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效果

2024-09-26

检测效果(精选11篇)

检测效果 篇1

目前, 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评价主要采用目测、镜检和采样检测, 采样检测又分为潜血试验、蛋白质残留检测等。

1 清洁度目测法

目测法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清洁度检测方法。在采用目测法检测器械的清洁度时, 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 不同的手术需要的医疗设备不同, 因此我们选取用来检测的每套器械的数目与部位是不一样的, 只是任意抽取每一套设施上的任意部位进行检测。在普通器械和精密器械的目测部位上, 我们主要以设施的轴节、咬合面和表面为主要的检测对象, 而对腔镜器械的检测, 则有四个关键的观察点, 分别是表面、附件、管腔、轴节。对于目测人员的选拔, 要求比较严格, 首先目测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多客观办事;其次, 目测人员的视力要好, 均要在1.0以上;第三, 目测人员还要经过专业的目测培训才可以进行对器械实行目测法。目测法的实行过程是:第一步, 检测人员两手各端住手柄的一侧, 把手柄打开, 调至最大关节;第二步, 检测人员需要依次检查双面咬合面的重叠处、左右关节槽、左右咬合端, 整个过程约30s。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CSSD) 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相关规定, 结合临床实际工作, 目测法评判手术器械清洁的质量的标准是, 一般的医疗设备的表面、关节槽和齿槽要没有肉眼可以察觉的血渍、污渍以及水渍, 要保持光洁, 任何肉眼可以看到的残留物都不可以有。而对腔镜器械的质量要求则比较高些, 首先腔镜器械的表面要干净无明显损伤。其次其表面要没有锈迹污迹、血迹, 轴节张合数次的各个位置及缝隙处都不能有残留物。再者, 用湿棉花从管腔内穿过, 在关节处、齿槽处擦拭, 连续三次以上, 直至肉眼看棉花上完全没有污迹即为合格。如果存在不达标的地方, 并且肉眼无法察觉, 在需要的情况下, 可以选择五倍放大镜配合检测。

2 采样检测

采样检测是在手术医疗器械的特定部位采集样品, 较为客观分析手术医疗器械局部清洁程的检测方法。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 采样检测法一般用于定期的质量监测。如检测有机污染物残留常用潜血试验、蓝光实验、硫酸铜2蛋白测定法、蛋白质残留量的检测法。但是潜血试验、蓝光实验、硫酸铜2蛋白测定法仅能检测出残留血液, 而蛋白质残留量检测法可定量的检测出蛋白质的留量。

隐血试验:在普通器械和精密器械的目测部位上, 我们主要以设施的轴节、咬合面和表面为主要的检测对象, 而对腔镜器械的检测, 则有四个关键的观察点, 分别是表面、附件、管腔、轴节。隐血实验方法的实行过程是:第一步, 用无菌蒸馏水冲洗需要检测的器械部位, 将冲洗完的无菌蒸馏水集住, 放在无菌试管中;第二步, 用隐血检测试纸对试管中的无菌蒸馏水进行检测, 隐血检测试纸的显色试剂块含有过氧化物和苯胺类成分, 如果器械没有清洗彻底, 那么在冲洗后的蒸馏水中就会残有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成分, 它们可以把试纸上的过氧化物进行酶样, 把由过氧化物分解促成显色剂显色, 从而判定血污或残留组织的存在;第三步, 根据隐血检测试纸上的颜色显来判断清洗的质量是否合格, 然后避免阳光直射, 对试纸色泽的变化观察一分钟以内, 试纸蘸取出后颜色不变为阴性, 显色试剂块在1min内全部或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变色都是残留血污检出阳性, 即判为清洗质量不合格。

蓝光试验:在过氧化氢作用的无色化合物改变颜色的血过氧化物酶和试剂的使用, 蓝色显示液体或残留在表面血。

蛋白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清洗测试棒用于评估手术器械在自动清洗机或手工清洗以后器械上蛋白质的残留量, 从而评估清洗的效果, 这种以双缩脲反应为基础的测试方法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对物品表面蛋白质残留量进行科学评估。

普通器械和精密器械分别在器械表面、轴节、咬合面等三个部位为采样点, 腔镜器械分别在表面、管腔、轴节、附件 (管道) 等四个部位为采样点。使用专用的增显剂在棉签上点4滴溶液或采样器械表面点4滴溶液;将棉签在器械表面用力涂擦, 此过程中可以将棉签在器械表面进行旋转采样, 在器械关节和锯齿部位同样也要涂擦到, 请尽可能多的采集待测器械表面;采样结束后, 将棉签放入Pro- tect M内, 用力往下按压, 然后快速振荡最少5秒;将Pro- tect M放入培养容器中培养, 时间45分钟, 温度37℃;培养45分钟结束后, 对比Pro- tect M上的对照色, 记录下棉签或者溶液的结果颜色。

测试结果的颜色直接指示所测物品表面蛋白质的残留量, 颜色结果按照3M残留蛋白测试棒上的对照色进行比对, 绿色代表检测通过, 没有蛋白质残留, 认定为清洗质量合格;灰色表示污染, 紫色表示高度污染, 即均为阳性, 认定为清洗质量不合格。采用无机清洗容易, 通常不会对清洗效果, 院内常见的有机污染物, 有机物的去除蛋白质的主要依据。蛋白的粘附性强, 其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因此残余蛋白质检测法是判断对清洗效果的一个很显著的方法, 蛋白质残留量对清洗设备的疗效评价参考是最经常使用的。米渣蛋白测试棒基于检测残余蛋白双缩脲反应原理方法, 基于对象的表面上, 双缩脲试验方法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的蛋白质残基, 科学的评价蛋白质残留量关系。显色与阳性率的变化之间的蛋白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 和氨基酸组成及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监测无关, 因此蛋白残留量检测的方法可以发现残留的有机污染物, 在临床上意义更大。

3 结论

视觉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 缺点是在评价标准上存在主观因素, 清洁度的判断因人而异, 不科学、不规范, 也不准确, 而由于没有定量依据, 视觉方法更适用于有形残留, 如血渍, 铁等, 且对复杂的器械, 腔、管等难以直观判断, 因此需要结合其他的方法使用。经研究表明:残留血液检测方法和蛋白质残留检测法可用于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定量检测, 但后者的敏感性和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蛋白残留量检测法相对是客观的, 其有效定量, 能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但由于需要的检测成本比较高, 不能扩大到整个仪器清洗效果检测, 仅适用于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因此, 评价手术器械清洗效果, 应该目测法、放大镜检测和蛋白质残留检测法三个方法有机结合, 综合判定手术器械清洗效果。

摘要:手术器械清洁的质量是否达标, 需要经过切实可行的检测办法来判定, 并以此推动改进清洁方法和提高清洁质量, 达到准确评判清洗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检测

检测效果 篇2

【摘 要】《检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基础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提高科创等方面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体现了分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检测技术》    实验教学    实践教学      科创

《检测技术》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秉承上海电力学院“立足电力、立足一线、立足应用”的办学理念,强调学科特色传承和拓展,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检测技术》需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教学作为整体教学的一环已不可或缺,其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基础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提高科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借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基础实验项目模块化

由于该门课程内容繁多,且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材料科学和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 各种新型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也发展得非常迅猛,教学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 我们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调整课程结构, 将同种工作原理的传感器分为一个模块。

《检测技术》实验基于杭州英联公司生产的YL2100系列传感仪,分成5大模块,分别为温度、压力、位移、转速和差动变压器,每个模块又包含3到6个小实验不等。

实验项目分为必做模块、选做模块两大类,实验内容分为“基本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个层次。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进行自主实验。学生不仅要学会连线、加电、读数据,还要结合以前所学的电子技术、电路等知识,构建基本的检测系统, 加大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比如,在完成基本的应变片式传感器、 差动变压器、 霍尔传感器实验后,增加设计型实验——电子秤的设计。学生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任意选取一种传感器,结合自己的工作特性,并加上测量电路去设计电子秤,最后对基于不同传感器的电子秤进行比对。经过学生自己的动脑思考和选择比较过程,对这几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能有更深入地理解。这种效果比每学过一种传感器通过直接连接实验仪上设计好的电子秤去称重,仅仅是读取实验数据的效果要好得多。

或进行温度、转速的PID控制系统设计实验,利用Labview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把实验数据实时传送给计算机进行控制处理,通过设置“采样周期”“比例系数”“积分时间”“微分时间”的参数值,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结合《自控原理》《单片机系统设计》等先修课程,自学《智能仪器仪表》《虚拟仪器》等后续课程,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二、实践教学题目工程实用化

在完成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安排二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好不好,能否起到实践教学应有的作用,设计题目是关键。原先《检测技术》实践是掌握节流式流量测量系统的设计计算、系统调试的方法和步骤,内容较为单一,而且和当下企业有所脱节。要从工程实际中选题、从科研项目中选题、从生活实际中选题,力求实现实践教学题目工程实用化。

现在将实践教学题目分成四个方向,学生可凭个人兴趣自由选择。

(一)性能提升

主要是在《检测技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能力。其中,测温元件自动检定装置是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测试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检定系统,主要用于自动检定各种工作用热电偶、热电阻,还可以半自动检定水银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等。可以结合误差理论对测温元件的精度、不确定度等基本性能进行更好地分析,有助于学生深入掌握测温元件的检定;还可以结合测控仪器联网技术对实验数据实现实时采集和传输,加上无线传感网络去实现无线传感数据。

注重发挥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设计题目,利用实验室建设经费,购置一些电子元器件,尽量鼓励学生做出实物。比如做实验时,很多测试信号都比较微弱,为mV级,怎么不失真地进行信号放大,怎么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等,引导学生进行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的设计。还可以根据实验教学需要再制定新的小项目,如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

(二)硬件开发

主要是对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进行开发,结合《单片机原理及开发》《电子制作实践》《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可以让感兴趣的学生继续研究。比如,配合自动化工程学院的能耗监控系统,可进行人体红外探测器制作项目,通过系统设计、程序编写、传感器选型、实物焊接、整体调试等,让学生了解其功能和工作原理。

(三)系统集成

主要是与科研相结合,一方面是教师们的科研课题,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看自身能力和特长能够完成哪一阶段的任务;另一方面是与校外专家合作,比如日本横河公司,可进行各种流量计的设计。这样所进行的实践与现实联系,有应用背景,也有一定先进性,而不是闭门造车,既可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使学生了解科研工作和工程应用的主要环节或过程。

比如自动化工程学院能耗监控系统实践平台,利用遍布学院的温度、湿度、照度、红外、图像、电参数等传感器,将综合创新实验环节放到具体的节能监控系统中,使学生既能了解各参数检测的基本原理,又能了解实际测控方法和对象,使学生能够广泛适用于多方向的就业需求。

全工况循环冷却系统仿真实验装置布置了温度、流量、电参数、速度等参数的传感检测单元,可以真实模仿工业领域中的循环冷却系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以点带面。学生通过亲自设计、焊接、调试和组装系统中的典型模块,到最后完成系统控制,全面掌握工程测控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器设计和调试等方法。

机器视觉创新实验开发平台可以完成多个图像处理实验,包括匹配定位、尺寸测量、颜色分析、缺陷检测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视觉检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了解视觉检测系统的建立,巩固和掌握图像处理技术的基本技能,不仅培养了学生对视觉检测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思维以及独立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四)智能算法

主要结合我校的重点实验室能耗监控系统进行,可进行故障诊断、能耗采集、策略研究、组态软件等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采集与传输、信号测量与转换、控制理论、总线等。

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外创新活动经常化

将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创新制作小组,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所有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创意均来源于学生,并按兴趣自由组建团队,聘请指导教师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专家组在选题答辩的基础上确定每年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方向,对项目进行可行性方案论证,分层次确定推荐项目(国家、上海市、学校、学院)和资助经费。

要求课程主讲教师科研教学并举。教师只有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才能把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创新的知识不断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之中,才能居高临下地用科技创新的思维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在科创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倡导的大学生科技竞赛之一。该竞赛是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器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与汽车制造等多学科跨专业的创意性比赛。学生在“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中,无论是华东赛,还是全国赛,均取得过优良的成绩。这不仅使大学生获得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提高了软硬件开发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科学严谨的作风,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是一条行之有效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之路。经过创新制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四、结语

本文对《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通过基础实验项目模块化、实践教学题目工程实用化、创新活动经常化,构建了“实验+实践教学+科创+学科竞赛”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提出了不同方向的实践课题供学生自由选择,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克明,罗印升,王小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教通讯,2013(36):15-16.

[2] 钟秉翔.《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时空,2010,6(4):115-116.

无菌室灭菌效果检测 篇3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恒温培养箱, φ90mm培养皿, 肉汤琼脂培养基, 臭氧、二氧化氯、甲醛

1.2 10000级洁净室结构

一、二、三更衣室缓冲走廊10000级洁净室, 每个房间都装有紫外线灯管及臭氧设备。

1.3 10000级洁净室空气净化及灭菌方法

1.3.1 当生产线的工作全部结束后, 点击空调机控制触摸屏“开/关”, 显示屏显示为关机状态。

1.3.2 待空调机风机、压缩机及所有风阀全部关闭, 打开风箱体上的箱门。

1.3.3 10000级洁净室清洁

1.3.3. 1 洁净室日清洁:

1.3.3. 1. 1 每日工作结束后首先用指定丝光

毛巾清洁门窗、四壁、机器台面、灯检桌、椅子、分瓶转盘、隧道干燥箱内外、传送带、监视器、工具、工具柜, 再用指定消毒液消毒。

1.3.3. 1. 2 用注射用水冲刷旋塞器至无胶屑、黑点, 再用75%乙醇冲刷一遍。

1.3.3. 1. 3 地面清洁:

各岗位人员用丝光毛巾蘸注射用水擦试一遍, 清洁至无粉尘、无污渍, 然后再用消毒液擦一遍, 墙面和地面的圆弧处用消毒液反复清洁, 将缝隙处擦洁净为止。

1.3.3. 1. 4 盛胶塞桶、盛铝盖桶、半成品不锈钢盘的清洁:

将胶塞桶、铝盖桶及桶盖先内后外擦洗干净。再用75%乙醇擦拭干净, 盖好桶盖放置不得超过24小时备用。然后将压盖室的不锈钢盘刷洗干净, 再用75%乙醇刷洗一遍, 倒至存放在盘架上自然晾干。

1.3.3. 1. 5 清洁完毕后, 将清洁用具清洗干

净, 用121℃饱和蒸汽灭菌30分钟后晾在指定架上;不锈钢盆、不锈钢桶等清洁干净、晾干, 并挂上容器状态标志卡, 机器设备挂上设备状态标志卡。

1.3.3. 1. 6 水池及无菌地漏清洁:

由专人把水池内外用消毒液进行擦洗干净。将无菌地漏内、外盖, 用消毒液进行刷洗、浸泡、液封, 然后依次盖好盖, 将盖擦洗干净。

1.3.3. 1. 7 清洁完毕后, 洁净室人员离开, 由专人将拖鞋刷洗干净后摆放到鞋架上。

1.3.3. 1. 8 洁净室及更衣室每日班前、中午、晚上用紫外灯照射至少30分钟。

1.3.3. 1. 9 每日处理完毕后, 由组长、检查员

进行彻底检查, 并记录, 由工艺员及车间检查员复核。

1.3.3. 1. 1 0 由专人用消毒液进行各室喷雾, 人员撤出。

1.3.3. 1. 1 1 洁净室每周两次大处理, 更换品种时, 清场后洁净室要进行大处理。

1.3.3. 2 甲醛消毒

1.3.3. 2. 1 准备36%甲醛溶液。

1.3.3. 2. 2 检查各洁净室内及有风口的房间是否有人员停留, 及时通知离开。

1.3.3. 2. 3 打开回风阀门, 打开送风阀。

1.3.3. 2. 4 启动风机和变频器, 听、看风机、

电机是否有异常, 有异常立刻停机, 无异常可加热消毒。

1.3.3. 2. 5 打开加热器阀门至100%, 调节送风温度及分装室温度在控制范围内。

1.3.3. 3 二氧化氯消毒

1.3.3. 3. 1 准备2%二氧化氯溶液。

1.3.3. 3. 2 检查各洁净室内及有风口的房间是否有人员停留, 及时通知离开。

1.3.3. 3. 3 关闭新风阀, 打开回风阀门, 打开送风阀。

1.3.3. 3. 4 启动风机和变频器, 听、看风机、

电机是否有异常, 有异常立刻停机, 无异常可消毒。

1.3.3. 3. 5 戴好防毒面具、乳胶手套、穿好水鞋注意安全防护。

1.3.3. 3. 6 打开消毒罐的进料阀门, 加入2%

二氧化氯溶液, 活化15分钟后, 加入饮用水, 关进料阀门。

1.3.3. 3. 7 打开消毒罐夹层加热的进汽和汽阀门开始加热。

1.3.3. 3. 8 二氧化氯蒸汽随管路进入空调机风箱内, 随风送入洁净室。

1.3.3. 3. 9 闭合循环2小时停风机, 保持5小时。

1.3.3. 3. 1 0 二氧化氯每半月1次, 甲醛每月

1次。

1.4 10000级洁净室检测

1.4.1 将培养灭菌后的空白培养基进行顺

序编号, 然后放在桶中, 将桶外侧用75%乙醇棉球擦试后, 放入洁净室传递橱内, 经紫外灯照射后传入洁净室。

1.4.2 化验员按照《人员进出洁净区标准操作程序》进入洁净室做沉降菌检查。

1.4.3 洁净室菌检位置;进风口、回风口、操作者、缓冲室、墙壁、机器、台面、无菌服及操作者双手。

1.4.4 无菌服的菌检:

用经过灭菌的棉签擦拭无菌服的胸口处、帽兜额头处、腰部、前臂、膝部, 然后在培养48小时的空白培养基上擦试后, 迅速盖好平皿碟的盖, 将其放入桶中。

1.4.5 操作者双手的菌检:

打开培养48小时的空白培养基的盖, 让操作者分别将双手五指在培养基上点一下, 然后分别盖好放入桶中。

1.4.6 将培养48小时的空白培养基放在洁

净室菌检位置上, 将平皿碟的盖打开, 暴露30分钟, 把盖盖好集中放回桶中, 并放入传递橱。

1.4.7 在培养48小时的空白培养基中取三个培养基, 做阴性空白对照。

1.4.8 从10000级洁净室内取回培养皿, 放

入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 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1.4.9 肉汤培养基试管澄清, 透明为合格品, 微浊、浑浊为不合格。

1.4.1 0 10000级洁净室沉降菌总数计算,

10000级洁净区每个培养皿内不超过三个菌落为合格。

1.4.1 1 根据菌检情况, 认真填写洁净室沉降菌检查报告。

1.5 结果

每个采样点用三只培养皿采样, 每立方米空间 (cm2) , T为平板暴露时间 (min) , N为平皿上细菌的平均菌落数 (cfu/平皿)

表1不同采样点上的菌落数

2 讨论

检测效果 篇4

县级 CDC 实施参考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计划免疫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村级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村级公共卫生考核工作提供依据,为了解儿童接种疫苗后免疫状况,评估适龄儿童接种各类疫苗后的免疫水平,为辖区更有效实施预防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等文件精神,枣林防保站本着“知情同意、自觉自愿”的原则,为巩固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防治成果,结合我辖区实际情况,决定于2012年9月1日-9月17日在我辖区范围内开展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抗体检测工作,以此推动我辖区免疫效果监测工作。监测对象为1岁一l5岁儿童少年。

为保障免疫监测工作质量,科学获取监测数据,进一步完善免疫策略,我镇防保站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各村按照防保站安排,积极行动,全镇共完成人份的免疫监测工作,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了免疫接种效果监测工作的组织发动工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广大儿童家长认识到了免疫监测的意义、作用、效果等,自觉主动地接受免疫效果监测。并认真做好了应监测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免疫监测工作结束后,及时对抗体水平低下或免疫失败的儿童进行了疫苗补种或加强了免疫接种。

我县自实施扩大免疫规划(EPI)工作以来,每年接种各类疫苗数十万人次,但受种人群抗体水平是否需要及时接种尚缺乏真实科学的监测依据,我国是肝病大国,拥有数量巨大的甲乙肝病人,众多甲乙肝病人承载着疾病,痛苦和社会歧视的三重压力,降低甲乙肝发病率,控制其传播与流行是当前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任务.2008年11月28号,卫生部陈竺部长表示,我国将免费为15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接种乙肝疫苗,努力使中国摆脱肝病大国的称号.根据国家《疫苗接种工作规范》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及《湖北省儿童免疫效果监测实施方案》,为了准确掌握甲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及受种者抗体水平,科学实施查漏补种工作,有效提高适龄人群接种率,我中心决定开展甲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监测工作。为切实搞好我县适龄人群免疫效果检测工作,保证监测补种工作顺利实施,同时为今后有效接种、安全接种工作顺利进行打好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工作组织措施和社会动员

(一)组织措施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免疫效果监测技术指导小组”,由中心主任___任组长,分管副主任___任副组长,防保科、检验科、供应科等为成员,具体负责全县免疫效果监测工作的培训、指导、检查、督导工作。

2、各乡镇也要成立“免疫接种效果监测工作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防保科、检验科、供应科同志为成员,具体负责辖区免疫效果监测工作的宣传培训、组织管理、标本采集、督导检查、疫苗补种等工作。

3、召开全县(市)业务技术培训会议,对疾控中心检验人员及各乡镇防保组长、检验人员、采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准确掌握采血程序、操作方法及其它注意事项。

4、在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如下工作组,确保工作顺利完成。

(1)现场指挥组:院长负责(1~2人组成),负责免疫效果监测工作的指挥、指导工作联系、协调、紧急或突发事件的处理等。

(2)督导联络组:防保院长负责(1~2人组成),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准备,及时了解工作进度,确保与乡村医生、上级单位的信息畅通。

(3)标本采集组:卫生院由防保组长、护士长、检验科长负责(10~12人组成),做好生理盐水的配制、标本采集、贮药、收费登记、运送等工作。

(4)安全组:卫生院办公室负责(2~3人组成)维护采血现场秩序,搞好人员疏通,做好保安工作,防止其他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做好采血器械的回收处理。

(5)工作流程:收费→登记(查看接种证)→写标签→采血→贴标签→贮存标本→运送标本(缴费)。

(二)宣传动员

1、县疾控中心定于___月___日召开乡镇防保院长、防保科长、检验科长会议,安排部署以及培训此项工作。

2、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地宣传。

△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作电视产品全天滚动播出。

△ 县疾控中心录制宣传磁带,在广播电台进行广播宣传。

△ 县疾控中心在当地报刊刊登本次检测活动通知。

△ 在学校以及乡镇卫生院开辟宣传专栏,出动宣传车在城区和乡镇进行巡回宣传。

△ 各乡镇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如:“预防接种是否有效,检测抗体就知道”、“抗体检测,科学接种……”张贴宣传画等。

△ 各卫生院院接种门诊制作宣传栏开展宣传。

△ 各村防疫卫生员应将免疫接种效果检测告知书发放到适龄对象家长手中,做到“宣传要入户,告知送到手,家长有签名”。

二、监测技术要求:

(一)监测项目:本次活动开展监测项目的甲肝抗体和乙肝抗体由湖北楚冠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属于国家监督局批准的唯一准字号检测试剂。

(二)监测对象:5~15岁儿童少年。

(三)收费标准:

严格按照物价规定标准收取费用,检测甲肝抗体25元/人份,检测乙肝抗体8元/人份,合计33元/人份。

(四)标本采集

1、标本采集时间:

2、标本采集地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乡镇预防接诊门诊(点)。

3、采集方法:

(1)登记工作:采血前要认真填写《县镇(乡)抗体检测登记表》,登记表上的编号应与标签的编号一致,运送标本时应将登记表一并交县疾控中心。

(2)采血准备:碘酒、试管架、橡皮管、负压管和针头等。

(3)采血:采静脉血2ml于塑料试管内静置。

(五)标本检测

县疾控中心用甲肝病毒IgG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检测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个工作日内出具定性检测结果。

三、监测工作日程安排

___年___月___日前制定全县实施方案。

___年___月___日,发放《甲乙肝免疫效果监测告知单》和《抗体监测登记表》。

___年___月___日,召开全县防保院长、防保组长、检验科长会议,举办培训会,以会代训,布置检测项目工作任务,下发有关文件、资料、宣传画。

___年___月___日,各乡镇卫生院召开村防疫卫生员、检验专业人员培训会,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摸底、造册,下发告知单到家长手中,同时要使检验人员、防保员熟悉标本采集、贮存运送要求。

___年___月___日,各地分片采集标本,县疾控中心进行现场督导。

___年___月___日,各单位根据采血时间安排各地运送标本到县疾控中心检测,并缴纳检测费。

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按照送检先后顺序),县疾控中心检测标本,出具检测结果。

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县疾控中心将检测结果先后反馈各地。

___年___月___日至___年___月___日,各地将检测报告单反馈儿童家长,记录入《儿童预防接种证》,并开展相应补种工作。

___年___月___日,各地上交甲乙肝抗体检测及补种工作小结,县疾控中心召开抗体检测疫苗补种总结会议。

四、监测工作的实施要点

(一)搞好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免疫效果检测的认知程度。

(二)各地要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作用,开展广泛宣传,组织召开乡村医生培训会,指导乡村医生对适龄儿童少年家长宣传免疫效果监测的意义作用,自愿接受免疫效果监测。在宣传时要让广大群众了解到本次开展甲乙肝抗体检测的意义和目的,对于免疫失败、抗体为阴性的实行科学补种,宣传标语应包括如下内容:

1、预防接种是否有效,检测抗体就知道;

2、抗体不足,科学补种;

3、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请积极参与免疫效果检测。

积极参与免疫效果检测。

(三)认真落实采血现场的保障措施

各地在采集样本时,对出现晕血、晕针现象的采血对象要及时保护,采集的血标本要在冰箱中冷冻保存,防止震荡,以免溶血。

(四)加强对开展免疫效果监测人员的培训

免疫效果监测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从样本的采集、保存、运送到实验室检测,每一个环节都应按照严格、科学的方法操作,各地要对样本采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现场工作人员切实掌握相关技术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真实有效。

(五)搞好科学补种工作

各地要充分利用这次活动,加大主动探索力度,消除免疫空白,对于检测结果的阴性者,及时做好补种工作。

(六)严格按规定做好这次项目的督导与评价工作

各地要以此次甲肝抗体、乙肝抗体检测的切入点为今后开展相关疫苗免疫效果监测积累工作经验,县疾控中心将充分利用本次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全县免疫预防工作规划,落实适龄人群免疫规划目标,有效降低甲肝和乙肝疾病的发病率。

检测效果 篇5

[关键词]砂石桩;复合地基;检测;承载力;地基液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0)09-0056-02

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将砂石桩技术应用到加固地基的施工中,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广泛,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效果仍然到不到预期的要求,这是因为在施工中不断的遇到新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施工和实践积累,今天的砂石桩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地基处理方法。应用的范围是松散砂土、粉土、填土等地基的处理。砂石桩作用的机理是:利用桩体的密度不断增加增加对周围土层的挤压,在辅以机械振动,实际上增加了周围土层的密实度,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最终达到降低压缩性,降低、消除液化性的目的。目前,在砂石桩的施工中对于其作用效果的检测技术也随着砂石桩的普及而逐步发展完善。因为,对砂石桩处理地基的效果的检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如果检测的方案、测试方法、评价标准等出现偏差,将会给后续施工带来潜在的风险,本文将在后面对砂石桩的施工、效果检测、评价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检测方法的探讨

1载荷实验的探讨

砂石桩检测中,载荷试验是一种主要的形式。其主要反应的是地基的承载力。这种方法是比较直观的方法,具体的检测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单桩地基单元测试;二是多桩地基单元测试;三是单桩和桩间土组合单元测试。

(1)单桩地基单元测试

对单桩的单元化测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一个砂石桩为测试对象,测试处理的单位面积的承载能力。以此反应施工情况。例如,按三角形布桩,一个桩径为500mm的砂石桩,设计桩距是1.2m,置换率m=0.157,一个桩体所代表的地基平面单元面积为1.25m2。砂石桩的作用方式是一种作用力以柱心向四周发散性递减的形式。所以周围的土体密度也是由里向外、由强到弱的规律,因此在单元测试中选用圆形的承载压板,承压板的直径以单桩所代表的单位面积换算出来的。通过换算,上例的等效圆直径de=1.26m。

单桩测试的优点是:测试对砂石桩所增加的载荷总量小,测试的费用较低。同时也有一定的缺陷:所加载的载荷作用深度有限,一般达到的深度是承压板的边长或者直径的2-3倍。所以在实际当中这种方法适用的地基深度一般不超过5米的情况,或者上软下硬的地基类型。

(2)多桩地基单元测试

多桩基础单元测试,就是对多个桩基进行承载测试,具体的就是把多个桩柱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检测单元。采用的承压板一般是圆形、矩形。承压板的具体尺寸应当根据多桩单元面积进行换算。选择多少桩数为一个单元,主要从一下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处理地基的深度。第二,进行砂石桩施工后地基的变形情况。一般,地基的下部没有软土层的时候,尽量减少测量单位内砂石桩的数量。具体的方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砂石桩所承载的单元测试的面积,进一步减轻了荷载体的承压重量,最终达到了降低检测实际成本的目的,

(3)单桩和桩间土组合单元测试

这是一种组合测试的方法,也就是将砂石桩的分布形式、桩径、桩间距和置换率综合在一起,以一个桩体为代表,按照它的基本平面面积为计算单元,通过换算得出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这种形式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实践中,组合测试的承压板面积较小较小,得出的地基处理深度也不大,一般情况下都用最小值来判定地基承载应力值。

2对分层测试的探讨

(1)标准贯入试验方法测试

标准贯人实验法:分层测试砂石桩对砂土和粉土的挤密效果较好,相对的测试砂石桩对粘性土的挤密效果较差。对埋深不同的同一种土层的挤密效果也不尽相同。应用标准贯人实验方法测试砂石桩对地基的处理效果,首先一定要按照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来测试数据,按照不同深度、土层来进行检测。

(2)重型动力触探的分层测试

这种方法测试砂石桩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也要按照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进行具体的测试和有效数据的统计。从而给出不同土层、不同埋深的检测结果,然后将结合和标准贯入实验的分层数据进行统计比照,按照土层得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最终检测结果。

二、评价方法的探讨

由于地基处理的目的不同,检测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1对提高承载力的评价

对砂石桩承载力较高的工程中,评价要在全面了解砂石桩处理地基的范围和深度,土层的性质和桩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得出地基处理所要达到的承载力指标和变形指标。同时,还要依据载荷试验的可靠性,再结合标准贯入、动态探试,对整个处理地基面积给予全面正确的承载评价。

2对消除液化的评价

砂石桩应用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消除液化,所以对地基的液化评价也是重要的一个指标。首先。需要了解施工场地的液化土分布和等级,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因为完全消除液化和部分消除液化对于砂石桩的施工要求是不同的。其次,要了解需要处理地基的深度和抗震需求等。最后,还要在测试阶段利用合理的地基测试方法测定地基液化的最终结果。

三、测试评价的实践经验

1合理地制定检测方案

首先要评价一项工程的质量如何就要选用合理的测定方法,来测量质量是否达标。在砂石桩施工中评定承载力的高低是重要的质量标准,在以承载力为主要指标的工程中,一般依靠载荷测试来作为基础测定,并辅以动探法为测定方案。而在检测消除液化为主的工程中应当以标准贯入法测定消除效果,并辅以桩体重型动力触探和载荷试验,通过综合试验数据来给出最终的结论。不过不论采用什么方案,都要注意合理和经济两个要求。

2恰当地选择原位测试方法

在地基施工变形要求不高的工程中,尽量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测试。在采用载荷和动探对比法或者经验法测试中应当尽可能的多采用原位测试来增加检测样本,减少成本。

3通过分析给出综合指

在对砂石桩处理地基测定的时候要给出复合的承载力和变形量、桩体承载力值、桩体密实度、桩间土承载力等基本数据,还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得出所要达到的承载力指标和变形指标以供后续施工参考。

四、结语

在地基处理的施工过程中务必要控制拔管的高度及其继振的时间,并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砂石桩质量;同时,砂石桩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进行监测,若发现不良影响,应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可根据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适当增大砂石桩的使用比例,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进一步缩短了工期,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小旺,建筑结构工程检测鉴定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阎明礼,地基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喷雾作业效果检测方法的研究 篇6

选择一株长势正常的树, 在其上随机且全范围的悬挂布置足量的试纸。配置适当浓度 (5 g/L) 的丽春红喷雾试剂, 在自然条件合适的情况下 (无风、晴天) , 用喷雾机对已布置好采样试纸的树进行模拟农作物喷雾试验[1]。喷雾试验结束后, 待一段时间至雾滴风干, 将选取树上的采样试纸取下收回并编号处理。

2 确定LED灯光箱采集图片的RGB组合

2.1 LED灯光箱集样本图像图片

采集过程, 调节LED灯光箱光箱载物台至一个能够清楚地采集到图像的高度 (14.6 cm) , 通过数字控制器对LED灯箱调节, 在R、G、B组合不同的情况下 (216) , 用工业相机在75%的分辨率下对试纸样本进行图像采集, 同一样本进行216次图像采集, 对多个样本进行图像采集, 剔除全黑的图片, 将剩下的在不同光质下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编号保存。

2.2 RGB的确定方法

首先, 对已编号图像图片进行一个批量的剪切处理, 然后是利用Image J软件对图片进行灰度化处理, 计算其覆盖率, 对应编号相应记录[2]。其次, 利用MATLAB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和灰度化处理, 计算其雾滴点的均值和方差大小, 方差越大说明雾滴大小波动越大, 从而说明覆盖率越大。通过比较计算得到的雾滴覆盖率与方差, 可以证明其方差大的雾滴覆盖率也大。

表1为筛选出的10组方差较大的覆盖率与其对应的RGB组合, 通过表1可以看出覆盖率为44.36的RGB组合 (100, 150, 150) 和覆盖率为44.26的RGB组合 (50, 150, 150) 均可作为采集图像的RGB的最佳组合。

图2是选取2的RGB组合采集到的照片, 左侧为R∶100, G∶150, B∶150;右侧为R∶5 0, G∶150, B∶150。

3 确定扫描仪扫描图片的分辨率

3.1 扫描方法

用扫描仪在分辨率分别为100, 150, 300, 600, 1 000, 1 200, 2 000的情况下对上述相同的多个样本进行图像扫描采集并编号保存。

3.2 计算扫描图像覆盖

表3是10组样本不同分辨率下扫描图像测得的覆盖率, 可以观察到分辨率由100到600的变化过程中覆盖率呈明显增长趋势, 当分辨大于600时, 呈缓慢下降趋势, 由此确定扫描仪扫描图像使用的分辨率为600。

4 样本覆盖率的计算

4.1 图片采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使用LED光箱采集与使用精度扫描仪扫描图片是两种不同的图片图像采集方法, 前者存不稳定的人为误差因素, 但优点是可以知道在什么样的光照下采集到较好的图像。而后者使用扫描仪在精度上保证了其质量[3]。在本实验中, 考虑到扫描任务比较大, 最终确定了使用扫描仪作为本实验样本。

4.2 样本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使用扫描仪对所有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分辨率为600下的图像扫描, 并编号处理;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图像照片进行批量处理, 以便于接下来雾滴覆盖率的计算。

4.3 雾滴图像图片覆盖率的计算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对扫描仪在600分辨率下扫描的到的照片进行雾滴覆盖率的计算, 先使用Image J对图片进行一个8bit的类型转化进行灰度化处理, 再计算其覆盖率并进行编号记录, 得到所有样本在600分辨率下的覆盖率。

5 雾滴图片图像沉淀率的计算

本实验是通过配比丽春红溶液 (5g/L) 在采样试纸上喷洒雾滴并在其上染色原理来计算雾滴沉淀率, 将计算好雾滴覆盖率的图片进行剪切碎片处理, 添加适量定量的实验纯水 (本实验50m L) 进行充分溶解, 通过使用分光光度仪测定溶解溶液的吸光度, 根据测得的absorbance进而根据公式A=a*b*c转化求得相应样本溶液的浓度进而求的沉淀率。

式中:A为吸光度;a为吸光系数, 单位L/ (g/cm) ;b为液层厚度 (通常为比色皿的厚度) , 单位:cm;c为溶液浓度, 单位g/L。

6 雾滴覆盖率与沉淀率关系分析

溶液的吸光度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溶液浓度的大小, 通过比较分析溶液吸光度的大小来间接代表溶液的浓度。使用MATLAB对雾滴覆盖率及沉淀率进行数据处理, 先将其对应的描述到坐标散点图上, 然后利用函数拟合工具箱确定拟合函数的阶数, 最终确定了拟合函数为2阶函数。

图4是使用MATLAB对覆盖率和沉淀率生成的坐标散点图以及拟合生成的函数图像, 用到了MATLAB拟合程序。

7 结语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 确定了LED灯光箱采集本实验图片 (蓝色背景) 的最佳RGB组合为R∶100, G∶150, B∶150 (50, 150, 150) ;确定了本实验扫描仪扫描图像的最佳分辨率为600;分析并拟合得到了一定范围内雾滴覆盖率与沉淀率的关系函数

参考文献

[1]张振磊.基于数字图像的雾滴沉积分布试验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 2009.

[2]顾家冰.风送式变量喷雾机气液两相流及雾化的试验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2.

猪瘟免疫抗体检测及效果分析 篇7

关键词: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效果分析

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 对养猪业危害极大。近几年来潼南县通过加大免疫力度防控猪瘟的发生, 为了检测猪瘟免疫效果,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潼南县动物疫病控制部门和养猪场业主制定猪瘟免疫计划提供依据, 于2011年10月在潼南县22个镇 (街) 的规模化猪场和和散养户采血进行猪瘟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 现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剂:

间接血凝抗原、猪瘟标准阴性、阳性血清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诊断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

1.1.2 器械:

移液器 (50μL、20μL) 、取液塑料嘴、V型110°96孔血凝板和微量振荡器。

1.1.3 被检血清:

在潼南县22个镇 (街) 的规模化猪场和和散养户中采集猪瘟免疫接种21 d后的猪血清826份, 根据养殖规模和免疫情况分为3个组, 其中第一组:种猪场血清132份, 供采集血清的猪免疫接种2次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 剂量分别为3头份、2头份;第二组:4个规模化商品猪场血清258份, 供采集血清的猪免疫接种2次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 剂量为每次3头份;第三组:22个镇 (街) 的散养户130个散养猪场血清436份, 供采集血清的猪免疫接种1次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 剂量为2头份。

1.2 检测方法

应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IHA) , 严格按照诊断试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1.3 判定标准

在阴性、阳性血清稀释液对照孔合格的前提下, 再观察待检血清各孔, 以呈现“++”凝集的最大稀释倍数为该份血清的抗体效价, 受检血清抗体效价≥1∶32判为合格, 存栏猪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为合格。。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 22镇 (街) 的规模化猪场和散养猪场共检测血清样品826份, 抗体效价≥1∶32为826份, 免疫抗体合格率为80.99%, 其中种猪场免疫合格率为94.70%, 规模商品猪场免疫合格率为85.66%, 散养猪场免疫合格率为74.08%。

3 讨论

3.1 检测结果表明, 潼南县种猪场猪瘟免疫效果较好, 但部分规模化商品猪场免疫抗体水平不容乐观, 散养户猪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虽然达到农业部规定的≥70%标准, 但存在感染猪瘟疫情的隐患。免疫抗体合格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1 疫苗的保存和运输存在问题:有的畜牧兽医站、业主在疫苗运输过程中无冷藏设备, 部分养殖户将疫苗领回去后没有条件达不到将稀释的猪瘟冻干苗存放过久, 造成疫苗效价降低或失效。

3.1.2 免疫注射存在问题:疫苗剂量不足;免疫密度偏低;过早注射, 对刚生下几天的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母源抗体干扰, 影响免疫效果;注射技术不规范, 不消毒, 不换针头。

3.1.3 没有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没有及时采取补免工作一些散养户和专业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比较淡薄, 1年仅免疫1次, 甚至在猪出现疫病迹象时, 才开展免疫工作, 造成猪群免疫合格率达不到要求。

3.1.4 疾病的影响部分猪场存在普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RRS) 等疫病, 使猪体免疫力下降, 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 造成免疫失败;有的猪场存在温和性猪瘟, 由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造成免疫耐受。

3.1.5 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的影响部分散养户利用剩饭泔水、霉变饲料, 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出血水肿, 严重破坏机体免疫器官, 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

3.2 针对潼南县猪瘟免疫现状, 各猪场免疫状态不尽一致, 仔猪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也不相同, 各猪场要建立免疫抗体检测制度, 掌握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制定适合本猪场的免疫程序, 选定首免日龄, 做好补免工作

3.3 从潼南县部分猪场使用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反应效果不错, 而且这次免疫抗体检测, 抗体效价较高, 建议使用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 据研究表明, 猪瘟兔化弱毒脾淋苗的主要优点有:产生免疫快且坚强 (4 d可产生坚强免疫力) ;可抵抗亚临床感染;无外源病毒之忧。

3.4 加强猪场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淘汰PRRSV、CSFV阳性猪, 减少混合感染机会, 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

3.5 对猪瘟的防控不能单靠免疫接种, 还要实行严格卫生消毒制度、科学饲喂、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等综合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当前我国猪瘟防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代化养猪企业经营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邓心武.在猪体内猪瘟兔化弱毒和猪瘟强毒之间的干扰作用.中国兽医科技;1980年03期.

[3]李海明.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检测效果 篇8

1. 检测依据及方法:

《食 (饮) 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1994。

2. 检测对象:

学校食堂已消毒的公用餐具。

3. 检测项目: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快速检验指片法)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 。

4. 结果

4.1 餐具检测合格情况

4.2 学校合格情况

4.3 检测指标合格情况

5. 讨论

5.1餐具消毒效果整体水平较低, 餐具合格率仅为69.83%, 相比较来看大学的餐具消毒工作做得最好, 这是由于大学的卫生设施条件较好, 卫生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水平较高所至, 餐具检测合格率最低的为职业学校, 仅为48.00%, 这也附和当前学校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现状, 职业学校历来是我们的工作难点, 卫生基础设施差, 政府投入不足, 加之卫生管理人员不懂卫生管理, 对餐具消毒工作认识不足, 对餐具消毒工作敷衍了事, 不严格依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导致消毒效果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5.2按照学校类别来分析餐具消毒效果, 大学的餐具消毒效果合格率最高, 职业学校的合格率仅为40.00%, 总体看餐具消毒符合卫生要求的学校仅为63.79%,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学校食堂的餐具消毒工作应予以高度重视。

5.3在此次检测的580份餐具样品中, 餐具检测项目中不合格指标均为大肠菌群超标, 合格率为69.83%, 大肠菌群在温度为120度, 维持时间15分钟就可以杀灭, 分析餐具不合格原因, 一是由于餐具消毒作用时间很短, 而且在检测中还发现同一批次的检测样品中有的餐具大肠菌超标, 有的不超标, 提示餐具在消毒柜中摆放过于密集, 有的餐具没有得到充分的加热, 致使大肠菌群没有全部杀灭, 二是有的学校食堂餐具消毒设施使用年限长, 已到使用期限, 因此达不到消毒效果。而餐具检测项目中致病菌检出率为0.00%, 说明尽管餐具消毒效果检测合格率较低, 也没有造成食物中毒的发生, 但已提示我们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6. 结论

(1) 、餐具消毒工作是学校食堂卫生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仍然是卫生监督部门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监督的重点。

(2) 、职业学校是卫生监督部门重点监督管理的对象, 因为职业学校在餐具消毒工作方面是食品安全风险因素较高的学校。

7. 建议

(1) 、做好宣传、提高认识。应当加强对消毒工作意义的宣传, 让食堂的管理者, 从业人员懂得为什么消毒, 知道消毒工作的重要性, 提高餐具消毒的自觉性, 同时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 把餐具消毒工作提高到法律高度来认识, 增强守法意识。

(2) 、加强卫生知识培训, 提高消毒员业务素质。只有消毒员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 才能保证餐具消毒效果, 卫生监督部门应定期组织卫生知识培训, 并进行考试, 合格后方可从事消毒员工作, 以保证餐具消毒工作的实效性。

(3) 、健全消毒制度, 加强自身卫生管理。建立内部消毒卫生检查及考核制度, 落实各加工岗位的消毒责任制, 不定期开展检查。

(4) 、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对卫生监督工作的配合与参与, 教委是学校的主管部门, 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将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工作纳入考核中。

(5) 、加大对学校食堂消毒卫生监督工作的指导力度, 将工作切实做到实处。卫生监督员应当在学校食堂餐具消毒监督检查中, 做到工作细致, 包括餐具的洗涤、消毒方法、消毒作用时间, 消毒制度, 餐具保洁情况及消毒设施运转情况, 消毒设施的容量等具体情况, 详细询问消毒员的消毒过程, 认真检查各项消毒记录, 做到有的放矢。

中红外波伪装效果检测光学设计 篇9

1 目标红外辐射源

目标红外辐射源的探测与自然红外辐射源密切相关,地球表面的热辐射有地球本身的热辐射和反射的太阳辐射两部分组成[1,2,3]。每一种分布都有两个峰值,一个在波长λ=0.5μm处,另一个在λ=10μm区域,在3μm-5μm之间有一个极小值。在军用设备导弹、坦克等发动机尾喷管,产生大量热辐射,这些热辐射的峰值集中在中红外波(3μm-5μm)波段。

2 技术指标和外形尺寸计算

2.1 技术指标

工作波段:3μm-5μm;探测距离:2000m;视场角:2ω=5°。

2.2 外形尺寸计算

在中红外波成像系统的设计中,采用320×256制冷型平面焦平面探测器。探测器主要技术参数为:探测器材料选用Hg CdTe像素320×256,像元尺寸30μm,响应波段3μm-5μm。

由系统的参数可知:成像尺寸:9.6mm×7.68mm;半对角线尺寸:

由ymax=-f′tanω,相对孔径D/f′=1∶2,则f′=140.8mm,D=70.4mm;数据规整后,f′=140mm,D=70mm。由y′=yβ=yf′/x,则可得到地面收容面积:

3 镜头类型和像差校正

3.1 选用镜头类型

在摄影镜头类型中,匹兹万适用于相对孔径大,视场角偏小。由系统的相对孔径1∶2,视场角2ω=5°,所以采用匹兹万镜头结构,布局图如图1所示,其初始结构中的球差很大。

3.2 像差分析和结论

匹兹万镜头是由两个分开的正光组透镜构成,该物镜曲率半径比较大;但两组分开(两正光焦度分开),场曲却增大了;要校正场曲,则球差与彗差就会增大。因此该镜头对球面和色差可以校正的很好,但却存在严重的场曲现象。本文在校正像差时把前后两组双胶合改为双分离式的。虽然在校正像差方面稍有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场曲,为了很好的校正结构中存在的场曲,镜头在焦面附近加了一个负场镜,校正场曲。

从校正好的光学系统的像差曲线来看,本设计的MTF接近衍射极限,能量比较集中(图2),球差得到了很好的校正(图3),尤其是本系统中比较难校正的像散和场曲,这里都得到了很好地消除。

4 结语

本文对中波红外成像系统的设计达到了其要求的技术指标,实现了远距离目标探测,并达到了接近衍射极限像质,从而达到检测中波红外伪装效果。虽然匹兹万镜头有结构总长较长的缺陷,但由于本系统对长度和重量要求不高,所以不会造成影响。

摘要:本设计可用于中红外波伪装效果的检测,它以中红外波光学成像为原理,通过分析目标辐射源和计算外形尺寸,确定镜头初始结构,校正像差,使辐射源清晰地成像在探测器上,完成检测。

关键词:伪装效果检测,中红外波光学成像,目标辐射源,探测器

参考文献

[1]张以谟.应用光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吴宗凡,柳美琳,张绍举,等.红外与微光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检测效果 篇10

【关键词】血常规 缺铁性贫血 诊断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两种疾病的治疗差异相当大,尤其是对铁元素进行处理的方法更是完全相反[1]。本次研究就应用血常规检测方式对患有缺铁性贫血疾病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疾病的患者以及45例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各45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甲组、乙组、丙组。甲组研究对象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5.9±1.5)岁;贫血疾病患病时间1~18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1±0.6)个月,乙组研究对象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5.7±1.4)岁;贫血疾病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患病时间(4.3±0.7)个月,丙组研究对象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5.7±1.6)岁。上述几项自然指标三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1.2.1 甲组研究对象

①经综合临床诊断后病情确诊为地中海贫血;②患者地中海贫血症状出现时间在2年以内;③排除合并患有其他血液疾病的可能;④患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⑤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2 乙组研究对象

①经综合临床诊断后病情确诊为缺铁性贫血;②患者缺铁性贫血症状出现时间在2年以内;③排除合并患有其他血液疾病的可能;④患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⑤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3 丙组研究对象

①临床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②排除以往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③ 研究对象年龄在18~60岁之间;④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3 排除标准

1.3.1 甲组研究对象

①经综合临床诊断后病情没有确诊为地中海贫血;②患者地中海贫血症状出现时间在2年以上;③合并患有其他血液疾病;④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在60岁以上;⑤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3.2 乙组研究对象

①经综合临床诊断后病情没有确诊为缺铁性贫血;②患者缺铁性贫血症状出现时间在2年以上;③合并患有其他血液疾病;④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在60岁以上;⑤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3.3 丙组研究对象

①临床体检结果显示为亚健康或不健康;②以往患有其他疾病;③研究对象年龄在18岁以下,或在60岁以上;④研究对象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4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后的第二天或当天早上,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mL,采用我院现有的血常规检测仪,对其血常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2]。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三组研究对象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血常规指标进行对比。

1.6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详见表1。

3 讨论

在缺铁性贫血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与地中海贫血疾病之间出现严重的误诊现象。虽然这两种疾病均属于红细胞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类疾病,但两种疾病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两大方面却是大相径庭。地中海贫血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显性遗传类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以输血、去铁为基本原则,而缺铁性贫血则是由于患者体内铁元素严重缺乏进而导致患者身体合成的血红蛋白量明显减少而导致贫血,治疗过程中应该以补充铁元素为基本原则。MCV、RDW两项血常规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与研究对缺铁性贫血疾病的初步筛选和病情诊断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当患者仅仅有MCV水平降低的表现的时候,却难以完全排除其患有地中海贫血及其他贫血类疾病可能。然而对于一些基层医院而言,通过对患者的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进行检测来对缺铁性贫血疾病进行初步性筛选,可以使患者盲目就医和接受治疗的可能性降低,使部分患者外地诊断和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朱有森,李思怡.一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误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9):1188-1189.

乙肝患者病毒学检测效果分析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为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乙肝患者, 均符合1995年 (北京) 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 其中男50例, 女32例, 年龄22~76岁, 中位年龄42.4岁;对照组为我院同期体检的82例健康者, 其中男53例, 女29例, 年龄20~78岁, 中位年龄40.4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检验方法

分别对2组研究对象的乙肝病毒学指标进行检测, 首先, 在早晨空腹的状态下采血, 在临床上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可在采血前1d嘱咐2组研究对象保证充足的睡眠, 不可服药及饮酒。采血后, 应及时分离出血液样本之中的血清, 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测, 并一一准确记录。并依据检测结果给予相应的比较与分析。

1.3 观察指标[4、5]

乙肝病毒学指标的正常值分别为HBe Ag≤0.5PEIU/ml、HRe Ab≤0.2PEIU/ml、HBs Ag<0.5ng/ml、HBs Ab≤10MIU/ml、HBc Ab≤0.9PEIU/ml。在临床上各病毒学指标阳性判定标准是检测值大于临界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HBe Ag、HRe Ab、HBs Ag、HBs Ab、HBc Ab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HBe Ag是乙肝传染性能弱或者强的核心因素, 若HBe Ag的含量较大, 则表明传染能力较强;若患者的HBe Ab为阳性结果, 则表明HBV在肝细胞中基本停止复制, 几乎无传染性;若患者的HBs Ag为阳性结果, 则表明已感染上HBV。HBs Ag显阳性是感染乙肝的重要标志;若患者的HBs Ab为阳性结果, 则表明其体内存在HBV抗体, 因此不会被HBV所感染;若患者的HBc Ab为阳性, 则表明其有HBV病史, 但目前处于康复状态[6]。

在临床上, 大三阳是指HBs Ag、HBc Ab、HBe Ag均显阳性, 表明HBV在患者体内数量多、复制性能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是指HBs Ag、HBc Ab、HBe Ab均显阳性, 表明HBV在患者体内数量少、复制性能活跃、传染性弱, 但若长期处于此状态下, 则易癌变。若在临床中患者所检测的五项指标均显阴性, 则表明患者无HBV感染史, 且体内无乙肝抗体, 极易感染, 因此需嘱咐患者接种乙肝疫苗[7]。观察组患者HBe Ag、HBe Ab、HB-s Ag、HBs Ab、HBc Ab各指标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者, 显示乙肝病毒学各项指标对促进乙肝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总之, 乙肝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若未及时诊断及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创伤, 甚至危及生命, 但目前还无彻底治愈乙肝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主要参考HBV学检测指标结果作为诊断标准, 因此对乙肝5项检查在临床诊断乙肝患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检验工作者要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 尽量使检测结果能准确反映出体内的实际情况, 以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服务。

摘要:目的 分析病毒学检验在乙肝患者中的效果, 提升乙肝的临床确诊率, 并为乙肝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乙肝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 并选取医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者82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对2组对象的血清进行乙肝病毒学指标检测, 包括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 Ag) 、e抗体 (HRe Ab) 、表面抗原 (HBs Ag) 、表面抗体 (HBs Ab) 和核心抗体 (HBc Ab) , 同时统计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HBe Ag、HRe Ab、HBs Ag、HBs Ab、HBc Ab各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48.8%、63.4%、82.9%、25.6%、74.4%和15.9%、25.6%、32.9%、4.88%、36.6%,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乙肝患者实施病毒学详细检验, 不仅使乙肝病毒学5项指标得以精确检查, 对乙肝的诊断、病情评估、防治及预后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学检验,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 岳志刚.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 (7) :1299-1300.

[2] 常彬霞, 孙颖, 赵军, 等.急性乙型肝炎384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0, 15 (1) :27.

[3] 彭文伟.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1-23.

[4] 周晔.乙肝患者病毒学检验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 2012, 25 (5) :122-123.

[5] 汤钰菁, 洪昱钤, 欧阳丽娟.拉米夫定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反弹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 (15) :372-373.

[6]万铁林, 耿叔英, 王战会, 等.HBs Ag携带者与HBe 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特征的比较[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9, 12 (18) :17-19, 22.

上一篇:工作内容下一篇:会计行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