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义务

2024-10-16

学校的义务(共12篇)

学校的义务 篇1

义务教育实行绩效工资,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国运兴衰, 源于教育。教育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辉煌的成绩。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 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于是, 教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像蜡烛, 燃烧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对教师的赞美和条文源源不断。《教师法》第25条明文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但是, 长期以来, 教师的工资都远远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 使得一些教师不安心从教, 有的甚至因生活所逼, 不得不从事家教、生意等第二职业, 以提高家庭收入, 农村教师多数还从事农业生产, 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如何谈得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农村教师, 他们是义务教育段教师绝对的主力军, 农村学校往往留不住优秀教师, 在农村学校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待遇低, 因此, 学校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 就“孔雀东南飞”往城里调或“鲤鱼跳龙门”考研究生等远走高飞, 大量的农村骨干教师流失对农村孩子受教育是不公平的, 国家领导已经意识到了城乡教育的差异。2008年教师节, 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与中小学教师座谈时指出: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实行城乡统筹, 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只有农村教育发展了, 我国的教育才均衡健康发展。为此, 国家决定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 使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能得到普遍提高, 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关心, 对广大义务教育教师的亲切关怀, 是义务教育教师的福音, 作为非义务教育的教师, 我们也是百分之百赞同, 义务教育实行绩效工资, 不断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距, 使农村学校能真正留住人才, 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实行绩效工资, 非义务教育怎么办?难道只有义务教育重要, 幼儿教育、高中、职业教育就不重要?通过调查表明, 多数教师认为非义务教育教师无论是工作难度, 对社会的贡献等都比义务教育重要。幼儿教育是起步教育, 是义务教育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没有好的幼儿教育, 又哪来好的义务教育?人常说“万事开头难”, 为了教好那些幼小的儿童, 幼儿教师既像父母, 又像保姆, 工作的艰辛可想而知;高中教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阶段, 高考质量好坏是衡量当地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高中教师远比初中、小学辛苦, 尤其是高三教师, 为了多一个学生考上大学, 他们常三更半夜还为学生操劳, 兢兢业业地工作;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为使学生学得一技之长, 创人生之路, 职业教育的教师须有一技或多技之长, 要教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就要有一桶水, 职业教育的教师为了一桶水, 不得不经常参加培训学习, 到企业进车间摸爬滚打, 才能教给学生更多技能, 可见, 职业教育的教师是脏、苦、累的典范, 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促进劳动力就业、社会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综上所述, 非义务教育教师远比义务教育教师重要, 他们的待遇应当比义务教育教师高。有人认为非义务教育还不是免费教育, 学校可适当收费, 教师的津贴补助可由学校统筹考虑, 但目前大多数非义务教育学校筹集津贴补助的渠道不多, 发放津贴补助又有各种规定限制, 每校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学校的建设永远比教师津贴补助重要, 为了学校的建设, 教师的津贴补助可有可无, 能少发则少发, 能不发则不发, 有的薄弱非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津贴补助积累了几年也无钱发放。如果2009年1月1日以后单纯给义务教育教师发放绩效工资, 那么对非义务教育教师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也不利于吸引和鼓励教师从事非义务教育工作, 会给社会增加新的不稳定因素, 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教师法》总则第二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其中所指的教师应该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 现单纯给义务教育实施绩效工资, 非义务教育的老师普遍疑惑:同是教师, 为何两种待遇?

但是, 我们相信,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已得全社会的共识, 义务教育教师实行了绩效工资, 同为人民教师, 非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工资还会远吗?我们非义务教育的教师逼切地期待着:同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 也能够享受到一样的待遇!

学校的义务 篇2

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体育、外语、音乐、美术。严格按照课程设置计划表进行。其它课程符后七条说明。

1、每学年文化节、运动会、远足等。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均安排在开学的第五周和第六周。

2、地方和学校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分散安排,少先队活动程用地方课来完成,一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一、二、三年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一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信息技术课程每周1课,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安排。

3、劳动课1-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3年级以上每周安排2课时,时间从第十周和第十一周在地方课时中解决。

4、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课(3-6年级)每学年要保证10-12个学时教学时间。分散安排在学期中和学期结束。

5、经典诵读活动课利用晨读、午间或下午教学课程结束后,每周不少于1课时

6、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寒(暑)假前安排4课时进行消防知识教育。

学校的义务 篇3

绩效工资(performance related pay),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Appraisal Relate Pay),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事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在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构成。绩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占70%)和奖励性(占30%)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相联系,在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只要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教师可以全额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可见,无论基础性绩效工资还是奖励性绩效工资都与绩效考核密切相关。因此,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分配是以绩效考核为基础,以岗位聘任为核心,以岗定薪的分配模式。

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是用科学的方法对组织或个人的工作实绩进行检验和评定。绩效考核包括组织绩效考核、个人绩效考核。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指的是针对员工的个人绩效考核。

学校绩效管理是一个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等环节的复杂的综合体系。它是学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考察、分析、评估,使员工完成个人的绩效目标,并通过绩效考核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沟通、跟踪、反馈、改进和激励,提高教职工的能力与绩效,进而实现学校的组织绩效目标,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它必须为本质上致力于对绩效的改进和提高的学校绩效管理服务,并在此前提下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系统。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的现状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重点是切实做好学校绩效考核,这不仅事关教师切身利益,也直接关系到绩效工资激励功能的体现。但是,在已经推行绩效考核的义务教育学校,广大教师对其效果却褒贬不一,许多学校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一,观念问题

从领导认识层面看,一是绩效考核本来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普遍性难题,而教师绩效考核因受职业特点限制,具体操作难度更大。多数学校不想改变原有的分配机制,倾向于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似乎这样比较公平,便于操作,也不易产生矛盾。但这种做法直接导致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完全背离了绩效工资改革 “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打压了有积极创造性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了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甚至起了反作用;二是对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认识不到位,把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认为学校绩效管理就是“量化评分”,以传统的“得分”加权平均作为最终结果来评判教师的工作业绩,发放绩效工资。这种做法孤立了教师个人绩效考核,不能发挥绩效工资改革的激励效能,即通过帮助教师提升绩效,最终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当组织价值提升的绩效管理目的被忽视,绩效考核会反其道而行之,阻碍学校教师团队凝聚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从教师认识层面看,仍有部分教师固守铁饭碗、大锅饭的思想,简单地将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理解为“涨工资”,认为岗位聘任已经形成了教师因聘任职称不同而造成的工资差距。希望学校能够把奖励性绩效工资“公平”地分配到每一位教师,不要再拉大收入差距;还有一部分人虽然也会抱怨现有的学校管理效率低下,但是真正实行绩效考核,真正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管理上时,他们又觉得不适应,认为绩效考核浪费时间、走形式,甚至担心增加工作负担,担心既得利益受到不公正、不科学的损害,往往采取抵制和应付这两种应对方式。

第二,实务操作问题

一是考核标准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是做人的“社会化”工作。教育效果的延迟性、劳动成果的不完全可计量性、影响学生成长因素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群体合作的集体性工作方式,都决定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使得考核教师绩效时如何将个体绩效从组织绩效中离析出来成为一个难题。现在的学校绩效考核指标大都囊括“德、能、勤、绩、廉”,这些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弹性很大。如何将这些主观性较强的指标进行质的量化考核,充分体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不同岗位之间的差异性,确实存在着一定难度。许多学校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对不同的岗位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不能充分体现不同岗位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与贡献大小;还有的学校仅是简单地将考核指标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划分过于宽泛,不能体现出教师之间的实际绩效差别。

二是考核指标缺失,不能有效地评价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些影响有的是显性可以量化的,如教师的出勤、任课节数、学生成绩、发表文章数量等;有的是隐性不可以量化的,如师德修养、对教育教学的精力投入、对学生的日常品德教育和心灵陶冶等。面对这些隐性的、难以计量的因素,许多学校在绩效考核实践中“避而不考”或“轻描淡写”,往往只是将一些比较容易量化、可测性较强的硬指标列入考核或作为考核重点。如果仅以这些指标来考核教师绩效,难以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长此以往,教师必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升学率、学业排名等易于量化的考核重点,因评估指标偏颇而造成的机会主义倾向必然会将教育推向功利与狭隘,素质教育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考核主体缺失,不能全面地评价教师。不同的评价主体,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同一评判对象作出的评价往往是会有差异的。因此,要全面、真实、准确地考核教师绩效,参与的考核主体应是多方面的,而且因为教学是一种充满个性特色的活动,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所以不能将教师个人主体排除在外,应给教师评判自己的机会。虽然,各地在实施绩效考核时,都强调“多个评价主体参与”“适当听取学生、家长及社区的意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数义务教育学校的考核主体还是学校管理人员,其他教师仅以“民主评议”的形式参与,所占份额很小,与教师接触最多的学生,往往因年龄小、缺乏判断力而被排除在外。本应作为绩效考核主体同时也是考核对象的教师,仅以考核对象的身份被动接受。其他考核主体的评价固然能够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但是毕竟是外在刺激,不如教师发自内心的反思、评价更能激起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动机,使绩效考核结果更能如实反映教师的状况,帮助教师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四是考核反馈和应用机制不健全。目前,义务教育学校都能做到向教师本人反馈绩效考核结果,并把其作为职称聘任、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但是绩效考核反馈和应用的意义并不仅局限于此。学校把考核结果反馈给教师时,必须注重与教师的沟通,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了解自己与他人相比有哪些不足和长处,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对教师进行适当、明确的指导,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实现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此外,考核结果的应用不能单纯与奖励挂钩,更应该将其应用于指导教师发现下一阶段工作的改进点,应用于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成长点,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这才是绩效考核的本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

学校的义务 篇4

1 学校安全立法的原因

1.1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学校周边安全隐患增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 教育水平的提高, 高校学生不断增多, 学校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大学城, 这些大学周边小商贩摊点, 娱乐场所等一应俱全, 但是因为没有规范的管理, 打架斗殴以及不法侵害的事件频发, 对学校的以及学生的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同时校园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 校园中社会性质的流动人口以及车流量不断增加。加之校园周边环境治安越来越复杂, 安保水平较低, 急需安全立法。

1.2 校园内部安保人员职业素质较差

大部分校园内部的安保人员都不具备专业的安保素养。我国高校的安全管理队伍主要有校卫队、保卫科干部以及保安部组成, 其中干部大部分是由中专院校毕业、警校毕业或者部队转业干部构成, 保安通常外聘保安公司, 校卫队大多由勤工俭学的学生、保安学校毕业的人员以及校内部分流动人员构成。我国的安保人员的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多, 但大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没有进行过职业培训, 不符合从业资格要求等。对于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难以实现有效保证, 安全立法势在必行。

1.3 校园安保机构没有执法权限

虽然我国曾规定在高校派驻公安机构, 但这一政策并未得到贯彻落实。使得虽然部分高校确实有公安干警的存在, 但他们并没有有效地执法权, 甚至对治安管理没有处罚权, 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因为执法权缺失, 学校内部盗窃、大家以及其他事件不断出现, 教师学生对安保机构满是意见, 但是安保机构面对这种情况却无能为力。

1.4 校园安全主体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的安全工作涉及面极广, 是一项系统的大工程。减少和预防校园事故的发生, 以及保障学校和学生人身安全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 还是社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家庭的共同的责任。但是人们却往往忽视这一重点。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学校在学生安全问题方面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但是有关的其他主体的责任的规定却不明确, 而且规定不够全面, 政府责任方面更是如此。且安全主体的责任不明需要有效地安全立法。

2 学校在安全立法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2.1 对学生进行适当管理的义务

对学生进行管理并不是指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你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管理, 或者说对每一个学生伤害事故都能成功预见, 学校对学生的适当管理一般指校园内部。对于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外活动或者户外教学活动, 学校也需要承担相应的管理任务。要对危险进行评估, 同时掌握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反的情况, 学校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则会降低。管理义务还包括保障学生不会受到校外人员、其他学生以及教职工的伤害。学校对于可预见伤害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履行自己的管理义务。

2.2 正确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生进行户外学习或者课外活动时, 学校要教授学生充分的安全知识, 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指导的必要性。而且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确保每个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对于道路交通或者学校周边犯罪活动等已知的危险, 这些具有不可排除性, 学校需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指导。学校仅限于在正常的教学活动期间对学生承担起安全保护的责任, 因此在教学活动终止时, 学校要及时告知家长。

2.3 保证设施和场地安全

学校需要对学校内部的场地进行定期的安全检修和维护, 使它们处于可以使用的安全状态, 当学校得知有安全隐患存在于这些场地时, 需要及时采取维护措施, 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对学生责任的承担。除此之外, 校外学生伤害时间学校不承担责任, 如果校园内的某些问题和过失导致学生在校外受到伤害, 学校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学生在离学校很近的地方因为学校的某些设备、设施发生了事故, 学校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如果安全隐患不可预见, 学校不对学生事故承担责任。

2.4 学生安全警告义务

学校有义务在学生有可能遇到危险时向学生提出安全警告。只要学校履行了警告或者告知学生安全风险的义务, 那就表示学生在活动中自愿对出现的风险承担责任。只要教职工没有在活动中人为的增加活动的风险致使学生安全受到威胁, 那么对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的伤害学校不会承担责任。除此之外, 学校有义务将学生想要伤害他人或自己的信息告诉受害者或者学生的监护人。

3 学校如何更好地对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承担

3.1 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要使安全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教学、更要走进学生的头脑, 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 并把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科学制定与安全教育有关的教学大纲, 使用规范的安全教育教材, 将安全知识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作为学生的教育核心, 通过课堂宣传, 分阶段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重点安全教育, 同时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 将安全教育系统开展。

3.2 建立综合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机制

对学生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 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伤害学生事故的发生, 是社会、国家、家庭、学校的共同责任, 只有建立起综合的校园安全管理协作机制, 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参与, 相互配合, 而不是仅仅依靠学校的微薄之力, 明确交通、公安等各个部门在学生安全方面的职责, 保证各部门共同努力, 齐抓共管, 使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真正的做到和稳定, 为学生营造安全美好的教育学习环境。

3.3 安全信息进行公开

学校要提高自己对于安全事故的预警能力。学校要保证及时向学生提供安全建议, 并能够及时发布安全警报, 科学制定安全事故的预防方案, 并将工作计划进行公开。定期对校园的犯罪进行统计并进行实时发布,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学校安全状况的了解, 对必要的安全信息和安全知识的掌握, 在加强自身安全防范的同时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建设, 同时推动了校园安全部门管理工作的推进。提高学校的安全工作的管理效率, 对各种危害校园和学生人身安全的犯罪进行有效地遏制和打击。

4 总结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环境的安全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学校只有明确自己的主体义务和责任, 并对自己义务和责任进行积极履行,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安全, 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而又安全的教育环境, 使学生在人身安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学习, 这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摘要:学校负有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使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保护和被保护关系上升到特殊法定阶段, 这是学校承担这一责任和义务的基础。学校明确自身承担的义务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学校安全立法,学校的义务,责任,措施

参考文献

[1]万华.法治思维下学校安全工作现状调查与思考[J].学校管理, 2016, (03) :24-26.

[2]申建军, 陈江毅.浅谈安全教育在高校保卫工作中的应用[J].才智, 2015, (29) :189.

[3]侯艳丽.无缝隙组织理论视域下高校安全管理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2015.

[4]贺婧.论校园伤害事故的侵权责任[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5.

学校的义务 篇5

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及省、州、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文件、通知精神,有效地落实实施课程计划,使每一位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和提高,提升全体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牛街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的意见》:

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全乡各学校必须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上级关于课程计划的文件,学习关于“减负”的通知、文件和规定,积极领会新课改精神,努力把减负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

二、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供保障;各学校严格要按照“课程计划”编排课表,各年级组、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编排的课表实施课堂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教师因外出学习等需调课应由校长审批后调课,其他需要调整的课程由中心校统一负责安排。

三、加强监督机制,坚持行政领导与教研员进校(定时与不定时)听课制度,随时检查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及时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与课业负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根据现有条件,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正常开展大课间与课外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以社团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为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特长创造条件。

五、精讲教学。各学校教导处必须加强集体备课,面向全体学生,选择更佳的教法与学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充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对减负工作的错误认识,做好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要让他们知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今天减负不是不要质量,不是不考试,也不是社会就没有了竞争,而竞争会日趋激烈,但这种竞争是一种综合素质的竞争,科学文化素质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六、精简学生的作业。严格控制课外作业的布置量,对各学科作业时间做出详细指引,对教师作业布置情况进行监控;各校教导处严格控制课外学习辅助资料的征订数量,原则上,只有九年级允许征订一套教辅资料。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在平时教学中,因人施教,因人设题,作业上既有全体学生必做的基础题,又要有优生提高的选做题,保证优生“吃饱”,又保证基础差的学生“吃得了”。

七、严格控制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正常上学、放学,对学生作业量、考试次数要有明确标准,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一般每学期学校组织期中考查不多于1次,中心校组织检测吧超过1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的课后习题、练习册,要力争在课堂内完成,尽可能不留课后作业,当堂学习、当堂消化和巩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科可适当留少量课后作业,但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5小时;小学一二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作业。学校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了解作业量和作业批改情况,针对问题及时调整,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革考试方法,改变考试难度过大的做法,积极推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实施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评估分层,力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允许学生作力所能及的选择,让学生在自己选择的可接受的平台上,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八、根据学生需求,开展多种适合学生的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如运动会,艺术节,组织学生进行各类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坚持上好每周的活动课程,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活动,组织好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占领课余时间和阵地,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及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健康心理,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加强意见反馈,认真听取学生与家长的意见,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九、学校要有秩序安排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不得随意将学生停课或选择性的不让学生上有关课,不得随意将学生赶出教室或让学生站在教室门外,要确保学生的上课权益。

弥渡县牛街乡中心学校

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

学校的义务 篇6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实施相关措施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的动态过程。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具体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主要存在10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岗位设置交叉重叠,未能形成有效制衡。

某些学校出于人员编制原因考虑,出现由同一人承担多項工作的情况,这其中就出现很多不相容职务于一身的情况。岗位分工上缺乏相互牵制,导致内部控制制衡机制失效,给贪污舞弊行为的滋生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学校的资产安全面临很大的隐患。二是财务部门没有参加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三是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正确行使职权。目前,学校对财务人员的奖惩机制的建立尚未完善,对其考核、奖励、晋升缺乏,工作成果难以得以有效肯定,人为地使其在工作中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四是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容易滋生腐败行为。一些学校领导“一支笔”支出审批,不管资金大小,都是“一支笔”在搞“一言谈”,缺少第三者监督的一种专权行为;某些学校审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这项制度是对领导决策事项合理性的规范,但缺乏科学性;超范围列支现象屡见不鲜。五是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采购成本增加、资产利用率低。六是固定资产管控不严,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存在采购验收环节薄弱、管理不严、没有实行定期盘查、没有及时进行账物核对等问题。七是财务报告质量低,不能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八是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导致预算流于形式。九是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易引起职工不满。十是授权不严谨,易产生责任推委。

二、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部控制的措施

1.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

学校应明确内部岗位职责分工,建立职责分明的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轮换制度。单位内部岗位的设置应当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等。出纳等关键岗位人员应定期轮换。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乡镇中心学校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会计监督工作,学校报账员不得单独经办经济业务事项,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

2.加强财会部门在内部控制实施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是在工程立项环节,学校应当组织财会等部门的专家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出具评审意见,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在工程造价环节,学校应当组织财会等部门的相关专业人员对编制的概预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查编制依据、项目内容、工程量的计算、定额套用等是否真实、完整和准确。三是在合同履行环节,学校财会部门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审核后办理结算业务。

3.努力做好会计基础规范工作

一是建立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会计人员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强化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必然要求。会计人员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除了自身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外,其所在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支持会计工作,改善执业环境。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业务培训,建立起个人、学校、财政三位一体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长效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绩、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综合考核,奖优罚劣,充分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二是大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会计业务委托制。实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实行“校财局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再保留本学校会计人员的编制,而是聘请会计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在县级统一完成会计工作,各乡镇、学校只设报账员。其原因在于:会计中介机构是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开展业务的民间实体,受会计师协会领导和管理,依法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通过国家有关考试获得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业务能力强,工作规范。另外,它与聘用单位之间只是工作关系,具体承担会计工作的受聘人员在人事上不受该单位的领导控制,也不受主管财政部门的控制,在承办业务时非常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可减少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专项检查工作。

4.建立对货币资金控制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最容易引发舞弊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人员锒铛入狱。在办理资金业务时,要严格遵守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全过程业务,严禁将办理资金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集中一人保管。对于重大货币资金支出,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要建立货币资金审批责任追究制度,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 1000元(含1000元)以上的经济业务应当办理转账结算。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一般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尽量减少使用现金。增强学校领导财经法律法规意识,严格按相关规定、标准开支。

5.建立严格的采购控制制度

实物资产的采购应建立申请、论证、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程序。内部各部门或学校需要采购实物资产时,应提前向学校指定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对于未申请、未审批或验收不合格的采购,要拒绝付款。为减少采购过程造成大量的人力浪费,可在每学年春、秋两季开学初实行县域内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所需物资进行集中采购,特别注意预算中采购计划的执行。

6.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实物资产需要报废、出售、外借、调拨等处置时,应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严格审批。重要实物资产需要变卖、报废时,还应经使用人员、技术人员、财会人员、主管领导逐级审核、审批和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需要交财政部门集中处置的,应按财政部门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固定资产增减应根据相关资料及进作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

7.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

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财务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随意进行取舍。

8.加强预算管理

一是提高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各中小学校领导尤其是财务工作主管领导要充分认识预算管理重要性,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切实作好预算工作,以预算管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科学编制预算。中小学预算反映了学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涉及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在编制学校年度预算时,应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总务、财务和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民主理财,确定预算建议草案,保证清晰地反映学校所有收支项目,做到完整准确,公开透明。预算内容要全,要把学校维持基本运转的日常经费和保证事业发展的经费全部纳入预算;预算数据要实,各项收入的来源要可靠、稳定,支出要有依据、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收支平衡,不留缺口;预算安排要细,每项收入、支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人员,政府采购细化到具体时间;预算使用要严,应该用于公用的不能用于人员,应该用于建设的不能用于运转,应该用于学生的不能用于教师,要保证学校的每项资金都严格按批准的用途使用,发挥各自应有的效益。四是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建立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的中小学预算管理监督机制。学校内部应建立起财务部门监督和全体教职工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督机制,财务人员对超预算的支出项目不予办理;学校年度预算、决算以及每季度的财务报表信息,要在校务公开栏上予以公示,接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学校教代会对重大经费项目支出情况进行“听证”和质询。加强外部监督,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加强对学校财务检查和监督,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应依法处理。

9.加强校务公开制度建设

学校管理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管理,从宏观上说,应为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服务,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从微观上说,应直接为师生服务。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促进学校领导班子勤政廉政,有利于增强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参政议政意識,提高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使校长负责制成为真正的民主与集中结合的决策制;使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得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10.严格授权审批制度

学校必须建立授权审批体系,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授权机制。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作者单位

大理州鹤庆县教育局

学校的义务 篇7

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 是党和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本质是对教师用人制度的改革, 从“身份管理”走向“绩效管理”[1];也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对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推行中也存在着不少难点和矛盾, 需要不断地予以探索和解决。

一、绩效工资的涵义

绩效工资 (Performance Related Pay, 简称PR P) , 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 (Appraisal Related Pay) , 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 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 以企事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 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 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2]

在我国, 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其中,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代替了原来的固定工资和活工资, 目前已经执行。绩效工资是代替原来的各种津 (补) 贴和奖金, 主要是以岗位聘用为重点, 以岗定薪, 把绩效的考核作为工资分配的核心。岗位工资与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相对应, 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与工资分配紧密结合在一起。

此次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的绩效工资, 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 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 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 (并非教师个人绩效工资总和的30%) , 在考核的基础上, 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绩效工资中一般要计入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

二、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此次绩效工资改革仅仅是拉开了人事制度改革中薪酬分配体系建设的序幕, 后面的路还很长, 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一一解决, 如合理设置岗位的问题, 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的问题, 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和绩效工资并轨运行的问题等。

(一) 岗位设置与现实中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的冲突明显

1. 原有的职务晋升条件不再适应现有的教师学历水平

原有的教师职务晋升条件是十几年前制定的,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小学和中学教师的学历水平一般为中专或者大专, 晋升职务的起点低、年限长, 不会造成中、高级职称的大量积压而得不到聘用。从2003年起, 第一批扩招的本科毕业生开始就业, 本科层次的见习期教师越来越多, 最近三年里, 又增加了许多硕士毕业生。按照国家的职称评审标准, 本科生毕业工作6年后便有机会获评中学高级职称。在这种学历背景下, 高、中级职称的教师数量会快速膨胀。如果一位老师利用6~10年的职业生涯而取得了高级职称, 后20年的工作中, 职称将没有提升的余地, 这会造成部分教师的不思进取或者工作的敷衍了事, 不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本身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有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方式仅仅是书面审查, 提供考核状况、论文和获奖情况便可以申报, 只要符合一些预设的简单要件, 便可以通过评审, 并且通过的比例极高, 一般为80%以上。这种书面评审方式表面上看是实体审查, 但最终仍然是程序性审查, 其审查的对象仅仅是规定的几个要件。这样评审的结果很容易脱离教师工作的真实状况。

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偏多未必不是好事, 但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问题上, 采用的是评聘分开的制度, 拥有高职称不一定会拥有相应的待遇。如果这些教师长时间得不到任用, 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情绪影响和心理负担, 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国家给出的高、中、初级的比例为1:4:5, 这样的比例是根据全国的平均水平给出的。但在大中城市中, 中、高级教师的比例明显偏少, 需要等到一部分教师从现在的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上退下来, 其他拥有相应职称的教师才能够顶上去。这对现有的教师岗位状况有一定的冲击, 也给学校组织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 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和调动教师积极性之间不协调

奖励性绩效工资包括了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 在分配中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而通过认真分析我们则会发现, 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等常规性奖励经费占据了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大部分比例, 能够真正用于奖励教师创造性劳动、鼓励教师做出突出成绩的经费比例并不宽裕。这种制度下, 激励的效果很难覆盖到全部教师, 对于部分安于现状的、已经取得最高职称的教师来说, 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

(三) 教师评价体系建设难度不小

绩效评价是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和前提, 而教师管理的一个国际性难题就是教师评价, 这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密不可分。教师工作过程的独立性、创造性和教师工作结果的滞后性为教师的评价带来巨大困难。目前, 全国各地都在尝试对教师评价进行改革, 尝试把素质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考核的内容, 但截至目前, 并没有一个公认的量化标准来检验。

在实施绩效工资的背景下, 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重新提出来, 并且要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原因是评价结果直接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涉及教师工作的引导和促进、涉及检验国家设置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到等诸多因素。

三、对绩效工资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一) 改革现有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制

教师队伍中具有高、中级职务的教师数量偏大已经成为事实, 并且仍然有大批的教师等待晋升高一级职称, 在这种状况下, 绝对地实行1:4:5的比例进行岗位设置, 矛盾是明显的。建议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化解。

一方面, 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 按照目前实施绩效工资测算的工资总额不变, 合理提高高、中级教师聘用比例, 在提高后的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的基础上重新确定各级各类教师的工资总额和分配办法的总体思路, 逐步缓解聘用压力, 均衡以后再做适当调整。

另一方面, 改革现有的职称评审制度, 中级及以下职称的评审权建议下放到区县一级, 在评审标准和方式上尽量加入可以量化的要求, 以达到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来指导教师工作的目的。在评审程序和要求上, 实行从严、透明的方式,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严格限制通过比例, 以达到人才筛选的目的。中级及以下职称的评审下放到区县, 一是有利于实现评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是有利于控制本区域内的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 三是有利于对教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二) 合理调整奖励性绩效和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比例

奖励性绩效工资是从工资总额中抽取的部分, 也是用于教师的, 如果个别学校或者地区具备了相应的条件, 可以考虑适当放宽, 以赋予学校更多的调节和组织权利, 建议放宽比例以5:5为限制。地区或学校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具备科学的评价制度;二是绝大多数教师拥护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三是教师评价组织建设完备且公平公正。以上几个条件也是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必须做到的工作, 如果有学校和地区达到了一定的管理水平, 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是可以进行探索和尝试的。

(三) 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

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绩效工资改革的初期, 岗位设置及考核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 教师关注的是自身利益的得失损益, 而教育管理者则应该更加关注公共利益的增益。应该立足于教育事业的公共服务特性, 加大考核权重, 避免把“治病救人”考核成了开“大处方”“大检查”, 避免把“教书育人”最后考核成小学狠抓检测成绩、中学狠抓升学率, 回归到唯分数论的老路上去。[3]

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设必须是在学校、教师和学生逐步探索、相互反馈和影响下逐步建立的。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区域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反映了它的管理水平和运行状况, 也能不断地激发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必须处理好真正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与发挥绩效工资激励作用的关系。要对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进行判断和分析, 使其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绩效工资改革加速, 评估体系至为关键[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9-4.

[2]MBA智库百科.什么是绩效工资[EB/OL].http://wiki.mbalib.com/wiki/%E7%BB%A9%E6%95%88%E5%B7%A5%E8%B5%84.

学校的义务 篇8

一、新《义务教育法》对学校体育课堂人数的影响

新《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 不收学费、杂费, 由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此次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对学生人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入学率和辍学率上。据有关资料显示, 当前较先进的地区小学入学率达到99%以上, 全国小学平均入学率在95%, 中学的入学率达到90%以上, 高中入学率在52%左右。但是在贫困地区, 特别是山区小学入学率在60%多, 中学入学率在30%多, 而高中生则寥寥无几。辍学率也是影响学校人数的重要问题, 小学阶段辍学率为0.8%, 初中阶段辍学率为4.6%, 将入学率和辍学率综合起来看, 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学生约85%。学生辍学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学费问题, 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 随着学杂费的减免, 学生的入学率会有所提高, 辍学率会有所减低, 特别是农村, 这样学校的学生人数将会增加。

入学人数的增加将导致班级人数增多, 目前中小学校大部分班级人数都在50~70人之间, 也有相当的班级人数超过90人, 甚至过百人, 难以想象这么大的班级上体育课会是什么样的。这样会使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短缺, 影响体育课的质量。

二、新《义务教育法》对教师队伍的影响

1. 新《义务教育法》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新《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规范从业, 持证上岗是新《义务教育法》又一要求。从学历水平看, 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 城市78.01%、县镇67.17%、农村47.49%;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 城市62.44%、县镇34.5%、农村24.34%。年龄结构上, 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 城市、县镇、农村小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分别占57.83%、51.44%和41.02%。城市中小学教师大部分是近几年通过考试取得了教师资格证, 而农村目前大部分教师尚无教师资格证, 新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将规范教师队伍, 使每个教师持证上岗。特别是农村体育教师, 有的小学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 体育老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笔者认为, 中小学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由专业化程度和水平最高的教师任教。要取得资格证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考试, 考试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些能力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特别是普通话、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 新《义务教育法》将有助于稳定教师队伍。

近年来, 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 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 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尚不足7%, 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教师占93%以上;中老年教师不足20%, 40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 这一结果提示, 今后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调查还表明, 近三年来体育教师减员的比重约为11.15%, 相当于每年减员近4%。体育教师减员的的主要原因是地位低下、工作劳苦而酬劳低等。新《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 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这一政策将会有效稳定教师队伍。

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使教师的待遇有了一定的保障, 随着政府采取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各项措施, 相信教师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都会有明显的提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个好的教师可能影响学生的一辈子, 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前提。

三、新《义务教育法》对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

1. 新《义务教育法》为体育课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多年以来, 中小学教育一直沿着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 教师评价学生一切以学生的分数为唯一标准, 这样一来, 使学生不得不全方位地适应应试教育。由于考试指挥棒的指引, 使学生的知识和兴趣受到局限, 形成了以考题为知识范围的学习方式, 这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使中国教育体制教育出的学生都比较类同。而新《义务教育法》规定, 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 这就要求学校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学校, 体育活动是发展身体素质的主要手段, 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是主要的锻炼组织形式。体育课在应试教育主导的环境下不被重视, 随着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这种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保证学生的身心得到同步发展。

2. 新《义务教育法》将保证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 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 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国家要求中小学生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当前, 全国的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自主锻炼和课间操进行, 课间操是强制性的, 而课外体育活动是自主性的, 当前中小学生能经常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尚不多, 所以根据要求, 学校应该安排课外活动, 保证每个学生每天锻炼至少一个小时。新《义务教育法》有规范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

四、新《义务教育法》对特殊学生的影响

新《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 (班) , 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目前, 如果是身体残疾, 智力正常的学生, 一般随正常班就读, 不过就残疾儿童体育教育这方面, 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往往是让学生免修, 其原因主要是:第一, 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素质和实践经验不足, 没有对残疾学生起到全程指导体育康复锻炼;第二, 缺乏相应的体育器械。新《义务教育法》推行后残疾中小学生在大部分地区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 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以上, 随着新《义务教育法》的进一步推行, 残疾中小学生的入学率甚至会更高。如何使残疾学生得到与自己肢体残疾相适应的体育教育还是一个新课题, 学校体育工作者有义务建立一个从科研到实践的一个长效机制。建立特殊的残疾人学校是解决残疾人上学的有效途径, 但这需要教师高度的责任感。

五、新《义务教育法》有利于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

长期以来, 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山区, 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就体育设施而言, 由于整个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体育一向在学校不被重视, 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投入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当然就达不到要求。不要说小学, 就是一些高中生在学校也很少上正规的体育课, 一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 一个学校只有一个篮球, 一些偏远山区根本就不开展体育课, 学生对体育几乎是一无所知。体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体育设施将得到改善, 但要彻底改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后, 政府将会对基础教育加大投入。

六、新《义务教育法》有利于保障教育经费

《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至四十九条就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和保障做了专门的规定, 而在第五十条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义务教育法》用了八条规定来保障义务教育经费, 充分显示了新义务教育法要保障经费落实的决心。并且第五十一条还专门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违反规定的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完善, 滥用教育经费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义务教育经费会逐渐得到真正的落实。近年来国家要求农村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的办法, 解决了农村教使师工资被挪用或者拖欠的问题, 这充分说明了义务教育法对经费保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义务教育法.1986.

[2]中华人民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版.

学校的义务 篇9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 并为全体成员所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方式, 它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精神底蕴, 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基。从本质上讲, 学校文化是一种具备系统性的组织文化, 是一个由若干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形态组成的系统, 包含了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它对师生思想的引领、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所特有意识形态。对于学校来讲,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统帅, 好比人的大脑, 统管全局, 也是学校最高层次的思想和战略系统, 具备俯察学校现实, 提出个性化的学校价值观、统领并指导学校行为和视觉、环境系统的功能。

精神文化内含两个领域:一是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它本着人性化、个性化的原则, 对核心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学校的管理观、用人观等各项内容进行提炼和升华, 塑造全新的价值体系;二是学校的事业取向, 包括学校的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及品牌的确立等。学校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展示出强大的内聚力, 它能够把学校所有成员都团结在这面精神的旗帜下, 真正发挥鼓舞士气、凝聚师生力量的作用;它能使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 齐心协力, 服从群体, 服从大局。

其实, 学校教育的过程, 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精神, 为师生的生命成长铺垫底子的过程, 师生在学校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下, 获取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观点、生成智慧、积淀文化, 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2、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 主要指学校行为所显现出来的个性和精神, 规范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它好比人的四肢, 有着保障学校文化顺利推进的功能。行为文化包括学校组织的发展战略、运作方式、工作行为, 组织成员的的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交际方式等。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 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改变师生的生命状态, 其效果的呈现方式是师生的各个方面, 尤其是学生的精神状态、文明举止、行为习惯。积极健康的学校行为文化展示的是“教师儒雅, 学生文雅”的精神风貌, 相互间懂得谦让, 懂得尊重, 懂得珍惜, 懂得关爱。

行为文化建设, 最难的是课堂。如何使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 是行为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行为文化建设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场”。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体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生命体彼此分享阅历、情感、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个“生命场”里, 蕴含着人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生命境界等持续不断生成的能量, 这是一个渐进的生命体相互作用和相互推进的、彰显生命光彩的过程。

3、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的构建包括核心制度和外围制度。当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学校最应该关注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看, 核心制度应是对学生的发展, 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直接影响的制度, 如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生评价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等。而学校其他内部管理制度, 如后勤管理制度、社区参与制度都是外围制度, 它们都是为核心制度服务的。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 制度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但科学的积极的制度建立, 能降低“风险”, 促进“发展”。学校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是制约学杖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因素, 中层干部是其中的关键性因素, 学校领导则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因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按照“依法治校、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部署实施学校制度建设, 解决制度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确保规章制度顺利运行。

4、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在物质环境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 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载体, 体现一定的价值目标, 审美意向, 是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 健康的学校物质文化, 可以鼓舞人、激励人、濡染人, 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和保证。一方面, 人建设并创造了物质环境, 并通过活动使物质环境打上人类思想的烙印;另一方面, 人又是物质文化的受用者, 时时刻刻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成员智慧、力量、集体感的象征, 它使人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物质文化的基础是环境文化, 它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文化, 它的存在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的硬件设计形式、学校环境建设理念、学校物质资源配置方式等属于物质文化关注的要素, 学校应按照“清新、高雅、和谐、开放”的原则, 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 让校园充满艺术性、教育性, 体现校园独有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学校文化的培育

学校文化产生于学校自身, 是由内而外生成的物质环境、文化气氛和精神氛围, 也是学校全体成员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导向和塑造, 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大, 最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但学校文化不是自发形成, 而是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淀, 与时俱进。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 如何将学校的文化碎片加以整合, 将其提升为文化的整体, 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打造学校品牌形象的关键。

1、继承传统是基础。

当人们走进一所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学校, 一定会时时处处的感受到文化的存在。从学校的建筑、布局到教职工、学生的一言一行, 再到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都会明显感受到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力量的存在。

对学校文化的培育, 需要继承和创新, 既可以从传统出发, 考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个基础, 也可以将学校文化根植于当地的自然面貌、地缘特点、办学历史的背景之中, 用文化创生理念, 用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笔者工作的大足区龙岗一小, 其文化主题“蒙以养正”, 就是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出发, 从历来被称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周易》中提炼得来, 同时, 又将之融入“尚雅习正”的校训之中, 将学校倡导的养成教育以传统文化定格, 并充分结合学校的自身实际, 坚持与时俱进, 更新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进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实现了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的历程。

2、以人为本是原则。

学校文化的培育, 核心要素是关注人的成长和发展, 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是学校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所学校只有拥有优秀的学校人本文化, 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才能凝聚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学校品牌。

实践证明, 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力。比如,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只有关注了人的客观实际和现实需求, 才容易内化为师生的行动准则, 并一以贯之。一所学校形了成自己特有的文化, 学校每一个成员都会因获得学校这种文化滋养而成长起来。当一代代师生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 带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 同时也带走了学校特有的文化烙印。更重要的是, 只要这片特有文化的土壤还存在, 这种文化就会不断积淀并更具影响力, 就会影响更多的人从这里成长起来。

3、全员参与是保障。

学校文化的积淀非一朝一夕之功, 也非一人一事之力, 是全校师生广泛参与, 长期累积的过程, 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学校文化主旋律中的一个音符, 进而凝聚力量, 释放魅力。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 也是学校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需要增强文化建设的紧迫感、使命感和对本校文化特色的自豪感, 通过课程与活动实现学校文化的的传承和创新。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既是学校文化的参与者、体现者, 又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离开了学生, 学校文化就失去了继承性, 不再具有生命力。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 不仅要看对学生的影响程度, 还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通过有针对性教育活动, 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创造潜能, 使学生在感动和感悟中, 在感染和启发中, 形成弘扬学校文化的自觉性。

三、学校文化的提升

一个备受人们尊敬爱戴的人是靠人格站立的, 同样, 一所誉满社会的学校是靠其文化内涵站立的。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师生能经常受到文化的激励和熏染。因此,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学校文化力, 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巨大能源。

1、营造环境, 重“熏染”。

一所充满魅力、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 一定有着高品位的育人环境。作为一种育人的基础途径, 打造物质环境文化是打造文化校园的基础, 学校建筑与景点设置, 需要从美化、教育化、艺术化入手, 大环境到小细节都要精心设计和安排, 传递学校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想, 彰显学校文化的熏陶功能。学校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规划要科学合理, 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要以爱国主义教育、文明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教育为总目标精心设置, 一处精美的雕饰、一块特色性的标志牌、一道人本化的警示语都要融校园、家园、乐园、公园于一体, 努力创设“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石皆可育人、每一面墙壁充满文化、每一个角落陶情励志”的具有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2、挖掘理念, 重“引领”。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 它不是飞来之石, 而是根植学校沃土的一株长青树, 越是挖掘提炼, 越是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基于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是将学校的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 将学校精神和校园环境结合起来, 它的原创性是任何“整容”“嫁接”所不可企及的。

有什么样的理念, 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学校的发展方向是由校长、老师与学生共同构成的理念体系所确定的, 因此, 学校理念的确定, 对学校的整个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代表了学校的传统精神, 代表了时代对教育的期待和呼唤。学校的魅力在于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浓厚的文化气息。一所充满理想、洋溢人文气息的学校一定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它是熏陶、引导全体师生情操无形而强大的推动力。在理念文化的提炼与彰显中, 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 明确办学方向, 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确立独具特色的校训、校徽、校歌, 使之成为凝聚学校的力量, 激励广大师生齐心协力, 开拓进取。

3、组织活动, 重“升华”。

学校活动是学校办学理念外化为广大师生员工行为的最有效的途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 精心组织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领学生全面成才、学生乐于参与、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普遍性、高雅性、自主性, 突出学生为主体, 形式丰富多彩, 内容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 通过活动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 真正有生命力的学校文化, 应该是基于学校, 生成于学校, 并发展于学校。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它对于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优化管理策略、提升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教化之本, 始于学校;学校之名, 在其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学校文化对师生思想的引领、情操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刘效连, 刘玉平, 《学校文化策划——理论与实务》.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年.

[2]陶西平, 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J].基础教育参考, 2007, (12) .

学校的义务 篇10

1 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义务涵义

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理解大多数学者没有太多的区别,简言之,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在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造成的学生人身和精神方面的损害。其中,学生的理解应当包括了未成年的中小学学生和大学生,有的学者认为只包括了未成年的中小学学生,而不包括了大学生[1]。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和学校未尽到其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的结果。不同专家对安全保障义务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本质并没有区别。所谓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指在社会活动中的相关人员应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防止或者免除危险的发生,危险发生后应当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防止危险的扩散[2]。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安全保障义务也做了专门规定,指管理人和活动的组织者对参加人的人身安全有保障的义务。安全保障义务的产生主要针对的是活动的组织者,没有考虑到活动的参加者个人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当然如果活动参加者个人没有尽到其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发生伤害事故,活动的组织者可以免责。

因此,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义务是指学校和参加学校体育活动的学生应尽到各自的注意义务,防止伤害事故发生,及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相关补救措施的义务。包括了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和学生自己的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其学校安全保障义务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2 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义务产生的依据

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义务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产生和发展的。

2.1 体育活动风险理论

学校体育活动和一般的体育活动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其必然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和开展及风险的发生最为熟悉,特别是体育教师的学校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经过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培训,对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危险有预见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采取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即使事故发生了也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如果学校和体育教师未尽到其应尽的注意义务,一旦发生了伤害事故,造成了学生人身伤害,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总之,学校体育活动的风险性要求学校和体育教师尽到其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将体育活动的风险降到最低,确保学校体育的顺利开展。

2.2 道德信赖理论

学校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教书育人,育人包括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身体教育,当然包括了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师被誉为“辛勤的园丁”和“阳光职业”,从道德层面上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当保护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免受伤害。而且,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是家长对学校的信赖,如果没有这种信赖家长完全可以在家中自己教育子女,同时家长也完全信赖学校能够保证子女的身心安全。就学校体育而言,家中也知道参加体育活动就有受伤的可能性,但是家长相信学校和体育教师有能力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即使事故发生了也有能力将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2.3 学校体育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及教育政策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对学校和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保障义务都有具体规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了,宪法、民法、刑法、体育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及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政策条例包括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国家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单独或者联合颁布实施的相关政策等。

3 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义务具体包括了学校方面的安全保障义务和学生个体应尽的安全保障义务,学生个体的安全保障义务主要与学生的行为能力有直接关系,我国民法规定了按照年龄划分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学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成年学生是完全行为能力者,行为能力不同个体需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就不同。学校安全保障义务是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义务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了以下内容:

3.1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的安全保障义务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场地、设施及体育器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有较大的比例是由于场地、设施和器材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及体育教师在体育活动开展之前未进行检修,以至于造成了伤害事故。学校作为场地、设施和器材的管理者,有义务保障其安全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体育法中也明确提出了学校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具体策划者和实施者,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前和开展中应当对所使用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进行检查,只有在不存在安全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开展体育活动。

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学校所提供的场地、设施和器材应当与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学内容需要的条件相符合,提供给小学生的篮球架的高度不能与大学生的一样,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在适当的场地上进行,比如有很多学校足球场地的匮乏,在水泥场地上足球课,这就违背了场地的安全保障义务,导致学生受到伤害,学校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3.2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安全保障义务

尽管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以促进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意识的开发为根本,但是并不是任何运动项目和教学内容都可以引入体育教学中,必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比如在小学阶段就不适合长距离的运动项目。同时,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也要负荷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身体状况安排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是保证体育锻炼效果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的前提条件。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安排的不适当和运动强度安排过大导致了许多伤害事故的发生。

3.3 学校体育安全教育义务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也与安全教育义务的缺乏有较大的关系。安全教育是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体育教师在课前就应当进行安全教育,强调体育活动必须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这是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但与体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也是相符合的,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宽松的衣服,容易做体育活动,体育项目的开展需要学生穿上适合的运动鞋。其次,应当强调衣服的口袋中不应当存放危险性的东西,比如有小刀及钥匙等利器的存在也是较大的安全隐患。最后,结合体育课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安全教育,比如:铅球课和铁饼课或标枪课等安全隐患较大,更应当做好安全教育和教学组织活动。

在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开展的体育竞赛的过程中也应当注重安全教育,比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有的学生喜欢跳起双手抓篮球架和足球门,这都足以导致严重的体育伤害事故,进行安全教育之后,学生又擅自为之导致事故发生的,学校已尽到安全教育的义务,不再承担责任。

3.4 卫生安全保障义务

学校体育提供的场地、设施及器材应当符合相关的卫生安全要求。学校应当设立必备的学校医务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一旦出现伤害事故,可以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然后再进一步治疗。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有一部分由于没有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而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与学校没有设立必备的医务室,或者相关义务人员没有行医的资格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学校也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存在的不适合大运动强度的先天性疾病等,由于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占较大的比例。即使学校不进行体格检查,体育教师也应当在接手新班级之前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询问,以掌握哪些同学有先天性的疾病,以便于在体育活动中进行适当的安排,如果学生自己不表态,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和学校免责。

4 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义务的违反

学校承担的学校体育安全保障义务是法定义务,其违反必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学生个人违反了其应当承担的安全保障义务,学校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学校承担违反的法律责任的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还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学校承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原则做了规定,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学校应当举证自己在事故的发生中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限制行为能力学生和完全行为能力学生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学校只根据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杨立新.学生伤害事故及其责任研究[J].审判丛刊,2002(5):1-8.

[2]杨垠红.侵权法上作为义务—安全保障义务之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37.

学校的义务 篇11

一、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存在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改革涉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管理与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改革等诸多方面。由于收入分配的调整最终影响到学校管理体制的改变,实现教师从“公家的”向“为公众服务的”理念转变,所以实施时间不久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1.绩效工资改革指导实践可操作性不强。实施绩效工资考核是一项复杂艰难的工作,这涉及到学校的校长、教师和行政后勤教辅管理人员。就目前情况来看,从中央、教育部和广东省、广州市制定的相关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指导文件意见中,都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一些宽泛的方法和建议,没有具体的实践可操作性。由于仅仅是指导性文件框架,广东省要求各地市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各地市又要求各区县出台具体考核细则,然后各区县要求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最后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最终结果反而就是出现了绩效考核方法和细则模糊不明、相互推诿、相互观望和长久等待的不良局面。从实践层面来看,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考核存在着评价模糊或过度量化的倾向:一种工作偏向是认为教师的工作不是流水作业,教师的育人工作很难完全用数据来衡量,进行教师工作绩效考评以质性评价为主,忽视了量化评价结果的运用,结果不能让老师们信服;另一种工作偏向是强调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以绝对化评价为主,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务考核甚至精确到“每分钟多少钱”,进而走上过度量化的不求过程的轨道上去了。

2.奖励性绩效工资评价指标考核体系不完善。在区县范围内,奖励性绩效工资评价指标考核办法基本上是一校一案,显得十分混乱,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基层学校教师矛盾的下移。有些义务教育学校根据所教课程、满工作量课时数进行奖励性绩效工资评定,教授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奖要高于其他课程的教师(特别是没有中考会考、小升初测评任务科目),这样就不利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甚至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有些学校还设置了名次奖,即奖励学生成绩好、考试排名靠前的教师。由于目前素质教育方面的绩效相关信息量较少,同时也缺乏明确的考评指标,因此绩效工资很难对非中考会考、非小升初测评科目教师形成激励作用。而现实中,应试教育的绩效考评指标往往更易于掌握,比如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考升学率、平均分名次等,这就导致了绩效工资仅同这些考评指标挂钩,从而强化了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应试教育导向。

3.教师绩效工资异化为过度集权。在一些区县,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分配方案出现了偏行政、轻教学的现象: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一线教师待遇,可能还不如二十多岁的学校团委书记;学校行政人员最高绩效工资甚至可达一线教师的3.5倍。一线教师获益不多,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响。教育的过度行政化,导致了学校领导在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中掌握了绝对主动权。校长是政策实施的对象,同时也是政策实施的一个主体;校长既在被考核的范围内,也在参与制定学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方案。这样,学校领导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毫无疑问地导致了绩效工资获益中领导多老师少、甚至拿教师的钱填充学校领导口袋的不良现象。

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路径

在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要深刻领会“绩效”二字。绩效中的“绩”,指的是工作业绩,注重数量;“效”指的是工作效果,注重质量。所以,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理念,制定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健全绩效工资反馈机制。

1.团队化激励,建立促进合作的绩效工资机制。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奖金机制在促进教师努力从教的同时,也引发了同校同级教师间的互相打压和恶性竞争。为消除不利竞争的可能性,绩效工资实施时必须要有一部分资金是用来嘉奖以部门、级组、科组或整个学校为单位的集体,这样有利于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教师也可以自发组织专业学习小组或自然组成备课组,每组大概五六个人,由于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小组内一个教师的进步就能同时提高其他教师的工作绩效,最后体现落实在工资绩效上。比如某班一个学生获奖,相关科任教师或同科组、备课组教师均可获得绩效的加分。这样既能最大化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最大化教师的绩效奖金。

2.参与性决策,确保绩效考核体系的多元与民主。为了保证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评价时,应当采用多途径、多主体的评价方式。除了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外,家长、学生、社区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应该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参考内容。在提高评价民主性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增进评价内容和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要力求通过简便易行的方式把教师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充分体现出来,使绩效考核能借助外部规范要求与教师内在自我发展需求的双重激励作用,满足全体教师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动态化机制,保障教师合理申诉权利。由于同一区县地域内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以及同一学校不同班级之间在学生素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仅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的绩效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要建立公正且动态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刻不容缓。同时义务教育学校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价反馈和交流机制,给教师提供合理的申诉程序和申诉机会。绩效工资应该是有助于促使教师积极提高工作绩效,而不能成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威胁教师的手段。在考核结束后的一定时间内,学校要进行公开公示,应该给予对考核结果不满意或者认为考核不合理的教师以申诉的机会。因为正当的考核申诉程序不仅是国家对考核工作民主化的要求,也是使绩效考核发挥应有作用的一个必要措施。

学校的义务 篇12

一、政府对学校安全立法的影响

我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 义务教育的现状仍旧十分的严峻。在呼唤加强学校安全的同时, 也在反思在学校安全立法中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我国义务教育法种指出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都可以向国家机关提出举报。对于违反义务教育法, 妨碍义务教育的实施, 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是教育行政部分的人员都应当引咎辞职。这也是政府责任的一种体现。

义务教育法中对社会监督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对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包括人民政府, 任何公民都有权向国家有关机关进行检举和控告。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主要是政府以及有关部分的主要责任, 对于政府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可以向上一级的人民政府进行检举。对于政府有关部门人员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可以向上一级的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学校作为展开教育活动的机构, 对于学校未按照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展开教育活动的行为可以向当地的教育行政部分进行检举和控告。义务教育法第九条第2款关于政府人员引咎辞职的规定, 其主体为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在《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中指出不同的辞职类型以及因工作失误造成对社会恶劣影响的事件, 负有主要责任的政府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失职, 连续或者多次出现重大的责任事故等负责的政府主体需要引咎辞职。

二、明确政府在学校安全立法中的责任和义务的必要性

(一) 作为公共管理组织的义务

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认为,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契约的形式将自己的权利委托给政府, 政府代替人民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在社会契约中, 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了一种双向的相互控制的关系。一方面公民要服从于政府的管理, 另一方面政府要向公民负责。因此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人员, 有责任和义务完善国家的法律, 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人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政府对学校安全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源于政府权力的本源。学校的安全受到威胁, 意味着人民的公共意识受到阻碍, 也意味着政府没有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二) 履行法律法规关于政府责任的规定

在《义务教育法》中对人民政府的责任和有关部门的责任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各级的人民政府以及有关的部门有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环境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社会和周边环境。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责任的明确主要是对学校治安责任的明确。在《义务教育法》的第52条中规定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对学校的校舍以及周边的安全等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更新, 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校舍, 上级的人民政府有权利对其勒令整改, 情节严重的行政处分直接负责人。《义务教育法》实施后相应出台了一些校园安全管理办法, 对安全的规定进行配套实施, 对地方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政府作为校园安全事件的主要责任人, 其承担的责任是依法治国的必然, 各级的人民政府以及有关的部门必须全面履行学校的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

(三) 适应安全问题转向的需要

学校的安全问题涉及到校园的内部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学校的建设、校舍的安全以及学生发生意外伤亡事故等。在学校的安全事件中, 责任的主体大多为学校、教师和家长。近年来随着学校安全事件的频发, 社会的关注度也逐渐的高涨, 学校安全事件的发生与社会有着很大的联系。学校的安全问题不仅仅牵涉到学校和教师, 而且与政府的的责任也具有很大的关系。学校安全问题由学校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 政府需要发挥自身的公共管理职责, 倡导社会的各个部门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的环境。

三、在学校安全立法中政府的责任类型以及提升途径

(一) 政府的责任类型

政府责任构成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一种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 政府以及公职人员在整个社会中履行自身的相关职责和义务, 也就是法律和社会所要求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政府应当履行好自身行政能力的发展, 表现出对公共利益的热衷度和忠诚度。在学校安全立法中, 政府的责任一般包括政府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三种类型。政府的政治责任是在学校的安全管理中, 政府有义务在建设社会体制, 完善经济发展以及一系列的社会制度等方面为学校的安全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为学校的安全提供足够的经费以及制度等方面的支持。政府的法律责任是在学校的安全管理中政府需要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的立法, 做到有法可依。政府的道德责任是在学校的安全管理中, 政府有责任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 开展各种道德建设活动, 在社会中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同时为学生的成长建立各种的心理咨询以及矫治机构, 减少社会犯罪的发生。

(二) 提升政府责任和义务的对策

1. 致力于社会建设, 提供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和谐社会作为现阶段共同的奋斗目标, 和谐社会意味着稳定, 公平、和睦。首先, 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为社会的医疗、住房以及教育等问题, 政府应当关注民生, 为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解决底层社会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再次政府应当引领社会的道德,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加强社会人员的安全意识, 引导学校管理人员正确的价值和观念, 加强学生的安全防卫的训练, 增强学生对不安全事件的抵抗能力和防卫能力。最后政府应当致力于建设各种社会的心理咨询机构, 保障社会人员的心理健康。

2.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完善学校安全资源配置

学校安全需要得到软硬件的相互配合, 得到双重的支持。政府应当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设置专门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 加大学校安全设置的购置, 完善校内监控以及安保人员的聘任等硬件的工程, 同时应当在校园内大力宣传安全知识,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安全能力和防卫能力的训练。在学校的安保问题上上升到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框架内, 在安保人员的聘任上提高专业度, 实施统一的安保人员聘任标准。

3. 促进相关立法工作, 明确政府具体的责任

在学校安全管理的立法中, 虽然已经有相关的立法, 但是对于校园安全管理中政府的责任规定比较笼统。政府应当联合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共同出台校园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 详细制定校园安全管理的主体以及责任和义务, 明确校园安全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等,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执法队伍的建设, 做到有法可依。在立法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政府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责任, 明确政府监管不到位需要承担的后果等。另外针对已有法律当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更正, 完善政府在学校安全管理中需要承担的相应责任, 满足学校安全管理的需求。

4. 整合社会力量, 减少学校安全事故损失

学校安全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 因此政府需要整合社会各届的力量, 调动社会的教育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社区组织以及社会媒体等方面对学校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支持, 带动学校行业内对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视, 调动各方面参与学校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社会中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社会网络, 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安全防御网络。另外在学校的安全事务中效仿国外的国家, 政府专门设立学校安全的保险制度, 通过保险制度来转移学校教育的风险, 实现了国家作为补偿主体的赔偿机制。我国需要根据自身的教育国情, 针对学校的安全事务损失尽快建立相应的安全赔偿机制,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赔偿机制, 进而为学校的安全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

学校安全作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学校安全立法是保障学生安全的法律依据, 应当致力于明确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提高学校安全立法的可实践性和操作性, 提升政府在学校安全立法中的行政能力。

参考文献

[1]姚平.浅谈政府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从五起校园砍杀事件引发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 2011 (03) .

[2]李岩, 田飞, 毛维清.校车安全事故中的政府责任及对策探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6) .

[3]雷万鹏, 徐璐.农村校车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01) .

上一篇:指导选拔下一篇:法学教育行政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