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外贸(精选11篇)
高职外贸 篇1
1当前外贸函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中对于企业文化教育的缺失
外贸英语函电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它是融英语写作与外贸实务为一体的、实用性极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该课程主要讲授外贸业务过程中各类信函的写作方法, 包括写作原则、信函格式、专业词汇及交易磋商内容的表达等。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和实践, 帮助学生掌握英文函电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以期提高学生外贸业务的写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 国内的外贸函电教材大多仅限于国际贸易实务流程, 即建立业务关系、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运输、保险、支付和索赔等, 而忽略了外贸函电的应用者在与外商进行交流时, 不仅需要了解工作流程, 还应该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 从而能够使跨文化的交流更加顺畅、提高贸易成功的可能性。
1.2教学方法上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较大
高职院校外贸英语函电的任课教师有两类:一是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 擅长语言类课程的教学, 但却缺乏外贸知识或实践经验;二是具有深厚的外贸专业知识, 擅长专业课程的教学, 但英语语言知识掌握不精。擅长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师沿用语言教学的套路, 对信函逐词、逐句进行解释和翻译, 由于对相关贸易术语及交易流程各个环节等知识缺乏实际经验, 只能照本宣科;擅长专业理论的教师则大讲外贸知识, 由于缺乏英语基础知识, 对信函的讲解又不够细致, 不能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信函内容。因而, 现有的外贸英语函电课程的教学方法通常采取“满堂灌”的形式, 使得学生仅仅会背诵一些基本的专业英文术语或仅仅会套用一些简单的英文句型, 而没有真正掌握与外商灵活沟通交流的能力, 因此与外贸企业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2外贸企业文化的特色与人才需求
2.1外贸企业文化的特色
外贸企业文化, 是企业文化在对外贸易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随着外贸企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探索形成的。尽管每个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但大体上来说, 外贸类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涉及到这些方面, 比如诚信理念、市场理念、创新理念、竞争理念、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因此, 以职业道德、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敬业精神等为表征的社会能力理应成为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2.2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
首先, 外贸企业需要诚实守信的人才。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诚信理念, 使诚信成为一种习惯;其次, 外贸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较高国际文化素养的人才。这就要求外贸从业人员, 尤其是直接与外商沟通的业务人员, 要了解外国文化和商务习惯, 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在沟通过程中, 能够熟练运用得体的语言在各环节与外商进行书面的交流, 能够有礼有节、委婉礼貌地拟写各类信函, 并对外商的来函作出合理的回应;第三, 外贸企业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才。由于国际贸易交易时间长, 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时间差异、地域差异等问题, 因而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遇到难题时有毅力克服这些问题。
3外贸英文函电课程教学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3.1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企业文化教育
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上, 外贸函电课程应在外贸流程的各个环节融入对外贸企业特色文化的理解。在外贸函电的教学中可以深度扩展教材内容, 把企业文化因素注入教学内容, 例如, 在学习如何与外商建立业务关系一章时, 教师可向学生强调诚信原则在建交时的重要性;在学习运输保险等实务流程时, 教师需要告诉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是保证外贸业务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3.2增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认知的培养
任何教育都不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 更应该是人格的塑造。我们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走上社会, 其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完全人格的人, 其次才是他所掌握的知识能力。高职教育应该以职业人格的养成为目标, 而职业人格应以职业道德的养成为核心。
不仅如此, 外贸函电的课程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外贸企业文化认知的培养、加强与外贸企业文化的沟通与融合,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企业文化的“实用型”人才、使学生进入外贸企业后不仅能“谋生”, 更能发展、创新;不仅能适应一线的基本操作, 又能兼容、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3.3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学习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应抓住经济转型期外贸企业对高素质外贸人才的需求, 高度重视与行业优秀企业合作, 深耕产学结合。合作可在以往单一的岗位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多样化的模式, 例如, 企业直接在高校建立岗位对口的订单班, 专门针对企业具体岗位的需求进行培训, 课程设置也要配合企业需求, 学生在学期间定期到企业参观学习, 了解企业文化与工作程序;同时, 高校也可以聘请企业优秀员工到课堂里进行客座讲学, 介绍企业文化和工作经验等。
参考文献
[1]吴雪飞.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企业文化对接实验[J].计算机教育, 2011, (12) .
[2]李双燕.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综合研究) , 2010, (06) .
高职外贸 篇2
普遍不理解“价格永远不是成交的障碍”,却拿价格为利器或视价格为障碍,因此如果哪个行业因价格被做死了,外贸人员是直接的缔造者。
即使过了专八,英语 文法的应用能力也普遍极其薄弱,即使不会成就大的错误和损失,也是个不定时炸弹。
工作无计划性,不善统筹,属于“等水开了才买米面”一族。
粗心现象泛滥,是做外贸工作的大忌。
搞不懂“耐心方可积累,厚积方可薄发”的含义。
产品知识(产品、工艺、设备、标准、产能等)不够熟悉。
外贸、单证 基础知识不扎实,经不起综合运用的敲打。
一犯错就道歉,Sorry成了口头禅,也成了实际弥补措施的替代品或掩护。一犯错就找借口,拿生产、技术部门或客观因素作挡箭牌。
一听客户来访就发慌。
英语 听力上听不清还装懂,不懂又不问。
商务礼仪概念和知识缺乏,客人说没关系以为就没关系了。
会议组织能力差,缺乏一些基本的管理学知识的支撑。
正式场合装束行头违背“三色原则”,还不懂就该去查查金正昆的书。
接待客户座次上不懂“客面门、左为上”,以为真的可以“随便”。
与客交谈中不懂“细倾听、勿插话”,此为人际交往之大忌。
与客见面之礼除了握手还是握手,不了解贴、合、躬。
懒得动笔记录,以为自己还和读书时一样脑筋充沛。
懒得自我总结,做了5年能力上却落后于做了3年的别人。
有计划,却无总结。
发邮件忘记发附件,补发时还装样子不作交代。
回复或转发邮件不署名。
发开发信时签名和联系信息不完整。
似乎永远不懂对Excel文档要进行“打印预览”和相应调整。
超过2MB的附件,还直接用Email发送。
报价无有效期,自己埋下争议或被动的伏笔。
PI中付款方式表达混乱或遗失某基本条款。
看了客人邮件,不深入分析、思索布划,更不检查,即行回复,实为草率。报价不敢留空间,客人一还价就把自己置于被动。
报交期不留空间,生产人员说什么就什么,一遇风吹草动,自己必然就陷入不义或食言的局面。
客人邮件内容有五点,回复客人邮件只回两三点。
邮件无条目、条理、层次性,启承转合置于脑后。
邮件、文件字体字号纷杂,明明是西文却用中文字体或标点,此想象的存在极为普遍,我这样说了你可能还不理解我的意思。
不懂或不去了解同行状况。
客人不回复,就放弃跟进,不知去了解或如何去了解原因所在。
客户跟进方式极其单调,除了重复追问还是重复追问,以为客人都是瞎子或傻子。所有客户都同样对待,无差异化策略,不明白“专业性就是差异化”,而差异化就是体现和落实在细节上的。
不关心时局形势,连时下汇率、退税率是多少都说不清。
5W2H意识极其淡薄,分析、判断能力与危机处理能力不高。
不能真正意识到外贸人员很大部分的职能就是“传话筒”,往往导致信息流失或失真。电脑应用水平不高,演示方式与手段有限,直接影响沟通效率。
不切实了解“买方市场”的含义,说白了就是你的这一个客人很可能同时面对N个你在中国的同行企业。
邮件主题命名意识或能力极低,比如只写“Delivery Time”,不会写成“Delivery TimeABC(Factory)”。
文件存储命名意识或能力极低,比如只写“Quote”,不会写成“QuoteABC(Factory)”。
紧急确认的事情,或需电话沟通的事情,仍然发邮件与客人确认,以为案头的电话只有接听的功能。
无备必有患,展会公关、接洽能力低。
不懂在情绪、话题、观念、生理上与客协调一致,致使亲和力不高。
客户不分级或分类,客户管理意识薄弱。
市调、客调意识薄弱,直接影响客管水平。
高职院校外贸单证课程的教学建议 篇3
【关键词】高职;外贸单证;问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一笔国际贸易业务,从合同签订至货物装运、保险、检验检疫、报关、货款的支付以及进口商提货的整个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单证缮制、处理、交接和传递,以满足进出口企业、运输部门、银行、保险公司、检验检疫机构、海关以及政府机构等方面的需要。而外贸从业人员单证制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各方当事人的权利能否顺利实现,也关系到该笔外贸业务的成败。因此,作为外贸从业人员,掌握外贸单证缮制技巧,对其外销、货代、报检、报关等工作来说显得格外重要。由此可见,学习外贸单证课程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外贸单证教学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外贸单证由于其课程内容具有特殊性,即大部分单证内容都是英文,再加上教师上课讲解各种单据时还会涉及到相关的专业英文术语。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来帮助其对单证的内容进行理解。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和理解能力,学习这门课程将是非常困难的。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成绩都不是非常理想,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英语A级都有困难。很多学生本身对英语就有恐惧和排斥的心理,当他们看到密密麻麻的专业英文词汇时就更有了畏难和放弃的心理,所以从一开始就对该门课程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也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实施,教师只好把绝大部分的英文翻译成中文来进行讲解。
2、实训设施不完善
实训设施一般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外贸单证课程的校内实训,一般要用到计算机和专业的模拟操作系统。有不少的高职院校设置了实训室,但是却没有配备计算机,这样实训室形同虚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校内实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模拟操作系统里的内容和案例设计的过于简单、单据模板陈旧、操作系统没有及时更新等等。
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建设则是外贸单证课程实训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生一般都不可能进入企业进行实打实的操作训练。而可以作为实习单位的外贸企业需要的是制单熟练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太愿意接纳实习生,就算企业愿意接纳,能够接纳的实习人数也是有限的。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都是“校门”到“校门”,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这些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没有外贸工作经历,缺乏外贸实践经验。没有在外贸企业缮制过实际业务单据,在教学中仅能凭借对教材的书面理解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内容不能与实际业务相结合,比较枯燥,缺乏说服力,难以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
4、单证教材及教辅材料缺乏
随着单证工作在外贸当中日益凸现出来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它的日益重视,单证课程近些年才从国际贸易相关课程中独立出来。《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教材还是教辅材料,都已经非常完善。相比之下,单证课程起步晚,相关教材和教辅材料选择面比较窄,可供选择的教材版本比较少。大部分的教材均是理论知识较为系统、全面,但缺乏实践操作指导和第一手单证资料。尽管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所谓的“项目化”、“案例化”的教材,虽然这些教材结构上有一些调整,但内容基本还是与改革前的教材一样,缺少业务场景描述,缺乏真实背景的案例,缺少实训指导,缺乏真实业务单据和证书实例。学生在学习中很难体会到真实的业务场景,对实际业务缺乏感性认识。
二、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重视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商务英语是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工具,外贸谈判、商务函电、外贸单证等外贸工作都要用到它。如前所述,英语是不少高职学生学习外贸单证的重要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一定要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要在课堂上积极鼓励英语薄弱的学生,强调单证英语虽然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反复的学习和练习是可以掌握的。同时,要辅以一定的专门训练,在讲解单证知识时,要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中英文结合,循序渐进。譬如,在审核信用证练习中,起初可由教师逐句翻译解释信用证条款,并对其中的晦涩难懂的词汇进行详细的讲解,待学生对常用的一些英文表述慢慢熟悉后再由学生独立完成审证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实训设施
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根据实际外贸工作的发展及时更新实训室模拟操作系统,在课堂上引入案例让学生模拟练习;另一方面,可以邀请拥有丰富制单工作经验的一线企业工作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这一类型的教师因为有多年的工作经验,积攒了大量真实的案例和素材,授课内容贴近单证员岗位实际,授课方法灵活,了解哪些部分是特别容易出错的,哪些地方需要制作的特别精细。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开设了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尽量与外贸企业建立合作办学机制,可以利用假期让学生分批次到企业实训。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单证制作水平,教师就必须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一方面,可以鼓励教师利用两个长假的时间到对口岗位的企业锻炼学习,参加各种专业培训。这样,教师才能了解不同环境下外贸业务的具体操作方式,实时更新通行的外贸惯例规则,积累新形势下的外贸案例,在课堂上输送给学生最实时的外贸资讯。另一方面,就是邀请企业制单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只有保证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管齐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实时地跟上时代的需求,不会与用人单位的诉求脱节。
4、加快教材及教辅材料的建设
外贸单证课程的教学需要大量的实训实习资料,现在大部分的单证教材基本都偏重于具体教学内容的阐述,提供的练习资料非常有限即使有课后练习,也不是第一手的单证资料。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多渠道的获取有价值的教辅资料。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从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传媒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跟踪专业前沿问题,如国际商会关于电子信用证的有关规定;另一方面要积极和外贸企业接洽,争取从企业获得第一手的单证资料。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教辅资源库,不断的积累教学课件和教学案例,逐步充实和完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孔建华,庞霓虹,张宁.《外贸单证》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0):43-44
[2]广银芳.外贸单证制作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余世明.国际商务单证实务(第六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4]杨路.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价值工程,2011(32):208
高职外贸 篇4
一、外贸职院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按照“以就业这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 走上职业岗位以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还应当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 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中国要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的地位, 加大进出口业务,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拥有大量具有涉外知识, 能面向国际市场, 适应国际竞争, 富于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实践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因此, 外贸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具体表述为:
1.人文素养与心理状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国家感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合作能力;具有现代竞争意识和积极开拓创新的能力。
2.知识结构上的立体交叉整合。以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 以专业为主干, 以世贸组织所需的各种知识为分支。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 又有较宽的综合知识面;既精通专业与管理, 又熟悉国际惯例和法规;既具备国际经贸、商务行情、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又了解一些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结构上的多元复合。国际市场的竞争, 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具有熟练的外语会话、公关和谈判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分析、设计的能力。
二、目前外贸职院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整个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不合理, 缺乏总体规划。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即专业设置讲究大而全, 既不专也不精, 也不能体现一所学校的专业特色与专业优势。一方面造成具备相应教学经验的老师力量分散, 不能集中最优秀的师资来办最强势的教育;另一方面造成整个体系的资源重复, 不能优化资源配置, 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学生培养的水平不高, 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教材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落后,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由于高职教育较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起步要晚, 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完全突破原来中专学校教学模式的禁锢;在教材上基本上采用统一的某一版本的教材, 缺乏特色, 校本教材少, 特色教材少。特别是内容没有及时吐故纳新, 比如说, 有关世贸规则、减少国际贸易摩擦、规避国外针对我国商品的反倾销起诉风险、如何应诉及应对绿色壁垒等方面的知识相当缺乏。同时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 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 课程的结构不合理, 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等。
3.轻实践, 重理论,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目前的职业教育教师自己大都是从普通高校毕业, 受到的都是“知识目标”教育。所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有了知识, 就有能力”的认识误区, 一般想象不出课程的“能力目标”是什么样。教师平时上课、备课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传授知识、掌握知识、如何积累知识上;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是为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没有考虑过“能力训练”的问题。而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却恰恰是培养具有做事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具备熟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本专业中高级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能力不能传授, 只能训练。用做事来训练、用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 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上的事, 最好直接解决未来职业岗位上的问题, 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4.所培养的人才, 知识面窄, 技能单一, 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高职教育有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的同时, 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 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等。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过低, 人文素养不高;过于彰显个性, 以至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状况将难以培养出“入世”及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全面的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积极探索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外贸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1.完善专业结构体系。
针对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叠、特色不强的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从宏观上加以引导, 集中最优秀的师资来办最强势的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市场最终也会对各类高职院校进行重新洗牌, 只有最具竞争力的学校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具备办某些专业的学校最终会回到自己最擅长的优势项目上来。
2.革新教材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 来自从事外贸事业第一线的企业人员最有发言权, 因此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与选择要充分征求、采纳他们的意见。聘请外贸企业的业务骨干为学院专业委员会的成员与客座教授, 参与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教材内容的编写、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到学校授课, 使教、学、企联成一体, 使教育、实践与就业紧密结合, 校企合作, 优势互补, 按需施教, 使专业教学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充分满足外贸企业的需要, 学校、学生、企业三者受益。也就是说, 学校、老师、学生与外贸企业建立深入的联系, 不断丰富和创新现代教学手段, 畅通就业渠道,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与外贸企业各自的优势, 从实践上全面构建企业与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沟通与合作模式。对学校来说, 教师们能够了解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动向, 选择最直接的案例应用在教学实践中, 将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最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们;学生们可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早日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对企业来说, 外贸企业的决策者可以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并可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 及时补充品质优秀、业务过硬的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上, 要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征,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而采用“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能力目标以及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的评价标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要根据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点, 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讨论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利用案例教学法直观性强的特点, 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于实践, 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 而且印象深刻;利用现场教学法,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驾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等等。实验与实训也不能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而进行, 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每一堂课、每一门课、每一个专业的能力目标。
3.培养满足外贸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 运用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力求培养熟悉国情, 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WTO及国际经贸活动的基本规则, 了解国际经济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国际经贸基本技能, 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具备一定的国际跨文化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外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是指谙熟经商之道, 从容谈判接单, 妥当订立合同, 能留住老客户, 发展新客户, 不断开辟商品购销新渠道, 扩大进出口贸易数额, 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流利的英语也是进入进出口贸易行业的前提, 是从事外贸事业心需的基本技能。流利的英语和沟通能力、了解不同国家人做生意的风格、各国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政治经济非常重要。如果说专业知识与技能、流利的外语是外贸人员的敲门砖, 那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就是职业发展的推动力。在从事外贸活动中, 与外商有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业务的开展, 而善于沟通的人能够得到信任尊重和理解, 才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争取到更多的客户。知识经济把国际贸易带入了一个科技信息化时代, 从国际贸易的构成到国际贸易的手段和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革。根据中国入世的承诺, 目前已经实现了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过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直接走向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贸易, 这一切均使得作为新型贸易手段的电子商务成为了一种现实的要求。同时也对外贸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计算机能力及敏锐的信息发现利用能力。外贸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 开展电子商务, 创建一条畅通的信息流, 链接顾客、销售商和供应商, 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回应市场, 善于利用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及时捕捉商机, 不断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诗.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高职外贸 篇5
【关键词】高职 一体化教学模式 外贸函电
引言
高职教学主要是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外贸函电课程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及商务英语专业比较核心的课程,是对学生的外贸函电阅读及翻译和写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顺利的掌握建交函书写等能力。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外贸函电这一课程教学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这就需要在教学的新模式上进行探究。
一、高职外贸函电课程的特征及教学现状分析
1.高职外贸函电课程的特征分析。高职外贸函电的课程教学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函电作为对外贸易活动中运用频繁及便捷的联系方式,也是对外贸易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我国的对外贸易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用人单位对这一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所以对高职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就有着其必要性。从这一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其中有建立业务关系以及询盘和报盘等,所以这其中就有诸多的术语需要进行了解。在教学目标上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知识目标以及证书考核目标和职业技能目标。
2.高职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当前高职外贸函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方面没有达到要求,一些教师在教学经验上不是很充分,英语功底有的不是很强;而英语功底较好的老师可能在外贸专业知识方面又有所欠缺,这样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就会遇到诸多障碍,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有的老师是只注重学生的外贸实务知识积累及操作能力培养,对外贸信函的运用方法没有得到重视,在实际教学效果上也甚微。
另外,高职外贸函电的课程教学中的教材质量问题也比较突出,以往的教材在结构上比较严谨,内容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在实际的案例方面就比较陈旧,以及英语表达的方式也比较过时,没有和当前的时代相契合。在课程改革下对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进,但从总体的质量上来看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实训环节内容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中对课程设置的时间不合理,一些学校对课程的开设时间比较早,学生对关于外贸的专业知识接触比较少,所以就比较难理解其中的一些内容。还有的是课程设置上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在内容上比较多,但是时间却没有充分,老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下完成教学的内容,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就有着诸多难点。
二、高职外贸函电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策略实施
加强高职外贸函电课程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实施要将实践和理论教学得到有机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职业道德及协作精神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高职外贸函电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要能够将教学做得到贯穿,通过系统化创设学习情境,在学习中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起到情境创设及问题提出和引导监控等作用。在情境模式下就可从外贸新鲜人视角进行导入教学,通过情境将对应技能进行总结然后再制定技能训练的标准。
对课程的安排要能体现出合理性,高职院校对外贸函电课程的开设主要以涉外类及财经类学生在业务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信函写作的灵活运用为教学目标,然后要能对外贸交易过程中写作技巧及格式有充分的了解,所以在实践性上比较强。这就需要在课程的设置安排上要体现出科学合理化,对刚入学学生要开设实用英语及综合英语的学习,为专业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在学习专业英语前可让学生先学习国际贸易及商务交流课程,对其中的一些关系内容能有一个了解,然后再进行专业英语学习就相对比较容易。
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中要在教学方法上灵活的操作,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强调学生的潜能调动及能力提升,对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内容等在教学方法上要能够灵活化呈现。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应用,让学生在角色上模拟外贸公司的业务员,然后进行分小组按照业务一部和业务二部等让学生对业务过程加以体验,这样能够有效将教学的良好效果得以呈现。还可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在校企合作的方式下从实习单位收集贸易中的函电往来实例资料,通过实际的资料运用让学生对函电知识有切身的认识,这对实际教学质量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外贸函电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有着很大促进作用,让学生在多种教学的方式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相应提升。此次主要从外贸函电课程的特征及教学现状进行着手的,然后结合实际对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有了简要阐述,由于受到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探究,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实际教学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郭心.高职院校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效果研究——三阶段渐进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3(14).
[2]金惠玲.基于垦区经济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应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
高职外贸 篇6
关键词:外贸业务流程,外贸函电,教学模式,改革
1 目前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 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英文外贸函电》的教学中, 仍以传统的教师为课堂中心进行系统的、完整的理论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 不明白知识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缺乏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中操练英文函电的机会, 让学生感到“所学无用”, 难以提高学习兴趣, 难以形成学生的“职业技能”。
1.2 教学过程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将学生的思维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是摆在每一个高职教育者面前的难题。同时高职学生本身也存在基础知识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针对《英文外贸函电》这种对学生专业知识、英语水平、写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 很多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很大。而我们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弃学心理, 因此, 我们的《英文外贸函电》教学应尤其注重于学生的已知相结合,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2 外贸业务流程与《英文外贸函电》之间的关联
2.1 《英文外贸函电》课程的课程性质
《英文外贸函电》作为商务经纪与代理专业 (报关与货运代理方面) 的一本专业核心课程, 是一门融合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英语写作的高层次应用语言课程, 是建立在进出口业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基础之上的专业技能课。
2.2 外贸业务流程与《英文外贸函电》之间的关联
《英文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融会贯通外贸专业知识, 培养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 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 并能在实际外贸业务中熟练操作。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说, 《英文外贸函电》就是一种工具, 帮助学习者运用此工具顺利开展外贸业务, 完成外贸业务各流程的磋商, 最终实现业务成交。
3 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英文外贸函电》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 笔者认为, 《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原则应该是: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把“够用”、“实用”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自身“会用”、“能用”的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英文外贸函电》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是:以学生职业技能为中心, 以外贸业务流程为导向, 以情景项目教学为过程的全新教学模式, 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以外贸业务流程为导向”。
4 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高职《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
4.1 教学内容模块化
传统的《英文外贸函电》课程是以章节的形式、系统的介绍知识, 内容繁杂, 不适应具体工作环境, 学生难以掌握, 难以形成职业技能。因此, 应将教学内容模块化, 去粗取精, 根据外贸业务的基本流程, 也就是“建立业务联系——询盘——发盘——还盘——确认——下订单”六个基本步骤, 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模块。而其他枝节性的、非主要的内容则融入到六个教学模块的教学当中。
4.2 教学组织职业化
教师最好能把外贸公司一些真实的往来业务函电作为教学补充资料发给学生, 让他们结合教学内容, 展开对比、分析的思考过程, 从中去感悟真实的业务情景;另外, 师生共同进行“角色扮演”, 共同参与“贸易流程”的业务操作, 共同思考每一步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与英语表达。比如, 教师可以创设真实工作场景的学习情境, 把全班学生分成进口和出口公司两大组, 展开教学过程。每个大组内再根据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岗位, 学生结合《进出口业务》中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环节, 分角色进行“市场调研, 寻找合作机 会——询盘——报盘”等业务过程。这个部分的关键在于, 学生要能分别从询盘和报盘的角度自如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英语表达, 把专业理论知识和英语表达融合在一起, 需要分角色进行活动的学生互相之间反复操练, 最终达到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的目。
4.3 教学手段现代化
作为应该紧跟时代脉搏的高职教育者, 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和互联网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例如, 在《英文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基于外贸实际工作情景的视频, 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情景, 然后再以某一角色撰写英文外贸函电, 这样比让学生单纯的写函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4.4 考核方式任务化
笔者认为,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考核方式的转变。因为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对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内容的质量的评价方式。《英文外贸函电》是一门结合外贸知识的应用型语言课程, 考核应以学生是否能够胜任和完成外贸业务中具体的工作任务作为考核的评价依据,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在考核中, 教师可以给定学生一段有关外贸业务磋商的背景材料, 然后让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函电类型, 然后再根据要求撰写有关英文外贸函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考核结果时, 应重点关注函电本身的功能性, 也就是是否能够达到沟通业务的目的, 而非单词拼写、语法、句法是否准确。
5 结语
《英文外贸函电》是一门沟通外贸业务的专业技能课程, 内容丰富, 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精深的英文知识, 同时要具有外贸业务的相关知识。另外, 由于当今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特殊使命,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这也是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英文外贸函电》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引航灯和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隋思忠, 曾玲.外贸英语函电[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徐美荣.外贸英语函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3]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基于IT类专业的研究[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9) .
高职外贸 篇7
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外贸单证员。通过课程的学习,从根本上使学生将前期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切实提升动手能力和岗位技能。因此,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在各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外贸单证》课程的教学体系,突出高职院校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1 当前高职在《外贸单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环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
《外贸单证》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外贸单证的业务流转,理解外贸单证工作的基本要求,了解开证和审证、制单和审单结汇的方法与要求。课程的很多内容都需要实践教学环节来强化训练,但是,不少老师在课程安排时只是将单据填制操作当做实践环节,《外贸单证》课变成了纯粹的填单课,使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大减,学习非常被动。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是学生只记住了一些填单知识,跟实际的业务操作完全结合不起来;有的学生照着教材样本单据操作的时候可以完成业务,一旦脱离教材笔记就都完全不会做,记不住相关单据填制方法,这对于一门培养学生制单业务能力的课程来说是一种彻底的失败,学生学习积极性将会进一步受挫,学习更为被动,教师的教学工作继续展开也比较困难。
1.2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不合理
在多数的高职《外贸单证》课程的内容安排中基本上都是包含了外贸全部的进出口单据,甚至有些院校还将外贸进出口过程中涉及的很多国内操作单据也加入到了课程当中,内容的安排很全面也很复杂,可是这无疑给学生学习增加了很多障碍。原本学生就对种类繁多的外贸单据不清楚、不了解,加之不少单据单证的内容、作用以及某些项目的填制方法也非常的相似,如果把在外贸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的单证单据都安排进教学内容,是没有这个必要的。同时,大部分的教师教学时通常会将商业发票、托运单等常见单据分开布置成为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让学生逐一学习。这样则会使得学生对于外贸单证工作没有一个整体性和连贯性的认识,更会影响学生对外贸流程的理解。
1.3 缺乏对外贸单证流转操作的教学实践
《外贸单证》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够独立填单制单的外贸单证员,许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单据缮制的内容讲解是比较细致和具体的,但是他们在单据流转操作的讲解过程中却经常是一带而过。以至于很多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所学各种单证在外贸程序流转中的作用和操作方法,仅仅只是认识这种单证而已,在将来面对实际工作岗位的时候也并不能直接上手。
2 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2.1 以多种方法丰富课程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程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多样化的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课程在外贸领域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一味的填单练习是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教学必须采用以学生为主体,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主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融“教、学、做”为一体的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外贸业务资料开展项目实践,比如,在信用证审证项目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仿真信用证的审核专项实践,强化学生审证技能的运用能力;在货物托运、报关等项目单元的教学也可以设置具体的仿真背景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实际的工作要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应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贸单证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也就有了要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2.2 合理组织和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在外贸单证业务中CIF合同下的信用证业务的出口单证要求是最为复杂、重要和典型的。教师在组织《外贸单证》教学内容时可以仅以企业信用证业务下出口单证工作的流程进行设计,开展项目化教学。课程内容不必不追求大而全,但要要做小而精,按照单证岗位工作内容将教学内容仅划分为基于外贸工作流程的九个项目系列,分别为落实信用证、商品报检、产地证办理、货物托运、保险办理、出口报关、落实提单、制单结汇和善后处理。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基于一个业务流程,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对外贸出口流程中涉及单证的总体性认识和学习,也方便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2.3 强化单证流转操作的实践训练
单证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只是教会学生如何填制单据,单证的使用非常重要。教师要讲清楚每种单证的签发机构、签发条件与方法;要讲清楚单证在什么环节使用;要说明单证的作用,让学生理解每份单证的重要性。教学中必须强化《外贸单证》课程单证流转操作的实践训练,可以加入18个实训项目和3个实践项目。结合课程中九个连贯的项目系列相应安排实践项目,如表1所示。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相关单证知识的基础之上,配合相应的实践实训项目,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3 总结
高职外贸单证课程项目教学法探究 篇8
外贸单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单证, 当不同的国家的买卖比方处于相同的地位进行物品的买志时, 对于所销售的货物的生产加工方式, 商品的质量与运输的方式, 其交易的数量等进行直接的控制, 单证在这时就成为了对双方利益有效进行保证的一种媒介, 每一笔交易都是从开始贸易与磋商开始, 开始进行交易, 交易的合同的签订, 对相关货源的组织, 进行货品的交付, 最后是货款的结算等, 在这些流程中都离不开单证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我们进行国际贸易的活动过程中, 对于单证应该进行缮制的正确、完整、及时、简明、整洁, 这是我们进行进出品贸易的必要保证, 所以高职院校开展单位课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可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也可以增加其各种单位管理的规范性。
1. 外贸单证课程特点
这门实务的课程主要就是对国际货物间进行交换的条件的研究过程的学科, 这门学科包含有许多的内容, 其中不仅有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内容, 还涉及到一些金融学的知识。而且外贸单证课程的主要的研究对象, 就是不同国家间进行各种交易与活动的单位间的流转与运作的整个过程。而我们学校内的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对一些与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 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掌握对国际贸易中相关的一些单证的使用。对于国际上的一些惯例, 还有一些法律法规, 相关的保险与运输, 国际货款的结算, 单证制作的标准等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可以在工作中熟练的使用各种国际商务单证的使用, 将来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相关的行业内的职位, 为其日后的岗位工作进行基础的建设。
2. 单证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根据多年的任教经验对所在院校内的相关学生进行了研究调研发现, 在学习外贸单证课程时或是老师在向学生讲授与本课程相关的内容时, 都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 我们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分析:
笔者任教多年,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对所在学校进行学生的调查可知, 学生对于学习外贸单位课程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其问教授的老师好具有一定的问题, 下面我们分几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第一, 学生对于学校所开设的国际贸易课程中老师所讲授的知识不能完全的接受, 比如, 学生对于国际贸易的术语就学习的较差, 对于一些国际惯例的具体规矩并不清楚, 对于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学习内容不了解不透彻等等。第二, 一些学习外贸的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差, 一些与外贸相关的英语词汇匮乏, 没有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 无法达到相关的要求, 如, 阅读一些具有全英文的合同时, 不明白其中的条款意义, 对于英文的信用单证不能看懂得现象。第三, 从总体上来讲, 学习对于学习外贸单证课程的主观性不高, 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时, 只能接受其所讲的部份, 老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点也不会自行学习。
在老师方面的以下几种原因:第一, 外贸单位课程的版本较多, 对此没有一个相应的规定, 其教材听一些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 而且其与实际操作的内容相差甚广, 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课本其内容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其实训内容较少, 而且内容不充实达不到实践要求。第二, 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其在课堂上多以让学习听为主, 并没有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动手过程, 造成了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同, 实践能力太弱。
在目前高职院校内, 其进行教学的主要模工还是以学校的系统化的教学方式为主, 其基础的体系是对学科的体系知识:第一, 现在的学校进行知识的传授方式多以事实的性的知识传授为主, 其主要的知识的传授中进宪理论的传授。第二, 在课程安排时, 多是以其学科整体结构为主进行同, 按照不同的课时与其节次进行课程的设置, 具体的学习内容多是由老师自行决定。第三, 在学生的学科体系的学习中对于实践经验的掌握较少, 知识点多与现实差距较大, 其实时更新性较差, 其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因为现在学科教学化的教学特征明显, 所以在现在的学校课程设置时多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主, 本应该为主体的学生只能在课堂中以被动的形势出现, 将老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填鸭式的学习, 对于学习学生在长期的没有趣味性的情况下, 缺少对学习的热情, 其主动性不高, 积极性也不高。并且其一些教材内的实训内容较少, 其知识点多是理论性的, 学习进宪练习的内容多与现在行业内的操作内容不符, 对于现在外贸行业中的一些单证的更新速度较慢, 达不到实践要求。
现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教师对于课程课置的单章单节的知识点, 认为其知识的内容与容量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而且学生对于单证的填制也可以单独完成, 但是一旦让学生自已进行全套单证的填制, 那么其填制的效果就会非常的不理想。这就说明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与其在职业中的能力是不相符的, 其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其理论知识不能有机的进行结合, 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利,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人才为主的思想不能得到满足, 同时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达不到相关的要求。
3. 单证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初步实践
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内的一个相关组织举办的一场高职商专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 在此培训的中有许多我国的著名的学者, 还有各高校的教授, 他们有培训过程中指出, 相关的高职院校应该进行教改主案, 还有一些进行职教改革的理念等, 都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内容, 作用参会者我在其中有切身的体会, 并且受益良多。所以根据我校内相关的外贸单证课程的具体特点, 对未来学生的职业方向进行规划, 我认为在进行具体的课程设置时, 应该除了加强理论的知识外, 对于学生的工作实践技能也要相应的加强, 让学生的学习中可以对一些具体的操作能力进行培养, 不仅提升理论知识, 还要加强对实际工作中的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给将学生在未来的工程流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讲授。外贸单证课程的改造必须在其教师的工作流程设计是对教学任务进行完全的同时进行教学的改革。外贸单证课程其应该以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为主, 以职业的能力为其学习主体, 职工工作中的过程控制为主导, 将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
项目化课程的主要特征为:其一, 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拥有职业能力。其二, 以工作任务的结构的学习基础。其三, 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在工作的实践中进行学习。
我们将真实的工作任务做为其学习的依据, 将整个过程做成相应的教学的内容, 通过科学的对课程进行设置, 使其可以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将其外贸单证程的技能教学进行构建, 将其内的实践不足的情况进行避免, 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为学习职业技能培训与学习的目标。
我们根据现实外贸业务的操作流程, 把课程设置为能力项目活动, 按照项目任务式教学设置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校内外贸单证课程的改革, 同学们在外贸单证课程中的学习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并且因其不断的进行实践的练习, 使其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英语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首先介绍项目概要和提出任务要求,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目标、任务路径, 制定实施计划, 再由教师讲解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单证知识和制单要求, 然后学生进行项目业务背景下的操作和训练, 教师配合指导和讲解。这样就将理论的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项目中展开, 项目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应进出口业务单证的制作与使用技能, 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结束语
我们对于项目教学法的改革也只是进行了初步的运用, 其进行项目的设计还是非常的不完善的, 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与总结。在学生的方面不讲, 由于高职学生的自身定位, 所以我们应该将其学习的主动性与衬践性相结合, 然后通过教学方法将其未业的职业技能进行知识的传授。不管学习方法有多好, 学习必须自我认同, 积极的去学习知识, 这样才能保证其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否则其效果不明显也不好。在学校的教师方面, 主要是教师需要经常性的进行培训课程, 对于一些选进的教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学习, 而且在假期学校也应该将一些教师进行岗位能力的学习, 将其送到实践当中去, 做到理论与衬践的结合。最后, 笔者在文中对于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在其课程的建设与课程的设置方面其进行结合, 通过对专业课程的重识, 对其实践课程进行增加, 只有对外贸单证课程不断创新, 才能保证其教学方法的完善, 并且可以为社公进行人才的培养。
摘要:外贸单证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实务课程, 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一些院校的经济管理类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所以, 本文以对高职院校的外贸单证课程进行研究, 并且笔者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对其课程的特点, 与其进行外贸单证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尝试, 通过对课程的设置使其更加符合现实教学中的情况,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 对其实践能力进行增强, 提高其外贸单证课程的实践性。
关键词: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法
参考文献
高职外贸单证课程项目教学法探究 篇9
一、外贸单证课程特点
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 它不仅要受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国际贸易法律和国际贸易惯例的指导, 还涉及到国际金融、国际货运和保险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运用。它的研究对象是作为跨越国界商品交换活动媒介的单证的流转与运作, 其内容主要包括:票据、商业单据、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检验证书、产地证书、报关报检单据以及结汇核销单据等整个贸易流程所涉及的主要单证。在高职院校其授课对象主要是国际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中各种单证的基本知识, 同时熟知国际惯例、国际商法、国际货物运输、国际保险及国际货款结算等与单证制作相关的知识, 具备缮制常用国际商务单证的工作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单证员、报关员、货代员等职业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单证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附:现行外贸单证课程章节内容安排如下
笔者对所任教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进行调研, 发现同学们在学习本课程和教师在教授本课程时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在学生方面: (1) 先期开设的国际贸易类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不扎实, 例如贸易术语之间的区别不熟悉、国际贸易法规惯例不清楚、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不扎实等等; (2) 英语基础知识薄弱, 外贸词汇积累太少,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例如全英文合同条款看不明白、开立的英文信用证看不懂等等; (3) 总体来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 老师说一次就做一下, 不说就不做等等。在教学方面:目前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材版本较多, 缺乏统一的要求规定;教材中有些理论知识与外贸企业实际操作内容还有差别内容相对滞后;大部分课本缺乏单证实训的内容或实训内容不够充实等等。在教学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 学生缺乏学习操作的积极性。
目前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还是学科系统化教学, 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的知识体系。其主要特征为: (1) 教学目的是掌握事实性的知识, 在具体的学科中传授理论知识。 (2) 以学科结构为基础, 按照课时节次进行, 学习由教师安排。 (3) 其特点是在学科体系中学习, 与工作缺乏直接联系。
正因为学科系统化的教学特征, 目前课堂的教学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 教材实训内容不够充实、练习内容与企业实际操作内容不相符, 操作流程和单据更新相对滞后。现在教师普遍感觉到在单章单节内容讲解中学生的理解接受的能力是可以的, 单个的单证也是会填制的, 但一旦做全套的合同信用证单证的填制, 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这样就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性, 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也不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图1可以看出该专业08级80位同学将近一半的比例成绩不合格, 换句话说就是整个单证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学生普遍存在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不扎实; (2) 英语能力有待提高, 无法迅速正确地理解英文合同和信用证条款; (3) 综合制单能力较薄弱, 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 下一步就需要不断地教改来扭转这个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三、单证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初步实践
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教委举办的高职高专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 在培训中学到了著名学者、教授做的高职教育教改、职教能力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从中受益匪浅。因此, 根据外贸单证课程的特点, 结合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 本课程除了常规的理论知识教授以外, 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掌握, 不仅要求学生能理解理论知识, 更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进行操作。我们将课程按照工作流程设计成工作任务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 进行实践性探索。外贸单证课程教学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工作过程为主导, 融教学作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项目化课程的主要特征为: (1) 教学目的是获得综合职业能力, 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 (2) 以典型工作任务结构为基础,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按照学习情境进行, 学生有安排学习进程的空间。 (3) 其特点是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学习, 与工作有直接联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是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科学地设计工作任务, 最终达到教、学、做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形成一体化。构建这种外贸单证的技能教学, 既可以弥补外贸单证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 又可以达到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与要求。我们根据现实外贸业务的操作流程, 把课程设置为能力项目活动 (如图2) 。
按照项目任务式教学设置教学效果 (以外经外贸系09级报关专业92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例, 见图3) 。
从图3可以看出, 通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尝试, 09级同学成绩有明显的进步。通过对项目的不断练习与操作, 学生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得到复习和巩固, 英语能力和综合制单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首先介绍项目概要和提出任务要求,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目标、任务路径, 制定实施计划, 再由教师讲解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单证知识和制单要求, 然后学生进行项目业务背景下的操作和训练, 教师配合指导和讲解。这样就将理论的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项目中展开, 项目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应进出口业务单证的制作与使用技能, 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总结
对于项目教学法在课改中的运用也只是初步的使用, 任务项目的设计还比较粗糙和不完善, 还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在学生方面, 高职学生要找准自身合理定位,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因为再好的教学方法, 学生主观不愿意、不积极去学习, 学习效果照样不理想。在教师方面, 除了要经常参加教学能力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外, 学校也应该利用假期派专业教师到相关公司企业去顶岗实习,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 一定要重视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 才能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春宇.“做、结、练”三位一体教学法在高职项目教学中的实践——以《外贸单证操作》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2)
[2].赵晨倩.“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在“外贸单证”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3].张晓燕.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4].童宏祥.新编外贸单证实务[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8)
高职外贸 篇10
【关键词】外贸类专业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探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浙江省教育厅课堂教改项目《高职外贸类专业课堂有效教学研究》(项目标号KG201390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6-02
高职院校作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养“大国工匠”、传承“工匠精神”的重担。而当前外贸专业毕业生存在着实践能力弱,用人单位满意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应是当前外贸专业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何为课堂教学有效性
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学是否以人为本,通过教学活动,学生有没有在思想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进步和发展。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需制定“职业性、人文性”并重的教学目标,结合理论与实战技术的学习,通过科学性、有序性的课堂管理,调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最终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二、高职外贸类专业课堂有效教学现状与影响因素之调查
为了研究高职外贸类专业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通过设计《高职外贸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电子邮件和信件方式对省内外共1506名被调查者(其中学生1160名,教师 160 名 ,教学管理者 36 名,行业企业150名)进行问卷调查 。分别从教学论维度(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表达、教学组织、教学效果)调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别与很有效 、有效 、较有效 、较无效 、无效相对应 ,计 5、4 、3、2、1 分。从育人体系维度(包括素质、文化、实践等)、现代教学系统论维度(包括教师、学生、社会、教学环境等)调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根据很重要 、重要 、较重要 、不重要(分别与影响很大 、影响大 、影响较大 、没有影响相对应),分别计 4 、3、2、1 分。
从教学论维度调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整体平均分为3.54,处于有效与较有效之间,这说明课堂教学存在一定问题 ,其有效性还有提升的空间。从育人体系维度和现代教学系统论维度调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被调查者对育人体系维度素质、文化、实践三个子指标选择很重要 、重要 、较重要 、不重要的人数,得出相应的占比,最后计算得出育人体系维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平均数为3.18,现代教学系统论从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和投入、教学理念、教学效能感、学习、实践、反思、研究)、学生(学生投入、学生配合、学生支持)、社会(社会投入、社会配合、社会支持)、教学环境(校园环境、课堂教学硬环境、课堂教学软环境)等指标调查最后得出平均数为3.32,均处在“影响大”(3分)和“影响很大”(4分)之间 ,说明这些因素对有效教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表1 高职外贸类专业教学论维度课堂教学有效性调查
表2 被调查者对影响课堂有效教学
育人体系维度、现代教学系统论维度影响因素的评价
综上可知,高校课堂教学只是比较有效,其有效性还有提升空间,育人体系维度、现代教学系统论维度的各子因素都是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因此有必要从该三方面提出并探讨提升外贸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三、提高高职外贸类专业课堂有效教学对策
(一)完善育人体系促进有效教学
表2表明,认为育人体系维度对有效教学很重要、重要的分别占48.61%、31.63%。对有效教学影响程度的得分为3.18分 ,因此,完善育人体系是提高有效教学的措施之一。
新形势下,对外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素质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三维育人体系:即整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拓宽素质教育的路径,建设经贸文化、诚信文化、校友文化,延展素质教育的空间维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机制,不断提升综合性外贸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师、学生、社会、教学环境要实施有效教学
表2表明,现代教育系统论维度对有效教学影响很重要、重要的分别占50.81%、35.82%,对有效教学影响程度的得分为 3.32分。影响有效教学的教师、学生、社会、教学环境等影响程度的得分分别为3.47、3.44、3.01、3.38,处于很重要与重要之间。因此,教师、学生、社会、教学环境均要实施有效教学。
一是教师。作为高校的一名教师,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其次是扎实开展有效教学,三是加强教学反思与研究。
二是学生。学生作为有效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只有配合、支持、投入课堂学习,才能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三是社会。在外贸行业发展新趋势下,只有更加深入的建立“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校企合作机制,走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路子,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校企“共建育人平台、共构育人体系、共育技能人才、共管育人过程、共促学生就业”的育人模式。
四是教学环境。一是校园环境。应突出师德、校风、学风、安全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二是课堂环境。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宽敞、明亮、舒适的教学硬环境。教师要在教学气氛、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轻松、和谐、积极的教学软环境。
(三)创新外贸专业课堂教学,提升有效教学
表1表明,从教学论维度判断有效教学的得分为3.54。介于有效与较有效之间。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对提升外贸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设计更为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积极从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或工作的促进者、指导者和推动者。摒弃传统的“独角戏”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用项目合作、现场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从“临时演员”变成“主要演员”,甚至是“导演”,推进课堂教学创新。
2.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普及,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带来了更大的突破。教师需要把握这些变化和利用这些变化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深入思考,利用视频、微课、翻转课堂、情景剧表演等技能载体的创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需求,增进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与多元性,尽可能减少“教师本位”,提倡“学生本位”。在院系领导、督导、同行教师、学生参与评价的同时,进一步重视教师自评,并吸引用人单位参与评价,切实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综上所述,要提升高职外贸类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既要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完善三维育人体系,又要在微观层面从教师、学生、社会、教学环境等方面实施有效教学,并进一步推动课堂创新,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曹霞,姚利民,黄书真.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讨[J].高教探索,2012(2):70-75.
[2]张力,王莉. 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学研究,2012(5):127.
[3]张玲文.提升高职教学有效性途径的在审视[J].华章,2012(20):195.
作者简介:
论高职院校的外贸函电课程改革 篇11
一、课程设置与就业导向相结合
外贸函电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专业英语课程。旨在使学生熟练运用外贸英语函电的基本知识, 这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作为国际商务往来经常使用的联系方式, 与外经济贸易业务和有关商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熟练运用外贸英语函电的基本知识, 也是外贸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对外经贸业务活动的需要, 使他们系统地学习外贸英语函电的格式、专业词汇、行文方法与文体, 提高学生在外贸业务活动中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 以及对外进行各项业务联系和通讯活动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 还要使学生具备优秀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 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外贸函电英文写作的特色和方法, 在巩固了英语知识的同时, 也丰富了国际贸易专业知识, 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充分利用所学的外贸函电知识体系来指导实际的贸易工作。
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并举
为适应现代贸易的需求, 培养合格的外贸人才, 缩短学生进入实际工作环境的适应期, 在教学方法上应体现多元并举, 以案例教学为主, 模拟教学为辅, 尽量进行项目教学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容易与实际工作接轨。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外贸函电英语》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它取材于真实的经营环境, 训练学生对函电语气的判断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 模拟教学法
它采用的是“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教学实训室”模拟软件, 学生在电脑上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 写出相应的回复函电,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可以以案例为基础, 对案例中涉及到的提单、信用证、原产地证明等单证进行编制, 使学生能处理大部分在外贸活动中常使用的单据, 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三) 项目教学法
积极引进企业参与教学活动, 建立“工学结合, 校中企, 企中校”的机制, 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外资企业环境中学习如何处理函电写作方面的问题。一般企业很难接受学生进入涉及其客户和财务的部分, 但如果企业有新产品需要发布, 他们会很愿意让学生以信函的方式发布信息, 寻求商机, 而学生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锻炼的机会。
三、培养和建立高效的师资团队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 使课程的教学不滞后于现代贸易的进步, 我们还应该注重师资方面的培养, 以保证有一支专业的教学队伍能高效地服务于该课程的发展和进步。
(一)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目前高职院校中外贸函电课程的任课教师多是英语专业出生, 这批教师虽然英语功底深厚, 但缺乏商务背景。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鼓励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 一来可以使教师接触到真实的商务环境;二来可以扩大视野, 使教师在以后的教学更加生动。
(二) 老带新的培养机制
建立高效的师资团队就必须涉及到教师新老交替的问题。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功底深厚。新教师富有激情, 感染力强, 但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如果采用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培养机制, 可以有效地保证教师团队的活力, 对于外贸函电课程长期开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外贸函电课程是一门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学科, 工学结合是这类学科的最重要的内容, 而外贸函电课程要做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目前还有很多困境。比如外贸公司因考虑到客户、财务等敏感内容时, 不愿意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外贸工作。这就对我们工学结合的实施提出了考验, 这时模拟教学就体现出了其重要性。我们可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扮演贸易过程中的各个当事人, 以某一项物品为标的物, 通过函电方式沟通, 完成贸易活动。通过这种案例模拟的手段, 使学生认识到外贸函电在具体工作中起到的作用, 以促使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有目的地改进。
参考文献
[1]何谨然.商务英语教学与交际法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