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作的阴道炎(精选10篇)
反复发作的阴道炎 篇1
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 (RVVC) [1]所产生的外阴灼痛感以及外阴瘙痒, 会使患者的情绪出现抑郁和焦虑[2], 甚至烦躁不安, 患者也会因此失去治愈的信心, 进一步给治疗带来难度[3]。现阶段, 对RVVC患者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心理干预和定期随访观察的研究并不多。为此, 我院针对RVVC患者给予了心理护理以及信息支持,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RVVC的患者118例, 就诊时间为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 其诊断符合标准。将118例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是对照组, 共59例;心理干预组, 共59例。剔除的标准分别是: (1) 文盲; (2) 家庭中无稳定的经济来源; (3) 近期内发生了苦难、扰乱、挫折等生活事件; (4) 有手术并发症史或麻醉史; (5) 有酒精或药物依赖史, 在近3个月中曾服用激素; (6) 有智能障碍或脑部疾病史; (7) 有精神病个人史和家庭史, 曾患焦虑抑郁症。
1.2 研究方法
1.2.1 采集资料
采用抑郁自评表 (英文简称:SDS) 和焦虑自评表 (英文简称:SAS) 。如果SDS的评分≥0.5, 那么可以确定为存在抑郁症;如果SAS的评分≥46, 那么就可以判断为存在焦虑症。两组患者都填三次的SDS和SAS, 分别是开始治疗后第6个月、开始治疗后第3个月以及治疗前1d。而且要进行访谈, 了解患者别的状况。
1.2.2 方法
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全身用药。具体方案是:先用治疗量, 就是每天分为二次服用伊曲康唑, 每次100mg, 连用2周。停药2周后, 开始长期坚持预防量, 每天两次口服伊曲康唑, 连用1周, 每月进行一次, 共进行6个月。总疗程是7个月。治疗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 还要进行三次心理干预, 分别是开始治疗后第6个月、开始治疗后第3个月、开始治疗前1d,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对照组只是指导其注意事项, 并解答其提问。干预方法如下:
1.2.2.1 健康教育:
主要针对患者本身, 还要对其丈夫进行教育。采用两种方法, 分别是集体进行和个别进行。在开始治疗后第6个月、开始治疗后第3个月、开始治疗前1d各进行一次, 每次保持半个小时。主要内容是:念珠菌属于人体正常菌群, 念珠菌群导致念珠菌外阴阴道炎。该种病菌分布在人体的阴道、泌尿道、皮肤、肠道和口咽部等部位[4]。这种病菌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致病, 条件是宿主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 患者才有可能得病。该种病不是传染病, 能彻底治愈。
1.2.2.2 心理治疗:
在日常医护工作时进行, 并贯彻其始终。在本次研究中, 医护人员要以理解和真诚的态度和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 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然后采取暗示、安慰、鼓励和解释等方法, 重点说明RVVC的长期治疗十分必要和该病具有反复发作这一特点。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要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 使患者的兴趣变得广泛, 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 和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 改善自我的形象。如此做的目的是使患者的安全感增加, 增强其自信心, 能解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1.2.2.3 建立随访制度:
在治愈1年后, 两组患者都要返院, 进行复查。对干预组还要进行心理咨询。
1.2.2.4 社会和家庭支持治疗:
主要针对配偶进行, 还要对父母进行。在治疗开始后第3个月和治疗前1d各进行一次, 每次进行半小时。主要内容是:要求父母和和配偶在患者治疗期间, 给患者以信心和温暖, 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照顾患者和体贴患者。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0.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F检验和t检验, 计量资料用χ2进行检验, 用表达计量资料。
2 结果
2.1 表1是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情况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 经过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以及年龄和病程, P>0.05, 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前后SDS和SAS评分对比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干预组在三个时间段内, SAS的评分经两两对比发现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SDS的评分, 治疗前与另外两个时间段对比,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但治疗开始后3个月和开始后6个月对比则P>0.05, 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RVVC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一般都患有抑郁和焦虑症。近些年的研究表明, 消极情绪包括抑郁和焦虑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从而加重病情。主要的原因是:RVVC患者长期性外阴瘙痒、白带增多、且外阴局部存在明显的灼痛感, 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误以为自身患有性传播疾病, 由此导致患者出现心理上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尤其是治疗开始后3个月内, 在这期间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最明显, 因此是最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在我院本次临床研究过程当中发现:接受治疗6个月之后,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护理, 使得患者有关反复发作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疾病的认知更加的准确。同时, 护理人员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 能够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良好的信息支持, 使患者对于临床护理以及治疗的配合度更高, 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而言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以及信息支持对于改善反复发作念珠菌外阴道炎患者心理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而言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能够树立患者信心, 对于提高此类疾病治疗效果而言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摘要:目的 了解反复发作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 (也就是RVVC患者) 在患病期间以及入院治疗期间, 抑郁和焦虑等情绪的变化以及心理干预对其所产生的作用。方法 将118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 每组患者各计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7个月的药物治疗, 干预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 接受心理干预。分别在治疗前1d、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进行SDS和SAS评分, 加以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 RVVC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时都存在抑郁和焦虑等症状, 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这种情绪。在治疗开始后第3个月, 心理干预的效果最明显。结论 应该重视RVVC患者的心理状况, 在治疗时以心理干预作为辅助的治疗方式, 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反复发作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心理干预,信息支持,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宁玉梅, 吕玲, 杨艳宏.心理干预改善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 4 (4) :284.[1]宁玉梅, 吕玲, 杨艳宏.心理干预改善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6, 4 (4) :284.
[2]郭逸麟.反复发作外阴阴道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学 (医学专业) , 2011 (14) :279.[2]郭逸麟.反复发作外阴阴道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学 (医学专业) , 2011 (14) :279.
[3]田玉燕, 申海霞.反复发作外阴阴道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 2002, 9 (10) :142.[3]田玉燕, 申海霞.反复发作外阴阴道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乡村医药, 2002, 9 (10) :142.
[4]张帝开, 李秀云, 杨冬梓, 等.反复发作的幼女外阴阴道炎病因与治疗方法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7) :452.[4]张帝开, 李秀云, 杨冬梓, 等.反复发作的幼女外阴阴道炎病因与治疗方法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7) :452.
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要治疗阴道炎 篇2
我今年79岁,患尿道炎八九年了,从未治愈过,总是反复发作,打吊针服抗生素治疗一停药又复发,而且小便又急又频又痛,有时还失禁,一年到头过不了几天好日子。请问:这病应怎样治疗?
九江市·黄××
黄××同志:
从来信看,你确实患有尿路感染而且反复发作,但你只对尿路感染进行了治疗,而未对老年性阴道炎进行治疗,所以会反复发作。其实,若在治疗尿路感染的同时对老年性阴道炎也进行治疗,治疗后并注意预防,就不会反复发作了。鉴于此,我建议如下:
一、发病时:①可选用你曾用过的抗生素中的一种口服,不必打吊针,同时加用甲硝唑片。②多喝水。③注意外阴清洁,每天洗两次。④同时切实治疗老年性阴道炎。
二、未发病时:坚持治疗与预防老年性阴道炎。
三、老年性阴道炎的防治方法如下:①开始时用雌激素片,如乙烯雌酚片1片塞阴道,每周2次,共用4次就可以了。但在用雌激素前必须经医生作妇科检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必须注意,即使用也不能长期反复用。②口服尼尔雌醇片(又称维尼安)或利维爱片,同样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③选用下列保健措施:一是多吃豆类制品,如豆浆、豆腐、大豆等;二是吃一种植物雌激素制品,叫欣丽康,是上海生产的。
四、防范措施:①注意阴部的清洁卫生,以减少外阴口的细菌繁殖,应做到早晚各清洗外阴一次。②坚持多饮水。③内裤应经常换洗。不宜穿尼龙(化纤)内裤,最好穿宽松、透气及吸湿性良好的棉质内裤。④戒除憋尿习惯,有尿要及时解。
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探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144例盆腔炎患者, 其年龄跨度在25~36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0.6岁。其中, 没有孕产史, 但是有过性生活的患者有70例, 其余74例患者有过孕产史。患者到我院进行治疗检查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 其中主要以小腹疼痛和腰痛为主, 还有部分患者伴有白带增多的症状。有39例患者在月经来潮时出现明显的痛经现象, 有56例患者还存在月经失调的情况。除此之外, 有8例患者曾经有过宫外孕的病史。对所有患者进行B超检验时可见输卵管性反应的患者有25例, 炎性肿块的患者有36例, 卵巢囊肿的患者24例, 盆腔积液的患者有67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中医、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年龄、营养状况均无太大差异, 不对该研究造成大的影响, 因而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14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 中医治疗组72例, 西医治疗组72例。两组均需经过历时14d左右的治疗疗程之后, 再进行全面的观察与治疗, 最后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身体的恢复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对。
中医治疗组:主要选用盆炎汤对患者进行治疗, 该药方的主要成分包括:川芎12 g、当归15 g、、赤芍15 g、丹参12 g、红花15 g、桃仁10g、五灵脂12 g、延胡索15 g, 使用的此类药物主要用于患者的活血化瘀。除此之外, 患者还要加服:川楝子15 g、香附12 g、柴胡9g、车前子15g、王不留10g、砂仁10g、木香10g等, 舒肝理气、利水通络之品。或加服:白勺20g、熟地15g、枣仁18g等, 养精血、补肝肾, 以荣冲任, 扶正以加强去邪之力。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 还可以酌情加减药方剂量。患者每天服用一剂, 1个月为一疗程。
西医治疗组:主要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必要的时候还要使用外科的刮治手术进行辅助治疗。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和休息。患者的其他合并用药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显效:患者的身体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的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基本消失, 在治疗之后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且治疗之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有效:指的是患者的身体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减轻趋势, 极少数的患者在治疗后引起轻微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无变化:患者在治疗后并且没有变化。进展: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主要通过采用统计软件包对不同组别的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比对, 进而采用二次回归成像法以及χ2值可行性检验法对离散的资料进行检验, 最后再用函数的形式加以反应。
2 结果
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 西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1.94%, 由此可见, 中医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流学指标的变化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盆腔炎是一种女性身上较为常见的发生在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生殖道以及盆腔腹膜上的疾病, 该病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生殖系统的环境遭到破坏, 进而使患者自我防御能力降低而造成的。
3.1 盆腔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由于盆腔炎的复发率很高, 患者的免疫力较差, 因而一旦出现一定的诱因, 就会导致其产生应激的发作现象。部分患者在一年内都会多次复发, 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盆腔炎反复发作的原因主要包括: (1) 患者在盆腔炎的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就没有得到彻底的、妥善的治疗, 由于各种原因, 患者只是在体征稍微正常之后就放弃了治疗, 因而其病情并未得到根治。还有患者没有坚持完整个疗程, 从而导致治疗中的患者抗生素的用量不足。 (2) 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操作手段不够规范。由于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 手术器具、手术室的消毒不够严格、规范, 从而导致了患者由于手术环境的不洁问题, 引发继发的感染, 如各种宫颈手术、宫腔手术等, 都容易造成患者局部感染进而引起盆腔炎复发。 (3) 生殖道感染治疗不全面:由于该病主要是由上生殖道的炎症引起, 因而许多患者忽略了下生殖道的感染情况, 但是, 重度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炎、阴道炎、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都会引起患者的盆腔炎复发。 (4) 性生活糜烂。盆腔炎主要是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女性身上, 由于患者性交年龄过早, 或者有多个性伴侣、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性生活过频等都有可能造成盆腔炎的复发。 (5) 经期不注意卫生。例如患者在月经来潮期间不使用干净的卫生巾、经期卫生习惯不良、经期坐浴、经期性交等都会造成盆腔炎复发[3]。
3.2 减少盆腔炎复发的措施
3.2.1 加强康复期的巩固治疗
由于盆腔炎的复发率较高, 并且引发因素较为复杂, 因而在今年的研究中显示, 加强对患者盆腔炎康复阶段的巩固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这就要求患者在治疗中要注意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 适当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 在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之后还应该进行一定时间的巩固治疗, 以防止该病的复发。后续的治疗主要分为针对病因的辩证治疗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辅助治疗两个部分[4]。
3.2.2 注重患者的心理治疗
由于该类病的病患的病程较长, 而且病情容易反复, 因此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时有抵触的心理和怀疑的情绪。医务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多的和患者进行沟通, 及时了解其需要, 耐心的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 说明治疗的必要性, 使患者充分了解到疗法的优越之处, 从而减少病患的恐惧与顾虑情绪,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2.3 做好预防措施
针对盆腔炎的诱发因子以及感染途径, 应该制定系统、全面、可行的预防措施, 以避免患的接触各种可能的诱发因素。要加强对患者的性知识的教育, 包括经期卫生、避孕措施等。除此之外, 还要教育女性, 虽然现在所处的是一个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环境, 女性还是应该避免熬夜、喝酒, 并且自尊自爱。良好的生活习性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 保证其身体的健康。
摘要:目的 研究通过采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患者盆腔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本医院144例盆腔炎患者, 通过采用中医、西医治疗的方式进行分组, 中医治疗组72例, 西医治疗组72例, 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中医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 西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1.94%, 由此可见, 中医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 采用中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盆腔炎患者恢复表现较好。因而, 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 采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盆腔炎, 对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关键词:盆腔炎,发作,中医
参考文献
[1]孙秋颖.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 :143-144.
[2]许琼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 (10) :1108-1109.
[3]李健琼, 李玲.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4) :659-661.
咳嗽反复发作需警惕 篇4
1.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以夜间多发,严重者影响睡眠质量。与哮喘不同的是,患者没有明显的喘息、气促等症状。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都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不少老年朋友将其误认为慢性支气管炎而服用多种抗生素,不仅疗效欠佳,还可导致细菌耐药和人体的菌群失调。
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老年朋友因戴假牙或其他原因导致口腔卫生状况欠佳、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导致胃酸反流以及食管运动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均可导致咳嗽,并常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症状。咳嗽多发生在日间和直立位,进食酸性、油腻食物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引起的咳嗽 不少老年朋友患有高血压,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是一种经济且疗效良好的降压药物,美中不足是有10%~30%的患者服用该类药物后会出现咳嗽。干咳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停药4周后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因此,当患者出现干咳,同时又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时,应注意排除此类原因。
4.气管异物 老年朋友因为咽反射减弱,对咽后壁刺激不敏感,易导致食物或其他物质进入气管。如患者有脑卒中后遗症伴吞咽功能障碍,误吸时有发生。进入气管的食物、异物逐渐机化,造成气管狭窄,同时对气管不断产生刺激,导致咳嗽的发生。常有老人说“一喝水就咳嗽”,或“一吃饭就咳嗽”,大多是食物误入气管诱发的咳嗽。更有老年人因慢性咳嗽就诊,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在气管内取出假牙、瓜子仁、小骨片等异物。
5.支气管结核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力下降,年轻时感染或潜伏在体内未发病的结核菌开始死灰复燃,支气管结核在X线胸片和CT上常无明显异常的改变,易误诊或漏诊。支气管结核的主要症状也是慢性咳嗽,同时可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部分咳痰或咯血的患者,在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
6.支气管肺癌 咳嗽可能是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首发症状。支气管肺癌初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如有长期吸烟或油烟、粉尘接触史,家族中有肺癌病史者以及刺激性干咳伴有痰中带血、胸痛、消瘦等症状,或原有的咳嗽性质发生改变时,应注意排查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性。
总之,咳嗽的种类很多,引起咳嗽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老年患者出现干咳时应注意查明原因,及时就诊和进行排查,以免延误病情。
反复发作的阴道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反复发作的胃溃疡患者130例,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25~71岁,中位年龄42.3岁;溃疡直径2.5~22.3mm;数目1~5个;病程18个月~15年,平均病程9.8年。排除穿孔、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及其他并发症者。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外科手术治疗)68例和非手术组(非手术治疗)6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临床状态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组:
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根据消化道重建方法的不同,分别采用BillrothⅠ或BillrothⅡ术式重建消化道[2]。(1)BillrothⅠ:保留幽门,于胃小弯侧双层缝合,胃大弯侧与十二指肠吻合,可选择一次性切割吻合器在胃大弯侧后壁与十二指肠残端完成消化道重建。(2)BillrothⅡ:用屈氏韧带以远10~15 cm处空肠,经结肠前提起与胃残部吻合;或用屈氏韧带以远6~10 cm处空肠,经结肠后肠系膜打开的孔洞中提起与胃残部吻合,从而重建消化道的功能。有时亦用吻合器在胃大弯侧后壁与空肠吻合完成消化道的重建,适当关闭肠系膜间隙。
1.2.2 非手术组:
采用抗幽门螺杆菌(Hp)、质子泵抑制剂(PPI)、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以结束后症状减轻程度以及胃镜检查结果判定。显效: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胃镜检查结果由Ⅰ、Ⅱ级转为0级,或者由Ⅲ级转为Ⅰ级以上;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胃镜检查由原Ⅱ级转为Ⅰ级或由Ⅲ级转为Ⅱ级;无效:患者症状减轻不明显,胃镜检查原来的等级保持不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及12个月复发率比较
手术组总有效率和12个月复发率均优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非手术组比较,*P<0.05
2.2 并发症
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9%低于非手术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对胃溃疡的治疗多采用抗Hp、胃黏膜保护
注:与非手术组比较,*P<0.05
剂、PPI及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非手术治疗。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部分患者有较高的复发率,同时伴有胃溃疡的反复发作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胃溃疡反复发作患者予反复内科治疗不仅延误了患者病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且即便之后再行手术治疗,也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导致并发症增加,甚至可能引起患者死亡。对于经严格内科治疗反复发作的胃溃疡患者,争取尽快施以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既具很高的治愈率,且可减少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
本结果显示,手术组总有效率及12个月复发率均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疼痛、上腹饱胀、出血以及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效果好,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与十二指肠溃疡不同,有研究表明,90%的胃溃疡发生于胃窦部。胃溃疡发生时与胃排空迟缓有一定的关系,当因胃蠕动减慢而导致食物滞留于窦部时,受膨胀和蛋白分解产物的不断刺激,从而引起窦部不断地释放促胃泌素,增加胃酸分泌,从而形成溃疡。通过手术治疗不仅切除了溃疡病灶和溃疡的好发部位,且同时可切除胃窦部,从而可消除由G细胞分泌胃泌素而引起的胃酸分泌;同时,切除部分胃体后可减弱胃部神经性分泌功能,从源头上切断胃溃疡发生的可能。因而,手术治疗比非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笔者认为,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胃溃疡时,对于术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溃疡的部位及性质来决定,一般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1)治愈溃疡的同时,应尽可能切除病灶,以防漏诊和恶变;(2)应尽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所选的手术方式应尽可能的符合生理要求,同时安全、简便易行。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方法可完全满足要求,手术的方式应在基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前提下,逐渐完善。总之,在患者发生胃溃疡时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于反复发作胃溃疡患者行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金荣,袁远程,潘清文.手术治疗胃溃疡88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133-134.
[2]郭建国.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29-30.
反复发作的阴道炎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2-2013年收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0例, 按照患者复发次数分为反复发作组 (观察组38例) 和稳定组 (对照组32例) 。
入选标准:按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寄生虫病学分会、传染病学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办法》, 观察为确诊复发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对照组为初发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排除乙型肝炎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原发性肝癌患者。
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后,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 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现病史、用药史、社会心理因素、家族史等情况进行调查, 具体项目:年龄、性别、家族史、精神刺激、肝损药物、过度劳累、饮酒、甜食摄入、手术创伤、HBV-DNA定量、油脂摄入、病程。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 以95%为可信区间, 计算结果显示P<0.05时, 表示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准确率为计数资料, 组间比较方法为χ2检验。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复发的因素有家族史、精神刺激、肝损药物、过度劳累、饮酒、甜食摄入、手术创伤、HBV-DNA定量高等,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见表1。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弥漫性、进行性肝损伤疾病, 肝细胞广泛结节性增生、纤维化、变性、假小叶形成, 是肝硬化的典型病理改变, 可以将其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失代偿期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乙型肝炎感染时间越长[3], 其发展为肝硬化的概率越高。临床实践证明, 我国近年来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很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曾有调查显示, 乙型肝炎5年生存率70%左右, 其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性感染、肝性脑病等[4]。这是因为肝硬化等肝功能严重损害患者, 肝脏蛋白合成明显减少, 机体免疫力下降, 容易并发感染, 可引起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有资料报道, 乙型肝炎反复发作几率越大, 对患者预后及生存产生影响越明显, 本文对肝硬化稳定发作和反复发作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多样。 (1) 精神刺激、精神紧张也是导致患者容易复发的刺激因素, 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能兴奋交感神经-肝肾上腺髓质系统[5], 降低肝脏血流量, 加重肝脏血液循环障碍, 导致肝硬化反复、持续发作。因此肝硬化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态度, 调整自身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 (2) 饮酒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有相关性, 饮酒频率与酒精度数升高, 使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危险性增加, 酒精能增加患者对HBV、HCV病毒的易感性[7], 促使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3) 饮食习惯中, 主食、水果、蛋类、蔬菜和饮水习惯与慢性肝硬化反复发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甜食摄入有相关性, 这是因为患者摄入甜食以后, 肝脏合成糖原增加[8], 加重肝脏负担。指导患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少食多餐, 减少对肝脏造成负担的食品摄入[9]。 (4) HBV定量高也是影响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显示HBV复制水平较高的慢性炎症不低对抗病毒药物反映, 肝组织炎性反应更为明显[10]。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 肝细胞内可以查到HBV, 提示病毒感染也参与肝硬化患者的复发[11], 将肝功能指标升高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是不够的, 应同时将病毒复制作为判断肝病活动性的主要依据。 (5) 病程也是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 随着病程延长, 肝硬化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下降, 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生命能力及躯体功能, 随着病程延长,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出现下降, 并发症不断增多。 (6) 油脂摄入患者肝脏负担, 也是影响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 体力劳动, 患者身体不能得到及时休息, 加重肝脏的负担, 应鼓励患者适当劳动, 减少体力消耗, 减轻肝脏负担。肝脏手术史直接对肝脏造成损伤, 肝功能受到影响, 也引起患者出现反复复发。 (7) 肝硬化失代偿期, 大量应用利尿剂和放腹水, 会引起患者出现循环血量减少, 引起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氨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患者肝性脑病性昏迷, 预后较差, 因此为避免患者反复发作所引起的并发症, 要对患者进行预防干预。
对于高复发危险组和稳定组患者, 我们都需要进行预防干预,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反复复制, 炎性反应反复作用, 最终导致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演变为失代偿肝硬化, 最终进展为肝癌, 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使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复发率下降, 干扰素治疗后10%~15%的患者HBs Ag清除, 特别是长效干扰素的应用, 半衰期延长[12], 在体内发挥抗病毒作用持久, 提高了治疗效果。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患者经过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等核酸类似物治疗后, 肝组织学改善, 病毒水平降低, 转氨酶恢复正常, 普遍认为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是抑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有效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全面的HBV感染标志物检测, 指导抗病毒治疗, HBV含量变化受患者机体免疫力、病毒逃避宿主、重叠感染、饮食、精神因素多种因素影响。
反复发作的阴道炎 篇7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
现阶段,乙型病毒性肝炎已发展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之一,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1]。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国内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约为10%,且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率较高[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均会导致病情进展,逐步演变为肝纤维化,最终进展为肝硬化,病情反复发作[3]。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4]。本文分析了65例反复发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65例首次发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反复发作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5例为试验组,并以同期收治的首次发病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5例为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男41例,女24例,年龄38~74(62.0±7.2)岁;所有患者反复发作次数均在3次以上(包括3次)。对照组男42例,女23例,年龄38~74(62.3±7.1)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作。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规定的判断标准:(1)含明确乙型肝炎病史;(2)临床表现出脾肿大、肝功能减退、脾亢等症状;(3)实施CT、B型超声、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肝硬化征象;(4)血清检查结果显示,血清酶含量明显提升,血清胆红素含量明显提升[5]。
1.3 方法
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可能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因素,主要涉及病程、手术创伤、肝损伤药物应用、乙肝病毒DNA定量、过度劳累、甜食摄入过量、饮酒史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病程≥5年、手术创伤、肝损伤药物应用、乙肝病毒DNA定量高、过度劳累、甜食摄入过量、饮酒史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全球性传染性疾病[6]。该病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均有可能导致患者病情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7]。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国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年内生存率为70%左右[8]。而且,一旦患者出现乙型肝炎肝硬化,会导致其发生激发性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增加患者临床治疗难度,提升病死率[9]。临床上大量实践证明,对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因素进行归纳,从而尽早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和干预,在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0]。
本文分析了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与首次发作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病程≥5年、手术创伤、肝损伤药物应用、乙肝病毒DNA定量高、过度劳累、甜食摄入过量、饮酒史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有研究认为,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是病程[4],随着患者病程的增加,其生活质量会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躯体功能、生命能力等,导致其出现众多并发症,增加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危险性,此外,手术创伤会损伤肝脏,影响肝功能,致使患者病情反复发作。肝损伤药物的应用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患者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大量使用放腹水、利尿剂,会减少循环血量,致使其出现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增加肝硬化反复发作危险性;而且,一旦慢性肝炎患者乙肝病毒DNA定量处于较高水平,会降低其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肝组织炎性反应,加重肝功能损伤,致使肝硬化反复发作。此外,有研究认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可在肝细胞内检查到乙肝病毒[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肝硬化反复发作的过程中,病毒感染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过度劳累会致使肝脏负担加重,且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致使肝硬化反复发作,因此,应鼓励患者适当劳动,减轻肝脏负担。一般来说,患者肝硬化反复发作时,会提升肝脏糖原合成含量,因此,一旦甜食摄入过量过多,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特别是对伴有糖尿病肝病的患者,甜食摄入量过多会加剧肝脏负担,致使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此外,随着患者饮酒频率的增加,其出现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概率也不断提升。
针对上述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因素,笔者认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预防干预,如实施全面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抗病毒治疗;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应用干扰素治疗,能降低复发率,尤其是长效干扰素,能延长半衰期,抗病毒效果更为持久等。
综上所述,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因素包括病程、手术创伤、肝损伤药物应用、乙肝病毒DNA定量高、过度劳累、甜食摄入过量、饮酒史等,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减少或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控制乙型肝炎肝硬化发作次数,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广松.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137-138.
[2]张国顺,马利转,王玉兰,等.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39(3):587-589.
[3]朱顺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5):51-53.
[4]刘景春.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9):33-35.
[5]秦金环.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83-84.
[6]赵荣.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9):77.
[7]范文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8):100-101.
[8]牛卫理,刘涛.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1):103-104.
[9]闫玉霞.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探析[J].临床医学,2014,34(4):28-29.
反复发作的阴道炎 篇8
关键词:小儿哮喘,反复发作,匹多莫德,孟鲁司特,临床效果
反复发作性哮喘是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儿童哮喘疾病, 其主要由气道内发生的慢性炎性反应所导致, 哮喘发作对患儿的肺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1]。小儿反复发作性哮喘涉及到的病因较多, 如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过度表达、慢性炎症对气道长时间侵袭, 都会导致肺功能降低以及引起气道重塑, 所以改善患儿呼吸质量已成为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案[2]。我院对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在儿科就诊的反复发作哮喘患儿采用匹多莫德联用孟鲁司特, 发现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 年6 月—2014 年6 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144 例反复发作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儿70 例, 女30 例, 男40 例;最小年龄为1 岁, 最大年龄为8 岁, 平均年龄为 (4.9±1.6) 岁;病程0.5 年~3 年, 平均 (1.6±0.4) 年。治疗组患儿74 例, 女32 例, 男42 例;最小年龄为1 岁, 最大年龄为9 岁, 平均年龄为 (5.1±1.3) 岁;病程1 年~3 年, 平均 (1.8±0.5) 年。2 组患儿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 如氨茶碱、抗生素、β2受体拮抗剂以及糖皮质激素, 缓解期则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 其中匹多莫德分散片 (北京郎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60718) 用法用量为每次400 mg口服, 每天1~2 次;孟鲁司特咀嚼片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J20130054) 用法用量为每次5 mg口服, 早晚各1次, 睡前服用。共治疗12 周。
1.3 临床效果评价所有患儿进行为期1 年的随访, 详细记录患儿随访期间哮喘发作次数、无症状天数以及再次就医次数等情况。根据患儿具体病情控制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其中显效指患者规范化治疗2 个月至随访结束期间哮喘发作次数0 次或1 次;有效指患儿规范化治疗2 个月至随访结束期间哮喘发作次数2~3 次, 且哮喘发作症状均较前减轻;无效:指患儿哮喘症状未见显著改善或较前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2 组患者就医次数和无症状时长比较治疗组患者就医次数以及无症状时长分别为 (2.2±1.0) 次和 (318.9±9.6) d;对照组患者就医次数以及无症状时长分别为 (5.2±2.1) 次和 (307.6±10.2) d, 2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u值分别为-11.039, 6.849, P值分别为0.000, 0.000) 。
3 讨论
反复发作性哮喘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 患者在给予氨茶碱、抗生素、β2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以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等治疗后发现其临床效果不尽理想, 且具有反复发作的迹象[3]。小儿反复发作哮喘主要原因可能包括:①多种细胞和炎症因子共同作用。②哮喘发病时间较长, 患儿抵抗力降低, 较易出现呼吸道感染, 而感染状态下较易诱发哮喘。
孟鲁司特是一种具有强效性、高耐受性和高选择性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对气道内平滑肌细胞白三烯产生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均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进而改善血管渗透性以及缓解呼吸道水肿, 在预防和控制支气管痉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4]。匹多莫德为一种二肽免疫调节剂, 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及改善肺功能等作用, 因此匹多莫德可有效提高反复发作性哮喘患儿的免疫力, 增强其抗感染能力。
综上所述, 匹多莫德联用孟鲁司特在治疗小儿反复性哮喘方面临床效果明显, 可有效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上述两种药物联用为临床治疗小儿反复性哮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选择,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潮青, 罗学虹, 陈宜升.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8) :1204-1205.
[2]王明华.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13) :3045-3046.
[3]王文辉.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23) :3562-3564.
用了药,为何痛风仍反复发作 篇9
周先生今年51岁,3个月前因左足跖趾关节肿痛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痛风,医生当时给予止痛药、秋水仙碱、碳酸氢钠等药物治疗,疼痛很快减轻。因此,周先生认为痛风已完全治好,未再去医院复诊。近日周先生因外出应酬,再次出现左足跖趾关节肿痛,到医院就诊后,医生诊断为痛风急性发作。周先生看到诊断后很纳闷:痛风不是治好了吗,怎么还会复发?怎样才能预防复发呢? 对此,医生给他做了详细解释。
痛风是体内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是由遗传特征决定的。因此,痛风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终身疾病。当然,治疗也就是长期和终身的。周先生在第一次发作时应用的止痛药、秋水仙碱和碳酸氢钠等,是为了快速控制关节炎症,减轻疼痛症状,属于痛风的急性期治疗。在痛风的急性期治疗后,还应该接着应用控制血尿酸水平的药物,以免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再次导致痛风发作。因此,可以说,在痛风发作期的急性期用药是好一时,而不能好一世。
那么,怎样才能预防痛风的再次发作呢?实际上这包括一个整体的治疗,如药物的应用、饮食的控制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等。
在痛风急性發作期后,医生会进一步给病人使用控制血尿酸水平的药物,这是预防痛风反复发作的关键手段。当前,控制血尿酸水平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 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该药对于尿酸合成增多的病人效果好,同时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也可以应用,但剂量要适当调整。其缺点就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包括有些病人应用后会出现过敏、肝功能受损和白细胞减少等。 因此,应用别嘌醇时,要注意监测肝功能和白细胞水平的变化。
* 一类是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如痛风利仙。该药对于尿酸排泄障碍的病人效果好,同时其发生过敏、肝功能受损和白细胞减少的机会也远较别嘌醇少。但是,肾功能严重受损(内生肌酐清除率在30毫升/分钟以下)的病人不建议使用,有肾结石的病人在应用时也应谨慎,因为该药有可能促进结石的增长。建议病人在应用痛风利仙时,注意监测尿酸的水平和尿量情况,必要时定期进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以免尿酸结石生成。
一般地说,降血尿酸的药物应该在痛风急性期发作控制后1周左右开始应用,因为在急性期应用可能会导致转移性关节疼痛,即痛风发作加重。血尿酸水平控制稳定的病人,可以在饮食控制稳定的基础上慢慢减少用药的剂量,但不能突然停止用药,因为这样可能使短期内血尿酸升高,从而导致尿酸在关节中沉积而使痛风急性发作。少数饮食控制较好的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停用降血尿酸药物。
反复发作的阴道炎 篇10
关键词:反复发作,阑尾炎,常规手术,改良式手术,效果
阑尾炎 (appendicitis) 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急腹症, 其治疗方法分为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两种方法。不少患者因出于对外科手术的恐惧, 因此选择以内科保守法进行治疗。但由于对病症重视程度不够, 在症状缓解后即放弃治疗, 导致该病反复发作, 并形成慢性反复发作性阑尾炎, 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1]。对于反复发作性阑尾炎 (recurrent appendicitis) , 提倡以手术法进行治疗, 以彻底清除病灶。以往临床上常通过传统手术法治疗患者病症, 但不少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在此次调查中, 我院重点探讨改良式手术治疗反复发作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并与传统手术法相比较, 以确定反复发作性阑尾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具体情况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反复发作性阑尾炎患者作为对象, 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 选择改良式手术进行治疗。男28例、女22例, 患者年龄10~72岁, 平均年龄为 (44.9±3.4) 岁;对照组患者50例, 选择传统手术法进行治疗, 男30例、女20例, 患者年龄为8~76岁, 平均年龄为 (50.3±2.4) 岁。两组患者对于分组情况知情无异议, 且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改良式手术治疗方法
术前患者静脉滴注青霉素960万U加替硝唑200 m L。术中保护切口, 将外翻的腹膜固定于护皮巾上, 避免受到污染。吸引器将阑尾周围渗出的脓液吸除干净, 以4号丝线结扎阑尾系膜;以7号与4号丝线结扎阑尾残端。在无渗血情况后, 以系膜就地覆盖阑尾, 同时以网膜覆盖阑尾残端。以2%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 后通过盐水纱布将腹腔擦拭干净。在无渗血情况后关闭腹膜, 再次以2%甲硝唑溶液清洗切口, 并逐层缝合腹壁。
1.2.2 对照组传统式手术治疗方法
术前患者静脉滴注青霉素960万U加替硝唑200 m L。以7号丝线结扎阑尾残端, 在回盲部远端水肿较轻处行荷包包埋, 阑尾系膜一同结扎于缝线上, 于回盲部放置一根引流管, 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冲洗, 并逐层缝合腹壁。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 d下床活动, 预防腹腔粘连。同时静脉滴注青霉素960万U加替硝唑液200 m L, 预防感染, 术后1周可拆除包扎。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行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了有效的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中, 出现创口感染1例, 其感染率为2%;对照组50例患者中, 出现创口感染10例,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0%, 两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余患者均顺利拆线出院, 无不良反应发生。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阑尾炎是指阑尾由于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 发病时可出现明显的腹部疼痛, 如不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 可造成腹腔感染, 并引发新的疾病。部分患者对于阑尾炎知识不了解, 在临床治疗中因治疗不彻底而造成疾病反复发作, 进而形成反复发作性阑尾炎[2,3]。慢性反复发作性阑尾炎不仅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 同时也增加了治疗难度。为了彻底清除病灶, 临床上建议通过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4]。在此次调查中, 我们主要探讨常规手术方法及改良式手术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传统手术治疗法主要通过强行包埋阑尾残端, 以防止粪漏及盆腔粘连。但由于阑尾残端与回盲部组织水肿脆弱, 若仍强行进行荷包包埋, 可对肠管造成损伤, 且将阑尾系膜与荷包一同结扎后, 因张力过大造成结扎线撕脱, 并使得大多胶管流出, 对切口愈合造成不良影响。而改良手术则以网膜对阑尾系膜及残端进行覆盖, 同样可达到预防盆腔粘连的目的, 同时该种操作法可减少水肿组织的张力, 避免结扎线撕脱, 减少对切口愈合造成不良影响, 改善患者预后, 促进患者康复。
由本研究可知, 常规手术法及改良式手术均可对慢性反复发作性阑尾炎进行有效的治疗, 但以改良式手术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其中,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可见改良式手术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以改良式手术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性阑尾炎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预后, 促进患者康复。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杜胜强, 马芳媛.反复发作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2, 19 (1) :44-45.
[2]石必传.改良式腹直肌外缘切口手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 2012, 31 (34) :38, 40.
[3]Shiryajev YN, Volkov NN, Kashintsev AA, et al.Appendectomy and resection of the terminal ileum with secondary severe necrotic changes in acute perforated appendicitis[J].Am J Case Rep, 2015, 16: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