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电子商务研究(精选4篇)
石化电子商务研究 篇1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2011年, 兰州石化客运分公司根据兰州石化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的要求, 本着以人为本, 减少危害;居安思危, 预防为主;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依法规范, 加强管理;整合资源, 联动处置;应对及时, 信息准确等六点工作原则组织编制了《客运分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制定实施的目的
《客运分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实施, 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及造成的损失, 规范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活动, 保护客运分公司员工、相关方和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保护环境安全, 维护客运分公司的声誉, 使公司在独立和联动处置突发事件时, 能够快速反应、顺畅协调、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置, 保证应急工作的科学有序。
2 应急预案制定实施的现状
2.1 领导重视, 多方努力, 公司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多年来, 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 经过公司以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公司安全生产领域的应急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和大力推进。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2 积极配合,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为规范和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 兰州石化公司及矿区服务事业部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 组织制定了《兰州石化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及《兰州石化矿区服务事业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编印了企业应急预案范本。客运分公司积极响应, 加快了应急预案编制步伐, 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开展。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组织编制了相配套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从而使企业内部自上而下,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使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2.3 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1) 公司为加强对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 不断提高公司应急组织及人员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确保突发事件状态下的统一指挥和处置效率, 以经理办公室、党群办公室、安全生产科、计划经营科、设备技术科、人力资源科、财务资产科共同构成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小组和领导决策层;
2)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的协调指挥执行机构逐步建立起来。公司在应急指挥小组的领导下, 具体履行公司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监督管理的职能。按照《兰州石化公司客运分公司应急预案》的规定, 协调、指挥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同时, 应急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持严格要求、严明纪律的良好作风, 组织成立抢修维护、义务消防、现场救护、秩序维护、人员疏散、后勤保障等其他一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小组, 使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立并不断强化。由于狠抓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 提高队伍素质, 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日趋完善;
3) 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及实施工作步伐加快。在应急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有了一定的进展。2011年, 兰州石化客运分公司组织编制了《客运分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 应急预案制定实施面临的挑战
3.1 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必须首先立足于防范事故的发生。要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角度, 着重做好事故预警、加强预防性安全检查、搞好隐患排查整改等工作。
一是要加强风险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工作。公司各科室及相关部门都要建立预警制度, 加强事故灾难预测预警工作, 对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估, 研究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信息, 及时进行预警;
二是要坚持“险时搞救援, 平时搞防范”的原则,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参与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的工作机制, 组织参与企业的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调查、危险源监控以及应急知识培训等工作。各类救援队伍一定要把参与事故预防工作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之一, 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三是要解决当前信息报告中迟报、漏报、瞒报等问题。要与交通、医疗等部门加强工作联系和衔接, 对重特大事故灾难信息、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险情, 或者其他自然灾害和灾难可能导致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重要信息, 各科室及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及时上报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做好应对、防范和处置工作;
四是要强化现场救援工作。发生事故的单位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现场抢救, 控制险情, 减少损失。事故现场救援必须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 在公司应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 建立严密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组织指挥机构和有效的工作机制, 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 快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救援力量, 调集救援物资与装备, 科学制定抢救方案, 精心有力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做到及时施救、有序施救、科学施救、安全施救、有效施救。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搞好联合作战, 充分发挥作用;
五是要做好善后处置和评估工作。通过评估, 及时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改进工作, 以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水平。
3.2 加强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公司在保证日常运营业务的前提下, 组织各科室、单位开办应急管理培训班, 对安全系统和科室部门负责人、应急管理人员及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分类培训。要在各类安全培训课程中增加应急管理培训课程, 在各种安全培训班中增加应急管理培训内容。要组织好各层次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尤其要加大对承担客运工作的驾驶员和票员的培训力度。
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应急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编制预案简本、科普读本、影像资料、知识问答、典型案例分析和举办讲座、论坛、研讨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 利用墙报、宣传栏、安全教育等多种方式, 利用"安全生产月"等各种机会, 宣传搞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宣传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 宣传应急预案和其它安全生产及应急方面的内容, 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等知识, 强化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提高企业员工应对事故灾难的意识和能力。
3.3 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
应急预案修订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预案的制定。由于客观情况经常发生变化, 只有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7条规定,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 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但对应急预案修订的条件、程序等问题没有再作进一步规定。
一般出现以下情况, 应当修订预案:其一, 发现了新的风险或者有情况显示一项预案已经过时;其二, 从突发事件中获得的经验教训。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暴露出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风险, 或者表明需要更好的应急程序, 或者应当将某些组织纳入预案中;其三, 应急演练中获得经验教训。从应急演练中获取的经验教训与突发事件雷同。不同之处在于应急演练是人为控制的, 特别设计以检验应急预案的程序, 并且可以不断重复直到合理的安排产生为止;其四, 组织机构及其程序、技术系统发生变动;其五, 关键工作人员发生变动。应急预案或者其附则, 必须不断地反映关键工作人员的变动, 包括姓名、工作头衔以及联系方式;其六, 有关的法律规定被修改, 或者制定了新的法律规定, 需要修订应急预案。根据国外的经验, 应急预案至少应当每年定期修订一次, 如果在这一年中发生了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演练、组织机构变动等情况, 还应当及时修订预案。应急预案的修订应当由当初制定的主体负责。预案修订后, 应当及时公布。
应急预案制定实施的同时,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尽管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与全体职工及家属的期盼, 与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的相比, 我们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我们应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队伍建设、装备建设, 努力推进各项工作, 取得新的发展。
摘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作为石化企业的专业化车辆管理单位, 如何使客运分公司面对重特大突发事件时, 能够快速反应、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 保证应急工作科学有序, 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石化,客运,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参考文献
[1]2006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情况.中国应急管理, 2007 (7) .
[2]刘铁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中国应急管理, 2007 (10) .
[3]杨馨玫.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DB/OL].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902-2008040795.htm, 2008-01-02.
[4]何海燕, 张晓.危机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研究 篇2
关键词:可拓工程方法,风险,物元,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关联度
1 引言
现代化工生产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另一方面也隐藏或潜伏着众多的危险。随着现代企业生产装置密集化、工艺复杂化、产量大型化、产品多元化, 化工企业一旦发生事故, 由于其有不确定性和突变性、应急活动复杂性、后果影响易猝变、激化和放大。后果远远超出人们的接受范围。经验和教训表明, 通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可极大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1]。因此, 如何在石化企业发生事故时进行高效的应急救援行动, 如何提高石化企业应急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家对应急能力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 许多石化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应急能力建设问题。但是究竟如何建设高效、全面的应急救援体系?如何提高企业的应急能力?目前具备的应急能力能否满足事故救援需要?这些问题深深困扰着石化企业的相关管理者。因此, 非常有必要对石化企业应急能力进行预先性的综合评价, 以便为应急能力建设提供定量依据。
然而在对石化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与预测中, 会遇到多因素综合分析问题。这些因素往往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 如何将这些不同形式的因素综合已经寻求一个能够概括它们全体特征的表达方式, 一直是风险分析与评价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学者蔡文在人工智能领域创立了新兴学科可拓学方法[2], 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可拓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世界的矛盾问题, 研究内容是探讨处理矛盾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它用形式化的工具,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去研究解决矛盾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可拓方法是可拓学特有的方法, 将可拓方法应用于决策、搜索、诊断、评价与识别等领域, 统称为可拓工程方法。
2 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 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 构建一套比较合理、完整、可行的石化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是正确评价石化企业应急能力建设情况的前提和基础。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石化企业应急能力评价的准确度和可信度。本文在一般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结合石化企业具体状况, 并结合专家们的意见, 按照指标确定的通用原则, 即科学性、可操作性、相对完备性、相对独立性及针对性建立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3,4]。
石化企业危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危险源和危险因素, 危险源和危险因素的失控是导致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 采用灵敏精确的监测设备对设备和工艺进行实时监测是控制石化企业生产事故的前提, 灵敏、准确的监测是石化企业事故预防及控制的重要保障。本文选取应急系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石化企业应急能力评价中的一个基本指标, 对应急系统监测预警能力的评价具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石化企业的事故预测能力、监测设备的灵敏度及准确性、预警系统的灵敏度及准确性。
石化企业应急信息决策系统包括通讯联络、报警、事态评价、化学品数据库、决策人员和决策系统等。石化企业建立可靠的通讯联络与报警系统, 确保一旦现场发出警报, 就能立即通知应急机构, 同时将生产事故的性质、正在采取的行动以及事态控制程度等信息及时向有关人员提供。完善的应急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相关人员详细了解事故应急工作的各种信息, 是石化企业开展应急救援相关工作的支持平台和重要保障。因此, 本文将应急信息系统作为衡量石化企业应急能力水平的又一重要的基本指标。对石化企业应急信息系统的评价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容, 即决策支持系统、化学品数据库情况、通信联络及警报设备、事态评价和决策人员情况。
石化企业应急设施保障对整个应急救援系统中起着支持保障的作用, 应急设施的充足及性能直接影响应急救援能力的发挥。鉴于石化企业具有特殊的应急设备, 本文就将应急设备配备、泄漏控制设施及应急供电情况作为衡量石化企业应急设施保障的一个指标。石化企业在应对事故时需要大量的救援物资, 所以应急物资的储备及调配情况、外部救援物资的补给情况都会对石化企业应急设施保障情况的影响很大。故本文将外部救援物资的补给情况作为衡量应急救援设施保障的指标之一。
对石化企业应急救援人员及其救援能力的评价具体包括以下9个方面内容:救援人员的快速响应能力、现场组织疏散能力、救援人员培训教育情况、救援人员协调能力、预案的有效性、专家支持情况、救援组织能力、现场处置措施和现场急救机构情况。
医疗救护能力对石化企业应急工作的重要性, 可选取它为衡量石化企业应急能力的指标之一。
石化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 该类企业一旦发生事故, 其类型往往为火灾、爆炸, 且蔓延发展迅速, 极易失控。因此, 应急救援的消防力量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消防站的位置、规模、消防队伍情况、消防器材的配置和消防供水情况等5个指标出发, 对消防救援能力进行评价。
应急恢复能力是指应急行动结束后所进入的阶段, 应急恢复的工作内容包括现场的善后处置、事故调查和环境恢复等内容。良好的恢复能力可以使企业快速进入再生产的状态, 防止事故损失继续加大, 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于石化企业这种社会经济支柱企业, 其快速再生产的能力非常关键。鉴于应急救援及恢复能力对石化企业应急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选取它为衡量石化企业应急能力的又一重要指标。
由于石化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的内容比较复杂, 且指标的选取对于评价结果的准确与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和相关资料[5], 作者考虑从企业应急系统监测预警能力 (A) 、应急信息决策系统 (B) 、应急救援设施情况 (C) 、救援人员及救援能力 (D) 、医疗救护能力 (E) 、消防救援能力 (F) 和应急恢复能力 (G) 等七个方面共32个指标入手, 对石化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进行整体评价。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石化企业应急能力评估主要用于评估企业资源的准备状况和从事应急救援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并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 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应急能力评估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 进行应急能力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持续改进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 帮助提高企业应急救援的水平, 在重大事故发生之前审查应急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6,7]。
3 可拓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8,9,10]
风险评价的主要困难在于各评价指标的正确选择和定量化等级描述, 以及采用的评价万法能否客观地反映出各评价指标间的内在关系。而物元分析方法正是用于研究多个指标综合作用下的规律性问题的一种方法。
可拓学以物元理论和可拓数学作为其理论框架。其中, 物元是可拓学的逻辑细胞, 是以事物、特征及事物的特征值组成的有序三元组。可拓学方法是对研究对象从可行性和优化的角度来进行评价的, 是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利用物元的可拓性确定定性计算, 利用可拓集合论, 通过关联函数进行定量计算。该方法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它可以将各个评价指标转化为一种相容的问题, 通过建立物元模型, 得出与现场实际相符合的结论。具体步骤如下。
3.1 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的确定
风险级别的经典域R和节域Rp分别如下:
undefined
上式中, Nj为划分的第j个风险级别;ci为第i个评判指标;Vij=〈aij, bij〉分别为Nj关于ci规定的取值范围, 即各个评价指标关于不同风险级别所对应的范围, 简称经典域。
undefined
式 (2) 中, p表示风险级别的全体, Vi0=[ai0, bi0]为V0关于特征ci所取的量值的范围, 即p的节域。
对待评的系统或设备, 建立其关于各评价指标的取值, 用物元表示为:
undefined
式 (3) 称为待评事物p的待评物元, vi为关于特征ci的量值, 可以通过直接检测或间接分析的方法得到。
2.2 距的计算
为了定量描述物元的特征, 将实变函数中的距离概念拓展为距, 分别表示点或者区间到区间的距离。设x为实域 (-∞, +∞) 上的一个点, [x, y]和X0=[a, b]为实域上的任意两个区间, 则称:
undefined
为点x与区间X0的距。当x在X0之内时, x与X0之距为负值;当x不在X0之内时, x与X0之距为正值。
undefined
为区间[x, y]与区间X0的距。
2.3 关联函数值的计算
关联函数是表示物元的量值为实数轴上一点 (区间) 时, 物元符合对应等级取值范围的程度, 按下式计算待评事物P的特征ci (i=1, 2, …, n) 关于各风险级别Nj (j=1, 2, …, m) 的关联函数值:
undefined
2.4 AHP法确定权系数
所谓权重, 即表征各因素等级所对应的重要性大小的量值。因素权重集的确定是综合评价中关键的环节, 确定得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确定权重集的方法很多, 常用的方法有德菲尔法、专家估测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
确定各特征的权系数αi (i=1, 2, …, n) , 并进行归一化即:undefined。
2.5 计算隶属度
计算待评物元P关于各风险级别Nj (j=1, 2, …, m) 的关联函数值:
undefined
式中, Kj (P) 为待评物元P关于等级j的隶属度。
取对应关联函数最大时的风险等级为评价结果, 即根据:
undefined
可以判断该事故的风险级别为j0。
3 应用实例
现以某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中的应急信息决策系统为例, 采用可拓工程方法对其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价。将其应急救援能力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
构建评价对象的经典域矩阵RⅠ-Ⅴ、节域矩阵RP和待评物元R如下:
undefined
undefined
由式 (4) 计算出各评价指标关于五个等级的距, 并根据式 (6) 计算出各指标的关联度函数值, 见表1。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判因素的权重,
采用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来构造评价指标间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矩阵A:
undefined
经计算, 一致性指标CI=0.10847, 查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12, 因此可得到总体一致性比率CR=CI/RI=0.09685<0.1, 由此可得, 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因此得出各因素的权重A为:
A= (0.2325, 0.0909, 0.1583, 0.3014, 0.2169)
由式 (7) 并结合各指标关联函数值及其权重, 计算出待评物元关于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 即该企业应急救援的能力。由计算得:
Kj (P) = (-0.36618, -0.13738, -0.13509, -0.317, -0.50064)
其中, j=Ⅰ, Ⅱ, Ⅲ, Ⅳ, Ⅴ。进而可知, undefined。
同理, 可得出其余待评物元关于各风险级别的关联函数值, 并由此构建关联变换矩阵为:
undefined
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风险A, B, C, D, E, F, G的权重分别为: (0.34014, 0.1111, 0.2057, 0.1254, 0.0863, 0.0637, 0.0676) , 则
B=A·K= (-0.39098, -0.17448, -0.16157, -0.29015, -0.47773)
根据计算结果, 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 得出该石化企业一旦发生事故, 其应急救援的能力为“一般”。
4 结语
本文给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价的方法——可拓评判方法, 该方法将可拓方法应用于风险评判问题, 建立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评定模型, 并以定量数值表示评定结果, 能较完整地反映实际待评事物的综合水平。本文以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为例, 建立其可拓综合评判模型, 并通过对关联度的计算, 结合层次分析法, 得到定量的评判结果。物元模型具有自身的优势, 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它不是笼统的计算综合评价值, 而是对研究对象由表及里逐层计算, 逐层剖析, 使结论更趋于客观实际。
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提出了用可拓学风险评价方法对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价;建立了石化企业应急预案可拓学风险评价方法的数学模型和评价流程;
(2) 根据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调查资料, 将其救援能力归纳成32个因素, 每个因素分为5种状况等级, 从而为安监部门和企业对应急能力评价的难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3) 根据评价结果, 安监部门和企业可以找出其薄弱环节, 从而使得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有利于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
总之,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评价方法是从多角度、多因素出发, 所选取的参数种类和数量均不受限制, 计算得到的关联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待评事物属于何种风险等级, 而且在关联度计算中, 各因素对总体目标值是连续变化的, 而其他评价方法中所选取的评价参数都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可认为基于可拓学的评价结论更加客观实际, 能够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宗之, 刘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 (1) :15~18WUZong-zhi, LIU Mao.Grad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System of Emergency Plan for Major Accidents and Their Main Content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3, 13 (1) :15~18
[2]蔡文.物元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CAI Wen.Matter element analysis[M].Guangzhou:Guangdo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87
[3]时训先, 钟茂华, 付学华, 等.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1) :135~139SHI Xun-xian, ZHONG Mao-hua, FU Xue-hua, et al.Study on evaluating technology of major accident emergency plan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 (1) :135~139
[4]王宇航, 樊晶光, 缴瑰, 等.建立我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标准体系的初步构想[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2 (3) :55~59WANG Yu-hang, FAN Jing-guang, JIAO Gui, et al.Framework study on the emergency rescue standards for work accidents in chi-na[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2 (3) :55~59
[5]承奇, 张礼敬, 邢培育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化工事故应急演练模糊综合评估[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1 (4) :98~102CHENG Qi, ZHANG Li-jing, XING Pei-yu, et al.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hemical emergency drill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008, 31 (4) :98~102
[6]王晓明, 何天平.江苏省化工企业应急救援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5) :126~129WANG Xiao-ming, HE Tian-ping.Analysis of current conditions of chemical enterpriseps emergency response in Jiangsu provinc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4 (5) :126~129
[7]马茂冬, 韩尧, 张倩.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急能力评估方法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2) :98~102MA Mao-dong, HANYao, ZHANG Qian.Evaluation method of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based on FAHP[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 (2) :98~102
[8]张艳丽.工程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新兴学科可拓学在压力容器风险评价中应用的探讨[D].南京:南京化工大学, 2002ZHANG Yan-li.A study on engineering risk assessment method—discussion of a new discipline extenics applying in pressure vessel risk assessment[D].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
[9]贾飒飒, 廖江, 周直.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在工程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6, 25 (2) :125~131JIA Sa-sa, LIAO Jiang, ZHOU Zhi.Application of extensibl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appraisal of engineering risk[J].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06, 25 (2) :125~131
石化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篇3
1.1 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
从狭义上讲, 技术创新是指新技术 (含新产品、新工艺) 的研究开发、应用、进入市场并实现商业利益的整个经济技术活动过程。尤其是实现商业利益是技术创新的目的所在, 没有实现商业利益的技术发明或创造不能算作技术创新。从广义上讲, 技术创新是一种善于把握市场机会和技术机会, 善于创造新的商业机会的能力, 是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追求进步、追求发展的理念。
1.2 技术创新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显著特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程度日益加大, 在这种形式下, 作为国家和社会经济主体的企业便成为社会科技进步的主体。与此同时,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 而技术创新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或决定因素。因此, 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应该成为企业各种行为的主导行为, 否则, 难以在竞争中取胜。
2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行为意识
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多个变量, 只有系统的各要素达到了有机的配合和有效的统一, 共同营造出有利于技术创新顺利进行的内外部环境, 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就企业本身来说, 要提供创新顺利进行的支持系统, 必须从创新意识、创新机制、创新策略这三方面入手,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 进行系统整合, 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2.1 创新意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任务
企业要持续发展, 创新是根本保证,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提高创新意识变成企业的首要任务。所谓创新性思维是指具有发现性和开拓性的思维, 该思维要具有首创性, 广阔性, 要善于驰骋联想, 不分点面, 不分正反, 让思维打破惯性, 发散开来。树立创新性思维并非一蹴而就的, 这当中需要员工本身一个自我突破的过程, 需要克服传统定向的, 线性的思维, 且不自卑, 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才能走在别人的前列。企业要自主创新必然要技术创新, 要充分依托人才, 科技, 信息等各项资源优势, 自主研发与外部协助相结合, 以市场为导向, 创造出新的商业化模式, 在恰当的时机切入, 才能整体化企业的创新建设, 加快企业的发展。很多标杆性的企业, 例如海尔、IBM等, 他们的成功最为根本的战略竞争力在于让同行为之折服的创新意识和产品设计。行业领先者为了保持领先的地位就必须时刻把握好该领域的创新方向, 从而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2.2 创新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
技术创新的同时, 企业还要培养大家的制度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竞争全球化, 企业就必定要在产权制度, 市场机制等方面创新, 这样才能与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相适应。另外加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有助于智力知识成果的产生, 有利于知识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使知识成果成为企业重要资本, 达到知识产权形成、保护和甚至增值的最终目的。要学习或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创新制度及品牌管理经验, 不断加强品牌保护意识、品牌国际化意识;依托自身优势实施品牌管理的创新与有效的品牌竞争策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3 创新策略是提高企业创新效益的有效途径
2.3.1 广开投资渠道, 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由于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企业应改变完全依靠自主创新的模式, 广泛开展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风险投资公司、国际大石油公司等的合作开发, 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们的风险投资机制, 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投资来源的多渠道化, 提高自身的创新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2.3.2 重视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利用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 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 如果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 那么人才就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加强职工培训, 提高广大职工的技术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在培训层次上, 一是要更新知识。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知识老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只有不断更新知识, 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二是培养能力。知识不等于能力, 只有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才能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2.3.3 合作创新和组合创新是最有效的创新手段
合作创新是技术创新最有效的策略。其主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联姻”, 充分发挥三方在人才、设备和资金上的优势, 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合作, 提高科技成果的商品转化率;二是通过技贸股份合作、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等形式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
组合创新包括渐进创新和根本创新组合、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组合等。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性, 企业必须在各种创新组合的选择上有一个均衡的考虑。由于创新项目的投入先后及运作周期不同, 在各个时点上都有一批处于不同阶段 (比如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萌发期、成长期和饱和期) 的创新项目群。组合创新, 就像投资组合一样有助于分散单一创新的风险, 提高创新的效益。
3 优化企业管理, 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
3.1 倡导良好的企业风气
中国有句古话说“人心齐、泰山移”, 因此优化企业管理水平首先就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倡导良好的企业风气, 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 使员工达到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技术创新。把公司的发展与石化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真正地使企业上下一致为技术创新努力。
3.2 深化组织结构的改革
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研发安全为目的, 从效能和效率两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从公司管理层到一线员工、从集团公司到基层岗位, 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体系。对重点创新项目要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 紧紧围绕创新项目重点、难点, 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跟踪, 多方协调解决创新项目的实际问题。合理调配科研力量, 加快石化企业急、难、新、重科研项目的进度, 切实解决公司生产建设中的技术难题。
3.3 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3.1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积极探索以岗位、绩效为主体的薪酬分配制度, 形成职工收入同单位经济效益、劳动岗位、个人技能和业绩挂钩的分配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逐步建立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机制;加大管理、生产、技术骨干送外考察学习力度, 组织好内部各种脱产培训, 尤其是经营管理人员轮训和大工种培训;同时制定鼓励职工岗位成才的优惠政策。
3.3.2 为科研人员、技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为科技人员构建了多重职业发展通道, 作好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科技人才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和测评, 明确科技人才的奋斗目标和事业发展方向, 造就具有高技能的技术专家, 培养技术人才梯级队伍。同时建立起与之匹配的薪酬体系, 打破传统的行政等级薪酬制度, 建立分级分类的培训体系, 形成多类别、多层次、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体系, 使更多的优秀技术精英安心搞好技术工作, 热爱本职岗位,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人才评价方法, 为人才竞争提供一个更加公平、更加良好的机制环境, 让人才的价值得到市场化的体现。
3.4 加大现场管理力度
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以技术标准为龙头, 产品标准为主体, 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
3.4.1 坚持从严和精细化管理, 向管理要效益
加强战略研究和管理。完善ERP系统运行, 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有机结合;吸取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加强安全环保、科技、质量、设备、能源、现场等专项管理, 促进石化企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3.4.2 坚持以降成本为核心, 全力抓好经营管理
加强员工降成本意识教育, 树立“成本优先、产量服从成本、一切服从效益”的新观念。科学设定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 提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 进一步降低各工序成本, 力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严格费用管理, 严肃预算审批, 压缩各项费用。强化物资设备采购管理, 着力提高性价比, 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3.5 主动出击市场
3.5.1 保护自有技术, 发展自身特色
由于市场竞争不规范导致创新无动力, 市场环境发育不完全, 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 创新所需时间长, 因此, 造成创新无动力, 无赢利。一方面, 石化企业必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否则对自己是相当大的损失。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为了迎合市场潮流, 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形成自己的特色技术, 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 保有自己的市场份额, 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5.2 依靠科技优化品种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
充分利用石化企业现有的装备和技术优势,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主动开发市场所需的新产品和短缺产品, 大力实施区域市场战略, 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 努力研究、生产符合市场需求、适销对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的新产品, 形成科学合理的产品结构,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优化资源流向, 确保石化企业资源效益最大化, 抓住影响成本的关键环节, 用成熟的技术淘汰落后工艺。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搞好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工作, 提高质量异议处理效率, 提升石化企业形象。
石化电子商务研究 篇4
环境监理是指环境监理机构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及环境监理合同, 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进行监督管理的专业化服务活动, 同时配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环境监理方案是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是基础性工作。项目环境监理方案编制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环境监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质量能否得到保证、项目能否通过环保竣工验收[4]。石化行业由于生产装置众多、工艺流程复杂、专业性强, 对环境监理方案编制的要求很高[5]。目前, 针对石化行业的环境监理研究不多, 各地都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以所承担的“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技术规范研究”课题为基础, 结合正在开展的某石化企业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环境监理实践, 对石化行业的环境监理开展了深入研究, 为国内深入开展类似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出台环境监理技术规范提供有益的参考。
1 项目概况
某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扩能改造项目内容为:原油加工量为由1350万吨/年改造到1800万吨/年, 新建8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350万吨/年催化裂化、180万吨/年渣油加氢、50万吨/年气体分馏、10万吨/年硫磺回收、13.5万吨/年MTBE (扩能改造) 等6套主体生产装置;依托、改扩或新建相配套的储运系统、公用工程、辅助系统和环保设施;改造项目实施后, 现有I常减压蒸馏装置将停运, II催化裂化装置、II气体分离装置备用。该项目投资大、工艺复杂、产污环节多、环境风险高, 环境监理难度高、压力大。
2 环境监理方案实例
由环境监理的定义可以看出, 环境监理主要关注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中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的落实情况, 可以简单概括为“六监一管一协调”, “六监”指工程的环保设计监理、施工污染监理、工艺流程监理、环保设施监理、环境风险监理、达标排放监理, “一管”指环境信息管理, “一协调”指协调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之间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下面以某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扩能改造项目为例来说明, 根据“六监一管一协调”的要求, 该项目环境监理方案共分19章。
第一章是总则, 主要介绍项目任务由来、环境监理方案编制依据、环境监理目的及监理原则、环境监理工作程序等, 其中环境监理的五个原则是公平公正独立原则、权利义务对等原则、监督服务并重原则、经济环境效益兼顾原则、总环境监理工程师负责原则。第二章是项目概况, 主要介绍: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建设地点, 本工程项目组成等。第三章是环境敏感点及环境重点保护目标, 由于石化项目属于重污染类项目, 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 因此有必要将环境敏感点及环境重点保护目标单独列出来予以关注。第四章是环境监理范围和时段, 由于该项目在现有厂区预留地内建设, 因此环境监理范围主要局限于现有厂区, 同时兼顾受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影响的周边环境敏感地区;环境监理时段为从环境监理进驻现场到试生产环保竣工验收为止, 包括以下三个工作阶段: (1) 设计核查阶段; (2) 施工阶段; (3) 试生产及验收阶段。
第五章至第十章主要分装置分别介绍8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环境、35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180万吨/年渣油加氢装置、50万吨/年气体分离装置、10万吨/年硫磺回收联合装置、13.5万吨/年MTBE装置的环境监理要点。主要包括工艺技术路线分析、装置污染源分析、环境监理要点一览表以及人员配备计划等。这6章是环境监理方案编制的重点, 需要结合每套装置的环评及批复、环保篇章、设计文件、施工方案逐一编写, 不得有所遗漏。第十一章是辅助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 本章主要关注储罐区、循环水场、公用工程运行部、综合利用装置、污水处理场、火炬、生活设施及办公场所、初期雨水、其它辅助设施 (厂中厂、消防、工程用水) 等工程, 分析其三废排放, 拟定环境监理要点。第十二章是停用备用工程。改造项目建成后, 现有的I常减压蒸馏装置 (250万吨/年) 将停运;II催化裂化装置 (100万吨/年) 和II气分装置 (20×104Nm3/h) 备用。停用备用工程主要关注改造前和改造后废水、废气、废渣的变化情况, 以及停用备用手续是否完备等。第十三章是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监理, 主要关注环评及批复中提到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环境管理要求等的落实情况, 确保各项措施在环保篇章、设计文件、施工阶段和试生产阶段得到落实。第十四章是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监理。石化行业是个高风险行业, 气体、液体泄露、爆炸等高危事故经常见诸报端, 一旦出事均会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环境风险监理非常重要。本项目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常压塔、减压塔等、催化裂化的反应器、分馏塔等、MTBE的醚化反应器、共沸塔等、渣油加氢精制的高压分离器、加氢反应器等等均为重大危险源, 环境监理对于环评及批复中提到的各种风险防范措施必须跟踪落实到位, 特别是对编制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要着重审查。第十五章是环境监测计划, 主要关注建设项目执行的相关标准, 做好施工期环境监测和试生产阶段环境监测。如环评要求地下水监测为每季度一次, 监测因子为:pH、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氨氮。
第十六章是环境监理项目部人员和设施, 主要关注环境监理机构、办公检测设备配置情况、环境监理岗位职责等内容, 重点是明确总环境监理工程师、环境监理工程师和环境监理员的权责。第十七章是环境监理质量保证体系, 从人员素质、过程控制、三级审核、资料管理、环境监理制度及方法等方面提出要求, 确保环境监理工作的质量。第十八章是环保事件及重大污染事故处理, 明确环保事件、重大污染事故的处理程序和相关人员的职责。第十九章是档案管理。主要内容是协助建设单位建立项目环境管理档案、指定专职人员进行环境监理档案管理、按环保部门规定按时上报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环境监理资料的内容等。环境监理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环境监理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设计文件审查阶段结束后报送项目设计阶段环境监理报告, 施工阶段结束后报送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并作为申请项目试生产的依据, 试生产阶段结束后报送项目总环境监理报告并作为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的依据。对于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环境问题, 环境监理单位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 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环境监理专题报告。
3 结语
环境监理方案是环境监理工作的指南, 石化行业环境监理专业性非常强, 需要深入研究, 有针对性地编写方案, 最终形成一套成熟的环境监理技术规范。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欢迎广大环境监理工作者批评指正和完善补充。
摘要:环境监理方案是环境监理工作的指南, 是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以某石化公司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为例, 根据“六监一管一协调”的要求, 从19个方面对该项目环境监理方案展开论述并深入研究, 为国内深入开展类似项目的环境监理工作、出台环境监理技术规范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理,方案,石化项目
参考文献
[1]杨波, 戴兵.石油化工行业产业政策及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J].化工进展, 2009 (s 1) :35-38.
[2]江泉.工业类建设项目实行环境监理的研究[J].资源与环境, 2011 (4) :261-262.
[3]凌晶.化工项目设计及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工作要点探讨[J].科技资讯, 2012 (8) :158-158.
[4]叶宏, 胡颖铭.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的地位和作用初议[J].环境管理, 2010, 29 (2) :1-5.
【石化电子商务研究】推荐阅读:
石化企业消防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05-30
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8-24
2PSE在中国石化的研究与应用05-19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强化全过程管控10-19
石化产品10-15
石化柴油05-14
石化检修05-17
石化现象06-16
石化罐区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