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小学语文教改

2024-10-04

深入探索小学语文教改(精选4篇)

深入探索小学语文教改 篇1

一、理论框架:培养语感,积累词汇,练习表达,学写游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上课文《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笔者认为,全篇一气呵成,行文流畅。该文层次清楚,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步步递进地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顺序如下:

先记长廊的景色,抓住长廊“长”的特点总体介绍,然后写廊内横槛上五彩的画,最后写廊外的宜人风景。

再描万寿山上的景色,写到了佛香阁和排云殿。

结尾昆明湖,重点介绍堤岸、小岛、十七孔桥。

总之,课文由总述颐和园的美丽拉开序幕,结尾和开头呼应,流露出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练习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学生学写游记的一篇非常好的范文。

二、传统教法:找景点、游画面、用动词,讲体会。

在传统授课模式里,设计的教学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步,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提到的景点,用括号标出来。

第二步,教师借助音乐画面,让学生在颐和园的画面中游览这些景点,增加感性认识。

第三步,学生在感受了颐和园景点的美后,让学生找作者游览颐和园顺序的句子,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发现这些句子的特点:他们是过渡句、景点与景点间用了连接动词。

第四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练习具体游览长廊,抓住词句学习长廊这一段,体会长廊的美。

三、问题反思:时间不足,学用不一,缺乏共鸣。

依据以往传统教学的相关经验,教师遇到的问题大致如下:

首先是时间不够。学生找出的景点比较分散,不够集中。较多景点的出现,学生不易把握。由此颐和园的整个面貌在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感性认识,整个游览的顺序只流于学生对文字较浅的理解。

其次是移步换景这种写作手法也并不能深入到学生实际的运用中。授完课,有老师反映孩子并未真正理解移步换景的概念。虽然老师在授课时,文字表达上清晰明确地指出了移步换景就是边走边游,真正要学生实际运用时,学生还是难操作。

最后是整个课下来,这有着悠久历史的颐和园并未带给学生有情有味的美,教学目标也未落实。课堂缺少生气,教师也没有在课堂上教授出贴近学生心灵的语文味。

四、教改浅探:品读导入,认知把握,学以致用,善于想象。

依据新课程教改的主旨精神,通过教改课题的行动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问题解决方案。相关教学深受学生欢迎,达到了教改的预期目的。

教改步骤一:导入“美得有味”的品读基调。

颐和园历史悠久,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在授课《颐和园》时,如何将颐和园放入历史背景中,能让学生从颐和园的历史遗韵中生发出对美的整体的感知,是教改与传统教学的分水岭。

教改方案重点强化了课堂教学中的语文味,特别在设计导入时对颐和两字进行了释义。学生从“颐养天年、和平、和谐”中了解到了改名颐和园的历史意义及其美好期望。

重点阐明颐和园的前世今生后,鼓励学生带着美好理解去有情有味地读课题。笔者发现,相比传统教学认知,教改后的导入可以在更宽广的意境中为整堂课奠定一种品读的基调,突出了“美得有味”。

教改步骤二:把找景点标出来的忙乱改为游览顺序的认知把握。

教改后把传统教学初读课文要完成的找景点,标出来改成: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颐和园的。这不仅对应了课后思考题的要义,还使得原先分散无序的景点有了清晰的先后顺序。

具体提问时,教师要对学生提到的景点有的放矢加以引导:课文里哪句话告诉你的?从而直接引出了表达游览顺序的这些关键句。从这一句的提示中找到其他带景点的关键句。

当学生正确地给出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等游览顺序时:教师应该以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板书,有字有图。要让颐和园的景点非常直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当抽象的游览文字转化成具体形象的颐和园景观图时,游览的顺序也立刻变得柳暗花明,清晰明朗了。

教改步骤三:用上合适的动词走颐和园,实现学以致用。

传统教案也有让学生从关键句中找句子特点的做法。有些学生能说出是过渡句、景与景之间的连接用了动词。但是,学生对写游记时的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仍然茫然无知。学生的相关理解也如空中楼阁。

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这种写作手法?这是本文教改的重中之重。笔者先给出一个便于操作的填补方式:隐去句子中的连接动词,让学生用合适的动词也来走一走颐和园。借助这种方式加上黑板上的简图提示,学生从文字与画面中迅速得出清晰的游览思路,

指着黑板游览简图。学生由此理解并学会了边走边游的方法,学习的内容变得简单了。有了这样的铺垫,教师就可以隐去所有文字,在一张空白幻灯片上,让学生通过简图,用说话的方式顺利地游览颐和园的景点。同时,还用上了过渡句、连接动词。这样设计使得课堂教学不只流于知识性层面上的阐释和传授,使得学生学以致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教改步骤四:唯美画面配置浓郁音乐,有意想象美不胜收。

在学生清晰了游览线路,并知道了颐和园的整体方位后,新教案保留了原设计中的图片欣赏,将音乐改成了《庭院深深》的背景音乐。通过对文字进行了完整及抒情化的修改,图片及解说内容均按照游览的顺序得以逐一呈现。学生在浓郁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为后续的长廊教学做好了情感铺垫。

走进长廊的教学要找美的句子,抓住句词进行品读鉴赏。在品读廊内横檻上的画面这一句时,设计的小练笔及播放图片等环节应予以适当调整。为了排除廊内的画产生的无意想象,笔者特地向学生介绍乾隆皇帝下江南留恋江南景致让画工在长廊作画的一个历史典故。该故事引出了两千幅画,都来自各地锦绣风光、花鸟山水,或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可以由此写出了符合颐和园特色的人物、花草、风景画。

之后,再推进图片的欣赏,让学生豁然开朗,帮助他们依据的合理想象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五、教改体验:目标设定明了,学习事半功倍。

通过教改实验和行动研究,笔者体会到不仅游览颐和园的教学要强调写作顺序,由此以点带面,就是教其中的一个景点———长廊,也要它的顺序,从长廊外写到长廊内,由此纲举目张。

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的绩效评估来看,随着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深入。基于传统教学的问题提出和教改步骤的行动研究,教改推进使得整个课堂的版块和教学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

对问题再次反思时,相关教学目标尤其凸显,在授课中,师生顺利完成了(1)熟读课文,掌握字词,学写“廊”字。(2)通过找过渡句及句子中的动词,体会句子的作用,从而知道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并能学以致用。(3)学习第二自然段,抓住词句品读颐和园长廊的美等相关任务。

参考文献

[1]罗志惠.抓文眼品词句寓美育———《颐和园》教学谈[J].四川教育,1996(4):22-23.

沿着教改,探索语文有效课堂 篇2

一、有效教学的评价要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出发,其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教育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最有效的途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之中。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强调:“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老师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心境,善于发现、捕捉和利用反馈于学生那的信息。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快速进入最佳思维状态,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学生进步和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教学中要关注的是三维目标的整合。

教学目标包含“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于是,我们教师的课时教学预案中,不分年级、不分文本特点,都很循规蹈矩地按照三维目标分列着。在三维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讲授获得,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不能完全通过讲授实现的,而往往要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去体会、体验、领悟,通过较长时间的熏陶、积累而获得。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心中有“人”,在教学中要眼中有“人”,要抓住契机进行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只有这样,落实三维目标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其实语文教学最忌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地“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一堂课,应把握“三个维度”和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依据课文的特点与单元训练重点,彻底解决一两个有用的、实际的阶段目标,拟定简而明的教学目标。制定简洁明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得以实现的前提,没有简明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杂乱,正如清华大学校长给毕业生的赠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如何能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呢?这就要靠整合。我们应该追求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并且是整体目标的一部分。与其讲求面面不到的面面俱到,不如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假如文本样式特别适合语言的学习,我们就踏踏实实地让学生咬文嚼字;假如文本充溢着文学的美感,我们就不妨让学生浸润于文本提供的场景,用形象的想象把文字的文本还原为栩栩如生的生活图景,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来解读作品;假如文本是崇高道德的宣扬,我们就和学生一起感受崇高,让学生沐浴在人类文明的曙光中。

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

语文教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全新的艺术,具有很高的要求标准。然而如何使语文课堂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呢?进行感知性教学、创造性教学、生活化教学、诗意化教学,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一) 感知性教学

在教学中,为了教出祖国语音文字的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一片浓厚美的氛围,我重视学生的感知性活动,让感知性活动发挥以下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当学生的理性与感性并存时,能使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喜欢直观的东西,想象、理解方面的能力不强,因此,我对小学生理解、想象有困难的的内容和有助于学生理解的内容尽可能进行形象化教学,让学生能感知到。这样,摆脱了理解、想象困难的困境,又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

(二) 创造性教学

亚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创造是一种活动,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通过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借以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质。

(三) 语文教学生活化

生活是语文的源头。叶圣陶说:“语文的产生应该、也只能是生活现实。”的确,离开了生活,语文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离开了生活的“源头活水”,语文也就黯然失色,“江郎才尽”了。语文,所包含的内容异常丰富,从语言的理解到知识的积累,从视野的开拓到情感的熏陶,但这一切又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飘扬着生活的芳芬,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孩子们在这种洋溢着人情味的训练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受到了陶冶。语文姓“语”,语文教学要突出语言思维的训练,而语言能力的提高,光靠课堂养成是不够的。要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只要留意,语文就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

(四) 语文教学诗意化

人们常说,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经史子集……面对如此意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抓住“诗意”的灵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间流淌。语文课堂要诗意葱茏,就要牢牢抓住“情感”这个语文教学的“根”。教师要积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的情境,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当哀则哀,该乐则乐,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进入物我两相忘的诗意世界。诗意的人生是一种追求,诗意的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追求。

深入探索小学语文教改 篇3

语文学科现有教师40余人, 1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 其余老师全都参加过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 并获得结业证书。有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市级名师、省市级特级教师、市级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的教师15人。有多名教师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考察学习。多年来,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考虑到语文学科课下很难争到学习时间这一不争的事实, 我们语文人不怨天尤人, 不灰心丧气, 而是自强不息, 努力探索, 走出一条改革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创造高考佳绩、特色鲜明的教学改革之路。多人次获得省市级教学成果奖。

一.优化教学流程, 改革课堂结构

全校近百个教学班, 每天就有七百节左右的正课。语文每天也有上百节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 上课因人而异。说实话, 到底上课水准如何, 还真是很难监控。为了减少多余环节, 提高课堂效率, 尤其是为了给每位老师一定之规, 我们根据语文学科特点, 大致分出了如下几种课型, 并且给出了每种课型的教学流程, 改革了课堂结构。

新授课: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明确任务, 安排自学→合作学习, 交流探究→教师重点讲解→当堂反馈落实→反思总结→类文阅读, 拓展提高。

复习课:提出任务, 定向自学→借助例题, 探究交流→教师重点讲解→检测反馈, 巩固提高。

讲评课:教师批阅, 统计数据→反馈情况, 明确重点→合作学习, 交流探究→针对难点, 教师精讲→举一反三, 开拓外延。

作文修改课:教师览阅→中档作文修改→学生互批交流→自我修改→教师检查反馈。

当然, 改革之初, 可能会对部分老师有硬性规定、机械操作之嫌。但是当大家把这些外在的形式内化为自觉规则之后, 就会打破这些所谓的束缚, 在现有基础上, 变幻出属于自己的课堂流程、教学特色。

二.教学小策略, 激活语文整盘棋

有一个时期, 我们在高三年级搞了一个调研, 发现语文学科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语文学科在课堂上讲得多, 练得少, 甚至不练。而其他的学科则不是如此, 尤其是理科科目。理科学科老师在课堂上注重训练, 常常是一个例题, 跟上几个练习, 甚至是一份试题, 课下大量的习题训练就更不用说了, 这或许是理科容易出成绩的原因。于是我们也提倡老师在课堂上少讲多练, 课下适当训练。

二是我们发现, 制约学生语文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症结在一卷。也就是说, 具体到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年级, 绝大部分学生在二卷上很难拉开距离。一卷的单选题成为制约学生成绩提升的重要因素, 而单选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 一个单选题就是3分。实际上, 哪一个学科都是如此。

这两个发现, 让我们欣喜异常, 并且很快制定出了对策。随后, 我们在高三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每周一练”活动。每周针对一卷出一份单选训练题, 每个周四下午第四节统一测试。收齐后, 紧接着阅卷。每次试后, 出一份分析报告。统计每一道题的正答率, 每一个班级的答题具体情况。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 下次再进行有效训练。

一年之后, 高考成绩证明, 我们的分析与对策非常正确, 语文老师们扬眉吐气。我们的做法迅速被其他学科采用, 甚至还推广到了本地区的其他学校。

三.从精品到生本, “生本”理念支撑下的课堂升级改造

(一) 精品课堂, 同课异构, 提高老师水平, 保证课堂效率。

起初, 为了切实提高每位老师的授课水平, 我们学校推行精品课堂全员达标活动。语文学科更是顺时而动, 走在了学校课堂改革的前列。具体实施过程是:1.每一周都精选1—2篇课文, 提前确定授课时间、课题及授课人。授课人提前印发所讲内容, 使听课人熟悉课文。2.举行同课异构活动。每篇课文同时由2—3名老师讲授, 时间间隔1—2天。课后紧接着进行问卷调查或者十分钟当堂检测, 随即进行听评课活动。3.每次活动时间为两节课。第一节讲课, 第二节评课。上完即评, 评后即改, 改后即上。评课不搞形式, 对课不对人,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气氛热烈, 收效很大, 许多年轻老师都从中得到了很大锻炼, 迅速成长起来。

如《赤壁赋》一文, 曾安排过两位老师执教。经过集体备课, 确定了两个学习目标:1.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感悟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虽然两位老师都是扣这两个学习目标组织教学, 但他们对课文的解读仍是不拘一格, 异彩纷呈。

王晓红老师的解读紧扣文中的两处引用展开。“苏子”面对着明丽、柔美的山水风月, 自然地引出“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进而发展到第二段的“扣舷而歌”与“倚歌而和”。面对着赤壁古战场, “客”自然联想到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由此写水与月, 抒发了英雄不再、人生苦短、自身渺小的“悲”音。第四段中, “苏子”以水与月做引子, 推演出人生淡泊自守的哲理境界。

张继红老师的解读是透过文本中的个别字句, 来揣测、推断作者的情感历程。第一段中, 舟中人是“纵一苇之所如”, 这充分反映出“苏子”此时情绪喜悦。而第二段中则变化为“击空明兮溯流光”, 此刻折射出作者仕途人生受阻, 如同逆水行舟。于是, 悲从中来, 字句也由第一段中的“清风”蜕变成第二段的“悲风”。“苏子”不甘心就这样漂泊无定, 虚度生命, 既已身陷贬谪, 就只能展开自救。最后紧张的思索之后, 理智占了上风, 情感渐趋平静, 生命获得新生。“悲风”再度转变为第四段的“清风”。

同一篇文章, 两位老师构建出不同的授课体系, 上出别具特色的课来, 体现了老师们不断创新的意识。这一时期的课堂改革, 着眼于老师的“教”, 旨在提高老师的授课水平, 并以此为抓手,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上也关注学生, 但是学生并没有成为评价的主体。

(二) 生本课堂,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打造高效课堂。

近几年, 全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自上而下,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课堂的教育主体———学生身上。让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潜质, 小组合作学习等成为课堂改革的主旋律。我校, 尤其是语文学科又担负起了课改的排头兵。

理论方面的建设。最初, 我们提炼生成“生本课堂的12个关键因素”, 分别为:教学设计、课堂导入、课堂提问、有效训练、学情评价、总结反思、作业布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反馈检测。后来实践中发现, 12个因素不便于识记和执行, 并且这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与地位也不尽相同, 前七个因素应为基础因素, 后五个因素才是决定生本课堂成败的关键因素。于是, 现在把后五个因素进一步提炼、凝聚成生本课堂的5个核心要素。评价课堂时, 用好核心要素这五把尺子。

课堂实践层面。实验阶段, 我们组建了生本课堂建设核心团队, 成员为教务主任、学科主任和实验老师。1.先由实验老师确定课题, 写出教案初稿, 然后我们进行“头脑风暴”, 集思广益。最后, 再由实验老师补充完善教案, 形成上课思路, 撰写教学设计。2.所有学科老师参与的听评课活动。围绕着五个核心要素, 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这两个要素, 先听后评, 人人发言。3.几次讨论之后, 我们也就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自主学习是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主要由学生自由支配, 自主学习, 构建知识体系。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小组合作环节, 最后认识到, 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要进行合作讨论学习, 也并非每个课堂都要有这么一个环节。只有那些经过学生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 才由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小组也不能完成的, 最后再由老师精讲点拨, 实现教学目标。

生本课堂这个顶层设计, 经过核心团队近半个学期的课下打磨, 课上实践, 已经由理论层面过渡到了实践层面。团队中的实验老师对生本课堂已经了然于心, 通过听评课参与观摩、讨论的老师, 也逐步认识、认可了这一全新的课改理念和课堂操作流程。于是, 这项课改活动得以在全校顺利开展实施。

现在, 生本课堂已经成为我校的常态课堂, 人人都上生本课堂。评价生本课堂, 也由过去评价老师的“讲”, 过渡到了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包括学习状态、参与度和最后的达成度。这项课改, 也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释放了他们的潜能, 切实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尤其是通过展示环节, 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 视野得到拓展, 素质得到提高。听、说、读、写, 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落到了实处。

四.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高一、高二年级, 我们语文学科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像“浓情五月天”演讲比赛、古典诗文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文学作品:生活经作家折射之后的映像世界———莫言文学作品讲座”、“新世纪杯”“圣陶杯”作文大赛等语文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或许并没有直接助力课堂, 但是却锻炼了学生们的才智,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在他们的心田播种下了美丽语文、魅丽文化的种子。不仅仅间接促进了语文学习, 还有可能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深入探索小学语文教改 篇4

作文力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作文学习与实践的结果, 包括作文智慧力和作文情感力。

作文智慧力, 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程序性知识, 包括了素材力、语言力、修改力与应试力。 写好作文, 需要掌握一些知识, 比如标点符号、修辞等等。 我们认为, 这些知识往往融汇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 描写力”就包括了环境描写等基本知识, 描写力的训练过程一定伴随着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当一个学生具备了描写力, 他一定掌握了相关知识。 反之, 只掌握环境描写知识未必形成描写力。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通病之一, 是一些学生讲起作文知识来头头是道, 而一动笔就变得难于上青天。 为此, 我们在作文智慧力中不再单提作文知识。 作文学习当然也需要“ 策略”, 我们同样将“ 策略”融汇在素材力等要素结构中。

作文情感力是写好作文的情感态度性知识, 包括了兴趣力、意志力和交流 ( 展示) 力。作文涉及写字, 在新作文观的指引下, 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利用电脑进行写作, 借助工具美化作文, 开设博客, 为自己的作文寻找读者等, 相关动作技能要求我们并入交流 ( 展示) 力中。

下面对作文力涉及的一些关键概念作一说明。

1. 素材力: 学生产生作文内容的能力。 观察和阅读、联想和想象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作文的内容。

2. 语言力: 学生表达作文内容的能力。广义的语言力是遣词造句、 谋篇布局的能力, 狭义的语言力是基本的写作能力, 主要指记叙力、 描写力、 抒情力、 说明力和议论力。 据祝新华等 ( 1988、1990) 调查, 小学生写记叙文, 除了记叙外还会采用其他表达方式的。 各种方式使用比例, 四年级描写占63.32%, 抒情占28.57% , 说明占26.19% , 议论占9.52%。 随着年级升高, 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进步较快, 其中描写力的发展尤为迅速。

3. 修改力: 学生对作文进行增删润色的能力。 修改不仅是作文过程中的重要步骤, 更准确地说, 它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 可以说, 写作就是修改。 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将“ 修改力”独立出来, 以体现其重要价值。

4.应试力: 学生在现场 ( 课堂、考场等) 针对统一的题目 ( 或范围等) 完成作文的能力。

5. 兴趣力: 学生对作文怀有积极的态度与体验。

6. 意志力: 学生学习作文有决心、信心和恒心, 能够克服作文困难, 有效排除作文学习中的干扰。

7. 交流 ( 展示) 力: 能利用常用的工具 ( 报纸、磁带等) 、软件 ( 文字处理、电子简报等) 来呈现习作, 能多角度多层次与他人交流、沟通。 美国就十分重视同伴之间的合作, 他们提出写作包含五个阶段:预写作、 拟稿、 修改、 校订、 发表。“ 校订” 和“ 发表” 这两个写作行为就属于笔者所说的“ 交流 ( 展示) 力”。

由上可见, 作文力涵盖了传统的作文能力, 比如构思立意、语言表达等能力都归并进素材力、语言力。 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 作文力都有较大的拓展, 包括了知、情、行三个领域, 其具体指向作文学习领域, 更深层的则是对人的发展与成长的关注与用心。

二、“ 作文力”的培养要注意哪些问题

1. 作文力的培养要遵循两个规律

规律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规律是客观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文教学中要培养作文力, 需要遵循两个规律:

( 1) 遵循作文的规律。

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特性, 但不能违背写作的一般规律。比如学作文与学做人统一的原则, 教师应要求、鼓励学生说真话、述真情。 再比如情动辞发的原则, 教师既要重视写作动机的激发, 又要注重写作素材的指导。 又如模仿、迁移、创造的原则, 引导学生大量阅读, 进行针对性阅读, 向名家学习表达。 再比如按照作文的过程进行教学的原则, 让学生经历构思、表达、修改、发表等写作过程, 而不是完成作业、得一个分数了事。

( 2)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作文的主体是孩子, 是6~12 岁的儿童。 当下一些作文课, 特别是中年级, 教师布置作文题, 只进行简单的审题与交流, 就让学生作文;或者只用所谓的“ 小文人作文”做范文, 引导学生即学即用, 看似符合作文的规律, 符合知识教学的一般逻辑, 却忽视了小学生用形象、声音、画面来思考的思维特点, 方法不对头, 学生写作的快乐、情趣全无, 哪里能写好作文?

2. 作文力的培养要以言语交际生活为主线展开

活动心理学认为: 在儿童每个年龄阶段, 心理的发展由这个阶段的主导活动所决定。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 这种交际活动决定着语言的功能和形式。 如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 儿童语言的发展也可以划分阶段。 因此, 吴立岗教授提出, 应该以儿童语言交际功能为主线, 构建小学作文训练序列。 我们以吴教授的有关理论为指导, 基于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构建了作文课程教学体系, 供老师们在实践中借鉴运用 ( 图表一) 。

3. 作文力的培养要正确使用策略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作文教学不能简单地讲知识, 也不能一味用范文引路, 而是要从学生需求、 兴趣出发, 采用适宜的策略。

( 1) 作文力的培养要教适宜的知识。

小学作文教学不是不要习作知识, 而是要教适宜的知识。 有些时候, 我们夸大了经验与灵感的作用, 把作文的教学神秘化了, 认为学生靠“ 妙手偶得做作文”, 教师凭“ 存乎一心”教作文, 大家都在“ 暗胡同”里摸索, 少数学生能够侥幸走出来。 其教学表现就是多写, 而忽视必要的知识学习。所谓适宜, 标准有二:一是明确而不模糊, 教师说得清清楚楚, 一次训练突出1~2 个学习重点; 二是适切而不拔高, 体现年段特点, 也符合学生实际, 三年级重在写清楚, 四年级重在写具体, 五年级重在根据需要写生动。

( 2) 作文智慧力的培养要让学生“ 做中学”。

教适宜的知识, 也得讲究方法。 素材力、语言力等的教学常常被简单化了, 甚至异化成知识教学。其教学表现就是反复讲, 好像“ 老师讲了, 学生就应该会”。 其实, 知识教学没有独立的目标性, 也不是实现作文力的充分、必要的和前提性的条件。作文力的培养不能止步于“ 知”, 习作知识要经过训练与实践, 才能转化为技能与能力。根据数年来的课题实验, 我们拟定了习作课堂教学常式之一: 活动体验———说话转化———写作交流———修改发表。 这一教学常式的关键是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习作内容, 即典型性表象, 又隐含着知识、技能的学习。 课堂教学设计, 就是搭建一个个台阶, 让学生在活动、观察、说话等活动中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 3) 情感力的培养要让学生“ 悟中学”。

管建刚老师认为兴趣是第一作文能力。 激发、维持学生“ 写” 的兴趣, 要老师引导, 要老师激励。 管老师还认为, 引导、激励学生对作文持有长久的兴趣, 本身就是作文教学, 是最最重要的作文教学。 的确, 作文离开情感态度, 几乎寸步难行。 而这方面的学习, 不能靠讲, 也不能只是让学生写, 而是通过各种措施, 比如榜样示范、热情激励、故事启发、物质奖励等, 让学生“ 悟中学”。

4. 作文力的培养要构建学习共同体

小学生习作有特别的时空:课堂, 还有特别的团队:班级。 因此, 习作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用心打造实践共同体, 努力方向有二:把作文课堂打造成交流分享、以彼此提高的学习共同体;搭建平台, 发动家长等各种力量, 通过办班报、班刊、文学社等形式, 让学生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全面发展作文力。 美国全国教育进步评价协会认为学生应该学会以下三种写作:为了劝说、为了解释说明、为了传递经验。 这样的思想其实就是把写作放到共同体分享的背景下, 让学生感到作文、 交流的迫切需要。

上一篇:学校经历论文下一篇:单元整体教学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