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2024-07-26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精选12篇)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篇1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民族文化传播所凭借的便利工具,随着其迅猛扩张,其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手段的革新。从更为深远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以外在技术的身份而闯入了民族文化理念的殿堂。然而,与我国现阶段教学模式与学习观念并不匹配的是,教育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本质上是一个以教育学习者为双重本位的知识进路。直言之,掌握并灵活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必须以教育者的先知、先觉,学习主体的自觉、自为为基石。从而,如何解决其间的矛盾,进而型构符合我国教育实情的信息技术化发展路径正是当下学界所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差距:期望与现实的距离

“技术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本体论或生存论的意义,即技术是人类在世的方式”。[1]由此可见,作为万千技术措施之一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于人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而在当下已经成为衡量着教育水平发达程度的重要尺度。从上世纪因特网技术在全世界迅猛发展以来,我国教育界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国务院曾在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决意“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举国上下可谓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寄予厚望。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目前,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的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甚大:

第一,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严重,未能有效实现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反哺理论的期望。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对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之间的整合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则是无所适从。以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往往能够主动利用网络知识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但是,对于增加的这些新内容在教学中要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什么效果,却往往不甚明了。这样一来,导致有时因教学内容增加太多,转而成为课堂教学负担;有时因所增加的新内容安排不当,而打乱了原有内容逻辑体系;有时因所增加的内容过于趣味性,而降低了课堂的知识性效果;更为严重的是所增加内容不适当,而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发生误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第二,片面理解教育信息技术,偏重多媒体教学,未能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体发展的良好期望。从教学实践各环节看来,各级各类学校对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多停留在多媒体教学的层次上。许多教师和学校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或理解为是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最主要方式。从而出现了普遍性的向多媒体教学倾斜的现象。实际上,教育信息技术可以渗透到教学管理(包括监督),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等方方面面。

第三,校园(教学)网站建设形式主义严重,未能实现教育信息充分交流的期望。有研究表明[2],目前我国国内各教学单位自办的校园网站与各类教学网站整体质量堪忧。教育教学网站的栏目安排、资源储存量、创新系数、活跃程度、信息更新、网络技术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实践中,各级各类校园网往往重外观轻内涵,重信息轻应用;重对外,轻对内;重形式轻实效;重全面轻特色。一言以蔽之,大多数教育网站仅仅停留在“有”的层面上,而对于“用”的实际问题并未投入适当的资源与人力。

第四,教育信息技术单边发展,即其应用过度依赖于课程主讲教师,未能实现教学相长的期望。本质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支持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双向互动的技术平台。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教学单位与教育工作者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主体——学生。把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看成是教学主体的单边工作。从教学实践来看,什么课程采用信息技术教学、采用什么内容与方式、教学效果如何都由教师或学校主管单位说了算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完全成了教师的事情,似乎与学生没有什么关系,更谈不上学生能够为教师改善教育信息技术提供建言。

二、症结:舶来理论与本土资源的摩擦

对于教育信息技术在国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学术界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学界的观点大多将其原因归咎于如下几个方面:(1)“大多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性教育与研究,而忽视了信息技术的基础性”[3];(2)“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更注重的是技术的传授,教材也大多着重于讲解具体的软硬件操作的技巧”;[4](3)教育者认识不到位等。[5]本文认为,上述认识只是发现了问题的表象,但并未能把握其症结。实质上,问题在于:我国接受和实施的是从国外传来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模式,而此种理论和行动模式因在国内缺乏内生资源支撑而“水土不服”,进而导致两者之间发生大量的摩擦现象,久久不能契合。

(一)显性技术与隐性文化的摩擦

从属性上来说,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一种个性张扬的外在激进进路,鼓励师生多方面获取信息和技术,并通过技术平台实现充分交流,进而提高师生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知识与技术的前提下,外加有外向的性格,开阔的思维,奔放的热情。相反,在传统依然异常浓厚的当代中国,国人虽然在观念上以“理解万岁”的方式容许了许多“舶来品”的进驻,但是往往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的添加了文化“色素”。儒家理念影响下的内敛个性文化决定了多数教师与学生在新生事物面前总是踟躇不前,畏首畏脚。

实际上,隐性知识在人类认知结构中具有优先性。人类在认知外部世界时并不是一张可以任意描绘的白纸。相反,人类在构筑未来图景时,已经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有重重价值包围的“四合院”。行为人只是通过院墙的“了望孔”来探知外部世界。只有当“四合院”中的绝大多数主人认为外来事物可接受时,才可能真正打开“院门”接纳“客人”。而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转变过程。同理,我国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接纳也不可避免地要迈过这道“坎”。

(二)教育体制与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摩擦

在行政主导体制下,我国教育市场为公办学校所控制。教育公办虽然具有安全、稳定、保障、协调等方面的优点,却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严重弊端:

首先是成本制约。在教育成为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尤其象我国这个样一个疆域广、人口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成本时时成为扼制教育发展与革新的首要问题。体现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上,就是信息技术设备难求,更新速度慢;专业教师少,且无法获得相应的培训机会;学生数量庞大,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在教育投入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背景下,教育机构不得不选择传统教学教学手段,这样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得更多的学生得到教育机会。此时,教师的教学任务至少实现了单边“完成”。至于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则在无声之中被转嫁给学生个人。进而使得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传播成为一场空谈。

其次是观念制约。教育公办带来另外一个显著的积弊就是教育观念的单一化。由于教育机构在人财物方面受行政机关的控制,而理所当然的是,行政主管机关自然要将自己的教育观念传递给教育机构。于是行政信息往往覆盖了教育信息,成为影响教育机构运行的主要观念来源,进而使得教育内在发展规律难以体现,甚至被扭曲。体现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上就是各类教育单位在观念传达和行动跟进上谨小慎微,踯躅不前。

(三)理论假定与行动跟进的摩擦

在当下,国内绝大多数的教育机构并没有成功地转入师生互动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填鸭子式的教育模式仍旧是最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也就是说,从国外引进的许多先进的教学模式在科研场合、学术论文中已经实现了其主导价值地位,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中,教育机构、教育者和学习主体基本上没有多少机会可以将其付诸行动。目前,国内教育的观念实型和行动程式大致可以描绘为这样的一幅图景(权威假定):教师俯视学生(占据绝对权威地位),要求学生按指令行动;而学生仰望教师(学生被动接受),希望教师提供行动指令与模型。如此一来,任何理论都成为书本知识,与实践无碍。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两张皮”现象因教育指针的固定化而无法解决。

(四)制度规定与实际操作的摩擦

对于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我国可谓下了很大的功夫。大多数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都参照外国进行了修订,甚至有了超前的冲动。从各地不断出台、更新的教育改革规划来看,文件可谓浩如烟海,目不暇接。这些文件不仅数量大,而且非常细。明显的出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各自为战的局面。这就给各级教学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执行难问题。尤其是“校本主义”在实际贯彻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各级各类学校的理解和操作存在非常大的差别。有的学校从课程教学(包括教材、教案、课外知识等)等方面下功夫,打造自己的特色;有的从教学教育机构组织下手,组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和学习小组;还有的着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教学与学习信息平台等等,可谓五光十色,杂色纷呈。

三、解决对策:文化、理念、体制与制度的多维融合

(一)进一步解放教育思想:塑造显性文化系谱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先进的思想,就没有成功的实践。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取向来看,知识化、多元化、信息化、技术化已经成为主导世界的几种重要因素,其间,这些因素又互相交错,相映成趣。比如,个体知识获取的进路因教育资源已经信息化和技术化而不再局限于原有的直接传授,而呈多维时空发展态势;反过来,个体的知识化又推进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信息化;思想的碰撞,信息的纷繁,技术的杂呈共同反哺了整个社会的思想形态。

然而,受传传统内敛文化和与之匹配的压迫式教育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国人很轻易地相信了一个道理:“教育就是教育”,学校与家庭在很大程度上被划上了等号。实际上,“教育就是教育”应该做另一个层面的阐释,“它所表达的现象学意义在于:我们考察教育时应‘悬置’一切已有的经验与理论;直接面对教育事实本身,在教育生活中体验教育的本源,以‘本质直观’的方式探究教育问题。”[6]换而言之,我们应该坚持“人本主义”,在尊重人的具体性、个别性前提下,淡化教育的标准化、符号化和理想化,从划一性教育走向差异性教育,从符号化教育走向自然化教育,从预设性教育走向生成性教育。[7]只有这样,个性张扬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有足够的理念空间。而且有且只有这样,教育学习主体才能最终在自主理性支配下抛弃传统内敛文化压制之包袱,培育起切合自身实际的实在型知识文化系谱。

(二)进一步放权:确立一线教育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解放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解放人本身,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解放人的行动。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人的使命是要追求人性化或人道化;而且被压迫者不应当反过来以压迫者的手段去压迫压迫者,而应该是要使被压迫者和压迫者双方都恢复人性。我国教育事业从长时间的压迫时代走过来,积弊甚重。目前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机构的设置、管理、运营、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上被把握在各级行政机关的手上;而行政单位(包括教育主管单位)往往并不熟谙教育之道。大体上,各机关单位持一种“无祸就是福”的管理理念,从而使得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除了在行政级别上力求上游外,把教育理念、风格、特色、文化内涵、单元结构等的培育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

事实上,被压迫者的教育学要求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各自对向反思产生压迫的根源。这就要求我国现行的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在转变“管”的观念同时,给予教育教学一线机构、教育者和学习个体以主体地位,将涉及教育学习的绝大部分权限下放,以释放一线的教育学习主体的活动空间。只有这样,才可能带来教育领域的全面活跃,一线教育学习主体才可能通过长时期的磨合行动打造起自主理性,并最终走出压迫的阴霾,走入开阔的文化场域。

(三)进一步革新教学手段:让技术与情感交融

在当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推进整体上处于官方、机构或教师单方推进的状况。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压迫式的教育(关注单边教学效益,如升学率、及格率等)。事实上,教育是一个恒定的双向互动过程,效益只有在双方之间产生才真正符合各方主体的需要,否则必将沦落为一方主体(往往是教育主体)的利益寻求,而成为另一方(学生)的枷锁。按照美国教育学家布朗的“融合教育”理论:“工具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获取工具,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8]因此,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传授,学校教育的重点就是提供信息技术环境与平台,而不是生硬的要求学生操作。当然,操作教育也是必需的,但应该将其置放于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来进行,而不是作为一项脱离实际的压迫性指标。再者,从经验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人信息技术技能的习得,不是在课堂中完成的,而是在与学习伙伴、家长等交流中学到的,或者是在自己反复“试错”中学到的。只有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在认知性、情绪性和技术性领域均达到一种较好的整合状态,才可能真正达到一个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实现教育信息技术的规范性交流

把人类已经被证实有益的活动规则上升为大家行为的共同准则,并最终沉淀为社会资产已经成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共同的经验和普遍的行动。虽然我国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技术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时候,这些成果都是以一种单线传播的形式在流传着。教育领域的投入带来的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技术改造、理念重塑的全面开花,但实际的结果是点滴受益。直言之,是一种全面投入个别产出的低效益状态。正是因为投入过大,而效益渺茫,从而使得众多的教育单位已经逐渐开始对这一技术改造行动失去了应有的兴趣。

笔者以为,要攻克此方面的难关,也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技术上的制度建设。一方面,教育信息技术的投入必须得到制度性的规范,而不能成为一种一哄而上的普遍投入;另一方面,教育信息技术投入带来的产出应该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进行推广(即产品、技术的交换、交易、合作)。只有这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主体才可能继续保持蓬勃的创新劲头和源源不断地资金流入;而需要教育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教育单位也能从中得到优质服务。进而实现各教育单位之间的理念、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交融、合作与共同升级。

“教育价值始终是由教育者自身内化的价值观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价值必须是教育者本身自己的东西。”[9]因此,不管在何种领域,教育与学习必须在教育者与学习者的自主理性支配下才能真正实现。故而,经外来文明而来的我国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要在本土产生理想的实效,必须经历理论、行动、制度等方面的本土化过程。

参考文献

[1]闫宏秀.技术:人类在世的方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

[2]徐寅波.中小学校园网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08,(6).

[3]王培峰.信息技术教育的理性反思[J].教育信息技术,2004,(7).

[4]张勤坚.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与反思[N].现代教育报,2004-7-5.

[5]张鹏.别让激情不经意间燃烧了理性——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的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6-4-3.

[6]刘徐湘.“教育就是教育”的现象学阐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7]江芳,周兴国.“人本”理念下的教育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7,(11).

[8]John Seely Brown.Situate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

[9][日]大河内一男.教育学的理论问题[J].曲程,迟凤年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71.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篇2

“教育要跟上科学技术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这是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机遇”。以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将成为教育的时代强音。

我校是一所镇属中学,现有23个教学班。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我校追求一流的硬件设备,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一个,计算机房一个,建有多媒体电子音像库、课件资源库,建成了智能广播系统和校园计算机网络各一个,并已经达到每位教师人人有电脑的目标。

我校十分重视并着力抓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学校领导及教研组长亲自带头,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并运用学校内部资源加强全员培训。在常规教育教学中,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学。现在,一种学技术、用技术的学习风气已在校园中形成,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深入到每位师生的工作生活之中,这些为校本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主力军。学校信息化离不开教师的信息技术研究与实践,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需要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素质。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是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实践优化教学过

程、提高教学效益的素质。它的基本内涵是教师为实现教育最优化,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信息技术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心理动机和对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操作,开发技能以及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的综合体现,是教师通过其教学实践与自身认识而形成的有稳定性、高层次的核心教学品质。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为了实现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合理充分利用,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和电教专职人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提高教学第一线工作者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使之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合理的运用教育资源。

2、通过现代教育技术队伍的建设促学校教育网络建设,教育资源库建设,使教师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3、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校本培训。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关键是教师,不断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应用好远程教育资源的重要保证。随着课题的逐步开展,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业务素质显得迫切和更加重要。根据我校现代化教育设施的逐步完善及教师结构的特点,我们所确立的提高教师素质的目标是:

总体目标: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适应远程环境下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方法,转变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教学、教改科研以及管理的观念,促进全校教改科研以及管理水平上台阶,促进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培师、科研培生”特色的形成,促进我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具体目标:

①确定利用远教资源加强师资培训的内容。(教育理论、新课标、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

②确定利用远教资源加强师资培训的形式。(自学、集中培训、教研活动、赛课活动、参观学习等)。

③探索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师资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不断的学习我们将力争达到以下的效果:

①使参研教师能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

②每位参研教师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③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

④在课改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篇3

一、全面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培训体系与考试制度

明确分工,责任落实。福建省全面加强对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工作的组织管理,省教育厅成立“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制订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省电教馆),主要负责制订省级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省级培训工作和对省、市级培训基地的评估认定;对各地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控;组织开发优质培训资源,提出有关政策建议等。省自考办负责全省考试的组织和颁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证书等工作。

规范管理,政策配套。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利用“人网、天网、地网”等多种方式和各类学校培训条件、技术优势,整合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以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严把质量关。一是建立省、市、县培训基地。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评估标准》,组织对各级培训基地的评估认定,促进和加强教育技术培训基地的建设。二是组织开展各级教育技术培训。省级培训基地负责培训者培训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市县级培训基地负责本辖区教师的培训工作。三是建立教育技术能力认证制度。逐步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证书与教师资格认定和再认证制度,以及教师职务晋升条件相挂钩。四是建立评估机制。从教师教育技术发展需要出发,制订教育技术培训、考试与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资格认定、评优等相挂钩的具体办法,形成促进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五是各级财政设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专项经费,建立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努力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负担。

培训考试,全省统一。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和考核。完成有关培训学习,并经考核合格的方可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等级水平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由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印制的相应的全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等级证书。该证书作为教师具备教育技术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证明,逐步成为教师上岗的必要条件,成为教师评定教育技术职务、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凡参加过“英特尔?誖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并取得结业合格证书者,可认同获得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初级等级证书。凡2006年以后接受“英特尔?誖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者,认同已参加教育技术能力(教学人员)中级培训,但须参加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中级考试。

二、构建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目标体系,提高农村教师二次加工的能力

福建省农村学校、在校生、教职工和计算机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的比例相当大(见表1)。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由于缺乏信息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是“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的“三合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讲授—接受”型。信息少、渠道窄、成本高、周期长等因素一直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将黑板、粉笔、书本、教师讲解与学生主动参与融合一起,这不单是硬件配备问题,最关键在于每位教师要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目标体系,学用结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重要的是要教会教师如何应用三种模式去上课。因此,福建省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做好这项工作。一是构建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目标体系。针对三种模式不同的岗位性质,制订出不同的目标体系,保证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在实践中的有的放矢。二是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更多地放在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上,使教师感受到学习与提高是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三是根据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按照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完成一个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开展与教学更紧密相关的教育技术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兴趣和积极性。

二次加工,提高能力。由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大多源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名师之手,部分内容不太适宜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需要,要求教师针对农村学生学习实际,适当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创生出新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要求,实现资源校本化。在此基础上,提高应用信息资源的设计与指导能力,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和指导者。根据能力提高和目标体系的要求,各级培训基地采用多种培训方式,注意传统教师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重视集中培训和分散教学,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农村学校进行实地指导;培训基地重点培养学校骨干,以点带面,为校本培训提供人员保证,促进校本培训的开展。

三、以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广泛运用

福建省在注重改善软硬件条件外,还引导教师加强自身的教育技术修养,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农村中小学具体环境和条件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和发展之路。

三种模式,广泛应用。一是应用设立在缺乏师资的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学光盘播放点,引导教师熟悉光盘内容,了解自己学生与光盘中学生的差距,创造条件开展校园活动。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光盘中优秀教师们使用的简单而有实效的教具、学具等,实现光盘资源的共享。二是应用卫星教学收视点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大量的优秀课程、优秀教案、优秀专题教育节目不断地进入农村学校,农村教师能够及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于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三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室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信息技术,培养获取、收集、处理、筛选信息的能力。全省各地教育网链接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福建教育教学资源网。福建省中小学新课程试卷试题数字题库平台已开通,题库拥有最新的习题试题试卷集合,能帮助每位教师每天快速、高质量地设计出与教学知识点同步的作业题和试题,为教师管理试题、资料等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式,提高教师在网上获取、收集、处理及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媒体操作技能,以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

网络教研,深化应用。福建省农村中小学多深居大山,因此很多学校尝试通过网络教研,实现与名师面对面。有的学校开通了博客、论坛、QQ群、UC聊天室等,通过博文评论、教育教学专题(话题)研讨、集体备课、案例分析等方式,教师个人自发,或学校、教研组集体组织参与。有的面向具体学科、年级和指定区域,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功能日趋专业化。网络教研,让许多农村教师由网络而相聚,因博客而相知,用文字行走于网络的天地里,记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足迹,以更丰富的内容,更专业化的功能,更人性化的服务,更细腻的触角深入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变革,推动应用。一是让农村教师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利用资源开展专题性学习、工具性学习、理论性学习、经验性学习、网站性学习等五种基本形式的学习,学习新理念、了解新动态、掌握新方法,学习新技能。二是通过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爱家、爱班集体、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友爱思想。三是省、市、县教育科研部门设立有关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科研课题,增加农村教师参与教研机会。学校要支持教师参与更多的教研活动,给予必要的制度支持和物质保证。四是组织农村骨干教师走出去,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学校学习取经,开阔教师的视野。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篇4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校校园网内网的数字资源日益丰富, 如数字图书、电子期刊、视频点播系统、办公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FTP资源等等。大量的数字资源供师生使用, 给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的便利。通常校园网的数字资源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面向Internet完全公开访问的, 如Web服务、FTP服务等, 资源内容相对较少;第二类是面向本校园网内合法IP地址用户访问的资源, 如数字图书、论文期刊、视频点播、OA系统等, 为了保证校园网信息安全、控制网络流量以及保护数字信息的知识产权等, 访问者必须拥有合法的校内IP地址, 不允许其他非本地IP地址用户进行直接访问。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现在的绝大部分教职工和不少的学生都住在了校园之外, 同时, 在寒暑假期间, 学生放假会分布到天南地北, 他们虽然都能通过各种方式接入Internet, 但却由于IP地址的限制, 无法访问校园网内丰富的电子资源, 如数字图书、论文期刊等。而实际此时他们对这些资源的需求欲望并没有降低。因此, 我们就必须通过某种或某几种技术手段, 实现他们的愿望, 让他们对校园网内资源的访问不受地域的限制。

由于校园网数字资源的访问限制一般都是IP地址认证、用户名+口令认证、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因此, 要想在校园网之外访问校园网内的数字资源, 就必须使用技术手段, 将校园网外的IP地址虚拟成校园网网内的IP地址。

1 相关技术分析

目前来讲, 主要的技术手段有:专线接入技术、远程桌面连接技术、代理服务器技术、反向代理技术、URL重写技术、传统拨号技术、VPN技术等。

下面就对各种实现技术的原理进行阐述, 分析他们各自的安全性与优缺点。

1.1 专线接入技术

一般都是采用称之为专线的点对点的物理线路连接。从X.25、帧中继到现在的DDN, 用户可以自行铺设专线或者租用电信运行商的已有线路来连接不同校区、不同部门, 目前一般都采用光纤进行接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安全性高, 连接效率较高等, 但存在一系列的缺点:成本高, 资源浪费大, 无法满足随时随地的接入请求, 可扩展性差, 用户接入不方便等。

从经济角度考虑, 电信提供的专线组网方式费用比较昂贵, 尤其是距离较长、带宽要求较高的专用网络线路, 其所需的租用费用往往更高, 对于少数大型高校来说, 可以负担和接受,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高校, 特别是中小规模的高校来说, 建立专用网, 实现分支机构的互连, 或者移动用户的远程接入, 是不太现实的选择。此技术更适用于两个距离不远的局域网的连接, 如果用户相对比较分散, 或者距离校远, 则适用性较差。

1.2 远程桌面连接技术

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远程桌面连接功能远程接入校园网中, 此方法实际上是在本地对校园网中的另一台计算机进行远程操作, 所有的操作均在远程计算机上进行, 本地只是显示了远程计算机的桌面而已, 如果要下载数据等, 必须先存储在远程计算机中, 再通过其他途径如FTP、E-mail等方式, 传输到本地计算机中。此方法需要在校园网的网关路由器或防火墙中进行相应的设置, 需开通拟被远程连接的计算机的3389端口, 在路由器上进行地址的映射。此技术的成本较低, 实现简单, 但是安全性较差, 同时, 速度受网络的影响较大, 而且由于是在远程操作, 下载的数据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传输至本机, 使用不太方便。因此, 此方法只能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偶尔使用, 不能作为一种固定的远程访问的方式。

1.3 代理服务器技术

代理服务器是通过将非校园网用户的IP地址转换为代理服务器所在的校园网的IP地址方式, 使非校园网用户合理使用校园网内的各种数字资源, 这是目前解决非校园网用户访问校园网数字资源的最好方法之一。它能有效解决非校园网用户人数较多的情况, 使用方便、成本较低。我国台湾主要高校和大陆一部分高校采用这种方法。

代理服务器技术的优点是配置简单, 易于实现;但也具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

(1) 当外部请求较多时容易造成网络瓶颈, 特别是在下载大流量资源时, 会严重占用网络带宽, 导致网络瘫痪。

(2) 由于代理服务器在相应的网络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它具备病毒传播的必要条件, 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黑客、病毒等攻击和利用的对象, 易导致网络内的所有机器瘫痪, 危害极大。

(3) 单个代理服务器的下载量过大, 往往会使数据库供应商的自动检索系统误认为是恶意下载而封闭代理服务器地址的访问权限, 影响读者的正常使用。

(4) 由于需要在每个校外客户端IE中设置代理参数, 也给校外使用者带来不便。鉴于上以原因, 虽然目前代理服务器仍是部分高校解决远程资源访问的方法之一, 但与其他远程访问技术相比, 代理服务器方案已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师生对网络传输速度和传输数据安全性的要求, 可能逐步被其他技术所取代。

1.3.1 传统代理服务器技术

代理服务器主要可分为网关型代理和应用型代理。网关型代理服务器可以实现内部局域网使用一个有效IP地址对Intranet进行访问, 具有节约IP地址的功能, 可以有效地解决校园网IP地址紧缺的问题。应用型代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如IP地址方式、用户口令方式, 可以很好地实现校园网以外用户访问校园网内数字资源。目前可以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CCProxy和Squid技术。校外用户如果要接入校园网, 就必须通过代理服务器上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 (图1) 。

1.3.2 反向代理技术

普通代理服务器是内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连接服务, 它不支持外部对内部网络的访问请求。当一个代理服务器能够代理外部用户访问内部网络时, 这种代理服务的方式就是反向代理。与普通代理相反, 反向代理是解决局域网外用户对局域网内数据库的访问问题。由于宽带用户无固定IP, 无法访问局域网内的数据库。但如果设置一台这样的服务器, 它能接收外界用户的访问请求, 并通过身份认证赋予外界用户访问局域网内数据库的权力, 这样就实现了外界用户对本地数据库的远程访问 (图2) 。

在以上反向代理系统中, 实施反向代理的代理服务器是关键。首先, 它必须完全掌握所有允许访问数据库的校园网外用户的资料, 以备这些用户提出访问请求时进行认证, 所有反向代理用户只有被服务器认证以后才能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其次, 它必须是局域网的守护者, 以拒绝那些“非法”用户的来访;第三, 在来访用户经认证取得合法身分以后, 其后检索完全受服务器控制策略的控制。

局域网外用户使用反向代理时, 须先取得一个合法的代理账号, 并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进行连接设置, 设置完成后, 反向代理服务器就成了个人电脑惟一的对外访问通道, 访问的对象仅限于经服务器设定的局域网内的有关数字资源, 检索行为受控于代理服务器了, 只能访问反向代理设置的有关内部数字资源, 而不能访问其它网站了。因此在完成检索后, 应及时退出设置。

反向代理的优点:

(1) 配置简单, 易于实现;

(2) 可以将负载均衡和代理服务器的高速缓存技术结合在一起, 提高性能;反向代理又称为服务器加速, 一般置于源服务器的前端, 配备大容量的内存和高速磁盘, 以缓存客户的请求;源服务器一般不再和客户直接通讯, 当客户请求没有缓存的内容或者动态内容时, 反向代理向源服务器发送请求, 然后把回应转发给客户, 在这种情况下, 反向代理服务器通常要为一个请求同时维护两个会话。对于客户而言, 反向代理服务器对于他们就相当于源服务器, 对于源服务器而言, 反向代理服务器通常就是惟一的客户。典型情况下, 客户不和源服务器直接通信, 有效地减轻了源服务器的负载。

(3) 具有额外的安全性, 外部客户不能直接访问真实的服务器;反向代理服务器可起到源服务器防火墙的作用, 内部服务器对外部网络来说完全不可见, 外部网络只需简单地把反向代理服务器当作一个源服务器而不需要特定的配置。而反向代理服务器和源服务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任何相关的信息资源, 从而使整个网络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可靠地保证内部服务器的安全。

(4) 实现起来可以实现较好的负载均衡策略,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技术是将来自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以反向代理的方式动态地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多台服务器进行处理, 不会出现负载集中到某个服务器的偶然现象。

反向代理技术的不足:

(1) 针对每一次代理, 代理服务器就必须打开两个连接, 一个对外, 一个对内, 因此在并发连接请求数量非常大的时候, 代理服务器的负载也就非常大, 到了最后代理服务器本身会成为服务的瓶颈, 会严重占用网络带宽, 导致网络瘫痪;

(2) 维护成本较高;

(3) 安全性不是太高。

1.3.3 URL重写技术

即Web代理方式, 其实是一种全新的代理服务器技术, 主要通过URL重写规则来自动完成访问目标与代理服务器间的映射关系, 从而无缝和透明地将用户请求转向实际的代理服务器请求, 实现用户对相关资源的访问。地址重写技术实际是一种映射 (map) 技术, 其映射规则主要有真实地址映射、端口映射、主机名映射和组合映射等方式。各高校的网络中心通过地址重写策略可以灵活地实现远程用户透明的访问和授权访问特定的数据库资源, 从而实现对校内网络资源的远程授权访问。在国外的许多高校, URL重写技术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基于URL重写技术的系统, 更容易被读者使用, 无需额外安装客户端,

其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实现所有管辖网络的透明访问;

(2) 可以实现网站间的单点登录。因为URL重写服务器本身使用的就是http协议, 因此在多个网站间通过架设一个认证服务器, 通过跨域名Cookie技术, 容易实现单点登录;

(3) 实现用户权限统一管理。学校校园网每当有IP地址调整的时候, 需要对每种数字资源进行授权IP地址的修。使用URL重写技术, 可统一进行IP用户管理, 只需要添加一次即可;

(4) 既可以在URL级别非常容易地实现各种统计, 如访问次数和网络流量统计;又可以做成各种折线图、统计报表等, 来反映各类资源在某个时间段内的使用情况;

(5) 可以实现多台主机负载均衡, 实现无瓶颈访问。

一款著名的并且是优秀的URL重写技术的代理服务器软件是Ezproxy, 其可实现动态改变数据库供应商提供Web页面的URL, 将URL中的服务器名映射为Ezproxy服务器名, 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不需要自动代理服务器配置文件的无缝链接环境, 该软件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也已开始逐步应用。

1.4 传统的拨号方式

采用如电话线、MODEM池 (MODEM POOL) 设备和PPP协议等实现远程接入访问校园网内资源的一种技术。PPP是Point to Point Protocol的简称, 即点到点协议, 是事实上的远程访问协议标准。其相对速度较慢, 其优点如下:

(1) 对硬件的要求也不高, 是较易实现的早期访问方式;

(2) 由于上网条件各不相同, 利用此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实际需求, 例如居住在偏僻地区、家中未安装网络宽带的用户, 可以利用拨号服务方式远程接入校园网进行数字资源的访问。

缺点:

(1) 采用远程拨号方式, 必须申请电话线, 用户多时, 需申请中继电话线, 而且需要Modem Pool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拨号访问服务器将串行数据转换为网络上传输的IP数据包。

(2) 多数高校很难为接入设备提供理想的工作环境, 不能确保信息传输的质量和安全。

1.5 VPN技术

是一门网络新技术, 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公用网络安全地对单位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访问的连接方式。它利用不可靠的公用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媒介, 通过附加的安全隧道、用户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实现与专用网络类似的安全性能, 从而实现对重要信息的安全传输。一个网络的物理连接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客户机、传输介质、服务器。VPN同样也由三部分组成, 不同的是VPN连接使用隧道作为传输通道。隧道技术是VPN的基本技术, 类似于点对点连接技术, 它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一条数据通道 (即隧道) , 让数据包通过这条通道传输, 隧道是由隧道协议形成的, 并建立在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的基础之上, 共分为第二、三层隧道协议。第二层隧道协议是先把各种网络协议封装到PPP中, 再把整个数据包装入隧道协议中;第三层隧道协议是把各种网络协议直接装入隧道协议中, 形成的数据包依靠第三层协议进行传输。

1.5.1 VPN优缺点

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的专用网络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 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网络平台如Internet之上的逻辑网络, 用户数据在逻辑链路中传输, 因此, 它具有虚电路的特点, 而VPN本身的协议可以处理数据包, 并对其有效负载加密, 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地址。

VPN具备了以下优点:

(1) 安全性。虽然VPN直接构建在公用网上, 具有实现简单、方便和灵活等特点, 但安全问题也暴露无遗, 为此VPN采用了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等, 来确保网络和数据传输的安全。

(2) 服务质量保证。不同的用户和业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不同。VPN能为用户数据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质量保证。它还通过流量预测与流量控制策略, 按照优先级分配带宽资源, 使各类数据能够被合理地先后发送, 预防了网络阻塞的发生。

(3) 灵活性和可扩充性。VPN必须能够支持校园网的任何类型的数据流, 可以满足同时传输语言、图像和数据等新应用对高质量传输以及带宽增加的需求。

(4) 可管理性。VPN的管理具体包括安全、设备、配置、访问控制列表和服务质量保证等内容, 它能将校园网的网络管理功能从局域网无缝地延伸到因特网。

(5) 可支持性。目前不仅有专用VPN网关, 而且还有路由器带VPN功能的设备或防火墙带VPN功能的设备等, 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用户的需要, 同时支持不同的用户环境。

(6) 降低成本。用户不必租用长途专线建设专网、无需大量的网络维护人员和设备的投资。

(7) 容易扩展:网络路由设备配置简单;可以适用于所有协议。

(8) 控制主动权:VPN上的设施和服务掌握在学校网管服务器手中, 可以把拨号访问交给NSP去做, 服务器负责安用户的查验、访问权、网络地址、安全性和网络变化管理等重要工作。

其局限性在于:

(1) 需要终端用户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能够建立VPN连接客户端。

(2) 需要在防火墙中进行规则的控制配置。

(3) 存在流量控制和并发用户数限制。

(4) 无法对用户的校外访问时间、访问地址及流量等提供统计功能。

另外, 由于服务器资源及流量控制, 对用户的数量有限制, 只能满足部分用户的访问, 并且可能需要限制每个用户的访问时间。

1.5.2 VPN适用范围

一般而言, 有三类用户比较适合采用VPN:

(1) 位置众多, 特别是单个用户和远程办公室站点多, 如高校教师、学生分布较广;

(2) 用户/站点分布范围广, 彼此间的距离远, 需要长途电信, 甚至国际长途手段联系的用户;

(3) 对线路保密性和可用性有一定要求的用户。

有三类用户不太适合采用VPN:

(1) 对数据的安全性非常重视;

(2) 将网络性能放在第一位, 价格因素放在其次;

(3) 采用不常见的网络协议或特殊应用的网络, 不能在IP隧道中传送数据。

2 结束语

实现校外访问校园网的数字资源, 既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又方便合法用户的有效使用。从技术实现上来说已不是难事, 而且实现技术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才能真正提高校园网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保证校外访问有效开展和安全运行。

摘要:随着高校校园网内数字资源的日益丰富, 如何在校外远程访问并使用这些资源就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远程访问校园网内资源的实现技术有很多, 包括专线接入、远程桌面连接、代理服务器、反向代理、URL重写、传统拨号、VPN等技术。本文对它们的优缺点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为高校选择远程访问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远程,数字资源,代理,VPN

参考文献

[1]查贵庭, 罗国富, 徐春.地址重写代理在图书馆资源授权访问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高教职教) .2007.

[2]侯福丽.合法用户校外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方式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

[3]李洪文.基于URL重写技术的电子资源统一授权访问系统的原理和实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

[4]李明江.校外访问校园网数字资源的技术实现[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7.

[5]赵国荣, 王炜.远程访问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反向代理服务[J].晋图学刊.2008.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篇5

姓名:段永宏

工作单位:西秀区大硐口小学

摘要: 自2005年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在学校实施以来,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大为改善,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有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如何有效利用远程教育模式和校本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建立校本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关键词:提升问题建议

如何有效利用远程教育三种基本模式和校本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建立校本资源库,实现区域性资源共享,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大致有:

①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认识不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处于学校教育教学主力军和生力军地位的一级教师这方面的能力和积极性也很低。

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普及程度即在不同学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往往参与考试学科好于非考试学科。

③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及用途非常原始。大多数教师只能在自己上公开课或研究课时参考一下示范课,或参加信息技术考试时学习一下计算机操作,在学科教学中大多是教师演示给学生观看,从学生学习方式上去研究资源应用的很少,根据学 1

生学习需要将资源整合应用的比例不大。

④学校软硬件环境较差,远程教育资源传输、共享效果差,资源储存与应用管理不配套,教师不方便使用。

针对以上问题,本人从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改革、资源应用环境、教师培训与指导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开展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建议:

1.将信息技术课和学科课统筹编排。

教师素质和教学需要是远程教育资源用于学科教学的关键。结合学校师资严重不足,教师任务繁重、工作头绪多,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实际,学校教务处在编排教师课程时,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和师生实际情况,将有关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要求及教学内容,渗透到各学科教学目标、要求之中,加以有效的、系统的、明确的课程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让教师大胆尝试在开放式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使用优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这样任课教师在完成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迫使师生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改变教学方式。

2.创建教师方便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

(1)、加强硬件设备的配备与管理方式。就我校目前情况看,当务之急是加大硬件环境建设投入,同时注意设备管理方式,合理规划计算机的分布,提高教师和学生课内、课外使用计算机的方便程度,提高计算机利用率,为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创设有利环境。

(2)、创建便捷的远程教育资源库传输通道。一方面,在学校现有条件下,对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和资源传输途径等进行严格管理、统一规划和分层指导,特别是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建立“学校资源中心”管理模式建立远程教育资源库,通过INTERNET联结,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交流,促进发展; 另一方面,创设利于教师使用资源进行自我学习与工作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如: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应该让资源信息进入校园网,使师生在任何时候、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能方便地浏览到资源;使远程教育资源进入学生课堂,刻成光盘或打印成文档供教师使用的,尽量刻盘或打印,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教师素质。

(3)、建设校本远程教育资源库。教学资源用于教学是发挥远程教育资源效益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要求学校及时获取并收录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并建立使用的管理机制,对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分类和存储,同时用配置的光盘刻录机,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存储远教资源。重视教育教学信息、优秀课件、示范课、同步课堂等资源的收录。

3.加强师资培训与指导的针对性。

(1)、学校根据事业和教师发展需要制定培训规划,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让教师结合自己工作,按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个别化的培训学习;在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可以让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相互观摩、反思评价培训学习;与其

他学校教师交流资源应用方法、经验;特别加强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设计和教学能力及自我培训学习能力的培养。每一阶段对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不同的要求,最终达到教师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求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篇6

关键词:VPN 校园网;利用研究

近年来,随着校园网网络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网络应用日渐成熟,学校师生对校园网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但由于安全性及知识产权的限制,这些资源大多只能在校园内访问,而很多学校存在教师部分或全部住在校外等情况,校园网资源远远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借助VPN技术,能够满足校外师生随时随地获取校园网资源,极大方便教师移动备课和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校园网资源远程访问的需求

校园网资源的远程访问,最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五大方面:

(一)支持多种应用。

多数校园网资源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知识产权,浏览者主机必须是已缴纳版权费的校园网内网IP地址才能实现对校园网内资源的访问。这些应用系统不仅是Web访问,还包括了mail、FTP等多种协议,系统架构有B/S结构,也有C/S结构。

(二)提供细粒度访问控制。

校园网资源的开放必然会导致安全性的降低,而不同身份的用户对资源的使用权限也不一样,需要针对师生用户的不同要求,通过设定不同的角色和访问权限等加以限制。

(三)安全性要求高。

校外访问有时无法辨别身份,同时当用户使用公用计算机进行操作时也会有一定的安全漏洞,用户计算机也有可能存在中病毒等情况,所以当用户使用不安全的计算机通过VPN访问校内网时,会给内网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要求VPN认证网关有相应的认证措施,加密措施及用户记录清除措施。

(四)满足不同用户环境访问。

用户所处外部环境通常都很复杂,包括从电信、联通、铁通等不同ISP接入到公网来访问学院校园网,所以在部署上会较为复杂。

(五)使用便捷,方便管理。

由于用户较分散,用户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也不同,所以VPN网关设备的设置,必须具备一定的简易程度与高灵活度等特性,以满足不同地点和不同上网方式需求的弹性空间,实现客户端进行轻松的VPN连机,同时也方便网管进行远程控管。

二、VPN技术

VPN指的是依靠ISP和其他NSP,在公用网络中建立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的技术。在虚拟专用网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利用某种公众网的物理链路资源动态组成的。这种连接再通过对用户的身份验证、地址管理、数据加密以及密钥管理等特殊管理功能,保证了合法用户在校外访问校内电子资源的权利,并使访问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大提高。由于虚拟专用网技术将校园网之外的远程终端或局域网以虚拟网络的形式纳入到校园网之内,所以校外合法用户经身份验证后就可以像校内用户一样使用校内的电子资源。

(一)VPN技术选择。

目前VPN技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协议主要有 IPSec、MPLS、SSL等,这些的协议各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缺陷。

第一,由于MPLS VPN的构建需要全网路由转发设备都支持MPLS协议,因此多为网络运营商部署。

第二,IPSec VPN在一组基于密码学的安全的开放网络安全协议体系之上,通过为通信双方建立一个安全隧道来保障通信安全。但是,IPSec VPN需打开多个端口,且每个客户端都需要安装并配置好客户端软件才能建立连接,当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VPN的管理难度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并不适用分散移动用户的远程安全接入。

第三,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是由Netscape公司设计的基于Web应用的安全协议,它指定了一种在应用程序协议(如Http、Telnet、SMTP和FTP等)和TCP/IP协议之间提供数据安全性分层的机制,它为TCP/IP连接提供数据加密、服务器认证、消息完整性以及可选的客户机认证。SSL VPN继承了IPSec VPN的远程使用与内网使用体验一致、与应用无关的优点,避免了因有客户端而导致的使用维护不便可能带来的大量病毒和蠕虫的入侵等问题。SSL VPN的缺点是仅支持有限的Web应用。

显然, 针对学校主要访问WEB、FTP、Email等应用、大量师生需从校外远程访问的需求现状,SSL VPN 的应用特点更适合应用于远程移动分散用户的安全接入。

(二)SSL VPN实现方式。

SSL VPN基本组件包括VPN网关和客户端,VPN网关类似网关服务器,是实现外网到局域网连接的设备,它的一端连接企业内部的局域网络,另一端则接入公共网络。

当一个位于公共网络线路上的用户需要访问校园内部网时,用户的上网设备称为客户端,他需要设置一个用于VPN的虚拟拨号连接,对应的IP地址和帐号密码均由校园内架设的 VPN网关提供。所需的操作过程与平时上网没什么两样,当通讯链路成功建立后,这台计算机就被视为校园局域网中的一台内部计算机,进行方便快捷的资源共享与数据交换。

根据VPN网关的搭建方式,SSL VPN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1. 基于VPN软件(VPN服务器)的系统。

基于独立VPN软件的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是在路由器上做相应的端口映射到主机,再采用VPN软件构建VPN服务器,提供远程客户端的访问。一般LINUX操作系统可以采用openVPN等软件来配置服务器,而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本身就集成了VPN远程访问服务器。基于独立VPN软件的系统解决方案优点是配置简单,在校园网现有设备基础上实现,无需另外增加设备,更为灵活。但是,建出的VPN不稳定,难以管理,安全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在性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软件产品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2.基于含VPN防火墙的系统。

一个防火墙VPN本质上是一个带有增强的安全和防火墙功能的远程访问VPN,基于防火墙的VPN充分利用防火墙的安全机制,包括对内部网络的访问限制。它还执行地址转换,符合强认证要求,发出实时警报,并提供广泛记录功能。使用基于防火墙的VPN很经济,而且易于加固和管理。但是,这要求必须学校本身防火墙支持SSL协议,这有一定局限性。

3.基于专业的VPN硬件产品的系统。

基于硬件的VPN产品是由专业公司研制的高度集成化VPN产品,结合了业界领先的高速路由技术及VPN服务套件,集成了VPN隧道的关键特性如:数据加密、安全、高级带宽管理和服务级确认,具有企业级防火墙功能、多WAN口路由功能、专业VPN功能等,能利用它的防火墙对内网机器进行限制、划分Vlan、QoS、行为管理等。同时一般这些公司会开发增强安全、认证等方面功能的客户端软件。这种解决方案优点在于解决方案简单、高安全性以及管理方便,但是投入相对较大。

在VPN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选择上学校可以根据访问量的需求和所能投入的资金预算进行灵活配置。本文主要介绍采用通用的SSL VPN网关产品进行VPN的部署的基本方法。

三、校园网VPN的部署

校园网SSL VPN 可采用路由模式部署、透明模式部署、单臂路由模式、混合部署和集中管理模式等多种部署,可根据网络规模不同设置进行不同的部署。路由模式部署、透明模式部署由于部署在出口,容易在出口处形成瓶颈。一般为了不造成访问的压力,学校SSL VPN采用单臂路由方式接入网络,在原有网络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终端用户通过VPN安全访问内网资源。移动用户可以同时访问Internet数据和企业内部网络数据,彼此之间不会有任何干扰。管理员可以在不变动原有网络的情况下,将SSL VPN看作内网的一台主机,直接放置在网络中使用,降低了用户管理和使用的复杂度(见下图)。

对SSL VPN服务器配置完成后,用户通过在客户端浏览器输入 https://VPN的地址,即可看到登陆界面。目前为了解决SSL VPN对非Web的应用程序的支持,许多VPN厂商在他们的SSL VPN设备上使用Java、JavaScript、ActiveX和Flash应用程序等组件,这些组件通过不同方式(生成软件网卡、截获TCP/IP协议栈的网络数据等方式)使非Web的应用程序通过SSL隧道传输,从而实现对非Web的应用程序的支持。如果是专业VPN产品在每台主机第一次登录SSL VPN会自动弹出客户端插件要求安装,按提示安装后才能完成链接,此后可信任资源的访问都将通过SSL VPN加密传输。

因此,通过SSL VPN加密的虚拟专网接入方式,不需要做任何的设置,在统一的认证平台上,通过教师证号、学号等就可以实现单点登陆,对校园网资源、进行快速远程安全访问,实现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学术交流,使校园网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社会效益较大。

(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计算机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付向东,孙宁,王焕民.基于VPN技术的校园网教学资源远程访问[J].电化教育研究,2009,(2):84.

[2]闫晓弟,耶健.基于VPN的电子资源远程访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情报杂志,2009,(8):159.

[3]马进宝.用VPN技术实现用户远程访问校园网资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21.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篇7

远程教育资源是指远程教育活动中所必需的教育资源,包括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类的硬件资源,以及专为远程学习者设计、开发、制作的信息产品类的软件资源。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21世纪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时事中心、教研论文、课程改革、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等栏目,远程教育资源具有海量性、共享性、超链接性、低成本性和便捷性等优点,为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在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教师教育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和技能。首先,教师传道的前提是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体系和知识技能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自己要专攻某个学科,并且对本专业的研究动态有较清晰的了解。教师拥有了丰富的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次,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为了提高远程教学的质量,教师要能够适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远程教学技巧,这样才能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教学。最后,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为了应付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要充分掌握网络技术并熟悉多媒体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在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灵活地应对复杂的教学活动设计[1]。

二、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教师教育技术的特点

1. 教师教育技术的终身性

教师教育技术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是社会进步、教育发展和自身价值取向共同形成的趋势,是永无止境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变动,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新知识会逐渐的代替老知识,教师个体的知识储备需要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在知识与技术的不断更新下,教育技术是终身性的,教师要掌握最新的远程教育理论与技术。教师只有不断促进自身教育技术的发展,以终身学习为基本理念,才能从最初稚嫩型教师发展到骨干型教师,才能确保知识和能力符合时代的需求。

2. 教师教育技术的多样性

在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除了一般性的教学工作之外,教师需要能够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需要掌握远程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如:教师采用直播课堂、BBS、双向视频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进行面对面教学,或者进行远距离教学。由于教师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具有了多样性。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新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提高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同时,为了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传授知识,从而达到了教学相长。

3. 教师教育技术的阶段性

教师的教育技术不是静态的、线形的,而是动态的、灵活的。教师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教师在知识储备与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不同阶段中,教师教育技术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曾经有人把这个过程划分四个阶段,四个不同阶段是层层递进的,即:职前、入职、职中和职后阶段[2]。其中,职前阶段是教师具备相关学科知识结构的准备期;入职阶段是教师积极寻找新资料、新策略、新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能力,接受新观念,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积极参加教师培训的阶段;职中阶段是当教育技术发展上升到相对成熟的时候,教师会具有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的阶段;职后阶段是教师退出了教师职业的阶段。

4. 教师教育技术的自主性

教师教育技术发展的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指教师能够自主地进行课程设计和规划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自主地选择教材。教师对自身教育技术进行规划,要具有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未来教育技术前景的意识,也包括对自己过去教育技术的意识。为了逐步取得教育技术能力,教师教育技术的自我意识能够让教师不断探求自我发展的机会,增强教师的责任感。除了自我意识之外,为了引导、监督和反思自身教育技术,自我规划是任何教师教育技术提升的重要环节,是为自己教育技术设计的蓝图。

三、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1.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素质,要依托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培训

远程教育资源具有海量性、超链接性、共享性和低成本性等优点,能够为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提供良好的支撑。而校本培训是一种具有实效的培训方式,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单元,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校本培训具有经济性、灵活性、有效性、多样性、可持续性等优点。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校本培训机制的构建步骤如下。

(1)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需求

学校应该预先计划培训的时间、途径、费用,制定出学校年度计划、教师个人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年度计划等,提前一年对教师培训作出分析,并且要及时监控与评价,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3]。同时,为了使教师能够接受和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教师培训资源,学习和借鉴国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与教师的培训需求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2)明确培训目标,强调培训职责

为了使教师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对教师意识与态度理念方面的讲解培训,使其具有随时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并具有应用教育技术意识的习惯性。同时,为了使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内容等,通过实践培训,使教师能够独立进行教学设计,运用常见的教学辅助软件。学校要定期检查和指导培训教师的学习与教学,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参加培训业务档案和评估考核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教学中的疑惑、困难。

(3)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

为了树立应用教育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终身学习的意识,要使教师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运用丰富而先进的教育理论重塑其思想。如:为了逐渐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思想,以专题讲座结合讨论的形式开展,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研论文”栏目。在职后培训中,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设备和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如:为了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系统思考,根据学校教师的需求,结合教学实践,利用远程教育设备,以资源中教学课件的使用和再加工等内容为主题。

(4)培训的管理与考核、评价

培训的过程中要对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做好培训记录,如:培训过程中填写考勤考核表、培训结束后写出书面总结。同时,要运用多元评价方式,采用学校整体和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取自评和互评结合的评价方法,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对培训进行积极、客观、合理、有效的评价。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教师培训是校本师资培训模式的基本精神。如:在学校中指定专人负责新任教师的入职训练;设立中心学校,为邻近的学校提供各种进修服务;指配师资培训联系人,定期收集教师信息,与教师教育机构沟通。为了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将远程教育资源与校本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采取“培养骨干-示范引路-共同提高”三步走的形式。信息技术将促使学校校长观念发生转变,成为培训计划目标、需求的制定者,使其成为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和培训教师的支持和帮助者。

2.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教师学习支持系统,开展校本教研

为了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校本教研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活动,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即:校本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我国,教育研究工作一直被认为与广大教师无关,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而实际上,教师要具备课堂知识、技能,还要对教学方法、内容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以研究的精神工作,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体现出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才能在应用与创新中符合教师科研与发展的要求,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为校本研究创造条件,改善学校单一的教学软环境。

(1)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的教师学习支持系统的建立

第一,技术及资源支持。采用以单向卫星传输为主的资源传输方式,建立以卫星传输、地网、人网为依托的远程教育信息传输平台,将教学资源发送到培训中心,解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为了推进教师的继续教育,要把分散在学校和教学点的教师、校长集中起来,建立教师学习支持系统,有目的、计划和组织地进行校本教研,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二,人力支持。着力于不同教师的自我锻炼、发展需求,着眼于教育教学的需要,按照不同教学经历,建立“教师成长链”,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校本教研的具体形式

第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为学校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形成使本地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课件,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为学生架起沟通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桥梁。

第二,开展优化远程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构建远程教育资源平台,组织全体教师整理下载资源,保证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快捷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查找和加工远程教育资源的技能。

第三,开展“有效教学”的系统设计研究。学校设立学科备课组,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学资源”范例,采用“系统设计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设计每一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使教师胸中有全局,着眼于整体,兼顾各个方面循序操作。

第四,倡导“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研究。通过课堂教学现场观摩、观看课堂实况录像等形式,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堂实录与点评”组织开展“一课例多阶段多反思”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教师开展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用新的理念和观点剖析典型案例,实现向教学行为的转变[4]。

(3)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校本教研的具体实施

首先,选择一名正在培养的年轻教师来做案例研究,教师们一起观摩空中课堂,集体交流备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第一次研究课教案,即把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加以修改。其次,教师们一起评课修改教案,教师之间进行同伴互助,不断改进,一起总结收获。再次,经过多次集体备课、反思、评价、改进,再进行反思小结,内化实践,使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收获,并且写一份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反思。为了把自创资源与大家共享,可以发表在校园网、远程教育资源博客上。最后,为了不断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达到研究以致用,教师们把自己的收获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了使更多教师从远程教育资源中汲取精华,让校本研究从课堂中来,回到课堂中去,再生远程资源。由此可见,从资源中来的课例校本研究,能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远程教育资源,通过教师进行讨论研究,在学习资源中的课堂实录基础上,修改并进行教学实践,最后使教师教学真正实现了研究反思、资源共享的目标。

摘要: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师开展高质量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之一,而在远程教育资源支撑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具有终身性、阶段性、多样性、自主性等特征。同时,依托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但能够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有力促进广大教师尽快适应信息技术环境,还能够使教师正确认识自身角色,优化教学过程,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教师教育技术,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红磊.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8).

[2]王凤蕊,王文宏.“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研究性学习支持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3]朱静.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研究,2013(28).

基于网格技术的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篇8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能够不断地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 同时人们也更加迫切地希望能更广泛地共享各种所需资源。因此, 以Internet为基础产生了一个新的软件体系结构即网格。各界教育人士也希望可以共享教学资源, 以此来不断地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技术水平, 加快科技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网格环境下, 如何利用网格技术建设好教学资源, 使其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便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格及其分类

1、网格

1998年Ian Foster和Carl Kesselman首次定义网格即“是一种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它能提供可靠的、可协调的、可扩展的和廉价的高端计算能力的访问。”在发展过程中网格系统不断地显示出了其具有的分布式系统和并行系统的特征, 让人们透明地共享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其他资源。

2、网格的分类

根据网格技术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类: (1) 计算网格, 能够适应计算密集型应用; (2) 数据网格, 侧重数据的存储、传输及处理; (3) 商业应用网格; (4) 信息网格和知识网格, 其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智能共享, 目前最普遍存在于教育资源的建设中。

二、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目前教育资源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仍然严重依赖操作系统及运行环境, 无法真正全面地实现跨平台运行, 从某种意义上也就产生了资源建设的重复性, 浪费了人力物力。我国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发展存在较大程度的差距, 这就更加要求有新的技术运用到教育资源建设中, 使教育资源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为更多的人服务, 实现其自身的真正价值, 以便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使我国早日成为教育强国。

三、网格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建设

1、教育资源网格化的重要性

教育资源即社会经济资源中输入教育过程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时间等资源的总称。在整个社会范围内, 相对资源发展和社会生产的无限性, 资源总是有限和短缺的, 教育资源也是如此。由于网格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在使用资源时可共享的信息更加广泛, 要想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无限使用就必须将网格技术引进到教育资源建设当中来。

2、教育资源无限性平台——教育网格

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达到人们理想中的无限使用, 且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知道资源从哪里来, 如何来等问题, 这无疑需要借助一个功能强大的平台。而教育网格正是目前可以使用的较为理想的“无限化”教育资源的应用平台。

(1) 教育网格的形成

2003年我国教育部与英特尔 (中国) 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目标是建立一个由教育系统各个单位提供资源共享的科研、教育、培训等高性能计算设施, 实现跨学科、跨部门和跨地域的合作和人才培养的网格计算系统, 教育网格应运而生。

(2) 教育网格的基本组成

正在逐步完善中的教育网格大致上有5个基本组成部分即: (1) 网络平台, 由于网格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现有网络, 它在传输过程中仍然要使用传统的网络传输协议, 因此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是网格系统的基础; (2) 教育网格节点, 网格节点内含了网格资源、网格服务的实现, 是网格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它提供的网格服务接口掩盖了网格服务实现的复杂性, 便于人们毫无障碍、透明地使用这些网格服务。由于教育网格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学习者和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者, 因此内部的资源就是以教育资源为主的。 (3) 服务注册中心, 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大范围内的网格教学服务的查询。 (4) 网格门户, 其主要作用是为大多数用户或学习者提供进入网格系统的通道, 利用共享资源进行学习活动。 (5) 客户端, 用户不仅通过客户端使用网格资源, 更可以利用网格资源和服务来构建自己的应用系统。

结束语

网格的出现不但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和传输标准, 打破了互联网上资源格式的束缚, 更能将网络上的异构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 实现整范围的资源共享, 即网格上的任何资源都可以让世界范围内的任何用户使用。因此, 网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协作学习环境, 网格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是让有限的教育资源达到了无限使用, 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虽然网格技术目前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成熟, 但随着其不断的发展, 利用网格技术进行教育资源建设也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最终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无限共享。

参考文献

[1]唐志敏:《网格技术专题介绍》,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2, (8) 。

[2]张勤:《基于网格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模型的研究和实现》, 《计算机与自动化》, 2005, (8) 。

[3]韩光艳、何烽:《网格计算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展望》,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0) 。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篇9

一、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一) 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 教育不仅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更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使之具备适应职业岗位的一技之长, 或集一专多能于一身,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最终目标。合理配置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 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 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二) 是推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向高品位发展的根本需要

近年, 国家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目标,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使广大学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具备过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学校办学品质也需要围绕品牌战略, 跃上校内生员旺, 专业特色亮, 核心竞争力强, 质量效益高, 社会声誉响的新高度。为此, 从规模和品质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有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正是整体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走向高品位,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需要。

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中职学校布点不均衡, 给农村学子就读职高带来极大不便, 也给家庭增加了管理难度和经济负担, 导致接受教育的不均衡, 十分不利于学生的稳定和健康成长;同时学校管理压力也有增无减。

(二) 专业布局呈现你有我有, 互不相让的“大而全”格局。为满足教学需要, 主管部门只得采取三种做法:第一是扶一舍一, 造成“用不了”与“不够用”的强烈反差;第二是双向兼顾, 平均用力, 造成谁都有, 谁也不够, 日子过得非常紧;第三是置之不顾, 任其发展, 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三) 校企联合办学统筹不力。由于缺乏大职教观, 区域内企业的生产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除了学校向部分企业推荐学生上岗或进行一定的参观实习, 缺乏其他深层次合作。

(四) 中职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 主要反映在文化课教师多于专业课教师, 专业理论课教师多于专业技能课教师, 特别是能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

三、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

(一) 差异推进原则。

按照一区一帜, 一校一特色的错位发展思路, 通过整体统筹规划, 进行校点布局、专业布局, 培育强项, 增加亮点, 形成优势各具, 特色纷呈的整体跃进局面, 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二) 高位推进原则。

向高标准看齐, “促优扶弱”。采取多种整合方式, 实现区域内各类职教资源优势互补和互动发展, 不断提高区域整体职业教育水平, 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三) 针对性原则。

针对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并为问题的解决开辟路径。

(四) 实用性原则。

从实际出发, 构建符合实际的职教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发展模式, 体现实际应用价值。

(五) 市场化原则。

不断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产业结构变化、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行动态研究, 使研究工作始终符合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途径

(一) 实施均衡布点策略, 引入民间资本, 兴办民办中职学校

统筹整合职教资源, 首先要抓好学校布局的平衡, 使职教资源覆盖到区域的每个角落。为此, 按照“以公办职业学校发展为主体, 以民办中职学校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注入优质的职教资源, 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职教的迫切需求, 为广大学生的就近入学、接受高质量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二) 实施差异均衡策略, 培育办学和专业特色, 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是从全局出发, 定位个性化发展目标, 调控专业布局, 错位设置专业。依照“做大做强做优重点专业, 发展特色专业, 开发新兴专业”的原则, 着眼充分发挥重点骨干专业的优势, 拉动学校整体专业的发展。二是以发展目标为引领, 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 高标准, 高起点, 加大经费投入, 错位配置职教硬件资源, 增强办学实力。

(三) 启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设, 加大统筹力度,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1.启动“县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设, 突出“四大功能”:一是政府统筹功能, 公办职业教育为主, 公民办职业教育结合;二是专业特色功能, 每所中职学校重点建好1-2个具有地方特色, 适应产业和技术更新, 规模较大的市级以上重点和特色专业;三是辐射功能, 形成以“职业教育中心”为核心, 覆盖区域所有职业培训机构及农村成人学校的职业教育网络;四是服务功能, 负责区域全部职教学历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职职工岗位培训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2.以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实力为重点, 建立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引进、培训机制。一是借助政府、畅通公招渠道, 引进专业课教师;二是内部挖潜, 建立转型培训制度和顶岗轮训制度, 选派部分文化课教师接受省市县校专业培训, 同时在各专业开展顶岗轮训、技能素质培训, 让受训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实践, 并组织校内理论学习和行业技术等级培训与鉴定;三是面向企业建立专业教师人才数据库, 详细掌握企业技术骨干具体情况, 建立专业课教师储备机制, 为壮大专业课教师队伍打开空间。

(四) 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 建立适应就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建立合作机制。以主体专业为对象, 联络行业协会, 在骨干企业物色人才, 成立行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校依托专业进入行业, 从人才培养上给行业以支持, 并收集行业信息用于专业建设。二是引厂进校, 构建“前校后厂”的新格局。企业生产车间与学校实训场地相互配合, 联合开展教学和生产, 具有双赢效应。三是办校进厂, 按照“双元制”模式, 把专业办到工厂和车间。与企业合作开辟教学实训基地,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分期分批前往观摩、受训, 体验企业管理, 掌握生产知识, 学习技术技能。同时, 学校也主动利用办学资源, 为企业实施职工岗位培训和新职工岗前培训。四是按照企业的用工需求, 开展“订单式”培养。企业根据职业岗位需求, 拟订人才标准、规格要求, 向联办学校批量预订学生;学校按照企业标准, 在企业参与下设计计划, 开展教育教学, 进行质量评价;完成教学后, 企业按订单协议考核录用学生。

(五) 统筹社会职教资源, 发挥区域内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效应

一是走集群发展之路, 构建校际联动发展格局。在专业设置上实现优势互补, 错位发展;在资源利用上, 做到互通有无, 相互支援。共同拓展专业群, 丰富专业内涵, 研发新兴职业岗位群及训练考核标准。在队伍建设上, 加强校际间教师的相互观摩、共同研讨, 使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和学生管理水平上到新台阶。二是与社区建立村校互动模式。村校联手, 建立素质教育培训基地, 让学生走出学校, 实地考察、体验独具特色的村容村貌, 认识生态农业, 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让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掌握有机农耕技术、环保技术、旅游服务技能、园林规划设计技能;面向社区村民, 建立社区教育学校, 进行文化素质培训和新市民培训。

摘要:加强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是提高农民收入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分析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农村职教资源配置的原则, 探讨了合理配置的途径。

关键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配置,途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11-10.

从学习资源的视角再认识教育技术 篇10

教育技术从形成之日起, 其宗旨始终是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以改进教学,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于1977年出版的《教育技术的定义》一文中提出, “在教育技术中, 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表现形式是所有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与 (或) 选择与 (或) 使用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分为讯息、人员、材料、设备、技巧和环境。”所以, 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离不开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学习资源始终是该领域实践和研究的主要对象。

可以说, 教育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学习资源的研究和实践史, 完全可以从学习资源的视角看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变更, 这种基础理论的改变暗含了教育技术内涵和外延的拓展、领域研究和实践重点的不断变迁, 基础理论的演变促使人们对学习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指导思想逐渐更新。同时, 学习资源, 尤其是媒体功能和形态的升级, 又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变化。

一、从学习资源的视角看教育技术的发展史

从媒体观的教育技术到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不断完善, 研究侧重点不断变迁, 进而促进了学习资源开发理念和媒体资源在教学中角色的变迁;同时, 学习资源自身的发展, 特别是媒体技术的进步, 自然也会对教育技术新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表1呈现了从学习资源视角对教育技术发展史的基本认识。

1. 视觉教育和视听教育理论研究时期

针对传统“言语主义”的教学弊端, 视觉教育和视听教育旨在应用视觉或视听媒体资源提供直观具体的学习经验, 以提高教学效果。这个时期的基础理论主要是课程视觉化理论和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 其重点是媒体资源的特性研究, 缺乏对学习资源整体的系统开发设计。

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既定性”和“辅助性”。所谓既定性是指, 在该时期的教学实践中, 某门课程的教师 (人员) 是既定的,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负责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学习内容 (讯息) 是既定的, 是被教师事先安排好并按照既定教学方法 (技巧) 传授。所谓辅助性是指, 视听媒体资源 (资料) 在教学中仅充当辅助教具, 其是否得到应用取决于教师的兴趣和意愿, 它的作用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它的认识和应用。采用媒体资源进行的教学一般发生在允许播放幻灯、装有电影放映机等 (设备) 的教室 (环境) 中。

2. 视听传播理论研究时期

视听传播论突破了视听教学论只注重媒体资源本身研究的局限性, 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 将教学传播过程视作一个动态整体, 引进早期系统观点, 开始关注从信源到信宿的整个过程, 将研究的视角从单独的媒体资源转向整个过程。

视听传播理论从传播者、讯息、媒体、受传者等多个层面考量影响传播的诸多要素, 揭示了影响传播效果的众多变量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从早期系统观出发, 将学习资源中的人员、讯息、媒体-工具、技巧、环境等作为视听传播设计的主要对象, 构成早期的教学传播系统。但是, 视听传播论中的早期系统观是一种“产品论”的系统观, 它虽然对各学习资源要素进行了综合设计, 却把它们看作是彼此独立的, 并没能真正地从整体论出发将其进行有机结合。同时, 视听传播系统也不包含对教学目标和外部环境影响的分析, 所以, 该系统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系统。

在传播效果评估方面, 视听传播论强调教师和学生在传播中的双重作用, 后来的程序教学运动更加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 并强调在某些情境下媒体对教师的替代作用。在程序教学的影响下, 研究者日益注重对“学”的研究, 学习资源开发研究的视角也从促进教逐渐转向促进学的设计, 媒体资源在教学中也日益扮演起个性化学习工具的角色。

3. 教育技术和学习技术研究时期

视听传播论在程序教学运动和一般系统理论的影响下发展成为教学系统方法, 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引起教育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形成并巩固了“过程论”的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方法以传播和学习理论为基础, 从整体论的视角全面考虑了教学系统的复杂性, 注重各系统要素的协同和制约作用, 将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设计全面纳入教学系统的设计当中, 从动态的过程视角开发学习资源并进行相关过程管理, 它在学习资源的开发中考虑到了反馈系统的设计以及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

在基础理论指导学习资源开发实践的同时, 媒体资源的升级又进一步推动了教学设计理念的变迁。媒体资源从早期的幻灯、电影、广播发展到现代的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其所能实现的教学功能早已发展到令人咂舌的地步, 无论是辅助讲授、开展个性化辅导, 还是支持探究、协作学习等, 当今的媒体技术都可以构建相应的学习环境。媒体资源开发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各种智能型学习交互设计, 特别是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理论的进步和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的学习技术的发展, 时下人们更加注重开展个性化教学以及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显然, 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逐渐使媒体资源能够以学习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身份走进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现代教学媒体的角色早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对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开发过程管理的启示

从学习资源的视角看教育技术的发展史, 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演变反映了整个领域在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整体趋势, 重视对传播过程的研究, 注重从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 以及重视对“学”的研究等, 这些对于开展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图1显示了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开发过程管理。

1. 从教学传播的层面考量学习资源的开发和过程管理

前面已经提到, 视听传播论从早期系统观出发, 将教学传播过程视作一个动态整体, 把学习资源中的人员、讯息、媒体-工具、技巧、环境等作为视听传播设计的主要对象。在对待学习资源方面, 不能把学习资源看作是静止的组成部分, 而应该从传播过程的视角看待学习资源的各种组成要素, 用动态整体的观点对其进行设计、开发、管理等。拉斯韦尔的五“W”模型揭示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分别是谁 (Who) -说了什么 (Say What) -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 -对谁 (To Whom) -取得了何种效果 (With What Effect) 。前三个基本内容恰好与学习资源中的人员、讯息、资料和设备相对应。为此, 我们完全可以从传播过程的视角考虑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

如图1所示, 学习资源的各部分在传播过程中是这样发挥作用的:教学讯息的存储和传播者 (包括教师和资源开发者) 对教学讯息进行精心设计, 然后以恰当的资料和设备为载体, 按照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 把讯息传递给学习者,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发生在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境中。整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单向传播, 来自学习者和讯息对人员的反馈构成了基本的传播循环, 以及继而发生的修正和补充。

将学习资源置于教学传播过程, 能够为学习资源的开发和过程管理提供重要视角。首先, 在传播学中, 针对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体研究、对象研究和效果研究等, 而在学习资源的开发和过程管理中, 我们也要具有针对性地研究各个组成要素的地位和功能, 考虑学习资源各要素的有效开发。其次, 从传播的视角审视学习资源, 有助于从过程的视角处理开发过程。当学习资源传播效果出现问题时, 我们就可以从传播过程的视角评估出现故障的传播环节, 继而对相应学习资源进行改进;同时, 在进行学习资源开发和过程管理中, 要综合考虑各个资源要素之间的配合, 注重对各个要素的综合管理。

2. 从教学系统设计观看待整个学习资源开发过程

从媒体观的教育技术发展到系统观的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视角实现了从点到面的突破, 所以, 在研究学习资源的开发过程时, 也要从整体、过程的角度进行审视和处理, 学习资源的开发不但属于传播设计, 也属于教学开发过程, 并受到具体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 学习资源作为教学传播系统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关注学习资源从设计、开发到使用、评价的整个动态过程, 将学习资源的构成要素看作协同和相互制约的整体进行综合开发和管理, 把对学习资源的设计贯穿到传播设计中。其次, 要从教学开发的大层面看待教学传播设计中的学习资源设计, 把它置于教学开发的全过程, 从整体和过程的观点考虑资源设计与其他教学开发环节的相互关系, 着手开发之前要考虑需求并明确教学目标, 也不能忽略反馈系统的设计和后续修正工作的开展。再次, 要把学习资源的开发置于开放的系统中, 不但考虑教育系统内部要素对学习资源开发的影响, 还要重视它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 考虑社会环境对教育系统的需求和制约。

3. 学习资源的开发向重视“学”的转变

首先, 50年代的程序教学运动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反应, 引起人们对“学”的注意, 后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又进一步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揭示学习本质, 强调对学的研究。特别是当今的建构主义比其它学派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更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主动性、目的性、情境性和社会性[1]。这一切都表明学习资源的开发必须重视向学的转变, 而这些理论就为其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

其次, 从传播的过程看, 学习者是信宿, 是学习资源开发成果的最终受用对象, 学习资源必须要符合学习的规律和学习者的学习特征, 要满足其需求、促进其学习, 学习资源成果也要根据学习者的反馈不断得到完善。进入80年代以后, 国际教育技术界对“学”的关注由学习资源进一步扩展到学习过程, 把学习资源看作是学习构成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把学习过程看作是系统组织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有机整体[2]。所以, 要把学习资源的设计融合到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中, 实现与其他过程要素的有机配合。

再次, 现代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学习资源向重视“学”的转变提供了客观条件。如前所述, 现代媒体技术特别是它的交互性、网络化、集成性等特性的不断发展, 已经彻底改变了媒体在教学中的角色, 它能够与建构主义完美融合创建个性化交互学习服务。诚然, 媒体功能的多元化变迁必然引起媒体应用视野的开拓, 它使得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成为可能, 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需要和学生个体特征采用多元化措施, 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教学的地域范围, 进而促进教育实践向“学”的转变, 为学习资源向重视“学”的转变提供客观条件。

三、结束语

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以学习资源为线索的发展史, 本研究从学习资源的视角看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发现教育技术在理论变更中研究和实践的总体变化趋势, 从而获得启示, 对指导学习资源开发和过程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为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视角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龚玉清.教育技术中的媒体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技术, 2003, (6) :71.

[2]章伟民.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教育技术实践与研究的主要对象[J].中国电化教育, 1997, (7) :13.

[3]卢锋, 李青, 曹梅, 刘振波.美国教育技术界学习资源观的发展及其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 2001, (7) .

转炉钢渣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研究 篇11

关键词:转炉钢渣;处理技术;资源化

转炉钢渣指的是利用转炉进行炼钢的过程中所排放出的废渣,属于钢铁冶炼废弃产物之一。随着钢铁产业的不断发展,转炉钢渣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转炉钢渣中包含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包括热能、废钢及化学元素等,对磁选后的尾渣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能够实现转炉钢渣回收效益的提高。

1.转炉钢渣处理技术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1.1转炉钢渣处理技术分析

当前,转炉钢渣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钢铁企业依据企业的设备、工艺、制度等实际情况对钢渣处理工艺进行选择。转炉钢渣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弃渣法,指的是将钢渣直接抛弃在渣场,是过去钢铁厂较为常用的工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第二,热泼法,指的是在一定渣温的情况下将其进行分层泼倒,待其急冷碎裂之后装车运至处处理车间或直接抛弃。第三,盘泼碎冷法,指的是将渣液在浅盘中进行喷水急冷,待其碎裂之后运至水池降温;第四,风淬法,指的是将钢渣运至风淬装置的地方将其破碎成为微粒,之后在罩式锅炉中对热量进行回收,对渣粒进行捕集。第五,水淬法,指的是运用压力水对液态钢渣进行分隔与击碎,在水幕中对熔渣进行粒化处理。第六,热闷法,指的是将刚凝固的钢渣倒入闷罐中并进行喷水,产生蒸汽之后与钢渣中的氧化钙反应之后生成氢氧化钠,在膨胀作用之下产生粉化。

1.2转炉钢渣处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缺乏较为稳定的钢渣处理技术,大多数的钢铁企业依旧采用污染较大的弃渣法,这种方式至少需要将钢渣放置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达到稳定化使用的要求。在常用的钢渣处理技术中,水淬法的处理效率较低,仅仅为50%,而且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新水。风淬法对钢渣的流动性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钢渣的流动性较差的话就不能够采用该处理技术。总之,流动性较差的钢渣处理技术是研究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

2.转炉钢渣资源化技术

2.1实现转炉钢渣中的废钢回收

实现废钢回收主要的目的是对已经堆积的钢渣进行处理与利用。在废钢渣处理的过程中,新兴铸管新疆公司建立干法棒磨钢渣磁选生产线,莱钢采用热闷工艺,一方面能够促进废钢回收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废钢利用经济效益的提高。

2.2实现转炉钢渣在冶金原料中的应用

首先,转炉钢渣能够用于烧结溶剂,一方面能够对钢渣中的废钢、CaO、MgO等有价成分进行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还能够用作烧结矿中的增强剂,改善烧结矿的质量,提高烧结矿的成品率。此外,钢渣中所包含的Fe与FeO在氧化的过程中会放热,能够降低烧结矿制作过程中的燃料消耗。其次,转炉钢渣能够用于高炉溶剂,利用钢渣中的CaO替代石灰石,从而实现溶剂消耗的降低;利用钢渣中的铁代替部分铁矿石;利用钢渣中的MgO替代部分白云石。最后,转炉钢渣能够用于炼钢返回渣料,能够实现高炉龄的提高,缩短冶炼时间、降低副原料消耗。

2.3实现转炉钢渣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在道路工程中利用钢渣是实现钢渣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在欧美各国中,60%以上的钢渣都会用于道路工程,在道路的基层、垫层及面层中进行利用。钢渣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也可以利用,能够实现沥青混凝土耐磨性、防滑性及稳定性的提高,在公路建设中应用价值较高。此外,钢渣在冬季不会结冰,而且热耗比较低、固定性比较好,能够用于冬季对沥青道路的修补。

2.4实现转炉钢渣在建材生产中的应用

首先,转炉钢渣能够在水泥生产中应用。钢渣中所包含的硅酸三钙与水泥类似,能够在无熟料水泥或少熟料水泥的生产中作为原料,同时也可以作为水泥掺合料进行利用。钢渣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利用能够有效地实现能耗地降低,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钢渣水泥与矿渣水泥在物理力学性能方面相同,而且还增加了水化热低、耐磨、耐腐蚀等优良特性,为矿渣的高附加值利用增加了新的途径。其次,转炉钢渣能够用作混凝图掺合料。钢渣中包含了完整的硅酸二钙与硅酸三钙矿物结晶,通过特殊的磨粉工艺与设备能够实现钢渣水硬活性的提高。在磨粉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晶体结构的转变,使其易溶于水,能够实现水化反应的加速。当前,大型、复杂的建筑对混凝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钢铁渣能够提高其性能。

2.5实现转炉钢渣在钢渣肥料及土壤改良剂中的应用

转炉钢渣中包含了P、Ca、Si等元素,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将钢渣磨细到60目以下就能够用作水稻田的硅肥,实现水稻的增产。在中高磷铁水炼钢生产过程中得到的转炉钢渣中包含了大量的磷元素、镁元素与锰元素,对农作物有着非常好的肥效作用,能够用于制作钢渣肥料。此外,钢渣所呈现的是碱性,在磨细之后能够用作酸性土壤的改良剂,与此同时也能够对钢渣中的有用元素进行利用。不同的钢铁企业所采用的原料是不同的,所产生的转炉钢渣中所包含的元素也不同,要对其进行试验与研究之后才能够用于肥料制作。

2.6实现转炉钢渣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转炉钢渣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是较新的领域,但是其前景较为广阔。其主要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人造岩块方面,将转炉钢渣制作成岩块之后,一方面吸收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用于人工礁石,促进海洋植物生长。第二,促进海水对温室气体进行吸收,钢渣中的元素能够促进海洋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对温室效应进行改善。

3.总结

随着我国钢铁产业的飞速发展,转炉钢渣的排放量与日俱增,而钢渣中包含了丰富的热能、化学资源等资源。随着国家对环境及资源的重视,钢铁企业开始注重转炉钢渣的处理与利用,将钢渣转变为能够循环利用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单志峰.国内外钢渣处理技术与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分析[J].工业安全与防尘,2010,02(21):27-32.

[2]白荣林,屠建春,徐晓军,成建,业超.昆钢集团转炉钢渣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研究[J]. 云南冶金,2012,04(32):62-67.

远程教育技术及资源 篇12

企业网络通常从公司局域网开始, 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始建立财务系统、OA系统, 并且最终建立ERP系统, 整个业务系统的应用多基于局域网考虑。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会开设分厂、办事处, 并且还会希望和供应商、销售商进行更好地沟通, 提高整个生产环节中的流通过程。这时候, 就需要建设企业自己的外联网, 企业的外联网从构成上讲应该包括总部、分部、移动用户等部分, 同时考虑到和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信息交互, 并将其作为整个网络的外部扩展部分。

从技术角度来选择的话, 实现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之间的联网方式很多, 但是传统的专线和电话拨号方式等因为成本、效率等因素都已逐被遗弃, 随着宽带的普及和提速, 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宽带, 采用VPN技术, 实现低成本、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联网解决方案。

1 现状与需求

根据我与企业的信息系统部人员交流得到的情况, 企业一些重要的资源暴露在公网上让人进行访问, 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 因此在以下两个方面, 数据在被移动办公用户访问时需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1.1 企业办公网系统:

企业办公网系统作为内部员工的办公平台, 不仅提供内部网络互连, 还集中承担着内部办公系统及整个信息流的正常运转。

1.2 销售、生产、管理等相关的数据资源:

这是企业的核心资源, 存储数据的各种数据库不能暴露在公网上, 为了防止被人进行攻击、篡改、删除等恶性操作, 就需要提高安全措施, 将数据通过VPN通道加密传输以及传输前的身份认证。

企业在整体规划VPN访问控制系统的时候, 主要需求概括如下四点:

1.安全性:由于互联网是个开放性平台, 存在各种如嗅探、数据窜改、欺骗、病毒攻击等安全风险, 所以方案设计时, 要遵照PPDRR模型, 分析终端用户、数据传输、后台服务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根据纵深安全方御战略, 选择最适合的VPN技术进行安全的设计, 保障整个企业网络的安全运行。

2.身份识别:方案设计中安全性的考虑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合法用户的ID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 实际上身份认证识别也是安全性设计中一个重要环节, 身份认证识别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存在弱口令、用户无意泄漏或故意泄漏对网络安全造成的风险, 同时在身份识别的基础上对用户访问权限的进行严格限制。

3.兼容性和易扩展性:要支持和兼容现已有的网络与服务系统, 并能与其进行较为优化的集成。新系统的应用不能影响现有系统的正常工作;系统升级扩展要比较方便。

4.易管理和维护性:由于涉及数量众多的企业员工用户, 以及接入用户终端的千差万别, VPN系统在部署和管理上应该是与客户端无关的;同时系统的部署应该是方便易行, 管理简单方便, 并提供详细的用户访问日志。

2 基于SSL VPN总体解决方案

2.1 VPN技术的比较与选择

2.1.1 SSL VPN的优点

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大多数执行基于SSL协议的远程访问不需要在远程客户端上安装软件, 只需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连接到因特网, 即可通过网页访问到企业总部的网络资源, 这样从维护、管理成本上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适用大多数操作系统。SSL只需要一个网关就可以让用户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 (包括Windows、Windows Mobile、Linux和Macintosh、IOS、Android、Sybian等等) 访问各种网络资源。

安全级别高。用户通过基于SSL的WEB访问并不是网络的真实节点, 因此这种方法是非常安全的, 特别是对于外部用户的访问。

可划分网络权限的信息安全保障。SSL VPN对应用程序、有选择的地址、嵌入的对象和资料的访问权等, 都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访问权限。

2.1.2 SSL VPN与IPSec VPN的比较

IPSec (IP SECURITY) 是为实现VPN功能而最普遍使用的协议, 通过相应的隧道技术, 可实现VPN。而IPSec VPN需要安装复杂的客户端软件、后期管理成本高等缺点制约了它的发展。表1是SSL VPN与IPSec VPN之间的比较

2.2 总体描述

基于前文的需求分析, 同时根据企业的网络现状其发展趋势, 我们对主流VPN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 利用SSL VPN安全接入网关和动态双因素口令认证系统构成企业的VPN访问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

方案中, SSL VPN安全接入网关以并联方式接入企业内网, 同时在内网部署基于动态双因素口令认证后台服务器系统, 在企业互联网出口网关上设置地址映射, 实现用户访问内部关键资源时, 必须通过SSL VPN安全接入网关做中继;实现后用户的访问过程是这样的:用户通过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通过HTTPS登录企业特定地址建立SSL VPN通道, 经过动态双因素口令认证后 (用户名, PIN码+基于时间同步的动态口令, 或者可以采用其他认证方式) , 接入到各种经过授权的访问资源进行访问。

2.3 方案描述

具有SSL VPN技术的安全网关因其强大的功能和方便、安全、高性价比等特点, 逐渐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军队、金融、教育以及企业解决不同分支之间互联、移动办公人员、业务合作伙伴远程接入的首选方案。

SSL VPN安全网关能够实现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 仅仅基于浏览器——无论是PC或者是手持式设备 (智能手机, IPAD等等) , 经过身份认证后, 便可以安全地远程访问在防火墙保护之下的局域网内部、经过细颗粒授权的应用资源, 还可以远程遥控内网注册过的任何一台桌面PC, 使用内网中的一切资源。所有交互的文件、图像数据经过最大比例的压缩并加密后传输。使用宽带上网的远程用户能够逼真地得到“身临其境”式的体验。

2.3.1 总结目前企业的各种需求现状,

SSL VPN必须具备访问、远程控制、管理三大功能, 才能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与管理。

访问功能:

支持各种复杂的基于B/S架构的应用, 在SSL VPN通道中用户就像访问普通网站一样访问被SSL VPN设备完全隔离在内网的多台企业WEB服务器, 数据在远程访问工作站和SSL VPN设备之间被加密。经过SSL VPN设备和防火墙的配合, 内部WEB服务器可设置成只接收来自SSL VPN设备的访问请求, 保证服务器对外网不可见, 从而保证其安全。

支持各种复杂的基于C/S架构的应用, 用户登录SSL VPN设备, 经过身份认证后, 进入该用户的授权资源页, 点击被授权可以访问的内部C/S服务器, 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 然后打开应用客户端软件, 在建立的SSL VPN通道中就象本地操作一样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支持各种不同的C/S应用。

支持对内部FTP服务器的访问。

支持内部邮件服务器, 如

MS Exchange, pop3, IMAP邮件服务器。

远程控制功能:

用户通过授权后可在任何地方通过浏览器实现远程对内网个人电脑 (目标机) 的文件上传下载和遥控;数据加密通道建立在访问工作站和目标机之间, 是严格的端对端加密。

支持在SSL VPN中的TELNET。

支持在SSL VPN中Microsoft Terminal Service。

管理功能

基于SSL协议的WEB方式管理, 可以远程管理, 可限定管理机的IP地址范围;

基于组的用户访问权限管理, 可对任何资源作细颗粒化的权限划分。

管理员设定用户认证方式, 如AD域认证和RSA SECURE ID用户身份认证方式等。

必须提供本地数据库详细记录访问日志和管理日志, 以便追溯网络问题根源。

2.3.2 工作原理

SSL VPN构成的VPN联网解决方案工作机理如图2所示:

内网资源:

处于内网中的被访问资源由管理员设置, 根据不同组别授权控制, 资源包括所有的服务器和目标主机。服务器根据性质由管理员在SSL VPN设备中设置, 不需在服务器中安装任何插件;将由SSL VPN设备基于RSA等算法产生证书传送给目标计算机, 连同目标计算机的私钥存于目标计算机中, 以认证目标计算机和用户的所属关系及建立SSL安全通道。

远程终端:

在客户端, 使用者只需要打开浏览器, 访问企业的公共IP地址, 经过管理员授权, 然后点击所要连接的资源类型。远程客户端会自动向App模块发出一个基于SSL协议的加密请求。

App模块:

侦听外来的连接请求, 并把他们映射给注册的目标机。通过远程浏览器动态运行JSP与该模块中的Java servlet的对应交互, 实现认证及文件的传输。同时, 当一个远程遥控连接完成, App会分配一个session任务给Relay。此时, 远程终端的Java Applet程序自动装载运行, 任何一个细小或简短的事件都会被精确地执行。

Relay中继:

负责在远程终端和内网主机之间传送高压缩比的加密数据包, 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

Admin系统管理平台:

网络管理员可以轻松地添加、删除用户, 设定帐号临时失效或有效, 删除目标主机等管理工作。

2.3.3 局限性

对于C/S结构的非Web系统应用支持需要一定的配置和技术支持, 在服务器端要进行针对性的配置, 客户端则可能需要安装插件, 这带来部署和应用上的不便。

SSL VPN是应用层加密, 性能比较差, 如果网络状况不理想, 就需要使用加速装置。

SSL VPN要经受用户从任意地点和设备访问应用系统的考验, 用户可能从网吧或者酒店等上网来访问, 地点和设备均不受用户控制, 也不可预测设备安全状况。

3 总结

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明SSL VPN是解决远程访问问题的救命稻草。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现在正在权衡访问控制、安全和易用三者之间的取舍问题, SSL VPN将会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SSL VPN既是一项技术, 也是一种服务, 随着基于WEB的应用越来越多, 以及远程接入需求的增长, SSL VPN势必会成为一个具有前景的市场。SSL VPN对于需要通过Extranet与业务合作伙伴交换数据但是又不想安装VPN客户端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摘要:SS (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协议) 协议是网景公司提出的基于WEB应用的安全协议。它指定了一种在应用程序协议 (如Http、Telnet、NMTP和FTP等) 和TCP/IP协议之间提供数据安全性分层的机制, 为TCP/IP连接提供数据加密、服务器认证、消息完整性以及可选的客户机认证。基于SSL协议的VPN远程访问方案更加容易配置和管理, 网络配置成本比起目前主流的IPSec VPN还要低很多, 所以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转向利用基于SSL加密协议的远程访问技术来实现VPN通信了。

关键词:SSL VPN,IPSec VPN,远程访问,协议,WEB浏览器

参考文献

[1]黎连业, 张维, 向东明.路由器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6.

[2]王达.虚拟专用网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

[3]胡铮.网络与信息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4]吴功宜.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计算机的整合功能下一篇: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