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模型思想

2024-06-10

建立模型思想(共11篇)

建立模型思想 篇1

一概述

高年级初级指挥类学员面临毕业前的毕业联考、毕业设计、毕业后陆院分配问题, 他们的思想状态直接影响着能否高质量地完成学历教育阶段任务, 顺利进入任职培训阶段。若高年级初级指挥类学员在校期间思想出现波动, 轻则影响在校期间工作与学习任务的完成, 重则影响部队建设, 因此高年级初级指挥类学员思想状态是值得研究的。

本文的研究课题是“高年级初级指挥类学员思想状态模型建立”, 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地方大学生, 且多针对就业问题, 没有涉及军队这个特殊环境, 对于军校学员更是缺乏关注。

而本文则基于在军校学员中问卷调查获得的客观数据, 以工作积极性、受帮助感、体能训练积极性、紧迫感、上进心、自信心、课外学习与社交为分析维度,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 初步建立评价模型。

二研究方法

在进行初步访谈后, 将收集到的问题制作成调查问卷, 然后对初级指挥类大四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对军校学员工作倦怠现象进行了解析和模型建立。

统计数据来自2011年12月的99份调查问卷, 问卷由20道题组成, 均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 由受测者自行打分。

三问卷研究与数据分析

1. 问卷效度检验

先对样本作Bartlett的球形检验, 以检验相关矩阵各中变量是否有共同因素, 若球形检验值达到显著水平 (Sig.<0.05) , 则表示各变量的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 然后进行 (Kaiser-Meyer-Olkin) 检验 (KMO) , 通过计算KMO值, 可以判断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1)

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 KMO=0.609, Sig.=0.000, 达到显著水平, 表明本次数据可以进行因素分析。如表1所示:

2. 问卷信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来检验问卷在军校学员样本中的信度。最终分析得出, 本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09,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α系数超过0.6为可接受信度。这说明本问卷信度可以接受。

3. 总体情况分析

首先使用SPSS对问卷进行主成分分析, 使用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分析。得出因子成分总览表2 (后行省略) 。

可以看出前3个因子累计已达到66.949%, 选择7个因子符合客观数据。

为更好地进行直观解释, 用Varimax法对初始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后, 得出因子载荷矩阵表, 根据表的结果以及旋转成分矩阵的分数, 我们将大四学员思想状态分为7个维度, 分别为:工作积极性、受帮助感、体能积极性、紧迫感、上进心、自信心、课外学习与社交。各维度的成分见上表。并可得成分系数矩阵。

第一, 工作积极性。该维度由“我觉得自己的行政工作能力需要提高”、“我会主动争取当骨干锻炼自己”、“我觉得大四了, 工作标准仍要保持提高”、“我会为队里争取荣誉而拼搏努力”四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1=0.311X1+0.423X2+0.287X3+0.161X4+0.004X5-0.051X6-0.098X7-0.107X8+0.031X9-0.009X10-0.015X11-0.036X12-0.123X13-0.200X14+0.092X15+0.195X16-0.075X17-0.048X18-0.068X19-0.167X20

第二, 受帮助感。该维度由“我觉得学校能在工作能力的提升上给我帮助”、“我觉得学校能在体能的提升上给我很大帮助”、“我觉得学校能在学习的提升上给我很大帮助”三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2=0.013X1-0.045X2-0.076X3-0.026X4+0.326X5+0.365X6+0.451X7-0.004X8-0.022X9-0.081X10+0.094X11-0.128X12-0.036X13+0.228X14-0.186X15+0.059X16+0.000X17-0.034X18+0.010X19-0.090X20

第三, 体能积极性。该维度由“我现在期待体能训练”、“我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能应当继续提高”、“我会自己利用休息时间训练体能”三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3=-0.085X1-0.008X2-0.011X3-0.058X4-0.123X5+0.090X6-0.091X7+0.452X8+0.267X9+0.449X10-0.099X11+0.063X12+0.041X13-0.016X14+0.059X15-0.034X16+0.000X17-0.035X18+0.018X19-0.231X20

第四, 紧迫感。该维度由“我认为自己的第一任职能力不足”、“我觉得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应抓紧时间学习”两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4=0.070X1-0.156X2+0.068X3+0.049X4-0.044X5-0.005X6-0.011X7+0.010X8+0.153X9-0.066X10+0.535X11+0.438X12+0.055X13+0.049X14+0.030X15-0.142X16+0.065X17-0.019X18-0.198X19+0.097X20

第五, 上进心。该维度由“我觉得上大学就是混个文凭”、“我认为自己学业的考试科目及格就好”、“现在大四的生活感觉已习惯乏味缺少活力”、“我现在有一技之长”四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5=0.095X1+0.050X2+0.049X3-0.097X4+0.139X5+0.005X6+0.009X7-0.031X8+0.035X9+0.010X10+0.085X11-0.118X12+0.267X13+0.333X14+0.363X15+0.400X16-0.064X17+0.115X18+0.017X19+0.227X20

第六, 自信心。该维度由“我会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课堂学习”、“我认为我能在部队工作到退休”两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6=-0.064X1+0.063X2-0.082X3+0.159X4+0.187X5-0.161X6-0.042X7-0.076X8-0.242X9+0.092X10-0.054X11+0.078X12+0.134X13-0.215X14+0.181X15+0.026X16+0.354X17+0.522X18+0.036X19+0.104X20

第七, 课外学习与社交。该维度由“我会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课外学习”、“我一般只和自己圈子里的人交流”两个问题组成。得分方程如下:

F7=-0.050X1-0.200X2+0.042X3+0.124X4-0.039X5-0.021X6+0.022X7+0.038X8+0.123X9-0.087X10-0.221X11-0.064X12-0.289X13+0.037X14+0.034X15-0.086X16+0.142X17-0.058X18+0.605X19+0.364X20

第八, 总结。单独看某一维度并不能对高年级初级指挥学员思想状态作出全面评价, 因此按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如下综合统计量。

λALL=λ1+λ2+λ3+λ4+λ5+λ6+λ7

=0.318F1+0.159F2+0.139F3+0.114F4+0.098F5+0.088F6+0.084F7

可见对于高年级初级指挥学员思想状态的评价中, 权重从高到低分别为:工作积极性 (0.318) 、受帮助感 (0.159) 、体能积极性 (0.139) 、紧迫感 (0.114) 、上进心 (0.098) 、自信心 (0.088) 、课外学习与社交 (0.084) 。

此为总得分方程。

四结论

本文主要根据自制问卷, 初步建立了初级指挥类大四学员思想状态模型, 为更好地开展初级指挥类大四学员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也推动了对于军校学员思想状态的进一步研究, 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继春.大学生“毕业综合症”及其对策[J].教育教学, 2003 (5) :677~684

[2]赵秀菊、谭冰.层次分析法在“大四现象”研究中的应用[J].襄樊学院学报, 2011 (8) :45~49

[3]徐军辉、樊静等.对军校大四学生教学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 (高教) , 2011 (3) :127~128

建立模型思想 篇2

建立模型

肥城市潮泉镇中心小学 石连香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模型解释并揭示事物的特征。2.知道模型的作用及怎样模拟事物的。

3.能建立一些简单的模型,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做出合理解释。教学重点:认识模型的作用。教学难点:建立模型。教材分析:

建立模型实质上是用模型来表现内在的思想,无论建立的是物理模型、图示模型,还是数学公式模型,其科学探究的意义、趣味与艰难程度都丝毫不亚于其他过程探究技能。

学情分析:

教材在展现一系列模型的基础上,说明模型的作用,指导学生展开针对具体模型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模型解释了宏观世界的物体关系、模型解释了微观世界的物质形态、模型将静态的形态动态化、模型用静态结构解释了不同事物和现象的动态关系。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球仪、桃花模型、地球内构仪、兔子、猫头鹰。啄木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又在录播教室上课,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这是一个纸盒,上下各有三个孔。师演示第一个孔放下去,从第一个孔里出来,从第二个孔里放进去,从第二个孔出来,从上面第三个孔放进去,从下面第二个孔出来

师:哪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你的发现,同意吗? 你能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吗?谁还想解释? 生回答,你能把这种解释画在纸上吗?(自己在任务单上画出来)

师:谁愿意把你的解释跟大家展示一下吗? 学生展示

其他同学认可吗?

这个解释是大家共同的解释,解释是不是合理呢?(打开看一看)师打开盒子,是不是差不多?

师:刚才我们用用画图的方式对我们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使大家了解到盒子的内部构造,这种图画就是模型的一种,画图的过程就是“建立模型”。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建立模型。

板书:建立模型。

二、认识模型种类和作用

(一)检查预习任务单

课前大家根据学习任务单已经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预习,我们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在以前的科学课中,你用过哪些模型?这些模型是怎样解释科学现象的?

谁想说一说?学生说。

师:同学们知道的模型真不少,模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他的种类有很多,作用很大。请看微视频。

(二)认识其他模型(微视频)

1.展示微视频 2.学生小结。

(三)解释盒子模型

1、介绍盒子

通过刚才的微视频我们认识了模型,知道了模型的作用。老师带来了一个实物,请看:这是一个盒子。让我先来隆重地介绍这个盒子。

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用木块做的障碍物。木块粘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办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等会还要用图示来画出这只黑盒子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也就是用图示模型来解释这只黑盒子。

现在考虑一下用什么方法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学生说:可以晃动听一下,还可以敲一下。

请拿出你们小组的盒子,用你们的方法进行探究,并画出示意图,也就是采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

2.学生探究

提供给学生两组(一号、二号)分别同样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的黑匣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

学生分组搜集有关盒子的事实。相同编号盒子的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3.全班交流。

师:这是你们的解释,很好。这是你们的解释,有道理。

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惜的是我们并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与“黑盒子”的事物,我们人类并不能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推测。

三、巩固训练

我们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和观察微视频级探究模型,现在检测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判断

1.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2.任何模型的解释都是正确的。(×)3.图形、公式也是模型。(√)填空

1.模型的种类有(图示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

2.模型的作用是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四、探究纸筒模型(9分钟)

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大家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师:这是一个直筒,外面有四根线(师演示)。谁来描述自己看到的现象? 描述现象不但要详细,而且要简洁明了。学生说。

师:谁来更简洁的描述?

生:拉其中的任意一根,其他的三根都会缩进去,师:你能解释这种事实吗?可能是怎么回事?

生一:四跟线连在一起。

师:有没有第二种解释?这个小组对他们的解释不认可 解释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是不正确的 生二:我们小组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两根线他们相互交叉 第二种,中间有个圆环

第三种:扣子,四个绳子系在一个扣子上

小组内先交流画出来,解释一下这个纸筒的结构。

你画的有道理吗?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模型来解释你所看到的事实呢?请看微视频。

看了微视频,与你的猜想一致吗?想不想亲手做一个模型,回家可以自己做一个,演示给家长看,你也是一个小科学家了。

五、小结评价

这节课你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你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设计:

建立模型

如何建立量化交易模型 篇3

量化交易实际就是一个选股与操作相结合的交易模型。量化信号系统实际就选股系统,与之配套的交易系统就是执行买卖操作系统,二合为一就形成量化交易模型。历史过去证券市场都是以人工方式选股和交易。科学的进步选股和交易方式推陈出新,现在已发展到利用电脑程序进行自动化对选股和交易评估操作。这是科学发展过程人工智能的直接成果!

对于一般单个投资者而言,要建立一套程序化量化交易模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成本,这并不实际。但采用老办法建立一套原始的人工,有限量化交易模型并不难。无论是电脑自动化程序交易模型,还是人工有限量化交易模型,第一要素就是先要建立信号系统。信号系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就是“选股与选时”系统。可交易目标,交易的时间,这是操作前第一个要解决的要素。也就是说建立交易模型的第一步是:“找出高成功率的可交易信号”。

现时的交易可分为做多和做空,“高成功率的可交易信号”包含这两方面。建立做多交易模型还是做空交易模型,在于自己的选择。本文以做多为例作介绍。高成功率的可交易信号就是选什么股票,在什么时间买入。这是大家股票操作都必须要解决但又难以很好解决的问题。选股选时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特定K线、特定分时走势、特定数据、特定事件等作为选股与选时研究标的物都可行。笔者以特定的主力行为作为研究标的物进行选股。

事实上,以哪种或者多种客观存在的要素或数据作为选股选时研究标的物,这与个人的学识、阅历经验、爱好等有关。技术派建立交易模型一般可以以特定K线、特定分时走势等可见的、已有理论依据为基础的标的物为研究对象。

在笔者已建立的一套交易模型中,逻辑是这样的:在每日下午开盘的几分钟时间内,几乎每日都出现有个股下午一开盘就快速大幅狂飙。这种异常盘口引起笔者的注意和兴趣,看盘感觉这些异常行为当中可能存在机会,于是开始大量搜集出现这种走势表现的个股进行分析研究。大量研究后发现:每日下午开盘后股价马上出现快速拔高的行为,大部分是一个主力独立有计划的操盘行为,只有小部分是因有突发利好刺激而上升。研究发现这种异常盘口是有价值的,这些异动的股票中有部分个股包含较强的短线机会。

高成功率的选股系统即信号系统,不可能随手可得。实战中发现有机可寻的蛛丝马迹,那是脑电波脉冲信号瞬间一闪而过的事情,发现机会只是个人的第一感触,并不能只靠这瞬间个人感触就去确定一定是机会。发现机会时,一定要用心尽力去搜集相应的数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是否存在真正机会。

建立企业危机评价模型 篇4

人力资源管理与危机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 包括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 人力资源是由企业支配并加以开发的, 依附于企业员工个体的, 对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 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2.危机管理

由于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缺陷而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作用, 从而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人力资源事件。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不足或流失严重, 二是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企业人力资源预警是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内外部环境的全面监测, 识别有代表性的危机征兆, 对这些征兆进行正确的诊断和评价, 在危机来临之前进行科学预报, 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以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危机损失, 达到企业人力资源良性管理、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种方法。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1.构建原则

(1) 灵敏性原则

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进行预警评价, 就需要时刻监测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状态, 而要监测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状态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并且要求指标体系能准确敏感的反映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各类风险, 及时反映隐患程度及主要因素的危险状态, 以及波动变异趋势, 以帮助及早做出预控对策准备。

(2) 广泛性原则

因为不同类型的企业, 在不同时期都有特定的人力资源危机, 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收集企业人力资源活动中诸多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与后果影响等信息, 从整体上掌握危机发生的发展规律, 找到影响危机发生的根源, 并进行整合归类, 进而找出每一类别最基本的、主要的、实质的原因, 然后通过对其分析来设计或选取指标, 这样设计出来的指标体系才可能是一个完整、协调的系统, 能够尽量全面地反映评价目标。

(3) 独立性原则

对企业进行危机预警评价, 需要监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要相应地设计或选取一些指标对该部分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这些指标构成了一个指标集。各个部分的监测指标形成整个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每个部分的指标集的指标用于监测该部分的某一个或者一类问题, 其中有的问题需要一个指标进行监测, 而有的问题则需要多个指标进行监测。

(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单纯的定量指标或者是定性指标都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一个企业的所有问题。为了能对这些方面进行有效的预警评价, 就必须大量地采用定性指标, 当然其中的一些方面可以进行量化评价的, 则尽量采用定量指标, 毕竟定量指标是客观性指标。而对企业财务方面, 内部流程方面, 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都比较高, 能够用于预警评价这几个方面的定量指标有很多, 那么就尽量采用定量指标进行评价。

2.设计思路

分析评价内容—选择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的指标化—评价指标的确立。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评价系统的功能是评价企业人力资源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机, 它保证了企业人力资源状态处于可靠、可控的状态。要考察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状态, 关键是找出影响人力资源危机的因素。要想进行科学的量化处理, 首先应该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使得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层次化、条理化, 并能够区分它们对各自评价目标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因此, 在设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时, 要考虑指标体系的覆盖面, 有重点地选择, 同时兼顾定性指标的量化分析, 以便能更好的进行预警。

3.体系建立

在本文进行指标设计的实际操作当中, 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的评价内容分解为:财务视角、客户视角、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视角四个子系统, 然后对这四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在每个子系统中选取最根本最主要的, 最能集中反映各个系统特征的因素作为这个子系统的特有指标, 这样便可以保证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性, 也进一步减少了众多指标在综合加权预警判别中相互冲突、干扰, 出现降低预警效果的可能性。下面开始设置指标。其中设置四个一级指标, 即财务视角、客户视角、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视角。24个二级指标, 用于评价财务子系统的指标有6个, 他们是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率、工资总额预算安排达成率、招聘费用预算达成率、招聘投资回报率、培训费用预算达成率、培训投资回报率;用于评价客户子系统的指标有3个, 他们是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率、客户索赔率;用于评价内部流程子系统的指标有9个, 他们是制度和流程书面化比率、员工绩效计划的按时完成率、企业保险制度、招聘空缺职位所需实际天数、人员编制控制率、指令失效率、关键人才流失率、员工薪酬结构合理性、员工薪酬竞争性;用于评价学习与成长子系统的指标有6个, 他们是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员工培训率、培训完成率、员工培训满意度、员工缺勤率、员工工作满意度。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评价模型

1.评价方法

(1) 定性指标的评价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进行评分, 评分的赋值范围为1-9。1-9的赋值表示该指标的危机指数, “1”是最小的危机指数, 为安全态的最值点;“5”是危机指数的中值, 是安全态和危机态的临界点, 即通常所说的“一般状态”, 是一种既不怎么安全但又无明显的危机征兆的情况;“9”是最大的危机指数, 为危机态的最值点;“2, 3, 4”表示从安全状态到临界点过渡的安全程度;“6, 7, 8”表示从临界点到危机状态过渡的危机程度。 (见图1)

(2) 定量指标的评价方法

在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指标, 分为极大值型、极小值型和适量型三类。其中极大值型的取值越大越好;极小值型的取值越小越好;适量型的取值要求不太大也不太小, 靠近一个理想值才是最好。由于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中需要给出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状态, 而危机的等级采用1-9的尺度来衡量, 所以必须对这些定量的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和一致性处理, 把他们的数值都映射到1-9的尺度当中去。根据概率统计理论, 企业定量指标的值一般都服从正态分布或平均分布。

2.权重的确定

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评价系统既包含了定性的因素也包含了定量的因素, 是一个多目标评价的问题。需要建立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之间的线性模型。而构建这种模型的前提是必须确定指标的权重。取得权重的方法有很多种, 本论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来取得权重。层次分析法 (AHP) 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t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 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1)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是分析系统中各个因素的相互关系、逻辑归属以及重要性, 进行分层排列, 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阶梯层次结构。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模型就是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人力资源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见图2) 性, 进行分层排列, 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阶梯层次结构次分析法 (AHP) 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模型计分卡理论的人力资源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 (见图2)

(2) 构造判断矩阵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之后, 我们就可以在各层元素中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比较矩阵。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人们对每一层次中各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 这些判断通过引入适量的标度用数值表示出来, 写成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因素, 本层次与之有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 也是进行相对重要度计算的重要依据。

(3) 层次排序

计算出某层次因素相对于上层次中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这种排序计算称之为层次单排序。具体地说, 层次单排序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理论上讲, 层次单排序计算问题可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及其特征向量的问题, 但一般来说, 计算判别矩阵的最大特征及其特征向量, 并不需要追求较高的精确度。这是因为判断矩阵本身有相当的误差范围。而且, 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的层次中各个因素优先排序权值从本质上来说是表达某种定性的概念。因此一般用迭代法在计算机上求得的是近似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4)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在上述过程中我们建立了判断矩阵, 这使得判断思维数学化, 简化了问题的分析, 使得复杂的社会、经济及其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定量分析成为可能。此外, 这种数学化的方法还有助于决策者检查并保持判断思维的一致性。应用层次分析法, 保持判断思维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建立判断矩阵的时候说过对于实际问题建立起来的判断矩阵往往满足不了一致性。比如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多样性, 以及可能产生的片面性。要求每个判断都有完全的一致性显然不太可能, 特别是因素多规模大的问题更是如此。但是, 要求判断具有大体的一致性确实应该的。若出现甲比乙极端重要, 乙比丙极端重要, 丙又比甲极端重要的情况是违反常识的。因此, 为了保证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的结论合理, 还需要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3.模型建立

根据如上步骤, 我们即可建立一个评价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对企业进行评价, 所得到的数值需经过四舍五入处理, 得到的数值就是企业的危机状况指数。我们还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进行识别, 以便为危机预防的决策提供参考。

企业危机预警评价模型实证研究

1.企业概况

某烟草公司主要从事辖区内卷烟批发和零售工作, 企业人数超400人, 实现年销售收入逾亿元。

2.模型验证

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这家企业的有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然后运用德尔菲法, 根据这家企业的信息和数据并参考所在企业的行业平均水平对定性指标进行打分;定量指标的分值根据企业的按照前面的无纲量化和一致化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德尔菲法打分的流程如下: (1) 每位专家对指标体系进行单独的打分。 (2) 收集和分析打分的结果。 (3) 如果专家们的打分结果存在比较明显的分歧, 则把结果反馈给专家, 转到第一步, 要求专家参考结果重新进行打分, 直到分歧比较小为止。 (4) 如果专家的打分结果分歧很小, 则进行打分结果的相关矩阵运算, 并检验所有的一致性比率CR。 (5) 如果存在CR>0.10, 则分析出对打分结果中对不一致性影响最大的地方, 并进行初步调整, 然后把结果再反馈给专家, 并转到第一步, 要求专家参考结果重新进行打分。 (6) 如果所有的CR<0.10, 则整理专家们的打分结果。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综合了专家的经验与智慧, 并且按照一致性情况进行整合的打分结果。具体见表3: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 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评价模型:

其中:

最后参考专家意见、企业中高层意见、部分客户意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状况进行评定。由结果可知, 此企业得分为4分, 危机预警的警度为中警状态。评价结果与被评测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 说明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3.结果分析

从得到的结果来看, 企业的危机状态为中警。这个评价与企业的实际状况相符。因此, 本文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布的合理性在这个实例中又得到了验证, 同时也验证了前面评价模型评价效果的准确性。

如何建立量化交易模型(二) 篇5

研究买入信号的规律可以从多方面入手:(1)标的信号的自身具体特征状态;(2)标的个股信号下午开盘第一波拔高幅度统计;(3)标的个股信号出现后盘中价格表现特征以及细分;(4)标的个股信号出现后收盘价格表现特征以及细分。

而笔者以中午收盘价的涨跌情况与幅度作为基准参照,将个股信号自身结构特征与细分成以下几类:(1)绿盘下跌状态下拔高 (跌幅超过2%以上);(2)平盘状态下拔高 (涨跌幅-1%至1%内);(3)小幅上升状态下拔高 (涨幅2%以内);(4)大幅上升状态下拔高(涨幅2%以上)。(参照图1、2)

下面笔者以个股信号出现下午开盘第一波拔高幅度规律入手进行统计,这一数据统计研究主要目的是研究分析,第一波拔高幅度的大小对这些股票,当天价格中盘特别是收盘表现有什么的影响,另外对这些股票的短线影响程度如何?从中找出最强的信号规律。

下午开盘第一波拔高幅度,是指下午开盘后出现大买单拔高到连续性拔高结束,这一过程的拉升幅度。这种拉高表现是较特别的拉升,一般最小拔高幅度都超过2%。

兔瘙痒模型的建立 篇6

关键词:马来酸氯苯那敏,组胺,IFN-γ,IL-6

瘙痒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是许多慢性皮肤病共同的主要症状。目前, 对于瘙痒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探索瘙痒症状的细胞机制, 本研究用组胺和4-AP (4-氨基吡啶) 联合应用建立兔瘙痒模型, 对其搔抓行为学进行观察, 运用血清ELISA方法检测其对几种与瘙痒相关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并与对照组和单因素致瘙痒组进行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奇卡兔20只, 体重2.2~3.8 kg, 雌雄兼用, 由贵阳花溪罗发兔养殖有限公司提供。

1.2试验方法

试验前1天用脱毛剂脱去兔头右侧颈部耳后部分皮肤的被毛备用。将奇卡兔随机分为4组, 在脱毛部位皮下注射造模药物, 给药方案见表1。后立即置瘙痒观察网中观察40 min, 并用数码摄像机记录。以兔后肢持续搔抓注射部位至停止记作1次搔抓 (连续搔抓记作1次) 。观察搔抓潜伏期 (注射结束至第1次搔抓开始的时问) 和40 min内搔抓总次数。

记录结束后每只立即取血2 m L, 静置至血液分层后离心取血清-20℃保存。将-20℃保存的血清常温下融解, 选取血清较多且溶血程度较轻的样本, 按照ELISA试剂盒要求操作检测兔血清中组胺、IFN-γ和IL-6的浓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试验试剂

(1) 马来酸氯苯那敏, SIGMA公司。 (2) 磷酸组胺和4-AP, 北京博远泰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 兔血清组胺ELISA检测试剂盒, 北京鸿跃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数据处理方法

结果用±s表示,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行为学试验结果

采用单因素和复合因素致瘙痒模型分别进行试验, 其行为学结果见表2。数据经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组胺致瘙痒模型组、4-AP致瘙痒模型组与复合因素致瘙痒模型组的40 min内搔抓次数分别增加了88.89%、281.48%和629.62%, 4-AP致瘙痒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和组胺致瘙痒模型组的差异显著 (P<0.05) , 空白对照组和组胺致瘙痒模型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复合因素致瘙痒模型组的40 min内搔抓次数分别比组胺致瘙痒模型组以及4-AP致瘙痒模型组高286.27%和91.26%, 复合因素致瘙痒模型组与前3组的差异极显著 (P<0.01) ;复合因素致瘙痒模型组的搔抓潜伏期与空白对照组和单因素致瘙痒模型差异都极显著 (P<0.01) 。

2.2 血清检测结果

按照血清ELISA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要求分别检测兔血清中3种细胞因子 (组胺、IFN-γ、IL-6) 的浓度结果见表3。与其他3组相比, 组胺致瘙痒模型组的兔血清组胺浓度升高105.53%, 差异极显著 (P<0.01) ;其他2个细胞因子的浓度在各组之间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

3 讨论

3.1目前和瘙痒有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在基础研究的过程中, 瘙痒动物模型成为探讨、评价瘙痒治疗方法的有效手段。用来建立瘙痒动物模型的实验动物较多, 最常用的是小鼠[1~4], 其次是大鼠[5], 也有利用较高等的实验动物 (如猴) [6]。兔是兽医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 也有人利用兔建立瘙痒模型[7], 本研究也选择兔作为实验动物, 但建立模型的介导物质与以往对兔的瘙痒模型的研究方法不同。

3.2组胺是最早发现的瘙痒介导物质之一, 在各类荨麻疹、昆虫咬伤反应、表皮肥大细胞增生或药物性皮炎所引起的瘙痒发生过程中起介导作用[8,9]。4-AP具有促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作用。吴娜等实验证实, 在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4-AP可诱导小鼠产生舔体反应[10]。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实验小鼠在30 min内搔抓次数增多, 搔抓潜伏期缩短, 血清ELISA的结果也显示复合因素致瘙痒模型组的小鼠血清组胺、IFN-γ、IL-6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变化。

3.3瘙痒大都由较为复杂的因素引起, 但临床上的瘙痒模型的建立大多采用单因素致瘙痒的方法, 本研究参考王晖等利用复合物质建立小鼠瘙痒模型的方法[1,2], 采用组胺和4-AP联用建立了兔的瘙痒模型, 与对照以及单一因素致瘙痒模型相比, 所致动物搔抓反应频率更高, 潜伏期更短, 表明该模型是一种较好的瘙痒动物模型。本研究建立的兔模型可为其他实验动物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为瘙痒的生理和病理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王晖, 沈非沉, 陈垦, 等.组胺和4-氨基吡啶联用建立瘙痒模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9, 25 (7) :1 454~1 456.

[2]陈月葵, 王晖, 梁庆等.复合物质致小鼠瘙痒模型的建立[J].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 25 (1) :133~135.

[3]Umeuchi H, Kawashima Y, Aoki CA, et a1.Spontaneous scratchingbehavior in MRL/lpr mice, a possible model for pruritus in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antipruritie activity of a novel kappa-opioid receptor agonist nalfurafine hydrochloride[J].Eur J Pharmacol, 2005, 518 (2-3) :133~139.

[4]尤立平, 刘永生.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NC/Nga鼠的发现与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3, 29 (1) :22~24.

[5]樊翌明, 臧海涛, 殷光甫, 等.大鼠瘙痒模型中瘙痒信号的初级传人通路追踪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 20 (10) :595~597.

[6]Ko MC, Naughton NN.An experimental itch model in monkeys:characterization of intrathecal morphine-induced scratching andantinociception[J].Anesthesiology, 2000, 92 (3) :795~805.

[7]杨锡平, 湖一江, 姜剑雄.生漆诱导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兔模型的建立及敏灵液疗效的初探[J].上海实验动物学, 2002, 22 (1) :60~61.

[8]丁媛, 普雄明.瘙痒的发生机制、相关疾病和治疗[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 22 (6) :492~495.

[9]吴秋菊, 马鹏程.瘙痒介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2, 28 (1) :25~28.

建立模型思想 篇7

(一)现有估算模型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文献显示,现有估算模型的准确度并不高。对模型准确性的研究,一般采用以下两种形式:1.将模型应用到从大量过去项目的数据中,并将对预测值和实际值比较。但实际中差异显著。2.选择使用几种模型来估计特殊项目或产品的工作量。但不同的模型对相同的输入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原因分析

1. 模型结构:

产品规模是构造产品所需工作量的关键性决定因素,实验研究已经证实它们的关系能够建立带有指数b和系数a的函数模型,如COCOMO中形式为E=a SbF。但a、b的值会随着数据集的不同而不同。

2. 极度复杂的模型:

组织的特性能够影响它的生产率,调整因子的应用提供了获取这些差异所需的灵活性,但也存在估计不易、不独立、主观性强、数量过多等不足。

3. 产品规模估计:

大部分模型都要求估计产品规模,但它在开发周期早期不可测量(如在项目投标期或计划初期)。

(三)解决方法

1. 本地数据定义:

提高特殊环境中成本估计的准确性最重要的方法是:使用与环境一致的规模和工作量度量。该度量应被所有提供或使用的人所理解,且测量相同产品的两个人应得到本质上相同的数值或比率。

2. 校准:

校准可显著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包括以下两个规程:(1)确保提供给模型的值与模型的需要和期望一致。(2)使用过去项目的数据来重新调整模型的系数以反映新环境中发现的基本生产率。

3. 独立估计小组:

将评估责任分配给一组指定的人员,让他们提供所有项目的估计,并存储所有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结果。

4. 减少输入的主观性:

评价的主观性和早期的代码规模的估计会增加估计的不准确性,使用可替换的规模度量能很好地反映最终产品可能的规模。另外,研究表明基于相同的数据集构造的本地化模型比那些普遍使用的、复杂的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本地化的模型很少需要大量的调整因子,因而减少了主观性。

5. 初步估计和重新估计:

早期的估计使用的是不完全的信息。因此,估计能通过两个方法来提高:(1)基于可用产品度量进行初步估计;(2)当更多的信息可用并产生更多的产品(例如规格说明和设计)时进行重新估计。

6. 开发本地成本模型:

本地开发的成本估计模型比一般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因为它们反映了组织典型的应用和开发环境的特有特性。为了反映开发过程中所获得的不同规模的度量,通常,在项目的不同开发阶段本地成本模型使用不同的公式和技术。这种灵活性与大多数商业模型的死板形成对照。

(四)本地模型的建立

由以上分析可知,建立本地模型是提高估算准确度的好方法。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主要有四个方面:数据的收集和预分析;回归方程的选取;模型的精细分析;模型的确认。其过程如图1所示。

建立软件成本估算模型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自主开发,二是借鉴已有的成熟模型,其对比如下:

在目前国内软件工程管理水平尚低,可靠的数据样本少的情况下,自主开发参数估算模型的风险较大,所以采用借鉴开发的途径,即选择一种比较符合软件成本实际的现成模型,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校准。

定义本地成本模型一般来说有以下步骤:

1. 分解成本元素

首先是明确软件开发过程必须包含的阶段和活动,也就是通过确定活动的工作量和持续时间来组成项目估计。一旦明确了活动,就可以提出需要的成本模型的数量并为其形成基本数据源。

2. 阐明成本原理

每个成本模型必须根据投入影响产出的原理和方式来设计。最常见的成本原理为规模是主要的成本驱动器;基于这个原理的本地成本模型接下来必须确定合适的规模度量以分析项目在每个阶段的合适投入。成本原理必须描述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整体模型必须描述每个模型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开发阶段所做的估计可能作为设计阶段估计的输入;成本原理必须解释基于需求的估计与基于设计的估计之间的关系。本地成本模型和等式通常包括成本驱动器、调整因子和花费在已完成任务上的工作量。研究人员发现已完成任务的工作量通常与完成整个项目剩余工作量高度相关。成本模型虽然相关联但不必相同,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每个开发阶段的规模度量可能是不同的。

3. 收集数据

为了检验成本原理的有效性,我们必须收集项目数据,即在本地模型所代表的特殊环境下已经完成的项目的数据。数据收集包括确定收集的数据类型,寻找数据源,制订数据收集的表格,开展数据收集。建立模型需要收集历史成本数据和技术性非成本数据这两类数据。成本数据通常是指软件开发工作量、设计费、管理费、工资、折旧费等成本数据。技术性非成本数据描述了系统、子系统或软件单元的性能指标和工程特性等成本驱动变量,如软件规模、产品因素、人员因素、平台因素、管理因素等。收集数据时应考虑所有可信的数据源。第一手数据是指从原始资料直接获得的数据,被认为是质量最好的和最可信的。第二手数据是指来源于(可能“经过处理”)第一手数据,而不是直接从原始数据获得的。由于第二手数据是原始数据(实际上被改变)派生出来的,因而其质量和有用性较低。

数据收集的关键点:关键的步骤;可能耗费的时间;需要的真实历史成本、进度和技术信息;知道标准数据源;寻找新数据源;获得历史数据;提供足够的资源

4. 分析数据

数据收集后,还要进行分析和鉴定。分析分定性和定量分析,一般是先定性分析,再定量分析。首先对要分析数据源的可靠性。如果数据源不可靠,则应剔除改数据源。例如,在工作量数据收集时,由于管理原因,计划管理部门的归档数据不完整,而且与各研究室所报数据不一致,在核实数据过程中,由于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人员调整,有些研究室没有可追溯的数据源,所以只好舍弃该数据源。其次,要分析数据的完整性。数据源可靠并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不完整的数据也不能采用。例如,在工作量数据收集时,发现某一年度的数据没有了,则导致整个开发工作量数据无法得出,也只能舍弃。再次,要分析数据的真伪。数据源可靠,数据也完整,但是还要进一步分析其真伪。例如在软件规模数据收集时,就要分清新编规模、重用规模,特别是有些软件模块多次调用,存档时保存在不同路径下,自动测算时就重复计算,因此必需分开。也可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定异常数据。例如可以通过软件生产率判定软件规模和软件开发工作量,一般情况下,软件生产率在1~2行/小时,如果收集的数据经计算,其软件规模大于此范围,说明要么软件规模太大,要么软件开发工作量过小。总之,要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炼出我们需要的可靠、完整、真实的数据。

5. 评价模型

评估系统中的数据流如图所示。

各种数据的作用如下:

(1)历史项目数据输入校准系统,形成历史数据库,用于参数估算模型的校准和类比法估算。

(2)校准系统产生模型参数输入估算与定价系统,形成估算模型。

(3)待估项目的数据输入估算与定价系统,产生估算结果数据。

(4)所收集的待估项目数据及其估算结果数据,按照规定转入校准系统,以便定期校准,更新估算模型参数。

6. 检查模型

主要检查模型的适用性、稳定性及预报能力等,具体作法如下:(1)收集新的数据,以检查所选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报能力,这组新数据被称为模型的确认数据。(2)将从建立的模型中所得的一些结果与相应的理论上的期望值,已有的经验结果或模型结果作比较,检验模型的适用性。(3)如收集新的数据有困难,而原数据集的样本容量较大,可将已有的数据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作拟合所选择的模型,另一部分用作确认数据检查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报能力。

步骤六特别重要,因为持续不断的反馈是必需的,不仅要检查模型而且还要反映正在变更的过程、资源和技术。当每次新项目完成时,本地模型可能被精炼。这种精炼可能包括引进新的输入变量,或更准确地估计数据的变异性。另外,参加早期团队估计训练的每个人应该在项目结束后的评审和估计过程中检查实际项目的结果。可能会要求修正估计过程、模型和原理。

(五)结束语

软件成本估算技术作为软件工程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涉及了软件设计技术、软件工程管理技术、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所要研究的问题领域相当广泛,且估算技术不断更新,没有哪一种技术或模型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们对软件成本估算的作用也应有清醒的认识,软件项目估算永远不会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但将良好的历史数据与系统化的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提高估算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 (印) Swapna Kishore, Rajesh Naik.软件需求与估算[D].姜路, 丁一夫, 柳剑锋,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 (英) Norman E.Fenton, (美) Shari Lawrence Pfleeger.软件度量[D].杨海燕, 赵巍, 张力,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3] (美) Barry W.Boehm, 等.软件成本估算COCOMO II模型方法[D].李师贤, 杜云梅, 李卫华, 孙恒,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DDS仿真模型的建立 篇8

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ze)是一种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波形的频率合成技术。与传统的频率合成技术相比,DDS技术的频率分辨率高,输出频带更宽,频率变换速度快,频率变换时相位连续,频率的合成全部在数字域完成,便于进行相位、幅度和频率的数字调制,更加符合数字化信号处理时代的要求。

但是,DDS技术也有自身的弊端,其输出的信号中含有大量的谐波和杂散。通过对DDS的频谱进行仿真,可以找到DDS的杂散分布规律,寻求有效的杂散抑制技术,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用Matlab软件建立DDS的理想和杂散仿真模型,并利用DDS仿真模型对其杂散幅度大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为DDS新结构和新算法的构建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1 DDS数学模型

对于正弦波信号,信号频率由相位变化速率唯一确定:

DDS正是基于这一原理进行频率合成的。将2π弧度作N位量化,相位增量dφ(t)对应的量化后的值定义为频率控制字K,参考时钟Fc=1/dt,故有:

在时钟控制下,每个周期对相位控制字累加,对所得到的相位编码作函数转换,便可得到该相位对应的幅值输出。可用下式表示DDS的输出序列:

在工程中,DDS包含相位累加器、波形ROM、DAC、LPF、参考时钟等五个部分。要得到理想的单一频率输出,DDS各部分的性能必须是理想的,即:累加器的位数N无穷大,且所有输出位均用于寻址波形存储器;波形ROM位数N无穷大,并且每个单元波形采样数据位数D无穷大;DAC数据位数D趋于无穷大,且具有理想的数模转换特性;LPF具有理想的低通特性[1,2,3]。

实际中,理想DDS是不可能实现的。各元件的非理想特性会给DDS输出信号带来杂散,实际DDS原理图见图1。

2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2.1 理想模型的建立

对理想化的DDS而言,设Fc为DDS的参考时钟,K为频率控制字,N为相位累加器的位数,f0为DDS的输出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尽管在计算机上数据精度的范围有限,但鉴于DDS系统中数据的精度通常远小于计算机,因此仍可用计算机上高精度的浮点数来模拟理想状态。

·参考时钟

在DDS系统中,各部分的时序由参考时钟来驱动,因此各部分的输出均可看作离散时间序列函数,在Matlab中可以用序列n={1,2,3,…}来模拟。

·相位累加器

相位累加器实质上是一个以模数2为基准、受频率控制字K而改变的计数器,它累加了每一个参考时钟周期Fc内合成信号的相位变化,这些相位值的高位对ROM寻址。因此在相位累加器的输出端得到的波形序列是:n·Kmod2N,相位累加器可以用add_y=mod(n*K,2^N)来模拟。

·ROM查询表

在理想状态下,DDS的输出值应具有无限长的精度,所以ROM输出端可以得到理想输出的波形样本序列为:

在仿真中,无限精度的正弦输出值可用浮点数来近似,因此ROM表可以采用语句rom_x=cos(add_y*(2*pi/2^N))来模拟。

·DAC转换

由于在理想状态下,具有理想的数模转换特性,因此这部分不影响波形。

2.2 DDS杂散的主要来源

实际DDS的输出频谱的杂散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方面[4,5]:

(1)相位截断误差

因存储器的容量与成本的限制,使得ROM查询表的容量有限,因此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相位的低B位舍去只留下高A位去寻址ROM,这样就会引起相位信息的损失并引入误差,这就是相位截断误差。

(2)幅度量化误差

实际DDS考虑到ROM的存储量、功耗以及DAC分辨率等因素,ROM中只存储了无限字长二进制码字的最高S位作为ROM输出,也就引入了幅度量化误差。

(3)DAC非线性误差

实际的DAC只有有限输入位,通常为8,10,12位等。另外DAC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非线性(积分、微分非线性、DAC尖峰电流以及转换速度有限等),所有这些都将导致DDS的输出新增大量杂散。

2.3 杂散模型的建立

假定DAC具有理想性能,且不考虑幅度量化误差,仅对相位截断给DDS频谱带来的杂散进行研究。设用N位累加器输出高M位对ROM寻址,舍位B=N-M,频率控制字为K,时钟频率为Fc。截取高M位后输出的相位序Φp(n)列为:Φp(n)=Φ(n)-(Φ(n)mod 2B)=n Kmod 2N-n K mon2B.

令add_y,error分别表示理想波形和相位误差序列,则在Matlab中理想波形和相位误差序列可分别表示为:

add_y=mod(n*K,2^N)

error=mod(n*K,2^(N-M))

令rom_y表示ROM表中查询的相位序列,则根据式(4)该序列可表示为:rom_y=cos(2*pi*(add_y-error)/(2^N))。

波形ROM中幅度值是量化后固化进去的,因而存在量化误差。采用舍入量化方式,量化阶为q=2-D(D为量化位数,即ROM字长)。因正弦函数值介于-1到+1之间,根据舍入量化原理,可以在-1+1/(2^(D+1))和1-1/(2^(D+1))之间,每隔1/(2^(D+1))取一个区间,取每个区间的中值作为对应的量化码本值,在区间(-∞,-1+2^(D+1))和(-1-2^(D+1),∞),则分别取-1和1作为量化码本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编写以下Matlab程序,实现DDS波形频谱分析。

N=21;%累加器的位数;

K=1 800;%频率控制字;

M=11;%截取累加器的高10位;

D=8;%8bit DAC

n=1:pe;

pp=pe+1;

add_y=mod(n*K,2^N);%累加器的输出表达式;

error=mod(n*K,2^(N-M));

rom_x=cos(2*pi*add_y/(2^N));

rom_y=cos(2*pi*(add_y-error)/(2^N));%相位到幅度映射的输出;

pat=-1+1/(2^(D+1)):1/(2^(D+1)):1-1/(2^(D+1));%量化区间

codebook=-1+1/(2^(D+2)):1/(2^(D+1)):1-1/(2^(D+2));%量化码本值

[Pxx,wx]=pwelch(rom_x,[],0,pp);

figure;%figure1理想DDS输出

psdplot(Pxx/max(Pxx),wx);

[Pyy,wy]=pwelch(rom_y,[],0,pp);

figure;

%figure2只有相位截断,没有量化

psdplot(Pyy/max(Pyy),wy);%归一化显示出图;

[index,quants2]=quantiz(rom_x,pat,codebook);

[Pzz,wz]=pwelch(quants2,[],0,pp);

figure;%figure3只有量化误差

psdplot(Pzz/max(Pzz),wz);

[index,quants1]=quantiz(rom_y,pat,codebook);%量化

[Pxx,wx]=pwelch(quants1,[],0,pp);%频谱分析;

figure;%figure4相位截断加量化

psdplot(Pxx/max(Pxx),wx);

3 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在不考虑DAC非线性情况下取累加器位数N=21的仿真结果如下。

图2是在仿真中理想状态下DDS输出波形的频谱图,其横纵坐标均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从图中可以看出理想状态下DDS输出波形的频谱纯度很高,杂散分量很小。从图2与图3、4、5的对比中不难看出随着各种误差的引入DDS的输出频谱逐渐变得杂散。对不同的N、M、D进行仿真对比实验可以看出,随着N、D的增大和M的减小DDS输出频谱的杂散越来越小。

4 结束语

本文根据DDS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DDS的仿真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DDS的杂散幅度大小和分布,找出DDS的杂散分布规律。本文的工作为DDS新结构和算法的研究搭建了较好的平台。随着工艺的日新月异,高性能的DDS器件不断涌现,DDS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因此,研究提高DDS信号质量的方法,对拓宽DDS应用领域、更好地发挥DDS技术优势有重要意义。

摘要:首先介绍了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工程实际中DDS的误差信号来源。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利用软件建立DDS的理想和杂散仿真模型的方法。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可以更方便有效地对DDS杂散分布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DDS,MATLAB仿真,相位截断,幅度量化

参考文献

[1]李国勇,谢克明.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张玉兴,彭清泉.相位舍位对DDS谱分析的影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2):26-31.

[3]万天才,频率合成器技术发展动态[J].微电子学,2004,34(4):366-370.

[4]戎强.基于DDS/FPGA的多波形信号源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随机路面仿真模型的建立 篇9

车辆在行驶时, 道路的不平坦和各种惯性力及空气作用力将激发车辆的振动, 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其中, 路面激励作为系统输入,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悬架的动力学特性。路面激励可分为随机激励和离散激励, 前者来自于路面持续的小的不平整;后者来自于路面的突变, 如凹坑和凸起等[1]。离散激励可以用几何尺寸进行描述, 往往用阶跃、矩形脉冲代之。但是接近于平稳的随机路面, 难以用上述信号描述, 这些路面的特性需要用统计的特性来描述。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平稳随机的不平路面。

二、随机路面输入模型

(一) 随机路面不平度功率谱。路面纵断面曲线 (不平度函数) [2]是指路面相对基准平面的高度沿道路走向长度上的变化 , 如图1所示。

由于路面的随机性, 很少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路面不平度函数。测得路面不平度数据的工具主要有水准仪和专门的路面计。路面的统计特性可以由其功率谱密度来表示:

undefined

式中n ——空间频率undefined为波长) , 表示一米中包含几个波长;

n0——参考空间频率, n0 (m-1) ;

Gq (n0) ——路面不平度系数 (m2/m-1) , 在参考空间平率下的路面功率谱密度值;

W——频率指数, 表示双对数坐标上斜线的斜率, 决定路面不平度的频率结构。低、高频段对应不同的频率指数, 通常路面情况下, 分级路面谱的频率指数W=2。表1规定了8个级别下路面不平度系数Gq (n0) 的上下限值和几何均值。

Gq (n) 指的是垂直位移功率谱密度,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还可以用路面的垂直速度、加速度来描述。对Gq (n) 求一阶导数即路面速度功率谱密度Gundefined (n) , 单位为m-1。对其求二阶导数得到加速度功率谱密度Gundefined (n) , 单位为m2/m-1。它们与之间的关系为:

undefined

W=2时, 将式 (1) 中的Gq (n) 代入式 (3-2) 可得:

undefined

此时, 在整个频率范围内, 路面速度功率谱密度值为定常数, 即为“白噪声”。所谓白噪声, 是指功率谱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噪声。速度功率谱密度值只和不平度系数有关, 方便计算分析。

(二) 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和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的转化。路面不平度和车速是两个影响汽车振动的主要因素。根据车速v, 将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Gq (n) 和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Gq (ƒ) 进行换算。时间频率ƒ等于空间频率 与一定车速n的乘积。Gq (n) 与Gq (n) 与Gq (ƒ) 的转换关系为:

undefined

式中ƒ——时间频率 (Hz) ;

v——车辆行驶速度 (m/s) ;

W=2时, 时间频率的垂直速度功率谱密度Gundefined (ƒ) (单位为m2/s) 为:

undefined

由上式可知, Gq (n0) 及v与Gundefined (ƒ) 成正比。

(三) 随机路面模型Simulink仿真。当汽车在进行悬架振动分析仿真时, 需要转换成在时域内的时间序列。将白噪声模块通过积分器或者成形滤波器, 均可以得到随机路面不平度时间轮廓。这里我们使用前者, 即积分白噪声的方法。由式 (6) 可知, 当车速v给定时, 谱密度为一常数4π2Gq (n0) n20v。于是路面轮廓可由谱密度undefined的白噪声通过一个积分器产生, 用式表达为:q (t) =k0∫undefinedω (t) dt (7)

式中k0 ——系数, undefined;

ω (t) ——单位白噪声

实际上, 式 (7) 与实际仍有不符之处。当时间频趋向于零时, 路面功率谱将趋向无穷大, 但实际路面并非如此。路面模型建立是为了在仿真时利用其对悬架系统进行检验, 有利于找出问题, 为整个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帮助。本文选择路面等级为B的路面功率谱。设定汽车速度为v=20m/s, 查表可知:

Gq (n0) =64×106 m2/m-1、n0=m-1, 可求得k0=0.02248。

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随机路面输入的仿真模型, 如图2所示。其路面输入轮廓图如图3所示。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路面不平度功率谱, 对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和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之间进行换算。真实的再现车辆行驶中的路况, 建立了路面的路谱模型。

参考文献

[1].喻凡, 林逸.汽车系统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0:67~98

建立数学模型 激发学习兴趣 篇10

[关键词]数学模型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60023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学科.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常常无法深刻理解数学知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数学模型概述

数学模型是在数学教学当中为了某种教学目的,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组成的描述现实对象数量规律的一种方法.简单来说,数学模型就是一种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中的表述问题.

二、数学模型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在数学教学当中,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数学模型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现实中具体的事物.学生可以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数学知识.当教师讲解的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建立数学模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数学模型的策略

1.引导学生认识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要具有思想意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几何知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几何图形建立模型,提高学生对建模思想的认识.

例如,在讲解最短路径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两点,并在两点之间画上几条线.这两个点分别代表家和学校.然后,要求学生找出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用绳子量;等等.当学生都探究结束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并提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可逐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2.依据周边事物建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尽量选择周边的事物进行建模.这样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关注周边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主动进行思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对周边事物建模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例1】 如图1,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张村(A点)、李庄(B点)送水,水泵站建在河边哪个位置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基本解法如图1所示)

学生运用轴对称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数学模型解决了问题.对于这一类题目,我们简称为“距离和最短问题”,它的本质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学生理解了本质之后,就掌握了解题方法.

【例2】 如图2,蚂蚁沿边长为a的正方体从A点出发,经过两个面后到达C点,求AC的距离.

学生刚开始看到这道题时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可建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这时,有些学生就会想到将点A和点C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然后求A、C两点间的距离.

3.合理延伸教材进行建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教材比较熟悉这一条件,通过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延伸,促进学生了解固定的建模思路,体会数学建模的乐趣.比如,通过对课本中“垂线段最短”的模型进行延伸,可以解决有关跳远的问题.

【例3】 小李进行跳远比赛时,两次从起跳点C开始跳,分别落到了M、N处,应该如何算小李的跳远成绩呢?

这时,我们可通过“垂线段最短”的模型,结合体育常识,知道应以AM的距离定为小李跳远的成绩.

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思想.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讲解数学建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储备必要的数学模型,并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拓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相信,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模型,并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建模后,会对数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对社会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体验到数学的美,进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胡余建.中学生数学建模兴趣培养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

[2]李新成.例谈培养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4(16).

[2]陈艳.培养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

小鼠肺癌原位模型的建立 篇11

目前,肺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有化学诱导法、转基因法、异位移植法、原位移植法等。其中化学诱导模型耗时长,且诱导出来的肿瘤存在较大异质性[4],故有使用局限。转基因模型虽对肺癌早期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性治疗效果的研究有很大帮助,但是由于该模型存在造模时间难掌握、花费较高、数量上难以满足实验要求以及转基因产物不一定符合要求等问题[5],故亦存在普遍使用的局限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异位移植法中的皮下移植是对肺癌进行实验研究的首选方法[6],由于其操作简单方便,通常只需在背部、腋部、后肢接种即可,但如今采取此种方法构建的肺癌模型所得出的实验数据常遭到学者们的质疑,认为其脱离了源组织的微环境,导致实验结果与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大[7],此外 ,早在1989年外国学者Paget[8]的种子和土壤学说也证实了器官微环境会影响肿瘤细胞的表型表达,而皮下移植瘤模型转移发生率较小,并且生存曲线的数据不准确。原位移植法包括支气管内注射[9]、肺内注射[10,11,12],以及外科植入新鲜肿瘤组织[13]。其中支气管注射成瘤及瘤体大小、数目均不稳定,故使用局限性较大。相关实验证明,在肺癌原位移植模型中,瘤块外科原位移植法比肿瘤细胞悬液原位注射法转移率高,转移的发生也具有与临床相似的时间依赖性,但是由于其创伤大、手术病死率高、实验动物生存时间短,不宜普遍推广[13]。而本研究构建的肺癌原位模型是在以往的肺内注射法的基础上继续改良创新,以期构建出更为理想的小鼠肺癌原位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细胞系Lewis肺癌 (lewis lung carcinoma,LLC),源于C57 BL/6小鼠,属鼠源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购于中科院。

1.1.2细胞转染 所需材料 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TM购于Invitrogen公司,潮霉素(Hygromycin B)购于Roche公司 ,RPM1-1640购于HYCLONE公司 ,OPTI-MEMI购于Invitrogen公司。

1.1.3实验动物C57 BL/6小鼠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SCXK(沪)2007-0005),雄性,5周龄,17只,体重18~22 g。所有小鼠在SPF级屏障系统中饲养[实验室使用许可证编号:SYXK(沪)2009-0069]。饲养室相对湿度为(55±10)%,温度为(22±2)℃,光照12 h明暗交替,小鼠所用饲料为上海仕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辐照鼠料。

1.1.4 matrigel基质胶 /基底膜BD Matrigel TMmatrix Basement Membrane(BD公司,产品编号:356234)标准型浓度,-20℃下冷冻保存,避免多次冻融。

1.1.5活体成像仪器Caliper精诺真生物发光/荧光活体分子成像系统 (IVIS誖Lumina XR Imaging System)[铂金埃尔默 (Perkin Elmer), 型号 :Lumina XR], 成像图片分析软件:LuminaⅡliving image 4.3。

1.2 方法

1.2.1构建表达荧光素酶的LLC稳转细胞系本实验所用质粒载体是EGFP-FFLuc-Hy Tk-p MG^pac,该载体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虫萤光素酶(luciferase)、潮霉素(hygromycin B)和自杀基因(Tk基因),是由本研究组通过材料转移协约(material transfer agreement,MTA) 从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获得。用含10%胎牛血清和1% 青链霉素的RPM1-1640培养液培养LLC细胞。转染前将细胞接种于35 mm培养皿中,置于5%CO2,饱和湿度的37℃培养箱中培养。当细胞达到70%~80%融合浓度时开始转染。转染24 h后加入600μg/m L的潮霉素进行抗性克隆筛选,挑选GFP阳性克隆,然后用300μg/m L的潮霉素进行维持。

1.2.2动物模型的建立1配制细胞混悬液 :将含有表达虫萤光素酶的LLC细胞(0.5×105个)50μL的细胞悬液与50μL的matrigel基质胶等体积混匀,将其抽吸入事先预冷好的胰岛素注射器。2麻醉固定:使用浓度为1%、剂量为5 mg/kg的戊巴比妥钠将小鼠麻醉固定。3剃毛:用剃毛器将小鼠左胸部及腋下的黑毛剃除干净,以充分暴露左侧胸壁。4剪开皮肤:于小鼠左腋前线下1 cm处用左手持镊子将皮肤拎起,右手持眼科手术剪将皮肤横向剪开约1 cm的小口。5定位:观察小鼠心脏搏动处,将心脏定位好后再水平向左移动皮肤切口,可发现与心脏暗红色组织不同的白色实质性的左肺组织。6进针:定位好后将事先抽吸好的胰岛素注射器插入左肺,进针深度3 mm,角度以垂直为佳,注射完后停顿5~10 s,再在伤口上滴洒含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少许。7缝合:切口缝合1~2针。8伤口护理:最后在伤口上涂抹红霉素眼膏,帮助伤口愈合,造模完成。

1.2.3小动物活体成像操作方法小鼠于造模后进行活体成像,首先给予小鼠腹腔注射虫萤光素酶底物,浓度为15 mg/m L,剂量为150μL/只,底物作用时间5 min,5 min后予以异氟烷吸入麻醉5 min,然后再放入主机箱内,曝光10 s后进行图像拍摄。构建原位模型,于小鼠左肺 注射等比 例的LLC- 虫荧光素 本酶细胞(0.5×105个)与matrigel基质胶混悬液共100μL。同一只小鼠按上述方法造模后分别于术后的第4、11、18天进行活体成像。

2 结果

2.1 稳定表达虫萤光素酶的 LLC 细胞系构建完成

由于EGFP-FFLuc-Hy Tk-p MG^pac载体在同一启动子下表达EGFP(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虫荧光素本酶,因此,EGFP的表达代表了虫荧光素本酶的表达。如图1(封三)所示,LLC细胞在转染EGFP-FFLucHy Tk-p MG^pac质粒DNA后 , 稳定表达EGFP, 表示稳定表达虫荧光素本酶的LLC细胞系构建成功,可以用于进一步研究。

2.2 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

将模型小鼠于造模后的第4天按照上述操作方法进行第1次活体成像,结果如图2(封三),共造模17只小鼠 ,除第8号小鼠出现腹腔种植转移外 ,其他16只小鼠均在胸部出现明显荧光素酶信号 , 表示在胸部有肿瘤形成,其造模成功率为94%。

2.3 病理学检测

小鼠活体成像结果说明在小鼠胸部有肿瘤形成,进行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肿瘤在肺组织内而非在胸腔内。按照常规病理切片流程,取材:将10只小鼠于术后第4天活体成像后处死并立即进行活体取材,取出肺组织,此时肉眼观察肺组织尚未见明显的病变表现;接着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肺部灌流、固定;二甲苯透明、浸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二甲苯脱蜡2次,各10 min,无水乙醇漂洗二甲苯2次,各1 min;95%酒精1次,1 min,90% 酒精1次 ,1 min,85% 酒精1次 ,1 min,自来水冲洗2 min;苏木精染色4 min,自来水冲洗1 min;1%盐酸酒精分化20 s,自来水冲洗1 min, 伊红染色1 min, 自来水洗30 s; 梯度酒精脱水:70%酒精1次 ,20 s,90%酒精1次,20 s,95%酒精2次,各1 min,无水乙醇2次,各2 min;二甲苯透明2次,各3 min;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鉴定小鼠左肺肿瘤病灶,有荧光信号的左肺经病理学检测后证实为肿瘤组织(图3,封三)。

2.4 模型小鼠大体解剖结果

于小鼠术后第18天进行第3次活体成像,成像后给予小鼠脱颈处死并对其进行解剖,观察模型小鼠肿瘤生长及转移情况,如图4(封三),可见有荧光信号的左侧肺部也正是解剖后左肺背部(进针部位)有明显深红色或白色肿瘤组织的地方,质地较硬,贯穿于整个左肺,在右肺、对侧胸腔还可见散在的白色肿瘤组织。

2.5 模型小鼠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的监测

模型小鼠于术后第4天进行第1次活体成像,于第11天进行第2次活体成像,于第18天进行第3次活体成像,以监测小鼠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3次活体成像的条件,如底物浓度、底物作用时间、麻醉时间、曝光时间、标尺等均为一致,成像结果如图5(封三),可见模型小鼠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肿瘤细胞的荧光信号强度显现出时间依赖性(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强、增多),从第4天左肺较弱的蓝色信号,至第18天整个胸廓出现红色的强信号 , 说明本研究采用的虫萤光素酶标记的LLC细胞所进行的生物发光法确实可以较好地监测小鼠体内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

3 讨论

3.1 原位模型构建四大关键点

第一,尽可能保证每只小鼠所注射的细胞数量的均一性。手术时所用的matrigel基质胶是为了让肿瘤细胞固定在局部,成为其生长的支架,有助于形成单一病灶,但matrigel基质胶具有遇高温凝固的不可逆性,所以据笔者经验,须事先将细胞悬液与matrigel基质胶在超净台中等比例充分混匀后抽吸入胰岛素注射器内(注意:凡与matrigel基质胶接触的用品均需预冷),以确保每只小鼠注射的细胞数量的一致性,抽吸完毕后立即将注射器插入事先准备好的冰盒中。第二,在手术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定位,手术切口在左腋前线下1 cm处,切口为横向切口,首先找到心脏搏动处,其颜色为随心脏起伏的暗红色组织,与心脏平行的左侧就可看见与搏动的暗红色组织形成对比的白色实质性的左肺,此时方可进针。第三,如图2所示,8号小鼠于造模后第4天进行第1次活体成像时荧光信号布满了整个腹腔,说明注射器可能刺进了心脏,导致细胞与matrigel基质胶的混悬液直接参与了血液循环,所以强调进针的深度以3 mm为佳(小鼠肺叶厚度在3 mm左右)。第四,左肺进针注射完毕后,不要急于出针,需停顿5~10 s,以防混悬液渗漏被注射器带出。

3.2 肺癌原位模型的构建对中医药抗肿 瘤的意义

首先,从中医藏象理论出发,肺癌异位移植与原位移植在病位、病理变化上有很大的差别。有研究显示,两种不同的移植方式在肿瘤的形成过程中对缺氧的反应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14]。而肺癌原位移植不仅可以制造出局部的肿瘤病变,而且还可以模拟肺脏受损后肺功能失常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故原位移植模型更符合临床实际。其次,从中药作用的机制出发,不同的中药对各个脏腑经络有各自的指向作用,即所谓的“归经”,如治疗肺癌的常用化痰药物:天南星、半夏、鱼腥草、贝母、射干等,他们的“归经”都是肺脏,即这些药物在对肺脏其本身的病变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有些中药对原位移植的肺癌模型小鼠有效但对皮下移植的模型小鼠效果差甚至无效,反之,有些中药可能对皮下移植的肿瘤效果好,而对原位肿瘤效果不佳,从而产生药物治疗效果的假阳性[15]。可见 ,采用异位移植模型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临床应用的实际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原位模型的建立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原位移植法不仅可提高肿瘤成瘤率,突显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特性,还可观察肿瘤血管的生成情况,从更大程度上模拟了人体肺部肿瘤的微环境[16],同时也提升了模型实验数据的可信度,故成为了研究关注的焦点。所以,肺癌原位模型的建立对于中医药抗肺癌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科研的角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构建的小鼠肺癌原位模型,因其只需剪开皮肤,不流血,创伤小,无手术死亡现象,且所需细胞数量少,成瘤率高,转移性好,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大幅度地提升了肺癌原位模型的成功率,同时还可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监测小鼠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为深入研究肺癌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医药抗肺癌踏入国际舞台奠定了基础。

A: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荧光强度 ;B:明场 ;C:荧光与明场合成

A 为小鼠造模后于术后第 4 天活体成像图;B 为该小鼠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A、B、C 均为小鼠术后活体成像图;a、b、c 分别为小鼠 A、B、C 术后左肺肿瘤组织

摘要: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而目前用于实验研究的肺癌动物模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故本研究认为建立一个稳定、类似于人体肿瘤微环境的肺癌原位模型是深入研究肺癌的基础。方法 直接将稳定表达虫萤光素酶的鼠Lewis肺腺癌细胞与基质胶的混悬液注射于C57 BL/6小鼠左肺,无需打开胸腔只需将小鼠左胸部皮肤剪开约1 cm小口,定期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监测小鼠肿瘤形成及转移情况,并将小鼠处死后立即进行肺部组织活体取材,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做出病理学诊断。结果 采用肺内注射的原位造模法成瘤率高,Lewis肺腺癌细胞数量只需0.5×105个即可成瘤,成功率达90%以上,且利用活体成像系统中的生物发光技术能监测到模型小鼠肿瘤可转移至对侧胸廓、对侧肺组织、双侧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等。结论 注射虫萤光素酶稳定表达的鼠Lewis肺腺癌细胞与基质胶混悬液构建的肺癌原位模型所需细胞数量少,成瘤率高,无手术死亡风险,转移性好,监测方便,操作简单且可重复性高,为深入研究肺癌提供了良好模型。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本质探讨下一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