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管理对策

2024-07-14

碳管理对策(通用12篇)

碳管理对策 篇1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已经引起全球普遍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法。在此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愈加重视,通过各类国际性会议达成了若干应对措施。而气候变化引起的会计问题也开始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尤其在西方会计学界,“碳会计”已经成为当前环境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前沿。国内,关于碳会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引进、介绍国外碳会计的发展,关于低碳经济条件下会计和财务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绿色会计的研究,如吴丽健(2012)、徐亮(2014)等,主要介绍了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实施的必要性以及需采取的措施,但实际上是绿色会计冠以低碳经济之名,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深入研究;②低碳经济下企业低碳财务管理、低碳会计的研究,如瞿凤云(2013)、鞠成晓、肖文锋(2014)等,主要介绍了低碳经济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要求,低碳会计的基本理论、实施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措施,但大多流于表面的探讨,分析不够深入,且针对性不强,提出的对策也较粗浅。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关于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少,且不够深入,没有对低碳经济给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详细梳理,提出的对策也较空洞。基于此,笔者探讨低碳经济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具体影响,并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这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较大影响。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政治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由此产生的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多次召开气候大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之一,我国也积极响应全球号召,采取多种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正是这种政治导向使得大多数企业积极投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中。

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文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文化追求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只考虑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因素,而发展低碳经济使得企业必须重视环境因素,实行可持续发展。②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节能减排的最终承担者和落实者实际上是各个企业,这就使得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需要引入碳排放、节能减排等指标数据进行业绩评价。③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向。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政府将会鼓励企业向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流入,加大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的支持,因此企业的投资方向将会有所转变。

(二)法律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低碳经济的有序推行,其中“碳关税”是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为切实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制定的法律有《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以及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

这些法律环境的变化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如下影响:1.影响企业的税收筹划。碳税的开征会增加出口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需重新考虑如何获得较大的税收优惠。2.增加资源使用成本和碳排放成本。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可使用的原材料将会减少,使用成本将会增加,若碳排放超标,碳税和罚款的双重压力将会使排放成本显著增加。3.影响企业的资本投资和现金流。企业会倾向于往节能环保产业靠拢,而现有设备的更新升级和低碳设备的购买也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向。

(三)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低碳经济条件下,“碳金融”应运而生,泛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金融环境的变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资金投入倾向于低碳项目,传统项目的筹融资难度将会加大,风险增高;其次,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将会丰富企业的筹融资方式和投资方式;另外,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组合也会因为低碳经济的到来而有所调整;最后,企业的资金营运范围、利润分配激励方式等也需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社会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在实际购买中,更青睐于低碳环保产品。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内在促进作用。首先,低碳消费的价值观要求企业财务管理文化必须作出改变,适应低碳大趋势;其次,企业要想取得较高的销售收入,就必须关注消费者的低碳需求,调整产品策略;另外,因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运输等过程中须控制好能耗和碳排放,这可能会增加产品总成本,须考虑如何降本增效;最后,企业在经营中须树立节能环保的品牌形象,重视对环境的贡献。

二、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对对策

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巨大,机遇和风险并存,只有迎合经济市场的需求,趋利避害,积极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自主创新和调整,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总的来说,就是要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低碳财务管理。

(一)树立低碳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只有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树立低碳观念,才能科学有效地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手段和行为,实现低碳发展的财务目标。

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管理者和财务人员低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建立企业的低碳文化,提高他们的低碳管理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其决策时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企业应树立低碳风险观念、低碳税务筹划理念和低碳财务预算观念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低碳财务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全过程中关注企业的低碳发展动向。

(二)完善低碳财务管理制度

基于低碳经济环境的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工作更加复杂,因而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以为低碳财务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

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应由局部的、分散的管理向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能促进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企业低碳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来提升低碳管理的可靠度,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财务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从而更好地整合企业的生产资源、生产环节和管理目标,达到低碳管理的目的。另外,应建立健全企业的低碳财务管理预算制度,重点关注收入、费用、现金流等指标,综合考虑低碳发展可能引起的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动,制定详细的成本费用预算计划,严格执行,控制支出,以保证低碳项目资金的供应和合理使用。最后,还应建立灵活的低碳激励制度,实现员工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统一,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关注生态环境因素。

(三)从事低碳财务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目标是通过财务管理活动来实现的,而低碳财务管理活动包括低碳筹资、低碳投资、低碳运营和低碳分配四个方面。

1.低碳筹资

企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低碳技术和设备,而且低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的时间也较长,这就决定了企业的低碳融资不仅需求较大,而且资金使用周期较长。因此,要想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企业需要做好完善的低碳筹资计划,多开发低碳环保项目。在筹资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扶持政策和法律保护,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把握发展先机。

2.低碳投资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除考虑常规影响因素外还需着重考虑低碳经济因素、低碳政策因素、能源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进行低碳项目投资时,企业可以从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生产以及整体低碳项目施行等方面做好发展低碳经济的全面项目规划。因低碳项目投资投入大、时间长,企业在进行低碳投资决策时,应考虑投资的财务风险,估计可能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全面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性;但是,也应持发展的眼光,避免忽略那些短期效益不明显但长期效益显著的投资项目。另外,除项目投资外,企业还可进行碳金融产品投资,抢占碳金融市场。同时,企业自身也可参与国际以及国内碳市场进行的碳排放权交易。

3.低碳运营

低碳运营就是要保证低碳项目所需资金的合理调配,保证资金的流转顺畅,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因环境问题所发生的资金支出。因此,企业应做好全面的低碳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时刻掌握一定时期内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保证资金供应充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尤其要加强低碳成本的控制,降低因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所带来的资金支出的增加幅度。对低碳成本的控制应贯彻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供应的全过程,充分考虑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避免发生诸如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受到处罚,因环保形象差销售额减少等情况,降低企业环境成本。

4.低碳分配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在进行分配时除了要考虑国家、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更应该考虑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企业应按低碳收益的多少以投资比例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是必须要考虑到后续低碳经营所需资金的储备,还要看哪种分配方式能够更加促进投资者在低碳项目上的投资。因此在分配时,需要处理好积累和分配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积累来抵抗低碳项目发展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在股利分配时,企业可以相对优先支付低碳项目的股份,从而给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促使投资者更加积极地支持企业在低碳方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吴丽健.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2,(32):238.

[2]徐亮.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5):150-151.

[3]瞿凤云.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会计思考[J].管理观察,2013,(17):131-132.

[4]鞠成晓,肖文锋.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探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66-70.

[5]韩越.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业,2013,(30):202.

碳管理对策 篇2

2012-7-19 9:11 孙明涛

摘要: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及外交事务的重要话题之一。气候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积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人类社会发展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减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本文将在分析目前世界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研究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清洁能源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能耗现状

(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急速上升在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的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到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能源消耗的急剧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的能源消耗总量较七十年代已经增长了近50倍。这一发展趋势显示出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偏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能源安全。我国一旦成为能源净进口国,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必将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影响中国将来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中国社会生态环境系统急剧恶化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付出巨大的环境为代价的。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1.2万吨,废水排放量为571.7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19亿吨。与此同时,我国的矿产和水资源利用率只有发达国家综合利用率的25%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每单位GDP的资源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是发展中国家的2倍以上。

“厄尔尼诺”现象和“反厄尔尼诺”现象等自然灾害频发。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不断地向自然界强取豪夺,破坏了地球生态循环系统。1998年长江洪水,200年济南特大暴雨,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和5月汶川大地震再到近期全国各地各种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大自然像人们无休止的破坏敲响了警钟。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温室气体导致南极冰川迅速融化,海平面上升。专家预测,到2100年,还行面将上升一米左右,世界上2%生活在低洼地区的人口将失去家园,部分沿海城市将永久消失。因此,自2003年英国率先开始节能减排行动之后,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开始了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全球气候变化不仅给工业带来影响,也将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到本世界末世界农作物将会减产10%-12%.中国地域广阔,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种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危机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其次,我国的工业发展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受到影响,必然会波及工业的发展;最后,中国的农业十分薄弱,对自然条件特别依赖。

农业在中国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契机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虽然近几年来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远远不如第一、二产业。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对于第一、二产业的依赖过于严重。同时,在工业结构方面,我国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严重不协调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我国第一、三产业以26.9%的能耗创造了国家51.4%的GDP.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急需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单位GDP碳排量,保证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一)政府主导,提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及法律帮助

1.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约束十七大指出,我国新阶段的发展路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路线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低碳经济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体系之中。

2.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支撑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作支撑。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必然会涉及到一些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利益,需要法律支持;另一方面,节能减排在我国还没有转化为企业责任和自觉行动,需要法律进行约束。

(二)政府鼓励开发新能源和新技术

中国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就导致我国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始终没有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大低碳技术的投入力度,出台新能源发展规划。同时,学习发达国家的技术,掉接清洁能源发展机制,促进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最后,我们还应该积极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寻求技术突破,解决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三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低碳经济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要求促使中国企业低碳意识越来越强烈。政府可以以此为契机,利用市场的推动作用,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能耗,以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四)大力宣传节能减排思想、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目前,世界各国都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让人们充分的意识到自己在日程生活中的排放量和碳排放的危害,这有利于人们树立低碳生活的观念。大力宣传低碳观念,能有效地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论

中国走低碳经济道路,既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是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只有政府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定能够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所带来的发展问题,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04)

[2]付允,马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3]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01)

[4]姜维久。日本能源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的启示社会科学战线2007,(04):96-998

[5]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01)

[6]孟德凯。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7,(09)

[7]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02)

[8]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05)

[9]谢军安,郝东恒,谢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

[10]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中国科技论坛2007,(10):87-92

碳审计的基本原理与实施对策 篇3

【关键词】 碳审计; 碳足迹; 审计步骤; 政策建议

一、碳审计的基本涵义与缘起

根据全球碳管理广泛采取的标准《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碳审计指在定义的空间和时间边界内进行碳足迹计算的过程,它是审计机构接受政府授权或其他有关机构委托,依据国家政策、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标准,遵循审计准则,对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低碳生产经营、资源利用、财务信息、职责履行等活动进行的特殊管理。碳审计的作用在于建立“碳足迹①”以此作为衡量温室效应的一种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碳审计立足于国家战略和全局高度,将审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间接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因此它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策目标落实的一种重要手段。

碳审计的出现并非偶然。近几十年,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对可持续发展呼声的提高使政府和相关机构开始计划和实施环境审计。早在1989年,英国地球的朋友(Friends of the Earth,FOE)协会在其章程中拟定了地方政府应实施的环境审计框架。而作为世界环境问题中最为严峻的一项,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地球温室效应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果说环境审计有利于规划更加稳定和谐的未来,那么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无疑成为了环境审计中致力于降低CO2排放的关键第一步(Jessie,2003)。虽然估计一个组织CO2排放情况存在某些难点,但随着对温室气体强制性信息披露需求的增加,碳审计的发展刻不容缓。

由全球环境问题引发的温室气体经济效应再次推进了碳审计的出现与蓬勃发展。1997年《京都议定书》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中,允许将碳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作为一项金融资产进行交易。同时,《京都议定书》还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JI)和排放交易(ET)三种碳交易机制,至此碳交易应运而生。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随之而来的碳会计、碳审计问题等规范的探讨也愈加热烈,日渐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除了一些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外,现有学术文献还较少提及碳交易或碳信用等碳鉴证与审计问题(周志方、肖序,2009)。在20世纪90年代,环境及生态领域的相关学者就国家、地域及全球范围的碳存量和流量进行过核算(Carbon Accounting),但该核算仅针对碳实务量,与企业财务会计系统内的价值核算和信息反映并无实质关联。随着对碳排放交易的日益关注,有学者指出,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会计事项不应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排污权框架内,而应同时设置一个类似于社会会计中的碳账户对其不确定性和风险进行处理(Jan Bebbington et al.,2008);也有学者将碳固(Carbon Sequestration)及碳鉴证(Carbon Assurance)纳入其中,认为企业的碳账户在排放市场中进行交易前须经第三方进行独立鉴证(Janek Ratnatunga et al.,2008),也就是说需要对企业的碳账户实施碳审计。

在实务操作方面,各国政府一直努力制定相关标准以保证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与可比性。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和“低碳审计”的国家,其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指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2009年,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EAC)提出了对低碳问题进行全面审计的报告,为其他国家低碳审计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2010年5月,在ISO14000系列和PAS 2050等环境标准基础上,英国标准协会(BSI)又制定发布了“PAS 2060——碳中和承诺新标准”,提出了通过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还原和补偿来实现和实施碳中和的组织所必须符合的规定。丹麦作为最先提出在2025年前达到碳中和的国家,其政府为实现这个目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碳核算和碳审计,并采取了税收惩罚政策,以期对碳排放进行监督和跟踪。香港是我国率先实行碳审计的地区,由于其79%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建筑物,因此香港政府在2008年7月推出了香港首部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以此协助建筑物用户及管理人员提升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量度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目前, 国际标准化组织已于2010年制订出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标准ISO14067CD版文件(委员会草案版),并且经过多次讨论后于2011年12月23日发布了ISO 14067 DIS版文件(国际标准草案版),这个版本的发布表明碳足迹的规范框架已经确定完成,剩下的只是文字上的修饰了。毫无疑问,各国组织相关低碳标准与认证的制定已成为了碳审计开展的有力保障。

二、碳审计目标与碳评估方法

(一)碳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既定的方向,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实现审计目的,对审计对象进行审查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结果(程新生,2001)。某一项审计活动的具体审计目标应与其所处审计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相匹配,讨论碳审计的目标必须结合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根源进行。根据前面讨论的碳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根源可知,碳审计是基于人类控制碳排放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一项管理工具,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为了实现低碳经济而推行和倡导的政策举措。因此,一个国家推行碳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审计监督,促进低碳政策、低碳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保障低碳经济健康发展,减缓气候变化(李兆东、鄢璐,2010),控制碳排放量,缓解温室效应,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碳审计的总目标需要通过各个具体的审计目标予以实现。对各个组织而言②,碳审计的具体目标是改善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通过对具体能源利用效益的测算,检查对某项能源的具体开发利用程度,即计算创造了多少效益,浪费了多少资源(何雪峰、刘斌,2010),使企业的碳排放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达到预定节能减排目标,碳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各个组织的具体审计目标实现了,国家的总体审计目标也就得到实现,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总体审计目标对具体审计目标起指导作用,而总体审计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

《京都议定书》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通过这项机制,发达国家能够以较低成本履行减排义务,发展中国家能够借此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则可以通过出售减排量获得额外收益。对全球而言,在实现共同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减少减排总成本。但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有一套标准化的方法来计算和验证排放量数值,确保每一吨二氧化碳的测量方式在全球任何地方都一样(ISO14064,ISO14065)。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个相关标准,分别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于2004年发布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14064和ISO14065系列条款。这些规程确定了排放核算范围、数据搜集方法、排放量配额等诸多方面,其目的就是确保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然则,如何确保碳排放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难题。而通过碳审计保证各个组织的碳排放量计算程序和方法符合相关准则规定,保证各个组织的碳排放量计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是碳审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可以简单地说,碳审计目标可以简单概括为遵循性目标:一是通过碳审计使企业碳管理政策程序与国家相关规定相符,达到预定减排目标;二是通过碳审计使企业的碳排放量计算和披露符合国际准则或标准的规定。

(二)碳评估方法

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在方法运用上与环境审计有相似之处。在碳审计的早期阶段,企业对碳足迹的估测通常仅仅基于其所消耗的能源总量。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碳足迹的测量也越来越细化,碳审计已由单一企业的个体行为演变成企业的价值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③。评价一个行业是否属于低碳行业,不能单纯从其生产经营活动排放的碳量加以判断,而应同时考虑该企业采购的产品是否高能耗、高碳量,即应从其整个生命周期链条的碳排放量角度加以衡量(张天立,2010)。同样,一个产品是否属于低碳产品,也不能只看碳直接排放量,还要考虑间接排放量。因此采取产品生命周期法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将扩展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将企业的供应商到销售商、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货物运输以及最后的废物处理与回收等各项环节均涵盖其中。

具体说来,生命周期法主要运用财务核算的原理推算某个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既计算提高效率而减少的碳排放量,还要计算整个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维护等各方面的能耗,最后用整个生命周期链(见图1)对碳排放总量进行度量,看是否真正低碳,从而决策某项生产或服务是否应该立项、推广应用。碳审计的结果可以是只关注于温室气体排放源和信息的碳排放清单,也可以是一份完整的碳审计报告用以公开碳排放。

三、开展碳审计的基本步骤

碳审计是协调企业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很多碳审计指引中提出碳审计表现为逐步推进的线性结构,但实际上这种活动更类似于一个循环的反馈系统,每一步活动所获得的信息既提供于下一步骤,又同时对上一步骤的信息进行检查与验证。图2具体反映了这一流程。左边的箭头表示广义上的流程步骤,右边的箭头表示利用新信息进行修正的循环过程。

(一)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源

碳审计所涉及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6种,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物(PFCs)、六氟化硫(SF6)。因为这6种气体尤其以二氧化碳最为主要,故而在实际监测和计算中,常依据各种气体温室效应的能力不同,统一换算成二氧化碳当量(CO2e)来进行衡量。一种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这一气体的排放量乘以其对应的全球变暖潜势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不同的温室气体,其GWP值各不相同,但人们习惯上用“碳”来代称温室气体。

开展碳审计的第一步就是确定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即确定被审计单位或被审项目排放的哪些气体是属于《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源清单是否全面、准确影响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因此碳审计中应把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6种气体全部纳入温室气体范畴,并作为后期估算碳足迹的依据。

(二)选定碳检测产品

碳审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计算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国际上一般用相等之二氧化碳排放量显示的“碳足迹”来表示这一衡量结果。在选择进行碳足迹计算的产品时,应直接源自项目开始时约定的目标,如考虑哪些产品能产生最大的减排空间,其产品规范、制造过程等环节是否与公司整体的减排战略最为相关,碳足迹分析可能对关键利益相关方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此外,碳足迹分析所要花费的时间与资源也需要加以考虑。一旦选定了产品,下一步就是指定功能单位。功能单位是为了方便计算碳足迹而对某种产品设定一个有意义的度量标准(PAS 2050,2008)。它反映了该产品或服务被最终用户实际消费的方式④,因此它提供了不同消费形式间相互比较的基础。一般说来,使用较大的功能单位(如1t薯条相对于200g薯条,一片铝板相对于一个易拉罐)进行分析可能会更为容易。选择功能单位时,可能没有单一的正确答案,企业应将其设定为一个容易被理解或使用的单元。企业也可以参考针对特定行业的标准指南,如食品生产中的功能单位可以设定为单位包装产品产生的碳排放量。

(三)确定碳审计的操作范围

碳审计的开展必须要确定边界范围⑤,边界范围包括组织边界和营运边界。组织边界主要是从企业集团角度着眼,需涵盖旗下子公司、转投资公司、合资企业各自握有权益的独立法人或非法人机构,具体计算可基于控制权或股权比例。而营运边界主要是指公司的营运活动,其计算可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来确定。根据世界企业持续发展委员会及世界资源研究所2005年的《温室气体专案量化协定》,温室气体排放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范围:

1.直接排放。包括固定设备(例如锅炉、发电机、焊接设备等)的燃料燃烧;私人机动车辆的燃料燃烧;温室气体释放与消除等。

2.能源间接排放。主要指电力消耗与煤气消耗等。

3.其他间接排放。包括原料的使用、废物处理、公共交通等。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规定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基准年⑥,以便提供参照、达到温室气体方案的要求或满足清单的其他用途。

(四)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

在计算碳足迹时需要两类数据: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活动水平数据是指产品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所有材料和能源(物料输入和输出、能源使用、运输等)。排放系数是衡量活动排放情况的固定比例,可将“单位”活动水平数据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转换成温室气体排放量⑦。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可来自初级或次级数据。初级数据是指针对具体产品生命周期由内部或者是由供应链中别人所做的直接测量;而次级数据是指不针对具体产品的外部测量,它是一种对同类过程或材料的平均或通用测量(如行业协会的行业报告或汇总数据)。目前我国次级数据库的建立中行业差距较大,其中电信及信息技术、银行及金融业的参与度较高,其次是石油天然气、建筑及建筑材料行业,而风电、太阳能等新兴能源尚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但国家正在不断努力对此进行开发和更新⑧。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次级数据的选择最好使用经同行评审过的出版物中的数据,以及其他合格来源(如国家政府、联合国正式出版物和由联合国支持机构的出版物)的数据。但为了提高结果的精度与针对性,企业最好能够建立一套适合于自身情况的初级数据。

(五)计算产品碳足迹

收集和汇总了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活动强度和对应的排放系数后,即可进行温室气体排放的评估量化。计算产品碳足迹的方法包括直接检测和基于排放系数的公式运算。直接检测由于受现实技术制约,不太常用。目前碳审计主要是采用第二种办法,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活动的材料、能源和废物乘以其排放因子取和。审计人员可以根据“排放量=活动强度(质量/体积/千瓦时/千米)×排放系数(每个单位的CO2当量)”这个公式估算,每项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一经计算出来,则利用GWP将其换算为二氧化碳当量。也可根据所用燃料的含碳量和燃料使用量来估算⑨,还可通过IPCC的指导准则⑩来估算。

计算碳足迹通常需要对进出过程的所有材料总量进行量化以达到“质量平衡”,使输入过程的总质量与输出过程的总质量相等,从而确保所有输入、输出和废物流均被计入。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找出未被发现的废物流,如果输出过程的质量小于各种输入的质量,则必有其他部分流——最有可能是废物在该过程中被遗漏。《PAS 2050规范》使用指南中也提到了羊角面包生产阶段的质量平衡过程:为简化计算可以在搜集数据的同时结算质量平衡,从面包的购买点向后算起,既包括小麦采买、面粉加工、制作烘焙、产生共生产品{11}、包装销售等各输入输出环节的材料和能源,还包括各流通环节之间的储存、运输消耗,产生的废料、废气等质量,以确保获得该羊角面包在使用阶段和处置阶段的总质量。只有基于质量平衡,才能完整而准确地测量某种产品的碳足迹,进行比较分析。

(六)不确定性检查

计算出产品碳足迹后,企业可以对这一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这一步骤是对碳排放精度的衡量,目标是分析评价碳足迹结果中的不确定性并使其最小化,提高碳足迹比较结果的可信度,更好地认识碳足迹模型本身的贡献,提高基于碳足迹的决策水平。正如《PAS 2050规范》所鼓励的那样,将碳足迹计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最小化,有助于提供最确凿、可靠和可重复的结果。实际工作中,企业可以采用下面的一些方法:如利用质量好的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替代次级数据;采用更具针对性、更完整的次级数据;不断改进用于碳足迹计算的模型;把这一分析任务委托给具有不确定性分析经验并熟悉产品碳足迹模型的某个单位完成等。

(七)形成碳审计报告

碳审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编制碳审计报告。该报告是把审计结果向节能减排转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其编撰范式可根据企业的评价目标而定,若审计报告需要向消费者或投资者公布,则验证等级及详略程度需高于仅供内部使用的数据。近年来,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气候变化信息数据库的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正积极鼓励世界各国企业披露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和应对战略,以便更好地设定减排目标、改善绩效,并有利于投资者识别“低碳”公司,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毫无疑问,该项目进一步推动了碳审计报告的标准化与合规化,并促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报告加以利用,从而更好地进行碳排放管理。

相对于一般财务审计,碳审计报告更侧重碳燃料使用范围、耗费、排放的统计与计算。例如在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中,审计报告就需要留意以下的建筑物相关性能:空间设计、建筑材料、建筑物朝向、外墙遮阳装置、电力装置、照明装置、办公设备、空调装置、升降机及自动梯装置、供水排水装置、煤气和石油气、相关交通工具的使用等(刘少瑜等,2009)。此外,由于碳审计要通过对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可以减排的项目,以减少碳排放量,故报告中应对审计对象的排放情况提出减排建议与措施。

四、开展碳审计工作的若干政策建议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适时推出碳审计制度,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现实需要。然而碳审计还属于新生事物,推行碳审计工作,存在很多困难,正如陈燕燕、彭兰香(2010)所指出的,碳审计标准缺乏、获取核算数据困难、专业人才稀少等都成为碳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为了顺利开展碳审计工作,至少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创造进行碳审计的前提条件

首先是提升公众碳审计意识。目前社会各界对碳审计的认知度不高,为了推动碳审计工作的有力开展,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碳审计的舆论宣传导向,提高全社会的低碳环保意识,尤其是对企业碳审计的宣传与倡导,要求企业履行社会公共责任。政府审计机构可以推出相关鼓励政策,鼓励企业自愿实施碳披露,在年报上披露节能减排、碳审计和环保项目投资等信息,严肃查处碳排放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完善的环保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保护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求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和碳管理,为碳审计提供真实完整的各项数据,以利碳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是尽快推出碳会计和碳披露。实施碳会计和碳披露是高效开展碳审计工作的前提。让企业实施碳会计或参与碳披露项目,可以反映企业的碳源、碳固、碳排放量的变化,以及与碳相关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了解被审单位的碳管理现状,为碳审计的开展提供基础材料。美国、欧盟、日本等都曾发布过与碳会计相关的草案或指南,而以FASB发布的对参与总量——交易机制下的排污权会计基准草案(EITF03-14)和IASB发布的排污权解释公告IFRIC3最为典型(郑玲、周志方,2010)。我国可以在借鉴相关国际组织碳会计规则的基础上,推出碳会计准则或碳披露准则,规范企业的碳管理与披露行为。

(二)建立碳审计制度和指南

一项审计活动的顺利高效进行,建立一套高质量的准则指南是前提。建国以来,我国国家审计根据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先后推出了合法性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也及时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审计准则和法规,2011年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这些现有审计制度与规范为推进碳审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要保障碳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碳审计准则和指南。碳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碳审计属于新生事物,审计人员缺乏经验准备,在初次执行碳审计时,必须有章可循。因此,政策部门可制定操作性强的碳审计准则和指南,对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等进行详细规范,指导审计人员开展碳审计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自2006年起颁布了ISO14064、ISO14065、ISO14066和ISO14067—1、ISO14067—2系列规范,用于指导碳足迹计算和碳审计工作。英国标准协会也自2004年起颁布了PAS 2050和PAS 2060系列规范,对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碳中和认证等进行了规范。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08年颁布了指导碳审计工作的《香港建筑物(商业、住宅或公共用途)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审计和报告指引》,对建筑物边界、营运边界、量化方法、作业步骤和报告格式样本等进行了详细规范。我国在制定全国统一的碳审计指南和准则时,可在借鉴上述规范的基础上,详细论证制定。

(三)建立碳审计协调机制

碳审计所涉及的政府监管部门较多,需要建立协调监控机制。从审计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各级审计机关;从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环境保护部和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从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来说,涉及证监会、国资委、各地国资管理、企业管理等部门;从碳会计的规范行政主管部门来说还涉及财政部。如何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联合效应,有效实施碳审计,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控较多,主要是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颁布了相关规定。环境保护部(局)先后发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证监会颁布了《上司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最近环境保护部还发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从上述文件精神来看,对企业环境保护监控主要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证监会,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参与不多。

今后应更多地发挥审计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类组织在履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推动碳审计和环境审计的广泛开展,并与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国资委等进行沟通和协调,在法规制定、工作开展方面进行合作,建立联合机制,在取得环境保护责任主体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既发挥环保部门环境指标测度、碳排放量核算的技术专长,又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核查专长,提高碳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四)培养和储备碳审计技术人才

开展碳审计工作,除了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般项目审计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各种统计检测分析的标准和方法,能根据企业能源投入产出的有关数据计算出各种能耗指标,并要根据这些指标分析出企业用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提出合理化建议(陈燕燕、彭兰香,2010)。目前尚缺乏开展大规模碳审计的审计专业技术人才,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将是开展碳审计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在审计人员招聘上有意识地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环境化学等专业招聘审计人员,将这些人员与原有财务审计人员结合组建碳审计项目组,形成碳审计项目组成员合理的专业结构;另一方面,加强碳审计的培训和教育,聘请统计、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国际标准化组织、英国标准化协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已经开展了碳审计项目的国家或地区的优秀审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碳审计知识和技能,为碳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Jessie Francois.Carbon Auditing-A Resource for School[OL].Working paper,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3.

[2] 周志方,肖序.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 (11):91-95.

[3] Jan Bebbington and Carlos Larrinaga-gonzalez.Carbon Trading: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17:697-717.

[4] Janek Ratnatunga and Stewart Jones.An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Accounting:The Paradigm Shift Required in Carbon Emissions Reporting and Assurance[OL].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Anaheim CA,2008.

[5] 程新生.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J].审计研究,2001(2):45-47.

[6] 李兆东,鄢璐.低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和内容[J].审计月刊,2010(8):21-22.

[7] 何雪峰,刘斌.碳审计理论结构初探[J].会计之友,2010(10):25-26.

[8] 张天立.实施低碳评价与低碳审计[OL].http://www.cityhz.om/a/2010

/5/19/content_47351.html,2010.

[9]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s.PAS 2050:2008 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British Standards,2008.

[10]刘少瑜,苟中华,巴哈鲁丁.建筑物温室气体排放审计——香港建筑物碳审计指引介绍[J].中国能源,2009(6):30-33.

[11]陈燕燕,彭兰香.我国碳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财会月刊,2010(9):71-73.

[12]郑玲,周志方.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问题:最新发展与评述[J].财经科学,2010(3):111-117.

低碳对策之碳排放交易现状与展望 篇4

随着全球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人类过度消耗化石燃料给全球气候造成的严重影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1,2]。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海洋温度的增加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约0.17m,各种极端灾害频发。至此,人类开始反思现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3,4,5,6,7]。

作为低碳对策之一的国际碳排放交易,旨在通过全球合作,以项目交易或配额交易的方式减少全球碳排放,缓解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根据《京都议定书》,国际碳交易市场可以分为项目交易市场和配额交易市场2类。文献[8]简要介绍了碳交易市场的形成,并详细讨论了交易市场中不同气体的度量标准。清洁发展机制(CDM)是项目交易的典型代表,其涉及的低碳技术转让及资金筹集对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颇受欢迎[9]。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DM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同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文献[10]探讨了项目交易在达到减排目标中需要注意的基准线问题。配额交易是碳排放交易的另一种交易形式[11],随着全球合作的加深,配额交易有从发达国家逐渐向国际蔓延的趋势。文献[12]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配额交易市场的意义并给出相关建议。

可以看出,对于项目交易和配额交易2种机制,国外在配额交易的研究和应用上更为广泛,而我国主要以项目交易为主,且多集中于项目交易框架分析及效益影响研究。本文站在发展中国家的角度,通过分析项目交易与配额交易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提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未来发展对策。

1 国际碳排放交易现状

在温室气体引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效应中,CO2的作用高达77%[13]。因此,减少CO2的排放成为控制温室效应、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抉择。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使得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渐发展壮大。按照交易原理,可将碳排放交易市场分为2类:基于项目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以CDM为例)和基于配额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1.1 项目交易

CDM是项目交易的典型代表,也是《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唯一涉及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合作机制。其主要内容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以部分抵消发达国家缔约方的减排指标。从理论上讲,CDM应该是一项“双赢”的机制: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急需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合作,发达国家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高昂费用,加快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步伐。

根据国际碳市场的交易情况看,基于项目的碳排放交易占比超过整个交易量的90%,尤其CDM项目减排潜力巨大。截至到2009年11月24日,全球累计超过4 200个项目进入联合国EB注册流程,其中1 906个项目成功注册为CDM项目,此外还有1 16个项目已进入注册申请,这些项目的设计文件(PDD)中给出的截至2012年的核证的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CERs)总数已超过2.9×109t(见表1)。

注: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11月24日,数据来源:http://cdm.unfccc.int/Statistic s/index.html。

1.2 配额交易

碳排放配额交易的源头是《京都议定书》第十七条所确立的排放贸易(ET)机制。该机制目前主要用于发达国家之间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合作,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配额交易因具市场运作的特点有向全球推广的趋势。其原理是“限额与交易”机制,具体实施步骤为:政府根据国际谈判中制定的未来CO2减排目标与时程,首先评估CO2排放的管制总量,然后发行一定量的CO2排放权在公开市场上拍卖或免费分配。这些排放权的所有者在特定时间内的排放总额若低于排放上限,便可以在公开市场出售其差额;若高于排放上限,则必须从市场中购入相应超出量,否则将受到重罚。该机制透过自由市场的运作,利用价格体系的机能,促使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以达到最优的CO2排放水平,同时使减排总成本达到最优,所以是一种效率相对较优的减排策略。

《京都议定书》颁行之后,一些国家、企业以及国际组织为其最终实施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碳交易平台,其中,欧盟所取得的进展尤为突出。2005年1月,欧盟正式启动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所有受排放管制的企业,在得到分配的排放配额后,可根据需要进行配额买卖。如果实际排放水平超过其持有的排放配额,企业将会受到处罚。除EU ETS外,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存在类似的交易平台(如美国的地区间温室气体动议,RGGI),此外,还有一些基于企业自愿组织的交易平台(如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等)。所有这些平台,构成了目前的国际碳排放配额交易体系。

2 我国CDM项目开发现状及风险分析

2.1 开发现状

我国的CDM项目实施启动较晚,但项目总量增势迅猛,尤其在CER总量方面,排在各国之首(见图1)。根据中欧清洁发展机制促进项目总结大会,截至2009年10月,中国政府已批准2 232个CDM项目,其中663个已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预计年减排量为1.9×108 t,约占全球注册项目减排量的58%以上,注册数量和年减排量均居世界第一。

注: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1 1月16日,数据来源:http://cdm.unfccc.int/Statistics/index.html

其中,大唐吉林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吉林洮南风电项目和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HFC-23高温分解项目是我国第一批获得CDM碳减排量交易收入的项目,具有里程碑意义。截至目前,中国批准的各类型减排项目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近70%(见图2),可见电力行业CDM项目的减排潜力巨大。

注: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11月16日,数据来源:http://cdm.ccchina.gov.cn/web/index.asp

2.2 风险分析

我国CDM项目开发潜力巨大,如果申报成功,可为国家及企业带来巨大的额外收益。但由于CER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受买卖双方国家政府的行政许可影响,不可控风险较大,需要项目企业具有足够的准备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限于篇幅,本文仅以成本问题和基准线估计问题为例进行分析。

(1)成本高昂

与一般的投资项目相比,CDM项目需要满足额外的要求,经历额外的审批程序等,使得CDM项目的开发给开发者带来一些额外的交易成本。CDM项目开发者需要承担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一次性成本(项目搜寻、准备相关技术文件、东道国的批准、准备CER购买协议、指定经营实体对项目的审定、注册费等)和非一次性成本(监测费用、核查和核证费用、适应性费用和CDM管理费用等)。暂且不论申报的CDM项目能否通过执行理事会审批注册,仅前期的设计、咨询、包装等费用都至少需要投入10万美元。此外,大多CDM项目都要投资后才能出售其减排额,在审批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有可能有去无回。因此,中国企业面临的高搜寻成本和高交易成本令很多企业望而生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我国的减排水平,同时减缓了全球应对温室效应的前进步伐。

(2)基准线估计问题

基准线是指在没有该CDM项目的情况下,为了提供同样的服务,最可能建设的其他项目(即基准线项目)所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基准线相比,CDM项目减少的碳排放量就是该项目的减排效益。基准线的重要性在于,与基准线对比,CDM项目活动的减排量、减排环境效益额外性、减排增量成本可以进行计算、评价、测量和核实,然而理论上讲,基准线情景是虚拟的且不可直接进行测量。这就要求确定基准线必须熟悉项目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状况,因为所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相关的项目决策。尽管执行理事会对基准线相关定义及具体规定都做了详细说明,但实践表明,CDM项目的基准线估计仍可能出现种种问题,如定义基准线的标准或步骤不够明确,基准线中所采用的数据不够精确,基准线情景的描述不够准确,基准线情景分析不够完整等。而这些问题很可能导致项目不能通过国家或执行理事会的审批,造成项目方向投资方赔偿的困境。

3 我国碳排放交易远景展望

3.1 CDM发展前景

国际碳交易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交易量之大,世界有目共睹。碳排放交易的提出与实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CDM因其巨大的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而备受各国青睐。由于各国在第一承诺期的减排义务已经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内市场需求旺盛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际CDM交易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其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发达国家是否愿意承担减排义务以及进行多大程度的减排。也就是说,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是否继续做出减排努力密不可分。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束,各国仍未在第二承诺期减排问题上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共识,这在一方面加重了我国减排负担,另一方面,CDM市场的前景也由于第二承诺期谈判的困难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2 碳排放交易远景展望

根据《京都议定书》,被分配减排指标的发达国家可以通过CDM项目投资的方式抵消其部分减排指标。然而,CDM项目获得批准的其中一个条件是:该项目所达到的减排量应当与未启动该项目时的排放量相比,以确保该项目产生的CERs是基于现实减排量,而不会增加全球排放。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基准线的确定是基于虚拟情境的。这就意味着投资商和项目方都可能高估基准线排放水平以获取更高的收益。根据前一节的风险分析,与确定基准线相关的种种问题和CDM项目潜在的高交易成本等风险的存在使得另一种市场资源配置性更强的碳排放交易机制——配额交易机制逐渐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青睐。

另一方面,随着后京都时代的结束,国际谈判步履艰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和全球各国的减排责任分摊影响着CDM市场的未来发展。但无论CDM前景如何,可以明确的是,在国际扶持和自身努力下,我国低碳技术必将日趋成熟,减排潜力将逐渐减小,最终发展到目前发达国家国内减排成本高昂的状况,即在全球出现减排潜力及水平相当的局面。正如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以配额交易为主一样,随着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在远景时期,碳排放配额交易很可能成为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主流机制。

4 结论

根据世界各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设计经验,要真正推动我国减排事业向市场化方向前进,选取何种符合本国国情的交易机制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碳排放交易进行了分类,并阐述了我国的CDM项目交易现状及若干风险,同时给出碳排放交易在未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CDM因第二承诺期谈判的困难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随着低碳技术的革新和减排潜力的降低,以市场化手段运作的配额交易机制将成为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主流机制。因此,下一步研究工作将以电力工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特色,对CDM和配额交易机制产生的效益及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加以比较分析,以探讨适合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碳排放交易模式。

摘要:阐述了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及全球采取国际合作的应对措施,将碳排放交易分为项目交易和配额交易2类,并介绍了全球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国际碳排放配额交易体系。在研究我国CDM项目开发现状及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CDM的发展前景及碳排放交易的远景展望。在给出碳排放交易框架性研究及发展对策的同时,也指出了下一步碳排放交易机制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低碳转型与造纸工业发展对策论文 篇5

1造纸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现代造纸工业具有明显的循环经济特征,在低碳经济中更具有优势和竞争力。造纸原料林的建设具有森林碳汇功能;制浆废弃物可以回收利用,减少碳源;纸产品是有效的储碳载体。

1.1造纸原料林基地具有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在抑制气候变化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出1立方米的蓄积量,要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的氧气。造纸工业是以天然植物纤维作为原料,具有低碳环保的特性。造纸原料林基地的建设具有经济与生态效益双重作用:一方面,原料林的建设能够为造纸工业提供优质纸浆原料,有利于提高纸产品的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森林是利用太阳能的最大载体,林木的生长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碳以纤维的形式被永久固定,是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贡献者,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具有森林碳汇功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通过的《波恩政治协议》和《马拉喀什协定》,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鼓励各国通过绿化、造林来抵消一部分工业源CO2的排放[1]。一系列国际公约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将来各国、各个产业可以通过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意味着造纸工业除了通过制浆造纸生产纸产品获得经济效应外,还可以通过原料林的碳汇功能通过碳交易市场获取经济收益。林纸一体化的现代造纸工业是一种典型的低碳工业,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显著优势和竞争力。

1.2制浆造纸废弃物是可利用的生物质能源

林业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可降解的,是低碳绿色能源,已成为各国除了煤炭、是由、天然气外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林业生物质能源一方面可以提炼生物质柴油,另一方面可以用植物纤维发电。造纸林基地的木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产品废材及其纸浆造纸过程中的废热、废水等排放物都可以有效回收利用为生物质能源,造纸工业可以扩大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碳源。制浆造纸厂可以通过循环回收系统有效利用制浆造纸废液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效的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转化为热能用于发电,并直接供应给制浆造纸生产系统。如此重复多次循环回收利用后,制浆造纸工业能源自给率可以达到40%以上。此外,制浆造纸废液还可以被碱回收系统转化为化学药品等。制浆造纸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水也可以高度循环利用。

1.3纸产品是储碳的载体

纸产品能够固化林木生产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具有碳封存、碳储存的功能。因为将植物纤维生产为纸产品,则将二氧化碳固化在纸产品中,纸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回收利用中始终具有储碳功能。纸产品使用后的废纸仍然可以回收利用,重新作为造纸纤维原料用于纸产品的生产。一方面,废纸回收后可以代替木材原料再次用于造纸,大大节约原生木材资源,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浪费,增加碳汇功能;另一方面,废纸的回收利用仍然将二氧化碳固定在纸产品中,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纸产品在碳循环过程中具有碳储存功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储碳的有效载体。目前世界造纸工业,废纸原料约占40%,我国造纸工业所利用的纸浆主要是废纸浆,就我国消耗废纸浆5940万吨,占纸浆消耗总量65%[2]。

2中国造纸工业低碳转型的意义

2.1顺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1.1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严峻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造纸工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生产中能源的消耗和转化必然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废热,加速温室效应的进程。造纸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热能,是水体热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排放的高温蒸汽、废气是大气热污染的重要来源[3]。为了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成为全球的共识。国际组织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倡导的低碳经济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任何国家、产业和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都负有责任。我国造纸工业发展比较落后,绝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小作坊式的传统生产方式,20小型企业占82%。我国传统造纸工业对环境的破坏更加严重,必须实现低碳转型,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缓解对森林生态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

2.1.2国际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体系。1992年联合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控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承担义务,并于1994年正式生效[1]。缔约国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于2月正式生效,该议定书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CO2排放与减排指标。之后缔约方还通过了《波恩政治协议》和《马拉喀什协定》,将造林、再造林等林业活动纳入清洁发展机制[1]。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认真履行《气候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我国政府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为减缓气候变化制定了政策和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承诺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温室气体排放比20下降40%~45%[4]。我国颁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就要求“造纸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纤维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力求资源配置合理,与环境协调发展”[5]。20我国环境保护部颁布了木浆生产工艺、麦草浆生产工艺的清洁生产标准,20增加了废纸制浆的清洁生产标准。总之,国内外各类环保标准和政策对造纸工业的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都日益提高,我国造纸工业走低碳、环保、生态之路是适应全球节能减排的需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2我国造纸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气候变暖催生了低碳经济,并引领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浪潮,为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契机。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造纸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利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造纸工业从依靠能源消耗和廉价劳动力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转变。发达国家的造纸工业已经具备极为成熟的现代化造纸工业生产模式,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低碳设备和技术,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产业方面也有很多丰富的经验,为我国传统造纸工业的改造革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我国造纸工业正从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应该充分利用低碳经济契机,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造纸技术和设备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低碳经济生产模式上实现突破,促进传统造纸工业向现代化造纸工业转型。

2.2.1我国造纸工业规模经济效益有待提高2013年在2934家规模以上造纸生产企业中,大中型造纸企业526家,仅占17.93%,小型企业2408家占82.07%[2]。2013年我国产量达到100万吨的造纸企业仅有15家[2],远远落后于世界造纸企业的平均规模。造纸工业是典型的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产业,但是我国造纸企业规模结构明显无法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随着世界造纸工业技术的进步,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快速提高,造纸工业规模效益被进一步强化,高度规模化经营是现代造纸工业的显著特征。我国造纸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业集中度低,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我国纸和纸板的利润增长速度低于亏损额的增加速度,其中利润同比增长仅3.61%,而造纸和纸制品的亏损总额却增加33.44%[6]。低碳经济时代意味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到来,我国造纸工业要紧紧抓住低碳变革带来的契机,鼓励造纸工业企业扩大、做大,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

2.2.2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多我国造纸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结构性问题,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多。20我国制浆造纸及纸制品业新鲜用水量40亿吨,占工业总耗新鲜用水量的8.6%,造纸工业年废水排放量为34.27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6.9%,造纸工业排放废水中化学需氧量为62万吨,占全国工业化学需氧量总排放的20.5%,排放废水中氨氮为2.1万吨,占全国工业氨氮总排放量的8.7%[2]。而2012年我国造纸工业生产总值不到工业生产总值的3%;与之做出的贡献相比,无论是水耗、废水排放量都有些偏高。造纸工业是中国主要污染行业之一。严峻的现实迫使我国造纸产业必须立足于人类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突破环境和资源瓶颈,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2.3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低碳贸易规制必然会改变国家间的相对贸易条件并影响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纸浆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纸产品出口市场高度集中,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模式极其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低碳经济时代各种低碳规制的形成和实施势必会影响我国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低碳经济是提高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3.1我国造纸工业贸易竞争力弱从~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和相对贸易优势指数三个指标的计算结果来看,与德国、芬兰等世界造纸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偏低。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造纸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七个国家中位居倒数第二,十二年平均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5%,一直处于低位水平,增长缓慢。从贸易竞争指数看,中国的造纸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在七个国家中是最低的,历年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小于0,说明其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主要原因在于进口规模巨大,中国纸产品一直处于净进口,使得整体竞争力下降。从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看,中国造纸产业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历年均为负值,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指标值在七个国家中最低。芬兰、瑞典和加拿大三国造纸产业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均为正值,显示出强劲的国际竞争优势。

2.3.2低碳经济加剧了纸浆原料进口的不稳定性低碳经济催生了森林认证体系、美国的《雷斯法案》和欧盟的《木材及木制品规例》、“木材法案”等相关机制。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进,原木主要生产和出口国认识到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及国际形势,纷纷采取各类国际低碳规制限制甚至禁制原木及初加工林产品的出口。国际保护森林资源的各类法律机制以及各国的林业政策大大提高了纸浆原料进口成本和价格,增加了我国纸浆原料进口的不确定性。我国是世界纸浆第一进口国,纸浆对外依存度很高。2013年进口纸浆占全国纸浆消耗总量的42%,进口木浆占木浆消耗量的62%,进口废纸占废纸浆消耗量40%[2]。受国内造纸工业发展的强大需求驱动,当前我国对国际纸浆的依赖性短期内难以改变,低碳经济加剧了我国纸浆原料进口的不稳定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纸浆原料的紧缺是制约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我国制浆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也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不利于造纸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3.3低碳贸易规制不利于中国纸产品的出口短短几年低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除了森林认证体系外,各国政府还逐步推行碳标签、碳关税等碳壁垒,使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对中国造纸工业产生深远影响。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中的产销监管链认证(COC)系统主要是对林产品的原料采集——加工——配制等全部过程进行跟踪。到2013年5月,由PEFC认证体系认证的企业数为9816家,其中法国的COC认证的企业数量最多,共2062家,占所认证企业数的21.01%;中国仅有185家①。可见我国COC认证的企业数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使出口纸产品所使用的木材合法性证明实践操作面临困境。森林认证体系的推行将直接影响我国林纸产品的出口贸易。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已经开始推出碳标签,泰国年要求对纸和纸箱类的产品贴上碳标签。碳标签的推行将增加我国造纸企业的认证成本,对企业的生产、贸易和物流等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我国整个造纸产业的出口贸易。欧美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征收碳关税,而我国纸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日本、欧美国家,更容易遭受低碳贸易摩擦。

3中国造纸工业低碳转型的对策建议

3.1加强造纸纤维原料的管理

造纸纤维资源长期相对缺乏是制约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加强纤维原料的供应和管理是我国造纸工业低碳转型的首要条件。首先,要积极推行林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与造纸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真正实现低碳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林纸一体化将“育林固碳”和“育林造纸”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增加碳汇、减少碳源,提高造纸产业的碳生产率,是国际造纸业普遍推行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国际造纸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造纸工业实行林纸一体化,是实现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国外造纸原料供给市场逐步萎缩,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增加造纸纤维原料的供应,实现原料资源自给自足,改变严重依赖海外纸浆市场的局面,保证造纸产业的独立发展。造纸企业还可以加强与农户、林场、农业合作社及原料企业合作,加强合作伙伴的关系,确保纤维供应的可持续性。发展造纸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的经营格局,为造纸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纤维资源。第二,加强境外木材纤维的管理。我国造纸纤维原料对外依存度偏高,我们应该采取进口来源多样化及订立长期合同等采购方式,来规避和减轻国际纸浆供应不稳定,纸浆价格上涨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应扶持造纸工业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取国外森林采伐权和宜林地经营权为主要方式,建立海外工业原料林基地,从而保障林木资源供给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减少低碳贸易规则等引起的贸易摩擦。第三,提高废纸回收利用率。当前我国造纸工业所利用的纸浆主要是废纸浆,就2013年我国消耗废纸浆5940万吨,占纸浆消耗总量65%[2]。从我国国情和国际造纸工业发展经验来看,提高废纸回收率和废纸利用率是实现中国造纸工业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我国应该加快制定废纸回收分类标准,建立废纸回收系统,加大废纸回收力度,提高废纸回收率和利用率。

3.2大力推行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方式

节能减排是我国造纸工业实现低碳转型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国绝大部分造纸企业采用传统造纸生产经营模式,是耗能和耗水大户,也是污染大户,节能减排空间大。我国造纸工业应该从低碳的高度来审视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鼓励造纸企业着力开发节约纤维原料资源、水资源以及能源资源的节能技术,创新废水、废渣等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降低碳源,提高低碳经济效益。造纸企业的科技创新不仅要攻克节能减排的某个环节,更应该在纤维原料的.培育、制浆、漂白、抄纸等整个制浆造纸价值链上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实现整个价值链的碳循环。一方面我国造纸企业要加大造纸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造纸节能减排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突破,促进造纸工业向低碳造纸转型。另一方面我国造纸企业可以通过引进造纸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设备和技术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制浆造纸原料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碳源。政府部分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鼓励传统造纸企业转变观念,积极实施和推广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方式,走低碳造纸之路。

3.3科技创新是根本

科技创新是我国造纸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和关键。科技的发达程度决定了一国或一个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核心竞争力。我国造纸工业能耗大、污染大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造纸装备和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现代造纸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制浆造纸企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制浆造纸的技术工艺的选择以及产出效率和污染排放水平。因此造纸机械产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造纸工业的低碳转型。随着纤维原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国内外消费者对纸产品品质要求日益增强,我国造纸产业必须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改进产品生产工艺与生产流程。以上活动的改进与提升,均需造纸机械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可靠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撑。我国的造纸机械业发展滞后,与国际造纸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我国政府应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项目扶持等途径,加大制浆造纸机械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最终实现造纸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方式由产品竞争转向产业链的竞争。近年来许多纸制品市场被网络等新媒体分割,市场竞争日益残酷。造纸工业应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扩大空间进一步细分产品,推出多样化的产量高、成本低的纸产品及附加值更高的利基产品,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现有和未来的需求。比如,开发具有识别和追踪产品与物流等功能的“智能纸张”,取代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包装材料,引导国内外新的纸张消费需求。国家应该积极出台各类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快造纸产业低碳化步伐,提高造纸产业低碳国际竞争力。

3.4国家要加强森林认证体系和碳交易市场的建设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我国发展对策 篇6

1.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转变现有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方式首先,现在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能源消费方式为一次能源占绝大比重,而可再生能源及核能使用率比较低,这样的能源消费方式加速了环境恶化,同时也带来激烈的一次性能源争夺。低碳经济推行的途径就是在原有一次能源得到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并同改善环境相结合。

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等。低碳经济模式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以实现。

最后,低碳经济得以广泛推广的另一重点就是转变现有的人类生活方式。人们在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提供便利的同时,导致人们依赖于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动力技术系统。低碳经济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发展新能源,也不能仅着眼于制造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力,还应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

2.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技术的开发利用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技术。应该说,如果缺失了低碳技術支持,想要实现低碳经济就无从谈起。

3.低碳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意味着高投入和高成本的经济。虽然在短期之内低碳经济的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还有可能出现高投入、低收益现象,但从长远考虑,低碳经济除了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碳汇交易、碳信托基金以及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的产生,这些都是在低碳经济模式良好运行情况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报告,2004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2007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预计年将超过北美、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总和;从1890年以来,中国累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占世界总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排在美国、俄罗斯之后,年上升至9%,居世界第二位,仅排在美国之后。这些指标都不同程度地超过人均各类污染排放量。也已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为此。中国从“九五”计划起就明确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要走出一条投入小、消耗少、能循环、可持续、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容易。对于有关低碳经济理念和措施,中国一直抱着密切注视和积极探索的态度。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能源法,按照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要求,修订电力法、煤炭法和节约能源法等。建立和完善能源法律立法效果评价机制和执行机制。以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规范和指导。制定法律可按不同行业,包括重工业以及家电行业,制定节能控制指标。

4.充分利用财税政策在政府预算中,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推广节能产品的使用,促使节能技术的普及;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设立中央对地方的节能专项拨款;通过科研资助对低碳技术开发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优惠,支持低碳技术研发:使用税收工具。鼓励节能产品、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进口和消费,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利用财政收入切实抓好工业、交通和建筑这三大部门能效改进工作。

5.推进相关金融创新加快环境金融产品创新,提高环境质量,转移环境风险。应鼓励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提高自身的环境责任意识,增强捕捉低碳经济下商业机会的积极性,以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金融产品发展。

6.加强国际低碳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由于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仅依靠自身技术实力,中国很难真正发挥低碳经济潜力,所以应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交流合作。特别要加强与欧盟、美国的低碳合作。积极探索与西方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学术研究机构之间,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但应注意的是:如何选择那些对于各个国家和全球都能产生多重效益并提供最大机会的相关政策,并且不需要让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增加过多成本。

7.增强全民低碳意识首先,可以加强舆论宣传,吸引大众关注。鼓励人们节约资源、使用节能产品。

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行动。其次。加强媒据资源依赖程度及社会规范决策进行需求特殊化。由此可见,二种营销范式只将视线投向顾客,只考虑顾客的需求,而忽视了其他对企业营销活动有影响的群体存在。而根据价值链理论的理想态,企业整个“增值活动”过程需要为股东和其他利益集团包括员工、顾客、供货商以及所在地区和相关行业等创造最大化价值。交易营销范式与关系营销范式以顾客为导向单一的价值增值,局限了价值链理论的理想态,与价值链之间产生了裂痕,所以二者无法完全解释涉及多个主体与多个主体间关系的新型营销动态。

营销新范式:争夺价值链间的市场营销范式解释权营销最终是一种交换关系,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进行的一种等价的、你情我愿的交换,而任何一种交换都是嵌入在由企业对消费者的各种价值活动、企业在自身商业伙伴和消费者意愿中的关系形态。这表明,企业在重视顾客对象、顾客意愿等顾客关系外,同时需要兼顾其它战略伙伴、竞争对手、其它关键战略环节,并将营销导向嵌入到企业价值链整个交换关系中,建立一个由稳定、可靠的业务关系或人际关系组成的多维度市场营销新范式,以便争夺价值链间的市场营销范式解释权。

如果从竞争对手和顾客等方向来考虑营销范式,则需要将重点从顾客或产品转移到企业外部环境。以便企业创造优于外部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企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营销范式单一的全面了解顾客无法适应外部竞争带来的压力,所以营销范式必须将顾客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竞争环境中去解释,这个环境包括宏观调控、社会经济、竞争者等外部力量。在这个外部力量的基础上,营销范式再去解释客户对价值链的需求,根据这个需求确定优越的价值链客户群,这样就可以与顾客共同维系与创造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增值”。

本文将以上以竞争、顾客为导向的营销范式简单的总结为一个确定并选择客户价值、传播价值、向客户交付价值的营销过程,同时将这个过种称为“战略营销管理范式”。笔者认为战略营销管理范式是一种可以完全解释涉及多个主体与多个主体间关系的新型营销动态的营销范式。首先,战略营销管理范式基于竞争导向和顾客为导向。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内、外所有可能涉及的人员,克服了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单一交易的弊端。引导顾客创造新的需求,在维系顾客关系的基础上.提升了企业营销竞争力。其次,战略营销管理范式的研究内容是围绕企业获得营销竞争力而展开的,这就意味着在战略营销管理范式理念下,企业的营销战略是建立在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较为强势的基础上,企业有能力维系和培育自己的营销资源、营销能力、营销执行力、营销竞争情报。所以战略营销管理范式可以完全解释涉及多个主体与多个主体间关系的新型营销动态。

碳管理对策 篇7

水泥生产中CO2气体排放的主要来自于生料中碳酸盐的分解、燃料的燃烧和消耗电力导致的间接排放。 若要有效地减少水泥生产的碳排放量, 需要从这3个方面入手研究有效的减碳方法,降低水泥生产的气体排放量,达到预期的减碳目标,缓解温室气体对世界环境造成的破坏[1]。

水泥的制造原料是含有石灰石等碳酸盐成分的生料, 由于碳酸根的不稳定性, 碳酸盐经过高温煅烧就会受热分解出CO2气体, 所以行而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碳酸盐成分低的原料进行生产;在燃料燃烧方面,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助燃剂帮助燃料充分燃烧,提高燃料的产热效率,从而减少燃烧的燃料用量,减少CO2气体的排放,也可以使用替代燃料代替现有的燃料;电力的消耗是水泥生产的全过程都需要的, 燃煤发电的排碳率并非我们可以降低的, 所以我们需要从水泥的生产环节和工艺入手减少用电总量,从而达到减少CO2气体排放的目的[2]。

1.1电石渣代替生料生产水泥

生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替代物中也需要有钙,但是不能含有碳酸根。 符合这个要求的物质就是电石渣。 电石渣是生产聚氯乙烯产生的工业废料,可通过电石(Ca C2)水解后产生,其主要成分是Ca(OH)2。

按照CaC2和Ca(OH)2的分子量进行简单估计,每吨电石经过反应可以得到1.18吨Ca(OH)2。 因而如果不能将电石渣利用于其他生产,将会占据大量的空间囤积堆放这种工业废料。 而且电石渣容易流失扩散,会导致周围的水源污染,土地碱化。 如果能将电石渣用于水泥的生产, 则不仅可以解决电石渣的处理问题,还能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CO2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水泥生产的生料中主要成分是石灰石,1吨水泥熟料的产出大概需要1.28吨的石灰石。 石灰石中80%的成分为CaCO3。 如果换成电石渣,按照Ca元素平衡计算:

所以, 如果用电石渣生产水泥, 每吨水泥熟料将会减少450.56 kg的CO2。 水泥熟料和水泥的换算比例系数为0.85,则使用电石渣生产每吨水泥可以减少450.56 × 0.85 = 383 kg的CO2气体排放[3]。

1.2减少燃料燃烧的CO2排放

燃料的燃烧产生的CO2也是水泥生产过程中CO2气体排放的重要组成。 煤炭用于直接燃烧时都是不能完全燃烧的,这造成了煤炭热能的浪费。 若能从提高煤炭燃烧的效率方面进行改进, 通过添加助燃剂来提高煤炭燃烧的效率,不仅可以减少煤炭资源的消耗,还可以减少CO2的排放。

利用助燃剂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一直是众多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已经得到了一些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成果。 添加助燃剂能够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原理主要是改善煤炭的燃烧特性,降低煤炭的着火点,加快燃烧的速度,提高锅炉热效率。

根据已有的数据可以知道, 燃煤添加剂可以提高锅炉热效率10%以上,省煤15%~25%。 按照省煤20%的效率来计算,在不添加助燃剂的情况下,每吨熟料的生产需要0.15 t的燃煤。 添加助燃剂后每吨熟料需要的燃煤量为0.15 t × 80% = 0.12 t, 同时可以得到CO2排放量为295 kg,即每吨水泥的生产,煤炭燃烧产生250 kg的CO2气体。

目前,发达国家中很多已经利用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了, 例如德国海戴尔伯格水泥集团中的已经存在了替代78%和66% 化石燃料的两个水泥厂;美国水泥生产中5%的燃料来自于废弃物; 奥地利水泥厂使用废塑料、 废纸张及一些复合材料代替了70%的化石燃料。 通过这些废料的利用,减少了化石能源的进口, 降低了外汇支出,从而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不会受到世界能源价格上扬的冲击[4]。

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 利用废料作为替代燃料没有被大范围推广是有我们自身的特殊原因的。 我国是煤炭开采大国,所以煤炭的价格较为便宜,而且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如果使用废料作为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 水泥企业还需要对替代燃料进行预处理,建设相应的设备,引入先进的技术,这些投资都比较高。 因此,受到市场利益驱动而还未拥有太多社会环保利废责任感的企业决策者们并未对替代燃料有太大的兴趣。 但是为了顺应国际上节能减碳的发展要求, 采用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将会成为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

1.3水泥生产的节电减排

电力的消耗是水泥生产中的又一重要资源消耗, 并且伴随着水泥的生产过程, 无法替代。 我国的发电模式主要为火力发电,即通过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热将水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所以减少电力的消耗就意味着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和CO2气体的排放。

水泥生产过程的节电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优化水泥生产的工艺流程, 改进机电设备从而减少电力的消耗;其次,水泥生产过程中原料会经历从高温煅烧到低温冷却的过程, 这个过程浪费了大量的热能。 如果这些能量能够被再次利用,即用于水泥生产的其他环节,则可以减少电力消耗,从而间接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和CO2的排放,在经济上和环境上都有是有利的。

在对现有的水泥厂机电设备进行测试后, 可以发现水泥行业中设备不合理致使电力浪费的现象较为普遍和明显, 主要表现为输送设备电机负载率低、入窑风机防封运行、球磨机无功消耗大、功率因数低等问题。 针对不同的原因可以分别采取加装电机轻载节电器、 加装电动机变频调速装置和采取相机的节电措施。

在水泥生产中, 如果可以利用好熟料生产后窑尾产生的300 ℃以上的余热,将这些热量进行回收重复利用,用于水泥生产后续的工艺环节,则不仅可以节约发电用煤,还可以减少碳排放,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 经过对具体水泥厂的数据采集和调研, 水泥生产采用余热发电重复利用可以减少25%的电力消耗。 结合优化的工艺和设备,水泥生产中的电力消耗可以减少40%~45%, 所以每吨水泥生产电力消耗的气体排放可以减少到约60 kg。

1.4其他可以实施的减碳方法

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除了从排放的源头处采取措施减少产出量外,还可以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国际上对于温室气体减排采用的技术主要分为3类:让能源高效率利用、使用替代燃料和能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技术。 水泥生产企业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户,如果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可以被回收利用,经过分离、捕集、封存和固定使其不会再影响环境,封存和固定后还可以方便再次利用,则对于经济和环境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是指将CO2从排放源分离,经富集、压缩并运输到特定地点,注入储层封存以实现CO2被捕集的与大气长期分离的技术。 这项技术是一系列相关技术的集成, 包括捕集技术、 运输技术和封存技术,主要应用对象是排放气体规模较大的排放源。 这意味着单个工厂或者生产线想单独实现并应用这项技术的成本和难度都非常高, 单个水泥厂或者钢铁企业这样的排碳大户都不可能将这项技术应用到自己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中。 那么,这种可以实现零排放的理想化减碳技术如何才能应用到生产当中呢? 答案是依靠国家的关注与支持,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能从不同的层次为这项技术的实现提供帮助。

2实施中的局限和难题

前文中对减碳技术的研究都是在理想状态下考虑的, 而且仅仅把实施后的成果作为研究的主体, 忽略了这些技术或工艺方法在实施中的难度和投入。 例如在用电石渣生产水泥中,因为电石渣来源于乙炔的生产, 所以得到的用于生产水泥的电石渣浆的含水量达到75%~80%,正常流动时的水分为50%,所以电石渣不易流动,其运输和存储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且电石渣脱水困难,是不易处理的工业废料。 此外,电石渣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与石灰石都不同,所以在生料煅烧过程中两者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电石渣中的Ca(OH)2在温度达到550 ℃以上时就会分解出CaO, 所以其会在预热器中进行分解而不是在分解炉中进行, 过早出现的游离的CaO因为活泼的性质很容易和生料中的其他氧化物发生反应,这也与石灰石的配料不同。 在水泥生产中,人们往往会希望电石渣所用的比例尽量高,甚至达到100%替代石灰石,但是电石渣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水分,导致废弃成分中水蒸气的比例增加, 已经分解的氧化钙就会吸水形成氢氧化钙因而黏附性增加。 当水蒸气与窑气中的有害成分发生凝聚反应而循环富集时,则更容易产生结皮堵塞现象。 所以如何控制电石渣的比例从而不会影响水泥的生产质量是电石渣代替石灰的技术能够得以实施的关键。

在使用废物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中也会面临废料的成分是否会影响水泥质量的问题。 如果废料的燃烧产物与水泥生料成分相似,那么对水泥质量的影响不会很大。 另外在废料燃烧后排放的废气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燃烧废料后排放的废气不仅会影响环境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那么使用废料代替燃料的这个做法就得不偿失了。

将余热重复利用这项技术的实现需要有将热能转化电能的设备和技术作支撑。 目前我国已经有可以实现余热发电的水泥厂,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主蒸汽参数与现有汽轮机相适应的问题、热力系统问题、套头熟料冷却机废弃取热问题和200℃ 以下低温废弃余热的利用问题等。 只有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余热重复利用这项减碳技术才能真正达到成熟从而大规模应用于水泥的生产中。

3减碳对策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水泥生产的减少碳排放工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积极寻找和创新减碳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在其他方面采取减排的对策措施, 从而更加全面地减少水泥生产的碳排放。

3.1提高集中度

目前我国生产水泥的小企业数量多, 但每个水泥厂的产量并不大。 这样的零散生产模式势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和大量不必要的碳排放。 而且小型水泥生产企业能力有限,没有条件将最新的节能减碳技术应用到生产中。 对此,国家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将小规模的水泥企业整合集中,实现资源共享和流程互通,并且统一更新减碳设备和流程,从而实现碳减排。

3.2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

水泥生产的碳减排需要专业的人员和先进的技术, 因此国家应该鼓励相关的专业人员积极投身到水泥生产的减碳技术研究中,并且提高水泥生产流程中相关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增强他们减碳生产的意识,从而在细节中减少碳排放。 国家还要增加对减碳技术研究的投入,更新水泥生产设备,积极淘汰落后的高碳排放的机器,更新水泥生产设备,将最新的减碳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实现减碳效率的最大化。

3.3一定的政策支持

浅析低碳金融发展对策 篇8

一、低碳金融的内涵

“低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不久前结束的哥本哈根大会, 吹响了低碳发展的明确信号, 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不仅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 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一剂良方。

由于低碳金融在国内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固定概念, 有学者将其称为“碳金融”, 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低碳金融”, 前者认为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 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 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后者认为“低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 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笔者认为, 低碳金融和绿色金融在本质上都是生态金融, 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过程, 从根本上来讲它们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金融发展而提出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低碳金融是指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碳排放权为交易标的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 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直接投融资等金融活动。

二、低碳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据世界银行统计, 碳市场成交额的增长速度2006年至2008年的增幅分别为187.5%、101.7和100.5%, 2008年成交总额达1263.45亿美元。世界银行预计2012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 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 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在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 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 为与国际金融接轨, 我国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大力发展低碳金融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

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变化, 全球气温不断变暖, 并导致暴风雪、干旱等事件频发。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各国都在寻求如何使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捷径, 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 能够调剂资金余缺、优化资源配置的金融自然也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 开拓性的把气候变化因素引入到金融创新中来。中国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明显的发展中国家, 其已不再具备沿袭发达国家以高能耗消费和高资源消费为支撑的现代化道路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一直保持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 这种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 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不脱钩, 大力发展低碳金融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

(2) 大力发展低碳金融是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持续金融的核心是以金融手段支持客户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促进社会和环境改善。可持续金融主要包括客户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金融机构、业务和产品的可持续, 用金融手段支持客户可持续发展可以改善、提升社会和环境效益, 对社会和环境具有正向反馈作用。如今, 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中国对减排目标的承诺也向世界表明了态度。而此时, 作为绿色经济的一种支持——绿色金融也从被动的社会责任层面上升到了主动的可持续金融层面。为了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金融结构在进行有关业务办理时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 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污水处理、清洁能源和产品推广等方面的项目要给予重点信贷支持, 对不符合环保政策的项目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2008年10月, 兴业银行在国内银行中首家公开采纳“赤道原则”, 兴业的低碳实践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 并因此荣获2009年度“可持续银行奖”之“年度亚洲可持续银行奖”, 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11月末, 兴业银行已在全国所有分行都开办了节能减排贷款业务, 累计支持全国187个节能减排项目, 融资金额达137.37亿元;以上项目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851.78万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2685.34万吨, 年减排化学需氧量342.82万吨。

(3) 大力发展低碳金融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必经之途。

金融机构包括行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银行结构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金融结构, 其中商业银行是银行结构中最基本的元素, 也是金融结构的典型代表。随着金融结构的高速发展、金融市场的快速繁荣商业银行的竞争不断加剧, 从气候的视角考察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 主要包括气候变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诸如气候变化信贷、环境信贷和环境法律等风险以及利益相关者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创新压力。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比如银行客户、供应商、政府、国际金融机构等开始对商业银行提出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要求。由于低碳金融的交易标的碳排放权的特殊性, 目前全球碳交易所并不多主要有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 (EUETS) 、英国的英国排放权交易制 (ETG) 、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 以及澳洲的澳洲国家信托 (NSW) 四个, 而这些交易所全为发达国家所主导。而对于中国来讲, 尽管我们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有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 低碳金融发展落后, 大力发展低碳金融是金融机构创新的必经之途。

三、应对低碳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寻求后危机时代新经济增长动力进程中, 低碳经济进入了金融从业者的视野, 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有大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成长, 必将产生大量“绿色信贷”, “低碳金融”将成为中国金融业新的兴奋剂。大力发展低碳金融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

(1) 加强政府的舆论宣传作用, 将低碳金融奠基为低碳经济的战略制高点。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 目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 居全球第二。尽管我国具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有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 但是碳资本与低碳金融的发展落后, 不仅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 更没有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使中国面临着全球低碳金融及其定价权缺失带来的严峻挑战。随着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扩大, 碳排放权的“准金融”属性日益凸显, 碳排放权可能成为大宗商品之后金融市场上的新价值符号。为突出中国在国际金融格局和金融秩序中的地位, 政府要将低碳金融奠基为低碳经济的战略制高点并加强宣传力度, 让人们更多了解低碳金融并支持其发展。

(2) 从金融结构的视角加强低碳金融工具的开发。当前, 碳排放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碳交易量的急剧增大, 低碳金融研究的逐步深入, 都标志着以气候变化、新能源和环境等为要素的低碳经济将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增长的主题。中国作为全球碳市场最大的碳资源国家, 无疑将成为国际碳金融市场上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在传统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方面, 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下数十年;而在低碳金融领域, 中国和西方的差距大约只有五到十年, 中国完全有可能和发达国家低碳金融市场实现同步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 低碳金融实践者首先要通过创新, 开发出与碳交易有关的金融服务, 并随之发展碳基金、碳证券、碳信托等创新产品。

(3) 从企业治理的视角构建企业绿色社会责任联盟。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 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从企业治理的视角来看, 企业要加强低碳理念的实践, 建立节能长效机制, 鼓励企业通过购买“熊猫标准”中的碳减排指标, 实现碳中和, 积累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 并通过企业公开透明的减碳行动, 实现企业整体的碳减排目标。

总的来说, 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走低碳发展道路, 实现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不断“脱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低碳金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金融结构要审时度势根据节能减排、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的实际要求, 把经济、环境与社会和谐统一的追求纳入自身发展目标进行金融创新。

摘要:低碳经济被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力手段, 大力发展低碳金融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法宝。本文从低碳金融的内涵出发分析低碳金融发展的必要性, 并从政府、企业、金融结构等不同视角探讨我国低碳金融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低碳,低碳金融,碳排放权

参考文献

[1]何德旭.全球视野中的金融创新:动向与趋势[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 (4) .

[2]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 2007, (5) .

[3]李石凯.全球银行规模快速扩张透析[J].经济导刊, 2007, (10) .

低碳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研究 篇9

一、常州低碳产业集聚发展的举措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全国“第一波”经济大发展, 常州成功地进行产业改制, 与苏州、无锡等城市一起共同创造了“苏南模式”。“苏锡常”曾经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代名词, 也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核心, 但是, 在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全国“第二波”经济发展中, 与苏州、无锡等同在第一军团的城市相比, 常州的经济发展有所减缓。在近年来掀起的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第三波”经济发展浪潮来临之际, 常州及时地调整经济与产业发展大方向, 采用低碳经济示范园区、转移传统产业等做法,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从目前来看, 有一定的效果。

(一) 精心打造全省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区

自2009年开始, 我国很多城市都在进行低碳经济城市建设, 常州作为苏南经济的领头城市之一, 当然也把低碳经济城市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不过, 考虑到常州在我国经济“第二波”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教训, 常州对全国很多低碳产业园区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确定不能在原来具有部分低碳经济性质产业园的基础上简单地加减, 实行纯低碳产业园区从无到有, 再塑一个低碳功能齐全的产业园区典范, 进行一次彻底的低碳园区产业革命, 并于2010年成功地找到了低碳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即在2010年6月, 被江苏省发改委确认的常州“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江苏省首个低碳经济示范区。在这个区域内, 重点集聚与发展低碳产业, 吸引国内外顶尖的研发机构与低碳科研人才进驻园区, 同时, 进行配套的低碳社区建设。数据表明, 自园区成立几个月以来, 已有包括英国零碳中心 (中国) 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清华大学EPGB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低碳示范区联合研究中心等在内的20多家重点科研实体与高端企业入驻。低碳示范区的建设为中外知名企业与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也为常州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

(二) 以龙头低碳企业为根基带动全面发展

要想打造以低碳产业集聚为主的城市发展硬实力, 龙头低碳企业及其带动效应是关键。常州利用自身在一些低碳产业发展中的前期基础优势, 第一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智能电网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核电装备产业。以光伏产业来说, 常州利用天合光能企业的行业优势 (2009被评为“最具竞争力境外上市公司”) 等为基础, 专门成立了以天合光伏产业园与金坛光伏产业园等为龙头, 带动了常州100多家光伏生产及配套企业的发展;其中规模以上光伏企业占30%以上。同时常州还利用在35KV及以下高中压变压器生产全国领跑位置, 发展核电与风电转化能的低碳或无碳产业的装备制造产业, 带动常州几百家变压器生产与配套生产厂家的发展。在光热产业方面, 常州有近200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第二是成立专门的低碳产业发展园区, 如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就有20多家重点科研实体与高端企业入驻, 其带动效应将是成倍的增长。第三, 在武进区成立功能新材料产业园, 其核心企业就有39家, 专门从事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型化工材料 (高分子合成材料、工程塑料改性、功能性薄膜、功能性涂料和反光材料) 、新型金属材料等领域的开发与研究。第四, 于2001年成立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环保产业园, 以此带动常州400多家相关企业从事环保产品的开发与研究。

(三) 分批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部分高碳等传统产业

常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其产业结构绝大部分为高碳产业。这些能源消耗大, 产生二氧化碳多的行业, 在很大程度上, 占用了城市的发展资金与社会资源, 与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第三波”经济发展很不适宜, 并对常州城市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起限制作用。在解决这一问题中, 常州早在几年前就进行了对高碳等传统产业的整体布局, 主要采用二个布局大方向, 一是向沿江等城市边缘地带转移, 一是向周边城市转移。在向沿江等城市边缘地带转移过程中, 重点是在常州沿江等地设立城市相应的工业园区, 集中批量性地转移如精细化工产业、印染产业、冶炼产业、水泥产业等这些污染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传统工业, 并在这些地区集中进行碳排放与污染的治理。在向周边等城市转移中, 常州将部分传统产业整体地向盐城、宜兴等地转移。以盐城为例, 早在2002年, 常州就一次性地对盐城进行化工、纺织、机械等梯度产业投资8.67亿元。到2009年, 完成产业项目231个, 总投资额为108.9亿元。这些措施都是采用由城市政府作媒介, 企业自主转移相结合, 探索出共同建设产业集聚园区, 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方式, 常州就有更多的精力发展低碳产业。

(四) 加大低碳产业人才投入力度

常州低碳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低碳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在人才引进方面, 常州在连续两轮“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提前完成的基础上, 于2011年全面启动实施“龙城英才计划”, 5年内重点引进并大力支持1000名领军型人才来常州创新创业, 由此带动引进10000名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创业资金支持上, 以100万元为起步, 同时3年内免费提供不少于100m2的创业场所和100m2的住所, 对属于领军型人才A类的, 最高达5000万元的扶持力度。其中, 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重点主要集中于风能、太阳能、LED、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低碳发展行业。

(五) 多种手段刺激低碳产业的发展

常州在低碳产业的发展上采用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 政府在低碳产业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除了采用设立产业园区、低碳人才战略等举措外, 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目前常州总共有国外上市企业11家, 绝大部分是低碳企业, 国内上市企业17家, 有一半左右是低碳企业, 这样, 保证了龙头低碳企业的资本供应。同样, 常州在低碳产业进出口关键环节上采用相关部门实行“白+黑”24小时服务等一步到位的做法, 促进低碳企业外销低碳产品。在银行融资方面, 重点促进银行向低碳企业贷款。

二、常州低碳产业集聚战略的总结

(一) 结合自身特点, 设立低碳产业园区

当前, 我国大部分低碳园区都是对原有产业园区的升级, 原有的配套措施, 原有的政策与规范, 甚至产业也只是某个产业或产品的低碳化。从实际情况看, 根本就不能叫做低碳产业园区, 它在功能上也起不了产业园区低碳产业集聚或者集群的带动效应。从常州的低碳产业园区建设, 特别是作为江苏省首家低碳经济示范区的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可以看到, 常州虽然在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的“第二波”全国经济大发展中速度有所减缓, 但没有影响常州发达城市的基础, 它的发展速度也只是相对同一个层次的城市发展速度而言。更重要的是, 外向型经济虽然没有给常州带来太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但它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也相对小些。大部分企业为工业实业经济, 企业的精力虽然没有放在对外经济发展上, 但却放在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上, 企业的技术基础比较稳定, 低碳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联系也相对稳定且可靠。拿常州太阳能光伏产业来说, 常州立足于行业龙头美国上市企业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与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设立相应的产业园区, 依靠单晶硅国内领先及相关产品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带动了常州不少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 城市的低碳产业园区建设, 必须与当地的核心低碳技术相挂钩, 而且, 该核心低碳技术必须在国内与国际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与市场领先, 这样才有可能发挥产业的前后连锁效应, 以一点带动一个面, 从而带动一片。

(二) 梯度转移劳动密集型与高碳等部分传统产业

根据当前国际上产业转移的实践, 日本学者Kaname Akamatsu (赤松要, 1932) 提出雁行模式产业转移理论被各国经济界普遍接受, 它重点强调发达国家的工业增长水平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相应地上升, 这必然造成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成本上升, 从而在激烈的国际产品竞争中失去比较优势, 为此, 必须把相关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是一种产业发展到产品生命周期后期的一种被动措施。常州在对传统产业的转移中, 总体上遵从二个原则, 一是向城市边缘地带, 特别是江边等地方转移, 一是向同在江苏的盐城与宜兴等周边城市转移, 这是一种主动的转移过程。从常州来说, 相比我国其他次发展城市与城市边缘地带而言, 这些产业其实仍具有非常强的比较优势, 仍能给常州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与回报, 这些产业还没有成本上升到没有比较优势的程度, 相反, 在我国的某些地区, 这些行业仍可以大力发展。

(三) 优先发展低碳产业人才

从常州对低碳产业人才的投入力度可以看出, 当前低碳产业的竞争, 是低碳核心技术的竞争, 说到底是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的竞争, 这就迫使低碳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要有大的投入。在整个低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人才引进是关键, 人才培养是基础, 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代价可以不止五千万, 甚至可以用亿元以上的扶持都不为过, 最关键的是这种低碳人才的投入要能带来产业发展的放大效应。纵观国内外低碳产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在低碳产业的技术领域还是处于相对低下的程度, 大多数低碳产业领军型人才都服务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如果能从这些企业中引进一些人才, 其引进的效果就会带动一个城市某个低碳产业的发展。

(四) 多渠道鼓励低碳产业投入

关于碳会计核算问题与解决对策 篇10

一、碳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 碳会计的会计确认问题。

碳排放权在我国确认为资产, 已经是没有争议了, 但由于对排放权本质认识的差异, 究竟确认为何种资产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导致了实务中会计处理方法的多样化。比较主流性的观点将其确认为金融资产、存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取得的碳排放权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义, 企业的持有目的是为了在近期内出售或回购以获得利润, 而且该项资产又形成了自由交易市场, 有具体的定价机制, 可以进行现货和期货、期权交易。存货观点的学者认为对于参与CDM项目的企业而言, 碳排放权存在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之中, 符合存货的定义。无形资产观点的学者认为碳排放权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 但可以单独出售或转让, 持有过程中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不确定。因此碳排放权基本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与碳排放相比, 碳固的研究目前有些不尽人意, 更不用说给企业提供确实可行的会计处理规范了。在实务中, 企业都是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确定应该把碳固确认为何种资产, 并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有学者尝试性地提出碳固业务应按企业碳固方式的不同, 分为物理碳固、化学碳固和生物碳固一一确认。但根据Pw C和IETA的调查, 实务中企业主要是将碳固量确认为存货或无形资产, 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 使得信息的透明性和可比性大大减弱。

2. 碳会计的计量问题。

对于碳排放权的计量, 主要的争议是以历史成本还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最为合适。一些学者认为, 从资产归属类别上来看, 既然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存货, 就应该采用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在后续计量中, 按照历史成本进行摊销, 摊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把碳排放权归类为金融资产的学者自然认为无论初始计量还是后续计量, 都应采用公允价值。国外大部分研究集中于碳固的存量或实物量的测算, 只有少量学者涉足碳固的会计核算领域。而国内在碳固方面, 只有少数学者对碳固的温室气体存量展开研究, 除了肖序和周志方等在有关碳会计的文献中谈到碳固会计外, 几乎没有其它学者对碳固的会计核算进行研究。甚至在物质流测算方面, 对企业碳固过程中存储的碳实物量的核算方法也尚未能达成共识, 并且操作方法极为繁琐, 企业对碳固的碳实物量核算难度很大。Viorel Blujdea、David Neil Bird和Carmenza Robledo认为目前存在多种估计和计算碳固量的方法, 导致可比性和一致性欠缺, 呼吁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能被广泛认可的标准计算方法, 以提高造林/再造林碳固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3. 碳会计的信息披露问题。

通过综合分析各国关于碳信息披露的要求和国际组织制定的自愿碳信息披露标准, 不难发现目前的碳信息披露现状存在很多的缺陷:披露的碳信息缺乏可比性;碳排放信息的需求和供给没有形成有效的对接;由于缺乏统一披露标准, 影响碳信息披露的规范化;碳信息的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各有其局限性。而且与国外企业相比, 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明显滞后, 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归集为以下几点:缺乏碳会计信息规范的指导;没有形成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我国上市公司的低碳意识还不强, 缺乏披露碳会计信息的自觉性。

二、解决对策

1. 碳会计的会计确认。

目前, 国内外大部分学者建议把碳排放权确认为“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无形资产”, 事实上, 这三种都不全面。存货模式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碳排放权不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主要产品, 它只是附带产生的;其交易发生的概率也不是很频繁, 不属于日常业务的范畴;二是存货应具有实物形态, 而碳排放权只是一种权利, 不符合存货的概念。金融工具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碳排放权虽然可以进行现货和期货、期权交易, 但碳排放权与其持有者之间并没有相应的权益关系;二是虽然我国碳减排量交易活动在不断增加, 但目前并不存在一个区域性的或全国性的交易市场, 无法确定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而当企业取得碳排放权的目的是出售时, 无形资产模式也不合理。结合各国对无形资产的定义, 可以明显发现, 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目的是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 以出售为目的的碳排放权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本文认为碳排放权对于不同的交易主体具有不同的经济性质, 不能够一概而论, 应当根据企业持有碳排放权的不同用途作区别处理。当企业持有碳排放权的目的是出售时, 应该把碳排放权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企业以自用为目的持有碳排放权时, 则应该确认为无形资产。

关于碳固会计, 由于国内外的研究实在不尽人意, 并不存在很大的争议, 本文设想应该设“碳固资产”和“碳固材料”两个账户进行处理, 而不是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存货, 因为无论物理碳固、化学碳固还是生物碳固, 都需要购买 (建造) 一定的碳固设施和设备, 并购置必要的碳固材料, 而这样的设备和材料必会占用大笔资金, 所以另设账户的处理符合重要性原则。对于物理碳固和化学碳固引起的经济业务, “碳固材料”账户反映消耗性的碳固材料, 在“碳固资产”账户下设置明细分类账“长期性碳固资产”来反映使用时间较长的碳固设备或设施等。而对于生物碳固的确认, 则需要考虑是否同时产生生物性资产。如果没有同时取得生物性资产, 表明企业的生物碳固业务与其一般性经济业务是分离的。企业可在“碳固资产”账户下设置明细分类账“生物碳固资产”进行反映。但如果同时取得了生物性资产, 那么企业的碳固经济业务与一般性经济业务就是相融合的, 还需再细分进行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是指造林/再造林这种固存方式中, 森林碳汇与林木资产之间的共生关系。若消耗性林木资产用于森林碳汇, 但由于这类林木资产生长周期短, 而且用于森林碳汇的林木载体会被砍伐, 所以不需要考虑碳汇资产的确认问题。若生产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森林资产用于森林碳汇, 由于这两种林木经济业务都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企业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完全可以归集到这两类资产, 不需要分配给森林碳汇资产。但企业需要按公允价值将两类林木资产产生的森林碳汇确认为“碳排放权其他资产”, 并同时确认“碳固收入”。

2. 碳会计的计量。

本文认为碳排放权的计量不仅应采用多种计量属性, 而且计量单位也应多元化, 以货币计量单位为主, 实物计量单位为辅。理由如下: (1) 货币计量单位为主:在低碳经济模式下, 节能量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主要的计量单位是必然的趋势。但如今国内外对于碳排放权的计量方法各有不同, 相互间的转化也是相当复杂, 在现阶段以节能量作为计量的主要单位是不现实的。再者, 碳排放权虽然不是劳动产品, 但它有效用,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 效用可以衡量环境资源的价值, 而货币又是效用的计量单位, 因此传统的以货币为计量单位仍是主要的计量模式。 (2) 实物计量单位为辅:由于影响碳排放权的一些经济、社会诸方面的因素, 不是货币计量单位能表示, 因此碳排放权必须结合非货币计量单位。这些非货币计量单位主要是指实物数量指标。基于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 可以考虑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辅助的会计计量单位。相比较碳固的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较为简单。无论是物理碳固、化学碳固还是没有同时取得生物资产的生物碳固引起的经济业务, 初始计量都按购置成本计量“碳固资产”下的各个明细科目和“碳固材料”。后续计量时, 将碳固过程中发生的碳固材料的耗费, 长期性碳固资产和生物碳固资产的折旧和维修费用, 以及相应的人工费用等其他相关费用, 计入“碳固成本”。

3. 碳会计信息的披露。

对于企业来说, 碳会计影响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与日俱增, 碳信息的规范披露势在必行。因为企业的财务报表已经是一套完整的体系, 而碳会计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 很多问题都没形成共识, 如果将其纳入现有的财务报表中容易造成信息混乱的局面, 因此本文设想编制独立的财务报表进行披露, 这样的披露方式有两个优点:一是披露的碳信息更清晰;二是可以完整反映上市公司相关的碳会计信息, 从而避免碳信息披露零散的问题。 (1) 独立的碳资产负债表。独立式的碳资产负债表是企业为反映碳经济业务对财务状况的影响而单独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借鉴传统的资产负债表, 碳资产负债表左方登记碳资产, 右方登记碳负债及碳所有者权益, 同时也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 (2) 独立式的碳利润表。设置单独的利润表, 可以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在减排活动方面的绩效, 揭示企业保护环境和节能的成效。碳利润表的碳收入通过碳排放权收入、碳固收入和其他低碳收入来反映;碳费用则分为碳排放权成本、碳固成本和低碳负担费用。 (3) 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为了与碳会计报表相辅相成, 本文认为, 企业在报表附注中应披露以下信息:企业年度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企业制定的减排目标以及相关措施;企业为低碳减排而进行的设备投资和技术研发情况。为了更完整地反映低碳活动对企业的全面影响, 不仅要编制独立的财务报表, 还必须进行表外的补充披露。考虑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的现状, 本文试图对目前碳会计信息进行一些补充, 使之更符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碳管理对策 篇11

摘 要:“碳金融”是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信用交易框架的建立和碳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

关键词:碳金融;现状;对策建议

一、碳金融的基本概况

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碳金融随之产生并逐渐兴起。从理论上讲,碳金融是指与碳相关的金融活动,指的是旨在减少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各种金融制度和金融活动,它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也包括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与节能减排项目有关的投融资活动、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交易等。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种金融创新,碳金融提供了低碳经济所需要的各种金融工具支持,也为金融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欧美国家,碳金融已经形成了从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投融资到碳市场交易、从碳衍生产品到碳金融风险管理的一系列产品和市场,从而初步构成了一个碳金融体系,碳交易是该体系的核心。

二、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我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绝大多数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其中,我国的碳排放量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缓解全球变暖的问题,世界绝大多数各国都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列中去,我国也不例外。因为,要想在国际社会中获取有利地位就需要早点采取行动,同时我们如果早点行动,那将掌握到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我们能够通过参与碳交易来获取自身的国家利益,也能以此为机遇大力调整和优化我国能源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股票市场在支持低碳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以先进技术为依托的新型能源公司其通过发行股票上市,可以为自身发展以及产品研发资金投入上面,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同时通过上市也能够大力调整自身内部的组织结构,优化自身的转型;且新能源、低碳、环保、绿色项目等是国家大力扶持和优先考虑的对象,这也有利于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取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和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另外,因为碳基金在我国也是刚刚才起步的,随着2007年中国绿色碳基金的设立以来,我国也已经陆续有各种类型的碳基金相继成立,这样的开局对于我国今后开展碳金融营造了一个较为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利于其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我国政府也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将此提上日事议程,对于新能源、绿色经济发展项目大力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鼓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的节能减排事业作出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整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因为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兴起的时间短,因而发展还在初级阶段,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一个急需的大问题就是缺乏全国性的碳交易所。目前全球性的碳交易所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和掌控的,因而,这对于我国发展碳交易是极为不利的,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维护我国应有的合法正方当权益,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加紧发展,赢取国际话语权。2009年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和武汉、杭州、昆明等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碳交易体系雏型初现;但主要是针对欧洲市场制定的规则而进行的一些简单的买卖行为,真正的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并没有形成,因而这对于我国碳交易的深层次发展是个不小的考验。

2、 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目前就国内现状而言,我国的金融体系并不完善,投行和交易所是很少的,这对于完善金融市场和加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实力是有缺陷的。并且碳金融产品的兴起,目前我国只限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内对于这一块碳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不够的,仅仅只有部分商业银行推出了一些简单的碳金融产品,从产品数量和功能以及多样性上这都难以满足我国市场的巨大需求。

3、 目前我国也缺乏专业、系统、权威的技术咨询评估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较为准确的分析、评估出碳金融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因而这对于碳金融产品在如何降低项目和投资以及交易风险等问题上是一个很大的掣肘。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建议

(一) 积极开展低碳银行服务支持

首先,涉及到碳金融产品相关的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应该协商一致,建立一个基于环境和市场分析的信息数据库,并且对于相应的贷款项目、面临的风险等划分不同的等级分类,加强信贷业务抗击环境风险的能力,同时做好信贷项目的风险评估、项目选择和贷款后风险的跟进和动态的监控,确保信贷款项的回笼。同时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利用国际社会的相应资源来借力发展,如:可以提通过世荷兰银行旗下的两个关于绿色银行和基金的机构,加大对低碳绿色项目的贷款。

其次,要基积极的参与到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场中去。通过利用外部信息和中介的优势,借鉴带头行业的发展经验,利用资金的优势,努力为碳交易买方双方搭建一个基于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一个交易平台,提供中间代理业务和做好自身的自营业务,合法获取到相关收益。

(二)积极进行低碳银行产品与业务的金融创新

积极响应绿色信贷政策,大力推出節能减排项目贷款。同时要注重在低碳银行产品和业务上做出金融服务的创新,犹如:马云推出并逐渐为大众接受和追捧的余额宝,因而不是市场的发展空间小,关键是看能不能创新性的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在低碳银行产品的金融服务上,国内的兴业银行是做得较为突出的。

(三)商业银行要做好碳金融风险管理

碳金融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要想起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就要未雨绸缪,做好相关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进行碳金融交易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交易风险,因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交易监管机制和碳金融管理机制,因而作为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产品业务中面临最突出的风险交易风险的时候尤其需要重视。

碳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往往都高于传统的金融产品;不过商业银行可以可以通过分期投入资金的方式来降低绿色贷款的信用风险。对于涉及外汇的CDM项目而言,商业银行应该实行必要的套期保值以防范汇率风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尤其该重视金融衍生品在给我们代理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的巨大风险。从来都是收益和风险是呈正相关的,收益高的往往需要面临更大的风险,这一点想必才过去没多久的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性危机最后引发起波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仍让大家噤若寒蝉。

我们在采取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应该在碳金融交易部门实行相对分离的机构,独立而灵活的处理随时来的风险冲击。将交易机构的高薪绩效和风险责任挂钩,进一步加大对金融产品行业的监管力度,注重预警机制的构建,逐步完善预警、监管、危机处理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在策略上的重视,有利于相应的观念形成,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为碳金融产品行业的发展做出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汤小明.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现状[J].企业导报, 2009(11)

[2] 王玉海,潘绍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及趋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

[3] 王增武,袁增霆.碳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创新[J].中国金融,2009(24)

浅析我国碳金融的发展与对策 篇12

一、碳金融的内涵

“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一般来讲, 其活动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碳交易”市场机制, 包括基于碳交易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二是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介入的碳金融活动, 包括碳减排期货、期权市场, 碳排放信用等衍生品;三是商业银行为碳交易提供中介服务, 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融资服务等。金融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 低碳金融同样是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务的。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 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简称《框架公约》) 。《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公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自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 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 1997年12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 到2010年, 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氧化亚氮 (N2O) 、氢氟碳化物 (HFCs) 、全氟化碳 (PFCs) 和六氟化硫 (SF6) ) 的排放量, 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 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 欧盟削减8%, 美国削减7%, 日本削减6%, 加拿大削减6%, 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关注全球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 中国政府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而且意味着中国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碳排放权交易, 中国市场有望成为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市场。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 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达到1 900亿美元, 有望超过石油市场, 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 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

由于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 因此, 在我国“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动。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动, 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更加巨大。

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能源结构的调整, 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 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如果在中国进行CDM活动, 减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 促使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我国寻找合作项目。

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 在我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都可以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机制转变成有价商品, 向发达国家出售。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 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必将有大批项目可被开发为CDM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 目前中国提供的CO2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 预计到2012年, 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

目前我国碳金融发展相对缓慢, 据统计, 2008年全球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为48.1亿吨和1 263.5亿美元, 2009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额更达到1 440亿美元, 根据ABI研究公司预计, 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到2014年将达到3 950亿美元。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发布的报告预测: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 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参与其中。除了单纯地进行配额交易和设计相关金融零售产品外, 还积极参与减排项目 (CDM) 的投资融资。发达国家围绕碳排放权衍生出一系列碳金融品种, 构建起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来支撑碳金融体系。与西方巨大的碳交易量和交易额相比, 以2009年来说, 我国的市场份额还不到1%;与西方相对完善的基于碳交易市场的碳金融体系相比, 我国的碳金融体系在碳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碳金融工具的多样性、碳金融衍生品的丰富程度上都存在明显不足。

三、科学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发展的对策

1.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构建碳金融发展的制度基础

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我国国情, 充分借鉴国际经验, 开展碳金融制度建设的探索。要建立健全碳交易的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措施, 包括碳排放标准、碳交易制度等, 打好宏观基础;加大碳期货市场、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 实现碳交易的规模效应;开展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与服务。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尽快制定《低碳经济法》、《资源循环利用法》、《碳金融实施办法》及《操作规程》等, 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确保我国碳金融的规范发展。

2. 搭建交易平台, 建立强制性碳交易市场

我国已经提出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约束性指标, 完成这个指标是有难度的。以往主要通过行政许可、排污税等非市场手段来实现, 而现在要求采用比以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手段, 那就是碳排放权的市场化。我国政府可以制定强制性减碳政策, 向企业分配有差别的定量的碳减排额。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必须到碳市场上参与交易, 一方面促进了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 另一方面达到了降低减碳成本和促进减排的目的, 为实现我国十年减碳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碳金融资源丰富、市场巨大, 但是碳金融交易种类少, 碳交易制度、碳金融制度和碳金融平台不成熟。加强碳金融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首先, 要构建碳金融交易平台, 统一交易市场。应构建国际性的交易平台, 比如, 环境交易所、能源交易所等, 为碳交易的双方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碳交易平台不只是方便国家之间的碳交易, 而且有利于中国在国际碳金融交易中争取主动权和定价权。其次, 加强碳金融交易工具的创新。中国要借鉴国际经验, 着手设立中国CDM基金, 要加快开发支持碳金融发展的各类衍生工具, 尝试开发碳期货、碳基金、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等各种碳金融衍生产品。

3. 构建激励机制, 加强政策性支持

“碳金融”具有政策性强、参与度高和涉及面广等特点, 发展“碳金融”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一系列标准、规则, 提供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规模导向等政策配套, 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融资活动, 支持低碳经济, 以政策激励推动碳金融发展。实施优惠政策, 提高金融业参与碳金融的积极性。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出台合理的财政、货币优惠政策, 激励金融业积极参与碳金融。通过降低CDM项目的有关税率、适当延长免税期以提高项目的经济强度, 并对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收入实行税收优惠;对CDM项目贷款按贷款余额适当减免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 项目贷款实施利率下浮, 通过财政拨款成立专项基金, 为银行CDM项目贷款提供必要的利息补贴。建立绿色信贷担保制度, 通过财政资金担保杠杆, 放大环保信贷的投入规模;开通“碳金融绿色通道”, 并将跨境“碳资本”自由流动列为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先行目标, 促进外资流向低碳产业。

摘要:在我国的经济转型进程中, 低碳经济作为新兴技术和产业的代名词已被赋予了承担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任, 成为我国政府追求的战略性目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 可以说碳金融是我国践行低碳经济模式的最大充分条件。我国碳金融的崛起, 将对危机后的全球经济与金融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碳金融的发展在我国既是机遇, 同时也有挑战。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对策

参考文献

[1]田磊.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前景分析[J].时代金融, 2010, (8) .

[2]邹亚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碳金融发展之路[J].中国金融, 2010, (4) .

上一篇: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下一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