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作胃溃疡

2024-05-29

反复发作胃溃疡(精选10篇)

反复发作胃溃疡 篇1

胃溃疡是临床上消化系统的常见和多发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胃溃疡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方法,虽然非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无需手术为很多患者所接受,但其复发率高,且存在并发症和恶变的可能[1]。本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反复胃溃疡发作患者68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反复发作的胃溃疡患者130例,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25~71岁,中位年龄42.3岁;溃疡直径2.5~22.3mm;数目1~5个;病程18个月~15年,平均病程9.8年。排除穿孔、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及其他并发症者。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外科手术治疗)68例和非手术组(非手术治疗)6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临床状态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组:

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采用胃部分切除术,根据消化道重建方法的不同,分别采用BillrothⅠ或BillrothⅡ术式重建消化道[2]。(1)BillrothⅠ:保留幽门,于胃小弯侧双层缝合,胃大弯侧与十二指肠吻合,可选择一次性切割吻合器在胃大弯侧后壁与十二指肠残端完成消化道重建。(2)BillrothⅡ:用屈氏韧带以远10~15 cm处空肠,经结肠前提起与胃残部吻合;或用屈氏韧带以远6~10 cm处空肠,经结肠后肠系膜打开的孔洞中提起与胃残部吻合,从而重建消化道的功能。有时亦用吻合器在胃大弯侧后壁与空肠吻合完成消化道的重建,适当关闭肠系膜间隙。

1.2.2 非手术组:

采用抗幽门螺杆菌(Hp)、质子泵抑制剂(PPI)、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以结束后症状减轻程度以及胃镜检查结果判定。显效: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胃镜检查结果由Ⅰ、Ⅱ级转为0级,或者由Ⅲ级转为Ⅰ级以上;有效: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胃镜检查由原Ⅱ级转为Ⅰ级或由Ⅲ级转为Ⅱ级;无效:患者症状减轻不明显,胃镜检查原来的等级保持不变。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及12个月复发率比较

手术组总有效率和12个月复发率均优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非手术组比较,*P<0.05

2.2 并发症

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9%低于非手术组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对胃溃疡的治疗多采用抗Hp、胃黏膜保护

注:与非手术组比较,*P<0.05

剂、PPI及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非手术治疗。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部分患者有较高的复发率,同时伴有胃溃疡的反复发作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胃溃疡反复发作患者予反复内科治疗不仅延误了患者病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且即便之后再行手术治疗,也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导致并发症增加,甚至可能引起患者死亡。对于经严格内科治疗反复发作的胃溃疡患者,争取尽快施以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既具很高的治愈率,且可减少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3]。

本结果显示,手术组总有效率及12个月复发率均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疼痛、上腹饱胀、出血以及穿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效果好,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与十二指肠溃疡不同,有研究表明,90%的胃溃疡发生于胃窦部。胃溃疡发生时与胃排空迟缓有一定的关系,当因胃蠕动减慢而导致食物滞留于窦部时,受膨胀和蛋白分解产物的不断刺激,从而引起窦部不断地释放促胃泌素,增加胃酸分泌,从而形成溃疡。通过手术治疗不仅切除了溃疡病灶和溃疡的好发部位,且同时可切除胃窦部,从而可消除由G细胞分泌胃泌素而引起的胃酸分泌;同时,切除部分胃体后可减弱胃部神经性分泌功能,从源头上切断胃溃疡发生的可能。因而,手术治疗比非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笔者认为,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胃溃疡时,对于术式的选择,应该根据溃疡的部位及性质来决定,一般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1)治愈溃疡的同时,应尽可能切除病灶,以防漏诊和恶变;(2)应尽量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所选的手术方式应尽可能的符合生理要求,同时安全、简便易行。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方法可完全满足要求,手术的方式应在基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前提下,逐渐完善。总之,在患者发生胃溃疡时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于反复发作胃溃疡患者行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金荣,袁远程,潘清文.手术治疗胃溃疡88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133-134.

[2]郭建国.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1):29-30.

[3]李洪文,鲁美蓉,刘建平,等.胃溃疡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157.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当心糖尿病 篇2

席新生说,从中医上讲,口腔溃疡常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肾气不足等症,但是从根本上讲与燥、火两邪有关,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所以容易导致口腔里出现溃疡且反复发作。而糖尿病在中医上被称为消渴症,无论是肺燥、胃热还是肾虚,均与阴虚火旺有关,所以糖尿病患者常感觉口干舌燥,此时,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从现代医学上讲,糖尿病患者排出的水分较多,有些人喝水少,就会出现口腔溃疡。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因为在控制饮食的过程中,摄入的微量元素较少,也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再者,口腔溃疡还与情绪有关,有些人患糖尿病后出现紧张、烦躁等情绪,也会导致口腔溃疡发作。总之,对于一些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如果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最好进行血糖检查。

除了糖尿病外,有一些肝病患者也容易出现口腔溃疡。席新生说,肝病发作时,容易出现肝阴亏虚、肝胆湿热、气郁食积等,所以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容易牵连到脾胃,这時也容易出现口腔溃疡。

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探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144例盆腔炎患者, 其年龄跨度在25~36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0.6岁。其中, 没有孕产史, 但是有过性生活的患者有70例, 其余74例患者有过孕产史。患者到我院进行治疗检查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 其中主要以小腹疼痛和腰痛为主, 还有部分患者伴有白带增多的症状。有39例患者在月经来潮时出现明显的痛经现象, 有56例患者还存在月经失调的情况。除此之外, 有8例患者曾经有过宫外孕的病史。对所有患者进行B超检验时可见输卵管性反应的患者有25例, 炎性肿块的患者有36例, 卵巢囊肿的患者24例, 盆腔积液的患者有67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中医、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年龄、营养状况均无太大差异, 不对该研究造成大的影响, 因而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14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 中医治疗组72例, 西医治疗组72例。两组均需经过历时14d左右的治疗疗程之后, 再进行全面的观察与治疗, 最后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身体的恢复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对。

中医治疗组:主要选用盆炎汤对患者进行治疗, 该药方的主要成分包括:川芎12 g、当归15 g、、赤芍15 g、丹参12 g、红花15 g、桃仁10g、五灵脂12 g、延胡索15 g, 使用的此类药物主要用于患者的活血化瘀。除此之外, 患者还要加服:川楝子15 g、香附12 g、柴胡9g、车前子15g、王不留10g、砂仁10g、木香10g等, 舒肝理气、利水通络之品。或加服:白勺20g、熟地15g、枣仁18g等, 养精血、补肝肾, 以荣冲任, 扶正以加强去邪之力。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 还可以酌情加减药方剂量。患者每天服用一剂, 1个月为一疗程。

西医治疗组:主要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必要的时候还要使用外科的刮治手术进行辅助治疗。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和休息。患者的其他合并用药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显效:患者的身体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的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基本消失, 在治疗之后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且治疗之后患者无不良反应。有效:指的是患者的身体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减轻趋势, 极少数的患者在治疗后引起轻微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无变化:患者在治疗后并且没有变化。进展:患者在治疗后病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主要通过采用统计软件包对不同组别的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比对, 进而采用二次回归成像法以及χ2值可行性检验法对离散的资料进行检验, 最后再用函数的形式加以反应。

2 结果

中医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 西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1.94%, 由此可见, 中医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西医治疗组。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流学指标的变化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盆腔炎是一种女性身上较为常见的发生在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生殖道以及盆腔腹膜上的疾病, 该病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生殖系统的环境遭到破坏, 进而使患者自我防御能力降低而造成的。

3.1 盆腔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由于盆腔炎的复发率很高, 患者的免疫力较差, 因而一旦出现一定的诱因, 就会导致其产生应激的发作现象。部分患者在一年内都会多次复发, 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盆腔炎反复发作的原因主要包括: (1) 患者在盆腔炎的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就没有得到彻底的、妥善的治疗, 由于各种原因, 患者只是在体征稍微正常之后就放弃了治疗, 因而其病情并未得到根治。还有患者没有坚持完整个疗程, 从而导致治疗中的患者抗生素的用量不足。 (2) 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操作手段不够规范。由于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 手术器具、手术室的消毒不够严格、规范, 从而导致了患者由于手术环境的不洁问题, 引发继发的感染, 如各种宫颈手术、宫腔手术等, 都容易造成患者局部感染进而引起盆腔炎复发。 (3) 生殖道感染治疗不全面:由于该病主要是由上生殖道的炎症引起, 因而许多患者忽略了下生殖道的感染情况, 但是, 重度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炎、阴道炎、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都会引起患者的盆腔炎复发。 (4) 性生活糜烂。盆腔炎主要是发生在性活跃期的女性身上, 由于患者性交年龄过早, 或者有多个性伴侣、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性生活过频等都有可能造成盆腔炎的复发。 (5) 经期不注意卫生。例如患者在月经来潮期间不使用干净的卫生巾、经期卫生习惯不良、经期坐浴、经期性交等都会造成盆腔炎复发[3]。

3.2 减少盆腔炎复发的措施

3.2.1 加强康复期的巩固治疗

由于盆腔炎的复发率较高, 并且引发因素较为复杂, 因而在今年的研究中显示, 加强对患者盆腔炎康复阶段的巩固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这就要求患者在治疗中要注意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 适当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 在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之后还应该进行一定时间的巩固治疗, 以防止该病的复发。后续的治疗主要分为针对病因的辩证治疗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辅助治疗两个部分[4]。

3.2.2 注重患者的心理治疗

由于该类病的病患的病程较长, 而且病情容易反复, 因此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时有抵触的心理和怀疑的情绪。医务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多的和患者进行沟通, 及时了解其需要, 耐心的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 说明治疗的必要性, 使患者充分了解到疗法的优越之处, 从而减少病患的恐惧与顾虑情绪,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2.3 做好预防措施

针对盆腔炎的诱发因子以及感染途径, 应该制定系统、全面、可行的预防措施, 以避免患的接触各种可能的诱发因素。要加强对患者的性知识的教育, 包括经期卫生、避孕措施等。除此之外, 还要教育女性, 虽然现在所处的是一个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环境, 女性还是应该避免熬夜、喝酒, 并且自尊自爱。良好的生活习性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 保证其身体的健康。

摘要:目的 研究通过采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患者盆腔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本医院144例盆腔炎患者, 通过采用中医、西医治疗的方式进行分组, 中医治疗组72例, 西医治疗组72例, 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 中医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 西医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1.94%, 由此可见, 中医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西医治疗组。结论 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 采用中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盆腔炎患者恢复表现较好。因而, 在未引起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下, 采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盆腔炎, 对患者的治愈率较高。

关键词:盆腔炎,发作,中医

参考文献

[1]孙秋颖.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 :143-144.

[2]许琼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 (10) :1108-1109.

[3]李健琼, 李玲.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4) :659-661.

反复发作的阴道炎 篇4

▲不及时复查。隐患无穷

周女士是一位工作繁忙的白领女性,半年前因下身奇痒、白带像豆腐渣样而去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她得的是外阴阴道念珠茵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霉菌性阴道炎。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周女士以为没事了,就没到医院复查。此后每月月经前几天,外阴都会发痒,这让她很是不安。

点评:治疗1个疗程后就不再复查,这是很多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都会犯的通病。引起该病的念珠菌是很顽固的,1个疗程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杀死绝大多数念珠菌,但常常会有一些漏网之鱼。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这些念珠菌的数目就会增加到能够致病的水平。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比如月经期、身体劳累时,它们就会兴风作浪。周女士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血糖不控制,阴道难舒适

王女士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不知怎么回事,这一两年内科不常去,却总要和妇科打交道。外阴奇痒、白带呈豆腐渣样是常事,医院没少去,药没少用,就是常常发作。每次发作都给她的生活带来种种尴尬。

点评:糖尿病患者阴道内有丰富的糖原,这为念珠菌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念珠菌得以大量繁殖。这个时候只单纯治疗念珠菌,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阴道炎必然反复发作。因此,有经验的妇科医生会建议经常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患者检查血糖。有不少患者的糖尿病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积极治疗,防止反复发作

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起来比较麻烦。首先要合理选择药物。在选择药物种类前,应该进行阴道分泌物的真菌培养,根据化验找到相应的敏感药物,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坚持治疗,如果已经被医生诊断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要坚持按照医生的要求用药,按时复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必须持之以恒。

正常人体自身就是念珠菌的携带者,念珠菌作为人体的共生菌,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致病。因此只有消除可能引起致病的条件,才能达到预防目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1.锻炼身体,均衡饮食,不过食含糖量高的食物。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厕前应该洗手;不用不洁卫生纸;换洗内裤并放于通风处晾干;盆具、毛巾专用;每日清洗外阴,内裤与袜子不同盆洗涤。

3.合理穿衣:不穿化纤内裤,不穿紧身、透气性差的衣裤;不借穿他人内衣、内裤及泳衣。

4.使用公共厕所时尽量避免坐式马桶;提倡淋浴,不洗盆浴;不在消毒不严的泳池内游泳。

5.不过度讲究卫生:因为阴道内环境呈弱酸性,又有许多菌群共同存在,菌群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能抑制某种菌属过度增长而致病,这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系统。过度清洗阴道无疑会破坏阴道的弱酸环境和菌属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使阴道上皮的抗病力下降,引起念珠菌或其他细菌所致的阴道炎。

6.不滥用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细菌间的制约关系,使念珠菌失去抑制过多生长而致病。

7.积极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平时可用苏打水清洗外阴,抑制念珠菌生长。

反复发作胃溃疡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2-2013年收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0例, 按照患者复发次数分为反复发作组 (观察组38例) 和稳定组 (对照组32例) 。

入选标准:按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寄生虫病学分会、传染病学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办法》, 观察为确诊复发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对照组为初发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排除乙型肝炎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原发性肝癌患者。

方法:在患者知情同意后,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 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现病史、用药史、社会心理因素、家族史等情况进行调查, 具体项目:年龄、性别、家族史、精神刺激、肝损药物、过度劳累、饮酒、甜食摄入、手术创伤、HBV-DNA定量、油脂摄入、病程。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 以95%为可信区间, 计算结果显示P<0.05时, 表示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准确率为计数资料, 组间比较方法为χ2检验。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复发的因素有家族史、精神刺激、肝损药物、过度劳累、饮酒、甜食摄入、手术创伤、HBV-DNA定量高等,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见表1。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弥漫性、进行性肝损伤疾病, 肝细胞广泛结节性增生、纤维化、变性、假小叶形成, 是肝硬化的典型病理改变, 可以将其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失代偿期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乙型肝炎感染时间越长[3], 其发展为肝硬化的概率越高。临床实践证明, 我国近年来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很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曾有调查显示, 乙型肝炎5年生存率70%左右, 其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性感染、肝性脑病等[4]。这是因为肝硬化等肝功能严重损害患者, 肝脏蛋白合成明显减少, 机体免疫力下降, 容易并发感染, 可引起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有资料报道, 乙型肝炎反复发作几率越大, 对患者预后及生存产生影响越明显, 本文对肝硬化稳定发作和反复发作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发现,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多样。 (1) 精神刺激、精神紧张也是导致患者容易复发的刺激因素, 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能兴奋交感神经-肝肾上腺髓质系统[5], 降低肝脏血流量, 加重肝脏血液循环障碍, 导致肝硬化反复、持续发作。因此肝硬化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态度, 调整自身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 (2) 饮酒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有相关性, 饮酒频率与酒精度数升高, 使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危险性增加, 酒精能增加患者对HBV、HCV病毒的易感性[7], 促使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3) 饮食习惯中, 主食、水果、蛋类、蔬菜和饮水习惯与慢性肝硬化反复发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甜食摄入有相关性, 这是因为患者摄入甜食以后, 肝脏合成糖原增加[8], 加重肝脏负担。指导患者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少食多餐, 减少对肝脏造成负担的食品摄入[9]。 (4) HBV定量高也是影响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显示HBV复制水平较高的慢性炎症不低对抗病毒药物反映, 肝组织炎性反应更为明显[10]。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 肝细胞内可以查到HBV, 提示病毒感染也参与肝硬化患者的复发[11], 将肝功能指标升高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是不够的, 应同时将病毒复制作为判断肝病活动性的主要依据。 (5) 病程也是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主要因素, 随着病程延长, 肝硬化患者总体生存质量下降, 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生命能力及躯体功能, 随着病程延长, 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出现下降, 并发症不断增多。 (6) 油脂摄入患者肝脏负担, 也是影响患者复发的重要因素, 体力劳动, 患者身体不能得到及时休息, 加重肝脏的负担, 应鼓励患者适当劳动, 减少体力消耗, 减轻肝脏负担。肝脏手术史直接对肝脏造成损伤, 肝功能受到影响, 也引起患者出现反复复发。 (7) 肝硬化失代偿期, 大量应用利尿剂和放腹水, 会引起患者出现循环血量减少, 引起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氨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患者肝性脑病性昏迷, 预后较差, 因此为避免患者反复发作所引起的并发症, 要对患者进行预防干预。

对于高复发危险组和稳定组患者, 我们都需要进行预防干预, 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反复复制, 炎性反应反复作用, 最终导致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演变为失代偿肝硬化, 最终进展为肝癌, 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抗病毒药物的广泛应用使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复发率下降, 干扰素治疗后10%~15%的患者HBs Ag清除, 特别是长效干扰素的应用, 半衰期延长[12], 在体内发挥抗病毒作用持久, 提高了治疗效果。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患者经过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等核酸类似物治疗后, 肝组织学改善, 病毒水平降低, 转氨酶恢复正常, 普遍认为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和干扰素是抑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有效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全面的HBV感染标志物检测, 指导抗病毒治疗, HBV含量变化受患者机体免疫力、病毒逃避宿主、重叠感染、饮食、精神因素多种因素影响。

反复发作胃溃疡 篇6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

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全球性传染性疾病,如果治疗不规范,治疗不及时,可能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了解乙肝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及早针对性给予干预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本研究中,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根据反复发作次数,将其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分析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4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根据反复发作次数,将其分为好转组 (n=24例) 和恶化组 (n=21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均确诊为乙型肝炎反复发作。24例好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19.0~72.0岁,平均年龄 (42.0±6.0) 岁;21例恶化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0.0~71.0岁,平均年龄 (42.5±6.5) 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程、手术史、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饮酒史、服用过肝损伤药物、甜食摄入过量、乙肝病毒DNA定量高等,进行观察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病程≥5年、手术史、精神刺激、过度劳累、过度饮酒、服用过肝损伤药物、甜食摄入过量、乙肝病毒DNA定量高都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见附表。

3 讨论

肝硬化是多种病因作用下的慢性、弥漫性慢性肝病,病理变化以肝细胞广泛性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肝细胞纤维化,以及肝假小叶形成为主[2]。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当肝硬化处于失代偿期时,患者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本研究中,病程≥5年、手术史、精神刺激、过度劳累、过度饮酒、服用过肝损伤药物、甜食摄入过量、乙肝病毒DNA定量高都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时,肝脏糖原合成增加,甜食摄入过多,都会一定程度上加重肝脏的负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肝病患者,其肝脏负担更为严重,处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肝功能障碍,导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3]。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发作也与过度饮酒有关,随着饮酒频率的增加、酒精度数的增高,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危险性会相应增高,并且,有报告称,两者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经常饮用高度酒的乙型肝炎患者,容易促使肝硬化的反复发作,加重原本的肝病进展。

HBV病毒持续复制、炎性反应持续活动都会加重乙型肝炎患者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情进展。并且,HBV DNA含量变化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HBV病毒复制水平相对较高的慢性肝炎患者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反应性较差,肝组织的炎症反应相对更明显,肝功能受损严重,就会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症状,甚至肝硬化反复发作[4]。

另外,情绪波动、精神紧张,也会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刺激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加重肝循环障碍,也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肝硬化的反复发作。

参考文献

[1]张国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3) :588.

[2]秦金环.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7 (2) :83.

[3]崔文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小板减少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0, 13 (1) :78.

反复发作胃溃疡 篇7

关键词:中药灌肠,反复发作性盆腔炎,甲硝唑

盆腔炎是临床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 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1]。临床分为慢性盆腔炎以及急性盆腔炎两种类型[2]。本院采用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盆腔炎, 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反复发作性盆腔炎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未婚19例, 已婚31例, 年龄24~55岁, 平均 (37.3±1.83) 岁, 病程1~9年, 平均 (3.4±1.1) 年;对照组未婚17例, 已婚33例, 年龄25~53岁, 平均 (37.9±1.79) 岁, 病程1~10年, 平均 (3.7±1.2) 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式, 静脉滴注青霉素, 每次800万U, 1次/天, 与静脉滴注甲硝唑 (1g/次, 1次/天) 相结合。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 具体方剂为:茜草5g, 生甘草、延胡索、乌药、丹参、乌梅、黄芩、炒白术、苦参各10g, 山药、益母草、金银花各15g, 生龙牡、海螵蛸、败酱草、苍术各20g, 蒲公英30g。1剂/天, 早晚各服用1次。

1.3 评定标准[3]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妇科检查结果显示宫颈无举痛, 宫体无摇摆痛或者压痛症状, 附件区也无明显压痛感;显效: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好转, 妇科检查结果显示宫体有轻微压痛感, 附件区有轻微压痛感或者宫颈有轻微举痛;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妇科检查结果显示宫颈存在轻度举痛, 官体附件区有轻微压痛感;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 (9.5±1.7) 天,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6.3±2.8) 天,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盆腔炎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腔炎症状再次复发3例 (6.0%) , 显著低于对照组再次复发的11例 (22.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 经行产后时期是盆腔炎症状发生的主要时期, 由于经行产后时期平素体虚或者胞脉空虚邪毒较易乘虚内侵, 阻滞胞脉, 造成胞脉气血不畅, 壅于下焦。通常情况下病性为虚实夹杂, 因此中医临床治疗多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要原则, 也兼顾扶正固本的基本治疗原则[4]。而选用苦参、黄芩、败酱草、蒲公英、金银花等药物可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

药理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清热解毒类的中药其感染的抵抗作用并不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完全的抑制与杀灭, 而是通过使微循环得到改善、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使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中和细菌的毒素、解毒发挥抗感染作用。百部与苦参不仅具有杀虫的功效, 还可以减少炎症的损害。

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 (9.5±1.7) 天, 显著短于对照组的 (16.3±2.8) 天,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盆腔炎症状再次复发3例 (6.0%) , 显著低于对照组再次复发11例 (22.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中医治疗反复发作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恢复时间短,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原本, 田宝元, 于明丽.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9 (6) :282-283.

[2]王秀芹.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25 (7) :150-152.

[3]方红哲.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4 (3) :29-31.

反复发作胃溃疡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中医辨证, 所有患者均为湿热瘀滞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痛、腰骶部酸痛, 劳累、性交、排便或月经前后疼痛加重,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异味、低热、大便干燥、小便黄、舌体胖大、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2]。病情程度根据病情评分确定, 其中子宫压痛或活动受限5分, 子宫一侧或两侧压痛或片状增厚5分, 输卵管压痛或呈条索状5分, 下腹或腰部疼痛下坠3分, 经期腹痛1分, 低热1分, 白带异常增多1分, 病情增加1年加0.5分[3];其中, 积分5~9分为轻度, 10~15分为中度, 16分及以上为重度。

将所有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2~63岁, 平均年龄 (40.6±1.5) 岁, 病程6个月至8年, 平均病程 (4.5±0.8) 年, 复发2次11例, 3次13例, 4次12例, 5次及以上4例;病情程度:重度9例, 中度20例, 轻度11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3~59岁, 平均年龄 (40.1±1.0) 岁, 病程5个月至7年, 平均病程 (4.4±0.6) 年, 复发2次9例, 3次14例, 4次10例, 5次及以上7例;病情程度:重度10例, 中度18例, 轻度12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单纯西医治疗, 治疗方法具体为:轻度、中度患者于月经第1天, 2.0g头孢曲松钠针溶入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 每天2次, 连续治疗7天;0.1g多西环素片, 口服, 每天2次, 连续治疗14天;重度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月经第1天加用0.5g甲硝唑, 每天2次, 静脉滴注, 连续治疗7天。

1.2.2 治疗组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 自拟红藤汤加减治疗, 药方组成具体为[4]:败酱草20g、红藤30g、地丁草15g、赤芍10g、蒲公英15g、桃仁10g、连翘10g、甘草6g;腹痛较重者加元胡10g, 包块者加莪术12g、三棱12g, 白带量较多者加冬瓜子30g。上述中药煎煮, 浓缩, 每天口服100mL, 灌肠100mL。

1.3 疗效判定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有关慢性盆腔炎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超声检查及妇科检查无异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超声检查提示积液减少或包块缩小2/3以上, 妇科检查阳性体征转阴;有效:临床症状显著减少, 超声检查积液减少或包块缩小超过1/3, 妇科检查阳性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及妇科检查均无明显变化。

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好转) 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 对照组痊愈10例, 显效13例, 有效12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痊愈11例, 显效14例, 有效1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病理主要表现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 或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卵巢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慢性盆腔炎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严重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酸痛、下腹部疼痛、坠胀等。临床若不给予积极诊疗, 可能会导致盆腔组织水肿或充血, 甚至局部微循环障碍。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 杀灭引发炎症的链球菌、支原体、淋球菌、大肠杆菌或沙眼衣原体等, 而抗生素易引起机体耐药性, 因此临床治疗结果往往令患者不满意。中医理论认为, 慢性盆腔炎病理为经期不洁、邪气太盛或术后体虚、正气不足, 导致湿热寒邪侵入、气血阻滞, 运行失常、肝失疏泄, 冲任失调、经络受阻, 最终引起不通则痛。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应采用清热利湿、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 其中中医药方组成包括败酱草、红藤、地丁草、赤芍、蒲公英、桃仁、连翘、甘草等, 蒲公英、红藤、地丁草、败酱草和连翘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和软坚散结的作用, 桃仁和赤芍具有清热凉血和祛瘀止痛的作用, 莪术和三棱具有破血行气、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治疗组给予患者灌肠治疗, 有效减轻了苦寒药物对脾胃的损伤, 药物通过肛门静脉、直肠黏膜静脉等渗透进入病灶, 有效增加了盆腔药物浓度, 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明显,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40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11, 5 (1) :18.

[2]杨小青.重要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J].中医研究, 2012, 25 (1) :35.

[3]金中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06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3) :168-169.

[4]许琼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30 (10) :1108-1109.

过敏为什么会反复发作 篇9

患了过敏症,使用抗组胺药物、激素类药物后,症状就会减轻,但一遇过敏原又会反复发作,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的过敏患者十几年、几十年为这种挥之不去的疾病痛苦不堪。过敏为什么会反复发作呢?

医学研究发现,过敏反应和体内自由基有关。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都会产生自由基,当受到化学物质、环境污染、阳光照射、辐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剌激时,尤其是自身免疫能力低下的时候,体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大量自由基的氧化破坏作用和连锁反应使人体的细胞和组织受到损伤。自由基在人体内不断产生,又不断损伤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受损后,便会导致细胞膜破裂,在过敏原的刺激下,这两种细胞会释放组胺、白三烯、5-羟色胺等过敏介质,引起过敏反应。

抗组胺药物只抗组胺,不抗其他过敏介质,更不能清除自由基。激素类药物能暂时抑制过敏反应,但自由基没有被大量清除,过敏体质仍然存在,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组胺等过敏介质还会继续释放,过敏症状继续出现,这就是过敏反复发作的原因。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过敏问题就要从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免疫、改善过敏体质着手,只有过敏体质得到有效改善,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稳定,过敏介质不再释放,过敏才不会反复发作。

反复发作胃溃疡 篇10

关键词:肾虚血瘀,盆腔炎,反复发作

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急性期如未能彻底治愈,病程迁延可引起组织破坏、盆腔广泛粘连、增生,炎症反复发作,甚至继发痛经、不孕、异位妊娠等,给患者的身心均造成巨大的伤害[1]。西医学目前对盆腔炎反复发作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尝试性地从肾虚血瘀论治盆腔炎反复发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提高认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肾虚血瘀型盆腔炎患者90例;其中年龄(26~54)岁,平均年龄为(35.76±7.3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为(3.36±1.22)年;其中已婚已育66例、已婚未育20例、未婚未育4例。

全部患者均有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等症状,并伴有低热、白带异常、月经量多等临床表现,常在过度劳累、性交后加剧。B超检查结果提示有炎性包块或盆腔积液。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肾虚血瘀型,症见少腹疼痛拒按、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带下量多、经行不畅、量多夹块。舌体暗红,见瘀点或瘀斑,苔白,脉沉细或弦涩[2]。同时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合并心、肝、肺、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精神病史、药物过敏及其他原因不能合作者。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从年龄、病情、病程、中医辨证分型、婚育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口服阿奇霉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918)0.5g/次,1次/d,连续服用7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停药3d再进行下一疗程[3]。

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自拟中药汤剂,处方组成为红藤、败酱草、党参、黄芪、当归、巴戟天、熟地黄、赤芍、续断、香附、炒艾叶等,腹痛甚者酌加延胡索、炒蒲黄、五灵脂;白带多者酌加海螵蛸、车前子等;腰骶酸痛甚者加杜仲、狗脊、桑寄生等[4]。上药1剂/d,水煎两次温服。

两组患者经治疗1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

1.3 判断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妇检附件无压痛,B超检查提示附件包块消失或明显缩小、附件增厚减轻或盆腔积液消失或减少;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妇检附件无压痛,B超检查提示附件包块缩小、附件增厚减轻或盆腔积液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5]。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а=0.05。

2 结果

2.1 随访期间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现代研究认为盆腔炎是继发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盆腔微循环障碍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盆腔炎反复发作是西医学疾病术语,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纳于中医学理论中“瘕”、“带下”“月经不调”等范畴[6]。多因湿热、浊邪蕴结胞宫,湿性粘滞,使病情缠绵难愈;加之起居无节损伤肾阳,使肾阳虚衰而失于温煦,寒凝血滞,日久成瘀[7]。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治则以补肾助阳、活血化瘀为法[8]。

本方中以红藤配伍败酱草为君药,取其祛瘀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以党参、黄芪共为臣药,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当归活血养血、调经止痛;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9];熟地黄益精填髓、养血滋阴;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续断补肝肾、行血脉;香附行气止痛;炒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腹痛甚者酌加延胡索行气止痛;炒蒲黄、五灵脂祛瘀止痛;白带多者酌加海螵蛸固涩止带;车前子利水通淋;腰骶酸痛甚者加杜仲、狗脊、桑寄生以补益肝肾、强筋骨[10]。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肝肾、祛瘀止痛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从肾虚血瘀论治盆腔炎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狄文,吴霞.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2006版盆腔炎性疾病诊治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41~243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18~319

[3].张沙飞,屈红,安允允.温肾散寒法治疗肾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探讨[J].甘肃中医,2010;23(11):5~6

[4].陈冬梅,姚石安,郭胜.姚寓晨贴脐治疗肾虚血瘀型盆腔瘀血综合征的辨证用药特点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3):436~437

[5].柯楚真,凌岚,何倩,等.传统康复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05~1007

[6].徐丛云.艾灸加微波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及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511~512

[7].张大德.归茴化瘀汤改善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2):93~94

[8].杨燕贤,曾灏,谢孜,等.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198例[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59~160

[9].周英,李凤葵.芪藤止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1):1207~1208,1219

上一篇:编外人员薪酬体系下一篇:新音乐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