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2024-10-26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共12篇)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篇1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得益于两种因素的支撑。第一, 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银行与市场在融资方面的竞争与较量。传统上, 中国银行业经营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 在国家对存贷款利率管制背景下这种利差具有政策性。作为银行来说, 其资产负债表上的政策性利差收益不可能总是存在, 银行寻求表外发展业务成为必然, 而理财产品正迎合了银行盈利结构调整的需求。第二, 资金的“脱媒”现象是一个大势所趋, 20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初的保险业、公私募基金业、信托业、证券业以及股权投资业 (PE) 的大发展, 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挤压着银行存款。中国银行业为了应对竞争和“脱媒”趋势, 发行了种类繁多的银行理财产品。

二、产品种类

1. 债券类理财产品

债券类理财产品是银行将募集的资金投资于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等收益稳定的市场, 经过一定期限后投资者可获得收益, 并获得原有本金的产品。

2. 结构性理财产品

所谓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交易特征融为一体的一类新型理财产品。其表现特征是该类产品的收益一部分固定, 而另一部分则与其挂钩资产的业绩表现相联系。

3. 信托类理财产品

信托类的理财产品也被称为银信合作理财产品, 其中有投资于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 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信托型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 少量的资金可以参与分享较高的收益, 但不可以提前赎回, 流动性差, 且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该项产品于2010年7月被监管层紧急叫停。

4. QDII理财产品

QDII理财产品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推出, 用人民币直接购汇, 委托银行进行境外投资, 到期后再将本金和收益结汇成人民币, 这样没有外汇也可以参与国际市场。但是人民币QDII产品大多以人民币入市折换成美元进行投资, 投资到期后, 又得将美元本金和收益再折合成人民币返还给投资者。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这一过程将使投资者可能面临本金和收益的汇兑损失。

三、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1. 理财产品层次亟待提升

国外个人理财市场大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面向资产总额在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所谓“高资产净值”群体的高端私人银行服务, 而另一类是面对资产总额在十万美元以上相对大众化的理财服务。目前, 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市场绝大多数定位于后一类, 高端私人银行理财服务并未大规模涉足。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和金融需求的提高, 高端的私人银行业务需求必然大幅增长, 商业银行必须尽快提升理财业务的水平和层次。

2. 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产品目标客户群体基本相同。目前, 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定位于资产总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大众群体;二是产品收益率差别不大, 多数产品的平均收益率维持在适当高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水平上;三是产品附加价值不高, 理财产品主要偏重满足客户收益性需求, 而对客户资金的流动性需求考虑较少;四是产品营销模式和销售渠道差异性不大。目前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营销模式是首先通过网站、电话、短信、报纸等渠道将理财产品信息传达到客户, 这实际上仍然是一种大众化的粗放式营销模式。

3. 商业银行面临的业务风险加大

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一项新型的银行业务, 其中暗藏着诸多风险, 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 这些风险隐藏在产品设计、营销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业务风险加大。

四、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对策建议

1. 尽快实现零售业务转型

在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传统优质贷款客户减少以及“脱媒”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最终实现零售银行的转型。

2. 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业务转型的实现须以经营理念的转变为前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期商业银行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 官本位思想官僚作风严重, 部门利益、员工利益往往高于客户利益。然而,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经营以盈利最大化为终极经营目标, 这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必须改变以前存在的各种本位主义, 真正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3. 增强产品差异化程度

商业银行应当主动求变, 通过增加产品差异性的途径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开展业务。具体的差异化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产品设计基础资产的差异化;二是期限多样化;三是人民币资产与外币资产结合, 引入外币理财产品, 实现本外币产品联动;四是严格分层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殷孟波, 曹廷贵.货币金融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黄宪.银行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3]李鹏.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7年.

[4]杨飞.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与展望[J].金融论坛, 2009.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篇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居民理财意识的逐渐成熟,人们的金融投资和金融风险意识也日益增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个人理财业务的逐步壮大与个人理财产品逐步多样化成为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介绍和与理财相关的金融理论观点的总结,深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以此为借鉴对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创新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由于具有批量大、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主导业务和重要收入来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相对落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个人对金融服务和资产增值的需要越来越强,个人理财产品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面对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吸引高端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利润的核心业务。国内商业银行有必要走出低水平同质产品的竞争,转向金融创新能力的竞争,不断开发设计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通过研究得出,近年来,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增多,理财业务呈现从单一产品推销向综合理财服务发展的趋势。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相对于国际大银行来说,中国银行业用于客户个人理财的投资工具还相对落后,现阶段用于个人理财的工具仍以传统的银行产品为主。

因此,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工具的创新,应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国际性银行的理财产品,并根据中国的市场和客户对象特点进行改造。国内商业银行要突破限制。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创新经营机制,加强营销策略,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个人理财业务飞越发展。根据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潮流,金融混业经营将是大趋势。届时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界线将逐渐模糊,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与产品将相互渗透。由于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核心地位。中国将会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由于突破了行业的界线,银行将能从事其它金融领域的业务,这将突破长期困扰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将极大的拓展与丰富个人理财业务的投资渠道,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带来质的飞跃。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来看,当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个人理财产品品种趋同,理财资金使用效率偏低

目前,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设计上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针对客户需要的个性化设计,理财产品附加值低,且各家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逐渐趋同,仅在收益率和期限上略有差别。同时,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资金仍以投向风险较小的债券市场以及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为主,投资渠道狭窄,影响了理财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信息披露不够完整明晰,风险提示不充分

部分银行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使用了笼统、概括的语言,未将理财资金投向、市场运作、交易细节、风险和收益分配变化及外汇理财中所涉及到的交易结构等重要信息及时向客户披露,客户对自己理财资金的运作、风险和收益等细节知之甚少。另外,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宣传中的复杂条款和过于专业化的语言,也制约了客户对产品的理解。

(三)部分银行将理财产品作为竞争手段,理财成本不断提高

通过调查和分析各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发现,目前个人理财业务已更多地成为各家银行争揽客户或避免客户流失的竞争工具, 同时, 大多数银行在推出新产品时,由于其他银行的竞相效仿、攀比, 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收益。

(四)理财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

调查发现, 目前大多数基层网点的理财人员往往由一线营销人员兼任,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理财人员在面对客户时首先想到的是推销自己机构的产品,而非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这就有违理财产品的设计初衷,容易造成不当销售,损害客户的切身利益。现有部分理财人员尚不能很好地掌握与个人理财有关的基本专业知识,正确解读与投资有关的经济指标的能力、对理财过程中金融工具的遴选能力、独立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理财规划的能力等比较欠缺,难以适应日益专业化、复杂化个人理财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策略

(一)加快对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

根据上海尚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71.9%的个人理财产品客户具有生活理财需求,有56.8%的个人理财产品客户具有投资理财需求。而且,有30%理财客户同时兼有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目的。此外,资产保值增值、购房、子女教育、养老、创业和医疗是主要的理财需求。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理财规划,而养老、子女教育和资产保

值增值的理财需求则是各个年龄段的普遍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年龄和收入进行初步的市场划分,并为不同目标客户群度身定做适合的理财产品。

(二)网上个人理财渠道和个人理财服务的创新

个人理财网络的发展趋势是以物理网络为依托、以电子银行服务为扩展的一个随时随地可进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全国以至全球化的立体网络。结合自助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网络服务将进一步整合服务系统平台,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联网联合,扩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并通过优化服务界面、提高服务设施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个人理财的服务质量。在国内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60%以上的个人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化操作,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招商银行的“一网通”网站,可以方便地提供下列咨询及服务:“一对一”的理财顾问,专属的理财空间,丰富及时的理财资讯,全国漫游,理财套餐等。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选择了引入外部的专业金融软件公司所提供的理财系统,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国交通银行等,都购买了专业个人理财系统。专业的金融软件公司了解个人理财业务,具有丰富的银行业经验,有成熟的产品,在提供软件支持的同时,也能为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起到咨询辅导作用。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统一标准的信息中心。(2)网上理财与网下柜台理财有机地结合。(3)网上理财方案必须经常更新修改。

(三)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创新

由于外币理财产品可以间接投资于国外货币和债券市场,也可通过境外代客理财业务不断推出新品。所以国内的外币理财产品与国际接轨较为紧密。国际上有的理财品种国内基本上也存在。目前外币理财产品己达20多个品牌、土百种理财产品品种。因此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客户理财偏好、特点、需求,具有相对较高技术含量的本币理财产品将是未来国内银行业理财产品创新的重心。换而言之,未来理财市场产品创新的重点将放在本币和以本币或本币与外币连接的品种上。

(四)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创新

基金理财有两大优势,其一在于它的相对稳定增长的收益,其二流动性较好。但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有魅力,主要是良好的流动性。不管是开放式基金还是封闭式基金,都在申购、赎回或是二级市场交易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安排,正是这些安排使基金获取了很大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偏好流动性的投资者的需要。而流动性的缺乏正是银行理财产品设计中一个重大不足。银行或是客户只有在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有提前终止该产品的权利,但是在获得相关权利的同时,可能也会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说在某些产品设计中,就

要求投资者必须支付违约金,甚至取消之前的部分收益才可以提前终止该产品。而招商银行推出的这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借用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模式,对于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开辟新渠道。

(五)品牌营销和业务的创新

个性化、高科技已成为当今银行个人业务的两大发展方向,而个性化的最终体现,就在于个人理财业务。而因为商业银行之间有着很强的模仿力,所以现在各商业银行要在产品创新上取胜在目前这种情况并不是长久之计,只能获得暂时的利益。只有在消费者和市场中确立了自己良好的个人理财品牌形象,才能在各式理财服务中脱颖而出,并大大提高自身品牌的附加值。当然,在树立品牌营销的同时,还要进行业务的创新,积极开发和引进新品种。产品是银行占领、维系客户和创造收入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要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新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合适的创新方式有:(1)改进型,即银行在现有金融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包装或组合,使之在结构、功能、形式等各方面拥有新的特点,使产品内容完善;(2)组合型创新,即银行将现有产品加以组合与变动,实行“套餐式服务”;(3)模仿型创新,即银行模仿其他银行推出的新产品,特别是国外的理财产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银行的开发成本。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篇3

关键词:个人理财;商业银行;金融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作为普通居民家庭财富的主要体现,目前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超过40万亿元,远远高于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而高增长必然伴随着高通胀,目前市场实际利率较低,储蓄已不再能够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随着金融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那些较富有的年轻个人群体,迫切需要对客户的个人财富进行管理。

从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外银行的发展经验来看,个人理财业务应该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新方向,也是中国特色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不断增长,大型商业银行仍为发行主力,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普益财富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3年度)》中指出,2013年度,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发行数量为56827款,发行规模约为56.43万亿元,较上年度增长85.87%。2014年截至9月,共有148家银行发行了5024款个人理财产品,参与银行数量增加1家,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幅为2.43%。如下图所示,参与银行的数量基本呈增长趋势,发行数量除2014年1月和2月小幅下降外,其余月份基本呈增长趋势。

图1 2013-2014年度银行理财产品参与机构及发行数量

资料来源:普益财富(数据截至2014年05月10日)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近年来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该业务起步较晚,在目前的发展中尚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以及不足:

产品同质化严重。到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在产品开发、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参照了国外银行的一些先进做法,但是却没有真正消化吸收其精髓,许多问题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产品定价能力不足。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相互割裂,同时利率和汇率还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理财产品定价能力不足。

专业理财人员严重不足。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目前中国对金融理财师的需求人数是50万人,截止2013年12月31日,由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认证的中国大陆CFP系列持证人总人数为151,628人,其中金融理财师AFPTM持证人总人数为128,494人,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持证人总人数达到18,728人。理财业务需要全面掌握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市场投资等相关知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国内这种专业理财人员严重不足。

服务理念有偏差。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很多较为棘手的问题,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信誉问题及银行职员操作出现一系列问题等越来越严重。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理财客户,从而一味的去追求高额的利润而忽略了其中存在的风险,而只有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才能实现双赢。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创新品牌化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应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梳理产品的研发流程,及时准确地回应市场与客户需求,创新出个性化、人性化、品牌化的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中形成的理财品牌,在对客户的服务中提供良好的服务,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和建立良好的服务声誉,就会极大的提高其附加值和银行的商誉。而个人理财品牌恰恰强调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为客户设计、帮助客户组合和指导客户选择产品等过程中所能体现出来的服务。

打造专业化的理财团队。为建立专业化的理财团队,银行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下两种措施,第一,加强对现有业务人员的专业业务培训,第二,吸收新鲜血液,引进高层次人才。银行在这一方面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范围,结合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对业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养,为客户提供具备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业务知识集于一身的理财顾问和理财规划师,能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合理推荐产品,在人才引进方面,要选拔高素质人才。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客户和进行产品定位。要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客户研究和设计理财产品,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打造一支懂理财、会理财的专家式的理财团队,稳定并深度挖掘客户潜力。

完善立法监管。限制于国家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实行分业经营,银行不能直接涉及证券、保险业务,所以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直接的综合性理服务。此外,我国金融法规政策对金融机构的行为有明确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代客户理财。要克服这些因素,除了银行自身要加强银企合作外,从金融监管来讲,我国要完善立法,对限制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的政策法规进行一定修改,逐步推进各领域的合作。

建立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商业银行应改善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并将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纳入主要的风险管理操作系统,以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监管。统一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开发、销售、信息披露、风险预警、业务流程和资金管理使用,建立和完善与管理系统相关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处理的要求,产品属性应适当反映金融产品的名称,避免使用标题的误导。(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范玉兵.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风险[J].财经界,2010(04):23-24.

[2] 李文婷.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

[3] 李波.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28):123-126.

[4] 林元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9.

[5] 宋文昌.金融市场秩序、伦理规制与有效监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6] 唐林.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0.

[7] 吴玉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金融经济,2014(06):93-95.

[8] 于昆.论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05):12-15.

[9] 杨可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8):61.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研究 篇4

1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理财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理财业务的收入在中间业务比重快速提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销售自有的银行理财产品, 代销保险、基金产品、信托等产品, 收取佣金和管理费,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推荐自有的理财产品以及在银行的代销的基金。因此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自有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 截止到2012年22日, 中国商业银行在2011年期间共发行了1.7万款理财产品, 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02%。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代理保险、基金、信托产品理财产品也是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重要的部分, 也能带来极大的收益。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认识这些问题, 有利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

2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暴露许多问题, 其中一些问题引起银监会和银行的重视, 并逐步走向规范。

2.1 违规误导客户

商业银行理财客户经理为了完成银行规定的任务, 在做理财产品的销售时, 为了让客户放心的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却只强调理财的收益, 却忽视对风险的解释, 或者解释夸大该产品没有风险。当客户问及该款产品不是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时候, 客户经理却给客户相应的承诺, 说出如出现风险由他 (她) 赔偿语言。这违反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销售规定, 且导致客户对这家银行的不信任。

2.2 缺乏职业道德

由于理财客户经理收入主要是来自销售产品的提成, 然而每一种理财产品的佣金比例是不一样的, 没有对客户情况进行的分析, 却给客户推荐收益相同, 风险较高的产品。收益相同, 风险较高的产品获取的佣金提成比例是不一样的。另外理财客户经理对客户信息了解十分清楚, 却把客户信息资料卖给其他机构或者个人, 以获得不正当利益。如:据腾讯网2012年3月15日报道, 招商银行多名工作人员兜售客户信息。

2.3 综合专业能力不够

对于理财业务的客户经理, 一般具有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认证, 具有职业资格认证的理财规划师应该在保险、基金、股票等基本的投资工具有深入的了解。然而关于银行理财师推荐的保险理财产品让客户不满意, 总是觉的银行理财规划师忽悠他们, 因为客户所想的保险与实际买的不是一回事, 现在的保单或者是保险产品的宣传彩页使客户产生歧义, 而客户经理对保单或者宣传彩页也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 导致客户购买以后, 到保险公司一问却不是这样。

2.4 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十分严重, 每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类似。商业银行普遍以债券类理财产品为主, 以及还有结构性产品。中资银行缺少投资海外的理财产品, 国内海外的理财产品主要是以外资银行提供为主。理财业务的服务方式都类似, 没有个性化、特殊化, 特别在做客户营销都是以礼品的方式吸引客户, 结果每家银行都在拼礼品, 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3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建议

3.1 提高理财经理合规意识

理财经理销售产品的时候首先要是考虑合规性, 如果为了销售产品而获得利益, 不考虑合规性, 将对银行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首先要对理财经理进行合规性培训, 避免在具体销售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3.2 重视理财经理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的基本要求。一名合格的理财师首先应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分析, 从而设计或者推荐满足客户目标的理财产品, 而不能先考虑自身的利益。职业道德还要求理财经理对客户的信息要进行保密。因此商业银行应当重视理财经理的职业道德培养。

3.3 加强综合性的人才建设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综合性的人才, 主要是因为理财这个行业需要具有综合性能力的人才, 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理财客户经理销售的产品不仅仅是本行的理财产品和服务, 只有具备综合性的素质的人才能更好的完成。因此加强综合性的人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3.4 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重要武器。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进而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提供差异产品和服务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 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加, 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进行描述, 找出问题, 从而针对性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脱媒,中间业务,理财业务

参考文献

[1]邓杨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08, (2) .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篇5

摘要

近年来,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内容,那么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如何发展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又面临着何种问题呢?在本文之中我会为大家一一道来!

关键词: 个人理财业务;商业银行;发展;现状;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各商业银行之间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近几年来的经济大热使得人们手中的资金占有量增加,如何更好的运用这笔钱,使它发挥更大的效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帮助,是绝大多数人最为关心的。也是各商业银行的必争之地。而个人理财业务也就在这种状况之下孕育而生了!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述

我认为,要想研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就必须先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和含义上入手,只有先了解了什么叫做个人理财业务,我们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入的去研究!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定义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根据客户所确定的阶段性的生活和投资目标,按照客户的实物性资产、现金收支流状况,围绕客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家庭情况、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预期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及心理偏好等情况,形成一套以个人资产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人生不同阶段(青年、中年和老年)的个人财务安排,并在财务安排过程中相应地提供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化差异性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是一种一种综合金融服务。

(二)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认识

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出现的。在农业经济的时代,人们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使得绝大多数的人面临的基本问题是生存。而在封建社会,“重农轻商”、“君子不言利”的观念使人们不敢或者说是羞于谈论钱财。即使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大锅饭, 铁饭碗的时期, 在商品极度短缺的年代,绝大多数老百姓一辈子的最大奢望也不过是吃饱饭,填饱肚子。也许人们唯一能将自身与理财联系起来的字眼也无非就是把钱存到银行去, 再接近一点, 说到理财人们自然想到的也不过就是炒股赚钱。然而, 在发达国家, 人们从小就要接受理财的训练。比如英国政府规定, 一个儿童从5 岁上学开始, 学校就必须让学生接受以“善用金钱”为主题的理财教育, 初级的课程包括: 钱是从哪里来的?有什么用途?等等,而7岁以后,学生便要逐步的学习如何妥善处理自己的金钱,如何通过储蓄来照应日后的各种需要以及可以影响人类使用金钱、储蓄金钱的各种因素,务必使他们学会如何合理的运用自己的零用钱、控制预算和善用金融服务。所以说理财是人们适应商品经济,是进一步社会化所必须的因素,理财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理财应当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生目标为终极目的。在这其中财富的增加只是一个方面,财富的安全,个人现实的社会责任等等都是理财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个人理财是一个时髦的词儿,大家只是简单的知道这个词汇,然而一般人对理财的认识通常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理财就是生财, 也就是今年投下10万,明年就收获12万,也就是所谓的投资赚钱。二是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儿,普通老百姓没有几个钱,无所谓理不理财。实际上,这两种理财观念都是狭隘的。理财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 是每一个人的人生规划。所以理财不仅仅是富人的事,一个有钱人不善理财总会有一天金钱会耗尽,相反的没钱的人通过系统的人生规划,科学的理财方法,同样可以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况和现状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概况

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的初期只是各个银行用来吸引客户和强化客户忠诚度的一种免费促销手段,并没有盈利的目标。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大家对个人理财的认知度普遍提高,理财服务的需求不断的扩大,各商业银行这才转而需求该业务的更大发展,以期望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了居民个人财富的迅速增加,当财富开始不断流动和沉淀时,个人金融服务市场的需求层次也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从以往简单地通过银行的储蓄存款而获得利息同时以求的安全的保障,已经过度发展到了综合理财的多层次服务需求。商业银行也顺势而为,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金融新产品,而这其中,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各家银行争相推出新产品。其实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的起步较晚,商业银行开展这项业务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6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挂出“私人理财中心”的牌子,这成为了国内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最早的例子,客户只要在这里保证存有最低的10万元存款,就可以享受到该行所提供的个人财产保值增值方面的咨询服务。随后逐渐“升温”,尤其是近年来外资银行开始介入我国境内个人理财市场,各大银行都认识到了个人理财市场的潜力,个人理财这一业务也逐步得到了重视并逐渐的发展扩大起来,越来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之一,成为其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短短数年时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得到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人理财产品的不断丰富,从单一产品发展到“组合套餐”,出现了诸如个人理财中心、个人理财工作室、金融超市等各种各样的机构形式;各家银行也纷纷创立自己的个人理财业务品牌,如招行的“金葵花”、工行的“理财金”、中行的“中银理财”等;而在我国当前分业经营体制下,银行通过个人理财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比如代销其他非银行金融产品以及为客户提供资金转移等服务,使客户在个人理财活动中得到了更多更便捷的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

1、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进入新世纪以后,国民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节节攀升,消费水平进入“小康”阶段,于此同时百姓手中节余的闲钱数量也急剧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局限于即期消费,手中的资金也从原先仅仅为了“应急”和“防老”,慢慢转变成了具有“生利”功能的资产,以期在将来获得更多、更优的消费。与此相适应,随着金融新产品的不断发展创新,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理财服务品种也在不断的增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一度出现了产销两旺的井喷势头。据统计,2004年11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07款,到2008年,59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多达5928款,发行规模超过万亿元,发行品种和规模都是数十倍的增长。

2、理财产品品牌化和系列化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系列,如中行的“中银理财”,工行的“理财金账户”,招行的“金葵花”等,成为理财市场的一大特色。其中以招商银行的“金葵花”为例:2002年10月10日,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各分支机构全面推出针对个人高端客户理财的零售金融产品——“金葵花”理财品牌及服务体系。“金葵花”理财品牌及服务体系一经推出,即在国内银行业界掀起波澜,实施客户分层服务策略、争夺高端客户迅速成为国内金融服务的竞争热点。“金葵花”理财推出后短短的2个月中,贵宾客户就达到3.07万户,比推出前增加了21%;“金葵花”贵宾客户的存款占储蓄存款的比例提高到了28.9%,对存款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9.8%,“金葵花”贵宾客户的交易占整个零售业务交易的比例超过了60%,“金葵花”理财成为招商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3、产品设计以创新为理念,趋向多样化

如光大银行推出一款以“呵护宝宝健康,陪伴宝宝成长”为设计理念的联名卡。就体现出了产品的创新以及多样化的服务。

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已经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但从目前我国各个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制约着这一市场的发展。下面我主要通过外部因素和商业银行的自身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我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所面临的问题:

(一)外部因素

1、从政策的角度来看,经营政策层面的限制

主要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和体制,银行、证券、保险这几个行业,都是严格分开经营的,业务不可以交叉,3个行业的市场处于相对分隔的状态,三者都只能在各自的行业内为各自的客户进行理财,而无法利用其他两个行业的市场实现增值。因此商业银行不能涉足保险、证券、基金等,无法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的管理,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还只能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理财方案设计方面,不能真正的去代理客户进行组合投资,银行理财服务中的核心业务即增值业务大都无法实现办理,这从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目前商业银行也只是在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产品,自己无法推出的特色产品进行金融创新。所以,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就呈现出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2、资金运用渠道的限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财资金的运用渠道狭窄,主要就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低,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少、市场容量小,并且市场的成熟度较低,再加上外汇市场开放程度较低,所以国内的货币市场就一直是人民币理财资金的主要投资渠道。

3、理财需求和理财文化的制约

截止至2010年,中国居民目前有71.3万亿多元的储蓄资产,而且随着人民收入和个人财富的提高而逐渐增长,按理说百姓对个人理财的需求应该相当大,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当前个人理财的实际需求很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来中国个人财富的拥有不均衡,财富的配置不合理,贫富差异大,将近中国储蓄资产的60%都集中在了20%的个人手中,其他的80%的居民属于低收入阶层,在他们眼中吃饭穿衣才是重中之重,所以真正有理财需求的只是少数人;二是老百姓一贯以来缺乏投资意识和理财意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普及性金融教育水平严重滞后,造成老百姓的金融知识严重匮乏,居民对个人理财的内涵、业务及业务流程不了解,再加上商业银行理财营销过分侧重于收益的宣传,没有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使大多数居民对风险与收益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只看到利益没有认识到风险,造成了损失,从而对商业银行开展的理财业务缺乏信任;三是由于百姓受到文化的影响,普遍有一种“财怕外露”的思想以及不愿把财产交给他人打理的心理和习惯使得老百姓更多的认同银行传统的存款类业务,觉得存钱拿利息才是最稳妥的办法,即使是选择了理财产品也是偏好具有保底承诺的理财产品,对风险程度相对高、没有硬性承诺的产品“敬而远之”,难以接受,更鲜有通过资产组合来规避风险的需要,从而导致现阶段市场需求只能是一些低风险的简单理财产品,阻碍了个人理财向更高端,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二)从商业银行自身因素

1、受传统的经营模式的限制,个人理财业务的起步较晚

由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公司业务为主体,以对公司的贷款利息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

了公司业务之上,忽略了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可是通过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我们发现,商业银行的对公业务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致,很难再有所突破,于是个人金融业务就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多年来的经营模式根深蒂固,并没有及时的发现这一变化,等到我们发现到的时候,国外的商业银行早已走到了我们的前面,所以也就造成了我们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较晚,水平较低的现状。

2、个人理财产品同质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以及个性化

各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缺乏特色,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就立刻跟进,尽管名目互不相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有几十种几乎都是证券、外汇、基金、保险等投资产品的组合,大多数产品都只是将传统的金融业务稍作改进,如为客户代缴各项费用,定期提供国内外经济形势及金融政策、股市行情等信息,做出“理财建议书”等,而不是按市场细分设置服务内容,使得各家银行在产品种类、结构和服务功能上趋同。而且没有体现银行自己的特色,对个人客户来说也缺少实际吸引力。这种无差异性竞争不能满足广大客户和金融市场的需要,也不能促进商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而这种现象在国外却极为少见。国外的理财产品种类非常多,银行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针对客户提出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一份非常个性化的理财计划。当然,这也和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以来由于外部环境的、体制的、技术的等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金融创新的意识、能力不强,金融创新几乎是一片空白有关。虽然近几年来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所起步,但总的来说,金融创新的层次较低,范围较窄,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运用效果差,尤其是中间业务方面的创新更是非常落后,这也是导致个人理财产品同质性大的重要原因。

商业银行都侧重于推销银行现有产品,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重视不够。其实理财服务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个性化服务,根据客户的理财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及实际财务状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理财规划,推荐适合该客户的投资组合,并跟踪客户的整个理财过程,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而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服务中对客户细分策略,以及对个性化产品的设计方面做得还不够。比如中国银行,它对个人客户仅根据其综合金融资产的余额来进行划分,并没有将客户的职业、年龄、性格、金融产品需求考虑其中。这样设计出来的理财产品自然缺乏个性、不具吸引力。

3、个人理财产品的体系不完善

我们一般把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分为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两个部分。其中生活理财主要就是通过帮助客户设计一个将其整个生命周期考虑在内的终身生活及其财务计划,而投资理财是指在以上客户的生活目标得到充分满足后,追求投资于诸如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黄金、外汇、不动产以及艺术品等等等的投资工具的最优回报,加速个人及家庭资产的逐渐成长、累积,从而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国外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通过客户告知其财产状况、预期目标和风险能力,就能为客户量身定制一个适合客户的、独一无二的理财方案,并代理操作,并在理财计划的每个阶段都进行监控以便及时的发现计划方案的漏洞或缺点,进而不断的优化计划方案。而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只是简简单单的在储蓄产品上进行功能的扩展,把存贷资产组合起来,通过结算工具帮助客户的资产保值或增值,或者对购买国债、基金的客户提供简单的咨询建议的服务,至于综合理财、证券买卖等事项,很多还得由客户自己进行操作。事实上这只是一种技术服务,而不是智能服务,这就导致了我国的个人理财产品一来是档次低,只停留在服务式的理财阶段,缺乏智能化高档次的理财产品,二是理财产品结构极其不合理,功能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服务需求,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业务,如咨询、资产评估、资产管理等所占份额很低。所以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的体系就表现出了低端产品扎堆,但是中高端产品少之又少的畸形现象。

4、专业人才的匮乏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专业理财师的匮乏已成为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理财业务是一项集知识、技术为一身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以外,还应掌握一定的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并具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经统计,全球通过严格注册认证的专业金融策划师接近7万人,而目前我国银行虽有不少的AFP/CFP持证人的专业理财人员,但是大多数只是简单的考过了证书,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师专业人员队伍,而且我国从事个人理财业务的一线员工也就是各银行所称之为的客户经理,都是各商业银行筛选出来的,其综合素质虽然要高于营业网点的一般柜员,但离客户和社会的期望及西方金融策划师的距离相差很远。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内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上,给从业人员分配的任务太重,所以导致了从业人员并不能真正做到从客户的角度去选择适合客户的产品,只是一味的为了推销而推销,这就违背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初衷,改变了个人理财的真正意义,从而使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有所降低。二是随着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理财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各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需要拥有全面及规范的财务分析能力及金融专业知识,涉及面逐渐变广,对所需要的人才的知识储备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要求的更高了,所以国内银行符合以上标准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而具备国际职业资格的理财“高手”更属凤毛麟角。因为理财离不开人的打理,但是由于没有高素质的理财人员,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

5、硬件设施以及技术备件不完善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要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发达的金融网络做为依托和前提条件,尤其是像个人理财这种附加值比较高的中间业务,更需要一系列的相关技术的支持,并且附加值越高,对技术的要求也就越高。而我国金融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水平比较低,相应的硬件设备比较落后、陈旧,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而造成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与国外相比在方便、快捷和效率上都大打折扣。虽然我国的一些银行也开始成立了理财中心或个人业务部,但在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以及网点布局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有的银行机构设置及布局没有充分论证,结果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浪费。

结语

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完善、成熟与否,体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经营的成功与否,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我国经济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差距大小,因为一个看似简单的个人理财业务里面包含了诸如我国的经济制度、商业银行的发展层次、全体国民的金融素质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等等等等。所以说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个人理财业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各个方面一同出发,一同提高,到时我们所收获的就不是一个优质的个人理财市场了,更是国家经济的有一次飞速的提升!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篇6

摘 要: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的理财需求也在逐步增强,个人理财业务必将成为商业银行盈利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相比明显处于落后阶段,且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该问题对如何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发展、国民经济和个人财富的增加,中国的个人理财业务迅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己成为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则起步较晚,发展正处于初始阶段,但是,各大商业银行都努力发展着各自的个人理财业务,摸索着推出了不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发行规模在2005年末为2000亿元,至2010年末已高达7万亿元,同比增长34倍,個人理财业务正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家庭积累财富日益增多,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增长更为迅速,金融服务需求的金融意识越来越强,其中大部分都缺乏有效的理财服务。快速增长的家庭金融资产和相对落后的专业理财知识的使得金融服务成为当务之急。迫切的理财需求和极度缺乏的理财技巧使得创造出来一个巨大的商机。

从目前在国内提供个人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来看,总体来说行业间的竞争激烈。随着央行连续多次降息,存贷款利差大幅降低,迫使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表面业务、中间业务,特别是个人金融业务。这使得个人理财业务不仅在国内商业银行间竞争,商业银行与保险、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国内金融机构与外国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2005年银监会颁布实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标志着中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正在向发达国家靠拢,日趋成熟化和理性化,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问题

虽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着美好的前景,但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不平衡

目前,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往往都是实行的由总行带动分行。普通商业银行往往都以综合性理财服务为其主要发展方向。然而,就目前来看,现阶段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仍处于理财顾问服务的初始水平,更是缺乏有效的市场定位,这使得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效率低下,针对性非常弱。

(二)金融产品单一,理财产品运用不够充分

目前,中国各商业银行推出的几十种金融产品,完全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理财需求,更是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还往往都效果重复,严重缺乏可实用性和延展性。业界内同业推出的金融产品区别度不大,客户往往无法分辨出各商业银行所推出的理财产品都各自有什么不同的特色。因此市场价格比拼愈演愈烈,而客户的真正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缓慢,这严重影响了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缺乏有效的客户群体细分,市场定位不足

目前,中国的客户细分严重不足,各商业银行往往只根据客户的综合金融资产余额来进行划分,市场定位缺乏准确性。商业银行应当健全自身的理财服务体系,有针对性的推出合适的理财产品,同时提升自身的硬件设施,用先进的技术来应对不同客户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发出面向不同类型客户的理财产品,提高市场定位。

(四)金融专业服务利用率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

目前,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大部分的理财人员往往没有经过正规严格的职业培训,而在其他发达国家,理财顾问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制度上的保障,具备良好的金融知识背景。在美国的商业银行,要想从事理财顾问职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CFP任职资格证是必不可少的。中国在2006年才正式成为CFP组织成员国,国内高水平的理财人员极度匮乏,理财师们往往只能向客户提出一些较为简单保守的理财建议。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中国应大力发展应对措施,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经验与教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此促进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长足进步。

(一) 完善理财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虽然就如今情况看中国的人民币理财市场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需在保持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拓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合理有序地拓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有利于解决资金出口问题,从而为银行增收,优化市场环境。继续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就目前情况来看,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是国内各商业银行都共有的,要解决该问题,可鼓励金融创新,大力发展理财业务。

(二)加强理财产品创新

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成了当务之急。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应当立足市场,加强品牌创新,增加理财产品种类,扩宽理财渠道,在现有的条件下,用专业化的人员、丰富的理财产品、良好营业环境、先进的设备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优质的理财服务,让客户充分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和品牌内涵,提高品牌的信任度和被接受度。

(三)细分市场,培养优质的客户群

各银行应当充分考虑各地区、各分行的不同经营环境、人员结构、经营战略、客户需求,鼓励各行在规范与统一的操作前提下,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提供特色服务。

另外,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还应当培养优质的客户群。这里所谓的优质客户群不仅包括富豪阶层的高端客户,也包括具备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信用良好的中产家庭。而一个优质的客户往往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优质客户,从而为银行创收。据美国美林公司2011年发布的《亚太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高端理财业务实际上具有庞大的潜在优质客户群,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提高服务效率

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理财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注重根据不同的理财情况对专业理财人员进行培训。这样的理财师才能为不同的用户提供符合其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增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

四、结语

事实上,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通过金融工具来管理个人资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却仍然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面对、解决并完善,最终为找出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良策,达到居民的理财需求。

参考文献:

[1] 湛雷.《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业经济》2011 (02)

[2] 鲍静海,叶文婷.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01)

[3] 易世德,刘曦.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J]. 《现代商业》2011(10)

[4] 谭清秀,陈琼. 《蓬勃发展的个人理财业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讨》[J]. 《金融经济》

[5] 王小丹. 《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与发展策略初探》[J]. 《现代商业》2011 (08)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研究 篇7

关键词:理财产品,创新,银行

一、理财产品创新动因分析

1. 利率市场化的推动。

目前, 贷款利率市场化已全面放开, 距离利率完全市场化只差存款利率的放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放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 却促使银行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 对银行传统的存贷利差的获利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银行为了规避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风险不得不选择向以理财产品为主的中间业务转型, 并加快理财产品创新的进程。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再加之互联网金融的逐步兴起, 银行利润空间受损且竞争压力骤增, 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将理财产品的发展作为其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一方面, 以收取理财产品管理费及手续费等方式可以改善银行的收入结构, 提高其非利息收入;另一方面, 可以促进理财产品源源不断的创新, 提高创新及创利能力。

3. 居民日益增长的投资需求。

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仍未放开, 再加之通货膨胀的持续攀升, 存款负利率的现象使得居民的投资需求日益增大, 为了减少现有资金的缩水, 居民纷纷将闲置资金投入购买低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一方面, 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投资风险较小且可以获得显著高于银行利息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 降低了银行的压力并增加了投资品种, 满足了广大居民的投资需求。

4. 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完善, 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 但同时, 也为理财产品创新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1) 流动管理优势。经调查显示, 3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较受欢迎, 占比高达70%。短期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流动性较大且收益率远高于银行活期存款。 (2) 风险小, 投资稳健。首先, 银行本身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都较强, 且信用等级较高。其次, 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较广, 通过风险分散和期限错配, 可以提升收益率并降低风险。

二、理财产品创新现状分析

1. 理财产品创新的新特征。

(1) 发行量的增加。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呈直线上涨趋势, 2014年上半年发行量较2013年同比上涨33.45%, 从而产生了巨额的管理费和手续费, 是银行继存贷利差又一新的利润增长点。 (2) 短期化。3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占比高达70%, 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例如:余额宝, 其模式甚至以存款的形式出现, 随存随取, 流动性更高。由此可见, 理财产品的日趋短期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通货膨胀和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 短期理财产品既能提高收益率, 又能保持资金的流动性, 降低风险, 顺应了广大客户的需求。 (3) 收益率的攀升。由于利率市场化及互联网金融的催化作用, 理财产品逐步为广大消费者所知晓并热销, 各大商业银行及企业竞相推出其理财产品, 竞争的压力下, 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提升。

2. 理财产品创新现存的问题。

(1) 由于银行、保险及证券的分离状态, 客户无法在银行获得一站式管理, 相对而言, 风险度提升, 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 理财产品是新型的金融产品, 其涉及到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 因而在我国无法为其设立独立运营机构, 从而对理财产品的创新有所影响。再加之为了缓解金融脱媒现象, 理财产品创新存在真揽储, 假理财的现象,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尚难达到。 (3) 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持续高涨的热情引发各商业银行的竞争, 但产品创新中模仿创新的多, 原始创新的少, 从而导致理财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理财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1. 政府政策扶持。

由于我国经营权与监管权的分离, 商业银行独立难以完成理财产品的创新过程, 通常需要与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进行合作。因此, 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并鼓励银行理财产品创新。

2. 大力发展结构性理财产品。

目前, 较受欢迎的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及银信合作产品, 但银监会为了控制其表内贷款表外化的现象对银信合作的严格约束, 因此, 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结构性理财产品, 并以人民币衍生交易为基础, 充分发挥银行自身的优势, 并加强与债券市场、信贷市场的联系。

3. 分类监管。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热销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兴起, 其低本金高收益的理念吸引了众多理财“门外汉”, 从而除了各大商业银行外, 各大企业也竞相推出理财产品, 例如, 东方财富的“活期宝”和“财富通”、腾讯的“理财通”、巨人的“全额宝”、等。但由于发行主体的千差万别, 理财产品的良莠不齐等现象, 亟需监管部门根据理财产品发行主体、风险评级, 银行等级等进行分门别类的监管, 从而降低风险, 实现市场的有序化进行。

4. 建立高素质的创新队伍。

随着理财产品种类、结构、风险特征等方面的创新, 一方面需要一批创新人才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 创新出具有本国本行特色的理财产品从而获得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 在理财产品销售的过程中,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产生, 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客户经理对投资者作出详细的风险及收益阐述, 因此, 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立非常必要。

5. 个性化设计。

在利率市场化及通货膨胀的背景下, 居民的投资需求与理财意识日益增长, 为了缓解理财产品同质化现象, 需要理财产品的个性化设计。针对保守型、进取型以及高端客户的保值、增值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 不仅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也丰富了理财产品种类, 减少了同质化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陈兆松.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 (6) .

[2]李瑞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风险表现及建议[J].华北金融, 2011 (2) .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及创新研究 篇8

目前, 世界各国的理财市场正处于市场垄断竞争阶段。商业银行依靠其独有的社会地位和优势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理财产品的开发以及后续的服务方面都有了显而易见的成就。但是,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发行理财产品数量虽多, 但其每年的增长率在下降。在金融产品设计方面, 只有极少数银行拥有核心竞争力, 并且提升能力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及其个人理财业务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 仍然存在着不足和改进之处。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动因分析

(一) 人们的迫切需要

2015年, 中国城乡居民的近450000亿元储蓄余额, 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富裕阶层已经形成, 对个人理财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巩固。目前, 我国的工薪阶级仍然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 而其工资增长的速度在近几年仍然低于通货膨胀的增长速度, 而我国居民又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增加其对各种不同理财产品的需求。因此, 越来越多的银行客户开始萌生对现金、消费支出、教育、风险管理与保险、投资、退休养老、财产分配与传承等规划的思考。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生产形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更加追求经济的高收益、工作的快节奏和生活的高质量, 因此也更加需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保障和理财服务。

(二) 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的压力

今年来, 中国出现了众多外资银行, 它们的出现增加对我国本土银行的竞争力。特别是随着近几年“脱媒”现象的出现,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非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带来的很大的威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 我国国内银行应该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程度, 增强大众的认可, 对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做出有力的回应。近年来, 商业银行通过不断的并购和重组其他的金融机构来使其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银行业的整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导致要加快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

(三) 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动力

商业银行贷款利差持续减少, 是因为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由此带来了中间业务的拓展和其他业务盈利能力的增加。这些方法是现在很多银行采用的。个人理财业务不再只是针对优质的客户资源, 它还为其他的银行提供服务。这样又增加了利润来源的渠道。在其他国家, 尤其是西方国家, 在银行盈利能力方面, 个人理财业务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 现在进行理财产品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西方国家成功做到营业利润由依赖传统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变的经验也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三、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情况

(一) 银行理财产品增长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最早的理财业务是招商银行在1995年推出的, 第一次引进了“一卡通”, 为我国理财产品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在我国理财产品的发展史上举起了第一面大旗。从第一次提出到今天, 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越来越来, 发行金额以及数量不断增多。截至2015年底, 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资金账面余额23.5万亿元, 较2014年底增加8.48万亿元, 增幅为56.46%。

(二) 监管体系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中国现在跨行业、跨市场金融产品日益丰富,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 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形成了以债券, 股票, 基金, 期货, 黄金等系列产品, 也出现了债券远期交易, 利率互换, 远期外汇交易, 外汇掉期交易, 权证等新的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些理财产品收益下降, 风险上升, 售后纠纷不断发生, 显示出在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的监管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受到的制约

由于国内商业银行不能直接进入了投资银行市场上的其他市场, 使得理财产品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像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基金产品, 在资本市场具有虚拟法人资格, 它只能借用信托互联网进入资本市场。但这种合作模式的存在制约着商业性金融产品的发展:第一, 法律定位不明确, 金融产品和服务由银行提供的尚且属于该机构的理财产品性质, 但在法律上代理关系的承诺代理商要求不是很严格, 这是难以发挥有效的金融专家在资本市场的优势;其次, 银信合作增加了操作环节, 从而降低投资效率, 增加交易成本;最后, 由于银信合作模式存在双重代理关系, 资金需要经过两个节点可以投产, 从而增加风险控制的难度。

(二) 风险控制水平不高

在理财产品的运用过程中, 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管理水平比较低, 缺少对银行客户的风险评估, 不能准确认识到他们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所以解决风险处理的办法不够完善。而且一些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包括宣传力度不到位, 宣传范围比较小、专业语言运用过多以及条款限制表达不明确, 导致了客户对产品的不理解。众多客户对新推出的理财产品一概不知。还存在着虽然听说过新推出的理财产品, 但因其表达的含义不够详尽, 导致客户怕投资、怕风险的情况的出现。另外, 还有市场运作问题, 不够公开和透明, 客户有了解理财产品信息的需要, 可以并没有足够的途径和方式区了解。其次, 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信息也过于笼统。并且很多客户全面评估。宣传范围比较小、专业语言运用过多以及条款限制表达不明确, 导致了客户对产品的不理解。

(三) 缺乏高品质的专业基金经理

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服务不仅是单方面的服务, 而是一个多样化的服务, 理财产品与证券市场的产品和衍生品市场的产品高度相关。因此, 对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以确保必要的知识, 经验和管理能力相关的财务人员, 充分了解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了解每种产品的风险类型和风险发生的概率。遵守其在金融业职业道德和要求。但是, 在我们现如今的实际生活中, 全面了解各个市场产品状况、风险程度、运营方式的专业工作人员是很难得的。

五、理财产品的创新手段

(一) 树立起面向客户的管理理念

理财产品的创新是一项需要长期性完成工作, 它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客户的需要来进行创新。相关监督部门不仅要进行风险控制, 还要不断地进行金融机构内部的完善, 要保障商业银行通过正当的手段和合理的途径进行盈利, 拒绝违法手段侵占公众权益。此外,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自身竞争力, 积极开展制度创新, 产品创新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 个人理财服务创新

第一, 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支柱, 为了保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 应该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各个部门之外, 专门设立理财产品的研发部门, 为理财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持续源源不断的力量。第二, 应该理性认真选择挂钩标的。影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的原因由很多, 商业银行应在一定的风险控制内, 适度选择其标的产品, 为银行客户灵活而又个性的金融服务。最后, 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 应该与本行的市场定位相结合, 确定目标客户群, 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 风险管理模式是根据不同的风险决定。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相关部门必须确保银行开展合规交易, 以及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操作过程中, 对收益和金融产品及监管机构的风险结构的准确理解, 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业务领域和非现场监督, 注重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

摘要:近年来, 在中国的许多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将注意力转向财富管理业务的市场, 蕴藏着极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自2004年以来,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商业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一部分的具体表现, 可以有效避免监管, 迅速筹集资金, 并通过投资增加银行的收入。随着中国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不断完善建立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显著增强全社会的金融意识, 提高了居民的投资和资金需求之间, 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中, 商业银行的研究金融产品的创新尤为必要。

关键词:理财产品,问题,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姜晓兵, 罗剑朝, 温晓霓.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前景与策略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 2008 (7) .

[2]郑龙.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 2012.

[3]夏晓琪, 杜忠莲.消费者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界, 2014.

[4]王浩.试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J].企业导报, 2011.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篇9

关键词:对公理财,商业银行,理财市场

1 引 言

随着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国内商业银行在传统存贷业务的基础上, 逐渐重视中间业务收入。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对公理财业务成为银行业新的中间收入增长点。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及社会财富的积累, 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公积金规模不断扩大,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富余资金也逐渐增多, 所以对公理财业务市场前景广阔, 各大商业银行也逐步加大对公理财业务市场的投入。

广义地讲, 人民币对公理财包括为公司客户进行财富管理所涉的收 (付) 款、账户管理、资金结算、汇划、头寸管理、风险管理以及日常金融信息咨询等各种金融服务。但我们通常所谈的人民币对公理财业务是一种狭义的概念, 指的是银行将设定结构的理财产品出售给机构投资者, 并保证到期还本付息的一种金融产品。这类产品收益率一般较高, 主要是因为其筹集的资金将专项投资于收益比较稳定的项目, 如国债、金融债及央行票据等。相比存款筹集资金的投向, 这无疑是保障了人民币对公理财产品的收益。然而, 本文所讨论的对公理财泛指广义上的为对公客户提供各种综合金融服务的对公理财。

2 从企业理财角度分析对公理财业务的需求效应

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理财, 从广义的角度讲就是对企业的资产进行配置的过程;狭义地讲, 企业理财就是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合理地利用闲置资金, 提升资金的总体收益率。

企业理财包括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融资活动、投资活动、收益分配;融资的数量、结构与成本会影响到投资的规模、组合与效益;投资的规模最终影响企业受益。企业理财的内容是由企业的资金运动的内容所决定的。企业投入资金, 用来进行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要考虑投资的效益;企业投入的资金以一定的方式从各种来源取得, 必须注意资金的成本;产品售出后收回货币资金, 产生利润, 确定资金增值的分配政策, 这就组成企业理财的主要内容, 它包括资金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分配政策。

由于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其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在从事主营业务的同时, 如何开源节流, 降低成本, 增加资产收益, 成为企业决策层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国内企业有迫切的对公理财服务需求。企业在创业初期对银行的业务需求是融资, 这时银行会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和抵押担保情况, 决定发放授信;企业进入正常经营之后, 需要的是银行提供结算、现金存取等服务;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 效益提高了, 除了必备的流动资金外, 会产生一部分剩余资金, 企业为了提高资金回报就势必会为闲置资金寻找出路。当企业找不到更合适的投资项目时, 首先的选择就是作为企业存款放在银行, 以此来防备不时之需。企业的这种以银行存款的形式选择造成了账户上存在闲散资金过多, 从而产生了资金利用率低的现象。如果本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企业将闲置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等易变现资产, 又面临着自行投资风险较大, 缺少专门的人才在投资品种繁多的资本市场上进行运作, 无法合理地控制风险。于是也就出现了在收益和风险之间两难的选择, 这也是企业在主动理财意识上较为被动的主要原因。

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行业生存环境的快速变化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成本优化, 当经营过程中出现富余资金时, 第一选择是通过对资金的合理运用, 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 获得比银行存款利率更高的收益;当资金短缺时, 又能及时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在新时期市场公开透明化的环境中, 为了实现企业资本有效配置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 企业需要将闲置资金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管理, 如此便引致了企业对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需求。

3 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对公理财业务的供给效应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 商业银行面临的对公业务环境也在不断改变, 金融服务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商业银行的传统存贷业务竞争激烈, 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 使得商业银行目前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赢利模式受到很大冲击。

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 金融竞争越发激烈, 随着存贷利差进一步缩小, 传统存贷业务的风险不断增大, 收益也相应减少。为了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 商业银行都在努力扩展服务范围、开发新的业务品种。而且,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赢利机会。其中, 中间业务收入以其可观、来源广泛的手续费收入成为商业银行新兴并快速增长的收入来源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 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 很大一部分靠的就是中间业务竞争。谁在中间业务的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谁就抢占了进一步良性发展的主动权, 从而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对企业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是其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西方成熟银行的经验来看, 大约超过一半的利润来源于为私人及企业客户提供的各种理财服务。

开展对公理财业务, 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存款转化为理财资金, 负债规模有所减少, 表外业务资产比重上升, 银行的赢利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过去资产运用中贷款比重过大的赢利模式, 提高了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这对商业银行改变经营模式, 扩展赢利渠道意义重大。

针对风险、期限、投资范围的不同, 银行为企业客户的理财服务分为以下几类:

(1) 现金管理服务, 企业现金管理是指对企业现金流进行有效的预测、监控及管理, 包括:以最合理的成本增加可用现金头寸, 避免流动性赤字;降低和控制交易风险;建立理想的现金余额并集约化配置现金资源;优化现金 (债务) 的投融资;控制跨境现金流等。银行现金管理服务从上述各个方面满足客户需求, 帮助企业增加价值、实现效益最大化。就理财的收益而言, 日常现金流增值管理业务更多的是基于企业正常的业务运作需求, 因此增值空间较小, 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协助企业形成可以统一管理和调度的集团资金管理体系, 用现金池等方法将集团业务体系内的分散资金调峰平谷, 有效降低日常贷款的规模, 从而降低总体财务成本。

(2) 闲置资金增值管理, 中国的资产管理发展非常迅速, 商业银行的理念也在迅速转型, 开发出大量的创新产品, 像债券市场方面委托的产品、信托加理财、外汇理财、QDII等衍生产品。证券、信托、保险推出的与基金性质相近的各类资产管理产品不断涌现, 形成一个迅速发展中的资产管理市场。银行从企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出发, 以较好的投资回报率来实现客户委托理财保值、增值、避险的目的。此类产品可分为固定收益类、保本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投资性对公理财产品主要是将资金委托给银行, 由银行选择投资对象。企业不必寻求最终投资方, 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选择投资理财产品, 与银行签订协议即可。

(3) 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理财产品, 即以利率和汇率为标的物的衍生产品。例如: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利率远期交易等多种形式的理财方式。

目前, 企业的多元化、个性化理财需求日渐增多, 单位客户由于资金规模不同、资金结构不同以及风险偏好的不同必然会要求银行提供多层次、差别化的理财服务, 这种差别化分层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是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对公理财业务背后是庞大的资金来源市场和优质客户群体, 银行提供实质性的理财服务, 对于吸引和留住客户, 进而提高和巩固自身整体的业务竞争力, 具有战略性意义。

4 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面临的困境

对公理财已被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逐渐重视, 近年来业务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发展障碍依然存在,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目标市场不够明确, 客户管理粗放

传统研究表明:企业最好的20%顾客产生大部分价值, 甚至全部价值。最差的20%顾客会破坏很多价值, 其余60%则弥补这些差异。目前国内部分银行已经对对公理财业务初步进行了市场细分, 但目标客户和市场仍不够明晰, 差别化服务也未能很好得以体现。目标市场不明确使商业银行竞争策略针对性不强, 与大量的投入相比, 银行并未赢得理想的竞争优势。

4.2 对公营销缺乏战略部署, 没有形成对公品牌

目前, 有些商业银行对外营销采用的手段是争设网点、抢贷大户、个别营销;对内营销采用的是定指标、派任务、搞评比, 然而, 对市场的内在的金融需求, 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密的营销战略。对公营销多是通过培养个人关系去发展客户, 即多依靠客户经理单打独斗, 这样便出现掌握这种关系的人一旦离开了岗位或调离了工作, 靠这种投资开发的客户将随着人员的变动而丧失或转移。

此外, 一些商业银行在营销过程中缺少策划, 产品缺乏包装;重销售轻传播, 营销活动以产品推介或与企业签约为主, 缺少特色营销活动;对公业务在社会上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 没有形成对公业务的品牌和形象。

4.3 专业人才缺乏

理财服务是一项技术密集的服务业务, 涉及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领域, 需要具备广泛而又系统的专业金融知识, 熟悉各种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 同时又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 对市场变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以及良好的个人信誉。但在现实中, 商业银行目前拥有的理财团队专业化程度不够, 对不同的企业客户很难提供与之量身打造的理财服务, 因此影响了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提升。

5 我国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的发展思路

经营和竞争的压力使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对公理财业务对于银行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未来对公理财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5.1 商业银行要创建并维护一个长久的对公理财品牌

理财产品的品牌是一个银行品牌的内涵表现, 它体现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等。而要树立一个长久的理财品牌, 不仅仅局限于客户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通过服务、技术、产品创新等方面来提升品牌的内涵。一个冉冉升起并日渐强大的理财品牌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优质对公客户。

5.2 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对公理财团队, 提高服务质量

理财服务是一项技术密集的服务业务, 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根据不同的企业的具体情况, 提供不同的理财计划和金融服务方案。建立一支稳定、高水准的专业对公理财队伍, 根据不同企业的财务情况及其行业特征来制订专项的理财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客户的情况做及时调整, 保证为客户提供周到、满意、全面的理财服务。

5.3 细分客户市场, 实行差异化营销战略, 为企业提供量身打造的理财服务

随着全社会金融意识的日益增强, 企业的金融消费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金融“买方市场”逐步形成, 特别是全能型外资银行的登陆, 都呼唤我国金融业能推行个性化服务, 实行差异化营销, 根据不同企业的财务和行业情况, 为企业提供贴身的理财服务。细分客户市场并提供差异化的理财服务是一个商业银行自主创新能力的表现, 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国华, 翟春凤.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理财目标的理性选择[J].财会月刊 (会计) , 2008 (10) :56-57.

[2]靳志恒.商业银行对公理财业务——待挖掘的金矿[J].新疆金融, 2004 (4) :31-32.

[3]谭莹, 李舒.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现状、特点及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12) :60-62.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篇10

1. 风险揭示不够明晰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宣传过程和相关宣传品不能充分揭示风险, 没有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进行表达, 也没有提供必要的举例说明。此外, 银行对理财产品销售和服务也存在问题:不仅没有对本行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相关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法律意识, 也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员和部门处理客户投诉。

2. 理财产品透明度不够

首先, 理财资金运用管理信息不透明, 尤其是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不透明对投资者的影响很明显。其次, 理财收益的分配或者管理费用的收取信息不透明。对于信息缺乏透明度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特别是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在理财收益的分配或者管理费用的收取标准和额度完全基于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可以预见, 这样的行为必然会使投资者降低对相关理财机构的信任度, 从而使市场中的理财产品营销受到长远的负面影响。

3. 个人理财产品有同质化趋向

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名目众多, 但各家银行推出产品实质上大同小异, 互相效仿, 产品整体技术含量较低, 营销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也基本一致, 仅局限于利率、汇率挂钩与国债、央行票据等投资组合的几种产品, 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有差别、有选择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 产品同质化严重。

4. 理财业务上面临的人才瓶颈

理财业务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 但要求每位理财人员同时精通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业务是不可能的。在前台的市场营销人员配备上, 虽然各行都配备了个人客户经理, 但这些个人客户经理从事的业务很少与理财搭边, 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

5. 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 与我国商业银行有业务关系的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的基础数据和资金交易情况等资料基本上齐全, 并有了专门的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法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查询到现有客户的有关信息。但对于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和挖掘仍很缺乏, 客户信息的部门分割问题严重, 个人业务部门、公司业务部门和机构业务部门所掌握的信息通常不是互通的, 内耗严重;售后服务差, 通常是在营销客户时非常投入, 但不重视客户维护和客户增值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必要性分析

1. 投资者对理财产品创新的巨大市场需求

居民手中闲置资金的增多, 增加了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而存款利率的连续下调, 股票、证券、基金等多种投资产品或渠道的不断涌现, 既增加了居民投资的兴趣, 也增加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同时, 随着住房、医疗、养老及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 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预期支出也不断增加。居民受潜在保值、增值心理的影响, 迫切需要一种专门的机构为其提供理财服务, 以达到其资产保值、增值, 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而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以信用为资本的商业银行, 开办个人理财业务, 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无疑是雪中送炭。虽然根据目前我国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 银行代理客户投资的业务还不能办理, 增值性服务还比较薄弱, 但客户对个人理财服务的需求和企盼还是与日俱增。

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引致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需求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迅速发展, 经历了证券市场的牛市熊市, 经历了理财产品市场的低迷与高涨, 随着理财产品成为投资者的重要投资理财渠道, 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也逐年攀升。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理财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关监管部门也越来越重视, 相应地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维持银行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影响巨大。

3. 我国工商银行持续发展引致的创新需求

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和探索, 已普遍认识到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各家银行已经把该项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作为吸引更多的客户手段, 理财产品的创新是商业银行迫切解决的问题, 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品牌宣传的一个亮点。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策略

1. 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理财服务环境

在当前大多数客户还是比较习惯于到银行办理业务的情况下, 银行具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理财服务环境是开办理财业务的基础。因此, 银行应选择功能齐全、环境宽敞、客户资源丰富的对外营业机构建立个人理财中心, 理财中心内应设立开放式柜台和贵宾理财室, 贵宾客户可以直接到贵宾室办理业务, 享受个性化服务, 减少排队办理业务的麻烦, 使客户具有优越感、安全感。

2. 完善和创新理财业务, 打造理财品牌

商业银行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 研究不同的群体的收益需求及心理预期, 推出更多更符合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 创新出有个性的理财产品, 打造自己的理财品牌。

3. 建立核心人才队伍, 创新考核和激励机制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个人理财客户经理队伍, 积极培训金融理财师, 为他们所从事的理财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 提供培育金融理财规划服务成长的“土壤”, 以充分发挥金融理财师的作用, 以“人”为本, 任何业务发展的核心力量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

摘要:近年来, 随着金融市场开放加快、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国民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的增加, 理财业务迅速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及理财产品创新发展的策略。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篇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专业理财的需求不断增强。然而目前我国个人理财还是以产品为中心,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理财需求。本文旨在运用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法,对客户实行细分,分析不同客户群的历史价值,挖掘其潜在价值,以实现个人理财业务的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关系管理客户细分

0 引言

客户关系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获得了企业的广泛重视。近几年来,随着客户关系管理理念认同程度的扩大和行业产品系统的日趋成熟,客户关系管理在银行领域的应用实施也被一些大型银行和新型银行列入工作日程。

1 客户关系管理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

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的一项重要利润来源,它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管理好客户关系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和银行的盈利性至关重要。客户关系管理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1.1 客户关系管理为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 中国个人理财业务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奉行营销推广和服务吸引“并举”的战略:要建立客户战略,建立长期稳定、科学管理的客户关系,深度挖掘客户资源的效益;要大力开展以关系营销为主的金融营销和以优质高效服务为主的服务支持与吸引活动,实现银行与客户在价值利益上的“双赢”。现代商业银行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和发展战略,不同于过去以网点和人际关系为主线、对客户不加选择的竞争,而将是细分客户价值,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先进行市场定位;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工具,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着力稳定发展高效益的客户群,以期获得“深度效益”等等方面的“双赢”性实践。同时,要真正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就必须实时进行业务创新、必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迅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

1.2 客户关系管理极大地拓展了个人理财的盈利空间和盈利能力 客户关系管理对客户份额的关注,能为银行带来更高的投入回报。客户关系强调银行客户在该行业的高价值客户总体中所占的份额,这个份额越高,银行的赢利能力就越强;客户关系管理对长期价值的重视,增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关研究表明长期的客户关系与企业的长期赢利能力具有高度正相关。客户关系管理带来的忠诚客户对企业有巨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单位顾客收入将会增加、运行成本将会下降、能够获取更多的私人推荐。

2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起来,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理财环境与法律制度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时间短,相关理财环境建设和法律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银行可以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在探索中开展理财业务。而外资银行成功的个人理财经验由于各国经济环境、理财观念的不同也不能照搬照抄。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相应的理财环境与法律制度也会得到改善。

2.2 客户相关知识、理念和水平与理财业务的发展不适应 中国人习惯于把钱存银行,对投资理财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多。在许多客户看来,个人理财就是购买国有银行推出的盈利水平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的存款产品。而真正的银行个人理财是包括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理财客户相关理念、意识整体的进步与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客户对理财风险与收益理解的偏差、理念的不同、专业知识的缺乏,容易引起相关的误会与纠纷。

2.3 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的欠缺 缺少优秀的综合知识的客户经理,这是中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制约与瓶颈。现在国有商业银行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员工还未达到严格意义上的“个人理财规划师”的要求。既熟悉公司类业务,又精通银行卡、结算、证券交易、保险投资及市场营销,掌握理财客户心理分析的全能型客户经理更是凤毛麟角。这样,难免在营销及服务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2.4 同行业与外资银行的竞争 许多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个人理财业务营销时,总是强调自己推出的理财产品的优势与优惠。以此来吸引理财客户。但因为理财业务的竞争激烈性、理财产品的同质性与借鉴的可操作性,使得各国有商业银行间的产品更新很快。

3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客户关系管理的建议

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中外银行竞争的焦点。我国银行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尽快转变营销思想,采用先进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赢得客户的终身价值。

3.1 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制度 个人理财业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合作共赢关系,而不只是简单的一次性产品交易关系。要建立和维护好这种互信合作关系,必须坚持以客户满意为中心,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制度。

3.1.1 与客户保持“持续的关系”。为了获得客户的忠诚,商业银行一定要选派最好的员工加强与客户的联系。高层管理人员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拜访客户,通过各种活动和客户进行交流。

3.1.2 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商业银行要对个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各类服务,包括资产管理、保险、咨询顾问,甚至家庭消费服务等。

3.1.3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商业银行应该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对客户进行分类,即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地域、偏好、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资产等标准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度身订做”,使银行服务由统一化、大众化向层次化、个性化转变。

3.2 不断创新业务,为客户提供便利服务 商业银行满足客户多样化且日趋变化的需求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要新,商业银行设计产品或服务时,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充分体现本行的智慧和优势,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新、他新我优。二是要适用,产品适用才有客户、有市场,也才能给银行带来利润。三是产品要有一定的含金量,即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商业银行设计的理财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能仅停留在方便、快捷或微笑服务阶段,更重要的是要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这才是客户委托银行理财的最核心目的。

3.3 积极培育理财意识和理财市场 首先要加强对居民理财意识的教育,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意识,让百姓走出传统理财的误区。其次,要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商业银行设计好产品特别是好的产品以后,一定要借助有影响的媒体扩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客户了解它。再次,要设计符合中低客户需要的产品,开发中低客户市场。根据中国的实际,中低客户属绝大多数,该市场是一个比较大的潜在市场,为实现银行的长期利润,银行不应忽视它。

3.4 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客户委托银行理财,银行有责任替客户保密,只有完善客户信息保密制度,才能消除中国人长期以来存在的“财怕外露”的思想,让更多的人放心把钱交给银行打理。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2001.08.

[2]雷焕文.我国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管理.2005.01.

商业银行理财研究 篇12

1 目前国内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若干主要问题

1.1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同质化”趋向

我国目前金融业仍是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只能代销基金、保险等产品,无法利用其他几个资本市场的产品实现财富的大规模增值,这种状况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多元化发展的空间。个人理财的精髓在于它个性化选择的功能。

1.2 银行内部缺乏相对独立的业务运行系统

在个人投融资日渐丰富,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已进人民生活的今天,国内客户趋向于理财个性化需求。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设置中,个人理财业务工作通常归于个人银行部,由于个人理财业务涉及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而上述业务又分别由国际部,风险监控部,基金业务部,资金预算部等多个部门管理,导致前后台业务条块分割。目前个人理财业务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业务系统,商业银行无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1.3 缺乏具备专业理财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

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心环节就是具有丰富理财经验的理财策划师。虽然银行加快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但多数理财师仍是从个人金融从业人员或其他部门中临时抽调而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理财师缺乏,特别是从事个人理财的金融理财师(AFP)。目前缺乏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仍然是制约该项业务迅猛发展的的问题。

1.4 国内银行服务技术和设施较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较低,各种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够,自动化水平较低,且容易出现故障。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以宣传图表、资料、计算器等简单工具为主,缺少专门为客户设计的电脑软件,以及提供必要的查询和市场资讯服务,更谈不上为客户做理财分析、调查、量身定做理财日标和计划等,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纵深发展。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

2.1 制度创新

由于受到分业经营和有关规定的限制,目前国内银行不可能给客户提供真正的综合理财服务。因此,对银行分业“束缚”应当逐步放开,使金融机构可以融证券、保险等于一体,银行可以承销证券、基金和保险业务,可以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在这种前提下,客户才会放心把钱交给银行,以期待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使个人理财服务真正到位。

2.2 产品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国情设计推出复合型的个人金融产品,拟解决两个问题:其一,要求国内银行重点开发更适合国情和符合现行法律环境的公司型基金,有金融期货、期权金融新产品;其二,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类型和经济发达程度,开发适合于当地大众和富裕阶层的投资理财品种。中西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组合应以与证券、保险机构合作,以开发拓展股票、债券、开放式投资基金组合投资设计、消费信贷保证保险、代理保险、代理结算业务、个人理财咨询、个人综合账户电话银行服务为主体;东南部沿海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商业银行则应将个人理财品种创新立足于个性化增强型差异品种上,如家庭投资品种组合设计、个人委托贷款等品种。

2.3 渠道创新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银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亦成为现实,包括:个人理财咨询、投资咨询与评估、网上期货经纪、网上租赁等。目前国内银行业理财中心更大程度上以“守株待兔”理念进行营销活动,同时,国内网上银行服务只是将传统银行服务搬到互联网上,缺乏在线投资品种。

2.4 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必须不断了解客户的消费心理、需求特征、行为偏好,客户的需求层级,充分细分客户群;其二,认真研究各种顾客服务理论,整合企业的自身资源进行灵活的运用。个人理财服务创新必须为客户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实现整体客户价值的飞跃,将顾客的价值链充分的延展,从而使其感受到一种全新的价值体验。这是金融机构理财服务创新的出发点。

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策略

3.1 加快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细分和新产品定位

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应由生活理财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

据调查,市场约71.9%的个人理财产品客户具有生活理财需求,有56.8%的个人理财产品客户具有投资理财需求;而且30%理财客户同时兼有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目的。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理财规划。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年龄和收入进行初步的市场划分,并为不同目标客户群“度身定作”适合的理财产品。

3.2 改革产品的审批制度,加快产品创新

3.2.1 人民币理财业务创新

由于国内的外币理财产品与国际接轨较为紧密,国际上有些理财品种国内也已存在。目前国内外币理财产品己达20多个品牌、近百种理财产品品种。因此,必须把握我国客户理财偏好、特点、需求,具有相对较高技术含量的本币理财产品将是未来国内银行业理财产品创新的重心,未来理财市场产品创新的重点将应放在本币和以本币或本币与外币连接的品种上。

3.2.2 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创新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魅力必须在于良好的流动性,满足偏好流动性投资者的需要。

而流动性的缺乏正是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设计中的重大缺陷。银行或是客户只有在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有提前终止该产品的权利,但是在获得相关权利的同时,可能也会付出一些代价,甚至取消之前的部分收益才可以提前终止该产品。据了解,招商银行推出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借用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模式,为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开辟了新的渠道。

4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创新展望

4.1 多货币理财产品发展

市场上“结构型”理财产品,是指用人民币加美元组合投资或投资人民币赚取美元收益,其特点是“不同货币间的结构理财”,而银行方面则通过投资国际外汇市场以获取收益。

当前人民币理财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特点:即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外汇理财产品逐渐结合,各种以“人民币+美元或其它货币”的结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已浮出水面。目前,各中资银行都在发展独具特色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大多与多个市场挂钩。

4.2 信托计划

在货币市场收益率逐步走低之后,各银行千方百计想将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提高以吸引更多客户,原本属于私募性质的信托计划正成为人民币理财产品资金的主要投向之一。在沪中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推进速度正在加快,这些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资金主要投向以信托计划为主的基础资产配置,这些信托计划的资金投向主要涉及土地贷款、基础设施项目、证券市场投资、技术改造项目和营运资金贷款等领域。以信托计划为主要基础资产配置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很多时候,这些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风险界定并不十分明确。

4.3 代客境外理财

客户不仅可以买卖各种国内的投资理财产品,而且可以向银行申请换汇后通过银行的托管到海外进行各种投资,这将大大拓宽国内投资者的投资视野。在国际金融市场,不仅存在着期权衍生交易和各种保证金交易,既可以投资新兴市场,分享其经济高成长的果实,也可以通过各种投资方式参与像世界杯、奥运会这种全球赛事带来的经济效应。

国内各家商业银行能否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吸收和借鉴国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营销、产品创新、内部结构、管理模式、服务定位、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缺陷,以满足中高端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决定了国内银行个人银行业务竞争的成败。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服务对象和内容的界定、业务管理、营销推广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金融产品创新是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产品创新、创新策略和以及未来产品创新方向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金融产品创新

参考文献

[1]杨高林.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上一篇:注浆参数下一篇:社工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