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市场伦理

2024-05-24

建立市场伦理(精选9篇)

建立市场伦理 篇1

摘要:中国市场经济中需要构建商业伦理道德机制。商业伦理道德建设机制能促进以内在省为核心的自律, 构建以约束为核心的他律。实践表明, 他律对商业伦理道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法律的强制对商业伦理道德建设的作用重大, 本文就市场经济下商业伦理的建立中自律和他律有效性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场经济,商业伦理,自律,他律

中国市场经济中需要构建商业伦理道德机制。商业伦理道德建设机制能促进以内在省为核心的自律, 构建以约束为核心的他律。

一、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律和他律的关系

自律, 即社会成员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规章制度自觉约束自己, 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社会管理者对社会成员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社会、职业道德及纪律、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按照这些规定和要求约束自己。

他律, 包括法律的强制, 行政的导向, 经济的奖惩, 舆论的监督。主要是指组织、党员干部之间及群众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社会和党内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是保障党员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必须的。

自律和他律可以体现为道德和法律关系的外化表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通过自律和他律来加强人们的知法、遵法、守法的潜在意识及行为规范。人的道德素质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价值导向、内驱激励、行为自律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当社会成员把既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 又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价值体系, 内化为理想、人格和良心, 通过自律以激励自身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追求, 通过他律以评判是非、惩恶扬善, 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时, 就会既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又能推动社会前进。

法与商业伦理道德虽分属不同的领域, 但两者的联系非常密切:违反法律一定违反商业伦理道德, 违反商业伦理道德则有可能向违法发展。法律与商业伦理道德之间并非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当一个社会的道德不足以维持整个社会生活的秩序时, 就可以将商业伦理道德要求通过立法的程序上升为法律。反之, 当某些法律规范的行为要求已经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时, 法律就事实上完成了向道德的转化。之所以需要运用法律的强制推进商业伦理道德建设, 就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少数人在追求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时, 常常突破商业伦理道德底线;商业伦理道德的结构决定了他律可以向自律转化。商业伦理道德可以分为道德意识、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商业伦理道德意识与商业伦理道德行为应该具有一致性, 但也常常有例外, 主体进行商业伦理道德选择时, 由于种种原因, 其最后选择的行为与其内在意识不一致。这就存在着一种可能, 即使人的商业伦理道德意识没有改变, 社会也能通过外部强制力, 使人实施商业伦理道德选择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因此, 商业伦理道德建设可以从制约人的道德选择入手, 使人的行为合乎社会道德要求。再通过长期的培育, 使外部规范逐渐内化为人的内在意识, 使人逐渐达到道德自觉, 从而使商业伦理道德建设达到更高层次。

意识是对存在的反映,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商业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同样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法律、法规、制度等外部规范作为现实的具体存在的社会现象, 构成人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影响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变化, 包括人的道德观念的产生和变化。商业伦理道德实践最终要通过人内心的道德意识来支配, 道德自觉是最终的目的。构筑商业伦理道德建设长效机制, 形成人的道德意识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 能最终决定商业伦理道德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也唯有构筑道商业伦理德建设长效机制, 通过长期的内化过程, 才能最终达到人的道德自觉。

二、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处理自律和他律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无论做什么事, 完全靠自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还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即他律。自律、他律、虽然有不同的内涵和诠释, 他们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自律是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也是对社会成员的爱护。实践证明, 通过教育, 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提高了认识和觉悟, 是能够自律的。在要求社会成员自律的同时, 也需要加强他律。健全制度, 严格管理, 加强监督, 是预防违纪违法的第二道防线。对于那些既不自律又不接受他律, 自己既不学习又不接受组织的教育, 自身有病又讳疾忌医的人, 终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处理自律和他律的关系:

首先, 我们应正确认识“自律”与“他律”的作用, 克服“法律万能”的思想。举个例子, 为什么在一些乡下地区可以“夜不闭户”, 而城里反而不行?从法律的普及程度和执法力量的分配来看, 显然城里要优于乡下。可见, “夜不闭户”现象的形成, 主要不是基于法律这种“他律”的力量, 而是基于自然状态下人类天然的道德感情。

其次, “他律”应尽可能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 惟其如此, 才利于“他律”的推行。如果“他律”无视“自律”, 甚至背其道而行之, 那将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正是这个原因, 促使我们在立法时要尊重民俗, 重视民间法。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讲, 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地方性知识”, 不注意本国 (本地) 水土、片面强调“和国际接轨”, 其结果只能是“橘逾淮为枳”。

第三, “自律”力量的形成是相对稳定的社区 (社会) 经过长期演绎的结果, 一旦这种稳定被打乱或打破, 这种“自律”的力量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为什么昔日“夜不闭户”的农村如今小偷增多, 甚至出现了偷挖祖坟的现象?就是因为传统的道德约束力减弱, 不少年轻人出外见了“世面”后, 管他什么祖坟不祖坟, 能捞到钱就行。同样理由也可解释为什么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城市犯罪急剧增多, 因为人口流动频繁的陌生人社区正在取代传统的相对稳定甚至是封闭的熟人社区, 显然前者更不利于形成一种群体的道德限制力量。作为一个硬币的两面, 为什么流动人员特别是农村进城人员犯罪突出?有的人在家里、村子里, 可是一贯的好人、老实人呀, 怎么一下子就犯罪了呢?这与他突然摆脱了原来的“自律”场、而新的环境又没有给他一种相应的“自律”场或者说他没有机会融入这样的“自律”场不无关系。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就既要从宏观上确立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 避免社会的变化过于急剧, 也要从微观上注意社区建设, 防止出现社区规范的紊乱或者空白, 同时, 还可对改革的深意多一层感悟, 那就是:改革最终是为了不改, 变最终是为了不变。

三、市场经济环境中自律和他律有效性辨析

在市场经济中自律和他律哪一个更有效?是自律有效还是他律有效,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中不能只通过自律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也不可能仅通过他律发挥维持秩序。自律和他律共同发挥作用, 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自律和他律可以体现为商业伦理道德和法律关系的外化表现, 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实际上是商业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不能仅靠商业伦理道德发挥作用, 也不能仅靠法律发挥作用。商业伦理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 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 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 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益、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 法律是传播商业伦理道德的有效手段。

商业伦理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 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 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 如博爱、无私等。其中, 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 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 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 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 结果是“法将不法, 德将不德”。法律的实施, 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 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 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 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 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

2. 商业伦理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是法律的有益补充。

第一, 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商业伦理道德。没有商业伦理道德基础的法律, 是一种“恶法”, 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 商业伦理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 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 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 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 商业伦理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 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 商业伦理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

3. 商业伦理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一些商业伦理道德, 随社会的发展, 逐渐凸现出来, 被认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并有被经常违反的危险, 立法者就有可能将之纳入法律的范畴。反之, 某些过去曾被视为不道德的因而需用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 则有可能退出法律领域而转为商业伦理道德调整。

总之, 法律与商业伦理道德是相互区别的, 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 也不可偏废, 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 法律与商业伦理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 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 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 也使得自律和他律相辅相乘的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建立市场伦理 篇2

“态度决定一切。”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和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当前,在学校教学与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生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尽管不少学校口头上说“以人为本”,可实际工作中许多老师根本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现在各中学特别是高中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不少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升学心愿,违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行事。这样,学生的权利得不到保护,由此必然导致师生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混乱。这种混乱还表现为老师为学生包办一切,事事越俎代庖,这从表面上看是教师关心学生,实质上却是忽视学生的独立性,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论是侵犯学生权利还是包办代替,都不是恰当的师生伦理关系。新课程的改革与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自立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们的身份是教育者,是传播知识、教人立身的.人。师生关系是教育关系,这种教育关系应该是一种非常纯洁的关系,除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话的封建色彩,这正是师生纯洁关系的折射。不知从何时起,师生关系被涂上了一层人为的灰暗,遮掩了师生纯洁关系的光芒。为了重新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力,拒腐防变;同时,我们还要更新管理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而为师生关系的纯洁创造有利的环境。

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部分。教育实践中,有些老师总是设法维护着“师道尊严”的面子,认为学生都是孩子,都要服务于“我”的管理与教育。这是对教育民主的严重扭曲,要彻底打破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要求我们的老师首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为对学生独特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为创设良好环境,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真诚对待、关爱学生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每个教师面对学生之前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教师必须付出真情,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对待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真诚的眼光、知心的话语,要睁大了眼睛去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相信他们的潜力,激励他们、切实帮助他们,使他们不断品尝到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功喜悦,鼓足他们上进的勇气和信心。“人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教师只要付了真情,必然会得到真诚的回报。

刍议地理教学中生态伦理观的建立 篇3

一、生态伦理的涵义

所谓生态伦理是指, 人类在处理自身与周围的动物、植物、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时所形成的一系列道德规范, 是一种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伦理关系。生态伦理的存在可以有效约束人们的行为, 对人类的行为活动进行适当的调节。在如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以及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 生态伦理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伦理观教育的途径

地理学科是一门向学生介绍各种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在地理学科中, 包含着大量人类对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生态环保理念日益受重视的今天, 针对人与自然关系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几乎贯穿了整个地理学科。因此, 地理学科的存在对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新课改的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伦理观教育逐渐成为了新课改赋予地理学科的新的目标。那么,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态伦理观呢?

1. 从教材入手来开展生态伦理观教育

教材是开展地理教学活动的依据, 在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 关于生态伦理的观念基本上贯彻了教材的始终, 像是人口问题、区域规划、旅游发展等都会涉及到生态伦理问题。作为教师, 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伦理教学资源, 以教材知识为中心, 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生态伦理观教育。

2. 从日常生活入手来开展生态伦理教育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材中, 其内容更加偏重于一些理论化的知识, 虽然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生动的案例, 但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毕竟存在一定的差距, 使学生无法获得直观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入手, 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亲近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反过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例如, 在讲到《人口与环境》的问题时, 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一些当地的人口基本状况, 让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来阐述一下人口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在讲到区域产业活动时, 同样也可以从本地的一些工业、农业布局特点入手来进行讲解等等, 有了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 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具说服力。因此, 在此过程中, 生态伦理教育也会显得更加实用有效。

3. 通过课外活动来开展生态伦理教育

我们常常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任何生动的口头语言描述都无法与亲身经历相比, 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学生所接受的知识都是整理加工后的理性经验, 而学生要想获得感性经验, 必须要走出课堂, 真正地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这样才能够从中获得最为直观的感受。因此, 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之外, 还要努力推进地理课外活动, 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机会, 让他们通过课外活动的所见所闻来丰富自己的感性经验, 这样, 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生态伦理的感性认知, 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 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有关环境污染的课题时, 就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活动, 活动课题是了解当地农村地区的污染状况, 活动的地点是当地的城郊地区。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 比起城市, 农村地区人口相对较少, 工业污染、废气排放等也较少, 因此, 环境也应该会更好。然而, 当笔者带领学生来到了城郊以后, 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景象令学生感到非常吃惊。事实上, 类似这种农村地区污染严重的问题并不在少数。如今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 不惜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 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在城区无法落户的情况下纷纷朝着农村地区转移, 从而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再加上当地一些污染治理的落后, 从而使得很多农村地区, 尤其是一些郊区污染反而比城区更加严重。这次的课外活动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回来以后, 学生围绕着农村地区的污染问题开展了主题班会, 大家在班会上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了很多的看法, 学习的积极性表现的异常高涨, 从而给学生生态伦理观的建立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时刻把生态伦理观融入到整个地理教学活动中, 使得学生透过地理教学建立起一定生态伦理观, 这不仅是地理学科教育发展的趋势, 更是整个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邓小红.利用地理课堂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道德教育[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1年第4期.

[2].张玉荣如何通过高中地理教学建立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J].希望月报 (上半月) , 2008年第01期.

市场经济的伦理考察 篇4

市场经济的伦理考察

市场经济有其“合规律性”,亦有其“合目的性”.本文着重从伦理学角度考察和认识市场经济,分析市场经济中隐含的伦理价值,肯定其有道德合理性.同时针对其双重的`道德效应这把双刃剑,提出加强市场经济的道德建设,以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正面效应,以实现市场经济“道德”的制度化.

作 者:张小迎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桂林,541004刊 名:凉山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GSHAN UNIVERSITY年,卷(期):6(4)分类号:B82-053 F019关键词:市场经济 伦理 道德合理性 道德建设

建立市场伦理 篇5

市场竞争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即企业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相互争胜的活动。根据竞争对象的不同,市场竞争可分为以下类型:(1)资源竞争。企业经营需要大量资源,企业需要从资源的供应者手中竞争获取所需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仅包括传统的物质资源,如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原材料,还包括人才、资金、能源等资源;(2)顾客竞争。从狭义上来说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指的就是顾客竞争,对于大多数处于供大于求的市场中的企业来说,争取到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3)信息竞争。信息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而由于信息获取和解释的困难,信息常常是稀缺和不对称的,企业间的信息竞争也愈演愈烈。

二、市场竞争中多发的伦理问题

1、混淆行为。

市场混淆行为是指不正当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利用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作出误导性标示,使其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和服务相混淆,从而造成或者足以造成顾客误认误购的行为。常见的混淆行为包括有假冒仿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知名商品所特有的或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仿冒他人的企业名称等;

2、诋毁行为。

诋毁竞争对手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经营主体, 为了达到其各种目的, 故意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或信息, 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使其无法参与正常市场交易活动, 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 从而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行为。诋毁行为的普遍做法又分为故意制造事实和直接捏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两种。

3、虚假宣传行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的规定,虚假宣传行为是指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另第五条中规定的“经营者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产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虚假表示行为由于同样对于公众的认知具有误导作用,也可视作虚假宣传。虚假宣传的信息在实践中集中在商品信息和价格信息方面。

4、低价倾销行为。

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故意在一定的细分市场上和一定的时期内,以低于商品成本的价格出售某种商品,以挤垮对手,造成自己长期独占市场的行为。

5、限制竞争行为。

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迫使或者诱使分销商或消费者购买其商品,从而将其他经营者公排除在公平地市场竞争之外的行为。常见做法有利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如某些经营者利用其依法具有的独占地位强制用户或消费者购买、对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公关或者通过商业贿赂手段排挤竞争对手等。

三、不道德竞争行为的危害

不道德竞争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危害:首先不道德竞争行为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正当利益,包括经营权实现的障碍、经济利益的损失和经济效益的下降;其次不道德竞争行为还会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如一些假冒伪劣商品不仅会使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受损,有时还会危害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第三,不道德竞争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最后,不道德竞争行为还会对社会风气和社会价值取向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四、市场竞争的伦理规范

正是由于不道德竞争行为具有以上诸多危害,可谓损人最终亦不能利己,因此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如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99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及199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等。这些法律法规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有力保障,对构建和谐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律监管难度大、成本高而且法律法规一经颁布短时间内不易修改,相比之下道德约束作为一种自发约束,具有灵活机动,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因此我们应该道德约束和法律监管并重,并倡导诸如以下的竞争伦理规范:

1、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竞争伦理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求规则的公平,即市场要为参与竞争的不同企业提供公平的政策、条件和环境,使得这些企业能够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更重要的要保证结果的公平,这里结果的公平不是说相互竞争的企业获得相同的结果,而是指公平的规则要有内部效度,使得优者胜、劣者汰,体现出不同经营效果的差异;

2、诚信戒欺。

诚信戒欺是竞争伦理的灵魂,要求企业一是要对顾客诚信戒欺,向顾客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或服务,二是要求企业对社会包括竞争对手诚信戒欺,比如依法披露有关企业的真实信息等;

3、平等自愿。

平等自愿是竞争伦理的根本原则,即企业可以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根据自身利益作出合理决策。平等自愿要求企业不能以违法或者不道德的方式干涉其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强迫其他企业作出违背自身意志的决策和行为。

4、互惠互利。

互惠互利既是竞争伦理的内在要求,又是竞争伦理的必然结果。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要有互惠互利的双赢思维,这样我们会建立更为和谐的市场环境,而和谐的市场环境又会反馈给大家更多的利益。

5、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

其他公认的商业道德是指在我国长期的市场活动中形成的商业惯例和行为规范,如“生意不成情意在”等,这些商业道德不仅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藏,对于今天也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炳富, 周祖城.企业伦理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2]、倪愫襄.商业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建设[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建立市场伦理 篇6

关键词:社会责任,企业,伦理,功利主义,肯德基

随着政府管控、新闻曝光和民众监督的力量增强, 许多不法企业都因其无良行为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而在这些事件的背后, 体现出的是企业伦理责任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危险边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就能够忽视伦理责任的承担?究竟应该怎样践行伦理责任?本文以肯德基为例就此做一番探讨。

一、危机事件中体现的社会责任

危机事件是指经过了危机的潜伏酝酿, 事件突然爆发, 影响恶劣, 范围较广, 此类事件要求在危机事件爆发时企业要迅速妥善应对, 考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危机公关能力。

福喜“过期肉”事件就属于突发性危机事件, 2014年7月20日电视台曝光“过期肉”, 当天晚上肯德基 (中国) 就发布声明确认福喜供应商身份, 并表示将开展调查。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集团要求旗下餐厅封存并停止使用上海福喜提供的肉类产品原料, 并调集其它货源紧急供应短缺原料。截止目前, 肯德基 (中国) 对福喜“过期肉”危机事件的应对, 体现出作为跨国公司丰富的危机处理经验。

对于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 肯德基 (中国) 的经典案例是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苏丹红是一种红色染料, 常用于增色和增光。有关研究表明, 苏丹红具有致癌性。2005年3月15日肯德基被查出其部分食品中含有苏丹红。肯德基 (中国) 在第二天就停止售卖含苏丹红产品, 销毁剩余调料, 发表声明致歉。随后进行调查、替换产品、恢复销售等一系列进程中, 肯德基 (中国) 始终态度明确、公开信息, 至3月28日全国性新闻发布会中, 宣布经专业机构检测, 其所有产品都不含苏丹红。而后在相关的采访报道中, 肯德基继续表明态度, 加强改进, 减少供应商环节, 强化准入制度, 建立检测中心, 积极与政府合作, 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并倡导公信型社会的早日建成。

在危机来临之时, 肯德基的应对措施环环相扣, 信息内容、媒体合作、政府关系等等各个方面的处理都有条不紊。诚然, 其跨国企业背景使肯德基来到中国时就具有了先天的危机公关能力, 全球跨国环境的历练给予肯德基 (中国) 丰富的前车之鉴。然而, 危机处理经验只是部分原因, 根源在于, 企业内核中的社会责任感。有些跨国企业, 在国外的确是一个具有高度企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企业, 可一旦来到中国, 便以“水土不服”之理论做后盾, 迅速“适应”了当今法制和诚信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 更不用提一些本土企业, 更是置企业责任感于脑后。但纵观企业的成长历程, 只有具备深刻责任感的跨国和国内企业, 将其责任感深植于企业成长的精神中, 才是能冲过一次次危机逐渐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日常经营中企业责任的承担

如果企业仅仅想通过几件大型危机事件或公共事件就达到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 未免投机取巧甚至得不偿失, 留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只是一个暂时的话题性形象, 而无法深入公众内心并取得长久的信任。更何况,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只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副产品, 而非目的。具有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优秀企业的本质, 而坚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能维持良好稳定的社会形象。

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首先在于他能够一直为消费者提供优良的产品和公平的服务。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 也是社会责任感的根本体现。其次, 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还会通过多种方式回报社会, 致力消除社会的不公现象, 助力社会的平稳发展。

肯德基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2002年9月合作成立了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 通过行之有效的资助和培训体系, 帮助家境贫困的大学生, 从经济和能力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使贫困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增长能力、回报社会。据资料显示, 曙光基金一期、二期资助总额超过8000万元, 覆盖到全国28个城市的54所大学, 总共将有逾15000人次的学子受助。

肯德基与公益组织合作建立基金并提供实习岗位的资助模式, 无疑使学生、学校、公益组织和肯德基自身都得到了实惠。一方面, 受资助的大学生们从实习工作中增长了自信与见识, 这对他们的学业、职业和健康心态的发展都大有裨益;该奖学金的形式也减轻了学校的部分负担;公益组织的项目得以顺利开展;肯德基的企业形象也大幅提升。另一方面, 肯德基实际上也通过实习生工作实现了经济上的利益。整体看来, 这个项目是多方共赢的。

通常人们认为, 一旦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企业一定是要做亏损公益或者危机公关。但是肯德基曙光基金的范本亮点就在于, 在整个的基金运作体系中, 每一方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就将道义层面的利益落实到了物质层面上, 这是每个企业都愿意得到的。肯德基和合作伙伴以科学的运作模式为社会贡献力量, 最大程度免除公益的后顾之忧, 同时企业也得到了切实的收益, 体现了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运作能力。

三、关于企业责任的伦理学思考

从伦理学的理论角度, 功利主义认为, 如果一种行为能够, 或者倾向于为大多数相关的人带来最大限度的利益, 该行为即正确的行为, 否则该行为即为错误的行为。它的理论假设是:惟利社会——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行为中性——行为动机没有好坏或者对错;理性决策——社会资源依最大效益原则分配。

肯德基 (中国) 无论是提供优质的产品, 还是在危机事件中及时全面披露信息解决问题, 还是在日常企业活动中参与公益事业等一系列的行为, 都倾向于为大多数相关人员带来最大限度的利益:消费者得到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得以高效处理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受助大学生得到物质资助和能力提高;社会公众得到公开的信息;企业员工因企业获利而个人从物质或精神方面也得到利益。所以, 肯德基的这些行为都符合功利论对正确行为的定义。在理论假设中, 肯德基的行为使相关个人得到的利益总和构成了公共利益并使之最大化;肯德基的商业行为或者公益行为的动机搁置好坏或对错;社会资源按最大效益原则分配。

按照义务论的观点来分析。义务论认为, 人的行为必须遵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按照某种正当性去行动;强调判断人们行为的道德与否, 不必看行为的结果, 只要看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则、动机是否善良。即一个行为道德与否, 关键在于动机——出于善良意志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那么合乎道德的行为怎么衡量呢?就是该行为可以普遍化:如果一个人自己愿意实行的准则, 能够成为所有理性人都采用的行为依据, 那么这个人的行为就合乎道德。合乎道德的行为是能够通过普遍化测试的。

肯德基的行为是否符合伦理道德, 可以通过进行普遍化测试来说明。

环境条件:有一批家境困难的大学生, 有公益组织可以合作共同创建项目进行资助, 企业有能力和意图参与公益项目。

第一步, 在以上情境中肯德基将参与公益项目, 以达到目的“资助贫困学生、提升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步, 在以上情境中每个企业都将参与公益项目, 以达到目的“资助贫困学生、提升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

第三步, 在以上情境中每个企业总会参与公益项目, 以达到目的“资助贫困学生、提升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社会规则。

第四步, 将前述的社会规则加入既存的社会规则之中, 这样就形成了调整后的社会规则。即, 当有一批家境困难的大学生, 有公益组织可以合作共同创建项目进行资助, 企业有能力和意图参与公益项目时, 企业就会参与该公益项目。

第五步, 判断调整后的社会规则——我们愿意接受这个调整后的规则, 而且肯定他, 并且愿意在这样的社会里, 遵从这样的规则行动。所以我们认为, 这个行为“参与公益项目”是可以被允许去从事的行为。

经过普遍化测试, 我们可以看到, 在给定的环境条件下, 肯德基的行为符合了调整后的社会规则, 所以这个行为是符合义务论的。即, 肯德基参与资助贫困大学生公益项目的行为是合乎道德伦理的。

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 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 主动承担起对企业内部、社会公众、环境保护、商业道德、慈善公益等相应责任的承担。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也扩大了企业的正面影响, 塑造了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企业的伦理责任管理是有其发展阶段的:利润导向阶段、兼顾员工阶段、行业楷模阶段和回报社会阶段。一个企业在利润导向阶段, 满足基本的法律责任就可以, 以生存为最基本需求, 不会也不可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发展到后面三个阶段中, 企业就会逐渐由内而外地承担更多的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 以更加优质的待遇、产品、服务和慈善行动使各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共享伦理责任带来的收益, 促进社会公平。所以, 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层次的不同, 如肯德基目前处在了最高的回报社会阶段。

肯德基 (中国) 承担社会责任, 包括提供优质的快餐产品和承担其它社会责任, 首先基于法律的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是法律规定给企业的最低标准, 低于此标准, 其它都是空谈。同时法律也要求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护环境, 不能以损害社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 这是底线。随着法制的健全, 企业将会受到更大的约束以保证其行为符合社会责任的最低要求, 即守法。近日首次公开发表的“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讲到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习近平强调“一是确保安全, 二是要自主创新。……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 这就是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

从道德层面上讲, 企业有道德责任和义务反馈公众和社会。企业从社会中获得利益, 如果只索取不回报, 那么公众绝不会给企业长久的利益。只有企业具有深刻的道德责任感, 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所获得的部分利益反馈给社会, 这样才能将整个系统积极良性地运转起来, 符合道德伦理的要求。

从社会环境层面上看, 肯德基作为一个跨国企业, 自身有着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基因。这种基因源自于西方成熟的法制和市场经济体系, 中国的成熟法制和市场经济体系仍在发展中, 跨国企业能把一部分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带入中国市场中, 与中国的社会环境融合到一起, 采取更加本土化的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目前本土企业也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有些企业也已成为本土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

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责任, 也能够给企业带来形象、物质上的利益。这也能促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但要注意不能流于形式而忽略了本质, 如果涉及虚假传播等行为, 会对企业构成更大的损害, 无异于玩火自焚。

2、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

(1) 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利益相关者是指与公司有交往, 在公司有一定的既得利益的个人或团体或者对企业活动的程序或及实质方面有正当利益的个人或团体。包括股东、员工、政府、竞争者、工会、媒体、经销商、供应商、消费者等等。

肯德基 (中国) 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 很典型的行为都是在与利益相关者处理关系:对消费者开诚布公、与媒体积极合作、与政府主动配合、对供应商则应更加严格。

(2) 运用多种方式保持良好的沟通。肯德基 (中国) 通过报纸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与媒体积极合作, 同时利用网站、白皮书等多种方式保持与公众的良性沟通, 及时发布信息收听反馈。运用丰富的传播经验处理危机公关和日常的信息传递。

(3) 坚持长期承担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危机公关, 而是长期坚持的企业责任, 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侧重不同的方向, 既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又利于社会环境塑造。

五、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改进之处

1、从伦理学的功利主义角度出发, 基于功利主义的决策, 会出现为了多数人的利益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的现象, 这对于弱势群体是不公正的。尤其在利益相关者呈现复杂多元的局面时, 其中就有相对强势和弱势的群体, 肯德基在复杂的全球市场中就面临着这种局面。例如:目前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肯德基母公司百胜合作进行的“捐1元”活动值得肯定, 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有些肯德基店员在顾客点餐时大声问到:“您要捐助一元吗?”将顾客置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 此时顾客就成为了弱势群体, 可能会导致其消费体验变差, 使公益活动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又增添了顾客的不满情绪。所以谨慎妥当地处理好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影响着肯德基在全球的发展, 这不仅是肯德基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也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2、企业社会责任动因问题一直被人们热烈讨论, 有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动因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客观上讲,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结果仍然是对社会有贡献的, 而运用伦理学义务论来分析,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也是符合道德的。更重要的是,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使社会呈良性发展, 从而形成更加利于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呈现双赢局面。所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值得支持和鼓励。

参考文献

[1]劳拉P.哈特曼, 乔·德斯贾丁斯, 苏勇, 郑琴琴, 顾倩妮.企业伦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89-111

[2]王宇.试论公司法的道德基础——以肯德基速成鸡事件为切点.皖西学院学报, 2014, (2) :138-143

[3]刘博.从肯德基“速成鸡”事件看食品企业危机公关.北方经贸, 2014, (3) :49-50

[4]肯德基2012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中国[2013.12.15]http://www.kfc.com.cn/kfccda/duty.html

[5]中国百胜餐饮集团2003中国肯德基健康食品政策白皮书[2013.12.17]中国零售企业网http://wenku.baidu.com/link?url=GRXD_ecDlv1DqiaVphT8cj6Tdjuft4F8hIe8rI0PH9NQdLIEEmgSNTkl95hoT-ytfix7vpDutlNt0BPdNzjPZfkrqGhXsOfrgxBLnKo47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伦理动力的思考 篇7

1《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基本观点

1.1 新教伦理

1.1.1 天职观。

“德语里, Beruf (职业、天职) 一词和英语中的calling (职业、神召) , 或多或少地暗示着一种宗教概念———上帝安排下来的任务。这并不会使人误解, 因为我们在具体情况下越强调这个词的用法, 它的概念就越明确。而且我们如果将这个词放在文明语言的历史中进行推敲的话, 那么我们就会发现, 无论是在以信仰天主教为主的民族的语言中, 还是在古代民族的语言中, 都没有哪个词语的含义与我们所知的“职业”———一种终生的任务, 一种确定的工作领域———相似, 但是在所有信奉新教的民族中, 这个词却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因此, 天职从现世中的一种职业成为了上帝所安排的任务, 世俗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成为了新教徒获得是上帝选民的“自信的最合适的途径”。劳动是每个人一生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每个人的职业都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而是神 (上帝) 的旨意, 如果想要得到救赎就必须无条件无理由的遵从, 只有恪尽天职、勤俭守时的做好本职工作, 才能够获得上帝的荣耀。这些思想不仅促进了宗教的进化, 同时也促使了劳动者勤奋认真的工作, 并且使得资本家的经济行为趋于合法化。

1.1.2 预定论。

韦伯认为预定为上帝的选民的观念是加尔文教的最显著的特点, 他的教义认为上帝是全能和绝对超验的, 人世间的一切均因上帝而存在, 上帝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 相反, 人类的存在完全是为了上帝。“因为这种教义的极端无人性, 必然给那些笃信它是完美辉煌的一代人的生活带来重要的后果, 那就是所有人心中感受到的一种孤独感。对于宗教改革时代的人来讲, 能得到永恒的拯救必然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这一时代的人只能独自走下去, 勇敢地面对自己那个早已被决定、永恒不变的命运, 而且而不到任何人的帮助”。这种预定论一方面要求每个新教徒必须终生成为僧侣, 时刻坚定我是上帝的选民的信仰, 这就使得新教徒的道德行为秩序化。另一方面, 成为上帝选民的自信的最合适的途径又只能来自于为上帝增添荣誉的一系列善行之中, 并且这种善行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自我控制。因此, 只有恪守职责、勤苦劳动才能获得上帝的恩宠。1.1.3禁欲主义。加尔文宗通过将其伦理建立在预定论的基础上, 得以用一种精神贵族代替另一种, 也就是以今生今世就已预定为上帝的圣徒的精神贵族来代替那种出世、超世的僧侣式的精神贵族。禁欲主义新教的一项重要结果———系统地、合理地安排全部道德生活。路德教的恩典教义缺乏一种能够促进生活合理化的从心理角度有系统行为的标准。在新教伦理中, 禁欲主义所反对的仅是无节制地享受人生及它能提供的一切, 其目的是使人能够过一种警觉而又睿智的生活, 消除自发的、出于冲动的享乐, 使其信徒的行为规律化。所以, 韦伯认为, 新教禁欲主义的实际结果是:强制性的节省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积累, 消费的限制自然能导致增加生产性投资而增加财富。

1.2 资本主义精神

在韦伯看来, 资本主义精神是一种合乎道德伦理的明确的生活准则, 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发展的一部分, 同时还能够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问题的立场中演绎出来。我们可以把韦伯说的资本主义精神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劳动是一项天职, 是一种美德和义务。劳动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职责, 不论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到底是什么, 他都对此有责任和义务。“高度的责任心在这种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 只有这种态度才能完成这种工作。因此, 人们必须将劳动视为一种目的, 当作天职去完成。”对于那些有着宗教信仰的人来说, 他们实际上最具接受教育的能力, 他们的精神很容易就被集中起来, 而且具备强烈的道德责任感, 并且常常与那些严格计算收入, 有着严密的经济头脑, 以及极高地完成工作的态度, 冷静、节俭的人联系在一起。这就为以资本主义自身为目的, 以及将劳动视为天职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宗教教育最有可能战胜传统主义。

(2) 专心致志地谋财致富是个人事业的成功, 体现了个人的才干美德。在富兰克林的理论中, 如果利用诚实的外表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 过多的美德只是多余, 而这些美德之所以被认同, 是因为它对个人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美德是具有功利性的。富兰克林的那种伦理观所宣扬的“至高之善”, 也就是指尽量地多挣钱, 加之那些与一切本能的生活享受相抵制的规范, 是毫无幸福可言的, 更谈不上享乐了。“赚钱、获利总是左右着人们的思维, 并将其视为一生的最终目的。”“只要合法, 赚钱就是某种能力与职业道德的体现”, 在这种理论中, 我们不难发现, 他不是把获利当做人生幸福的手段, 而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2 关于中国市场经济伦理动力的启示

2.1 伦理动力之诚信:我国古代儒家贵“信”, 强调信为立身之本

在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 说道“信用就是金钱”, 在我国儒家思想里, “信”是儒家的“五常” (仁、义、礼、智、信) 之一。《说文解字》解释说:“信, 诚也。”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在注疏《礼记·礼运》中的“讲信修睦”这句话时说:“信, 无欺也。”“信”即是“诚”, “忠”即是“诚”, 因此在“忠”和“信”中都包含着“诚”。儒家主张“言必信, 行必果”, 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意思是说,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 在世上就会寸步难行, 讲究诚信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做人道理。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 因道德失范而造成的经济秩序的混乱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其中, 信用危机最为引人注目。企业经营者, 企业成员都应该以诚信为立身之本, 严格约束自己行为, 将我国传统文化的要义渗透到行动中去, 进而形成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企业要盈利, 首先应该弄清楚为什么获利, 怎样获利的问题。企业赚钱要讲良心, 获取的应该是“阳光下的利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要牢固地树立契约意识和忠实履约的道德精神, 信誉至上, 注重商业道德。反对随意毁约、商业欺诈和言而无信。企业成员要诚实、忠实、老实、要坦诚相待, 信守承诺。要诚心待客, 货真价实。要恪守信用, 严格履约, 通过自律、自省、自觉, 从思想上消除“机会主义动机”, 减少“道德风险”。

2.2 伦理动力之勤俭:我国儒家贵“勤俭”, “勤俭持盈久”

韦伯的勤俭理论与禁欲有着同一的一面, “勤”很多时候是为了“聚财”, 而“俭”可以是反对享受, 也可以是“珍惜财富”的意思。古人云:“俭, 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 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 要想生存, 要想发展, 都离不开勤俭这两个字。就是说, 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儒家的勤俭理论, 主要是世俗儒家的伦理, 很多时候是以物质的, 世俗的利益去规劝人们勤俭。世人熟知的《勤学诗》就赤裸裸的拿“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来劝诫人们“勤学”, 《增广贤文》中“勤俭持盈久”, 《醒世恒言》中“富贵本无根, 尽从勤里得”等等这些在传统中国很有影响的格言告诉了我们要勤俭才能更好的发展自我, 发展经济, 创造财富, 进而实现更大的价值。

毛泽东曾提出“厉行节约, 勤俭建国”的治国方略, 现在国家又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 这一理念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 内涵更广泛, 发展的层次更高。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 并且能够尽量循环利用, 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基于此, 必须着眼于制度规范和政策引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节约资源、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 把节约资源纳入经济转换方式的重要内容, 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同时, 让每个人羞于浪费、不敢浪费。

2.3 伦理动力之荣辱观:以荣辱观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员工的职业素养

有着5000年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 早在2000多年前, 就有古人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 到了宋代, 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 并成为中华的传统美德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当代我们发展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种合乎道德伦理的, 理性化的社会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 就如“新教伦理”之于资本主义的作用一样, 践行八荣八耻有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顺利发展。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吸纳优秀传统道德内容的基础上, 突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明确提出了社会应该弘扬的道德品质、道德精神。“八荣八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为企业提供了精神动力;“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对企业形成了内在的约束力, 提供了一个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八荣八耻”有助于理顺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 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员工承受度有机统一起来;八荣八耻一方面要求企业文化从人本的角度多为员工考虑, 为员工做些实事, 另一方面, 丰富了员工的精神世界, 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 这样有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 从而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北京, 群言出版社, 2007.

[2]焦国成:《中国伦理学通论》[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意蕴的探究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意蕴,道德精神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5年,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这就内在的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含有一般与市场经济匹配的伦理道德内涵, 还应该容纳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应的伦理道德精神。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主要功利体现

重新倡导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功利伦理在我国目前有其客观必然性和时代紧迫感。首先, 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生产力虽然得到了极大提高, 但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 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事实。这也决定了我国目前仍需要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其次, 旧的国际政治格局仍然存在, 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强权政治等仍然威胁世界的和平安全, 中国只有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再次, 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告戒我们,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要想永远摆脱被动挨打局面、避免重辙历史的厄运, 需要继续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后,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是我国繁荣昌盛期, 也是矛盾凸显关键期。贫富差距扩大、贪污腐败严重、就业形式严峻等等无不需要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缓解当前矛盾以免激化。而作为一种目前验证了的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 它通过刺激经济主体对“利”的追求, 激发人创造财富的潜能, 无疑可以极大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坚持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功利伦理为主导, 但社会主义的功利伦理为主导。它有别于资本主义功利伦理。资本主义功利伦理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扭曲的致富欲, 它以金钱关系为唯一的社会纽带, 以金钱衍生为唯一的交往目的, 对它的一味尊崇必然会导致人性的平面化和精神家园的丧失。而社会主义的功利伦理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利伦理从来就内在地孕育着奉献精神。功利伦理是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 奉献精神则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就要求功利伦理以奉献精神为道义保障, 功利伦理和奉献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得到有机的结合。

要强调的是,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功利伦理需要奉献精神的道义支持有其客观必要性。如果没有一种合理的价值对市场经济的功利伦理作出价值导向和保障的话, 那么社会就很可能会出现生产力和人为精神相悖的情况, 即社会的物质生产极大丰富了而人类道德价值却倒退了, 这会导致正如霍布斯所描绘的人与“狼”共舞的可怕社会, 使我国现有的成果功亏一篑。社会主义制度就内在限制了这种可怕的局面。按照制度伦理学奠基者康忙斯在其《制度经济学》书中的解释, “制度实际上就是集体行动对个体行动的控制、解放和扩张”, “具有这一控制、解放和扩张功能的社会制度不仅包括‘显性制度’, 如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等, 也包括那些‘隐性制度’, 如社会风俗礼仪和道德伦理等等”。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内在要求提倡奉献精神, “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为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提供精神动因、价值规范和定位的机制”。所以, 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的“应当”的道德内涵和属性, 它与市场经济的功利伦理相互辉映。

二、“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伦理要求

“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价值目标体现。邓小平曾指出,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而不是两极分化。”“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强调,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容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说“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属性。市场经济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的作用, 激发“经济人”的内在的利益追求, 从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有效地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 但它不意味着社会不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也不能保证大家共同富裕。市场经济只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的手段或资源有效分配的场所, 它不是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模式, 更不具备消除两极分化的道德功能。“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义务, 它也无能为力承担此道德责任。“每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至少有自己的道德含义”, 那么社会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就应该也具备其特有的道德基础或道德含义。“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属性, 这种道德属性必然会蕴涵在社会主义的各个部分 (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生活等) 。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决定了“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是其道德基础或道德含义。所以, “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伦理要求是由社会主义的道德属性所决定的, 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这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拥有“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的同时还具有“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当前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 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等矛盾的凸显和激化, 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产生了怀疑, 这是没道理的, 也是不应该的。我国领导人邓小平曾深刻地总结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 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适应我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需要。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社会各种社会体制的完善, 再加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历史工程,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鉴,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开拓。所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出现一些挫折也在所难免, 但我们绝对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念。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必然升华结果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在我国自古就有之, 儒家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礼记·中庸》) ,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总之, 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的伦理精神境界。恩格斯曾在《自然辨证法》中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自然界……”然而, 自工业革命以来, 伴随市场经济的运行, 生态危机也爆发了, 好像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必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然, 我们也不能否认, 市场经济需要利用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原料, 但这不能说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就是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正如某些学者宣称的:环境危机其实是社会文化道德价值危机。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本身来说, 它对环境不存在价值判断, 也不必然地对自然环境构成威胁, 市场经济只有与特定的社会文化道德价值相结合时才牵涉到对自然环境价进行值判断、取舍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惟利是图、金钱崇拜、忘恩负义一直都是其主要的伦理思潮, 当市场经济与这样的伦理思潮相结合时只能表现为一种片面功利价值取向, 其实质是一种以“利”为唯一的道德价值标准下的自私掠夺的道德倾向, 它把自然当作“非道德客体”, 其运行和发展的结果必然会产生生态危机。然而,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待自然环境的道德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履行其资源配置义务的同时还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精神, 这种道德精神的产生开始并不是市场经济原始性本身所具有的, 只有在社会主义下才能产生。一种社会制度本身也蕴涵着一种道德精神, 这种道德精神浸润在它的“寄身体” (包括人文精神、政治体制、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 并且成为其“寄身体”里原始性、原创性的东西, 一旦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 它就会自动、自主地彰显出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和谐社会, 不和谐的社会肯定不是社会主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伦理属性, 这也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所以, 在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始性伦理意蕴孕育着和谐道德精神, 也自发涵养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道德义务感, 并且迫使人类自主地行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功能, 为自然环境提供了道义上的保障和支撑,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绝对命令”。

综观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情况, 可以说, 其人与自然和谐伦理意蕴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还不具备为其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蕴涵的彰显提供客观上的条件的能力。其次,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生产力仍然是我国目前工作的重心, 这也决定了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的主要指导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功利原则。最后, 由于当前社会流行一些错误的伦理道德观念, 如人类中心主义、种族等级观等不良的伦理思想, 也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伦理道德意蕴的彰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社会的生产力的提高、国民生态道德观的加强和人们精神追求的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必将升华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崇高的道德境界。可喜的是, 朝阳产业———生态产业的出现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意蕴彰显的先声。

参考文献

[1]唐凯麟: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诺兰等:伦理学与现代生活[M].华夏出版社, 2002.

[3]马克斯、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4]向玉乔:经济.生态.道德[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5]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商务印书馆, 1996.

建立市场伦理 篇9

关键词:道德,利益,德福一致,伦理

“德”即道德、德性;“得”即获得, 获得精神或物质上的愉悦、享受。德是得的条件, 而得是德的目的。有德性的人才配享有幸福, 而道德低下甚至无德的人就该远离幸福。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总有这样一种现象, 诚实守信、恪尽职守的道德人往往容易吃亏, 得不到相应的福祉;而卑鄙下流、满口谎言的小人却能够获得利益。德福一致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

一“德”“得”伦理依联关系

1.“德”“得”依联的传统伦理价值

《道德经》中提到“德者, 得也”, 一个具有道德或者道德高尚的人, 应该能够为其带来幸福, 因为德性是幸福的源泉、守护者, 而幸福是德性的结果、伴生者。《周易》中也提到,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表明载物必须要用厚德, 也就是说, 厚德是为了载物。《庄子·天下》指出“圣有所生, 王有所成, 皆原于一”, 此即“内圣外王”之道。通俗地讲, “内圣”就是修身养德, 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 “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自己的内在修养、品德提高了, 才能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强调“美德即知识”, 他认为, 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 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可以看出,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 都把道德视为一切利益的前提与基础。

2.“德”“得”相通的关系

从中国传统伦理的价值取向来说, “德”“得”相通的关系应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得”必须“德”。以道德作为得到多少的原则和规范。 (2) “德”是为了“得”。道德高尚能够让人获得精神或物质上的享受。 (3) “得”必然“德”。在制度正义、德福一致的情况下,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获得利益必定是因为其有德性。 (4) “德”就是“得”。从某种程度上说, 有道德就意味着得到利益。其实, 从某种程度上说, “德”“得”关系又不失为一种因果关系, 即有德才会有得。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得”关系的应然与实然

1. 市场经济条件下“德”“得”关系的应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德”与“得”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 道德高尚的人有更多机会获得自己的利益。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实践的证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好的, 是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 是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因此, 一个正直的人, 通过自己的合理、合法的辛勤劳动, 定然能取得相应的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

其次, 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德福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的发展为道德的进步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市场经济在促进物质繁荣发展的同时, 也促进了道德精神的进步, 为人们道德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市场行为主体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 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良好的经济信用和商业环境, 协调经济发展。

因此, 诚实守信、恪尽职守、热心有爱、道德高尚的人会得到相应的利益。

2. 市场经济条件下“德”“得”关系的实然

然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有德者未必有得。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 人们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 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 但这种不道德的现象反而会给当事人带来一定的利益。第一, 在金钱至上的社会大环境中,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 为了获取金钱, 一些不道德的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损害别人的利益。第二,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官二代、富二代提供了享乐的温床, 奢靡之风盛行, “我爸是李刚”等现象层出不穷, 道德败坏之人仿佛更能得到常人得不到的利益。

诚信的商人兢兢业业却默默无闻;奸猾的小人不择手段却扶摇直上;见义勇为的人智斗歹徒, 而旁观者不仅不帮忙还冷嘲热讽。2006年, 重庆一市民跳进冰冷的河水救出了溺水者, 但自己却身染重病, 在巨额的医药费面前, 他不得不寻求社会的帮助, 但这种行为反而被说成是有目的的。最终这位热心人因无力承担治疗费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种颠倒是非黑白的现象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假象:道德是没有用的。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 我们信奉的道德准则有“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从善如登, 从恶如崩”, 而当今社会出现了诸多德福相背的现象:好人没有好报, 恶人没有恶报, 甚至于“善有恶报, 恶有善报”, 引起人们对道德至上的怀疑, 发出了“道德无用”的感慨。诚实守信的人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做好自己的事, 但是却默默无闻, 甚至还会吃亏。

当今社会的腐败问题也是德福不一致的典型范例。腐败者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 侵害了集体利益, 在金钱的诱惑下以权谋私, 只照顾了小部分人的特殊要求而置大多数人的利益于不顾。腐败分子的这种行为既降低了政府的威信, 又损害了公民的利益。这种行为理应得到惩罚, 但是有时恰恰相反, 由于腐败分子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相关单位查处力度不够, 他们不仅逍遥法外, 还在各种荣誉光环的包围中步步高升;有的即使查处了, 也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这怎能不让正直的为官者感到寒心?官员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 他们的败德行为对公众产生了负面的示范作用, 很容易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保“德”“得”相通的措施

康德认为, 德福一致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 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人的意志自由;二是灵魂不朽;三是上帝的存在。中国的佛教也主张因果报应、善恶轮回。但这无疑是将德福一致这一愿望的虚拟寄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 德福不一致有着很深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 因此找到病因, 对症下药, 就会使德福一致不再是虚拟世界里的想象。

1. 秉持制度正义是保持“德”“得”依联关系通达的前提

制度是一个良序社会运行的保证, 也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风向标,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走向反面”。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德福不一致的现象, 与制度导向不力有很大关系。英雄之所以“流血又流泪”就在于见义勇为的奖励机制不健全, 社会保障机制不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真正实现德福一致, 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的制度来保障, 而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在公正的制度下, 个人获得的多少是根据其德性的高低来分配的:见义勇为的人可以有奖励制度作为保障, 投机取巧的人也会受到制度的约束。有了刚性的制度做保障, 德福一致才有了现实基础。

2. 培养高尚道德是保持“德”“得”依联关系通达的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还有待提高。在社会中, 公民普遍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得过且过。遇到不公平或不道德的事情, 能过去就不计较, 因此也阻碍了“德”“得”相通的进程, 加剧了德福之间的背离。一个有权利意识的公民, 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权益被侵犯, 敢于运用法律、道德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公民的权利意识是对付不公正现象的力量源泉。官员之所以贪污腐败, 地方黑暗势力之所以能横行霸道, 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公民权利意识的缺失, 缺乏对社会不良风气的监督意识和斗争精神。如果大部分公民都有很强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思维, 那么腐败分子、犯罪分子就不敢猖狂, 社会不公正现象就会减少。因此, 加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 是培养高尚的道德意识、是保持“德”“得”依联关系通达的基础。

3. 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是“德”“得”依联关系通达的保障

作为一种制约体系, 制度属于硬性的强制力量, 而监督是一种软实力。在21世纪,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监督更是发挥着强大的力量。有网络的地方, 就会有监督, 网络无处不在, 监督也无处不在。其中, 网络舆论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性评价力量, 舆论能够对社会风气、个体道德产生影响:在营造道德的、公正的社会氛围, 实现德福一致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比如法制频道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鞭挞, 比如《感动中国》对道德行为进行赞扬、歌颂。批判无德之人, 肯定有德之人, 激起公民的道德热情,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上一篇:联动协调发展下一篇:亚临床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