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础

2024-05-26

建立基础(通用12篇)

建立基础 篇1

近几年养羊产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羊肉生产方面品质不断提高, 正在向优质、高效、无公害方向发展;饲养方式逐渐摆脱传统的粗放模式, 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的高效方式迈进;养羊产业的科技含量日渐提升, 广大养殖户都重视科技养羊增效和收益。随之而来, 大部分养羊环节中的管理问题都浮现出来, 成为阻碍养羊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羊场的管理体系包括很多方面, 除了饲养环节外还有粪污处理、防疫消毒、人员管理等等, 笔者总结归类一些标准化羊场制度的要求以供养殖户参考。

1 标准化羊场粪污处理方法

如何科学合理处理粪污是羊场管理的第一要素。

1.1 沼气池发酵

利用沼气池的密闭环境进行微生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 是羊场废弃物处理最有价值的方法:一是进行废物的再次利用, 产生余能, 用作烧水做饭, 减少额外能源消耗, 降低成本;二是通过沼气池内微生物活动产生的高温环境杀灭废弃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 沼液、沼渣成为优质腐质肥。羊场可根据自身产生废弃物的多少确定沼气池的大小和数量, 有条件的可采用循环粪泵使粪液通过热交换器被加热, 提高粪液温度, 达到高温发酵, 提高发酵效率, 加大产气量, 同时提高废弃物的处理能力。

1.2 堆肥

利用腐熟堆肥法进行处理。此法主要针对固态废弃物, 控制物料中的水分、酸碱度、氧气浓度、温度等条件, 利用好气微生物发酵, 使之能分解家畜粪便、垫草中的各种有机物, 达到矿质化和腐质化的过程。此法可释放出速效养分并造成高温环境, 能杀死物料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 腐熟后的肥料施用量大幅度提高, 我国北方农村大多采用此法。

1.3 污水的处理

(1) 自然沉淀。当污水的流速减慢或静止时, 水中悬浮物可借自身重力下沉, 使水澄清。当污水在沉降池中停留时, 伴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有机物被分解, 加快污水的澄清。条件许可时, 可采用多级沉淀, 提高效率。

(2) 混凝沉淀。经自然沉淀的水中还含有较细的悬浮物及胶质颗粒, 因带有负电荷, 相互排斥, 不易凝聚沉降, 因此需加入混凝剂, 使水中的悬浮物及胶质颗粒凝聚成絮状物而加快沉降。常用的混凝剂有明矾、硫酸亚铁、硫酸铝、三氯化铁等。

(3) 砂滤。使浑浊的水通过砂层, 将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阻留在砂层的上部, 水即得到净化。

(4) 规模大、排污水多的羊场, 除上述方法外, 还需采用人工湿地法进行净化。人工湿地由不同粒径的碎石构成数级碎石床, 在碎石床上栽种耐高浓度有机污水的水生植物, 通过碎石床的过滤作用、水生植物对水中有机物的利用及碎石床上生物膜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利用, 使污水得到净化。

1.4 化粪池处理

粪液进入化粪池后, 逐渐沉降分离成固、液两层, 上层为澄清的液体, 下层为固体粪便。上层液体在好氧性微生物的分解下被净化, 下层固体粪便被厌氧性微生物分解成腐熟的肥料。用化粪池处理废弃物设备简单, 运行费用低, 但处理时间长, 效率低, 还会散发大量的臭气, 污染周围环境。

1.5 羊舍清粪

羊舍要做好每日清理粪便的工作, 早晚1次, 进行人工清粪工作, 条件好的可以使用更为先进的自动刮粪系统进行清粪, 如设计规范的则也可以使用水冲粪的方式, 粪便要进行规范堆积, 然后及时采用以上不同条件的方式进行处理, 或是进入沼气池, 或是进入化粪池, 或是卖出供施肥使用。

1.6 其他

除粪便外, 羊场的常用垃圾要进行消毒处理, 使用后残留的药品、手术工具, 或是掩埋或是消毒后分解处理, 不能随意丢弃, 造成环境污染。经无害化处理后的粪便应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规定, 废渣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2 羊场防疫消毒制度的建立

为了防止人员传播疾病, 羊场所有入口都应加锁并设有“不准入内”与“防疫重地”字样;所有进出场区人员必须遵守消毒规程。

2.1 卫生防疫

(1) 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每栋舍入口处设消毒池 (盆) , 消毒池与门同宽, 长至少是车轮的一周半;生活区、生产管理区应分别配备消毒设施 (喷雾器等) 。

(2) 每栋羊舍的设备、物品固定使用, 羊只不许串舍, 出场后不得返回, 应入隔离饲养舍;禁止在生产区内解剖羊, 解剖后的羊和病死羊焚烧处理, 羊只出场出具检疫证明和健康卡、消毒证明;禁用强毒疫苗,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3) 粪便、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 环境卫生质量达到国家NY/T 7388—1999规定的标准;夏季及时灭蚊、蝇, 经常进行羊舍消毒, 同时场区绿化率 (草坪) 达到40%以上, 场区内分净道、污道, 互不交叉, 净道用于进羊及运送饲料、用具、用品, 污道用于运送粪便、废弃物、死淘羊。

2.2 疫病控制与扑灭

生产过程中出现疑似病情, 驻场兽医须通知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当地检验检疫部门, 并接受官方监督。

(1) 总的原则。 (1) 一类传染病、新病:报告疫情→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经一个消毒潜伏期→终末消毒→解除封锁。 (2) 其他传染病:报告疫情→封锁→免疫→治疗→消毒→无害化处理→经一个潜伏期→解除封锁。

(2) 具体程序。 (1) 对疑似疫情, 要及时上报, 采取措施。立即采集所有必要的样品并送至畜牧部门和检疫部门认可的实验室中进行诊断;记录饲养场内各羊舍内发病和死亡的只数, 保留记录以备官方人员的每次检查;应尽量将羊群隔离于饲养舍内;不得向饲养场调入或调出羊只;所有出入该饲养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等需官方兽医和驻场兽医确认后方可流动;必须采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对羊舍的入口和羊舍进行消毒, 按照流行病学的要求调查传染来源和其可能流行的情况;按照要求必须在官方的监督下对有可能被污染的设施进行调查。 (2) 某一羊群一旦经官方确认存在烈性传染病时, 除了采取第 (1) 点要求的措施外, 还应立即进行下列措施:该场中所有的羊只立即就地扑杀、焚烧, 所有操作过程应尽可能减少疾病传播;所有已污染的物质或废料应销毁或经适当的方法处理以杀死其中的病毒;追回并销毁在潜伏期内出栏的羊只;当宰杀和销毁完成后, 所有房屋、羊舍都应进行彻底打扫和消毒;消毒后至少在1个月内该饲养场不得饲养羊群。

上述措施只限用于有疫情的羊舍。一旦确认疫病暴发时, 积极配合当地畜牧局有关部门一起在其周围建立半径至少为3 km的保护区和半径至少10 km的监测区。感染的羊舍经消毒后至少1个月内对这些区域进行监测, 并控制羊只的移动。经当地畜牧主管部门对羊场经过必要的调查和取样并确认不存在这种疫病后, 方可取消这些措施。

2.3 消毒规程

(1) 进出场消毒规程。由门卫具体实施, 技术员、场长监督。场内工作人员备有从里到外至少两套工作服装, 一套在场内工作时间用, 一套场外用。进场时, 将场外穿的衣物、鞋袜全部在外更衣室脱掉, 放入各自衣柜锁好, 穿上场内服装、水鞋, 经由3%火碱液的消毒池。要求火碱液深15 cm, 每天7:00更换1次。倘若工作人员外出应遵照下列程序:向场长申请, 场长批准后, 着水鞋经3%火碱液的消毒池进入更衣间, 换上场外服装, 经门卫严格检查后可外出。

(2) 车辆物资进出规定。送料车或经场长批准的特殊车辆可进出场;由门卫对整车用1∶500好利安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表面活性剂+稳定剂) 或1∶500菌毒杀 (双链季铵盐化合物) , 进行全方位冲刷喷雾消毒;经盛3%火碱液的消毒池入场, 消毒液每天更换2次, 7:00和13:00, 水深20 cm以上;驾驶员不得离开驾驶室, 若必须离开, 则穿上工作服进入, 进入后不得脱下工作服。

(3) 办公区、生活区每天早上进行1次喷雾消毒。

(4) 空羊舍消毒规程。由技术员具体实施, 场长监督。 (1) 育肥羊运出后先用1∶500菌毒杀对羊舍消毒, 再清除羊粪。 (2) 运输羊粪要密封, 彻底清理清扫舍内外羊粪, 远离羊舍300 m发酵处理。 (3) 3%火碱水喷洒舍内地面, 1∶500的过氧乙酸喷洒墙壁。 (4) 打扫完羊舍后, 用1∶500过氧乙酸或1∶500好利安交替多次消毒, 每次间隔1 d。

(5) 舍外消毒规程。 (1) 每天7:00对大门口、生活区、办公区用好利安消毒1次。 (2) 大门口消毒池每天7:00, 13:00各换1次3%火碱液。 (3) 每周进行1次场区消毒, 于天气凉快时进行, 如早上或傍晚 (冬季除外) , 用3%火碱液喷洒, 以打湿地面为准。注意不要喷到怕腐蚀的器具上。 (4) 进场人员、车辆必须消毒。

(6) 带羊消毒, 由专人负责实施。

由于自动喷雾装置易被堵塞, 所以消毒剂要选用溶解度好的, 消毒后用清水返冲消毒管道;盛药的水桶要密封, 进水口及吸水头要用5层以上细纱布过滤, 避免进入杂质。

2.4 免疫机制建立

建立疫病控制体系, 定期检测, 科学免疫。免疫程序不等同于防疫程序, 应是综合防制, 包括消毒、隔离、用药、疫苗等, 必须建立所有与生产有关的各项操作规程及其相对应制度。免疫操作注意事项:免疫时间定为上午进行;羊只发病时不宜注射疫苗。

(1) 加强免疫。有些疫苗在首次免疫之后2~3周需要第2次免疫接种。2次免疫之后动物将获得坚强免疫力。

(2) 羔羊的被动免疫和免疫接种。产羔前6~8周和2~4周给母羊进行两次破伤风类毒素、羊梭菌三联四防灭活苗及大肠杆菌灭活苗注射。这样羔羊便可从母羊初乳中获得充分的被动免疫。在易患羔羊痢疾的羊场还应给初生羔羊皮下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 m L, 效果会更好。要特别注意要让羔羊吃到足够的初乳。羔羊从母羊初乳获得的保护性抗体可维持10周时间, 因此10周龄以前不宜接种相应的疫苗, 否则由于抗原抗体反应使羔羊得不到免疫。

(3) 疫病暴发期的免疫接种。疫病暴发时给动物接种疫苗不能防止疫病传播, 因为动物获得免疫力需要2~3周时间。如果注射疫苗, 怕激发更多的羊只发病, 不注射疫苗又怕不断有羊只发病, 甚至死亡。遇到此类问题, 可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果是可用药物治疗的疫病, 可对全群先用药物进行治疗性预防。1周后进行全群免疫接种。或者立即进行全群免疫接种, 对发病者进行治疗。这样做可大大缩短疫病的流行时间, 减少损失。如疫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不妨立即进行免疫接种, 对发病者进行对症治疗, 加强护理, 缩短病程, 减少损失。

(4) 怀孕期弱毒疫苗的使用问题。避免在怀孕初期的1个月内注射弱毒疫苗, 否则有可能引起流产和胎儿畸形。

(5) 免疫失败。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疫苗使用说明书保存和使用疫苗或羊只体质太差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2.5 加强饲养管理

要根据羊的营养要求确定饲养标准和饲喂方法, 保证羊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防止营养缺乏病。

(1) 定期驱虫。 (1) 体内寄生虫。寄生虫对养羊业危害较大, 必须重视羊群寄生虫病的防治。对临床发病的羊群要进行治疗性驱虫, 并根据当地寄生虫病流行规律, 对带虫者进行全群预防性驱虫。可供选择的驱虫药很多, 无论选用何种药物, 进行大群驱虫时, 应先对少数羊只驱虫, 确证安全有效后再全面开展。预防性驱虫的时间, 通常在春季放牧前和秋季转入舍饲以后, 但原则上应选在羊群已经感染, 但还没有大批发病的时候。由于感染寄生虫的时间不完全一样, 驱虫药物发生作用又有一定限度, 因此间隔适当时间应重复进行。驱虫应在羊舍或指定场所进行。驱虫后5 d内排出的粪便及虫体应集中堆集起来进行生物热发酵, 消灭虫卵。 (2) 体外寄生虫。药浴或药淋浴是防治羊外寄生虫病, 特别是螨病的有效措施, 一般可选择在剪毛或抓绒后7~10 d左右进行。常用的药物有螨净、巴胺磷、溴氰菊酯等, 配成药液在药浴池或淋浴场进行。

(2) 避免应激。任何对羊有害的影响都是应激原, 包括被其他羊欺侮、长途运输、气温过高或过低、拥挤、去角、去势、断尾、打耳标、饲喂不足、追赶、分群、转群、称重、胚胎移植等。这些应激原对动物的共同生理学作用是引起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释放皮质类固醇激素, 大量激素进入血液导致羊的防御机能降低, 使羊对传染病更加敏感。

3 羊场管理制度

3.1 个人负责制

(1) 养殖场人员实行个人负责制, 赋予权力的同时也承担责任。

(2) 各岗位员工坚守岗位职责, 做好本职工作, 不得擅自离岗。

(3) 做好每日考勤登记, 不得作假或叫同事帮填写。

(4) 分工与协作统一, 在一个合作团队下, 开展各自的工作。

3.2 监督员的职责

(1) 遵守有关法律和规定, 诚实守信, 忠实履行职责。

(2) 负责养殖场生产、卫生防疫、药物、饲料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3) 负责对养殖用药品、饲料采购的审核以及对技术员开具的处方单进行审核。监管养殖场药物的使用, 确保不使用禁用药, 并严格遵守停药期。符合要求方可签字发药。

(4) 应积极配合检验检疫人员和公司实施日常监管和抽样。

(5) 如实填写各项记录, 保证各项记录符合县级检验检疫机构的要求。

(6) 监督员必须持证上岗。

(7) 发现重大疫病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检验检疫部门。

3.3 技术员的职责

(1) 技术员负责疾病防治。

(2) 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护。

(3) 技术员应根据疾病发生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 监督员根据当日处方准备药品, 交付当日班长, 并按当日处方使用方法和剂量全程监督施药。

(4) 技术员应每日观察疾病发生情况, 对疾病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异常牲畜要进行检查, 遇到无法确定的情况应及时汇报给上级领导。

(5) 如发生重大疫病及重要事项时, 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并汇报上级领导。

3.4 采购员管理制度

(1) 采购员采购药品、物品, 必须有领导签字, 采购单要上交1份到公司财务部门存档备案。

(2) 合理科学管理备用金, 不能拿备用金做其他用途使用。

(3) 采购药品、物品及时入库, 办好相关手续。

(4) 制定采购员的差旅费报销标准。

3.5 饲料管理制度

(1) 饲料需购自国家批准生产的正规饲料厂。

(2) 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

(3) 饲料进仓应由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 并填写入库单, 仓管员还必须清点进仓饲料数量及质量。

(4) 仓管员应保持有仓库的卫生。库内禁止放置任何药品和有害物质, 饲料必须隔墙离地分品种存放。

(5) 建立饲料进出仓库记录, 详细记录每天进出仓库情况。

(6) 饲料调配应由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和投量。

(7) 调配间、搅拌机及用具应保持清洁, 勤消毒, 调配间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3.6 养殖用具管理制度

(1) 保持水槽、食槽、牲畜舍清洁, 工具摆放有序。

(2) 养殖场物品实行个人负责制, 注意保管、保养, 丢失按价赔偿。

3.7 药物管理制度

(1) 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2) 药品仓库专仓专用、专人专管。在仓库内不得堆放其他杂物, 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药品按剂量或用途及储存要求分类存放, 陈列药品的货柜或厨子应保持清洁和干燥。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

(3) 药品出库应开《药品领用记录》, 详细填写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何处使用, 需在技术员指导下使用, 并做好记录, 严格遵守停药期。

(4) 用药实行处方管理制度, 处方内容包括用药名称、剂量、使用方法、使用频率、用药目的, 处方需经过监督员签字审核, 确保不使用禁用药和不明成分的药物, 领药者凭用药处方领药使用。

建立基础 篇2

考研政治在基础阶段复习中,考生要达到能够熟悉政治理论的大致框架和知识点,在思想上形成一个系统整体的思维。从感性上了解各门学科的知识框架结构。哲学在考研政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考研政治大纲修改前,哲学约占22%的分值比重,在新大纲改版后,考研政治的考试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再新加入科学社会主义合并为一门大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占总分值的22%,这样表面看来哲学的分值是大大减少了,但实际上,哲学仍然是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历年回答哲学题目的水平与整个试卷的分数呈正相关性。

所以,立志考研的同学一定要下决心拿下这门关系到整个考研复习成败的课程。在许多考生心目中,马哲这门课程非常抽象,甚至格格不入,莫明其妙。另外,这门课程在历年考研政治总分值中占的分值最高,题目较多,形式多样,变化较大。因此,许多考生在复习这门课时感到比较头疼。其实不然,虽然应试哲学并不容易,只要掌握方法,我们就可以通过有效的复习方法来攻克这个难关。

一、建立框架,条理清晰

要以课本为主。“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考研试题也同样如此,它不会脱离《大纲》,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基础阶段的复习中,各位考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

二、注重方法,掌握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做阅读理解,逐字逐句地详细阅读,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基础阶段的第一轮复习,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求助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我们过一段时间还要重复复习一个前面我们复习进的内容,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要严格按照考研政治复习全程规划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此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找出每天中自己记忆力比较好的时间段记一些比较难记的东西,找出自己理解力比较强的时间段做一些自己认为比较难的部分的试题。

四、切忌死记硬背,学会用理论分析身边的现象

个税改革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上 篇3

个人所得税之所以能够调节收入分配,其机制主要在于四点:综合征收、累进税率、家庭计征、费用扣除。作为现代税制中一个精密设计的税种,我们必须了解这四点的适用条件与现实可行性,莫把绣花针舞成金箍棒。

第一点,个税可以综合到什么程度?个人所得分两大类,一是劳动所得,二是资本所得。劳动所得以工资薪金和劳动报酬所得为主,资本所得的形式非常多,买卖股票或艺术品、出租房产、出资企业等获得的收益都属于资本所得。低收入者以劳动所得为主,高收入者以资本所得为主。对资本所得综合计征受三方面制约:一是保持资本配置中性制约,对资本征税要尽量少干预资本自由配置,为此就要对资本所得实行比例税率,即所谓“要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二是全球化制约,全球化时代资本可以跨国流动,过高税率无疑驱使资本流动到别的国家;三是监管手段的制约,资本所得的丰富性和隐蔽性,无疑加大征管难度。由于三方面制约,个人所得税综合计征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经合组织(OECD)不少国家对资本所得采用分类计征,并实行比例税率,北欧一些国家对资本所得实行30%的比例税率。

第二点,个税税率可以累进到何程度?累进税率是个税调节分配的前提,理论上最高边际税率上限可达100%,美国1944年最高边际税率曾达到骇人的94%,但是过高税率抑制劳动和投资积极性,对经济增长不利。因此上个世纪80年代后,以美国为首全球掀起减税浪潮,目前美国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仅为35%。

第三点,个税按家庭征税的制度条件是什么?直观上看,家庭所需赡养的人口不同,如果个税不按家庭征收,仅调节个体间的收入分配就不合理。但是,如果按家庭征收,就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认定家庭,二是家庭申报。什么是家庭?子女超过18岁是不是家庭成员?父母是不是家庭成员?甄别家庭的结构会大大增加征管成本。家庭申报意味着家庭各成员所得汇集在一起,按年申报。那么在立法时就应结合社会现状思考三个问题:家庭不申报怎么办?申报不正确怎么办?申报了不缴纳怎么办?如果真的大量出现这种情况,恐怕我们对打击逃税的效果不会很乐观。

第四点,个税的费用扣除可以有多细致?个税是对所得征税而不是对毛收入征税,因此理论上应允许个人充分扣除成本费用后才可以计税。为此,就需要确定费用扣除标准,并甄别个人申报的费用信息真假,举凡子女教育费用、通勤费用、医疗费用、育养费用、房贷利息等,都要逐个确认,应将使得税收征管成本大幅度增加。

从以上四点看,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作用实际上受到四方面制约:征管成本的制约、全球化竞争的制约、纳税人纳税意识的制约、公平与效率取舍的制约。发达国家同样受这四方面制约,只不过比发展中国家轻些。这些问题导致个税的公平分配效果大打折扣。政府通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的转移性支出,在调节收入分配作用上大大强于个人所得税,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个税和转移性支出平均使基尼系数降低14个百分点,其中转移性支出作用效果为85%,个税的作用效果仅为15%。

要知道,个税在发达国家税收收入占比中,平均高达30%以上,才仅起到让基尼系数缩小2个百分点效果。我们国家个税仅占总税收的6%,用如此少的税收收入规模来调节分配,那简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

政府转移性支出无法对高收入者多征养老金,如果不是个人所得税,那么拿什么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不要把目光转向遗产税和房地产税,开征这两种税所受的制约只会比个人所得税大。答案是靠两种,要通过减少贫困和普及教育、技能培训来解决,以及要通过提升人们的信仰境界、发扬传统美德、激发公益慈善组织的活力、鼓励社会捐赠等手段来解决。

2001年布什总统试图取消遗产税,但是120名顶级富翁联名在《纽约时报》的社论版以广告方式刊登请愿书,要求国会继续保留遗产税。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中国是不缺乏这样的信仰传统的。儒家讲“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佛道两家更是鼓励捐赠,从不少华人富翁身上可以看到,越是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的,越是为善唯恐不及。

总之,个税改革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要打破税收的公平幻觉,担负起个人的社会责任,当然,更要提高纳税人尤其是富裕阶层的思想境界。

要把新知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之上 篇4

[教学片段一]

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P24《画三角形的高》。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锐角三角形, 然后指着这个三角形边作图边讲解。

师: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直线段, 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师在图中板书:高) 。这条对边就是三角形的底 (师在图中板书:底) 。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刚才作高的过程, 正准备教学下面的“试一试”。

生1 (很激动) :老师, 我发现作三角形的高, 实质上与上学期学习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段是一样的。 (其他学生很不解)

师:请你到黑板上画图说明。 (这名学生在黑板上先画了一条直线, 然后在直线外点上一点)

生1:过这一点我先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再在直线上截取一条线段, 将线段两个端点分别与直线外的那一点相连, 然后把多余的线擦去, 便得到一个三角形, 而刚才所画的垂线段就是这条底边 (截取的这条线段) 上的高。

他的发言结束, 我大加赞赏,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学片段二]

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P94《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多少条直径》

师: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 在小组里讨论, 然后汇报。

(对半径的教学过程略)

生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直径, 我是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发现的。

生2: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直径, 我是用直尺在圆里画直径, 发现怎么画也画不完。

生3 (迫不及待) :我是推想出来的。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3:我们已经学过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那么过圆心这一点也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而每条直线都与圆有两个交点, 就得到一条直径, 所以说在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直径。

听完生3的回答, 全班学生会心地笑了。

【思考】

一、利用已有经验, 支撑后继学习

片段一中的生1与片段二中的生3的想法都是运用了温故求同、类比迁移的方法, 使已有的学习经验支撑了后继知识的学习, 促进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这种认知规律进行总结提升, 使之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课堂教学。

二、利用生成资源, 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画三角形的高》这部分内容, 通常教师都是机械地按教材的编排思路进行教学, 这样的教学结果学生要么画得不垂直, 要么画得根本就不是高。教学《同一个圆里直径有多少条》时, 大多数教师采用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的方法寻找答案。片段一中生1的思路很新颖, 是从已有经验入手, 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学习中来, 然后通过转化, 画三角形一条底边上的高, 实质上与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直线段是一样的。片段二的教学, 由于书上有了友情提示 (画一画、比一比、折一折) , 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书上提示, 小组讨论的方法。笔者以为这样的编排滋长了学生的惰性,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造性。当生3说是推想出来的时候, 其他学生被生3的想法吸引住了, 产生了疑惑。生3说完想法后, 全班学生都情不自禁地笑了, 这种笑是对生3由衷的敬佩, 也是自身疑惑被解后豁然开朗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影响学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因此,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及时激发和引导, 使之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建立基础 篇5

邯钢系统创新部 成志荣

基础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坚实的管理基础,企业就不可能健康持续的快速发展。

为实现“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邯钢”这个战略目标,近年来,邯钢在不断加快装备升级的同时,也在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从2009年9月开始,公司就以推行6S精益管理为抓手,积极进行单元和系统改善,初步建立了以23个精益模块为中心的精益管理体系,精益管理体系包含三层涵义:一是建立以6S、TPM、班组建设、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化、信息化等7个模块为中心的基础管理体系。二是建立以精益生产、六西格玛、SBU等10个核心模块为代表的生产支柱体系。三是以追求卓越为导向,建立以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6个模块为代表战略文化体系。其中基础管理体系是精益管理体系的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管理体系,其他各项管理体系都是空谈。因此,邯钢在大力推进精益生产等核心模块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基础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加强。

一、基础管理体系的内涵

基础管理体系由6S、班组建设、标准化、信息化、TPM、可视化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七方面内容构成。它是以可视化四级责任系统为载体,以班组为基本单位,以标准化为重点,不断夯实现场管理、职业健康安全、设备管理等管理工作,建立覆盖全员全方位的基础管理体系,实现物的标准化、人的规范化和事的流程化,为邯钢建立精益管理体系和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二、邯钢建立基础管理体系的主要作法及成效

(一)建立推进机构,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为进一步加快建立完善基础管理体系步伐,稳步扎实推进各基础模块管理工作,邯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不但带头垂范,亲自谋划亲自督导。还专门成立了公司推进组织机构,明确了各项职责,确定了基础管理7个模块工作的推进管理部门。各二级单位制定了各阶段推进任务和评比细则。这些都为基础模块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组织领导保障。

(二)建立督导机制,狠抓责任落实

二是建立调度会制度,每月召开推进调度会,调度各基础模块的推进进度,总结经验和成效,协调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是大力开展检查、督导和曝光活动,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曝光,定期组织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检查验收,督导推进进度和推进成效。

(三)坚持以点带面,协调均衡推进

为了确保各基础模块的顺利进行,使各单位充分掌握推广要求,做到认识一致、行动一致,确保推进工作取得实效,在7个模块中分别选定了试点单位,6S以冷轧厂酸轧车间、供应部冷轧站等7个单位为试点,班组建设以线棒材、邯宝炼铁厂等5个单位进行试点,标准化以中板厂为试点,信息化以连铸连轧厂为试点,TPM以冷轧厂、炼铁部等单位为试点,可视化管理以邯宝冷轧厂为试点,职业健康安全以邯宝能源中心、气体厂为试点,各单位坚持以点带面、后续跟进方针,大力推进试点工作,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交流学习,最终形成了各基础模块推广手册,并在其他单位进行推广。非试点单位以试点经验为参照,迅速开展

工作,各级推进组织频繁检查指导,保证了整体协调推进进度和实效。

(四)扎实有效推进,各基础模块取得成效显著。

一是6S基础管理。制定了6S基础管理工作检查和星级现场评价工作检查验收标准。通过组织主体厂和辅助单位之间的相互检查、申报全国星级单位之间的相互检查,东区和西区各单位之间的相互检查等活动,完成了全国星级现场申报单位的现场指导和专家评审工作。公司冷轧厂酸轧车间荣膺“全国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五星级现场”殊荣,炼铁部3200立方米高炉车间和西区热轧厂2250毫米热轧生产线分别获得四星级现场和三星级现场荣誉。组织各二级单位学习冷轧厂的以“四级会议”走动式管理为基础的6S自主管理系统、炼铁部“墙壁固定”式干部走动卡管理模式、西区焦化厂的星级区域考评制度等管理经验,使一些单位好的做法能够及时在全公司进行推广,为6S基础管理工作深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班组建设。巩固和提升班组建设“五化”内容,以班组长能力提升为主线,全面带动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广了班组管理目视化、班组长周期性工作、班组长管理手册、班组建设手册,组织班组长培训与交流,确定生产班组、运行班组、辅助班组推广标准。召开了“班组建设”模块、班组“先锋号”竞赛现场交流会,与会人员观摩了焦化厂维修车间电工二班、线棒材厂高线车间丁班、贮运中心设备动力科原料电气作业区、冷轧厂后处理作业区机械维修班等4个“先锋号”班组,将试点推进班组建设模块的经验推广到各厂。

三是标准化。重点开展流程优化工作,组织各单位按照十九个专业类别进行流程梳理,绘制了流程图。发布优化公司管理文

件250余项。完善现场6S标准化,组织编制现场6S执行标准,形成覆盖所有场所、所有岗位、所有设备的现场标准体系。

四是信息化。解决财务切换后暴露的各类问题,对已有的信息化管理程序进行完善固化,努力实现管理流程规范、顺畅、高效。完成新钢轧系统、东西区铁水供应一炼钢、西区镀锌卷供东区彩涂线等相关程序开发工作,逐步优化东西区信息化系统,推进全公司产销一体化。加强数据管理和维护,为铁前“一机一策、一炉一策”、原燃料延伸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开发物资门证管理系统,完善业务功能,扩大“一卡通”覆盖范围,搭建互联网Web服务,对原料供应商及港口数据实现系统管理,促进了邯钢车辆物流系统延伸和完善。

五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推行安全确认制,在铁前、钢后及轧钢等各系统全面执行安全确认制度,以四个层级、六个阶段的安全确认制指导书为载体,并以安全确认可视化带动全局,以安全作业指导书为主要形式,向“简洁、实用、高效”深入推进,形成有邯钢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

六是设备管理TPM。2011年设备系统加大TPM培训力度,全面固化自主保全成果,以“课题七步法”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专业保全1-4步;将TPM管理与设备“三级达标、四级受控、五级联系”体系有机结合,持续提升设备达标率;推行“电气室、天车、液压站及备件库标准化”专项治理;不断制定、完善TPM管理制度、标准及五大体系,初步实现TPM管理“标准化、制度化、体系化”。通过推行TPM,设备管理观念从事后检修向事前预防转变,设备检修周期得到延长,维修费用大幅度降低,全年吨钢设备维修费比2010年降低近30元;公司事故故障时间383.23小时,较2010年同期678.07小时降低294.84小时,故障停机率

0.698‰(即0.07%),居同行业先进水平,设备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七是可视化管理。确定了以四级责任系统和干部走动管理为重点,以12个主体生产厂为试点初步建立精益四级走动管理体系,各级执行力得到强化,以点带面,协调推进。通过精益四级走动管理的推进,试点单位共发现问题1456项,其中班组一级会议处理490项,车间二级会议处理355项,厂级科室三级会议处理460项,厂长四级会议处理80项,转为技术主管课题或需在大修、改造中处理的有71项,问题有效解决率达到94%以上,通过对现场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奠定了公司稳定均衡的生产局面。

建立基础 篇6

保有鲜明价值取向

杨启亮教授曾说过,课程改革评价正处于两难困境,一边是全新的课程评价理论,另一边则是现实存在的考试评价实践。谈到“质量检测”,大家的界定、阐述五花八门、莫衷一是。有的与新课程理论合拍,定位全面科学些;有的则完全服从于应试教育,“质量的内涵”就是“考试成绩的高低”。当然更多的是理论上阐述得全面、科学、圆满,但实践却低俗、功利,完全是应试教育的“催化剂”。在当今社会转型、教育转型的关键期来考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必须着力于课程改革的推进,必须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没有监控就没有质量,因为质量提升失去了保障;但片面的、不科学的质量监控,则会制约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单纯的应试教育推波助澜,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突破“瓶颈”,与时俱进,建立全新的质量监控体系,走出质量监控的新路,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确立科学检测目标

建立监控体系,我们首先必须回答监测什么。目标、任务的确定,直接体现着我们质量监控的理念与指导思想。不同的监控体系、不同的监测层级,目标任务的确定可以多元化、多样化,但必须共守几条原则:

其一,全面性。质量监测要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的“全面育人”思想,面向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的全面提升。比如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监测时,只检测考试科目,不涉及艺体类、实践类课程,这样的目标设计显然不符合“全面性”的原则。

其二,规范性。质量监测必须引导学校遵循教育规律来实施教育教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课程方案。要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监测,必须是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检测,不能误导学校超纲超本、加班加点达成目标。要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不但要关注“教”的设计,更要关注“学”的质量。

其三,整体性。质量监控必须着力于整个教育工作,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监测,既要关注常规教学过程,也要关注学习环境的创设、文化氛围的营造等等;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监测,既要关注课堂的主体学习,更要关注课后的自学设计与实施。

其四,诊断性。质量监控工作的重点是分析、反馈与整改,数据的公布、现象的分析、信息的筛选都是为了反映问题,提出改善的建议与举措,而不是无谓的排名褒奖。

形成规范监测架构

《纲要》发布后,从国家到地方都高度关注质量保障工作,不少已有的或正在预备进行的项目坚持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科学理解质量内涵,并设计了较为科学有效的项目,值得我们借鉴与总结。比如:

第一,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质量检测。通过随机抽取样本组织考试、问卷调查、现场座谈等形式获取数据与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深度解剖学校、教师、学生及课堂、课外学习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反馈、交流,对改善教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调研、总结、反馈的监控活动。围绕“高效课堂”,制定科学的课堂质量标准,并组织力量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关性检测或达标性评比,通过观察、记录、交流、研讨,对课堂改革的主体性、开放性、有效性等重点指标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引导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改革,打破学习方式变革的僵局。

第三,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专项督查监测。对教师的专业态度、敬业精神、师德水平、职业素养、学科能力、现代技术等进行分门别类的调研、考查、汇总,发现教师队伍提升中的共性问题,形成督查报告,提出培训、研修的具体项目与途径,落实职能部门、专业机构及学校、教研组的不同任务,为今后的工作做好规划。

第四,对毕业年级的学业水平进行监控。提高应试效益是毕业年级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认识水平不一,导致措施、做法不一,投入与产出比不一,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的监控来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益与学业成绩,发现低效、违规的举措并着力于改善。这种监测要把着力点放在发现学科管理的疏漏、教师对考纲理解与教学处理的失误、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等方面,从而指导学校与教师策划改进措施。

第五,对学生学习素养的专项检测监控。在新课程推进的背景下,特别要关注一些被人为弱化、而在人的综合素养形成中又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些指标的检测监控,比如阅读面与阅读能力、实验实践能力等等。对这些项目的检测监控,体现我们对质量的全面理解,体现我们对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监测科学,分析到位,必将对教育转型、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建立合理监控机制

以往的监控工作零散、随意,专业性差、制度化不够,故效果相对较差。根源在于没有科学的组织架构来支持,没有专业的机构来实施,没有专业人员来研究改善。所以,要保障监控质量,必须在机制上做文章。

首先,组织机构要完备。要有领导机构主导协调、统合工作,确保多方力量形成合力。要有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具体实施工作,确保设计、实施、分析到位。要以教研人员为主体,吸纳行政管理人员与骨干教师参与,使监测工作能够多视角、全方位进行。监测队伍的组建可专职与兼职结合,固定机构与临时组合结合,形成机动灵活的监测机制。

其次,质量标准要先行。检测监控必须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数据分析与定性评估才有依据。标准一定要先于检测出台,使监控规范、理性、科学。比如要对学生的学科成绩进行阶段性质量检测,必须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学科课程纲要》,规定各年级对课程标准的分解内容,明确阶段性达标要求,检测才会有序、规范,结论才能合理、有效。

再次,监测方法要灵活。可以有固定监测项目,在规定时间、规定范围内检测,形成惯例,获取信息;可以按照工作重点的转移、质量分析的需要临时设计监控项目进行监测。监测方法随监控目的而定,关注的重点是信息的真实性、典型性。

最后,反馈整改要到位。质量监控的目的是引领、改善,故监测结果的信息发布显得尤为重要。对搜集的信息,分析要细致、专业,要提出改进意见,使被监控群体明确问题所在,着力改进工作。对信息反映出的涉及政府决策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政府或主管部门反馈,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要做好后续的跟踪调研督查,促使面上整改到位,使检测、分析真正为提升工作水平服务,为提升教育质量服务,真正实现监控体系的价值。

建立基础 篇7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改善当前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机械控制系统体积庞大、价格昂贵、难于维护, 实验结果难以监测, 实验过程中又存在安全因素等, 所以这些控制系统难以装备于实验室供学生实践。不过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 开发出满足实验学习的虚拟实验平台已经成为可能, 学生们再结合电子教案及多媒体教学, 在交互式学习和实验中增加学生对控制系统的感性认识和培养他们对本学科的热情。使老师不再“难教”, 学生不再“难学”成为可能。

一、搭建虚拟实验平台的步骤

虚拟实验平台基于Matlabwebserver搭建, 采用这一方案是因为Matlabwebserver采用了标准的Html文档和表单, 允许开发人员将Matlab的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进行发布。Html文档作为Matlab应用的客户端界面。一旦虚拟实验平台搭建完毕, 客户端即使不懂Matlab的使用, 也可实现Matlab的仿真, 并且还不需要客户端安装Matlab, 一切的运算都是在服务器上完成。

(一) 配置服务器

在服务器上安装Wamp Server软件, 这里采用软件的默认路径安装。以记事本方式打开C:/wamp/bin/apache/Apache2.4.4/conf下的httpd文件并在最后添加如下配置内容:

在C:/wamp/www/wsdemos下新建名为cgi-bin和icons的文件夹, 将其属性调为Everyone完全控制。复制C:/matlab7/toolbox/webserver/wsdemos文件夹下名为matweb.conf和matweb.exe的文件至新建的cgi-bin文件夹中。以记事本方式打开matweb.conf, 添加如下内容:

(二) 客户端输入html文件编写[1]

客户端输入html文件关键要在form表单中做如下定义:

, 其中"mechinics"表示定义的一个M文件的文件名。

在客户端页面建立过程中建立的表单宽度应使用百分比宽度进行锁定, 并在中加入style="TABLE-LAYOUT:fixed", 可使建立的页面自适应不同的浏览器及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客户端输入界面加载服务器上图片的代码格式为:;输入参数的代码格式为:, 其中"M"是要传递给服务器进行运算的变量名。

(三) M文件的编写[2,3]

M文件的编写可按matlab中自带M文件模板编写, 这里主要介绍下如何同时将多张图片 (如单位阶跃响应图、bode图等) 及运算结果同时返回给客户端。编程格式如下:

以单位阶跃响应的调整时间ts为例来说明运算结果返回客户端的代码格式:ts=…… (省略号表示运算编程) ;s.ts=ts;其中s表示matlab的一个结构体, 包含了变量名和相应的值。通过语句templatefile=which ('mechinics2.html') ;retstr=htmlrep (s, templatefile) ;将计算的结果和生成的图片返回给客户端的接收页面mechinics2.html。

(四) 客户端接收页面编写

客户端接收matlab生成的图片的代码格式: (这里的Graph File Name1应与M文件中的一致) , 仍以ts为例来说明接收计算数据的格式:ts=$ts$, 将来$ts$会自动替换为计算好的数据。

(五) 客户端发送和接收页面整合

将matlab自带的webpeaks1.html文件中的src="peaksplot.html"改为src="mechinics1.html" (这里mechinics1是自己编写的客户端输入页面) , 删除src="dummy.html", 并将该html文件重命名为mechinics。

(六) 虚拟实验平台文件的整合

将mechinics.html及mechinics1.html移至

C:/wamp/www/wsdemos中, 把mechinics.m、mechinics2.html及输入页面要加载的图片移至C:/wamp/www/wsdemos/icons。给制作的多媒体学习软件中相应的系统模型添加虚拟实验平台的URL链接:http://210.43.2.76/wsdemos/mechinics.html。

二、虚拟实验平台效果展示

以车削加工为例, 当学生在网页上学习控制工程基础flash课件中的车削加工时, 如图1所示。授课老师借助虚拟实验平台可以很轻松的向学生们讲解和演示系统各个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课后学生还可以登录网站进一步学习。在仿真实践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在图二的仿真页面输入系统的质量M、阻尼系数B、弹簧常数k、切削过程系数Kc、切削阻尼系数Bc并点击确定后, 即可得到该参数下模型的阶跃响应图、bode图、nyquist图及系统的性能指标, 通过调节参数的不同取值可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对比中学习和思考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本文中搭建的虚拟实验平台, 在我校的控制工程基础教学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实体机械系统实验相比, 虚拟实验平台的灵活性及高效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培养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及加深了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摘要:控制工程基础是我校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 传统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实践环节, 学生学习效果差。为了改善教学质量, 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络虚拟实验平台搭建的方法, 学生借助仿真实践来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控制工程基础,网络,虚拟实验平台,仿真实践

参考文献

[1]姚军.译HTML与CSS入门经典 (第8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建立基础 篇8

煤炭在能源中的主体地位

从国情和资源条件对比,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结构有较大差别。根据1992~1997年我国进行的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40万km2国土面积)结果,我国2000m以浅的预测煤炭资源量为55696亿吨。 其中:全国查明煤炭资源量为10176亿吨,预测资源量为45520亿吨。全国已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和垂深在1000 m以浅的预测煤炭资源储量为28616亿吨,1000~2000m以浅的预测煤炭资源储量为27080亿吨。在查明煤炭资源量中,已查证资源量6770亿吨(已被生产和在建矿井占用1916亿吨,尚未占用的精查储量810亿吨,详查储量1707亿吨),找煤资源量3407亿吨。根据已探明的储量比较,中国煤炭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而石油资源居世界的第十一位,天然气资源居世界的第十四位。煤炭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矿产资源储备的90%,化石能源的95%,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煤炭的基础性地位还体现在与其他能源相比,煤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与所有化石能源相比,煤炭是最便宜的一种能源,同等的发热量,用煤的成本只相当于用油的3 0%,天然气的40%。经过建国50多年的开发建设, 中国已成为世界产煤大国。全国煤炭产量从2002年14.15亿吨,增加到2007年的25.23亿吨,增长了78.3%,年均煤炭产量增长12.26%,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6%和69%(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这表明我国石油、 天然气资源相对于煤而言是贫乏的, 煤炭的资源优势需要长期、充分地发挥,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结构的必然要求。因此,煤炭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是中国主要的可利用资源。虽然各部门对中国2020年能源需求的预测结果差别较大,变化区间为20亿~30亿吨标煤, 但在能源结构预测方面比较一致,即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会改变,煤炭在未来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主体地位不可替代。

重要作用

计划经济时代,能源靠计划调拨,大城市对能源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大量消耗和浪费能源;一方面没有建立能源储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必须运用市场机制,建立能源节约型城市和考虑建立能源储备。2003下半年及2004年初在东部城市群发生了普遍的“能源荒”之后,能源储备更成为当务之急。

除了少数能源型城市,我国大多数城市不直接生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但这些一次能源是电力和煤气等二次能源的重要原材料,比如,煤气制气成本中70%以上是用于煤、油、电等的采购。煤炭和石油是城市主要的一次能源,电力、煤气生产和制造业发展离不开煤炭和石油。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大量的能源。

由于物质本身的属性,尽管石油、煤炭、电力、煤气等都属于能源,但电力不能储存,煤气的储存受设备的制约,真正可以用于能源储备的,只有石油和煤炭。而煤炭与石油相比,成本要低得多,并较少受国际影响。因此城市应当选择优先储备煤炭。加之煤炭的供应地又主要集中在我国北部和西部,以上海为例,距离约2000km。铁路运输为7~15天,水陆联运为15~25天,由于运输紧张,煤炭储备更显得必要。

实施城市煤炭战略储备,预防煤炭供应中断的冲击维护城市能源安全,以及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从这一角度出发,拥有一定规模的煤炭战略储备可以发挥以下几个具体作用:一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量越来越大,必须用战略储备应对不时之需;二是从能源的获取性和经济性考虑,城市煤炭战略储备更切实可行;三是国内各大城市煤炭市场波动大,必须用煤炭战略储备平抑波动;四是外部煤炭供应不确定性强,必须用战略储备提供保障。

国外石油战略储备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等西方主要国家石油储备的研究,依次类推到其他一次能源储备的问题上,特别是与石油极具相似性,在一次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煤炭储备问题,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从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中可以看出,国外主要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实行法律先行策略。因此,我国能源储备建设务必须走法律先行的道路。在煤炭储备建设前,可以考虑制定相关法规,明确中国煤炭储备的目的、目标、规模、体制管理、资金、布局与动用等问题,使中国煤炭储备体系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可循,依法实施。

国外发达国家石油储备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应急石油储备模式。例如,美国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SPR);日本则是实行国家和民间企业共同储备的形式;德国采取政府储备、企业储备和公共机构共同储备方式。总之,到目前为止,国外还没有统一的储备模式,各国都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储备模式。

我国所选择的能源储备模式必须针对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能够有效防止能源供应中断;同时还要从全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个别企业的角度考虑增加社会抵御危机的能力和政府及企业的承受能力。这是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和确定能源储备模式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政府储备和商业企业储备功能各异,应各司其职,互相补充。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目的是抵御“石油供应中断”的威胁,只是在发生战争和突发事件时才允许动用,它不担当在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条件下调控国际、国内市场石油价格和供求关系的职责。因市场机制作用而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和油价的波动,应该由企业通过商业储备或者其他经营方式进行调节。

这两者区分在我国尤为重要,否则很可能发生国家频繁动用战略石油储备调控石油市场,或者行政干预企业动用商业储备的行为,最后不仅达不到调控市场的目的,还可能使财政背上沉重的包袱。

目前从我国来看,最迫切的是要推进企业建立商业周转储备,因为随着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加大,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接轨是大势所趋。企业的商业储备是实现我国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接轨,并能够抵御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主要手段。同时,也要有步骤地开始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建立,以防范各种非市场因素引发的“石油供应中断”的威胁。

战略能源储备建立需要一个长期规划,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用了10年时间,我国战略能源储备至少也需要通过10年乃至更长时间来实施,可以采取总体规划,分区域、分步骤实施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建立。

同样,在明确我国战略能源储备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需要合理确定其他战略能源的储备规模。目前对储备规模看法不一,而最佳储备规模的确定同样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战略储备的规模越大越好;而从经济的角度,特别是从企业的经济角度来看,库存越少、周转越快越好。但是战略储备规模过大,超过现有财力,势必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负担;规模过小,达不到战略储备的目的。因此,既要从保证国家安全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考虑,又要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和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才能确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能源战略储备规模。

建立基础 篇9

以长庆油田油气销售处咸阳销售部为例,简单归纳起来,基层销售单位基础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大致经过了前期自然管理、初步规整、全面规范等三个阶段。

1.1 前期自然管理阶段

前期基层单位对基础工作的认识是感性和肤浅的,主要为应付业务工作之需和应付上级检查之用。致使前期基础资料管理数据差错较多、管理资料不全、装订标准不高、工作记录存在写“回忆录”的现象。

1.2 初步规整阶段

在业务管理工作中,对基层销售单位触动较大的三个典型案例:

2006年,咸阳销售部给某管道公司代输原油,季度结算原油管输费时,对方提出少一张管输费发票,要求补充开具。大家知道这不符合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我部不予补开。后经查阅发票传递记录,查找出对方接票人,对方才放弃无理要求,请求我方提供一份发票复印件解决此事。

2007年,咸阳销售部给山东某炼厂供应原油,发票采用特快邮寄,结算时对方提出少一张增值税发票。我部当即查阅发票传递记录,向对方提供了邮寄专递号、发票张数和金额,最后对方从内部查找到了这张发票。

2007年,咸阳销售部部门领导在参加基层和处机关年终工作交叉检查时,发现处财务部的基础资料完整规范,专门派人进行学习,对照整改提高我部的基础资料管理水平。

中期基础资料管理状况: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基层单位提高了基础资料的管理标准,对基础资料的格式、字体、字号都做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基层站点点多线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础资料的管理水平进步幅度不大。

1.3 全面规范阶段

从2008年开始,通过长期不懈地坚持重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特别是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教育和长期习惯养成,基层部门领导的工作思路清晰了,员工的认知程度加深了,干部员工的责任心增强了,为强化基础工作打牢了基础。主要表现之一:无论是基层站点的资料交付,还是发票、承兑汇票等重要票据的传递,必须层层签字,没有签字,任何人都不会交付或接收。标准化建设开始后,基层单位将标准化细分为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三个具体要求,以强化基础工作作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基础资料的管理水平。从而一步一步达到整齐规范,初步形成体系,做到“管理有依据、销售讲程序、过程受控制、资料留痕迹、考核严兑现”,受到处领导的肯定和全处推广。

2 基层基础工作体系建立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2.1 提纲挈领,首要的是建立基础资料目录

基层工作的特点:“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基础工作必须适应基层工作头绪多的特点,本着“完整、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经过梳理和筛选,把部门、班组、站点、岗位的基础资料用《目录》的形式固定下来。

2.2 统一要求,基础资料纳入目标管理

将基础工作纳入“五全一争”工作目标,利于进入领导议事日程,利于统一员工步调,利于纳入考核体系。同时采用工作目标量化分析法,以单位业绩考核的目标、指标、任务为基准,按其相关性进行细分,逐级分解到班站和岗位,成为全体员工共同承担的不同层次的目标值。

2.3 注重基本点,制度必须形成体系

(1)定员编制要严格到位,依照上级“五定”方案,编制一般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定员。

(2)岗位职责描述讲求明确和具体细致,通过岗位分析和岗位职责描述,做出岗位工作评价,编制岗位说明书。

(3)部门制度规定要明晰,如值班制度、轮休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的规定必须具体。

(4)班站制度强调可操作性,如班组十一项管理制度中的学习制度规定:每月两次政治学习、每周一次岗位练兵。

2.4 严格程序,业务管理坚持规范操作

(1)依据内部控制手册制定业务程序,如业务管理工作中的原油铁路运销程序、资金结算程序、大罐计量交接程序、流量计计量交接程序,明确关键控制点。

(2)实行“链式管理”。

交接链:重视票据的签字确认(见图1)。

数据链:重视数据的准确审核(见图2)。

2.5 重视现场,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

(1)原始资料完整准确,如原油交接协议、化验单、结算单、各项台账和报表等。

(2)认真填写各种记录,如值班日志、岗位练兵记录本、安全活动记录本。

(3)签认并妥善保管外部租赁合同。

2.6 事无巨细,基础资料涵盖内部管理各个方面。

(1)坚持按制度进行人事管理:如考勤表、请假单、员工培训和取证台账等。

(2)费用管理从严控制。同时加强车辆管理和食堂管理。车辆方面坚持派车单和车辆轮流值班制度,食堂方面建立采购台帐、就餐表和伙食费支出表。

(3)资产采用“卡片式”管理。

2.7 精雕细刻,高标准做好装订归档工作

必须按照档案管理标准,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内部装订、外部剪切、分类保管、按期上交归档等各项工作。

2.8 加强考核,力求巩固基础管理工作的成果

建立岗位业绩量化考评体系架构和考评体系,依据业绩合同和各种责任书制定《工资奖金考核办法》,基础工作列为考核的重点内容。岗位实行月度考核计分,班组实行季度考核计分。并注重发挥部门网络作用,用公务通知形式通报检查考核结果,用干部例会督办各项工作落实,保证工作点面结合。通过检查考核,提高了内部执行力和激励机制。

2.9 以人为本,用企业文化统领基础管理和基层建

基础管理工作说到底是人的管理,必须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才能做到全员参与,持续高标准,长期坚持不懈。为此,基层单位要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中,以油气销售处“用心做好每件事,项项工作争一流”经营理念为指导,为各个岗位制定工作格言。

销售部领导工作格言:铭记“三个负责”,争创一流业绩。

铁路运销协调部格言:铁路运销无小事,平稳运作保大局。

综合办公室格言:细节决定成败,过程见证功力。

计量监督格言:有为才能有位,勤奋奔向成功。

驾驶员格言:安全驾驶,优质服务,精心维护,节约能源。

3 坚持基层基础工作体系的动态发展和不断完善

3.1 认真学习专业技术规定

针对学习专业技术规定不及时的问题,组织集中专题学习,除统一学习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要求牢记会背外,铁路运销协调部重点学习铁路法规和安全规定,综合办公室重点学习内部控制手册,计量监督站重点学习“一规定四办法”,与季度奖金考核挂钩。

3.2 进行基层站点整顿

针对基层个别站点基础资料不全、管理不善的问题,对站点进行停休整顿。同时在实际操作中,给各基层班组和站点制作文件包,纳入微机管理。并适时举办站长专题培训班,现场解决操作问题。同时把基础工作的考核作为季度考核的重点,加强指导,反复整改,做到奖惩兑现。

3.3 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

针对基层站点制度汇编缺少目录的问题,提出专门要求进行修订完善,并修改完善部门基础资料目录。

以上发现问题和整改问题的过程说明,基层基础管理工作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树立“查找问题是成绩、解决问题是目的”的基层建设新观念,把基础工作作为基层建设的重中之重,长期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层基础工作体系,推动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上台阶。

4 结束语

通过在工作中的感悟和正反典型事例的教育,基层单位必须不断提高对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的认识,逐步达到全员认知,并扎实进行基础资料管理和基层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和新进步。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责任催人奋进,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基层单位要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用发展的、动态的观点指导工作,不断创新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的新模式,把基层单位建设成为“领导班子坚强、支部作用突出、队伍结构合理、员工素质优良、管理科学规范、确保安全稳定、工作业绩显著、经济效益良好”的战斗集体,为长庆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基层基础工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基层销售单位,在全力做好油气营销、资金结算和计量监督等主营业务、全面完成主要业绩指标的基础上,必须以强化基础工作为突破口,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积极探索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管理模式,才能不断提高部门标准化管理水平,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依据,为企业发展筑牢根基,为建设“西部大庆”做出应有的贡献。

建立基础 篇10

一、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应着重处理三个关系

(一) 领导和教师的关系

要谈教育的科学发展就必不可少地抓住教师这一根本要务。作为学校领导主要任务就是把学校里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潜能开发出来, 帮助他们克服各种生理的、心理的、能力的、个性的和体制的障碍, 去实现学校的各项任务。作为学校领导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赏识每位教师, 不但可以激励大家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欲, 还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提高大家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 平等对话, 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最关键的因素,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也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 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与学两方面的协调一致, 教师的理想、信念、人生观、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事业心的支配, 会影响学生性格特征和人格发展, 这要求老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去热爱所有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拥有平等意识, 无条件积极关注每个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学生对于老师关爱也

自古以来, 语文教学有“文以载道”的优秀传统。语文教学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任。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 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这样描述的:“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 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 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就在于塑造青少年的人格, 当仁不让地培养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在新的形势下, 显然是进行人文教育最佳教材来源之一。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选取了大量古代文学作品, 全套教科书编排的古诗文, 约占课文总数的40%, 与之配套的《语文读本》中, 文言文篇目更多。而这些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 涉及到数十部优秀古典名作, 像《论语》《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等, 体现出的主题有仁政民本思想、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主义思想, 高尚人格、亲情、友情、孝道等。因此, 无论从篇目还是体现的主题上来看, 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都是相当不错的。

那么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应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这条需要及时的信息反馈, 要求学生在强调尊严和权利被尊重的同时, 不要忘记师生之间最基本最传统的关系, 那就是学生要像热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热爱老师, 尊师重道, 虚心求教。

(三) 教师和教师的关系

教师之间的关系是根本利益一致的同志和朋友的关系。教师队伍质量的优劣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建立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直接的联系。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体教师严以律己、宽容待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友好合作、和谐竞争、取长补短、以诚相待, 加强交流与合作, 促进教师间的友谊。

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应把握的原则

(一)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实践证明:学校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多来自领导的不公不正不诚不信。因此学校管理者办事要出于公心、扬正祛邪、以诚待人、善于沟通。

(二) 沟通原则

沟通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最好的方法。要及时消除学校内部人员的矛盾和分歧, 必须建立沟通机制。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好职工会议、党员会议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及时化解学校中的不和谐因素,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集体观的培养, 努力打造一支团队协作、思想高尚、作风正、派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

(三) 互动原则

领导干部特别是校长要经常深入到工作一线, 了解教职员工工作、生活、学习情况, 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要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答复;要推行校务公开让教师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增强员工责任意识和“主人翁”观念, 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他们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为促进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语文教学应加强

传统文化教育

◇何漪

途径, 运用我们现有的教材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

在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中, 由于文言文实词、虚词太多, 文章难以理解, 老师就过多地串讲, 学生也过多地被动学习, 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 对文言文产生畏难情绪, 更无法吸收文章中所散发出的精神“养料”。

浅析中俄建立能源外交关系的基础 篇11

能源外交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部分,加强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对巩固两国政治关系,提升两国经贸合作有重要意义。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开展能源外交有着深厚的基础。一、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寻求新的能源合作伙伴其主要表现为国内能源供需矛盾的突出。首先是能源需求猛增。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1986-1990年,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年增3.7%;1990-2000年,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年增7.6%;2003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需求同比增长11.1%。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与此同时,我国石油消费在世界消费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根据BP统计,1992年我国石油消费占世界石油消费的4%,2003年则上升到7.6%。我国石油需求迅速增长,拉动了世界市场需求旺盛。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世界石油消费需求增加的25%来自中国,2003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3%。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估算是未来2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年均增长7.7 %,与上世纪90年代的增速基本持平。 但另一方面,我国的总体石油储量不足,增产也有限。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吨,全球人均为23.5吨,是世界平均值的11.1%。我国剩余石油探明储量也只有33亿吨,占世界剩余探明储量的2.3%,排名第11位。而且,由于现有的油气田大都进入开采的中晚期,可采价值不高,东部的许多高产油田继续开采的难度大,多年来其产量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的石油难以实现大幅度的增长。其次是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风险加大。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3年我国石油产量为341万桶 /日,供需缺口达208万桶 / 日,全年供需缺口为1亿吨。2004年我国的石油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供需缺口超出1.4亿吨。 如果按2020年经济翻两番来计算,届时我国所需石油消费将达到9.2亿吨。期间,即使是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一倍,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仍然需要4.6亿吨。但是,届时我国的石油生产能力估计却只有在1.8-2亿吨之间。也就是说,要保障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我国每年的石油缺口在2-3亿吨左右。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报告就预测,未来20年我国石油需求总缺口将超过60亿吨。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当年进口石油为970万吨。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9112万吨,增长了31.3%,成品油进口达2824万吨,增长38.8%。2004年我国原油进口超过了1亿吨,对外依存度达40%左右。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200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每天净进口石油400万桶(年进口约为2亿吨),2020年将进口800万桶(年进口约为4亿吨),2030年将进口980万桶(年进口约为5亿吨)。届时,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上升到61%、76.9%和82%。 再次是石油进口地域过于集中,运输线路存在安全风险。我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地区,且国家过于集中。2003年在我国石油进口中,中东占50.9%,非洲占24.3%,亚太占15.2%,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占5.8%和1.3%,其他地区只占2.5%。然而在10年前,我国石油的进口结构中,中东和亚太地区各占42%。此外,我国石油的进口国目前主要集中于沙特、伊朗、安哥拉、阿曼、也门和苏丹等高风险国家。还需关注的是,我国的石油进口以海运为主,运输航线几乎集中在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和台湾海峡一线,而这些地理要点大都受制于美国的影响,加之台海、南海问题等,海上运输风险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威胁在增大。这些风险与挑战的存在,急需我国寻求多元化的进口战略,而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则为我国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二、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具有互补、互需的需求基础中国是全球石油天然气消费量较大、需求稳定的能源消费大市场,俄罗斯是全球油气储量最大、开采能力最强的能源输出国家,两国都致力于本国的经济发展,在能源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首先,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其人口占世界的22%,国土面积占世界的7%,石油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2%”。 近几年来,中国国内能源自给率不断下降,石油消费需求却急剧增长,石油供求缺口不断扩大。此种情况导致中国必须拓展能源外交,发展与各个能源生产大国的外交关系来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如果能够更好地利用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则将使中国的能源供应来源进一步多元化,从而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据统计,俄罗斯目前石油探明储量为486亿桶,占世界的4.7%,居世界第8位,最终可开采的常规石油资源也达36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约16.1%。并且,俄原始石油资源只有1/3投入开发生产,远东地区、西西伯利亚地区和北极诸海域广大地带的石油资源的勘探程度也只有8-10%,即使是开发程度最高的西伯利亚原始资源也才开发了40%左右。因此,从长远发展观点看,俄罗斯具有巨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潜力。天然气方面,俄的探明储量为1700亿立方米,居世界之首,占全球总储量的33%,为中国的40倍,美国的10倍,比中东各主要产油国的总和还多。因此,油气资源蕴藏丰富的俄罗斯能成为中国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外,中俄两国领土接壤,石油运输便捷,经陆路运输可避免海上运输带来的风险。而且,该地区远没有像中东那样复杂的石油地缘政治形势。所以,俄罗斯应成为中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开展对象。其次,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能源的出口直接关乎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未来的俄石油生产和出口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开发远东和东西伯利亚石油产区的能力,开发这些地区是俄能源战略的重点之一。为确保其能源出口安全,俄正致力于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开拓亚太市场是俄罗斯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面,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对俄来说,中国能为其东部地区的油气资源提供稳定的销售市场。综上可见,中俄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互需、互利、互补的双赢合作。三、两国政府的密切协调为双方的能源外交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中俄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绩。1992年两国建立了“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关系”,1994年形成“建设性的伙伴关系”,1996年更是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建起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2001年7月双方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2004年10月中俄两国元首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两国外交部长则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这两个文件的签署在两国关系发展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双方的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中俄双方在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在涉及双方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也日益增多。所有这些,为两国的能源外交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双方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基础和原则上,在两国政府高层、中俄企业及民间友好人士的积极推动下,开展了积极的合作。四、良好的经济合作为双方能源外交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自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将发展国内经济作为其执政的中心任务,并以此作为其恢复大国地位的依托。而同时,中国也正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加强两国的经济合作,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理应有助于各自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两国的经贸关系却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这显然与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也使得两国关系缺乏牢固的物质基础。为此,两国领导人和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2004年10月14日两国元首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就特别强调:“全面深化包括能源和投资合作在内的中俄经贸合作,是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双方将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制订全面合作的中长期规划,扩大机电产品贸易,完善经贸及投资合作的形式和方法,重点落实好各领域的大型合作项目。” 而开展能源合作是改变目前两国经贸关系状况的最佳途径之一,它已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重点。实际上,近年来两国的贸易额一直在稳步增长。2004年中俄进出口总额达到212亿美元,突破了1996年两国元首确定的2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双方确定到2010年中俄的贸易额达到600亿美元的目标。中俄能源外交的深入发展将扩大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也必然给双方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拓展两国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中俄能源外交合作将在双方经贸合作中起着龙头作用。五、两国的能源外交具有良好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基础从冷战后的地缘政治格局来看,中俄两国的国际安全环境都不容乐观。在欧洲,北约利用东扩并拉拢部分前东欧国家入欧盟,已将其控制线推到了俄罗斯的门口;在中亚,美国利用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颠覆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而在东亚,日美及日韩的军事同盟在不断巩固加强。这些都使得中俄在战略上处于被包围的态势。为降低腹背受敌的风险,中俄有必要携起手来合作进行有效防御。这种在地缘政治与安全方面相互借重的因素使得两国高层必将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和处理双方关系。同时,从地缘经济的角度看,两国比邻而居,拥有近4300多公里的漫长边界,交通十分便利。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的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及远东三个地区都邻近中国,这使得双方的能源合作在经济上有很大的现实性。而且,近年来,两国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这种地理上相邻、经济上互补的地缘经济状况为两国的能源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在上述基础之上,建立长期的能源外交关系并促进双方能源外交朝有利于合作的方向发展,对中俄两国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可以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是拉动两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2)俄可搭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借助中俄能源合作恢复增强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同时,中国也可借助俄能源改善自己能源进口不平衡的结构,减少能源运输风险,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以维系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3)中国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门户,俄罗斯要实现其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必须借助中国,以中国作为俄向亚洲地区供应石油天然气的出口,联合中国加强对日本、韩国等能源需求国的能源供应,加快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进程。(4)可改善中国能源买进不买出的状况。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经常买高价油,浪费了不少资金,中俄建立长期的能源外交并促使其朝合作方向发展,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这种不对等状况。(5)中俄在能源市场上相互借重,有助于制约或削弱美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的霸权地位。(作者单位: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建立基础 篇12

关键词:诚心,宽容心,班级活动,分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 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 深思熟虑地, 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 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 谁就能获得成功。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童心,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情感的投入。因为只有学生爱老师、对教师的人格产生敬仰, 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教学效率的提高才能水到渠成。

一、诚心相待, 加强学生的信任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2011年教六年级时, 有个学生叫车乐平, 头脑聪明, 成绩优秀。但个性极强, 行为表现与其他学生有很大区别, 动不动就与同学闹矛盾, 和班里同学难以相处, 后来竟然有弃学的念头。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 通过多方面暗中了解, 原来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他的父母总要拿他和那个优秀的哥哥作比较, 他特别反感, 甚至讨厌父母。于是我找他谈心, 让他明白父母都很爱他, 只是方式不太对。同时让他的父母明白, “每棵树长得不一样, 同样能成才”。每个人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怎么能要求一致呢?要看到孩子的优点, 不要总去比较, 这样既不利于兄弟的和睦, 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让班上的同学也不要疏远他。慢慢地, 他明白了大家的真心。所以变得乐观向上, 也能与同学及家人和睦相处了。

还有一个叫饶文杰的学生, 以前语文成绩不怎么好, 也不够自信, 平时朗读声音很小。自从我教他语文后, 我发现他朗读很富有情感, 普通话也很标准。一次, 学校开展朗读比赛活动, 我就动员他去参加。他却没信心去, 说很多人读得比他好。我就说了一句话, 相信他一定行, 这次必须他去。没想到, 经过反复练习, 充分准备, 他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从此, 他爱上了语文, 甚至各科成绩都突飞猛进。

“知花莫过育花人, 育人要比育花难”, 老师应在学生身置迷途时, 及时引路;在学生犯错误时, 给予帮助;在学生孤独失群时, 送去关怀与温暖;在学生信心不足时, 给予足够的信任。爱护学生, 以诚待人, 用心育人。只有因人而异, 因势利导, 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 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会宽容, 提升学生的安全感

以前, 我喜欢一上课就批评某些学生的作业做得不好。我只是想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威严, 以后不再犯错。没想到因为我的批评, 学生绷紧神经, 屏住呼吸, 好长时间不能放松, 只会麻木地坐在那里听课;轻松上课的心情没了, 思维的闸门也关闭了。

一天中午, 我去检查我班“集体朗诵”准备情况时, 发现有单独朗诵角色的冯晶晶读得没感情, 我就批评她没好好练习。结果在练习中, 我要求每个同学面带微笑, 可她一直板着脸, 在队伍中非常不协调。因为下午第一节课就要上台比赛, 我就着急地问她到底怎么回事, 她不回答我, 脸却更沉了, 于是我就把她拽了出来, 没让她参加。后来, 我找她谈心, 问她刚才为什么一直板着脸, 她说因为没练好觉得很不好意思, 所以高兴不起来。边说边眼泪哗哗地往下流。看着她委屈的泪, 我觉得自己对这件事处理得太草率, 没有耐心地了解孩子的心灵, 只是用了一种最无效的武器———批评。让学生没有了安全感, 失去了自信。

经过这一次, 我明白了要学会宽容。记得有一名留守儿童林佳萍, 成绩在班上是最差的, 还特别脏, 头上长满了虱子, 头发又长又乱, 像一蓬枯草。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刚认识她的时候, 我觉得她的眼神跟别人都不一样, 极不自信, 老有种想要躲起来的感觉。了解了这些情况后, 我没有批评她不讲卫生, 而是征询她的意见, 经过她的同意, 我决定亲自帮她剪头发。剪完头发, 我让她在十天内坚持每天洗发。自从那以后, 她变得干净了, 自信了, 也对我的课感兴趣了, 成绩也蹭蹭往上升了。

因此, 教师不应对学生随便做出“好”或“坏”的判断, 而应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无我的聆听, 真诚地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 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容表达和自我觉察, 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表达自我, 提升学生的安全感。

三、开展活动, 加深师生的亲密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 就必然死气沉沉, 缺乏活力, 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 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把小学生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广泛的爱好引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只有在班级活动中, 学生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如果没有活动, 学生就不会感到集体的存在, 也就不会主动地关心集体, 为集体的利益而奋斗;而有了活动, 学生则会精神焕发, 学习激情也自然迸发。

因此, 我在班级中分别进行以小组和个人为单位的竞赛活动, 如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装饰课室比赛等。我还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课间活动, 指导学生在课间开展踢毽子、跳绳、打篮球、打羽毛球、捉棋等活动, 我还充分利用重大的节日、纪念日特定的来历和意义, 以及造成的社会效应及舆论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母亲节”“父亲节”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敬父母, 亲手为父母做一件礼物, 开展“今天你休息”的活动, 在家中帮忙做家务, 让父母在这天感受到儿女对自己的孝顺;“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的活动, 通过制作敬师卡、写感谢信、认真上课, 认真完成作业等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十一”国庆节举行“辉煌的成就”手抄报比赛,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 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等等。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使他们在活动中寻找到快乐, 获得知识, 受到教育, 增进友谊。

有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才能让我有机会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只有走近学生, 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课间十分钟, 我会站地一旁会心地看学生玩小游戏, 接受学生的邀请和他们一起玩闹;学生的生日晚会上, 我会和学生一起投入地拍手唱生日歌, 争着抢着吃有水果的那块生日蛋糕;在运动会上, 我会跑上跑下地大声指挥, 并且和学生一道声嘶力竭地为队员呐喊加油。只要教师能经常参与学生的活动, 成为学生中的一分子, 学生没有理由不接纳你, 你的情感投资没有理由得不到回报。但当你和学生打成一片时, 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毕竟是他们的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中有无对老师的过分接近, 如果有, 则应立即处理, 不能使学生觉得你这个老师不凶, 是他们的朋友, 而忘了是他们的老师。

四、分担责任, 唤醒学生的荣誉感

你不妨把管理班级的职责分给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有自主空间, 担负起“主人”之责。把管理班级的职责化大为小, 化繁为简, 化抽象为具体。比如说,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班级管理中, 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首要的不是逼迫他们做强化练习, 而是寻找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可以把他们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 如图书管理员、花草护养员、领操员、卫生监督员、物品保管员、桌椅摆放检查员等, 或者让每一个学生有布置作业、检查作业的机会, 班长轮流做, 等等。在具体的工作中让他们建立起与集体的真实联系, 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他人、对班级是有用处的, 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只要我们唤醒学生蕴藏在内心深处的这种巨大热情, 当这种热情外化为学生学习知识技巧的动力时, 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上一篇:后医疗管理论文下一篇:传统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