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基础

2024-06-05

认知心理学基础(精选12篇)

认知心理学基础 篇1

摘要:网络课件作为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日益得到重视, 在网络课件界面中文字既是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 也是直观的视觉传达要素。文字在界面中的组织、安排及其艺术处理也是界面设计好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本文以认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 总结了在网络课件中文字编排设计的一些原则, 以期对网络课件的界面设计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文字编排,网络课件,认知,界面

网络课件是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作为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而日益得到重视。在网络课件界面中文字既是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 也是直观的视觉传达要素, 在界面中的组织、安排及其艺术处理也是界面设计好坏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虽然近几年开发出了大量的网络教学课件。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 对课件中文字编排设计原则进行研究的较少, 而且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此外, 本文对认知心理学在课件界面中文字编排设计中的应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 旨在使界面的设计更科学、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 使课件制作人员有章可循, 能够制作出高效的网络课件界面。

一文字在网络课件界面中的作用

在网页界面中, 众多构成要素中文字具有最佳的直观传达作用以及最高的明确性。通过设计与编排, 文字的存在价值在界面中体现为提高信息的明确程度与可读性, 从而获得较好的浏览学习效率。具体来说, 文字在界面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适合性

文字与具体文字内容以及界面主题相适应。根据主题内容、欲传达的信息含义和文字所处的环境来确定文字的字体、色彩、形态和表现形式是保证适合性的必要条件。

2. 明确性

文字的主要功能在于传达外形特征以便浏览者识别, 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文字的点划、横竖、圆弧等结构要素造成文字本身的不可变异, 因而在选择时须格外注意, 在特别强调信息严格准确的情况下应优先选取易于识别的文字, 在进行字体创作时也应保证形态的明确性。

3. 易读性

文字的形态及编排设计能够提高界面的易读程度。一般情况下, 人的视觉对于过粗、过细的文字形态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识别, 不易顺畅浏览。在版式布局中, 合理的文字排列与分布会使浏览变得极为愉快, 对视觉适宜的文字色彩配置也能够加强界面的易读性。

4. 美观性

文字可以通过自身形象的个性与风格给人以美的感受, 使界面更加美观。文字形态的变化与统一、文字编排的节奏与韵律、文字体量的对比与和谐, 都是达成美观性的表现手法。

5. 创新性

文字与界面信息主题需求相配合并进行形态变化, 将文字进行创意发挥, 产生创造的美感, 进而加强界面整体设计效果的创新件, 给浏览者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网络课件界面设计中文字编排设计的原则

网络课件界面中使用的文字除具有信息传达这一基本功能外还应增加它的易读性、明确性, 从而使学习者达到较高的浏览效率。要达到这一目的, 在文字编排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 遵循对比原则

通过对比可突出主要成分, 使界面主要信息一目了然。主要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1) 大小对比。大字给人以强有力的视觉感觉, 但缺乏纤细和精致感;小字精巧柔和, 但力量感不足。 (2) 粗细对比。字体粗象征强壮、刚劲、沉默, 字体细则感觉柔弱、纤细、活泼。粗字体用于表现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3) 明暗对比。明暗对比也称黑白对比, 表现为明度高的文字和明度低的文字之间的对比。 (4) 疏密对比。疏密对比指文字群体之间, 以及文字与整体界面之间的对比关系。 (5) 主从对比。主从对比指文字中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以及标题性文字与说明性文字之间的对比。 (6) 综合对比。常见的对比手法还有随意与严谨、整齐与杂乱、曲线与直线、水平与垂直、尖锐与圆滑等。

2. 统一与协调原则

为了使界面中各种元素协调起来, 通常采用的手法是选取同类的造型因素。有相同形态特征的造型因素在界面中反复出现就会形成统一的调子, 使整个界面具有整体感, 从而达到协调的目的。如字体选用同一字族的不同字体, 以相同的字距和行距, 选用近似色彩和字号级数, 控制近似面积等都是实现界面统一和协调的常用方法。

3. 平衡原则

平衡指在界面中合理地安排各个文字群及视觉现象, 使浏览者产生稳定可靠的感觉。对称的文字编排形式是获得平衡最基本的手段, 但对称的形式显得平淡乏味, 没有生命力和趣味感, 通常不宜采用。

4. 灵活运用视觉运动原则

在界面的文字编排中, 依照安排好的结构形式顺序浏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 线的引导:通过左右延伸的水干线、上下延伸的垂直线以及具有动感的斜线或弧线来诱导视线。 (2) 图形的引导:在不同文字群中穿插图形, 可起到突出主体文字信息的作用, 并引导视线转向说明性文字, 视觉流程清楚自然。

三案例分析

在前面, 笔者对网络课件界面版式的原则进行了总结, 本部分笔者依照提出的界面文字编排设计原则来分析一个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方面的网络课件。

1. 对比原则

从图1到图4中界面的文字使用了大小对比、粗细对比、疏密对比、主从对比及明暗对比等对比原则。

2. 统一与协调原则

该网络课件界面中的文字编排遵循了统一与协调原则, 如图1至图4标题文字都使用了大一级的字号并且加粗, 说明性文字都使用了易于阅读的宋体, 而且每个界面的标题性文字和说明性文字都保持了近似的色彩和字号级数, 整个网络课件界面的文字编排比较协调。有相同形态特征的造型因素在界面中反复出现, 形成了统一的调子, 使整个界面具有整体感。

3. 平衡原则

图1中教学目标四个字使用了醒目的黑体, 可以有效地吸引学习者的视线, 从而注意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使用了宋体, 我们前面说过宋体刚柔相济, 既典雅庄重, 又不失韵味灵气, 从视觉角度来说, 宋体阅读最省目力, 不易造成视觉疲劳, 具有很好的易读性和识别性。

界面首页左侧的导航字体使用的是圆体, 虽然识别性稍弱, 但在视觉上给人明亮清新、轻松愉快的感觉, 但其识别性弱, 故适宜作标题性文字。整个首页界面被文字分为上下左右四个部分, 界面上部仅有有限的几个文字, 但它使用了粗体, 故而并没有不平衡的感觉。整个界面中粗少细多, 在平衡方面处理得很好。

图4中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采用的艺术字在这里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使学习者知道这一章的标题, 并能活跃界面的气氛, 并且艺术字放在右上角也起到了平衡作用, 试想如果这几个字没有用大号艺术字体而是用了普通的宋体, 界面是不是就会显得左上角很轻, 而右下角又过分拥挤。“作业”这两个字也采用了艺术字体, 在于提示学习者有作业的存在, 引起他们的注意, 同时也为浅灰色的下方布局增添了色彩, 使上下布局趋于平衡。

4. 灵活运用视觉运动原则

在该界面的文字编排中, 遵循视觉运动的法则, 使一部分文字首先接触学习者的视线然后诱导视线依照课件设计者安排好的结构形式顺序浏览, 如图1中通过左右延伸的水平线诱导学习者的视线, 图2和图3中使用不同的文字级数来吸引学习者的视线从而达到诱导学习者实现的目的。图4中通过箭头的方向来诱导学习者的视线等。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 对认知心理学在课件界面中文字编排设计中的应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 旨在使界面的设计更科学、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 使课件制作人员有章可循, 能够制作出高效的网络课件界面。另外, 对于课件的评价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帆、罗琦、宫晓东.网页界面设计艺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2]李岩芳.基于认知规律的CAI课件人机界面设计[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2001 (1)

认知心理学基础 篇2

线※※※※※※※※※※※※※※※※※

班级:

学号:

姓名:

.《心理学基础》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现代医学模式是

年由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

提出的。

2、在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

创立了第一个,标志科学的、独立的心理学创立。

3、心里过程主要包括、和。

4、健康情绪的判断标准、、、。

5、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和社会实践。

6、气质类型有、、多血质。

7、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

8、个性心理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呢、自我意识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信念、世界观。

9、人类心理的实质:,而且。

10、护理人员应该具有、、、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3分)

1、弗洛伊德是哪个心理学派的代表?

()

A.精神分析    B.心理生理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行为主义学派

2、判断一种行为是属于正常还是变态,首先必须考虑以下哪个要素()

A.家庭

B.职业

C.信仰

D.文化

3、妄自尊大并总是需要得到别人注意和赞美,这些特点是哪一种人格障碍类型的表现()

A.自恋型

B.反社会型

C.偏执型

D.控制型

4、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

A.恐怖症

B.一般性焦虑障碍

C.抑郁症

D.强迫症

5、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

()

A.自由联想

B.显相联想

C.阻抗

D.移情

6、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沃尔夫

D.华生

7、如果两个相互排斥的动机强弱相当,个体在抉择时就很难决定取舍,就会产生相互冲突的矛盾心理,这叫什么心理现象()

A.动机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双避冲突

8、善于明辨是非,当机立断作出决定的品质是意志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持性

9、保持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10、我们用红笔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勾画出来,是利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特征      B.选择性特征

C.恒常性特征

D.理解性特征

11、个体的能力发展是有规律的,智力增长减缓,达到顶峰的阶段是()

A.12~25岁

B.18~25岁        C.12~20岁

D.20~35岁

12、以下这段对话最可能出现在哪种心理咨询或治疗中?()

来访者:别人都看着我。

咨询者:是否别人都不干自己的事情了,都围着你看?

来访者:没有。

咨询者: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要看我”?

来访者:那人家都要来看我了!

咨询者:那原来你说的别人都在看你是否是真的呢?

来访者:……是我头脑中想象的……

……

A.精神分析治疗

B.来访者中心咨询

C.合理情绪治疗

D.森田疗法

13、珊珊很害怕火,以致于不能擦亮一根火柴,甚至不能参加烛光晚会。她很可能患有:()

A.广泛性焦虑障碍

B.惊恐障碍

C.强迫性障碍

D.恐怖障碍

14、“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诗句中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操是

()。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激情

15、追求完美、自尊心脆弱、控制欲望强、自视甚高、将不完美等同于不可爱、不值得爱的是()

A.自卑者

B.自负的人

C.完美主义者

D.偏执者

16、“走极端、以偏概全、消极思维、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罪自责、自我评价过低”主要描述是()

A.抑郁症

B.自负

C.躁狂症

D.强迫症

17、下列哪项不属于人格的一般特性()

A.人格的整体性   B.人格的稳定性   C.人格的社会性    D.人格的持久性

18、气质不具有()

A.易变性

B.天赋性

C.可塑性

D.独特性

19、下列不是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的是()

A.情绪稳定

B.情绪愉快

C. 经常开心

D.喜乐无常

20、下列哪种学习方法可以获得学习材料后的最佳保持?()

A.仔细而缓慢阅读   B.进行过度学习    C.死记硬背  D.学习完立即休息

21、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心或自私、诚实或虚伪的性格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

22、勤奋,懒惰,谦虚,骄傲,这些反映的是()特征。

A.能力

B.气质

C.

性格

D.

情感

23、有的学生希望通过交往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得到别人接纳,其想要满足的人际需要是()。

A.情感的人际需要

B.控制的人际需要

C.包容的人际需要

D.利用的人际需要

24、心理学的英文名称是()

A.Psychologist

B.psychology

C.psychopath

D.psychiotry25、按照研究问题的性质、内容,心理学属于()

A.物理科学

B.生物科学

C.

行为科学

D.

以上皆不对

26、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

A.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27、“触景生情”是()

A.有意回忆

B.无意回忆

C.间接回忆

D.机械回忆

28、以下不利于睡眠的是()

A. 睡房较暗

B.定时运动

C.每晚定时上床睡觉

D.临睡前运动

29、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

()

A.替来访者做决定       B.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

C.为来访者保密

D.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

30、心理咨询的场所应在()

A.咨询员家中

B.双方商定的茶馆

C.咨询室

D.来访者家中

31、心理卫生中确定的最佳生育年龄是

()

A.18~25岁       B.22~23岁       C.23~28岁

D.25~35岁

32、被心理学家霍尔形容成“暴风骤雨”的时期是()

A.儿童期

B.青春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3、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类似于()

A.医生与患者

B.教师与学生

C.上级与下级

C.朋友与朋友

※※※※※※※※※※※※※※※※※密

线※※※※※※※※※※※※※※※※※

班级:

学号:

姓名:

.34、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不包括()

A.精力旺盛

B.感情丰富     C.渴望独立

D.认识能力高,看问题全面

35、儿童人格、情感和意志发展的关键期是

()

A.2~8岁

B.5~10岁

C.3~9岁

D.3~7岁

36、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为多少以上的记忆()

A.几秒钟

B.一分钟

C.数分钟

D.数小时

37、人在欢乐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痛时捶头顿足,这是()

A.声调表情

B.身段表情

C.面部表情

D.激情表情

38、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喝酒

B.吃大量的东西

C.压抑负性的情绪

D.和朋友倾诉

39、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力不包括()

A.精神创伤后不留严重痕迹

B.再次回忆创伤时较为平静

C.回忆起既往的精神创伤时情绪波动大

D.回忆起精神创伤时,原有的情绪色彩变得平淡

40、当天实记的外语材料,最好在()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保持效果较好。

A.24小时内

B.第二天

C.第三天

D.第二周41、学生心理健康日是()

A..5.25

B.5.26

C.4.25

D.6.2642、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43、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性应激源()

A.心理冲突

B.噪音

C.工作压力

D.挫折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2、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3、心理压力总是有害的。()

4、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

()

5、多给人以值得的赞美,能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6、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

7、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交谈、协商、指导过程,帮助求询者达到自助的目的()

8、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治疗

()

9、人的性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来改变的。()

10、有科学实践证明,心理上的某些障碍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且这种障碍具有不可根治的特性。()

11、情绪的合理疏泄虽然不是必要的,但有益于身体健康。()

12、高尚的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极有助于个人适应的工具。()

13、中职学生对职业和前途的考虑是在毕业时才考虑还来得及()

14、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靠自我压抑,不要找心理咨询老师。()

15、能了解自我,不过度自卑或自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

16、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坚持“助人自助”。

()

17、MMPI可以用来评估人的人格特征。()

18、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行为疗法,可治疗恐惧症、强迫症。

()

19、良好的性格能弥补能力的不足。()

20、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户外运动、同学聚会,是增进身心健康的良方。()

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1、影响挫折感受性的因素有()

A.认知评价 B.人格 C.应对能力

D.身体素质 E.社会支持系统

2、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A.良好的道德品质 B.良好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C.良好的认识 D.稳定的情绪和坚定的意志

E.富有个性

3、心理咨询的技巧有()

A.善于倾听

B.善于提问

C.同情心

D.追踪调查

E.善于从来访者的谈话中发现问题

4、以下属于病人的权利的是()

A.享受社会尊重、理解

B.享受医疗服务和保守个人秘密

C.免除和部分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

D.及时就医和早日康复

E.遵守医疗部门的的规章制度

5、病人的需要有()

A.信息

B.安全感和早日康复

C.被认识

D.关心、体贴、尊重

E.被接纳的需要

6、孕期心理卫生应做到()

A.合理的营养保证

B.情绪稳定、乐观

C.防止药物滥用

D.进行胎教

E.克服不良行为习惯

7、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有()

A.建设性防御机制

B.替代性防御机制

C.掩饰性防御机制

D.逃避性防御机制

E.攻击性防御机制

五、简答题

(1题6分,2题5分,3题7分,总共18分)

1、心身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2、怎样调节和控制情绪?

3、怎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心理学基础知识练习题

51.单选题

()1、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深入地了解人的心理活动,通常将个体心理现象分为___________两个方面。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C.性格和气质

D.性格和能力

()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来进行的。

A.细胞体

B.细胞核

C.树突

D.突触

()3、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___________。

A.情绪

B.动机

C.思维

D.需要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表现了注意的___________特征。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

D.转移

()5、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称为___________。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诱导运动

D.自主运动

()6、___________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出来的。

A.成熟势力说

B.行为主义观

C.精神分析论

D.相互作用论

()7、当学习程度为___________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50%

B.100%

C.150%

D.200%

()8、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___________。

A.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稳定特质和不稳定特质

D.外倾特质和内倾特质

()9、在认识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___________。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10、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___________。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侧抑制

()11、“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___________。

A.紧张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2、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___________。

A.斯坦福—比奈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瑞文测验

()13、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反映了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A.动机与需要

B.动机与生理

C.动机与目标

D.动机与行为效果

()14、_________气质的典型特点是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沉静。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5、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是___________冲突。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16、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

龄为___________。

A.5岁

B.6岁

C.7岁

D.8岁

()17、下列不属于人的基本情绪的是___________。

A.自豪

B.恐惧

C.愤怒

D.悲哀

()18、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___________。

A.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B.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C.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D.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是先慢后快。

()19、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_。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20、在解决中等难度问题的活动中,活动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成___________。

A.正比

B.反比

C.正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21、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被誉为

“科学心理学之父”的人是。

A.詹姆斯

B.冯特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

2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

A、脊髓

B、躯体神经系统

C、交感神经系统

D、自主神经系统

()

23、大脑左半球的受损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能理解

口语单词。

A.布洛卡区

B.威尔尼克区

C.运动皮层区

D.感觉皮层区

()24、飞行时差造成的睡眠困难,属于。

A、情景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

D、药物性失眠

()25、下列关于意识状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要求很少的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

动。

B、毒品、酒精都可能使人进入特殊的意识状态。

C、人在睡眠的时候不存在意识活动。

D、白日梦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只包含很低水

平的意识努力。

()26、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___________。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27、当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称为。

A、再认

B、回忆

C、识记

D、保持

()28、心理学家瓦顿用白鼠实验来测量和比较各种驱力的强度。结果发现,驱力最强烈。

A、母性

B、渴

C、饥饿

D、性

()

29、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有他人可以依靠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工作压力、失业、婚姻困扰等各种问题,这种依靠他人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可以称之为。

A、控制感

B、自我效能感

C、习得性无助感

D、社会支持感

()

30、.是个体失去某种他所重视和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A、快乐

B、愤怒

C、恐惧

D、悲哀

()

31、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在白鼠走迷津的实验中,己经发生却没有从行为中展示出来的学习,称为。

A、潜在学习

B、顿悟学习

C、试误学习

D、观察学习

()

32、“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反映的是___________。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

33、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反映了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A、动机与需要

B、动机与生理

C、动机与目标

D、动机与行为效果

()

34、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称为___________。

A、真动知觉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诱导运动

()

36、电影《爱德华大夫》诠释了

学派的观点。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人本主义

D.功能主义

()

37、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___________。

A、斯坦福—比奈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瑞文测验

()38、在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的智力理论中,受到知识经验的影响,成年后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的智力是。

A、流体智力

B、背景智力

C、晶体智力

D、经验智力

()

39、月明星稀,这是

现象。

A、正后像

B、负后像

C、感觉适应

D、感觉对比

()

40、由于有他人在场,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工作绩效提高的现象指的是。

A.从众

B.社会助长

C.责任扩散

D.晕轮效应

()41、心理学研究表明,___________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

A.情绪

B.动机

C.需要

D.思维

()42、面部表情中最难以识别的表情是。

A.怀疑

B.快乐

C.悲哀

D.恐惧

()43、通常,心理学中指的四种基本情绪包括___________。

A.快乐、期待、恐惧、同情

B.厌恶、接受、愤怒、惊讶

C.愤怒、快乐、恐惧、悲哀

D.悲哀、自豪、惊讶、同情

()44、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电影、动画等都是利用了的原理制作的。

A.自主运动

B.动景运动

C.相对运动

D.诱导运动

()45、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智力划分为___________。

A.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

B.成分智力、背景智力、经验智力

C.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等

D.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

()46、当过度学习程度为___________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50%

B.100%

C.150%

D.200%

()47、“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___________。

A.独特性

B.复杂性

C.稳定性

D.综合性

()48、采用了离差智商,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个体的智力状况的智力量表

是___________。

A.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C.比纳-西蒙量表

D.瑞文推理测验

()49、既不想学习又怕考试不及格反映了___________冲突。

A.双避

B.双趋

C.趋避

D.多重趋避

()50、心理学家把如活泼好动、灵活善变、善于交往的气质类型叫

做。

A.胆汁质

B.抑郁质

C.粘液质

D.多血质

()51、对事实类的信息,如字词、地名、人名、观点、概念等的记忆

是。

A.内隐记忆

B.陈述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技能记忆

()52、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测得某实际年龄为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为11岁,他的智商为___________。

A.90

B.100

C.110

D.120

()53、后识记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造成的干扰被称为。

A.侧抑制

B.超限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54、个体自动地压抑或抑制一些痛苦的记忆以及性和攻击的冲动,并将

它们拒绝于意识之外,弗洛伊德认为这被压抑到

中。

A.潜意识

B.前意识

C.边缘意识

D.焦点意识

()55、刺激停止后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这被称为。

A.随意后注意

B.感觉的适应

C.绝对阈限

D.后像

()5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遗忘速度是___________。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逐渐加快

D.前后一样

58.1879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华生

C.冯特

B.马斯洛

D.弗洛伊德

59.保证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选取机会均等的抽样方法,叫做。

A.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

D.分半抽样

60.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

A.恶的C.善的B.善恶兼有的D.无所谓善恶的61.

是整个身体中腺体的控制中心。

A.胰腺

C.甲状腺

B.下丘脑

D.脑垂体

62.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主要编码形式是。

A.听觉代码

C.视觉代码

B.语义代码

D.情境代码

63.的容量和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几乎是没有限制的。

A.感觉记忆

C.工作记忆

B.长时记忆

D.短时记忆

64.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绝对阈限

C.最小可觉差

B.差别阈限

D.韦伯分数

65.对个体的活动而言,动机不具备的功能。

A.激活

C.引导

B.维持和调整

D.评估

66.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小,可以将它分为。

A.物质性动机VS精神性动机

C.近景性动机VS远景性动机

B.主导性动机VS辅助性动机

D.无意识动机VS有意识动机

67.当一个人将他的失败归因为运气不好时,他所作的归因是。

A.内部归因

C.可控归因

B.非稳定性归因

D.错误归因

68.大脑皮层的机能区,不包括。

A.感觉皮层区

C.记忆皮层区

B.运动皮层区

D.联合皮层区

69.扩大短时记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A.练习

C.强化

B.组块

D.复述

70.三个由浅入深,动态发展的相互联系的记忆加工层次,不包括。

A.感觉记忆

C.内隐记忆

B.长时记忆

D.短时记忆

71.由暗处进入亮处时视觉对光刺激的敏锐度降低的现象,叫做。

A.明适应

C.光适应

B.暗适应

D.错觉

72.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___________。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73.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将它分为。

A.物质性动机VS精神性动机

C.生理性动机VS社会性动机

B.主导性动机VS辅助性动机

D.无意识动机VS有意识动机

74.当一个人将他的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时,他所作的归因是。

A.内部归因

C.可控归因

B.非稳定性归因

D.外部归因

75、下列心理学家中,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的是____________。

A.詹姆士

B.华生

C.冯特

D.巴甫洛夫76.能够确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A.实验法

B.个案研究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77.___________的功能是将一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神经元。

A.树突

B.髓鞘

C.细胞体

D.突触

78.绿草丛中的红花比绿草丛中的青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刺激物的__________产生的作用。

A.强度

B.对比

C.运动和变化

D.新颖性

7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感觉的___________现象。

A疲劳

B.适应

C.融合D.对比

80.

下列“少女和老妇”的双关图,最能说明知觉的___________。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81.一般来说,由大脑左半球主管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A.感知形状

B.感知方位

C.言语活动

D.感知音乐

82.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了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如图:________线反映的是完成简单任务时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

8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这是__________冲突。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8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__________。

A.情调

B.激情

C.心境

D.应激

85.下列不属于人的基本情绪的是___________。

A.悲哀

B.恐惧

C.愤怒

D.自豪

86.对________的学生,教师要让他学会抑制自己,耐心地帮助他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而镇静地学习和工作。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7.心理学家___________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艾森克

D.考斯塔

88.“观察学习、替代强化”是___________的核心概念。

A.条件反射理论

B.人格特质理论

C.人格因素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89.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具有力求成功动机的人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__________的任务。

A.10%

B.20%

C.50%

D.100%

90.一般认为智商在____________以下为智力落后。

A.50

B.70

C.90

D.110

91.当视觉刺激物停止作用后,视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滞留一瞬间,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

A.相互作用

B.联觉

C.幻觉

D.后像

92.一般来说,由大脑左半球主管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A.感知形状

B.感知方位

C.言语活动

D.感知音乐

93.___________提出了二因素的智力理论。

A.瑟斯顿

B.加德纳

C.斯皮尔曼

D.斯腾伯格

94.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___________。

A.5岁

B.6岁

C.7岁

D.8岁

95、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深入地了解人的心理活动,通常将个体心理现象分为___________两个方面。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

C.性格和气质

D.性格和能力

96、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来进行的。

A.细胞体

B.细胞核

C.树突

D.突触

97、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___________。

A.情绪

B.动机

C.思维

D.需要

98、“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___________。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

D.转移

99、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称为___________。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诱导运动

D.自主运动

100、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遗传因素___________。

A.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B.和大脑、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无关

C.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D.包括胎内环境

101、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___________。

A.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稳定特质和不稳定特质

D.外倾特质和内倾特质

102、一般认为智商在____________以下为智力落后。

A.50

B.70

C.90

D.110103、在解决中等难度问题的活动中,活动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成___________。

A.正比

B.反比

C.正U型曲线

D.倒U型曲线

104.能够确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A.实验法

B.个案研究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05.___________的功能是将一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神经元。

A.树突

B.髓鞘

C.细胞体

D.突触

二、多选题

()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有___________。

A.刺激物的强度

B.明确的目的C.刺激物的新异性

D.个人的兴趣

()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可以用___________来解释。

A.消退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线索丢失

()3.场依存型的人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是外部定向者,其特点是___________。

A.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少的受暗示性

B.喜欢并善于人际交往,社会工作能力较强

C.偏爱社会学科

D.倾向于进行小组学习

()4.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为___________。

A.连续性和阶段性

B.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C.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5.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

A.个体的年龄特征

B.个体成败的直接经验

C.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

D.个体的归因方式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

A.描述和测量

B.判断和猜测

C.解释和说明

D.预测和控制

()7.认知对情绪的作用表现为。

A.对情绪刺激的评价和解释

B.对引起唤醒原因的认知分析

C.对情绪的命名

D.对情绪的再评价

()8、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后的表现有。

A.兴奋

B.动机降低

C.认知障碍

D.情绪失调

()9、斯腾伯格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的基本成分是。

A.背景智力

B.空间智力

C.成分智力

D.经验智力

()10、下列几种心理现象没有好坏之分的是。

A.气质

B.性格

C.动机

D.认知风格

三、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

和的科学。

2.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和

等。

3.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两大部分。

5.颜色视觉有三个属性,即、和饱和度。

6.人的基本味觉主要有、、、咸四种。

7.是基于经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8.根据思维的指向性,思维可分为

和发散思维。

9.短时记忆中信息受到的干扰有两种前摄抑制和。

10.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11.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预测和控制心理和行为。

12.现代心理学的派别主要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

13.精神分析是由奥地利精神医学家

创立的。

14.大脑皮层可分为四个叶:额叶、、颞叶和枕叶。

15.听觉具有三种属性,即音高、和音色。

16.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块。

17.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够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18.根据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可分为再生性思维和。

19.前摄抑制是指先识记的材料对后识记的材料造成抑制,那么

是指后识记的材料对先识记的材料造成抑制。

20.俄国生理心理学家

因为提出了经典条件作用而在心理学史上

备受尊崇。

2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和测量、_____________、预测和控制。

22、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与特定功能相连,其中枕叶是_____________中枢。

23、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称为_________________。

24、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称为_______________。

25、人的行为的一切动力均源于_______________,它是行为动力的源泉。

26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自我和超我。

27、发散思维的特征或品质是:_______________、变通性和独特性。

28、心理学家通常根据测验方式将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测验和_____。

29、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自我和超我。

30、心理学家通常根据测验方式将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测验和_______________。

3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规律的科学。

32.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与特定功能相连,其中枕叶是

中枢。

33.差别感受性的衡量指标是。

34、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

35、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期,如在此时期内给以良性

刺激,会促进这些行为和能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

为和能力的缺失。这样的时期在心理学上称为。

36、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的。

37、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我们将它定义为。

38、观察学习中的强化往往是

强化。

39、根据测验方式的不同,通常将人格测验分为

和投射式测验。

40、心理学家通常用

来研究遗传对于人格的影响。

41.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

学派的观点。

42.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43.动机按照性质可划分为生理性动机和。

44、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记忆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则容易遗

忘,这种现象叫做。

45、心理学中的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对于环境中具有威胁

性的刺激,个体经过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出的反应。

46、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

47、在群体中,个体有时会丧失自己的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自制力变得极

低,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

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

48、对某些特定的人群较为简单化、固定化的看法在心理学中通常称

为。

49、奥而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他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人格特质,分别是

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1.在人格中最稳定的,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

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指。

51、心理学是研究的科学。

52、行为遗传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选择性繁殖和。

53、行为主义学习观和

学习观的本质差别在于,学习是否有“心”的参与。

54、扩大短时记忆信息量的有效途径是。

55、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对于事物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那些错误的认

识就是所谓的,它是构成人的压力源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73.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的情况

叫做。

57、刚刚能够辨别出的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量,叫做。

58、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自我和超我。

59、斯皮尔曼提出人的智力由一般因素和

构成。

60、传统的智力理论是以

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

61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称______。

62.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与特定功能相连,其中枕叶是

中枢。

63.差别感受性的衡量指标是。

64、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

65、学习是学习者因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

久的变化

66、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我们将它定义为。

67、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

和创新。

68、根据测验方式的不同,通常将人格测验分为

和投射式测验。

69、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称为_______________。

70、人的行为的一切动力均源于_______________,它是行为动力的源泉

四、判断改错题

37.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客观反映。

3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进程是先慢后快。

39.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40.气质、性格、认知风格都可以表现出个体的差异,因而都没有好坏之分。

41.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6.、心理学研究中运用观察法能够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7、根据动机的正确性,可以将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8、按照韦纳的归因理论,努力是一种稳定的、内在的、可控的因素。

9、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

10、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1、因刺激作用持久或缺乏而使感觉器官的敏锐度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错觉。

12、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方向彼此相对的心理因素构成:一种是希望成功的动机;一种是害怕失败的动机。()

13、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象。

14、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和再认。

15、行为遗传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选择性繁殖和双生子研究。

16、心理学研究中运用观察法能够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17、任何能够自然引起有机体反射性行为的刺激,叫做条件刺激。

18、照韦纳的归因理论,努力是一种稳定的、内在的、可控的因素。

19、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的过程。

20、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法和系统脱敏等。

21、定势对迁移有促进和阻碍两种影响。

22、完形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定关系。

23、在经典条件作用中,强化的作用是奖励有效的行为。

24、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揭示并赋予整体意义的加工过程称为知觉。

25、20世纪50年代,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26、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是指对某个人或某团体(一个家庭或一个班级)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方法。

27、过度学习就是超任务量的学习,次数越多越好。

28、成就动机的形成过程中,有两种相反方向的心理作用:希望成功和害怕失败。

29、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学到的是有效的行为。

30、识记的两种材料差别越小,倒摄抑制发生的作用越明显。

A.简答题

1.试说明在使用调查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请简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3、请简述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的区别。

4.请简述短时记忆遗忘的消退(干扰)理论。

5.列举至少三种学习的心理学观点,并简要阐述。

6、简述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

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8.对于个体的活动而言,动机具有哪些功能。

9.简述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

10.简述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

1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12.简述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13.人格的定义中应包含哪些基本的含义?

14、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如何避免产生习得性无助?

15、如何合理地组织复习?

16.简述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17、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18、简述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

19、简述对发散性思维的衡量并举例说明

20、简述创造力的特征。

21、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2、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23、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24、列举至少4种弗洛伊德理论中的防御机制,并举例。

25、正强化、负强化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六、论述题

1.请举例论述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及其对教育活动的启示。

2.请论述如何在教学中安排强化程序,用以提高学习效率。

3、请论述成就动机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和提高成就动机。

4、请结合学习原理,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按时上课积极参与发言的良好行为。

5、试述创造力的特征及其培养途径与方法。

6、分别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各因素。

7、电影《爱德华大夫》诠释了哪一心理学流派?该流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创立者提出了怎样的人格结构理论?

8、试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并结合生活实际作简要评价。

9、结合个人实际,谈谈生活压力及其来源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

10、试用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给自我画像,并分析你最突出的人格特质的形成因素。

认知心理学基础 篇3

关键词:三大构成 设计基础教学 形态 整体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25-02

1 走出三大构成的困境的可能路径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中的构成基础教学是以三大构成为核心而展开的,尽管它在目前已经演变为诸多的不同形式,自觉的教学改革尝试试图走出新路,但是始终难以走出三大构成的影响。这个源于德国包豪斯的教学体系,主要是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核心进行的设计艺术专业基础课程,至今,仍然是设计艺术专业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模式。可以说,三大构成是包豪斯对世界设计教育的重要贡献之一,对当代设计艺术思想及设计艺术教育产生的积极地、深远地影响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

包豪斯的这种设计教育理念和基础训练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并成为设计教育的必修课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设计的认识的改变等原因,这一系统的、成熟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诸多质疑,仅仅从近年公开发表的部分论文题目就可见一斑。如曹喆的论文《关于三大构成课的教学反思》,陈岩的《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看当代三大构成教育》,王远的《“三大构成”如何应对现代设计教育》陈群、刘朝辉的《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马利广也有《三大构成教学存在问题及教改建议——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甚至也不乏像李播阳、左俊玮的《神话的陨灭:“三大构成”,包豪斯的延续》这样一些较为激烈的措辞。这些观点似乎表明,曾经奉为圭臬的三大构成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也表明我国设计艺术基础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自觉反思意识以及设计艺术教育当随时代的探索精神。这些反思有的着眼于三大构成本身的局限尝试其更多的可能性,有的则试图在具体的专业方向上落实为设计实践,还有则在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设计思想方面執着努力。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从已经十分泛滥的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设计基础教材的编写内容的雷同、重复。讲了点、线、面,再讲形式规律。尤其是关于形式规律,都是空泛而抽象,没有讲得清楚不说,在后续的几乎每一门专业课都要涉及到相同的内容,都要再来重复一遍。因此,对于这样的大一统的教学内容,和缺乏个性和创新思维的模式的确有理由质疑和反思。正如陈岩所言:“三大构成体系自包豪斯学院引入我国已经多年,成为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部分,但其形式单一,内容长期不变,制约着设计教育的发展。它的存在是否与包豪斯当年的教学目标相一致,是否是当下较好的基础教育课程,如何正确面对当代设计基础教育,提高设计教育水平,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需要我们思考。”[1]不仅在理论上和思想观念上如此,从目前大量的相关教材和公开的教学成果也可以看出,近年来,围绕三大构成进行的各种不同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十分的活跃,这当然是好事情。应该认识到,以包豪斯为开端的点、线、面、色彩、形式等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它把设计的基础训练建基于最基本的视觉要素的探索点、面、色彩、形式等。这是典型的“宇宙之砖”的机械论思维范式的结果。这种思维认为是构成宇宙的原始基础,这种认识出于这样一个假设,只要认识了宇宙之砖就可以认识这个宇宙,只要搞清楚了最基本的“细胞”就可以搞清楚整个世界。

2 形态及其整体认知对于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对包豪斯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包豪斯的课程并不仅仅有三大构成,而是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如“自然的分析与研究;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体积与空间研究;错觉练习;色彩与几何形态练习”,不是单纯求取所谓的课堂作业效果,而是要求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从个人艺术表现转到理性的媒介的表现上,这才是包豪斯基础教学成功的关键。对“自然形态的分析和研究、造型与结构的研究”等的重视一方面反映出包豪斯对设计艺术这一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已经形成了与绘画不同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包豪斯的教学并非只是抽象的点、线、面。而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实践教学,而该教学注重的认识和观念的改变,形成的是一种新的关于设计的认识观念和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王受之先生在《世界平面设计史》中这样说道:“伊顿的‘基础课’其实是一个‘洗脑’的过程,通过理性的视觉训练,把学生入学以前的所有视觉习惯完全洗掉,代以崭新的、理性的、甚至是宗教性的视觉规律,利用这种新的基础,来启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想象力。他的基础课因为把色彩、平面与立体形式,肌理、对传统绘画的理性分析混为一体,因此,具有强烈地达达主义的特点,……他的方法中心依然是理性的分析,并不是艺术家任意的、自由的个人表现。他的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设计,而不是把训练本身当作目的。”[2]而包豪斯的另外一个教师,也是现代主义大师克利也认为,“所有复杂的有机形态都是从简单的基本形态演变出来的,如果要掌握复杂的自然形态,关键在于了解自然形态形成的过程。比如,花的生长过程,花的开发过程,可以启发对自然形态规律的了解。”[3]而这一点也被国内同仁所注意,最早关于形态的系统讨论可能是辛华泉1999年出版的《形态构成学》一书。该书的切入点就是立足于“整体”的形态而不是仅仅着眼与点、线、面、色彩等的个别讨论。他明确地提出:“形象是一种抽象的图案或形体,形态则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形状之所以如此’的依据,把内部与外部统一起来了。”可见,形态讨论的不仅是抽象的视觉形式和基本的视觉规律,而是从整体上探寻其整体的组织和建构原理,及其产生的视觉和情感上的效应。此后,关于形态的讨论就渐渐多了起来,包括像韩魏的《形态》(2006年),吴翔的《设计形态学》(2008年),任戬、胡阔的《形态认知》(2008年)等,这些讨论更明确地在三大构成的基础上从整体“形态”的视角讨论了关于设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论述也大体遵循形态认知—— 形态构成—— 形态转化的模式展开。而《形态认知》实际上构建了一个以“形态”为核心词的设计学体系—— “艺术设计学科基础体系树”(如图1)。并正如前文所谈的那样,形态的认识和基于形态认知的表达使得设计基础教学从抽象的、分离的点线面的形式训练上升到对综合的、功能性的设计对象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的训练更切合设计作为问题解决方案的内在特质。是我国设计教育对三大构成的丰富和扩展,使得三大构成有了更为具体的设计落实,也为设计基础课程的展开开拓了一个颇具操作性的实践模式,同时,有助于回答学生关于三大构成的很多困惑。因此,从设计学的视角讨论形态的结构、功能以及在具体的设计中实现形态的转换逐渐在近年来的设计基础教学中铺展开来,尤其是在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中逐渐成熟起来,同样,在平面设计中形态的认识也同样重要。“各个不同的设计领域都要通过形态来表达设计思想,在平面设计中,受到二维空间的限制,形态的表现主要依靠图形、图像、文字这三者的关系来实现。但是如果利用不同的纸张和后期加工手段,也能够形成二维半的空间,并利用不同纸张的材质或色彩传递更具内涵的信息和情感。”[4]在笔者看来,形态,相对于三大构成而言是一种基于对象的整体认识,是一种更为系统、整体和综合的认识方式和分析手段,这对于把设计看成一个整体的设计行为而不是简单的形式表现和美化。“形态的意义包括物体的外部轮廓,更体现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体积与大小,对一个物体,需要从不同角度整体观察,我们才能够了解它的形态的整体面貌。”[5]可见,以整体认知的观念去认识对象和展开设计基础教学是我们当代设计教学的最重要的路径之一。

实际上,自从系统论提出以来,以系统、整体的思维意识已经成为现代重要的思维范式,在设计领域备受关注的格式塔理论其本质就是基于视觉认知的整体性而言的。格式塔就是在视觉环境中组织排列事物的位置,感受和知觉出环境的整体与连续。格式塔理论的几大原则如“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接近或邻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的原则;好图形的原则;简单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等最重要的特性就是“部分被我们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从整体认知的意义上构建关于设计基础教学是一种对三大构成教学模式的深入和拓展,但是目前,无论是认识上和实践上这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3 结语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设计,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设计的现实语境也越来越趋于复杂,时代的多变,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媒体成为当代设计的主要语言要素和技术基础,我们的设计基础教育必然要思辨。此外,中国传统优秀的设计资源和设计思想如何融入到今天的设计基础教学中也是当前的热点和重点课题。但是,基于形态整体认知为基本方向的设计基础教学应该成为三大构成教学的丰富和拓展,这样不仅使得基础教学与实际的设计更为接近,也能够让学生形成基于问题分析和整体思考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岩.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看当代三大构成教育[J].艺术与设计,2010(2):146-148.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78.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79.

[4]顾宇清.产品形态分析[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

认知过程的格式塔感知基础 篇4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格式塔心理学反对心理学中的元素主义(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元素的分析并不能使我们了解整体的心理现象,所以它主张以整体的观点来描述意识与行为。

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例如,用“有角的”或“对称的”这样一些术语来表示物体的一般性质,以示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或时间序列(在曲调中)的一些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即“形式”。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

在感知经验方面,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应用,并在范畴化和合格性等级划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实验表明,人们对于实物概念的感知往往包含了两个阶段:第一步,将物体作为整体的感知,即整体感知;第二步,对感知到的整体进行某种分解,把它分解成独特的特性或属性。

知觉领域是格式塔学派最重要而又最有贡献的部分。格式塔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家对于知觉的认识提出质疑和批评, 认为传统的心理学过多地强调过去经验的作用, 并陷入了原子主义和机械论的误区, 重元素分析而忽视整体。他们提出了关于知觉的观点。格式塔学派关于知觉的深入而又卓有成效的研究成为知觉心理学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深深地影响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觉理论的建构。

二、格式塔学派对于知觉的认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个体对刺激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积极的、主动的、有选择的。知觉活动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物理性质,而且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这与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观是十分相近的。在涉及知觉过程的整体,局部加工问题上,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决定部分的知觉,整体是在部分之前被知觉的。

格式塔知觉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强调主体的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并总是用尽可能简单的方式从整体上认识外界事物。在这方面,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知觉的组织原则,可以概括为8条原则,尽管许多不是格式塔首创,但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将这些原则有效地组织起来,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从而使其成为了格式塔知觉理论中最有特色的一块。

1. 形与背景

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凸显出来形成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一般说来,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度越大,图形就越可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图形与背景和轮廓在形成心理影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定场合中,你所注意的东西就是图形(形象),不注意的就是背景(环境),并且知觉的对象(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变动的。

2. 接近性

某些距离较短或互相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如距离较近而毗邻的两线,自然而然地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3. 完整和闭合倾向

知觉印象随环境而呈现最为完善的形式。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合成整体,反之,彼此不相属的部分,则容易被隔离开来。

4. 相似性

如果各部分的距离相等,但它的颜色有异,那么颜色相同的部分就自然组合成为整体。这说明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在图形设计中,将相近或相近的元素反复整合构成另一视觉新形象,创造新影的聚集图形用来表达观念。

5. 好图形与转换律

主体在知觉很多图形时,会尽可能地把一个图形看做是一个好图形。好图形的标准是匀称、简单而稳定的,即把不完全的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全的图形,把无意义的图形看做是一个有意义的图形。按照同型论,由于格式塔与刺激形式同型,格式塔可以经历广泛的改变而不失其本身的特性。

6. 共同方向运动

一个整体中的部分,如果作共同方向的移动,则这些作共同方向移动的部分容易组成新的整体。

7. 简单性

人们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知觉时,只要没有特定的要求,就会常常倾向于把对象看做是有组织的简单的规则图形。

8. 连续性

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做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知觉为一个整体。连续性是指一种知觉倾向,尽管线条受其他线条阻断,却仍像未阻断或仍然保持连续一样被人们所体验。

从格式塔知觉的组织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作为一种有机体,对外界信息的捕捉大都是通过视觉进行的,依赖于视觉对于实体(有实体的物体或有机体)的感知和描摹对事物进行相应的认知反馈。

三、感知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感知包括感觉与知觉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过程。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分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及痛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对客观环境和主体状态的感知和解释的过程。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全貌的反映。感知与知觉比较,感知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感觉是单一感官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既由一种感觉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像,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像。知觉虽然不同于并高于感觉,但它同感觉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事物首先被感觉,然后才能进一步知觉它。对事物的感觉越全面、丰富、精确,知觉就越全面、正确。感觉与知觉也有某些共同性,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过程。

认知是把通过感觉器官得信息加以整合、解释、赋以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认知首先是由感觉接受信息变为知觉,将知觉进行整合,感知是认知的基础和前提,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理解、判断、推理等。对少年儿童来说,认知就是适应性行为,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空间关系,时间关系、身体概念、感知觉、捏弄物体,使用简单工具,能解决简单问题等对事物的反应。

感知经验与认知的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认知心理学及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对这一问题,结构和生成语言学派认为,感知与认知相互独立,认知和外化表征形式,即语言形式,相对于事物本身而言具有任意性。感知系统从环境中提取的信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形成一种全新的表征形式,执行记忆、语言、思维等认知功能,因此,感知结构与认知表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Fodor, 1975)。这种认知结构的表征方式有两个基本特征,即非模态性和任意性(Barsalou 1999a;Barsalou, et al.1999)。非模态性是指认知表征的内部结构与生成这些表征的感知信息是不相关的。例如,人们认知系统中对于视觉的表达与人们视觉系统的感官体验没有关系,因此人们对表示视觉的相关词语,例如bright、dim、colorful等的理解程度并不取决于感知经验。任意性是指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是归约性的。例如,根据Saussrue的理论,我们所理解的“杯子”的概念与其表征符号CUP之间没有系统性的相似之处,两者之间通常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指代关系。

而认知语言学派则认为,感知与认知是密不可分的,认知结构具有体验性,即概念的形成与组织是以人类自身的感知经验为基础的(Langacker, 1987;Lakoff&Johnson, 1987、1999;Fauconnier, 1977)。Ungerer和Schmid (1996)在论述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时举过一个例子:当被问及“什么是汽车”时,语言使用者不但会提到其外形像个盒子,靠引擎驱动,有车轮、车门、车窗、方向盘、加速器、刹车、座位等,还可能会提到其乘坐舒适、速度快、便捷,是独立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甚至联想到初恋、车祸等。他们认为,人们总是把自己对事物的包括印象和联想在内的主观经验,加入到事物的描述当中,仿佛正在现场观察和经历相关的情景,而并不局限于客观的描写。也就是说,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概念化会影响语言的表达,认知过程是感知过程的抽象化和概念化的结果。

四、格式塔知觉与认知

人们总是按照某种划分标准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类,从而在大脑皮层上建立了暂时神经联系网络,它为我们知觉新事物提供了认识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能感知到什么,取决于背景眼睛的功能。在观察事物时,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过去的经验运用到眼前事物的观察中,知觉对象被不自觉地归类到原有的分类网络,并服从于已有的结构和秩序。这就是格式塔知觉所阐述的“完型”。

格式塔知觉的信息来源基础同样与体验观密不可分。在基于Labov命名实验的验证人脑范畴化思维过程的实验中,Schmid以房子范畴化作为语境,对范畴化过程如何进行和测试者如何体验范畴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与格式塔感知不谋而合的整体感知先于部分感知的结论,从而将“直觉”这一模糊的思维概念用科学规律的认知原理进行了合理的解释。被测试者之所以能够凭借“直觉”对特定事物做出概念性判断,是在此之前的经历或体验储存记忆中的信息有选择性反馈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刺激所在的情境对回忆的影响,并首次进行记忆中组织因素的研究,强调组织因素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组织策略。

从感知到认知的转化过程是外界信息经由感官接受、人脑储存并在一定条件触发情况下将信息选择性释放的过程,而人脑在根据记忆中调取的信息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避繁从简,首先通过感官临摹事物的整体印象,将这一整体印象与记忆中存储的相关概念信息进行比较,得出初步结论;如有需要再进一步进入基于个别属性和部分特征的辨别过程中。这是由于当视域中出现的并不太完美的图像,即图像不够规则和简明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力求将其组织建构的简洁协调的需要,只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这种知觉活动就会持续下去。简洁完美的格式塔使人们向外界搜索信息变得更加有效和省力。

感知过程的格式塔现象说明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真实复制,大脑中已有的信息量规定着我们现有感知能力的大小,它决定着我们能看到什么和不能看到什么。在认识论意义上规定了认识的绝对相对性、暂时性。所以说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相互统一的结果。

五、结语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从整体的动力结构观研究心理现象。现代认知心理学受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观的影响,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的综合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家系统和有效地整理了知觉的相关组织原则,推动了知觉领域研究的发展,为包括范畴化、合理性等级划分等认知过程提供了合理的科学阐释。

参考文献

[1]尚国文.语言理解的感知基础.外语学刊, 2011, (4) .

[2]潘光花.完形视域和认知范式——重审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学理论, 2010, (12) .

[3]F.Ungerer, H.J.Schmid.认知语言学入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4]野口薰, 曲翰章.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研究.国外社会科学, 1986, (7) .

心理学基础论文 篇5

【摘要】

在现实生活中,情侣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吵架,在我看来,吵架的直接导火索是情绪的变化;情侣吵完架之后,通常又会迅速和好,这事实上是人内在的情感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吵架,情绪,和好,情感

自世界上有了人之后,人就分为男人和女人。古语有云,“女人心海底针”,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男人的思维方式多偏于理性化,女人的思维方式则偏于感性化,这虽然有利于男女之间看待问题方式上的互补,但同时也也使男女之间容易产生分歧,从而为男女之间的相处埋下了隐患。此外,男人和女人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譬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人与人(特别是男人和女人)的相处中,会发现一些手势或姿势分别是男人与女人所独有的。因此,有时候难免会导致彼此不能了解背后的含义,从而也对男女的相处产生了不良影响。有了以上的两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情侣作为一种特殊的男女关系,男女之间相处的时间长,不能规避这种不利影响,从而使情侣之间吵架成了难免的事情(这里讨论的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吵架)。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情侣之间吵架的现实原因有很多,但从心理学上来说,由于情绪是不稳定的,情侣之间因为一些事情引起了自身情绪的变化,这种情绪的变化通过面部表情、声音表情、身体姿势等表现出来,这是情绪的信号作用,男人(女人)通过观察和体验对方的情绪变化体会到对方的“敌意”,并最终导致情侣之间“战争”的爆发。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到情侣之间吵架的基本模式是:

1、因为男人的某种言行,女人很生气很不爽;

2、男人开始想解释,然后想: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的吗?这不就是丁点小事吗?值得发那么大的火?

3、女人开始不断地唠叨,试图证明男人的做法,以前跟现在有何不同。她明确地告诉男人,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男人的态度,让她寒心和气愤;

4、男人想:怎么又开始翻旧账。还有完没完。简直是无理取闹嘛。这件事,明明是我对你错,这不是明摆着的嘛?我认错,门都没有。惹不起,我躲得起。我闪!

5、女人想:现在的男人怎么这样不负责任啊,我的命好苦哦!看来妈妈说的对,天下没有一个男人是好东西。这一次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否则,要翻天了。

6、男人和女人都在想:我对你错。两个人都忘记了为啥吵架了。要么吵架,要么冷战。谁也不愿意先服软。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过程中男女心理的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所以,我认为情绪变化应该是情侣吵架的直接导火索。

但是,俗话说,“夫妻吵架,床头吵,床尾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昨天刚看到一对情侣吵得“昏天黑地“,可今天早上就发现他们又爱得”死去活来“了,这究竟是什么因素在起着如此巨大的调节作用呢?这就牵扯到了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所谓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虽然我们是放在一起讨论这个概念,但二者之间却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是同一类而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

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情绪更多的是一种生理反应,而情感则包含了极大的社会性。就一个个体来说,情绪往往是一种外显的不稳定的心理反映,而情感则是一种内在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反映。二者之间的差别,也导致了情侣之间吵架及和好的现象的出现。对于一对情侣而言,两个人开始交往的时候,对对方的喜爱往往表现在情绪上,随着时间的发展,两人之间的情绪感觉(就是爱情中说的感觉)越来越稳定,然后这种情绪就变成了情感。情感虽然是内在的,但它对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情感本身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因此,虽然情侣之间会因为一些事情狠狠地吵架,但这只是暂时的情绪发泄,在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稳定的主观体验—爱—这种情感的存在,这种情感的稳定性就决定了情侣之间的和好。我们常说的感情基础事实上正是情感。

情侣之间吵架后的快速和好,这一现象清晰地说明了情绪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的产生离不开情绪,同时,情绪也离不开情感,它是情感的具体表现。知道了这一关系,对“床头吵架床尾和”也就不足为奇了。以上就是我从“情侣吵架,之后又和好”这一现象所做的心理学方面的一点浅薄地思考。

【参考文献】

钢琴集体课的心理学基础研究 篇6

教育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促进个体的发展,因此,课程工作者必须对个体的发展以及学习过程的本质有所了解。不顾学生的特征而设计的课程,其效果自然不会理想。事实上,心理学对课程具有重大影响,已被公认为是课程理论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钢琴集体课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为课程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一、认知心理学的运用

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研究钢琴音乐教育及其教学过程,已经成为当今盛兴的钢琴教育理论方法之一[1]。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活动产生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其中包括特殊性迁移和一般性迁移[2]。在钢琴教学活动中,一般性迁移能力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不仅要将钢琴演奏的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通过技能训练以实现特殊[3]性迁移,更要有意识在技能教学中加强理论指导,促进学生一般性迁移能力提高。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相关学科原理、技能方法论指导下,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并列、归属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能够运用新知识,迅速地解决那些需要按照实际情况作出分析或调整的新问题,及时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效推动并加速技能学习的进程。这对加强音乐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也是目前钢琴教学改革面临的任务和目标。钢琴集体课改变了“一对一”钢琴授课的长期单一固定模式,由传统技术的传承式教学变得更加富于多元化层次结构,为钢琴教学中顺利实现学习迁移提供了一条新的实践探索途径。钢琴集体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按照人们感知音乐的心理规律需要而设计,教学过程建立在以聆听和情感体验为引导的基础上,因而是一种有利于发展自觉性音乐整体能力结构的教学方式。它从聆听有情感选择性的音乐为起始点,引发学生运用音乐表达感情的愿望,初步形成音乐感受能力和参与能力。随后结合相关乐理教学及演奏技能技巧训练,促进音乐感知能力、运动感觉能力、记忆联想能力全方位发展。与此同时,利用一切课堂音乐活动和不同教学步骤,大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丰富其创造性音乐表现力。

二、心理暗示的作用

集体教学的场合,便于学生之间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日本教育界曾在60年代提出“学习集体”的概念和教学论思想[4]。学习集体的教学论思想以确立共同投入学习的学习集体为中心,在学习集体中学生相互作用、相互确认、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对峙,从而得到提高。学习集体思想的理论研究指明了学习集体的形成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使学习与集体有机地结合,通过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现代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集体演奏的教学场合,恰当地运用暗示法,学习者可以经由心理上的轻松愉悦感,转化为内心凝神贯注的能力。这种内心凝神贯注所能达到的专心致志,是人的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的良性综合反应,其高度协调和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对钢琴教学中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全面能力,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促进效用。

三、群体动力理论

根据心理学“群体动力”理论原理,人们在所结成的群体中总是处于不断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的过程中,群体会对个体产生重大的影响[5]。同等键盘程度和学力的学习者汇聚在钢琴集体课上,借助于同龄人之间熟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动作表达方式,必然使钢琴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推动各项音乐学习的发展。钢琴集体课还提供了多种集体配合演奏的便利条件,通过良性心理暗示效应,可以很好地锻炼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感和乐队演奏中的默契配合能力,丰富音乐素质。钢琴集体课的学习集体由15—20个程度相当能力相当的学生组成,他们从一开始接受的就是采用新的现代化的多媒体电钢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这个集体里,同学们共同分析相关课题技术曲目,一起练习演奏,相互切磋,观摩启迪,同时接受钢琴教学指导,不仅能够调动激情,共同感悟,加速学习进程,更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深入发掘钢琴作品的音乐内涵,顺利转化为音乐素质。同时,在集体课上,同学之间随时观摩比较,互相启迪,取长补短。集体课为学生提供了相互配合进行合奏,齐奏的练习机会,有利于节奏感的训练与合作能力的培养。这种集体环境中相互作用和影响,容易形成同学间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和促进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总体水平大幅度稳定提高。

处于起步阶段的钢琴集体课,在尝试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要想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就需要我们不断开拓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的途径。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钢琴集体课教学更具科学性、规范性,真正发挥钢琴集体课的优势所在,培养全面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1]《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第320页 高文 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安定 2000年

[2]《群体心理研究对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意义》 罗海燕 《广西高教研究》1998年3月

[3]《提高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析钢琴集体课教学 》 刘汝铜《钢琴艺术》2002年6月

[4]《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

“三生教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篇7

建构主义教学观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教育心理学领域颇为流行的观点。建构主义认为, 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吸收过程, 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通过自身的经验过程来构造自己的理解。反之, 已经获得的经验又受到自己认知过程的“透视”, 这如同杜威理论中的经验改造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 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为基础, 通过提供适当的问题情景或实例促使学生的反思, 引起学生必要的认知冲突, 从而让学生最终主动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

在“三生教育”的教材设计中, 编者就是考虑到了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方式, 所以多采用问题情景或故事的形式导入, 引发学生思考, 从而产生必要的认知冲突。

1.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 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同化和顺应, 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 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2.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 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 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 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 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提出他们的假设;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 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 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

3. 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4. 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 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三生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就是与其提出的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理念有关。其独特性在于它既肯定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更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内因作用, 其教育目标最终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而逐步实现的, 其教学过程既是灌输又是渗透, 以渗透教育为主;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活动相结合, 以学生活动为主;被动学习与主动接受相结合, 以主动接受为主;知识传授和问题介入相结合, 以解决问题为主;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以校内教育为主。这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也是吻合的。

二、积极心理学与“三生教育”

积极心理学被认为是“帮助人类发挥潜能和获得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是研究普通人的心理活动, 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的学科。积极心理学特别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 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 主张以积极的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 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 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积极心理学认为, 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 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 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 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上:

在主观层面上应该具有研究以下积极的主观体验:关于过去感到幸福和满意, 对于现在则感到精神饱满、快乐、感官愉悦以及愉快, 而面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希望和忠诚的建设性认知。

个体层面上应该研究如下积极的个人品质:爱的能力、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勇气、毅力、人际交往技巧、对美好的感受力、宽容、创造性和面向未来的眼光和胸襟。

在群体的层次上应研究具有责任的、陶冶的、利他的、文明的、现代的、宽容的和职业精神的公民道德。同时也研究健康的家庭、良好的社区、更具成长性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这些使个体成为更好的具有上述品质社会成员的社会组织机制。

积极心理学致力建立积极的“心理免疫力”。拥有良好免疫系统的人, 不仅不容易受到不良情绪和不良环境的影响, 而且一旦出现失衡能够及时有效的自我调整。

从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思想不难看出, 它更多的是强调对人的潜能的启发和利用, 而广义的“三生教育”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 促进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活动。因此, 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核心开展的教育, 必然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教育, 必然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也必然是一种以当前教育体系相一致, 且涵盖当前教育体系的教育。换句话说, 广义的“三生教育”, 就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核心进行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 是一种以完善人的生命, 促进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人本主义的课程理论与“三生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改革浪潮中提出传统课程学问中心化, 使得学生进行非人性化的学习活动, 有碍于其完整人格的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所谓的人性中心课程, 肯定人的情感、情绪和感情的重要性, 坚持课程从“面向完整的学生”这一立场出发, 主张统一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感情和理智、情绪和行为, 强调开发人的潜能, 促进人的自我发展。

人本主义的人性中心课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尊重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学校不应该以传授学问性知识为主, 而应该尊重学习教授本性与要求。不再过于强调所谓的学科结构, 而是更为强调学习者自己的学习结构。必须看重学习者的本性、需求、动机、兴趣和爱好。

强调认知与情感的整合发展。人不仅是思维的存在, 也是情感的存在。脱离情感的智慧是空虚而无意义的;不以价值与情感为基础的智慧, 往往使人沦为非人的状态。因此, 要想复兴“人的学校”, 促使学生整个人格的发展, 就必须把认知学习与情意、情感培养相统合, 心智发展与情绪发展相结合。

承认儿童的学习方式与学者的研究活动具有本质的区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 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发现的研究方法既不是唯一的, 更不是万能的。

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 学校的课程要具有社会适切性, 既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实际, 又不能脱离学习者的生活, 应把教学内容集中在该学问本身的知识上。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学校应开设三种类型课程: (1) 学术性课程 (知识课程) 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知识的课程。这不仅是学问中心课程所追求的内容, 而且也是人性中心课程所应包含的学术水准。 (2) 情感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非认知领域的能力的课程。它包括发展人的情绪、态度、价值、判断力、技能熟练、音乐、美术, 以及经过部分改革的体育与健康、道德、语文等学科。 (3) 体验课程。是指通过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以实现整体人格的课程, 又叫做自我实现的课程。

认知心理学基础 篇8

现代社会发展呈现出有别于传统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快节奏、高压力和高竞争等特征, 这就对我们的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具备一定社会适应能力的合格劳动者。在社会学中,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数理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方式, 与他人和群体的联系是数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学校数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不仅体现为个体认知性知识的积累、深化, 更体现为个体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等方面, 具有参与性、实践性特点, 因此学校数理课程在个体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将承担重要的责任。籍此, 教育部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是高校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之一, 并进一步提出“表现出良好的数理道德和合作精神,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

一、学生对于数理基础科目的关注程度

从目前的学生对于数理基础科目的关注程度来看,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 基本上接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对于数理基础科目的关注程度较低, 大多数学生认为数理基础科目属于教学大纲当中的基础理论课程, 而且这些课程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学科学生而言都没有太多的兴趣, 他们对于这类课程的主要兴趣在于这类课程授课学时相对都较多, 而且往往都属于考试相对较难过的科目, 并且因为缺乏兴趣, 所以比较枯燥。另外, 我们对四个年级的学生对于数理科目的关注程度进行了解, 大体上得到的结果是:

1、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数理基础科目的关注程度相对于二

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较高, 但是明显低于四年级, 可能在于一年级的学生在刚进入大学, 对于大学的学习模式和现有的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校园环境把握的还不清楚。

2、四年级的学生在四个年级的调查中对于数理基础学科的关

注程度是最高的, 并且关注的程度大约占到被调查对象的三分之二左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在四年级的学生心里, 数理科目的重视程度可能主要来源于很多学生在面临工作时, 四处碰壁之后, 很多学生被逼无奈的选择了考取研究生, 而对于大多数理工科的学生而言, 考研是缺少不了数理等基础学科的, 甚至在一些科目要求当中, 要求会更高, 考核的内容会更宽泛, 所以他们想要迈入研究生大门, 就必须过了数理的这个屏障, 这也是四年级的学生最关心的原因之一。

3、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而言, 因为他们在结束基础理论课程

学习之后, 开始了专业课程学习, 所以大多数学生把心思都放在了专业技能学习方面, 而对于基础科目而言, 他们也只是应付过了考试之后放在了一边, 所以在离考研还很远的二三年级, 很多学生对于这些科目的关注程度下降也是可以想象和理解的。

二、学生对于数理科目的价值的认知

对于数理科目的认知, 我们还是分为四个年级的学生来分别调查和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数理科目大体上还是停留在考试层次, 因为在他们看来, 刚刚拍拖高考的舒服, 进入宽松自由的大学生活, 所以在他们对于科目的价值认识当中, 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所接触的科目当中, 并没有清晰的划分, 或者说在他们看来, 在所有的学习科目中, 只要是涉及考试的都属于重要的科目, 所以数理基础理论课程在一年级的学生心里是体现不出来重要性的。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而言, 很多学生因为专业限制, 需要继续学习这些科目, 这个阶段的学生才会认识到数理课程是基础, 是他们掌握和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 他们认为其重要完全在于无奈的选择, 因为对于面临毕业的学生而言, 在他们心里本身是没有什么科目是重要的, 什么科目是次要的, 唯一迫使他们做出选择的是继续升学考试。

三、学生重视数理科目的多因素分析

从学生重视数理基础科目的因素来看, 我们大体上总结如下: (1) 学生为了圆满拿到学分是学习重视数理基础科目的首要原因, 因为数理科目一直是学生考试头疼的科目之一,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他们不希望自己再次参加补考, 所以他们希望一次能顺利过关。 (2) 考研的必考科目成为很多学生学习数理科目的动力。

四、学生不重视数理科目的多因素分析

在就业能力模型各要素中, 企业认为责任心最为重要, 领导能力最不重要;而在学生们看来, 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最重要, 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五个方面包括:责任心、敬业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而在校生对此的排位则是:解决问题能力、外语能力、计划协调能力、学习能力、计算机能力。而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监督管理能力都被企业列为重要性最低的五项能力之中。所以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因素来看, 越来越多的单位对于学生认定都放在技能方面, 这对于日趋学习成熟的大学生而言, 他们愿意把更多的心血放在技能提高方面, 这是他们不重视数理科目的中国要内因。

五、建议和意见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于数理基础学科的认识是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数理基础学科的动因, 所以数理基础学科的教师, 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到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并及时的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使枯燥乏味的课程变成学生感兴趣的科目,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而言, 也应该从新认识基础科目, 从思想上应该意识到完整的课程体系是大家掌握一门技术和了解一个科学体系的关键, 而不是单一的依靠几门专业课程就能构建和支撑一个技术人才的, 另外, 在考核形式上, 笔者认为各个科目也应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更细的划分, 以求更加的合理和有效。

摘要:数理基础学科是任何一个学校理工科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 而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对于数理基础课程的认知程度却有很大的差异性, 所以笔者对于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调研。

关键词:数理基础科目,学生,认知程度

参考文献

[1]张奇, 周永垒.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的编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

[2]吴英成.学生汉字偏误及其学习策略的关系[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

[3]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

[4]徐子亮.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分析[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

[5]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 2000.

[6]张亚玲.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0.

[7]向淑君.高中英语元认知说的学习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0.

[8]高海洋.第二语言习得情感因素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0.

[9]左向东.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 2000.

认知心理学基础 篇9

“季”的这个用法最初是通过翻译而使用的。“季”相当于英语里的“season”。美剧所谓的季, 就是指播出季节。美国商业电视以每年9月中旬至第二年4月下旬这段时间为一个播出季节, 因其收视率最高而成为全年电视播出的重中之重。在播出季节, 你不会看到老节目, 电视屏幕完全被新的剧集所占据。例如:Prison Break (Season 4) 翻译为“《越狱》 (第四季) ”。 (1)

“季”原本是名词, 《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一共有六个义项, 其中前两个义项就是名词的用法:1.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 一季三个月。2.季节。而翻译过来的“季”则是借用名词而成为量词的一种新的用法。例如:《英雄》第三季, 《老友记》第八季第六集, 《绝望的主妇》第六季。

其实, 以前的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往往喜欢用量词“部”, 一般分为几“部”, 而现在“季”用得很频繁, 似乎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语了。究其原因, “季”借用名词作为量词, 这不是简单的毫无意义的借用, 其中存在着人类的认知基础。作为名词的“季”和作为量词的“季”在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这种联系是通过家族相似关系与之相连, 形成一个意义链条, 链上相邻的节点之间因语义扩展的关系而共有某些属性。这种语义扩展关系往往是通过隐喻完成的。

语言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由于两个事物在特征上存在某一相似之处, 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事物的演变方式叫做隐喻 (Metaphor) 。“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phora”, 其字源“meta”的意思是“超越”、“在……之后”, 而“pherein”的意思则是“传送”或“转换”, 合起来表达就是“转换之后的含义”。隐喻是以“相似” (likeness) 和“联想” (association) 为基础的, 也即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相似之处。

Lakoff等人打破传统, 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他们指出隐喻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 它代表了语言的常态, 在日常语言中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最有生命力、最有效的正是那些确立已久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 不费力气便自动冒出来的无意识的东西。因此, 最重要的隐喻是那些通过长期形成的规约而潜移默化地进入日常语言的无意识的隐喻。隐喻不光是个语言的问题, 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也就是说, 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 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的。 (2)

隐喻是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产物, 隐喻又是人类认知的工具。Lakoff&Johnson (1980) 总结出了一种最常见的隐喻类型, 即“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 (3) , 它指的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自然是不同的, 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 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4)

那么, 之所以量词“季”普遍使用, 正是因为季节的概念和量词“季”所指称的概念是有着规律的对应关系的, 或者说有某种相似性。

时间上的延续性是“季”的首要认知基础

“季”的本义表示“四季”的意思, 而四季从时间上来讲具有连贯性,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周而复始, 一季三个月。而一些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划分为不同的“季”, 正表明了各个“季”之间有着四季一样的连贯性, 各个“季”并不是孤立的, 彼此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因此时间上的延续性是“季”的首要认知基础。

美国商业电视播出季节一般有时间要求, 一年才播一季。国内引进了“季”的概念, 但时间上显得灵活多了。湖南卫视的《挑战麦克风》节目每一“季”的播出时间差不多在三个月左右, 大概就是一个季节的时间。不仅如此, 除了时间上的连贯性以外, 剧情、节目设置上也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一个电视剧、一个栏目就是一个系统, 而每一“季”的剧情或节目都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 这各个部分彼此之间是要注意情节的连贯、前后的照应。正像四季一样,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 经历了夏天、秋天, 再过完了冬天才叫完整的一年, 电视剧从第一季到最后一季 (有的称之为“完美季”) 才是完整的剧情。

除了电视媒体, 网络媒体中也经常出现“季”的量词用法。例如:经过艰苦奋战, 农场已收获了第一季水稻。

网络上流行一种叫“开心农场”的游戏, 在这个虚拟的农场里, 同样也有播种与收获的乐趣。不同的作物生长周期不同, 短的有一季、两季, 长的可达六季、七季。但不论长短, 每季的生长都是连续的, 没有第一季的收获, 就没有第二、第三季的耕种。前一季是后一季的基础, 前后相继, 才能取得整个作物的收获。

个体的独立性是“季”的第二位的认知基础

“四季”是各有各的季节特色的。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冬天的寒冷, 构成了整个季节的变化, 也体现了各自的季节特色。而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划分为不同的“季”, 也显示了各个“季”有其独立的主题、特色。

在推出了“季”这个概念以后, 由于美国观众习惯连续剧在一次相对较短的观看过程中看到剧情结束, 但又可以留一个可以令人想象的空间, 所以每“季”的结束一般是一个故事段落的结束。国内电视也是如此。如《挑战麦克风》各季在节目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变动, 各季的模式都有一定的变化。媒体只有在节目的灵活性上大做文章, 才能使得节目看点多多, 悬念十足。如果各季的内容形式都差不多, 千篇一律的话, 也就不能吸引受众, 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划分为不同的“季”。

另外, 电视节目上一“季”播放完到下一“季”的开播之间可能有一段暂停时间, 因为节目往往是现编现策划现拍的。这样, 整个节目的完成时间可能跨度会比较长。像美国有些电视剧在十年间共拍了十季, 历时相当长。利用每一段暂停的时间, 媒体要总结上一“季”的经验教训, 并对下一“季”的节目进行策划编排, 从主题到形式、从语言到风格都要作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使得整个节目在大主题不变的情况下, 各季之间独具特色, 彼此独立。从做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讲, 从第一季的收视率可以预见整个收视率趋势。第一季播放成功的话, 看过的观众就不会流失, 会选择继续看下去, 而另外肯定还会有很多观众会在朋友的介绍和推荐下在中途加入其中。所以第二、第三季的观众群体可能再度被拓展。这既是一个持续连贯的过程, 也表明彼此之间的独立性。因此个体的独立性是“季”的第二位的认知基础。

空间上的容量性是“季”的第三位的认知基础

一年有四季, 一季有三个月, “季”的范畴大于“月”的范畴。同样, 电视节目各“季”也是一个较大的范畴, 在这个大范畴下又分为不同的“集”、“期”等。美国一部系列剧因为每周只播出一集, 除去非播出季节的四个多月, 一季的电视剧基本保持在25集左右。国内电视剧则显得非常灵活, 一般一季少到几集, 多到几十集。集与集之间也是有前后的连贯性的, 它们彼此衔接, 前后呼应。如《丑女无敌》第一季共40集、第二季共68集、第三季共40集……电视娱乐节目每一季包含许多“期”, 各期节目可以相对独立, 但各期在形式上往往大体相同。“季”好比一个大的容器, 这个容器所装载的容量可大可小。不管是“集”还是“期”都共存于“季”这个容器中, 使得这个容器充实而丰盈。因此空间上的容量性则是“季”的第三位的认知基础。

不仅电视节目如此, 其他概念、领域也有类似的隐喻。例如:

(1) 在第一季的课程中, 我修了奈特、休兹及李兰德等教授的课。

(2) “战上海系列投资论坛第一季”———暨2009年投资机会及展望高端投资论坛。

(3) 超健康达人大赛第一季。

(4) 春节选购第一季:别让奸商榨取压岁钱。

(5) 福清车展第一季:3款中级“T”车型推荐。

(6) 米兰第二季公寓售完。

我们是通过“季节”这个来源 (source) 范畴去构想“课程”这个目标 (target) 范畴, 即前一个范畴提供了一个结构模式, 我们可据以建构 (或称范畴化) 后一范畴。 (5) 我们拿“季节”这个来源概念比喻“课程”这个目标概念, 是因为“季节”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与“课程”挂钩。就看例 (1) , 时间上的延续性:课程分不同的阶段进行讲授, 第一季的课程修完, 还要修第二季、第三季等, 只有全部都修完才算完成所有课程。个体的独立性:每一季的课程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一季的课程应该是基础, 从深度来说, 也应该是相对容易些的, 后边第二季、第三季的课程可以逐步地加深, 它们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 有承接关系, 又是彼此独立的, 有各自的讲授内容和特色。空间上的容量性:每一季的课程不止一门, 包含了许多门。如奈特教授、休兹教授、李兰德教授各讲授一门。可见, “课程”概念和“季节”概念也是有种种相似之处的。这些相似点正是隐喻的基础。

同样, 上例中的“论坛”、“比赛”、“车展”等都是分阶段、分系列举办的, 第一阶段称为“第一季”, 第二阶段称为“第二季”……季与季之间有前后相继的承接关系, 如车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各季又有各自独立的主题和特色, 如每一季的论坛都有一个主题;每季都包含有一定的容量, 如比赛一般都分为很多“场次”。通过联想, 这些概念也具有同季节概念相似的上述三个特征。

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 远非随意的, 而是深刻反映了汉民族的范畴化特征。 (6) 用“季节”这个来源范畴去构想“电视剧”、“综艺节目”、“课程”、“比赛”、“车展”、“房产销售”等这些目标范畴, 其设立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严格的规律, 因为语言和现实之间有一个人类认知作为中介。由于这个中介的作用, 不同的事物之间彼此可以建立一定的联系。作为量词的“季”在时间、空间和个体自身这几个向度上展开。而以往用于书籍、影片等的“部”则单调了一些, 没有这样丰富的内涵。与显得呆板的“部”相比较, “季”所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大容量的动态变化的感受, 其使用更生动、更活泼、更具动态, 既适应传媒的要求, 也符合受众的口味。

正因为如此, “季”作量词的用法也有成为规范的可能。传媒新词“季”是原有词语所产生的新义项。这个新的义项是一种隐喻。当然, 这个新赋予的含义是否能成为规范, 这还有待于人们的“约定俗成”, 在长期的语言交际中得到检验。但从认知的隐喻观来讲, “季”作量词的新用法成为规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因为受众很容易接受旧词的隐喻义。

对于传媒中出现的新词新语, 我们需要一个理性的、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季”借用名词作量词, 也是一种语言实践, 既然能在大众中风靡, 说明它是有一定生命力的。每一种语言的形成、演变到定型、规范, 都有一个发展进化的过程。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 在于从实践中吸取营养。 (7) 因此, “季”的这个新用法完全有可能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受江苏省教育厅省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众传媒的语言与文字规范化研究” (07SJB740008) 的资助]

摘要:“季”借用名词作为量词, 这不是简单的毫无意义的借用, 其中存在着人类的认知基础。作为名词的“季”和作为量词的“季”在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季节的概念和量词“季”所指称的概念是有着规律的对应关系的, 或者说有某种相似性。这种语义扩展关系往往是通过隐喻完成的。本文从隐喻的角度分析了“季”作量词的三个认知基础:时间上的延续性、个体的独立性和空间上的容量性。与显得呆板的“部”相比较, “季”所带来的是一种独特的大容量的动态变化的感受, 其使用更生动、更活泼、更具动态, 既适应传媒的要求, 也符合受众的口味。从认知的隐喻观来讲, “季”作量词的新用法成为规范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关键词:季,量词,认知,隐喻,延续性,独立性,容量性,可能规范

参考文献

[1]本文用例来自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CCL语料库检索系统 (网络版) 。

[2][4][5]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认知心理学基础 篇10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多元化,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并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确立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和谐社会”建设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解读,“和谐社会”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何科学地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

(一)怎样理解和谐社会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即和睦,有和衷共济的意思;谐,即相合,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和谐”引申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另外,“和谐”是“和而不同”。我们所在的世界和所处的社会是矛盾的统一体。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它标志着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是富有创造活力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达到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其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二)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化民族由来已久的追求,华夏文化的根本宗旨就是以实现一个安宁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和谐”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哲学命题。儒家、道家都有关于“和谐”的论述。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以构建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为理想。《老子》则希望能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欺骗的、淳朴无华的和谐社会。近代康有为则为构建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而努力。和谐社会始终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

“和谐”社会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从古的希腊哲学先圣的经典到新兴的后现代哲学都可找到“追求”和谐的影子,其中许多思想与观点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近来风行世界的建构主义多元认知理论可以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西方兴起了一股新的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起源看,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后经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人的不断发展完善使之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哲学理论之一。对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可以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真理观、理解观等几个方面来理解。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第一、知识是具有建构性的。建构主义所谓的知识的建构性也就是指知识的相对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源于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的意义,知识是个体对所认识对象的意义的创造,这种创造活动是以认识主体的“先有”、“先见”为基础的,这种“先有”、“先见”即学习者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和制约着认知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进行着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和取舍,由于个体的先在经验的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同一事物及其过程意义建构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尽管知识以概念的外在形式存在,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社会认同,但每个学习者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知识虽然包含真理性,但不是对现实的唯一的最终的标准的表征;第二、知识具有社会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的客观的东西,也不是脱离客观事物的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个人的、主观的”知识需要通过“社会协商”即“协作”与“会话”,这个社会化过程才能被理解或解读。通过这个过程个体看到其他社会成员与自己不同的建构结果,实现知识意义的共享和协调,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意义的更准确、丰富和全面的建构。

(2)建构主义的真理观。建构主义认为应当用“合理性”、“适应性”概念去取代“真理性”概念。他们认为,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知识或真理,所有知识都是相对的,都与特定的背景相联系。知识是情境化的,知识的意义源于意义建构,而这种建构是在特定的背景中进行的,受到广泛的情境脉络影响。知识产生于特定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环境中,并随着活动、背景和文化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只有在特定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环境中知识的意义才是确定的。由于知识的意义产生于丰富的情境中,情境又是具体的、千变万化的,因此世界上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情境、解决一切问题的锦囊妙计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知识的正确性是相对的,是局限于特定的情境的。因此所谓的反映客观现实的“真理”虽然包含准确性,但这种“准确性”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因此一切真理都是个体在认知的基础上,在跟经验世界的对话中建构起来的相对准确的知识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终结性的知识。

(3)建构主义的理解观。建构主义认为,所谓理解或建构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图式对外部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理解是受到记忆中的已有知识系统所支撑的,准确地说,只有在原有图式所提供的知识框架之内,人们才能获得对当前信息的理解。由于人们的经验是多元化的,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侧面,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就同一个认识对象,各个主体相应的认识活动以及建构出的意义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会截然相反,因此,虽然人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是相同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是人们理解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2.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启示

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真理观、理解观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世界是客观的,人们的“知识、真理、理解”都来源于客观世界,但人们的“知识观、真理观、理解观”都受认知主体的先在经验和认知环境的制约,由于认知主体的先在经验和认知环境的多样性、多元性必然导致认知结果的多样性、多元性。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这种认知多元化观点启示我们:

(1)允许和倾听不同的声音。社会是人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和谐。在和谐社会的各种因素中,人与人的和谐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关键。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现代社会早已不再是古代社会那样单纯,中世纪时代心灵的安宁已一去不复返,社会的分裂、人的自我分裂、文化的多元化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我们就是要在这样一个充满各种各样矛盾和观念冲撞的多元化的社会中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和而不同”。“多元”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必须宽容、理解、谦让、友爱,人们必须互相尊重,友好平等相处。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才能发展。否则,就会冲突不断,失去活力,走向崩溃。和谐社会关键在“和”,而“和”的关键在于“不同”。多元化是社会进化与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富有活力的基础;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国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当前正处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既是我们发展的大好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冲突与矛盾的凸显期。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在所难免的,改革使社会的多数人受益,但与此同时改革也触动了少数人的利益。在发展过程中矛盾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正确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能否和谐有序的发展。

传统思维大多是从一个概念的中心进行操作,运用固定的概念进行分析综合,追求观念的统一,追求“准确地”再现现实。这种思维方式强调统一性追求标准化与共同化。与这种传统思维路线不同,建构主义哲学强调意义建构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推重“会话”与“协商”。他们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号召人们要像读一首诗、一部神话一样来解读他人和社会,提倡在平等原则上摒弃一切歧视,接受和接收一切有区别的东西,提倡多视角看问题的多元化思维方式。建构主义的“多元化”思想为我们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如果人们能够以平等包容的思想和心态对待哪些与己不同的人或事,如果人们都能有一个宏大胸襟的,那么就没的什么纠纷与冲突不可化解,绝大多数群体性、突发性的影响社会和谐的事件也可以消除。但事实上总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他们受传统单一思维模式的影响,不愿意甚至是不能容忍不同与自己的主张或观点存在。不喜欢、不重视甚至是从来不能听取不同的意见,特别是那些地位“卑微”的“不可能制造出大的影响”的“小人物”的意见。由于这种思想作怪,必然造成言路的阻塞,他们不能及时听到看到社会基层的意见,进而导致群众积怨的产生,这种积怨逐渐加重加深最终导致了严重破坏社会和谐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暴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在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广泛沟通上下功夫。这点可以借鉴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会话”与“协商”的主张。建构主义者认为“会话”与“协商”的本质并非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另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改变双方的观点,达到一种新的视界。因此,真正的“会话”与“协商”总是蕴涵着一种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为了使真正的“会话”与“协商”得以进行,建构主义主张开放,主张倾听一切声音,哪怕是最卑微的小人物的声音,以防人微言轻的悲剧发生。建构主义者所推重的这种“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宽容他人”的美德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民主、公平、正义及诚信是一致的,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为此,作为社会的一员,不论是平民百姓还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都应该从建构主义的认知观中得到启示,要有承认和接受社会、文化、观念多元化的勇气和信心,要有容人之量,摆正自己的心态。而且作为政府官员更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有比一般群众更广博的胸襟,要在畅通民情民意上下功夫,要乐于和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在乐于和善于听取正面意见的同时更要乐于和善于听取反面的意见,既要乐于和善于听取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也要乐于和善于听取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使党和政府能够更加了解民情、尊重民意、广集民智、顺乎民心,让不稳定因素得到良好的解决,构建出一个公正、平等、友爱、宽容、诚信、向上的新型和谐社会。

(2)求同存异,一元统领,兼容共生。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强调知识、真理和理解的建构性与相对性,提倡人们要承认和接受多元化、承认和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但与此同时,建构主义也强调知识、真理、理解具有社会性和相对准确性,建构主义认为只有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同的知识、真理和理解才是有生命力的。这种主张启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允许和鼓励不同的思想、观点存在但并不是提倡随心所欲,各种思想观念并存,这样会走向资本主义自由化的道路,会走向无政府主义。这样绝不会构建出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要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元化”与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多样化”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一元化”的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念是矛盾统一的有机体。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逆反性和无序性,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实现“一元统领”、“协调有序”,又“兼容共生”、“和而不同”,达到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宽容性的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学林出版社, 2003.

[2]王晓明.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J].教学与研究, 1998, 4.

[3]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 1997, 1.

[4]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J].华夏文化, 2001, 2.

认知心理学基础 篇11

关键词: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考研;科研

我国自2000年进入考研热潮,每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都呈现出迅猛的增长趋势,这使得研究生入学考试成为仅次于高考的第二大考场。而在研究生考试的诸多专业中,心理学专业有其极大的特殊性。

首先,心理学是一门朝阳学科。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很少有机会接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而大学修心理学专业的同学,要想把心理学的知识学习扎实和系统,仅靠四年的学习还是不够的,因此很多同学表示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由入门到入迷,希望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期待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因而产生考研以继续深造的打算。

其次,时代的飞快发展和社会的巨变使人们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进而产生种种心理适应问题。新时期社会的文明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热门。在高校考研热的形势下,又进一步出现不同专业同学选择跨专业报名心理学研究生的现象。

再次,自2007年起,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有了很大的变化,许多硕士招生单位从自主命题变为心理学专业课统一考试,有了统一的考研大纲,这又使得心理学的考研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异。也正是高校心理学专业的这几大特殊性,本研究根据心理学本科阶段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教学的几点思考,并提出对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开设心理学理论体系专题和心理学方法论体系专题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专业课教学应以心理学考研大纲为指导

1.以考研促教学

自2007年起, 心理学考研有了很大变化,从以往的硕士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变为心理学专业课统一考试,有了统一的考研大纲。就像高考对高中教学有指导作用一样,考研对本科教学质量也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受所用教材影响极大,即使是同一门专业课,如果选择的教材不同,其学习的内容就有很大的差异。仅《实验心理学》这门课程,能够参照的教材就有七八个版本,包括杨治良的《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朱滢的《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孟庆茂等的《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学民等的《实验心理学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并且每个版本的体系和教学重难点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选用不同教材的高校教学内容差异会非常大。而在心理学考研专业课统考之后,教学内容就会参照考研大纲的要求,考研大纲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也就是说无论哪一门专业课都没有一本教材能把考研大纲要求的内容涵盖完。这对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大多数特别是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都有考研的需要,要求教学应以考研大纲为指导。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教学没有真正的教材,而是有一系列的参考书,通过参考书把考研大纲涵盖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考虑到受精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也只能选择一本或两本与考研大纲内容最为接近的教材作为参考书,同时还要掌握课堂上所补充的内容。这样一来,教学中再也不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同时由于教师在上课时补充了大量学生用书中没有的内容,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会提高,也就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教学助考研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自2007年起,心理学专业考研由自主命题转变为全国统考,心理学专业课统考内容包括6门(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基础专业课,后来在2011年又加入社会心理学这门专业课,涵盖的内容非常全面,而无论是哪一门基础专业课,需要参考的教材都不仅仅是一本。所以,如果再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教科书来制定教学大纲,这对考研是不利的,虽然本科阶段教育教学不是为了考研,但是必须考虑到大部分本科生有考研的需要,所以高校在教学中尤其是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根据统考大纲的要求制定每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大纲,从而使得教学内容能和考研大纲的要求相吻合。这样,不仅能够体现高等学校教育教材改革的一面(将过去一门课程使用一种教材的模式转变为一门课程使用多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模式),也能为学生的考研起到帮助作用,达到以教学助考研的目的。

二、专业课教学应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心理学从学科性质上讲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高校对心理学专业课的教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学科性质。

1.通过专业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指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大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而心理学作为一门朝阳学科,既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作为基础,又有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如在心理学的核心专业课中,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等都是心理学中比较重要的方法类课程。而作为一位心理学工作者,有可能对心理学的任一领域或任一分支进行特别研究,可以专门从事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医学心理、知觉心理、思维心理甚至社会心理的研究。但是,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工作者,就必须很好地掌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因为心理学领域的学术研究,一般都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方法类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学生树立科研的意识,教给学生从事科研的方法,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以期为学生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专业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时代的飞快发展和社会的巨变使人们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进而产生种种心理适应问题,再加上新时期社会的文明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重要。而心理学学科的教学中除了前面提到的专业基础课,还有很多非常实用的应用类课程,如人格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学科,与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息息相关,学习这些课程知识对人们的心理调适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因此,在心理学应用类课程知识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的能力,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分析、角色表演、团体辅导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心理的感受,同时在相关专业课知识的介绍中要穿插生活实例,以帮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心理学知识,并提醒学生将学到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去。

三、教学中体现出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

心理学作为一门朝阳学科,日渐成为一门科学,其学科发展突飞猛进。当前心理学专业课教材的一个缺点就是学科内容滞后。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教材,要经常阅读新的中英文文献,了解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并将心理学学科的原有知识和心理学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精准信息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如此,不仅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血脉,起到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学科发展新动向和新成果的介绍,还能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有助于心理学学科的学术研究向前推进一步。

四、对心理学本科教学的建议

众所周知,心理学专业课考研变为统考以后,对考生专业基础课知识的考查已经不再是指定的几本教材,而是一系列教材。所以,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在大三学年对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的繁重程度等同于高三学生面对高考的复习,因此,很有必要为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开设心理学理论体系专题(心理学导论、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法论体系专题(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这样一来,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帮助他们解决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对于不考研的学生来说,通过这两个专题课程的学习,会让他们对专业课的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参考文献:

[1]王北一,邬长明.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考研热[J].教育理论研究,2011,(8).

认知心理学基础 篇12

户外运动教育就一般而言身心关系的表层结构和基底结构之间是借助情绪作用不断进行交流的。户外运动教育主要是由于其联络通路受到不安定的心理情绪的影响, 使得人格的基底结构发生变异。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心的主体而表现的自我意识, 受到处于基底结构的扭曲而被干扰。在这种状态中人就会感受到户外运动教育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困难, 被精神上的孤独所困扰。在户外运动教育的场合, 自己通过对情绪的克服和支配, 形成了深深扎根于基底结构的状态。就是自我向处于户外运动教育的本来的自我接近。从这样的人格的中心发出的力, 也许就是户外运动教育语言所表现的那样, 引发出的人际关系的调和与感情关联的机能。

在东方式的形而上学的传统思考方式中, 形而上层面与形而下层面之间并非是无关联的, 它们是连续的相互渗透的两个领域。而户外运动教育就是将自己的灵魂由形而下层面逐渐进入到形而上层面的过程。在西方思想史的传统之中, 尽管也曾出现过诸如尊重某种灵的直观这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户外运动教育倾向的形而上学流派, 但是这类思想被视为异变性质。比如象庄子梦中化蝶那样, 现代人同样也会飞翔在空中或变化出动物。户外运动教育总是要与不随时间变化的灵魂见面。在这里, 两千年前的真理在今天还是真理, 换句话说, 它们在今天依然活活勃勃地生存着发挥着作用。所以我们在这里 (灵魂深处) 既能够看到过去几千年未曾改变的存在, 也能够将来几千年也依旧不会改变的基底性灵魂的事实。从这样的视角来说, 户外运动教育将基础置于修行的体验这一东方的身心论, 也许是过于夸大的说法, 其目的是超越时间的流逝, 对永恒领域实施的实践性探求。在户外运动教育的身心关系的基底结构中, 如果假定存在着与意识领域的理论性思考方式或世界观的历史性变化无关的灵魂不变的机制, 而且如果假定东方的身心论是依据通过某种形式对其机制地实践的, 或实验性探索成果进行的户外运动教育思考, 那么我们在其中就有可能发现对于现代科学和哲学仍然具有意义的户外运动教育真理。

2 户外运动教育的哲学心理学基础及其现实意义探究

户外运动教育的某些事实也就说明在有意识地实施某一户外运动动作时, 包含在其中的各种户外运动的动作教学是有作为地平存在的。我们通常不管怎样首先是通过实际的操作才了解某个动作的。这种了解是与动作的自动化相伴随的。一般地说, 所谓户外运动教育的自动化是伴随着动作的实施而形成技能, 无论是其中的各个构成要素还是行为整体经过自然而然的过程, 其结果表现为学习者将注意力可以集中于其他方面的状态。也就是说, 在进行已经熟练的户外运动的动作教学时, 实施动作的意识与动作的实施是同一的。自动化状态使得我们保持着退回到意识地平的动作。而这种使身体运动成为可能的身体又构成了新的地平。换句话说, 这表明户外运动教育在试图抓握什么东西的时候, 实际上事先已经知道有关对该物的身体操作方式。对此, 我们的抓握动作已经根据物的轻重、软硬、大小而预先准备了的。在进行某种身体运动的时候, 户外运动教育所具有的知不能不构成地平。获得自动化动作所需要的知, 是由户外运动教育的作用产生的。

比如在进行户外运动教育时, 即便作出表面上似乎相同的户外运动技术动作, 但是, 户外运动教育的参与者在意识中的反映是不同。再有, 在对户外运动教育进行判断的场合, 不同的人其理解也往往是不同的。对于某一特定的户外运动动作教学, 经常参与的人与几乎没有户外运动教育经验的人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水平比较高的人是能够从中了解在哪里和怎样做动作。而这些通常是不构成意识内容的。那么为什么在无意识中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呢?这是由于具有不同运动体验所形成的户外运动教育的身体不同决定的。也就是说, 在户外运动教育时, 身体作为意识的地平发挥着重要的机能, 意识对象是作为被身体制约之物而形成的。本来视觉就本质而言, 不过是有关大小或距离的间接性情报源。因此, 视网膜还具有需要依据直接的尺度, 比如试着触摸对象物、走到那里以及在记录在这其间对象物在眼中的大小变化等, 予以调整的逻辑。可以说, 户外运动教育对于身体运动的实践所必要的理解, 是基于身体哲学这一基础而成立的。

参考文献

[1]黄璐.竞技运动异化论逻辑起点商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 (3) :239-242.

[2]黄璐, 刘建国.体育学纯粹理性批判[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1) :1-5.

[3]李传兵, 许昌.高校户外运动课程安全教育与安全保障体系构建[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2, 28 (5) :69-71.

[4]黄璐.《体育政治经济学》评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27 (5) :22-24.

[5]黄璐.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思维陷阱[J].体育与科学, 2014, 35 (1) :97-103.

上一篇:让学生轻松作文下一篇:民间融资风险防范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