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

2024-09-24

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共8篇)

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 篇1

一、引言

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际上成熟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2004年2月中国民生银行发行的两款银行理财产品, 拉开了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序幕。2004年我国仅发行了112款银行理财产品, 但是2012年我国共发行了28239款银行理财产品, 是2004年的250余倍, 发行规模达到24.71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在我国的飞速发展, 侧面反映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银行存款的低收益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财富的保值增值需求, 居民迫切需要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飞速发展, 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现有文献主要从产品定价、创新、服务和风险等几个角度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都是站在银行的角度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的影响因素却缺乏足够的关注, 现有文献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徐志高 (2009) 、曹李妮 (2009) 、陈恪 (2011) 、崔蕾 (2011) 、陈艳 (2012) 、查奇芬和郭鑫鑫 (2013) 等。本文试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 丰富关于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 是指银行理财产品在一定管理期限内的收益水平, 关于这方面的分析, 目前既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也缺乏相关文献的系统总结。徐志高 (2009) 等人借鉴了债券和债券基金价值评估的方法来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影响因素。徐志高 (2009) 、查奇芬和郭鑫鑫 (2013) 等人的研究认为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因素可以分为基础资产收益水平、风险因素、流动性因素、同质产品收益和银行理财能力等几类。其中, 风险因素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和市场风险;流动性因素主要为银行理财产品管理期限和提前终止权。本文认为,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不仅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 还受到银行理财产品竞争状况、发行银行性质的影响, 本文试图对这两种影响进行检验。

目前, 有不少文献已经讨论过了银行业市场竞争与银行冒险行为的关系, 但都是基于银行主体来进行研究的, 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会不会引起银行采取冒险行为的研究尚未多见。陈恪 (2011) 研究了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的竞争行为, 其研究表明银行在竞争程度较高的理财产品市场中, 会提高自身产品的预期收益水平, 从而可能会引发过度竞争, 使理财产品的定价偏离合理的水平。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发行主体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虽然城商行的参与, 逐渐降低了两者的市场份额, 但是截至2012年, 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依然是最为主要的两类主体, 合计市场占比为65.71%。此外, 从2004年到2012年, 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地位逐渐下降, 其首要地位在2010年被国有商业银行取代。那么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发行主体的理财产品是否存在收入差异呢?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检验。

二、研究模型与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考察发行银行性质和市场竞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的影响。根据上文分析可知, 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因素有基础资产收益水平、风险因素、流动性因素、同质产品收益和银行理财管理能力等。所以本文采用管理期限、外汇风险、银行理财能力、无风险利率、同质产品收益和通货膨胀等指标作为研究中的控制变量。本文使用2012年1月-12月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产品数据进行研究, 删除相关数据不全者、数据异常者, 共有9473个样本。相关数据来源于和讯网、金融界网、普益财富网、Wind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网页、中国统计局网页。

(一)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1、被解释变量。

本文使用预期收益率来反映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本文共收集到来自14家银行 (1) 共9473个有效样本, 其中1029款银行理财产品披露了实际收益率, 在这1029款银行理财产品中, 只有13款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未达到预期收益率, 其余的1016款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均持平, 因此, 预期收益率能够反映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情况。本文用Return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

2、解释变量。

本文的目的之一是检验不同性质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是否存在差异。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是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发行主体, 因此, 本文重点分析两者的理财产品是否存在收益差异。本文使用构建虚拟变量Nature表示发行银行的性质, 若为国有商业银行, 则为1, 否则为0。

本文第二个目的就是检验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竞争是否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如果有影响, 是否能够验证“市场竞争引发银行冒险行为”。本文使用Competition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状况, 对于每款银行理财产品, 其竞争程度的衡量用当月同等或者相近管理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来衡量, 若数量越多, 则说明投资者可以选择的范围越大, 那么该款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越激烈。

3、控制变量。

管理期限: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期限跨度很大, 长则数年, 短则数日。本文用Period表示管理期限, 管理期限越长, 流动性风险越大, 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也就越高。

外汇风险:相对于人民币理财产品而言, 外币理财产品还面临着外汇风险, 本文使用虚拟变量Ex Risk表示外汇风险, 若为外币理财产品则为1, 否则为0。

产品类型:不同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各不相同, 其收益与风险也不相同, 风险越高, 所要求的收益也就越高。本文构建虚拟变量Type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理财产品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信贷、票据、债券、结构型、混合型和其他类型等6类, 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逐渐上升, 对于这6类理财产品分别赋值0到5。

银行理财能力:发行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管理能力也会影响投资收益。本文构建虚拟变量Manage Skill表示银行的理财产品管理能力。如果排名位于前十名则为1, 否则为0。

无风险利率:无风险利率, 即基准利率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具有正向影响, 基准利率越高, 投资者的要求也就越高, 本文使用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2) 当期相同期限或者近似期限的基准利率表示无风险利率, 用Base Rate表示。

同质产品收益:同质产品对银行理财产品具有替代性, 同质产品的收益越高, 则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也就越高, 本文使用股票市场回报指数、债券市场回报指数和基金市场回报指数表示同质产品的收益, 分别用上证综指、上证国债指数和上证基金指数衡量, 并分别用Stock Index、Bond Index和Fund Index表示。

通货膨胀:本文用消费和价格指数CPI表示通货膨胀, 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到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通常而言, 通货膨胀率越高,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越高。

(二) 模型设定

根据上文对各变量的设定, 可以设定本文的回归模型: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 主成份分析

本文首先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现Stock Index、Bond Index和Fund Index之间的相关性较高, 其中Stock Index和Fund Index的相关性高达0.9796, Stock Index和Bond Index的相关关系、Fund Index和Bond Index的相关关系也分别达到0.3178和0.3007, 且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因此, 如果将这三个指标同时纳入回归模型中可能会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为了避免数据重叠,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进行降维, 在低维度空间中用更少的指标来反映同质产品的收益率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主成份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相关变量的数量, 减少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对于应该保留多少主成份, 高铁梅 (2009) 认为主成份的选择主要有三个标准:其一是综合考量样本总方差量、特征值以及各成分对现实的阐述;其二是分析碎石图, 选择碎石图斜率变化比较大的拐弯点, 以拐弯点的序号作为主成分个数;其三是只保留方差大于1的主成份。从表3给出了主成份分析的结果,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第1主成份的特征值为2.1465, 贡献率占71.55%, 方差为1.3132, 根据高铁梅 (2009) 的选择标准, 可以选择第1主成份反映同质产品收益率对理财产品的影响。

表2也同时给出了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1主成份可以看作是Stock Index、Bond Index和Fund Index的代表。根据系数矩阵, 可以得到第1主成份由三个原始变量表示的表达式:

(二) 回归结果分析

在提取出第1主成份之后, 使用第1主成份和前文定义的变量进行回归。在回归的过程中同时将代表发行银行性质的Nature和代表市场竞争的Competition纳入模型中, 得到回归模型1, 分别将两个解释变量纳入模型中得到回归模型2和模型3。为了使模型更加稳健, 本文又使用了实际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 重新提取主成份, 得到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由于只有1029款银行理财产品披露了实际收益率, 因此后面三个模型的样本量大大下降。

从回归结果来看, 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调整后R2约在0.35左右, 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的调整后R2在0.48左右。国内同类研究也同处于这个水平, 比如徐志高 (2009) 调整后R2为0.389, 查奇芬和郭鑫鑫 (2013) 调整后R2为0.527, 表明本文的调整后R2尚属正常。调整后R2较低的原因, 可能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 本文囿于数据所限, 未能够将所有重要因素纳入到模型中。F统计量较高, 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 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从回归结果来看, Nature与Return负相关, 且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 表明相较于股份制银行而言, 国有商业银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较低。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大, 资产雄厚, 市场失败的风险低, 投资者更加青睐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 从2010年之后, 国有商业银行取代股份制银行成为最主要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主体。而处于弱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 可能会提高预期收益率。此外, 股份制银行虽然在资金、规模、人员、网点上存在差距, 但是大企业病也较轻, 经营效率较高, 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收益水平。

Competition与Return正相关, 且除了模型6, 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显著。该结果表明,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 同类产品的增加, 会促使银行采取更加冒险的行为, 这与陈恪 (2011) 的研究结果类似。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 如果市场中可供投资者选择的类似理财产品的数量越多, 则银行为了使得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能够受到投资者青睐, 将会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行为可能会呈螺旋式增长, 一家银行的提高收益率会促使另一家银行也提高收益率, 最终迫使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偏离合理水平, 使得投资者面临巨大的风险。因为为了达到更高的预期收益, 银行一方面会提高运作效率, 另一方面可能会将资金投资于回报更大但是风险也更大的资产中。

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回归结果也都基本显著, 且符号与预期基本一致。表示管理期限的Period与Return正相关, 说明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期限越长, 投资者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越大, 从而银行给与投资者的补偿也就越高。表示外汇风险的Ex Risk与Return负相关, 与预期符号不相符合, 正常情况而言, 以外币理财产品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大, 银行应该给与更高的补偿。Type与Return正相关, 说明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风险越高的资产, 投资者获取的收益也就越高。表示银行理财能力的Manage Skill与Return正相关, 表明银行的理财能力越强, 银行能够取得更好的理财绩效, 从而能够给与投资者更好的回报。表示基准利率的Base Rate和表示通货膨胀的CPI与投资收益Return正相关, 均与预期符号相符。主成份Component1与收益Return正相关, 说明同质产品的收益越高, 银行为了吸引投资者, 就需要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此外银行理财产品一般都投资于债券和股票市场中, 从而同质产品的表现越好, 银行理财产品也就能够取得更好的绩效。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使用2012年1月-12月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据, 检验银行性质和市场竞争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的影响, 得到两者主要结果:第一、不同性质银行的理财产品在投资收益上存在差异, 相较于股份制银行而言, 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显著较低;第二、市场竞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具有正向影响, 当前在市场上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同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品种越多, 银行为了争夺市场, 会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 这可能会引发银行间的恶性循环竞争, 使得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偏离其正常的收益水平, 证实了市场竞争会引发银行的冒险行为。

由于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基本为预期收益率型, 投资者认为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即客户实际所得收益, 与银行存款具有类似属性, 因此银行实际上承担了隐形的刚性兑付责任。刚性兑付了导致风险与收益的严重不匹配, 扭曲了市场行为, 干扰了资源配置方式。因为的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属性, 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 也基本不区分发行方是否是国有商业银行或股份制商业银行。本文的主要政策建议是监管当局应当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 打破刚性兑付, 真正体现卖者尽责, 买者自负的市场原则。

摘要:本文使用2012年1月-12月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据, 检验银行性质和市场竞争对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的影响, 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质银行的理财产品在投资收益上存在差异, 投资者可能会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背景而具有较低的收益要求;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同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越多, 银行为了争夺市场, 可能会提高预期收益率, 从而采取更加冒险的理财策略, 引发银行间的恶性循环竞争, 增加了市场的风险。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建议监管当局应引导理财产品向净值型产品转型。

关键词:银行性质,市场竞争,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查芬奇, 郭鑫鑫.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3期.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 (第2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

[3]何兵, 徐庆宏, 罗志华.商业银行理财市场与利率变动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金融, 2009第2期.

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 篇2

银行理财产品跟踪

数量规模:理财产品放量发行

2016年11月份,商业银行新发行理财产品8197款,募集资金规模3.35万亿元人民币。产品发行数量环比上升25.6%,募集资金规模环比上升35.6%。相比2015年同期,产品数量上升13.93%,资金规模下降4.5%。从存贷款替代效应方面来看,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5亿元,同比少增739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271亿元。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946亿元,同比多增857亿元。从发行主体的构成来看,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共发行产品1631款,募集资金规模1.14万亿元,发行数量全市场占比为19.9%,资金规模的全市场占比为33.9%,数量和规模占比微幅上升。上市股份制银行发行1522款,募集资金规模1.31万亿元,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18.6%和39.2%,变化甚微。其他中资银行共发行4865款,募集资金规模8884.5亿元,数量和规模占比分别为59.4%和26.5%。外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79款。

定价水平:收益率止跌回升

2016年11月末,M2余额153.0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M1余额47.54万亿元,同比增长22.7%,M1与M2 “剪刀差”继续收窄。本月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33%,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38%,较上月均上升3BP。从定价水平来看,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止跌回升,短期产品收益率涨幅更大。图2展示了1个月期、3个月期和6个月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走势。2016年11月,1个月期、3个月期和6个月期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58%、3.80%和3.84%,环比分别上升17BP、7BP和2BP,相较2015年同期分别下降1BP、51BP和54BP。从期限分布来看,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依然以短期为主,期限在3个月内(含)的产品占比达50%,期限在3个月至6个月之间的产品占比31.7%。从币种分布来看,外币产品共发行129款,占比1.6%。其中美元产品102款,澳元产品14款,英镑产品9款,港币产品4款,其平均预期收益率环比下降13BP、14BP、1BP和上升11BP。

监管政策: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

2016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围绕“去杠杆、防风险”的调控主线开展。分类管理,表内外业务监管融合,“实质重于形式”、“穿透原则”成为关键词。2016年11月23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构建了全面、统一的表外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强调“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业务实质和风险实质归类和管理表外业务”,强调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实质风险计提资本,代客非保本理财等代理投融资服务类表外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约定或者承诺承担信用风险”。2016年11月30日,?V东银监局下发《关于加强交叉金融产品业务、与非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业务风险监管的通知》,要求银行自有资金、理财资金投资”穿透“至底层资产,加强对同业合作业务及交易对手的监管。不仅如此,表外理财业务的风险防范也将被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到“正在着手研究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中的广义信贷指标范围”。理财规模扩张速度放缓已成事实。从中长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回归资产管理本源,是监管政策的导向更是市场发展的需要。理财资金成本较高难降的情形下,资产端的收益率越来越难覆盖成本,为发行机构带来挑战。

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 篇3

1. 利率市场化含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它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 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 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 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 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2.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 (1) 货币利率市场化

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首先放开的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6年, 国务院明确规定专业银行资金可以相互拆借, 资金拆借期限和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议定。全国银行间市场利率化开始了初步的尝试。但这之后的10年间, 利率市场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006年10月1日,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SHIBOR) 试运行, 并于次年1月正式运行。2007年末, 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即已确立。

(2) 债券利率市场化

1991年, 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 开始了初步的市场化改革。直到1999年, 财政部首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实现以利率招标的方式发行国债, 国债发行实现市场化。

在债券市场利率放开后, 债券市场也在迅速壮大, 成为我国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2011年末, 我国债券发行规模已达7.8万亿元。

(3) 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1987年, 人民银行首次进行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尝试。

2004年, 人民银行决定将不再设定金融机构 (不含城乡信用社) 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同时, 人民银行决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 实现“放开下限、管住上限”的原则。

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 为刺激房地产需求, 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由贷款基准利率的0.85倍扩大为0.7倍。这被认为是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迈出最后一步, 也是对放松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一次尝试。而在这期间, 国内外币存贷款基本完成了利率的市场化。

2012年6月8日, 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 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是存贷款利率的首次双向浮动, 标志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开放。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

1. 理财产品市场发行量将继续扩大

理财业务的发展可以加强结构化金融工具的创新, 整合银行在信贷及银行间市场的传统优势, 拓展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投资空间。利率市场化变革并不会削减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能力, 并且银行会将业务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向理财领域, 理财产品市场将会出现空前的繁荣。

2. 理财产品收益率差异将拉大, 市场出现分化

受利率市场化推进冲击, 各家银行定价会更加差异化, 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差异将拉大。面对当前投资标的市场投资回报率普遍不高的情形, 各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模式、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等方面会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 找准市场定位, 理财市场将开始出现分化。

3. 保本型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冲击较大

从产品类型看, 保本型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与自主定价的存款较为接近, 投向较稳健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等, 且计入表内负债, 因此产品规模受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可能会相对较大。非保本型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则会朝资产管理的方向发展, 更趋专业化。

三、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策略

利率市场化以前,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不完全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更多是为了维系客户, 争夺存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作为“吸储”工具的现状有望得到根本扭转。利率市场化压缩银行息差收入, 商业银行不得不向倚重中间业务转变, 而理财业务将作为一项真正的中间业务壮大起来。

1. 银行理财应细分客户群

在利率市场化之下, 银行应该根据客户拥有的金融资产状况进行分类。中低收入阶层风险承受能力较差, 应销售固定收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或者信托计划。目前银行都将目光集中于中高端客户身上, 殊不知在低端客户群中也蕴藏着很多商机, 该群体很容易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而且他们也有可能转化为高端客户。中产阶级的收入较高而且稳定, 倾向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而且多样化的理财产品, 可以向其销售浮动收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由于此类客户更加注重售后的维护, 专业化的跟踪式一站服务就尤其必要。

2. 结构性投资产品比重将增加

利率市场化后, 市场资金价格的自由浮动将使预期收益类产品线遭受较大的冲击。为此, 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快业务模式创新、投资领域创新和产品设计创新。通过对研发流程、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和突破, 实现理财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将加大理财产品形态创新, 改变预期收益型为主的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分红型、净值型产品, 扩大结构性投资产品占比。

二是在理财资金的投资上, 将加大股权等权益类投资, 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商品类投资、另类投资、量化投资等新型投资领域, 提升理财业务的技术水平。

3. 非保本产品将更符合理财业务的实质和利率市场化的趋势

理财业务是银行代理客户进行资产管理和投资运作的中间业务, 由客户承担投资风险, 客户收益由真实投资产生。由于非保本产品更符合理财业务的实质, 因而这类产品应该成为当前及未来银行理财的主体, 而且也更符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

在利率管制的市场环境下, 保本产品既享有银行的信用担保, 收益水平又高于存款利率, 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银行将自主决定存款利率水平, 保本产品将逐步丧失存在价值, 市场份额也将随之大幅降低。而大力发展非保本型产品, 既能满足客户投资理财、博取较高收益的要求, 又能持续吸引客户资金, 带动存款、电子银行等多项业务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阮银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12.02[1]阮银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12.02

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 篇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制订个人理财目标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将__作为必须实现的理财目标。A.个人风险管理 B.长期投资目标 C.预留现金储备 D.短期投资目标

2.通常金融工具的到期日或距下一次重新定价日的时间越长,并且在到期日之前支付的金额越小,则久期的绝对值越__。A.不变 B.高 C.低

D.无法判断

3.利用警兆指标合成的风险指数进行预警的方法是__。A.黑色预警法 B.红色预警法 C.指数预警法 D.统计预警法

4.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__和__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升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存款 B.贷款 C.中间 D.零售 E.股票

5.商业银行按照区域对公司信贷客户市场进行细分,主要考虑的因素有__。A.所在地区的市场密度 B.交通便利程度 C.整体教育水平D.经济发达程度 E.文化风俗

6.按照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担保方式包括__。A.保证 B.抵押 C.质押 D.定金 E.留置

7.短期借款是指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借款,主要包括__。A.发行普通金融债券 B.同业拆借

C.发行可转换债券 D.证券回购协议 E.向中央银行借款

8.以下银行实行股份制的有__。A.中国工商银行

B.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 C.中国进出口银行 D.交通银行 E.恒丰银行

9.理财顾问业务的第一步是__。A.确定客户财务目标 B.资产管理目标分析 C.风险分析

D.基本资料收集

10.商业银行系统缺陷包括__和系统维护不完善所产生的风险。A.员千的必要知识不足 B.业务流程无效 C.系统设计不完善 D.外部欺诈

11.《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__。A.员工中所有的违法违规处理结果 B.风险管理状况

C.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事项 D.财务会计报告 E.其他重大事项

12.下列关于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若预期某种标的资产的未来价格会上涨,应该购买其看涨期权

B.若看涨期权的执行价格高于当前标的资产价格应当选择执行该看涨期权

C.看跌期权持有者可以在期权执行价格低于当前标的资产价格时执行期权,获得一定收益 D.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区别在于期权到期日不同

13.根据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依赖程度的不同,内部评级法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两种。对于非零售暴露,两种评级法都必须估计的风险因素是__。A.违约概率 B.违约损失率 C.违约风险暴露 D.期限

14.营运能力分析常用的比率主要有__。A.总资产周转率 B.固定资产周转率 C.应收账款周转率 D.存货周转率

E.资产收益率和所有者权益收益率

15.6C标准原则的内容有__。A.品德 B.能力 C.资本 D.担保

E.环境和控制

16.贷款发放前,抵押人与银行要以书面形式签订抵押合同。抵押合同包括__。A.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B.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C.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权属或者使用权权属 D.抵押担保的范围

E.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17.保证合同不能为__。A.书面形式 B.口头形式 C.信函、传真

D.主合同中的担保条款

18.一般而言,各类基金的风险特征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__。A.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 B.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 C.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 D.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

19.领土被侵占等,或一国内部动荡不安,如意识形态分歧导致革命、恐怖事件造成骚乱、经济利益冲突、地方性争斗及政党分裂等因素所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A.经济风险 B.政治风险 C.社会风险 D.以上都不是

20.商业银行开展需要批准的个人理财业务应具备的条件包括__。A.具有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

B.有具备开展相关业务工作经验和知识的高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 C.具备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 D.信誉良好,近3年内未发生损害客户利益的事件 E.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21.下列关于客户信用评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A.评价主体是商业银行 B.评价目标是客户违约风险

C.评价结果是信用等级和违约概率

D.评价内容是客户违约后特定债项损失大小

22.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所得的价款,__。A.归债务人所有

B.应当向银行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银行所有

C.应当向银行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价款不足债权数额的部分由抵押人清偿 D.应当向银行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价款不足债权数额的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23.在《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中,超额备付金比率为在央行的超额准备加库存现金与各项存款总额之比,不得低于__。A.1% B.1.5% C.2% D.2.5%

24.银行业从业人员对所在机构忠于职守的内容不包括__。A.自觉遵守所在机构的各种规章制度 B.保护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知识产权 C.为所在机构招揽更多的客户

D.自觉维护所在机构的形象和声誉

25.6C标准原则的内容有__。A.品德 B.能力 C.资本 D.担保

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 篇5

1 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角度理解,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首先,根据银行对投资人的权益保障差别,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商业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四类。其次,根据理财产品投资币种的不同,理财产品还可以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和双币种理财产品等。最后,根据募集资金的投资方向与支付投资本金与收益的资金来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股权投资类理财产品、资本市场工具类理财产品和债券与货币市场融资工具类理财产品四类。

2 利率市场化下理财产品的发展

2. 1 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经营的主动调整是理财产品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资金不断寻求更高的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市场特征远远领先于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于2004 年诞生以来,商业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经成为近年来金融创新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这些理财产品发展与创新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微观主体,通过理财产品的推动实现投资者、融资者的利率市场化或者积极使用已利率市场化的成果来减小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造成的 “脱媒效应”实现 “反脱媒”。这可从近年来居民财富分配比例上看出,2001 年,居民财富80. 2% 配置在银行存款之上,股票资产约占15. 1% ,其余金融资产占比不到5% ; 而到2011 年年底,居民财富配置比例为存款62. 2% 、股票12. 8% 、信托7. 5% 、银行理财7. 3% 、保险3. 4% 、基金约3% 。2014 年年末我国居民财富配置中70% 为房地产,存款和通货占比18% ,金融资产占比12% 左右,其中,银行理财占居民总财富的比例为3. 5% ,与股票持平,远高于基金0. 8% 、保险准备金2. 6%和信托、券商资管等资产。若无理财产品,银行在投资体系中的角色将会得到极大的削弱,理财产品起到了重要的银行“反脱媒”作用,增加了银行在居民生活中的黏性。

2. 2 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向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较高与不高的金融市场均为理财产品投资的重要领域

2004 年,在当时的利率市场化水平下,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这与外币理财产品投资于固定收益、标准的金融市场工具经验紧密相关。2006—2007 年,我国流动性过剩,特别是2007 年以来面对较高的通胀率,一方面资金寻找较高的收益率; 另一方面掌握较多话语权的部分优质融资主体要求降低融资成本。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类理财产品充当保证人或产品管理行角色,为融资人进行信用增级,突破贷款利率管制下限,为投融资人提供 “准直接投/融资”理财产品。2008 年之后,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信贷类理财产品成为了银行进行 “表外融资”的重要通道。2010—2011 年期间通胀率高企,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愈加明朗,各商业银行陆续推出自主品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这也是理财产品精细化的重要表现。在投资渠道明确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期限的错配提高收益率,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从银行理财产品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每年都各具特点: 如2006 年的信贷类产品,2007 年的票据产品、打新股理财产品,2010 年的资产池产品、债券产品,2012 年的保本型理财产品,2014 年的非净值型理财产品等。

2. 3 市场利率向理财产品的传导有效性出现,短期理财产品的定价与债券、货币市场相关性较高

从推动我国利率市场改革的角度看,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从资金来源方替代了大量银行存款,从资金运用方替代了部分银行贷款,在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范围内提供了一个与 “存贷款” 部分可比的价格,对投资者资金的分配、融资者产品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化选择; 另一方面,以市场化利率( 如债券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 影响理财产品定价,进而以理财产品定价影响融资人成本,这样的一个传导链条日益清晰,客观上,理财产品的市场化定价有助于推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2. 4 人民币理财产品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发展趋势出现分化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包括两个独立、并行的方向: 一是针对高端人群的资产管理业务; 二是针对较为广泛人群的存款替代性业务。无论是哪个方向,都与利率市场化紧密相关。具体来看,人民币理财产品近期的发展可能会呈现以下特点: 最具 “存款替代性产品”特征的银行表内理财将会保持较高水平的发展; 表外银行系理财产品短期内的市场地位不可撼动,但在投向上将更多的投向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甚至逐渐出现结构化、衍生化的倾向; 中长期理财产品可能会有较大的发展。

3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3. 1 积极创新金融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应积极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推进产品整合、开发能力,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系统平台,细分客户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设计不同的理财产品与投资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3. 2 更新营销理念,提升理财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在营销理念上应有所创新,建立整体营销体制,主动向客户出售服务。培育理财文化,向公众宣传金融知识、理财观念和理财产品,打造有特色的理财品牌。理财师要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详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投资需求,向客户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

3. 3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投资及后续服务等环节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客户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理财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向投资者完整、准确、详尽地揭示每个产品内在的风险结构,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度。

3. 4 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培养理财人才

商业银行应在现有网络、计算机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建设。开展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理财队伍。

摘要: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诞生、发展和走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财产品是利率市场化的产物。文章从利率市场化视角探究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规律,并给出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银行理财产品,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剑峰.中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与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普益财富金融理财研究中心.中国理财市场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徐志高.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4]江华峰,姜志敏,李玉娥.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6(12).

[5]宋扬,陈晓荣,吴艳飞.我国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5(35).

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 篇6

关于银行业的反垄断问题, 最主要的是关心银行并购对竞争的影响, 而要分析银行业并购的竞争效应, 首先要正确地界定银行业的相关市场。反垄断当局对银行业的相关市场的界定的标准, 主要起源于1963年著名的美国诉费城国民银行案 (United States v.Philadelphia National Bank) 。在该案中市场界定面临三方面的争论, 即:一是由银行提供的各种服务是否构成单独的市场, 二是相关产品市场是仅包括商业银行还是包括所有的金融机构, 三是相关地理市场是本地还是区域或者全国性的。针对这些争论, 法院采用了以产品束为基准的相关产品市场界定的方法, 认为在有关的银行合并案中反托拉斯法上的产品线概念指的是由商业银行提供的具有同质性的产品或服务系列, 如活期存款系列、短期贷款系列等;产品束指的是客户能够直接和主要从银行买到的产品线的组合如活期存款和支票账户的组合, 活期存款和长、短期贷款的组合等。银行的客户从银行购买的不是单个的金融产品或金融产品系列, 而是若干个产品系列的组合也就是产品束, 所以银行业产品市场的界定应当以产品束概念为基础, 银行业的相关产品市场就是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整个基本服务, 而相关地理市场界定为本地的市场。

银行业的相关市场界定的第二种方法是以单个产品为导向的产品线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第一步是对消费者层面的确认———居民、本地的厂商、地区性的厂商和全国性的厂商, 这也是参与并购的银行所服务的对象。确认的过程也提供了初始的过滤作用, 将那些不需要并购参与银行提供服务的消费者剔除出去;第二步对于没有过滤出去的消费者, 必须确认并购参与银行为他们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 因为并购有可能对一些特定的产品并不产生竞争性的影响。当关键产品线确立后,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产品线的地理市场就可以确定。确定地理市场, 必须从关注银行所在地转移到并购参与银行的消费者所能够替换的供给者的区域。例如如果产品线是居民的交易账户, 消费者一般只能从较小的地理区域找到可替换的产品服务提供者, 而相对照, 如果产品是全国性厂商的短期贷款, 则地理市场扩展到全国范围, 所以当地银行并购主要影响的就是当地居民而非全国性厂商。相关地理市场确定后, 就可以进一步算出每个产品的市场份额, 然后分析并购将产生反竞争性效应的具体产品的范围, 多产品厂商并购的原则同样适用到银行业, 如果各种产品市场的反竞争性效应都不显著的, 则并购将通过反托拉斯的审查, 如果在任何一个产品市场产生反竞争性效应, 则反托拉斯当局将有可能阻止该并购。为了避免这样的结果, 并购的银行要有目的地剥离这些产品的相关业务。

相对于银行市场界定的产品束的方法, 以单个产品为导向的产品线的的分析方法主要具有两方面的优势, 一是可以用来评价产品扩展的银行并购。例如如果银行A主要服务于以居民为主的顾客, 通过并购主要服务于厂商为主的银行B, 而进入服务于厂商的产品市场。二是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和创新的金融市场, 改善市场界定的准确性。产品束的方法没有考虑新提供者和新产品对并购竞争性效应的影响, 而产品线的方法能够处理好新提供者进入和新产品引入的问题, 现有产品的新提供者可根据其服务顾客的可替代的情况来决定其是否可并入市场, 而新产品是现有产品的紧密替代者则并入该产品线, 反之与现有的产品没有替代性则作为新的产品线。

随着我国反垄断法的全面实施, 如何界定我国银行业的相关市场, 已经成为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而从我国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看, 我国银行业的CR4指标无论从存款、贷款还是资产角度进行衡量一直保持在60%以上, 而CR8指标保持在70%以上, 说明我国的银行业仍然属于寡占型。相对于严格执行反托拉斯法的美国银行业CR4指标在30%左右, CR8指标在40%上下, 我国银行业的集中度是比较高的, 但由于我国银行业对存款和贷款利率实行严格的利率的管制, 而导致我国银行业竞争主要体现在非价格的竞争。而在价格竞争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银行都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业务, 理财产品竞争是比较激烈的。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本地城市商业银行销售的票据类和信托类理财产品价格数据进行分析, 来检验我国银行业相关市场界定应采用产品束还是以单个产品为导向的产品线的分析方法。

二、文献综述

对银行业相关市场界定的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支持1963年美国反垄断当局对银行业并购竞争效应分析所采用的相关市场标准, 就是相关产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各种基本金融服务的产品束, 而相关地理市场为本地市场。另一类则反对, 指出产品束的方法存在两种方向的错误, 即可能低估, 由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不提供产品束只提供单个金融产品而被排除在外, 也可能高估, 由于是对一揽子产品进行分析, 而不是对并购产生的对单个产品市场的竞争性效应的影响分析, 存在高估的可能。主张相关产品市场应该包括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提供的单个金融服务产品, 而相关地理市场不一定要局限于本地市场, 如有些金融服务产品 (如CD6) 就可能是在区域甚至全国范围内竞争的。而另一些金融服务产品 (如NOW accounts和MMDAs) 的相关地理市场则为本地市场。

Ellehaisen and Wolken (1990) 分析了1987年对小企业的金融数据调查, 发现当地商业银行是小企业每项金融业务提供最主要的来源, 但小企业有一定比例的金融服务是由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提供的, 总体上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提供往往是单个金融服务业务, 而当地商业银行是多服务的唯一提供者。Kwast (1997) 以及Amel和Starr-McCluer (2002) 对居民和小企业调查数据的研究表明, 零售银行业务的顾客压倒性地从其住所或办公所在地附近银行获得储蓄服务。但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均衡条件下的行为, 而没有考察当价格变动时消费者的反应, 因此并不能提供零售银行业务市场是本地市场的确实证据。Berger Hannan (1989) 、Calem Carlino (1991) 以及Hannan (1997) 对银行定价行为的研究发现, 银行给存款者提供利率价格与当地的市场集中度是负相关的, 尽管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但这些研究都支持银行的相关地理市场是本地的, 而本地市场的集中度是用来衡量银行市场势力的较适合的直接指标。

Amel和Hannan (2000) 根据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在《合并指南》确定的SSNIP法, 来解释当两家银行并购时, 相关产品市场是否只有当地的商业银行被包括在内, 换句话说就是是否其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包括在内, 这也是首次将相关市场界定的SSNIP法应用于银行业。他们采用估计剩余供给弹性的方法, 来判断假定向消费者提供小规模存款的银行垄断者是否减少存款利率5%而有利可图。其估计结果表明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MMDAs) , 短期 (采用季度作为单位时间) 剩余供给弹性为0.2, 高度缺乏弹性, 而可流通提款账户 (NOW accounts) 和传统的储蓄账户 (Savings accounts) 的短期供给弹性还要更低。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MMDAs) 两年的长期供给弹性, 在通过引入部分调整模型计算为小于1.5, 同样可流通提款账户 (NOW accounts) 和传统的储蓄账户 (Savings accounts) 的长期剩余供给弹性也是更低。由于所估计剩余供给弹性足够低, 商业银行可以在当地市场减少存款利率5%, 而不用担心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带来的竞争压力, 因此银行业的相关产品市场只包括当地的商业银行。

Radecki (1998) 认为电子技术的改变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动, 使得零售银行的范围更加宽广了, 仅仅依据本地的市场集中度来进行银行业反托拉斯分析是不再恰当的了。应用银行利率监控公司提供的城市市场存款利率数据, Radecki发现有分支机构的银行。在一个州的多个城市往往制定统一的存款利率, 同时发现没有证据支持本地的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与存款利率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而州层面的市场集中度和存款利率之间则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证据表明零售银行市场在范围上至少是州层面的。Heitifield (1999) 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Radecki的实证结论, 即有分支机构的银行, 在一个州的多个城市往往制定统一的存款利率。但不同的是, 有些银行的存款账户如果集中在某一城市, 那么这种账户的利率存在着很显著的城市间差异。Biehl (2002) 选取了纽约州的五个城市零售存款市场为样本, 对其地理市场的界定进行了研究。发现 (1) 在同一城市不同银行存款利率是不同的, 这意味着银行间的存款存在一定的差异; (2) 在同一城市单一市场的银行所提供的存款利率是高度相关于其他单一市场的银行。 (3) 同一城市多市场银行所提供的存款利率与其它银行不相关。与Heitifield的实证结论相一致, Biehl的实证结果表明:单一市场银行所提供的存款利率反映了当地市场的条件, 而多市场银行的存款利率则不反映这一关系。

三、方法、模型与数据

针对银行业产品市场界定, , 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是Horowitz (1981) 所提出的价格相关回归方法, 即基于当两种产品处于同一经济市场时, 其价格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但由于交易成本、产品差异以及信息成本会导致价格差异持续存在, 也就意味着价格差异不会完全消失。为了运用该方法, 我们建议在市场界定区分市场时, 应用两个关键的标准:一是产品间存在着不变的价格差异, 二是价格随着时间调整的趋势。我们收集不同产品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 应用价格差异部分调整模型进行实证估计。

两种产品的价格如何调整以及价格的差异性是我们判断这两种产品替代性以及是否在同一经济市场进行竞争的必要条件。替代性主要依赖于两种产品价格调整的速度和长期均衡价格间的差异。一般而言, 两种产品价格调整的速度越快, 长期均衡价格差异越小, 两产品的替代性就越大。根据产品价格调整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理论角度将产品市场分成四类:

1. 完全竞争市场。

根据经济理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两种产品价格同时调整, 短期和长期存在单一的价格, 因此两种产品彼此是完全替代的。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 两种产品价格的调整就不是同时的, 我们将此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完全长期替代的市场, 二是不完全长期替代的市场。

2. 完全长期替代的市场。

在此情况下, 价格不同时调整, 但在长期相同。这种情形出现, 一般是交易或信息成本的存在阻碍了厂商面对供给或需求变动的及时反映。产品只在长期是完全替代的, 两种产品在同一经济市场进行竞争, 但在短期厂商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

3. 不完全长期替代市场。

在这种情形下, 产品间的价格不同时调整, 在长期存在着非零的价格差异, 该差异价格的产生归于交通成本、产品差异或信息成本。产品是不完全的长期替代, 产品在此情形下也在同一经济市场进行竞争, 但厂商在短期和长期都拥有一定的市场势力。

4. 分割的市场。

当产品间的价格不随时间而调整时, 产品属于分割的或不同的市场。因此定义经济市场和决定市场是否为分割的是同样的问题。

四类市场及其特点可归纳到表1的前两列, 第三列实证定义是假定价格遵循一阶部分调整模型, 即DtL-Dt=λ (DtL-Dt-1) 这里DtL是长期价格差异, λ是部分调整系数。

我们采用的一阶部分调整模型假定两种产品价格在一定时间内调整到价格差异长期均衡状态, 也就是说假定两种产品属于同一经济市场, 现在的价格差异将收敛于稳定的长期价格差异 (当然也可能为零) 。而对于我们研究的是银行理财产品而言主要有票据类理财产品和信托类理财产品, 我们定义两家银行 (j和k) 在时间t销售同一类型理财产品i的利率 (价格) 差异为:Di (j-k) t=Pijt-Pikt。这里Pijt是j银行销售i类理财产品的利率, Pikt是k银行销售i类理财产品的利率。同样类似地, 不同种理财产品 (h和i) 但来自同一银行 (j) 的利率差异可定义为:

比如, Di (j-k) t是国有四大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间在信托类理财产品上的利率差异;D (h-i) t是城市商业银行票据类理财产品和信托类理财产品间利率的差异。根据一阶差分方程, 当前的利率差异将向长期均衡的价格差异调整, 这一调整过程可用以下方程表示:DtL-Dt=λ (DtL-Dt-1) (1)

DtL是长期价格差异, λ是部分调整系数, 用来衡量利率向长期均衡利率收敛的速度。如果部分调整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的话, 那么利率差异将收敛于DtL。也就是说长期价格差异随着时间延伸而保持稳定, 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银行机构的不同或者是非利率方面的产品差异。当然存款和理财产品市场的外部条件及政府管制方面的变化也会影响长期均衡价格差异。为了让模型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这些可能性, 我们把长期均衡价格差异看作理财产品市场政府管制, 用变量表示为Xt的函数。长期均衡价格差异也收到随机扰动项εt的影响, 我们假定εt服从正态分布, 其期望值为0, 方差随时间保持不变。由此我们写出下列方程:

现用方程 (2) 的DtL带入方程 (1) 中, 产生下式:

2007年6月银监会发布了对银行业理财产品风险控制的新规定, 将信托类理财产品重新界定为非保本收益类产品, 但由于数据的限制, 我们无法将反映理财产品市场的政府管制方面的变化的变量放进模型, 所以长期均衡价格差异:

而我们最终回归的方程是:

本文所有理财产品利率价格数据来自新浪网和理财周刊理财产品数据库, 时间从2008年1月到2009年5月。选择了四大国有银行中推出理财产品比较多的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 全国性商业股份制银行中的光大银行, 本地商业银行中的上海银行和上海农商行。产品选择了90天期限的信托类和票据类产品, 数据包含工商银行票据类和信托类产品利率数据、建设银行信托类产品利率数据、光大银行信托类产品利率数据、上海银行票据类产品利率数据和上海农商行票据类利率数据, 因此一共产生15对回归方程, 回归结果见表2。

注:*表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表示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从回归结果看, 上海银行票据和上海农商行票据、上海农商行票据和工行票据、光大信托和工行信托、工行信托和工行票据、上海农商行票据和工行信托、上海农商行票据和建行信托、上海银行票据和工行信托七对方程所估计的调整系数λ, 在统计上不显著, 长期价格差异γ同样在统计上不显著, 因此这七对理财产品是完全替代的, 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同理财产品分类看, 本地银行间 (上海银行和上海农商行) 的票据类理财产品、本地银行 (上海农商行) 和四大银行 (工行) 间的票据类产品以及四大银行 (工行) 与股份制商业银行 (光大银行) 的信托类产品是不同银行同类产品之间的直面竞争, 其他四对则是不同银行票据类与信托类产品不同类之间的完全替代的直面竞争。

而光大信托和上海农商行票据、光大信托和工行票据、光大信托和上海银行票据、建行信托和上海银行票据、上海银行票据和工行票据、光大信托和建行信托六对方程所的调整系数λ, 在统计上显著, 但长期价格差异γ在统计上不显著, 因此这六对理财产品是完全长期替代的, 也就是价格不同时调整但在长期是相等的。从理财产品分类看, 除了上海银行票据和工行票据、光大信托和建行信托是同类产品外, 其余五对是不同类理财产品间的完全长期替代竞争。

属于不完全长期替代市场的是建行信托与工行票据以及建行信托与工行信托, 即不管价格调整的速度, 但长期价格差异存在。回归结果显示建行信托与工行票据的长期价格差异为0.66, 在10%水平下显著, 而建行信托与工行信托的长期价格差异为0.713, 在5%水平下显著。

四、结论与不足

本文应用Horowitz (1981) 所提出的价格相关回归方法, 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近几年推出的信托类和票据类理财产品的价格数据, 对我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市场界定是否适用1963年美国诉费城国民银行案确立的产品束概念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本地商业银行推出的90天信托类和票据类理财产品并不属于分割的市场, 七对理财产品是完全替代的, 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六对理财产品是完全长期替代的, 只有两对理财产品属于不完全长期替代市场, 但只存在较小的 (都小于1%) 价格差异。实证结果支持将90天信托类和票据类理财产品归结于同一相关产品市场, 因此按照产品线的银行业市场界定的分析方法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托类和票据类理财产品界定为不同相关市场是不适当的。另外实证结果表明上海本地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与四大银行及其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是直面竞争的关系, 与国外研究结论银行服务主要由当地商业银行提供并不相同。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只是对银行推出的90天票据类和信托类理财产品的市场界定进行了分析, 对其他期限的产品没有进行全面分析, 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本文曾经试图对银监会关于理财产品管制方面的政策变化是否影响长期均衡价格差异, 进行实证研究, 同样由于数据可得性而无法进行, 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mel, Dean F.and Hannan, Timothy H.Defi-nition Banking Markets According to Principles Recommended in the Merger Guidelines[J].Antitrust Bulletin, Fall, 2000.

[2]Amel, Dean F.and Starr-McCluer, M. (2002) Market Definition in Banking:Recent Evidence[J].Antitrust Bulletin, 2002, 47.

[3]Berger, Allen N.and Hannan, Timothy H.The Price Concentration Relationship in Banking[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9, 71.

[4]Biehl, Andrew R.The Extent of the market for Retail Banking Deposits[J].the Antitrust Bulle-tin, Spring2002.

[5]Calem, Paul S, and Carlino, Gerald A.The Concentration/Conduct Relationship in Bank Deposit Market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 73.

[6]Ellehaisen, G.E.and Wolen, J.D.Banking Markets and the Use of Financial Services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J].Fed-eral Reserve Bulletin, 1990, 76.

[7]Hannan, Timothy H.Market Share Inequality, the Number of Competitors, and the HHI[J].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7, 12.

[8]Heitifield, E.A.What Do Interest Rate Data Say About the Geography of Retail Banking Mar-kets[J].Antitrust Bulletin, 1999, 44.

[9]Horowitz, Ira. (1982) Market Definition in Anti-rust Analysis: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1982, 48 (7) .

[10]Kwast, M.L., Starr-McCluer, M and Wolen, J.D. (1997) Market Definition and the Antitrust Anlalysis in Banking[J].Antitrust Bulletin, 1997, 42.

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 篇7

据统计, 2008年1-8月各商业银行共发行了3656款银行理财产品, 已经超过了2007年全年的水平。正当种种迹象表明国内银行理财市场如破竹之势节节升高之时,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乌云笼罩了中国金融市场。已经逐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中国金融市场陷入困境, 其中与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联动关系密切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更首当其冲, 在政策监管、收益状况、产品业务等诸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政策监管方面

鉴于金融危机暴露的种种问题, 从加强金融市场保护、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出发。2009年开始, 国内个人理财市场出台了一批新的法律、法规, 涉及到证券、银行、保险等多个领域, 对规范和引导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 为了配合股市创业板的推出, 2009年3月31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办法自5月1日起开始实施。目前, 阳光私募、基金产品、银行打新股等部分资本市场型理财产品已经直接或者积极筹备参与投资创业板的运作中, 在此办法的约束下, 该类产品的投资运作相对金融危机之前将会变得更为理性。

其次, 2009年7月, 银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从投资管理的原则、投资管理的方式和投资方向三个层次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行明确规范。其中投资方向上禁止银行理财资金以任何形式投资于二级市场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 以及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 并不得将商业银行理财客户的资金用于投资高风险或结构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新法规的推出, 降低了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 规范了各种理财产品市场的运行, 同时也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应有保护, 对于投资市场风险的区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但是对具有金融衍生品框架的结构型产品以及投资股票为主的资本市场型产品进行了控制。

再次, 2009年10月1日, 新《保险法》开始实行, 这使得保险公司暂停了许多之前在售的保险产品, 并且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合规产品。2009年11月26日, 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 正式为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开启了政策大门, 也为金融市场混业经营模式带来了新的契机, 整个理财产品市场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

此外, 鉴于部分融资性信托是商业银行利用监管真空, 达到变相放贷的目的, 2010年5月底, 中国银监会发文叫停商业银行融资性信托担保业务, 信托型产品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收益状况方面

金融危机后, 银行理财产品风波四起, 满目皆是“零收益”、“负收益”。年初的结构性产品“零收益”风波, 后来QDII跌入两毛区间, 随着证券的不振, 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出现了缩水现象, 部分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需求也有所降低, 对理财产品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后期, 随着市场的规范化成熟化, 相关宏观政策的松动以及市场的复苏带来了理财产品市场发展, 尤其成为人民币产品市场发展的强大后劲, 但外汇理财产品止步不前。

首先, 外币理财产品市场上, 为刺激经济, 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宣布调低本国货币基准利率。经过一连串下调后, 大部分外币理财产品, 尤其是与国外利率相挂钩的结构型商品如外汇存款型以及债券型理财产品收益情况进入下行轨道。其中美元、港元、欧元、英镑等存款型外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跌至谷底, 年利率在1%左右徘徊。进入第四季度后这一情况有所好转, 随着澳元在11月和12月连续加息后, 澳元基准利率已经达到3.75%, 国内外汇理财产品市场中的澳元产品年收益率也普遍提高到4%以上。其他币种的外汇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受此影响纷纷开始反弹, 市场内对于各国加息也开始有了一些预期。但金融危机对外币理财产品的冲击, 以及外币结构型产品自身的复杂性, 使得投资者对此类产品持谨慎态度, 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其次, 在人民币产品市场上, 中资银行一向保持其稳健的作风。在人民币产品中, 以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为首的中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 数量最多的是债券型产品以及信托型中的信贷产品, 即产品投资或挂钩的基础资产是信贷资产、短期融资券、银行承兑汇票等。2009年伊始, 国家4万亿救市计划就基本决定了全年国内投资市场的基调, 同时国内宏观货币政策的推行使得贷款发行量猛增, 仅上半年就发放超过7万亿, 全年超过9万亿的投放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银行信贷市场的蓬勃发展, 并同时推动了债券型、信托型产品的发行和业务拓展。

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统计, 2009年中国境内主要商业银行累计共发行各类人民币理财产品5405款, 较2008年增加1314款, 涨幅达32%。2009年主要商业银行累计共发行外汇理财产品991款, 较2008年的1309款有所下滑, 减少了318款, 下跌幅度为25%。

三、产品业务方面

根据币种不同, 银行理财产品一般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按照投资领域的不同, 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结构型及QDII型产品;按照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 还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这里的产品业务分类, 主要从投资领域的不同出发。

(一) 债券型

债券型理财产品一般投资于央行票据和企业短期融资券。因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个人无法直接投资, 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稳健型产品一直以其收益的稳定性受到国内市场的青睐, 尤其金融危机后, 大众对理性的回归更使得债券型产品成为香饽饽。据统计, 截至2010年2月底, 债券型理财产品在所有银行理财产品中发行占比接近60%, 并且目前央行准备金的上调、加息预期的强烈, 有可能将使债券票据等收益率增加, 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在将来获取更高的收益, 给了债券型产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信托型

前面也提到了国内宏观货币政策的推行使得贷款发行量猛增, 导致银行信贷市场蓬勃发展。因此, 金融危机后信托型产品无论在产品发行数量上, 还是在市场规模上, 都显示出加速上升的趋势。在产品类型方面, 信托型信贷产品以及证券投资产品增长明显。其中, 前者的增长源于央行新增贷款发行放量, 而后者的大幅上升则主要是因为国内股票市场的复苏。

截至2010年5月, 共有32家银行和36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银信合作产品413款。但是, 由于2009年信贷增量过大, 2010年信贷政策进行适度调整。2010年7月初, 一纸《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银监会叫停过热的信托理财产品。股市在2010年上半年的停滞表现也限制了信托型证券投资产品的发展。但银监会此前叫停主要是担忧银信理财业务在不规范的前提下快速发展的风险, 而《通知》对该业务加以规范, 银信理财产品将由暂停转向恢复。因此, 投资者有理由相信在短期内, 信托型产品的资金转向债券型及其他渠道, 但是长期内, 在风险控制的同时, 信托型将会走上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道路。

(三) 资本市场型

资本市场型产品倚重股票, 属于高风险性产品。由于市场的不景气, 此类高风险产品的潜在风险被进一步放大。根据中国社科院理财产品中心统计, 2008年56家商业银行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456款, 最佳表现产品和最差表现产品均隶属于股票类产品。而在28款人民币零收益或负收益的产品中, 挂钩股票的有19款, 占比将近70%。

因此, 在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中, 明确指出, 银行理财资金不得直接投资中国A股二级市场的股票和基金, 严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份, 但可用于打新股。但前面也提到, 创业板的推出带来的利好消息将会使得该类产品的投资运作相对金融危机之前将会变得更为理性。

(四) 结构型

结构型理财产品运用金融工程技术, 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 (如远期、期权、期货、互换) 组合在一起, 注定其具有衍生品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性质。金融危机爆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结构型产品设计的过度复杂化以及监管的过度松弛化。随着银监会规定的出台, 禁止商业银行理财客户的资金用于投资高风险或结构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 结构型产品出现了由复杂向简单的回归。但是, 根据近来中国银监会网站的公开信息显示, 目前已经有63家中外资银行取得了衍生品资格。这一条规定说明国家的政策正在逐步放开, 但我国商业银行尚不具备结构性衍生品交易平台和对冲技术、商业银行在结构性产品发行中存在不足, 这一市场将更多地暴露在外资银行的冲击之下, 竞争将日趋激烈。

(五) QDII型

金融危机让投资海外的QDII理财产品受到重创。危机后QDII正逐渐走向成熟, 资产配置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新发产品方面, 一直停滞不前, 目前在运行产品都是为前几年推出的产品。QDII目前的主要缺点是产品类型单一, 多样化不够, 主要都是投资国外股市的产品, 使得投资风险过高, 容易受股市波动影响, 难以为市场再度接受。但考虑到毕竟海外市场下跌空间有限和存在的阶段性回调, 不少投资者在市场回调期适当参与QDII理财产品投资, 加之部分产品还加入了保证收益等“保本”条款, 使得QDII型产品呈现复出之势。

四、总结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后, 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能力上将会进一步提升, 投资者更偏向于稳健的理财方式, 并且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分散化。此外, 由于国内的信用体系、监管环境等原因, 中资银行直接参与境外衍生品市场和产品设计能力一直不足。因此, 对于银行来说, 应当积极培育优秀的金融人才, 为激烈的竞争储备人力资源;不断根据市场需求, 向更具个性化以及灵活性的方向迈进;根据自身优势, 形成自身特色的理财产品;建立自身的理财平台, 协调各市场主体的关系, 包括与基金公司、依托投资公司的关系, 促进个人理财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莹, 李舒.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12) .

[2]、徐明亮.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投资策略研究[J].财会通讯, 2008 (8) .

商业银行扛鼎理财市场 篇8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对策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显著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理财意识, 各个银行纷纷将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推出来。理财产品作为全新的投资方式, 可以促使融资结构得到完善、居民财产性收入得到提升, 银行转型升级得到加快等, 具有较大功能。但是, 因为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 还有诸多问题需要重视和应对。

一、当前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于2005年开始飞速发展, 规模年均增长率甚至达到了100%;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 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23.5万亿元, 相较于2014年, 增长速度为57%左右;2015年底, 银行理财市场累计兑付客户收益为8650亿元, 相较于2014年, 具有20%左右的增长速度。市场因素是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希望通过个人持有资本获得相应收益;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投资渠道不够畅通, 银行所推出的理财产品具有较高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 获得了人们的青睐。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具有较快的发展速度, 但是在银行业资产整体中占据较小的比例, 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 社会融资中银行理财产品的地位

银行借助于直接融资产品的开发, 将客户投资与融资市场、直接融资与居民财富联系了起来, 可以促使我国社会融资渠道得到有机改善;根据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中, 有超过20%为银行理财产品。

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立法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理财产品的推出时间较短, 但是在有效的监管和约束之下, 规模逐渐扩大, 市场越来越大。2005年, 我国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确立了监管法, 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市场形势不断改变, 部分法律法规逐渐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 与目前的市场现状不够吻合;且在相关规律中仅仅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规定, 没有制定法律监管其他理财业务, 这样理财产品的风险因素就遭到了加大。

(二) 内部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银行内部只有构建了完善的管理机制, 方可以稳定良好的运作理财业务。但是, 研究发现, 依然有诸多的问题存在于我国银行内部管理当中;首先, 理财业务没有明确的战略定位和管理结构, 部分银行没有明确规划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且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运作当中去, 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及系统, 这样就增加了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难度。且银行理财业务具有十分有限的投资渠道, 银行理财法律主体投资地位缺失, 一般借助于第三方平台完成银行资产投资交易, 银行只有有限的投资渠道, 制约到理财产品市场发展。

(三) 没有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虽然现阶段大部分居民都已经认可银行理财产品, 但是依然有排斥的人存在, 且部分居民没有足够的投资意识。部分银行工作人员仅仅将理财产品推荐给储蓄用户, 没有足够的宣传意识, 导致大量客户流失, 理财产品的推广效果受到影响。因此, 银行需要对舆论宣传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 促使更多的人能够对理财产品及作用充分了解, 扩大用户群体规模。

三、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对策

(一) 对法律法规有机完善, 修订监管立法

立法缺失是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的一大障碍, 相关部门需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机完善和修订, 促使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得到规范;要紧密结合现阶段理财产品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对针对性约束性的政策法规及时制定;如在投资环节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需要结合本种情况, 制定单项法规, 科学引导和约束。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尽快完善, 补充相应的约束条件, 修改不全面的条例制度, 明确规范理财产品的结构、风险管理、运作流程等等。

(二) 对内部管理机制有机构建和完善

银行的相关管理决策人员需要充分重视, 科学认识与规划银行的未来发展转型及战略定位;结合实际情况, 对内部管理机制有机构建和完善, 大力引进人才, 构建相应的专业系统, 以便能够良好稳定的运行理财业务。要将风险缓释机制构建起来, 促使理财产品的风险系数得到有效降低;科学处理每一个细节, 细致全面的开展理财产品售前宣传与售后服务, 提升管理水平, 完善内部管理结构。

(三) 加强监管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较大的一个原因为监管不够, 因此, 监管机构需要对监管力度适当加大, 结合相应的法律要求, 进行深入全面的监管。深入监管银行理财业务市场关键环节, 如市场准入、现场检查、非现场等, 避免有违规操作问题出现, 严厉惩处出现的各种违规操作问题。部分环节具有较高的风险系数, 容易有问题发生, 监管机构需要将其作为重点, 专项检查, 规范理财产品市场。

(四) 做好舆论引导

如果仅仅对储蓄用户推销理财产品业务, 业务范围会受到制约和限制, 且部分媒体进行的虚假报道, 也会影响到一部分客户的选择。因此, 银行需要对行业信息定期发布, 以便促使银行理财产品的动向能够被居民、监管机构等及时了解和掌握, 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银行要及时回应虚假信息及夸大报道, 通过合理的舆论引导, 促进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获得良性有序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虽然只经历了短短十几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效果, 拓展了银行的业务渠道, 人们的投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 需要正视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一系列的规范约束措施, 如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做好舆论引导、发挥监管职能、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等, 促进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敏.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 2014, 5 (10) :123-125.

[2]毕宁.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商, 2015, 6 (19) :66-68.

上一篇:测算结果下一篇:医疗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