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实习中的误区

2024-10-21

研究生实习中的误区(共10篇)

研究生实习中的误区 篇1

实习过后大部分人都感觉收获平平, 没有实习前预想的那么好, 有人把原因归结为实习单位不好, 不是知名公司, 实力不够雄厚, 规模不够宏大;也有人认为是工作的问题, 因为只是在实习中从事一些日常的小事杂事, 没有能够接触到工作的核心, 没有独立的负责某项工作。但也许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而只是因为你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研究生在实习中经常碰到的误区。

读研之余, 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或者喜欢的公司中去实习, 除了可以更好的了解职场, 为毕业时的就业决策提供参考, 还可以为以后求职积累一些经验, 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但实习过后大部分人都感觉收获平平, 没有实习前预想的那么好, 有人把原因归结为实习单位不好, 不是知名公司, 实力不够雄厚, 规模不够宏大;也有人认为是工作的问题, 因为只是在实习中从事一些日常的小事杂事, 没有能够接触到工作的核心, 没有独立的负责某项工作。但也许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而只是因为你不知不觉中陷入了研究生在实习中经常碰到的误区。

误区一:学历比自己低的人不值得学习

也许选择读研的人本身就重视学历所代表的层次, 也许是想从自己的高学历中寻找自信, 研究生在实习中很容易陷入“学历决定论”的误区, 认为学历比自己低的人没有可借鉴之处。但职场对一个人的衡量大部分时候都与学历无关, 而是看重能力的高低, 我们也应该适应职场的衡量方式, 暂时忘记自己的研究生身份, 虚怀若谷的发掘别人身上可以学习的地方。即使是那些与我们年纪相仿, 甚至是比我们年轻的同事, 也要从心底重视他们, 也许他们在考研中没有取胜, 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来与他们相处。当我们读研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职场摔打了, 他们早于我们进入职场, 对职场的了解肯定多于我们, 自然也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实习不同于在学校学习, 没有人会专门把知识细致的告诉我们, 也没有类似教材的东西供我们参考, 很多时候的学习就来自于观察别人。当你放低了姿态, 也许会惊奇的发现, 每个人能在职场上生存, 都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不要在乎别人学历的高低, 向任何人学习借以发展提升自己, 这要比自己去闭门造车有效率的多, 但要摆正心态, 只有心态对了, 观察的眼睛才会明亮起来。

误区二:在实习中做小事没有意义

实习在接打电话、整理材料这样的小事中度过, 如果放在大学实习还勉强可以接受, 但研究生再做这些小事就让许多人难以忍受了。他们觉得研究生的实习肯定不能和大学生的实习一样, 一定会从事一些比较重要的、有技术含量的工作, 甚至, 被赋予独挡一面的任务。但如果还是做这些辅助工作, 就会让人感觉没被足够重视, 与自己的研究生身份不相称。面对这种情况, 有人实习没多久就中途退出了, 还有人尽管没有放弃, 但也开始消极应付, 以表达对自己不重视的不满。

实习本来就没有多少薪酬, 大家拿着时间和精力来实习就是为了能够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 没有人愿意一直这样简单的重复劳动, 但也要对此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我们是刚进入单位工作, 而且只是短期的实习, 实习单位对我们不是很了解, 是不会把多少重要的、专业的工作交给我们来做的, 多是安排一些协助其他同事的辅助工作。即使是正式入职的职员一般也不会马上负责专项的工作, 也会有一个协助同事熟悉工作的过程。试想如果轻易的就把一项工作交到我们手上, 我们有把握很好的完成吗?如果在工作中出现了差错, 给单位带来了损失又该怎么办?所以, 不要轻易的下结论认为是单位不重视我们, 他们只是需要时间来了解我们, 我们也需要时间来了解工作。

实习之初, 如果没有被安排从事相对专业的工作, 只是安排了一些小事, 那就静下心来把这些小事做好。不要以为只有专业工作才是展示的平台, 在做小事的过程中也可以展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如果说专业工作是展示专业能力的平台, 那么, 小事就是展示态度绝好的机会。小事对我们来说不会很难, 但不管做什么, 即使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事也要认真的完成, 让单位对我们有更正面的认识。小事做好了, 打杂就只是一个过渡, 如果消极应付, 那很有可能到实习结束都不会有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

误区三:思考只有在科研中才需要

实习虽然不是做科研写论文, 但思考也同样不可缺少, 而且非常重要。实习绝对不是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把工作做完就算完成了, 因为实习经验不会自己闯进我们的头脑里, 需要我们自己去归纳总结。不要把思考和实习分离, 更不要以为思考只有在学校时才需要, 不管实习的工作有多累多辛苦, 都不能成为停止思考的理由。如果说大学时代的实习是进入职场的初级阶段, 对职场有大概的感性认识就可以了, 那么, 研究生时代的实习就应该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就需要更加理性的来认识职场, 提取那些真正可以称为经验而非经历的东西。也许这个过程是痛苦、艰难、缓慢的, 因为我们对职场的了解还不是很丰富, 对工作的认识也不是很多, 但不要轻易停止, 这个过程是早晚都要经历的, 是职场成长中躲不开的阶段, 早开始比晚开始对我们更有利。

当你度过了思考的最初时期, 随着知识的积累, 你对职场、对工作会看的更清楚, 即使离开原来实习的单位进入陌生的环境也能很快的适应, 这才是实习本应该实现的效果。也许在经历了痛苦的思考之后, 得到的体会感悟并不是很多, 那也不要嫌弃收获的细微, 每天都有一点儿收获就没有枉费付出的辛苦, 急于求成的心态只会让人心浮气躁, 到最后, 要么忍受不了落差而放弃, 要么只是片面的追求数量而囫囵吞枣。实习带给我们的知识必定比课本学习来的要难, 不要总想着实习一天就会如同看一天书一样掌握很多的理论或者知识点, 书本的知识已经有人给我们总结好了, 让我们可以轻松的拿来。而实习经验却隐藏在日常普通的工作中, 就像夹杂在沙里的金粒, 星星点点的散落在各处, 很小却很珍贵, 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去淘洗去收集。

误区四:与理论不符的现实都需要批判

很多人在实习时误以为我们的竞争优势就在于理论, 我们展示的方式就是用理论衡量一切, 并时刻不忘告诉周围的人工作中哪些是与理论不符的, 有时还要批评一二以显示我们的水平之高。虽然说起来都知道不可取, 但真正工作时又会不由自主的就范, 有人更是以此来作为自信的依托,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单位对实习生形成空谈而非务实印象的原因了。

我们在学校学习了多年的理论, 研究生的学习更是让我们对理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当步入职场时很容易陷入什么都用理论来比对的误区。经常听到有人在实习中高谈阔论, 陈述他们对现实工作的不认可, 但他们更多时候关注的是应然方面, 而非实然, 只是用理论生硬的来嵌套实现。在实习中应用理论很重要, 用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和指引工作更无可厚非, 但如果只是盲目的照搬理论, 只要与理论不相符就认为是不正确的, 就采取排斥的态度, 那么, 实习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实习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认识真正的职场, 但有人自视学问高深, 在实习中到处挑毛病, 让实习单位也很无奈, 好像来的不是实习生而是个“批评家”。抱着这种心态去实习, 必定看什么都不顺眼, 看什么都觉得毫无可取之处, 实习收获自然无从谈起, 因为心已经让理论装的满满的了, 已经容不下现实的工作了。

理论毕竟是剥离了丰富现实的抽象, 实际工作中的某些运行方式之所以存在肯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你发现了问题, 但没有停留在仅是批评的层面, 而是去思考其中的因果, 也许你会发现, 由于种种原因, 理论所描述的只是一种设定好了各种先决条件的理想状态, 但这些条件并不存在于你所处的环境, 更也许你发现了工作中确实存在某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那么, 便可以悄不做声, 放弃“批评家”的头衔, 思考改进的方法。虽然工作程序在我们实习的短短几个月里是不容易改变的,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推演。你可以就工作的某一方面深入下去, 也许真的会被采纳, 要知道在实习中表现才能并不只有批评这一种方式, 提供合理化建议会更好。

研究生实习中的误区 篇2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家庭的亲子阅读教育开展较好,许多家长都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意义,自觉地进行亲子阅读,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功利性误区,本文在分析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家庭  亲子阅读  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92-02

亲子阅读,就是家长和孩子以书籍为媒介,通过阅读,一同成长,在阅读中享受幸福时光的过程。

功利性亲子阅读是指家长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忽视对孩子的幸福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实际功效或实现某种现实目的为准则的阅读,是倾向于短期内取得成效而非着眼于长远目标的狭隘阅读。

一、亲子阅读现状分析

2014年4月,我国最新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有阅读行为的家庭中,0-8周岁这一年龄段,有亲子共读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共读时间平均为23.87分钟。说明家长们普遍意识到了亲子共度的重要性,有阅读行为的家庭中已基本养成了亲子共读的良好习惯。

但不能忽视的是,据数据显示,我国有高达83%的家长对亲子阅读缺乏科学认识;小学时期产生学习障碍的儿童中,60%以上可以追溯到家庭中的亲子阅读开展不当。除了根本未开展亲子阅读这种情况之外,功利性太强也是亲子阅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亲子阅读存在的功利性误区

1.以学知识为前提

在亲子阅读实施过程中,有些家长把通过阅读学知识这一目的强加到孩子身上,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妈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不断打扰孩子的关注力,使孩子无法深入地享受书籍的乐趣。久而久之,一种懊恼和厌烦的情绪就会积蓄在孩子内心深处,从潜意识里开始抵触阅读。其实,对于0-8岁的孩子来说,“趣味性”比“知识性”更重要。

2.过早指读认字

有些家长给孩子念书时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买书的时候要买带拼音的,希望孩子能够通过指读和看带有拼音的书籍学习汉字和拼音。有些甚至要求孩子每天记忆足够数量的汉字,这极易磋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其实5岁之后,儿童对文字天然的感受力才慢慢显现,这时再学习文字效果会更好。

3.越早越多越好

有的父母从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开始早晨、中午、晚上高强度灌输各种书籍内容。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阅读是轰炸式的,不考虑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感受,仅仅满足了大人自己不甘人后的意愿,结果事与愿违,最终使孩子对阅读退避三舍。早期阅读可以从孕期开始,但并不代表早期不阅读的孩子就一定会比阅读的孩子差。在成长过程中,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必要的,但不可操之过急,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

4.只读国外图画书

由于国外图画书创作起步时间较早,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国内图画书出版社也纷纷出版了大量国外图画书,有些家长认为国外图画书更优质,就只给孩子看国外图画书。其实,近几年国内也创作出版了很多高品质的原创图画书,如《一园青菜成了精》、《小金鱼儿》等,另外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一些图画书都非常优秀,这些原创图画书里有着浓浓的中国味道,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非常值得孩子一读的。

三、亲子阅读策略建议

1.唤醒家长自觉去功利化的意识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亲子阅读除了指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书籍之外,也包括孩子听故事、背唐诗童谣以及翻书、撕书、玩书等与书籍有关的各种活动。家长需要摒弃功利性目的,将亲子阅读看成是家庭中自然而然进行的一项活动,克服焦虑情绪,与孩子一同享受阅读的快乐时光,一起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2.培养家长自身的阅读兴趣

“家长要喜欢书,喜欢阅读,才能把阅读的幸福感传递给孩子”,家长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的阅读起到正面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经常看到父母读书,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主动阅读。孩子需要家长陪伴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童年稍纵即逝,所以作为家长要懂得珍惜,要全心身地投入到亲子阅读中去,与孩子一同享受阅读。

3.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

在亲子阅读的初期,要避免选择说教意味明显的图书。应选印刷清晰、画面美观、内容丰富、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图画书。如0-1岁选择以图画为主、字少的书,如《小熊宝宝绘本》。随孩子年龄增长,可以选择与孩子生活相关的图画书,如《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等。除了到书店、图书馆选择图书之外,可以看图书网站的年度排行榜,查阅读者评价,参考《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书籍。

4.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

家里应该准备一定数量的书籍,而且随手可得,正如《神奇飞书》中描述的那样。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喜好和倾向,家长只要选书的时候把好关即可,不必过多干涉。看到孩子自己阅读,要及时给予表扬,使其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

养育孩子对每个家长来说都是一个课题,亲子阅读亦是。在这个课题里,家长需要比孩子先学会成长,通过学习《朗读手册》、《幸福的种子》等著作,掌握阅读理论,指导阅读实践。克服功利性,收获平常心,不为“有用”而阅读。当家长们沉下心享受亲子阅读乐趣的时候,或许会获得“无用之用”的意外之喜。

参考文献:

[1]刘羽;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提升家长亲子阅读能力[J];天津教育;2013(10).

[2]黄丹卿;指导幼儿家长亲子阅读的几点做法[J].;文教资料;2012(13).

[3] 宋剑云 沙露;学前儿童亲子绘本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3(12).

[4]王烨;小班幼儿亲子阅读材料选择的误区与对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12).

高教研究中的误区考察 篇3

一、研究禁区的预设

研究无禁区, 学术本自由。学术自由, 追求真理, 是学者的权利。当今学术的春天,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本不存在研究禁区, 但是目前某些高校学者在其研究范畴的选取上, 即便是高等教育研究, 也表现出一种自立自守研究禁区的倾向, 以下自属笔者管见, 但亦可窥一斑。

1.有意视而不见

高教基本理论研究, 与实践密切相关的高校发展研究, 理论与实践研究, 实然与应然研究, 均可进入高校学者的研究视野, 或丰富理论研究成果, 或为实践决策提供依据。但有些高校学者在研究范畴的选取上, 对某些有实际研究意义的问题, 因讳于有关部门现行政策、指导思想或既存理念, 于是对这些敏感问题敏感领域视而不见, 避而不谈, 坐视其发展, 甚至用某些方式干预相关研究, 这些领域便相应成为所谓的研究禁区。此乃学者自设雷池, 他们忠诚地漠视, 不逾半步, 如此专家学者如此研究, 也就失去了学者作为文化人应具的文化开创、文化引领意义, 学者的文化责任、使命意识严重缺位。

2.盲目地奉为圭臬

还有些学者, 打着“主旋律”的旗号, 所谓的研究只是对所谓权威专家零星言论的鼓吹与论证, 这种“赞歌式”研究无视学者的自尊, 抹杀学术研究的科学性, 对某些有待深入研究与拷问的所谓观点盲目地奉为圭臬, 尊为至论;还有的学者, 可能讳于学术共同体中权威成员对某些问题的“定论”, 于是主动保持在权威面前的绝对缄默与坚守。此类赞歌式、鼓吹式研究, 实际上是把这些问题由衷地视为进行公正地、客观地、辩证地、批判性研究的禁区, 如此研究, 障人视听, 对某些识辨欠缺、积累不够、视野狭隘的学人可能是误导;如此研究, 对院校的发展, 对研究本身, 难言有益。

二、研究方法的泛化

1.一以贯之的路径依赖

研究方法对研究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跨学科研究已是发展大势, 由于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特殊性, 高教研究领域的学者学科背景错综复杂, 跨学科的学科背景, 其实非常有利于学术繁荣。然而, 有些理工科高校学者, 他们过于依赖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高等教育问题, 置高教研究的特殊性于不顾, 在研究方法上过分强调实验、建模, 过分强调定量分析, 强调解决问题的终结即为建立一个相关的数理模型, 这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如此简单、单一地迁移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中, 简单化、程式化地研究处理高等教育问题, 可能影响其研究结论的真确性。我们在高教研究中可以有选择地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但如果漠视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施行一以贯之的路径依赖, 执着于如此僵化的研究方法, 看似研究方法的固化, 实乃研究方法上的无端泛化, 其研究的真确性、有效性、可靠性, 值得商榷。刘献君教授曾著文疾呼“在当前定量研究定于一尊的境况下, 强调文学的方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确立任何一种研究方法的霸主地位, 都会窒息其他研究方法之生机。在社会问题的研究中, 追求纯粹的量化实际上是以冰冷的数学语言排斥鲜活的生命力, 以刻板的假设检验消解生命的有机组织, 以苍白的形式掩盖对现实的隔膜。定量分析表面精确, 其实模糊。”

2.责任缺位的移花接木

上面述及研究方法上的路径依赖, 此处言及非常规意义上的“研究方法”, 实质上是没有规范的研究方法, 属于研究方法的严重缺失与失范, 反映了学者学术伦理与道德的滑坡。目前尚有不少学者还用这种所谓的“研究方法”统领、泛化到无限的研究领域中, 成为他们过度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驱动下雕琢研究成果的一种现实“方法”。

高教研究, 特别是院校研究, 因研究对象的层次、类型的不同, 本应有其独特个性, 但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下, 急于呈现研究成果的高校学者, 缺乏持续、深入研究的韧劲与能力, 没有潜心研究的意愿与可能, 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可能一时难以实现, 采用移花接木之术, 通俗地说就是“剪刀”加“糨糊”, 东拼西凑, 对他人研究成果囫囵吞枣, 没有真正理解与消化就“综合集成”, 仓促成文, 于是“成果”纷呈, 对此类“成果”, 我们大抵可用“正确的废话”呼之, 除了为自己所谓研究成果的丰厚有添砖加瓦之功外, 几无裨益;若遭遇肤浅狭隘的高校领导, 鱼目混珠, 视为至宝, 将这些学者的所谓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践, 害莫大焉。在此, 我们不是反对学术研究中必要的参考与引证, 我们在此极力谴责的是单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下的责任严重缺位时的准学术剽窃行为, 暴露其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对学术本身缺乏必需的尊重, 对他人成果缺乏必要的尊重。

三、论证过程的偏颇

任何研究, 其研究方法、立论依据及其论证过程, 均能影响其研究结论的真确。目前在某些高校的高教研究中, 在立论依据的选取及论证上, 有盲从偏颇倾向。

1.立论依据的盲从

有些高校的高教研究学者或高等教育学研究生, 在阐述某个问题前, 言必称“上级文件”、“会议精神”, 随后的所有论证都笼罩在此“文件”、“精神”、“指示”之下。笔者以为, 如此依据, 如此研究, 其结论只是狭隘依据下的“必然”, 难以保证科学, 更遑论创新。长官意志在学术研究中的危害, 我们在此无暇论及, 但若学者、研究生在研究时主动捍卫长官意志, 立论依据唯官唯上, 而价值取向完全可能影响其研究的走向, 如此价值取向, 如此荒唐恪守, 于科学研究、学术繁荣, 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真正科学的研究, 当敢于质疑, 我们大可不卑不亢援引领导、专家、学者、权威的论断, 甚至欣赏与宣扬其精妙的论断, 但我们是以探讨的姿态, 而不是盲从信守。

2.“按图索骥”的探寻

在研究中我们鼓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高教研究亦不例外。但笔者发现目前的高教研究中呈现出急功近利的倾向。基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诉求, 有的研究者在确定研究范畴、广泛收集资料后, 发现研究走向与自己假想结论矛盾, 发现手头握有的某些资料对立论非常不利, 为达致速出成果的初衷, 对材料的处理缺乏客观公正的治学态度, 对有利于自己预设结论的材料, 充分演绎, 旁征博引, 对不利于自己假想结论的材料视而不见甚至恣意遮蔽, 置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于不顾, 唯我之利益独尊, 对研究简单化、片面化处理。如此片面偏颇的研究, 在现实中并不罕见, 值得我们反思。在研究中按图索骥地探寻立论依据, 甚至恣意遮蔽客观事实, 机械、僵化与恣意中, 处处浸润着研究者对自己假想结论的盲从, 对个人利益的信守。

四、学术自由的丢失

张楚廷教授曾撰文《学术自由的自我丢失》, 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对笔者启发甚大。笔者在上面的论述中亦已再度感受了学术自由的自我丢失, 将此归于“误区”, 未必十分贴切, 但也确为当前高校学术研究中呈现的一些怪圈, 而且较广泛地存在。“大学者, ‘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之学府也”[1] , 学术自由, “思想自由, 是世界大学的通例”[2] , 作为高教研究学者, 理当更加关注学术自由, 研究学术自由, 保护学术自由, 享受学术自由, 但前文中我们多少已述及学术自由的丢失, 此处再简要剖析其成因。

1.思维的惰性

关于学术自由, 笔者以为, 大抵有两种情况, 即准否自由研究和能否自由研究。设若本有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与条件, 但学者个体自身思维封闭懈怠, 视野狭隘, 也未必能自由研究。我们的研究为什么难以产出原创性成果?有前辈指出, “缺乏质疑, 缺乏想象”[3] ,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是创新之大忌、大障碍。赞歌式、鼓吹式、解释性研究, 鹦鹉学舌, 人云亦云, 止于文本解读、文本注释, 如何能涌现原创性成果?大学学者作为社会文化引领者、开创者, 如果俯首听命, 人云亦云, 特别是基于其智慧与视野, 在完全洞悉某些研究的真正走向、可能结论时, 对“不合时宜”的应然性结论, 让其窒息在摇篮中, 其纵有自由研究的能力、资质与可能却放弃自由研究, 主动丢失学术自由, 仅作为上级现行政策的解读者与注释者而存在, 缺乏独立不惧的苏格拉底精神, 创新何来?曾几何时, “创新教育”研究、“素质教育”研究, 蜂拥而上, 鲜有真知灼见, 人家研究什么, 自己就研究什么, 从研究对象到研究结论, 盲目跟风。思维僵化、思维惰性, 导致学术自由的自我丢失。

2.目的的外化

“为研究而研究”、“为学术而学术”、“因兴趣而研究”, 这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初衷, 在如此初衷引领下, 易于推陈出新, 获得一些开创性成果。文如其人, 如许学者, 久而久之, 就相应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研究风格, 成果“识别率”非常高。目前, 国内某些高教研究专家研究自成风格, 我们在拜读其成果时, 可能不看署名也能初步判断成果的主人。但部分学者, 如果不是外界驱动, 或职称晋升的需求, 或获奖的企盼, 可能就没有任何研究的动机与兴趣, 研究非内在需求驱动, 仅为资格而学术, 目的外在化, 基于浮躁功利, 拾人牙慧, 人云亦云, 千人一面, 移花接木, 断章取义, 他们的研究成果谈不上“识别率”之高低, 没有任何个性与创新可言。大学不是知识贩卖之地, 不应为求名索利之所;研究目的完全外在化的此类大学学者完全不关注学术自由, 不追求自由研究, 没有研究的兴趣, 也感受不到自由研究、纵横驰骋的快意与幸福。

3.纪律的异化

学者有学术研究的自由、学术批判的自由、选题的自由、发表的自由、交流的自由, “自由是真理之父”;当然, 高校也有其必然的纪律约束, 但不管在什么纪律之下, 学术的自由是必需的。现实的情形可能有异, 有些高校打着“纪律”的旗号剥夺了学者的自由, 以“纪律”的名义限制学者的研究自由, 学术自由式微, 纪律被大大异化, 失去了其本有的意义。那么, 纪律在什么情形下有意义?“纪律与自由不是半斤八两的, 纪律是为保障自由而存在的, 当纪律对自由形成了制订之时未曾料到的负面作用时, 应当修改 (也许可以叫做完善) 。我们保障自由而需要纪律辅助, 我们为更充分的自由而需要完善纪律。”[4]

大学何为大, 大学何为贵, 需要我们继续探索、研究与捍卫, 在高教研究中, 务去过度功利取向, 规避浮躁与短视。自由研究, 自由思考, 与柏拉图为友, 与亚里士多德为友, 更与真理为友!2007年5月14日, 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上激情演讲:“有一句名言, 一个民族多一些仰望天空的人, 这个民族就大有希望;而一个民族总是只看到自己脚下的一点事情, 难有美好的未来!”“有一位前辈说得好:没有一流的文科, 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 也就没有一流的工科!”[5] 我们反对唯官唯上, 但我们不能因为他是总理, 就妨碍我们去宣扬推广, 就失去了欣赏和赞美的权利与自由;不难发现, 温家宝总理在此极力推崇宣扬的名人、前辈即黑格尔与杨叔子, 力透纸背的演讲, 真诚殷切的期盼, 让笔者深深思索大学高教学者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孑民先生言行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第3卷)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

[3]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

[4]张楚廷.学术自由的自我丢失[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

研究生实习中的误区 篇4

初中语文教学误区改善对策初中语文教学是整个初中教学的重中之重,也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使命。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们学好其他各学科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誤区,并提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善措施,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了。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主观自身素质和客观师资条件的限制,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课堂上只是固定化、程式化地进行“填鸭式”讲授性教学,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实际教学效果不佳。有些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是呆板地使用一些固定的教学方法,无法做到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另外,有些语文教师备课不充分,只是简单地把网络上或者是参考指导书中的案例、示范教给学生们,完全照抄照搬,不能有效地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些都会导致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际教学效果不佳,使学生们无法较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2.采用粗放式教学,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粗放式教学,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普遍存在的一大误区。课堂上,有些语文教师只是一味地粗放式教与学,为了应付考试而教授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知识,急于求成,无法真正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美感与韵味,更无法真正领悟到语文素养与涵养。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时,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有目的性、有计划性地分层分级引导性教育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们不能较好地弥补自己的薄弱知识点,不能较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更不利于整个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顺畅深入开展,背离了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初衷。

3.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互动交流欠缺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课堂交流仅仅局限于一问一答式的单向交流,课堂互动交流较为欠缺,课堂氛围显得非常沉闷,学生们被动地接受提问、被动地学习,几乎不动脑筋去思考教师的问题正误与否。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尚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死啃课本中的有限资源,而且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与创新性的想法,这些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无法培养学生们创造性的思维潜能与创新性的探究精神,导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浓烈,甚至一度出现烦躁、失落等厌学情绪。

二、改善初中语文教学误区的对策研究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充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不断改善教学策略,以激发初中学生对初中语文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另外,语文教师必须运用各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前课堂“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现状,确实贯彻落实好“听、说、读、写”紧密结合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力争做到每节课都有新奇的课堂体验,不断拓展知识内容,及时更新知识的理解角度,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满足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学的严格要求以及满足广大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需求。总之,只有语文教师不断地“加油充电”,优化教育教学行为,勇于开拓创新,开展多元化教学,构建顺畅的师生互动,才能真正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引导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交流过程,必须充分实现教与学的民主、平等、公平,师生之间互尊互爱。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根本,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与语文素养。而且,语文教师必须改变粗放式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学生开展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多进行创造性地思维训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使自己的才华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有效施展,促使初中学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真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语言素养。

3.开展探究问题设计,进行启发式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课堂授课时必须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有效使用教材,合理整合课程资源,积极设计探究性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初中学生的自由表达、自由探究能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主动开辟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教学渠道和环境进行启发性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多进行自主性与探究性的实践训练,培养初中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独立完成的精神,有效地发展初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个人魅力,提高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初中学习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严格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以应试为主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充分利用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全面创新教学理念,形成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设法营造充满活力与情趣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成效,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际光,艾明.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教育界,2009,(01).

[2]胡志明.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剖析与建议[J].考试周刊,2010,(41).

[3]郭琴.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读写算,2011,(35).

[4]蒋伟海.开展合作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阅读与鉴赏,2011,(06).

[5]魏桂香.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分析与研究[J].学生之友,2011,(21).

[6]李天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章,2012,(17).

医疗纠纷教育中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篇5

1 医疗纠纷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基于对医疗纠纷危害的深刻认识, 各医疗机构纷纷邀请医疗管理专家、医学专家和法律专家从医院管理、医学和法律方面对医师进行医疗纠纷教育。从医师的纠纷教育实践来看, 医疗纠纷教育对提高医师的医疗水平、树立规范行医意识、规范医疗文书书写和增强医师处理纠纷的能力方面效果是明显的。但在医疗纠纷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一些误区:

1.1 医德教育形式化

大医精诚, 高超的医术, 能治愈病人的躯体疾病, 高尚的医德能温暖病人的心灵。然而,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化的影响, “医学的异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专科化消解了整体性的人, 技术化忽略了人的心理, 市场化漠视人的情感”[1]。当前一些医师缺乏同情心、责任心, 把病人看作是疾病的载体, 无视病人的痛苦, 把病人当作追求经济利益的机器, 忽视病人的尊严, 从而招致整个社会对医疗行业的不满。在造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和医疗纠纷的众多因素中, 医德缺失是最重要的直接原因。提高医师的医德修养无疑是从源头上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因此, 医德教育成为医疗纠纷教育的重点。

然而, 医德教育存在的困难远比人们想像的要大的多。一方面,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下只强调医学知识和技能教育, 而忽视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医德教育重知识轻实践, 理想与实践的脱节;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和医师面临的利他与利已的矛盾, 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严重阻碍了从医者对自身的医德自律, 而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现状也使医疗管理机构放松了对医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种种客观原因的存在, 医德教育效果并不尽人意。

尽管医德教育在医疗纠纷教育中非常重要, 但由于医德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 在医疗纠纷教育中, 医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并没有从情感的深处去触动医师, 去提高医德修养。

1.2 医患关系的敌对化

当前, 医患之间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2]。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患者的医疗保障不健全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 患者所经历的看病难、看病贵和所遭遇到医师的冷遇招致了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师的抱怨, 这种抱怨像瘟疫一样扩大至整个社会。一旦患者人财两空, 期望落空, 这种潜在的怨恨转变为现实的医疗纠纷和医患冲突。患者是医疗纠纷的受害者, 同样医师也是受害者。“在医疗纠纷中, 医师同样是受害者, 他们既要承受来自患方的辱骂、殴打等身心上的伤害, 还要承受来自社会舆论带来的心理压力, 在很长时间内, 他们都会受到人们的非议或不公正的待遇”[3]。经历过医疗纠纷的医师容易产生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心理。医患之间的暴力与不信任现状, 使得在患者就诊过程中, 医患双方都互相成为了对方的假想敌。

在医疗纠纷教育中, 医疗纠纷教育者要面对医师群体对患者的敌对心理, 如何化解医患之间的仇恨, 成为医疗纠纷教育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但是一些医疗纠纷教育者不仅没有去化解这种仇视心理, 反而在教育过程中强化这种敌对关系, 作为激励医师学习防范与处理的动力, 从而医疗纠纷教育演变成为医生在医患战争中提高自身战斗能力的训练。这样的后果不但不利于医疗纠纷的化解, 反而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仇视。

1.3 纠纷教育目的投机化

对医师进行医疗纠纷的防范需要全面提升医师的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的能力。但一些急功近利的学习者不乏投机取巧者, 他们通过医疗纠纷教育只是想尽量逃避医疗纠纷, 或者发生医疗过错之后如何逃避责任。一些医疗纠纷教育者也顺从了这种心态, 从而使医疗纠纷教育变成了如何逃避责任追究的培训。如网络广为流传的《医生自我保护必读31条真话》:门诊的诊断须谨慎, 尽量全面但模糊, 留回旋余地, 如“黄疸原因待查”等。检查应多做, 尽量让病人做决定。凡患者拒绝之检查须于病程记录中描述, 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字加带“后果自负”。病情交待要重, 因为每项病情的恶化、加重的都会死人——也要患者或家属签字。他们签字越多, 你的风险越小。勿向患者及家属过多解释病情, 告知其病名及严重即可!按治疗的要求书写病案, 而不是按实际情况书写。如感染创口至少每日换药, 其余可按其是几级手术, 几级愈合分别对待, 病案须如此记载, 但实际你根本忘记了换药是另一回事。全面书写手术前谈话, 每项意外都可能导致死亡, 并详细向患者家属解释, 如果把他吓着了, 不敢签字, 你宁肯不做这台手术。在这年月, 风险大的手术别做, 不讲理的人别做, 工作没做好的别急着做。最后, 时刻想着, 你眼前的这个病人可能就是下周到法庭上告你的人[4]。这种自我保护的纠纷教育虽然能够明哲保身, 但其结果只能让医患关系越走越远。医患信任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医疗纠纷教育者应当让医师认识到每一位医生勇于担当修复医患信任关系的责任。

1.4 纠纷责任外在化

当前医患矛盾尖锐, 医疗纠纷频繁发生, 有外在的原因如政府投入不够,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医疗保障不完善等, 也有内在的原因, 如医疗机构管理混乱, 医师医德滑坡, 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关等。但在分析医疗纠纷原因时, 医师更多的是将医疗纠纷的原因归咎于政府角色的缺位、媒体报道的片面、患者的无理取闹, 却很少从医疗机构和医师自身去找原因。根据刘兰芬等对上海5所医院妇产科130名医师调查结果显示:医师对医疗纠纷原因认识, 所反映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中, 社会因素 (69%) 居第一位, 比如医疗费用较高、媒体炒作等, 其次为患者因素 (17%) , 如对诊疗结果期望值过高、缺乏对医学知识的了解[5]。在医师眼中, 医院和医师因素并不被认为是医疗纠纷的主因, 显然医师在推卸自身责任, 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原因在医疗纠纷中的责任。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客观的, 也有主观的, 有制度因素, 也有人的因素。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医患双方都有职责和义务去改善医患关系。但是作为医师来说, 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在引发医疗纠纷中的责任, 在一时无法改变国家制度、改变社会环境, 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善医患关系。

2 改进医疗纠纷教育的措施

2.1 树立正确的医疗纠纷教育理念

提倡职业奉献, 提高人文关怀是核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不同时代的医学职业精神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崇敬生命, 忠诚患者, 敬业精业, 奉献博爱。它体现出四个层面:崇敬生命是哲学层面, 忠诚患者是道德层面, 敬业精业是能力层面, 奉献博爱是心理层面”[6]。医师职业是最需要奉献精神的职业之一。人的生命与健康是无价的, 医师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事业, 医师的付出不能仅仅用物质收获 (薪水) 来体现医师的自我价值, 医师的自我价值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 如社会对医师的尊重、医师职业追求的自我实现等。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可以看到某些医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人生价值取向偏向了金钱, 这损害了医师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和信誉。发扬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 是职业赋予每一个医生的责任。对病人的人格尊重、人文关爱和高度负责体现医师的人文关怀。在医疗纠纷频繁发生的今天, 更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师对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 去打破阻碍在医患之间的坚冰, 去化解医患之间的矛盾, 重新取得患者和社会的信任。因此医疗纠纷教育过程中需要提倡医师的奉献精神、需要强化医师对病人的人文关爱。

依法行医、规范行医是关键。医师直接面对的是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稍有不当和过失, 便可导致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后果。医师在行医过程中, 必须依照国家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要求来开展医疗活动。依法行医才能减少或避免诊疗过程中不必要的过失, 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就能尽可能地将诊疗过程中的过失降到最少, 也能最大程度地采取必要的弥补措施, 减少诊疗中的过失和过错。另外, 依法规范书写病历和依法处理医疗纠纷也能够防止医疗纠纷的进一步激化。

提高医患沟通技能是手段。正如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 缺少共鸣 (同情) 与技术不够成熟一样, 是无能的表现。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让医师省略了沟通, 先进的医疗设备让医师忽视了沟通, 医疗服务供不应求让医师无暇沟通, 医患不信任让医师彻底拒绝沟通。然而沟通对于增加病人满意度、提高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医疗纠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医患双方认为沟通不够是诱发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患者的58.2%和医务工作者的85.3%[7]。如果医生掌握良好的沟通技术, 医患双方建立了和睦、信任、尊重和信赖的医患关系, 病人就不会倾向于投诉或提起诉讼。从目前现状来看, 通过医疗纠纷教育来提高医师的沟通技能, 是减少医疗纠纷最便捷和有效的途径。

疏导纠纷、重建医患和谐是目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医师放心为患者进行诊疗, 有利于增加医师的职业成就感, 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要求医师学会化解医患双方的矛盾, 减少对立情绪, 有效阻止医疗纠纷的上升。医疗纠纷难免会发生, 医疗纠纷宜疏不宜堵, 没有顺畅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或者在医疗纠纷发生后采取消极方式对待往往更加激化医患矛盾。医患之间不是敌人, 医患战争后果是医患双输。重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医疗纠纷教育的最终目的, 始终要坚持一个理念:医患是同一条战线。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2 创新教育形式、多渠道开展医疗纠纷教育

目前各医疗机构进行医疗纠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邀请医疗管理专家或者医疗法律专家在医疗机构开展大型的医疗纠纷讲座。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当前对医疗纠纷教育的基本需求。另外, 可以结合各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 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医疗纠纷教育, 以提高医疗纠纷的效果。

榜样现身说法:向医疗纠纷防范经验丰富者学习。在一些医师因医疗纠纷而身心疲惫或者绝望时, 却有一部分医师与患者相处的非常融洽, 他们很少发生医疗纠纷、还经常获得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表扬, 他们甚至与很多患者建立了亲密的朋友关系。医疗机构可以对这部分医师进行表彰并向其他医师介绍经验。将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传授给其他医师, 这比从其他医疗机构请来的医疗管理专家或者医疗法律专家的讲座更贴近本院情况, 更容易被其他医师接受。

参加医疗纠纷协调会:向患者及其家属学习。患者及其家属是医疗纠纷教育的重要主体。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 医疗管理人员不能包办一切, 应当让当事医生参与到医疗纠纷的处理过程。由医院行政管理者主持医患双方进行沟通, 这样一方面通过双方对事实的陈述有利于医疗纠纷案件真相的调查和处理, 另一方面双方通过沟通、换位思考促使双方互相理解, 化解矛盾, 从而减少医疗纠纷。通过听取患者的投诉可以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这样对医务人员是一种直接而深刻的纠纷教育。

举行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向社会大众学习。社会大众同样可以成为医疗纠纷的教育主体。“一些医院主动从社会上聘任监督员, 社会监督员由患者及其家属、新闻记者、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以及非医疗单位的群众等组成, 对医院医德医风进行监督,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评论、报道”[8]。社会监督员是医疗机构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通过召开社会监督员的座谈会, 让医院听取社会大众对医疗机构的意见与建议, 让医疗机构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同时, 沟通也可以促进医疗机构与社会的理解, 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 当前医疗纠纷形势依然严峻, 需要国家、社会和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去减少医疗纠纷, 化解医患矛盾。尽管医疗纠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医疗纠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这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创新教育形式, 多渠道开展医疗纠纷教育, 以提高医疗纠纷教育的效果, 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摘要:在当前医患关系尖锐的形势下, 对医师进行医疗纠纷教育受到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然而在纠纷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如医德教育形式化、医患关系敌对化、纠纷教育目的投机化、责任归因外在化等, 这需要医疗纠纷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形式, 从而提高医疗纠纷教育的效果, 以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医疗纠纷教育,误区,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26 (4) :20-24.

[2]杜治政.医患关系面临的课题:利益的冲突[J].医学与哲学, 2002, 23 (11) :4-12.

[3]马勇.医疗纠纷对医师的心理影响与防范[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5) :440, 442.

[4]李承志.“医生自我保护31条”是医患之间的一堵墙[N].卫生与生活报, 2009-04-27 (3) .

[5]刘兰芬, 孙纽云, 许苹, 等.5所医院妇产科医师对医疗纠纷影响因素认知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 2011, 15 (5) :13-15.

[6]姜潮.别让功利主义侵蚀职业精神[N].健康报, 2012-08-03 (5) .

[7]王大庆, 胡海涛, 王莹, 等.从医患冲突看医患权利保障的社会环境[J].医学与哲学, 2004, 25 (9) :19-21.

研究生实习中的误区 篇6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误区,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意义。它可以促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开发学生的智力与行为能力, 提高学生德性修养以形成良好品德, 培养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完善, 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的今天, 与研究生群体相关的教育发展却常常陷入瓶颈的困扰中。究其原因, 其根源在于当代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几个误区。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定位的迷失

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 但是他们的高学历却常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产生错觉———拥有理论上的扎实功底必然具备心理上的良好品质, 结果忽视了相关的教育。实际上, 研究生较之本科生除生理年龄稍长, 掌握专业学术知识更为丰富外, 其心智、道德认知、人际交往关系的成熟在许多层面上均是十分相近的。尤其近几年, 研究生扩招, 本科生就业压力加大, 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历练便直接从本科升入研究生层次的学习中, 所以其与本科生的心理同质性进一步增强。

遗憾的是, 当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上述情况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他们或将研究生划入成人的行列, 认为其心理品质业已成型, 再培养的难度大, 成效慢, 不如将精力投入到诸如素质培养的其他方面, 或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对个别“另类”研究生问题行为与变态精神的单纯矫正。结果研究生心理状况成为少有人问津的“盲区”, 相关教育失去了普遍存在的意义。

众所周知, 一个人的素质结构是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组成的复杂形态。当研究生在高校学习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专业知识培养、体育锻炼塑造发展不平衡时, 势必会带来其个体成长中的人格障碍。当意志消沉、精神抑郁、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现象在研究生群体中日益常见时, 其背后重要的隐含原因是他们在自我观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中出现了偏差。

从生理的角度上讲, 研究生身体发育在成熟度上已与成人无异。自我形象的定型, 让他们更为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然而高压力的学习特点, 特殊的生活模式, 令其缺少与外部世界的沟通。由于日常接触的人与事有限, 不善与人沟通、性格日益内向的趋势便在许多研究生中出现。从价值理念、人生态度的角度上说, 研究生领略的相关理论知识众多, 感受过中西方多种学说言论, 他们常常强调个性化与自由化, 因而其对许多社会问题评价的标准不尽相同。由于部分研究生不能准确区分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所以常出现理想信念空虚、意志品质薄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团队精神涣散, 甚至道德准则失范的现象。

在当代高校中, 德育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趋同现象十分普遍。应该承认, 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塑造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十分重要。不过, 心理问题与观念品德、政治觉悟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思维脉络、理论基础方面的差别显而易见。研究生在兴趣、动机、情绪、态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简单依靠政治宣传、榜样示范等方法手段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同样,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调适等方法亦不可取代传统的德育模式。从现实情况来看, 高校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研究生心理日常辅导工作常由学生辅导员来完成。由于学生辅导员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培训, 理论修养不够扎实, 而德育又是辅导员工作的“主业”,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对研究生心理需求“多教导”、“少治疗”的现象日益常见, 也就不难理解。

其实, 问题出现的实质原因归根结蒂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定位的迷失。在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科研能力提升,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研究生面临由社会剧变带来的全新学习与就业压力的今天, 心理健康教育究竟应在高校教学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显然, 仅将之当做研究生学业生活的补充是远远不够的。要认识到, 高校教会学生的不仅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个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摆正认识, 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定位, 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操作的不当

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 个体社会适应良好, 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充分发挥的状态。通常, 研究生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当代高校中并未存在统一的规定。虽然众多的高校纷纷将国外流行的心理健康测量量表应用于研究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的诊断中, 但是得出的评估结果往往因忽略中西学生状况差异而导致的量表适用性问题, 使得评估的效度与信度出现种种问题。

目前, 心理咨询活动在高校已普遍开展, 但其应用的方法体系却缺乏创新与个性特征。研究生与本科生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辅导员间应建立怎样的联系?心理咨询中“助人”取向与“医疗”取向应如何把握?特殊个体咨询与一般群体咨询的关系是什么?这些经常是高校心理咨询专家说不清的问题。如果说交往障碍与思想不成熟是本科生心理问题的“共相”的话, 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则是当代研究生的心理“通病”。研究生心理问题解决不可“孤立化”, 辅导员的作用不可忽视。但现实中的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 不能像本科生辅导员那样完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 对之开展“贴身”的教育观察。因而心理咨询师在发现问题时要学会调动学生导师、学生所在学院、同学、家庭等多方面力量, 投入到对“病人”的矫治中。当然, 对辅导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也是必要的, 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使之成为研究生心理专业辅导的有益补充力量。

从本质上讲, 心理咨询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活动, 即对咨询者的自述内容不加评价, 不对其价值观问题作出评判, 旨在通过建立同感、尊重、真诚的专业关系, 以此来协助咨询者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继而欣赏自己, 充分发掘个人潜能。它不提倡介入当事人的生活, 不给当事人具体建议、指导, 不使其产生依赖, 使其能独立解决面临的问题[1]。“助人自助”的特点决定了单纯的“助人”或“医疗”取向在当代高校研究生心理咨询中均是不可取的。心理咨询师应与研究生保持一种平等关系, 尊重受咨询者的独特性, 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有多种选择可以用来解决他面临的问题, 学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心理咨询师不要把自己当做是救苦救难的天使, 原因是它暗含着求助者只要通过他的帮助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这样无疑会大大增强求助者的依赖性。当然必要的建议和意见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要注意, 不要对学生下命令, 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

特殊个体咨询与一般群体咨询的关系, 实际上可以转换为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之间的关系。目前, 高校重障碍咨询, 轻发展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 轻预防引导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抓点放面”的做法, 往往让高校放松研究生整体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建立, 让心理咨询功能的外延受到极大的限制。完整的心理咨询是个有机的系统, 它由测试、调研、辅导、教育等多元子系统构成。尤其研究生这样一个每天都面临着繁重学业、就业、情感等多重压力的群体, 单一地突显某一子系统功能,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让心理咨询不再局限于“问题”学生, 使之成为研究生整体理想人格完善、创造性潜能激发的推动力, 势在必行。

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状况档案的做法已被众多高校所采用, 然而档案应包含哪些内容?以何种方式建立档案?这些问题现正困扰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由于敏感性的原因, 对学生的心理测验不宜过频, 但将新生入学一次的测试结果当做其三年研究生生活的最终心理档案也是欠妥的。如何能在不影响学生情绪的前提下, 对相关资料动态追踪, 适时更新, 的确是应思考的问题。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应专人建立、专人保管已是高校的共识, 但档案的调用与查阅问题却鲜有明确的规章。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稀缺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存在着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描述性研究, 制定具体应对方法“应该是什么”的对策性研究, 以及说明社会现象发生原因、预测发展后果、探讨现象间因果联系“为什么”的解释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侧重于得出实证结论, 对策性研究偏于建构有针对性的实用方法, 而解释性研究由于是解释原因、说明关系, 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三类研究对心理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样不言而喻。

然而, 如果我们总结一下有关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第一, 对存在问题表象描述偏多, 具体问题形成原因与机制成果较少。学者多从综述的角度给出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问题的表征, 少有学者将之与现代心理学理论相联系。经常是问题提出后给出显而易见的表层原因, 随即直奔制定对策的主题, 而得出的结论时常陷入笼统、宏观、重复前人说法的误区中。第二, 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比例失调, 一般性研究结论难以达到普适性。找到一个可供调查的对象群体, 抽样后问卷调查, 针对样本给出某些意见、建议, 已成为目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究的一个通行惯例。不可否认, 实证的调查研究对问题的解决的确重要。但是, 轻视理论而集中走实证的极端做法对问题的最终解决并非是明智的行动。深入而详尽的理论分析可以将现实的经验抽象为系统性的认知, 并能将实证研究认识概念化, 以相关命题的形式形成有益的推论。由于主客观多方面条件原因, 现在所谓“实证研究”的可靠性常常只能局限于样本的范围, 样本之于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已成为一种“通病式”问题, 所以在另一层面上进一步彰显出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第三, 研究周期过短, 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比重分配存在问题。学者的研究常“就事论事”, 缺少长期追踪。在他们给出的学术分析中, 选取特定时点以不同类别为基础进行比较研究最为常见。而那些需更频繁运用理论分析的纵向研究, 多因研究耗时长、问题结构推导复杂, 被学者舍弃。

此类尴尬问题的出现, 与理论功底扎实的学术大师轻视基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义, 与从事咨询、辅导的实践教师科研能力不足, 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 理论研究需要长期的探索过程, 成果的获得实非轻而易举。尤其让源于西方的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等与我国研究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更是不易。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基层教育, 其特定的属性决定其创新性理论研究成果难以快速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学者不愿将过多的学术精力置身其中, 情有可原。与之相对, 让心理健康教师去建构并实践“高深”的理论, 确有些强人所难。如何突破“瓶颈”, 是一个现实留给人们思考的问题。

四、对解决误区方法的深度思考

当代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直接的。时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自杀现象, 心理畸形、变态事例, 甚至犯罪行为, 已向社会敲响了警钟:高校的相关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作出相应转变。

首先, 要对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有个清晰的认识。心理素质是多个子系统的有机联结, 其中包含认知特性、个性品质与适应能力等部分。研究生的高智商特征已经决定他们的认知特性较常人更为敏锐、敏感, 对问题的理解亦易走向偏激;知识的积累使研究生更为理性, 但过度追求理性又会让其陷入极端;研究生日常社会交往的相对封闭性, 常常是造成其情绪不稳定的内在原因;由于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并未完全接轨, 研究生适应能力的缺失是无法避免的问题。显然, 高校要有的放矢地对之进行积极引导。

其次, 要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自身有个清晰的认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个系统的工程, 有着内在的原则方法。相关教育一定要让研究生参与进来, 单一的讲授不足以获得良好的成效。正确的做法是, 各实施环节有效配合, 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适度开放, 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创设互动性活动情境, 让研究生投身其中, 促进其主体各种心理特质协调整合, 达到健全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基本的模式, 如医疗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等。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而言, 单一的模式已很难达到理想的目标。建构融合多模式优长且针对性强的新模式, 必须提上日程。让学生、家庭、学校形成合力, 让学生自我认识、心理辅导、行为修正、反思内化成为一体, 是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重心。结合时代特征与学生特质, 需要引入并创新一系列新型教育方法。

在工作的实施中, 第一, 要有科学的教育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握住纵向与横向两条主线, 纵向上的心理健康观念、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方法和技能, 与横向上与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发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配合, 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教育。建立完善的监控预警机制, 多在学生内化体验上下工夫, 多进行帮助学生更新认识、端正态度、调节情绪和调整行为方式的训练, 将问题防患于未然。第二, 要有战略性教育眼光。为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校要把教育融入其每一天的生活中, 除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或团体活动外, 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必需的。要注重校园物质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的建设, 让研究生的心理发育拥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在校园内要配备充足的文化体育设施和娱乐体育场所, 并将人文关怀注入其中;多开展研究生喜闻乐见的学术科技、艺术活动, 为其在学习生活中摆脱单调、沉闷, 能够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创造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也谈教育实习的误区 篇7

误区一:师范本科生去高中实习, 师范专科生去初中实习。

这是高师本科和专科院校通常的做法, 尤其是集中实习仍作为高师院校主要的实习模式时。在过去这样分层次的实习定位是没有问题的。但近年来随着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 教师岗位已成为就业的香饽饽, 对新入教师的学历要求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都早已改变: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起码大专以上学历, 初中教师起码本科以上学历, 高中教师也逐渐向研究生学历看齐, 这在城市和县城学校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些经济和教育较落后的农村, 学校对新入教师的学历要求可能会降低, 但毕竟不是大多数。在这样的新入教师学历普遍认同的形势下, 高师本专科院校如果仍抱着过去的老做法, 就势必对实习教师的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4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对实习学校的层次选择应尽可能和这样的学历要求相吻合。高师本专科院校应本着对实习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从就业的高度去选择与实习生学历层次相近的实习学校, 这样的做法才是可取和明智的。高师本科生可安排去初中和高中实习, 专科生可安排去小学和初中实习。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做适当调整, 也可根据实习生的生源地分层次安排实习学校, 总之要与时俱进, 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形势。

误区二:传统教学已完全过时。

不少学者和专家认为, 传统教学已完全过时, 所谓的“三个一工程”, 即“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 必须改革, 代之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多媒体教学, 多采用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等手段, 使课堂丰富、活跃, 强调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但真实情况是, 传统教学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也是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主流教学手段和方法;使用先进设备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仍只作为辅助手段, 并没有收到学者和专家预期的效果, 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再者, 许多有多年教龄的中老年教师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虽然没有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但教学理念是可取的, 他们注重教学和生活相结合, 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的基础上习得了成熟的教学实践知识和教学智慧, 教学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幽默精炼, 对教材内容和重难点的处理准确到位, 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教学内容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启发得当, 对课堂秩序和纪律情况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多用鼓励、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总之是教学得法, 游刃有余。学生听这些老师的课, 犹沐春风淋春雨, 津津有味, 一节课45分钟仍觉不够, 同样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 其价值和生命力绝不可低估, 反而应成为实习生学习和效仿的对象。相反, 若在教学实习中一味强调多媒体等先进手段和技术, 而削弱了实习教师对常规教学技能和方法的重视, 实习教师在大多数实习学校仍处于主流的常规教学状态中不知所措, 基本不能胜任, 其结果只能是华而不实、本末倒置、得不偿失。我们不否认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要求实习生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采用先进教学手段, 但也应充分看到, 在普通教室中所使用的常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习教师最应该掌握的, 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两者并不一定是同步的, 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持, 而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可能建立在不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之上。因此断言传统教学已经完全过时, 不仅在理论上误导实习教师, 更与事实极不符合。

误区三:中小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教师。

不可否认, 出于学校自身利益的考虑, 在当前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以分数为唯一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应试教育中, 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尤其是城市和县城的学校都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认为实习生不成熟的教学会降低教学质量, 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不仅学校领导和教师反对, 连家长也极不赞同, 怕影响其子女的学习。这种担心和顾虑, 若换位思考站在校方角度来看, 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在这种种现象之后, 如果深入调查和研究, 则发现会有一些例外。这要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来打开问题的缺口。在目前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的形势下, 职称和工资挂钩, 班主任工作不够年限的教师不予评定中、高级职称, 一票否决, 导致班主任工作无论出于被动还是主动, 担任的学科不管是否是中高考科目, 自身有否工作能力和实际困难, 很多想评职称的教师都抢着干。中小学班主任身负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他们既是教师, 又是保姆, 更是家长, 身兼数职, 其劳动量的复杂、繁重程度可想而知。他们往往要在早读前来到学校, 检查学生到校和早读情况, 然后备课、上课、改作业, 之后在学生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时候, 还要亲临现场坐镇监督, 中午放学后也要到教室或检查或训话或布置一些事情, 还经常协助任课老师把成绩不好的学生课后留下来进行义务专门辅导;下午的情况也是如此。这还不算, 如果说把对少量有问题的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与家长电话联系或接待家长来访、召集班干部开会、学校或政教处集中开会或布置事情、某些科任教师临时有事请假改上自习等加在一起的话, 那么班主任的工作之辛苦、之超负荷, 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每天都像在打仗, 甚至连上厕所都没有时间, 身心极度疲惫。如果恰碰生病, 或家中有事情, 或需要承担家务的情况, 他们更体会到这项工作的强度之大, 很希望有人来帮助他们, 事实上在学校即使设立副班主任这个岗位, 也只是在学期开始之时帮助收收学杂费, 因为没有副班主任津贴, 班主任也不好叫他们做事, 根本不起一点作用。

实习教师的到来则会给身心疲惫的中小学班主任带来一线希望和减轻一些负担。我在中学担任过十多年的一线教师, 也担任过2届班主任工作, 深知班主任和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做过一些调查, 反馈情况显示, 几乎所有的班主任都很欢迎实习生的到来。因此如果从班主任的意愿和视角出发, 那么高师本专科院校可以这样来设想中小学校接纳实习生的工作: (1) 采取退一步的思路, 高师本专科院校与中小学校联系, 让实习生先只承担教育实习的工作, 主要是实习班主任工作, 说白了就是协助班主任做事, 如看早读、检查考勤、监督两操、中午和下午放学协助科任老师留学生下来辅导、批改作业、组织学生进行大扫除或劳动、协助学生参加板报比赛或其他文体活动、对个别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等。 (2) 在做好第一步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开展灵活分散的教学实习。根据我抽样调查的情况, 在一个初中班级一周的总课时中, 平均存在着4—9节不等的空档课, 有些课空档是因为某一些任课老师临时有公事或私事请假, 有些课如体育、计算机、劳技、心理健康、校本课程、音乐美术等科目因为天气、设备、大课等多种原因造成经常空档, 还有些课则是规定空档时间, 如每周固定某节课用于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及正常安排的自习课等。这些空档课累计起来, 数量是可观的, 且主要集中在下午, 因此大有文章可做。当然有些主科老师也会向班主任义务要空档课, 用于上课或辅导学生, 但大多数空档课主要还是由班主任自行安排。班主任一般会采取四种解决方法:一是自己用来上本学科的课;二是用来上临时班会课, 对班级近期的纪律、学习、其他方面等情况进行点评, 或表扬或批评或整顿;三是亲自到教室监督学生自习;四是放手让学生自习, 安排班干部负责。无论哪一种解决方法, 都无疑额外增加了班主任原本已很重的工作量, 实际上他们内心并不愿意接纳这些空档课。因此在与实习学校做好沟通的情况下, 让实习教师事前做好上课准备 (上课内容由实习指导老师指定) , 一旦有空档课, 便由班主任安排给实习教师上, 这样既可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又不影响实习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同时还可使实习教师得到锻炼, 可谓一举三得。当然这个实习模式的设想在实际操作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 需要在具体工作进一步摸索、调整和反思, 特别是课时量的多少无法预计, 会增加实习教师备课和上课的难度。

不管怎样, 事实上绝大多数班主任私底下都很欢迎实习教师的到来, 以此为契机和切入口, 可以打破“中小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教师”的困境, 从实习学校的角度出发来重新灵活设计教育实习的方案, 实现实习学校和实习教师的双赢。对于城市重点学校或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来说, 校方接受实习教师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而这个方案的假设则为实习教师的入驻和学习提供了一线可能的希望。

误区四:上好课的关键在于“闭门造车”似的备好课和背好教案。

诚然, 新手上路有很多不足之处, 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帮助, 教育实习也不例外。但对于怎样上课, 实习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确实存在着很多误区。实习教师的普遍做法是, 先写好一份教案, 然后拿给实习指导老师和高校带队老师看, 得到他们同意之后, 接着背教案, 最后依葫芦画瓢去上课。空洞的语言, 毫无生趣的事例, “启”而不发的讲授, 干瘪的理论, 不规范的板书, 僵化的表情, 越解释越糟糕的课堂教学, 这些问题在实习教师中并不少见。实习教师的问题在于脱离学生和他们的生活世界, “闭门造车”似的备课和背教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即生活”, “要在做中学”;当代德国思想大师哈贝马斯也强调, 主体间性是现代社会的行为方式, 生活世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背景和场域, 离开它则无法进行正常的交往等行为。因此, 实习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 应首先确立以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为立足点的教学理念, 一切从学生出发, 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语言, 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尽可能贴近班级学生、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来收集教学事例, 以此提升教学的鲜活点和吸引力。还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 我喜欢听什么样的课?喜欢老师怎样上课?什么样的课对我来说最能提升学习效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上, 也应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最简单、最生动、最有效、最深刻、最能使学生明白的朴素思想来构建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时刻谨记:教学绝不是单边行为, 而是师生主体间性互动的双边行为。实习教师如果坚持这样想和这样做, 教学效果就一定会大有提升。

误区五:班主任工作的要领在于采取“人盯人”战术跟班。

在我担任高校带队实习老师的期间, 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三个性格腼腆的女孩被分到一个有56个学生的农村学校的初一班级担任实习教师, 她们工作很努力, 时时都去班上巡查, 有时一起去, 有时个别去, 甚至到了每节课都有实习老师去教室跟班的地步。但结果事与愿违, 这个班级的任课老师向原任班主任反映, 实习老师老是去教室晃荡, 影响了他们上课。学生也因为她们的频繁出现而经常走神, 不仅如此, 有时空档的自习课需要她们去维持纪律时, 她们却根本管不到学生, 教室里非常吵闹。这样的例子在实习教师当中也不在少数。当然, 能真正管好一个普通班级纪律的实习教师实在太少, 但班主任工作的要领在于严爱有加, 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力, 着力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以此塑造班级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而不是采取“人盯人”战术去跟班。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表现为:班主任在和不在一个样, 班主任可以远距离“遥控”学生。当然实习教师出于对工作的热情和高度负责任, 限于自己管理班级水平和经验的缺乏, 可能经常下到班级去了解学生、监督学生, 但应注意把握尺度, 切忌搞“人盯人”的密集战术。

误区六:与学生相处时, 实习教师完全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

这个想法错在“完全”这两字, 实习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能完全做朋友、打成一片, 而应树立教师的威信和适度的威严, 把自己定位为亦师亦友的角色。应明确两者的关系, 首先是教师, 其次才是朋友。实习教师作为朋友的角色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 但作为教师的角色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却很不容易, 因为学生往往把年轻、毫无经验的实习教师仅仅当做和自己平起平坐的朋友, 很少会把他们当成真正的老师。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 如果实习教师再不注意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威严, 一味地和学生打成一片, 就很难管理好班级, 甚至还可能被调皮捣蛋的学生欺负。当然, 教师的形象并不等同于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穿着呆板和正式、刻意和学生保持较远的距离等外部特征, 其实学生更喜欢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富有爱心、幽默智慧、严爱有加、使他们敬畏的教师。对于实习教师来说, 即使不能做到这些, 也应该在保持个性的前提下, 尽量有意识地向这些方向发展。

摘要:目前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着许多误区, 需要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进行深层反思。教育实习误区主要集中在如下几方面:师范本科生和专科生关于实习学校定位的选择, 关于传统教学是否已完全过时, 关于中小学校对接受实习教师的态度, 关于如何上好实习课, 关于班主任工作, 关于实习教师如何与学生相处, 等等。作者在指出教育实习误区的同时, 也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合理建议, 为教育实习的理论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教育实习,师范生,误区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与前瞻[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3]窦福良.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4]邬跃, 陈恒.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 2009.11.

[5]杨邓红.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 (哲社版) , 2009.6.

[6]何林山, 周玉莲.高师教育实习:问题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3.

[7]杨秀玉.实践中的学习:教师教育实习理念探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9.5.

研究生实习中的误区 篇8

一、重视开头结尾, 轻视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要求其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关注学习态度, 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重视交流与合作, 重视动手能力, 尤其强调的是学习过程, 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大多数学校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了开头和结尾, 即开题和结题部分。开题时, 对课题的可行性部分提出的问题、如何作答等经过精心的设计;结题时,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图片、拍摄的照片、下载或实验获得的相关数据都被做成课件加以展示。这些资料可供学生之间交流、学习, 更重要的是成为扩大学校乃至指导教师影响的素材, 成为验证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最有力的证明。

我们认为, 课程结果的展示与交流是必要的, 但是展示活动只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阶段,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结果与过程同样重要。在实施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可事实上, 很多教师对课程的指导力度不够, 有些学校甚至采取放羊式的做法。在具体实施阶段, 一方面教师要敢于放手, 尽量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 而不是个别、零散的片段, 教师允许学生走弯路、犯错误, 但是, 为了保证研究性课程实施的质量, 对整个实施必须进行过程监控, 因为课程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许多无形的问题可能是课程实施最重要的成果。因此, 在展示成果的同时也应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学习过程, 这是使其他学生得到启示的最好途径。

二、重视调查研究, 轻视科学实验

研究性学习强调将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其设计与实施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而,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社会调查多, 人文题目多, 动手实验少。每到研究性学习特定的时间, 学生就欢天喜地地走出课室, 到图书馆、电脑室查找资料;到街上、商场等地方发放问卷调查表, 或随机访问。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实验室里几乎看不到几个学生。探究其原因,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 人文类的题目, 资料好找, 报刊或者网上都有许多现成的结论, 有许多成型的文章可以摘录, 加上自己的一些调查及数据分析, 就可以形成一篇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调查研究报告。既省了力又有了一次难得放飞自己的机会。第二, 走出课堂和校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的机会, 学生们喜欢这种全身心的释放, 他们感受到了在课堂中体会不到的自由感觉。当然, 也有一些学生并不是真正地要研究什么、学习什么, 而只是想到外面去放松一下。那么, 如果选择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课题, 学生就要相对多地泡在实验室里, 准备实验用品、按规程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稍有偏差, 实验结果就不准确, 而且还要面对一次次的失败。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寂寞、枯燥与艰辛。所以, 有些学生对严肃的科学研究不感兴趣。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基础科研还很不发达, 需要大批高质量的科学后备力量。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在科学研究中也存在浮躁现象, 急功近利, 耐不住寂寞, 总想在短时间内出成果, 创辉煌。纵观古今中外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 无一不是在经历千百次失败的基础上取得的。今天的学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培养他们热爱科学、不畏艰难险阻、敢于面对挫折的品质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是教育所担负的使命。要使他们真正明白“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重视课外实践, 轻视课内探究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从而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过分迷信书本、迷信教师的传统。由于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 其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 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 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可能是某学科的, 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的、交叉的,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为学生个性特长和才能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研究性学习实施两年多的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学校选取的是开放性的内容作为研究主题。学生走出课堂提出问题、动手实验、调查访谈;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可是, 一回到课堂, 学生又和原来一样, 进行着传统式的学习、听课、记忆、考试, 学生又成了一台机器。虽然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中, 教师也强调启发, 强调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 但是教师是按照预定的目的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路子上去的, 课堂气氛可能很热烈, 师生之间配合默契, 可是学生很少问为什么。

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课堂教学, 在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质疑、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等目标上是一致的。因此,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 其意义不仅仅是增设了一门新的课程, 而应该是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如果只是把研究性学习看作是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 或者是让学生体验一下研究课题的初步过程, 这样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相当的高度, 而应该把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看作是学习方法的一次革命。

我们不仅把研究性学习看作一门必修课, 还应在课外各种活动中体验研究性学习, 而且还应在课堂教学中, 按照学科特点, 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多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他们积极大胆地思维、想象、提问、猜测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他们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重视个别发展, 轻视群体参与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 经常采用的形式是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由3-8人组成, 他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各展所长, 协作互补。但是, 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能力的强弱,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 个体参与的情况差别较大。活动能力强, 兴趣广泛的学生, 对课题研究较为热心, 他们积极查找资料, 钻研深入, 广泛与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 在个人钻研和讨论中, 不断接受新知识, 发现新问题, 他们承担了课题研究的绝大部分任务, 甚至包揽了全部研究任务, 自然而然地成为课题的中坚力量, 他们各方面能力在课题研究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而一部分性格内向、学习成绩比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 对课题研究大多兴趣不浓, 参与不够。如果教师不能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同学做好协调、指导、激励等工作, 他们往往游离于课题研究之外, 成为整个课题研究的配角或旁观者, 他们自然很少享受到研究性学习中的各种乐趣, 能力也很难提高。

五、重视小组合作, 轻视全员参与

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的现代意识, 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 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又能使优等生得到施展, 中等生得到锻炼, 后进生得到帮助。其中, 正确选择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 动员全员参与合作学习是关键所在。

为了使小组合作真正体现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 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 每个小组成员应积极主动参与, 乐于合作, 使人人有事可干, 有话可说, 有意见可发表, 有疑难共同解决, 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 创设问题情境“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 你能把它拼成什么图形?看哪组拼的图形多?”各小组成员纷纷拿出已准备好的三角形图片进行拼图, 合作气氛非常热烈, 有的小组拼成平行四边形, 有的拼成了长方形, 有的拼成了四边形, 有的拼成了菱形, 有的拼成了正方形, 有的一个小组拼出好多种图形, 最后小组组长展示成果。这样的合作学习, 全员积极地参与、互动, 真正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六、重视自主探究, 轻视教师作用

探究性学习认为, 学生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 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在这里, 掌握学生的现实经验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 创设相应水平的问题情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十分重要。而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 一些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一些教学内容, 尽管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 也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自主探索、表达交流, 但学生却很难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也就根本谈不上自觉运用, 还有一些学生陷入困境, 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束手无策。因此, 在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 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适时地进行点拨、讲解, 学生应充分探究、交流、讨论与合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融会贯通。

研究生实习中的误区 篇9

一、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误区

1.喧宾夺主,主次不分。有些教师把利用多媒体放在首要地位或是核心地位,却把教师和学生放在次要地位,过分依赖多媒体。

2.忽略语言,机械呆板。有些教师忽略了自身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表达作用,把课堂教学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教师变成放映员。

3.盲目使用,效率低下。有的教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一味盲目使用,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越能显示教学水平,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明显增强。

4.单向传送,忽视双边。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历史教师注意的是屏幕上的图像,学生注意的是接受屏幕上的图像,师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变成了师与机、生与机的单向传送与接收,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被削弱了。

二、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误区原因分析

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其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不明确。不少教师对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现代化。教学中有些教师不顾历史学科的属性,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盲目使用或滥用多媒体教学,这样的课堂也必将是失败的。其实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

2.过分重视技术,违反认知规律。有一些课件的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似乎不如此就显不出档次,追求所谓的“华丽”。这些课件的确很花哨,很好玩,但却常常是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也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本意。

3.弱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不少教师以为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种教学方法依然是变形的“满堂灌”,换汤不换药,让多媒体唱独角戏,师生、生生很少交流互动,致使学生的思维没有深度,思维容量狭小,同时极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4.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是有些教师思想上认为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历史教学,就要以多媒体为中心,任凭多媒体束缚自己或利用多媒体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对课堂进行宏观调控,同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使教师能按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是受多媒体的限制和左右,失去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

三、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有效运用的策略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它不是万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正确认识其辅助地位,把握多媒体教学的策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科学选择,合理使用,注重实效。因此,让多媒体服务于历史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效性原则。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我们首先关心的是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制作课件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多媒体操作水平,又要考虑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真正让历史多媒体教学实用、高效。

2.易操作性原则。为避免操作失控,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坚持易操作性原则,即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前翻、后翻、跳跃;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课件,要对输入的练习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和训练难度;对于演示课件,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3.简约性原则。多媒体教学设计时,要能够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简明清晰,而不是繁琐,如文字编排不宜过长、过密和字体过小;图像不要模糊不清;录像不宜冗长拖沓;如果使用powerpoint教学,幻灯片不宜过多等。每一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有效的信息。

4.引导性原则。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不能因为使用了新的技术手段而削弱,更不能被取代。其实,技术越是先进,手段越是新颖,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越是重要。因为教师不仅要驾驭教材,还要驾驭这些技术和手段,并且能够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实际操作,以及引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条件和情境中进行学习。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更要注意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和辅导作用。

研究生实习中的误区 篇10

现代包装设计将审美与文化相互结合,使之成为一种技术性与艺术性和谐并存的特殊精神生产活动,能够自由、自觉、有目的且有规律地创造审美价值,它的美集中体现为功能美、形态美和神韵美,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科学合理的包装材质与结构等对商品提供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精致的造型、丰富的内涵等传达商品的文化属性,提升商品的附加价值,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促进商品销量的提高。茶叶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典型物质载体,其包装设计必须立足于我国茶叶与茶文化的历史传统,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理念以及消费者的认知习惯,全方位、多方面地进行分析与判断,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推出相应的包装设计形式,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消费倾向。

1 当前我国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形态

综观国内外茶叶市场,茶叶包装设计在审美形态上呈现出三种基本类型,即豪华型、简约型和神韵型。

1.1 豪华型审美及其包装设计

自古以来我国便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华民族崇尚礼尚往来,送礼讲究价值、档次与品位,要展示出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之间的相互融合。茶叶作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健康饮品,承载着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悠久茶文化,可以说是老幼皆宜、雅俗共赏,自然就成为了人们相互馈赠的佳品。

定位为高档礼品的茶叶在包装设计上通常华丽精美,以彰显出高贵的地位和巨额的财富。包琳在《包装设计中的以人为本》一文中指出,设计艺术既有法则,又无法则,既有规律,又可千变万化,设计者应当积极地从色彩、图案、材质中寻找新的思路,由此才能够实现包装设计功能与审美的统一、外形与内涵的融合,这一点对豪华型包装设计尤为重要,设计者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各种视觉元素的搭配比例,保证设计作品的协调。

从色彩上来看,豪华型审美设计传承了我国传统文化对色彩的认知,乐于借助绚丽的色彩来烘托庄重的气氛、渲染欢乐喜庆的情绪、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些包装一般会采用象征尊贵和权势的金黄色、象征喜庆美满的大红色作为主体色,按照色彩运用规律搭配使用绿色、黑色、褐色、银色等辅助色彩,以明亮的色彩和协调的色调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从图案上来看,通常会选用极富文化特色的吉祥纹样,比如龙、凤、松、竹、月等,展现茶叶与民族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耐人寻味,引起广泛而深入的艺术联想,提升茶叶的品位与价值。从材料上来看,这种设计形式强调坚实而精美,通常会选用一些很有质感的金属、表面有明显肌理的较厚纸品、木质品、皮质品等,很多还会以绸缎作为衬里,令包装显得更加雍容华贵。

1.2 简约型审美及其包装设计

我国茶文化萃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髓,在处世哲学和美学态度上追求自然、平淡、朴素、简约,认为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才是美的最高形态。茶道艺术贵在俭约与简易,特别是明代以后盛行的即冲即饮的茶道风俗,更体现出崇尚简约的审美特色。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下,简洁、大气、环保的包装设计深入人心,少就是多、以少胜多的美学观念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与茶叶包装设计实可谓不谋而合。

对简约型审美设计形式,包装材料大都选用天然材质,比如竹、木、麻等,在设计上主张无饰、饰不夺自然以及天然美与艺术美相得益彰。在色彩上多使用与茶叶的自然形态相符的绿色、黄色、白色等,带给人们一种清新怡人的感受。在图案上则较多地印有古代文人墨客所好之物,例如笔墨纸砚、梅兰竹菊等。

1.3 神韵型审美及其包装设计

神韵是我国古典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指作者在描绘时空景象时,依照个体经验与个人情感进行艺术再创造,在情境高度交融的情况下所实现的一种艺术境界。俗话说,形象易得,神韵难求,神韵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所在,历朝历代的艺术家都力求通过打造神韵来形成对意境的渲染,提高商品的审美价值。

这种形式的审美理念就色彩而言都非常素雅,图案与材质方面与简约型设计相似,它最大的特点在于画面构图参考了山水画的核心要点,采用大量“留白”的方式为消费者打造出一片专供想象的诗意空间,让消费者在丰富的联想之中形成对生活、情感、世界、神韵和意境的看法,达到“给虚空以生命”的境界。

2 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误区及其美学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科技与包装产业高度结合,茶叶市场中涌现出许多新型包装形式,新颖别致、独出心裁,引领着包装风尚的更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拜金主义、拜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很多茶叶包装一味地追求高档而脱离了茶叶产品原有的属性及特色,出现过度包装的问题,在色彩和图案装饰效果上也极尽华丽,与茶叶本身的气质和品质都有出入,甚至造成买椟还珠的现象,不利于消费者选购。

2.1 过度包装现象严重

茶叶的过度包装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档茶叶礼盒的包装上,但也存在于普通茶叶的包装之中。各大商场中消费者都可以看到很多外观华丽花俏、内包装则相对简单且与外包装不统一的茶叶产品,或是包装华美但茶叶本身档次较低、品质较差、仅仅依托包装抬高茶叶价格的产品。当然,这一问题并非凭空出现,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的外衣,便是吸引消费者的第一视觉要素,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往往看不到其内在品质,只能根据包装设计做出判断,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在茶叶礼盒的包装设计上狠下功夫,把礼品盒放大,加上繁琐、杂乱的装饰,而里面盛放的茶叶却只有一两斤,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例如市面上一款高档茶叶在包装最外层是颇有质感的牛皮纸袋,将纸袋打开以后可以看到一个精美的方形木盒,盒中铺有一层厚纸遮盖包装罐,盒内里衬为金黄色绸缎,两个小铁罐置于绸缎中,打开铁罐,又可看到由复合薄膜包装起来的小袋茶叶,过度包装的程度可谓惊人。

相关专家指出,受物理特性限制,茶叶的确需要包装,但是只要具备保护、保鲜、防潮、遮光、密封的作用就足够了,一个复合薄膜袋、一个铝罐、一个铁盒足矣,无需进行其他任何包装步骤。毕竟大多数消费者购买茶叶是为了自己或亲友饮用,完全没有必要将茶叶产品包装成“珍宝”。目前,市场上茶叶礼盒单独出售的价格从几元至几百元不等,很多茶商将包装视为营利的渠道,只要为茶叶穿上华丽的外衣,价格就能上涨一倍。但是,人们拿到礼盒以后所关注的仅仅是茶叶本身,礼盒等包装都被直接丢弃,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导致包装设计方人力资源浪费以及消费者金钱浪费。

针对上述审美误区,我国质检总局和国家批准委于2010年联合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视频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呼吁茶叶包装要进行瘦身。在新标准的要求下,原料、粮食、酒类、保健食品等商品的包装不得超过撒层,包装空隙不得大于百分之六十,包装成本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百分之二十,使茶叶包装朝向简洁、简易、简单的方向发展。

2.2 文化美感欠缺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立足于传统而着眼于时代的开放的动态系统,存在于现实世界,连结着过去,孕育着未来,是一个民族价值观念、生活哲学、审美理念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商品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只有那些民族性强、文化度高、特色鲜明的商品才能够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茶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物质结晶,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美感的塑造,努力增强商品的民族化和本土化色彩,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彰显出商品所代表的民族品格。

众所周知,茶叶发源于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是世界茶叶大国,也是世界茶文化大国。然而,尽管我国在茶叶领域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并未在商品推广和宣传上得到普遍应用,导致我国茶叶品牌知名度低、缺乏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茶业龙头老大的地位被英国品牌立顿占据,该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茶文化是几千年的制茶、饮茶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境界具有良好的提升作用。我国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当积极挖掘茶文化的独特内涵,将与茶相关的历史、名人、景点、典故、诗词等通过书法、国画、篆刻等形式再现于包装之上,重点开发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借鉴其他国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内容,结合时代精神和主流观念,努力打造民族品牌,发展品牌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我国茶叶包装的文化美感,从整体上提高我国茶叶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结语

茶叶发源于我国,是一款典型的民族特色商品,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包装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摒弃浮夸、繁冗的包装形式,杜绝过度包装,一切以自然、简约为核心,从而符合茶叶天然、淳朴的气韵。同时,我们要注重增强茶叶产品的文化特性,在包装上以书法、国画、篆刻等形式传达与茶叶相关的文化内容,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民族品牌,提高商品的文化美感。总之,中国茶叶若要走向世界,必须首先保证茶叶的品质以及包装的保护功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良好的印象,而后立足于自身优势,以传统文化为本源,突出茶叶的区位竞争优势,最终推动我国茶叶产品在世界各地的销售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裘纪平.茶叶包装设计[J].农业考古,2001(4):192-196.

[2]包琳.包装设计中的以人文本[D].青岛大学,2005(10).

[3]蔡伟.美学意境对包装设计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4(25):185.

[4]肖小裘,肖小英.包装设计中的意境感悟[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4):56-58.

[5]徐丽红.谈包装设计的审美特征[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6-57.

上一篇:计划制订下一篇:开放的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