.

[3]黄茂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0, (6) .

警官院校 篇9

一、司法警察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

实践教学在司法警察院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意义具体表现在:

1.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理论教学是从课堂到课堂、书本到书本, 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践教学, 这方面可以大大改善, 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所学知识, 大多为书本知识, 是比较间接的东西。要使所学知识变为真正理解的、比较直接的知识, 就必须加以运用, 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反复运用。

3.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单纯依靠传授现成知识, 而不是发展知识, 培养不出时代所需要的一代新人。而实践教学, 就正可以提高学生这种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教学, 可以使司法警察院校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不仅是学习能力和技能形成的一种手段, 而且还是未来学生获得知识, 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教学, 学生的认识会建立在内容丰富、实事求是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在参与教学实践、掌握必要的知识的同时, 其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发展。

5.走出书本和课堂的实践教学, 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这对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

二、司法警察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司法警察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

司法警察院校实践教学基本上都是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而实验课也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 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 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 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模式下, 虽然也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 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的, 从而导致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是结合实际而进行的。由于受到时间、场地和经费的限制, 多数情况下只能走马观花, 结合课堂教学写实践的感想、见闻、体会, 完成实践报告。毕业实习一般是在第四学年的下学期, 将学生安排到实习基地或按照学生个人意愿去实习。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 一些学生往往因忙于参加公务员考试而无暇顾及, 只是“一章了事”, 毕业实习也形同虚设, 而毕业论文基本上和实习没多大关系。因此, 实践教学实际与司法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层需要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 司法警察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承担着培养全国司法行政尤其是监狱劳教系统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培训司法行政系统领导干部与高级警官的重任, 被誉为我国“中高级司法警官的摇篮”。但是, 通过对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06年、2007年、2008年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分析发现, 这三年共计毕业学生3 681人, 而去监狱、劳教所岗位工作的仅有1341人, 占总人数的36.43%。因此可以得出, 目前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所设专业的毕业生走上监狱、劳教工作岗位的不足半数, 直接导致了基层专业人员匮乏;而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也存在实践能力不强等薄弱环节。当然,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监狱、劳教系统录用人民警察数量的增加远远低于司法警察院校毕业生增加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在司法警察院校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认识不够到位

(1) 从思想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长期以来, 在高等学校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 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等思想观念的指导下, 各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弱化。

(2) 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重视知识的传授, 轻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高等教育中, 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 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对于课堂教学, 学生和教师高度重视;而对于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别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实践教学未能摆到应有的位置,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协作能力比较差。

2. 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不合理

(1)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没有与社会实践的需要相结合, 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学时较少。目前, 司法警察院校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主要是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 实习和实验操作等实践教学为辅, 实践教学时间较少。除了军事训练、毕业实习以外, 学校几乎没有专门的课程用于实践教学, 而用于实质性的实践训练时间更少。而且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总是一成不变, 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而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 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 仍然在我们的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的知识, 却仍被我们置于教学大门之外。另外, 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师生之间很少交流实验实习情况。

(2) 实践教学不成体系。现有的实践教学各环节大多围绕理论教学进行设置, 成为理论教学的简单验证, 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与整合, 学校尚未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3) 在制订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时, 与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结合不是很紧密, 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导致日常的教学与实践脱节。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设置与专业相差太远;二是实践性课程教学的内容没有紧跟专业和时代的发展, 内容陈旧, 已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

(4) 专业课实验中, 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开发性实验的比例严重失调, 验证性实验居多, 综合性、开发性实验太少。目前,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专业课实验教学, 基本上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综合性实验和开发性实验太少。本来具有综合性、开发性的课程设计, 也有与课程设计实验设备灵活性的局限, 以及课程设计内容的陈旧和千篇一律, 失去了它本来的综合性和开发性, 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 更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开发的创新能力。例如, 在心理咨询和测量方面就突出的表现为注重验证性而忽视综合性。

3. 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专业化不强

(1) 实践教学中的专职人员缺乏。专职实验 (习)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力军。目前, 学院对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强调较多, 而对其实验能力要求不高。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较多, 而实验技术人员相应机会较少。长期把实验技术队伍视作“教辅”的观念根深蒂固, 把一些不能胜任理论教学的教师、低学历的人员安排到实验室工作, 导致学历结构极不合理, 总体素质较差, 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2) 教师指导实践性教学的能力不足。近几年, 随着学院不断扩招, 对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很多教师虽然是高学历, 但是从学校到学校, 自身缺乏专业实际工作经验。有的教师从没有去监狱、劳教所学习的经历。由于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 所以很难做到有效指导实践性教学。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 实践教学设备利用率不高, 实习基地不完善

(1) 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设备利用率低下。当前, 学院建有现代监管技术实验中心、矫正教育虚拟现实实验室、戒毒康复技术实验室等16个现代化的实验室, 但实验室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初始状况, 一个实验室和里面的实验设备, 一年之中, 就只有那么几天对学生开放来做实验, 其余时间大门紧锁, 致使设备蒙尘、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利用率及其低下, 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的需要。

(2) 学生实习和基层实习基地的完善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由于监狱、劳教所的特殊性和封闭性, 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遇到一些困难。很多的监狱、劳教所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同意接受学生实习, 也只能作为参观性实习, 一般不具备让学生参加实际操作的条件, 使学生无法体验真正的教育和改造, 不利于学生实践知识的增长。虽然学院在全国建立了33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但是由于分布较为分散, 也不是很健全, 学生实习也主要靠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 组织集体实习的次数不多, 这不仅导致了实习效果差, 而且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尤其是学院的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还未建立实习基地, 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5. 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健全, 缺乏科学的、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

(1) 目前, 学院的实践教学主要沿用理论教学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 这种考核显然无法真正检测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水平, 加上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不健全, 老师对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有很大的随意性, 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 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由于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考核体系, 综合性专业实践教学活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 校内没有办法开展专业实习活动, 大规模的去校外实习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 学校在组织这些专业性实践教学活动时, 形式多一些, 实效少一些。

三、司法警察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一) 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提高认识, 把实践教学环节真正作为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来抓。

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 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才能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

如果要使实践教学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需要, 就必须抛弃理论和实践教学地位不等的认识, 提高对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作用的认识, 把实践教学摆上和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 完善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

1. 实践教学内容多样化。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必须在课程中改造和更新实验内容, 使实验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课程安排上, 尽量加大实验的课时数, 在实验上不要盲目追求实验量的多少, 要更注重实验质量的提高。

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积极鼓励和组织专家教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以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或者教学计划, 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设置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存在的问题, 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尝试。

(三) 完善实践教学计划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制订好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 要从司法警察院校的实际出发, 不能照搬其他普通学校的模式, 特别要考虑本校生源质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和本校师资、实践教学条件的实际, 来全面完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如果不符合本校的实际, 执行的效果就会很不理想。

2. 不断更新实践性课程教学的内容, 做到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实践教学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内容也应随之而改变。必须根据科学的最新发展, 对课程进行补充、更新和重组, 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的核心知识, 又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进展和动态, 同时又具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逻辑结构, 更重要的是要与社会需要接轨。

(四)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推动实践教学的主体, 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质量。

1. 建立专业的实践教师队伍, 定期对实践教师进行培训, 丰富实

践教师的实践经验, 大力支持实践教师参与各类型的实践活动, 提高实践教师队伍的实际动手能力, 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 对不符合实践指导教师能力要求的教师取消其指导资格, 保证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2. 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规划, 把好进人关, 并对现有人员进

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和提高, 同时, 努力创造有利于实践教学队伍成长和才干发挥的环境和条件。

3. 学校应该制定有关政策, 吸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担任实验中心 (室) 专职教师。

在此基础上, 对全校实验技术工作人员进行定岗、定编, 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新的措施 (例如, 教学实验中心人员职称评定系列单列等) 。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 加强师德教育, 建立一支高水平实验教学专职队伍。

3.加大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 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为教师创造条件, 定期到有关监狱、劳教部门挂职锻炼, 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

4. 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聘请监狱、劳教实践能力强的人民警察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利用他们的丰富实践经验, 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五) 增加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1.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 必须增加对实践教学的投

入, 做好实践教学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可以利用学院的教学资源与就近的监狱、劳教所建立教学互赢关系, 引进资金投资实验室, 节省双方成本。要尽可能增加实验室的利用率, 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此外, 可通过学校和监狱、劳教所合作的形式, 建立数量充足、专业对口、互利双赢的实习基地, 使实习基地成为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

2. 根据实习基地分布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 学校可以遵循就近的原则, 组织学生到北京、河北区域内的司法机关进行集体实习。

这样就可以克服因分散造成难以监管的困难, 还可以调动学生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组织好实习这一教学环节, 要使它不流于形式。

教学、实践、就业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是一种警察院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较先进的模式。可通过这种实践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并为监狱、劳教所的特殊工作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六) 建立有效、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1. 实践教学的考核首先是对教师的考核, 可以采用学生问卷调

查反馈信息、系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学院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 并实施相应的奖惩办法, 进而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敬业度。其次是对学生的考核, 要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 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综合能力考核, 达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灵活多样、分散、时间长等特点, 要求必须有科学的法制保障体系, 否则, 实践教学就不能科学运行, 就起不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用。通过制定并推行有关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 如《实践教学规范》、《实践教学人员工作职责》、《实践教学工作量奖惩办法》、《实验室管理规范》、《实践教学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等, 使实践教学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档案化。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必要环节。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为例, 通过对现阶段司法警察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得出了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警察院校,改革,对策

参考文献

[1]孟亮.关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北农机化, 2007, (5) .

[2]陈建平.高等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教育模式的转型[J].东南学术, 2008, (1) .

[3]林伦, 于新文.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2, (1) .

[4]雷鸿斌.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科教文汇, 2009, (13) .

[5]林雪燕.改革高校实践教学,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J].时代教育, 2009, (3) .

[6]李阳.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006.

警官院校 篇10

关键词:警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分析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利与弊, 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和依据。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对于警察类专业的学生课题教学模式改革尤为重要, 由于未来对警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那么在警察类高职院校教学中就要注意凸现实践技能的培养。而目前警察类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当前警察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 实践教学模式认识不够深刻, 大多流于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这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知识来源于实践, 能力来源于实践, 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 高职院校对实践性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尤为重要, 对于警察类高职院校更是如此, 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性教学的认识仍然不到位, 实践教学的课时量过少, 实践性教学于形式, 教学中不能保证学生全面、系统、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

(二) 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教育在我国建立发展仅20多年的历史, 虽然历经改革, 但在实践教学中, 仍沿袭原来的教学模式或盲目效仿普通高校的做法。在警察类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 实践教学的方法只限于案例讨论、观摩等动眼不能动手的方式, 使学生对实践教学兴趣较低, 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依旧倾向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传授, 而把实践教学放在次要地位。

(三) 实践教学条件简陋

由于高职院校专业的特殊性、从业环境的特殊性, 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较高, 校内需要建设相关的实验室, 校外实训基地等实践性教学设施, 但警察类高职院校由于发展时间较短, 底子较薄、资金短缺, 实验设备相对落后, 校内仿真的教学设施很难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构建困难重重, 学生模拟教学的实践教学环境较差, 很难使学生在这些环境中锻炼必需的专业技能。学生实习和基层实习基地的完善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由于警察类行业的岗位特点, 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遇到一些困难, 很多的公安机关和法院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 即使同意学生实习, 也只能作为参观性实习, 一般不具备让学生参加实际操作的条件。

(四) 行业教师偏少

实践教学需要足够的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警察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没有真正出过校门。没有参加过真正意义的行业实践, 有些即使是参与了一些实践, 但由于与基层对接顶岗体制不完善, 不能真正融入到基层, 参与到实际工作中, 加之某些教师由于自身不重视实践, 使得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 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实训等相关任务, 有的甚至还误导学生, 从而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五) 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是近几年才被高职院校逐步重视并开展起来的, 应该说, 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 学校大多都已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自如, 但对于实践教学缺乏科学、规范的体系标准。在具体实践教学中, 考核评价标准不一, 指导教师各行其是, 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 这样也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警察类专业职业素质与能力分析

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司法警务专业为例



根据该专业的能力要求,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已贯彻实施。教学过程按照任务引入、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的过程实施, “教学做一体”融入教学活动中, 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使教学做真正成为一体。

三、警察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意义

实践教学在警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意义具体体现在:

(一) 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 理论教学是从课堂到课堂, 书本到书本, 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 通过实践教学, 这方面可以大大改善, 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所学知识, 大多为书本知识, 是比较间接的东西, 要使所学知识变为真正理解的, 比较直接的知识, 就必须加以运用, 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反复运用。

(三) 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技巧, 单纯依靠传授现成知识, 而不是发展知识, 培养不出时代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而实践教学, 就正可以提高学生这种综合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 可以使警察高职院校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

(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不仅是学习和技能形成的一种手段, 而且还是未来学生获得知识, 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之一, 通过实践教学, 学生的认识会建立在内容丰富, 实事求是的感性材料基础上, 在参与教学实践, 掌握毕业的知识的同时, 其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发展。

(五) 走出书本和课堂的实践教学, 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使学生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对学生扎实的掌握知识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

四、实践性教学创新模式

教学过程按照任务引入、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的过程实施, “教学做一体”融入教学活动中, 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使教学做真正成为一体,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双方, 教师是主导, 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警察类高职院校课程理论包含了许多经验性的内容, 实践性、操作性强, 强调实际的动手能力, 其单纯的理论讲授无法满足技能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此, 模拟实践、实习实践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能全面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 提高学生的实践。警察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应该突出和加大这三个环节。

(一)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目前我园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令人堪忧, 体质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着耐力差、心理素质低下、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而对于警察类院校的学生, 身体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但目前的状况是警校的学生去参加面试有时不如普通院校的学生, 究其原因, 体育锻炼不够、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被认为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 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具体做法:

1. 开发高职体育课程资源。

由于高职专业繁多, 高职院校所处地域不同, 在遵循《纲要》的基本要求下, 从各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和当地与学校的课程资源出发, 依据各职业院校的办学思想、专业设置特点、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 开发设计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课程。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开发、利用, 教师不但要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为教学服务, 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 走出课堂和学校, 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开发高职院校课程资源, 形成自身特色课程体系, 还要注重开发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人力资源, 不断充实师资队伍, 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 改革高职体育课程结构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调整课程结构, 建立具有职业特色、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依据高职体育教育的两大属性 (健康属性和职业属性) 与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要求, 与其相对的课程结构是第一学年开设体育选项课 (一学年上、下两个学期选择两项体育项目) , 不分系别、班级, 合班上课,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体育基础等情况, 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第二学年开设职业体能课, 按原班级上课, 结合本专业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3. 优化高职体育教学内容, 力求课程内容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

(1) 充实体育基础理论教学内容, 传授各类职业性疾病症状与预防措施、健康保健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等, 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文化素养, 提高学生自我保健及自我锻炼的能力。 (2) 选项课, 应安排竞技运动中文化含量高、健身价值大、娱乐性强的项目, 使学生毕业后能把在校培养的体育能力和技能带到社会和生活中去。 (3) 职业体能课, 应选择与职业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素质内容。对于警察类专业的学生, 学校应该多设置一些与具体岗位所需技能相关的警体课程, 使学生在学校掌握基础的警体要求, 以适应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

4.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在警察类高职院校警察类专业体育教学过程中,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启发教育,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教学方法要讲究多样化, 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 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 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

5. 完善考核制度,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目前, 警察类高职院校警察类专业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偏重于技术考试, 为了使评价方式对学生既公平又能凸显职业教育的特点, 还应改革体育成绩的考核方法。学生的体育成绩从理论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学习态度 (包括创新能力) 出勤情况 (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出勤情况) 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身体素质和技术考核并重。

(二) 校内模拟实践教学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按行业实战模式建设, 构建“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岗位化”为一体的“真实”工作情境, 使课堂与工作场所一体化, 并以此为依托, 实现工学结合, 使校内实训课时数占总实训课时数的比例达到65%。

1. 模拟实践的教学价值

模拟实践教学法, 是指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典型真实的案例为原型, 以理论知识为依据,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开展模拟实践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 可以弥补课堂讲授的单一性和抽象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独立思考和分析, 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达到掌握基本理论的教学目的。

(1) 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环境的情境性。模拟实践的情境包括选择案例素材及模拟实践的环境。一般要求以典型真实的素材为蓝本, 设计时间、地点、具体的情境。模拟要接近现实, 这就求具有一定的模拟实践现实环境, 专用的模拟实践室可供教学反复使用, 角色的扮演分别由学生自行担任, 事先要选择适合角色性格的学生, 要提前准备, 让学生熟练素材的内容, 能够很快进入角色, 并能真正感受到真实场景的再现。

(2) 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模拟实践教学就是通过案例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 给学生一个动手能力培养的机会,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不仅对课堂的理论知识有了新的理解, 同时也强化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任务为驱动,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化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增强了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性。

(3) 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 由于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 进行现场教学是比较困难的, 实践性教学又强调教学与实践紧密的结合, 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为实际技能, 模拟实践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其优点就是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 通过创设一定情境, 系统地模拟实际发生的过程, 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三) 课内校外实践模式

课程内校外实践性教学性更能体现多元、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活动, 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内校外实践, 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 拓宽眼界和提高实践技能, 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模式。我们可以集中组织学员到指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去观摩实践学习, 也可以集中一段课时, 以小组为单位, 将学员安排到课外这些基地进行实践学习。由我们的校外兼职教官亲自带领学员进行实践, 授课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课内校外实践学习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到实践部门去,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践结束后, 学生提交实习资料和报告, 教官做出学生实践鉴定, 授课老师将其列入平时作业成绩中, 这样平时学习不仅能考核其理论知识, 也较全面地考核了其实践能力。

1. 课程内校外实践的教学价值

课程内校外综合实践是将学生理论知识最快地转换为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边理论学习边实践操作, 这种实践模式不仅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还能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运用最快地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能及时发现理论讲授中的欠缺, 填补学生没有学到的知识内容, 这种模式是一种理性学习到感性学习、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最快转换的模式。

2. 课程内校外实践的条件

加大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巩固和加强, 另外与相关部门进一步交流沟通达到合作, 拓展新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为学生毕业就业奠定基础。

(1) 学生的知识结构条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校内实践的相关经验。学生在正式实践前, 应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校内进行了相关的实践训练, 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 校外实训基地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的起点, 也是对校内实训场所、功能、设备不足的有效补充, 是学生直接接触生产或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 这种培训有利于他们掌握岗位技能, 提高实践能力, 缩短工作的适应期。课程内校外综合实训需要这种有效的训练空间, 来实现“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重要突破。

3. 课程内校外实践的组织实施

课程内校外综合实训要制定详细、周全的方案;联系校外实训基地, 落实指导教官, 并将学生分组安排指导教官, 按2~4人一名教官的比例配备安排指导;对学生实践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 布置实践作业;在实践过程中授课教师跟踪配合;实践完成后教官要对每位指导的学员做出综合评定;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安排课时进行讲评, 对实践的综合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将课程内实践作业及评比情况按比例记入到此课程学生的综合成绩之中。

总之, 警察类高职院校警察类专业是与普通院校的专业是有区别的, 在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多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最主要途径, 是高职教育的主体教学之一, 为了实现警察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为我国司法、公安机关多输送优秀的人才, 势必应重视实践教, 学体系及其模式的探索和总结, 强化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教论坛, 2002, 20.

[2]唐长国.“警”字特色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与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

[3]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9.

[4]蔡炎斌.论公安专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1) .

高级警官如何炼成 篇11

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担负着维护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的重要职责。公安系统高级警官在公安工作中则发挥着主导作用,作为主持一方平安的地方公安厅局长们,他们是怎样一个群体,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委员、进修部主任张培文。

公安厅长无疑属于高级警官。张培文介绍说,上世纪70年代以前,在全部24级干部级别中,13级以上都可以看作高级干部。在公安系统内对高级干部没有严格界定,基本与地方相当。授衔后,警监以上均可视为高级警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内的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培训对象主要是公安系统厅局级干部、地市级局长。培训对象的级别最低为一级警督。

“公安机关队伍的性质就是法律性、政治性比较强,这就决定了高级警官的培养任务重心,总是追随中央的新决策,而且跟得很紧。”张培文说。

政治放在第一位

新中国最早的一批公安厅长还要追溯到30年代在延安建立的第二期情报侦察干部训练班。当时边区情报保卫干部缺口很大,有文化的干部缺口更大。于是1938年进行了第二期情报侦察干部培训。

1939年2月第二期培训班开学,学员20多人。解放后,在当年的这批学员中,侯良后任新疆公安厅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杜定华后任新疆公安厅副厅长、新华社纪检组副组长;杨岗后任四川省公安厅长;伊里后任陕西省公安厅长;薛光后任新疆公安厅长;乔庄后任云南省公安厅长。其他人则在国家安全部、解放军军事法院以及总政治部等单位任职。

军队保卫干部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公安系统高级干部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伊始,公安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新生政权,侦破潜伏敌特。这些部队干部有秘密工作经历、经验丰富,长久以来他们的任务重心就是保卫中央、保卫领导、锄奸锄特。

随着上世纪50年代裁军,大量部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公安系统。地方公安厅长一般对应军、师级干部。在一些培训机构中,这些“老革命”也会和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一起学习刑事科学技术等内容,提升专业化能力。

张培文说,从新中国初期一直到70年代,对公安厅长等高级警官特别强调作风和能力建设,政治放在第一位。原北京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刘涌在回忆文章中曾提出,“亲临现场,走群众路线,不准使用美人计”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领导人对公安工作的基本要求。

从大学走出的高级警官

1978年后,改革开放带来人财物的大流动,社会进入快速变化时期,随着利益目标的多元化,犯罪诱因明显增多。面对剧烈变革,延续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警务方式的高级警官,特别是负担地方治安任务的公安厅长们,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1983年9月,公安系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严打”行动。张培文认为,整个80年代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相当繁重:法律制度不健全、影响社会治安的因素较多,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国门初开,社会治安迅速恶化。

整个“严打”时期,刑事犯罪案件数量下降,但整体上有起有伏,甚至出现过“越打越多”的困惑。

面对动态社会环境下的流动犯罪和治安问题,公安系统开始反思“打和防”的关系,并在制度上嘗试了一系列改革。1985年,公安部要求省会城市、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要建立治安巡逻网。1991年11月召开的第18次全国公安会议进一步明确,建立以人民警察和武警为主体的城市治安巡逻制度。从1987年到1996年的近10年间,110快速反应机制在全国大中城市全面建设。

为切实提高动态环境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中央和公安系统高层意识到,必须整合公安机关内部资源,实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这些能力的提升,首先反应在地方公安厅长等高级警官身上。

“当时培训已解决不了高级警官的问题,需要从基础层面进行提升,特别是文化教育层次。”张培文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安队伍人才紧缺,“特别需要建立公安系统自身的院校,培养专门人才,提升文化学历层次。”

在此前的政治运动中,一批长年从事一线工作的老公安被“打倒”或“靠边站”,等到运动结束,有经验、年纪又适合公安厅长等高级职位的干部并不多。

“后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公安系统的学历教育才提上日程。”张培文说。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各省公安厅、地市公安局开始筹建专科的警官院校,1984年还建立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从更高层次学历教育中走出的警员,逐步成为高级警官的新来源。

张培文说,从80年代中期开始,公安厅长等高级警官的结构发生了一个变化:军转干部仍占较大比例,还有从地方党政系统调入的官员,但大学毕业后进^、公安机关工作的越来越多。

高级警官最关注群体性事件处置

进入新世纪后,高级警官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快速提升。“前几年,在公安系统找研究生还是凤毛麟角,现在多了。近期开设的一个警监培训班,硕士、博士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十几。不少授课老师感叹,这些学员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比老师还要深入。”张培文说。

高学历化让高级警官有了比以往更加综合的知识结构,在执法决策的把握上更加全面。但是高级警官仍面临着很多新挑战。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权利意识的不断高涨,以利益冲突为根源的社会矛盾开始从隐性走向显性,执法机关如何以新思维、新方式应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社会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进行专业化研究、制度化建设的重大命题。而高级警官的思维、理念事关社会矛盾的处理效果。

“新老矛盾交织在一起。对公安执法形成新挑战,这种挑战集中在高级警官身上,就是要知道如何把握趋势。”张培文说。

2006年以来,公安部加大了对高级警官的培训,在业务课程设置中增加了不少新专题,比如:依法行政与公共管理、公安信息化、世界警务发展趋势、反恐、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等。

2007年,高级警官学院举办了首任厅局级公安领导培训班,还在业务课程的设置中增加了一个专题: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最近这些年,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公安工作最重大的挑战之一。

“去了以后,保护老百姓是一定的。但是冲突一发生,警察被刀枪棍棒一袭击,招架不住了怎么办?靠以往的政策,第一这是人民内部矛盾,第二不能动用武器装备,第三,尽量现场处理。但在今天的形势下怎么解决更好?”张培文说,不少厅级干部都表示非常欢迎有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专题学习。

事实上,这是当下高级警官们最实际的困惑。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没有成文的处理程序,也没有现成的法律依据,基本上依靠自身的临场应变来决策。

张培文告诉本刊记者,现在高级警官的培训都涉及此专题。不过在“群体事件问题处置”的专题讲授中,老师们的说法还是相当谨慎,主要讲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关键是让厅局级领导准确把握当前的社会稳定形势。老百姓的诉求越发多元化,虽然诉求渠道有,但有些并不畅通。”他说。

高层的思维

翻开高级警官的培训课程表,本刊记者发现有不少时效性、针对性很强的专题课程,包括新闻发言人课程、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等。很多专题并不是高级警官学院自已设置的,而是公安部党委研究决定的。

譬如今年刚开设的执法规范化专题班,负责高级警官学院工作的张培文说,执法规范化一直是高级警官培训的内容,今年则要求各地分管法制的公安厅副厅长带队参加。

“公安机关执法不规范引发了很多问题,这几年办的错案也报道了不少。”张培文说,“培训班只是把公安部党委的决策、工作部署落实到基层。公安部领导都会亲自到现场授课,将自己对执法规范化的所思所想直接交流。”

值得关注的是,眼下对地方公安厅长等高级警官的培养已不仅局限于国内。近年来,一些高级警官研修班已走出国门。

物业公司里的警官 篇12

“大家好,我叫徐祯卿,我是一个新兵,还望大家帮助我。”徐祯卿满脸通红,站起身来说道。

“从今天起,徐先生就是我们项目部的保安经理了,我们要积极配合徐先生的工作。”肥头大耳的项目总监操着一口并不熟练的普通话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绢擦汗。

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位传说中的保安经理,后来,大概过了好几个月后才得知,他是上海市卢湾区公安分局派驻项目部的保安经理。说也奇怪,一家人数不多的物业公司,根本没有多少秘密可言,但对于这位空降项目部担任保安经理的徐先生,项目部里的人知道的还真不多。

早秋里,大约是物业公司这种业态刚刚出现在中国上海滩的时候,即1992年前后,公安局会派遣一些在役警官到物业公司里任职,与中国香港不同的是,香港是退出现役的警官、警员才能到物业公司里任职,他们是个人求职行为,低阶的老年警员到物业公司担任保安员,高阶的警司督查则赴任保安经理甚至物业公司总经理等职。中国上海滩物业公司里的警官则是属地公安分局委派进来的,而这些被委派到物业公司里担任物业公司或其项目部里的保安经理一职的多半是即将退役的现役警官,他们的薪酬福利是分局跟物业公司事先谈好的,也像其他聘请的员工那样有一张工资卡,每月初或者每月底入账,惟一不同的是,那些工资卡并不在被委派进入物业公司的警官手里,而是在分局有关部门手里,这是与后来出现的劳务派遣操作的最大区别。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初,大约在2008年前后,这种情况才逐渐从物业公司里消失,与之同步的是中国上海滩及其各区县公安分局都成立有保安服务公司,这种亦官亦民的运作方式也一直延续到2008年前后,保安服务公司才开始转制,现役警官或者警员要么继续公务员身份,要么脱警服到保安服务公司任职。

这些派驻物业公司及其项目部的老公安们,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老梁。差不多每个月一次的聚会,我都能在非工作场所见到老梁,老梁为人谨慎,无论是年龄还是长期的警界服务经历,都让他养成了处变不惊的沉稳性格。有一次,好像是老梁生日的那场大酒,临近退役的老梁也真的喝大了,在我装傻卖乖的攻势底下,老梁拿出了那本我好奇已久的笔记本,这本笔记本,老梁总是随身带着,从不轻易示人。原来,那本笔记本上记录着由他经手处理过的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以及最近的落脚点,因为他即将退役,所以,他一直通过他的徒弟打听由他经手的犯罪嫌疑人的下落和状态,我想,这种谨慎或许他担心寻仇伤害到自己的家人。所以,在临近退役之前,他将自家位于市中心的老宅子卖掉换到中外环间的新住宅。尽管他即将退役,但他还保持每天锻炼身体,最重要的锻炼项目就是跑步,无论春夏秋冬,有一次,在训练驻场项目部保安员登楼比赛的时候,他登楼梯的速度连我们这些小伙子都没法比。

物业行业内,对派驻现役警官担任物业公司或其项目部保安负责人的看法不一,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认可的。在有关物业公司承担的包括住宅在内的安防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的时期,把现役警官派驻物业公司或其项目部也不失为一种社会管控的策略,其退出机制也比较平顺。

同一时期,由各区县公安局直属领导的保安服务公司也应运而生了,只是在政企分开之后,脱离了与公安部门的隶属关系,那些保安服务公司的生意也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就是原先由公安部门一手扶植起来的保安服务公司的业务就比较单一,且并未涵盖物业服务所需的治安安全、消防安全、应急处置和风险管控,那些保安服务公司的管理者并未从安全技术和风险管控技术方面入手,故而在服务技术方面起步的时候就埋下败笔,更不用说日后的经营思路和理念了;其二那些保安服务公司在经营管理与私营保安服务公司之间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在用人和市场运作方面,国营保安服务公司根本无法与私营保安服务公司公开竞争,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无论是私营还是国营的保安服务公司,都从雇佣本地人转变为雇佣外地人,在那些保安服务公司里当保安员的月收入就是每年官方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假如不加班的话。那些保安服务公司就是赚取给物业公司人头费报价与当年月最低工资标准之间的差价,没有培训、没有多余的福利、没有晋升的可能性,因为那些保安服务公司的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部门经理、分公司经理等等职位连内部都排不过来了。

除了隶属于当地公安分局这层关系,那些保安服务公司几乎没有竞争优势,随着2008年国务院开禁私人保安服务公司,那些从分局乃至市局退役的、转业的警官也纷纷下海,组建自己私人的保安服务公司,据说那个时期,能够拿到《保安服务企业备案证》的只有7家,后来出现了10家以上,再后来说是比较正规了,开始像物业公司资质等级管理那样,提出了保卫师、助理保卫师等职业认证要求和开办私人保安服务公司需要多少等级的保卫师、助理保卫师等等的门槛要求,想当年什么都没有的要求,现在都要有了。这是一个大的背景,人们不难看出,其中的利害关系和巧妙,但假如长此以往,或对这个社会的根基不利,这一段历史或将需要被铭记。

话说被派驻物业公司及其项目部的那些警官们,大多数为两杠两星,在公安系统里大多数任职派出所所长或副所长,就是现在的警署署长或副署长。总体而言,这批派驻人员都是即将退役或退休的老同志,他们说话不多,一般都比较难于接近,但对于治安安全的业务都比较熟悉,在处理治安业务的时候,也比较有策略,消防安全也略懂一二。单从这一点,似乎也可见一斑,中国上海滩的城市管理者的基本逻辑就是派人进驻了,就安全了,至少在面上是这么认为的,这有点像国企里的用人原则,喜欢任用党员作为部门乃至企业的关键岗位的领导。

上一篇:传统中小企业下一篇:双离合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