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管理论文

2024-11-04

企业职业管理论文(共12篇)

企业职业管理论文 篇1

一、问题分析

劳动部关于技术工作短缺的调研报告表明,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状况。然而,另一方面,一些接收系统训练的学生却无法显示他们在就业上的优势。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一方面是工矿企业难以找到技术扎实、工作熟练的技术工人,而在另一个方面,却有大量的需要就业的群体难以就业。我们也有一个关于纺织服装用工的调研,技术好的学生基本都在企业的管理层,一般认为现行的教育体制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培训,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操作技能的培养,事实说明,结构性失业大于技术性失业,企业需要的恰恰是现场的职业管理者,可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恰恰是现场管理者。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职业管理尤其具有经验型特征,对生产流程进行现场细分、岗位排序的职业管理成了企业的核心人才,尤其显得紧缺。

二、实践突破

1. 培训为职业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职业发展管理是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管理的组织和个人的教育培训支撑。培训机制的建立,使得大学技术机构成为了这一工作的社会主体,它可以提供证书和具体技术培训。它的职能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的自我管理进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的员工规划进行合理的行业规范。培训,作为政府、机构、行业的体系,成为了职业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员工、企业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轮岗等发展机会,促进企业生产和员工职业生涯具体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很多组织纷纷将职业发展管理作为吸引员工或者组织文化宣传的工具大力提倡,但是在实践中真正能将职业发展管理落实到位的组织却少之又少,原因之一就是培训机构缺乏认识,还停留在具体的工种培训阶段,没有体现“工种+管理”的新特性。

2. 培训推进企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提供社会支持

以人为本,就是做好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必须在了解自己特质、职业兴趣和组织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找到自己发展的起点、方向和路径”。这个过程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个人管理经验,它包括多种技能。以服装厂为例,从裁片、打样、工序、人力成本和选料成本,可以保证生产管理、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的战略方向完全一致,这样,才能体现职业管理的现场性。因此,职业管理在实际上不是通过个人申报、工作设计、工作轮换、工作专业化、工作丰富化、培训开发、组织发展等方法完成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企业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制度的技术支撑,员工个人是无法制定和实施职业发展规划的。所以,以人为本,就是体现企业为本、效益为本。

正因为如此,作为系统的职业管理,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完成的,它涉及管理现场的理论,培训管理,说白了,它是工厂的“工厂”,是生产的“生产”,企业即使有了口头或书面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那是缺乏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支持的。从社会学角度说,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在企业中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建立和实施,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明晰的方向和信心取决于社会体系的建立,因此,社会机构、政府、行业才是实施主体,职业管理培训的社会化,极大地影响了员工工作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是员工职业社会化的根本途径。

3. 突破三大瓶颈,建立职业培训机制

第一,突破“向上爬”瓶颈。职业管理不同于层级管理,也不同于扁平化管理,而是一种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正相关的工作方式,它不涉及固定的制度。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第二,突破“水桶定律”。人才没有分层使用,人才利用效果不佳。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在职业设计中,方案的选择与确定是技术含量最高,对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最高;而技术工种的技术含量最低,但是需要经验和熟练度。处理不好,就会形成酒和烂苹果效应,导致职业的排斥。

第三,突破复杂化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职场管理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向管理要科学,向管理要效益。企业内部岗位流动机会较少,而管理的空间却很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没有结合职业现场,对专业的选择非常盲目。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又最看重专业和工作经验,难以考虑现场能力。生产的简单化使得管理者不能进行职业管理,可以说员工基本没有自由支配劳动分工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章慧南:中小企业现场管理与开发——理论与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4

[2]鲁德银:现场教学的三大要领[J].教学与管理, 2001年03期, 51~52

[3]邹允勇:发挥现场教学特点讲好专业课[J].海南矿冶, 1999年S1期, 7~9

[4]倪雅新:现场教学生动活泼[J].中国花卉园艺, 2001年08期, 18

[5]李秀成:现场教学中的提问[J].职业, 1996年01期, 14~15

企业职业管理论文 篇2

1、目的和范围

为了强化劳动保护用品在员工工作时的保护作用及维护员工利益,和职业卫生管理及操作规程.

2、职责

2.1制造部为归口管理部门;

2.2各车间及相关环节为配合部门.

3、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方法

3.1在册员工应每两年发放两套冬装和两套夏装工作服;

3.2工作服发放规定:5月1日后发夏装,10月1日后发冬装.

3.3每月1日按工序的需求发放劳保用品时,员工应签字,确定领用时间及数量.

3.4具体各工种发放劳保用品标准见附表.

3.5套板、卡盒、配板、入槽、取盒、烧焊工序每年发放布围裙两根,围裙佩带

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

3.6操作规程:

3.6.1生产员工在生产车间,从事工作时必须佩带劳保用品,在饮用食物时需先洗手,每天更换口罩、手套,车间内部检查时,第一次检查到未佩带劳保用品的、或未更换清洁的口罩、手套,指出纠正,给予批评,并上墙通报,第二次检查到未佩带者,给予考核5元/次并上墙通报.

浅谈煤炭企业的职业管理 篇3

一、当前煤炭企业职业管理的现状

1人员总体素质欠佳

煤炭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员多、素质低的问题,难以一下解决。同时,由于煤炭行业艰苦、粗放、待遇不高等客观原因,很难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甚至连自己的人才都在大量流失。

2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煤炭专业的人员比较齐全,而适应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非煤专业及管理人才不足,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高科技人才更是匮乏;技术人员相对短缺,结构欠合理。煤炭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大都低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目前煤炭企业职工年龄结构偏高,人员老化。

3职业管理机制很多尚待完善

在用人机制上,受旧的干部人事制度的影响较大,尚未建立起真正能够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竞争机制;在收入分配上,并未完全打破“大锅饭机制,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人才培训上,对各种人才的培养教育力度不够,总存在煤炭企业是粗重活,是单纯体力劳动,不需知识型或复合型人才的思想误区。同时,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流失,冗员难减”的问题,长期发展下去,必然造成职工整体素质下降。

4收入水平、分配机制欠佳,亟待完善

由于受社会传统固有观念的制约,普遍认为煤炭行业是第一产业的代名词,苦、脏、累,生产力水平低下,行业歧视影响了工资比重,虽然近年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向好,但工资增长仍滞后于其他行业,工资水平普遍偏低,从而也影响了分配机制的科学建立,也导致了人才流失,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二、煤炭企业职业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要坚持“以人为本、精干高效、公平竞争、末位淘汰、自由流通、动态转换”的原则,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市场,

2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收入能高能低,待岗富余人员竞争上岗或自主择业,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转换原则。

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奖励与惩罚同时进行,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

4建立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规划,开发员工的潜力、留住员工、使员工能自我实现。

三、加强煤炭企业职业管理方略

1抓住职业管理的有机结合点

企业与员工在利益追求上是一致的,是职业管理的有机结合点。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工作;一个员工的发展,也离不开组织。组织与员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都是为了求得良好的发展,这是目标上的一致性。而煤炭企业由于行业性质使然,工作环境艰苦,现场安全隐患多,许多优秀人才都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造成人才的缺失或流失。所以要寻求煤炭企业的发展,就必须着力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着力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使员工成为企业实实在在的主人,使人才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使知识能创造财富。这是吸引卓越人才为企业发展效力的有效激励措施之一。

2优化员工与企业的匹配

企业的利益共周体,是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认可和相互接纳为前提的。随着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机制的逐渐形成及实施,任何企业在招聘、选拔、录用自己需要的人才之前,都会进行必要的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人员分析等,以便招到最合适的人才。煤炭企业也不例外,必须考虑员工在理想、价值追求、能力、经历等方面有什么要求和想法,而本单位在组织、工作、人员上又有什么条件和规定,只有当用人企业的要求与寻求相应职位的应聘者的条件相匹配时,双方才会一拍即合,才是企业对员工实施职业管理的开始。

3要创造良好的内部软环境

(1)建立“贤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取消企业内部的行政级别,打破传统的工人和干部的身份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在管理岗位工作的就是管理人员,岗位发生变动,其工资及相关待遇也相应变动,按新岗位发放薪酬,形成以能定责、以责定岗、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有效竞争机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

(2)实行适合各类岗位特点的分配机制。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年薪收入与企业经营指标直接挂钩;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岗位定酬、任务定酬与业绩定酬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对一般员工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绩效工资为辅的岗绩工资结合的分配办法,充分调动苦、脏、险、累岗位员工的积极性;对有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项目成果奖励、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商品化的新增利润提成、技术转让及与此有关的技术开发、服务和咨询新增收入净利提成、关键技术折价入股和股份奖励、股份期权等分配办法;对于贡献突出的专业人才可在一定年限内实行企业年度特殊津贴,或者重奖。

(3)根据不同的对象,加强绩效考核,实施不同类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工效挂钩”的原则,以“细化指标分解,量化标准考核、刚化奖罚兑现”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4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对于重瓦斯、重火灾、重涌水、重片帮冒顶的采区,对于危险程度高、人的不安全因素比例大、事故发生相对频繁的单位和地点,可采用安全评价的方式,在全面挖掘系统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实行全员危险预知和预控,提高全员对危险的认知和预防能力,强化岗位的安全互保和联保,加强安全监督、监察的力度,实行重奖重罚和行政处罚。要将监督、监察和企业管理分开运行,对企业领导实行适时的安全警示制度,对企业的职工实行适时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制度。

5要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和员工培训教育

积极推进岗位培训、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速人才培养,努力提高职工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通过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研究生班,培训高层专业人才及决策层领导干部,造就一批整体素质好、应变能力强、决策水平高的复合型团队;同时,根据生产需要,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管理和技术人才到大专院校进修,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建立稳定的技术队伍。充分利用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条件,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岗位及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更新员工知识,培养员工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在抓好安全、技术、岗位及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条件和渠道培养大专以上高层次专业管理人才,积极开展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等方式的学历教育,改善企业员工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及专业结构。

6职业管理规划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组织保证。企业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它,任何成功的企业,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拥有高质量的企业家和高质量的员工。人的才能和潜力能得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不会虚耗、浪费,企业的生存成长就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四、在实施职业管理过程中煤炭企业员工应做到的几方面

作为员工个人,应做到:

(1)管理人员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把发现人才、储备人才、提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及培育人才作为管理的目标,任人唯贤,人尽其能。

(2)企业员工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员工必须具有开拓、进取、创新精神,要积极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自己的持续学习能力,积极朝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展。

(3)在艰苦的环境下,煤炭企业员工更应发挥强有力的团队精神。要从企业整体着手,视企业为家,视同事为手足,相互帮助,相互协作,这样企业才能迅猛发展,长久受益。

浅谈企业职业生涯管理 篇4

企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迫使一些企业把职业生涯管理列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协调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

(一) 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是指人员个体所经历的职业发展的全过程, 是个人一生中所承担职务、事业历程的全部, 包括学习和对一项职业或组织产生的贡献等。这个过程可简单分为4个阶段:

1、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员工参加工作初期, 受周围环境以及所学专业影响, 加之又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只能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所期待的职业之间探索。

2、职业生涯的建立阶段。该阶段是员工逐渐确立自己的终身职业, 致力于稳定的工作, 并从中获取成就。员工此时已对自己的能力和从事职业的认识趋于认同。

3、职业生涯的维持阶段。

在该阶段, 员工已不在考虑更换工作或职业, 只是力求维持现有的成绩和职业。

4、职业生涯的终止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 员工的身体状况和脑力逐渐不支, 势必要退出工作, 职业生涯终止。

(二)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

企业的职业生涯管理是指在综合考虑员工个人职业发展趋向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础上, 确定员工在本企业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计划, 并对计划涉及的步骤、顺序和时间所做的安排和部署。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和员工双方的事情, 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参与、合作, 不考虑员工个人需要, 只从企业角度出发制定的职业生涯管理方案是不切合实际的。

二、企业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

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是实现个人和企业双赢的重要工具, 对于企业和员工都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员工通过职业生涯管理, 能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找准职业定位, 并认识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及时充电, 增强职业竞争力;而企业借助职业生涯管理, 能进一步深入了解员工的发展愿望和职业爱好, 为设计适合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人才盘点, 同时, 又使员工感到受重视, 从而提升员工满足度和忠诚度, 稳定员工队伍。

(一) 针对个人

美国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该公式和我们的职业生涯管理如出一辙。

职业生涯管理, 首先要求个人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其次把目标进行分解, 并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再次按照设计好的规划图付诸行动, 并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 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 获得人生的最大成功。

个人职业生涯管理, 不但有助于员工认清职业目标, 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 为个人成长提供动力, 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能帮助员工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 从中发现新的职业机会, 增强职业竞争力。

(二) 针对企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施恩提出“心理契约”概念, 认为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和组织的心理纽带, 该契约体现在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程度和员工与组织的情感上。企业要想维系这种无形胜似有形的契约关系, 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就必须了解、引导员工个人的发展方向, 使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尽可能地与企业目标靠得更近, 以增进和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企业所做的这一切, 就是职业生涯管理。企业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具体还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它可有效地发挥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 减少企业对外部人才的依赖程度, 当企业职位空缺时可以及时找到接替者。

2、增加员工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培养员工的忠诚度, 提高工作效率, 与计划经济时期的“主人翁”管理模式有异曲同工之效。

3、在企业内部营造“人人皆受重视”、“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良好的氛围, 使每位员工树立“我是人才”的观念, 为构建学习型企业提供基础。

三、企业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管理设计

企业最终目标是利益最大化, 而职业生涯管理又是为实现企业目标所做的努力。因此, 在职业生涯管理中, 企业应站到主动地位上来, 积极协助员工, 发现其爱好和特长, 并将员工的特质和企业的有效管理结合起来, 使员工的个体职业生涯设计逐步和企业职业生涯管理同步。

(一) 建立企业多重职业发展通道

企业应从自身着手, 首先建立多重职业发展通道, 为员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打造出富有本企业特色的“跑道”来, 为今后员工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提供参考和方向。构建多重职业发展通道, 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划分职种, 按职种划分职业通道。在以职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体系中, 所有职位均被纳入不同的职种中, 每个职种根据其对企业的重要程度被设定长短不同的跑道。无论员工是否在职务层级中得到提拔, 均有可能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任职能力和工作业绩, 来提升相应的报酬水平, 实现职业的发展。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 在进行职位梳理的基础之上确定职种, 将工作性质、职责和知识要求相同或类似的职位, 打破部门界限, 归为一类, 形成一个职种。

2、确定职级。按职种划分过职业通道后, 就要对通道进行分级, 每个通道分成若干不同的等级, 为进一步确定任职标准做好准备。首先, 明确每个职种应该划分的职级数。其次, 分析不同职种之间职级的联系, 纵向差异、横向差异均要顾及;经过相互比较、分析后, 绘制“职业发展通道表”, 表上应显示职种、职级和每个通道的职级数。

3、确定任职资格标准。职级确定后, 对应每个职级确定任职资格标准, 向员工清楚展示企业希望员工如何在企业中发展自己, 为员工的发展提出标准和参照依据。员工可以大致确定自己目前所处于的职业发展阶段, 为今后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指明方向。

4、明确目标职位可能发展的通道。任职资格标准确定后, 应分析某一目标职位可能的发展通道, 该通道不单是纵向发展, 也可能是横向发展, 并在“职业发展通道表”上予以表示。

(二) 确定员工职业发展方向

企业在符合企业发展的职业发展通道规划完成后, 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将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有效地纳入企业职业发展通道上来。

首先, 收集员工个人信息, 确定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员工的个人信息收集要按照职级任职资格标准所包含的内容来进行, 大体包含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基本信息, 以及职业锚、职业性向、个性、知识技能等素质信息。对所搜集的员工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分类, 初步确定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每位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存在交点, 该交点即为员工在本企业的实际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 企业根据员工在本企业的实际职业发展方向, 来寻找适合员工职业目标实现的职业发展通道。通常, 职业发展通道的选择, 要考虑员工想往哪方面发展、能往哪方面发展的问题;要考虑员工对现有职位的适合程度问题, 若合适, 能否进级?是否进行培训?若不合适, 是否进行培训, 加以改善?职业发展通道的选择, 是职业发展管理能否成功的重要步骤。

(三) 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与落实

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发展通道, 必须有较为实际、具体的落实计划。对于员工来讲, 根据自我评价结果和企业职位任职资格的对比, 找出差距, 确立弥补差距的具体计划和措施, 并通过个人学习, 弥补技能和知识方面的不足;对于企业来讲, 要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综合培训、工作轮换、职务提升等手段, 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同时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四) 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建立

职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职业发展通道的建立, 员工职业发展方向的确认, 发展计划的建立和落实, 适合职业生涯管理的培训体系等。同时, 职业生涯管理体系还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有着割之不断的关系。

为了便于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日常管理, 要求体系不仅要包括硬件 (基本流程模块等) , 还要求有软件 (规章、制度、手册等) 的支持。应将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化, 并建立职位《任职资格体系》手册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手册》, 手册中应注明内部岗位轮换制度, 为员工转换职业发展通道提供指引。

四、小结

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 对企业和员工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成功的职业生涯管理, 需要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的努力和配合, 只有如此, 企业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每个企业都应鼓励并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 并加强企业自身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的日常管理和完善, 最终达到员工发展及自我实现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映梅.职业生涯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6.

[2]、谢怡.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实操细节[M].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7.

[3]、曹振杰.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矿山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篇5

内蒙古坤宏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6月1日

0

0

目 录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1 一 总经理职责--------------------------1 二 主管副总经理职责--------------------1 三 安全部职责--------------------------2 四 综合办公室职责----------------------3 五 生产技术部职责----------------------3 六 各生产厂职责------------------------4 七 生产厂长职责------------------------4 八 作业长职责--------------------------5 九 班组长职责--------------------------6 十 职业危害岗位员工职责----------------7 十一 专(兼)职职业卫生人员职责--------7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9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2 一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12 二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14 三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15 四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17 五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9 六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21

七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23 八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25 九 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27 十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28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31 一 凿岩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31 二 机动车司机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33 三 破碎机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35 四 球磨机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37 五 装(渣)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38 六 焊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39 七 爆破员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41 八 通风机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43 九 水泵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45 十 电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47 十一 空压机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48 2015职业健康监护计划与实施方案--------50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一 总经理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职业危害防治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 主管副总经理职责

1、严格遵守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标准等,负责 组织制定并实施我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

2、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重大隐患和问题,不断改善劳动作业环境,保证职业危害防治设施经费等投入的有效实施;

3、保证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的运行所需人力、物力;

4、及时、如实向市局、区局安全监管局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三 安全部职责

1、安全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每年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取得联系,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

4、查处相应的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对各生产厂的粉尘、煤气、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对现场存在的不合格检测项目,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5、负责制定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将职业健康各项工作分解落实到岗、到相关责任人员,并监督检查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落实情况;

6、负责做好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7、组织人员做好提供从业人员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关系等相 关工作;

8、组织人员落实好本公司职业危害因素控制、职业防护设施、个体职业防护等工作;

四 综合办公室职责

1、负责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和离岗时体检,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

2、负责退休退养职工的职业病管理工作。

3、负责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4、人力资源处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5、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6、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7、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维护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五 生产技术部的职责

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职业健康生产技术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职业健康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 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六 各生产厂职责

1、各生产厂负责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和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员工,从事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建立、健全员工职业卫生健康管理档案。

2、各厂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3、各单位要严格管理有毒化学品、放射源以及其他对人体有害的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4、各厂应当主动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

七 生产厂长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 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八 作业长职责

1、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门、公司制订的各项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五同时”,作业长是本车间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2、负责制订和健全本车间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负责制订和修改紧急事故预案。

3、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部署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4、负责对新职工和换岗职工的车间级安全教育,经常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对特殊工种必须坚持证上岗。

5、经常进行安全检查,督促职工穿戴劳保用品,做好文明生产,及时组织力量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6、发生伤亡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应保护好现场,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落到实处,同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7、充分发挥作业长、管理人员的作用,对他们的安全工作每月进行考核。

九 班组长职责

⒈认真执行和模范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根据本班组工人的技术、体力、思想等情况合理安排工作,领导本班组职业健康安全作业。

⒉认真执行职业健康安全交底,组织班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开好班前职业健康安全生产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⒊经常组织本班组工人认真学习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教育本班组人员遵章守纪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⒋经常检查本班组作业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

⒌对新工人(包括调换工种的工人)进行岗位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教育,新工人未经考核合格不得上岗。

⒍支持、接受专职安全员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提出的改进措施要及时组织贯彻落实。

⒎领导并支持班组安全员开展日常工作,及时采纳安全员的正确意见,发动全班组职工共同搞好职业健康安全生产。⒏发生工伤事故、未遂事故要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积极配合本工种工伤及其他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 职业危害岗位员工职责

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教育培训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

3、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单位领导、主管部门报告;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我公司安环处和公司领导报告。

十一 专(兼)职职业卫生人员职责

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 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内坤宏[2015]010

关于成立内蒙古坤宏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通知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为保障我矿职工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规范我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的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刘书金

副组长:杨志国 崔 栋

成 员:高显一 朱喜海 张海峰 荆圣佳 包宝柱 夏品慈

张林宽 高福双

专职卫生管理人员:朱喜海

附: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内蒙古坤宏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6月5日 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 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公司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安全生产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并防护设施和个人防 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 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病妥善保存。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 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定期听取各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8.对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所属各基层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安全科与已进、新进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3.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劳资科、安全科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5、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 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6.公司安全科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二级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7.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二、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为了规范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下属各基层单位在工艺改造或采用新工艺后,新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均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

一、各基层单位申报职业危害时,应当提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和下列有关资料:

(一)单位基本情况;

(二)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施工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情况;

(三)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二、安全科在接到报送资料后,认真组织对所报职业危害因素场所监测,如需监测机构配合,由安全科负责协调。

通过监测,掌握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情况,并分析危害程度。

安全科根据监测、分析结果,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及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向 综合办公室汇报,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并按照指示监督落实。

三、安全科应及时整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及相关材料,报送市安监局职业安全科备案。

三、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 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和劳资科负责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并指定专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负责本 的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培训。

二、教育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6、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教育培训的对象与方式:

1、新员工入厂-结合安全“三级教育”,介绍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员工在岗期间-通过定期培训或公告栏宣传,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及 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及个人身体检查结果;

2、员工在调动岗位时,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3、外来临时工人,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卫生培训,确保其从事劳动时不受到危害。

4、定期邀请卫生、疾控等部门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各基层单位职业卫生负责人、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业务能力。

5、所有的培训资料要设立职业卫生培训台账,并有专人保管,各基层单位培训情况应每年11~12月报矿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备案。

6、未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员工或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

四、各基层单位应每年制定职业卫生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职业卫生培训计划需得到矿长的批准后实施。

五、每年按流程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六、有关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四、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为了加强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使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控制或者减少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2、本办法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以下称“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

3、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具备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评价和鉴定。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设施,不得使用。

4、建立防护设施管理责任制,并采取下列管理措施:(1)设置防护设施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兼)职防 护设施管理员;

(2)制定并实施防护设施管理规章制度;

(3)制定定期对防护设施的运行和防护效果检查制度。

5、对防护设施应当建立防护设施技术档案管理:(1)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设计方案、技术图纸、各种 技术参数等);

(2)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3)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4)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价报告。

6、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每年应当对防护设施的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测,评定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的效果。

7、对劳动者进行使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防护设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

8、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护设施。如因检修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向劳动者配发防护用品,检修后及时恢复原状。经工艺改革已消除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需拆除防护设施的,应当经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并在职业病防治档案中做好记录。

五、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规范劳动者的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劳动防护用品是用人单位免费发给劳动者个人使用保管的公共财物,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病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2、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计划、审批、购买、验收、发放、使用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制度。

3、安全科会同人事管理部门统计各工种从业人员数量,根据国家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编制劳动防护用品采购计划,报请主管副经理审批,财务部门根据计划从安全费用中落实资金,由后勤供应部门根据计划进行采购。

3、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必须有“三证”“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由标志证书和标志标识组成)。

4、使用者严格按照规定方法正确使用、佩戴、维护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期满后,执行以旧换新手续。不到期损坏或丢失劳动防护用品者,须写出书面说明,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核实签字,并应当按使用期限比例扣除一定的价款,试用期限顺延。

5、安全科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综合管理。统一建立管理台帐,实行每人一卡制,详细记录姓名、工种、品名、发放标准、领用时间等事项。发放标准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不得降低标准或减少劳动防护用品种类。

6、从业人员调离原岗位或离职,公司人事部门须开具工种变更证明,报安全科备案。一人从事多工种作业的,只执行高标准劳保待遇。离职学习或外借期间,劳保用品停放。

7、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一经发现核实,由安全科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罚款处理:

(一)采购劳动防护用品无“三证”,或属伪劣产品的;

(二)故意损坏劳动防护用品的;

(三)不按规定使用、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

(四)弄虚作假骗领劳动防护用品的;

(五)个人私自购买劳动防护用品的;

(六)使自己损坏或失效劳动防护用品的。

六、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为了做好公司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制度。

1、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对本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定期检测评价,建立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善保存;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定期检测与评价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规范要求,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3、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氨、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氮氧化物、二甲苯、硫化氢等毒物和粉尘、噪声、热辐射、电离辐射等危害因素。

4、检测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委托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检测结果,比对国家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做出符合性判定和评价并出具《检测报告》,由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填制《职业 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结果告知书》,并将检测结果在职业卫生栏进行公示。

5、公司应对检测结果异常的作业场所进行整改。对跑、冒、滴、漏引起的现场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护措施,责成专人处理,及时消除,杜绝事故的发生。

6、在公司生产装置检修期间的密闭空间、受限空间、粉尘、焊接等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科要按照作业证的要求及时进行分析检测。如遇生产不正常,公司各单位确定有必要临时增加检测项目。

7、对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给相关部门,督促其采取相关的治理措施。

8、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检测计划和检测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实施。

9、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卫生检测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执行。

七、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安全科将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提交卫生行政部门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设计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预案应有职业卫生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内容。

四、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应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在初步设计中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安全科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卫生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五、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审查批复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质量可靠。

六、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安全科将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在12个月内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按规定向卫 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项目部必须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安全科应委托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八、安全科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竣工验收中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九、安全科应组织相关部门参加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评审,并建立相应的“三同时”审批档案。

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审查、控制效果评价、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批复文件或函等原件由安全科移交给设计单位和项目部,并做好相关交接手续。

十一、本规定解释权归安全科。每年按规定对其合规性进行评估修订。

十二、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有关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其他规定按照国家现行的法规、标准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八、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新工人入厂必须到规定的医院进行体检,要将体检情况存入个人健康档案。、对接触粉尘、噪音等危害职业的人员必须要进行上岗前、在岗时、离岗前的健康检查。

3、从事职业危害的人员,公司每两年组织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健康体检。

4、生产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5、生产单位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对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作业。

6、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7、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单位必须如实、无偿提供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8、生产单位发现疑似作业病、职业病人时要及时向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报告。

9、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改善劳动条件,安装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10、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1)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a、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b、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c、职业病报告卡;

d、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证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 e、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a、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b、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c、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d、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九、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各分公司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

2、生产单位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生产作业场所要配置满足需要的现场救援设施。

3、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向班组长汇报,班组长要向车间汇报,车间要向分公司值班经理汇报,值班经理要向公司指挥中心或者值班经理汇报。

4、发生事故后,生产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者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止事故扩大。、对在事故中遭受职业危害的人员,要及时组织救治。

6、公司、分公司要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施行分级管理,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职业危害事故。

7、对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单位,公司要根据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8、各单位要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台账,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要存档保存。

9、如发生重大职业病事故,公司要及时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上报。

十、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一)职责:

1公司总经理对公司职业病管理负主要责任。

2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全面管理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3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执行部门,全面负责现场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负责职业病应急物资管理、维护保养工作监督。

4工会全面监督公司职业并防止工作,并对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全面监督。

5各车间负责配合安全环保办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病应急救援培训,应急物资使用等工作。

6公司后勤部,负责对职业病防治,预防、以及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进行采购。

7公司财务部对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所需费用进行支付。

8、对主要职业危害场所,编制相应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发生职业危害时,作业人员可正确处置职业病应急事故。

(二)工作要求

1培训

公司安全科,依据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对上述岗位职工进行职业病应急救援工作培训。

2应急救援

2.1 应急救援原则:先救人再救物。2.2发生职业病事故时,公司依据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对职业病事故进行救援。

2.3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时,各部门有限保障应急救援工作。2.4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时,各救援人员要保证自身职业 健康安全情况下,去参与救援,严谨无防护措施参与救援。3职业病应急救援管理

3.1在发生职业病应急事故时,各车间应及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

3.2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及时依据事故上报程序,进行上报。

3.3发生职业病应急事故时,应及时调整生产工艺或封存物料,并安排人员进行启动事故通风装置或排风系统,确保降低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

4应急物资管理

4.1公司在浸出车间东临设有应急物资,内设有防化服、正压式呼吸器、防毒面具、溶剂回收设,并设有专人管理.4.2公司配备气体检测仪、呼救器等个体防护设施,以确保作业场所实时检测,并定期测试,以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4.3浸出车间装有溶剂泄露报警装置、防护风机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或保养,可保障作业场所安全。

5.监督与处罚

5.1对随意动用应急物资的,公司纳入安全绩效考核,进行处罚。5.2安全科监督车间对安全防护措施维护保养监督,为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的,纳入安全绩效考核,进行处罚。

5.3安全科,依据职业防护标准,进行配发职业防护用品,个人未进行正确佩戴的,纳入安全绩效考核,进行处罚。

5.4在发生职业病应急事故时,未及时依据相关规定处置的,造成严重伤害的,对主要责任人进行降职处分。

6.附则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制度中未尽事项,或与国家相关规定冲突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一、凿岩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

1、职业危害告知:

1)、凿岩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粉尘、噪声、振动职业危害;

2)、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矿石粉碎、筛分、配料、冶炼过程中均可有大量粉尘外逸。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如尘肺、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等。

3)、噪声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进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强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噪声耳聋。

4)、振动对人体各系统均可生产影响,按其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生产中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是局部振动。人体长期暴露在强振动之下,会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和听觉等方面发生病症。

2、职业健康防护

1)、凿岩工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配带合格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振手套),不得随意取下不用。2)、在作业过程中要爱护劳动防护用品、要按规定要求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不得使用损坏、到期和不能够防护的防护用品。

3)、作业人员进入工作面前要先确认CO浓度(地下矿山)、粉尘的

浓度以及风速,符合规定时才能进入。

4)、作业前要对作业场所进行洒水、通风,保持作业地点清洁、干净。5)、作业前要对凿岩机进行检查、强化设备润滑,保证工作时噪音降低到最小。

6)、严禁干钻作业,凿岩机作业时必须采用湿式作业。

7)、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职业危害要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现场,并上报负责人。

8)、作业中若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救援。

二、机动车司机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

1、职权

1)、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生产中不正常情况及事故的处理,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正确处理设备故障,搞好检修。

2)、有权对违犯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的行为提出批评建议,并及时报告。

3)、对不安全的设备、仪表和现场跑、冒、滴、漏现象,有权提出检修或更换,消除职业危害。

4)、有权对于干扰本岗位操作和损坏本岗位设备及清洁健康的行为进行制止。

5、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2、责任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

2)、如不按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程操作,负有违章违纪的责任,对本班记录结果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

3)、对本岗位设备运转情况负有全部责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4)、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如遇意外事故,负责赶紧处理于安全位置。

5、对设备有提出更换检修的责任,检修后有验收的责任。

3、工段主要职业危害

主要有害物粉尘、噪声等对人体存在危害。

4、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3)、当物料发生泄漏时,应立即控制泄漏进行通风,并及时回收和清理。

4)、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5)、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在有毒有害岗位不得进餐;工作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

6)、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7)、对加煤和下灰、下集尘器操作时,按规程要求佩戴防尘口罩,注意站在风向的上风向。

8)、应经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减少粉尘危害。

三、破碎机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

1、职权

1)、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生产中不正常情况及事故的处理,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正确处理设备故障,搞好检修。

2)有权对违犯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的行为提出批评建议,并及时报告。

3)对不安全的设备、仪表和现场跑、冒、滴、漏现象,有权提出检修或更换,消除职业危害。

4)有权对于干扰本岗位操作和损坏本岗位设备管线及清洁健康的行为进行制止。

5)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2、责任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

2)、如不按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程操作,负有违章违纪的责任,对本班记录结果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

3)、对本岗位设备运转情况及管线、仪表负有全部责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4)、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如遇意外事故,负责赶紧处理于安全位置。

5)、对设备有提出更换检修的责任,检修后有验收的责任。

3、工段主要职业危害

在粉碎机房主要有粉尘、噪声等对人体存在危害。

4、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3)、当物料发生泄漏时,应立即控制泄漏进行通风,并及时回收和清理。

4)、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5)、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在有毒有害岗位不得进餐;工作完毕立即洗手,工作服勤洗勤换。

6)、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7)、应经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减少粉尘危害。

四、球磨机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

1、职业危害告知:

1)、球磨机工作业过程中存在噪声职业危害;

2)、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损害听力。人在8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长期工作,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2)损害视力。当噪声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

(3)噪声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进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强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噪声性聋。

2、职业健康防护

1)、企业必须给球磨机工发放防噪耳塞;耳塞要定期更换。2)、球磨机工在进入球磨车间工作时必须配带防护耳塞,;1个球磨车间至少应两人1班;球磨机工不能长时间的呆在球磨车间中,两人应交替巡查球磨机的运行状况,以减少噪声对自己的危害。3)、球磨机工必须按时参加企业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

五、装(渣)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

1、生产作业中要严格执行本企业制定的各项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2、作业人员要按规定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随意取下不用。

3、在作业过程中要爱护劳动防护用品、要按规定要求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不得使用损坏、到期和不能够防护的防护用品。

4、作业人员进入工作面前要先确认CO浓度、粉尘的浓度以及风速,符合规定时才能进入。

5、作业前要对作业面进行用水冲洗,将工作帮、顶粉尘冲净,对矿(渣)堆进行洒水,将粉尘打湿,避免粉尘飞扬。

6、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职业危害要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现场,并上报负责人。

7、作业中若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救援。

六、焊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

1、职业危害告知:

1)、焊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职业危害;

2)、当吸入的粉尘达到1定数量时即可引发电焊工尘肺病,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还可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3)、焊接产生的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症;

4)、焊接作业过程中,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臭氧、1氧化碳、氮氧化物等:a.臭氧,为无色、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它对呼吸道粘膜及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短时间吸入低浓度(0.4mg/m3)的臭氧时,可引起咳嗽、咽喉干燥、胸闷、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症状,长期吸入低浓度臭氧时,则可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硬化等; b.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

c.氮氧化物,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其中常接触到的氮氧化物

主要是二氧化氮。它为红褐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当被人吸入时,经过上呼吸道进入肺泡内,逐渐与水起作用,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剧烈的刺激与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2、职业健康防护:

1)、焊工作业应在专用工作区域内进行,区域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人员;

2)、工作前,首先要开动通风设备或打开窗户,使工作区域空气流通,并正确佩戴如下劳动防护用具: a.焊工防护服; b.焊接面罩; c.焊工手套; d.防尘口罩;

3)、多人焊工作业时要分散作业,严禁多人扎堆焊接作业; 4)、按时、按要求进行体检。

七、爆破员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

1、职业危害告知:

1)、爆破员作业过程中存在粉尘、噪声、一氧化碳职业危害; 2)、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矿石粉碎、筛分、配料、冶炼过程中均可有大量粉尘外逸。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如尘肺、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等。

3)、噪声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进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强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噪声耳聋。

4)、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气体,它极易与人体中运输氧的血红蛋白相结合,而且极难分离,因而,当大量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以后,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人体输送和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

2、职业健康防护

1)、爆破员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配带合格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振手套),不得随意取下不用。2)、在作业过程中要爱护劳动防护用品、要按规定要求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不得使用损坏、到期和不能够防护的防护用品。

3)、爆破员进入工作面前要先确认CO浓度(地下矿山)、粉尘的浓度以及风速,符合规定时才能进入。

4)、作业前要对作业场所进行洒水、通风,保持作业地点清洁、干净。5)、爆破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领取爆破员操作资格证,方可担任放炮工作,并持证上岗。

6)、严格按照爆破作业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放炮工作,不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7)、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职业危害要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作业现场,并上报负责人。

8)、作业中若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救援。

八、通风机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

1、职业危害告知:

1)、通风机工作业过程中存在噪声、振动职业危害;

2)、噪声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进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强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噪声耳聋。

3)、振动对人体各系统均可生产影响,按其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生产中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是局部振动。人体长期暴露在强振动之下,会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和听觉等方面发生病症。

2、职业健康防护

1)、通风机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配带合格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振手套),不得随意取下不用。2)、在作业过程中要爱护劳动防护用品、要按规定要求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不得使用损坏、到期和不能够防护的防护用品。

3)、作业前要对作业场所进行洒水、通风,保持作业地点清洁、干净。4)、熟悉风机的性能,做到会维护、会保养、会使用、会处理故障,确保风机正常运转。

5)、定期注油、擦试机器,清理风机房范围内的卫生,保证机器的完好与清洁。

6)、认真保管好备件和检修工具,注意节约,避免浪费。

7)、认真执行要害场所的管理制度,现场交接班制度,严守工作岗位,详细填写运转日志。

8)、作业中若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立即上报,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救援。

九、水泵工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

1、职业危害告知:

1)、水泵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粉尘、噪声、振动职业危害;

2)、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矿石粉碎、筛分、配料、冶炼过程中均可有大量粉尘外逸。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如尘肺、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等噪声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进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强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会引起噪声耳聋。

3)、振动对人体各系统均可生产影响,按其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生产中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是局部振动。人体长期暴露在强振动之下,会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和听觉等方面发生病症。

2、职业健康防护

1)、水泵工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配带合格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振手套),不得随意取下不用。2)、在作业过程中要爱护劳动防护用品、要按规定要求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不得使用损坏、到期和不能够防护的防护用品。

3)、水泵工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结构、原理、要会使用、会维修、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4)、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如遇到自己处理不了

的问题,立即报请领导处理。

5)、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不准擅离职守,更不准睡觉。

浅谈企业中职业病防治管理 篇6

【关键词】职业;健康;职业病;管理

1、概念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是2011年12月31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修正案。新修订后的《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我国职业病现状

据估计,在我国现有7.75亿劳动人口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约有2亿人。据卫生部统计,近年来,我国职业病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职业病高发期。2009年全国报告职业病1.8万余例,较2008年增加32%,2010年报告2.7万余例,较2009年增加50%。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近75万例,其中已死亡约15万例。

从职业病危害分布情况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近些年来职业病危害出现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大中型国有企业向中小私营企业及个体经济组织转移的情况。

3、对石油测井行业中职业病防治管理的思考

员工的职业健康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声誉,社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大事。企业如何做好员工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更是企业持续发展,产生良好效益的保证。我认为,目前我国企业职业病防治管理中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3.1劳动者缺乏健康安全意识,防护意识不强

当今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大量农民工进入中小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劳动,相当一部分人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或超时、超体力劳动,且缺乏基本的防护设施,成为职业病危害的最主要受害群体。这类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相关法律法规意识不高。致使人们在参加劳动获得报酬的时候,往往只关注经济待遇,从而忽视了自身健康的重要性,甚至只要提高经济待遇,即使自身健康安全受到损害也可以容忍。大多数的职业工作者并不了解存在于我们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没有正确地使用对危害因素和应急措施知情的权利。

3.2用人单位负责人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不足

一些企业或个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概念不太清楚,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不足,导致在管理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员工个人的职业健康安全放在次要位置或干脆不要,从而引发自上而下的对职业健康安全的忽视。

3.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投入不足

部分企业或个体经济组织为了降低成本,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刻意隐瞒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不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例如职业健康查体、职业病防治培训等条款。

3.4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

一些企业虽然意识到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也建立的相关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只停留在书面,或是为了应付某些检查而做的表面工作,可用可操作性不强。对于制度是否贯彻落实到位,运行起来是否有效和符合实际,也无从得知。

4、对目前我国石油行业HSE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4.1加强职业病防治教育,提高健康安全意识

针对我国劳动力法律意识普遍不强的特点,企业在职业病防治管理中要加强负责人、管理人员及一般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尤其是做好新近颁布的《职业病防治法》的解读,确保企业的管理者理解有关法律条款的要求,从而提高企业运行管理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同时,要对员工加强职业病防治方法教育,使员工在劳动的过程中,了解掌握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从而能更好的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4.2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在于预防

防治职业病,是指预防、治理、诊断和治疗职业病。职业病对人体危害极大,一旦罹患职业病,很难治愈。职业病具有可以预防,但是很难治愈的特点。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减轻职业病的危害程度。所以,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从致病源头抓起,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并在一切职业活动中尽可能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使工作场所职业卫生防护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4.3加大投入,明确责任,严格监管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要根据法律规定,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同时,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认真履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违法行为。

4.4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通过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增强员工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员工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5、结论

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理过程,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加大投入,提高意识,还需要政府的规划管理与组织领导,以及其他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会组织的督促与协助,劳动者的民主监督等。从而能做到全方位的综合治理。以此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健康危害。

作者简介

浅析企业管理中的职业压力管理 篇7

1. 压力

通常压力 (stress) 一词有三种解释: (1) 指环境中客观存在的某种具有威胁性的刺激; (2) 指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引起的一种反应类型; (3) 指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个体对环境中具有威胁性的刺激, 经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的反应。心理学研究上常用第三种解释, 即把压力看作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 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应的身心反应。

2. 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是在工作中产生或形成的各种压力, 包括因工作任务过重、人际沟通困难、工作环境变化的影响等种种因素带来的压力。职业压力通常是由需求引起的, 如果个人没有体力、精神或情感方面的资源去满足这种需求, 需求就被认为是潜在的压力因素。个人对压力的感受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个人人格特质、工作的质与量、工作环境等。

3. 压力管理

员工有压力不代表企业就进行了压力管理。所谓压力管理, 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 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 即情绪、行为, 以及生理等方面的缓解。简言之是以管理为目的, 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的压力产生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在这里, 压力管理的主体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员工个人。

二、管理的对策

职业压力不仅关系到员工的身心健康, 而且对个人和组织的工作绩效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企业需要制定职业压力管理办法, 主要是指针对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绩效而对内部职业进行预防和干预的系列措施, 通常这种管理体系以企业为核心, 但又更注重企业中的个体性, 因此, 压力管理可以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进行:

1. 从企业管理层面出发

(1) 建立正式的组织沟通机制, 实现无缝沟通。沟通是释放压力的良好渠道, 它提供了一种释放压力的情绪表达方式。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使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的状况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而及时做出调整, 变被动为主动, 减轻压力。

(2) 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 并适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在职业规划中, 管理者可以帮助员工改变认知, 适当调整期望值, 建立现实客观的SMART式的发展目标:S—special (特定的、适合自己的) , M—measurable (可衡量的) , A—achievable (可实现的) , R—realistic (实际的) , T—time—based (基于时间的) 。同时, 可以对员工进行时间管理和人际沟通方面的培训, 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缓解其在时间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

(3) 培养咨询式管理者。管理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关注员工的成长, 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动态, 针对他们的特点, 在管理方式上要富有弹性, 面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

(4) 实施员工帮助计划 (EAP) 。员工帮助计划 (EAP) 被形象称为“精神按摩”。它是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 主要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 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改善组织气氛, 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提升组织的公众形象。

(5) 实施宽容式管理。任何员工都不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个性强的员工可能因为性格原因而发生行为失误, 如果对这种失误强加指责, 他们会自然产生心理压力。对员工实施宽容式管理, 就应该允许他们适当的犯错误, 犯了错误就能在个人的发展道路上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爱立信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本着这样的原则, “工一旦进入公司, 我们就会紧急发展他, 即便他犯了错误, 我们会先追究经理的责任, 如果他不胜任, 我们也会为他们提供培训或进行岗位调换, 直至胜任为止。”实践证明, 容忍犯错误的态度给予了这些员工最大的心里宽容, 避免情绪沮丧带来的有害压力, 从而增进了员工对企业的信赖和忠诚感, 有助于其创造性潜力的发挥。

(6) 完善福利制度, 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福利能有效减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外源压力, 企业应主要从薪酬、住房、医疗、社会保险、员工家庭生活等方面提供保障。而通过营造赏心悦目的工作空间则有利于达到员工与工作环境相适应, 提高其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 制定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措施, 创造开放、公平的沟通环境, 营造一种真诚和谐的企业氛围也必不可少。

2. 员工个人层面的压力管理

(1) 正确认识职业压力。职业压力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当员工感受到压力过大时, 不要避讳, 应该正视压力, 企业的管理是必须要有压力的, 设想如果员工在某一个岗位没有压力, 要么是该企业管理混乱, 要么是该企业处于衰退期, 生产萎缩, 员工将面临下岗和失业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来源于企业的压力是没有了, 但是个人家庭经济上的压力将无法避免。因此说“企业没有压力反而是一种压力”。

(2) 自我调节以减轻职业压力。即设法控制或改变造成心理压力的情境以减轻压力。正确认知的同时, 设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避免情绪感染, 以适应压力情境。个体在外在的压力情境无法改变的时候应试图改变自己, 建立一个符合自身的期望值, 调节自我实现的时间进程, 当感觉有不良情绪反应时应及时合理宣泄。

(3) 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提高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充分认识自我和组织的前提下, 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修正;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支撑下, 持续学习, 不断完善自我;在愉悦、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中, 加强体育锻炼, 规范生活习惯, 培养兴趣爱好, 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蒋永宁 王香玲“:弹簧理论”与员工压力管理.人力资源开发, 2006 (10)

[2]刘克善:心理压力的涵义与特性.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3 (2)

企业职业管理论文 篇8

一、什么是职业效能管理

职业效能管理是用系统管理和方法论, 研究企业和企业人的动力、能力、成长意愿和工作绩效等问题, 旨在帮助企业及员工形成正确认识自我、了解他人、适应环境的效能体系;构建独立思考、创新工作、理性选择的能力体系;达到和完成提升员工效能、改善团队效率、增强管理效度的目标体系。

职业效能管理的作用是, 增强企业组织的制度承兑能力、系统增值能力、期权回馈能力、效能输出能力、人才成长能力、职业学习能力、绩效执行能力、问题纠错能力、环境公信能力、问题纠错能力、情景影响能力。

职业效能管理的目标是, 人才从价格向价值转变、管理从权力向权威转变、方法从管理向影响转变、成长从人才向人物转变、员工从能力分子向优秀分子转变、发展从职业向事业转变、积累从资源向资本转变、动机从存在感向使命感转变、心态从处境向心境转变、重心从组织管理向职业管理转变。

二、为什么说职业效能管理是管理的第三极思维

解释企业管理, 大概要从三个角度理解企业发展目标, 第一是物质目标, 这是企业价值的核心目标, 也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第一极思维;第二是文化目标,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气质和特征, 即便是相同行业的企业, 由于文化目标的不同, 也会产生重要的识别度, 是企业的第二极思维。第三是效能目标, 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产消耗的是资源, 积累的是资本。职业效能就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创造和提炼出来的能力资本, 企业通过对能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 在不改变生产流程和物质投入的前提下, 提升企业绩效, 这是企业的第三极思维。

三、员工的新特征及表征性问题

1. 员工的新特征:

员工的现实感越来越强, 他们不感恩过去, 不迷信未来;应该怎样的道理讲不通, 他们更重视感觉与感受;别拿职业生存去威胁他们, 他们更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去留;职业投入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绩效更加靠自觉性来完成;人多并不代表企业的规模, 单个价值效能, 才体系企业规模;在组织中权威受欢迎, 权势受鄙视;官僚主义有了新的解释, 授权、放手、信任有了新的解释;更重视认知关系, 而不是地属、亲属、隶属;成长帮助是最受员工欢迎的;培训是系统培训, 不是功能说教。

2. 员工的表征性问题:

被公认的成功之后, 自我迷失, 感到空虚, 缺乏安全感, 对未来不确定, 缺乏喜悦心;有很好的专业和技术, 也有展开的平台, 总是抓不住机会, 一同起点的人都走到了自己的前面, 心有不甘和不服;对上司忠诚不被理解, 对下属的关心总被误解, 对同事的帮助会被利用;学习阶段是姣姣者, 到了职场却是平庸者, 有劲使不上, 感叹伯乐何在;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相比, 总有较大的差距, 频繁换工作, 还是得不到改善;职业方向不明, 情感归宿不定, 家庭关系不和谐, 对他人肯付出, 但得不到应有的响应;工作有想法, 问题有办法, 一到人际关系中, 就不知道怎样判断和选择;干得对事, 跟不对人, 既影响现实关系, 又影响未来发展;学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但遇到具体问题, 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能发现问题, 但很难给出答案。

四、职业效能管理给出的解决方案

职业效能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管理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是其坚持的重要意图。职业效能管理可操作的训练包括七种。

1. 关系训练。

关系决定了企业员工的职业效能的范围。职业效能管理提出360度关系体系的训练, 总结职业中的领导关系、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客户关系、自我关系的不同特点规律和对应技巧。在关系训练中着重描述了关系的价值、关系的本质、关系的阶段、关系的类型。“有关系没问题, 没关系有问题”。在职业效能管理的观点中, 人的成功是关系的成功, 人的失败是关系的失败, 和关系相比其他的最多都是点缀。

2. 沟通训练。

在职业效能管理中, 沟通训练是重要的一个内容。职业效能管理重点训练怎样建立沟通幅度的问题。有些偶然邂逅会让人终身难忘, 有些朝夕相向却形同路人, 这些都和沟通幅度有关;“相识满天下, 知己有几人”的感叹, 也跟沟通幅度有关。

3. 行为训练。

大多数后悔是行为造成的。人生没有“草稿纸”。职业效能管理使用替代经验对员工进行行为训练, 目的是增强员工的执行力, 减少行为不当造成的失误。

4. 影响训练。影响训练侧重于风格影响、特质影响、群体影响, 目的是使员工成为决定事情发生的人。

5. 交付训练。

有人自我评价人品没问题、能力没有题, 就是命运有问题。实际上, 在命运的背后, 还有一个交付问题。职业效能管理从交付风格、交付类型、交付仪式、交付风险等方面设计交付能力训练。人生也是一种经营, 把自己推销出去, 是职业效能实现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6. 思维训练。

效能决定布局, 思维决定格局;效能决定道路, 思维决定出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区别, 来自于心智、行动、思维。建立成熟的思维模式, 就会少了片面、多了方法, 少了障碍、多了机会。思维训练可使员工做到认知会区分、选择会排序、表达能结构。

7. 适应训练。

适者生存, “剩”者为王。适应训练培养员工的坚韧性、抗挫力、注意力, 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适应训练着重设计了压力管理、环境适应、冲突处理、危机干预等有针对性的实战演练。

另外, 职业效能管理还设计了职业效能技术应用体系和职业效能价值开发体系。

美国管理学家弗朗西斯说:“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 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技能, 也可以让一个人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为你工作, 但你买不到随时随地的热情, 创造性的工作, 专心一意的投入。要想事业成功, 你不得不设法得到这些。”而这些, 就是职业的效能, 是个人和组织的资本竞争力。

五、职业效能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在企业活动中, 我们对职业效能采取静态类的特征描述, 也会采用动态类的行为描述。这是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平衡性要求。职业效能的五大管理, 既是静态评估同时也是动态考核, 也是效能管理的核心内容。职业效能的五大管理包括自我管理、人格管理、认知管理、动机管理、绩效管理。

1. 自我管理

人们在努力和外界和他人建立关系的同时, 最容易也最不应该忽视的是与自己关系的链接。当我们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 最有可能是与自己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当个人不能和自己和谐相处时, 当现实我和认知我之间硝烟弥漫时, 我们真的无暇顾及和他人关系的整理。职业效能的自我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测量和评估, 使企业员工对自己职业效能有清楚的定位和判断, 同时建立完善的效能完善和提升体系。

2. 人格管理

人格是人的思维和行为定式, 按照荣格的理解, 如果我们不通过人格去了解我们身边的人, 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模糊一片。职业效能管理主张尽可能了解员工的不同人格, 目的不是要改变员工的人格, 而是通过对员工人格的分析和了解, 找到与他们相处和交流的最有效的模式。

3. 认知管理

在工作中, 影响和困扰我们的是现实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始终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职业效能管理在关注问题本身的同时, 重在改变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提升我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这就是认知管理。认知管理会把我们从事物主义的困境中解放出来, 不再简单地复制问题的解决方案, 而是认清问题的本质规律, 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工作效率。

4. 动机管理

职业效能管理的观点认为, 动机对早晚对, 错了也会对;动机错, 早晚错, 对了也会错。每个人都有想做的事, 想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动机既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职业效能管理就是通过对员工动机的了解、检测、指导, 使之与企业文化相映衬, 实现企业的液态化管理。

5. 绩效管理

职业效能管理将绩效差异分成四个层次:积极绩效、交换绩效、平庸绩效、破坏绩效。主张对创造积极绩效的员工要重用, 对实现交换绩效的员工要使用, 对出现平庸绩效的员工要慎用, 对产生消极绩效的员工要弃用。职业效能管理还提出了绩效舒适区、犒赏区、体验区、利润区, 为绩效管理解决了许多端点性问题。

六、职业效能管理的成果特征是什么

1. 职业效能特征

职业效能是企业和员工在职业效能学习和训练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品质力量。具备职业效能训练和素养的企业和员工的特征是: (1) 在遇到不确定和具有困难的工作时, 有信心并通过努力取得公认的工作成果。 (2) 面对现实性和未知性的问题, 有积极的认知和期待, 相信付出努力就应取得成果。 (3) 面对压力和挫折时, 能坚持当初的选择, 并始终保持进展状态。 (4) 有明确而现实的目标,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 有阶段性的支持和愿望支撑。

2. 职业效能表现

职业效能最终表现在员工的行为上, 他们会把职业效能转化为职业习惯。具有职业效能素养的行为表现是: (1) 建立积极目标, 有意愿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2) 对未知结果充满好奇和关注, 弄清事情的原因使自己成为决定性因素, 自觉承担关键性成果。 (3) 有职业犒赏性需求, 能创造性地提出工作主张和实现工作成果。 (4) 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 并具有积极的纠错能力。 (5) 为实现工作绩效, 自觉加大工作投入, 牺牲工作之外的需求。

3. 职业效能环境

在职业效能管理开展顺利的企业中, 组织气氛会出现积极的反映。个人效能可以促进企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反过来, 企业环境也影响到个人的效能表现。在职业效能推广的企业中, 组织环境常常会表现为: (1) 企业内部的赏识、认可、感谢, 这些因素, 不仅对期待表现有强化作用, 同时也会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 (2) 良好的组织氛围、公平的理解、参与意识都会是一种能量唤醒。 (3) 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 有利于两个界限的处理。分内的责任界限清晰明了, 分外的责任有人主动承担。 (4) 员工的抗挫能力强, 不为暂时的困难改变工作方向和投入。 (5) 企业的融入坏境成熟, 制度文化认可度高, 效能稳定, 是非鲜明。

七、职业效能管理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1. 职业效能管理形成企业与员工的新型关系

企业发展始终是关系发展, 管理的变化也一直围绕着关系的变化。随着新经济的成长, 职业效能管理的重要内容就会是企业与员工建立起新型的关系。对于现代人来说, 最理想的工作场所不再是承诺终身雇用, 而是能够给他们提供所需的机会、资源和灵活性, 以促进员工可持续性成长发展。有价值的效能管理把员工当成“盟友”而不是雇佣。现代人力资源的模式是双向选择, 不是“从一而终”。

2. 职业效能管理是企业的一种新型资本

物质资源的属性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 而职业效能的开发, 可以用“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来表述。人类具备用智慧开发心理资本的能力。我们倾向于把职业效能中的因素称为积极的心理资本。以往工作的重点是争夺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 而职业效能却是可更新的、互补的, 甚至是协同效应的。职业效能高的个体在处理问题时, 能够灵活地、适应性地运用不同的能力来满足工作的动态要求, 同时, 他们的心理资本也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更强烈的胜任感、幸福感。过去, 企业的资本过多表现于物质优势, 从规模到资本, 从获取到拥有, 呈现于“肌肉”力量, 而职业效能管理则是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 创造无限的卓越与可能。职业效能体现的不是组织有多大, 而是能力有多强;不仅要拥有现在, 而且要拥有将来。

3. 职业效能管理是一种系统反应

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是现代企业最宝贵的认知和智慧。什么是系统?系统就是体现事物本质和方向的那部分结构性要素。职业效能的结构性因素是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建立组织效能是一个精细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

4. 职业效能管理与员工环境互动

职业环境是人与人关系建立的活跃介子, 在职业效能管理中, 更关注集体的效能以及企业成员之间的效能互动。通过创造一个更积极且寻求进步的气氛和支持性的文化, 这样的领导可以降低伤害率、压力、倦怠、离职率、缺勤率和工作疏离。高层领导的积极性和真实性会在整个组织内蔓延, 它不仅能减轻压力和冲突, 也可以增强自我效能。

组织成员角色与部门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强, 集体效能的协同效应和互补关系就越重要。也就是说, 集体效能是组织成员的一种实际认可。因此, 无论他们觉得自身的能力多么有效, 如果不能与组织中其他人的信心紧密地拼接起来, 那么, 他们的信心在这种组织背景下并没多的价值。简单地说, 共享目标和集体决策是集体效能在组织中能够发挥作用的通道。

没有集体效能, 其结果只会是集体的不幸。如果能把个人效能恰当地引导和同化成集体效能, 形成一种积极投入的组织文化, 就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职业教育《企业管理》课程设计 篇9

职业教育目的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应强调以应用为主旨,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充分的理论知识, 必须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则要求较高。

《企业管理》课程设计现状:

当前, 科技迅猛发展, 组织制度不断创新, 企业管理实践变迁不断加快, 管理方法和手段日新月异。而我们的企业管理课程不能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管理教材陈旧, 教学方落后。目前, 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落后, 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的差距较大, 课程与教材内容相对陈旧, 片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学用不一致的情况明显, 不能针对具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使学生缺乏明确的目标, 难以理解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不利于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而且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教师简单地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 讲得过多, 势必显得内容枯燥, 没有新意, 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 职业学校和企业相互了解不够。职业学校设计的课程内容强调以应用为主旨, 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只需够用、实用和必需即可。要以企业相关职业的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而不必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 应结合专业特点,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组合, 确定以讲授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为主, 舍弃那些并非职业能力培养必需的内容, 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

(3) 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案例具有局限性。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培训相结合, 符合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要求, 但在教学实践中, 案例教学法存在着方法本身的缺陷, 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要选取到合适的案例, 课堂上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讨论等问题。

通过案例教学改进和加强校企合作以便改进职业教育企业管理课程

1.改进企业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企业管理课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对于高职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能力结构要求, 在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我们还要继续采用案例教学法, 并且加以改进, 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通俗易懂, 灵活运用。改进企业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很多, 如项目教学法等。

2.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改进企业管理课程

校企合作使得学校可以深入地了解企业, 看看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需要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来满足企业的需要。校企合作加强了校企双方互相了解, 联合办学, “把学校建在车间”, “把车间建在学校”, 通过订单培养、资助合作、委托办学等模式, 发布人才需求报告, 召开校企联谊会、供需见面会, 培养对口人才。

(1) 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校企合作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社会化, 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使学生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中和规范的车间进行更加规范的技术操作, 这种边学习, 边生产的培养方式, 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通过在学校订单协议, 协助学校制定教学课程和计划, 可使学生在校即可接受企业文化, 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达到熟练。企业不仅免除了在社会上招工的麻烦、避免了招收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等不利因素, 同时还省去了对新职工的教育和培训等工作。

(2) 校企合作办学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节约了资金, 解决学校场地和设备不足的问题, 也很好的解决了教育资源落后 (设备、技术) 这一现实。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许多学校花巨资购置实习和生产设备, 但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受教学进度的影响, 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因此使用率较低;如果不添置设施设备, 又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校企合作办学化解了这个矛盾, 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避免了重复投资。

(3) 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高新技术的学习和推广。校企合作必定会把企业的技术和行业信息传递给学校, 专业教师可由此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料, 进而转变教学观, 并加大对行业信息的搜集用于指导教学工作, 大胆抛弃滞后的教材, 编写适合校、企发展需求的校本教材。

总之,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 适合职业学校发展, 我认为对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管理课程而言, 要不断地完善职业教育企业管理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和加强校企合作, 从这两个方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达到教学目的。

摘要:企业管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单纯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 可通过完善案例教学法和校企结合法生动而具体地反映管理知识, 并能充分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市场需求。

关键词:企业管理,教学案例,校企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2001 (3) .

加强企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篇10

为保证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规范安全生产工作,履行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障项目员工在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文明生产。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原则。项目部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控制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员工伤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杜绝伤亡事故,使施工生产全过程的安全达到受控状态。在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工期和经济效益目标。

2 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 安全管理目标

3.1 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遏制一般事故发生,轻伤负伤率控制在10‰以下;

2)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3.2 安全管理目标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安全措施的项目执行率达到98%以上;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编制率98%以上;应进行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论证率100%;专项方案备案实施率达100%;

3)施工现场每月组织至少一次由分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经理或项目经理组织的安全检查;

4)施工现场各级职能人员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书执行率达到100%;

5)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不少于1人;

6)大型机械设备备案、验收、检测率达100%(施工现场塔吊报检率达到100%,脚手架及高处作业防护工程、施工用电、施工机械及物料运输提升设施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7)施工现场各类机械、机电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8)严格遵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任职考核制度,无违规行为;

9)施工现场安全内业资料齐全、整洁、及时;分公司月、季报送资料齐全、整洁、及时(月报表:《职工伤亡月报表》;季报表:《施工安全措施费统计报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登记表》《安全员专兼职及岗位变动动态报表》《当年施工项目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收据复印件》《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评分表》);

10)积极参与争创各级安全标准化(文明)工地活动。

4 安全生产事故类型

根据企业危险源识别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安全生产事故类型主要有高处坠落、触电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等,其他引起伤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有毒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食物中毒、起重伤害、火灾、爆炸等。

5 安全生产责任

1)公司、分公司应当按照“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全员参与”的原则,来逐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覆盖到全体员工和岗位、全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

2)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规范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明确项目部各负责人、职能部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职责,提高项目部的管控能力,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企业总经理、分公司经理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即主要负责人),对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应当全面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

4)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统筹组织生产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5)公司、分公司安全监督部门负责人或项目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员)协助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综合管理领导责任。

6)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其他负责人应当按照分工抓好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7)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组织机构。

8)公司、分公司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各职能部门将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具体分解到相应岗位。

9)项目部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配备数量,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

10)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工会组织依法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与劳动防护进行民主监督,依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权督促本项目必须做到“五同时”(同时布置、同时实施、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6 安全生产监督

1)企业各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公司、分公司文件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3)监督检查。

a.公司、分公司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公司每半年至少一次,分公司每季度至少一次,并加强日常检查和安全监督力度。

b.项目部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相关部门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并加强日常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力度。

7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安全生产责任制、班前安全讲话制度、每周一安全活动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临时设施检查验收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操作挂牌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8 综合管理措施

1)各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制订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实行安全逐级负责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按照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充分利用经济手段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受控。

3)项目部按照公司和分公司《安全技术措施费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编制详细的符合施工项目实际的安全投入计划,财务单独列账,专款用于安全生产投入。

4)在使用劳务协作队伍时,应认真审查其施工资质、安全资质和营业执照、法人证书等证照,签订责任明确的安全质量和职业卫生方面协议或合同,明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并严格管理,确保安全质量。

5)招聘使用劳务工必须坚持“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应当纳入项目施工队伍安全管理的范围。上岗前要认真做好体检(建立档案)以及安全技术培训(建立档案),经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6)特种设备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检测、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7)对作业场所的尘毒治理、通风设施、环境保护等等所需的费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应当编制职业健康安全或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和资金计划,项目部应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设施的完善和生产作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并使用到位。

8)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设备和防护用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以及企业文件规定,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安质部门或安全员必须进行监督。劳务分包单位自行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分公司或项目部必须进行登记备案,并应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9)项目部必须为从事高空、易燃、易爆、剧毒、沟槽暗挖等等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应当由项目部支付。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10)项目部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开工前或变更时充分辨识危险源,建立清单,评价出重大危险源,编制符合项目实际的危险源控制措施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及时报分公司安质部备案。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应按照企业《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中要求的表格填写。

9 应重点控制的事故及对策措施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对计划采用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详细的策划,应有计算书的应进行计算,应经专家论证的必须进行论证,所依据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标准应一一详列。

2)防止高处作业和高空悬吊作业坠落事故。

a.加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b.加强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的检查和正确佩戴;

c.加强垂直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隔离设施架设和支挂。按规范要求挂设安全平、立网,搞好“四口”和“五临边”防护,形成相对封闭的施工作业环境,同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范,按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标准要求搭设脚手架、板和各类操作平台,安装防护栏杆,设置和制作钢直梯、钢斜梯及垂直爬梯,并及时验收,严禁使用自制吊篮进行施工作业。

3)防止触电事故。临电工程严格执行TN-S制式,加强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的检查。合理组织临时用电,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保”制度、停送电制度、挂牌制度,制止现场一闸多机、乱接乱拉行为。

4)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合理堆放建筑材料,设置安全通道和固定操作防护栏,严禁从高处乱扔物件、物品。

5)防止机械伤害事故。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专检和维修维护,使机械设备保持安全状态。

摘要:介绍了加强企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的目的及职责,阐述了安全管理的目标,并对安全事故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及综合管理措施,进而提出了应重点控制的事故及对策措施,以实现工期和经济效益目标。

关键词:安全管理,目标,安全事故,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企业职业管理论文 篇11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危害识别 风险评价 体系策划

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255-01

Abstract:The supervision enterprises in establish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process middling do not satisfy the conformity, effectiveness and applicability,and from actual operation,investigate its root cause is mainly to the standard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China and no practical.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supervision enterprise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procedure is introduced,and establish procedure,principle,method,hope to establish supervisory enterpris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u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risk assessment;system planning

1 监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图1)

初始状态评审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点,主要进行监理作业活动的划分;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确定不可容许风险并指定控制计划;获取和识别适用的法规和其他相关方要求。

2 监理作业的危害识别

(1)监理作业活动的划分。作业活动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危害识别,在划分时应防止遗漏。监理作业活动按照地域特点,可分为内业和外业活动,具体可划分为如下三类:A类活动:行政管理作业活动。B类活动:项目施工、设计、监理文件审查作业活动。例如,施工监理文件审查作业活动可划分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施工总进度计划审查、监理规划审查等。C类活动:现场监理作业活动。可按照所监项目的专业特点对所监项目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作业活动划分。

(2)監理作业活动的危害识别。监理作业活动所造成的危害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工程本身和相关方,包括施工方和建设方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对监理企业自身及监理人员、访问人员造成的危害。

3 监理作业的风险评价

(1)监理作业活动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的原则是合理,最终目的是确定不可容许风险,结果是划分出不可容许风险、可容许风险、可忽略风险。风险的评价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对于A、B类作业活动较适合风险矩阵法进行评价,C类活动较适合MES法进行评价。(2)确定不可容许风险。不可容许风险的确定原则,从企业的内外部关系上有两个原则。外部确定原则是: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内部确定原则是:企业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当以此确定企业自身的不可容许风险时,应不低于外部确定原则。不可容许风险的确定方法,可采用“三方把关”的方法。即:第一,法规把关。第二,事故把关。第三,评价结果把关。凡是违反了上述任何一方,均为不可容许风险。

4 体系策划

(1)制定不可容许风险控制计划。按照是否需要提供安全设施等硬件保障,将不可容许风险的控制方式分为两种。第一种属于必需采用硬件方可控制的,对需要提供硬件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才能控制的风险,可采用“目标-管理方案”方式,制定控制该种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管理方案。第二种属于采用软件就可以控制的,对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容许风险,不需要提供硬件设施,但需要制定新的程序或作业文件来控制的风险,可采用“运行控制”方式。(2)制定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方针,为监理企业规定关于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前进方向的理念和行动准则。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应与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的方针保持一致不能冲突。目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零”事故的追求,另一类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即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可把二者结合起来。管理方案,是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任务书”,形式可采取表格或文字的形式,具体内容包括:有关职能部门和现场监理机构的职责;完成任务的方法;所需要的资源等。(3)确定体系文件结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结构一般分为3个层次,即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其中作业文件是程序文件中某个方面内容的细致陈述,与程序文件没有本质的区别。

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

编写原则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在内容上做到体现体系标准的要求,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其他要求。第二点,在文字陈述上既要具体、细致又要简明,既充分又要做到最小化。

(1)管理手册的编写。管理手册的核心内容是描述规范中17个要素的基本要求。对这17个要素的描述一般包括:目的、职责、控制要求、相关文件、相关记录。(2)程序文件的编写。程序文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目的、适用范围、定义、职责、工作程序及要求、相关文件、相关记录。(3)作业文件的编写。在编写作业文件时,要针对相应的程序文件,做到要注意具体、细致、具有可操作性。作业文件的格式没有统一的规定。

6 结语

监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真正建立与运行能够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控制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

[1] OHSAS18001.挪威船级社[S].

[2] 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S].

[3] ILO/OSH 2001.国际劳工组织[S].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S].

[5] 宋大成.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理解与实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企业职业管理论文 篇12

关键词:不同规模职业病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

职业卫生管理国内已有报道[1,2,3], 大多数是从执法监督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 而就企业自身开展情况调查较少。承德市不同规模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实际状况究竟如何未见专门报道。众所周知,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系统工程。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均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充分重视、协调和配合, 才能真正减少职业病危害, 降低职业病发生。企业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的责任主体, 各项工作的成效最终取决于企业是否重视、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否全面、到位和有效。我市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小型企业发展迅猛, 职业病危害形势也日趋严峻。为了研究新形势下制定有针对性、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规模企业做为责任主体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现状和水平, 我们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国家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4], 选择2012年承德市辖不同规模职业病危害企业 (以下简称接害企业) 1 117家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按照不同规模企业从职业卫生机制及制度建设、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及人员设置、职业病危害评价、其他4个方面15个项目内容, 采用调查表法、现场调查及查询安监部门备案材料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汇总和分析。

2 结果

2.1 职业卫生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

涉及7项调查指标中, 只有2项指标平均制定率达到70%, 个别指标制定率明显偏低;7项指标综合平均制定率为56.03%, 最高为中型企业83.90%, 最低为小型企业52.21%, 见表1。

2.2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及人员设置情况

涉及3项调查指标, 只有1项指标设置率达到70%, 小型企业各指标设置、配备率最低;3项指标综合平均设置率为67.14%, 最高是中型企业90.48%, 最低为小型企业65.62%。见表2。

注:a统计为企业家次;综合指标平均制定率=[制定7项指标企业数之和 (家次) ÷同规模应制定企业数 (即企业数×7) ]÷100%。

注:a统计为企业家次;综合指标平均率=[制定3项指标企业数之和 (家次) ÷同规模应制定企业数 (即企业数×3) ]÷100%。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和控制效果评价 (简称近评) 情况

全部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控评平均开展率分别仅为25.78%和24.71%;2项指标综合平均开展率为25.25%, 最高为中型企业为51.59%, 最低为小型企业为23.50%。见表3。

注:a统计为企业家次综合指标平均开展率=[开展2项指标企业数之和 (家次) ÷同规模应开展企业数 (即企业数×2) ]÷100%。

2.4 其他

涉及3项调查指标, 其中2项指标达到70%;3项指标综合平均率达71.32%, 最高为中型企业的92.06%, 最低为大型企业的57.14%。其中大型企业未开展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 见表4。

注:a统计为企业家次;综合指标平均率=[开展3项指标企业数之和 (家次) ÷同规模应开展企业数 (即企业数×3) ]÷100%。

3 讨论

职业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的前提与保障, 企业自身制度建设和完善是开展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基础。本次调查通过4个方面15项内容, 基本反映了我市不同规模接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实际现状和水平。职业病重在预防, 是一类可预防疾病。“三级预防”中突出强调的是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即预防或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接触以及降低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是三级预防中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预防环节。虽然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等是重要的一级预防手段, 但是减少危害因素产生及接触则是最为关键的控制方法。要实现有效的一级预防, 必须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评价, 以及预评和控评才能达到对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 从根本上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效应。调查结果显示, 一些涉及一级预防规定的重要工作制度制定率普遍不高, 比如: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大、中、小型企业平均制定率只有14.59%, 职业病危害预、控评制度大、中、小型企业平均制定率只有25.78%和24.71%。职业健康监护则是二级预防的主要内容, 调查显示, 大、中、小型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制定率仅为38.41%, 几乎2/3的企业没有制定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制度。其中, 中型企业的综合指标平均开展率相对最高, 小型企业最低, 与文献[5]报道的基本一致。我市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总数为1 117家, 小型企业为1 047家。因此, 可以认为小型企业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效果, 决定着我市整体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成效。加强小型企业制度建设与监督, 是做好我市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第1步。

参考文献

[1]陈年辉.厦门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医学, 2008, 35 (5) :412-414.

[2]平正舟, 陈国华.无锡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职业医学, 2004, 31 (1) :50-51.

[3]蒋立新, 黄振辉, 梁红英, 等.深圳市福田区三资企业主要职业卫生问题及管理对策的探讨[J].中国职业医学, 2002, 29 (1) :46-47.

[4]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Z].卫法监发 (2002) 63号.

上一篇:自适应速度控制下一篇:性质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