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外语教与学》

2024-10-02

《中学外语教与学》(共11篇)

《中学外语教与学》 篇1

一、研究缘起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本文以下简称“复印资料”)是我国学术界中最具影响力的二次文献——专题期刊,兼具资料与评价功能。在信息冗余的时代,“复印资料”已成为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影响力和人文社科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曾进行过统计,表明“复1印资料”始终居于该馆中文图书馆借阅之首位。“复印资料”在文章筛选中,严格遵循“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是炙手可热的名人大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作者,最终都要凭借文章自身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代表性来决定其取舍,因而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作为“复印资料”文献系列之一,《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2,创刊于1991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创办21年以来,该刊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与学术相结合,推崇创新、广博和实用的办刊特色,办刊严谨、科学、规范、实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学外语教师、科研人员及其他语言教育爱好者,在中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系统研究《中学外语教与学》转载文章的特色,不仅对了解国内高水平中学教育研究的动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提升中学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水平、提升其自身学术成果质量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

基于此,我们特就栏目设置和作者情况等几个方面对该刊2007~2011年间的载文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

二、栏目的设置及分布

(一)栏目设置分析

栏目设置可以从多方位、多层次来突出期刊的总体设计水平,丰富相关的信息内容(陈天、张顺生2011:2)。有鉴于此,我们对《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2011年细分栏目设置进行统计,结果发现(见附表1):

1.该刊唯一连续5年开设的栏目是“教学设计”,充分说明该刊对此的重视。

2.栏目设置总体较多,5年栏目总数分别为16、18、21、11和19个,且内容变动较大。

3.载文数量5年分别为337、283、215、216和207篇,呈逐渐减少趋势,文章平均长度越来越长,这表明探讨问题越来越深刻。

4.2009年后剔除了“卷首语”、“佳作欣赏”和“咖啡话廊”等明显属于非学术性的栏目,新增了“教师发展”一栏。可见其办刊理念从“教与学兼顾”转为侧重“教”;从“学术通俗兼顾”转为侧重“学术”;从关注“常规”到“常规”和“热点”并重。

5.“专题”一栏所占篇幅逐年增加,体现其办刊越来越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这些都对中学教育研究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二)栏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结果看,我们也发现该刊栏目设置存在三个问题:

1.品牌栏目不够稳定,五年间只有“教学设计”是常设栏目,应当有相当一部分栏目保持稳定比较理想。

2.部分栏目设置大同小异,“高考研究”与“高考解析”,“课程改革”和“课改探索”,“前沿视点”与“理论前沿”等栏目似乎彼此重合,建议栏目名称保持前后一致。

3.有些栏目,如2011年新设置的“理论前沿”全年仅有1篇,显得过于单薄,应当酌情予以充实。

三、作者机构、合作及群体地域分布

调查作者群体机构情况及群体地域分布无疑有助于了解我国各地中学外语教学研究情况,统计发现(见附表2):

(一)作者所属机构情况

《中学外语教与学》转载文章作者群体分布近几年趋于稳定。作者群性质与服务对象紧密相关,中学一线教师是主力军(年均占比49.7%)1,且比重处于直线上升态势,由2007年的39.8%增至2010年的59.7%,并在2011年继续保持稳定。这也许是因为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普及,许多地区招录硕士研究生为中学教师,原有师资力量也通过进修等方式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如此一来,中学英语教师的研究能力明显增强,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的科研意识不断加深,其投稿积极性必然随之提高。高校教师在其自身能力、兴趣和职称评价机制的推动下对学术研究关注一如既往,在载文中也占相当大的比例(约27.1%)。其他人员则声音渐弱,大概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而转移了兴趣,所占比重已由2007年的36.5%直线下降至2011年的14.5%。

(二)作者合作情况统计

论文作者合作度是在确定时间、地域内某种或者某类期刊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它是期刊论文作者合作研究程度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种刊物作者智能的发挥程度。其数值越高,合作智能就发挥越充分(舒畅、刘金龙2010:46)。我们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附表3),发现:近5年间,《中学外语教与学》上合著所占比例由9.2%渐升至16.4%,跨单位的合作大量存在,特别是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的合作,作者们越来越注重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有无。这也侧面验证了,“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是当今教育科研的必然趋势”(张世勇等2010:68)。

(三)作者群体地域分布情况

文章质量是刊物的生命,研究者的来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范盛銮2007:127)。数据显示(附表4):被该刊转载作者分布在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证明该刊覆盖面甚广,是一本能够代表全国性中学英语教育研究情况的刊物。

除部分作者没有说明外,近5年被转载作者单位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781篇),占总数的62.2%,而中部地区(187篇)和西部地区(151篇)分别仅占14.9%和12.0%。以5年合计数为准,地区前5名分别为浙江(201篇)、江苏(196篇)、北京(100篇)、广东(73篇)和上海(46篇)。这一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据统计,2001~2010年刊载在《中小学外语教学》地区排名前5名依次为浙江、江苏、北京、广东和湖北(陈天、张顺生2011:3)。《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2005年载文量地区前5名是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和山东(侯志红2008:82)。换言之,教研成果也说明: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是我国内地毫无争议的教育五强地区。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科研水平是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舒畅、刘金龙2010:45)。我们还发现《中学外语教与学》办刊越来越规范,其载文中2007和2008年分别有85篇和41篇没有作者单位,2009年后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

四、载文源刊情况

期刊被转载量反映的是期刊被转引的绝对量,数值越大,说明该期刊在学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越大。转载率指标反映的是期刊自身被“复印资料”转载的相对值,它消除了刊期和发文量的差异,能够直接反映某一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状况,便于期刊之间进行比较。各个期刊包括大学等机构都很重视这两个指标。

统计表明:2007~2011年间,《中学外语教与学》共刊载论文1258篇,源刊中既有《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教师》等学术刊物,也有《中学生英语》等教辅刊物。每年源刊至少56份,其中核心期刊年均约10份(见附表5)。我们根据期刊被选用次数排列出前5名(见附表6),其中,中学外语核心刊物《中小学外语教学》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因集中体现了中学外语教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毫无悬念地成为被转载来源佼佼者。近3年,仅两者被转载量合计达157篇,占总转载文量的24.6%。这反映出:《中学外语教与学》的确越来越重视学术;中学外语界两大核心刊物编辑态度严谨、刊物质量优势明显。

此外,该刊5年中还转载过《课程·教材·教法》《教学与管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山东师大学报》和《教学月刊》等核心期刊的文章。

《海外英语》《英语知识》《英语沙龙》和《大学英语》等部分刊物则正从该刊逐渐淡出,这很可能是因为:这些杂志大多属于通俗杂志,而《中学外语教与学》的办刊宗旨已从“通俗兼顾学术”转为“学术兼顾实用”;这几者主要以大学为对象。

可以预见,未来《中学外语教与学》转载文章源刊仍将秉承多样化的道路,其中,1.《中小学外语教学》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将保持主要来源刊物的地位;2.《教学月刊》《英语教师》和《课程,教材·教法》等学术含量较高的刊物地位或将得到提升。值得祝贺的是,2011年,虽然《英语教师》每期刊载的论文由原来的20余篇骤降为10余篇,且关注面也拓展到高校英语教学,但是《英语教师》2011年被“复印资料”转载量仍达12篇,可见刊物质量并没有受到影响;3.由于其突出的领域优势,《中学生英语》(教师版和高三版)等较成熟的基础教辅刊物将稳占一席之地。

五、单项技能教研情况

根据听、说、读、写、语法、词汇六个单项语言技能分类,我们也对被转载教研文章侧重进行了统计(见附表7)。

数据表明:3年间,仅以文章标题为参考标准,《中学外语教与学》中分论单项技能教学的文章和论文共226篇,约占载文总数35.5%。为取得对比数值,笔者进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输入篇名“大学英语”并含“**教学”,发现同年间,共有大学英语教学文章和论文9593篇,其中专述各单项技能教学的文章2285篇,占23.8%。可见,中学更注重分项技能培养研究。其尤以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为多,3年合计数分别达65和62篇,占10.2%和9.7%。关注度呈稳定上扬趋势的是阅读和语法教学,单年占有比例分别从2009年的7.9%和4.2%直升至2011年的11.7%和10.7%。可见,规范读写能力一直是中学外语教学研究的重心。听力教研成果相对匮乏,3年合计19篇,占3%。论“说”的则只有13篇(2%)。值得一提的是,6项技能中,《中学外语教与学》曾于2011年特别设立了词汇巧讲妙学专题、写作教学专题和阅读教学专题,当年却没有转载专论口语教学的文章,可见中学外语教学对“说”的关注度有低入尘埃之嫌,这背后的原因恐怕比较复杂,但无疑吻合现行中高考题型特点。

六、结语与思考

经过统计分析,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学外语教与学》有着开阔的视野和显著的时代特征。转载作者以中学一线教师为主,他们在治学、教改等方面经验丰富,其真知灼见极具启发性。刊物本身经过多年精心整合,编辑质量稳步提高,其理论性、综合性、信息量和文章深度随之提升。从栏目设置到源刊都坚持与中学外语教学紧密联系,研究方法及视角多样化。总之,《中学外语教与学》洋溢着浓郁的学术氛围,其无愧于全国教育类权威期刊和中小学骨干教师必备刊物之称号。当然,本统计还反映出一些问题:

由于经济、地理等诸多因素的缘故,高质量论文的产出在地域分布上存在巨大差异。有些地区,如西藏、青海等,多年未见转载,应引起重视。

从可辨识的部分来看,《中学外语教与学》刊文作者中高中教师数量远超初中教师,能否认真挖掘和引领初中英语教师科研队伍是我们应当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呼吁,可能的话,知名中学外语期刊可以更努力地解决这一课题:如《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可以再分为高中版和初中版;《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可分为高中版、初中版和小学版;《英语教师》可分为大学版和中学版,甚至大学版、高中版和初中版。当然,初中英语教师本身“应当清晰认识到学术成果在年龄上的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行事,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扎扎实实地积累知识和经验,真真正正地做学问,做到厚积薄发,集腋成裘”(李勇勤等2009:38)。这样,初中外语教学研究必将大有所为。

从单项技能教研调查中看到:目前为止,中学外语听说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理论成果少得可怜。但实践证明,日常生活交往中,人们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教育部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1:“英语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中学外语听说教学与测试应是一个期待更多关注的领域。另外,考虑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业已发生较大幅度的听说倾向,如何从这个角度建构好基础外语教学与高等外语教学的衔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对象。

附:

注:1.机构分类以署名单位为准,中学教师指各类中学教师;高校教师指各类大学教师,包括在大学进修人员,如研究生等;其他人员指各级教研部门、出版社、杂志社及部分没有注明作者所属单位的数目。2.两个及两个以上作者撰写的论文以第一作者单位作为统计对象技术标准。

注:三个地区的划分依据是大陆目前对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即: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区有8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共12个,分别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

注:《中学生英语》涵盖教师版和其他版。

注:1.以文章标题为基准,不重复计算,“听说”类计入“听”,“读写”类计入“读”。2.百分比是该年(或三年)刊文总量的相对值。

摘要:本文以《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2007~2011年60期转载文章总量为资料统计来源,从栏目、作者、载文源刊、单项技能教研四个方面对该刊载文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通过描述性实证研究,尝试从被转载情况这一角度梳理2007~2011年间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研究概貌,以求为相关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学术成长提供某些参照。研究表明,《中学外语教与学》办刊与时俱进,转载文章体现出严谨与创新精神、涵盖了理论兼实践内容,同时体现出越来越鲜明的学术性和针对性,但在转载源文地域、初高中教师作者数量及单项技能教研侧重等方面尚存在不平衡问题,故期待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中学外语教与学》,载文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1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N].光明日报,2012-3-27(7).

[1]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天,张顺生.2011.《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2010年载文(中学)统计与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3):1-8.

范盛銮.2007.小学英语研究历史与现状调查[J].丽水学院学报(3):105-108.

侯志红.2008.评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2001~2005年)[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12.

李勇勤,郑国华,李帅.2009.近10年《人大复印资料·体育》载文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0):35-38.

舒畅,刘金龙.2010.《中国科技翻译》(2004~2009年)载文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3(1):43-48.

张世勇,胡乔生,李玲.2010.三种中等化学教育类期刊关于高考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7):67-70.

《中学外语教与学》 篇2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与文言文相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轻松地走进文言文,体会文言文之美

如何提高学生对我们教学的理解能力,我认为只要让我们的学生“穿越”到我们课本所讲述的实际情景当中去,学生就能深刻的体会到课本内容的意境。怎么办呢,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不可能的“穿越”。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我们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动画等手段、让课文更加直观和通俗易懂,通过设计与课文内容的图象、电影片段等进行辅助教学,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文中寥寥数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空灵纯净的世界,可学生仅通过阅读文中的寥寥数语去体会那种美是很难的,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文中所描述的美景,并配以古筝名曲,学生边读文章边欣赏画面,都惊叹于张岱惜字如金的神来之笔。八年级上册所选入的课文《崂山道士》,篇幅长,学生提不起阅读兴趣,在教学本文时,我根据文章章节将动画片《崂山道士》从网上截取下来,让学生边观看动画片边阅读文章,学生们在乐趣中还体会到文字阅读所获得的信息量比起视觉欣赏获得的更多。

二、针对文章关键性问题,在引领学生阅读时,有的放矢的设置情境问题,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内涵

例如:我们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应该怎样去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呢,我想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苏轼的生平,以及写这篇文章时候的生活状态。苏轼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官员,当时被贬难免苦闷,非常渴望回到朝廷,为国家效力,但是有非常不屑与宵小为伍、害怕再招谗言,因此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来表抒心怀。并在此对课文进行提问:“我欲归去”的地方是“天上宫阙”,苏轼是在告诉我们他渴望成仙吗?学生们都会心的笑了,并且异口同声的说不是。我进一步问,那他是想去哪儿?他笔下的“高处”指哪儿?“高处之寒”又有何深意?学生们结合在学习这首词前查阅的词写作的背景,开始热烈地讨论,问题迎刃而解。屡遇仕途劫难的苏轼能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语道破人间正道艰辛,他的睿智与豁达,就呈现在学生眼前。恰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读懂了千年之遥的智者灵魂。

三、教师设置与文本相关的故事情境,既充实了课堂,又让文言文课堂充满乐趣,展示了语文课堂独有的美丽

浅谈中学生物的教与学 篇3

一、教师指导预习,学生学会“记疑”

生物现在是高考科目,但升中考不用考了,学生往往不够重视。但是生物课内容新颖,形象具体,生动实际,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其特点,发挥其优势,指导学生读书、预习,学会看书、提问。

划出概念和名词术语,不使模糊或混淆。如“关节的结构”中关节头、关节窝、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虽然从字面上看比较相近,但各有位置,也各有作用。

记下疑点难点,注意老师在课堂上的解释分析。如在预习“排泄”一章时,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学生大多难以理解,应在书上作一记号,上课时注意老师的演示、解释和分析,从而深刻地理解肾脏的功能。

设想相关问题,草拟预习笔记。通过预习就能知道老师讲的内容哪些是课本里有的,记笔记时可只写一个标题,课后去补充;哪些是老师分析、归纳或补充的,书上没有原话,必须及时记下。这样可以尽可能将时间花在听课思考上,以免因记笔记而耽误听课。

预习时可边看边把书上的内容归纳成一个个问题,记在笔记本上或书上相关文字的空白处,预习的效果就比较好。

二、教师指导听课,学生学会思辨

(一)专注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领悟每堂生物课的教学目标,神情专注地沿着老师的教学思路从知识、能力、思想认识三方面接受信息和感受诱导。例如在学习“体内气体交换和运输”这节时,教学目标是:

(1)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

(2)掌握肺泡内的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基本知识。

(3)了解煤气中毒及其预防。

(4)学会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通过实验和实习,培养动手能力。

教师力图通过教学让学生一步步实现这些目标,作为学生,上课时应该集中注意力体会这些目标,并且尽力使自己一项项达到这些要求。

(二)抓住教学重点

一节课讲述的知识点不少,但每个知识点并不是同样重要。教学大纲对各个知识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达到“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教师讲授的重点,是应该首先学好的。教师上课时会体现这些不同的要求,学生应在教师的影响下学会区分重点和非重点,以便把最基本的内容学好。

(三)掌握基本观点

在听课中应该注意教师是怎样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去统率教材的,是怎样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去分析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例如在《循环系统》一章的教学中,注意教师如何分析三种血管的结构,特别是毛细血管的结构如何与功能相适应,在讲“心脏”这节时,就应该学习教师分析结构的方法,去考虑心脏的结构如何与它的功能相适应,并且学会联系功能去记忆其生物体的各种结构,就非常容易而且又不易遗忘。

(四)重视科学方法

大纲中所规定的“科学方法训练”,包括“使学生了解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使学生初步学会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式”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做一些实验,讲一点生物科学发现史和发展史,或者讲个科学家的小故事,常常是为了向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是为了使学生善于逻辑思维和辩证地思维。因此在听课时,应该注意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是怎样实验、怎样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的,通过这些去学习科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

三、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学生通过实验既掌握了一定的操作基本技能,又能够培养自己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对于今后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细心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生物实验教学中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实验中要精心设计观察步骤。如在观察心脏的结构时,可分四步进行:(1)观察心脏有几个腔,这几个腔上下是否相通?左右是否相通?(2)观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血管,各有几条?(3)观察心脏的哪些部位有瓣膜,用水从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灌进去,看看水都从哪里流出来,想一想这些瓣膜有什么作用。(4)用手捏捏心脏四个腔的壁,看看哪些壁厚,哪些壁薄,想一想为什么。

(二)认真操作

学生在实验中还要重视操作技能的学习,注意教师是如何演示操作的。学生更要注意设计实验、处理数据、作出结论等一系列科学方法。要注意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实验中每种仪器和药品有什么作用?是否可以改用其他材料和仪器?以此来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及时写出实验报告

填写实验报告是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进一步掌握实验技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还可检查学生的实验质量,学生实验中一定要及时填写好。实验报告多包括绘图(或填图)和练习两部分。绘图时一定要照实物用铅笔画。不可抄袭课本上现成的图。填图和练习也要经过思考再做,不可照抄课本。

从外语磨蚀看大学英语教与学 篇4

Van Els (1986) 把语言磨蚀分为四类:母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 如老人的语言能力丧失;二语环境中的母语磨蚀, 如移民的母语退化;母语环境中的二语磨蚀, 如二语学习者由于长时间不再接触和使用外语而产生的语蚀;二语环境中的二语磨蚀, 如老年移民的二语磨蚀。其中第三类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讨论, 我国对英语教学投入巨大, 英语课从小学开始设置, 直至大学二年级。然而, 正式的英语学习一旦结束, 学生语言输入量降低且缺乏与外语接触的环境, 学到的知识很快会产生磨蚀, 收效甚微, 巨大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个人投入被浪费。如何改进英语教学, 较好的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引发了我国学者的关注。蔡寒松、周榕 (2004) 对语言磨蚀研究作了系统的综述;倪传斌、延俊荣 (2006) 分析了影响外语磨蚀的相关因素;胡敏 (2009) 、王海滢 (2009) 、赵丹 (2009) 、刘巍 (2010) 等人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 分别探讨了语言态度、学习策略、习得方式和外语水平对外语磨蚀的影响。

一.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

倪传斌 (2009) 对704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决策树模型分析和传统单因素分析, 探明了影响外语磨蚀的八大因素:

磨蚀前的外语水平

Godsall-Myers (1981) 发现, 外语学习者的外语水平与磨蚀的量和速度呈负相关。磨蚀前外语水平越高的学习者, 其外语磨蚀的速度和程度越低;相反地, 磨蚀前外语水平越低的学习者, 其外语磨蚀的速度和程度越高。而区分外语水平的分界线被称为“关键阈值” (Neisser, 1984) 。外语水平在关键阈值之上的学习者, 其外语能力更容易保持;而未达到阈值的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则极易受到磨蚀。

受蚀时间

Bahrick (1984) 对773名西班牙语的外语学习者进行了时间跨度为50年的外语磨蚀研究, 发现语言磨蚀的过程呈现“前快———中慢———后快”的发展趋势。在停止使用或接触外语的前几年, 阅读、词汇、短语、语法等外语能力受到大量磨蚀;而磨蚀后的外语能力在之后的二十余年内基本保持了下来, 磨蚀程度十分平缓;几十年的平缓期过后外语磨蚀再度加快。

与受蚀语的接触

与外语的接触量、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对外语磨蚀的速度和程度有非常大的影响。Edwards (1977) 对加拿大公务员的调查证明:与受蚀语接触越频繁, 语言磨蚀程度越低;与受蚀语接触越少, 语言磨蚀程度就越高。学习者与受蚀语的接触方式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状态;二是人工干预状态, 政策的干预、学习者参加英语培训班等属于人工干预。两种接触方式都能够大大减缓外语磨蚀的程度和速度。

年龄

儿童与成人的语言磨蚀情况不同, 不同年龄的儿童之间也不相同。Hansen (1980) 对美国几名学龄前儿童和成人的北印度—乌尔都语磨蚀的纵深研究表明, 儿童的外语磨蚀比成年人快。而Olshtain (1989) 发现, 5-7岁的儿童其磨蚀速度比8-14岁的儿童快。因而在儿童之间, 年幼学习者的外语磨蚀比年长学习者快。

外语习得方式

外语学习者习得外语的方式不同, 其语言磨蚀情况也不同。Nagasawa (1999) 证明通过课堂形式学习外语的学习者比自然习得外语的学习者语言能力更耐磨蚀;Hansen (1999) 认为在外语课堂上, 明示式教学比浸泡式教学或直接法更耐磨蚀;此外, Hansen (1999) 分析得出强调听、读等接受性技能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语言能力比强调说、写等产出性技能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语言更耐磨蚀;外语学习强度大的学习者比强度小的学习者的外运能力更耐磨蚀。

社会情感因素

除了学习者的智力差异等个体差异之外,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语言态度, 心理因素等社会情感因素的差异也是造成语言磨蚀差异的重要原因。Shewell (1999) 通过路径分析法分析社会情感因素对语言磨蚀的影响, 证明持消极语言态度的学习者, 与持积极语言态度的学习者相比, 其语言能力更容易磨蚀。强动机的语言学习者, 与弱动机的语言学习者相比, 其语言能力更容易磨蚀。

读写能力

读写能力与外语磨蚀的关系也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Hansen (2001) 曾对日、汉、韩语等不同书写系统的语言进行研究, 发现被试的读写能力与外语磨蚀的程度成反比。Kopke (2003) 发现:年龄小于8-9岁的儿童语言磨蚀程度非常大, 而大于8-9岁的儿童的语言磨蚀速度和磨蚀程度明显下降。8-9岁正是儿童掌握读写的关键时期。

性别

少数研究者如于中根 (2010) 等对不同性别人群的外语磨蚀做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快速阅读和写作的切题性、连贯性以及清楚性的外语磨蚀程度明显高于男性。然而具体原因尚未探明。

二.对我国英语教与学的启示

影响外语磨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果能够通过对外语磨蚀原因的研究和分析, 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有意的控制和调整相关策略, 相信把学生的外语磨蚀量控制到最小, 外语水平的保持扩大到最大并不是一件难事。笔者认为外语磨蚀原因的研究对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以及学生个人等均有一些启示。

对教育部门的启示

我国教育部门应尽快确定英语学习的阈值水平。学习者磨蚀前的外语水平若能达到“关键阈值”将会有效地避免外语磨蚀的产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 研究者已经确定了关键阈值的范围为S2/R2和S3/R3之间 (S为说、R为读, 根据美国政府界定工作人员外语能力的标准) 。除此之外, FSI量表上的Level3和ACTFL量表上的2+也被证实是外语磨蚀的关键阈值。我国教育部门可以参照美国的阈值标准, 结合我国的英语教学实际情况, 尽快确定适用于我国学生的英语磨蚀关键阈值, 并且根据阈值范围设计教学大纲。关键阈值的确定对我国外语学习者外语能力的保持以及外语教学的改革有指导意义。

对学校和教师的启示

学校应多为学生创造接触英语的机会。在英语课堂结束后, 我国大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 对英语能力的保持极为不利。除了与英语的自然接触, 学校和社会应该人工干预, 尽量多的创造学生与英语接触的机会。多组织各种形式与英语有关的活动, 加强国际交流, 鼓励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外国文化多接触, 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大有用处, 从而减缓英语磨蚀。

英语教师应正确有效地组织英语教学。外语习得方式会对外语磨蚀产生影响, 英语教师应组织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英语。重视系统的英语课堂学习;加大外语教学的强度, 加大外语知识尤其是重点难点的输入量, 提高英语知识的抗磨蚀度。同时, 较高的读写能力对于避免外语磨蚀十分有效。英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习者的读写能力, 鼓励英语学习者多读多写, 避免眼高手低的学习态度, 指导学生大量进行写作练习, 进一步减缓英语磨蚀的产生。

英语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的培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多鼓励学生, 要顾及学生的自尊, 避免课堂焦虑的产生, 培养学生积极的语言态度, 强化学习动机,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保持英语能力。

对学生个人的启示

学生个人应重视英语的再学习。与外语磨蚀“前快———中慢———后快”的磨蚀趋势相符, 我国大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正式的英语学习之后,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主动学习英语,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 英语知识几乎消失殆尽。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继续, 中国大学生应看到学习英语的长远益处, 根据“前-中-后”的不同磨蚀阶段, 主动强化复习。通过英语的再学习, 趋于磨蚀的知识被再次激活, 速度快、效果好。

三.结语

语言学习如同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语言磨蚀是不可避免的。有语言习得就必然有语言磨蚀 (Olshtain, 1989) 。因此, 为了把语言磨蚀的对语言习得的损耗降到最低, 社会应该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提供更多的外语接触机会;教师应该系统地规划外语课程, 协调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学习者自身要意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 主动学习主动复习, 共同努力使我国的英语教育朝着更科学, 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 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许多大学生在正式英语学习结束之后便减少甚至停止使用英语, 导致他们英语能力减退, 出现了严重的外语磨蚀现象, 极大地浪费了学生的个人努力和国家的教学资源。本文分析了外语磨蚀的原因, 为避免学生英语能力流失、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关键词:外语磨蚀,英语教学,英语学习,大学英语

参考文献

[1]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1) .

[2]Van Els, Fifty years of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Implications for programmatic research[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 (6) .

[3]倪传斌.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3) .

[4]于中根.外语能力磨蚀的性别差异初探[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12) .

浅谈中学英语语法的教与学 篇5

老师如何教语法须根据语法的学习理论展开的。根据语言学得理论,语法学习的正确方法是:学习者通过大量的可理解的感性材料的输放、观察、体会和探索,逐步归纳出语法规则,即语言规律,然后又通过大量的输出验证这些规则,从而在纠正自己的语言错误中不断强化正确的认知,形成目标语的知识系统。也就是说:“大量接触适合自己程度的语言材料,对其中一部分认真学习,力求融会贯通,读来上口,觉得那样表达的方式顺理成章,十分自然而不勉强,也不生疏。这就是所谓的语感。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践,就无从有个语言感”。教师在这其中就是指出或提供大量这些合适的感性材料,指出学生在实践中出错并纠正其错误的人,在适当时侯给以总结和补充的人。最忌讳的是教师在整个语法学习过程中始终自编自演,见错误就讲就解,使学生在“走路中不知先迈哪一只脚”。总之,语法的教與学始终离不开语言实践。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讲述如何教如何学语法。

一、听、说、写:在输入中教和归纳,在纠正错误中学习语法规则

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二者又晶相互联系的。当我们对一个词的词义和用法难以把握时,教师一般马上借助词典和语法书,把书中讲的极为繁琐的东西一股脑的倒给学生。这时,最有效的途径是听。让学生去听生活里的语言,即英语本族人讲的语言,听现代英语,如最新的广电视新闻、当代电影对白、英美人士的谈话等等,当然教师在其中不断设置一定场景大胆讲英语,让学生渐渐懂得把握哪些词是常用词,哪些是冷僻词,哪些是口语,哪些是常用语。这样,学生就能重点掌握一些常用的规则及其运用。这样学习语法才能真正学到属于自己的语法,有一种不教自会的感觉。另外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动口动笔。每当学到教到一个新的语法项目时,就要尝试着口笔头造句,将它用于诘言交际。如果发现错误,就要分析原因,力求下次不要再出错。作业本发下来,学生一般只关心得了多少分,而不去理会错在哪里以及出错的原因。教师不但须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更须帮助学生分析犯错的原因,解释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

二、阅读:在语境中加强语法运用,在语境中归纳语法规则

用孤立的句子说明语法规则有很大的局限性。传统的语法学习方法是学生首先了解一条语法规则,然后做一些填空、连词成句、造句或翻译练习,而这些练习所包含的一第列句子之间缺少联系。练习的结果往往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言知识上,而不是语言动用能力上。

一定的言语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语境中,语篇与语境的组成部分。语篇选自语境,又是语境的组成部分。下面是选自《新概念英语》的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I crossed the street to avoid him, but he saw me and came running towards me. It was no use pretending that I had not seen him,so I waved to him. I never enjoy meeting Nigel Dykes. He never has anything to do. No matter how busy you are, he always insists on coming with you. I had to think of a way ofpreventing him from following me around all morning.

“Hello, Nigel”, I said. “Fancy meeting you here”!

“Hi,Elizabeth”, Nigel answered. “I was just wondering how to spend the morning until saw you. You’re not busy doing anything,are you”?

“No,not at all”, I answered. “I’m going to…”

“Would you mind my coming with you?” heasked,before I had finished speaking.

“Not at all,” I lied,” but I’m going to the dentist.”

“Then I’ll come with you,” he answered.

“There’s always plenty to read in the waiting room!”

这是一篇较好的学习动名词的语篇,它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学生可以容易地归纳出动名词的一些用法。如,部分动词(avoid, enjoy, fancy, mind, finish等)后必须接动名词;介词后跟动名词部分句型中动词使用动名词形式(It is/was no use doing sth; be busy doing sth等);动名词的复合结构等。利用语篇所含诘法项目的句子,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语法在什么样的言语活动中使用。学生采用这种方法学到的语法,不但生动形象,而且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语篇来学习诘法,既可以学到较系统的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加上有趣的情节,语法教学与学习再也不会显得枯燥无味了。

三、翻译:在比较中归纳语法规则

学生学习了一些语法规则以后,在一段时间内会有一种“越学越糊涂”的感觉。这是由于几种相似的语法概念在前头脑中相互干扰,有时旧的已模糊,新的还没有理解透彻,于是产生了混淆现象。这是继续学习语法的障碍。翻译是归除这一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语洁比较,而观察和比较是使概念清晰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谈中学散文的教与学 篇6

一、重在朗读

首先, 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 应该进行情绪、情景的渲染, 对文章所寓情感产生的背景、作者彼时思想、心境及文章所含基调, 要用简括而传神的语言给以描述, 从而锻造出一个与朗读的语调、情感适合的语境, 这就急需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文化底蕴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这些是教学引导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需要。

其次, 对语调语势的选择很关键, 针对不同感情基调的作品, 确立朗读的基调。一般的说, 哀怨低婉者, 要求环境的静.语调的舒缓、深沉;情感的真挚、恳切而不张扬。如《背影》、《荷塘月色》、《海燕》、《故都的秋》、《幼学纪事》等类类作品多是抒细若游丝、腻如油脂的幽情。

再次, 注意朗读的节奏, 将时间的连续和节拍的间隔合而为一, 读出或富于动感、或体悟宁静, 或快乐、或哀伤, 或惆怅徘徊、或欣喜若狂。散文是美文。可以说, 一篇优秀的散文, 通过朗读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与天与地、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 乃至与人自己内心的对话, 其真挚高洁的情怀和深刻的睿智, 常给人以真善美陶冶和思想启迪。

二、把握“神眼”

思想家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 谓之乌合。……寓意则灵。”我们在教授和阅读散文时, 尤其要把握“神眼”, 即把握散文思想内容的精髓。“形散而神不散”, 是散文的美学特征之一, 能否牢牢地“摄”住散文那“不散”之神, 是把握散文美的第一关。一般说来, 鉴赏状物抒情或寓情于景的散文, 要摄住作者状物的目的、绘景的目的, “摄”住作品采用“言此意彼”、“咏物喻人”手法的原因。读叙事散文和游记散文, 要“摄住”浸透在叙述之中或借助某种物象而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摄住”了这样的问题, 就“摄”住了散文的“神”。如欣赏《白杨礼赞》, 如果我们“摄”住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就“摄”住了作品的“神”。可以看出, 立意在散文中的重要地位。把握住“意”, 也就能够把握住散文的“神眼”。

三、体悟真情

“文章不是无情物”, 真情是散文的一大魅力之所在。散文的美, 不仅是作者心曲自然而然的喷涌, 还要有所借助和依傍。正如“一切景语皆情语”。真情往往不是直接抒发, 或寓抒情于叙事, 或寓抒情于状物, 或寓抒情于绘景, 使情感深沉真挚, 情景谐合, 达到真情、深情、诗情的辩证统一。总之, 情与景、情与形象是分不开的。情是景的魂, 景是情的形。散文的形象, 是作者抒情言志的载体。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悲、或怨或怒, 无论显隐, 总要通过形象, 寄托自己的某种感情来感染读者。领会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其脉络, 不但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 而且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供了依据。

四、感受大美

散文是美文。领悟和感受散文的美是散文教与学中的重中之重。首先, 品味散文的形式美。在审美欣赏的过程中, 读者一般都是从形式的感知入手, 通过想象和联想, 达到美感的形神交流, 最后和作品的感情发生共鸣。散文的形式美, 包括多方面:语言文辞美、表现手法美、结构美等。有的作家极为重视美文的结构艺术。它们有的像扇面画幅, 咫尺之间, 烟波云海, 意境深邃;有的像苏州园林, 方圆几亩, 峰回路转;有的谈古论今, 言近旨远;有的曲径通幽, 别有洞天……总之, 散文的结构, 千变万化, 没有定规, 正所谓行云流水, 随物赋形, 美不可言。为此, 我们应该着眼于作者思想感情的波澜。

其次, 感悟散文的内容美。散文再现的生活美, 表现的情感美、哲理美, 以及再现与表现相统一而形成的意境美, 就是散文呈藏蓄状态的内容美。散文和其它文学类别一样, 反映社会生活, 既要再现客观对象的形神状貌, 又要表现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 是再现和表现的统一。因此, 欣赏美的散文, 就要把握再现的生活美、表现的情感美和哲理美。再现的美与表现的美谐合, 就构成了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意境美。它是多方面的, 如形象美、色彩美、音乐美、含蓄美。

再次, 享受散文的风格美。散文的风格美是散文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艺术美。有的如大江东去, 波澜壮阔;有的如小桥流水, 明月清风;有的如浓桃艳李, 怡红扶绿;有的如疏梅浓竹, 苦艾寒芹……对于具体的某一作品, 欣赏者首先要根据其作品内容与形式上的特点, 将它判断为阳刚美还是阴柔美。如果是用雄浑的笔墨, 豪迈高昂的格调来描绘轰轰烈烈的生活场景和大波大浪, 表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人物的生活片断, 渲泄作者奔放激越的情感, 使读者产生惊奇、狂喜、赞叹等大起大落的心理情感反应, 那么, 这样的散文风格就属于阳刚美;如果是用优美细腻的笔墨, 委婉柔和的色调来表现日常生活的细波微澜和自然界中柔美的景象, 给读者带来一种平缓、亲切、随和、舒坦、闲适、宁静、愉快等心旷神怡的心境, 那么, 这样的散文风格就属于阴柔美。

中学教学中情境化教与学 篇7

1.情境化教与学的由来及定义。情境化教与学深深植根于进步教育、建构主义理论和实践, 以及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学习。情境化教与学并不是一种新的教育学的方法, 而是将一些不同但相关的方法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种体系。

2.情境化教与学的五种不同取向。Elliot Eisner和Elizabeth Vallance提出了五种不同的取向: (1) 学术理论主义取向; (2) 已知发展过程取向; (3) 个人适应取向; (4) 社会适应重建取向; (5) 课程作为技术的取向。

3.情境化教与学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教书育人那么简单的事了。例如, 知识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讲解,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 这才是科学技术能够继续创新的关键。而情境化教学, 恰恰是让学生处于问题发生的环境之中来学习如何处理问题。这样一来, 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思维发现并学习如何处理问题。

4.我国关于数学课程情境化设计的探索与尝试。《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 题材广泛, 形式丰富。同时要求数学学习重视结果的形成过程, 学生要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二、情境化教与学课堂教学设计

1.不同的课堂教学引入方式的设计策略: (1) 开门见山引入法; (2) 温故知新引入法; (3) 认知冲突引入; (4) 意境引入法; (5) 游戏活动引入法。

2.情感体验的实践原则。学生的学习只有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 才能得以拓展和迁移, 才能使学生的发展获取持续的动力支持。

3.情境化教与学的课例导入。教学顺序的三个要素 (调动学生注意力, 告诉学生学习结果, 在将要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概念和技能之间建立联系) 构成了课例设计的导入阶段。

导入举例:

《直角坐标系》

师:家长要来参加家长会, 你怎么告诉家长的座位呢?

生:我会告诉我爸爸, 我在第六组第四排。

师:很好!那么到电影院看电影又怎么找到座位呢?

生:看电影票上几排几号。

(把以上两组数据写在黑板上, 又擦去“组”“排”“号”等字, 只剩下了两组数字。)

师: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电影院, 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 比如第六组第四排写成 (6, 4) , 如果把它写成 (4, 6) 会有什么误会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展示知识的生活原型, 有助于消除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现在的学生每天需要面对的课程很多, 负担较重, 如何创造一节有吸引力的课堂并且能让学生从中真正受益, 无疑成了重中之重。将学生先带入问题发生的环境中, 有利于放松学生对未知的警惕, 而且还能从侧面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问题情境可以再现问题发生的原始状态, 让学生感受前辈们曾经经历的一切, 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备课要花心思来考虑, 如何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 已经成为必要因素。

三、情境化教与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记得有次听大公开课, 是一节非常枯燥乏味的极坐标入门课。教数学的教师都知道, 极坐标毫无原型可言, 更不可能在生活中重现极坐标的发现与应用。但是这位教师在讲解之前, 先跟学生分享了他暑假出游的一个小故事:由于人生地不熟, 在旅游区迷路了, 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于是只好问路。来人答道:“从这往那个方向, 200米再……”学生一听来了兴致, 都纷纷想帮助老师找到出山的路。这第一个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就达到了。接下来,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点、一条射线, 这也就引出了极坐标系的定义, 以及其中最为关键的极点、极轴、极角与极径。通过这个例子, 我们不难发现, 再枯燥乏味的知识, 一旦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 就会迸发出别样的火花。

无独有偶, 一次听一位教师讲统计, 将原本一节只有公式的数学课上得像生物课一样精彩。她是这样导入的:“一个小区的池塘里有很多漂亮的鱼, 一个小朋友突发好奇心, 想数清楚池塘里究竟有多少这样的鱼。我们如何帮助他?”一位学生说:“把池塘的水抽干, 不就清楚了。”老师说:“可以, 不过鱼就要遭殃了呢,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呀?”另一位学生马上举手, “把鱼都捞起来, 数完了再放回去, 不就行了。”还没等老师发话, 学生们都抱怨这个办法太浪费时间了。过了一会儿, 又一位学生发言“把第一次捞的鱼做好标记, 再过一会, 捞第二次, 数清楚里面有多少条是有标记的……”虽然这名学生的表述不太清楚, 但是我们听得出来, 这恰恰是应用了统计中的比例。这样的课堂效果比直接把公式告诉学生要好得多。

四、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1.一人之力是有限的, 如果每次备课, 每位教师都要来上一次知识原型的再探究, 势必会耗费很多的精力。因此, 我有一个想法:可以形成一个系统, 或一门学科, 专门来研究问题情境, 使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实施, 提高教学效率。

2.情境再现, 不一定只呈现问题情境, 还可以引入相关的定理公理的发现过程, 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认知体系更加完整。形成一套网络, 知识之间可以自由联系, 让学生也有可以发现新知的机会。

对中学生物教与学的粗浅认识 篇8

一、课前准备——备课

1. 备学生

一切教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一堂课成功与否就看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备课不只要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还要对所授班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仔细琢磨, 换位思考, 为学生着想。比如:哪些问题学生会有和伙伴合作学习的需要?哪种小组合作的方式, 学生会充满热情地献智出力?什么方式汇报交流, 会让学生有倾听欲望和分享成果的快乐?教师想清楚了, 预设就容易促成课堂动态生成。

2. 备知识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处理教材, 突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抓住课堂的关键所在, 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根据课堂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目前, 学生对生物教材中很多内容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尤其不能将课本内容一字不落地“读给”学生, 而是要通过实例的分析“启发、点拨”, 做到“深入浅出, 由表及里”,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同时教师要做到“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吸收生动鲜活的教学素材, 把这些东西经过整理归纳, 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浓缩和凝练成自己的教学设计, 并在学生的参与和合作下, 转化为他们的思想、知识和能力, 彰显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生命力量。

3. 备方法

备方法是生物备课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从教学的要求出发, 应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结合各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学条件等, 灵活恰当地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整合起来,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以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什么时候运用实验法, 什么时候运用比较法, 什么时候运用观察法, 什么时候运用小组讨论法, 什么时候让学生归纳总结等都要选择的恰到好处, 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二、实施阶段——授课

“人生不能重复, 教育不允许重来。”对于构成学生学习生命历程的每一堂课, 教师绝不可率意而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而不是独立的。学生只有完全参与到教学中, 才能使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成为学生自身的问题, 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正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每一个知识点、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他们自己获得的, 所以就比通过“道听途说”来的更能属于他们自己。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实行“分层教学、力求达标”。所谓“分层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 依照不同层次将课堂中的问题设置成难、中、易, 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改变以往“好学生吃不饱, 差下生不消化”的情况, 不仅如此, 这一教学方法更能有效地纠正以往教师“光讲”而学生“光听”的不良倾向, 把过去教师包办的提问讲析, 把过去学生紧张的学习过程, 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愉悦的、丰富的学习活动, 通过活动促进内化, 通过内化推动发展。

其次, 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如讲述《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时, 让学生通过捕捉鼠妇, 了解鼠妇生活的习性和生活特点。因此在课堂中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捕捉到鼠妇的?”“搬开花盆或石块, 鼠妇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鼠妇为什么跑走?”“鼠妇跑走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的设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并且能使学生从这些问题中提出新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中, 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课本或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 而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获得的丰硕成果。

三、课后反思

教然后而知不足, 一节课上完了并不意味着整堂课就结束了, 就可放手了, 课后反思——课堂续曲非常重要, 所以我非常注重教学后的反思:

1. 聚精会神地回忆自己的教学实践。

2. 着眼未来地反思教学实践。

3. 持之以恒地撰写反思笔记。

做到:

善归因:什么地方好?为什么好?什么地方不足?为什么不足?

会提升:从课标、理念上思考, 分析根本原因。

中学智慧课堂教与学方式的研究 篇9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促使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 使教学过程成为积极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 针对北京市延庆县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滞后于课程改革进程的现实问题, 重点围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实施措施

第一,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转变干部教师的观念, 提升素养。笔者所在总课题组组织干部参观学习、市县拉手、县域内拉手活动;邀请专家对干部教师就智慧课堂的评价标准、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如何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专题进行培训。转变干部教师观念, 提升干部教师素养,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 通过干部教师的组班培训, 干部教师跟上改革步伐。借助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北京市“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开展组班集中培训, 使干部教师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课堂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紧紧跟上教育改革新步伐;使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能够及时跟上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 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第三, 通过集体备课有效引导教师在中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切实解决好办学规模小的学校教师集体备课、集体教研难以有效开展的问题, 切实做好为基层教师成长的服务工作。

第四, 通过协作区开展走进学校活动, 加强沟通交流, 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实现资源共享。

第五, 以课标、教学指导意见和中高考考试说明为指导, 深入课堂教学研究, 形成具有延庆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六, 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结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通过对各学科课程内容的分析, 形成针对不同课型、内容、学生的教与学方式, 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学课堂教学改革。

二研究成效

1.研究成果

第一, 初步形成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 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我们研究出的教学模式属于归纳范畴, 是从课堂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如延庆体校总结归纳出“126”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1”即一个中心, 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中心。活动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活动, 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热闹的形式而活动。教学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脱离目标去组织活动将是无根之木。“2”即两种操练方式:基础操练与拓展训练。基础操练是及时巩固基础知识不可或缺的方式, 可以集中教授, 让学生明晰本课的重难点。主要通过机械、半机械、自由操练, 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明晰了本课的重难点后, 进入学习时更容易在设定的情境中再次巩固重难点, 为拓展训练做好知识储备。拓展训练是知识在运用中的一个总结巩固拓展过程, 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6”即实施步骤共分六步:一是创设情景, 唤醒智慧;二是呈现新知, 启迪智慧;三是基础操练, 分享智慧;四是课堂教学, 领悟智慧;五是练习设计, 内化智慧;六是拓展训练, 深化智慧。

第二, 不同的教学方式, 展现了教师的智慧和能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多样, 无拘风格,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自己的教学风格等, 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如香营学校的英语老师吴××根据学生喜欢唱歌和爱好音乐这一特点, 将英语知识编成歌曲, 引导学生爱上英语, 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歌曲法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学生爱上了英语课, 学习积极性也高了。物理老师耿××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学生用圈点批注法解物理习题, 学生能够抓住题干重点和运用知识, 提高了做题速度, 大大调动了学生做习题的积极性。再如延庆七中的老师采取研究性、探究性教学法, 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培养了探究思维能力。

第三, 多种学习方式, 激活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兴趣、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原因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设计和选择,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八达岭中学、刘斌堡中学、第三中学、第一中学都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收效显著。八达岭中学、刘斌堡中学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中学采取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各校有各校的办法和高招, 如刘斌堡中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先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合作强调的是小组成员的整体协作, 共同完成老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在小组合作之前, 要让每个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鼓励每个学生在组内积极发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

2.研究效果

通过课题研究, 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归纳总结意识逐渐增强, 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第一, 教师成长。

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变化。通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 了解到教师在备课、上课、课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 (1) 备课组课前充分研究, 体现了教学预设的智慧。各备课组都能把集体备课工作放在首位,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基于对教材的深刻解读和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深入分析, 进而预设完成有效的教学设计。 (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思考, 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新课导入时, 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 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如延庆四中鲁××老师在其“化学让世界更美好”的县级研究课中, 充分运用一瓶可乐创设了一系列化学问题, 引发学生对化学研究内容的思考,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3) 及时捕捉信息, 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学生的各种信息会不间断地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老师和同学, 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 有些是教师事先在备课中预设到的, 但更多的是教师无法预设的, 关键是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 并且利用好这些信息, 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使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逐渐推进过程中教师能善于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稍纵即逝的契机, 加以引导、点拨, 抓住问题的实质, 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 体现了课堂生成中教师的教学智慧。 (4) 在课堂小结处再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堂课的结束, 并不代表问题的终结, 而是用新知识再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开始, 利用课尾总结, 加以引导、点化, 更能显示出小结在拓展延伸上的巨大功效。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处, 它能使一堂课所讲的知识体现出学科的思想、学科的方法, 初步形成认知结构。如延庆四中生物组在每节课小结时, 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概括本课内容、重点、关键, 或利用提纲、图表、思维导图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5) 在反思中积累智慧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每节课后教师首先要反思教学目标, 其次要反思教学方法, 再次要反思教学价值。如第四中学初三数学组每天做解题方法的积累, 并由组内年轻教师王×负责组内课后反思记录。反思中不仅积累了很多解题技巧, 而且记录了许多教学方法。组内每位教师都能受到启发, 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是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够将学生放在首位, 为学生的发展考虑, 首先制订目标能够根据课标、教材、考纲、学生实际情况进行, 具体可操作, 改变了大而空的形式;其次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 也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在课堂教学中, 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由原来的教师讲授式或提问式向启发式、研究式转变,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初中教师和实验教师基本功成绩突出。我县参加北京市第二届初中教师和实验教师基本功比赛, 成绩突出。4 人获得市级一等奖、20 人获得二等奖、3 人获得三等奖, 实现了中考学科一等奖零的突破, 成绩处于郊区县前列。

第二, 学生的变化。

一是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变化。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多了, 改变了以往课堂只是少数几个尖子生表现的局面。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 思维方法得到丰富, 思维水平得到提高。无论是2 人一组还是4 人一组, 小组的凝聚力增强了, 集体荣誉感得到加强, 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提高。课堂上的自信、活跃、合作能力迁移到课外, 促使他们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提高。在智慧课堂构建的过程中, 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诊断自身的教学, 立足于学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采取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设计问题时紧密结合各知识点, 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2

[2]曾建胜、苏文木.做有智慧的教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

在新课程下中学数学教与学剖析 篇10

笔者曾参与中学课改教学实施情况的调研活动,通过和教师的座谈交流,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发现很多困惑的产生其实并不是新课程本身的原因,一方面是新的实践必然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我们的理念、做法和新课程的要求存在差距。如果教师把教学实践的过程作为研究、探索、发展的过程,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必将逐渐接近新课程的要求并不断创新。

一、把握数学文化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新课程对教学要求的核心落脚点,也是教师在教学时的难点。

在教学中,割裂三维目标的课例、以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代替三维目标的实现这种手段和目标错位的课例、三维目标高举起而教学中依然故我的“两张皮"式的课例等,比比皆是。原因何在?不是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而是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找不到统领新课程课堂教学之魂。

数学文化的内涵一般意义上说有三个层面:1.数学的知识层面,如公式、定理,像勾股定理、数学归纳法等。2.数学的思想层面,如公理化思想,数形结合,函数思想等。3.数学的价值层面,如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应用、数学和其他领域的联系与互动,也就是数学对整体文化的贡献。

在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学文化”的概念和要求,凸显了数学文化在新课程中的重要性。这说明数学文化是当之无愧的课堂教学之魂。那么,透过数学文化如何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呢?首先,我们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它是教与学在三个侧面的视图,而不是教与学的三个层次,任何把三个维度割裂开来贴标签的做法都是不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这也是教师用新课本教学后心中无底的根本原因。数学文化对三个维度目标有统领和融合的作用,实现三维目标的关键是数学文化渗透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与我们具体的教学过程融合,使其浑然一体,和谐的目标才能实现。这个渗透和融合的过程与方式越自然越好,充分利用、加工新教材的内容,切忌贴标签,最好的效果就是润物无声。当我们在教学中把数学的思想、方法、历史、价值、与其他学科的互动等综合来考虑,无疑我们就站得更高,就能把握教学的主线促进课堂的生成。

二、基于主题的模块备课方式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

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结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备课方式,传统课程是学时——单元——章——册的线性结构,因此它的备课重点是以学时为中心,以学时为节点串起数学的知识脉络。新课程的教学是按模块展开的,下面还有章、单元和主题,它追求的是一种网络状的知识结构,而这种结构和备课要求能更好地让模块、章、单元、主题、学时指向三维教学目标。

和传统的备课比较,基于主题的模块备课是反序的。因为模块不再细分为一课一课的与固定的单位时间相对应的内容,而是以一个模块的内容整体对应36个课时。因此,我们第一步是把模块当成整体进行教学设计,主要确定模块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步是章、单元的划分和课时分配。在教学中为了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实际与学生的状况对课本上的单元重新分解组合。第三步是主题的划分和课时分配,这是最重要的一步。通常情况下,一个单元可能有几个主题,主题是我们备课的重点,要求备目标、备教与学的方式、备学生的学习与活动,一个主题一般可安排两节课完成,这样有利于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学生活动的展开。最后一步是课时备课,它是从属于主题的,这是和以往备课的区别。这种反序的备课程序有利于教师对模块的整体把握,有利于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选择。

模块备课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线性课程虽然能够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但是很难时刻关注总体的教学目标。模块备课可以克服这个困难,它像网络,多个箭头都可以指向教学目标,有利于它的整体实现。

和以往的备课方式比较,主题备课给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自主性,其突出表现就是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整合。我们在教学中以把相关的内容组合成一个主题进行教学,甚至可以跨学科地整合。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真正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和研究性学习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关键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最大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命题。诚如郑金洲教授所言:“认识了课堂,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

新课程明确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和研究性学习的教与学的方式,但是在日常教学中遇到重重困难。一直不变地用传统的讲授法处理新教材,肯定带来模块教学课时不足,教材跳跃大不好用、心中无底等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的教学理念还没有适应新课程的变化。不可否认,讲授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它应该渐渐地淡出了。讲授法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它确实很难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如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等。新旧课程在教学上的区别也就在是否真正地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和研究性学习的教与学的方式。

如何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呢?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是它们首先是一种理念,无论用什么方式(包括讲授法),都应该把自主、合作、探究和研究性学习的教与学的方式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可以这样理解和处理:自主就是相信学生,大胆地让他们说、让他们看、让他们做,教师少说、少做、加强个别指导,知识层面上的内容大多采用自主的方式。合作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侧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教师的作用为知人善任,恰当分组,使小组保持活力。探究更多地侧重在过程上,通过探究来概括、归纳、寻找思想和方法,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当然,上述分类只是为了在教学中易于施行,并无一定之规,每个教师都有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式。

二是它们也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教师在实践这种模式时普遍的反应是课时不够。通过在教学教研实践中感悟到,只分主题划分得当,最好是两节连排(新课程要求),这种模式是能收到好效果的。如在讲授“函数性质”这一难点时,我们就采用“提出问题—准备资料—设定角色—分组探究—师生其同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颇佳,而且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合作的流畅,这种模式的优越性更加充分体现出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模式,是教师把握新课程,提高学生能力的核心,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半的重要标准。

在教学中为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我们还可以对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换一个角度理解,它们也是培养学生这种品质的好方法。每日一题(学生出,学生讲);模块教学中与学生一起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学生自己组织课堂教学,学生自当“老师”;根据数学特点和所学内容,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如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以及小实验;网页辅助教与学,给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上述做法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好方法。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困惑和困难,因为它确实是全方位的变革,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它正在打破我们所熟悉的某些东西,还需要我们自己建立新的来代替它。我们面临着工作方式乃至牛活方式的改变,当然换一个角度,我们这代教师也很有幸能投身这场变革。我想只要我们大胆实践,不断反思,认真学习,我们必将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我们这个教师群体必将更多地涌现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名师。

《中学外语教与学》 篇11

一、教的现状

1.音标该不该教的问题。一直从教于初中的老师,习惯于教学生读单词的时候看着音标,他们都潜意识的认为,只有认识音标,学生才能准确认读单词。而六年级的英语单词表上只见单词不见其音标啊,怎么办?教,不教?教,教材上没出现,会不会违背语言教学规律;不教,老师带读, 学生听读若干遍,还有不亚于一半的学生读不准,甚至不会读。刚开始,由于急于求成,我也尝试着让孩子们给生词添上音标,虽然他们也不认识音标,但音标中的辅音因素和我们的汉语拼音极其相似,老师只要着重把单词里的元音因素反复带读,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可是对于基础不太牢固的学生,学音标在无形中给他们带来很大心理压力,以前,他们只要跟读单词就可以,只要激活大脑中“读”的区域,而现在还得在大脑中扫描记音符号,因此有的同学害怕不认识音标,唯恐发错音,怕老师批评,学生笑话,而不敢大声发音,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同样,也会提前加剧学生英语学习中容易出现的两极分化。

在教音标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纯粹为了教音标而教音标:在基础教育中,我们不但要让学优生吃的好,还要让学困生吃的饱,所以对于教音标的老师,我认为要“润物细无声”,比如在每单元的Sound time板块中进行拓宽相同字母组合的相同发音和不同发音,或在领读,听读课文的过程中多次重复难读单词的次数。此外,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歌谣,游戏法,先行组织法,触类旁通法,26个字母音标学习法等各种方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好音标。其实,教音标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帮助学生掌握语音提供一个必要的拐杖,比如自己查字典、拼读单词、记忆单词。当然,对于不提倡教音标的老师,也是有他们的道理,语言的学习在自然环境中的效果最好,小学阶段先让学生感知第二语言, 学会听说,然后在深入读写。就如我们中国的孩子刚开始也是先学会说话,后学拼音。因此对于六年级学习英语的学生们讲,他们也就相当于中国幼儿园里大班的孩子学习拼音一样,先了解,等到了小学一年级老师再细化了教。对于处于衔接过程的音标教学,没有硬性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设备条件,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进行合理的整合。无论教不教音标这一矛盾并不重要,关键是采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让学生会读,会说,乐读,乐说才是目的。

2.认知教学过度。初中教师由于长时间使用中学版的教材,习惯于重点呈现讲解四会单词,短语和句子,于是在教六年级学生的同时,花大量时间去讲解某个单词,短语的用法,拓展某个知识点,硬生生地把Story time曲解成了Reading;过于侧重Grammar time认知教学,而忽略了给予学生机会去演Cartoon time的行为教学,错失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Culture time的建构教学。以上几点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初中教师疏忽了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差异性,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以活动课形式为主,说、唱、玩、演贯穿于教学之中,便于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创造适合英语学习的情境,潜移默化的掌握语言交际的应用。因此,初中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理解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适度的加深英语认知教学。

二、学的现状

1.时间安排方面。刚到初中的六年级小学生,他们的时间安排要和初中生同等要求,而且有了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的积极带动,他们的到校时间几乎比小学提前一个多小时不止,另外他们上午要和初中生一样上完4节课,英语课也从小学的每周3节升到4节,时间的紧迫,带动孩子心理的紧张。虽然时间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保障,但如果忽视孩子的紧张情绪,学习效果也会略见甚微的。这就不但要求我们初中英语老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而且还要在课后作业安排上多花心思,尽量少安排枯燥乏味的惩罚性作业,可以安排分层次作作业业,或者开放性的作业,保护好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心理适应方面。小学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对英语不重视,造成他们对英语学习较懒散,不系统。加上课时较少, 没有太多作业,即使有,也就是读读背背的作业,再加上农村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家长重视英语学习程度也不高。于是想学就学,不学也不加勉,学生学习英语心理上相对较轻松。而到了初中后,课时加多,作业也比小学多了许多,再加上初中的英语教师基本上都是专职的,而且很少跨年级教学,各方面要求都比较严厉,让学生措手不及, 陡然的高压造成学生心理负担过重,容易对英语失去兴趣。

上一篇: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下一篇:主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