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影响

2024-06-24

外贸影响(精选12篇)

外贸影响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稳定良好的增长态势, 而且, 两者之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均衡发展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外贸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对江苏省经济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江苏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1.外商直接投资

自1994年我国实行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以来, 江苏省的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2008年底以来,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2009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幅度又大幅下降, 但总量却依然上升。具体分析看, 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不均匀。总量上, 苏南遥遥领先, 苏中较多, 苏北最少。但苏中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例大体上略有上升, 而苏北近三年来的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另外, 投资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外商直接投资大都集中在第二产业, 约占80%, 第三产业次之, 约为15%, 第一产业最少, 约为1%。

2.对外贸易

近几年来, 江苏省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 全省外贸总额不断攀升。1993年江苏进出口总额为92.45亿美元, 1994年江苏外贸总额首次突破百亿, 到2003年为1136.70亿美元, 突破千亿大关。

同时, 江苏对外贸易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苏南, 苏中, 苏北的外贸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苏南进出口总额一直遥遥领先, 苏中比较少, 苏北最少, 苏中的进出口总额平均只有苏南的8%左右, 而苏北的进出口总额与苏南差距更大, 平均仅是苏南的3%。这种状况, 与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极其相似。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对外贸易的影响

1.外商直接投资和江苏进出口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 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省对外贸易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1994年, 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41.80亿美元, 而外贸总额突破百亿, 达到117.59亿美元。1997年,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有所下降, 但江苏外贸总额一直增加。2000年以后, 外商直接投资又开始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总额不断增加, 而此时江苏外贸进出口总额也相应地迅速增加。尽管2004年相比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有所下滑, 但一直保持着良性的发展。至今江苏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全国一直高居榜首。因此,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 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对外贸易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具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并存在必然的相互作用。我们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 并依据经济理论和常识性的合理推断, 得出: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对外贸易存在因果联系。

2.计量模型的检验

本文选取1994~2009年的FDI (外商直接投资) 和T (江苏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的历年数据, 运用OLS回归模型, 进行计量分析。为减轻数据中异方差现象, FDI和T取对数,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LNT=c+b LNF-DI+u, 其中, c是常量, b为回归系数, u为残差项。

通过EViews软件得到相关数据 (见表1) , 则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拟合优度和调整后的拟合优度都超过了90%, 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 这说明该方程的总体线性关系在90%的水平上是显著成立的。c, b的相伴概率都很小, 说明常数和系数也通过了t检验。说明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江苏省进出口总额T有强烈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 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 可以带来当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增长1.92个百分点,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进出口总额有强烈的影响, 并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3.计量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OLS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 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总额之间有高度相关性。模型说明, 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省对外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我们在理论上可以认为,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和产业结构特征, 对江苏省对外贸易有着重大的影响。

但观察我们前文中所收集的数据可以发现, 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增加, 而江苏省进出口总额却在减少。2009年, 外商直接投资刚好比2008年增长1个百分点, 按模型结果推断, 2009江苏省进出口总额应接近3997.995亿美元, 而现实是江苏进出口总额出现下降, 为3383.3亿美元。究其根本原因, 在于2008年由美国房地产泡沫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 危机迅速蔓延到亚洲, 尽管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在增加, 但进出口总额依然缩小。而在危机爆发之后, 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 政府在第一时间内宣布4万亿元的经济救助计划, 积极扩大内需,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降低关税, 扩大商品出口等。可见, 政府的政策扶持对江苏进出口贸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时, 我们可以认为, 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 很大一部分被政府的政策作用所取代。

利用外资促进江苏外贸发展的建议

1.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

从历年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的来源来看, 外商直接投资大都来自港澳台、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这些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并不高, 已不能满足江苏省经济日益发展的需求, 对江苏对外贸易的边际效用在递减。因此, 江苏省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引进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

2.提高对江苏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效率

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 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了解并掌握其先进的管理技术。我们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时候, 不仅要注重数量, 更要注重质量。要引进那些能够被我们充分吸收利用, 并能产生巨大的效益的, 这是保证高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前提。要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选择, 不能一味地招商引资, 应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的控制。

3.加强引导, 科学规划

解决外商直接投资在江苏省内分布极不平衡问题, 是外商直接投资科学规划的重点和难点。首先, 要保证外商直接投资在苏南的较高水平, 保证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其次, 要加强苏中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 并使其向苏南地区靠拢。与此同时, 要加强外商直接投资向苏北地区的推移。保证苏南一级的高水平外商直接投资, 保持苏中平稳发展, 并将外商直接投资向苏北特色优势产业转移, 形成梯度产业结构。促进苏南、苏中、苏北的协调发展, 从而实现江苏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4.调整和优化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加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体系。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 一方面要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先进技术来发展纺织、服装、汽车等制造业, 同时, 也必须引导外商加强对农业的投入, 加强对农业的技术资金投入, 还要加强外商对江苏省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投资, 从多方面优化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5.增强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

一方面, 要引导跨国公司对产品的各个生产阶段进行技术投资, 加强吸收, 使产品从头至尾都使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只有一面吸收学习, 一面加强研发, 才能增强外资的技术进步效应, 实现江苏对外贸易发展的本质性飞跃。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然后结合1994~2009年的历史数据, 利用回归模型, 对外商直接投资和江苏进出口总量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 并提出了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促进江苏外贸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江苏对外贸易,回归模型,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王英.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基于FDI总量和产业分布的实证分析.工业技术经济, 2009⑽.

[2]Wheeler Mody.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ocation decisions:The Case of U.S.Firm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8⑷:51-62.

[3]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s:Theory and Evidenc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6⑻:179-193.

外贸影响 篇2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写作提纲

我将以分析绿色贸易壁垒为切入点,剖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标准以及意义,结合我国主要出口货物类型、出口国家等基本数据。分析出绿色壁垒对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并针对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1.分析

1.1概述

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曾经是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曾依靠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与贸易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从而使贸易保护主义从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而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就应运而生了,并成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工具。

以下省略…….2.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2.1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2.2绿色技术标准 2.3绿色环境标志 2.4绿色包装制度 2.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2.6绿色补贴

I

写作提纲

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出口的影响

3.1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的影响 3.2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3.3对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 3.4对进口方面环境保护的影响

4.针对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的对策与思考

4.1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4.2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的、法规,强化贸易环境执法 4.3盯住国际标准,适应世界潮流 4.4推行环境标准制度,开发环境标准产品 4.5发展绿色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 4.6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利用国际力量,抵制贸易壁垒 4.7财政部门要向绿色产业倾斜,加大对绿色产业资金投入 4.8采取适当的环境贸易措施,严禁国外污染严重产业和不合标准的产品向我国转移

5总结 6.结束语

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外贸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浙江外贸;影响;对策

一、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

(一)次贷危机概念及定义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即“次级subprime 按揭贷款” ,“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形容较差的一方,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还债能力低。

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那些因信用记录不好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人,会申请次级抵押贷款购买住房。

次级按揭贷款是国外住房按揭的一种类型,贷给没多少收入或个人信用记录较低的人。之所以贷款给这些人,是因为贷款机构能收取比良好信用等级按揭更高的按揭利息。在房价高涨的时候,由于抵押品价值充足,贷款不会产生问题;但房价下跌时,抵押品价值不再充足,按揭人收入又不高,面临着贷款违约、房子被银行收回的处境,进而引起按揭提供方的坏帐增加,按揭提供方的倒闭案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加。

(二)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金融危机

2008年9月,次贷危机高潮迭起,引发了美国“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继“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之后,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和美国保险业巨头AIG被政府接管,新一轮次贷危机风暴开始发威。种种迹象表明,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进一步扩大,2008-2009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大,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挑战,各国政府都在积极行动,以缓解这场金融大震荡可能带来的市场冲击。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外贸进出口的影响

(一)浙江外贸进出口的现状

根据浙江海关统计,2008年1-12月浙江进出口总额为2111.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542.9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568.55亿美元。而2007年1-12月浙江进出口总额为1768.6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282.77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85.88亿美元。2008年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19.38%、20.28%、17.01%。但到11月、12月,浙江进出口总额明显下滑,出现少见的负增长。2008年11月比2007年11月同比浙江进出口总额为-9%,出口总额为-2.55%,进口总额为-25.52%。2008年12月比2007年12月同比浙江进出口总额为-2.73%,出口总额为5.68%,进口总额为-23.24%。(见图表一)

浙江省(2008年1-12月)进出口分月进度情况(图表一)金额单位: 亿美元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外贸的影响

1.主要影响浙江外贸进出口

由于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问题,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居民消费,2008年12月30日美国公布的1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38,创出历史最低水平。同日美国公布的10月份SP/CS10座城市房价指数月率下降2.08%,为连续13个月下降,美国10月份SP/CS20座城市房价指数月率下降2.2%。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进出口的影响。2008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浙江月度进出口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增减已从2008年3月的45.31%下降至11月的-9%。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省进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浙江外贸进出口在2008年11月、12月份下降明显,甚至出现少见的负增长。

2.导致美元持续疲软引发人民币汇率升值加快

为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加速了美元的贬值速度,

不仅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人民币升值步伐也明显加快。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积升值21%,人民币加速升值,一方面,削弱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并且由于难以预期人民币升值速度,企业基本不敢接大单和长单;另一方面,降低进口成本,对进口增加作用明显。

3.推动初级产品价格大涨导致我国进出口成本上升

随着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的持续贬值,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高涨。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扩散使得国际游资缺乏投资机会,为回避风险及追求利益,大量游资流向国际商品期货市场,进一步推高了石油和粮食的价格,直接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由于我国对初级产品进口依赖不断加大,结果导致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进口成本,推动我国进口总体增速的提高。

4.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我国已经截止到目前我国CPI已连续两个月低于4% ,分别为10月4.0% ,11月2.4% ,而PPI为10月3.2% ,11月2% ,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只有9% ,11月份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只有4.9%,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现在我们国家头等的经济大事就是保增长,促就业。

5.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从超过1.9万亿美元减少到1.89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發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三、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政府企业的对策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

1.扩大政府投资

政府拿出4万亿人民币进行救援。根据以往的经验,出口的下降对国内的投资增速将造成一定的拖累,需要采用扩大政府投资的方式来对冲这部分的影响。投资的重点领域是受雪灾、地震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基础设施。

2.增加政府支出与补贴

继续扩大社保和医保的覆盖面,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加大农业直补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3.减免税收

减税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供给,有利于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包括取消利息税、进一步提高所得税的免征基數、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等。

(二)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上仍然保持紧缩态势,但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防止过度紧缩,可实行谨慎加息。当前的信贷控制在实质上已经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提高利率对经济面的打击可能会很大。这一点已被打破,目前在不到百日内我国已连续降息五次,也几次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我们现在一段时间都将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国务院的最新政策。

(三)进一步完善外贸有关政策

抓住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出口产业结构。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同时要继续坚持不懈促进节能减排。从长远看,出口由高速转为中速增长有利于改变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过分依赖,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改善。但从近期情况看,当前国民经济呈现趋势性自发回落态势,次贷危机又导致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稳定三大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已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和外贸调控政策调整产生叠加效应,导致我国出口增长明显回落,贸易顺差大幅减少,外贸企业形势颇为严峻。因此,如何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抑制贸易顺差激增与保持出口稳定增长之间寻找平衡,给我国外贸调控政策提出了难题。当前,应当对近两年出口退税和其他有关政策调整的效果尽快进行一次摸底和分析,按行业和按产品细化进行适当评估和微调。同时,加强对重点出口商品的监测,有压有保,帮助出口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缺问题和汇率风险防范问题。

(四)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应注意把握人民币升值节奏,保持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避免汇率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政策工具。同时,要密切关注美元兑欧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调整,特别是美元汇率可能出现的触底反弹引起的国际货币汇率关系新变化。今后要加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弱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管理,把有效汇率稳定作为汇率政策的目标,合理确定人民币对不同货币的比价关系,完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框架。

(五)大力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

当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明显放缓迹象,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仍持续较快速增长,油价上涨也促进了独联体和中东产油国的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正在改变。当本轮全球通胀风险化解后,新兴市场国家有望成为率先推动下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主体。因此,我国外贸发展战略在继续巩固和深化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应当加快借助于新兴市场扩大出口,来缓解对发达国家出口的放缓。

参考文献:

[1] 张松涛. 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机遇和挑战[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8, (24)

[2] 伍德克, 城阪俊朗, 陈实, 邓宁, 林晓虹.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自我救赎[J]. 中国外资, 2008, (12)

[3] 赖秀福.田娟; 金融危机再思考,中国金融 , 2008,(22)

[4] 韩洁. 探究金融危机的历史逻辑[J]. 上海经济, 2008, (12)

[5] 秦锐.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思考[J]. 科技智囊, 2008, (12)

绿色包装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篇4

1.1 绿色包装含义

绿色包装 (Green Package) 统称为无公害包装或者环境之友包装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ackage) , 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不产生有害作用, 能多次使用和可再生利用, 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包装。它通常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保护环境, 第二是节约资源。这两者构成了绿色包装的内涵。其中环境保护是核心,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又紧密相连, 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废弃物, 从根本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从出口技术的角度分析, 绿色包装泛指采用天然植物和矿物质为原料,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 有利于回收利用, 易于降解的一种环保新型包装, 其包装产品从最初的原料选择、产品的制造和使用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 均符合我国环保的强制性要求指标, 因此,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应从绿色包装材料选择、包装整体设计和如何积极推进绿色包装业三方面入手实现绿色包装。

1.2 绿色包装的意义

国际社会之所以如此关注绿色包装, 是因为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的问题日趋复杂, 一国不注重环境保护, 不但会造成自己的灾难, 也会为邻国带来麻烦, 结果既危害到普通人的生存、社会的责任感康、企业的发展, 还经常引发由于自然资源的争夺所带来的国际争端。绿色包装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1.2.1 绿色包装可以维持生态的平衡性与协调性, 减轻由于包装材料不能降解带来的环境污染

因为塑料垃圾的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其产生的芳香烃类物质是导致癌症的主要杀手;如果包装大量采用植物有机木材, 会进一步恶化生态环境, 而采用绿色包装则能平衡二者产生的矛盾并很好地保护自然环境。玻璃瓶的使用可以大量应用于如啤酒、饮料、酱油、醋等, 聚酯瓶在回收之后还可再生。可再生利用包装,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有两种方法, 物理方法是将其先粉碎在重新化学组合, 保证无任何有害物质残留, 经过这样物理处理的容器可以再盛其他相关液体。化学方法是指将回收的聚酯薄膜彻底粉碎洗涤之后, 在化学剂催化作用下, 使其全部降解成单体或者重新组合提炼, 纯化后再将聚合成再生包装材料。

1.2.2 绿色包装符合国际环保发展趋势

在绿色环保浪潮的推动下, 更多的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绿色包装。外包装印有绿色标志的产品, 在出口贸易中能被更多的外商所接受。自20世纪以来, “绿色标志”、“绿色服装”、“绿色家电”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龙卷风似的影响。

1.2.3 绿色包装是WTO及相关国际惯例的要求

在WTO中有关《贸易与环境协定》的一揽子协议, 各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制造和生产有关不合格的包装。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对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 要杜绝该类产品的进口, 从而使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被排除在国际贸易之外。中国的环保标志种类单一, 远不能满足对外贸易发展, 只有加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采取必要的措施迎难而上,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对外贸易的纠纷问题。

1.2.4 绿色包装是规避贸易壁垒的必经之路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就环境制定了相应的标准ISO14000, 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非关税壁垒。另外, 1993年5月欧共体正式推出“欧洲环境标志”, 没有绿色标志的产品要进入上述国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绿色包装是促进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2 绿色包装在我国发展中的片面性

2.1 环保意识淡漠, 外贸发展战略存在严重缺陷

据不完全统计, 1993年农药、制革、染料等贸易的出口额高达78.5亿美元, 过度盲目开发高污染的加工品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一些外向型企业通过土法炼焦、炼锌、小电镀、小造纸等, 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的出口额达60亿美元;三资企业的控制不严导致环保工作失控;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的出口额达200多亿美元。企业将触犯国际法规和条例相关的产品和材料的生产转移到大陆, 其中生产灭火剂、清洗剂等的企业有40余家, 投资比例达2500万美元, 加大了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难度。

2.2 把绿色包装片面理解为产品包装的绿化

一不问包装产品的生产是否造成资源污染浪费, 二不问包装产品是否能再利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错误地将使用环境易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产品视为绿色包装、将纸包装视为绿色包装、将所有的塑料包装从绿色包装中摒弃, 认为应全面实行以纸代塑。

2.3 地区间绿色包装业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地区绿色包装发展势头迅猛, 而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绿色包装意识认识不到位, 未得到企业政府的足够重视, 发展势头缓慢。

2.4 企业间绿色包装发展不平衡

行业不同的企业实行绿色包装的时间不同, 最早进行绿色包装调整的一般是出口型企业, 这类企业受国际市场冲击较大, 较早并且迅速调整了企业的包装战略;而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则对绿色包装的了解和掌握较为缓慢, 最近几年才开始涉足绿色包装。

3 绿色包装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利弊

绿色包装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影响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贸易发展不平衡, 而发达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的时间和进度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通常使用贸易壁垒来实现其歧视行为, 使发展中国家的产

论国际保理业务在中小型企业中的运用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培训中心叶小燕

摘要:本文以国际保理的涵义为出发点, 首先分析了国际保理在中小型企业中运用的优势及可行性, 然后分析了当前中小企业采用国际保理的制约性因素, 最后提出了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国际保理业务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际保理中小企业贸易融资

中图分类号:F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00 (2011) 07 (b) -202-02

1国际保理的涵义与功能

国际保理是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以承兑交单、赊销等结算方式, 由保理商接受出口商的委托, 向出口商提供进口商的信用额度调查、信用风险担保、应收账款管理和贸易融资的一种综合性财务服务, 是集融资、结算、财务管理和信用担保为一体的结算方式。可以部分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因正常的融资渠道不畅而造成的融资难问题。

从国际保理的涵义可以看出, 其功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1贸易融资

在保理协议中, 保理商与卖方约定可以以自有资金向卖方提供占合格应收帐款一定比例的融资, 在应收帐款到期后, 保理商收到买方的付款后, 扣除融资本息后将余额付给卖方。

1.2销售分户帐管理

运用保理业务时, 保理商会建立买卖双方帐户, 保理商一般会在特定情况下向买卖双方发送财务报告或通知, 以提醒双方付款及付款详细情况。

1.3催收账款

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被动的地位。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起飞的阶段, 国际上通用的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 出口范围面临缩小

我国主要的外贸出口市场是类似于香港、日本、美国、东盟、台湾省、韩国等的发达国家或者地区, 每年的出口份额约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4/5, 这说明我国出口对象以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主。这些国家或地区普遍都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 倡导环保活动时间早, 效果显著, 国民环保意识强, 环保科技和影响力位居世界前列。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善于利用自身在环保方面的优势, 制定对发展中国家过于苛刻的统一环境标准,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极力要求将贸易与环境两者紧密挂钩, 这将使得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面临缩小的可能。

3.2 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放慢

长久以来, 工业制成品是我国传统的支柱性商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加快工业机电产品出口, 是跻身世界贸易强国之列的必然选择。但面临发达国家宣称的名列不一的进口标准, 例如防污标准、噪声标准、电磁辐射标准, 为我国工业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增加了难度。另外,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最后签署的文件不仅包含工业品机电贸易, 甚至还涉及到了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方面的环境保护问题。如果发达国家在新的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中肆意推进贸易壁垒, 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 对于实现我国加快出口的战略目标将产生深远影响, 导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放慢。

3.3 提高了进出口产品成本

在保理业务中, 出口企业只要与保理商签订保理协议, 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保理商就会通过专业的律师、收账人员、收账知识等要素全权为出口企业代收其债权。

1.4调查进口商的资信状况

在避免进口企业进行贸易欺诈的过程中, 保理商可以通过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广泛的代理网络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出口商调查进口商的资信状况

1.5为买方提供信用担保

保理商可以通过调查买方的资信状况, 为买方核定一个卖方可以出口的信用额度。在这个信用额度内, 只要不存在质量、交货期限等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 保理商就会对其客户承担全额的坏账担保。

2国际保理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的分析

国际保理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对部分中小企业的适用性, 这部分企业的普遍特征表现为产品适销、流动资金短缺、资产规模小、缺乏合格的抵押品而难于获得贷款。

产品的生产、储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等过程都加入利润环境壁垒有关条例, 这就要求将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的某些原理运用到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 这些必然会涉及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的各个环节。因此, 产品在流通过程中, 制造商为了扩大出口, 达到发达国家的环境进口标准, 在各个环节增加有关环境保护的检验、测试、认证和签订等手续并产生相关费用, 而产品的外观、环保广告等成本也面临提高的危险, 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因此受到影响, 出口产品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 将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

3.4 影响我国招商引资产业导向

由于发达国家推行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将限制或淘汰的重污染产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而其本国环境标准已日趋严格, 这种恶劣行径使发展中国家环境状况更为恶化, 国家主权地位和国际声望受到威胁, 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外国投资者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逃避法律处罚, 利用我国相对宽松的环境标准, 投资兴建污染严重的企业 (如化工、印染、农药等) , 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关注力度。

虽然绿色包装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但从长远来看, 大力发展绿色包装, 可以缓解我国紧缺资源不足的问题。众所周知, 绿色包装是按照“4RID”原则设计的。首先降解腐化后的包装废弃物可以改善土壤肥力, 从而创造出更多可再生的资源;其次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量, 无论重新作包装或另作它用, 都可以达到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而包装废弃物的重复使用或再生利用。

尽管在国际环保领域仍然存在绿色壁垒, 但通过一些国际组织的努力, 环保及包装标准国际化、规范化、通用化和制度化正在成为必然趋势。世界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 各国的环保标准和标志制度又在朝着相互承认、彼此协调的方向发展。另外,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规定对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权利杜绝进口, 将不符合国际公约标准的产品排除在合法的行列之外。中国的环境标志种类单一, 还不能达到国际贸易的主要需求, 只有加强这方面法规制度的建设, 迎难而上, 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我国的主权利益和贸易环境。在指定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 要积极和国际惯例接轨。此外, 还应及早研究发达国家已经成型的贸易标准, 并且尽早提到政治法规层面上来, 在全国范围内铺开, 提高公众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凡银.技术创新与我国绿色国际竞争力提升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5) .

[2]任建兰.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与环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单吉堃.中国如何突破“绿色壁垒”[J].时代经贸, 2005, (04) :84~86.

[4]喻国华.中国农产品如何应战欧盟的绿色壁垒[J].三农问题研究, 2005, (04) :30~32.

[5]华欣, 毛文娟.我国出口包装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应对措施[J].对外经贸实务, 2005, (04) :25~27.

绿色经济影响着我国外贸的发展 篇5

绿色经济影响着我国外贸的发展

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对我国外贸产生很大影响.分析其原因,积极采取对策,顺应世界贸易的绿色浪潮,促使我国外贸早日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 者:朱群芳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1149 刊 名: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FOR MANAGERS IN FINANCE AND TRADE 年,卷(期): 16(3) 分类号:F752 关键词:环境问题   绿色经济   外贸发展   绿色壁垒  

金融危机对临沂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篇6

关键词:临沂外贸、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加速临沂外贸问题的爆发

对于出口而言,要和欧盟的进口商共同协调,提供一些数据,这些都需要增加出口成本,REACH法规繁琐的程序和要求,直接造成了临沂出口的障碍,甚至会使临沂的一些产品退出欧洲市场。今年以来,临沂外经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影响,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逆境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是我们需要清醒的意识到,临沂经济的回落不全是金融危机引起的,也就是说,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临沂经济在2009年也到了一个重要关口。过去8年经济持续上升,经济已经到了一个高点,过去高耗能,低附加值,环境不友好等发展方式,造成经济势必要从高度回落,这是经济周期,金融危机只是导火线。俗语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充分说明了内因大于外因。

二、金融危机对临沂外贸的影响

统计显示,临沂外贸企业90%以上都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萎缩,订单减少或订单转移,直接导致外贸企业订单减少或无单可接,尤其靠加工,贴牌生产的纺织业;伴随着原材料、劳动力、能源、物流等成本上升,使得企业犹豫不绝,接单生产,利润微薄,不接单,企业就面临倒闭;人民币对主要出口市场货币汇率走势,出口退税率变动等不确定因素让企业不敢轻举妄动,持观望态度,错失良机;同时中国所谓的比较优势,正日益被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以及周边国家、拉美国家所模仿,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将要面对印度、越南、巴西等国的竞争,已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

1.临沂小商品业受到的影响

临沂小商品交易专业市场的不断完善带动相关产业,运输业、会展业、旅游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临沂在外贸市场上以“价廉物美”为主要竞争能力。而金融危机导致的人民币升值,本币对外币汇率的上升,使得外国购买者需要支付的价格的外币价格上升,出口产品的国际价格优势就大大减少。美元的持续走软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和农产品)不断攀升,生产制造和出口成本也随之加大,产品价格优势不断下降,制造业的利润不断缩水,从而使一些中小型生产企业减少对美国的出口,甚至退出制造业。加之,危机导致相关经济体的需求下降,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保护本国纺织业,已经停止了纺织品的进口。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和需求减少,导致流通放缓,流通放缓又将影响生产和需求,不采取措施会陷入不良循环。

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自金融危机以来,临沂的各界媒体都会报道外贸公司跑掉。原因在于,外贸公司的货款拖欠日益严重,其中不少公司是外商开的,这些外商只需招两三名业务员。受美国境内消费支出减少,许多外贸公司的老板逃到境外,国内厂家根本就没办法讨回货款。店铺的租金是生意好坏的晴雨表,临沂店铺租金较去年大幅缩水,转租广告业日益增多,可见贸易的暗淡。

2.临沂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

临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之一,“临沂模式”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是以经济的民有、民营、民享为基本特征。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是临沂企业发展业务的主要方向之一。临沂民营企业无疑是我国民企出口中的一个亮点。据统计,目前临沂有1315家民企拥有自营进出口权,近万家民企从事出口产品生产。临沂民企在皮鞋、服装、眼镜、打火机、剃须刀、制笔、锁具、低压电器等八个轻工产业中占有领先地位,产量均居国内第一,其中产品90%以上出口,在国际中档产品中占很大份额,产品销往日本、美国、欧洲、台湾和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临沂民营企业多数为家族企业,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企业缺乏持久竞争力。企业存在漏洞,弊病,而此次危机的洗牌,率先倒下的企业就是这类缺乏管理,高污染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企业。

3.临沂纺织品业受到的影响

中国大部分纺织品由此出口,危机以前,订单通常集中在同一款式按不同的颜色大批量生产,而现在则是多个款式少量安排,每个款式数量小到几百件,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同时,高档服装比低档服装下降更明显,高档晚礼服和真丝类服装等附加值较高的订单需求减少,出口降幅大增。

企业在这种的不良状况下,纷纷停产、关门、倒闭,工人失业。经营者在反反复复的打击中已精疲力尽,与外贸行业相关的人也士气低落,信心不足。整个外贸行业哀声一片。

三、临沂外贸对付金融危机的几点建议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情总是有解决的办法的。在这内忧外患的形式下,临沂上下要团结一致度过难关。

1.政策的扶助

国家和政府是坚实的后盾,良好的环境政策,临沂外贸才能拳脚大开。适当减轻外贸企业的税费负担。考虑到当前临沂外贸企业处于结构调整时期,资金周转困难,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外贸企业安排合理的所得税缴纳期限;对按规定纳税确实有难度的企业,根据提交的有力证据,适当减少税费;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2.企业加快重整

(1)调整出口市场

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是临沂出口的傳统市场,但受金融危机波及,率先倒下,人们开始理智消费,需求明显下降,购买力不足,尤其是饰品一类的非生活必需品。临沂出口企业应调整出口市场,开发多元市场,走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灵活转向这种成本低、见效快的新兴市场,获得收益。但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法制环境不够完善,治安不好,政局不稳,人员和货物就有问题,加大了经营风险。企业要对这些困难高度重视,注意自我保护。

(2)出口产品结构的转变

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因为美国的金融危机,临沂外贸要引以为戒,吸取教训,过去虚拟经济迅猛发展,要及时提高实体经济的占有率,加大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尽管经济形势低迷,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相当的现实和理智,奢侈品消费直线下降,当对于日常消费品、质优价廉产品的需求反而有增无减。

(3)企业要“走出去”

传统的外贸途径是通过展销会,直接和外商进行交流,拿下订单。一些企业考虑到资金,减少参展数量,这不是长久之计,临沂企业有10%的出口额是在展会上做成的,所以企业应有计划的参加的展销会,抓住机会。

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电子商务帮助企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使出口市场多元化,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4)扩大内需,出口转内销,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很大,面对外需不振,外贸企业可将视线转向国内市场,重视身边的巨大需求,抓住机遇,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尤其要启动农村市场,选拔优秀的营销人才,建立良好的渠道,推广品牌。

(5)人才建设

“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突出人的重要性。困难时期,人才的合理利用尤其重要。企业应趁经济缓慢时期好好思考人才的优化配置。首先,对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全面核查与分析,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使人才在其位谋其政。第二,关注竞争对手的变化,金融危机引起的人才变动和流失,是企业招收所需人才和人才储备的最佳时期。还有,对一些在职或待职的人员来说,要趁现在空档时间补充知识,再度提升,以备再战。

(6)现金的流通及储备

金融危机下,现金的流通和储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如果资金出现问题,就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可能,而外准备流动资金是企业抗击危机的重要措施,留一手资金企业才能退一步开阔天空。

企业也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库存,按照实际订单有计划的生产。或者出售和主营业务无关的资产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文献:

[1] 谭浩邦. 积极应对蓝色贸易壁垒——SA8000[J]国际经贸探索, 2004,(06).

[2] 易露霞. 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J]改革与战略, 2005,(04).

[3] 许荣涛,郭伊军,左玉辉. 构建中国的绿色屏障[J]重庆环境科学, 2003,(12).

国内外货币竞争对外贸的影响 篇7

第一个讨论的话题是美元,观察美元时要将目光放远。要求货币升值或贬值时应与其实体经济的竞争力相关联,要从实体经济、产业基础这一角度去重视货币的作用和影响,不能单纯去讨论货币问题,弄清主次关系对认识汇率水平是一重要前提。因此,在讨论美国货币时,应以实体为主、以经济为主。近年来,美国高度重视出口,尤其是重视实体经济。美国以海外投资、海外消费、海外并购为主,而我国以国内为主,这是最基本的定位,必须弄清这一逻辑关系和自身内在因素。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去讨论美联储的问题和美国的货币政策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其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霸权。美联储货币的根基在于世界,而中国货币的根基在于国内,两个载体的取向和基础完全不同。美联储的货币定性是美元的霸权,所有的政策都是围绕美元霸权在绸缪、在运作。国际金融危机来了,依然是被美元的霸权,因为国际金融危机通过释放流动性,它扩大了美元的势力范围。过去国际金融包括外汇、资本、黄金、利率、银行五个板块,而如今这五个板块扩张到石油、资源、商品、农产品,美元定价、报价已经统领了全世界金融,已经统领了全世界的商品,美国赢得了全世界最大范围的市场。所以从这一角度去看,美联储货币的定性在于要保持其特权。故现在讨论去美元化,不要盯住美元,还不到时机,因为美元的特权、霸权在短期、中期内是很难消除的,可见讨论美元的问题一定要远、要准,这对我国市场的重要意义非常突出。

第二个讨论的话题是篮子货币。篮子货币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货币,与美国之间保持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但是合作大于竞争。加拿大、西欧国家及日本均与美国是以合作关系为主,竞争关系为辅,所以这些货币的不自主性非常突出。美国人也正是揣摩瑞郎、英镑、澳元、新西兰元、加元、日元等货币的“心态”并进行组合。从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可以看到,美元兑欧元是在涨,美元兑英镑是在跌,美元兑瑞郎是保持稳定,美元兑日元是在涨,其策略非常灵活,所以这样一种阻隔出现了,美元指数就在90 多徘徊,其不升值的意愿非常突出。怎样看这个市场,对认识货币非常重要,所以我们期待把欧元给保存下来,对美元是一种抗衡。欧元是美元的对手,欧洲是美国的战略同盟。这种定位对认识货币的意义至关重要。所以在讨论篮子货币的时候,是要有所区分,就与讨论人民币是一样的,人民币对美元是贬值,人民币对篮子货币则升值,这就是货币格局的复杂局面。如果没有将这些复杂的关系搞透,我们就是舆论导向的 “一窝蜂”、舆论导向的“一边倒”,这样对认识整个国际货币市场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非常不利。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人民币应该是我们的一条主线,那么应怎样看待人民币?

第一个问题是人民币和美元对等吗? 目前所讨论的人民币和美元是完全对等的。但如果从货币资质的角度去看,美元是权利性货币、可自由兑换货币、可储备货币,是定价和报价货币,但人民币并没有这一特权,人民币的基础在于实体,而不是金融与投资。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外贸难点在哪儿? 出口目的地在哪儿? 过去东南亚和北美所占份额最大,而持续八年的人民币升值致使我国的海外份额已被瓜分,因此应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竞争来引导企业去争取海外份额。可见,我国已经处于一种全新的局面。第一,汇率如何拿捏贸易,外贸如何有所突破。外贸是第一驾马车,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我国还没有到投资时代,没有拥有货币的定价权和完整的金融市场。

浅析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篇8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征

1.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方面非常的广, 它包括了相当大的业务活动的手段以及业务范畴。随着国际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和应用,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经济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己经逐渐成为网络技术应用的最新发展方向。电子商务的运作是一个动态的商务过程, 它牵涉到完成销售的整个贸易过程。现在许多贸易专家和学者都在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界定电子商务的内涵和外延, 但对电子商务本身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说法。

2.电子商务的特点

(1) 电子商务的网络性

电子商务经济主要是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商务基础。在还没有出现因特网的时候, 公司如果想要做到以客户为主要的经济中心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生产和销售产品。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快速的发展, 公司能够非常方便快捷地搜集顾客的信息。这一能力的提升为公司的发展以及产品的销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不断地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所以说, 电子商务经济就是是网络型经济。

(2) 电子商务创新性

在电子商务经济中, 以创造新形势为动力的企业家精神使公司能够快速稳定的发展, 以风险投资为主要支撑点, 这样一来, 就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上, 在电子商务经济中, 各种形式的创造新形势的模式己经成为市场生存的主体和公司发展的关键, 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公司经济增长。这些为公司创造新形势与企业家精神的有效结合, 使电子商务经济中持续创新机制的形成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3) 电子商务知识性

电子商务经济又是一种以知识资源的各种占有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电子商务知识是凝聚并表现于特定人才以及技术之上的创造能力和拓展能力, 它主要表现在特定知识以及电子商务的开发和运用。电子商务的知识就是公司所拥有的一种财富, 知识资本的丰裕程度决定着公司的竞争优势。在电子商务经济中, 财富和权力的再分配取决于拥有的知识和信息。所以说, 电子商务经济是知识型经济。

(4) 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性

电子商务经济的产生在多种自然资源环境危机一天比一天更加严重的时代, 它把科学和技术有效地结合, 充分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认识, 并且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目前, 我国的国际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要通过更好的开发软件、提高国际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司通过网络和电子化管理外经贸各项业务, 实现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的电子化交易, 逐渐的实现无纸贸易,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电子商务。全世界的经济都在受互联网的诞生而悄悄的发生着改变, 而互联网更是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国际贸易领域, 这一点已在西方国家市场上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时下的美国一些比较著名的零售商已经明确表示:除非供货公司采用电子商务手段与他进行贸易连通, 否则将不接受供货。由此可见, 电子商务已经逐渐的进入了外贸领域, 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电子商务的实现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 这将会给最先加入电子贸易的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

1.电子贸易将我国外贸公司的贸易机会增加了

我国的外贸公司通过因特网能够非常快捷和非常方便的了解全世界范围内的客户以及国内外厂商的商品供给以及商品的需求情况。

2.实现电子商务能够提高我国外贸公司与国外公司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

电子数据交换作为电子商务最重要的部分, 已经相当普遍的在部分国家比较大的公司中应用, 有些国外客户已经提出了他们只和能够使用电子数据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客户进行网络交易的计划。一部分外商投资公司, 尤其是独资公司, 因为它的总公司多年来己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计算机管理以及相当完整的计算机网路系统, 非常迫切的需要通过我国的数据增值网络服务实现与国外公司的电子数据进行交换。从以上所出现的各种情况的趋势看, 必须采取行动促使我国外贸公司对于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 否则将直接影响到与外商的业务交往, 甚至不能得到外销订单。

3.电子商务的实现规范了我国外贸公司业务的管理

在传统的外经贸业务管理过程中, 由于条件的限制, 大部分政府部门签发的单据, 不得不通过公司进行传递。这样一来, 就出现了个别公司对单据进行篡改甚至伪造, 非法谋取收益的现象发生。比如, 伪造出口退税专用报关单, 骗取退税的情况。实现外经贸业务管理计算机联网后, 政府单据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直接传递, 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公司篡改或伪造单据的情况发生。

4.强化我国外贸公司的业务管理、跟踪和信息查询的能力

利用因特网的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网上实时的外贸相关信息的查询。比如:能够为查询商品的主要信息;查询客户的相关资信;查询进出口货物的报关进程;货物托运过程中的船期、查询货物的运价信息;查询、跟踪出运后的出口货物的流向;查询货物的收汇状态;对有关政策的查询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5.提高了我国外贸公司单据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1) 实现数据输入标准化, 提高单据质量

由于单据填写的不规范导致出口货物不能过关, 会经常发生影响出口公司及时兑现退税的情况。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的标准化数据的输入方式, 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单据质量造成公司损失这种情况的发生。

(2) 实现数据传输电子化, 提高单据的传递速度

为了能够将出口公司的出口退税速度提高, 中国上海的海关在原本已经实现“清洁舱单”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的方式传递的基础上, 正在与上海港航电子数据交换中心联合进行“清洁舱单”电子数据交换传递的试点。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的系统, 船公司或船代理公司只需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中己经存在的数据自动生成海关所需要的“清洁舱单”, 并利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直接发送给海关。这样一来就避免了船公司或者船代理公司必须针对海关业务专门输入海关所需要的“清洁舱单”而增加的工作量和由于这种情况可能造成的任何差错。

6.降低我国外贸公司交易和库存成本

应用电子商务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就是操作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电子商务能够节省成本表现在很多方面, 除了前面我们所提到过的单据处理中的单据输入和传输方面的成本节约以外, 还包括能够有效减少人事的层次和能够更好地安排人事、减少库存, 以及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地储运费和减少其他由于信息迟到的原因而需要的特殊处理等费用的产生。比如美国汽车制造业在用了电子数据交换之后, 那么它的每辆汽车的成本就会降低200美元。美国的杂货行业每年因电子数据交换的使用而节省了高达3亿美元的成本。

对大多数的公司来说, 库存成本的减少是从电子商务中得到的最大的一个好处。美国一家超级市场运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每减少一天的库存时间, 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一千万美元仓储成本。美国第二大化妆品批发商, 它的库存从十天的供应量减少到只有四天的供应量, 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以往用纸张作单据时, 平均一份订单要抵达制造商手中需要六天的时间, 另外四天是运货的时间, 有了电子数据交换以后, 就不需要邮寄和处理订单的六天时间了, 库存只要四天就行了。戴尔公司使用电子商务系统, 使得它的原材料安全库存量仅四天。目前流行的一种准时生产方式的管理, 它和电子数据交换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最后零库存管理才能够实现。

外贸影响 篇9

关键词:绿色壁垒,外贸出口,有效对策

一、绿色壁垒

1. 绿色壁垒的含义

绿色壁垒又可称为环境保护壁垒, 是指一些国家或者地区和国际组织通过制定环境标准和法规对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一些国际贸易的活动加以限制, 从而对自由贸易形成障碍的一种非关税贸易措施。从经济层面来说, 绿色贸易只是发达国家为了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进行国际贸易的一个借口和理由。加之, 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容乐观, 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经济发展缓慢, 其不得不寻找一种新的贸易壁垒限制外国商品抢占本国市场, 保护国内贸易发展的一种新的手段;从环境保护层面来说, 现如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是全球都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绿色壁垒是促使各国树立环保生态意识, 使国际贸易走向节能减排、保护自然资源的新的发展之路的有效举措。

2. 绿色壁垒的特点

(1) 性质上的双重性

一方面, 绿色壁垒具有合理、合法性。目前,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随处可见, 新闻报道也从未间断, 人们追求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生活品质成为一种奢求。只有有限的控制生活中的污染, 如生活用水, 农药, 化肥等污染现象, 彻底消除“先污染, 后治理”的发展理念,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一难题。绿色壁垒就是抓住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这一切入点, 使贸易保护壁垒的形成从名义上显得更具有合理性。无论是公众层面还是国家法律层面都支持环境保护, 在此基础上绿色贸易壁垒便拥有了有力的法律条文的保证, 在形式上更具合法性。

另一方面, 绿色壁垒具有伪装、虚假性。西方国家明确公开了关税、非关税的壁垒要求, 而对绿色壁垒则表现得很隐晦, 很虚假。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发达国家借助人们较高的环保理念, 打着为人类环保事业和人类自身健康而奋斗的旗号, 公开明确的进行贸易保护主义。另一方面, 在限制环保要求不达标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的产品的同时, 又将重污染的加工制造业引向发展中国家, 使其治污成本增加。在环保和贸易方面, 发展中国家受到了双重损失, 由此可见绿色壁垒仅仅是针对发达国家自身贸易设立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虚假性。

(2) 运用上的隐蔽性

世界各国都通过立法来确立关税的合法地位, 其合法性只存在于本国, 在国际贸易中没有得到普遍认可, 在维持国际市场的法律条文中叶没有明确的依据来证明它的存在。而绿色贸易壁垒与关税、非关税壁垒相比, 显得更加隐蔽, 主要表现在于:一、绿色壁垒的理论基础是国际公约或者国际协议确立的, 形式上的合法性表现得比较明确, 对贸易限制的条件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待遇表现得没有传统贸易壁垒那么明显。二、绿色壁垒的限制条件是环保、生态和人类健康, 它的实施更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和支持, 使其对贸易保护主义实施得更加“名正言顺”, 绿色壁垒形成基础和实施条件使其变得更加具有隐藏性。

(3) 形式上的多样性

为限制外国产品挤占本国市场, 西方国家想方设法的限制外贸进口, 保护本国市场和工业。如绿色环保标志、产品包装、产品的卫生许可标志、加工技术标准、各种进出口附加税等方式来限制他国产品进驻本国市场。目前, 绿色壁垒不仅仅局限于农场品、制造业产品上, 已逐步延伸到旅游、技术、服务业等各个行业。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深刻影响

1. 有利影响

(1) 环保产品给出口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 生态进一步的恶化, 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保持自身健康是当前人类追求的首要目标。开发绿色环保产品, 回归绿色生态更适合现代贸易发展的趋势和生活需要, 因此环保产品不仅拓宽了我国国内市场而且开辟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实施有利于我国能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现有产品, 紧随国际贸易市场的需求, 调整出口贸易发展战略, 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就绿色食品而言, 其具有安全、营养、环保、经济等显著特点, 从各方面来讲都是百利无一害的, 它带给消费者的是经济实惠、生态安全的绿色生态理念, 使消费者更加乐意的选择环保产品, 使市场潜在需求进一步得到了开发, 并且还能得到国际贸易市场的认可和支持。发展环保产品能收获“双赢”效果, 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并且会拥有更具广阔的发展市场。

(2) 环保理念使我国对外商贸结构进一步调整

环保产品的兴起与推广, 必将使我国传统的制造加工业受到冲击。许多传统的工业产品经常出现资源浪费, 产出效益不高, 更为严重的是对生态环境破坏大的现象, 此类产品将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出现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然而, 环保的绿色产品越来越得到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并且逐步融入市场, 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面对此类现象, 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结构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此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

我国对外商贸结构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现代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过渡。不污染或者轻度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产品产出比重不断上升, 传统的初级加工产品呈下滑趋势。创新理念使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加快, 能更快的满足公众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壁垒使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结构快速的转变和调整, 为我国在国际市场对你竞争中更有实力。

2. 不利影响

(1) 加大了出口难度

环保产品的不断壮大, 使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大大下降, 出口难度加大。绿色壁垒通过各种形式限制, 使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出现在“夹缝”中生存的局面。我国80%的贸易合作伙伴都集中在中东, 东亚, 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欧盟, 美国等发达国际只占有少量的市场份额。发达国家对国外的产品要求严格, 尤其是环保意识 (包装的设计理念) 、环保标准 (产品的生产标准) 、环保执行 (出口产品规格) 等各方面都近乎苛刻的限制。绿色壁垒的细分种类多, 涉及范围广, 有最为严格的限制手段和处罚条例。

除此之外, 我国自身也存在许多的不足, 公众环保意识不足;长期忽略环保产品的发展;工业生产大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模式, 出口产品不能达到绿色对环保条例的要求, 在国际贸易市场常常受到阻碍和歧视。

(2) 增加了产品成本

绿色产品不仅对产品自身的生产加工要求严格, 而且对产品从研发到销售整个过程都需要达到绿色壁垒所要求的条件。与传统产品生产到销售整个过程相比, 绿色产品则显得更为复杂, 专业的研发技术、标准化的生产加工、具有环保理念的包装设计、免受污染的储存和独特的配送方式, 这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成本增加, 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失去了应有优势, 综合竞争力下降。欧盟一些国家对丝绸实施了丝织品环保标志, 如棉花, 从棉花生长过程中农药的限制, 棉花中漂白剂, 丝绸中的染色剂等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厦门丝绸由于在此方面没有达到绿色壁垒的要求, 使出口量大大下降, 产品成本加大, 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20世纪末, 欧盟以不符合卫生检疫标准为借口, 禁止我国的部分水产品和速冻食品进入他们本国市场, 至今仍处于禁止期, 使我国水产品和速冻食品没有更好的消费市场而受到巨大的损失。以上事实说明, 绿色壁垒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要求他国商品达标的这一过程, 从各个环节都加大了产品成本, 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出口贸易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对策

1. 树立环保意识, 发展绿色产业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医疗设施也趋于成熟, 但环境仍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 所以树立环保意识, 加大环保教育和宣传已迫在眉睫。绿色环保意识是绿色产业诞生的基础, 只有保护环境, 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才能从产品的技术上得到改进, 既保护了环境又得到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做好本国环境保护措施, 人人爱环境, 人人护环境是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一味的着眼于绿色壁垒的不利的负面影响, 应正视它的有利的正面意义, 不断地自我完善, 顺应国际绿色产业发展的趋势, 使我国绿色产业更具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2. 健全法律法规, 强化环保力度

环境保护是大众行为, 但许多企业不能明确的划分环境破坏的界限, 认为个人力量对环境不能造成大的影响, 忽略了众人同样的心理因素, 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有害的工业污水;乱采乱伐自然资源, 并且造成大量浪费等行为。环境污染使臭氧层、森林、河流都受到了严重破坏和污染, 法律手段是最有效的遏制方法。所以健全法律法规对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我国政府也应该建立自己的绿色壁垒, 一些发达国家将一些排放量大, 污染重, 生态资源需求多的加工制造业引向发展中国家, 这对我国发展中国家来说, 虽然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对环境来说是百害无一利的, 更加重了我国环境污染度, 生态破坏度, 使我国长期处于治理环境污染, 维护生态环境的局面, 间接增加了我国治理环境的成本费用。所以我国建立环境与贸易相关联的法律条文, 不能单单受到发达国家的限制, 将高能耗、高污染、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的制造加工业拒之门外。规范法律法规, 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 实现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政府政策扶持, 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仅靠企业自身调控和完善是不够的, 政府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有力后盾应该发挥其有效的保障作用。如加大商贸外交;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或国际公约对绿色壁垒对环境要求的制定的谈判, 明确我国国际地位;阐明我国对绿色壁垒的观点, 坚决不接受有违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不合理条款;加强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合作关系, 共同抵制绿色贸易壁垒的过分条件。

除此之外, 政府完善相应的政策, 鼓励和支持我国绿色产业发展, 不仅从资金、技术上予以支持, 还应制定优惠的政策引导出口贸易发展;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认证机构, 在国内市场对出口商品进行检测认证, 减少出口企业应检测不过关带来的成本费用;应不定期的开展一些国际交流活动, 为出口贸易企业提供一些关于绿色产业发展管理经验、先进技术的帮援和有效的国际贸易发展营销策略, 帮助我国出口贸易发展, 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综上所述, 绿色壁垒既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有利的正面影响, 又对我国出口商贸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对此, 我们应端正心态, 正确把握绿色壁垒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吸取他国经验, 不断改进我国对外商贸出现的弊端, 为我国出口贸易所面临的绿色壁垒建言献策, 比如重新建构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以外贸、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发展目标, 以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 将我国经济发展各方面均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使我国出口贸易能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下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发展之路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袁照稳.绿色壁垒的双重性[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 2011, (4) .

[2]李继业, 刘超.我国对外贸易应对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J].中国商贸, 2012.

人民币升值对浙江外贸的影响 篇10

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保持在非常稳定的状态。这期间也是我国外贸发展的黄金时间。但是, 这个平静的局面在2005年7月21日被彻底打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 中国人民银行在这一天突然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改革一宣布, 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 很多人都认为2%的升值幅度对于中国的贸易来说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然而很少人会想到, 人民币从这一天开始,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又持续升值了近5%, 而且仍旧承受了巨大的升值压力。当所有外贸企业发觉自己的利润在无形中被蒸发的时候, 他们才真正感受到了这次汇率制度改革对他们的冲击。浙江, 作为一个一般贸易出口大省, 这次持续的, 大幅度的升值对他的影响尤其深重。我们试图从2000年到2006年的数据来分析升值对浙江外贸的影响。

二、分析

所谓汇率, 是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兑换的比率。它的变化时常牵动着国际贸易的神经, 对各种经济因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国内外均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理论分析

一般需求理论认为, 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 而这些变动在进出口方面尤为显著。

国内的经济研究着重于在宏观层面研究这个问题, 但是笔者认为, 宏观经济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升值所带来的影响。在这里, 笔者试图从宏观和微观经济两个方面来研究升值带来的实质影响。

我们现在来讨论简单假设条件下的一次性升值对出口造成的影响。

(1) 一般贸易下, 较高出口利润下的升值

假设汇率的变化没有影响国内生产成本, 在这种条件下, 我们假定出口平均利润在升值前为平均成本的10%, 出口商可以承受的最低利润为3%, 也就是说, 出口商在有3%利润的情况下, 不对出口价格实行调整。当人民币出现2%的升值时, 设升值前出口价格为P1, 升值后出口价格为P2, 出口成本为C, 升值前平均利润为I1, 升值后平均利润为I2, 汇率为X, 升值Y%。

令P1=P2, Y=2, I1=10%×C代入 (1) 式和 (2) 式, 由此可以得出I2=7.8%C〉3%

假设升值后利润达到边界利润3%, 即I2=3%C, 代入以上方程, 升值前的最低利润和升值Y%之间的关系为, I1= (3+Y) C/ (100-Y) , 也就是说在I1> (3+Y) C/ (100-Y) 时, 升值并不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影响。即在原先为较高利润的前提下, 升值并不会对宏观经济的出口造成影响, 因为出口商会自动吸收升值所带来的贸易风险。

(2) 一般贸易下, 较低利润下的升值对出口的影响

当I1< (3+Y) C/ (100-Y) 的情况下, 情况就变的非常复杂, 因为出口商的出口利润已经低于边界利润, 势必提高价格来保证边界利润。这种情况下, 出口价格上升, 国外需求减少, 将对整个宏观经济造成影响。为了得出结果, 我们必须先计算出我国出口商品的弹性系数。这里我们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曹永福先生的研究成果, 曹先生利用CHINA_QEM (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 计算出中国贸易的弹性系数。根据曹先生的结论, 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0.14~0.27, 出口的价格弹性为-0.27~-0.56。也就是说, 人民币升值Y%, 出口额就减少0.14-0.27Y%, 出口价格上升0.27-0.56Y%。在这种情况下, 升值导致了出口价格的上升, 从而使总出口额减少。

(3) 一般贸易进口的升值影响

从进口环节来讲, 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的进口成本, 从而增加进口商的额外利润。一般贸易方式下购进的物品相对比较少, 虽然人民币升值之后有影响, 但影响几乎为零。根据曹先生的结论, 我国的进口汇率价格弹性系数接近0。由此可见, 在中国, 小幅度升值不会对进口产品的销售价格和进口额产生影响, 而由升值导致进口成本降低而产生的额外利润被进口商消化。

(4) 升值对于贸易方式选择的影响

从上面分析的升值对一般贸易下的进出口影响, 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出口利润比较低的情况下, 升值才会对总出口造成影响, 而且影响的幅度仅为升值幅度的14%~27%, 可见影响并不是很大。而对高利润的出口和一般贸易的进口来讲, 升值基本上不会在宏观层面产生影响。总的来说, 升值对于一般贸易影响不是很大。但是, 我们的研究发现, 升值却会对加工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为方便起见, 这里我们仅选择代表性的加工贸易——进料加工来分析。这个问题需要从微观角度来分析。

进料加工的过程是A国从B国购买材料, 加工后再卖给B国或C国。根据我国的政策, 进料加工免征进口税和增值税, 材料款也不能退税。

假定某生产型出口企业A当月出口销售额为200万元, 原材料成本为100万元, 生产耗用的其他辅助材料金额为50万元, 暂不考虑人工费, 50万元为出口产品利润, 产品全部出口, 增值税率17%, 退税率13%, 我们来比较不同贸易方式的退税结果。

(1) 一般贸易出口货物耗用原材料是国内采购, 进项税额为17万元, 购进辅材料进项税额为8.5万元, 进项税额合计25.5万元。

经计算:企业应纳税额=0-[25.5-200* (17%-13%) ]=-17.50万元;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应退税额=17.50万元;企业的税负为=25.30-17.50=8万元。

(2) 进料加工出口货物耗用的原材料100万是国外免税购进, 辅助材料进项税额为8.50万元

经计算:企业应纳税额=0-[8.5- (200-100) * (17%-13%) ]=-4.50万元;免抵退税额= (200-100) *13%=13万元;企业的税负=8.5-4.5=4万元。

因此, 在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情况下, 企业的税数负担, 进料加工的税负为4万元, 一般贸易为8万元, 进料加工优于一般贸易。

在征退税率不同的情况下, 出口商更是可以从加工贸易中得到 (增值税率-退税率) ×进口货值的额外利润, 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 进料加工的利益可以归为以下方程式:

PROFIT=M1×升值率+M1× (增值税率-退税率)

M1为采购国外原材料成本, 升值越大, 征退税率差越大, 额外利润就越高。现在我们把升值给出口造成的影响联系起来, 我们一起讨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升值风险比较:

一般贸易

假定出口商A当月出口销售额为200万元, 汇率8.0, 即25万美元, 原材料成本为100万元, 生产耗用的其他辅助材料金额为50万元, 暂不考虑人工费, 50万元为产品毛利润, 产品全部出口, 增值税率17%, 退税率13%, 出口净利润NET PROFIT=50万-200万× (17%-13%) =42万;净利润率=42/150=28%

现在假定人民币出现了5%的升值, 汇率为7.60。由于利润率和升值率在控制范围内, 我们假定销售价格不变, 即按美元核算的销售额不变, 共计25万美元。那么销售额=25×7.6=190万人民币, 出口产品毛利润=190-100-50=40万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升值导致的出口毛利润下降10万元。出口净利润NET PROFIT=40万-190万× (17%-13%) =32.4万元;净利润率=32.4/150=21.6%。汇率导致净利润损失=42-32.4=9.6万元。

由于人民币升值, 该出口商出现了9.6万元的净利润损失, 但实际仍有21.6%的利润。

进料加工

假定出口商A当月出口销售额按人民币计算仍为200万元, 汇率8.0, 即25万美元, 从国外进口原材料100万元, 即12.5万美元, 生产耗用的其他辅助材料金额为50万元, 暂不考虑人工费, 50万元为产品毛利润, 产品全部出口, 增值税率17%, 退税率13%, 这个情况下, 出口商的净利润为:NET PROFIT=50万元-100万元× (17%-13%) =46万元;利润率=46/150=30.7%。

现在假定人民币出现了5%的升值, 汇率7.60, 由于利润率和升值率在控制范围内, 我们假定出口销售价格不变, 进口美元价格不变, 这样进口成本变为:CI=12.5万美元×7.6元人民币/美元=95万元人民币。销售收入 (IE) 为:IE=25万美元×7.6元人民币/美元=190万元人民币。产品出厂毛利润为:出厂毛利润=190万元-95万元-50万元=45万元。出口商净利润为:NET PROFIT=45万元- (190-95) 万元× (17%-13%) =41.2万元。净利润率=41.2/ (95+50) =28.4%。汇率变动导致净利润损失:LOSS=46万元-41.2万元=4.8万元。

我们可以从以上的对比实验中可以看出, 一般贸易对抗人民币升值风险的能力较差.人民币升值5%, 一般贸易的净利润减少了9.6万, 而进料加工仅损失4.8万。我们由此可以推出以下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的升值利益模型

设出口销售额为M美元, 材料采购成本为N美元, 其他固定成本为A人民币, 征退税率差为V, 汇率升值前为X1, 升值后为X2, 升值率为R, P1为升值前出口商利润, P2为升值后出口商利润

一般贸易

将 (1) 式代入 (4) 式得:LOSS1=P1-P2= (1-V) RX1M

我们可以发现在一般贸易中, 利润损失与1-V, RX1, M三个变量有关系。由于固定产品的征退税固定, 升值前汇率X1可知, 设 (1-V) X1=E.实际上LOSS1=EMR, E为常量。也就是说LOSS1和M, 和R成正比, 出口额越大, 升值越大, LOSS1就越大。

进料加工

假设N为进口材料

将 (1) 式代入 (4) 式:LOSS2=P1-P2= (1-V) RX1 (M-N)

设 (1-V) X1=E., E为常量, LOSS2=ER (M-N)

从上述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LOSS2和M-N, 和R成正比。也就是说进料比例越小, 升值越大, LOSS2就越大。

L=LOSS2-LOSS1=NRX1 (V-1)

这是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的利益比较模型, 在升值背景下, R>0, 只要征退税率V不超过1, L<0, 也就是说, 人民币升值时, 进料加工的损失比一般贸易损失会小:在方程式L=NRX1 (V-1) 中, 升值率R越大, 这个差距L就越大。

由此可见, 人民币升值对于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的影响是有区别的。在微观层面, 如果出口商在同时可以选择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 而国内外材料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 出口商会放弃一般贸易转向加工贸易。这在宏观层面就有可能会显示出人民币升值后, 加工贸易发展增速, 而一般贸易发展减速, 这在实证分析中再做讨论。

2. 实证分析

前面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了升值对于一般贸易出口、进口, 以及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选择的影响。我们在这里要用实际数据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于浙江外贸的影响。我们关心的是, 这些数据是否能够反映以上的理论分析。因为以上的理论分析是在非常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产生的, 是否跟实际数据相符就需要我们来观察了。

(1) 一般贸易出口

由于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 而外贸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滞, 也就是说1997年的效应在1998年或1999年反映出来。所以我们这里不选取99年以前的数据。我们这里指选取2000年到2006年的出口数据。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一般贸易的出口增速在2000年开始增长, 到2003年达到顶峰。然后, 2004年开始出现下降, 直到2006年。我们都知道, 2004年中国调低了出口退税率, 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出口增速的放慢, 笔者认为2004年的增速下降与出口退税调整有关。而2005年和2006年两年, 出口增速又出现了大幅下跌, 而这个时间正是人民币升值的时间。2005年~2006年, 人民币持续升值近7%。我们了解到, 浙江的出口产品结构以低档次、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所以人民币升值对于浙江出口的影响基于低利润模式下的, 的确会产生不小的负面作用。

单位:万美元

(以上数据根据历年浙江省统计年鉴资料整理得)

(2) 一般贸易进口

按照我们的理论分析, 一般贸易进口对于人民币小幅升值的弹性几乎为零。也就是说, 小幅度人民币升值和进口之间不具有相关性。我们从上表一中也看出, 2001年~2003年, 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速迅速上升, 然后2004年开始, 进口增速也出现了下滑。按照一般需求理论, 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进口成本下降, 刺激进口需求, 进口增速应该出现提速。但是, 实际结果显示, 2005, 2006年期间, 人民币累计升值7%, 进口增速却甚至低于2001年的增速。可见, 进口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反应没有想象中的强烈。实际上, 我们也没有看到进口商品的价格在2005年2006年出现下降。这些与我们所作的假设和前面理论上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

(3) 贸易方式

按照我们在前面的理论分析, 人民币升值会对出口商选择贸易方式产生影响。现在让我们来看浙江的数据是否符合我们的分析。

我们从上表一和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2004年似乎是浙江外贸的转折点。2004年以前, 一般贸易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 都是持续上升的, 2004年以后是下降的。而加工贸易在2004年以前即2001-2003是持续下跌的, 2004-2006却出现了迅猛上升现象。这种升降现象的出现从我们前面理论分析得出的进料加工和一般贸易的利益比较模型:L=L O S S 2-LOSS1=NRX1 (V-1) 可以看出,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利润差与V和R有关, V也就是征退税率, R也就是升值率。退税率越低, 升值幅度越大, 加工贸易相对于一般贸易来讲利润损失要小。实际背景是, 2004年我们调低了大部分的商品的出口退税, 而2005到2006年人民币经历了7%的升值。调整退税和升值在浙江的外贸中得到了宏观体现。

三、结论

我们经过了理论上的分析和浙江外贸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由于浙江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人民币的小幅升值会对浙江一般贸易下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令我们意外的是, 人民币的小幅升值与浙江一般贸易进口却没有多大的相关性。我们并没有看到一般需求理论中预测的刺激进口的现象。重要的是, 人民币升值对于浙江的贸易方式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兴起, 从而相对抑制了一般贸易的增长速度。我们根据这些结论, 就可以研究出一系列的方案, 来减少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 使损失降到最低, 而收益变成最大。

参考文献

[1]王爱俭主编:《国际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M], 第一版,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年9月

[2]戴维·里维里恩, 克里斯·米尔纳主编:《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 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

[3]王立中刘秀荣主编:《怎样增值外汇——欧元美元人民币多元化》[M], 第一版,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年1月

[4]《世界经济统计研究》[J], 2005年2期, 曹永福《中国贸易弹性的实证研究》

[5]马海涛主编:《中国税制》[M], 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6]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www.zftec.gov.cn

[7]“The Impact of RMB’s Appreciation China’s Trade“Zheng G.H., Guo L., Jiang X.M.and Wang S.Y., 2005, ‘The impact of RMB’s appreciation on China’s trade and economy’, Working Paper No.MADIS0511,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外贸影响 篇11

关键词:SA8000 国际标准 缺陷 第二方审核

1 SA8000不合理之处

1.1 定义不准确 SA8000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童工、强迫劳工、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九大要素。这9个方面全都是涉及企业对劳工保护的。而社会责任的范围很广,包含自然人的社会责任、政府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当然,SA8000是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的,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怎会单单为了劳工保护?还应该包括提供社会就业、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保证等等很多内容。其中企业保护劳工的社会责任也只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一项。因此说SA8000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管理体系是以偏概全的。《质量文摘》的伊丽莎白·拉森指出:“如果工厂环境让工人感到不舒服的话,是很难生产出优质产品的。漫长的工作时间、不安全的工作条件、不公正的工资待遇、歧视性的政策,必然会使员工不满、产品质量下降。”这是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的常识,而且是正确的管理方法,但是正确的完美的东西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就象牛顿并没有真的实践一下“用杠杆把地球锹起来”一样。同样的道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之一。中国政府不是神仙,不可能将中国的发展一步到位,先要保证有的吃,然后才能关注营养膳食。

从获证组织的国别分布看,中国最多,附件、服装、电子、鞋、家用器皿、珠宝和钟表、包装、房地产、纺织品、玩具等10个行业的34个组织获得认证,占总数的22.7%;其次是意大利;印度附件、农业、服装、建筑材料、化学、建筑等6个行业14个组织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SA8000的相关利益机构声称:“SA8000已经得到了西方国家的广泛认同”,而实际上,西方国家的消费者或社会各界对SA8000的了解不多,获得认证的组织寥寥无几,美国的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也尚未承认SA8000标准。其主要的支持者是跨国公司如耐克、阿迪达斯、沃尔玛、麦当劳等。其结果是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扩展到了生产制造基地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获得此项认证的组织占绝大多数比例。根据SAI于2007年10月30日对外公布的数据,来自40个国家51个行业的492家企业取得SA8000的有效认证。其中中国企业有效认证的是59家,足以见得中国十分愿意与国际接轨并且为之努力。

1.2 实施硬件不合理 一般的国际标准都是标准和规则制订后,吸引企业主动申请认证。但是从SA8000的发展情况来看,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例,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在跨国购买公司的压力下被迫进行,几乎没有企业为了提高其劳动保护的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或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而主动申请SA8000认证,具有很强地强迫性。

其主要原因是高昂的认证费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据调查,以300人为例的工厂其认证费用大约为9000美金,但认证SA8000是个系统工程,为了便于认证过关和少走弯路,一般都得请顾问公司帮申请认证企业做相关的认证准备工作,其顾问费却高达10多万港币,一般的企业都很难达到认证的要求,顾问公司往往会鼓励和帮助申请认证企业进行做假操作,这笔隐形费用却更加的高,而且都没标准。另外还有每年复检费用,等等,相比ISO9000和ISO14000来说,认证SA8000的费用要高得太多。使SA8000很难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推广,最终也抑制了SA8000走向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另外,由于跨国公司以SA8000替代其公司守则,进一步地加强对供应链控制包括对供货企业生产成本利润机制的控制甚至技术秘密的控制,使得生产企业在低利润甚至零利润的状态下勉强运转,无力提供能力来改善劳工待遇。明显违背了SA8000对劳工保护的理论初衷。

1.3 认证机构局限性 ISO9000和ISO14000在各成员国都设立合法的有办事机构,认证条件,程序等都是标准化和公开化的,各国的企业在各国的相关机构认证就可以了。而SA8000只是由美国的一个民间小机构制订推出来,全世界到目前为主才有9家认证机构。没有设立认证机构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必须向国外的这9家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但是整个认证经营活动是发生在申请企业的所在国家内,应该受企业经营活动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约束,这就又造成了这种认证经营行为往往超越了申请企业所在国家的法律规定,成为非法的经营行为。我国就属于这种状况,要求我国出口企业短期内都获得认证是不现实的。

1.4 西方化推行SA8000 一些在别的体系上避开的问题在SA8000标准中提了出来,在将来会逐步流行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批发商为了留住消费者,会倾向于选择从讲道德的工厂进货,这是他们在商品销售中所提供的另一种含义上的质量和卖点,是一种竞争的工具和手段。它是一套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道德规范,按理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明显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责任的标准也应该不一样,但SA8000规定的标准却是以发达国家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发展中国家,直接把社会标准与经济贸易挂钩。这对我国多数出口企业来说很难达到,而实际上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也不易完全达到。

在WTO框架之下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国际趋势。谁若违反,就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与制裁。SA8000虽然称不上是“帝国主义的阴谋”,但它确实具有贸易壁垒的作用与性质,发达国家在强制推行SA8000背后,也有着不可否认的利己的主观动机。

欧美国家强制推行SA8000标准,在法理上以《世界人权宣言》等为依据,在经济上则是以“劳动力倾销理论”作基础。他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未能遵守国际劳工标准使工资水平极低,而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很高,这就使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在竞争中处于不公平地位,造成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因此发达国家就要以国际劳工标准作壁垒来对付发展中国家低劳工标准的冲击,保护本国相应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为此,他们就会对违背SA8000的企业产品采取征收附加税、限制或禁止进口、强制性贸易措施,利用民间力量和公众舆论遣责等措施。这样就会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既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一定冲击,又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协调发展。况且,强者制定规则、标准,弱者跟随执行,这本身也是一种不公平。

我国企业一直具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进入2008年后,国外采用技术壁垒更有针对性、涉及面更广。美国政府早在2003年底专门拨款100万美元要求SA8000加快在中国和越南的推广,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商会组织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超过一半的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表示,如果实施SA8000标准,将重新与中国企业签订采购合同。

2 SA8000何去何从

作为一项国际标准,SA8000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且不少企业的劳动生产环境和条件尚待继续改善的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挑战。就目前我国企业现状而言,按照SA8000规定,生产企业如果达不到其要求,相关的进口方就可能阻止其产品的进口。面对SA8000,是主动采取策略应对还是被动接受,都是一个无可回避的考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最高立法机构已经通过相关的三个国际公约和宪法修订,大大改善了SA8000标准在中国转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早在2003年11月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企业高峰年会上,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曾呼吁跨国企业应该超越单纯的经济活动,担负起更加广泛、更加体现人本精神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具备高度的社会意识,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实现长远、持续的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国内理论界对SA8000认证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认鉴委已经表态不宜在国内推广SA8000的认证,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提交认证的企业明显减少。更为重要的是,从我国的大部分认证SA8000的企业来看,几乎全都是被跨国公司迫使的,由于SA8000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不大,国外的消费者也普遍不了解SA8000,SA8000只是目前几百个公司社会责任守则中的一个,跨国公司要求其供货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建设不一定要进行SA8000的认证,如现在我国沿海地区进行的第二方审核就已经很普遍,据初步调研的测算,我国沿海地区已经有超过35000家企业已经通过第二方的社会责任审核,而全国通过SA8000认证的才有50多家。所以跨国公司面对国内理论界对SA8000的批评也存在积极推动SA8000认证的担忧。如在国内最积极推行SA8000的沃尔玛,却收到了国家工会对其有意不设立工会的质疑,从而又闹出了经常讲劳动者保护多的机构并不一定确实保护劳工的国际笑话。

3 SA8000标准影响下我国的对策

政府对策:①制定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③建立SA8000的预警机制;④发挥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⑤加强对SA8000知识的研究、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⑥加强国内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工管理,改善国内劳工条件。

企业对策:①重视本行业劳工标准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要善于充分发挥国外代理商和当地营销人员便利收集信息的作用,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对策措施。②学习借鉴西方国家企业处理生产成本增加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二者关系的成熟经验。③提高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善劳工标准,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突破SA8000贸易壁垒。

不管怎么样,SA8000导入中国引起的争论,已经把国际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引入了中国,也给中国的企业家补了一堂国际课,对我国各类企业都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企业经营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重要的位置已经迫在眉睫,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不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新型文化建设的企业或企业家将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面临很大的社会压力甚至会被社会淘汰出局。

SA8000标准认证无疑是从外部构筑的一道保护环境保护劳工利益的屏障,是针对“血汗工厂”的“大棒”,是劳动者的“保护伞”。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只是由于其存在的不科学和不系统及不可操作的缺陷已经注定了SA8000如不修改便不可能成为国际标准,最多也是如目前的做法,成为某些跨国公司替代其社会责任守则的民间体系。

参考文献:

[1]黎友焕.SA8000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2]梁桂全.黎友焕等.2007广东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蓝皮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

外贸影响 篇12

关键词:丝路,基金,外贸发展,影响分析

一、丝路基金的建设历程

2014年11月4日, 时任中央财经办公室领导的习近平总书记召集中央财经办公室的所有成员开展了今年的第8次财经专题会议。 这次会议重点谈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当前中国丝绸之路的概况;二是制定今年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规划;三是阐述亚洲投资银行的基本概况;四是阐述筹建丝路基金的现实意义及具体的筹建方案。 2014年11月8日, 时任中央财经办公室领导的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新闻媒体对中国国内和国外的所有国家宣称:中国决定筹建丝路基金,同时为了保障丝路基金的顺利筹建,中国将拿出400亿美元的高额投资基金来支撑丝路基金的顺利筹建和运转。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丝路基金是一条非常开放的投资道路,中国欢迎全亚洲有投资愿望的投资者加入到丝路基金的投资当中。 2014年11月9日, APEC组织发起了一场峰会, 这场峰会邀请了亚洲地区所有的工商领导人参加。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代表参加了这场峰会。 在这场峰会上,习总书记侧重阐述了中国最近推出的丝路基金概况。 会上,习总书记针对丝路基金的现实状况给各个国家的工商领导人做了简单的介绍, 具体的内容如下:一是表明了中国筹建丝路基金的根本原因及目的;二是较为细致地阐述了中国为了筹建丝路基金具体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三是谈到了丝路基金的具体内涵及主要功能;四是具体阐述了丝路基金将给沿线国的哪些项目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

中国丝路基金的口号是 “将一带一路的方针贯彻落实”。 未来,中国将侧重与以下这9个国家共同构建一带一路的投资道路: 一是德国; 二是马尔代夫;三是印度;四是斯里兰卡;五是塔吉克斯坦;六是蒙古;七是印度尼西亚;八是吉尔吉斯斯坦;九是哈萨克斯坦。 中国提出的“一带”策略将从通路这个方面着手实施,具体在油气管道、交通设施这两个方面加强建设。其中,油气管道的实际建设侧重这几个方面:一是俄罗斯和中国共同构建的天然气管道项目; 二是缅度和中国共同实施的油气管道项目; 三是俄罗斯和中国共同开发的电力通道项目; 四是中国西南地区电力通道项目的建设。 而交通设施的实际建设侧重这几个方面: 一是泰国和中国共同构建的铁路项目;二是老挝和中国共同构建的铁路项目;三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共同实施的公路项目; 四是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共同实施的公路项目。

丝路基金将对中国周边几个国家的项目建设产生积极影响,其中包括:蒙古、印度尼西亚、印度、 斯里兰卡、吉尔吉斯坦等。 丝路基金将对中国周边各国跟中国合作的项目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两国对于油气管道及交通设施上的共同建设上影响会非常大。 中国将对沿线国实施的某些项目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一是丝路基金要支持基础设施方面的项目建设; 二是丝路基金要支持资源开发项目建设; 三是丝路基金要支持国外跟中国的产业合作中涉及到的项目建设。 最后,丝路基金还会在中国进出口的实际贸易中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丝路基金对于改变中国国贸的格局也有巨大作用。

二、丝路基金对我国外贸的实际影响

首先,丝路基金将充分打破以往中国进口出口不平衡的格局。 如今,中国实施改革开放这一国策已经接近40年的时间。 最初,中国提出改革开放这一国策的时候, 充分依据了当时中国国内的国情。 当时的中国非常贫困,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而中国经济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中国历来实行闭关锁国的国策,跟域外的国家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或者贸易的往来,使得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毫无生气。 邓小平同志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长期落后的现状及原因,于是果断提出了对外开放的重要国策。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要跟国外的国家多交流,尤其要跟世界上较为发达较为先进的国家多交流,吸收这些国家在科技及经济方面的先进经验。 于是,这40多年来中国历届领导人都贯彻执行了这一重要国策,积极大量地引进了国外的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及高端设备。 同时,中国历届领导人号召国内各个省市都要积极引入外商投资,让中国国内的投资环境逐渐变得有活力,让中国真正摆脱以往落后的经济状况。

经过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40多年来的努力, 中国国内非常落后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巨大改善,中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轨道。 但是,这些年来中国更侧重于“引进来”这种投资的方式,而并没有在“引出去”这种投资方式上下太多功夫。 当今, 习总书记大力提倡的丝路基金便改变了中国一直坚持的以“引进来”为主导的投资方式。 丝路基金的本质是:在保持“引进来”方式不变的情况下,拓展 “引出去 ”这种投资方式 ,使得 “引出去 ”跟 “引进来 ” 这两种投资方式在中国占据共同重要的投资地位。 因此,丝路基金充分打破以往中国进口出口不平衡的格局。

其次,丝路基金让中国进口出口的贸易环境更加活跃。 针对对外开放这一重要国策,中国历届领导人确实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积极大量地引进了国外的优秀人才;二是将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引入国内;三是将国外大量的高端设备引入国内;四是号召国内各个省市积极引入外商到国内来投资。 正是如此,中国才能够摆脱以往远远落后于国外的现实经济状况,而中国国内的投资环境也慢慢变得有活力。 投资是一种钱滚钱的赚钱方式,中国在这些年来充分享受到了投资带来的各种好处。 尤其在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上,投资的作用不容小觑。 中国有了雄厚的经济资本, 一方面可以加强投资的力度,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投资的实际范围。 于是,习总书记为了让中国的经济再上一个台阶,果断提出了丝路基金这种新兴的投资方式。[1]

中国为了保障丝路基金的顺利落实, 拿出4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基金来支撑丝路基金的顺利筹建和运转。 同时,中国搭建了陆上跟海上两条经济线让丝路基金能够涵盖的投资面更广, 从而让丝路基金包容的项目更多, 这样丝路基金对亚洲各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中国丝路基金的口号是“将一带一路的方针贯彻落实”。 为此,中国侧重跟亚洲的一些国家共同构建一带一路的投资道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国家分别是:德国、马尔代夫、印度、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及蒙古。 中国提出的“一带”策略将从通路这个方面着手实施,具体在油气管道、交通设施这两个方面加强建设。因此,相信丝路基金的顺利实施能够让中国进口出口的贸易环境更加活跃。

最后,丝路基金将对中国国贸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以往,中国一直把国贸的重心放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及英国。 如今,中国推出的丝路基金是把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当成重点。 因此,中国把丝路基金当成跟亚洲各国实现互通和互联的有效方式。 丝路基金提倡的“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的方针”也就形成了起源于亚洲国家、依托于亚洲国家又造福于亚洲国家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顺利实施无疑会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都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丝路基金也可以说是中国跟亚洲其他国家共同的事业。 在这份共同事业的经营中,中国将秉持 “诚信 、包容 、互惠 、亲切 ”这四点经营理念 , 给周边国家提供更多的具备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

中国跟周边的亚洲国家共同搭建经济走廊的时候,中国一直是本着“互惠互利、互通互联”的基本模式来执行。 但是,每个亚洲国家的国情都是不相同的, 每个国家的项目需求也就有一定的差别于是, 中国充分考虑到了亚洲各国的这一现实状况, 从而决定让丝路基金朝着多元化的方向拓展这样才能造福不同的亚洲国家。 为此,中国同时搭建了陆上跟海上两条经济线,这样丝路基金能够涵盖的面就比较宽, 丝路基金能够包容的项目就更多, 丝路基金对亚洲各国起到的作用就更大。 在APEC的峰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愿意跟有意向合作的亚洲国家进一步商量举措,完善共同合作的蓝图,牢牢地为两方合作打好基础。 因此,中国新推出的丝路基金完全是坚持“以需求为本”的国贸策略,从而让中国跟合作国家能在国际贸易中分别取得各自的利益需求,让中国和合作国家能够真正实现互利互惠。

丝绸之路起源于中国的古代,而当时的丝绸之路给中国和其他国家贸易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如今,中国沿用丝绸之路的贸易概念,开创了丝路基金这种新的投资道路。 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年的第8次财经专题会议上指出:要想建成丝绸之路,那么首先就得找到能走的路,只有找到了可走的路,这条路上走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习总书记这句话的含义是:中国要以某个项目作为道路的突破点来优先实施,才能真正实现中国跟周边各国的互通和互联。 只有让各国得到互通互联的好处, 才会有更多国家愿意投入到丝路基金的计划中。 所以,中国把交通设施当成丝路基金的重点和突破点, 加强跟周边各国在交通设施上的共同合作。 因此,上述内容表明:习总书记肯定了中国新推出的丝路基金要把交通设施建设作为国贸的重点和突破点。

人才是实现国际贸易的根本,只有两国的人才间能够充分的交流, 那么贸易才能够顺利的实施。 所以,丝路基金特别看重国际贸易中中国跟合作国家间的人才交流。 对于共同处在亚洲领域的国家来说,每个国家往往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国情。 国家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这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第二方面是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第三个方面是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信仰的宗教。 中国为了更好地跟不同的亚洲国家实现合作,鼓励中国的国民跟周边各国的国民加强文化上的交流,鼓励中国的国民学习周边各国的语言,同时中国也包容周边各国信仰的不同宗教。 再者,中国在跟周边各国互通和互联中,往往需要双方国家都拥有大量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 所以,今后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将给周边各国提供超过1万个的培训岗位 , 支持周边各国对本国专家队伍的建立和培训。 当然,中国也会安排更多的优秀留学生、优秀学者和优秀专家到周边各国去考察和学习。[2]

三、落实丝路基金项目,促进外贸长足发展

为支持丝路基金这一项目的顺利执行,促进我国外贸的长足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做好落实工作,具体而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 各级政府需要拿出更多的投资资金,把这些资金投放到丝路基金这个项目中。 因为各地的投资是否能实现跳跃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对投资的态度。 只有各级政府都意识到了投资对于当地经济实现腾飞的现实意义,并且深刻地理解丝路基金的现实意义。 各级政府才可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放到投资的建设中。 当各级政府都起好了带头作用, 让当地投资环境比以往更加优越,那么习总书记提出的丝路基金这一项目才会更加顺畅的运转。 各级政府还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投放到人才交流中。

其次, 各级政府要组建一个专业素质较高的队伍,这个队伍致力于研究周边各国的宗教、语言及文化等。每隔一段时间,各级政府都要安排这个队伍中到不同的国家去学习。 这个队伍要努力学习周边各国优秀的风土人情,把国外的风土人情带到国内来除此以外, 这个专家队伍还要把我国各地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向周边各国的国民宣传, 让周边各国的国民能充分感受我国各地风土人情的独特魅力。

再次,中国各地的小型企业要充分响应当地政府提倡的“省市间加强互相投资”的口号,从而让各省市的投资环境比以往更为活跃。 对中国各地的大型企业来说, 要充分响应国家及当地政府的号召把投资的眼光放宽到国外。 这些大型企业尤其要关注丝路基金中指明的几个亚洲国家, 例如蒙古、哈萨克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 另外,大型企业要多花资金到交通设施及油气管道这两个项目中。 因为这两个项目正是当前中国丝路基金最看重的项目,中国跟周边各国也正积极致力于这两个项目的共同建设中。[3]

最后,对国内某些规模较大又跟国外有合作项目的企业来说,一定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把这些资金用于对外的人才交流上。 这些企业可以挑选出一些优秀员工,每过一段时间把这些优秀的员工送到国外的合作企业去考察及学习。 让这些优秀员工把国外合作企业的优秀之处带回国内,从而让本企业的技术、管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另外,这些企业还可以让国外合作企业也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员工,把国外的优秀员工送到我国企业来考察及学习。 让国外的优秀员工把国内的优秀之处带到国外,从而让国外企业的技术、管理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种双方互相借鉴和学习的交流方式,无疑会使得国外和国内企业合作起来更愉快、更成功。

上一篇:初步证据下一篇:融合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