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治理体系

2024-07-29

和谐治理体系(共11篇)

和谐治理体系 篇1

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民营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到2012年底, 民营企业数量达1085.72万户。而且, 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力量, 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指出, 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经营规模日益扩大, 投资领域更加广阔, 管理层次逐渐增多的情况下,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如何改进风险管理、完善治理结构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对于对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和谐治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 协同理论

“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 是指事物或系统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 它强调协作、配合的一致性或和谐性, 及在某种模式的支配下事物或系统产生不同于原来状态的质变过程。简单地说, 协同就是指系统中诸要素或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合作和共同作用。

基于协同理论, 不同背景的内部审计众多参与者在和谐治理目标的指引下, 围绕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组成一个内部审计和谐治理协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成员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和相互利用各自的资源和工作成果, 使得内部审计可以更好地利用内、外部资源强化和完善审查、评价和咨询能力, 实现增值目标。同时, 还能从整体上提升整个系统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最终使得所有系统成员共同获益。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较, 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 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 而不仅仅是某些主体的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他们有的分担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有的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 有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制约, 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或接受他们的约束。从这个意义讲, 企业是一种智力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回应的质量, 而不仅仅取决于股东。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有助于内部审计战略目标定位的转变, 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关系, 提高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 有效避免由于管理当局干涉而导致的内审行为异化, 促使内部审计成为利益协调的工具, 体现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价值, 从而塑造一个强有力的公司内部审计系统。

(三) 整合理论

整合是一个系统为实现系统目标将若干部分、要素联系在一起,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动态有序的行为过程。从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来思考, 整合就是一个经济体系的结构优化过程和管理要素的有机组合过程。通过整合, 一个经济体系能够实现帕累托改善, 投入产出效率提升, 或一个管理组织的管理成本下降, 组织业绩提升。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以及利益协调这两个子系统的要素, 而公司治理与利益协调两个子系统又是整合系统的要素。就整个整合系统而言, 内部审计、公司治理以及利益协调都是要素。整合系统表现出的整体功能并非等同于内部审计、公司治理和利益协调这几个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 而是体现出整体功能放大效应。

二、构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和谐治理体系的现实背景

(一) 董事会的民营企业特性制约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中, 企业的产权都集中在家族人员的手中, 所以企业的重大经营策略、日常管理事务基本上都是由家族人员作出决策的。当然, 在设立了董事会的民营企业里, 董事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但其董事会成员一般是由投资者组成, 做出的决策就代表了主要投资者的利益。这些人占据着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岗位, 包括内部审计部门, 也就是意味着形成“内部人审计内部人”的现象, 所以最后出具的内部审计结果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也严重损害了内部审计的效果。

(二) 执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职能认识不足

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水平有高有低, 多数企业家是受教育水平不高, 虽然长期的市场实践为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其在企业文化建设、诚信守法以及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做的并不到位, 不知道如何运用公司治理等管理学科来提高企业价值。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层把企业及财产看为自己的私有资产, 认为自己不需要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审计, 即无需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这种看法直接导致了目前很大一部分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没有内部审计机构, 少数企业甚至都没有安排单独的审计岗位。根据中国内审协会2012年底的调查显示, 2275家民营企业中, 只有786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占调查总数的34.5%;其中只有534家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仅占调查总数的23.5%。二是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目的简单的定位在保护企业财产处于企业主的控制范围之内, 确保不外流。这种观念的存在直接导致内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系统性的操作程序, 这无疑会造成内部审计机构和队伍的流动性加大。

(三)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协作关系表现为无关型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相互协作非常不理想,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外部审计未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二是内部审计在利用外部审计方面也不理想;三是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外包程度总体并不高, 平均外包程度仅为4.25%, 同时完全内置的公司约占45%, 仍然有一半的公司未执行内部审计职能。由于缺乏协调的运行机制以及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本身专业水平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欠缺, 导致在这种关系类型中, 内部审计师与外部审计师不存在工作上的配合。当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不大, 内部审计人员的精力只能用于满足管理当局的要求时,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通常会采用这种关系类型。

三、基于TPC模型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和谐治理体系的构建

建立“以风险为导向, 以内控为主线, 以治理为目标, 以增值为目的”的现代内部审计新模式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也是民营企业自身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2002年7月23日, IIA在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一个健全的治理结构是建立在有效治理体系的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的, 这四个主要条件是: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司法机构和管理机构的监管下, 这四个部分是有效治理赖以存在的基石。我们认为, 这也是构建内部审计和谐治理体系的必要条件。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了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和谐治理体系构建的TPC模型。

(一) T (Target, 目标)

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这四个部分应该以和谐治理下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团体福利最大化为导向, 其战略目标定位于为董事会、利益协调部门就他们协调与本企业相关的利益冲突的责任提供有限支持, 以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团体满意化的企业战略目标。围绕着这一目标,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应为董事会和利益协调部门。要把内部审计变成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大会领导下的董事会和利益协调部门进行利益协调、专业监督和获取决策信息的利器和手段, 有效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积极构建和谐的内部审计关系, 解决利益相关者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和道德危机, 改善利益相关者代表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二) P (Partner, 伙伴)

有效界定伙伴关系有助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和谐治理的四个方面参与者从共同的战略目标出发, 建立恰当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实现不同成员间的协作、管理与沟通。和谐治理体系内成员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定至关重要, 它们使得合作伙伴之间能够进行交流并共享信息。通过战略联盟方式能使成员之间存在的资源依赖性和知识互补性在联盟中得到新的组合和延伸, 获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并且在联盟中相互学习, 以实现共赢。

(三) C (Cooperation, 合作)

良好的公司治理建立在董事会、管理当局、外部审计师以及内部审计师有效协作的基础之上, 其中内外部审计的协作关系是一项重要内容。当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的资历能力都得到双方认可后, 互相接受对方的审计工作结果, 不仅可以因此减少重复劳动, 提高审计效率, 更关键的是还可以“形成一个治理联盟, 通过共同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 共同加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双重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真实可靠”, “产生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联合治理的效果” (索耶, 2005) 。因此,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审计范围上相互协调, 在审计过程中相互合作, 在确保审计范围的前提下, 能提高企业整体审计效率, 降低审计费用, 并提高公司的治理质量。

四、结语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日趋重要。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它是民营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必须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调整自己的定位。只有建立适合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内部审计和谐治理体系, 才能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保值、增值作用, 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云芳.浅析如何加强与完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J].财会月刊, 2009 (01) .

[2]李时坤.内部审计的新纪元:价值增值型审计[J].会计研究, 2011 (04) .

[3]李海泉.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推动经济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 2009 (02) .

[4]关渝.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02) .

[5]徐元玲, 喻强.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 2007 (02) .

和谐治理体系 篇2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了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建设,同时要做好普法工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制健全、管理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安定有序是关键环节,公平正义是支柱基础,民主法治是前提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所具有的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职能,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于基础性和前导性的地位。构建和谐平安___,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一、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进行普法,致力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性支持。高度发达的现代大众传媒对广大公民的道德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正日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大众传媒也正对传统的普法理念进行着新的书写和诠释,它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其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感人至深的亲和力,诠释复杂而深奥的法律条文,再现生动的法制案例,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现代大众传媒的普法方式不再是传统的宣传和灌输,而是通过关注现实社会的法治实践来寻求政府与民众、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变化,社会群体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法治则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保证。对今后___州的普法工作,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媒给不同的社会群体以不同方式的普法教育,送给他们更多的法律关怀。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开展普法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把服务群众、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促进法治文化氛围的形成,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最终目标。要以现代大众传媒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在内容上反映不同群体的生存状况,传达他们对社会的呼声,化解他们的矛盾纠纷,通过现实的法治和人文关怀来实现法治观念的增强和法律素质的提升。普法的成效也应当以群众对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接受和运用程度作为我们工作评价的尺度。只有人民群众从实践中真正体会到法治给他们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愉悦,现代法治文化的传统才能植根于人们的心中而代代相承。

二、协调全社会广泛参与,注重在应用层面开展普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实践性支持。法治环境的优劣关系到社会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法治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需要通过每个人的生存体会来实现,法治化管理水平如何与社会各个管理部门是否严格依法行政关系极大。就普法的阶段性而言,一般性的普法固然必要,但基于应用层面的、注重法治实践的法制宣传教育应当成为社会普法教育的重点。过来我州普法实践证明,人们熟悉法律的最好办法就是身历其中,亲得其惠,一个真正厉行法治的社会就是最好的普法课堂。在今后的普法工作中,我们要加大协调力度,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考核奖惩,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综合、有效地利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参与普法,在全州上下形成法制宣传职能部门、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社会和群众全面参与、上下联动的普法网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各级国家机关在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应当把依法行政的过程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当通过制度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管理者的法律素质和管理水平。司法和行政执法部门的人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接触,其素质如何,能不能依法办事,直接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要把执法机构中素质低,不宜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调离执法岗位。必须认真做好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岗位学法及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等工作,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坚持和完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进一步建立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增强执法人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意识。要通过执法过程,在法律运用层面上,让一般民众了解和熟悉法律,同时也让执法人员通过执法过程和实践,提高依法处理复杂涉法事务的能力。只有在应用层面上加强普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高水平、更具实践性的法律支持。

三、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性支持。普法工作向依法治理领域的延伸,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从过来的实践来看,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结合农村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实际,结合基层事务决策和管理的实际,结合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的实际,有的放矢地来开展普法教育。基层普法教育应当以保稳定、促发展、重维权、让群众满意为宗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应当指导、帮助村民依法制定村民

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依法制定涉及农村生产、生活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和自觉性,将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法治化管理的轨道。___州新形势下农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临着内容、形式、方式方法不断发展、创新的任务,这就需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以服务农民为宗旨,使农民在普法依法治理中得到实惠,得到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过去的普法是我们教什么,农民学什么。而现在就应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宣传,要根据农民和农村的实际,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宣传什么,要让农民在普法依法治理活动中,个人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和实现。在农村基层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有全局意识、服务意识,热情为农民服务,普法内容要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我州农村地区普法的重点是通过普法使群众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懂得如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途径;懂得如何依法调处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避免违法和过激行为的发生;懂得如何依法参与和管理村级事务,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懂得如何依法开展各种经济经营活动,实现奔小康的目标,实现农村基层的稳定和繁荣、法治和秩序,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现代社会关系主要依赖法律的调整,构建和谐平安___也只能建立于法治基础之上。只有当法律至上的权威得到确立,只有实现了实质法治,才能顺理成章地实现和谐社会。因此,构建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是当前我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秉承维护和谐,促进和谐,创造和谐的理念,循着提高人的法律素质、全面提升法治化管理水平和建设现代法治文化的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人民的安康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和谐治理体系 篇3

记者:从2014年8月市委、市政府将石景山区确定为全市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区,石景山的一举一动都赋予了新意,这是一场深化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您怎样理解石景山区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富大鹏副区长(以下简称富区长):今天距习总书记2014年2月26日来北京视察刚刚过去一周年,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加快形成与世界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都要现代化”的要求。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的城市管理治理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还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还离建设国际大都市存在着一定距离。也使我们清醒认识到,首都发展迈上了新征程,步入了新阶段,要适应新常态,落实新定位,实现新目标,要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破解城市发展难题,要补强城市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短板”,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北京调研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首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石景山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改革试点区,责任重大。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改善石景山区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面貌,既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完成好试点任务,为提高全市城市管理水平创造好做法、积累好经验、形成好体制、好机制,也是根据石景山区所处的形势和具体情况而实施的。它关系到北京市能不能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有所突破、有所作为,能不能向总书记交好答卷、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因此改革试点势在必行,极为重要。

记者:王安顺市长说石景山区改革是开路先锋,先锋意味着是全市城市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先行者,这个先遣将领可不好当,您有什么体会?

富区长: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可以说是肩负重任,责任重大。它不仅关系着石景山区的城市管理的发展,同时也关系着北京市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和模式,关系着市委、市政府对石景山区的信任,关系着全市人民对打造国际一流大都市的期盼和希望。我区是从2014年4月份开始在全区开展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8月成为全市唯一改革试点区后,石景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这次改革试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考察工作时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强城市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区委、区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活动实施进行的重大改革,紧紧围绕“高端绿色发展、全面深度转型”发展战略,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牢牢把握关注民生、服务民生这条主线,大胆实践,敢于担当。

区委书记牛青山挂帅曾多次召开常委会、四套班子会,研究讨论改革试点工作,每一个工作时段听取试点工作汇报。区四套班子在改革试点工作中高度一致、高度统一,带头调研、督促落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科学设计、反复论证和不断实践,确立了坚持党建统领、以人为本、属地主责、依法行政、共治共享五个基本原则,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

记者:石景山区体制改革的主要工作思路是什么?

富区长:在过去的城市管理工作中,條块分割问题突出,条条之间职能交叉、分工过细、相互掣肘,而且互不隶属,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协调起来工作量很大,治理效率低下。同时,职能部门往下延伸不够,街道办事处等基层没有执法权,形成“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怪圈。为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抓住“综合”、“下沉”这两个关键,围绕“三个重点”,实现了“四个综合”,建立起主体清晰、权责明确、上下联动、协调有力、执法到位、运转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格局。

“三个重点”就是指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要把握“重点领域、重点内容和重点任务”。一是把握重点领域。聚焦城市环境、城管执法、交通、水务等领域。二是把握重点内容。明确界定职责定位,力求权责匹配一致;减少部门职责交叉,理顺层级条块关系;推进人员力量下沉,强化基层管理执法;妥善处理管理与执法、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关系。三是把握重点任务。推进管理职责、机构人员、执法力量整合;完善统筹协调、双重管理、绩效考核、干部激励机制;统一指挥管理、人员力量、执法标准、信息化平台、监督考核。

通过全区上下奋力拼搏、艰苦奋斗、敢于担当、励精图治,石景山区完成了北京市区县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实现“一个统领”、“四个综合”。即:党建统领、行政综合、法治综合、上下综合、社会综合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记者:石景山的试点为破解“城市病”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下一步石景山区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富区长: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不断深化试点工作。下一步,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创造有益经验。不断研究探索城市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研究制定新办法、新措施、新举措,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首都发展的城市管理好经验;二是进一步理顺党和政的关系、条和块的关系、体制和机制问题、行政和自治问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城市管理问题首先是职能职责科学界定问题,其次是履职尽责、有没有尽职尽责问题,最后是敢不敢碰硬的问题。“管”比“建”更重要;三是坚持协调配合。体制要进一步深化,但体制不是万能的,机制也不是万能的,要找到一个适合的体制机制需要得到北京市各部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全力配合。对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会抓紧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尽早提出解决方案。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达到城市干净、有序、美丽,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广大市民“获得感”得到持续、真切地保障。

(本文图片由石景山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提供)

(责任编辑:赵静)

企业和谐治理的契约分析 篇4

关键词:企业治理,契约,和谐

国内学者聂锐等人认为, 企业利益相关者和谐治理将是我国企业治理结构变革的方向。企业治理是利益相关者权利与责任的协调机制, 利益相关者权利来自其投入要素之产权, 权利边界受制于交易契约。这里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和谐治理的契约机理进行剖析。

1.企业契约理论的简要回顾

依韦伯之见, 现代经济世界的产生与契约有密切的关系, 产权法、契约法和稳定的商法的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关键。这些法律制度实际上是信任的替代物, 它们搭建起一个框架, 使互不相识的陌生人能够合伙做生意或在市场中顺利交易。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 企业代表了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 其结构反映了灵活应对不可预测事件的一种手段。因此, 不确定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确地确定单个合约条款的困难性就奠定了企业理论的研究起点。这种方法源自科斯 (Coase, 1937) 的一篇经典论文。

科斯认为, “建立企业之所以有利可图的原因似乎在于存在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科斯在这里所指的是“每一次交易中协商和订立单独契约的成本”。如果没有企业, 需要协作生产的每一个生产要素都要与其他生产要素订立契约, 如果需要n个个体紧密协作, 则需要n (n-1) /2份双边契约才能将各方结合起来。威廉姆森将此称为“全通道网络” (all—channel network) 。而在企业内部, 每一种要素只需与单一的契约签约人进行协商, 契约数最多为n-1。如5个个体的情形, 前者需要l0份契约, 后者通过中心契约的代理人, 只需4份契约就足以将各方联系起来。

然而, 重要的是企业契约在于节约交易成本, 对于无成本的交易, 减少签约数量没有实际意义。在科斯看来, 企业节约交易成本是因为对于将要做的事及其对于准确条款所进行的讨价还价都还尚未发生。企业是有意识的组织, “当资源配置 (在契约规定之内) 变得以这种方式依赖于买主时, 我所称的‘企业’关系就出现了。”在企业内部, 人们按照指令去做事。Macneil把契约划分为三类, 古典契约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标准化交易 (无论交易发生多少次) , 关系契约适用于重复发生的非标准化交易, 偶尔发生的非标准化交易则需要新古典契约来治理。

2.企业传统契约形式及其不足

2.1传统契约表现形式

马丁·利克特 (2006) 讨论了如下几种契约形式: (1) 确定性契约。在这种契约形式下, 契约订立者同意在未来某一时点履行特定的服务; (2) 状态依存性契约。在状态依存性契约中, 各方的义务不是确定和一成不变的。随着“自然状态”的发生, 会产生不同的要求; (3) 序贯性即期契约。在这种契约形式下, 交易的各方可能不是通过单一的、确定性的或随机性的契约做出在未来时期的承诺, 而是通过一段时期接一段时期地订立契约来实现; (4) 代理契约。在一项代理契约下, 一方 (代理人) 同意代表另一方 (委托人) 的利益从事活动。

2.2传统契约之不足

企业是为了处理变化和应付缺乏信任问题的一种机制。从这种观点来看, 企业的本质并不只是它比市场所要求的契约更少。最主要的一点, 有限理性不可避免地意味着契约是不完全的, 而不完全的契约易受机会主义行为的攻击。特别是威廉姆森持有这种观点。契约各方可以签订清晰的契约, 并且在必要时, 契约可以由外部机构 (第三方如政府) 实施。但是, 在许多情形下, 这些实施机制是无效的, 签约各方不得不提出一种“治理”结构。企业就是针对不完全契约而产生的治理结构。企业确立了一个框架, 签约各方可以通过这个框架从持续的合作关系中取得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 契约各方肯定会出现潜在的冲突, 所以需要设计一些机制, 使得破坏性的利益冲突行为最小化, 并尽可能地引致更多的合作行为。企业中的契约行为不是“经典型”而是“关系型”的。隐性的交易在不断进行着, 但是这些交易并没有正式地写入具体的“契约”。人们之所以合作, 因为他们认为合作是符合其长期利益的, 为推动这种合作关系的长久发展, 需要引入新的契约形式以弥补传统契约的不足。

3.通向利益相关者和谐治理的契约新形式

3.1关系契约

由于意会性高的知识的语境依赖性及其与拥有该知识的人或组织的不可分割性, 要想完全由企业组织内部来供给那些在知识运用和创造的价值增值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知识, 其成本将非常高昂, 而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它们又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综合运用处于组织机制和市场机制之间的中间制度安排来获取和创造知识就变得非常必要。这种中间类型的制度安排实际上是一系列不同于纯粹经济契约的关系契约。它的特点在于交易双方对某些类型知识的共同需求或对对方知识的互补性需求, 并由此派生出共同利益以及基于共同利益的可信承诺。因而, 一般地说。关系契约主要适用于那些语境依赖性和意会性都很高的知识的获取和创造过程。

Dyer和Sigh (1998) 认为, 伙伴关系与市场关系明显不同, 其主要特征在于: (1) 投资于关系专用的资产; (2) 基本的知识交换, 包括导致合作学习的知识交换; (3) 互补而又稀缺的资源或能力的组合 (典型地通过多重职能界面) 导致创造出独特的新产品、服务或技术; (4) 由于具有更为有效的治理结构, 可以大大节约交易费用。

3.2心理契约

最早使用“心理契约”这一术语的是阿吉瑞斯 (Argyris) 。1962年, 有心理契约鼻祖之称的莱文生 (Levinson) 将心理契约看作是一种没有成文的契约, 即“心理契约”是组织与雇员事先约定好的内隐的没说出来的各自对对方所怀有的各种期望。因此, 心理契约是指在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一系列相互的心理期望, 它包括了双方的期待、愿望及精神激励和物质奖赏等。核心内容是双方相互的责任和义务。

心理契约在企业和谐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主要是: (1) 协调合作双方关系。心理契约可以填补正式协议留下的空白; (2) 提升团队内聚力。构建企业的心理契约就是构建企业成员的“生命共同体”, 这是企业内聚力的根基。 (3) 提供企业激励的切入点。企业管理层运用心理契约的激励作用, 有利于管理者在现代企业中建设性地处理好企业与企业成员的关系。 (4) 实现企业平稳变革。企业与员工开诚布公地沟通交流, 有利于化解组织变革中的矛盾。

3.3社会契约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学者们把社会契约论运用于各种各样的企业问题研究。社会契约主要是指那些隐性契约, 其内容主要涉及一个国家、社群等彼此同意的价值、基本信念、目的、行为规范及期望等。就企业的社会契约来说, 一方面, 它要求企业必须在社会制定的法律和法规框架内进行活动;另一方面, 企业与社会之间共同达成的协议反映了双方相互对角色、责任和伦理方面的期望, 这些期望有时并没有向对方言明, 是非正式的、隐性的契约, 属于社会契约关系中的每一方所“应该”做的, 是由社会规范、习俗和信念所规定了的。典型的社会契约理论蕴涵着自由性、平等性和功利性三个原则。

1982年, 托马斯·唐纳森试图为企业概略地构造一种社会契约, 以便具体地认识企业负有怎样的责任。企业组织是通过与社会建立社会契约而获得合法性的。唐纳森明确指出:“被视为生产性组织的公司之所以存在, 是为了通过发挥公司特有的优势和使劣势最小化的方式来增加消费者和工人的利益, 进而增进社会的福利。这就是公司作为生产性组织的‘道德基础’。也就是说, 当这样的组织履行契约的条款时, 他们就做得很好;否则, 从道德角度来说, 社会有权谴责他们。”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按照社会契约论的思路来构思。通过社会契约思维, 企业对社会的义务可以非常清楚地勾画出来,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更为明确。

3.4 伦理契约

一些学者根据他们所说的伦理契约 (ethical contract) 来解释利益相关者现象。伦理契约建立在各种更加传统和更加容易操作的契约模式的基础上, 这些契约发生在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它假设任何管理者的合法性只能通过这些发生在他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的“联系”间的相互影响来支撑, 而管理者和员工的外部合法性必通过当事人的个人伦理和更加宽泛的公司和社会伦理来支撑和控制。其中, 个人伦理通过道德心来运行, 公司和社会伦理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严格审查制度来运行, 这些制度中的每一个制度都得到了其他为实施这些制度而设计的机制的加强。总之, 所有这些伦理构成了利益相关者和企业之间的公司契约的基础。这允许管理者在没有忽视长期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的前提下, 把其他所有的利益作为因素考虑进去, 以促进利益各方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聂锐, 夏顺忠, 杨贵针.积极推动企业和谐治理[J].领导科学, 2007 (10) :48-49.

[2]路易斯.普特曼.企业的经济性质[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81.

和谐治理体系 篇5

我行新一届董事会上任伊始,就着手制定公司《五年发展纲要》,描绘未来发展的“线路图”,借此统一思想认识,为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独立董事履行职能提供决策导向。新一届董事会认真回顾了本行十年发展历程,研究分析了国际国内金融发展趋势,设立由独立董事牵头的专门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了《中国民生银行五年发展纲要》,确定了战略转型阶段的总体目标及其实施策略。在《中国民生银行五年发展纲要》中,把优化公司治理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明确指出“尽管目前民生银行公司治理在国内处于相对领先水平,但要想跻身国际合格竞争者行列,实现成功转型,民生银行提升公司治理显得非常必要”,未来要进一步明晰“三会一层”的职责边界,要强化董事会在银行发展和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打造高效董事会,并通过做实做强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提高专门委员会的专业水平,真正实现董事会在银行经营发展中的决策权和监督权,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在公司治理实践中,我们注重制度创新,强化制度建设。近两年我行先后制定或修订了30多项公司治理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运作规范和工作流程,为构建高效、透明、和谐的公司治理机制点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比如,重新修订了《董事会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了董事会议事方式、规范议事程序,并首创“董事会非决策性会议制度”,使董事会非决策性会议成为全体董事信息交流、沟通协调、达成共识的平台。重新修订六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细化了各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职责和授权范围,进一步明确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程序,使各委员会工作更具有可作操作性。

为加强关联交易管理,我们重新制定了《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完善了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界定,明确了关联交易定价政策、关联交易的审批管理程序、关联交易的审计、报告及其披露、法律责任等管理操作规程,使关联交易管理工作透明化、公开化。

为强化董事自律约束,促进董事勤勉尽责,提高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的工作水平,我行在业内率先制定了《中国民生银行董事履职尽责自律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全体董事的义务,规定了基本职责、尽职要求、不当行为及失职问责,并增加了对董事履职情况进行评价与通报等内容。

为强化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我们制定了《高级管理人员尽职考评试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重新修订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制度》,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和领导力评价指标,明晰高级管理人员尽职考评的工作程序,保障了高管人员尽职考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

在充分发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作用方面,我们制定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我行首创了独立董事上班制度,强化独立董事作用。依据国际经验,设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以强化董事会工作的有效性。但是,独立董事一般为兼职董事,多为社会名流或专家,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履行董事义务,因此,独立董事及以独立董事为主席的专门委员会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为解决这一矛盾,我行实施了独立董事到行内上班制度,规定独立董事每月上班1-2天。我行为独立董事安排专门办公室和办公设备,目前6名独立董事均能够按规定执行上班制度。我行董事会下设6个专门委员会,其中5个专门委员会的主席由独立董事出任,独立董事上班制度将有利于推动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开展。从实施情况看,独立董事上班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所属委员会的工作事项;研究并确定委员会提出的议案;听取管理层或总行部门的工作汇报;讨论制定相关制度等。

要发挥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应有专门的办事机构提供支持与保障。去年,我们专设了董事会办公室,将其与监事会办公室职能分离。董事会办公室下设4个处室,即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工作秘书处、治理考评处、证券事务与投资者关系处和综合管理处,并为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配备了工作秘书。此外,还组建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办公室,专门负责发展战略的研究策划及组织实施。这些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负责前期研究、收集信息、起草议案、会议安排、日常联络及相关决议的落实等。

实践表明,影响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履行职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足够的信息,信息不及时、不对称,直接影响对议案的讨论和决策,而保障信息传递畅通、信息沟通交流及时充分,有利于构建高效、透明、和谐的公司治理机制。为此我行建立了多层次的信息沟通机制,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共享及沟通,比如我们逐步完善了经营管理层向董事会的经营报告制度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立了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与总行相关部室工作对接联系制度;定期编辑《董事会工作通讯》、《内部参考》,及时反映董事会重大决策、中心工作及热点问题,从而促进董事会与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的沟通;专门委员会组织的内部调研与座谈;利用董事会非决策性会议平台沟通交流观点等。

打造“学习型、研究型”董事会,是我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有一项重要举措。利用董事会非决策性会议平台,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开展董事培训已经成为我行董事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董事培训工作跟踪国内外先进公司治理的模式和实践,组织董事会成员们学习金融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新知识新理念、各项监管法规,更深入的掌握本行经营状况,有利于全面提升本行董事的决策能力。同时,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主席或独立董事为主体,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需要,每年精选调查研究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并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2008年完成9项重点课题),为董事会主动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贪腐治理、家庭和谐与内部控制 篇6

一、引言:贪腐治理与内部控制

美国生物学家研究“蝴蝶争夺地盘”中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动物为保护已获得的利益愿意花费的代价,是为争夺同等利益而愿意付出代价的两倍,简单地说,“失去”感觉的痛苦远大于“没有得到”而感觉的痛苦。人往往和动物一样,行为决策总是凭感觉。行为经济学家指出,绝大多数人大部分行动是不计较后果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决策并非都是理性的。

生物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现给我们启示,官员们在贪污受贿时可能不愿失去现时(贪腐)利益,从而漠视未来可能遭受惩处的痛苦。[1]由于这种“人性”短视的缺陷,如果权力不受制约与监督,权力可能就会被滥用。因此,腐败治理不仅要对贪污受贿官员进行末端惩罚,而且要进行严格的事前控制。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目前所有问题的解决,一靠发展,二靠改革。但改什么,革什么?关键在于尽早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贪腐治理不仅需要有勇气与决心,更需要有治理腐败的智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

不仅国家需要制度建设,企业和家庭也要制度建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不乏共同规律可循。试想:学生在校宿舍四人,就有三人不喜欢他,未来还有女孩子敢把幸福寄托于他吗?进入市场还能指望他管控好企业吗?步入仕途还能冀望他治理好一个国家吗?学校(家庭)、企业与国家,它们都是组织(organization),虽然目标不同,但它们构建内部控制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二、美国如何治理贪腐?[2]

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学者们可以通过实验检验思想的正确性。社会科学常常考究历史,或者进行案例分析,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接受它们失败的教训。美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同样经受了腐败的考验,最后主要通过预算制度有效治理和约束了官员的贪腐行为。

(一)百年前美国政府贪腐:比当今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2012年12月13日,《华尔街日报》登出一篇文章,指出百年前的美国极其腐败。当时纽约有个“坦慕尼”协会,权力很大,相当于一个垄断集团,控制着纽约市财政、司法、供水、交通等机构部门。无比的权力自然要寻求无比的利益。纽约市盖市政大厅,本来规划35万美金,最后坦慕尼花费800万美金。一个刷漆的油漆工人,两天工资就支出13万美金,购买40把椅子3张桌子,共计18万美金,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修理这些桌椅的费用高达115万美金。请记住,这是在100年前,那时1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0美元。

“坦慕尼”协会的官员利用职权中饱私囊,赚得金银满盆。他们收受回扣的比例之高让人触目惊心。“坦慕尼”协会第二任主席特维德,任何政府项目都收受50%的回扣,1870年,特维德收受回扣达到65%,当然,其中25%归他自己,其余的钱就分给其他人。特维德最后钱多到不知道怎么花,于是开了家银行,做放高利贷的生意。

(二)摩尔公司接管纽约市政府:现代收支预算控制

在1907年左右,纽约市政委员会,也就是决定预算的委员会,由市长、总会计师、市政委员会主席和5位区长组成。该委员会8人投票决策,前面3人一人三票,后面5位区长一人一票,因此,所有预算基本上就市长、总会计师和市政委员会主席这3人说了算,只要这3人勾结在一起,他们可以通过任何预算。

当时政府财政管控的方法是以支定收,与现在差不多,先计算支出多少,再决定收多少税。因为纽约市财政预算非常混乱,多年收不抵支,于是发行了大量的市政债券,最后政府无法兑现这些到期债务,还不了债券利息,更还不了债券本金,纽约市政府濒临破产。

万般无奈之下,市政府找到华尔街一家投资银行JP摩根,借了300万美金。JP摩根不是国有银行,钱借出去了,总要把本金和利息收回来。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监督政府每笔支出,政府每笔支出都要在JP摩根的掌控之下。具体如何操作?JP摩根也不知道。JP摩根随后找到ABC团队,该团队3人都是学者,A为艾伦的第一个英文字母,B为布鲁艾尔,C为克利夫兰,他们在学术研究中发明了所谓的预算法。纽约市把这3人安排在市长研究局工作。1908年,他们出了第一本预算法案,该预算法案刚开始时只有122页,3年之内涨了7倍,有800页之多。预算法案要求控制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

要想管住权把子,先要管住政府钱袋子。通过束紧他的钱袋子,约束他的权把子。现代预算制度压缩了每位政府官员贪腐的空间,剥夺了政府官员做决策的随意性。

(三)双拳出击:国家预算法与媒体监督制度

老罗斯福总统1901年上任,在总统两任期间,1908年出台了《预算法》。1909年塔夫脱总统上任,组织一个塔夫脱委员会,把预算法推广到全国。到1929年,除了阿肯色州外,美国所有州都采用预算法。

美国预算法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第一,全面性。所有开支必须在预算中列示,任何决策,事先必须写进预算,预算列支之后,严格遵照执行。比如说买茶杯,预算100元,给你100元只能买茶杯,而且,就在这100元里买茶杯,如果不买,这个预算撤销,绝对不能因为没有买茶杯而改为买钢笔之类。支出一定要找到预算列支,预算不列支绝对不能支出,列支以后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事后报账。第二,透明性。预算要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看得懂,预算必须写得清楚明白。比如购买茶杯5个,圆珠笔10只,这样才看得懂,不能写什么科技用品若干等晦涩难懂的预算给老百姓看,预算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叫怎么花就怎么花,只有这样,政府所有运作才变得极其透明。第三,权威性。政府开支绝对依照预算执行,不执行就不给拨款,甚至可以撤销。

现代预算是企业内部控制七大方法之一,也是干净透明国家的共同法宝。透明国际2012年度并列前三的最干净、最不腐败的国家有新西兰、芬兰和丹麦,这三个国家都有非常详细的约束政府的预算法案。1989年新西兰就通过了《公共财政法》,规定了高度透明而且细碎到你惊心动魄、耸人听闻程度的预算制度。

预算制度的执行需要媒体监督,信息与沟通是COSO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的五大要素之一。政府给予媒体绝对尊重,给予媒体的自由报道权,媒体“扒粪运动”就是专门监督政府的,尤其是腐败,透过媒体的披露,无处不在的媒体揭发政府的腐败行为。

透明国际公布的廉政指数里前20名都有强大的舆论监督。新西兰房屋部部长希特利,一个非常有希望当总理的人,一天晚上请客时忘了带信用卡,记到了公账上,拿了两瓶酒回家请客,没想到给爆出来了,1000新加坡元,相当于5300元人民币,就此被迫辞职。芬兰总理给一个高尔夫俱乐部批准拨款,她老公正好在这个俱乐部有股份,一个礼拜后辞职。新加坡一个狱警,接受一个囚犯15新元的香烟被抓起来了。1995年10月,瑞典的副首相萨林用公务信用卡买了几盒巧克力辞职了。

可以这么说,一个纪检委,一个公检法,加起来,再乘以十,都不如千千万万双公众的眼睛。

三、内部控制与幸福家庭构建

构建美满幸福的家庭首先要有经济基础,这句话没错,但不是全部。比如你长得帅,你富有,但别得瑟,不信上“非诚勿扰”,美女们可能齐刷刷地把你灭掉!企业有资金,有技术,但仍然需要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美满幸福的家庭和企业一样,它们都需要精心打造与经营。

(一)人力资源招聘:谨慎择偶

家庭是合伙制组织,合伙制强调“人合”,“爱”是其组合的基础。然而,“爱”很难刻画,而且很不稳定。在经济生活中,管理学家把不稳定性定义为风险,而内部控制高手总是能够对这些风险加以事前控制。在家庭组合中,我们不坚持门当户对,但双方性格、价值观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接近确实可以让“七年之痒”减少好几年。因此,在决定进入围城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合伙人”进行筛选。

深谙人情世故的父母可谓是家庭内部控制的老手,他们要求未来的女婿要有上进心和责任心。不要求他现在就荣华富贵,但必须要有切合实际的未来人生规划。男人的价值就是承担责任,人的能力有大小,机遇有好坏,大富在天,小富在人,只要努力,未来幸福没商量。

女人的价值呢?有一次我给年轻人牵线搭桥,女孩口才很好,滔滔不绝,大家都很开心。一星期后,女孩纳闷,桌面上感觉双方很融洽,怎么男孩事后不闻不问。我一打听,男孩说了,“女同胞话多,太强悍了!”可悲,难道真不成女子无才便是德?有几个女孩不话多,只不过她提前暴露了而已。其实,这位男同胞真实想法是,希望未来那位是个贤妻良母,性格上能收敛些,自己在外打拼,每天回到家能从女性身上找到一种温馨平和

(二)风险评估与应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还是天堂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那么可怕吗?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夫妻双方为琐碎小事吵吵架就别过了?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就得不到家庭带来的幸福,老了终将孤独一身。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一,识别和评估风险以后,需要作出应对策略。

婚姻中需要一种态度,小吵怡情,把吵架看成一种沟通方式。中国人含蓄,不愿意得罪人,你做了对方不乐意的事她可能就忍了,她忍了你就不知道那事做得对不对,你接着继续做,她继续忍,最后忍不住爆发了,爆发了就吵,翻旧账。翻旧账的过程虽然让你不高兴,但你发现了她的底线,做这件事她会不高兴,你以后碰到这些事就会小心。女人有翻旧账的共性,这是她爱好,有些事记一辈子,你要有心理准备,而且要承受并习惯这个。女人往后看,你得往前看。这些事情想通了,没事就在家里偷着乐呗。

女人虽然小气,但聪明的女人凡事不会太认真,不能因小事情伤了大感情,为了幸福,理性地接受点委屈,这也是风险承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老婆、老公是双方一辈子的财富。事无巨细都用显微镜看,太可怕了,神神叨叨的非得精神分裂不可。对方偶尔做些不利于小集体的动作,由着他去,比如丈夫偷偷地给婆婆一些零花钱,让他小开心一把,他会感激你一辈子,这笔账要会算。

婆媳关系是家庭和谐的一大障碍。两个女人一台戏,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分开住,没有什么不好,不要被“孝顺”给绑架了。惹不起躲得起,这叫风险规避。当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两套房,在一起住就得讲究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的技巧。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很多影视作品都特别注明,本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切记,会做不如会说,你给我甜言蜜语,我给你当牛做马!我家人评价我爱人会说话,其实不然,她“会说话”就是“不说话”。沉默是金,不随便发表意见。有事无事少掺合,家庭矛盾一定少很多。可不说的不说,说出来对事态不会有任何影响的,不管对与不对都不说。要做到这点必须“忍”,如果忍不住只能说明素质不够,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就需要继续教育,这叫风险降低。

(三)约法三章:权力与责任的匹配

不要以为就婆媳关系难以相处,其实女婿和丈母娘的关系处理起来也一点不简单。老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那是丈母娘和女婿不在同一屋檐下。哪个父母不自私,在一起住,抬头不见低头见,优点都是她孩子的,缺点都是你的。如果让她亲眼看见自己宝贝女儿被你“指手划脚”,那她天生的母爱瞬间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她要保护女儿不被欺负。你要理解父母这种对子女的偏爱,如果更大方些,执行上海式家庭组织架构——丈母娘领导下的老婆负责制,权力与责任界定清晰,充分保证了家庭和谐,可以让你大解放。

职责分工,责权分明,这是家庭内部和谐的重要前提。古代封建社会,皇帝贵为九五至尊,为国事废寝忘食,皇后则分担另一项重大事务,掌管后宫佳丽三千,让皇帝专心处理江山社稷之事。尽管后宫不免有勾心斗角之事,但皇帝必须信任皇后,相信她会控制好整个局面。

在现代中国社会,男人负责在外努力赚钱养家糊口,女人负责在家打理家务。夫妻双方这份隐形契约虽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作为家庭内部成员的行为准则,双方都很自觉遵守。谁违反,谁就得接受对方的合理“惩罚”。对于家庭重大决策,一般都共同商量,共同决策,如果一方专横独裁造成严重后果,则他(她)要负全责。如此责、权、利制衡,家庭组织甚是和谐。

(四)信息与沟通:建立和谐的信任关系

企业通过“硬约束”和“软约束”控制员工行为。制度是“硬约束”,明确规定这个是你做的,这个是我做的,这个必须我同意报我批准等,但是,制度执行方心理不一定接受制度。制度规定如果不被接受,大家就不愿意执行它,或执行的时候总是有抵触。所以,有必要构建统一的文化理念,即“软约束”。如果文化理念一致,企业从上到下,大家在思考同一问题,都认为应该这样做,而制度也规定这样做,那制度执行起来就很顺利。所以,老板愿意付出“巨大”开支开展各种活动,希望全体员工能在嬉戏玩乐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从而形成对事物的相同看法,以构建统一的企业文化。

新婚燕尔两口子,蜜月过后更多的是不习惯,两人喜好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意见相左的情况经常发生。当矛盾出现时,不管如何处理,都有一方需要妥协。一方即便心里不乐意,但还是按对方的意思做了,有没有不舒服,有没有抵触情绪?可能第一次没有,因为爱她(他),那第二次,第N次还有没有?

矛盾源于意见分歧,如果双方每件事都心有灵犀,就不存在意见分歧。因此,家庭也需要打破夫妻双方原先的惯性思维,建立起新的家庭文化“软约束”。两口子一起看书,一起看电影,一起看电视,一起参加朋友聚会,在这些共同的体验中交流彼此想法,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理念越来越趋同,心有灵犀的概率越来越高,这种心理与理念的“软件”匹配让矛盾自动消灭,而不用考虑解决所谓的矛盾问题。

交流与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如果在信任感还没有建立之前,男女双方放任“自由”,唧唧歪歪地抱怨对方,你说,这企业能不破产吗?沟通需要耐心,文化理念的趋同需要时间来培养。香港盛行family day,每逢周末,很多人都会推掉其他约会,把时间留给家人,充分地利用这段时间陪伴家人,培养和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好好享受天伦之乐。这样温馨和谐的内部环境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四、企业集团如何管控子公司?

人过中年,大家比拼的就是孩子了。没有任何一项事业(business)比创造优秀的孩子更伟大,没有任何成功能够弥补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失败。孩子是父母的子公司,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如同一则,它不仅涉及战略的定位,而且包含着日常管控制度的设计。

(一)伯乐之子按图索骥的悲剧

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给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了一只癞蛤蟆。众人疑惑,伯乐解释道:“老朽儿子固然有学习相马的好条件,但如果他勤奋不足,或者虚心不够,或者方法不妥,那也是不能学成相马技艺的……我教了他好多年,现在仍名不见经传。”

伯乐深谙相马之“道”,与九方皋同乃手中无剑的高手。“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抓住事物的本质和重点,识破天机;“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不被细枝末节迷惑。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伯乐来说,发现九方皋是位相马高手不难,但作为父亲,传“道”授业于儿子确实不易。伯乐之子,典型的书呆子一个。

(二)严格管控还是自主自律?

管控孩子的方法很重要,是严格管控,还是让他自主自律?这是集权与放权的平衡。有一位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称为“渔王”。可是当他年老时却十分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糟糕。老渔夫一直不明白,自己手把手地、一点一滴地把所积累的经验从小就教给了儿子,可是最终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比不上别人的儿子。一位路人道出了其中的玄机:渔夫只传授给儿子技术、经验,却没有放权让他们接受教训。教训一定是亲身体验才能总结出来的,孩子不亲身经历过是不会真正学会独立处理困境的能力的。

一般来说,家长都希望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尽可能把他们认为正确的统统灌入孩子的脑中。家长管得严,不停地灌输,孩子自己心中所倡导的新奇事物不被大人接受甚至不断被打压,从此积极性和创造性锐减。长此以往,他们将丧失面对困难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需要经过磕磕碰碰才能逐渐成长起来。很多智慧财富不能争相涌流和迸发的原因大多因为控制得太严、太死。

管理公司和培养孩子一样,必须赋予各业务部门自主发展、自主探索的空间。用力捏一把沙子是捏不住的,沙子会慢慢从指间流走,稍微放松一些,该有的都会有。放权不等于放纵,一些基本做人的道理要让孩子谨记于心,一些基本的经营约束要子公司严格执行。

和谐治理体系 篇7

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和谐发展, 才能促进社会的前进。在油田的管理中也得贯穿“和谐”的思想, 这样, 企业才能在社会经济中不断的发展壮大。

1 构建和谐油田的重要性

首先, 构建和谐油田是符合国家指导思想, 是社会发展需要。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 国家领导已经明确指出社会发展中, 各项工作开展都得各得其所以达到和谐社会。社会是一个大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存在家、单位企业等各种小环境。大环境要和谐, 必须保证小环境和谐, 作为大环境中的一个小环境———油田企业, 它也得保证和谐。油田企业一般都是子企业多、人多, 对于一个庞大的机构要做好管理工作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如果不能做好管理工作, 就会发生不稳定现象, 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的发展。所以, 构建和谐油田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既能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 也能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 构建和谐油田与油田企业工作持续、稳定的开展一致。油田企业在发展中, 提出了自己的指导思想“一三四四二”的指导思想。坚持一个中心-经济效益, 实现三个战略-科技兴业、市场开拓、有效发展, 推进四项改革-社区服务系统、组织机构、改制分流、移交办社会职能, 做好四个建设-思想政治、人才队伍、党、企业文化, 实现两个确保-企业油田经济效益和企业员工生活水平共同提高, 企业全体共同前进共同发展。这个指导方针全面指导了油田企业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保证了企业内部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就是和谐发展的表现。所以, 构建和谐油田是非常重要的, 它与企业发展观相辅相成, 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一三四四二”的指导思想, 促进油田的发展壮大。

2 加强综合治理构建和谐油田的方法与措施

2.1 正确的去理解和谐社会的真正内涵, 从而来找准构建和谐油田工作的入手点。

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企业的和谐,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 构建和谐油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谐社会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而且涉及到各个方面和领域。所以和谐油田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了创造和活力、企业的全体职工在工作的时候各尽其职的企业, 同时和谐油田也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企业。和谐油田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要依靠职工和企业来共同努力, 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安定团结和稳定有序。

在构建和谐油田的过程当中, 和谐的意识是建设的先导, 同时和谐意识也能够为构建和谐油田营造出比较良好的氛围。所以在构建和谐油田的时候, 应该要比较自觉的去落实和贯彻科学的发展观, 对于构建和谐油田的重要意义应该要有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 对于和谐意识应该要进一步的强化。第一点就是油田当中的共生意识, 和谐油田不止是指的油田企业的内部, 还应该要包括油田和用户、油田和社会、油田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也应该要和谐。对于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以及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应该要比较明确和正确的处理, 油田和社会、人员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应该要比较明确和处理正确。第二点就是文化方面的一些差异意识, 在处理职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客户文化之间的差异时, 也应该要正确的去对待。第三点就是发展和创新的意识, 油田企业要想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 就必须要具有创新的意识。第四点就是油田企业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应该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意识, 在油田企业的管理当中, 管理领导应该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企业管理的规律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对于管理的方式和理念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第五点就是在交际的过程当中, 应该要具有宽容意识。

2.2 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使企业快、稳、好的发展, 为促进和谐油田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

油田要和谐发展, 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这样才能全面开展和谐发展工作。社会发展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这样社会才能真正的发展, 油田企业也不例外, 要想发展, 就得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十六届会议中, 国家领导强调了几个坚持, 其中一个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社会这个大环境, 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那么油田企业在发展中也得以科学发展观,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发展中认真分析经济形势, 找准发展机遇并把握, 努力创新, 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为企业带去更多的经济利益, 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这样才能为和谐油田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2.3 在构建和谐油田的过程当中, 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应该要进一步的加强。

在构建和谐油田的过程当中, 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是构建和谐油田的重要保障。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候, 对于企业员工的思想应该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从而来帮助他们能够认清当前的发展形式, 能够在构建的过程当中顾全大局, 让他们的工作热情能够更好的激发, 为构建和谐油田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在维护油田的稳定和构建和谐油田的过程当中, 为了能够使得执行能力有所提高, 那么企业的党组织和组织当中的每一成员,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也应该要不断的提高。

2.4 在构建和谐油田的过程当中, 油田的管理水平应该要不断的提高。

首先应该要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要对油田企业的员工进行思想政治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 对他们的和谐意识和社会意识要不断的加强, 这样在构建和谐油田的过程当中, 企业的员工才能够成为一个个的和谐细胞, 促进和谐油田的构建。和谐油田不仅仅包含了油田的发展内涵, 同时还应该要包含油田的内部组织机构。在运转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要和谐, 特别是油田内部各个层次人员之间的关系, 所以油田企业应该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 这样能够很好的保证油田充满活力和生机。其次就是油田的文化建设也应该要不断加强, 这样才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在建设和谐油田的过程当中, 比较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构建的一种精神支撑。良好的企业文化, 可以帮助企业的员工树立良好的行为导向和价值观, 从而来实现油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最后就是在构建和谐油田的过程当中, 应该要充分的发挥出企业人才的作用。在构建和谐油田的过程当中, 企业管理者应该要尊重知识、劳动、创造以及人才, 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 同时企业还应该要积极的培养人才, 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人员的才能。所以油田企业应该要经常开展一些职业培训, 提升企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建立起有效的奖励机制, 这样才能够很好的留住企业的优秀人才和吸引优秀的人才, 最终可以使得企业和员工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 油田企业也得进行和谐发展, 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措施, 才能促进油田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油田企业和谐稳定健康的发展, 将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为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庆祥.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油田中的重要作用[J].商业时代, 2011, 17:82-83.

[2]尤生朝, 吴劲松.关于构建和谐油田的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6, 03:53-56.

[3]侯静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油田的基石[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7, 01:100-101.

[4]董玉琴.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油田建设中的作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8, 05:15-17.

[5]崔洪琦.浅谈如何加强油田思想政工体系促进和谐油田的构建[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2:49.

和谐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审视 篇8

大多数学者认为, 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自我管理的过程。著名学者俞可平认为, 社区治理的含义主要包括:①社区治理的行为主体构成多元化、多样性;②社区治理的目标除了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之外, 更看重社区基本要素的教育;③社区治理的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公共事务, 它是一个关系社区成员切身利益的范围广阔的领域;④社区治理的权力运行方向是一种多向度的、上下互动的过程。所以, 维护社区行为主体的利益, 实现政府与社区之间良性互动关系, 转变政府角色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 增强地方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基础要求政府角色转变。哈贝马斯指出:“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这个定义强调了合法性乃是某种可争论的有效性要求, 统治秩序的稳定性也依赖于自身 (至少) 在事实上被承认。”卢梭认为, “强力并不构成权力, 而人们只是对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来源于社会各阶层的认同和拥护。但是, 当前我国因利益分配方式带来的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也使地方政府权威的合法性出现危机。“人们对于权威的认同程度在不断下降;对抗政府政策法令的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中央政府关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无法顺利施行;怀旧心理在一些地方滋生蔓延。更普遍存在的是一种逆反现象, 凡是来自上边的意图、决定, 都会引起一种出自本能的反感和自发的抵制”。在社区治理中, 地方政府要增强权威的合法性, 必须要转变自身角色, 授权给社区以调动其治理的积极性。“政府授权模式是调动政府和社区两个积极性的最佳手段, 社区建设首先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权力, 政府一定要有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它可以自己亲自干, 也可以把社区建设的权力授予社区, 伴随着这种授权的是实质性的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政府授权模式是建设“小政府, 大社会”的最佳方式, 是培育中介组织和发展市民社会的催化剂。”地方政府过度介入会使其宏观引导作用的有效性失灵。由“集权”转向“分权”, 推进社区民主化, 是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优化政府行为, 政府得到公众认可、信赖和支持的必要前提, 也是维护政府权威合法性的基础。

其次,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要求政府角色转变。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决定了社区治理中的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下, 政府是“全能型”的政府, 即不该管的事管了, 该管的没有管或者没有管好, 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现象严重, 对社区的管理完全是行政命令式的直接干预。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这种传统的行政治理模式日益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要将不该由政府承担的那些组织职能即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职能和事务剥离出去, 通过‘政府购买’或者‘委托管理’的方式转交给官办的或非官办的专业非营利社会机构, 彻底解决政府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事务上的‘越位’问题”。因此, 转变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角色, 构建服务型政府, 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势在必行。

最后, 重构地方政府与社区和谐关系需要政府角色转变。在和谐社区的治理中, 政府执掌着公共权力, 同时也履行着对社区公共事务管理, 维护社区公共利益的职责。但是, 地方政府也是社会利益群体的组成部分, 也追求独立利益的最大化。所以, 地方政府利益和社区公共利益的关系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由于受传统行政理念的制约, 一些地方政府领导者不愿意授权, 认为社区自治会动摇政府的权威, 所以对从社区具体事务中退出存在抵触心理;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使社区自治权力得不到有效保障, 常常被置于政府公共权力之下;政府和社区职责不明确, 相应的监督机制缺失使社区居民无法行使监督权, 相反还会受到政府权力的各种制约, 这些都会导致政府与社区关系的失衡。要改变这种单向控制的异化关系, 必须转变政府角色, 树立和谐社区理念, 积极倡导和促进两者利益关系的统一性, 建立一种服务与协作的和谐关系。

2 和谐社区治理中政府角色错位

(1) 社区行政化。

目前, 我国社区组织行政化色彩浓厚。社区应是自治性组织, 但是, 长期以来社区组织行政化的倾向较为严重, 自治色彩淡薄, 居民主动参与程度较低。“社区的单位化倾向愈加严重, 日益蜕变为一个什么都得管的‘小而全’的、行政化色彩浓厚的‘单位化社区’。而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度和参与感自然也就难以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却抹杀了社区居民自治, 权力无限膨胀和越位, 使社区组织失去了管理的自主性。同时, 社区本身还承担着相当多的行政任务, 社区组织在日常工作中, 必须去设法完成这些所谓的行政任务, 而无暇顾及自身的自治和发展, 因而也就不能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面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下岗职工、社会治安、老龄化等各种问题, 处理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2) 政府“全能化”。

在社区建设上, 政府一定程度上还充当着“大管家”, 延续着大包大揽的行为。近些年来, 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加强社区硬件建设, 使社区的基础设施基本齐全了, 比如一些社区建起了社区服务站、健康服务中心、图书室以及绿化了社区环境等。特别是在一些老的社区进行了楼面的整体粉刷、翻新, 还安装了防盗门以及摄像头等, 使老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但社区的软件设施还存在着不足, 如忽视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团结互助精神、社区归属感等方面的培养。据调查, 有些社区居民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 其认同感和参与程度不是很高。“究其根本的或深层的原因还是体制性的, 即政府什么事情都要管, 成了公共管理中唯一的‘决定主体’。事实上, 政府并非万能的, 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居民的社区意识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都需要完善社区自治, 增强社区自治能力”。

(3) 利益协调机制失调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期, 社区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的冲突日益凸显出来, 比如车位纠纷、拆迁纠纷、老人赡养、房屋继承、物业管理不善等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地方政府承担着社会管理的职能, 理应为居民协调好各种利益纷争, 但我国地方政府在社区的社会矛盾处理上, 仍然缺乏有效的社会矛盾协调机制。地方政府工作方法的单一化、地方官员办事的低效性、应急机制的失灵性, 直接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甚至激化了社会矛盾。

(4) 指导理论滞后性。

由于我国开展社区建设的实践起步较晚, 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 因此, 在理论不完善和实践不充分的语境下, 政府在和谐社区治理过程中, 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 实践上出现了茫然状态。同时, 地方政府本身具有行政惰性, 在社区公共管理中出现了官僚主义现象、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这些都致使地方政府在社区治理中角色定位不明确、公共政策失误, 也使和谐社区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3 和谐社区治理中政府角色定位

(1) 和谐社区的服务者。

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服务者是政府社区角色的核心。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 政府的角色定位也应从无所不包的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只有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 才能得到民众的和社会的支持和拥护。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和谐社区治理的必然选择。所谓服务型政府是指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回应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 强调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按照公民的意愿提供的, 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公民满意。

(2) 社区建设的规划者。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计划性、分步骤地进行。宏观上, 地方在制订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时, 应明确社区建设目标, 具体实现目标的措施和方法以及预见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实现政府对社区从纯粹行政领导到有效指导的转变, 即对社区的一些具体事务交还给社区管理, 而政府则必须从社区管理中退出, 仅仅是从宏观上对社区和谐发展进行指导, 并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规范社区行为。“但由于我国从古至今都没有‘自治传统’, 只有‘控制意识’, 城市居民也没有自我管理的意识, 政府从具体的管理中撤出, 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必然经过控制—指导—自治的过程”。由于我国各地的社区具体实际情况不同, 所以这就要求各地政府走近群众、服务群众, 在深入调查了解和研究社区成员不同需求的基础上, 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政策和策略, 积极引领社区健康和谐发展。

(3) 社区居民利益的协调者。

社区治理主体日益趋向多元化, 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 每个主体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并争取将自身利益最大化, 为进行利益表达以维护自身利益, 各主体间产生一些矛盾与摩擦就在所难免了。如某些势力强大的主体凭借在社区治理中的有利地位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 可能就会侵害了某些业主的共同利益。在社区治理中, 政府应以居民的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采用一种软约束力来规范社区治理主体的行为, 对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责与权力进行明确界定, 推动在同一社区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构建多元主体利益均衡机制, 实现地方政府角色由“统治”向“治理、由“善政”向“善治”的转变。“社区建设需要辖区内最广泛的单位、社会团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并使他们都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因此, 政府主要担当协调角色, 理顺各行各业的关系, 使之形成合力共同建设社区”。

(4) 社区组织的培育者。

在和谐社区治理中社区组织尤为重要, 建立完善的社区自治组织是社区治理的关键, 它是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平台。因此, 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组建功能明确的社区自治组织参与模式, 保证社区组织的完整和社区组织结构的完善, 才能让社区居民和自治组织充分参与社区管理体制建设。由于我国社区缺乏自我组织经验, 所以, 社区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只有在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完成。

在社区组织的培育中, 政府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 确立社区自治组织体制和框架结构。完整的社区组织有社区委员会、专业服务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构成。改革过去那种“议行合一”的委员会体制, 实行“议行分设”的议事会体制。委员会体制是议决和执行两种职能合一的社区自治体制, 而议事会体制则是两种职能分离的社区自治体制;第二, 培养专业性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推进社区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协调社区居民利益关系、提供服务、推进社会保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 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 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培养专业性社区工作者的机构建设。

(5) 社区自治意识的传播者。

社区起着服务居民、凝聚人心的作用, 美国学者R.E.帕克等人认为, “城市生活的一个极大特征是, 各种各样的人相互见面又相互混淆在一起, 但却从未相互充分了解”, 因而“个人和个人组成的团体, 由于在情感和了解方面相互远离, 他们完全生活在相互依存的状态, 而不是生活在感情亲密的状态中”。社区自治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参与、自治, 强调的是居民自下而上的多方面积极参与, 同时共享发展成果。如果居民对社区没有较强的依存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那么很难能发挥好凝聚力的作用, 也就无法实现社区自治。在一定程度上, 良好的社区理念, 是社区居民进行有效参与社区公共管理事务的思想源泉, 但是, 社区理念不是自发形成的,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培养。政府在培养居民的社区自治理念过程中, 必须首先改变自身观念束缚, 转向公共行政理念, 公共行政理念的核心是政府充当的是“掌舵”而非“划桨”的角色, 让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由此改变居民的观念, 增强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 真正实现社区自治。

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需求的关注度是直接考察社区居民是否具有自治意识的关键。所以, 要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理念, 必须提高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引导居民树立主人翁意识, 增强“社区的事务就是我家的事务”观念, 自觉履行权利和义务, 逐步实现自我管理。社区理念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一些群体性的文体活动来培养社区精神, 比如邀请专家学者到社区讲学, 收集居民在社区规划上的建议等, 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责任感, 培养和谐的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45.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184.

和谐治理体系 篇9

随着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劳动关系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其中, 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冲突显生及冲突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上, 我们既看到因劳资冲突得到有效治理而产生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例子, 更看到因劳资冲突显生及失衡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方面, 劳资冲突显生的私营企业, 往往存在着用工不规范、企业不民主等问题, 面临着经营发展的梗阻;另一方面, 私营企业劳资冲突引发的罢工、封厂、人身伤害的外溢效应, 造成了极不和谐的社会现象, 不仅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更对经济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也造成冲击。

在劳动关系中, 劳资间利益最大化的各自追求决定劳动关系不可回避的冲突;而劳资利益相互依存的一面, 使得冲突可能而且必须转向合作, 这也是劳动关系治理的基本主题。

1 作为企业中的基本关系, 劳动关系治理是促进企业管理之道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趋同于这样的认识:决定企业兴衰、浮沉的关键因素是人。无论哪种所有制的企业, 组成企业的人都可划分为广义的资方 (资本或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及其全权代表) 和劳方两个子集。资方提供场地、资金、设备、材料、管理等等, 劳工为企业奉献智慧、技术、劳力、热诚与时间。劳资双方都是企业创造者和维护者, 不可分割地肩负着为企业创造商品与利润的责任。

劳资双方相对独立、相依并存、互生互克的关系反映在劳动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上。劳动关系本质上讲是劳资间的利益交换关系。劳资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异质性决定二者的冲突;但是资本与劳动产生效益要求二者必须结合特征, 决定二者必然实现合作。合作是冲突妥协的结果, 冲突导致新的合作。

就中国私营企业来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成长起来的私营企业总体上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从宏观上看, 私营企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强劲的推动力;但就微观上的私营企业个体而言, 无论是规模实力、管理模式, 中国私营企业尚停留在粗放经营的模式下。在劳动关系上突出的表现为粗糙的管理模式:企业用工不规范、劳动报酬低下、劳动安全没有保障、劳动强度大、欠薪、任意延长工作日甚至肆意惩罚员工等等现象并不少见。

中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由此引发的劳资冲突已经成为其进一步成长的梗阻。由于劳动条件的恶化、劳动报酬的低下, 2004年以来在私营企业密集的东部沿海不少地区相继出现“民工荒”。在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以及快速城市化中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民工荒”是个典型伪命题, 但是它所折射出的却是私营企业中劳动关系的紧张与不适。而面临“民工荒”的私营企业为此减产或停产。另外,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中, 建立在劳动力价格低廉基础上的中国产品价格优势开始遭遇企业社会责任的贸易壁垒。这使得中国私营企业中对国际市场依存度高的企业面临着竞争优势流失的危机。这些问题都是劳动关系冲突紧张与不适所释出的信号。

劳动关系是企业管理基本关系, 劳动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成长。如何治理劳动关系中的冲突已经成为中国私营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当务之急了。

2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治理是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之道

市场化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 劳动关系状况如何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以二战以后的德国和日本为例。德日两国战后经济元气大伤, 但是两国在战后几十年时间里迅速的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并创造了经济腾飞发展的奇迹。在总结两国经济发展经验问题上, 人们形成的共识之一就是劳动关系的和谐是促进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战后日本劳动关系治理模型确立于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时期, 它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劳资合作。在规避劳资冲突上, 日本企业形成了以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企业内部工会制度为特征的劳动关系治理机制。首先, 终身雇佣制使员工对企业忠诚度极高, 使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完全联系在一起;其次, 年功序列工资制, 使员工工龄越长工资越高, 人力资本具有可积累性;再次, 企业内部工会制度, 促进了企业民主, 减少了劳资间矛盾与分歧。这些使得日本企业劳资间的冲突极为少见, 合作成为日本企业劳动关系的常态, 这对促进日本经济腾飞形成了积极的合力, 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战后的德国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 更以它的劳动关系的稳定而著称于世。在处理调节劳动关系上, 德国主要遵循两方面原则:一是坚持兼顾劳资双方利益的原则, 也就是既照顾到资方的利益, 使他们获得利润, 有利可图;也照顾到雇员的利益, 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尽量实现人们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平等权利” (即“社会平等”) 。二是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德国在劳动关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这一体系对于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均作了比较详细明确的规定, 同时由于在制定有关劳动关系法律时事先征求了工会和雇主的意见, 因而这些法律也成为劳资双方在采取行动时共同遵守的法律依据。德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 同它较成功地调节和处理劳动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战以后, 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因为建立起与市场化发展相适应的劳动关系有效治理机制, 促进了劳资冲突趋于缓和与稳定, 大都经历了一个劳动关系和谐、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中国私营经济的成长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私营企业中的劳资冲突及其引发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因素也是客观存在着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何协调好劳动关系, 有效的治理劳资冲突, 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已经不言而喻了。实际中我们也看到一些私营企业和地区在劳资冲突治理机制建立、加强劳动关系调整方面, 促进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也已取得了积极的意义。

3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治理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之道

经济社会转型所引发的不稳定与不协调是转型国家面临的基本问题。基于中国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 2004年中国确立了和谐社会新的发展目标取向。从和谐社会的内涵与价值取向来看, 劳资冲突及治理研究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应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 和谐社会一定是阶层关系和谐的社会, 这其中包括劳动关系。在工业化国家, 劳动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 劳资阶层在社会各阶层中占最大比例, 劳动关系的状况对社会稳定、发展、和谐具有全局性的影响。马克思曾经针对性地指出19世纪西方社会尖锐的劳资冲突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冲击, 使当时的西方社会陷入空前的发展风险与危机。进入20世纪以后, 特别是二战结束以后, 西方社会深刻意识到劳动关系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相继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劳资冲突治理, 使劳动关系由紧张趋于缓和。这有力促进了西方社会的稳定发展。就中国而言, 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价值取向, 必须形成和谐的社会阶层关系, 这其中劳动关系同样占据着显著的位置。从当前情况来看, 在社会阶层关系中, 私营企业劳资不和谐是个突出的问题。如何调控和治理劳资间的紧张与不适, 意义不言而明。

第二, 和谐社会一定是社会价值规范以公平和公正为导向的社会。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基本价值取向的认知, 社会价值规范以经济活动为基础;同时作为人们社会活动的精神追求, 人们对社会价值规范越认同, 社会关系越顺畅, 社会凝合度也越强, 发展也越发的和谐与稳定。反之, 社会活动必然产生内耗, 严重时甚至导致社会冲突, 不仅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合力, 还会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梗阻。在当前中国劳动关系中, 特别是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 劳动关系紧张与不适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规范。特别是在相当部分私营企业中, 资方通过压低劳动成本, 实现财富快速积累, 而劳方所得甚少产生“剥夺感”, 这不仅仅影响到私营企业内部的凝合度, 造成劳资间的冲突, 而且还产生明显的外溢效应, 严重影响到社会公正与公平, 冲击着社会价值规范, 使社会缺乏凝聚与整合。

论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 篇10

关键词:金融体系协调;金融制度;金融监管;国际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12-0058-05

金融体系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核心,如何促进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因为金融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很难预测的,对它进行约束的制度可能很快就不适应它发展的需要,甚至会起反作用。在一种新的更加合理的制度还没有成熟或成为规范时,金融活动如何来适应原有的制度,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金融体系要和谐发展必须做到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就是对金融实践的不断探索和积累以致形成成果的过程,既是对原有金融规范的动态适应,又是对它不断动态改进的过程。

一、金融体系协调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协调性是社会、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关键。社会、经济、金融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他们之间复杂的效应功能传导与逆转机制的效率,只有在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前提下,通过“纳什均衡”的选择规则来实现。这一实现过程就是金融、经济、社会资源的协调运行。协调性是金融、经济、社会资源功能效应传导与逆转机制产生效率或相互提升效率的基本标志。

第二,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要求金融体系协调运行。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理论是在对经济抽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抽象经常是以舍弃一些不太重要因素为代价,但经济活动变迁也会使原来不太重要的因素变成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和决定因素,这说明经济基础在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体系必须不断地协调才能适应经济的分工变化和报酬递增。

第三,现代金融的核心作用要求金融体系必须进行协调。现代经济的货币化和信用化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经济运行的特征因此由实物经济时代的钱随物走转变为金融经济时代的物随钱走。

第四,金融自身发展需要金融体系进行协调。一是金融体系日趋复杂,并且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运行方式和自我发展、自我增长的趋势,金融机构、工具、市场及金融监管等日益多样化的联系与作用方式要求金融体系自身必须加强协调。二是现在金融资产的价值量及其增长速度已远远高于商品市场的价值量及其增长速度。在这种背景下,金融体系如不加强协调,极易形成金融资产泡沫,而不断膨胀的泡沫必然会趋于破灭,导致金融危机。

第五,金融持续创新要求金融体系进行协调。金融创新是指通过对金融业务要素的重新组合,在金融工具、金融品种、金融业务、金融组织和金融制度等方面带来的创造性的变革。从静态的角度来说,每一项金融创新都是对原有金融制度的突破,反映了当时阶段上的金融发展。但从动态过程看,已完成的金融创新,由于功能分化、功能异化、技术进步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都会在新的制度框架上表现出协调与否的问题。

第六,国际金融一体化要求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由于存在着经济政策的“溢出效应”和货币的“替代效应”,在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整个世界的经济结构、资产结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资源组织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国的金融体系如果不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金融形势进行相应的协调,肯定会造成金融动荡、经济发展迟滞,甚至是金融或经济危机。

二、金融体系协调创新的本质、核心及关键因素

1-金融体系协调的本质

金融体系协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这也是金融体系本身存在的意义。勿庸置疑,这个目的是有说服力的,问题在于金融体系协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什么体现出来,提高宏观金融效率,这是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本质。

因为金融体系的协调本身就是一种对效率的需求不断满足和提高的过程。要把握金融体系的运行状况,对一国金融体系进行价值判断,惟一的标准就是这一金融体系是有效率的或者效率是高的,离开了效率性来评判一个金融体系的是非就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金融效率是金融体系协调运作能力和功能发挥程度的集中表现,金融效率决定着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成本和作用力的强弱,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经济活动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整个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金融效率是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本质,也是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2-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

笔者认为,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是金融机构的协调。

第一,金融体系的所有构成、业务及运作的基本要素只有两个——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离开这两个要素,金融体系也就无从存在了。同时金融工具又是由金融机构创生的,金融机构的组织模式与业务类别是否协调,其内部或金融机构之间是否处于协调运行状态,是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都直接影响着金融工具创生的品种、数量和性能,所以说金融机构的协调是核心。

第二,金融体系的主要内涵就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联结。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理论,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具有相互替代的作用,替代作用的强弱视交易费用和交易风险而定。所以,对金融市场体系的研究,金融机构的协调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第三,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就是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无论如何设计或组织,其目的都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而金融机构的协调既符合监管制度又有创新,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存在也就是为了金融机构的协调。

第四,金融组织体系就是金融机构间的组织关系,这本身就是金融机构协调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本文的重要内容。

3-金融体系协调的关键因素

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是金融机构的协调,是否意味着只是金融机构内或金融机构间进行协调就可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了,答案是完全否定的。金融体系协调的关键是金融监管和国际金融体系这两个因素。

(1)关于金融监管

第一,金融体系协调的核心内容是金融机构的协调,但金融机构经营的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债券、股票、保险单等虚拟商品。这些商品都是以本身就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信用为基础,这说明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协调都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其协调运行需要有监管的存在。

第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脆弱性和内在高风险性的特性。因为金融体系活动的主体——金融机构都具有高负债的属性,其资金的大部分都是“借”来的(银行业)、“代租”的(证券业或称投资银行业)、“暂存使用”的(保险业)或者这三者兼而有之(混业经营),而且金融机构是经营“信用”的企业,其负债是硬约束的。但其资产运用却不能保证都有确定的收益,因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或道德因素等原因,“亏损”是常有的事。但金融机构却不能轻易倒闭(由于金融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其倒闭或破产具有传染性,会危机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对金融体系实施监管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好的保护。

第三,金融监管是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的准绳。因为金融体系的协调有一个“度”的限制,这个“度”就是金融制度的限制,包括各种金融法律和规范。金融协调如果过分越过或偏离这个“度”就会引发金融动荡甚至金融危机,进而会造成阻碍经济发展或威胁社会稳定的严重后果。而对金融体系的协调是否符合这个度的把握只有金融监管有能力来完成。

(2)关于国际金融体系

第一,一国金融体系协调的背景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协调。一国金融体系的协调表面上看是国内金融组织机构、市场与监管等因素的协调,但其实质是在国际金融体系协调的框架内进行的。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各国的金融体系已经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国金融体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另一国金融体系内要素的变动,而这些要素的变动本身就是金融体系需要协调的原因。

第二,金融机构的国际性日趋明显。表现在更多的本国金融机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国际业务;更多的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的金融市场;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制定的法规及准则越来越成为各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的本国特色成分在不断减少,其国际性日益明显。因此,一国金融体系协调的国际性也在不断增加。

第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日益与实体经济发展相脱节,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巨额游资为追逐高收益而频繁移动,对一国的金融体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金融危机在国际间传递与扩散的时间越来越长、强度越来越大。金融体系的协调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些国际性因素,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综上所述,金融监管与国际金融体系是一国金融体系协调运行的关键因素。

三、 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

1- 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的关系

笔者认为,金融体系协调是必须的而且它与金融制度变迁(形成)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

第一,虽然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都有法律、规则的含义,对金融主体都有约束力,因而可以用一个词“System”来表达。但金融制度更侧重于表征金融交易活动中的特殊规则体系,而金融体系则偏重于表征金融交易活动中的组织体系,因而形成了不同职能的组织结构。金融体系的协调则是指以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为基础,以金融制度为保障,以金融工具为载体,以货币、资本为核心形成的金融要素之间的协调,是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的协调,是金融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协调。

第二,金融制度的形成和变迁是金融体系协调的结果。金融体系的协调是上一次金融制度安排到下一次金融制度安排之间的积累过程,即量变的过程。金融制度的形成不是突然完成的。一种金融制度的安排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必然存在着不适应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成份,克服这些缺陷的任务就要由金融体系的协调来完成,而金融体系协调的成果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发生质变——金融制度的变迁,变迁的结果也可以称为是一种新的金融制度的形成。但金融与经济都是不断变化的,这使新金融制度确立后,新的金融体系的协调也随之开始了,因为金融体系协调本身就是根据金融经济形势的变化对金融制度的一种微调。

第三,金融体系的协调要以金融制度作为保障。因为金融体系的协调既然是金融制度的一种微调,它就不能过分地突破现有的金融制度。现有的金融制度是根据当前现实的金融、经济及社会的运行状况来制定和实施的规范,如果偏离这个规范太远会造成投机过度、金融秩序混乱甚至金融危机。

第四,金融体系协调的内在原因是动态的,而使其完善的新的变迁过程也是动态的,是一种动态均衡,是在稳定中求发展,是整个的均衡与局部的不均衡并存,是长期均衡与短期的不均衡并存。长期的和整个的均衡并不排斥短期的和局部的不均衡,正是由于存在着短期的和局部的不均衡,才会引起金融资源内部相关层次、相关要素之间进行博弈,从而推动长期和整个的均衡不断向前发展。当外部规则发生变化时,经过新的博弈,又重新达到协调、均衡的状态,金融又在一个新的均衡状态下运行,从而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关于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的评判标准

第一,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之所以能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是由于它能满足实体经济活动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经济体的要素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将会发生持续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产业(技术)结构也不断地调整,以适应资源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化,金融体系也必须进行微调,以适应不同的产业(技术)结构和相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和融资要求,为这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服务,保证将资本配置到这些企业和产业中去,最大限度地利用比较优势。金融体系为经济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和产业提供服务、配置资本的过程,就是金融市场以及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过程,这也构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最优金融体系的演化路径,即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过程。

第二,金融体系作为一个产业,其本身也直接受到禀赋结构变化的影响。若排除掉政府干预等其他人为外生因素的影响,一国的金融体系的结构应主要内生于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技术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并不能先验地认为某一种金融市场组织优于另一种,某一种金融组织结构优于另外一种。

例如,由于总体外部融资成本的不断下降和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更多的企业均有获取外部融资的可能,结果金融部门的服务对象就日益多元化了,从而金融体系也应当走向分散化和多元化;同时,投资项目技术风险的提高,要求金融体系的竞争程度必须加强,以便于信息披露和风险控制,而单个银行的规模应当上升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因而“金融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金融组织结构就有可能就此形成。

第三,金融体系的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强调金融体系分工的重要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及其代表的融资方式在对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资金需求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而企业对融资具有各方面的需求,协调的金融体系应该能够及时地满足不同企业的各种需求,才能在此过程中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一般而言,企业外部融资的成本应当高于内部融资,这个成本差额代表了金融体系为了融通资金而需要额外支付的成本,金融体系如果协调运行,这个成本就会降低。因此,一个协调的金融体系不仅仅要看这种金融体系是否有利于不同金融机构和融资方式间的竞争(金融发展),还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不同金融机构和融资方式间的分工(金融结构),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总结上述三方面的分析得出: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的核心标准是:能否顺应要素禀赋变化和产业—技术结构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把资本配置到在特定发展阶段最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活动中去。

3-金融体系协调创新与制度约束并行发展的一个应用实例:关于我国金融寡头集团的再造和培育的构想

无论是在一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金融体系正在形成“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金融组织结构,这种趋势提高了金融业的组织化程度,进而提高了整个金融业的运行效率。我国的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银行垄断了全国金融资产的80%,是名符其实的寡头主导,但大、中、小共生的效果很差,金融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很低,什么原因呢?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的寡头银行是外生于行政计划而不是内生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对此,笔者提出了我国银行寡头集团的再造和培育的具体方案:

第一,变分业经营为混业经营,不断扩展业务范围。具体可以分阶段、分步骤实施。

(1)变银保合作为银保融合,即允许银行全面介入保险业务,银保联合打造保险新产品,并通过相互持股方式组建银行保险公司或保险银行公司。

(2)变产融分离为产融融合,即允许银行对工商企业持股,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本运作与产品运作的一体化目标。

(3)变银证分离为银证融合,即以政策性银行为主要依托经营政府债券,以商业银行为主要依托经营企业债券,在分步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组建大型投资银行,从而实现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和投资银行的集团化联盟。

第二,变行政性垄断为行业分工,提高空间结构效率。银行与保险,产业与证券的集团化联盟包容了多极法人金融公司。它是按照行业分工的原则,由不同经营特色的金融企业组合而成的集群系统。这种系统组织与商业银行比较有下列特色:

(1)产权多元化——国有商业银行单一的产权结构已经不适应市场经营的运行机制,要建立规范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必须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多元化、社会化,从而满足银行资产流动性的要求。

(2)经营特色化——国有商业银行虽有“四大”之分,但它们所开展的业务基本相同,缺乏实质性的行际合作,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要克服这些弊端,除了扩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行际分工外,还要引入民营化的商业银行加盟,充分发挥中小商业银行的低交易成本优势和市场效率优势。

(3)组织横向化——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按纵向层次和行政区域设置管理机构和分支机构的做法,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产物,改变这一状态并非易事。要实现国有银行的市场化目标,首先要分解国有商业银行的纵向组织结构,按照行际分工原则组建新的商业银行集团,按照独立法人制度设置管理机构,并按照区域分工原则设置分支机构,从而避免行业内部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根据上述思路,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除外)的行际分工是一大难点。解决这个问题在总行层次难以找到突破点,但在一、二级分行所在的区域却有可能达成均衡。具体设想:一是变“工、农、中、建”的一级分行为独立法人机构,使之成为总行的子公司,由此,总行则由一级法人机构演变为具有战略决策性质的法人联合体或银行集团公司。二是当一级分行转变为独立法人机构以后,虽然它们仍是按行政区域设立,但在市场竞争机制支配下可以通过并购、持股等方式实现资产重组或联合,甚至跨区域经营,从而避免了政府直接干预带来的不良后果。三是当一级分行转变为区域性银行之后,其包容的成员既可以是按照经济区域设置的分支机构,也可以是其他多种经济类型的金融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从而实现了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资产结构的社会化和经营方式的综合化。

第三,变国有独资为国家控股,实现银行业的公司化改造。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综合性的产品经营结构。在操作上包含以下战略性措施和应对策略:

(1)总行或集团层次的产权结构主要体现为法人持股,即总行下属的独立法人机构(区域银行)按资本金比例成为股东;由于这些法人股东已包容了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因而实质上由股东组成的董事会已成为不同产权主体行使最高决策权的机构。

(2)当总行改造为集团公司后,其职能已从过去的法人经营实体转变为决策实体,而且,由于国有股份在集团公司中占有较大比重,因而集团公司还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的职能。从上述意义讲,总行或集团通过公司化改造主要执行产权管理的职能和战略决策的职能。

(3)在区域银行层次,按照子公司模式设计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在股权结构方面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如果以公司上市为目标,会出现股权相对分散的结构状态;如果不以公司上市为目标,会出现股权相对集中的结构状态。

与此相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也有两种类型:与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相适应的是以外部人监督(如出资人约束、金融市场约束和外部董事约束)为主的治理结构;与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相适应的是以内部人监督(如经理层约束和员工层约束等)为主的治理结构。

最后,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化改造都需要确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按股权来分配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力和岗位,实行严格的内部自律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

参考文献:

[1] 刘伟,苏剑-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J]-经济研究,2007,(2).

[2]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J]-经济研究,2007,(4).

[3] 周程-中外银行之争:形同拳击[J]-国际融资,2007,(3).

[4] 孟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银行监管的市场化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7,(21).

[5]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张建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个新角度的考察[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6).

[7] Franco Modigliani and shi larry Cao-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XLⅡ,March,2002.

[8] P-Bofinger- Monetary Policy: Goals,Institutions,Strategies and Instrument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9] E-Robert Baldwin-Openness and Growth:What is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 [J]-NBER Working Paper ,2003.

和谐治理体系 篇11

1 临床治理构建与医生服务性张力平衡

临床治理建构过程中会涉及医生权利的保障,这是现代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医改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例如,临床路径试点、“三好一满意”活动、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考验医生的服务性张力。由于医患之间存在医疗信息的不对称,医方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部分医务人员居高临下“以我为主”的不平等作风与态度由此产生,特别是在当前的医疗体制与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状态下,表现尤为突出,从根本上丧失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2]。在临床治理构建的背景下,医疗服务亟待重新回归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以平衡医生的服务性张力。

1.1 医生服务性张力的平衡需要高境界

医生服务张力的调高,要求医生有一定的认识高度。公立医院改革的主力军是医生,以服务为基础的公立医院改革主要在于提高医疗服务公益性和医生的积极性。医生参与医疗改革,是投身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革新,需要勇气和力量。因为,医疗服务是一项技术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社会关注度大的民生工程,容不得半点虚假和疏忽。医生亲自参与有关生命健康的实践,需要知识和智慧积累,需要勤奋与奉献,更需要技能和专长的发挥。医生服务于患者,责任重于泰山,奉献体现真情。

1.2 医生服务性张力的平衡依靠大力度

以“质量、安全、服务和效率”为内容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医疗服务改变体制缺陷和机制弊病提供了机遇。改革过程中医生自尊、自律和自强相当重要,当然这一过程也非常艰难。无论是付费制度的变革还是投入机制的改进,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多的医疗保健需求,总要涉及医生的利益。灰色收入冲击正常收入,导致利己还是利他的服务价值观争论;劳动报酬和奉献难以区别,导致服务评价机制失灵;分开缺陷诱发了利益调整不公,导致服务动力的不足;更有市场经济下不当利益的诱惑,导致大处方、过度治疗等服务异化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靠顶层设计、靠行政干预、靠自我革命。对医生而言,关键是要讲职业道德,进行科学的职业行为训练。我们提倡医生服务做到“训练有素”,包含着思想素质高、技术素质强两个方面的张力形成。

1.3 医生服务性张力的平衡有赖于强动机

医疗改革过程中,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组织机构的增减,运行机制的变化,公众监督的强化。其中,改革的主体还是医生,因此,如何调动医生的积极性成为关键。具体而言,一要增强医生话语权。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对医院中发生的情况最清楚,对问题产生的根源最有发言权,因此在医改过程中,尊重医生及其发言权至关重要。二要培养医生的服务意识。医生在追求自我理想,谱写白衣战士之歌的同时,要摆脱“医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将服务理念引入职业生涯,培养热情的服务意识,提供安全有效的满意服务。三要培育理想的执业环境,医院的责任是为职工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帮助专家调适临床路径,调节相宜的工作节奏,避免医疗机构偏离改革的方向,进而引发医院陷入系统性危机。

2 医院评审的总体性要求和医生职业岗位张力平衡

医院评审的总体性要求为平衡医生职业岗位张力带来了可能。医院评审是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医院的一种手段,是对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的水平测试和质量认证,是医院行业自律行为和持续发展、不断改进、提高信誉的一种方法,是社会公众对医院信任度的重要标志[3]。全球化推动着中国医院建立一种评审的治理结构,治理的结果是提供组织架构和管理的框架,从系统的角度审视医院运行状态。关注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国内外医院评审的发展趋势[4],在我国这一趋势则集中体现在“患者安全目标”上,以之作为帮助医院强化病人安全工作的总体性要求,并将风险管理提上临床治理构建的议事日程,提高质量和减少风险被看作是医院建构的核心所在,点出了中国医院“重效益轻管理,重技术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通病,进而对医生的职业岗位张力提出了考验。医生的职业岗位专业性强、活动范围广,医疗行为是否正确规范、处理是否及时到位、用药是否合理安全有效、各种检查有无必要都是由医生单方面认可的,缺乏外界的约束,更没有硬性的标准[5] 。

2.1 德技双馨张力对应

公立医院改革如果缺乏医生的岗位张力对应,就很难取得进展。廉洁行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肩负起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医生最基本的职业道德[6]。但随着改革利益基础影响医疗秩序,以往医生对患者的职业忠诚是衡量医生地位的最重要标准,而当下许多医生开始有不同的价值观,物质主义、西方自由主义冲击着医生的公信度。医生的职业决定他们不能生活在道德的真空里,填补空间的机会留给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设计者。医生要在职业生涯中要善于发现患者的价值,用科学的力量克服病痛。我院实施的床位管理,核心是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水平,宗旨在于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将岗位工作的重心下移,提高服务绩效。这一制度既要消化吸收国际医疗机构治理评审评价的精髓,又要弘扬中国临床工作传统,找到改革进取的方略。因此,床位管理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提倡医生职业技能训练和道德价值回归。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关键在于医生的临床能力的提升,医生的责任心在临床实践中才能体会,公立医院抓紧进行医生的岗位教育培养,原因就在于医生有了临床能力,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脱离病人,任何医生将一事无成。

2.2 平等沟通张力对应

病人的信任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第一步,却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留给病人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医患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和谐是内在的要求,其基础是信任[7]。但医患互信关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用心经营自己的信誉是每一位成功医生的不惑感受,平等沟通,慢慢体会,时间越长,体会越深切。这也是床位管理另一用意所在,床位管理是改善医疗质量的第一步,也为医生提供第一环境,即体验环境和交流环境。加强医院的床位管理对提高诊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流程、优化就医环境、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整体绩效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8]。患者住进病房,接触的第一位医院代表,往往是护士,而第一个坐下的地方,往往是病床,这个地方是患者把自己交给医院的第一次尝试,如果第一次交流成功,往往会为塑造医患和谐关系打下基础。医生是最不求人的一项职业,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医生沟通先天不足,后天补救成为不争事实。如何补救?医院要有组织地进行交流,便于医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进行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我院的做法是从早交班做起,重视早交班的意义在于,在医务力量薄弱的晚上,病人的病情变化处置有缺陷的话,需要在白天得到医院专家的点评和职能部门的及时支援。此外,医院还举办“独当一面医务人员”培训班,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做介绍,分析处理各种临床难题,分享成功的诊疗方案和做法。

2.3 协同互助张力的对应

临床医学专业的细分和综合,呼唤着医生重视协同和互助;各种疑难杂症的存在,呼唤着医生协同诊治。业务交流和补充是形成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必经之路。临床三级医生查房的开展,可以看成是专业交流的主要环节。当然根据病人的情况不同,会诊制度的落实,派什么医生担任会诊业务,对会诊结果如何采用和评价,也需要协同。其实协同的主渠道是由临床路径决定的。从张力平衡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提供更有效率的补充交流渠道,这种改革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需求决定的。医生能够规范进行诊疗处置,从容和有把握地作出临床决策,是因为他学会了与同行的协同互助。当集中了各种专家成功诊疗的经验,医生的临床决策才能准确高效。医疗质量问题的出现,如果是医生个体素质不足引起的,从根本上解决也许很难。我们试从系统上着手,要求临床各部门协同互助,个体的素质问题,通过整合过程来调整,医生团队的建立,临床讨论的加强,以及临床经验的分享都是必须的。当然,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也很重要,住院医师要坚持规范化培训。

3 临床改革的治理目标与医生的公信度张力平衡

医疗机构是卫生事业的主体,公立医院是医院的主体,公立医院改革既是医改的重点,也是医改的难点,其改革目标及基本思路在于,要通过改革,使公立医院能够成为履行公益职能的法人主体和经营主体,公益职能是公立医院的法定任务[9] 。然而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的管理者以及医生的价值观正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近年来,公众对公立医院中存在的“红包”、“回扣”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对医生收入与开单提成、药品收入挂钩等问题同声谴责[10],诚信的缺失成为人们诟病医者职业形象的主要原因,医者的公信度下降,患者对医者失去了信任,医患关系的紧张便成为必然。平衡医生的公信度张力,与公益职能的目标不可分离。

3.1 忠于患者自信自爱的张力体现

随着医改的深入“以病人为中心”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医疗岗位上,从医学专家到普通医务人员,特别是许多临床骨干,救死扶伤耗费了自己许多精力和时间,理应换来民众的尊敬和爱戴,却因为只做不说、或者做得多说得少,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换来的是误解。改变这种窘境的关键是要加强正面宣传,我院从2011年开始,鼓励医务人员通过专业渠道和大众渠道,说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和愿望,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技能,为民众健康服务:通过“一院百医连万家”活动,向社会披露了一百位医生服务患者的动人故事;通过博导开讲和电话医生,进行百场健康宣讲和专业辅导,为市民送医送药;通过电视媒体,一百多位医生提供面对面的沟通,展现了活跃在各种场合的白衣战士的风采。这些做法呈现了医务人员真实的形象和行动,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英雄事迹,加强了医患的沟通,也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心,通过表达自己的心得和收获,换得了社会的正面评论。

3.2 神圣职业博学专长的张力体现

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对滞后,给了医疗人员利用公务职能的权力来追求私人利益的机会,有的医生将有限的精力放到了盈利领域,受到腐败问题牵连。医生作为白衣天使但不是神仙,医生也会犯错。只是对医生的错误如何处理是值得讨论的。我们的做法是有错必纠,但需要改变对犯错医师记名责备等一味处罚模式,而是积极创造一种环境,即从错误中学习,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提高整改的精益方式,预防将来发生错误。患者将医疗过失视为“个人所犯的错误”,医院将过错视为系统的错误。两种看法的差异是惩罚或者解雇犯错的人,还是改善系统,医院文化的差异对此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其实,单边主义处理方法已经过时,多元化地采取治病救人的方式已引起大家的注意。医师整改错误的组织可以是行政机构,也可以是专业组织,也就是学会组织;医生通过学习和整改,可以避免临床违规行为,提高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医生参加跨学科建立的组织有俱乐部制,也就是常说的“业务圈子”,医院组织的常设组织,除了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以外,还有许多临时组织,包括学术交流会议、研讨会、专家检查组、质控中心等等。医生在专业组织中受到学术熏陶,获得进取的机会和力量,激发其正向张力。

3.3 服务社会厚德厚生的张力体现

医生的职业生涯如果受到社会功利影响,就难以集中精力解决临床问题,往往会迷失方向,结果是损人损己。恢复医生公信力,一方面可以借助同行的影响力,医生之间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同行的做法更容易激起大家思想的共鸣,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行为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公众机会,这也是医生比较看重的,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医生关心热点问题,能够讲出一些真话,坦然接受大众的拷问,也就是医生的行为经得起公众推敲和检验的原因。此外,面对信息不对称的医患关系,医生的社会影响力是建立在公信力之上的,医生利用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善意的专业帮助,必然受到患者和大众的欢迎,医生积极参与义诊等公益活动也是恢复医生公信力的一个机会。每次医院组织病友会之类的活动,患者参与非常踊跃,其原因之一就是善意的需求和真情奉献交相存在。

综上,医生对临床治理结构的影响是通过张力来表达的,有时候,医生总觉得太忙太累,导致正面评价张力不足;患者到医院求医一路辛苦受委屈,觉得看病贵、看病难,导致负面张力升级;双方埋怨对方的同时,还有许多不愉快来自社会舆论。解开医患矛盾还得从多方着手,医院要重视临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重视临床安全和环境治理,这种治理需要按照患者需求来进行,更要按照医院的文化建设标准来努力,当然还少不了社会的包容和理解;中国的医院管理模式多样化,医生的感受和病人的体验也不尽相同,所以临床治理模式有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提倡多元化地发挥医生张力的积极作用,舒展爱心,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庞玉芳,裴丽昆.英国的“临床治理”框架和做法给我国医政工作的启示[J].中国医院,2007,1(11):64-68.

[2]柏宁,岳长红,李中华.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医方非技术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7-48.

[3]闫曙光,杨艳.以医院评审为契机,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J].中国医院管,2006,26(11):30-32.

[4]郑力,唐疾飞,金恒光等.从医院评审标准看医疗安全管理的改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12):709-711.

[5]陈飞.论儒家“慎独”思想的医学伦理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6):77-78.

[6]韩祖斌.恪守医生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J].江苏医药,1990,(11):582.

[7]方燕君,郑晓.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J].重庆医学,2010,39(16):2231-2233.

[8]葛建一,葛国曙,熊威.论医院床位管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53-56.

[9]唐维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考[J].中国医院,2009,(13):2-6.

上一篇:经费管理与规划下一篇:美国学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