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理论

2024-08-01

和谐理论(共12篇)

和谐理论 篇1

1 和谐论理论渊源

1.1 古代和谐论

2004年9月16—19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我国在此后几年中, 形成了对“和谐”的研究热潮。

其实, 和谐思想, 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人看来, 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在两周时期, 太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论断, 他在《国语·郑语》中提出“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万物归之。若以同裨同, 尽乃弃矣”的和谐思想。《易传》中, 也极力提倡和谐思想, 并提出了“太和”观念。北宋思想家张载指出:“太和所谓道, 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 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 (《正蒙·太和篇》) , “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在这里, “太和”便是道, 是最高的理想追求, 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左传》用“如乐之和, 无所不谐”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

我国和谐思想在儒家、道家和佛家中, 又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与提升。在儒家, 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的“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 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道家学派的典型代表有老子的“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老子》第二章) , “挫其锐, 解其纷;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 (《老子》第五十六章) , 以及庄子提出的“至阴肃肃, 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 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 (《庄子·外篇·田子方》) , “阴阳和静, 鬼神不扰, 四时得节, 万物不伤, 群生不夭, 人虽有知, 无所用之, 此之谓至一。” (《庄子·外篇·缮性》) 等思想。佛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是“能善和谐, 造作业果, 转轮生死, 无有穷已……能如此者, 即是众生真善知识。不毁净戒能修禅定, 增长觉慧能坏恶趣, 得解脱道观四谛方。” (《无明罗刹集》) , “佛之遗嘱, 以戒为师。师训七支, 弟子奉行。莫令污染, 仁让贞信。和雅真正, 战战兢兢, 动静和谐, 故言以戒为师也。” (《四念住》) 。

在西方, 毕达哥拉斯派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 其和谐观揭示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某些和谐现象, 为艺术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和观点。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黑格尔认为各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单子论》和黑格尔的和谐思想, 以及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怀特海的合生思想、哈贝马斯的和谐观等等, 这些都表明西方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 可以说, 它植根于哲学, 又在政治学、社会学中表现出来[1,2]。

1.2 当代和谐理论

从和谐论的理论渊源来看, 早期的和谐思想, 源自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和谐”认识, 从自然界的和谐有序运转, 得出了启发, 并将之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与实践。到了近代、现代, 和谐论的研究, 基本上都是从社会学方面着手的, 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和谐社会”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其内容也很少涉及到自然界的“和谐”, 或者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和谐”。

1987年, 席酉民先生在《和谐理论与战略研究》的著作中阐述了其观点, 认为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 其理论的核心基础是, 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 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1989年, 席酉民、汪应洛、李怀祖在《和谐理论》中, 对社会经济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负效应, 提出了一种降低负效应使系统最有效发展的“和谐发展理论”[3,4]。

1999年1月18日, 张国庆在知识论坛上发表了《和谐发展初论》, 以及随后发表的《论和谐发展》和《再论和谐发展》, 从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角度, 提出了和谐发展理论。2006年, 张国庆又从发展学角度, 分析了人类社会的显性危机和隐性危机, 构建了发展学学科架构, 倡导符合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此时的和谐论, 已经基本拓展到了广义的生态系统。2012年4月10日, 随着张国庆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了《生态健康概论》, 以及稍后发表的《和谐论概述》《生态论概述》和《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 和谐论已经基本融入了广义系统, 此时的“和谐”, 对广义系统来说, 既是系统的最佳状态, 也是系统的理想目标, 还是系统朝理想目标进化的过程。至此, 和谐论已经拓展到了广义的系统, 已具理论雏形[5,6,7,8,9,10,11,12,13,14,15,16]。

2002年, 刘长明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后, 认为该理论尚在一定的缺陷, 他认为和谐发展是在物种平等的思想指导下, 人类自觉吸取大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智慧, 促使生态系统内部进行良性互动、协调共进, 从而优化生态系统, 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2005年, 刘长明、刘明辉又分别从经济学和政治学角度对和谐理论进行了阐述。2006年, 刘明从社会公正角度指出, 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 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2006年, 袁吉福从代价论角度分析了和谐发展代价的特点与付出方式, 认为社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更是如此, 当代和谐发展也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负面代价, 我们能够肯定的只是产生的负面的代价不会危及总体和谐的局面[17,18,19,20,21]。

2 和谐林业的内涵

林业是“人·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维护社会、生态系统和谐的主体之一。和谐林业应以“人·地”系统为对象, 以“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的关系。因此, 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 全社会参与协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 采用生态化技术, 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关系, 倡导生态文化, 维护人类心理系统与生理系统健康, 实现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共荣。

3 和谐林业研究进展

张国庆分别于1999、2002年发表的《和谐发展初论》与《全民参与, 按需育林, 和谐发展中国现代林业》, 初步从和谐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和谐林业定义与发展策略[7,8,9,10,11,12]。随后又在2003年发表的《试论和谐林业》中探讨了和谐林业的内涵。此后, 和谐林业的研究进入高峰期, 按照中国知网检索, 至2012年9月底, 重要的有关“和谐林业”研究论文多达57篇, 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余方银 (2004) 和张培洁 (2006) 从林业的经营对象、原则、思路3个方面论述了和谐林业理念;王学兵 (2006) 从发展学角度提出了和谐林业定义, 并根据我国林业现状, 提出了我国和谐林业发展策略;万承永、曾德庆、万青 (2007) 从生态建设、林权改革、城乡统筹、建设平原林业和现代林业角度, 分析并提出南昌市创建现代和谐林业事业的建议对策;吴静平 (2006) 运用和谐林业理论, 论述了森林法的作用, 指出了我国现行森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修改意见;曹文等 (2006) 从财政政策角度提出了国家应当制定以公共财政为主, 全社会多渠道投入支持和谐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张冰新 (2008) 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 阐明林业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上探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武雷、刘立成 (2010) 从林业文化角度, 提出了我国林业持续和谐发展的对策[22,23,24,25,26,27,28,29]。

4 我国和谐林业发展对策

(1) 林业现代化。我国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激活行业活力, 因而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原有的思维惯性, 进行林业体制改革, 从而加速我国林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2) 林业生态化。只有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 将生态学规律融入到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中去, 人类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林业生态化就是将林业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态化, 按照生态学、社会学规律, 发展林业, 促进林业系统功能充分发挥, 使林业系统发挥其生态化样板作用, 促进社会这个大系统生态化进程, 从而达到林业与社会和谐的目的。

(3) 林业社会化。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林业发展必须遵从社会学规律, 将林业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融合起来, 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才能够促进林业的和谐发展。

和谐理论 篇2

春暖五月,电子系一年一度的师生联谊赛已经拉开了帷幕,于5月8日开展的师生乒乓球赛,5月10日开展的师生足球赛,5月11日开展的师生篮球赛都在我系师生的共同协作下圆满的完成。这些比赛不仅锻炼了老师们和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同时更加加深了我系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强了我系的凝聚力,在运动中一同挥洒汗水、切磋技术,给老师们和同学们一个别样的平台,进行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师生之间的沟通。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应是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大学。作为大学核心角色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人际关系模式既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又关系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应该呈现出宽容、和谐、平等、交流、互动的特征。因此,构建一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大学师生关系新模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无论是高校还是高校师生,都必须对良好和谐的大学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切实转变态度,改善目前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高校领导应以教育家的眼光看待师生的主观感受,要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中高度重视教师的全面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文化。

但是,当前在众多高校,包括我们学校中,还存在着诸多师生之

间不和谐的因素,其原因无异于一下两点,首先对于教师群体,他们因在年龄、学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呈现明显的多元性特征,既有学生接触较少、关系疏淡的教师,也不乏热爱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其次,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因处于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和价值观形成时期而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很容易随着所处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变迁或自身状况的变化而表现出易变、多变的特质。

那么,如何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一个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一个更和谐的校园,成为了现在高校师生共同关注的焦点。教师应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其获取职业生活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关键,学生一辈子的尊重和敬仰是其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给学生以充分的关爱,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杰出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只有与自己尊重的教师有深层次的了解与沟通,才能学习到更多课卷上学习不到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从而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创造更为卓越的人生。

作为我系的一年一度的一项重大的活动,我认为其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师生联谊赛在我校的开展,给学生们营造轻松的体育氛围,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在平等、理解、信任、互爱和互助等原则下,利用师生互动,激发参与的热情,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师生联谊赛非常适合师生,由于报名方式灵活,比赛中双方都获得乐趣,让学生体会到与老师并肩作战的和谐。同时通过举办师生联谊赛,也能引导更多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与老师进行平等的沟通,塑造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

我相信,师生联谊赛在我系的开展只是一个开端,在今后的道路上,让我们系的师生一起构建一个更和谐、平等的沟通平台,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的校园!

“和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篇3

关键词:和谐教学;科学哲学;图示法

一、教学系统性和谐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或交互性、有序性、动态性、协同性等特征。

整体性是和谐教学的基本特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理论自然科学把自己的自然观尽可能地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同样,和谐教学也要尽可能地将教学过程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内容和教法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活生生、有思想的要素。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局部功能,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调动和协调起来,将各个要素的局部功能转化为整体的功能,从而发挥和谐教学的整体性作用。

关联性或交互性是说,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应该相互作用,消除不应有的对立,彼此渗透、中和与融合,从而达到和谐。在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是至关重要的,紧张的师生关系难以构成和谐教学。关联性要求教师与学生加强联系,深入了解学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要求教师注意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挖掘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的潜力,比如学生学习努力与否与学习态度有关,而与智力无关;要求教师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动,促成学生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比如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学术沙龙和进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事实证明,这比单纯自学效果好。

有序性是说,和谐的教学必然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不是和谐。一般来说,教学过程是按照“组织教学—讲授—讨论—小结”的程序进行的,倒置就显得混乱。有序性也表现在所教内容中,比如,先概念后原理、先简单后复杂、先易后难。还有,按照规律去教学就是有序,否则就是无序,有序的教学必然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和清晰性。

动态性是指,和谐教学不是静止的学习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学过程,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即教学任务与学生原有认识水平的矛盾,促使这一矛盾的转化与解决。也就是说,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由教师向学生转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由主导者变为辅导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思考者。“教学相长”就是以互动促发展的动态教学过程。动态性要求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参与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协同性是说,和谐教学不仅有序、互动,而且各个要素还应该相互协同。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作用与协同是和谐的必要条件,只作用不协同,就会产生冲突,只有在协同基础上的作用才会产生同一、产生和谐。比如,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内容与形式的协同。没有协同,也就不会有和谐。

要做到教学系统性和谐,应该把握好8个关系:

1.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既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也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讲授、引导、辅导与指导都要围绕学生进行。学生的学习、实践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与和谐教学是不相容的。

2.导学与自学的关系。导学与自学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的具体化。教师要给学生足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导学中学习,在讨论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一句话,在实践中学习。

3.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难的深的内容要精讲,略难略深的要略讲,不难不深的不讲,让学生自学,教师督查。不分内容一概采用一种形式是不可取的。

4.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一味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是不可取的。科研应该包括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而且学术研究对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转化为研究成果,以教学促科研。

5.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学艺术不等于教学效果,但能够促进教学效果。教学艺术不等于教学水平,但能够反映教学水平。教学是一门艺术,但不能为艺术而忽视教学效果。加强教学艺术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事实上,能够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6.备课与讲课的关系。备课是讲课的前提和基础,备好课才能讲好课。备课的形式有两种:手与脑。手的准备是写出详尽的教案,脑的准备是在脑中形成教案,并不一定要写出来,或者只写一个提纲。我认为,从手到脑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脑的准备是胸有成竹的表现。创造性的教学是不应该受制于教案的。

7.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不是能力,但可以促使能力的发展。获得了知识,还不等于具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8.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课外更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课内与课外是互补关系,忽视那一个都是与和谐教学理论相悖的。和谐教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协同。如果说课内教学主要讲理论,那么课外主要是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和没有实践的理论都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

二、教学规律性和谐

教学是有规律的。和谐教学必须是按照规律进行教学。符合规律就是和谐,否则就是不和谐。我将教学规律概括为三条:内容与形式统一、结构比例协调和认识与心理统一。

首先讨论内容与形式统一规律。和谐教学必然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定的教学内容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而一定的教学形式则表现一定的教学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在大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很重要的,一看就能懂的内容学生可以自学,不需要教师去讲。教师应该讲授新内容,而且信息量要大,教学内容的新奇性和信息量大小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当然,内容新和信息量大并不否认教学方法和手段不重要,只是内容相对于形式而言更突出。教学形式只有和一定的内容结合时才是有用的,否则就是“花架子”。

其次探讨结构比例协调规律。在教学系统,所谓比例协调是说,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比例结构,比如在50分的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讲授、讨论、小结的比例为2:20:20:8。当然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但一般来说,组织教学和小结的时间肯定少于讲授和讨论的时间。违背了这个原则,教学过程肯定是不和谐的。这一规律要求教师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而把

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在课外自学和实践。

最后讨论认知与心理统一规律。大学生是有较高认知能力和心理素养的群体。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教师要有一定的认识,一定要了解学生。认知与心理的统一也就是智商与情商的统一。学习过程中智商固然重要,但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情商。很难设想,一个智商高但缺乏意志力的人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这个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其非能力因素的培养。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智力和心理都健全的人。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认识规律,还要掌握心理规律。心理学表明,当两个既有差别又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时,往往可以提高认知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认知和心理规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审美性和谐

美是和谐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不表现美的系统不是和谐系统,不表现美的教学也肯定不是和谐教学。一般来说,教学中有两种美:一是感性美,另一是理性美。感性美是指学生直接感受到的感觉美,包括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理性美是学生理解知识后的意境美和哲理美,这种美是经过训练后形成的。从感性美到理性美是一种境界的升华,一种思想的飞跃。因此,使学生从感性美提升到理性美是和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和谐发展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我看来,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学生在教师的教诲下,学会研究事物的态度和掌握研究事物的方法以及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和谐教学是一个审美过程,是感性美向理性美转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变是大学教师的崇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形式的美。我把这些不同形式的美概括为新奇美、简单美、和谐美和对称美。

新奇美是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新是前所未有,奇是超常。正因为新,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前所未知,才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因为超常,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倾心。但新奇不等于标新立异,不等于奇谈怪论,也就是不能脱离教学内容随心所欲地创造新奇。

简单美是指教学过程明了、内容明确。追求简单性近乎人的一种本性。爱因斯坦曾说,“逻辑上简单的东西,当然不一定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但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在基础上具有统一性。”他自称是一个在“数学的简单性中去寻找唯一可靠源泉的人”。简单美要求人们用最简洁的形式、最少的概念和原理说明最多的内容。科学研究是这样,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应将复杂内容转化为简单明了的内容,也即将所讲内容根据其内在逻辑性,用简洁的语言陈述,或用图概括,从而使学生对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在讲授科学哲学时,我采用的图示法就是简单美的应用。

和谐美意味着有序与统一,意味着节奏与韵律。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协同,达到整体的和谐。和谐美包括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学环节比例合理与结构有序等,它是感性美与理性美的统一。和谐美要求教师尽量运用各种美使自己进入角色,使学生进入意境,双方在和谐的气氛中达到认知和心理共鸣。

对称美在形式上表现整齐。教学中内容的起与伏、节奏的快与慢、语调的扬与抑、结构的张与驰、讨论的问与答、状态的动与静等都是对称美的表现。还有教学本身的教与学、老师与学生、整体与部分、控制与反馈等也都是对称美的表现形式。充分利用对称美,可以使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气。

科学哲学家库恩曾经指出,在新科学理论的建立中,科学家对美的考虑有时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对美的考虑超过了对真的考虑。对于教学过程,美的考虑有时也起决定性,因为美可以陶冶情操,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发现美、创造美、利用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和追求。在进行能力培养和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美,从中得到真的启示,善的教诲,美的熏陶。

因此,美是一种动力,学生在感性美的熏陶下一旦进入理性美,就有了一种无需外力强迫就能自觉学习的境界。美是一种启迪,当学生在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所学内容由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状态进入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状态时,就是美的启迪使然,美的启迪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加强、思维得到升华。美是一种教化,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心智上和思想上的熏陶与教育。

四、教研相长性和谐

教学与科研究竟是什么关系?我认为,教学和科研不是“相抑”,而是“相长”。对大学教师而言,教学是立业之本,科研是立说之道。偏废哪一个都与高校教师这个称号不相符。“教研相长”是我们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理念。同“教学相长”一样,教研也是“相长”的。仅教学不研究是“教书匠”,相反,则是“研究员”。教授成为“教书匠”对大学是一种危险。同样,教授成为“研究员”对大学也是一种危险。在大学里,没有纯粹的教学,也没有纯粹的研究,应该“教学中有研究”,“学中有思”,“研究中有教学”,使教学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理念上,我认为“在教中学”的观念要转变为“在研中学”,树立“在教学中研究”和“在研究中教学”的研究理念。大学教师不仅要贯彻“教学相长”的观念,更要贯彻“教研相长”的理念。只有教学与科研和谐统一的教师,才是有希望、有前途的可持续发展型的教师。

五、和谐教学的一般方法

结合以上和谐教学的四个规律,我引申出四种一般方法。这些方法是:整体法、协同法、审美法和渗透法。

1.整体法。从整体出发,把握教学全局,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条件和设备如多媒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知识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整体。整体方法要求教师善于从整体高度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善于从各种渠道获取有用信息,特别是从学生那里反馈的信息,以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过程不断趋于和谐;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知识结构整体性和能力结构整体性的培养。所谓知识结构整体性是指所学知识体系由概念到规律,即由知识点到知识面和知识体的系统过程,使学生按照“问题→理解→运用→综合→创造”的过程形成知识结构的系统化与条理化。所谓能力结构的整体性是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克服“有教育,没能力”的旧教学模式。

2.协同法。和谐就是协调、融洽之意,作为系统的教学,其构成要素必须协调、融洽,否则,教学过程就难以开展。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与之适应的形式如讲授、讨论,使得内容与形式统一。在教学中,协同就是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教学结构比例协调合理、认

知与心理相统一,也就是要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系统科学告诉我们,一切系统问题都是诸多“变元”的相互作用与协同问题,系统的要素不仅要相互作用,而且必须协同包括对立协同(对立统一)、差异协同(正/负,生态平衡)、同质协同(阴/阳协调,价格波动)等。协同学的序参量原理也表明,序参量(有序程度的度量,是宏观参量如温度)支配子系统的行为,它是协同效应的表征和度量,是子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好的教学效果也必然是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构。

3.审美法。利用教学中的各种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开发智力因素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各种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提升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甚至胜过对于知识的追求,因为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通常说的真善美,就是在真和善基础上的美。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学生追求美、创造美,在美的教诲和熏陶中得到智力和精神上的升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深入挖掘美、利用美、创造美,以美的真谛教诲学生,提升学生的境界,恐怕是大学教师的神圣使命。

4.渗透法。在我看来,教、学、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备课、讲授、讨论环节无不与教学和科研密切相关。备课不是教师按照指定教材罗列内容,更应该把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成果渗入其中。讲授也不是“照本宣科”,更应该有所创新。讨论不是随意“聊天”,而是针对所讲内容的某些重要问题深入探索,这些问题很可能就是教师要研究的问题。就教师而言,教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既是熟悉内容的过程,也是提炼新思想的过程;既是思考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只有对所教课程非常熟悉,才能“熟能生巧”,才能在研究中“如鱼得水”,或者说教学中形成、提炼的思想和观点才能功能地呈现于研究中。

六、和谐教学的具体方法——图示法

哲学是抽象思辨的,图示是直观想象的。能否把抽象思辨的哲学和直观想象的图示结合起来一直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形象与抽象、逻辑与历史、综合与分析、整体与部分、详解与略解的和谐统一,尝试着用图示的方式讲授科学哲学这门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图示教学。我把图示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整体图示、分解图示和比较图示。

整体图示是指把一门课的主要内容按其历史或逻辑发展的顺序以简洁明了的图加以概括。它就像一本书的目录,通过它使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概内容。以后的教学就按此图展开。我把科学哲学按其历史发展脉络分为萌芽时期、酝酿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并在图上标出每个时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流派。通过整体图示,学生对科学哲学的发展概况有一个整体上的大概了解。

分解图示是指对整体图中的每一项内容如代表人物和流派的思想进行系统、全面和详尽的图示。它包括一系列图,每个图都是依据人物或流派思想的内在逻辑性展开的。比如,逻辑经验主义的图示按维也纳学派、柏林学派展开,而每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又按其思想发展展开,如石里克的实证原则、意义标准、分析命题、综合命题等。学派之间、代表人物之间的思想联系也在图中展示出来,例如意义标准的发展从维也纳学派到柏林学派经历了石里克的实证标准、卡尔纳普的验证标准、赖欣巴赫的概率标准和亨普尔的整体标准。在讲解中我不仅着重思想和观点的形成过程,更注意对它们的论证和分析,因为科学哲学家们不仅有新思想和新观点,而且他们对其思想和观点的论证分析更为精彩。这对于学生写学术论文很有用,因为论文是要论证和分析的,不仅仅是描述。教学实践证明,学习科学哲学家对其思想和观点的论证分析方法,的确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内容选择的就是科学哲学,而且有一定的水平。

比较图示是指将所讲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图示。在科学哲学的教学中,我把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四大流派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和理论进行纵横比较图示,指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对立和差异。科学哲学内容庞杂,学派林立,观点众多,而且有的概念很相似如范式、研究纲领、研究传统、信息域等,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比较图示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复杂内容和相似概念的理解。

一般来说,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教学的共同要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教学的共同目标。在大学,图示教学是否普遍有效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检验,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和谐理论 篇4

关键词:和谐,企业团队,建设

1 引 言

对于企业而言, 团队建设已经成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1]。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依赖于个人的奋斗, 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团队精神, 企业构建团队的目标是取得高绩效, 即高效团队, 只有达到和谐的状态, 员工以及其构成的团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潜能, 达到高效的目标。

2 和谐管理理论简介

“和谐管理”是某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 以和谐为主线, 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具体途径, 为特定的主题提供解决方案的管理活动[2]。和谐管理理论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战略, 战略的制定取决于环境、组织和领导特征, 而和谐主题是组织在特定的发展时期和情境下, 为实现组织长期目标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或要完成的核心任务。和谐主题一旦被确定下来, 总能够找到相应的和则与谐则解决方法的组合。“和则”的作用是应对组织中“人的永恒的不确定性”, 从而调节人的相处甚至组织之间和组织与社会间的相处; “谐则”是用来指导在给定的资源约束条件和目标下去追求优化的基本原则。围绕和谐主题的和则与谐则的互动耦合, 可以形成和谐的组织运行机制, 从而保证组织健康运行和取得良好的绩效。

3 对和谐团队建设的理解

本文将和谐团队理解为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 保持思想、认识以及步调的高度统一, 营造一种和谐的团队文化, 充分发挥团队的综合能力, 带来团队整体效益最大化。其核心内容包括目标、沟通、信任、合作、氛围、领导以及以人为本。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需要领导者建立合理的规范, 促使成员达到共识和遵从规范。团队成员之间有效沟通、合作, 互帮互助互信, 都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这需要团队领导者创造环境与机会, 让团队成员之间从生疏、防卫、动荡、排斥过渡到熟悉、开放、稳定、接纳的状态, 以减少组织内耗, 充分发挥团队效能。因此, 和谐团队建设要素应包括目标、关系、规范和领导。

4 和谐团队建设的不和谐因素及对策

4. 1 和谐团队建设的不和谐因素

4. 1. 1 团队成员暴露出的不和谐因素

( 1) 人际关系。信息化的时代, 企业迎接的员工大多是新生代员工, 热情、自信、思维敏捷、不服输、求知欲及表现欲强, 有着相当的冲劲, 但同时, 表现出情绪易波动, 不善控制, 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工作之前, 这些新生代员工独自处理问题的经验较少, 也不太懂得与人相处的技巧与方式, 因此面对压力和挫折, 心理承受韧性较弱。

( 2) 工作方式。作为当前社会管理高层“60后”、“70后”前辈们, 其工作严谨、讲求奉献和规则, 但是管理理念落后, 在旧观念的引导下, 即使有好的人才、制度和方法也不能健全管理体系。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人生观, 面对新的技术和知识, 两代人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碰撞。

( 3) 学习能力。不同学历背景下, 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及素质也参差不齐, 对于学校好学历高的员工, 很容易就能接受并转化新知识, 但是对于那些学历不够高、学校不够好的人来说, 需要一段时间接受知识, 同时“硬件”上的缺失与“软件”上的不足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诸如自卑低落、茫然无措等不良情绪, 并进而变得不敢表现自己, 谨言慎行、畏首畏尾, 成为团队中的“边缘人”[3]。

4. 1. 2 企业团队管理中的不和谐因素

( 1) 团队组织结构。好的团队组织结构应达到单位、部门和岗位职责、权力之间彼此有效的协调、配合、补充和替代。现有的组织结构应当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企业的发展要求。如果团队的建设得不到组织结构的支持, 很容易出现人与事不匹配的现象, 人员结构不合理, 成员的地位和素质上存在很大差异, 以至于团队成员的素质和能力达不到岗位的要求。

( 2)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训体系。团队的成功需要塑造成员之间积极的协同效应, 为了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程度, 必须通过激励机制的构建, 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问题突出, 激励手段单一, 缺乏长效激励, 加之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影响, 造成员工流失率增加, 严重影响了团队的稳定性。团队的成长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 不仅培训成员的素质能力、业务技能, 还培养员工对团队的献身精神和团队价值观, 团队成员培训后的能力提升和个人成长, 对团队绩效和团队管理者来说皆是一种合作共赢的结局[4]。

( 3) 缺乏规范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个体成员之间的竞争和攀比会破坏团队工作,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 分配结构不合理, 工资制度随意性大, 收入增速会由于成员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进而影响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缺乏绩效考核, 员工的努力得不到认可, 工作得不到公正的评价, 就会产生惰性, 消极对待团队工作, 逐渐脱离组织, 阻碍了团队的发展。

4. 2 和谐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团队建设

根据和谐管理理论解决团队建设问题, 应当将各种措施放在一个体系化的框架下考察。以提高企业团队的和谐性为主题, 构建和谐的企业团队, 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4. 2. 1 和则基础上的团队建设措施

和则的主要目的是应对“人的永恒的不确定性”, 并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等和谐相处, 它的作用基础是建立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

( 1) 创造能够影响员工情感、认知以及行为的以人为本的文化。

( 2) 营造一种支持性、让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

( 3) 对员工进行培育, 提升员工对组织的信任, 使员工具有归属感。

4. 2. 2 谐则基础上的团队建设措施

谐则是处理管理中硬性组织手段和制度优化的基本规则[5]。对于企业来说, 应建立并有效实施以下几个制度来提高团队和谐度:

( 1) 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 2) 制定公平合理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 3) 实现薪酬与绩效挂钩制度。

( 4) 优化团队组织结构。

4. 2. 3 和谐耦合机制分析

紧靠上述结构优化、制度和文化氛围的简单叠加来构建和谐团队是不够的, 而要对其进行有机的整合。一方面, 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薪酬和绩效管理等制度的优化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和制度条件; 相关制度的有效执行, 大大提高员工对组织的信任, 从而能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 企业以人为本的文化和满意的工作环境能保证相关制度的顺利执行。

4. 3 和谐团队建设的基本模型

无论从什么方面着手构建和谐团队, 都必须从团队领导对环境和团队的认知开始, 辨识各阶段的和谐主题, 并围绕主题, 基于谐则机制来构建完善支持系统以实现整体优化; 同时, 基于和则机制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调动员工乃至部门的积极主动性, 并注意二者的有机耦合, 以维持组织的和谐发展[6]。根据上述对于和谐管理理论和和谐团队建设的分析, 我们建立了和谐团队建设的基本模型, 如下图所示:

5 结 论

和谐团队建设以和谐管理理论为支持, 以以人为本为基础, 构建和谐团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对企业系统和谐有序地进行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谐成就高效, 和谐团队的构建为企业团队取得高效的成绩打下坚定的基础。因此对于和谐团队建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玉香, 徐丙臣.基于“九型人格”构建和谐团队[J].人力资源管理, 2009:58-59.

[2]席酋民, 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3]苗利娟.80-90后员工的特质及管理[J].企业文明, 2013 (8) :54-56.

[4]姚裕群.团队建设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9:57.

[5]张传芹, 周栩.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提高员工忠诚度探讨[J].价值工程, 2009 (10) :132-133.

和谐理论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意义 篇5

和谐理论的哲学思考与实践意义

和谐理念离不开深厚的哲学基础.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需要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效率优先和社会公平原则集中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理性的哲学思考,将使我们对和谐理论的认识与实践达到一个新境界.

作 者:马新民 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江苏,盐城,224005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3)分类号:B0关键词:哲学 矛盾 和谐理论 实践

简析和谐移民新村建设的理论资源 篇6

关键词:移民新村;和谐社会;理论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2—0040—02

建设和谐移民新村,解决移民问题,实现移民的和谐发展,是改善民生、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构建和谐移民新村离不开一定的理論指导,能够对和谐移民新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的理论资源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外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

追求和谐是中国先人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和”被奉为自然界的基本法则,并被广泛应用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方面。“和”的理想追求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实现“天人合一”,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在社会领域就是“大同社会”理想。总的来看,中国先人社会和谐理想具有三个特点,并对和谐移民新村的建设具有启示价值。

1.和谐移民新村具有以安定有序为核心的美学特征。在中国先人眼中,和谐是一种美,它是以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团结友爱作为重要特征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向人们展现了一处人们和谐相处、安定有序的美妙世界。我们应该将构建和谐移民新村的历史进程看成是一个追求和谐美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移民构建和谐新村的自觉性、主动性。

2.和谐移民新村的建设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文化特征。虽然中庸之道的思维方法容易抑制个人创造性,但“中庸”的思维方法对人们解决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一个社会能否实现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方式和文化观念。和谐移民新村的建设也离不开一定的文化观念的指引。因此,要塑造能够有利于构建和谐移民新村的文化力量。

3.和谐移民新村的建设必须以移民个体的身心和谐为基点。和谐不是一种外在的装饰品,而是一种个体的内在需求。人不仅在与他人、社会、自然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需要获得“和谐”这种必需品,而且人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其自身必须具有对和谐“产品”的自给自足的功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都反映了个体人格的塑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和谐移民新村的建设也必须以移民个体完美人格的塑造和移民个体能力的自由发挥为基础。

(二)西方政治思想家的社会和谐理想

在西方,“和谐说”作为一种理论学说最早出现在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政权必须由中等阶层来掌握,才能很好地协调利益矛盾,实现社会和谐。19世纪初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思想应运而生。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流派纷呈的现代西方哲学中也大都蕴涵有对社会和谐的理想追求。如马尔库塞理想的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宁静生存的真正和谐”。虽然西方思想家的和谐社会思想有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对和谐移民新村的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1.和谐移民新村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断探索的曲折的历史进程。西方思想家的和谐社会理想追求长达二千多年,仍没有达到理想境界。这启示我们,构建和谐移民新村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超出现有的条件,正如马克思讲的,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构建和谐移民新村必须从实际出发,把和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注重对现实矛盾和问题的克服与解决。

2.和谐移民新村的建设必须以移民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为动力源泉。总的来看,西方思想家普遍重视社会个体能动性的自由发挥,并视其为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构建和谐移民新村的历史进程是和谐新村的实现与个人自我实现、自由发展过程的统一,必须将移民视为建设主体,注重发挥移民在和谐新村建设中的作用。

3.和谐移民新村的建设必须以社会系统机制的发展和完善为客观条件。西方思想家大都将和谐社会的建构视为一个社会诸多机制完善的系统工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实证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等。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社会各领域都有了发展,各主体因素之间的关系都协调了,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构建和谐移民新村必须以系统的观点来指导实践。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是在批判继承和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杰出思想的基础上,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而形成的科学和谐社会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未来的和谐社会应该表现为人、自然和社会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协调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和谐移民新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移民新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移民与迁入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具有相互依存性,“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1]。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看作是未来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我们现在提出要构建和谐移民新村,其中移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是和谐移民新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张解决人与自然对立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我们对自然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因此,构建和谐移民新村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好自然环境。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移民新村建设必须将移民个体的发展与和谐新村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理想状态的和谐社会中,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成为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一方面,社会关系的和谐将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因此,移民新村建设必须尊重移民个体的发展,把移民个体发展和和谐新村的发展统一起来。

(三)人与人的和谐——进行和谐移民新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移民与移民、移民与迁入地居民、移民与干部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并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社会性动物,社会也无非是人们彼此发生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又认为,“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4] 因此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总要与他人打交道,要面对并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移民新村中,只有移民之间、移民与迁入地居民之间、移民与干部之间的利益得到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真正和谐。

三、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执政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们建设和谐移民新村的科学指南。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和谐移民新村建设建设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理解和关心移民,把移民利益放在首位,以移民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移民新村全部工作的出發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移民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移民的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移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移民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移民新村的本质要求。离开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谐移民新村建设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和力量源泉[5]。

(二)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和谐移民新村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既把发展作为永无止境的目标追求,同时又把和谐作为发展的应有之义,坚持了发展与和谐的有机统一。建设和谐移民新村,从一开始就要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促进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移民新村建设是在移民新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离开发展去片面追求和谐,不仅会使和谐本身失去应有的价值,而且还会使整个新村停滞不前;另外,移民新村的建设又是在新村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只顾发展而无视移民对和谐的要求,就是发展起来了,也不会受到移民的欢迎。因此,构建和谐移民新村必须把发展与和谐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三)科学发展观展示了和谐移民新村建设的科学思想方法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集中而生动的展示。坚持以人为本,展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群众观点和路线想问题、做工作;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展示了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做好统筹兼顾的工作,坚持用创新的思路去开拓和谐移民新村建设的新格局。

总之,构建和谐移民新村,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作理论根基,需要中外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在这种条件下建成的移民新村才能发展,才能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1.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515.

“和谐税收”理论与实践探究 篇7

和谐税收是和谐社会的必然产物。就内涵而言, 和谐税收既要保持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又要体现税收自身的特殊性和具体内容。和谐税收应该注重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贯彻依法治税的思想方针, 推进纳税服务, 维护经济增长, 促进个人 (企业) 、政府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和谐税收是公平与效率并重的税收;和谐税收是法制税收;和谐税收是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和谐税收是诚信税收。和谐税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如图1) 。

二、和谐税收的理论基础

(一) 和谐社会的科学思想

和谐社会要求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税务机关作为社会系统和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为现代化建设筹集资金, 扶持弱势群体, 推进社会进步, 促进社会稳定, 从而理应做到税收的和谐, 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税收最坚实、最有力的理论基础。没有税收的和谐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蕴含和谐税收。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

税收的可持续发展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经济决定税收, 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可持续发展要求税收与经济相适应, 税收的增长应该与经济的增长保持同步, 做到税收与经济的和谐, 这也是和谐税收的应有之义。另外, 和谐税收要求税收在生态、环保等方面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这就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

(三) 税收合作信赖主义

税收合作信赖主义认为, 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就其本质来讲是相互合作、相互信赖, 而不是对抗性的。一方面, 纳税人应该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及时缴纳税款, 税务机关有责任向纳税人提供完整的税收信息资料, 征纳双方应建立起畅通的税收信息的联系和沟通渠道;另一方面, 没有充足的依据, 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提出质疑, 纳税人有权利要求税务机关信任自己。只有征纳双方诚信合作, 携手共进, 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税收环境, 才能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

(四)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是和谐税收的前提, 依据现代税收理论和税收实践的规律, 税收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定税公平, 即制度性公平;征税公平, 即管理性公平;分税公平, 实质上是一种体制性公平;用税公平, 实质上是一种权益性公平。此外, 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理解, 如果税负不公, 纳税人就会产生怨言和不平衡心理, 自觉纳税的积极性降低, 守法的纳税人也会在“示范效应”的作用下逃税。因此, 纳税人之间的和谐也有赖于税收公平原则的贯彻实施。

(五) 良性税收竞争原理

税收竞争是指各地区通过竞相降低有效税率或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措施等方式, 吸引其他地区财源流入本地区的自利行为。税收竞争的动机在于政府“经济人”假设, 而财政分权为税收竞争提供了可能。税收竞争有恶性和良性之分, 恶性税收竞争会侵蚀税基、扭曲税负、误导资本流向、增加征税成本, 最终导致双方的福利净损失;而良性税收竞争能起到完善税制、堵塞政策漏洞、提高征税效率等作用。良性税收竞争的存在为我们构建和谐税收以及征税人 (政府) 之间的和谐奠定了科学基础。

如果将和谐社会的科学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理解为构建和谐税收的宏观思想渊源, 那么税收合作信赖主义、税收公平原则以及良性税收竞争原理就是构建和谐税收的微观理论基础, 它们共同为和谐税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三、和谐税收体系的构建

(一) 优化税制结构, 强化自动稳定功能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要求, 构建有利于稳定经济且形成和谐的利益分配格局与社会公平的税制结构, 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需要优化, 凸显税制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通过税制的内部协调性和外部适应性来实现调节目标。具体来说, 就是针对我国税收调节存在单一、缺失、弱化的状况, 建立多税种、立体式、全过程的税收调节体系。以强化个人所得税为主体, 以财产税和社会保障税为两翼, 以其他税种为补充, 从个人收入的存量、增量、转让等多个环节对收入分配进行全方位调节。个人收入初始是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的, 但不会永久停留在收入状态上。因此, 单一的个人所得税难以形成有效的调控力度, 还应开征与建立个人收入分配税收调控体系相关的税种, 使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调控覆盖全过程, 缩小规避税收调节的空间, 确保收入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二) 构建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

1、改革个人所得税制, 改分类所得税制模式为综合所得税制模式。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 分类所得税制是对不同性质的所得项目采用不同税率, 分别承担不同的税负, 实行差别待遇, 体现横向公平, 在征管上还可降低费用, 减少税收征管成本支出。但是, 分类所得税制的最大不足在于仅着眼于有连续稳定收入的单项所得, 对某些所得项目不使用累进税率, 征税范围有限, 很难体现纵向公平的纳税原则, 也不能从制度上考虑家庭负担情况, 采用比例税率也不能缩小不同纳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 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使用分类所得制, 发达国家已基本实行综合个人所得税制 (如表1) , 而且考虑家庭成员的平均收入水平。从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取向看, 我国建立实施综合所得税制已是一种大趋势。综合税制模式指按年综合计算个人的全年各类所得, 实行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 规定个人基本生活支出免征额, 对纳税人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等支出免征个人所得税统筹确定税负水平和调节力度。与分类所得税制相比较, 综合所得税制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综合所得税制综合纳税人各年各项的总和, 对根据综合管理和监控。同时,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积极推进工商、国税、地税、质检等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 这项工作经杭州、济南等城市试点后, 正在全国逐步推广。到目前为止, 全国27个省市区已经建立了有领导、有组织的推进机制。全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必将大幅度降低税务部门的征税成本, 实行综合税制模式的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2、开征社会保障税、遗产税与赠与税, 保障低收入者的生存权和弱化财富的累积。

社会保障税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对社会整体来说, 可以实现收入由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横向转移;对成员个体来说, 能实现其收入由青年或就业时间向老年或失业时间的纵向转移。我国可借鉴国外社会保障税的经验, 在适当的时间开征法律规定减去或扣除扣项后的余额采用累进税率计征, 这不仅拓宽了税基, 而且也更加合理简便, 易于征收和管理;二是综合所得税制在全部收入中不仅扣除法定应扣除项目, 而且还要减除其家庭抚养费用及家庭的最低生活费用, 之后才其余额作为纳税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课征, 不仅考虑到全家的综合负担能力, 也更能体现税负公平, 使税法更具有人性化;三是综合所得税制是对纳税人全年各方面的收入进行综合征收, 要求加速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 同时, 也要求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与相互协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的迅速增长, 无论是税务部门还是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都在提高, 为全面实行综合税制模式奠定了基础。目前,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登记系统, 覆盖了4.88亿自然人的信用记录和82%的企业信贷总额。公安部正在建设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资料库等八大基础性、共享性信息资源库。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全面建设“金税”三期工程, 以实现对纳税人的社会保障税, 构建社会保障资来源的长效机制。根据我国国情, 开征社会保障税应遵循以下原则: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注意与现有社会保障缴款制度平稳衔接, 税目由少到多, 征收区域范围由窄到宽;低起点、低标准, 税率与税目的制定及保障水平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 国家财政预算安排部分社会保障资金, 其余由单位和个人以缴纳社会保障税的形式负担;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社会保障税既要体现社会公平、互助互济、分散风险的宗旨, 又要体现效率目标, 通过设置一定的激励机制发挥国家、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专门管理、专款专用, 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制度, 保证社会保障税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遗产和赠与税开征的目标是公平社会财富。我国当前开征遗产和赠与税已具备足够且充分的条件。首先,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和居民财富总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高收入阶层财富总额有些已经接近100亿元人民币 (福布斯排行榜) 。从居民银行储蓄存款余额看, 2005年底已经突破14万亿元, 如此巨额的财富为遗产和赠与税提供了稳定的税基。其次, 从立法和技术支持上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就遗产的范围、遗产的继承、遗产的处理、法定继承人和继承的顺序、少数民族的继承问题以及涉外继承等作了具体规定, 和财产所有、继承相关的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 这位遗产税的开征做好了法律与技术准备。

3、进一步完善消费税。

对未纳入征税范围的高档消费品要适时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另外, 要突破只向货物征税、不对服务和行为征税的格局, 要将高档酒店、饭店、高档娱乐等场所的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征税围。

(三) 改善征管环境与完善配套措施, 加强税收征管

实现税收制度的收入分配功能不仅要依靠税制本身的完善, 更需要征管环境和征管条件的配合。近年来, 国家税务总局在总结各地征管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四一三”工作思路, 印发了《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税发[2005]120号) , 即:建立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缴明细账制度、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制度;加快建设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加强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税源的源泉管理、全员全额管理。这些措施的落实对于界定、监控税基至关重要。

对于所得税申报制度我们还可以借鉴日本的“蓝色申报”和韩国的“绿色申报”制度, 来完善我国相应的制度措施。对于财产税的征管则要完善财产申报登记制度和财产评估准则, 使得财产税有效运行。

此外, 还应建立健全以系列制度为保证的配套措施, 如:推行个人金融投资及其他各项个人支付的实名制和信用卡制, 实行税务征管系统的信息联网, 建立社会化计算机信息监控网络系统, 将纳税人的财产、收入显性化。从这个意义上看, 税收征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的范围和力度。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经济的和谐发展, 而税收在调节社会总供求, 合理规范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着特有的功能, 担当着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重任。文章从和谐税收的内涵入手, 探寻和谐税收的思想渊源, 探索和谐税收的实现途径, 为我国和谐税收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和谐税收,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税收公平

参考文献

[1]、邓子基.从稳定经济的视角看我国的税制结构调整[J].税务研究, 2007 (2) .

[2]、张培元.加快税制改革步伐促进实现社会公平[N].中国税务报, 2006-10-08.

论和谐世界战略的理论构建 篇8

一、“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

提及“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 必先了解“和谐”的含义。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 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也一种社会状态, 是一个包容开放、互利互惠、平等公正、和平稳定的社会蓝图。和之相对, 现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所提倡构建的“和谐世界”, 有着更为详实而丰富的含义:“1、和谐世界意味着国际秩序的和平与稳定;2、和谐世界意味着国际关系的平等与公正;3、和谐世界意味着国际交往的互利与互惠;4、和谐世界意味着国际视野的包容与开放”[1]。

二、构建和谐世界战略理论的思想前提

1、历史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是理论源于实践。当前时代的实践现实是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提出的背景, 国际国内现实需要是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历史前提。

第一、倡议构建和谐世界是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寻找路径。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战略, 是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寻找途径, 且落实至世界同中国的和谐关系上, 不仅理顺了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与力图保持霸权的美国的关系, 更理顺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第二、多样性的文明同多样性的发展模式构成了世界的历史背景。“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 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 是一种客观现实”[3]。

第三、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良好外部环境的内在需求。“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 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4]。目前中国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急需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提出, 就是中国外交就中国和平发展向世界释疑、解惑、取信的一大努力, 充分展示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平崛起的决心和信心。

第四、“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战略的主张, 表明中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更高层次上追求和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已经认识到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仅仅有物质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在这个意义上, 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提出, 强化了国际事务里的中国话语, 为中国在国际社会树立了充满自信的、建设性的、负责任的大国新形象”[5]。

2、哲学前提

“和谐世界”的有着精深的哲学前提, 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哲学思想的体现和运用, 又是中华民族“和合”哲学思想的继承。

(1)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哲理为和谐世界战略理论蕴含其中。马克思主义认为,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是与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和谐世界战略不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而且也展示了对立统一规律, 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如何创造条件, 采用恰当的形式, 解决这些矛盾, 使矛盾的斗争性向其同一性方面转化, 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则是摆在世界各国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 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战略的理念, 这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运用, 也是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2)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被和谐世界战略的理念所展示。和谐世界战略的理念是唯物史观的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建设和谐世界战略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些国家的事情, 而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责任, 在这一进程中, 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应该成为有所作为的主体,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和谐世界战略理论展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和合”思想。和谐精神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内延, 此思想体现了“和合”哲学的思想, 是化解人类共同面对的冲突和纷争的理论, 为现今我国提出建构和谐世界战略的思想根基。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和合思想, 众多的思想家对其进行过探讨, 且将我国历代王朝采取协和万邦的方针来治理天下产生了深远影响。该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人同社会、同自然界之间和谐统一的追求及给人类思想的终极关怀, 演化成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普遍认同人文精神。此思想的本质为平等合作、兼容并蓄。就是不仅依“和”的要求办事, 做到不伤“和气”, 而且承认矛盾的普遍存在, 争取将冲突与纷争降低至到最小范围;既在差异里寻求交集, 使之其统一起来, 达到天人合一, 阴阳和合, 又承认事物之间存在差异性, 不千人一面。

摘要:中国特色的“和谐世界”战略为中国首度提出, 其理论构建涉及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是和谐世界”的基本内涵;其次是构建和谐世界战略理论的思想前提, 此间又包括其详实丰富的历史基础与奥妙精深的哲学前提。

关键词:和谐世界战略,理论构建,历史基础,哲学前提

参考文献

[1]李木旺:《论和谐世界战略的哲学基础》,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

[2]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战略》, 人民日报, 2005-09-16

[3]温家宝:《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战略》, 人民日报, 2005-12-07

和谐理论 篇9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现生态课堂的共生性

(1) 把尊重带进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和老师是同样平等的人,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2) 把鼓励带进课堂。课堂上教师多用些鼓励性语言, 鼓励性的行动, 可促使学生进步、帮助学生, 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3) 把幽默带进课堂。教师可以借助生动的形象, 活泼风趣的语言, 把物理课上得绘声绘色, 富有情感, 可以使某些本来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2. 设计丰富的教学过程, 体现生态课堂的多样性

(1) 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丰富物理教学内容, 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善于整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善于发现社会中的热点物理问题。比如在讲万有引力, 人造卫星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播放我国发射神九载人飞船的壮观场面及景海鹏、刘旺、刘洋三名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的过程。

(2) 丰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各种简单与复杂、单向与双向、直接与间接、多方面和多层次交往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动量定理”时, 教师可以先用这样的悬念故事引入:1962年一架“子爵号”客机在美国的伊得奥特市上空与一只天鹅相撞, 客机坠毁, 17人丧生。这些疑问并不急于需要学生回答, 主要是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 丰富的教学评价方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必须强调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在评价的组织形式上可以尝试采用教师评学生、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三种形式。

3. 设置多维课堂互动, 体现生态课堂的平衡性

(1) 师生互动。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 可以让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展开关于“重物和轻物谁下落得快”的争论, 驳斥对方要有理由, 宣传自己要有论据, 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 形成了互动的生态课堂。

(2) 生生互动。教师应创设教学环境, 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讨论等多种方式, 获得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 培养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 可以让各位同学生生互动配合着做单眼抓笔实验。使学生体会到一只眼睛能看到物体, 但是没有立体感, 判断不出远近距离这个特点。

4. 进行开放训练, 体现生态课堂的开放性

(1) 开放性提问。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利用一些没有固定或没有唯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 对学生进行训练, 可提高学生从不同途径、不同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 开放性实验。设置开放性实验, 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展开思维活动。比如在测电源动势和内电阻的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多种不同规格的实验器材,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挑选所需器材, 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本实验方案开放, 可选择伏特表和安培表及滑动变阻器来测量, 也可选择伏特表和电阻箱来测量, 还可选择安培表和电阻箱来测量, 选择不同的器材就有不同的方法。

(3) 开放性练习。开放的练习强调能力训练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侧重“多解”“思考”“研究和探索”“动手”“创造”。没有现成的方案, 都是自主完成, 不同同学设计的发电机没有标准的模样, 只要符合发电机原理, 都是正确的。

总之, 课堂是实现教育目的、达成教育理念的最直接、有效的场所, 新课程对应新理念, 教师作为课堂教育的主要实施者, 要善于利用生态理论, 构建和谐的物理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顾建华.初探新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J].现代阅读, 2011 (10) .

和谐理论 篇10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里查德·列万廷 ( Richard Lewontin) 2000年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三螺旋:基因、生物体和环境》 (The Triple Helix: Gene, Organism, and Environment) 。在这部著作中, 他使用三螺旋隐喻 (metaphor) 来模式化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基因、生物体和环境的关系, 是一种“辨证的关系”, 这三者就像三条螺旋缠绕在了一起, 都同时是因和果。基因和环境都是生物体的因, 而生物体又是环境的因, 因此基因以生物体为中介, 又成了环境的因[1]。现在, 三螺旋理论被认为是创新研究中的一个新范式, 被广泛应用到研究校企合作、公共政策等方面。本文从三螺旋理论出发, 借鉴校企合作的政府-大学-企业三螺旋模型[2]来研究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2医患关系的重新认识

医患关系是一种具有法律、经济和伦理意义的影响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关系。医患关系所涉及的利益主体有医院、患者、政府、医药公司、保险公司、媒体等。在这所有的利益主体中, 医院、患者和政府是核心的利益主体。医院和患者是医患关系的两极, 他们之间的关系好坏决定着医患关系好坏。在社会现实中, 政府对整个社会活动干预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不仅制定医患各方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 还通过竞争者、购买者、供给者和监督者等各方面的作用来影响医患关系中的各方。因此, 政府也是医患关系中的核心利益主体。

三螺旋下的医患关系是指政府-患者-医院三者之间透过组织结构性的安排, 制度设计等机制, 以加强三者资源分享与信息的充分沟通, 达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政府保障国民的健康权利以及患者维护自己身心健康的目的得以实现。和谐医患关系就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三方共同受益, 三者共赢时的医患关系。在模拟政府-患者-医院等一些关系转变过程时, 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有三种关系模型分类。

第一种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关系模式-计划经济下的医患关系模式 (示意图1) 。这种模式是从新中国建立到1986医改这段时间我们所经历医患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在国家的严格控制下总体上讲医患关系矛盾并不突出。但是, 这是以人民医疗需求低满足为代价和国家对医药机构和社会严格控制为基础以及巨大的财政负担为条件的, 注定要解体。

第二种模式是我们目前存在的关系模式—市场化下的医患关系模式 (示意图2) 。1986年《关于卫生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 揭开了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化改革的序幕。这次改革经过20多年, 据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WHO一份合作研究的报告表明, 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虽然改革使国家对医院的财政投入大大减少, 负担有很大减轻, 但是却使得医疗机构成为事实上的逐利者, 患者的医疗负担大大超出了其所能够承受的限度。看病贵, 看病难成为社会的共识。医患矛盾逐渐成为一个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 这种医患关系模式和党的路线, 人民政府的责任不相符, 和我们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公益属性相背离。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关系模式。

第三种我们要努力构建的关系模式—三螺旋下的医患关系模式 (示意图3) 。三螺旋模式通常所指就是这种类型 (见图3) 。在部分重叠的领域, 正产生一个知识的基础结构, 每一种承担其他的角色, 在交界面上出现混合组织, 也就是说政府—患者—医院除了完成他们的传统功能外, 还出现了重叠, 如患者除了和医院一起完成医疗行为, 按照规定支付医疗费用外, 还作为医院的监督者, 完成维护自己及其他患者权益的角色——准政府角色。三螺旋把政府—患者—医院关系表示为一个相对平等, 然而也是相互依赖的系统, 他们相互重叠并承接其他主体的角色。跨越这些确定边界的互动是以组织如医疗纠纷处理中心、患者支持组织等为中介。三螺旋不仅指出政府—患者—医院的关系变化, 而且在这些领域中每一个都有内部转变。它们不再以预先决定的秩序组合在一起, 但是它们会产生各种难题, 要求参与者、分析者和政策制定者去解决。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在动力

3.1 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

恩格斯认为, 国家代表着社会的公共权力, 政府即为执掌这种公共权力的主体。政府凭借其执掌的公共权力, 可以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 可以对社会公共问题做出权威性决定[3]。因此, 政府介入医患关系, 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医院的正当利益是其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职责。政府保护患者利益, 使得患者病有所医是对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 是其扶困济弱, 作为社会正义者代表的体现。政府保护医院的正当利益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 促进医院、医疗发展, 更好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需要。政府保护患者利益, 促进医院发展使其更好为人民服务必然使得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形象得到提升。

3.2 有利于维护患者的利益

医患关系和谐首先有利于患者康复。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缓解患者暂时失去其社会身份焦虑[4], 以及由于病痛而产生的绝望、烦躁以及无助等不良情绪。医务人员耐心细致、热情周到, 主动关心、同情、爱护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其次是可以减少医疗费用。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导致医务人员防卫性医疗行为增加。美国进行过这样的评估, 通过五年积累的医疗法律诉讼改革来减少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 一个州可以节约410亿美元的医疗消耗[5]。医务人员的防卫性措施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负担, 耽误治疗, 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对有限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和谐的医患关系必然使得医生为了患者敢冒风险, 从而能够减少防卫性的、不必要的浪费, 减少医疗费用。

3.3 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减少医疗纠纷。“人民医学家”裘法祖教授认为, “医生对病人持什么样的态度, 取决于医生的医德。医患关系要搞好, 关键取决于医生, 要让病人信任医生, 是解决医患矛盾的基础[6]。医生能够理解病人的痛苦, 多表现出关心, 关爱, 为病人着想, 尽量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 即使最后出现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患者及其家属也会认为医生已经尽心、尽力了, 也会对医生心怀感激, 感谢医生的关心照顾。这样的话大部分医疗纠纷就不会发生。

增加病源。现代医院的大部分收入主要来自医疗保险和患者, 在中国则主要来自患者。因此, 病源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基础。增加病源成为决定医院的发展和医务人员收入增加的关键。和谐医患关系不仅可以吸引现有患者在未来再次成为医院病源, 而且还可以使其成为医院的兼职营销员, 推荐自己亲朋好友来医院就诊。据经济学家调查世界500强企业时发现, 企业60%的新客户来自现有客户的推荐。

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人可以改变环境, 环境也可能改变人"。医患关系和谐, 患者信任医生、尊重医生的劳动和人格, 并积极的参与到医疗过程中, 必然能够增强医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从而更积极投身到医疗事业中去, 敢于冒风险去抢救病人, 敢于探索创新, 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4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4.1 充分发挥政府在医患关系中的推动作用

4.1.1 作为医疗卫生制度的制定者。

我国现有的卫生法规多数是国务院颁布的条例或是卫生部颁布的部门规章, 没有一部统一的卫生法规。因此, 笔者在此建议,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尽快制定一部卫生法, 国务院及所属卫生部根据卫生法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 逐步完善卫生法律体系, 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卫生立法和执法体制, 全面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 并以此更好地平衡和调控医患利益关系。

4.1.2 作为公立医院的管理者。

公立医院是我国保护人民健康的主渠道。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 公立医院的比例最大。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医院从数量上只占医院总数的10%。公立医院占据了医疗市场的绝大部分。去公立医院就医也是患者的首选。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 代表国家管理公立医院, 因此, 必须保证公立医院为人民服务, 给人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保障人民的生命与健康。

4.1.3 作为医疗服务的购买者。

医疗服务可以分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三个层次。然而, 像很多工业化国家一样直接通过政府提供卫生保健, 或是提供广泛覆盖的全民健康保险[7]对于我们这样处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是不现实的, 也为我国以前经验证明是难以承受的。因此, 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 为全体国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非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居民通过商业保险或是自己直接承担费用。同时, 鼓励企业为员工购买健康保险, 政府为此提供税收补贴。

4.2 建立患者维权专门机构

我们可以借鉴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做法建立专门的保护患者权益的组织-患者权益保护协会。建议患者权益保护协会应有政府、医师协会和律师协会以及社会其他组织共同成立, 直接挂靠在卫生行政部门。其经费来源也应主要由政府拨付和社会捐款组成。协会主要的职责是协调医患关系, 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 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方面的信息以及提供卫生法规方面的咨询, 帮助患者聘请有经验的从事医疗纠纷处理的律师, 必要的时候作为患者的代表和政府、医院进行沟通协商, 维护患者的权利。

4.3 患者要积极维护权益, 也要主动履行义务

当前, 医疗纠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患者对医嘱、术前告知不理解造成的。因此, 当出现医疗纠纷时, 患者最好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是否属于医院的责任。对于确属于医院责任的, 要和医院进行沟通、协商解决。患者在进行协商时所提的要求要合法, 赔偿金额要合理。医院拒不协商或是推卸责

任时, 可以提请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行政调解或是直接进行民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侵害其他患者权益或者医院及医生的违法、违规活动患者要及时批评和举报, 以行使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同时患者也要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 理解医务人员作为人也有喜怒哀乐, 积极主动地缴纳医疗费用, 遵守医院的医疗规定, 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8]。

4.4 医院既要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也要积极主动地应对医疗纠纷

4.4.1 医院要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首先, 要仔细排查病因, 精心治疗。重大的、复杂病情一定要请各相关科室共同参加讨论和研究治疗方案。护理人员要细心护理, 以使病人早日康复。其次, 治疗方案的选择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能力。医生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必然使得患者感到满意, 这是医患关系和谐的关键。

4.4.2 加强医院内部医患关系协调力度, 为患者提供投诉平台。

客观上说, 很多医疗纠纷确实不是医生和医院的责任, 但是从服务的角度来说, 你提供的服务虽然没有或者瑕疵很小, 但是患者并不满意, 你就需要向患者说明白, 这是你作为服务者的义务。笔者在此建议, 各个医疗服务机构都应该建立由医院领导、科室主任以及心理辅导专家组成的医患关系协调部门, 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投诉平台。在患者及家属出现不满意或情绪异常时, 首先由心理辅导专家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在医院能保证当事医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当事医生应该全程参与到医患关系的协调过程之中, 因为只有当事医生才最了解患者疾病的治疗情况。医院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对于患者认识上的错误而产生的误解进行积极的沟通, 可以减少许多医患矛盾。对于一些确属于医院、医生责任的, 医院也要积极主动地承认错误, 解决患者的一些实际困难, 以求得患者的谅解。并和患者及家属进行协商, 确定合理的赔偿。

4.4.3 加强与政府、患者的合作力度, 积极响应和支持政府行政调解和诉讼。

当患者提出由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于医患纠纷进行行政调解或者是提请法院进行判决时, 医院方面应该积极主动响应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是法院诉讼。医院以自己的诚意和实际行动来支持调解和诉讼必然能够提高行政调解成功几率以及提高诉讼效率。医院积极主动履行调解或判决, 给患者提供最大方便, 必然有利于医患矛盾的和解。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靠政府-患者-医院三者共同努力, 也要靠社会全体成员努力。发展一些杂色组织如患者权益保护协会也是促进医患和谐的很好途径。

摘要:三螺旋理论是广泛应用在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理论。文章从三螺旋理论出发, 模拟政府-患者-医院三者关系, 提出了三种医患关系模式, 并给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三螺旋,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方舟子.生命的三螺旋[N].中华读书报.2000.08~09 (022)

[2]刘福成.基于三重螺旋的校企合作策略[J].技术经济.2007.09, 108~109.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16.

[4]威廉.科克汉姆.杨辉, 张拓红, 等译.医学社会学[M].第7版, 华夏出版社, 2000, 161.

[5]汤拥军.防御性临床医疗之我见[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19 (3) :91~101.

[6]张斌.对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6, 26 (3) :21~24.

[7]舍曼.富兰德;艾伦.C.古德曼等.卫生经济学[M]. (第3版) , 王健, 孟庆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69.

和谐理论 篇11

【关键词】国际私法;和谐观;和谐世界;法律价值

一、从“和谐”观到“和谐世界”

(一)和谐:中国传统法的价值精髓

现代汉语上,“和”字有不下20种含义,但主要的意思仍然是:和谐、协调;结束战争或争执。而“谐”的主要意思则是:调和;合。可见,当“和”与“谐”二字合在一起时,都表示一种协调的状态,并通过同义的反复又强化了这一状态。和谐,是人类共同的原始思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是西方和谐思想的最早提出者,然而,西方正视冲突、强调权利的文化特点并没有使和谐成为西方文明中的主流话语。相反,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很早就孕育了比较成熟的和谐理念,并逐渐发展为中国传统法的主流话语,成为一种最高的理想价值。“和谐”在中国传统法中的核心涵义有三个,即“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贵和持中”。《易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和谐的思维,《尚书》、《周礼》中也有许多关于“执中”的观念。从儒家德治观的“天人合一”、“敬天保民”、“贵和持中”等和谐思想到“亲亲”、“尊尊”礼法融合的和谐精神;从“慎刑”的和谐制度设计到“无讼”的和谐程序保障,中国传统法中无不体现着"和谐"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贯穿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所追求的乃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向往无争无讼的“大同社会”。中国传统法的传承,均以和谐作为价值追求的首要目标。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和谐”价值是普适的,其内涵之丰富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与人之间的范畴,其设计的人与自然的协调观,是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闪光点。

(二)“和谐世界”理念与“和谐”价值观

“和谐世界”,是纯“中国式”产物,是对传统“和谐”观的继承和发扬。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以中国传统的“和谐”价值观为基础,并结合新的国际形势做出的外交宣言。“和谐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有序的世界,和平的世界,合作的世界,互利的世界,共赢的世界,发展的世界。在新的形势下,"和谐世界"理念为国际社会在追求正义的同时兼顾和平与友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国际社会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提供了规则保障。“和谐世界”与“和谐”有联系也有区别。“和谐世界”是“和谐”价值的一个发展形态,或者是一个未来的存在状态,其核心也是“和谐”,但却扩大了其内涵和外延。“和谐世界”是对一个理想、一个美好愿景的勾画,这幅图景是源自对“和谐”价值的不断追求,是在将传统和谐观继承和发扬基础上最终达到的目标。“和谐世界”本身并不构成一种价值,而“和谐”却可成为法的价值追求,指导法的制定和运作。从这个意义上看,和谐世界已经与传统法文化价值上的主张“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和谐观有所差别。因此,这里探讨的是“和谐”,而不是“和谐世界”如何作为国际私法的价值而存在。国际私法中如若包含了“和谐”这一基本价值,那么离所追求的“和谐世界”也就不远了,“世界和谐”的法治图景就更可以期待了。

二、国际私法理论中“和谐”价值的缺失

(一)从国际私法理论沿革中找寻“和谐”

国际私法理论沿革,自然始于学说。从巴托鲁斯的“法则区别说”到胡伯的“国际礼让说”,从萨维尼“法律关系本座说”到里斯的“最密切联系说”,这一国际私法的学说发展史遵循的共同理念是:“兼顾各方,解决冲突”,即以解决矛盾冲突为其根本价值追求。法则区别说中的“主权平等”和国际礼让说中的“礼让”,都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出发,是以国家为本位进行思考的,其核心都是“权力”,而不是“和谐”。本座说和最密切联系说,都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以利益权衡、利益协调为本的,其核心是“协调”,也不是“和谐”,不曾体现与中国传统法上“和谐”价值一样的理念追求。

从国际私法渊源史来看,似乎也难觅“和谐”价值的踪迹。在近代和当代,国际私法的立法史总体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以欧洲大陆国际私法法典为代表的,体现建构理性和分析主义法哲学观的诸多成文法,它们追求冲突规范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在国际私法的萌芽期,以《罗马法大全》为代表的“万民法”,以为所有民族或全人类共享为特征,看似“和谐”,但实际上关于适用外国法的问题,几乎只字未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的“万民法”不能作为国际私法的开端,这个“和谐”价值也不应算在国际私法的头上。而欧洲大陆国际私法法典充分保障了法的安全价值,即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可预见性和一致性,代表了反映在明确、平等、可预见的法律规则中的社会利益。因此,无论是《德国国际私法》还是《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欧洲大陆国家的国际私法立法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体现“安全”,而非“和谐”。第二类是以美国《冲突法重述》为代表的,根植于普通法系的国际私法诸法典,它们是一种对演进理性和实用主义法哲学观的反映,强调法律的不确定性以及法官在法律适用上的灵活性。这种特殊的法律适用形式,注重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外在形式与内容组织的有机统一,在追求法律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体现了法律的秩序价值,看来也与“和谐”无关。比如英国的国际习惯私法,则是轻视理想、注重实效,它的力量在于法律管辖和适用的有效性。因而,作为成文法制定基础的价值因素,“和谐”价值是不可能出现在英国习惯法中的。

(二)從国际私法的基本制度中寻找"和谐"

国际私法的基本制度是国际私法中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内容,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冲突规范。当国际私法调整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时,就要涉及适用外国法,但适用外国法往往又会给内国带来不利或不便,于是各国就从各方面限制冲突规范的效力,从而在国际私法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包括识别、反致、法律规避、外国法查明、公共秩序保留等。识别,是对事实的定性,归类行为和程序。外国法查明是对外国法的存在和内容的确定,也是一种确认行为。这两项制度的价值都在于保证法律适用的明确性和准确性。其中对无法查明外国法解决办法的规定,也是对判决公平合理性的保障。反致制度的确立,其价值意义是能在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中更好地维护内国的利益,不但有利于实现判决结果个案的确定性,体现形式公正价值;而且有利于实现个案的合理公正,体现实质正义价值。法律规避制度的宗旨也在于维护本国法律的权威和利益,保证判决结果的公正。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实际是一种例外规定,是一项拒绝适用外国法律的法定理由。其价值意义当然在于维护本国利益。由此可见,国际私法各基本制度中先有传统“和谐”价值的踪迹,而是将稳定、安全、正义、公正、既得利益等作为国际私法的基本价值追求。这种现象,与西方特有的法律文化思想相连,也与整个国际法基本价值构建中的缺陷相关。

三、国际私法理论中“和谐”价值缺失的原因

(一)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相异

说国际私法是“西方的”,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从国际私法的产生、发展及制度体系来看,基本上是西方法律文化思想的表征和贡献。可以说,西方国际私法的发展史对于国际私法理论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现在一提到国际私法,首先想到和接触到的知识都是以此为蓝本的。因而,在西方法律文化熏染下的国际私法,必定也深深烙下了西方特有的文化印记。中西方思维方式和法律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法制道路。中华民族习惯于整体性思维,追求事物的系统性,强调对事物的整体感受而不愿做单一的深究。这种思维方式又与“天人合一”的价值观相互依存,由此决定了中国人对自然态度是多情的、感性的、欣赏的,而不是无情的、分析的、征服的。而西方文化习惯于哲学分析的思维,在价值观上强调“主体性”,使人摆脱自然的束缚,刺激自由精神的发展,法律被奉为至上权威。在西方人的头脑中,可能从未出现过“和谐”这样的字眼,他们更多的是强调“正义”、“平等”和“权利”。在分析性思维与"主体性"原则的共同观照下,法律所体现的形式正义与情理所体现的实质正义,是分开来对待的。西方自始至终不存在这样一种视“和谐”为最高价值的意识,反映在法制发展史上,就是法的基本价值的缺漏。由此,国际私法的理论发展必然也遵循这样一种轨迹,它所秉持的价值是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彰显的“公平、正义和平等”理念;它所缺少的也正是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髓的“和谐”价值。

(二)国际法基本价值体系的缺陷

在国际法基本价值体系的构建上,历来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是,国际法价值构建只是建立在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工具”基础上的,“法”本身已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反应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权力”与“发展”才是最终所追求的。另一种是,倡导国际法是独立的“法”,主张国际法的独立价值的观点,如康德将“和平”作为国际法的基本价值,菲德罗斯以和平、善意、善邻、容恕、人类共同幸福为国际法的主要价值,亨金相信,国际法试图促进以下价值:国家独立、国家平等、国家自治、国家的不可干涉性、国家所认同的国家利益,博德曼看来,国际法的基本价值是主权与和平。目前,在国际法领域尚没有构建起普遍、符合自然法的基本价值,这与国际社会缺乏权威,难以整合不同国家的主观分歧是有关的。但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价值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善意等还是存在的,也被国家和国际社会所共同承认。这些价值,确实反映了国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需要坚持的。然而,国际社会是出于不断的演进和变化过程中的,受西方法律文化影响颇深的国际法价值在“和谐”观念上存在疏漏,这种缺失在新形势下特别突出、特别危险:一方面使得失去现实制约的超级大国,逐渐习惯于按照自己的利益解释“正义”与“和平”,与之价值观相同则拉拢袒护,与之价值观不同则提防遏制,使得国际社会难以实现真正的正义。另一方面会使整个人类陷入巨大的全球环境危机之中。相比之下,源自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和谐”价值具有善于包容的特点,其强调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融合也正迎合了当今国际社会的大背景,同时也为国际法的价值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进而会影响到作为国际法分支的国际私法的价值体系的构建。

四、国际私法理论中“和谐”价值的融入

(一)国际私法应以“和谐”为应然价值追求

无论在国际舞台上还是在各国的内部事务中,法律的目的都是要起到一种制度性手段的作用,来促进内国和世界的“和谐”。众所周知,国际私法又称“冲突法”,字面意思就是“解决冲突的法律”,那么某种程度上说,国际私法的中心任务就是“解决冲突”。国际私法是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基本法,而国际民商事关系是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国际民商事交往是国家间交往的主要内容,因此,国际私法力图在跨国或全世界范围内实现民商事交往的和谐,其通过规范和程序的建构而全力减少国际冲突,实质上是协调各国及其国民间的利益关系,出发点和目标都是谋求和实现“和谐”。因此,以解决法律冲突为基本功能的国际私法或冲突法,从一开始即包含着“和谐”的理念。国际私法的最终目标,是努力寻求判决的一致性,即无论诉讼在什么地方提起,判决总是一样的,这实际上就蕴含着某种“和谐”。法律价值要求每个国家在制定规则时都要考虑到这些规则将会怎样影响任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经济往来。国际私法的立法者必须记住一个社会的利益,这个社会既不是本国也不是他国或民族的,而是全体人类的社会。国际私法本身并不是国际的,但毫无疑问,它不应脱离国际思想而拟定。这个国际思想之一就是“和谐”。因而,将源自中国传统法的“和谐”价值与西方的正义、公平、平等、善意等价值相结合,来完善国际私法的价值体系,是对国际私法价值理念思考和认识的进步和升华。在承认传统国际私法价值目标的基础上,顺应全球化、一体化等世界发展趋势,融合中西方法律文化的精髓, 完善国际私法的价值体系构建,也是国际私法“现代性”的标志。“和谐世界”虽然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且在独立国家存在的时期以内可能永远不能达到,但它却可以指导国际私法的发展方向。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在当今全球化进程和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深的大背景中,国际私法更应该以建设和谐世界为追求目标,通过立法、司法和法学理论研究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为缔造世界和谐的美好愿景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和諧”价值融入的界限

(1)中国传统法中视“和谐”为绝对的价值,为了达到和谐不惜牺牲正义、平等与公平原则,是不正确的。这种和谐观所导致的一味强调义务与服从,否认权利与自由;片面强调全局,否定个体利益的弊端,都是需要扬弃的。(2)传统的“和谐”观对于稳定的过分强调,实际上是僵化了和谐的内涵,束缚了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忽视其他自然法基本原则的作用,使得国家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失败。就现代社会来说,在巨大的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动力与压力面前,不能只讲和谐,还必须准确划分权利义务、公平解决争端、促进效率与优胜劣汰。因此,单纯鼓励“和而不同”绝不可能达到“无讼”的地步,在正义与公平受到极大威胁时,必须“争讼”。这就意味着,要在维护正义和保障公平的前提下,尽量促进和谐。(3)国际私法的诸多价值构成不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也不是简单重复、界限不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层级、优先顺序的,从而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谐”这一价值,可以说处在国际私法价值体系的末级,不是因为它的“出身”,也不是因为它加入的晚,而完全是由于价值本身的固有属性,以及人们在实践中所一直遵循的事物发展规律和道德约束标准使然。“和谐”需要符合正义、公平、平等、善意、安全等更为重要的价值精神。

参 考 文 献

[1]孙光妍.《和谐:中国传统法不变的价值追求》.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2)

[2]吕岩峰.《和谐世界视域中的国际私法关照——以现代国际私法体系的构建为焦点》.载《法学》.2007:(8)

[3]徐冬根.《国际私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和谐理论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医患关系的问题及其表现

医患关系是患者与医生或医疗机构在诊治或缓解疾病的医疗实践过程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是医方与患方在共同的治病与防病过程中所成的医学伦理关系, 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医患之间本来是一种和谐的相互信任关系。而在我国当前的现实中, 医患关系却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 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是其突出的表现。具体表现在:

1. 患者不满情绪增加

我国的医疗资源在分布上存在严重的地区、城乡差异。这一方面使患者在医疗资源的选择上产生了巨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压力, 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三甲医院医生工作繁重, 疲于应付, 在面对患者持续增多、工作压力巨大的情况下, 一些医疗工作者存在对患者的态度差、工作责任心低的情况。这反过来又加剧了患者的不满情绪。

2. 医患双方缺乏信任

从医院角度, 基于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下降, 医方的社会公益事业定位和市场取向产生了尖锐对立, 在医疗服务价格由国家核定, 医院发展靠医院创收的情况下, 医疗机构通过扩大服务范围, 增加收费项目, 过度医疗等, 以获取自身经费来源, 加重了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从患者及家属角度, 期望医疗成本降低, 最好符合自己的“心理价位”, 盼望以最低的付出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心理上只愿意接受并肯定正性医疗结果, 把负性医疗结果的责任归咎于医院。双方的效用矛盾使得患者的不信任感必然激化。

3. 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 医疗纠纷的例数也随之日益增加, 有的地方已经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从调查统计资料表明, 2002年, 这类事件有5000多起, 2004年上升起, 2006年则超过了1万起。32002年、2003年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发生率达到98.7%, 近年来医疗纠纷数量年增长率平均为22.9%。4医疗纠纷发生后, 患者及其家属的一些不合理做法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媒体的热衷加剧了影响波及面, 使医患关系已经演变为当前极为敏感的社会关系。

二、医患关系中的委托代理

(一)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委托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 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在保证委托人的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追求委托代理双方最大的利益追求。委托代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效用目标不一致;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契约不完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责任风险不对等。

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不可避免性, 通过制度设计保证委托人利益, 减少代理人对委托人利益的损害, 同时赋予代理人相应权利, 避免委托人对代理人的干预是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中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这就要求设计一套针对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代理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必须满足两个最基本的约束条件:一个是激励相容约束。对合同接受者的代理人, 机制提供的激励刺激使代理人愿意接受委托人设计的合同。另一个约束条件是个人理性约束, 即参与约束。这种约束是对代理人的行为提出的一种理性化假设, 要求代理人接受合同所得到的效用不小于他的保留效用, 接受合同比拒绝合同在经济上更合算。

(二) 医患关系中的委托代理

医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具体体现在:

1. 医患双方之间的效用目标不一致。

患者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 或者是在特定条件下按照医方的要求完全投入获得健康和生命, 即最终追求生命权和健康权;医者在市场经济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营利性医院) 或效用 (医疗机构或医生个人的声誉) 的最大化 (非营利性医院) 。

2. 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基于医疗的特殊性, 医疗关系中, 医者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 患者在诊疗中所有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 患者的诊疗方案、药物选择等完全取决于医者的诊断, 患者完全听从于医者。

3. 医患双方的契约不完全。

患者和医者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契约关系, 但这种契约关系并不是完全的, 对患者来说, 基本可以接受医者提出的各种治疗方案及相应的成本、生活方式等的要求, 但患者追求的最终的健康医者不一定能够完全提供, 也不一定能最低成本的提供, 甚至受医者医疗水平的制约不一定能按照最优方式提供, 还有可能提供一种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

4. 医患双方的责任风险不对等。

在医患双方不完全的契约中, 患者的责任是完全听从医者的安排, 风险是付出自己的物质、精神、健康甚至生命。医者的风险仅是医疗事故。二者存在严重的不对等关系。

在医患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前提下, 患者的利益是核心的利益, 即在确保患者健康的前提下, 保证医者的良好从医环境, 患者不能对医者的治疗方案施加干预, 医者也不能漠视患者的知情、隐私要求。医患作为共存的双方, 二者间是共生共存的利益体, 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由于不同的利益追求, 二者的目标也有一定的冲突。

(三) 和谐医患关系的委托代理要求

和谐医患关系可以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来表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5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医方做到对患者的关心、礼貌和尊敬, 对患者隐私进行保护, 向患者提供解释、保证和支持, 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服务时间等。患者理解医疗机构的现状和难处, 理解现行经济发展水平下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和医疗资源、医疗行业的差距。医患积极互动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良好的医患信任的氛围, 医方工作得到积极配合的同时, 患者所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可以看出, 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通过医患双方的信任最终实现医患双方一致化的效用目标。

1. 和谐医患关系的核心是医疗质量。

对患者来说, 不管在医疗中的成本付出如何, 最终的目标是获得健康和生命, 即患者对医疗的需求构成了医患关系, 所以实现了患者的目标就是一场和谐的医患关系, 当患者的目标没有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就会演化出患者的不满。

2. 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是信息的对称。

在拥有众多的患者和医者的前提下, 如果信息对称, 供求双方会达到均衡, 供求的竞争会获得最优的价格和质量。医患关系的冲突根本在于医者的信息优势, 否则,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其他竞争性市场上, 完全不存在类似的严重冲突。

3. 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是信任。

就患者来说, 对在现行的医疗条件下的疾病情况、医疗水平和自身条件是有一定了解的。但在双方不信任的条件下, 患者易把不满意的结果完全归咎于医者, 医者也为了避免有可能出现的纠纷, 减少主观的职责, 更多的通过检查、过度治疗、昂贵的不必要的药物等减少自己的责任。当双方相互信任时, 患者会理解医者的处境和做法, 医者也会减少戒备心理, 抛弃不必要的医疗供给。

三、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既然医患关系本质上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那么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良好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可以实现和谐医患关系。

(一) 强化委托人权益, 以患者为中心

在和谐医患构建中, 中心目标是确保患者的健康权和生命权、隐私权。所以患者为中心是机制设计的核心。

1. 以人为本,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医德医风的好坏与医疗纠纷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针对目前医务人员队伍中存在的医德医风问题, 一方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德医风教育活动, 把医德医风的教育贯彻到医院工作的始终, 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弘扬正气, 宣传典范, 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另一方面, 把医德医风的教育落实到医疗机构的制度建设中, 尝试医德医风的考核与绩效目标考核的挂钩。

2.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良好的就医环境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隐私得到较高的满足。从医疗的硬件环境建设和医者的诊疗过程中, 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比如绿色通道, 分科挂号, 导医服务, 安全诊室等。

3. 加强医患沟通。

世界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 医生有“三大法宝”, 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这说明, 医疗活动不但是治疗, 还包括帮助和安慰, 医者的语言具有更好的心理暗示和药物无法起到的治疗作用。这就要求在医疗活动中, 更多的进行有效的医患交流和沟通。医者要有积极的心态, 充分的包容心和沟通的技巧。

4.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高超、精湛的医术是实现患者健康目标的基础,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疾病痛苦, 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基础, 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核心。

(二) 完善激励机制, 构建医者的良好从医环境

单纯强调患者的利益, 完全忽视医者的权益, 是无法实现医患双方的和谐发展的。只有构建起了医者良好的激励机制, 才会使医者有足够的动力自觉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精神修养。

1. 完善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 使医者的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

医务劳动是一项复杂的高级劳动, 需要付出巨大的精神和体力支出, 医者也需要从多方面完善自己, 所以除了提高医务人员的物质待遇和良好的医疗条件外, 还需要适时加大医务人员的劳动报酬, 将医务人员的劳动报酬和患者满意度、治疗量等挂钩。同时赋予医务人员的长期工作报酬和相应的带薪休假, 提高全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尊重。

2. 加大对医务人员培训和提高的支持力度。

医疗质量的提高从医者自身来看, 医疗技术和沟通能力缺一不可, 这些需要不断地学习。建立医疗发展培训计划及其基金, 提供各种方式的交流学习, 可以帮助医者完善自身, 全方位发展。

(三) 加强约束机制, 增强患者的选择权

在对医者提供激励的同时, 也适度构建相应的约束机制, 将医者的权利和责任统一起来。

1. 实行医疗责任的惩罚机制。

虽然医者不能医治所有病情, 但是对于明显的医疗事故、以及因为医者自身的漠视和失误造成的医疗伤害, 必须有相应的惩罚制度, 惩罚要和医务人员的待遇、晋升及未来发展挂钩, 严重的与从医资格挂钩。

2. 构建医疗供给的竞争环境, 通过患者的选择, 确保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选择权。

医疗保险跟随患者转移, 医疗机构的收入由患者的评价和患者的数量决定。在众多医疗机构相互竞争由优质服务决定收入的前提下, 建立一种患者用脚投票的机制, 实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良性发展。

(四)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和谐医患的配套制度

实现上述的机制构建, 不仅需要医患双方的努力, 而且需要配套的制度建设。

1. 普及患方的基本医疗和法律知识、提高患方文化素养, 增加信息的对称性。

信息的对称是缓解医者诱导治疗、过度治疗的根本措施, 也能使患者较好的理解医疗的复杂性和医者的处境。

2. 加大对不同地区、层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缓解硬件环境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改善医者的高强度的劳动, 促使患者流动的合理化。

3. 完善医疗事故的保险和鉴证制度。

建立医疗事故的保险制度, 分散由于医疗风险对于医者的压力, 保证医者能把精力完全集中于医疗上。同时, 医疗事故的认定鉴证也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独立的机构, 以确保认定过程的公平。

参考文献

[1]威廉.科克汉姆著.医学社会学 (第7版) [N].华夏出版社, 2000.

[2]李正关, 冷明祥.医患关系研究进展综述[J].中华医药管理, 2009, 29.

[3]闫生方, 李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

上一篇: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研究下一篇:西班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