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整合

2024-09-13

导学整合(精选3篇)

导学整合 篇1

摘要:导学案是新课改形势下出现的高效课堂模式之一,使用学案导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合作探究精神,还能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多媒体一经投入到课堂,就表现出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激发兴趣、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等方面非常强势。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导学案,多媒体,整合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包括农村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它具有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强大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无可比拟更不可取代的作用,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将导学案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既有利于高效课堂建设,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语文课堂人文教育。

一、导学案与多媒体结合使用的教学现状

实践当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以及操作过程的偏差,导学案与多媒体结合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1. 二者不能兼顾,厚此薄彼

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因为要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不能兼顾导学案和多媒体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有的教师特别注重教材的挖掘与拓展,多媒体呈现时内容很丰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但是这些内容是无法在导学案中呈现的。于是课件在课堂中占去大量戏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导学案被边缘化了。有的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花大量时间指导小组共同探讨,以导学案设计思路来展开学习活动,能够有条理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忽略了多媒体对课程资源的深度开发。

2. 二者并重,学习过程走了过场

因为导学案与多媒体的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各自侧重点不同。多媒体重在直观形象的展示,极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导学案重在指导思路与方法,有利于习惯的养成。于是好多教师抓住它们的这些优点,既设计了精美的课件,也编制了很全面的导学案,意欲在课堂中使用以获得双赢,实际效果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这样的课堂过程并不实惠,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而设计内容过多,课件播放与导学案的解决都只能走过场,非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对学生来讲,只感受到了课件的华丽表象和导学案的形式化,弊端远远大于益处。

3. 放弃其一,单一模式不符合课改理念

《新课标》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导学案和多媒体是课改理念指导下出现在课堂上的实现课程目标的途径、方法和实施机制,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其他途径和机制无法替代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只使用导学案,虽然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又陷入新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更不能有效拓展文本。有的教师只把导学案当作课后练习,整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给学生更多自学和思考时间,也不能呈现明显的学习思路,课前预习也没有明确目标……诸多不利因素都是与课标要求相背离的。

二、导学案与多媒体整合的具体思路

多媒体与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相互冲突的:多媒体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让抽象的知识和内容更加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易于接受与消化。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将学生的学习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因此,二者完全可以协调使用以便为高效课堂服务。

1.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导学案注入活力

使用模式化学案主导课堂,使课堂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这让学习又成为一种新的被动行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受到了抑制和影响。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独特的形、声、景创设活泼生动的情境,将抽象思维转移为形象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效果肯定不错。

2. 用多媒体丰富课堂,为导学案减负

笔者发现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最突出问题是内容太多,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很繁重,既要思考、讨论,还要完成导学案填写整理。使用多媒体可以将语言文字的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更充分展示出来,减轻了学生思考的负担。多媒体能够呈现更丰富的内容或链接更多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完全可以为导学案瘦身,达到减轻学生大量概括综合的负担。

3. 用多媒体资源,丰富导学案资源

导学案很大局限性在于容量有限,一旦制作完成再无法拓展。多媒体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点,而且可以随着课堂变化随时在网络搜索相关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快捷方便。

总之,协调好导学案与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关系,对高效课堂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导学整合 篇2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把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后, 图文并茂, 形象鲜明, 它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并借助形、色、声、情的神奇配合, 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境当中, 能够综合利用视觉、听觉, 使学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 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两者交替进行。使学生身临其境, 高度参与,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为他们语文学习、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2]如《三峡》, 除了梳理各种文言现象之外, 更应重在朗读品味、情感熏陶。本课导入可通过观看视频《三峡掠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等, 在悠扬的长调中、优美的画面里, 让学生步入音乐天堂。音乐与图片的魅力激发了学生了解三峡的兴趣, 从而弥补了导学案的不足。

二、增加教学容量, 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上课需要写板书、画图, 费时又耗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 可以重复再现知识框架, 比如播放时代背景、风土人情、湖光山色等, 给提供学生最直观的材料,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既可以大量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 又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加大了课堂传递的信息容量, 节省了导学案的空间, 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视频图片, 激发审美潜质

导学案的设计要根据不同文本的特征, 设计不同方式的朗读活动。有些文段读一读即可, 有些文段则需要反复品读、揣摩, 方可达到意会。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开篇“……却是我的乐园”一语段, 快乐之情十足, 里面的“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捕鸟”, 最好结合相关视频和图片朗读, 这样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 刺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能形象地感知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美文美读, 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意识, 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使得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语文课堂同样充满着朗朗书声。

四、课前勤查多练, 注重预习质量

学生在预习、上课、复习三环节上都能使用到导学案, 使用率非常高, 效果更好。导学案都是提前印发给学生, 学生根据导学案的预习提纲进行预习, 并对第二天上课过程有大致的了解, 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第二天, 如果上课之前再能利用多媒体检查预习情况, 既省时高效, 又做到了对预习效果的检查、落实, 从而避免了预习任务流于形式。

五、引导自主探索, 培养自学能力

多媒体和导学案相结合将多姿多彩的课外知识引进课堂, 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 教学内容丰富了, 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提高了教学质量。有人说:学习中最好的教师就是网络。导学案中的选题, 可以标注来自哪个学习网站, 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帮助自己学习, 让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空间, 独立地发现问题, 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这样就可能相对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 逐渐形成独立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 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但是, 我们将多媒体和导学案整合应用时一定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单纯认为只有多媒体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要知道, 多媒体只是辅助工具, 它的使用要根据课题选择。再者, 不能盲目下载网络课件, 与课文、学生失去针对性, 使得课件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是过分放大观赏性、娱乐性等附加功能, 一味强调学生看, 缺少学生的互动环节, 让学生失去了合作交流、展示质疑的机会, 偏离了导学案的设计初衷。这种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异化现象导致不少课件内容杂乱、主题偏离, 或板式单调、枯燥无味, 那种“黑板搬家”、“图片展览”式的课件充满着课堂, 反而显得华而不实。[3]

总之,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具有一些优势, 也存在些许不足;而信息技术教学有其备受青睐之处, 也存在信息量过大等众多弊端。因此, 探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实现信息技术与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来创设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 有利于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 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 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惠蓉.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课堂教学探索[J].福建教学研究, 2012 (21) .

[2]党克, 张卫红, 张卫建.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适当应用[J].教育科学, 2005 (10) .

导学整合 篇3

一、合理确立教学主题, 增强教学目标意识

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策略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服务于教学内容的, 故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就要围绕教学目标, 开展“主题化”课堂教学。教学主题是统领一课的核心, 是教学应该完成的主要目标, 往往也是教学中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

在设计《抗日战争》活动单时, 根据历史学科思想和历史课程模块专题式的结构特点, 采用“一课一中心, 一教学内容一主题”的“主题教学”策略。课程标准将抗战史归入政治模块之“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具体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政治模块的核心价值是:民主代替专制, 法治取代人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我根据课标理念、模块思想和单元价值合理确定了《抗日战争》的三维学习目标, 并以“全民族的抗战”为课时主题, 设计了四个专题活动:“太阳旗下的罪恶”———认识日军的滔天罪行;“众志成城, 共赴国难”———探究全民族的抗战;“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理解抗战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对抗日战争的反思。

二、用好用活教材, 合理开发整合教学资源

知识的系统性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有些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时缺乏系统性, 冲淡了情境主题和主要教学目标, 使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整体结构。用教材教, 精选恰当的史料创设整体性的教学情境既是教师课程教学理念是否真正转变的体现, 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要求。首先, 要用好用活教材, 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教材, 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解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如:学习活动“在数轴示意图上标出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军侵华的主要事件或罪行”和“阅读课本归纳整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主要活动并理解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其次, 要精选恰当的史料创设教学情境。用好用活教材并非意味着要让教材牵着走, 我们要依据课标, 依托教材, 合理开发整合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有价值的历史课程资源。如:学习活动观看视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大事件及其根本原因观看视频 (抗战的胜利) , 列举抗战取得胜利的力量要素, 小组讨论分角度归纳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观看图片《侵华日军代表向中国代表递交投降书》等, 思考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的地位。观看表格《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统计简表》, 思考抗日战争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三、学为主体与教为主导结合, 拓展教学思维空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因此, 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以生为本, 立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 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 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 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 随时调控教学进度等作用。在“以学为主任务驱动”的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学习模式中, 教师以“创设情境→任务呈现→启发指导→总结评定”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进入情境→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交流反馈”的体验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拓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如:在小组合作学习“国民政府的抗战”时, 要求分析《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四大会战》表格, 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学生提出“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抗战的失败是由于他们不会打仗”的观点。我及时介入, 向学生介绍国民政府提出的“持久消耗战略” (“积小胜为大胜, 以空间换取时间”) , 帮助学生对国民政府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作出正确评价:四大会战尽管相继失败了, 但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同时为持久抗战创造了条件。

四、注重教学技术优势互补, 促成整合相得益彰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学的灵魂, 任何先进的教学技术都不可能取代它, 而只能够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与活动单都是我们教学的辅助工具, 各具特色。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容量大但是制作内容不能复杂, 要有所取舍;活动单集“学、研、考”于一体, 可操作性强但也不能面面俱到。在二者整合使用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不能冲突。如用多媒体技术去展示图片、视频资料、知识结构小结等, 那么活动单就可以以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为主。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原则是要因人制宜, 因课制宜, 应是锦上添花, 而不能喧宾夺主。多媒体技术与活动单导学的有效整合, 要做到相得益彰。

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课活动单导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改变的不仅是教学组织形式, 更是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深层次变革。模式适应了课堂教学范式由记忆型 (内容中心模式) 教学文化到思维型 (任务中心模式) 教学文化的变化, 体现了“为学习设计教学”“为学习者的学而教”的理念, 必将提升师生的历史素养和信息素养,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进而大大推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金海清.小课堂演绎大课改——活动单导学实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0.

[2]黄牧航.论中学历史主题教学的三个层次——兼论2005年来广东省高考历史科命题的主题选择[J].中学历史教学, 2011 (4—5) .

上一篇:节能节材下一篇:话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