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内容(精选5篇)
建立内容 篇1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制度
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科学确定各类建设用地总量, 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实行以人均建设用地为基本标准的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从严控制规划期内城镇工矿用地;实行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控制, 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确保农村现有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实行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控制,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各区域、各业发展用地, 强化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布局、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实行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及空间 (布局) 控制,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并实行永久保护;实行建设用地功能区控制和空间管制,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边界, 划定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落实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上向下逐级控制, 下一级规划不得突破上一级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分区管制规定;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公告和调整评估制度, 规划编制要扩大公众参与, 规划一经批准应依法予以公告;调整规划的, 必须就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等进行评估, 依法组织听证和专家论证, 并向社会公示。
2 土地利用计划调节制度
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数量, 降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实行差别化的计划区域调节政策,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从严控制东部发达地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合理安排中部和东北地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适当增加西部欠发达地区未利用地计划指标;实行有保有控的产业用地政策, 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和农民住房、环保、医疗卫生和现代服务业用地, 合理安排重点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产业、新工艺、新产品项目用地;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围填海用地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和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
3 建设用地使用标准控制制度
实行建设项目用地准入标准, 修订和实施限制禁止用地目录, 控制资源消耗高、环境危害大、产能过剩、土地利用强度低、投入产出效益差的项目用地;实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控制, 完善科学可行的建设用地标准体系, 修订和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合理确定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农村宅基地和宅基地建筑占地最高控制面积, 控制建设项目用地规模, 逐步形成覆盖城乡、覆盖各类产 (行) 业的建设用地使用标准体系;实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控制, 适时修订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明确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非生产设施占地比例等控制性指标要求, 实现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和优化配置;探索建立经营性建设项目投资和产出标准体系, 综合评定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4 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制度
实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 完善国有土地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配置方式;实行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有偿使用, 缩小划拨供地范围;坚持和完善国有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 依据规划确定用途, 通过市场竞争确定土地价格和用地者;加快推进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 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依法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 可按有关规定采取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 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鼓励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以土地使用权联营、入股等形式兴办企业, 盘活利用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
5 节约集约用地鼓励政策制度
实行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鼓励政策, 完善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与升级扩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相挂钩的激励机制。实行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鼓励政策, 深化完善工业用地提高利用率和容积率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的规定;实行优先发展产业的地价政策, 各省 (区、市) 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 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确定。鼓励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完善地上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配置方式、地价确定、权利设定和登记制度。实行城市改造中低效利用土地“二次开发”的鼓励政策, 在符合法律和市场配置原则下, 制定规划、计划、用地取得、地价等支持政策, 鼓励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6 土地利用监测监管制度
实行土地供应全程监管, 以供地前发布实施供地计划、供后规范履行出让合同 (划拨决定书) 为重点, 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为基础的综合监管平台为支撑, 对土地供应总量、布局、结构、价格和开发利用情况实行全面监管, 形成“全国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执法督查、社会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实行土地利用巡查, 以乡镇国土所为平台和依托, 以建设项目开工、竣工、土地用途改变、土地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为重点, 开展动态巡查;实行土地开发利用信息公开, 定期公布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合同履行等情况, 扩大公众参与,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7 土地利用评价考核制度
实行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考核, 以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下降为考核重点, 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作为控制区域建设用地规模、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依据;定期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评价结果作为开发区升级、扩区的依据;开展重点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全面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状况、集约利用程度、潜力规模与空间分布, 评价结果作为科学用地管地、制定相关用地政策的重要依据。
8 节约集约用地共同责任制度
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节约集约用地的领导,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制度。
可以说以上制度从规划到实施, 从计划到市场, 建立一整套监管、评价体系, 为节约集约用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以及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不过节约集约土地任重而道远, 为达此目的, 土地管理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建立内容 篇2
1.明晰产权。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显著特征是企业具有朗晰的产权 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所以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的是明晰产权。一方面是出资者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即学校以各种形式对后勤投资及其收益所形成的财产所有权;另一方面是后勤的法人财产权,指后勤对学校授权经营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后勤依其财产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真正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明晰产权的内容:一是明确学校和后勤的产权界限,分清二者所拥有的资产数量和比例。二是科学评估后勤资产,剔出不良资产,实现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三是学校对其注人的后勤资产只按比例承担有限责任,而后勤依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对学校承担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责任。
2.权责分明,事企分开
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分清学校和后勤的权利和责任范围。作为资产所有者学校的权责范围是:有权对后勤的经营、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有权对后勤的经营者做出选择;有权对后勤国有资产的流失进行干预和制止;学校不直接干预后勤经营活动,但应当在资金、人员、条件、设施等方面对后勤予以支持和扶持;学校作为股东按资产比例受益,当后勤经营破产时,按比例承担有限责任。作为经营者的后勤,其权责范围:一是运用后勤的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国家法律和学校宏观自标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二是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实施。三是有义务在经营服务中贯彻“三服务两育人”的原则。四是后勤以其全部法人资产,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3.建立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
高校后勤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就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一套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这是高校后勤发展壮大的生命线。高校后勤必须面向市场,按经济规律去组织和管理企业,建立以下管理制度:一是高效的后勤组织、人事制度;二是公正、激励的后勤分配制度;三是先进的后勤财务制度;四是有效的保障和监督制度等。
明确产权关系,实行高校后勤实体产权多元化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显著特征是企业具有明晰的产权,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目前必需解决高校后勤产权模糊、产权单一的问题,使企业产权清晰化,多元化。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真进行资产界定,清产核算。既要对高校后勤企业进行产权界定、清产核算、资产评估、清理债权债务、办有国有资产产权登记。长期以来,学校资产以事业模式管理,因而对后勤企业占用的学校资产没有严格规范的界定。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行彻底的清产核资工作,并明确产权归属,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稳步向现代企业推进创造条件。其次,明确产权关系,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理顺产权关系,就是要明确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使学校的所有权得到保障,企业的经营权得到全面落实,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管理主体,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新兴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才能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再次,因地、因校、因企制宜地变革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现代企业按照财产构成和大小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根据目前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完全面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第二类服务于学校后勤,又可以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第三类是有一部分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但又可以面向市场的企业。应该根据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特征,从本校实际出发,将其分解为不同利益主体产权,实现高校后勤实体投资主体多元化。
规范分离,以公司制改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后勤法人组织制度 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高校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法定意义上的公司有两种形式:一是有限责任公司,出资人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责;二是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责。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特殊形式。高校后勤实体进行公司改革,最大的好处是高校只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经营负有限责任,消除了旧体制下高校事无具细统包统管、对后勤承担无限责任,消除了后勤企业与 教学科研争资源、争经费的弊端,从而分散了后勤经营风险,使学校的领导有更多的精力、时间,从事学校的管理工作。
界定责权,实行校企分开 高校后勤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分清学校和后勤权力以及职责范围,理顺校企关系。校企不分是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弊端,也是当前后勤实体转换经营机制的主要制度性障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改革现行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管理体制上,要改变由学校直接管理、全包统管的模式,让后勤实体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分离,通过分流与重组,纳人市场经济体制,剥离学校办社会的职能,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后勤企业按照现代企业运作的方式进行市场运营。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支持后勤实体依法自主经营,排除对经营者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建立后勤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高校后勤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必须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这是高校后勤发展壮大的生命线。因此,在后勤实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约束机制,以规范经济体制的经营行为,确保资产管理经营活动的有序运行。首先,要积极推进资产经营责任制,把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工作切实建立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营者收人与企业经济效益和资产保值增值相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强化考核力度。其次,规范授权经营,发挥投资主体的监督作用。学校要组建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代表学校行使校方经营性资产所有者的职权。再次,充分发挥企业董事会、监视会的作用,明确各自的权责,互相配合,互相约束,使高校后勤实体更具市场竞争力。
三、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1、明晰产权。在现行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下,后勤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即便是实现了半企业化管理,它仍是学校的一个行政部门,是完成学校行政计划的工具。由于后勤无自己独立的财产,因而也就无从谈起进市场问题和自负盈亏问题,后勤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权。承包制度虽然使后勤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但由于没有财产权,也就不可能真正地自负盈亏。这样,高校后勤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化法人化地位便不能确立,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显著特征是企业具有明晰的产权。产权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所以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要的是明晰产权。一方面是出资者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即学校以各种形式对后勤投资和投资受益形成的财产所拥有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后勤的法人财产权,指后勤对学校授权经营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后勤依其财产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真正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产权明晰的内容是:一是明确学校和后勤的产权边界,明确二者所拥有的资产数量和比例。二是科学评估后勤资产,剔出无用资产,实现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三是学校对其注人的后勤资产只按比例承担有限责任而后勤依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对学校承担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责任。
2、界定权责,校企分开
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分清学校和后勤的权利和责任范围。作为资产所有者学校的权责范围应该是:第一、有权对后勤的经营进行决策,有权对后勤经营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第二、有权对后勤的经营者作出选择,有权根据需要选择服务内容。第三、有权对后勤集体资产的流失进行千预和制止。第四、学校不直接干预后勤经营活动,但应当在资金、人员、条件设施等方面对后勤予以支持和扶持。第五、学校作为股东按资产比例受益,当后勤经营破产时亦按比例承担有限责任。作为资产经营者的后勤,其权责范围是:第一、运用后勤的法人财产合理配置资源要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国家法律和学校宏观目标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第二、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经学校批准后方可实施。第三有义务在经营服务中贯彻 “三服务、两育人”的原则。第四、后勤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3、建立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
高校后勤要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就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这是高校后勤发展壮大的保障。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科学管理的实质是企业必须面向市场,按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去组织和管理企业。高校后勤科学的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①科学的后勤组织制度,②科学的后勤领导制度,③科学的后勤人事制度,④科学的后勤分配制度,⑤科学的后勤财务制度,⑥科学的监督制度,⑦科学的保障制度等。
4、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模式
建立内容 篇3
一、找寻单元内同类课文的“异点”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编排多以“主题”来组织单元,教材中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似乎模糊了,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一般都能关注到同一单元课文之间的表达“主题”上的关联性,却很少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分析课文的内在联系。以“主题”来统摄的教学单元意味着更强的开放性和生成性,需要语文老师立足于综合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点上,站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教材。比较通用的路径是从文体的角度来分析“同类”中的“异质”。
比如,苏教版五(下)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与《爱如茉莉》《月光启蒙》同属于散文单元,但是与前两篇课文相比在行文结构和情感表达上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1.文章结构信笔由缰。行文过程中没有鲜明的叙事线索,作者信笔写来,任性成文,读者不易理清文章的脉络。本文不宜分段,只能按“园中景”和“园中事”大体划分板块。这给学生进一步感受散文结构的灵活自由提供了典型范例。
2.情感表达特色鲜明。《爱如茉莉》于平实的叙述中夹杂了很多撩拨读者心弦的细节,《月光启蒙》以清新而又动情的笔调创设了美好的月夜情境,本文的作者则摒弃了典型的情境和细节,用特殊的句式为全文营造了一种整体的情感氛围。如文中反复用“祖父……我……”“……又……又……”“愿意……就……”等句式写出了“我”无拘无束的心理感受。
二、找寻年段内同类课文的“同点”
心理学家米德曾经说过:“整体先于个体而存在,而不是部分先于整体而存在。”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来说同样如此,没有哪项语文能力脱离了整体素养而独立发展起来的。很多语文老师于是产生误解:语文本来就是模糊的,语文课不存在所谓的“应热”和“必然”,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在日积月累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语文教学本应具有的“科学性”也在这种误解中消解殆尽。从人的发展历程来看,每门学科都为他提供了认识世界和发展自我的独特视角和路径,都为他提供了唯有这门学科中才能获得的精神滋养和学习体验。从语文学习来说,每类课文的学习虽然并非一一对应着学生某项能力的发展,但却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提供着其它课文不可替代的资源。
比如,从五语第十册开始,比较典型的散文大量进入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本册教材中第一、五、七单元中的重点课文都是散文,在内容上都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方式表达出来。在形式上,这些散文“形散神聚”。它们的独特价值体现在:
1.让学生的眼界开阔。散文取材广泛,尤其是一些名家名作常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能让学生不断地接触到不同于自身生活的广阔世界。
2.让学生的情操高尚。相对于其它文体,散文的情感性最为突出,而且这些情感不仅是丰富的、细腻的,而且是高尚的、高雅的,阅读散文能提升学生的品味。
3.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散文的结构不拘一格,行文思路比一般记叙文更为复杂,学生阅读时如能不惑于文章的“形散”而直抵文章的“神”,则思维能力必有很大的提升。
4.让学生的语言丰富。散文是最贴近心灵的文学,因作者风格的独特性构成了散文语言的多样性,通过品读散文中或精炼传神,或质朴隽永,或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式,提高表达能力。
三、找寻年段间同类课文的“异点”
语文课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每篇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课程资源。当我们为这篇课文找到类属的共性和个性后,切不可忽略对学习这篇课文的对象——现实班级学生的分析。我们应该去努力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这类课文时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潜能,发现处于这个年段的学生应该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发展怎样的核心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语文学习内容结构特点确定下来,才能将学生的“生长”轨迹体现出来。
只有把握住语文学习内容的结构特点,建立有效的思维教学策略,才能使语文课的感性美和理性美和融共生,让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迹可循,让语文老师的思维品质整体提升。
建立内容 篇4
双证书制度, 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的关系, 伴随着制度的深入将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以及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实践教学中, 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想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解决职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发展的瓶颈, 达到相应职业资格标准, 教学主管部门必须改革传统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在教学大纲和学分选修上制订满足双方认可的标准, 为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选修课提供可能。
一、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培养体系”的几点考虑
1. 高职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凭借其教育资格和优势参加到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认证中去, 与行业协会一道推动我国中高级职业技术知识更新, 人才培养与资格认证工作, 共同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是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中课程体系和劳动技能培训系统中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链接状态及相互的作用, 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化, 构建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衔接模式, 就是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实质精华落实到高职课程体系中, 以求两者最佳结合。
3.高职教育作为高层次、高标准、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应该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目标之中, 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目标的融通。
4.具有职业技能鉴定的高职院校和不具备职业技能鉴定的高职院校, 以及以理工科为主高职院校和语言类金融贸易为主的语言类高职院校在职业资格证培养上的侧重点要加以区分, 并灵活运用。
二、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培养的现状分析
1. 职业证书类型标准开发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 跟不上专业建设的步伐, 许多专业无证可考, 部分证书形同虚设。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标准体系, 没有对就业者普遍提出必须具有职业资格的限制要求, 培养目标往往不符合社会职业岗位职责, 在工作中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无法体现出来。
2.证出多门, 各行业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认证体系, 缺乏沟通和协商, 大大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信度, 高职院校也没有针对自身专业对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明确分类, 学生无所适从, 证书考核比较混乱。
3.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 证书只是作为一种参考。企业选择学生更多地看重学校品牌和学历层次, 待遇是以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按劳计酬, 不是以持有证书的级别去定待遇。国家级的证书, 社会含金量高, 考试难度大, 考试成本高, 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与之衔接, 取证率非常低。
4.指导教师没有从自身进行知识的更新, 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老师都是从非职业类本科院校毕业的, 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跟不上企业技术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校方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少, 加上自身知识积累少, 很难适应职业技术培训要求。
5.部分院校加强学历教育培养和提高, 鼓励优秀学生高职升本, 拓展校内升本渠道和相应配套政策, 高自考及远程网络、开放式教育等专科升本科多种教育形式, 忽略职业资格证书长远规划和战略推广, 使双方不能进行有机的结合, 学生只知升本, 不知考证, 这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身相违背。
三、高职院校推进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教学改革”的思考
1. 以双证书制度作为推进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选修课是进一步加强双证书制度的一种尝试, 将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纳入学院整体教学计划大纲中, 专业知识要涵盖国家职业的标准, 科学地进行编排, 合理进行教学, 促进工学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 扩大职业资格证书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取证的通过率。在实际运行中, 积极探索由学校、培训、鉴定机构, 以及企业共同参与, 融通的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要根据职业资格行业标准的要求, 主动改革各专业的课程结构, 调整课程进程, 更新教学内容, 紧紧把握企业用人单位信息, 将科学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 新工艺、新管理制度吸收进来, 做到课堂知识与现实应用的无缝对接。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的改革是一种无形的推动, 专业知识时刻变化更新中, 时刻走在最前沿, 对高职院校打造精品专业, 精品课程, 真正实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对行业的引领作用。
2. 让双师型教师真正发挥双师教师教学的引领作用。
建立“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将积极调动双师型教师的教学热情, 对职业资格证书的推广将起到质的飞跃。院校通过校方平台外引、内培、下企业实践等手段, 为双师教师搭建知识更新的桥梁, 使专业技能时刻保持较高的水平, 既丰富学生们的课堂知识, 增强专业的实用性, 又为学院打造行业内的“名师”, 扩大在兄弟院校中的影响, 实现办学效益的整体提高, 同时也为学院自身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培养更优秀的考评员, 对不具有职业技能鉴定站的院校积累宝贵的师资资源, 为将来职业培训包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为高职学生建立“专业”与“职业”的纽带。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市场需求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 新专业的设置远远滞后于新的职业变化的需求, 导致人才结构短缺现象严重, 培养的人才有数量, 没有质量和专业能力, 就业压力大, 工作岗位难求与工作岗位无人能做的矛盾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但高职院校自身对“专业”和“职业”的认识程度的差异是有直接关系的, 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强有力的市场信息, 没有得到校方的重视, 在“专业”上的投入远远大于在“职业”投入, 造成双方比例失衡, 影响学院的就业率。
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日常教学中, 使所学专业和职业进行有机组合和互补, 职业为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专业由原来的死板片面, 变成灵活和机动。专业可以依托证书在社会上竞争力、覆盖面、信誉好、管理规范的优势, 纠正专业与职业错位现象, 提高“双证书制度”并重的教学氛围。在制度上, 高等院校的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成绩优秀的学生, 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享受奖学金, 并给予一定的优先权, 比如在用人单位的推荐会优先介绍和录用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 在享受的入职薪酬上与在职职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待遇相同。
四、结束语
将“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授课内容的课程培养体系”的教学管理改革是可行的, 必要的, 高职院校应将职业资格管理职能的部门拆分并入教学主管部门, 进行统一的教学和日常管理, 因为这种双证书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衔接过程中还有许多的困难和事情要做, 我们必须要积极去准备去面对去改革, 共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 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增加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 (鲁劳社{2004}41号) .
建立内容 篇5
一、《韶关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初始登记表》;
二、《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顶升申请表》;
三、《广东省建筑施工起重机械登记证》;
四、《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履历手册》;
五、《韶关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单位备案登记表》;
六、《韶关市建筑工地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登记表》;
七、《韶关市建筑工地起重机械设备使用登记注销表》;
八、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钢井架暂不要求);
九、《安装过程记录表》;
十、《安装基础验收表》;
十一、《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装验收表》;
十二、出厂合格证;
十三、制造监督检验证明;
十四、安装使用说明书;
十五、定期检验报告(外用电梯防坠器等);
十六、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十七、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累计运转记录等运行资料;
十九、经审批的安装(拆卸)或顶升方案;
二十、现场作业人员名单及上岗证复印件;
二十一、安装(拆卸)或顶升合同;
二十二、起重机械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的有关资料;
二十三、安装(拆卸)或顶升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
十四、安装单位安装完毕后安装单位的自检报告;
二十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
二十六、历次安装验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