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患者关系

2024-11-07

护士患者关系(共10篇)

护士患者关系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 医学模式发生转变,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 病人及家属法制观念、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护患纠纷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实习护士与患者的关系更为紧张。下面将对此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1 产生的原因

1.1 实习护士专业技术水平不够娴熟

实习护士初到临床, 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仅限于课本, 对临床技术操作还不熟练, 在静脉穿刺过程中不能完全做到一针见血, 专科知识宣教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或对病员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有效的解答, 使病员或家属对实习护士业务能力表示怀疑, 从而产生抗拒心理, 导致护患关系紧张, 护理人员一旦触犯了患者的利益, 就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对于实习护士, 他们认为让实习护士给他们护理是把他们当成试验品, 甚至认为是侵犯了他们的人权, 即使实习护士能给他们提供专业水平的服务, 他们也会拒绝实习护士的服务。

1.2 实习护士对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

实习护士很少意识到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会承担哪些责任, 甚至有些盲目的认为实习过程中发生的差错由带教老师负全责, 所以在工作上中少了警惕性。尤其在实习后期, 自认为对各项操作比较熟悉, 经常单独去完成某项操作。

1.3 对实习护士岗前培训不系统、不到位

岗前培训作为护生从课堂走向临床的第一步, 保证了护生向实习护生的角色转变, 为临床护理实习打下基础, 是目前大多数教学医院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1]。据悉, 目前许多教学医院岗前培训内容过于简单, 时间短暂, 学生对相关知识了解掌握不够, 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 自信心不足, 影响了实习效果, 也影响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 对策

2.1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追求优质服务

护理技术是护士的基本技能和能够给予服务对象的最直接帮助, 技术是护患关系发生的土壤, 它在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习,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加强实习护士“三基”训练, 认真遵守无菌原则, 谨记各操作的动作要领, 灵活的将理论与操作紧密联系起来。

2.2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敬业精神

组织学习医德规范, 使实习护士对自己所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标准有足够的理性认识。使明白高尚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工作作风, 研究的工作态度, 是防范医疗差错事故避免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经常换位思考, 站在病人的角度, 体会病人的想法, 来增加爱伤意识。平时注重加强实习护士职业道德建设, 使其热爱自己的职业岗位, 确立“认真为本, 负责为魂”的护理观念, 牢记“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奉献”为主旋律,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争做优秀实习生, 为成为优秀工作者奠定良好基础。

2.3 加强交流, 增进理解

从病人一入院, 实习护士就主动询问病情病史, 利用所学的知识给病人详细讲解发生原因、诱因及注意事项, 也可稍微少讲一些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原理等[3];要经常巡查病房, 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宣教时, 要把知识实现掌握牢固, 讲话时要自信, 态度要沉稳诚恳。还要利用这种互动的关系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使其明白临床实习过程是实习护士迈向临床岗位工作服务的成长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4 转变服务观念, 开展礼仪服务, 塑造白衣天使形象

护士礼仪是护士尊重患者的形式, 是21世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主动热情细致的礼仪服务改善服务态度是避免护患冲突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礼仪服务, 须从一个称呼、一句问候、一个动作做起:对所有35岁以上的患者应使用尊称, 与病人交谈时实习护士目光要柔和, 以“您好”为先, “请”字开头, “谢”字结尾, 不直呼床号;做到“四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4], 做到“三先三后”即先托盘后推车, 先入小房间后入大房间, 先招呼后操作;进行各项操作时, 要先向病人说明, 让其有思想准备操作时要轻柔准确, 各种操作成功后要向病人致谢, 不成功时要向病人道歉。

2.5 加强实习护士法律意识

实习护士在进病房实习前, 对其进行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 特别强调实习护士的法律身份, 制定实习生差错事故处理办法[5], 明确在各种事故中, 实习护士应承担的后果。使其知道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时刻注意保护病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

2.6 加强对实习护士的岗前培训, 使其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实习护士应进行全面而有针对性、启发性的岗前培训, 培训采用理论学习与技能教育相结合, 服务理念与医护礼仪交融, 思想教育与医德医风并举, 法制教育与医院制度并重的一体化岗前培训形式[6], 使实习生能够迅速融入临床实践, 缩短护生向实习生的角色转变时间, 增强实习生的自信心, 尽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参考文献

[1]于瑞花, 李秀玲, 崔俊晔.2种不同岗前培训形式对护生实习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陈晓阳, 王丽华.伦理教育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陈红英, 徐胜凤, 万世艳.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交流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4]殷磊, 于艳秋.护理学基础 (教材) [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刘义兰, 王桂兰, 任小英.法律法规教育对减少实习护士实习差错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护士患者关系 篇2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不断提升,综合护理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针对目前的医疗情况,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較为专业的护理队伍。随着我国医护模式的不断发展,护士在医疗工作中不仅仅是技术实施,其工作方式对医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责任护士的应用,推动了医院护理工作的改革与转变,进一步推进了临床护理工作,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经过综合分析,责任护理制度在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如下:

1、人的要素:

综合护理工作的完成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团队配合下完成的护理工作体现出了护理的协作性,由于病患病情的不同,提供相应的综合护理有助于病患获得全面的护理,而责任护士是患者来院治疗的最先接触的医护人员,其服务质量的好坏将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整体认识,因此,在护士团队管理中,要不断提高护士人员的思想素质,提升护士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增强忽视的责任心,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患者满意。

2、理念要素:

我国目前的综合护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护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综合护理的人员不足,导致了综合护理所能够支持的范围还十分有限,这就要求了责任护士树立爱岗敬业、以院为家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切实做好基础护理,改进服务流程,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保证患者有个愉悦的心情。

3、技术要素:

技术要求是对于医院和综合护理队伍两方面来说的,首先对于护理人员,需要有专业的护理技术,责任护士制度对护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士必须掌握各种疾病的急诊知识和护理知识、技术、掌握各种疾病的症状、体征。建立责任护士制度后,对护士的岗位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激励护士人员积极参与到院校开展的专业知识培训,主动参与到护理部门组织的专业知识讲座中,丰富知识结构,提高服务水平。

4、评价要素: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保证综合护理的工作行为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更好地、更为全面的促进我国综合护理工作的发展,就需要从综合护理的评价着手,体现评价的科学性,并以综合护理评价为基础元素和动力元素来激励综合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提升。而深化责任制度,使责任护士对责任范围内的病人进行深入了解,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根据病人情况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可以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又能减少护患纠纷,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我国医院的服务能力,扩大医院影响力。

护士患者关系 篇3

1 自我效能的功能及其影响人们的因素和方式

1.1 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倾向于常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 有挑战性的任务,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相反。

1.2 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面对困难的态度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多富有自信, 勇于面对困难的挑战, 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

1.3 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的效率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 表现出提高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

1.4 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

据美国维纳的研究, 人们通常把成败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远见和任务难度等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 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自我效能低的人却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 天资不够[2]。

2 加强护士长自我管理与科室护士自我效能提高的关系

2.1 自我时间管理

合理利用时间是做好护士长的首要问题。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基层组织者和领导者[3]。护士长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 做到合理计划和安排时间, 保证最重要的事情得到解决, 并有充分的时间应付紧急情况和处理常规工作。

2.1.1 工作时间

讲究工作效率。首先要确定关键性工作, 抓住工作主次, 任何工作都要自问“三个能不能”:能不能取消, 能不能与其他工作合并, 能不能用更简单的工作代替, 争取用最简单, 最快捷的方法完成主要工作。其次要抓住工作性质, 分析并掌握工作的重要性, 了解工作的项目, 是否可分类, 分步来完成;熟悉工作职责范围, 给谁完成最合适, 做到知人善用。同时还要善于统筹时间:用大部分时间来处理最重要或最困难的事情, 把一部分工作分配给助手处理, 学会授权。充分运用节约时间的现代化工具, 如电话、电脑等。经常分析自己利用时间的情况。管理者要将时间用于最重要的工作上, 要机智地拒绝不必要的事[4]。只做自己权利范围内的事情, 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 这一观念的形成除来自工作、生活等环境压力外, 更主要来自个人对工作的责任感、成就欲望以及崇高的人生目标[4]。

2.1.2 业余时间

不懂得休息就不懂得工作, 护士长必须懂得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业余时间加强身体锻炼, 处理好家庭生活, 还要参加社会活动, 与社会同行们交流, 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时代信息, 达到有利于改进工作, 提高自我效能感。

2.2 自我目标管理

目标是指一个规划或方案所要达到的最终的、具体的、可测得的结果。确定目标是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个人目标。医院领导制定全院工作目标是总体目标, 护士长要了解总体目标的具体内容, 对总体目标要有信心。根据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具体目标, 即科室年度工作计划、目标以及为完成目标而制定出具体的月安排与周重点。具体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实际, 必须具有先进性与可行性, 高低要适当, 过高会造成完成困难, 使护士对完成工作失去信心, 过低则失去挑战性。在实现具体目标的过程中, 护士长要明确个人目标, 在工作中表现出对专业的热爱和执著地追求, 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当工作有点成绩时, 要谦虚谨慎;在工作碰到困难时要迎难而上, 不能流露出不干的思想。要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起来, 在落实具体目标的同时体现自我价值, 实现自己的理想。

2.3 自我情感管理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对客观事物所特有的态度, 是人喜、怒、哀、乐的外在表现。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 但基本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护士长对情感管理要学会自控, 要有做多大的事就要承受多大压力的思想准备, 保持情绪稳定。对待下属和病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学会换位思考, 善于理解、体谅他们, 多关心护士生活, 以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为标准, 用自己的真情换取他们的情感。在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时, 尽可能心平气和, 宽容待之, 在对待他人的成绩与自己的不足时, 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保持心态平衡, 常面带微笑, 用积极、乐观向上的工作激情去感染护士们, 从而形成“非权力性影响力”, 使护士主动地从心理上服从护士长的管理。

2.4 自我语言管理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互通信息的工具, 它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语言可分为礼貌性、安慰性、治疗性、鼓励性等。护士长要认识语言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在与人进行交谈中, 注意以对方为中心, 善用礼貌性语言, 用普通话交流, 避免地方性语言带来的误解。当护士工作有进步时, 用鼓励性语言给予表扬, 使他对工作更有信心, 体会到自身价值, 对未来充满希望。在护士突然遇到意外伤害时, 用安慰性语言给予真诚的关心, 帮助解决困难, 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 使他人感到温暖, 增加相互信任。在是非问题面前, 要注意调查研究, 实事求是, 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要以理服人, 不要用权压人, 特别是涉及护士长本身的事, 要有领导者应有的度量和容人的胸怀。在解决存在问题时, 要用积极性的语言, 可增加护理工作凝聚力和向心力。

2.5 自我魅力管理

2.5.1 人际魅力

人际魅力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是开展工作的润滑剂, 是调动科室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因素。护士长要善于取得上级的支持, 要勇挑重担, 为领导分忧, 拥护和支持领导工作, 遇事要及时请示报告。对领导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 谦虚谨慎, 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进步的观念[3]。在处理同级及兄弟单位的关系时, 要相互理解, 相互支持, 增进友谊, 取得同级配合。在处理与下级的关系时, 护士长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了解护士的工作能力, 人尽其才, 用人所长, 避他所短,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鼓励和支持护士共同参与管理, 与护士进行等距离友好的沟通互动, 充分发挥下级的能动性。

2.5.2 能力魅力

能力魅力主要指业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业务能力方面要求护士长熟悉业务, 有解决本专科的护理难题能力。护士长要注意学习和总结经验, 善于学习, 总结护理工作中有价值的思路和经验, 掌握护理工作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5]。语言表达能力方面, 护士长语言要简练、果断, 不可含糊不清, 该表态时要表态, 不要这样也行, 那样也不是不可以之类的话。善于把学习总结出来的经验通过语言传授给大家, 及时地经常地言传身教, 影响并启示护理人员。还要注意自我效能感对护理人员的影响力, 虽然替代性经验影响力远不如直接经验, 但也是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同时护士长应努力提高业务及自身素质与心理素质, 为使护理人员提高自我效能感起到正性影响。

2.5.3 风度魅力

包括言谈、举止、姿态。保持衣着整洁, 并与本专业特点相适应, 语言文明, 气度优雅, 气质含内在的、外在的, 而内在气质更为重要, 它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而成。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 有连续作战、雷厉风行、工作敏捷的工作作风[6]。

2.6 自我创新管理

护士长是学科的带头人, 要有开拓精神, 保持较强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要认识到知识更新是自我管理的核心。在自我学习和钻研的同时, 更要注意挖掘人力资源, 提高下属的自我效能感, 善于发现他们潜在的能力为她们创造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与发展空间, 从而提高团队自我效能感。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分析问题, 要大胆改革, 勇于探索, 注意收集对工作有帮助的信息, 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管理, 另一方面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只有不断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开发智力, 同时注意学习和掌握国内外科技信息, 拓宽知识视野, 提高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 才能创造出新的业绩。

就护士长而言, 在管理实践中, 只有通过不断学会正确运用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教育,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自我控制的动态过程, 培养提高自身素质, 在学习中管理, 在管理中做出成绩, 才能赢得大家的信赖、尊敬和拥护, 才能推进工作, 起到领头雁的作用。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来源于心理素质、专业护理的理论与技能的提高, 不断接受实践中的新技术、新知识并加以总结论证, 在经验与教训中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 丰富了人类对行为和动机的研究, 也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框架, 对提高护士长及从业人员自我效能感给予不少启迪, 必将对临床护理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Bandura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social cogni-tive theory[M].NewJersey:Drentice-Hall, 1986:1.

[2]潘泳棠, 归因论与教育[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 1989, 17 (1) :3-9.

[3]王新, 李继军.提高护士长管理有效性的方法[J].护理研究, 2002, 16 (3) :176-177.

[4]赵炳华, 张培?.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39-43.

[5]高锐.新护士长上任应处理好三个关系[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10) :797.

护士如何与肿瘤患者进行沟通 篇4

【摘要】 通过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成就、家属支持、心理状态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等等,全方位了解,深入患者心理与患者进行适当的通沟,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沟通;心理需求;社会地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703-02

临床中“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明显体现出护士在临床中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临床的治疗、护理、预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 。护士中护理中不管是治疗与心理护理必须从沟通开始。沟能是指把思想、情感、信息在个人与群体中传递,并达到共同协议的过程。有效的患者沟通是完成治疗与护理的必要产前提。

1. 方法

1.1 护士自身准备

关心病人痛苦,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具有健康的心理,开朗、稳定的情绪,注意文明礼貌,用语规范,态度和蔼,稳重端庄,服装整洁,仪表大方。

1.2 护士对患者了解

对患者的了解,一方面可以认真观察患者的表情,语言以及动作方面了解;另一方面从陪客与家属方面了解患者在在位、角色以及社会经历等等。

1.3 沟通初步阶段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出发进行系统性沟通与护理。护士首先学会同情、怜悯[2] ,避开疾病,对患者合理称呼,并真诚的介绍自已,以便建立信任桥梁,满足了患者心理需要。护士再给予患者事业上成就的表扬,满足患者自我实现的需要。接下来是根据疾病的需要,减少患者痛。对于失去理智的患者,护士要多给予理解、同情和照顾,并注意保护患者, 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1.4 沟通进行期阶段

疾病早期的心理变化恐惧是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最初的心理变化[2] 。首先要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其次要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充分调动病人内在的康复能力。当患者接受了这一客观事实,进入患者角色接受治疗时,每一患者都希望疾病治愈,即使在疾病晚期也希望疾病能够好转,所以要让患者感觉到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贵的,鼓励他们坚强的活下去,最好的办法是留有充分的余地,让患者有一个明确的希望,有一个寄托而生活。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应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需要配合的事项。在治疗全部结束后,适时恢复部分工作,可使患者体会到自身价值及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振作起来,重新唤起对生活的希望。偶尔听音乐,可以解除病人对症状的注意,减轻痛苦,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把患者视为我的亲人和朋友。经常巡视病房,视情况询问:您睡得好么?在这里习惯么?您哪里不舒服么?需要我的帮助么?让病人感到我的关心。请已治愈的病人现身说法,以典型治愈病例让病人看到治愈的光明前途,消除病人紧张和悲观情绪,在精神上支持病人。在治疗结束后,根据病人的情况积极鼓励病人适时恢复部分活动和工作,可使病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及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

1.5溝通的注意事项

避免工作期间接打私人电话,会见亲友,谈及与工作无关的话题,避免把个人的喜怒哀乐带到工作中来,杜绝疲劳上岗,一个疲惫不堪、精神萎靡、心不在焉的护士无法取得病人的信任[3] 。尊重患者的隐私[4] ,有些情况病人自己不愿直接和医护人员交谈,可以通过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可以通过和家属沟通间接了解病人的情绪和想

法。

2. 总结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沟通的基础。首先护理人员对本专业范围内的癌症知识、一些基本的治疗手段和过程应当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掌握常用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够做一些简单的解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对病人的治疗和心理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以自己的饱满情绪来感染病人,这是做好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祖丽比艳木、吾斯曼.肿瘤病人注意的几点[J].中外健康文摘,2014,(08):250-250.

[2]苏丽娟,何俊.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01):192-192.

[3]王晓燕,吴怀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01):219-219,220.

护士如何搞好护患关系 篇5

在护理工作中, 正确认识护士角色, 正确处理好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护士认识到自己有为患者全心全意服务, 有照顾患者, 关心和体贴患者的责任,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 那么患者就乐意接受护士的帮助和照顾, 听从护理指导。而患者就能积极合作, 又可鼓励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这种在护患关系中的角色需要和角色互补, 可以更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 就目前护理情况看, 为更好地搞好护患关系,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1尊重患者

尊重患者就是搞好护患关系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原则。受人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 尤其是受到疾病折磨的患者, 更是如此, 彬彬有礼, 可以使人愉快, 减少恐惧情绪, 乐意受治疗和护理。但是有的护士为患者做护理时, 以床号代替姓名, 损伤了患者的自尊心, 因而患者也不可能尊重护士, 护士更不能尊重患者, 这样恶性循环, 关系肯定是搞不好的, 要想搞好护患关系, 我们必须首先要尊重患者, 以诚相待, 耐心听取患者对病情的叙述, 主动了解他们的病情和心理需要, 理解并掌握患者的处境, 心理状态, 并且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这样才能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 密切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2平等待人

平等待人是搞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患者。人是有思维和心理活动的, 我们决不能因社会分工不同而把患者分为高低贵贱, 任何患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社会地位高低, 经济情况好坏, 我们都应一视同仁, 给以一样的尊重, 一样的照顾, 不能因为有地位, 有社会背景就无原则地迁就, 更不能因为是普通人就冷淡歧视。

比如:有一位从农村来本院就诊住院, 文化水平不高, 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不大开口说话, 痛苦、自觉症状也不敢向护士诉说。我们分析了他的心理状态后, 主动接近他, 对他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消除了患者的自卑心理, 感到我们护士是可以信赖的贴心人, 而我们也能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史, 个性特征,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对医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3富有同情心

患者在住院期间, 极需得到亲友照料和医护人员的关怀, 亲友的照料虽能在患者的心理上有一定的安抚作用, 而医护人员的关怀, 却可减轻与消除痛苦。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患者心理, 受护士言行的影响也最大, 护士同情心的自然作用与社会作用的意义也远较亲友的多, 所以护士应处处为患者着想, 包括细小的工作。如给患者倒开水、把鞋子放在患者易穿取的位置、给患者静脉穿刺后应为患者放下挽起的衣服或裤管。对患者亲切, 热情诚恳, 不嫌弃具有同情心, 把患者视为亲人, 就会使患者感到温暖, 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 同时在心理上对护士产生一种亲切感, 扫除心理上的自卑感, 把护士视为亲人,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使患者早日康复, 使护士感到乐趣和幸福。

4重视语言的修养

语言是我们与患者交流感情, 沟通思想的重要工具。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语言十分敏感, 因此护士的语言修养, 语言艺术至关重要, 在护患交往中, 要采用文明用语, 注意语言的高尚纯洁和道德修养, 此外还要注意不议论他人, 以免影响护患关系。护士不但不自己参与患者的嘻笑打闹和粗俗的谈话, 同时对不严肃的言行也要敢于制止, 维护语言行为的纯洁性, 鄙视的语言使人屈辱, 责怪的语言使人反感, 呵叱的语言使人难堪, 温和的语言使人欣慰, 坚定的语言使人镇静, 我们应掌握语言技巧, 搞好我们的护理工作。

5具有专业修养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搞好护患关系的关健。做到对患者有问必答, 言之有理, 得到患者的信赖, 护理工作中要经常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学识, 掌握现代护理新技术。要有熟练的技术技能, 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特别是各种急症及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 要有高度的警觉性, 机智敏捷的应急护理, 及时、准确、全面、高效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护理 人员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技术过硬,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护理质量, 深受患者的尊重和信赖,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论护士素质与护患关系 篇6

1 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

1.1 热爱护理事业, 具有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

在全院开展护士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使每一位护士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同情心, 做到视病人为亲人, 不怕累不怕脏, 热爱护理专业, 无私地奉献。

1.2 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加强护理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医德医风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修养。

1.3 医德修养中的慎独精神

慎独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自觉性。医疗卫生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医疗活动范围广、内容杂、环节多, 且具有无硬性指标的特殊性, 加之医生、护士夜间单独值班, 无人监督, 患者又多半缺乏医学知识, 决定了医务人员独立处理工作的独立性。所以, 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才能使慎独精神落到实处。

1.4 健康的生活方式

护士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开朗、稳定的情绪, 护士情感的流露可直接影响到周围气氛。因此, 护士要保持健康的心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护士的专业素质

2.1 亲切的关怀和尊重患者的人格

对患者诚恳、热情的态度让他们感觉到护士的亲切关怀;对患者一视同仁让他们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

2.2 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护士要不断充实自我, 扩大知识面,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在工作中笔者用"准"、"快"、"巧"三个字来体现熟练的操作技能。"准", 即准确无误。"快", 即敏捷快速。"巧", 即运用巧妙手法, 减少患者的痛苦。

2.3 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

工作中护士应注意运用沟通技巧, 在与患者沟通时可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 让患者感觉到你的关怀。

精神科护士的角色行为与道德关系 篇7

精神科病人在住院期间, 其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两者的变化相互影响, 对这些变化, 尤其是心理上的变化, 如果变应不当, 不仅有碍身心健康, 还有可能影响病情。做为精神科护士, 在和病人交往中通过各自的角色行为相互影响, 而护士角色行为是左右病人的心理状态的主导因素。因此, 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促使疾病康复, 护士必须处理好职务上的角色行为。

(1) 热爱本职工作并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精神科护士除具备有医学、护理学知识外, 还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充分利用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的能力、精确的记忆力、良好的说服力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励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在实践中达到解释、预测和控制病人自身行为的改变, 使病人处于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利疾病康复。

(2) 自尊、自爱、自强:由于社会上的偏见以及缺乏对精神病学科知识的普及, 对大脑功能发生障碍的病人及精心为他们治疗和护理的医务人员常常另眼看待。致使一些护士不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 从而造成长期以来精神可护士的缺编问题,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对此, 要求精神科护士首先应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所从是的专业。爱病人、爱生命是护士最根本的心理品质。有了这种感情才会追求知识, 追求美好的事物, 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 以自己的情感影响病人。在工作中, 是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从而获得病人的爱戴、赞扬以及社会地位的提高。

(3) 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的人积极工作, 并能把他的智慧和能力在工作中发挥出来。同时也愿意和人交往并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并保持平稳的情绪, 敏锐的智能及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行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素质对护士工作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心里治疗与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基本关键在于治疗者本身的条件。如在临床工作中, 个别护士的不稳定情绪以及因个人或家庭问题的困扰, 而影响角色行为, 这些均不符合护理道德的要求

2 精神科护理道德的要求

精神可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病人, 其中病情严重者, 表现思维紊乱, 行为异常, 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少病人不仅不承认有病, 还会造成自伤或影响社会治安。病人的症状往往与其生活经历, 躯体和精神状态及社会环境、职业、文化背景等诸因素有关, 因而形成了精神症状的复杂性, 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 对护士在道德行为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了解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护士应理解病人的多种需要, 不同病种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需要, 病人有共同的需要, 也有个体化的需要。特别对病人病史中的隐私和病情做到保密, 决不能作为嘲笑的话题。如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焦虑抑郁状态病人均存在需要被承认、被尊重, 他们往往容易强调自己的躯体不适感和各种主观要求, 反复描述自己的内心体验, 表现焦虑不安, 终日纠缠医护人员, 以此得到医生护士的注意、接纳、承认和支持。此时, 护士要关心和体贴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疾病的痛苦, 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并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使病人对护士有亲切感和信赖。恢复阶段的病人, 由于错误的认为得了精神病不光彩, 被人瞧不起, 无社会地位、并担心今后复发、遗传等问题。此时, 病人常产生自卑和轻声的观念, 护士决不能忽视此阶段的心理状态和需要, 应及时给于正确的疏导, 使病人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 消除各种顾虑, 树立正确人生观, 同时做好家属的宣教工作, 防止和杜绝意外的发生。

(2) 敏锐的观察力, 确保病人安全:审视思考, 认真负责的工作, 准确无误的行为, 是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 也是护理道德和责任心得具体表现。

观察力是知识与思维的结合, 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感觉和正确的判断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是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 它体现在整个护理过程中, 其中很重要的技能是观察病人的病情及心理活动。如精神科一级护理中的三防病人 (自杀自伤、冲动毁物、逃跑) , 护士必须做到坚守岗位, 定时巡回, 对重点病人心中有数, 及时发现和杜绝可能发生的的各种安全隐患。

又如高度兴奋的病人或长时间呈木僵状态病人, 其精神症状掩盖了躯体症状, 加之病人缺乏主动描述不适体验, 已造成躯体合并症而误诊或漏诊。如护士具有良好的医德素质, 精湛的业务技术水平以及敏锐德洞察力, 就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杜绝差错或事故的发生。

(3) 尊重病人的人格:精神病人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以及住院后出现新旧角色冲突, 常常不能配合治疗, 如拒绝服药或藏药、毁物自伤等一些怪异行为, 护士应该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绝不可能嘲笑和愚弄病人。此外, 在护理时, 除病情和治疗的特殊需要应慎用约束。并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处理上述护理问题的态度与方法, 是尊重病人的人格及护理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

护士与患者沟通技巧 篇8

1 听, 观察与判断

一个合格的护士一定要学会倾听, 并能从患者的言行和表情中得到第一手材料,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应该懂得患者诉说病情的本身就是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咨询的过程。听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倾听时一定要全身贯注, 集中精力, 力求听谈话内容的实质, 而不只是表面意思。在听的过程中一般不急于插话, 尤其是听到批评或不同意见时, 不要激动, 不要急于发言, 耐心听完患者的全部话语;须插话时, 应适时简明扼要, 切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思路, 影响患者的情绪。当患者表达能力差时, 不要急躁, 积极引导对方把思想表达出来, 然后把听到的观察到的信息综合在一起, 经过分析思考, 判断出患者的需求。同时在实际的交流沟通中评估自已的判断, 以做出必要的调整。

2 态度, 语气及方式

护士与患者的日常交流中, 应用积极友善的态度去理解患者, 把热情和爱心融化到言语之中, 把患者当作朋友。说话时要语气温和、诚恳, 声音不要过高, 速度不能过快, 要根据不同性格, 不同文化程度, 不同的疾病类型, 不同心理特点及其他情况, 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对待一名内向的患者应给予亲切的鼓励性的语言和温和的语气促使他产生沟通欲望;而对于一个文化程度较高, 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患者, 因经常阅读有关书籍, 对所用药物比较了解, 但对医学术语不了解, 护士应准确回答其问题;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 针对他们对疾病缺乏了解, 不知如何保健等心理, 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耐心讲解他们所能接受的医学知识, 回答其问题;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患者, 要耐心开导和鼓励, 坦诚相待, 使患者心中踏实, 敢于面对现实,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沟通内容

3.1 自我介绍

当护士第一次接触患者时, 都应该有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和一个合适的称谓。但并不是所有的护士都能认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能有效地完成这一过程, 恰如其分的称谓和自我介绍会很快缩短护士和患者之间的距离, 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3.2 病区环境介绍

对于一个新入院的患者, 接诊护士都应该向患者介绍病区的情况, 如病区设施的位置, 日常的工作程序, 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病友及住院须知等, 这样会帮助患者尽快熟悉病区情况, 消除其顾虑和陌生感, 从而积极配合, 安心治疗。

3.3 提供诊疗信息

知情权是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患者应有的权力, 也是患者适应新环境, 调整自己行为方式的要求。为了使患者真正享有知情选择权, 并充分使用这一权利, 医务人员应该尽可能向患者介绍所患疾病的情况, 便于其自主选择, 配合治疗。与患者谈话要有目的性, 可通过谈话了解患者的需求, 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感反应。有时患者会提出他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如医院的环境及规章制度, 关于疾病的诊断及诊疗的进展情况, 辅助检查的内容、方法、目的及有无痛苦等内容。医务人员的回答应该恰如其分, 合乎逻辑。 (1) 要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 使患者听清听懂。 (2) 当护士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不能清楚明白的解释时, 要提示患者向主管医师咨询。

3.4 消除顾虑

尤其是重症患者或住院后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 往往担心自身病情, 这时候可讲一些和其一样病种治愈出院的病例使其消除顾虑, 心情愉快, 可使其抗病能力增强, 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4 沟通技巧

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 护士的一言一行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护士一定要认识语言的重要性, 对患者的态度要诚恳, 语言要明确温和, 语句要清晰, 解释恰如其分, 合乎逻辑。

4.1 改变话题要适时

在与患者交谈中, 常由于忙于工作而直接打断患者的提问, 从而扰乱了患者的心理活动。如果确有必要改变话题, 护士应当加以启发和引导, 让患者自觉把话题转到需要的内容上, 如果处理不好, 患者会感觉护士不愿意倾听诉说, 妨碍了护患关系的深入。

4.2 恰如其分地运用医学知识

沟通效果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护士。护士理论知识必须扎实, 技术必须过硬, 学会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 尊重患者的权利, 维护患者的权益, 满足患者的正当要求, 及时解决患者提出的具体问题, 使之安心养病, 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假如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 不能恰当地运用医学知识甚至不懂装懂或想当然地解释问题, 可能引起患者的反感。

4.3 善于引导患者谈话

护理人员对患者是否有同情心, 是患者是否愿意和护理人员谈话的关键。如果患者感觉到护士没有同情心, 就不会主动与护士交谈, 就失去了进行护理的基础资料。护士只有取得患者的信任, 才可能引导患者说真话, 这也是医护人员心理护理的前提和依据。

4.4 必要时可运用模糊表达[1]

所谓模糊表达, 并不是指说话含混其词, 表达模糊不清, 而是医务人员根据实际需要, 在符合特定要求的前提下, 主动运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一定的场合, 因表达策略或现场语境的不同, 需要运用宽泛含蓄的语言表情达意, 给自己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 保持言语沟通的有利性。

5 沟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不要轻易判断、匆忙下结论、随意批评对方。 (2) 一次沟通时间不宜过长,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中止。 (3) 与患者谈话时, 选择使对方感觉舒服的合适位置。 (4) 谈话的方式上注意要让患者说出个人感受, 避免诱导患者[1]。

多用“开放式”, 少用“封闭式”。封闭式谈话常以是或不是的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 在临床运用中, 不要问有或无的某症状, 使患者只能局限回答“有”或“没有”;而要使用开放式谈话, 应该问你哪里不舒服?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可以引导患者不受过多约束地说出问题的症结, 使交谈得以持续下去, 这样护士就能较详细了解患者真实的病情现状。

与患者谈话还要注意把握度, 不要应用不恰当的保证, 肯定或否定的话语, 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能性, 至少不能偏题太远, 否则不但起不到安抚作用, 反而会使患者对你产生不信任感。

总之, 良好的沟通既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同时更是一门艺术, 在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很广, 如何运用好这一技巧是我们护理人员应倍加关注的问题, 也是我们护理人员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其中怎样运用沟通技巧增强沟通效果是关键, 护理人员应努力通过有效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从而更有效地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要, 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导诊护士如何预防门诊患者的跌倒 篇9

【摘要】总结了患者在门诊就医时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本院导诊护士针对性制定一系列的预防跌倒的措施。包括跌倒与疾病、年龄、环境和药物等因素的关系的分析,我科针对门诊人流量大,而导诊护士是患者接触的第一窗口,为防止跌倒发生,我科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了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安全,提高了其满意度,保障了医院护理质量。 【关键词】导诊护士;预防;门诊患者;跌倒跌倒是指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我院是本市唯一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门诊人流量大,患者情况复杂,跌倒情况时有发生,轻者需用药,重者则需住院。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极易导致医疗纠纷,是门诊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1]。针对我院门诊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我科导诊护士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取得了满意效果。1 基本资料我科导诊护士现在29名,分布于整个门诊五楼的每层楼,其中50岁以上护士2名,40岁以护士3名,三十岁以上护士7名,20岁以上护士17名。设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 8名,护师5名,护士13名,主管技师1名,每天接待门诊患者约3000余人次。2 门诊患者跌倒原因分析2.1 常见医学上相关危险因素 致患者跌倒较常见的疾病有:(1)神经内科疾病:癫痫发作、痴呆、帕金森、脑卒中、脑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会影响脑部血流的灌注及机体的平衡而致跌倒;(2)冠心病突然发作、直立性低血压、心律不齐等心脏病患者极易发生跌倒;(3)糖尿病患者因发生视力、听力异常、下肢感觉神经功能异常或低血糖而引发跌倒;(4)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因视力受损而跌倒;(5)贫血、肿瘤等体质极虚弱的患者可发生跌倒;(6)孕妇合并高血压时易致跌倒。2.2 高龄是门诊患者就诊时发生跌倒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65岁以上老人的跌倒危险性明显增加,80岁以上老人为高度跌倒危险人群,[1]尤以独居、寡居、女性更甚。其原因是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基础疾病增多,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同时衰老导致骨骼肌肉系统退化,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退化,或由于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调整能力下降,一旦跌倒极易发生各种骨折,造成严重后果[1],以前有跌倒史者更甚。2.3 環境危险因素很多门诊患者是初次来医院就诊,对环境的陌生是是造成跌倒的原因之一。(1)地面和走廊:保洁人员拖地太湿,下雨天未及时将雨水拖干;地面不平;(2)光线:距离点灯开关远、照明光线不足、光线太强;(3)厕所:厕所缺少扶手、地砖湿滑;(4)电梯和楼梯:我院的直升电梯口不平,楼梯不平且高;(5)家具:候诊椅、诊室座椅不牢固,未及时检修;(6)平车和轮椅:使用平车和轮椅时未系安全带;(7)贮物:物品摆放不合规范。2.4 服用药物后的因素很多慢性病患者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镇静药、抗精神病药、利尿药、轻泻药等影响血压、意识、活动,都可导致其跌倒。3 预防措施我科导诊护士遍布整个门诊五楼,可以随时随地起到预防门诊就诊患者跌倒的作用。3.1 利用大屏幕、EVD、健康宣传栏加大宣教 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健康教育是被认为回报率最高的健康投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有关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需要实行的安全措施的宣教,重视跌倒防范,强化和巩固患者应掌握的相关知识。[2]我院挂号大厅有大屏幕、每个诊区都有DVD和健康宣传栏,我科将预防跌倒的知识制作成专门的短片滚动播出.3.2 设定专班专人巡视3.2.1 每天检查过道、卫生间是否整洁、干燥,督促保洁人员随时保持地面干燥,尽量下班后拖地,拖地后马上立“小心跌倒”牌。3.2.2 每天上午、下午各两次检查诊室座椅、候诊椅和随时检查轮椅、平车的安全性能,发现问题,致电后勤第一时间检修,并交班。3.2.3 注意电梯运转情况,致电电梯班检修。3.2.4 对所接触的跌倒高危患者及时识别、正确评估,及时提供帮助,保证患者安全。[1]3.3 提供各种便利服务,营造安全氛围3.3.1 一楼急诊分诊台和二楼导诊台各设立一个轮椅平车支持中心,遇到所有救护车送来的和行动不便的患者,导诊护士负责免费护送。对于租借轮椅平车的患者交代清楚使用轮椅平车注意事项并让租借者签字。3.3.2 导诊护士用轮椅平车转运病人时负责系好安全带、上下坡时头在后、脚在前;进出电梯时让他人靠一边,以免撞到他人。3.3.3 为患者提供光线充足、防滑无障碍物的环境,请电工班及时更换灯管,大门口、电梯口、拐弯处贴有防滑标志,卫生间放置防滑垫。3.3.4 卫生间的门只有上半部分,内设扶手、座便器,以便患者如厕。3.4 服用上述易致跌倒的药来院就诊时最好有陪人陪同,以便患者休息。4 实施预防跌倒措施后的效果 采取我科制定预防跌倒措施后的2012年,在门诊只发生了两起跌倒事件,而之前的每年都有四至五起,明显地降低了发生率,有效地提升了我院的门诊护理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5 跌倒发生后的处理若一旦有患者发生跌倒应立即启动跌倒应急预案,配合医生处理,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同时报告护士长、门诊服务中心,必要时填写“院内跌倒病人评估表。”小结门诊人流量大,患者情况复杂,预防患者跌倒是导诊护士的一项长期工作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人自我保护意识都在增强,患者和陪人对发生跌倒要求赔偿的案例在悄然增加,导诊护士在工作中的风险也不断增加。[3]预防门诊就医患者跌倒需要导诊护士的努力,更需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参与。导诊护士应制定详细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将预防跌倒工作落到实处,贯穿于导诊工作的始终,保证所有门诊就医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许玲.门诊患者就诊时跌倒的相关因素探讨[J].当代护士,2012,6:136~137

[2] 秦琳.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因子评估表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2,1:183~185

护士视角下的和谐护患关系 篇10

1 和谐护患关系的内涵

护患关系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护士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患者建立的一种工作性关系。护患关系是护士人际关系的主体,也是护士职业生活中最主要、最经常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有别于其他人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它是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短期的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在护患关系中,护士与患者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是对等的。患者到医院接受治疗,处于接受帮助的地位,护士通过其掌握的医疗护理知识为患者服务,处于帮助患者的主动地位,并不断影响着患者的行为、情绪等。护患关系的实质是满足患者的需求,一旦患者的这种需求不存在了,护患关系也就结束了。同时,护士还是护患关系后果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护士在这一人际关系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护患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减轻痛苦,保持、恢复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护理模式下形成的护患关系更加强调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权力与义务,强调护患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信任和积极配合,共同战胜疾病;强调遇到矛盾和纠纷时,以理性和合法的方式加以解决,其实质是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2]。

2 护理视角下和谐护患关系的主要内容

2.1 尊重患者,平等待患

尊重患者、平等待患是护患关系中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原则。受人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尤其是受到疾病折磨的患者,心理上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尊重。因此,护士对患者应当以诚相待,耐心听取患者对病情的叙述,理解并掌握患者的处境、心理状态,主动了解他们的各种需要,尽力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而使患者减少恐惧情绪,主动地与护士亲近。此外,护理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护士决不能因社会分工不同而把患者分为高低贵贱,不管患者从事什么工作,社会地位高低,经济情况好坏,护士都应一视同仁,给予一样的尊重,一样的照顾,不能因为有地位、有社会背景就一味地迁就,因为是普通人就冷淡歧视[3]。

2.2 建立同感心,富有同情心

同感心就是把护士个人的价值观、信仰、行为标准,包括个人偏见暂时忘掉,以开放的思想、中性的态度进入患者的内心世界,站在患者的角度,与患者一道感受其经历,设身处地地想象患者的处境并感受其快乐、悲伤,而不是以自己的立场、思维方法先入为主地分析、作出判断。护士只有认真感受患者的内心世界,才能站在患者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态度行为和工作方式,从而对患者倾注更多的爱心,成为患者的知心人,进而确立良好的护患关系[4]。此外,患者在患病期间,极需要得到亲友和医护人员的关怀和照料。由于护士在诊疗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护士同情心的自然作用和社会作用远胜于亲友。护士的关怀不仅对患者心理上具有一定的安抚作用,而且可以直接减轻与消除痛苦,使患者感到信任,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

2.3 加强护患沟通,增进相互信任

沟通是护患关系的润滑剂。患者入院时,离开以前熟悉的生活环境,难免产生焦虑甚至恐惧感。这时,护患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按照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要求,护患沟通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首先,要做到沟通时间全程化。护患沟通应贯穿于从患者入院直至出院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合理需要及时进行沟通,重点把握好门诊沟通、入院沟通、住院期间沟通和出院沟通等环节。其次,应做到沟通内容全面化。治疗前,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疾病的诊断、目前的治疗措施以及下一步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辅助检查及用药前,应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等。在医疗收费方面,应向患者告知每日费用、自付项目及费用,整个病程医疗费用的大体情况等。此外,还应向患者告知医院的规章制度,提供的各项便民措施,以及注意保护医患沟通过程中患者的隐私权。第三,应做到沟通对象分级化。对普通疾病患者,护士可以利用查房等各种时机,将病情、治疗方案、预后等内容详细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对于疑难、危重患者,则需要经过科室讨论后与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最后,要做到沟通形式多样化。护士应根据沟通对象教育程度、认知程度的不同,通过聊天、告知、签订知情同意书等不同形式,向患者及家属做出准确的告知和解释。

2.4 强化业务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护患关系的内容分为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技术性关系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是维护护患关系的纽带,护士不能提供规范的专业技术服务,就很难建立和谐、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因此,医院护士应不断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以精湛的护理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同时,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基础护理、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各种急症及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此外,护士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伦理学、美学、行为医学、身心医学、人际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不同年龄、信仰、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的患者的心理和文化需求,体现对其个性的尊重,从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2]。

3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对护士的基本要求

3.1 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3.1.1 坚持人性化服务理念。

现代护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护患关系从主动-被动型转为指导-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以浓厚的人情味和亲合力影响人、打动人、感召人,这种新型护患关系要求护士在提供护理诊疗服务的同时,尊重患者、平等待患、换位思考。增强服务的主动性,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务患者所需,只有确认这样的服务意识,才能全面了解病人的需求,取得患者的合作,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

3.1.2 突出个性化服务意识。

同样的疾病发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其心理感受、行为表现都会因性别、年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文化素质、宗教信仰、所处的环境不同产生不同的反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应该突出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自主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权,努力做到因人施护,对症施护,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进而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5]。

3.2 加强护士情商的培养

所谓情商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与驾驭,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耐受力。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工作量大,工作紧张,经常面对身心失衡、求医心切患者的冲动行为,此时护士若不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容易把不良的情绪转嫁于患者,造成不和谐的护患关系。若护士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换位思考,逆向思维,以愉悦的心态去面对问题,用心理过程影响生理过程,就会避免愤怒、紧张、忧虑等不良情绪。在自我情绪认知的基础上,护士还应学会控制情绪,学会自我调整和安慰,寻找正确的压力释放途径,将不良情绪适当转移和宣泄,提高受挫折的能力。因此,加强护士的情商培养,首先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情商所蕴含的各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在文化艺术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护士应广泛学习医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护理沟通学等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强化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德的熏陶,同时,注重社会交往、人际和情绪沟通,以提高人文素质,培养高情商。其次,要加强自我素质修养。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应培养广泛的兴趣,陶冶自己的情操,把所学的人文社会伦理知识和环境的熏陶内化为自己的性格、气质,善于吸收和学习身边及社会优秀人才的优良品质和思想理念,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修养。三是加强在职培训。当前影响护士的情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管理者要分析出影响护士职业心态的主要因素,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维护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注意教育管理与关心爱护二者兼顾。在临床工作中,当护士情绪出现问题时,管理者应当主动关心和帮助,让她们心情舒畅,然后用积极良好的情绪去影响患者,使患者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病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4]。

3.3 加强护士的礼仪培训

护理礼仪是护士在工作过程中,为了塑造个人和医院的良好形象,所遵循的尊重患者、尊重患者家属及其他工作人员的礼节和注重仪表、仪态、仪容等方面的规范和程序。护士礼仪是提升护士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护患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3.3.1 要注重护士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发生在护患沟通的最初阶段。良好的第一印象,对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护士与患者初次接触,要善于微笑,让患者从微笑中得到信任,看到真诚;要主动地进行自我介绍,使用亲切关爱的文明语言,使患者感到亲切、自然和被尊重,从而有效地减轻和消除紧张情绪。

3.3.2 要注意护士的仪表之美。

仪表包括人的服饰、仪容和姿态。护士应淡妆上岗,头发清洁,长度前不过眉,后不过肩,端庄大方。同时,统一着装,如护士的燕式工作帽,搭配上洁白的工作装,高雅圣洁;产科、儿科病区的护士着淡粉色工作装,能给产妇、患儿温暖、柔和及亲切感;白色、软底、坡跟工作鞋,搭配肉色袜,自然、和谐、大方。

3.3.3 要注意护士的举止之美。

举止指人们的仪姿、仪态、神色、表情和动作。护士在诊疗操作中应做到动作轻巧,节奏明快,行为规范,举止端庄、得体、文雅、适度,符合身份与场合,使患者与护士在交往中心理上呈现快乐、期望等情绪反应,从而使患者产生信赖感。

3.3.4 要注重护士的体态之美。

体态是展示自己才华和修养的重要外在形态,训练有素的护士体态有良好的站姿、端庄的坐姿、稳健的行姿、典雅的蹲姿。良好的体态语言可给人以温文而雅、彬彬有礼的美感,使患者在护士动态护理中感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6]。

3.4 掌握护士的沟通技能

3.4.1 要学会倾听。

护士的沟通交流能力,直接影响到护理服务质量。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集中注意力,不只是听对方的词句,还要通过对方的表情、动作等非语言行为,捕捉患者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注意对方说话的主题,耐心倾听。倾听时,不能轻易打断患者的话,不能转变话题,不能有不耐烦或厌恶的情绪。否则,患者就会感到不被尊重和重视。听完后,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同情和分享患者的快乐,但语言要有分寸,不能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这样患者才会从心理上得到被关怀的满足。

3.4.2 要掌握语言沟通艺术。

在临床工作中,护患之间通过语言传递信息,了解患者的思想、心理和病情变化,并做出详细而严谨的解释。语言沟通首先要称呼得体,要根据患者身份、职业、年龄的具体情况力求恰当、礼貌。护患沟通过程中,多使用礼貌性语言、保护性语言、安慰性语言,让患者感到温暖、亲切。如护士进入病房,微笑地向大家问一声“大家好”,简单的三个字,使患者心静轻松、愉快。对刚入院的患者,护士主动地自我介绍,“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有事尽管找好”,话虽短,但可以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

3.4.3 要加强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即通过仪表、面部表情、声音、身体姿势、眼神手势等来表达,要求护士举止端重、典雅、衣帽整洁、服装合体、面带笑容、充满自信,以便让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护士表情迎合应患者的心态,关心体察患者的表情变化。临床活动中护士友善的点头,轻盈熟练的技术操作,会使患者感到信任和安全。与患者交谈,护士要注意通过目光判断对方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此外,护士要注意和患者保持恰当的空间距离和身体朝向,避免让患者感到冷漠和局促。对活动困难的老人、儿童和需要帮助的患者,可适当地缩短距离,促进情感沟通[7]。

参考文献

[1]李凤香.服务文化和护患关系[J].实用医技杂志,2009,15(9):601602.

[2]秦玉菊,黄金.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的护患关系[J].现代护理,2008,14(2):174-175.

[3]杨凤杰,王淑荣,杨凤芹.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194.

[4]肖翠云.护士的情商与护患关系的探讨[J].当代护士,2008,14(1):103-104.

[5]刘洪斌.护患关系良性发展对护士的要求[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566-1567.

[6]马瑞.护理礼仪与护患沟通[J].中国社区基师,2008,10(9):161.

上一篇:融合模式下一篇:配电系统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