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囊重建术

2024-08-18

关节囊重建术(精选4篇)

关节囊重建术 篇1

髋关节后脱位是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高达9%[1,2],其中经后外侧入路进行THA的病例后脱位率又明显高于其他手术入路[2,3]。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98例THA患者总结后发现,后外侧入路THA术后脱位率较高,2011年1月开始先后采用两种方法修复重建髋关节后方关节囊。本文按照有无重建关节囊和重建关节囊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回顾分析各组THA术后脱位的发生率及重建关节囊术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共进行THA手术703例,其中男390例,女313例。A组398例,术中切除髋关节后方关节囊,男208例,女190例,平均50. 59岁( 25~ 70岁) ,其中骨关节炎279例,股骨头坏死72例,创伤性关节炎2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 B组179例,人工髋关节植入后将后方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缝合至短外旋肌在股骨大转子附着处,男107例,女72例,平均53. 32岁( 28 ~ 71岁) ,其中骨关节炎124例,股骨头坏死34例,创伤性关节炎1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 C组126例,假体置入后将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经骨道固定至大转子,男75例,女51例,平均51. 55岁( 24 ~ 68岁) ,其中骨关节炎89例,股骨头坏死20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

1. 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都采用改良Gibson入路[4],紧贴大转子切断梨状肌、闭孔内肌及上下孖肌,并保留少许前述短外旋肌群的附着处,以便术后修复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用。除了对后方关节囊的操作有所区别外,其他操作均相同。A组在暴露髋关节后切除后方关节囊,而B组、C组保留后方关节囊。B组在人工髋关节复位后将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用可吸收线缝合至短外旋肌在股骨大转子的附着处,而C组先在股骨大转子上用2 mm克氏针钻2或3个骨性孔道,用可吸收线缝合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并将缝线穿过股骨大转子上的骨性孔道以修复重建后方关节囊。所有患者都使用同一种假体( 国产生物型带防后脱人工全髋关节) 。股骨头假体直径为28 mm,髋臼假体为金属外壳聚乙烯内衬。

1. 3统计学处理通过术后骨盆正位X线片( 以耻骨联合为中心) 计算臼杯的外展角和前倾角,外展角为经过泪滴的水平线和臼杯内外缘连线的交角,前倾角按照文献中描述的方法进行测量[5]。采用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 的LSD检验,脱位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选用生物型假体,术后24 h即行髋关节功能锻炼,3 d内屈髋达90°,术后7 d使用助行器下地行走。随访至少12个月,A组平均随访70. 35个月( 48 ~ 84个月) ,B组平均随访22. 37个月( 12 ~ 36个月) ,C组平均随访19. 74个月( 12 ~ 24个月) 。通过电话或门诊直接随访患者以统计各组病例术后髋关节后脱位率。703例THA患者术后共发生髋关节后脱位34例,脱位均发生在THA术后6个月内。A组398例THA术后脱位28例,脱位率为7. 04% ,B组179例THA术后脱位6例,脱位率为3. 35% ,C组126例THA术后未发生脱位,脱位率为0。A组的术后脱位率要高于B组和C组( P <0. 05) ,而B组的术后脱位率要高于C组( P <0. 05) 。

A组髋臼假体外展角平均为( 44. 56±3. 35) °,前倾角平均为( 14. 48±2. 49) °; B组髋臼假体外展角平均为( 45. 21±3. 46) °,前倾角平均为( 14. 56±2. 52) °; C组髋臼假体外展角平均为( 44. 97±2. 97) °,前倾角平均为( 14. 51±2. 43) °。A组中脱位病例髋臼假体外展角平均为( 45. 45±3. 25) °,前倾角平均为( 14. 96±2. 46) °; 未脱位假体外展角平均为( 44. 23±3. 42) °,前倾角平均为( 14. 40±2. 57) °。B组中脱位病例髋臼假体外展角平均为( 45. 64±4. 1) °,前倾角平均为( 14. 46±2. 34) °; 未脱位假体外展角平均为( 44. 75±3. 24) °,前倾角平均为( 14. 83±2. 64) °。A组和B组中脱位和非脱位病例间的外展角和前倾角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5) 。

典型病例为一56岁男性患者,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 ~ 2。

3 讨论

许多文献[2,6,7,8,9]认为后外侧入路对后方关节囊的破坏导致了术后髋关节后脱位的高发,因此术中有必要对后方关节囊进行修复和重建。1990年Hedley等[6]将后方关节囊和短外旋肌一起简单缝合固定在大转子上,259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访1年后仅2例出现了后脱位。Kwon等[7]发现后外侧入路时不修复后方软组织结构的脱位率为4. 46% ,而修复后方软组织结构的脱位率仅为0. 49% 。本研究中B组仅将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缝合至短外旋肌在股骨大转子的附着处,随访1年后在外展角和前倾角均正确的情况下,仍有后脱位。仅修复后方软组织结构时,文献记载其脱位率为3. 3%[8]。考虑到仅凭软组织缝合可能无法达到足够的固定强度,按照曹学伟等[8]的方法对B组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在大粗隆上钻孔,经骨道穿过缝线以重建后方关节囊( C组) 。

在本研究中,尽量避免其他干扰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首先,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使用的是同一种假体。其次,我们对各组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和前倾角进行对比,还对脱位病例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和前倾角与非脱位病例的进行对比,均未能发现统计学差异,这排除了髋臼假体位置对髋关节术后后方稳定性影响的干扰。

本组资料显示,A组术后脱位率高于B组,而B组又要高于C组,证实修复关节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B组简单地缝合短外旋肌和后方关节囊能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脱位率,但仍有脱位发生,如果通过骨性钻孔穿线固定,术后脱位率能降低至零。这可能与C组后方关节囊固定强度较高有关,经骨道固定后,修复的后方关节囊和短外旋肌群的强度较高,能够耐受较大的扭转应力,相对更加不容易发生脱位。

A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70. 35个月,较B组和C组的随访时间要长,这是因为本研究从2011年1月才开始对后方髋关节囊进行修复,1年后发现B组仍有脱位发生,故又进行改进做了C组。虽然组间的随访时间并不尽相同,但本研究也发现所有的髋关节后脱位都发生在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置换术后能在6个月内形成纤维包膜,该结构能重建髋关节后方稳定性,能有效防止髋关节后脱位。尽管如此,我们所有的病例随访至少12个月以上,以确保髋关节后方纤维包膜的形成,因此随访时间的长短不应成为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干扰因素。

综上所述,THA术后修复关节囊对维持髋关节囊的张力和恢复解剖结构有重要意义,在外展角和前倾角正确的情况下能减少或阻止术后脱位的发生,修复方法简便。经骨道缝合法强度更高,能够更有效地重建髋关节的后方稳定性,防止THA术后脱位效果更为可靠。

参考文献

[1]Morrey BF.Instability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Orthop Clin North Am,1992,23(2):237-248.

[2]翟吉良,蔡思毅,翁习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58-60.

[3]Hedlundh U,Hybbinette CH,Fredin H.Influence of surgical approach on dislocations after Charnley hip arthroplasty[J].J Arthroplasty,1995,10(5):609-614.

[4]邱贵兴,戴尅戎.骨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3-674.

[5]Liaw CK,Hou SM,Yang RS,et al.A new tool for measuring cup orientation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 from plain radiograph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51):134-139.

[6]Hedley AK,Hendren DH,Mead LP.A posterior approach to the hip joint with complete posterior capsular and muscular repair[J].J Arthroplasty,1990,5(Suppl):57-66.

[7]Kwon MS,Kuskowski M,Mulhall KJ,et al.Does surgical approach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dislocation rat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47):34-38.

[8]曹学伟,肖春生,吕燃,等.三种不同方法重建髋关节后关节囊防止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7):650-651.

[9]Prietzel T,Hammer N,Schleifenbaum S,et al.The impact of capsular repair on the dislocation rate after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1972 cases[J].Z Orthop Unfall,2014,152(2):130-143.

关节囊重建术 篇2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关节囊重建术治疗经指间关节旋转撕脱性断指患者15例,共20指,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8~41岁,平均21.3±2.1岁;皮带卷伤11例,洗衣机滚筒绞伤4例;单指损伤10例,两指损伤3例,三指损伤2例;拇指损伤3指,食指损伤5指,中指损伤7指,环指损伤4指,小指损伤1指;离断平面位于近节指间关节7指,远节指间关节13指;血管从近端撕脱抽出长度约1.5~1.8cm,神经1~3cm,伸肌腱多为远端止点撕脱,深屈肌腱从近端撕脱抽出5~15cm,浅屈肌腱止点撕脱。离断创面均不规则。

1.2 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备皮,应用抗生素,留置尿管,臂丛阻滞麻醉,上臂近端捆绑气压止血带。显微镜下清创,注意避免误将陷缩在皮下组织的血管和指神经切除,创面整齐、断离时间短的断指一般不作血管冲洗;创面不整齐、疑有血管损伤、断离时间长的断指予以冲洗,以了解血管床的完整性;关节固定[4];远节指间关节用1枚直径1mm的不锈钢针作髓腔内固定,近节指间关节用2枚不锈钢针交叉固定;关节囊重建:关节囊及侧方韧带多为撕脱性损伤,8-0尼龙线直接修复关节囊或将撕脱的关节囊缝合在周围软组织;关节囊及侧方韧带缺损,可切取腕横韧带或游离周围软组织修复。肌腱缝合:伸肌腱多在止点撕脱,常用7-0或6-0尼龙线与周围组织间断缝合,近节撕脱时应同时缝合伸肌腱的中央部与侧索,末端撕脱则缝合侧索的延伸部;修剪深屈肌腱断端,浅屈肌腱在离断平面近端转位吻合;手指血管缝接:彻底清除挫伤血管,取腕上浅静脉倒置游离移植修复;神经缝合:游离指神经近端,外膜缝合2~3针即可。两侧指神经同时缺损时优先修复小指的尺侧指神经,食指、环指桡侧指神经;皮肤缝合:一般采用间断缝合,不要缝得过密过紧和内外翻以免压迫血管,应避开缝接的静脉和动脉。

1.3 术后处理

绝对卧床,保持室温25℃~28℃,禁止主被动吸烟,常规扩容、解痉、抗炎治疗[8]。术后出现动脉危象[9]者局部或肌肉应用罂粟碱[10],出现静脉危象者远端作小切口放血,效果不显著者可用肝素溶液湿敷切口[11]。术后2周拆线,术后4~5周拆除内固定,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2 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17.4±1.2天,术后吻合口边缘小部分皮肤坏死2例,清创换药后治愈;术后4周功能锻炼后出现线头排斥反应1例,剔出线头并换药后治愈。术后6月~1年随访,远节指间关节活动度20°~30°,近节指间关节活动度50°~70°,重建关节未见疼痛及不稳定现象,但重建关节早期略显胖大,远端略萎缩,后期可接近正常。

3 讨论

经指间关节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术应用关节囊重建术的适应证:关节面较完整,软骨面无明显缺损,关节面广泛破坏者需行关节融合术,否则术后容易出现骨性关节炎;关节囊及侧方韧带从一侧附着点撕脱或撕裂,缺损不多;准确判断断端组织活性,挫伤重者彻底清除后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否则术后部分组织坏死,可能导致关节功能差,甚至远端血管栓塞、手术失败[14]。

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术操作较复杂,难度较高,既往认为是禁忌证,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已有许多成活的案例,但断指关节功能的恢复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经指间关节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术中行关节囊重建保留关节,熟练掌握显微技术的操作者花费的时间及精力并不多,而指间关节功能部分恢复或全部恢复对患指的美观和功能恢复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经关节撕脱性断指往往固有神经和肌腱撕脱,但动脉损伤多较小,彻底清创后有较高的成活率,不应轻易放弃;离断指体存在小片状瘀斑,术后2~3天多可消退,少数患者术后2~3周脱痂后局部组织变硬,不影响成活率;术中准确判断断端组织活性,挫伤重者彻底清除后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否则术后部分组织坏死,可能影响关节功能,甚至导致远端血管栓塞,手术失败;关节固定时保持适当的平行关节腔间隙,纠正旋转移位,避免韧带松弛及不稳定;关节囊及侧方韧带、肌腱止点修复多采用水平褥式与周围组织缝合,必要时可用细克氏针在近关节处骨质钻孔固定,尽量避免缝线撕脱及关节腔内软组织嵌塞;关节囊及侧方韧带如缺损较多,可切取屈肌腱或腕横韧带修复,后者效果佳;关节囊重建术后,4~5周开始主动屈伸活动,但不要侧方扳弄手指;关节肿胀可能要持续3~4月才能消退,有时关节会因瘢痕增生而遗留胖大的外观。

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的超声诊断 篇3

关键词:超声检查,肘关节,滑液囊病变,滑囊炎

肘关节周围共有3组滑液囊, 即位于肘后部皮肤与肱三头肌腱之间的鹰嘴皮下滑液囊, 位于肱三头肌腱与尺骨鹰嘴之间的肱三头肌腱下滑液囊及位于肱二头肌腱止点的桡骨粗隆与桡骨头之间的肱桡滑液囊, 又称肱二头肌桡骨滑液囊[1]。肘关节周围滑液囊位置表浅, 极易受到创伤或因长期的摩擦劳损引起病变。以往对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的检查较少, 目前随着高频超声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表组织结构病变的检查方法日益广泛。笔者对膝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及肘前部滑囊炎进行超声检查[2,3], 阐述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的超声图像表现, 探讨超声检查对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病例26例, 男16例, 女10例, 年龄17~80岁, 平均年龄51.19岁。病史最短为肘关节外伤后6 h, 最长为发现肘后部肿物2年, 绝大部分为肘关节疼痛, 发现肘部肿物在6个月内。

1.2 仪器与方法

(1) 仪器:美国GE Logiq 9、Logiq 7及Acoson Aspe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线阵探头, 探头频率为6~9 MHz、9~14 MHz。

(2) 方法:肘前区扫查, 患者坐位, 上臂伸直, 手掌向上置于检查床上, 对肘前区进行横切面及纵切面扫查;肘后区扫查, 患者坐于检查床上, 上臂外展, 前臂内旋手掌向下平撑于检查床上, 在肘后区作各切面扫查[4]。

1.3 观察内容

由浅至深依次观察皮肤、肌腱、尺骨鹰嘴骨质及肱桡关节骨质回声, 发现滑液囊增大时, 观察并记录滑液囊的大小、形态、囊壁情况、囊内回声特征, CDFI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观察囊壁及囊内结构血流分布情况。

2 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肘关节外伤7例, 慢性劳损性病变19例。鹰嘴皮下滑液囊病变19例 (其中外伤5例, 1例合并尺骨鹰嘴撕脱骨折) , 肱桡滑囊积液5例, 肱三头肌腱下囊积血2例 (均为外伤性, 其中1例合并肘关节囊内积血) 。

2.1 临床表现

鹰嘴部皮下滑液囊病变临床表现为:肘后部不适, 可有轻微疼痛, 于鹰嘴部皮下软组织内出现囊性肿物, 向外突出 (图1) , 质软, 可有轻微压痛。肱桡滑液囊积液临床表现:肘前部外侧疼痛, 前臂旋前时疼痛加剧, 局部有压痛和肘关节活动不便, 当滑液囊内渗液较多时, 局部可有隆起。肱三头肌腱下滑液囊病变, 因其位置较深, 且病变较小, 临床主要以原发病为主要表现。

2.2 声像图表现

(1) 鹰嘴皮下滑液囊病变。根据病因及病史的不同, 声像图表现不同: (1) 外伤性 (急性) 滑液囊积血声像图表现:于肘后鹰嘴部位皮下软组织内可见液性回声区, 呈裂隙状, 范围较小, 边界欠清晰, 可见纤细的囊壁回声, 内部为无回声暗区 (图2) , 皮肤及皮下组织回声可增厚, 回声不均匀, 深方肱三头肌腱回声可正常; (2) 滑液囊积液声像图表现:肘后部皮肤与肱三头肌腱之间可见以液性回声为主的梭形或扁圆形回声区, 范围较大, 一般约 (3.0~5.0) cm× (1~3) cm, 可见完整的囊壁回声, 内壁一般较光滑, 囊内可见条索状皱襞回声, 液性暗区内可见散在的点状或片状中等回声 (图3) ; (3) 滑液囊滑膜增生性病变声像图表现:肘后鹰嘴皮下滑液囊明显增大, 囊壁明显增厚, 内膜可光滑, 或不平滑呈结节状, 囊内可见团状实质性中等回声, 或粗大的皱襞回声, CDFI可见囊壁上、囊内实质性回声及皱襞上血流信号回声 (图4) ; (4) 滑液囊内类实质样改变声像图表现:增大的滑液囊壁较厚, 内膜回声较低, 囊内充满均匀的细点状中等回声, 仅有小片状的无回声区及条带状低回声 (图5) , 囊壁上可检测到血流信号, 囊腔内检测不到血流信号。

注:S:增厚的肘后部皮肤;C:鹰嘴皮下滑液囊;TRT:肱三头肌腱;O:撕脱的鹰嘴骨质。

注:S:肘后部皮肤;C:鹰嘴皮下囊;TRT:肱三头肌腱;O:尺骨鹰嘴。

注:C:鹰嘴皮下囊;O:尺骨鹰嘴。

注:C:鹰嘴皮下囊;O:尺骨鹰嘴。

(2) 肱三头肌腱下囊积血声像图表现:于肘后肱三头肌腱深方、鹰嘴骨质浅层可见液性暗区回声, 呈泪滴状, 尖端朝向尺骨鹰嘴部位, 边界清晰, 可见纤细的包膜回声 (图6) 。

注:TRT:肱三头肌腱;O:尺骨鹰嘴;C:肱三头肌腱下囊;FO:鹰嘴窝;FP:肘后脂肪垫。

(3) 肱桡滑囊炎声像图表现:在肘前区肱桡关节囊前方软组织内可见与关节腔不相连通的液性回声区, 呈分叶状, 边界清晰, 壁较薄, 欠光滑, 囊内可见细点状回声或条索状分隔回声 (图7) , 囊壁上可见血流信号回声。

注:C:肱桡滑液囊;BT:肱二头肌腱;HC:肱骨小头;RH:桡骨头。

3 讨论

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多由急、慢性损伤 (劳损) 所致。在急性损伤时滑膜充血、水肿, 渗出增加, 渗液积聚使滑液囊增大, 膨胀隆起, 渗出液常为血性。慢性劳损时, 滑液囊受到过度摩擦或压迫, 囊壁发生炎症反应, 滑液分泌增多, 滑囊肿胀、膨大;囊壁在反复炎症的刺激下增生、肥厚, 纤维化, 致使滑膜增厚, 呈结节状或乳头状[5]。正常状态下的滑液囊为一潜在的裂隙, 超声检查观察不到其图像特征;在病理情况下, 滑囊积液、肿大, 超声检查可在滑液囊所在部位观察到滑液囊病变的声像图特征[6]。

鹰嘴部皮下滑液囊病变根据其病因、病程的不同, 出现不同的病理改变, 因此超声图像表现也不相同。在滑液囊病变以渗出为主时, 增大的滑囊内以液性回声为主要声像图表现, 囊壁可不厚或略增厚, 见图3;若滑囊内渗出液粘稠或为滑膜出血时, 囊腔内可见浓密的点状回声, 见图5。在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变, 滑膜发生增生、肥厚, 声像图可见滑囊囊壁明显增厚, 呈结节状突起, 严重者囊壁上可见乳头状回声, 突向囊腔内, 或形成滑膜皱襞, 呈条索状横跨于囊腔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增生的囊壁上、滑膜结节及滑膜皱襞上可检测到彩色血流信号回声, 见图4。

肱三头肌腱下囊病变因其部位较深, 临床诊断较为不易, 超声检查可对其作出诊断。鹰嘴皮下囊、肱三头肌腱下囊均位于肘后区鹰嘴附近, 临床不易区分二者的病变, 超声检查可快捷地作出鉴别诊断, 鹰嘴皮下囊病变位于肱三头肌腱浅层, 而肱三头肌腱下囊病变则位于肱三头肌腱深方。

肱桡滑液囊病变多以滑囊内积液为主, 声像图表现较为简单, 见图5, 但由于滑液囊位于肘关节外侧部位, 临床症状及体征易与肱骨外上髁炎 (网球肘) 混淆, 超声检查能准确鉴别两者的病变部位及图像特征。网球肘病变位于肱骨外上髁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位, 表现为伸肌腱的增厚, 回声不均匀等[7], 而肱桡滑液囊病变则在肱桡关节前内侧可见到囊性病变回声。

综上所述, 超声检查对肘关节周围滑液囊病变的诊断简便、快捷, 不仅可以测量滑液囊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特征, 还可测量囊壁的厚度, 检测增厚滑膜的血流分布, 同时还可对肘关节囊的病变作出诊断。

参考文献

[1]高士濂.实用解剖图谱四肢分册 (上肢)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135-138.

[2]申素芳, 张志铜, 穆维娜.膝关节周围滑囊炎的超声诊断[J].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6 (8) :162-164.

[3]申素芳, 穆维娜.超声诊断肱桡滑囊炎1例[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2, 21 (10) :912.

[4]付先水, 张卫光.肌骨关节系统超声检查规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61-67.

[5]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 等.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93-1594.

[6]郭瑞军.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10-211.

[7]谭庆亭, 付先水, 杨曦, 等.超声对网球肘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3, (10) :924-928.

关节囊重建术 篇4

关键词:中医,康复训练,关节镜,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膝关节功能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在临床骨科领域较为常见, 使骨关节炎比率增加, 对患者运动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1]。随着微创医学取得的卓越成就, 关节镜下实施的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可取得一定成效, 为目前常用治疗手段。但受重建方式、重建材料等多因素影响, 易降低重建效果。近年, 康复医学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康复与治疗同步, 在医疗全程中贯穿, 可有效改善预后。且发挥中医学优点, 在康复治疗中引入中医疗法, 对骨科患者的功能康复意义重大[2]。本次选取膝前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术的患者, 加强中医治疗与康复训练, 就效果与单纯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展开对比, 旨在指导临床应用, 现回顾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膝前交叉韧带患者100例, 均在关节镜下开展重建术治疗, 男61例, 女39例, 年龄19~50岁, 平均年龄 (32.5±2.5) 岁, 病程3d~3年。均与《运动训练学》相关诊断标准符合。排除合并软骨严重损伤和 (或) 膝关节内骨折者, 膝关节复合性、严重损伤者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组间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应用中医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方案。具体操作: (1) 术日:中医内治:取膝伤1号方 (含酒军、黄连、郁金、牛膝) 在术后8h内服, 1剂/d, 分3次服完。康复干预:常规医护和抗感染, 置伤膝于伸直位, 踝关节、足趾在麻醉消失后即活动, 可尝试对股四头肌收缩。 (2) 术后第1天:中医内治:同上;康复:行腘绳肌训练,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泵训练。 (3) 术后第2天:中医内外治法:中医内治同上;外治:选用丰隆、足三里、风市、阳陵泉等穴针刺, 15s/穴, 15min/次, 1次/d;康复:同术后第1天。 (4) 术后第3天:中医内外治:内治、针刺治疗同上。并取丰隆、足三里、伏兔、阴陵泉、风市、三阴交、血海、承山等穴交替电针治疗, 80次/min, 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康复:腘绳肌、股四头肌肌力、踝泵训练同上, 并行关节活动度练习, 即膝关节被动和主动屈曲, 活动度在60°以下。并行内收肌抗阻练习。 (5) 术后第4天:中医内外治法:采用的内治同上;外治针刺、电针方案同上;康复:在上述基础上, 增加膝关节屈曲>60°的关节活动度训练, 行平衡及负重练习, 即患肢伸直位, 在扶双拐情况下, 在平地不负重直线行走, 距离<10m, 患肢在行走后抬高30min。 (6) 术后第5天:中医内外治法:中药调整为膝伤2号 (含川黄连、桃仁、香附、白芨、当归等) 内服, 1剂/d, 分3次服完, 服用7d。外治:针刺、电针方案同上。康复:原有措施加强, 使小腿理想控制;增加膝关节屈曲达90°的活动度训练, 平衡及负重训练加强, 可患腿单足站立, 患肢伸直位扶双拐负重在平地直线行走, 距离<20m, 2次/d, 患肢在行走后抬高30min。 (7) 术后第6天:采用的中医内外治法同上;康复:行平衡及负重训练:扶双拐站立, 左右交替在微痛范围内对重心移动。争取单腿负重站立, 5min/次, 2次/d, 至抗生素停用, 康复措施继续。 (8) 术后7d~3周:中医内外治疗:从术后12d, 取中医膝伤3号方 (含木瓜、黄芪、千年健、金毛狗脊、党参等) 内服, 1剂/d, 分3次服完。随证确定用药及时间。针刺、电针同前。康复:在上述康复方案基础上, 对膝伸直状态维持, 使关节活动度增加, 屈曲膝关节>90°, 扶双拐站立, 平地行走<50m, 2次/d, 患肢在行走后抬高30min。伤口在2周时愈合, 完成拆线处理。 (9) 术后4~7周:中医内外治法:训练时有疼痛、肿胀表现时, 可取土茯苓、大黄、黄柏等加新伤药外敷, 以利水消肿、活血化淤。关节僵硬者, 可取舒筋活血药外用。同时配合针刺、电针治疗, 以防肌肉萎缩, 巩固膝关节功能。康复:增加关节活动度, 可行功能自行车、上下楼练习。 (10) 术后8~12周:康复强化肌力训练, 包括脱拐行走及侧向、前后跨步练习等。 (11) 术后12周~半年:全部功能恢复, 行专项训练和功能性跑步训练, 完善随访。对照组:单纯行康复训练治疗。

1.3 指标观察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主观疼痛情况和膝关节功能。前者应用VSD评分, 总分0~10分, 分值越低, 疼痛越轻。后者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分值越高, 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 (±s) 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前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 (P>0.05) , 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临床骨科膝前交叉韧带关节镜下实施重建术后的患者, 若系统开展早期康复训练, 可使康复周期缩短, 最大限度恢复运动和生活能力。但术后并发症引发的肌肉萎缩、肿胀、疼痛等对康复进程造成严重影响, 故如何在术后早期尽快止血, 控制炎性渗出, 降低组织对创伤的反应, 解决疼痛、促积液吸收、增强组织愈合和修复能力, 促使全身状况改善, 为康复目的[3]。

应用中医手法、针灸、内服中药等疗法, 可化淤止血、止肿消肿, 以健脾水肿、解毒止痛、凉血化淤为原则, 在早期取中药汤剂服用, 可行气止痛、活血通络, 依据康复的不同阶段, 对中医方药更换, 如加用党参、黄芪, 可托毒外出、扶正祛邪, 可预防感染, 改善组织循环, 促使组织内压降低, 通络止痛, 促进组织愈合。联合针刺、电针应用, 通经活络、活血理气, 使关节活动度改善, 对预防肌萎缩和关节粘连意义重大[4]。结合本文结果示, 观察组疼痛评分在术后3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 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 针对膝前交叉韧带在关节镜下行重建术的患者, 术后重视中医疗法与康复训练结合应用, 可促使疼痛缓解, 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 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方菊飞, 余宁先, 卢春秀, 等.膝关节镜下自体髌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康复训练〔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5) :35.

[2]衣丰, 胡秀娟, 林燕, 等.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训练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14) :1946-1949.

[3]于惠贤, 闫汝蕴, 崔鹏, 等.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院内外康复训练对终末伸膝的疗效对比〔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 7 (4) :544-546.

上一篇:植树中的数学问题下一篇:危机预防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