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原则

2024-09-08

学以致用原则(精选7篇)

学以致用原则 篇1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 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各高职高专院校面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激增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 并结合所处区域特色和学校实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 取得了不菲的成就。笔者以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革创新实践为例, 谈谈高职高专院校遵循学以致用原则, 推进学校全方位改革创新。

1 学以致用, 树立高等职业教育新理念

学以致用, 就是坚持高等职业教育三个面向的思想, 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特点、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新模式, 及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教改情况和前沿的最新科研动态, 总结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并对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前瞻性和发展的预见性。

面向市场。遵循学以致用原则就是学校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和就业相衔接。实行校院合作, 按需培养。在招生就业、教育培养、后勤服务、行政治理等方面实施全方位改革创新。 突出中心地位, 深化教学改革。坚持“遵循学以致用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 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思路, 有计划、分步骤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等在内的全面教学改革。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激发教职工的潜力。建立“以岗定薪、绩效结合”的薪酬体系, 重点向教学骨干、重要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增强广大教职工的责任心、危机感、竞争意识。完善校系两级管理, 形成育人合力。建立系、部自我约束与学校宏观监控相结合的教学管理体制, 管理重心下移, 责权利统一, 引导和鼓励系、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后勤服务社会化, 开源节流, 减员增效。构建“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后勤管理模式, 向主动服务、“经营盈利型”社会服务转变。

面向一线。遵循学以致用原则就是学校坚持就业为导向, 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 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适应地方卫生事业发展对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围绕职业岗位需求, 学校与医院共同构建“校院合作, 共育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环境与医院环境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医护药技工作任务统一、专业教师与医护药技专家能手统一;人才培养融入区域卫生事业建设、融入医药卫生改革、融入医护执业标准、融入医药文化传承、融入医院工作实际。使教室进医院, 课堂进病房, 实现在职业环境中教, 在职业岗位上学的教学模式。构建由行业主导, 学校、医院、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医院和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形成校院合作全方位、工学结合深层次、教学做合一全过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面向未来。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就是学校以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激增、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培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开拓能力的高级技能型复合人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通过持续投入, 优化办学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以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 以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为重点, 以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保障, 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2 学以致用, 推进学校全方位改革创新

学以致用,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为目标, 集合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推进学校全面改革创新。

体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创新, 不断健全、完善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学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管理体制创新。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完善和健全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增强能力。办学体制创新。挖掘学校现有资源, 开拓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领域,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功能。招生就业机制创新。建立招办牵头指导、全员参与的招生机制, 不断扩大生源, 使学校保持较大规模, 加快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以实习促就业, 鼓励学生面向基层、面向一线就业。增强毕业生的竞争能力、转岗能力、创业能力。

教育内容创新。遵循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规律, 根据学以致用原则创新教育内容。在培养目标上突出人才复合型、技能型;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突出以临床操作能力为导向;在课程内容上突出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相结合;在课程结构上重点加强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总之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新、实、活的特点。 “新”就是要充分吸纳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 把学生引到当代科学的前沿。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在改革中不断探索, 在探索中谋求创新。 “实”就是要按照“以应用能力为主线, 理论够用又能深化”的原则, 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岗位实际, 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大幅度的重组, 使教学内容具有实在性、操作性, 增强社会适应性。 “活”就是教师在取舍内容时根据岗位需要, 增强针对性, 整合课程, 优化教材, 使学生所学的内容用得上, 从而愿学、乐学, 使教育资源在学生发展中增值而无浪费。

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方法创新就是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施主体性和民主性的教学模式, 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鼓励;重视实践教学,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适当参加专业见习、实习和社会调研, 使他们有较多时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教育手段创新。进一步完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师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获取、传播、加工和创新知识的水平。教学要和临床相结合, 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使学生一专多能, 全面发展。

3 学以致用, 以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以致用, 以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为目的, 突出特色, 以点带面促发展。

3.1 打造特色专业, 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围绕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精心打造品牌专业和示范专业, 努力建设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近几年, 重点建设了护理专业群和五官专业群, 并以此带动其他专业发展。如护理专业确定了以优化课程结构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保证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 学校投入1, 000多万元, 建成现代护理实训中心, 装备了模拟重症监护病房、母婴示教室等34个具有仿真临床环境的综合实训室, 大大提升了护理专业群的办学实力。口腔医学专业建成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8个口腔实训室。对接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毕业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3.2 开拓创新, 在服务社会中科学发展

高职高专教育遵循学以致用原则, 积极拓展发展领域, 增强持续健康发展能力,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卫生事业发展。

为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适应社会需求, 成立国家卫生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 开展营养师、育婴师、紧急救助员、口腔修复工、医药商品购销员等技能培训和职业鉴定。

建设直属附属医院, 实现医教研共同发展。为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满足社会需要, 服务大众健康, 学校按照三级甲等标准, 投资6.5亿元, 兴建了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 200张, 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附属医院。启用后, 将为西安和周边省市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筹建康保中心, 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针对当地区域养老机构基础设施欠缺和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 紧紧把握党和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机遇, 按照国家标准建设融康复、保健、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康保中心的发展规划。目前, 该项目已经立项, 土地征用手续已完成及其他筹备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3.3 学以致用, 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学以致用原则, 坚持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协调发展, 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分层次, 相互衔接的科学、合理、优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对所有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根据学以致用原则进行系统分析, 提炼共性、特性和内在联系, 将分散于各课程的实验内容分门别类设计成不同的模块,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提高实验教学的连贯性、系统性、独立性。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管理模式, 从实验内容体现“重视技能、淡化专业、强调综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形成与理论教学既有结合又相互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鼓励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 加强早期科研能力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入各个实验室, 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 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 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积极倡导并贯彻落实“将科研引入实验教学, 以科研带动实验教学”的教学改革思路。将科研项目形成的技术、方法、手段、成果运用于实验教学, 保证实验教学的先进性, 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实现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 进行虚拟实验和网络辅助教学。通过网络预习、教师辅导、反馈, 提高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改革实验教学评价新体系, 注重能力考核。根据学以致用原则建立新的实验教学考试考核方式, 既注重实验结果, 又注重实验过程;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 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 遵循学以致用原则, 树立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 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三位一体的办学功能, 推进学校全面改革创新,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为己任的, 因此坚持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按学以致用为导向推进学校全方位改革创新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前提。

关键词:学以致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覃章程.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0 (6) :86-89, 94.

[2]盂昭上.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刍议[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4 (6) :56-57.

[3]段志坚.关于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1) :99-103.

[4]王浒.面向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1999 (7) :16-20.

更新教法 学以致用 篇2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 我深知这不是我的教学范围, 但二氯乙烷是企业中较常见的工业原料,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工作常识, 普及化学危害能否减少类似的事情发生呢?在学校学习时, 大家都知道室内有刺激性气体时要开窗通风, 可为什么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无法学以致用呢?我们的课堂知识又该如何转化到现实中?初中化学究竟应该教什么样的常规知识?

专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化学教育有三个“度”,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一个维度对应的是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第二个维度对应的是与这些知识相关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第三个维度对应的是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现在的中学教育却走进了一个误区, 教学基本集中于第一个维度, 就算是有第二个维度也是为第一个维度服务的, 更不用说第三个维度了。此次广东“毒胶水”事件就是对此最惨痛的说明, 我们的化学不能只关注成绩, 更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基本常识, 普及科学, 让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

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结合当地实际, 适当引申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学科, 第一章开篇就说到了化肥仓库中的碳酸氢铵分解, 但现在的学生对化肥接触很少, 虽然通过演示实验看到了碳酸氢铵的消失, 但缺乏感性认识, 认为事不关己。但在讲氮气性质之前, 我先拿出一包薯片, 问学生, “里面是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薯片!”“那里面鼓鼓囊囊的是什么呀?”我继续问。“空气。”“氧气。”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我逐步引导, 从而引出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这一知识点。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课后, 学生一脸跃跃欲试, 准备回家向父母显一下。

书本上有合成氨工厂的图片, 告诉我们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但是学生看到复杂的工业设备, 大多都是走马观花, 匆匆而过。我拍了附近工业园区几家化工厂的照片, 放在PPT上, 学生看到“常熟”两个字就很有亲切感, 我再给学生介绍几家化工厂的效益、主要产品、技术优势, 并让学生思考那么好的技术怎么来的, 进而让学生明白这一切都是要从基础学起的。

化学在很多时候与健康也密不可分, 如有时候, 上课学生趴在桌上, 无精打采, 一问才知, 早饭没吃, 头晕得很。我马上就对学生说, “运用我们的化学知识, 知道没吃早饭为什么会头晕吗?”“低血糖。”有学生说。“那我们怎么帮助他呢?”“给他吃巧克力!”“为什么吃巧克力比较有效呢?”学生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其实, 结合我们第八章内容, 我们就知道, 低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 同学们想到了吃巧克力, 这很好。但巧克力只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甜食, 含糖量并不高, 因而缓解低血糖反应的效果也不明显。我们这个时候最快的解决方法应是喝葡萄糖水。”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头晕有低血糖和贫血两种, 低血糖可以喝葡萄糖, 那么贫血需要补充什么元素呢?”“铁元素。”不知不觉中, 我们又进入了第三章内容的学习。

现在, 很多学生饮食不规律, 多有胃病, 甚至课间也有服胃药的。我趁机询问, “现在缓解胃痛有什么方法?”学生摇头, “胃药有针对胃酸过多的, 有针对胃动力不足的, 有清除幽门螺杆菌的, 等等。”“因此没有确定病因就不能乱吃药, 是药三分毒啊!”看到学生略有惊诧, 我又提示, “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 针对胃酸过多的药物有什么性质?”“能和胃酸反应。”有学生说。“很好, 胃酸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盐酸。”“所有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都可以服用吗?”“不是, 氢氧化钠碱性太强就不行。”“很好, 我们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总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碳酸氢钠为主要成分的;另一类是以氢氧化镁或者氢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然后进一步引申, 给他们解释什么时候用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什么时候用碳酸氢钠, 原理是什么, 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通过一年不到的学习, 我的学生很喜欢将现实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拿来跟我讨论, 我们不仅相处融洽, 他们学起来也格外有兴趣, 并且初步展示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小实验

书本上有较多的家庭小实验, 比如把鸡蛋放入一个装有白醋的玻璃杯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一般做法是:根据已有的答案, 告诉学生, 让他们记录下来, 背出来就完事了, 殊不知, 在不经意中, 我们扼杀了学生的探索求知之心, 也扼杀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时机。这时候, 我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虽然刚布置下去的时候, 有些学生觉得还要准备白醋等原料很麻烦, 但当第二天问他们有何发现时, 每个人都神采奕奕, 积极发言, 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觉得很神奇, 要一探里面的原理。解答完他们的疑问后, 我问他们有没有把鸡蛋放在白醋里泡一个晚上试试, 绝大多数学生都摇头, 只有少数学生很兴奋地说, “有, 老师, 我发现今天早上鸡蛋都软掉了。”很多学生纷纷扼腕没有观察到, 我趁此教育他们:学习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去发现, 去探索。

书本上还有一个自制叶脉书签的实验很吸引学生, 但由于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而导致学生无法独自完成。于是, 我在课余时间带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到实验室练习, 但前提是学生自己预习, 我只做引导绝不插手帮忙。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叶脉书签的制作, 看着自己的作品, 学生们很开心。而在实验中涉及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取用、称量、溶液的配置等一系列知识点, 学生也都在兴奋的操作中牢牢地掌握了。班上有一位学生是所有任课教师都很头疼的, 他上课睡觉, 作业也不做, 但对化学却兴趣浓厚, 实验积极, 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化学, 他说, 我觉得化学对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他的化学成绩也一直保持85分以上。

三、重视实验探究, 开展探究性学习

由于一味地追求成绩, 注重第一目标, 实验往往容易被忽略, 学生实验大多就变成了演示, 一年的初中化学结束都不知道化学实验室在哪, 更有甚者, 把做实验演变为试卷练习, 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就算是做实验, 也是先填好实验报告, 按要求一步一步完成, 一个实验下来, 只觉得课堂上闹哄哄的, 一堂课下来, 学生也一脸茫然, 不知道何谓实验。事实上, 除了要求进实验室要规范操作以外, 我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

比如, 在做溶液的酸碱性的实验时, 课本只要求学生用酸碱指示剂测稀硫酸、稀盐酸、石灰石、稀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 这只是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而用这些方法去探究才是实验的真实目的。因此, 我提问学生:“想知道你身边物质的酸碱性吗?”提前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矿泉水、饮料、饼干、糖甚至大米和小麦, 并利用这些材料去探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要比按部就班地做书上实验高得多。学生知道了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但对酸碱度在生活中的作用, 还很懵懂, 于是我逐一给他们介绍人体中的酸碱度、酸碱度与人体健康等一些课外知识, 让他们明白, 枯燥的理论知识, 也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在兴趣教学中学以致用 篇3

1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学习的强烈求知兴趣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 低年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逻辑思维的能力处在萌芽之中。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实施中, 我的做法是:编好前奏, 先声夺人。学生首次进机房, 我放映介绍计算机应用的精美视频, 展示用计算机制作的电子板报、幻灯片、动画片头、商业广告、电子游戏等, 调动他们的兴趣和求学欲。接着, 我才有意识地告诉他们哪是主机、显示器等硬件以及如何开机、关机, 什么是操作系统等。为学生保持持续、高涨的热情推出了一个良好的前奏。类似这种“前奏”不仅在学习本课程的开始运用, 在普通节次教学中也频频亮相, 学生因而乐此不疲。由于生活经验和学习技能的初步发展, 在低年级上信息技术课的知识非常困难。但是孩子们对有动感、有情节故事和有强烈色彩的东西有好奇心。我利用这个特点涉及了与教学有关的动画片, 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在导课中, 我将教学内容编制成动画故事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让学生欣赏, 等他们沉浸在奇妙的故事和场景中时, 慢慢停下来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计算机制作出来的, 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再讲解计算机的神奇功能, 使学生产生最初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解中我给孩子们一组时间数据, 让孩子们猜测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间出生的?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我再加以正确引导后可以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 并请他们展开讨论:想像今后的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通过这些问题, 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大大开拓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例如, 在教学《画图》一课动手环节, 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自由想象, 设计想象的作品, 通过画图工具描绘各种喜爱的图画, 慢慢摸索画图工具的使用。若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发现问题, 我加以引导和指点, 最后进行成果展示, 评选出最优秀作品, 给予“操作小能手”称号, 并鼓励其他同学向小能手学习。这样通过探求新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总结的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我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不同, 组织一些不同层次的兴趣小组, 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例如汉字输入、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网页制作基础等。学校也可通过各种竞赛活动, 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指法输入比赛”、“中文输入比赛”、“绘图比赛”、“优秀电子报刊展示”、“网页制作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竞赛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也可把学生的作品放在校园网上展示, 一段时间后, 组织评比、总结、反馈, 对好的作品予以表扬。展示学生的作品 (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 , 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 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了一个追赶的目标, 是一种鞭策。比如我在教学电脑画图这一课时, 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图画, 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 我趁机插入:“同学们, 这些图画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电脑画出来的。其实很容易, 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 也能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

2 游戏导学, 提高学习效果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 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好动性、好奇性强, 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我就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 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 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 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 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 学生学得就很认真。又如:计算游戏、拼图、简易加法、赛车等游戏, 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 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 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关卡, 迫使学生去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 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去学习理论知识, 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 学习效果不见得会很好, 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 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使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要严格控制, 要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 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

3 探索求知, 强调重点

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 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 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 让其自己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 完成学习任务。应用这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扮演好引路人和鼓手两个角色, 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给予学生创造一些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条件, 多帮助和开导后进生的思路, 使探索过程顺利地进行下去。如在进行用自选图形画图教学时, 上课时就告诉学生自选图形在什么地方;插入—图片—自选图形, 然后就给出一幅用自选图形画的图, 让学生用自选图形把它画出来。画这种幅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探索: (1) 怎样用自选图形画出图形来; (2) 改变自选图形的大小; (3) 移动自选图形的位置; (4) 给自选图形填色; (5) 在自选图形上写字; (6) 改变自选图形的形式和方向。采用探索式进行教学, 多用于趣味性强, 既有一定的难度, 而难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 使学生主动求知, 活跃课堂, 增强学生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的能力, 又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突出教学的重点。在探索式学习中, 主要的不是对目标课题的学习, 而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索过程, 是学习者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思维飞跃。

总之,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 只要我们把它放到首位来抓, 并注意在教学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且能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轻松的、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 只有这样, 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 持之以恒。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 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

关键词:兴趣,游戏,探索,学生

参考文献

学以致用——小学科学教学之魂 篇4

一、学科学, 重在激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才成功必不可少的内在起点和动力。 小学生尤其是自三年级的学生伊始, 对未知科学领域产生兴趣, 也有愿学、乐学、善学情怀。

生命科学是小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技术的总称, 在小学《科学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 “生命科学”内容。 这些生命科学的内容分层次、有梯度地穿插在课本中,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的多姿多彩, 与这相关的生命世界是如此的奇妙而神奇。

小学生对未知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 尤其是对小动物, 在冀人版的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4 课 “小动物的生长”、15 课 “毛毛虫不见了”, 都是有关可爱小动物的生长变化。 就说“小动物的生长”一课中的小蝌蚪吧, 是我们这里初夏时节非常好找的实物教具, 我们可以把小蝌蚪放在矿泉水瓶内, 带进教室。 面对可爱的小动物, 学生常常会兴奋异常。 此时学生学习气氛渐渐浓起来, 我会精心设计课堂流程, 让学生认识小蝌蚪的生命特征, 并能通过材料隐含的信息, 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点——青蛙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卵—幼虫 (小蝌蚪) ——成虫 (青蛙) ”, 从而引入科学名词——变态。

具体课堂流程安排如下:一是准备有价值的材料: 分小组为学生提供2-5 只小蝌蚪、放大镜、玻璃片等材料, 多只蝌蚪能保证学生的观察活动中可以做对比观察, 准备放大镜是为了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蝌蚪身体各部分组成。二是科学地呈现实验过程:观察——对比。 这是一个长效实验过程, 在教室保留一组的小蝌蚪做长期观察, 或者在一个学生家里, 或者在学校附近的小池塘内, 让学生每天观察, 并做好观察记录。 这是科学探究的开始, 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 没有围场的课堂, 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几周后, 作出总结:蝌蚪的身体特征:体形象鱼, 具有外鳃, 适于水中生活, 以唇部的角质齿吃藻类。 而后蝌蚪逐渐长出四肢, 尾慢慢萎缩, 鳃消失, 用肺代替呼吸, 然后长成青蛙。

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学生只有对学习科学感兴趣, 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 使课堂活跃, 注意力集中, 观察敏锐, 记忆持久而准确, 思维敏锐而丰富, 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 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让科学课成为学生最爱上的科目。

二、用科学, 重在体验

如何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科学地学习科学, 应该是每一位科学教师应该探讨的课题。比如, 上“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 让学生四人一组把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玻璃片、橡皮、铝片、陶瓷片、扣子等物体连接到电路中, 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知道了哪些物体是导体, 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小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循序渐进的, 一些实验要有效指导, 如五年级下册“温度对岩石的影响”实验, 教师首先要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还要指出在实验中可能产生的错误, 如有的学生加热时间过长 (超过两分钟) 或受热不均, 导致玻璃发生炸裂, 一定要提前预设, 不要让学生因实验有危险而退却。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 总结出可能造成玻璃炸裂的原因。 实践出真知, 学生只有亲自动手体验印象才会深刻。

探究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每个学生, 在遇到问题时都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尝试使用各种方法去解决。 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用规定的方法去探究问题。 在活动中学生有了更多思考、交流的机会, 经常会提出一些想不到、教材没提示的研究方法, 这时教师要大力表扬, 鼓励他们亲自去加以验证。 对于课本提示的实验材料, 学生实验时可以有所不同。如果自己感到满意, 可以在班上展示, 这样, 他们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强, 是真正意义上的用科学学科学, 学习效果会明显增加。

三、实践科学, 重在应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小学科学知识中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虽然不很深奥, 但对小学生还是很新奇的。 如身边的材料、食物的营养等。 在学习了“和谐相处”之后, 我让学生看了下面的资料:日本是一次性筷子的发明者, 然而日本却是世界上森林覆盖面积最高的国家之一。 尽管如此, 日本并没有砍伐自己的树木。 他们一次性筷子的原料来源于地大物博的中国。 难道中国的森林资源用之不竭? 事实上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 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按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450 亿双一次性筷子来计算, 需要砍伐2500 万棵树。 按照这种速度, 中国可能在20年内就要砍掉所有森林。 看完之后再问学生有何感想, 学生都说再也不用一次性筷子了。 看得出学生的心灵已经受到了震撼。

学了“生活中的能量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食物使自己健康成长。有个学生说回家告诉爸爸少吃猪肉多吃鱼。 我问为什么呀? 他说他的爸爸太胖了, 猪肉的热量高呀。 其实这些知识家长都知道, 但是从孩子嘴里说出来, 家长的心情可以想象得到, 家长对孩子的表扬大大增强了孩子学习科学的欲望, 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十分高涨。

学以致用原则 篇5

一、《普通心理学》的专业性质及建设目标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国内外心理学专业都将其列为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它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从内容上看, 它不仅提供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 还是其他心理学课程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根本保障;从课程的教学安排来看, 它是专业学生入校后所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时安排较多。它不仅承担了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素养的重任, 也是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 开展专业研究和实践的根本前提。

1.以往的普通心理学教学误区

自20世纪60年代起, 就有学者对普通心理学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改革意见[1]。此后的几十年中, 普通心理学课程改革曾一度出现模糊性, 这与当时国内对本课程性质及其在心理科学体系中地位的认识不清有关。从学科的独立性来看, 曾有不少国内学者将普通心理学视为心理科学中一支重要的分支学科。独立的学科应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方法体系, 例如生理心理学是以实验生理学方法研究心理的神经生理活动机理, 发展心理学是通过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等研究个体的心理成长历程和各种生命事件在个体或群体中的变迁。

普通心理学与这些分支学科存在差异。不少国内学者曾认为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正常成年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这其实是一种简单概括。因为普通心理学的内容还涉及其他年龄段、社会群体或异常个体的发展规律, 仅仅确定为“正常成年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合适的;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上, 普通心理学同样更多地体现出心理科学的整体特征, 独立学科分化迹象不甚明显。

学生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 可以对心理学多种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所了解。随着网络资源的共享、国外普通心理学教材的传入[2,3]和国内一家之言的格局被打破, 学生能够从更广泛的视角和渠道来认知和体验这门学科。时代和社会的影响, 使得当代大学生比以往的学生更具探索性和实践性。如果规划得当,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实践将极大地开发学生的不拘泥、不迷信权威的思维模式, 养成批判和怀疑的科学态度, 以及勤动脑、勤动手的科学实践素养[4]。

2.三亚学院的普通心理学教改目标

三亚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致力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广泛、掌握多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在结合其他行业知识后能够适应教学、咨询、管理、旅游等多种实践需要的本科毕业生。基于此, 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将致力于达成这样的目标:以传授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 结合网络和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技术, 结合问答、辩论、自我分析、课后阅读和讨论、研究实践等多种途径, 形成“课本与教辅材料相结合”“讲授与多媒体及网络手段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相结合”“专题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实践模式。在培养学生坚实的学科基础的同时, 激发专业学习、实践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在理解心理学的科学思想的同时, 能用心理学的视角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用心理学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使自己和他人生活更加美好。

二、教学实践新模式探索

以下从教学材料、教学手段、学习方式、评估手段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课本与教辅材料相结合

1. 教学材料:一种教材为主, 多种教材为辅

与传统教材相比, 由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心理学家) 主编的《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修订版, 2004) 教材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划分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将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划分为认知 (包括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章节) 、情绪和动机 (包括动机、情绪和情感两章) 、心理特性 (包括能力和人格两章) 三部分[5]。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 本书结构清晰、体例新颖, 便于初学者识记和掌握[6]。该教材已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并为国内多所大学采用。

为了让学生对普通心理学有更广泛的视角和认知能力, 该院同时选取了一些内容和体系均较好的同类书目, 供学生参考阅读。如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199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孟昭兰的《普通心理学》、200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希庭的《心理学导论》, 以及部分国外普通心理学教材, 如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格里格等人编著的《心理学与生活》、2007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库恩编著的《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学院在每一章节的学习中, 针对课程内容推荐相关书目,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扩充知识。

2. 书本学习为主, 其他教学资源为辅

除书本材料外, 学院还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图片、音乐、电影、趣味心理学知识、专家讲座或访谈资料、电子图书、专业论文数据库等, 以丰富学生的视听, 拓展学生的专业见闻和知识面;学院对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导, 如数据库使用方法、小案例搜集方法、论文写作规范、如何将思考变成研究成果等, 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丰富的研究话题可以拓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外延, 学会批判和怀疑的科学思维, 激发其动脑、动手的积极性, 并尝试在调研后撰写论文报告;专业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实验器具等材料能有效弥补书本视觉刺激的不足, 从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通道和意识层面给学生以影响, 让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和具体;比较成熟的专业学习网站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学科当前的热门话题、最新研究成果, 结识更多同行并找到志同道合者, 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 与他人共享研究成果, 并有机会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学术会议。当条件允许时, 考虑创办校内的专业学习网站, 使资源共享更具针对性, 使心理学专业特色更加清晰, 并能以更开放的姿态来迎接学科发展的各种建议和意见。

(二) 教学手段:讲授与多媒体、网络手段相结合

1. 使传统的讲授过程技术化和艺术化

讲授基础理论时, 教师要能改变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 将经典的理论或实验与大学生关心的社会事件相结合进行举例, 深入浅出地讲解, 增强学科的趣味性, 锻炼学生观察生活、举一反三的能力。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 学习新知识后开始一段时间遗忘速度较快, 几个小时或一天后遗忘速度逐渐减慢。因此在教授新知识时, 教师应基于人类认知与学习规律组织教学, 注意将新知识与以往的知识体系相联系, 复习时不再只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回忆或再认, 而要通过提出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强化学习内容, 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运用。为了深化认知, 教师还可提出学科历史上争议较大的理论或问题, 通过全班共同讨论、分组辩论等形式, 进行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通过启发诱导, 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地进行学习, 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更大的影响力[7]。

当然, 这并非说教师可以不承担教学责任, 事实上, 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比传统教师更优良的教学素质。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充分备课以保证课堂教学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有效利用好每一分钟时间, 使课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还需保持自身良好形象、提高普通话水平、丰富身体语言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美感和流畅性;同时注意培养体育或艺术爱好,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情绪, 给学生阳光、健康、大气的教师形象;并能结合大一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利用教学过程对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2.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更具魅力

传统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的单向传播形式具有这样的优点: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便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过程, 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连贯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但这种教学模式也往往使学生处于较被动的接受地位, 不利于自主学习和创新。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知识型人才很难在未来社会中具有高水平的竞争力。

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使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向以“学”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 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技术平台。学会如何学习及如何运用教育信息资源, 是未来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所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就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 用交互方式来处理、表示、传递信息的一种技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 就是充分利用其形、声等特点去创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 激发学生感情的参与, 诱发他们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8]。

心理学探讨各种心理现象的发展机制和变化规律, 并根据观察分析的结果对研究对象进行预测和控制。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殊性, 使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难以有定性或定量的结论, 对于同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机制及变化过程, 心理学上往往有多种解释;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探究的余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够通过超文本、超链接方式, 有效地组织各种分支学科知识和教学信息, 故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讨论、交流的学习工具。教师则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9]。例如, 在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时,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研读。除了传统的图书馆查阅外, 还需通过各种文献数据库获取资料, 研读、记录、并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 最后以读书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如“我的家庭成员的人格特征”“儿童与成人意志过程的比较”等, 教师则对其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报告的书写方式等进行指导。

(三) 学习手段:课堂学习与课后拓展相结合

学生除了书本学习和利用网络自学以外, 还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 如班级读书会、心理沙龙、心理电影赏析、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等,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班级读书会邀请两至三位专业教师进行指导。通过推荐书目 (包括专业书籍和文史哲等相关学科书籍) 、定期针对某位作者、某部作品、某种传统或最新的理论和技术, 举办研讨活动, 使学科思维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发掘, 从而避免知识和技能的表面化。

每月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一次心理沙龙活动, 每次由三名心理学专业学生主持。提前公布一个近期比较热门的话题, 邀请感兴趣的同学前来观摩和讨论。到场的每个同学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主持人则需从专业的角度对问题情景提出更聪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导。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考能力, 也能提高主持者心理素质, 增加其自信, 对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而非专业的学生也可借此机会领略心理学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每周末开展的心理电影赏析活动, 选择经典的或新近的比较具有心理分析和研讨价值的电影, 在观看之后针对剧中角色或心理现象从认知、情感、意志、动机、行为等角度进行分析, 展开讨论, 并形成文字的电影赏析报告。以此培养学生会看、会想、会写的能力

(四) 专题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1. 研究性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组织教师在课外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利用论文数据库、了解文献查阅、问卷编制、自然观察、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 使其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感兴趣的课题, 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验证, 并形成一定形式的科研成果, 如文献综述、调查或实验报告等。

创办专业内刊, 视成果、质量在专业内部每学期发行一到两次, 并赠送学院资深教授阅读。对于品质特别优秀者, 可鼓励其向国内外核心或学科刊物投稿。此种学习方式充分地体现了三亚学院“学以去惑, 学以致用, 学以济世”的教育思想,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科研报告通常需要多人合作, 这样的方式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实践与应用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学生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 能够指导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使自己更加健康、自信;能够指导环境中的人与事, 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心理学学科研究和实践的基本目标。积极实践、大胆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从失败中学习, 是每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大一学生应有的思想和行为准备。

除上述提及的读书会、心理沙龙、小组讨论、辩论、研究性学习等校内实践活动外,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不深厚, 校外实践学习多以观摩为主。通过与学校周边的幼儿园、中小学、劳教所、养老院或孤儿院、精神病院、心理咨询所等机构建立联系, 使学生有机会亲自进行观察学习。普通心理学的专业应用包括两方面:

(1) 利用普通心理学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 学生不仅能熟知个体心理学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利用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等理论知识, 积极探寻人生价值、解决自我同一性危机、树立大学学习与生涯发展目标、认识爱情与友情、能力发展和个性塑造等大学时期可能遇到的成长和发展问题[10]。而思维深度与广度训练、记忆技巧训练、自信训练、创造力训练等将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改善;学生还可在此过程中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即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行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培养对生活的广泛兴趣, 积极创新、敢于挑战、追求卓越, 使自己自尊自信、充满阳光和活力。

(2) 用心理学眼光看待问题, 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改善身边的人或事。培养心理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是普通心理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学习之后, 学生不仅能塑造和改善自己, 也能在“学以致用、学以济世”的过程中体会到“助人自助”的积极意义。对于初学者而言, 亲人、朋友、同学可能是最早的专业实践对象, 学生在利用专业思维或技术帮助他们的同时, 也能使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支持得到进一步发展, 提升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 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度过同一性危机大有裨益。

(五) 考试与考查相结合

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但考核的目的不是考试本身, 而是为了评估后的改进。改进学习方法、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 促进教授者和学习者双方的提升。传统的大学专业课考试形式单一, 多以试卷为主, 一学期进行一次, 加上日常作业, 考核只是几个“点”。从行为主义的观点看, 这样的考核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强化知识, 也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以对今后的教学进行相应改变。学生的动脑习惯、动手能力很难培养, 学生往往在学期结束时临时抱佛脚, 即使获得了不错的分数, 但是一段时间过后, 学生仍对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记忆模糊, 给后面分支学科的学习带来了极大不便。

教师如能在平时加大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主动探索等专业素质的考核力度, 如课堂讨论、辩论、模拟讲课、研究性教学成果、社会实践报告等研究性和学习性成果的考核比重, 辅助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的传统知识测试, 将不仅有助于基础概念、基础理论的识记, 也有助于学生的真正理解和应用其知识。

三、结语

通过对三亚学院普通心理学教学实践模式的一点尝试性探索, 研究者认为, 这种“课本与教辅材料相结合、讲授与多媒体及网络手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后拓展相结合、专题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实践模式, 无论是对独立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 还是对心理学教学研究的开展,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最终效果如何, 还有待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郭亨杰.普通心理学教改中的两点尝试[J].心理科学通讯, 1966 (1) .

[2]库恩.心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3]谢佛, 麦伦斯.普通心理学研究故事[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4]陈宏.普通心理学课程改革方向及目标分解的理性思考[J].克山师专学报, 2003 (2) .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刘百里, 蔡笑岳.普通心理学内容体系规划的新构想[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7]曾伟楠.启发式教学法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5) .

[8]赵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普通心理学》教学的优化作用[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8) .

[9]徐迎利.心理学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作用的转变[J].池州师专学报, 2004 (8) .

学以致用:适时适度的教学旨归 篇6

然而,教育过度现象直接加剧了教育浪费,不仅体现为国家、个体家庭资金投入的浪费,更是学生大好青春时光的浪费,而且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影响社会健康与和谐发展。我们不好评价一个人是否学识过度,因为真正的学识总有机会为一个人赢得快乐的人生。笔者提出的“教育过度”是指为了追求“高学历”“高出身”而使其自身购买远远高于其能力发展与教育需求的教育产品。古代学者就追求上晓天文、下通地理之境,强调“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当代教育亦提倡终身学习,所以,“教育过度”也不是一个绝对概念,只是说学历高于职位需求,而不是能力高于职位需求。一个只需要高中生甚至初中生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为什么大学生愿意屈就呢?原因在于该大学生找不到正好匹配他的学历水平和专业门类的岗位,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宏观问题,另一方面折射了其个人能力发展滞后于文化知识的掌握,通俗讲就是他代言了高分低能。

当一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日趋明显之后,就不能简单地批判,而是需要理性地思考、解决。笔者认为,此类教育过度就是教育失误,表现为高校毕业后高学低就,其隐性根源在中小学课堂。

一、提升面向未来职业的专业课程的比重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但是笔者曾经对班上学生做过调查,有明确理想的不足50%,其中还不乏随便说说,根本就不算内心追求的。甚至还有同学一脸茫然地反问,游戏打通关算不算理想?这自然是病例,但是在广大中学生中间还真是司空见惯的。这样的学生考上大学后,因为没有特长,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随便选专业也是正常的,即使上研究生也只是为混文凭随便选方向;这样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怎可能胜任匹配高学历的职位呢?所以,教育过度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埋下祸根了。此阶段尊重学生兴趣,培养并发展学生特长,使学生不仅能学好基础课程,完成初中课程目标,而且能学有所长,是至关重要的。这特长也许不面向将来的职业方向,但是有几年持续的学习,基本也可巩固了特长,稳定了兴趣,对大学之后的选修专业肯定会形成影响,也必然对职业生涯有所影响。

要想把培养学生兴趣特长落到实处,必须提升面向未来职业的专业技能类的课程在所有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各地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地方课程,设置校本课程,以供学生个性化、有兴趣地选学。其实国家课程中也有很多偏重于技能发展的内容,只是一些原有专业技能学科的教材编写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劳技教材中还保留打补丁、折纸灯笼这些20年前教材中的内容,对现在的孩子而言,离现实生活太远。再说,这样的手工活,对未来职业确实没多大作用。学校要组织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以切实把专业课程落到实处。

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教程累加起来还是挺多的,如果要求学生全修,那就是教育过度了。笔者认为,初中阶段除了中考学科,其他的都可以以兴趣班的形式、走班的形式存在着,如劳技类的园艺班、体育类的足球班、计算机类的机器人及航模班;中考学科也可开设一些可提升能力的兴趣班,如数学类的应用班、奥数班,语文类的写作班、国学班。每周固定时间上课。这种形式相当于把大学阶段的选科往前延伸。在学生选班前,教师要对其兴趣特长有所调查了解,不允许无关兴趣的以及不负责任随随便便的报班行为存在,因为,实践发现,航模、园艺等与中考关系不大的兴趣班参加的同学较少,而且容易被当成副科,有空就来,没空就不来,也不认真完成作业,作文班、奥数班等却人满为患。

二、适度调整基础教育学科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虽然20世纪国家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21世纪又经过几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力求教育效果指向综合素质而不是考试分数的方向性,但是长期形成的重知识、轻能力的理念仍是根深蒂固的。目前,国家层面已研制出台了基础教育各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此举有望从制度上扭转师生的教学观,但是所有关于理念的转变不可能是令行禁止的,任何课改也都不可能是自上而下一蹴而就的,要想消除教育过度现象,我们必须先分析中小学一线课堂的弊端。

1. 教育过度表现为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

明朝刘元卿的《应谐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盲子过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这个故事里的盲子自桥上失坠后为什么双手紧握栏杆,害怕坠入深渊呢?因为他不知道下面是一条涸溪,别人告诉他实情后他还不相信。大凡教育人都知道,教师要善于掌握学生的已有知识才能做到矢不虚发,教有成效。而身边总有一些教学“认真”得让人害怕的老师,恨不能把“回”字的四样写法也教给学生。在数学学科中,他们能把一种题型反复训练后,力求使学生见到这些数字、线段、符号就像亲人般熟悉,不要动脑筋就能知道谁谁等于谁。教育过度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少了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与感悟,使数学学习少了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过分的不放心,不敢放手,是中国式教师的心魔,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是他们的武器,各种教辅资料,只要有沾得上边的练习就布置去做,题海战是他们的战术,孩子书包越来越重,各种测试越来越频繁,试卷越来越难,考分越来越高,但是这样死缠烂打式注入的知识并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驻留多久,更难期待若干年后能被运用到工作中创造出社会价值。此等教育过度是内容教得过度,时间花得过度,学生的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增长,而且这样面面俱到传授知识的过程反而禁锢了学生心智的成长,束缚了学生各种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适时适度的教学内容,才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教者要紧扣学科课程标准施教,不要浮躁,不要随意拓展内容乃至增加难度。

2. 教育过度表现为自主学习的缺失与合作探究的“泛滥”。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门学科都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师主讲模式已经渐渐被大多数教师所摒弃,反复读、反复抄、反复默、反复练的机械模式也仅有少部分“顽固分子”还在坚持,所有的公开课以及不少家常课,都引进了“讨论式”“建构式”的欧美风,一时间,没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就是问题课堂了。殊不知,万事物极必反,当教师对理论的理解没有深入的时候,操作就容易走向误区,“自主、合作、探究”不能简单地甩手让学生自己学,不能要求孩子们为合作而合作,为探究而探究,而是要有效指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的前提,也是其目的。没有充分的自学,合作就是众人围观尖子生而插不上嘴。然而很多课堂,特别是精心设计的公开课,把自主学习当成了一掠而过的开场白。还有些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形式化地把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备课上课,尽量不提要求、不论褒贬,只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曹文轩教授曾经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评点中明确指出,这种貌似尊重学生的放任自流,其实是教师的不作为。何况,一个学生能讲并不代表他学会了,更不代表其他学生被他讲懂了。真正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能通过主动的查找资料、分析、思考,达成学习目标。这个目标需要教师根据学情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否则,学生就不会有自学的正确方向。这两种模式虽然都安排了自主学习的环节,但不是“过了”就是“不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难以形成。

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诗经·卫风》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提到了合作学习的思想,经过了长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的桎梏后,在课改的号召下,合作学习思想终于经由西方教育理论家的研究提炼,又重返中国课堂。合作学习不是几个同学“1+1=2”的简单思维结合,而是大家带着共同的目标一起思考、探究、学习,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对问题的认识的过程。合作学习的问题需要教师精心设置,过于简单的题目会浪费合作学习的时间,过于难的题目学生找不到思路,得不出答案,同样是浪费时间,都没有探讨研究的价值。教师要选择适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并在过程中及时指导,随时指出正确的探究方向。

三、适时适度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如果每个学段都以考分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面向考试的教育就永远不会“过度”,因为最厉害的学霸也没有能力做到每次每科都满分,这样,教育就永远走在追求更高分数的路上,永远不自觉“过度”,却又年复一年地在加剧过度。这里的“追求”是努力钻研书本知识以求考试得高分,但实际上,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结果无论分高分低,对教育本身都是投入过度的。因为静态的知识只化成考分停留在试卷上,而不是形成能力伴随学生终身,进而得以创造财富,回馈社会,建设国家。

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试卷影响文凭,文凭与职业能力却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改变学习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在学好基础课程的同时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虽然罗家伦、钱钟书、吴晗、臧克家等数学不及格甚至零分的语文尖子生在当今社会没办法被破格录取,但是可以断言在某方面有杰出才华的人必不会被社会遗弃,比尔·盖茨、乔布斯不都是没有高文凭而有所成就的吗?由此可知,缺了文凭,靠才华一样可以吃饭。如果把学生都禁锢在应试的框框里,整天纠结怎么也考不上去的那些分数,磨平了棱角,消除了自信,即使提高了一点点分数,于人生也是无益的,于教育投入而言更是浪费的。

笔者要为很多地区施行的中考特长加分录取制度点赞,这是教育评价机制调整得更优化的表现。笔者所在学校承担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让学生‘带得走’的经历教育实践研究”,其中提出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两种评价方式值得采纳:一是过程评价,由各任课教师根据各学生单位时间内课堂参与情况做出总体评价。二是成果评价,学生在班级、年级、学校、社会四个层面上展示学科阶段性学习成果,内容自主,形式不限,班级展示人人参加,然后层层选拔,优胜劣汰,择优晋级。这些由教师把握的适时适度的评价带有人文的温度,有利于鼓励、促动、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能有效引导学生重视有用的能力、素养的提升,保证学习成果的社会应用价值。

学以致用原则 篇7

一、因用而学:明确的学习目标

1. 以目标引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享受语文成长的快乐, 这是阅读教学的指向和动力所在。语文学习的兴趣, 仅靠外部形式的诱发是远远不够的, 须借助语文特有的运用功能, 触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需要。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将语文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这样的目标对学生而言, 看似遥远实则亲近而可见, 看似虚无实则清晰而有形, 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 是一种强大而潜在的认识驱动, 它能触发和引领着学生的认知活动, 让学生朝着目标去努力。为此, 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寻求文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 为学生竖起运用的标杆, 明晰运用的策略, 以“用”为目标引领教学, 以“用”为主线组织教学, 将字词的学习、情境的再现、情感的体验、道理的感悟蕴含其中, 就能做到学用结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一课时, 课文后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 讲讲这个故事”。而“读读课文、讲讲故事”对学生来说司空见惯, 如果只是泛泛读读, 简单讲讲故事, 学生不仅不感兴趣, 而且容易生厌。为促使学生“为用而学”, “为用而练”, 对课后习题不妨这样变通:同学们, 转眼我们已经是三年级学生了, 讲故事对我们来说可谓小菜一碟, 不值一谈。今天, 我们就来个现买现卖, 现场读书, 现场演练, 现场讲述, 限时训练, 在课内把《三袋麦子》这个有趣的故事读好、讲好, 让讲得好的同学在小组、在班级亮相, 好吗?如此引导, 学生肯定会兴趣盎然, 劲头十足。接着, 便按照“读通→读懂→能讲→讲好”的顺序组织教学, 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让目标给予心理暗示。

在阅读教学中, 目标的确定要贴近课堂, 贴近学生, 切入到学生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成功, 也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成功, 让运用成为促成心理暗示、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是一篇写景文, 画面感很强, 宜借助朗读再现画面, 让学生置身其中, 借助朗读中语气、动作、神情、语音等合理而自然的变化, 真切地传达自己的感受,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导:

同学们, 1997年7月1日, 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是全球华人的自豪。香港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毕竟香港离我们路途遥远, 亲自前往并非易事。也许编者知道了我们的心思, 他为我们准备了《“东方之珠”》这篇课文, 要把我们带到香港, 去领略她那美丽的风貌。今天, 我们就跟随作者, 去一睹她的风采, 领略她的英姿, 感受她的奇妙。当我们从香港回来的时候, 要能够借助老师提供的画面, 像导游一样, 向人们具体而详实地介绍香港的风貌。

这样引导, 学生心中便能始终惦记着向人们介绍香港的任务。在阅读指导中, 则可以通过朗读想象, 再现语言形象;通过画面穿插, 拓展画面形象;通过现场演练, 展示语言形象。阅读课文后, 可让学生在小组和班内讲述, 进而回家向家人讲述, 还可分组带着相关图片, 利用低年级的课外活动时间, 对他们进行介绍。这样, “用”便成了引领学生的具体、明确而又充满情趣的目标。无论是组内还是在班内, 无论是面对同学、家长还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们, 他们始终有一种展示自我、显示能耐的感觉, 有一种自我陶醉、自我享受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会始终引领和激励着他们为实现“最佳的自己”而努力。

3. 让目标给予压力释放。

“用语文”给学生的感觉应该是目标清晰可行、切实可靠, 每个人都可以集中精力干自己既想干又能干的事, 实实在在地从事“用语文”的事儿。这样, “用”的目标就能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 为让学生在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同时, 能运用本文“选择材料、表现人物”的方法写出某人的爱好, 教学时可这样导入:我们身边有不少人对某个事物、某件事情可谓着迷, 你知道的“迷”有哪些呢? (说说班级、学校、家中的“迷”。) ———引导列举, 再现生活;如果我们写某人某方面的“迷”, 怎样围绕“迷”字, 选择材料、叙述事情?除了写本人着迷, 可以写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吗?———给予时间, 促其思考;当我们细心阅读了《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课文后, 也许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引入新课, 指导阅读。

这样, 学生阅读就能始终指向上述问题:课文表现了法布尔怎样的特点, 选择了法布尔的什么事, 还写了与之相关的什么人、什么事, 这些事是怎样叙述的?我写谁, 写他 (她) 什么事, 还可写与之相关的什么人、什么事, 又怎么写?明确的目标指向, 具体的学习活动, 不仅让学生把课堂的紧张感抛之脑后, 课堂的松懈感也会烟消云散。这是因为, 当明确、清晰而又能达成的目标等待他们完成时, 学生的注意力会全部集中在指向目标的学习活动之中, 老师的引导、同学的帮助, 都会成为他们达成目标的条件, 他们的学习便能进入自由而轻松、快乐而有效的境界。

二、以用促学:快捷的学习过程

作为以提升学生言语能力为本质目标的阅读教学, 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言语实践是学生提升言语能力的唯一方法。因此, 确立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后, 还要树立“以用促学”的理念, 让教学目标在言语实践中实施, 让言语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这样, 以用促学, 才能保证学习过程的高效快捷。

1. 词语内化的快捷。

阅读教学中的“以用促学”, 须充分而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时间, 引领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言语活动, 以促进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促进素养的积淀和提升。这样的课堂, “学”为“用”提供基础, “用”为“学”提供基地, “学”与“用”有机融合, 相得益彰。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对表现人物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诸多词语学生是首次见到, 为促使学生在理解中运用, 在运用中理解, 教学中可以这样引导:

师: (出示词语) 通过预习, 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选择下列词语简单说一说。

悲悯 折服 禁锢 神秘莫测

由衷 尖锐 震颤 顶礼膜拜

唐突 跻身 景仰 众星捧月

生1:轮椅上的霍金能对神秘莫测的宇宙进行探索, 真令人折服。由于他科学研究中的突出成就, 他受到了人们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 面对女记者唐突而尖锐的问题, 他非常坦然, 以真诚的回答给了人们心灵的震颤。

生2: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出成就的霍金, 不愿意去接受人们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 而宁愿独自一人静静思考宇宙的命运, 真令人敬佩!

生3:虽然霍金被禁锢在轮椅上, 但他的思维却走进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真叫人不可思议。一位女记者在深深景仰之余向他提出了唐突而尖锐的问题, 但霍金却依然露出恬静的微笑, 他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 人们在心灵震颤之余, 纷纷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借助词语叙述内容, 既是内容的把握, 又是情感的感悟;既是词语的理解, 又是词语的运用。这种运用, 其价值远胜过简单地说词义, 抽象地说理解。有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形象的;学生对词语的运用就不是单调的, 而是充满情感的;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就不是零散的, 而是整体联系的。这种学与用的高度融合,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语, 把握了内容, 学会了运用。

2. 句式内化的快捷。

阅读教学中, 学生在不断接触陌生词语的同时, 一些新的句式也日益增多。对一些重点句式, 仅仅读懂远远不够, 要采取针对性的训练, 让词语走进学生的言语实践, 成为他们自由运用的语言要素。一些课文由于篇幅的限制, 也由于表述的需要, 课文在内容叙述中, 往往给读者留下一些空白, 给人想象驰骋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句式训练, 引导学生填补这些空白, 充实这些空间, 有效地将阅读宽度的拓展、阅读深度的掘进与语言运用的训练融合一起, 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的课文中“一切都活了,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黄瓜愿意开一谎花, 就开一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 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它若愿意长上天去, 也没有人管”的句子, 以神奇的想象, 再现了园里生物的蓬勃生机。此类写法, 在学生的言语中难以寻觅, 是阅读迁移的重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仿上述句式, 描述园中其他的景物, 一个学生这样描述:“一切都活了,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小草愿意长在路边, 就待在路边, 愿意长在花丛中, 就挤在花丛中。花儿愿意开什么颜色的花, 就开什么颜色的花, 它若开得满园都是, 也没有人管, 它若开到树上去, 也没有人去理会。”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上述句式, 自己选择某个场景进行描述, 有学生这样描述一个人在家的情景:“独自一人在家, 一切都是自由的, 要做什么, 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要看电视, 就看电视, 要怎么看, 就怎么看, 要躺在床上看, 就躺在床上看, 要边吃边看, 就边吃边看, 要看哪个频道, 就看那个频道, 要看多长时间, 就看多长时间, 一切都是自己安排, 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的。”

这样的句式训练, 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背景, 深化了阅读感悟;促进了读写迁移, 强化了言语实践。

3. 选材内化的快捷。

虽然生活丰富多彩, 但不少学生从生活中却难以捕捉到写作材料, 其重要原因是我们未能把他们的眼光引向真实的生活。而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叙述的正是生活中的细小事情, 这些事情不为人们关注, 而作者却捕捉到了。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敏感, 对生活中的典型材料总是熟视无睹, 其原因便是只注重文本的“读”, 即仅从“读”的角度解读文本;而忽视文本的“写”, 即不从“写”的角度运用教材。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得“捕捉生活、认识生活、表述生活”的启迪, 进而去发现生活, 开掘生活, 表现生活。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一文, 作者回忆了小时候的国文老师, 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自己所上的一节国文课, 以及这节课对自己成长产生的影响, 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衷心感激。教师教学课文前, 可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尝试写作, 并从学生的习作中以“选材的真实、叙述的真切”两方面来找出问题。然后在教学时采用“比较式评点”, 引导学生把习作与课文比较, 使学生明白课文之所以读来亲切感人, 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选择的是真事, 表达的是真情。可见, 要写好作文, 必须关注生活, 攫取真实的材料;要提炼生活, 透视生活的真谛;要叙述生活, 表达真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修改或重写习作, 其习作水平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4. 语言内化的快捷。

学生读书不少, 但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 书中那些规范的语言、精彩的句子往往难以及时迁移, 化为己有。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缺乏“运用”环节的中转, 消极的语言难以转化为积极的语言是重要原因之一。可见, 在阅读教学中, 对精彩的语言, 除引导背诵外, 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要根据课文特点, 变换角色, 有效地激活语言, 促进语言的运用。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一文, 作者以第三人称有选择地介绍了“砧状云”、“石灰石”、“花岗岩”等“文字”的内涵。教学时, 教师可以采取“自读思考, 了解内容;显化文字, 清晰内涵;设身处地, 讲述故事”的方法, 学习介绍“云”、“石灰石”、“花岗岩”的内容, 把重点放在彰显“文字”内涵上, 让学生在“砧状云”、“石灰石”、“花岗岩”三方面自由选择一点, 充当其中角色, 进行自我介绍。

生1:我是积雨云, 多出现在炎热的夏天。我样子像铁匠的铁砧, 所以人们又叫我砧状云。也许从表面看, 你难以看出我的变化, 实际我内部的气流在剧烈地运动, 上升气流每秒通常为30米左右, 甚至达60米, 下沉速度每秒也有10~15米。云中的湍流就像平静的大海下湍急的旋涡, 看到我, 飞行员应立即调转方向, 绕道而行, 否则很容易机毁人亡。

生2:你一定以为我很普通, 只是一块灰色的石头。其实, 我是石灰石, 是由碎贝壳造成的。这就怪了, 贝壳不是海洋的居民吗, 怎么到了建筑工地?是的, 在遥远的古代我就生活在大海里, 而我今天躺着的这地方很久以前正是汪洋大海。随着时间的流逝, 大地的变化, 我竟然躺到陆地上来了。你说怪不怪?这就是“沧海桑田”啊!

生3:我是花岗岩, 大家一定奇怪, 怎么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到森林里了?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我搬到这里, 我又是怎样穿越茂密的树林的呢?告诉你, 我原住在遥远的北方, 而在更远的北方, 则是冰川的世界。夏天里, 降水丰富, 气温较高, 冰川容易融化。这样, 水就像给冰川下面抹了一层润滑剂, 冰川纷纷从高处向低处移动。一路上, 它们排山倒海, 势不可当, 我们招架不住, 只能跟随它们前行。经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长途跋涉, 我们最终就停在了这里。告诉你们, 不知多少年以后, 树木才从我们的身边冒出来了呢。

这样引导, 既是叙述角色的变更, 也是语言角度的转换;既是语言内涵的解读, 也是语言内涵的外显,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三、以用测学:及时的教学反馈

1. 词语:在运用中检测。

词语是汉语言的基本元素,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语, 且都变成了自己活的库存, 他们说话、习作才具备了能够听凭自己调遣的基本要素。而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 学生接触的词语不少, 但言语活动中真正能自由运用的不多, 甚至很少, 因此言语活动中经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重要原因就在于“学”与“用”、“学”与“测”的割裂, 使得掌握和运用、积累与盘活成了互不相关的两个方面, 词语往往只能成为“机械库存”, 纵然生活中迫切需要, 他们也感到勉为其难。可见, 让词语的运用成为词语理解的最基本的方法, 则是促进词语进入良性循环渠道的有效途径。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

师:同学们, 学习词语不仅在于把它们贮存于自己的语言仓库之中, 而且还在于让它们成为我们描述生活、表达情感的有效元素。你能选择下面的词语, 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话吗? (出示词语, 让学生选择练笔后交流。)

悲悯 折服 禁锢 神秘莫测

由衷 尖锐 震颤 顶礼膜拜

唐突 跻身 景仰 众星捧月

生1:我们身边的一些追星族, 对影星、歌星简直是顶礼膜拜, 一旦遇到这些“星”, 便众星捧月般地把“星”围个水泄不通, 又是要签名, 又是要合影, 简直到了狂热的程度。我觉得, 追星可以, 但不能本末倒置, 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了解他们是怎样借助自己的努力, 成为令人敬佩的“星”的, 这样的追星才有价值。而那些依靠自己的“身价”捞取钱财的“星”根本不值得我们去追。

生2:鞠萍姐姐是我们景仰的节目主持人。那天, 她来我校向我们介绍了自己成长的故事, 她那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由衷赞叹。一个普通的孩子, 能够跻身“名主持”的行列, 这里面不仅折射了她的智慧, 更凝聚了她的汗水和心血。

生3:邻居张爷爷, 坚持20多年, 义务负责我们小区的清洁卫生, 从来不要什么报酬, 而且谁要是提到“谢谢”, 他也很生气。对他而言, 他一辈子也不可能得到众星捧月、顶礼膜拜的待遇, 但是他的精神令人景仰, 他的行为给我们深深的震撼, 我由衷地为我们小区有这样的好爷爷而感到自豪!

这样的检测, 能迅速而有效地了解学生对课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情况, 如果发现相关词语理解出错、运用不当, 可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 促进词语与言语实践活动的正常沟通, 促进词语与生活的自由融合。

2. 句式:在运用中检测。

对课文中出现的新的句式, 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学生重要的言语元素, 就要让学生在与内容理解、情感感悟的紧密联系中, 体会句式与内容叙述、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感悟语言的魅力。与此同时, 还要构成文内与文外、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构筑句式运用的通道,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句式运用的方法, 感受句式运用的奥妙, 享受句式运用的乐趣。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鼎湖山听泉》一文中:“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 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 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 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 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的句子, 是很具个性的排比句, 分句先用比喻描述事物情态, 再交代事物。为让学生掌握这种句式, 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想象, 描述从画面看到的形象、听到的声音, 建立起“形”与“声”的联系。接着这样引导:如果寂静的夜晚徜徉山间, 你边看边听, 会如何描述刚才的情景呢?

生1:“那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 像小提琴一样轻柔;那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 像琵琶一样清脆;那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 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那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

在学生基本把握了这样的句式后, 教师进而让学生用上述句式描述情境。

生2:“那‘沙沙沙沙’像春雨淅沥的, 是同学们写字的声音;那‘叮咚叮咚’像溪流流淌的, 是同学们在饮水机前倒茶的声音;那‘咯咯咯咯’像银铃一般清脆的, 是女孩子的笑声;那轻声细语犹如春蚕啃叶的, 是老师与同学交谈的声音……”

最后, 教师又让学生运用上述句式自选内容写片段进行描述。

生3:“雾真大, 走在上学路上, 耳边传来各种声响, 就是看不见丝毫影像:那‘丁零丁零’的, 是自行车清脆的铃声;那‘叽叽喳喳’的, 是小鸟在枝头鸣叫;那‘扑通扑通’的, 是鸭子在水中嬉戏;那‘啪啪啪啪’的, 是人们在河边汰洗衣服……”

这样引导, 就将句式的感知与感受、运用与检测有机融合, 浑然一体。前者为后者的条件和基础, 后者为前者的延伸和深化。如此操作, 相关的句式就能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在此后的生活中, 学生就能根据生活场景, 灵活而准确地调用句式, 迁移于相关、相似、相近的情境之中。这样, 各种类型的句式最终成为学生语言仓库中的重要资源, 并转化为他们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

3. 交际:在运用中检测。

教材中“口语交际”是重要的训练内容,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在重视课堂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 要切实重视“真生活”中的检测。这里的真生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就地取材, 引导学生从课堂、从学校中寻找与之相关的情境, 使教材中的训练与生活联系, 沟通通道;二是拓展空间, 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的交际知识, 到生活中进行相关的交际, 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检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学会安慰”一课时, 教师可以安排三种情形,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情境进行有的放矢的安慰, 并在“安慰”中把握“动真情, 情真意切;说真话, 因需而述”的基本要领。在此基础上, 教师说出自己的烦恼, 让学生“现买现卖”, 对老师进行安慰:

师:可以说, 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烦恼, 遇到烦恼除了自己减压外, 需要身边的人用安慰送去关心, 送去真情。你看, 老师也遇到了烦恼, 昨晚的家庭作业没有批阅, 今天早读课默写的作业没有批阅, 本周的作文一本还没有批阅, 第二节课老师要去听课, 听课后第三节课要评课, 下午有备课组业务活动, 我真恨自己没有分身术。

生1:老师, 听你这么一说, 我心里真的不好受! (老师走上去, 拍拍他的肩膀说:“谢谢你的关心!”) 是的, 我看你成天忙忙碌碌, 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真的很着急。我想, 像默写类的作业可以让我们互相批改, 作文也可以先自己改, 再互相改, 最后交给你改, 这样肯定能减轻你的负担。

师:好主意, 谢谢你!

生2:老师, 我也觉得你太累了, 我认为不是所有课都要去听, 可建议学校, 将听课任务分解开来, 让更多的老师也参与听课, 不要总是几个人去听。

师:好, 我一定把你们的意见告诉学校领导。

生3:老师, 我觉得你对作文批改过于细致, 花费了很多时间。其实, 你可以大致看一看, 了解作文的共性问题, 通过评讲进行修改指导。这样, 既减少了批改时间, 又提高了批改的效果。 (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烦恼, 大家共同安慰, 还要求学生回去根据家庭成员的烦恼, 进行安慰。)

【学以致用原则】推荐阅读:

教学原则08-29

分级原则07-14

八大原则07-15

心理原则07-16

事由原则07-17

自动原则07-18

人本原则07-19

保障原则07-20

礼貌原则07-21

民法原则05-10

上一篇:帕金森综合症下一篇:可编程逻辑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