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快乐

2024-06-22

和谐快乐(精选12篇)

和谐快乐 篇1

一、多种教法, 激发兴趣

成功的快乐教学, 是在吃透教材内涵的基础上, 若干教学手段合理利用、优化的结果。快乐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善于充分挖掘教材的快乐因素, 利用多种手段激趣。如在课堂适时地推出挂图讲解, 或潇洒地几笔画出他们喜爱的动植物, 或教读一首根据教学内容编成儿歌等等。那些小家伙一定会陶醉于无限的乐趣中, 在这有声有色的乐园里, 他们兴奋的眼神和那欢天喜地的神色, 正是教学成功的明显迹象。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 是智力开发的钥匙。在教学四年级作文时, 我依据小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饲养画眉鸟、兔子、乌龟、玉燕……上课时, 让学生来夸一夸带来的小动物, 看谁的小动物最惹人喜爱, 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写作欲望。有的学生说:“我的‘墨龙晴’金鱼吞食真有趣, 它吃食时竖起身子, 张大嘴巴, 先把食物吞下, 又吐出来, 这样好几次, 才将食物吃下……”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 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在愉悦的活动中习作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

2. 优选教法,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小学生的认识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的学习是以无意注意为主, 而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的特点引起的。如果教法千篇一律, 或生搬硬套, 学生就会感到厌倦。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根据儿童的特征, 结合教学内容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采用直观演示, 电化教学, 动手操作, 猜谜语, 歌诀, 组织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刺激学生在乐中求知。

3. 力求多学科整合。

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遵循教育规律, 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创造性地将语文与美术、音乐、自然、劳动、品德与生活、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进行互相渗透、融合和跨越, 提倡多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提高素养, 萌发兴趣

扎实的基本功是教师业务成功的基础, 而其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则是化教育艺术化的标志, 它是保证快乐教学实施的重要基础因素。这主要包括:

1. 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 讲求“准”“精”“趣”。

“准”, 是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逻辑严密, 准确无误, 击中要害。“精”则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有意注意时间短, 所以其语文课堂语言精炼, 简明扼要, 讲解点拨尽量精辟简练, 争取“一言而解惑”, 抓住要点, 开辟思维新空间。“趣”, 是要求教师教学课堂语言形象、生动、亲切自然, 富于表现力和幽默感, 以营造快乐气氛。

2. 别致精美的板书设计, 讲求“精”“美”“实”“新”四字。

板书是加强学生记忆, 激发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应是内容的高度精炼与形式的形象美观的和谐统一。快乐教学, 板书应讲究“精”“美”“实”“新”四字。“精”, 是指内容精炼, 图形线条简单;“美”, 是指结构匀称, 布局合理, 形象生动, 给人以美感, 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新”, 形式新颖独到, 给人新鲜感, 奇特感, 激发学生丰富联想;“实”, 是指准确全面地表现教学内容。

3. 以教师洒脱、优美、自然、大方的教态维持学生的兴奋, 也是快乐教学的要求所在。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对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李吉林老师说的那样, “教师情真, 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 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 才能在学生的面前开拓其思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 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三、充分激励, 体验成功

教学时, 我根据学生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 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 在注重实效的同时, 对练习的层次、方式、题型等做科学的安排, 适时适当的安排一些游戏、竞赛、开放性练习等, 让学生活动成功的体验, 升华学习兴趣。

1. 明确目的, 抓住中心。

快乐教学是为保持学生有意注意和保持高涨学习激情, 以维持最佳思维状态, 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激趣求乐, 即“以学为乐”。快乐教学要通过愉悦的情绪, 热烈祥和的情境去突破重难点, 提高能力, 陶冶情操。课堂所有活动皆为此目的服务。快乐教学并非单纯玩玩闹闹, 所以要摆正中心, 切忌主次错位, 喧宾夺主。

2. 恰当得体, 简单易行。

快乐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要科学得法, 不宜太繁杂和太难以操作, 不宜太多, 要新颖生动, 简单易行, 便于广大学生都参与。过分追奇求异, 只会使学生单纯追“趣”, 而忽视知识学习。

3. 尚美原则。

快乐教学的最佳境界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 即讲究教学美、语言美、教法美和教具美, 等等, 要建立课堂整体美, 以美求趣。

四、师生互动, 激趣启智

“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出习题, 学生念答案”的“填鸭式”“满堂灌”模式必须摒弃。快乐教学, 则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从新颖多趣的师生双边活动入手, 达到“乐中求学”的目的。

明代教育家王仁讲:“大抵童子之情, 性喜游而惮拘检”, 又有人言“游戏可以给学生快乐、学识、经验、思想和健康” (陈鹤琴语) , 因此, 通过游戏消化知识, 也是快乐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样, 重难点知识在游戏中会同加了糖的牛奶一样, 使他们感到香甜可口。例如, 我为完成拼音字母教学设计的“邮递员送信”和“兔子找兄弟”游戏, 学生参与热情高, 习题完成又快又准确, 课堂效果较好。此外还有“夺红旗”“放气球”“开保险箱”“看谁能通过”等游戏, 都是在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最佳情境, 增强课堂情趣的好方法。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兴奋剂”,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依次成功的喜悦, 就会激发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因此, 教师要注重创设让学生获取成功的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总之, 快乐课堂是维持学生注意, 高效利用时间, 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的教学思想, 追求学生自主性与教师指导性的和谐一致, 追求形式美与内涵美的完美结合。

摘要: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开心果”, 学生乐在其中;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创造坊”, 学生能够生动探索;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助推器”, 学生能获得全面发展。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老师, 就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打造快乐的语文课堂, 真正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和谐变革。

关键词:语文课堂,快乐,和谐

和谐快乐 篇2

——新观小学庆祝六一儿童节

5月30日上午,新观小学欢歌笑语,全体师生欢聚一堂,举行“快乐和谐,童心飞扬”为主题的“六.一”表彰大会及文艺汇演。新观乡人民政府乡长戴xx、副书记何xx等领导和同学们一起欢度“六.一”儿童节。

首先开始的入队仪式上,43名新入队的少先队员,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在队旗下庄严宣誓,一张张笑脸上,写满幸福和骄傲。学校对过去一年中表现优异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和“好儿童”进行了表彰。蒲xx校长向全体少年儿童致以节日问候,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并向大家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大家遵守校纪班规,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回报社会。

表彰大会上,戴乡长等党委、政府12位领导牵手贫困留守儿童,分别资助了该校12名学生每人200元;党委、政府并向学校捐赠现金6100元。戴乡长在讲话中向广大少年儿童表达了节日的祝贺,他告诉留守儿童他们并不孤单,党、政府和全社会都在关心帮助着他们,希望大家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脚踏实地,勤奋学习。

在《大家一起来》的舞蹈中,文艺汇演拉开了帷幕。整台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热烈,振奋人心。《爸爸妈妈听我说》、《老师亲、妈妈亲》展现了幼儿园小朋友的天真可爱;《三字经》、《算一算》等反映了小朋友不忘祖国优秀文化;《吉祥谣》舞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街舞少年》、《crazy》跳出了中学生的朝气与活力;魔术《消失的水》让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小品《孝顺父母》让大家捧腹大笑之余,多了一份思考„„精彩的表演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和不断的喝彩声。

和谐课堂 快乐英语 篇3

一、培养师生感情,激发求知欲

做学生时候,我们就有这种体会和那个老师关系好感情好,就乐于学这门功课。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但是,和谐的师生的建立并非容易的事情。我们不仅要热爱孩子,尊重孩子善待孩子。还要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和技巧。

如何建立和谐的老师和学生关系呢? 教师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微笑。微笑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最基本的手段。灿烂的笑容可以使得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能直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微笑不仅要大方的送给成绩好的同学,更要毫不吝啬地送给成绩差的同学, 因为,把微笑送给成绩差的同学,带给他们的是一种信任,鼓励和期待,使他们能消除自卑感,轻松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没有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无法突出英语的语言教学特征。

2.目光。教师上课一定要把目光洒向学生,不要一味看教材和教案。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各种各样的情感:期待,赞赏,鼓励等。这种目光能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紧随教学步伐。学生都希望老师能看得起自己课堂上能注意自己。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滋润,感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他们也会反过来爱老师所教授的学科。心理学研究表明目光对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产生直接作用,巧妙的运用眼神进行情感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3.语言。语言是教师使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语言能直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用亲切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直接表达对学生的态度。幽默滑稽的语言健康精彩的开场白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

健康精彩的开场白常常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谚语格言开场: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以悬念设问开场;以奇闻趣事开场;以幽默笑话开场。

英语课开始时,老师即兴寒暄几句,对调动学生情绪,吸引学生到课堂情境中来大有好处。例如:Nice to see you again .How are you today ? It’s fine today . I am sure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in class . Do you think so ? Did you enjoy yourself at the weekend ? You had a P.E. lesson , are you tired ? 这种亲切的问候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无形中,拉近了师生距离。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生涯是人生中最美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有意义的度过这段美妙的时光。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新鲜和神奇的殿堂。

1.教学内容不仅局限在课本上。我们可以采取许多手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首先,引导学生课前查找关于课文的信息预习课文,对新课文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另外,课后拓展性的作业也很重要。例如:在学完了book7 Mdoule4 中的Oliver Twister 这篇课文后, 要求学生课下在网上查找 主人公的命运和结局。学生很感兴趣,争先恐后的发言。即锻炼了口语,又培养了他们的能力课外引导他们读英文版的简易读物远大前程。真正达到了操练和熟练运用英语的目的。

2.生活和课堂情景相链接。任何脱离生活的教学都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把生活中的见闻纳入课堂。引导学生用英语来表达他们的愿望和对身边事情的态度。用课前三分钟演讲(class report )创造宽松氛围,让学生各显其能,可以谈论天气,新闻,生活中见闻等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某种语言的最佳途径是置身于这种语言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只有学习语言的人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去理解语言,接受语言才会达到最佳效果。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的使用英语创造出活用英语的真实情景促使学生用英语思维养成用英语交际的习惯。

3.教学手段多样化。我们一定要苦练基本功,掌握各种教学手段适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实物模型简笔画等直观教学手段,从而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构思新颖的教具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为了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我们还要全方位的解放学生。

1.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文章来,读教师及时点拨。让学生把完型填空当成小故事来讲。把阅读理解也当成小故事来读。使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2.鼓励质疑问难。我们不能让学生机械的记忆知识点、语法点。我们上课时巧犯一些小错误让学生挑错。还可以故作不懂,请学生解惑,唤起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加深印象。课堂便会充满了活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英语演讲比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规范语音语调,保持发展对英语的爱好和兴趣,和提高对文章的接受能力。评委是不能缺少的。可以请其他教师,也可从学习小组中请学生组成,在记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平均以求公平。为了学生兴趣更高,还要设立几个小奖,对优胜者进行鼓励。

4.学生讲课活动。此活动有广泛的参与性,这种讲课必须简单,有趣,最好带点课外补充,时间是五分钟。内容可以是开放性的,形式短小要求不高,因此,深受学生喜爱。它只用几分钟,但是能使学生在课外深入钻研,广泛参考资料,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5.英语小游戏。我们只要开动脑筋,可以想出很多小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填字、单词接龙、组词游戏、单词接力赛。竞赛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团体小组的,获胜者给他们自己小小的纪念品做纪念。还可以比赛一口气读完一段课文,看谁读的快,因为读的快,告诉学生,读的快本身是阅读能力强的表现。学生争相表现。

四、合理的进行教学评价来提高学生自信心

高中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很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敬爱教师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准确合理的评价,能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内在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始终处于了此不疲的学习状态中。

1.鼓励为主,因材施评。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多表扬,扫批评多肯定少否定的原则。太多的批评指责会使学生恐惧,使课堂气氛紧张和凝固。现在的高中生思想情感脆弱,情绪波动大,稍有不慎会使师生间产生无形的裂痕。

总之,课堂评价要适时的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进行提醒和启发,例如:It doesn’t matter.Great;Wonderful;You can do it;excellent;Very good;That is intersting;Good idea;I am glad to hear that;Well done .这样,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有大胆的表现,才能和老师愉快的合作。

2.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我们常常把评价权利交给学生。这是一种诱导模式,促使其在课堂上认真想大胆说专心听。提高他们的评价分析能力,锻炼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胆魄,培养了他们完善的人格。Do you agree with him ? is he right ? Is there anything else about the question ?

总之,只要教师将爱撒向课堂,将爱注入学生心田,就能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身心得到发展。 

作者简介:

构建和谐快乐的英语课堂 篇4

一、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重视感情投资, 通过自己的言行, 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能够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在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应多设置日常生活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渗透着浓浓的英语情境氛围。初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刚开始还是比较简单的, 而且也充满了趣味性, 因此在备课时, 尽可能把这些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景中去。

在日常教学中, 我注意使用情景教学法, 以听说训练为主导, 以课本教学为依托, 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 紧扣教材内容, 使教学活动尽可能置于语言情景中去进行, 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运用能力处于最佳状态, 并在此基础上联想、综合, 充分运用任务性教学, 进行创造性学习, 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助于清楚地把所有要教的单词、短语、建立直接的联系, 有利于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 避免不必要的翻译。中学生活泼好学, 模仿能力强, 对具体形象的内容较易接受, 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 自制力较弱。若采用这种方式, 就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吸引注意力, 也使他们把生动的, 直观的形象与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 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 在教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 教师可让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Tom、Jack、Bill站列黑板前。学生们很明显地看到Tom最高, Jack次之, Bill最矮, 这样学生会很自然地说出:Tom is taller than Jack;Jack is taller than Bill。老师再简单地发问Who is the tallest/shortest of the three?学生自然会回答:Tom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Bill is the shortest of the three。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让教学过程富于乐趣

教学不应只是平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 更多的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互动对话、实践创造, 随机生成与资源开发的过程。它是教师及时捕捉课堂上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 利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资源展开再教学的过程。

(1) 引进戏剧表演, 丰富课堂内容。为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同时也突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 在教对话时, 我有意识将其排成小短剧, 并配以简单的道具, 创设出一定的语言环境。然后, 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让其他学生担任评委,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机会, 提高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表演积极认真, 评委们全神贯注, 凝神观看, 不时发出笑声。这种练习不但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还能提高学习兴趣。

(2) 利用游戏活跃课堂, 巧妙实设计游戏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 创设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 模仿能力强、好玩、开朗、好表现是中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需要合理安排游戏使学生在轻松互动中学会知识。如:教师授完音标时, 可给学生不同的音标进行拼装组合。找对时, 大家要鼓掌读出来要是拼错了, 同学们就说No, 学生会觉得英语课妙趣横生, 在这种气氛中学生就会倍增对英语学习的乐趣。

三、要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情感激励, 鼓励为主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古语说的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 他们佩服、喜欢任课教师, 才会喜欢上他的课, 才会对英语感兴趣。在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形成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

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赞许的姿态、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 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 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与满足, 这就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增添他们的勇气, 鼓起他们的自信。

例如有时上课故意迟到并向学生说:“I am sorry, I am late.May I come in?”学生不约而同地大笑“Come in please.”有次我感冒咽喉痛, 于是讲课前我难过地告诉大家“I have a cold and a sore throat.But I will try to speak as loud as possible.”许多学生同情地说“I am sorry to hear that.Can I help yeu?”我平静地问“Can you listen carefully?”“Yes, of course.”在特定的环境中, 师生间的简单问答, 既说明了学生对某些功能意念项目已熟练掌握、运用自如, 又体现了师生间融洽的关系, 为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展开打了情感基础。

快乐阅读和谐成长 篇5

翻读《胡适散文》其中一篇叫作《差不多先生传》的文章吸引了我。

再次翻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才发觉别有洞天。

读此篇文章之前的我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应是一位“差不多先生”吧。数学老师叫我做几何题时,过程写的流畅一些。我知道我做的几何题

是对的,就差不多了语文老师让我在做复习题时写字好看一些,解题时再详细一些。我自认为字能看清,点到了题意便差不多了。科学老师提醒我在做计算题时,多注意格式,我感觉答案对了便好了,又差不多了。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时时刻刻地出现这样的差不多。其实,我的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差不多。家人们都叫我把房间收拾的整洁一点,我总是说:“我能找到东西放哪里了就可以了,差不多的。”吃饭时,妈妈总叫我边吃饭边看书,我总回答:“我不会把书当饭吃就好的,差不多的。”……就这样,“差不多,差不多”在我的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着。

读了《差不多先生传》后,我略懂了些许。在某些时候说差不多,可以认为做人是乐观开朗。在某些时候说差不多,其实是对自己的放纵。可能有些人会不相信我说的这句话,但只要去读读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我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感触的。

差不多先生小时买红糖却错买成了白糖,他认为差不多,会免去他的自责,差不多先生因生病请医生时说差不多,因而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这不是对我们的.警醒吗?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差不多”先生数不胜数,而又有多少“差不多”先生会认识到一味的差不多反而会照成人生的悲剧呢?我们的生活中,难道真的可以处处说差不多吗?其实不然,差不多是毁坏自己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胡适先生在文末也曾说过:如果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那么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对此,我深有同感,若真的是差不多到了极点,我想我们现在这个科技化的社会可能会退化到原始社会那般吧。

和谐课堂 快乐学习 篇6

一、角色互换 真诚交流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首要条件。课堂上,老师应放下架子,敞开心扉,与学生真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如在复习《观察图形》时,有一道题目要求根据描述特征画出五个小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但许多学生画不出来。由于平时这类题目大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提供几种立体图形让学生选择,学生就忽略了立体图形的画法。其实他们头脑中是有这个立体图形的轮廓,只是用绘画形式来表现有一定的难度。这时,作为教师我本该做示范,但绘画能力差的我也画不好,怎么办呢?我情急生智:“要画好这个立体图形需要有一定的绘画技巧。老师也画不好。但邱同学画得很好,咱们请她来当我们的小老师好吗?”于是,邱同学就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面画,我也拿着纸和笔认真地学着画,并告诉学生待会儿比一比谁画得好。学生看见老师也在学,又要比赛,就更认真了。完成后,我特地展示了我和几个画得比我好的学生的作品:“他们比老师画得好!”于是我顺水推舟:“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当中很多人在某些方面都可能是我的老师。今天我是你们的老师,将来你们都会成为我的老师。因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这次角色互换的教学,让我感觉到:课堂上,老师应多给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课堂既和谐又快乐。

二、活用教材 快乐思维

特级教师徐斌曾说,数学课的快乐应该是一种思维的快乐,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游戏等形式的快乐。如何才能让学生徜徉于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快乐生活之中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快乐课堂的基础。要想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展示天地,成为学生快乐的享受场所,教师的前期就要对教学内容作全面、灵活的处理。

在教学《找最小公倍数》时,我一改过去“找倍数——找公倍数——找最小公倍数”的“纯数学”范畴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从解决“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墙砖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分米?”从这个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和探索中,从“引发猜想、动手操作、探究发现知识”,一步步地建立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再在枯燥的“纯数学”中学数学,学生自然乐于探究、乐于创造,课堂成了学生思维的展示天地,成了学生快乐的享受场所。

三、课堂“争论” 各抒己见

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这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论;有争论,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才能得到尽情发挥。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搭建和谐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发问、争论,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凸显个性、唤醒个体创造的潜在意识。

在讲评《圆柱与圆锥》的习题时,有一道习题,引起了学生的争论:广场上有一个圆柱形花柱高3.5米,底面半径是0.5米,花柱裸露在外面的部分都布满鲜花。如果每平方米有42朵鲜花,这根花柱上有多少朵鲜花(得数保留整数)?通过计算,这道题的得数是461.58,题目的要求是得数保留整数,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462朵。这时候,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表示有不同的意见。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这道题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值。因为这样花多了一朵就太挤了,不好看。应该用去尾法,答案应该是461朵。”“我不同意,我觉得用去尾法,少了一朵,就空出了一个地方,也不好看。”两种不同看法的学生就争论起来了。学生都知道,在求制作一件物品的用料时,如需取近似值,一般用“进一法”;在求往容器里装东西或用已有的材料做物品时,如需取近似值,一般用“去尾法”;除了这两种情况外,其他如需取近似值,一般就采用“四舍五入法”。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这道题目情况比较特别,因此有了学生的争议。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后,首先肯定了他们的看法。因为那么大的面积,多一朵或少一朵都不容易看出,不会影响效果,并且题目要求算的只是一个近似值。但学生的争论,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说明他们已经明白了学习的目的,并且也有了交流自己看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吗?

和谐产生美,和谐缔造快乐;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让我们引领学生跨出传统教学的“三味书屋”,走进和谐、快乐的“百草园”吧!

和谐快乐 篇7

课堂上师生是互相配合的, 但是教师并不能完全注意到课堂上的方方面面, 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教研室活动。笔者所在教研室实行集体备课制度, 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聪明才智, 在集体智慧之下, 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吃透教材, 将教材知识点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吃透学生, 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程序设计。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关键环节, 对提高学生质量和水平而言, 也取决于教师备课的能力。为了让各位教师深刻意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教研室作了六个统一:统一课时、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学习目标、统一课堂作业、统一信息反馈。几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让教师真正体会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英语教研室教学水平有了长足发展, 更为可喜的是学生的英语成绩直线上升, 效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一、科学整合教材, 统一课时安排

集体备课中我们根据自己学生的特有情况, 在教材基础之上进行了科学的整合。一方面以教材为载体, 把教材内容适当地进行调整和增减, 另一方面在整合的基础之上重点突出,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加一目了然。在整合教材基础之上, 我们再统一课时安排, 这样充分调动了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 大大改进了教师对于教材的照本宣科状况。

科学整合教材可以进行调整和组合。所谓的调整和组合可以是单元之间的调整组合, 也可以是一课之内的调整组合。使用最多的便是单元之间的调整组合, 教师将教材中的相关话题进行调整, 使其更适合学生的兴趣和自身能力的发展,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册书都有简单的章节和复杂的章节, 有充满乐趣的章节和较为沉闷的章节, 我们把简单的章节放在最前面, 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成就感进而促使其学习兴趣的保持, 并且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之上为学习较难的章节打下了基础。我们可以交替使用充满乐趣的章节和较为沉闷的章节, 学生稍感沉闷的时候就会快乐起来, 节奏的转换反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尤其是对快乐的章节充满了渴望, 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一课之内的调整即调整和组合某一节中相关的几个部分。如果一节课经过调整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话为何不进行相应的调整呢?但是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习惯按照顺序来学习, 所以有时的调整, 他们可能并不适应甚至还会排斥。教师要提前备好课, 要将这一节的知识融会贯通, 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不受到顺序改变的影响, 如果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调整之后的高效, 那么调整就成功了。征服了学生就能在课堂之上实现和谐、快乐、高效。

科学整合教材还包括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相应的修改, 某些地方可以增加, 某些地方可以删减, 某些地方可以改动。如果课文内容离学生实际情况较远, 不妨大胆进行修改, 让学生能在课文中看到真实的生活, 这样学生才能更有兴趣去学习, 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可以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修改。

教师应科学地整合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使教材更适合自己的学生, 科学安排课时, 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我们需要寻求有价值的提问, 通过有价值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热情和思维的活跃。我们教研室就每节课的问题做了大致的界定, 当然这是在深入探讨基础之上确定的。探讨中大家一致认定一堂精彩的英语课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那么, 歌曲的高潮如何体现出来呢?这就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所以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针对性、激励性和灵活性, 但是不能为了趣味和灵活随意提问。课堂提问必须是有的放矢的。教师要利用课堂提问调整课堂节奏, 利用课堂提问引入知识。难易程度、提问时机、提问对象、期望答案等都是课堂提问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所以成功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不容易, 需要教师认真备课, 深入了解学生。我们在尝试中还发现如果课堂提问能将课程内容很好地衔接起来, 就能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一篇关于演讲的课文中我们设计了五个问题, 学生分开回答。最后再将五个问题汇总给学生, 学生会发现把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演讲稿子, 他们在惊喜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语法的运用认识。

三、重视课堂上的及时反馈

英语教师常常苦恼于英语学习总是需要课后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最终效果, 当堂的学习效果总是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教研室加强了对课堂及时反馈的重视。课堂及时反馈对于教学有很好的提醒作用, 可以让教师意识到自己备课或者课程设计是否需要改进, 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而加强课堂的及时反馈需要体现出及时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课堂时间其实并不长, 短短45分钟怎么能够确实起到及时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实时监测着学生的动态变化, 掌握学生心理, 了解学生心态。及时反馈可以使教师迅速发现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教师要在反馈的基础上迅速调整, 直到找到最佳方法。课堂的及时反馈要有多样性和针对性,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课程反馈的方式不同, 要根据情况改变反馈方式。

和谐快乐 篇8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和谐快乐,组建小组,学习内容,评价

和谐快乐的课堂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强调全体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角地位。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倾听者,而是主动探究知识的主体者,合作中,学生能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实现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享受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由“被动学”变为“我要学”。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那么,中学思想品德教师该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和谐快乐的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阐述几点个人观点和看法。

一、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组员分工

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潜能,科学合理地分组是前提。分组时,要对班里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性考虑,如要考虑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性格、纪律、思维活跃程度、组织能力等[1],每个小组内要有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位置也要相邻近,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合作讨论。另外,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织能力和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为小组组长,每次进行小组学习时,组长要对每个组员的学习工作进行分工,当然,小组组长可实行轮流制,有利于激发每位组员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每位组员都有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有利于促进班里每一位学生成长。

二、精选有价值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激活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

合作是一种重复性劳动,没有合作讨论意义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所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精选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同想法与观点,实现思维火花碰撞,从而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产生想知道别人观点与看法的急切心理,进而产生合作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迫切需要[2],如此,才能达到愉悦、高效的学习目的,进而促进和谐快乐教学课堂构建。

比如,学习《难报三春晖》这一节内容时,在“爱的践行”这一探究活动中,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了漫画视频《母亲节》,漫画内容大致为一个人运用漫画的形式,回忆了自己出生到长大成人母亲为自己做过的平凡又伟大的事情,如教会孩子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绑鞋带、系扣子、洗脸、梳头发、做人的道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围绕“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可切合自己切身体验、具体事例进行讲述,每个小组组长进行记录,之后全班交流。

之后,我结合学生的讨论,过渡到了“孝敬父母是不是对父母言听计从、盲目顺从的愚忠呢?”这一问题,正式探讨这一问题之前,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了图片资料:埋儿奉母的故事与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你是否赞同郭巨这种孝敬母亲的方式?”然后,继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对此问题发表见解,随后在全班进行讨论。

这样,通过在课堂上设置这两个讨论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能力得到了提升,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符合“和谐课堂”教学理念,另外,讨论内容具有值得讨论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孝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知,即孝敬父母不可以只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上,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我们收获的也会是甜蜜;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孝敬父母的内涵应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当亲情与法律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做出正确的选择,孝敬父母是在道德与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三、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和谐快乐课堂特别注意小组评价。所以,在各小组完成了合作学习任务后,要对每个小组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评价时注意小组整体评价,即要把小组视为一个整体,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如对小组合作中的积极性、参与度、思考度、合作度等,都给予公平、客观的评价。另外,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即多对各个小组组员说一些表扬和肯定性话语,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享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如此能增强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建立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自信心,为小组合作学习迈向成功注入新的催化剂。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求知、发展,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对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有着极大促进意义。所以,我们要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此种模式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实现和谐快乐教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崔前.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和谐课堂.新校园(阅读),2015-08-25.

和谐快乐 篇9

一、慎重选题,明确习作实践活动的指向性

融体验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新颖习作实践课堂没有统一的教材,也没有一定的内容体系。因此,我觉得选题是上好习作实践课首要而且是最重要的条件。

1.结合学生生活选题

我们选题可以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来,又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如《肯德基的畅想曲》《我的暑假我做主》《你会包饺子吗》等,促使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其研究身边问题的兴趣。又如,我为了让学生体会母爱——这世间最美的爱、最无私的爱,我组织了《“我的母亲”照片展》活动,把感受伟大母爱化为一个个平凡的瞬间。我与学生一起回忆自己生病时妈妈是怎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的,一起回味自己小时候受了委屈总是投入妈妈的怀抱,一起回味妈妈为我烧的那碗荷包蛋,一起回味那个风雨交加的傍晚妈妈来接我的情景等。一系列图片让学生脑海中迅速有了丰富的表象。这样,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伟大的母爱原来是那样的平凡,一句句诗一般的语言就迸发出来了。有的说冬天凛冽的寒风里,母爱是那最美的花,永远开在我的心中;有的说母爱是那温暖的港湾,让饱受风霜劳累的小舟停泊;有的说母爱是那手中的红笔,批阅着我的对与错……

2.结合学校、家乡特色选题

学校是一座舞台,让学生体验各种角色;家乡是一块沃土,为学生提供了生活空间。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和家乡的特色来选题。就说我们宝带小学吧,因为我校位于苏州古代名桥宝带桥畔而得名。我们开展了自编童谣活动:“宝带桥,唐代造,千年风雨仍挺立。似飞虹,跨运河,通途两岸福生灵。造桥人,功卓越,浩然长气千古存。宝带校,神韵显,时代新貌聚一堂。宝带人,宝带魂,个个都有鲲鹏志。齐努力,共奋斗,跨越宝带奔世界。”学生的习作可真是“思接千载,心游万韧”。再如,让学生走进农村,去开展《茶乡飘香》《刺绣之美》《东山橘子红了》的习作实践活动,利用乡土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生活视野,也为爱家乡的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

3.结合当代热点选题

我们的学生十分关注当今社会热点,我们可以结合这个来选题。如关于环保热点的:《奇思妙想变废为宝》《我“爱”的口香糖》《雾霾的日子里》……这些活动能让学生留意身边的环境,懂得了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能为社会、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又如《牵手民工孩子,共建阳光书屋》《走近公益广告》等,这些习作实践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二、注重过程,体现习作实践活动的自主性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老师要注重活动过程,摆准自己的位置,“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用在习作实践课堂中也是很恰当的。

如针对“景物描写是学生习作中的一大弱点”,我把习作课堂搬到小花园,开展“寻找那片绿”活动,让学生们变成了自由的小鸟。学生三五成群,看看、闻闻、摸摸,甚至有学生趴着、躺着,感受桃花的“落英缤纷”,沉浸在春天的氛围中。于是,学生的笔下立刻有了“灵气”。如“小草碧绿碧绿的,从泥土妈妈的怀抱中醒来,破壳而出,瞧,它们正享受着春光浴呢!小草怎么会这么绿,是春姑娘吻的。”“樱花与众不同,它长在花托上的茎又细又长,支撑不起来,所以看上去就像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还涨红了脸。”儿童天生就是幻想家,脑海里装着说不完的奇思妙想,老师要做的就是打开这扇窗。

再如,我们组织了亲子活动——快乐家务,很多学生的作文都很有创造性。有学生把擦玻璃写成了与“污点敌人”做生死拼搏的战斗篇;有学生把洗碗中的叠碗比作了“大鱼吃小鱼”,俨然成了游戏篇;还有学生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切黄瓜”,结果学生笔下的“切黄瓜”成了“流血篇”,别具风味。看来只有注重过程,并让学生们的自主性贯穿活动的始终,这样的习作实践课堂才是行之有效的。

三、优化设计,提高习作实践活动的趣味性

习作实践课堂能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倾向得以充分发展。在习作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使全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去,有一次写小实验,我们准备写《水的奥秘》。因为小学生觉得水实在太平常,没什么兴趣,所以可以设计一个“趣味竞猜游戏”。教师出示几杯装着不同液体的杯子,请学生猜猜哪一杯装的是“纯净水”,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进行游戏。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评价,并引出活动主题。

又如,“智者闯关”“创意表演”等都是非常吸引学生的游戏形式。学生会踊跃参与,甚至连最调皮、最害羞的学生也会兴奋不已。儿童的表现欲望是十分强烈的,只有增强了习作实践课堂的趣味性,才能让每个学生有一个属于自己动手又动脑的充分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

四、开放课堂,发挥习作实践活动的灵活性

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生活实践,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传统习作教学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封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发展。习作实践课堂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灵活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开放的教学场地

习作实践课堂的场地可以说是宽泛的,是局限于教室的语文课无法比拟的。如学校中的食堂、操场、花园,学校外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敬老院、工厂、养殖场、农场等,学生还可以在那里体验生活,学习技术,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2.开放的教学时间

40分钟的课堂,有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有必要打破40分钟的限制,将室内的教学进行拉伸。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进行学科合并,合作活动。另外也可以额外申请,把习作实践课堂的时间延长等。

3.开放的教学内容

习作实践课堂是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广阔背景中开展活动。周围环境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适当选取和补充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素材。

4.开放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极力倡导营造开放民主的学习气氛,给学生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促使其主动经历有价值、有创新的自主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做事有始有终、有毅力、有恒心的品质,又巩固了知识、开拓了思维,结出创新之果。

和谐快乐 篇10

一、以激活学生主动表达激情为前提, 创设人人参与学习课堂

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体现尊重学生的人文化教学理念。英语课程教学所倡导的的面向全体学生就是为了激发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自由学习的快乐。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 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主动表达。

建构人人参与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投入到课程学习过程中, 更好满足学生的主题能动发展需要。首先, 为学生营造亲切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氛围, 让学生能够自由快乐参与学习, 增强学习的能动性。其次,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 让学生有更为自由的表达话语权。再者, 尊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差异, 引导学生能够通过相互讨论和争辩的形式来深化理解感知, 体现课程的发展生成性。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激情。

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 更能体现学生的主观学习需要。例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 (Fun with English) 8AUnit 2 School life的“Reading School lives”教学中, 可要求学生在通读理解基础上围绕“What is about your school life?”来相互表达交流, 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能参照阅读学习内容深入理解感知。学生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 能够带着学习兴趣阅读课文, 教师可布置一些思考题目, 像What is the difference life in a British school with life in an American school?来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来相互表达交流。以这样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表达激情, 更利于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

二、以营造自由快乐探究情境为关键, 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潜能

课堂教学旨在为学生提供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交流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和基本运用技能。围绕和谐来引导学生自由主动探究, 能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内驱动力, 激活自身的学习潜能和兴趣。

以自由快乐探究为核心, 创设与文本学习内容相似的学习情境, 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还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保持高涨的激情。教师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情境表达教学任务, 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同时, 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同桌、小组、师生等载体来相互交流, 形成一定的互动学习氛围。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探究予以必要的引导和点拨,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学习思维, 提高语言运用准确性。

营造自由快乐探究情境,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例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8AUnit 4 Wild animals的“Reading Giant pandas”教学中, 可建议学生就Why do we like Giant panda?来引导学生主动表达交流。要求学生能够围绕阅读中描写熊猫的外貌特征以及科研价值意义等方面来综合思考交流。通过这样的探究, 学生能够有效增强学习的潜能兴趣。

三、以鼓励多元自我展示才能为引导, 造浓亲师信道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将语言知识传授过程变为他们学习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 更能深受学生的喜爱。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 建议学生能够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让学生在教师的鼓舞和激励下更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提高学习的信心。

多元化展示才华, 要为学生提供可展示才华的机会, 可通过运用故事演讲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学习激情, 让学生有争先的精神;运用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论辩, 让他们和而不同, 鼓励学生自由的交流, 提高语言学习思辨能力;运用英语手抄报、学习园地等方式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在模仿学习中不断提升学习的信息动力。

如前所言, 以创设和谐课堂学习情境为前提, 鼓励学生通过生生交流探究, 师生表达互动等来创设具有情趣和情境式的课堂学习环境氛围, 鼓励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过程中自由主动表达, 增强学习的认知感悟。创设和谐课堂学习情境更是课程以生为本, 人文化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是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有效助推力。

参考文献

快乐“老玩童”,和谐新社区 篇11

志同道合,凝聚新团队

说起这个“开心果队”的成立,队长乐开云说,乐队队员年轻时都曾是活跃在文艺舞台的音乐爱好者,有的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省级比赛中获得过名次。现在,他们都已是享受天伦的年龄,聚到一起完全是凭着对音乐的满腔热情。成立之初,由于乐队没有经费,队员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根据乐队的统筹需要,自掏腰包购买了如扬琴、琵琶、大提琴、板胡和二胡等乐器,并共同拟定了规章制度,订制了统一的服装,确定了排练的固定时间和地点。

“我们一直在朝着‘业余团队专业化’的目标不断努力着。乐队自1998年成立以来,每个队员都有很强的自觉性,平时排练几乎从来没人迟到或早退,更别说是缺席了,就算偶尔有特殊情况的都会提前请假。”队长乐开云无不自豪地说。

72岁高龄的李材树说,记得刚参加“开心果队”时,他们这些上年纪的成员,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读谱子、背谱子,一首看似十分简单的曲子,要熟练弹奏不出差错可能要看上半个多月。每个队员对自己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宁愿起早贪黑地背乐谱,也从不允许自己在表演时弹错一个音符。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们的努力,现在队员们拿上乐谱只要看上几遍就可以演奏,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着时间的流逝,队员们不仅熟练掌握的曲目多了,配合也开始变得默契,目前乐队已能合奏100多首中外名曲。每次社区街道或是别的单位要举办一些文艺演出活动,一旦受邀乐队都会积极参加。时间一长,这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乐队,在华阳镇颇有名气,深受大家的喜爱,许多公司开业和私人寿宴、婚庆也开始频频邀请乐队。这些“商演”给乐队带来了一些收入,但队员们却谢绝了个人的酬劳,将这些钱用于服装、乐器等方面的投入。乐队长说,演出是为了享受音乐,不为金钱,邀请方的称赞和一份简单的工作餐就是对大家的肯定。

雅俗共赏,和谐新社区

每个周日的晚上,“开心果队”就会在社区院坝的空地上敲起扬琴,拉起二胡,吹起笛子,演奏一首首民族器乐曲,或为前来散步的居民即兴唱歌、跳舞伴奏,成为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每这个时候,都会被居民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蒋阿姨常常带小外甥来这里散步,第一次看乐队的表演就被吸引住了,“这支乐队的技术没话说,不管你唱什么戏曲或是歌曲,他们几乎都能跟着你走。我家的小外甥尤其喜欢来看,一到星期天晚上就闹着要来听演奏。”居民王小姐说:“我喜欢唱歌,有时候还与他们合作。有了他们的伴奏,比在歌厅唱卡拉OK有意思多了!”

乐队的活动吸引了社区的众多居民,不少居民希望加入乐队一展所长,今年58岁的蒋先凤就是其中之一。她说:“我退休前是一名音乐老师,教的是声乐,平时也爱拉二胡。退休后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干什么都觉得没劲。最近听说这里有个业余乐队,正好我会拉二胡,所以每次都过来取取经,向拉二胡的师傅请教技术,希望以后也能成为乐团的一员。”

紫阳社区居委会主任周红告诉笔者,作为一个刚成立不久的社区,摸索出一套适合社区、适合居民的文化生活一直是居委会工作的重点。自从有了这个“开心果队”,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似乎一下子有了主题,各类文化活动、文艺演出等都丰富了不少,连居民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

随着乐队名气越来越大,成员也越来越多,现在一线队员已经达到了20人,还有众多的替补成员。队员中年龄最大的有75岁了,最小的也有58岁,个个都有一定的乐器演奏技艺,有着较高的音乐素养。排练时队员们团结一心,互相配合互相指导,创造了一个友爱和谐的民乐家庭氛围。

从华阳镇文广局退休的吴开银说,每次排练和演出完,大家心情都非常快乐,感觉也年轻许多。我们这个乐队,不图名,不图利,只图自己有个好心情,能活跃社区文化生活,让居民群众乐一乐,让社区有个和谐的氛围。

和谐快乐 篇12

社会如此, 课堂教学也如此。上好一堂课, 不仅是学生的享受, 而且是教师的追求。看到学生兴致勃勃的笑脸, 眉头紧锁的沉思, 豁然开朗的回答, 老师会有一种成就感。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充满快乐、感悟喜悦、彰显个性、多元评价, 呈现出勃勃生机, 营造出和谐而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思考中享受快乐

思考是艰苦的过程, 更是享受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是痛苦的, 但上下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 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 确实是一种享受。有的时候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得不到保证, 对学生的思考过程没有引起重视。由于思考时间的不足, 大大抑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其实, 教师只要给予学生充分享受思考过程的时间, 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虽然, 思索过程中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 意味着要花很多的时间, 或许还会一无所获, 但这却是一个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需要, 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与快乐。

二、数学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喜悦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的时候, 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 更多的是“体验课程” (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如果教师通过导课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初中数学八年级 (上) “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教学是安排在学生已熟练掌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 我们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生活实例, 让学生感悟“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的知识要点, 带着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评价, 这样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这样简单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要点, 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并不枯燥乏味, 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 把感悟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体验、主动地领悟。学生在感悟中产生师生之间心灵的碰撞, 乐此不疲地探索, 充满激情地进行价值创造。

三、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快乐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失去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在传统教学中, 教学执行着单向的“培养”活动———先教后学, 学生跟着教师走, 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 我将学生按每组6人分组,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动手实践:1.制作等腰三角形纸片, 并标上顶角、底角、腰、底边。2.把纸片对折, 让两腰重叠在一起。3.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什么? 4.讨论你们的发现, 写出结论。此要求提出后, 学生有做纸片的、折纸片的、度量的、议论的等等, 汇集成一片, 整个课堂呈现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热烈气氛。学生纷纷展示各自的成果:1.两个底角相等, 2.两腰相等, 3.折痕是对称轴, 4. 折痕是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 5.折痕把底边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不但对“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且能积极参与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过程, 亲身获得数学知识,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学生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兴趣,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兴趣倍增, 学习效果良好。

其实教学如同社会交往过程一样, 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集结在客观条件与主观要素的网络关系中, 师生的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在其间主动获取体验, 享受快乐。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是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如果被动地接受, 愉快、求知欲从何而言。在教学中, 如果能舍得“耗费”师生交往的时间, 对教学而言则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 意味着合作,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 意味着是一种分享理解, 是生命活动、成长和自我表现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享受着交往中快乐的同时, 也在共享着彼此带来的快乐。

四、数学课堂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彰显自身价值

长期以来,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一种评价方式, 那就是表现为被评价者的倾听, 被动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评价。其实, 评价也是一个主动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在教师和其他同学评价之后留一点时间给被评价者自己, 引导他们以自我表现作为参照标准, 结合老师、其他同学等外部评价, 对自己在学习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反思性评价, 学生就会在评价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及弱势领域。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而且有助于学生优势潜能的发掘, 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的, 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孙倩.课堂教学中和谐生成策略研究[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2004.

[2]张洁.让快乐溢满课堂——浅议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生成[J].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 2004.

上一篇:三控管理下一篇:中国传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