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新模式

2024-10-26

融资新模式(精选12篇)

融资新模式 篇1

一、SPAC的概念

SPAC, 即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依照字面直译为“特定目标收购公司”, 是近两年来在美国纳斯达克蓬勃兴起的一股风潮。S P A C一般由经验丰富的私募基金经理或者专业投资人作为管理团队发起, 随后在资本市场公开上市募集资金, 利用筹集到的资金, S P A C管理团队寻找有潜力的实业公司并最终与之合并, 完成实业公司上市, 同时实现S P A C股东的投资收益, 实业公司达到上市、融资及套现的目的。

在形式上, S P A C可以看做是一只已经上市的私募基金。与普通私募基金不同的是, S P A C提前解决了上市融资和退出问题。但是它又不同于公开募集, S P A C模式股票私募中一般不组建承销团, 发行人最多只委托主要承销商销售。同时, 发行公司考虑的主要对象是仅限于合格投资者 (Q u a l i f i e d lnstitutiond Buyers, QIBs) 。而且Rulel44a规定, 私募只可以在“合格机构购买者”之间转让证券。

在方式上, S P A C实际上是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 但其不同在于不需要买一个上市的壳, 而是自己造壳, 即首先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公司, 而且这个公司只有现金没有实业资产。

二SPAC上市融资的交易流程

SPAC是继IPO、APO之后更适合国内中小企业的海外融资方式。中国企业利用S P A C在美国上市和融资方式, 与传统的通过IPO在美国上市运作模式和融资方式完全不同。它把直接上是与间接上上市结合起来, 集中直接上市、合并、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及目的于一体, 并优化各个金融产品的特征, 实现直接上市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其整个的交易结构如下图:

整个交易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投资银行作为整个SPAC交易的组织者和股份配售安排者

从SPAC模式的交易结构 (图1) 可以看出, 在融资过程中, 投资银行的第一要务就是帮助目标公司在海外设立一个空壳公司, 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支付巨额现金收购国内项目公司, 成为国内企业的控股母公司, 再用这家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在海外市场上市。同时它还是股权融资S P A C模式的组织者与股份配售的安排人, 以信托形式发行普通股、优先股与期权给市场。投资银行的作用非常重大, 它们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功与否。

2、设立空壳公司。

用S P A C模式上市, 首先必须在美国设立一个特殊目的的‘空头支票公司’, 即空壳公司。设立这个空壳公司的基本条件是有可供收购的资产或公司作为未来并购的对象。

3、寻找并购对象。

S P A C公司最看重是中小企业的增长性, 对行业并没有特别的偏向。寻求的并购目标公司应该是那些资产规模不够大、但又急需资金支持的高成长性企业。S P A C对并购对象的要求如下:

(1) 市场容量。在集中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在分散市场上不明显落后于其竞争对手;拥有核心竞争力, 能够成为业内整合的核心企业。

(2) 管理团队。管理层团队完整、拥有丰富的业内经验;管理体系组织合理, 高层管理人员保持稳定。

(3) 竞争壁垒。资源、技术或市场壁垒将使企业站在竞争的制高点。

(4) 商业模式。拥有获得证明的商业模式、成熟的产品或服务;已经建立并获得证明的、有效的市场渠道。

(5) 经营业绩。两年以上正式经营记录;拥有持续高速发展的能力;已经盈利并具有持续盈利的能力 (倾向于5000万元以上净利润公司) 。

4、用信托形式发行普通股、优先股与期权给市场投资者

有了并购对象, 被投资银行认可之后, 就可以发行股票。这时的发行对象是合格投资者。每股发行价不能低于6美元、上板交易价不能低于5美元。一般来说, 发行的股票占公司股权的20%左右。这里的合格投资者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指机构, 一个是指专业, 即有知识、有经验、有能力判断该项投资风险的投资者。这种投资者一般指基金和机构。一般的个人投资者不允许参与, 因为他很难判断该不该做这项投资。

5、特殊目的公司并购已选定公司或资产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 通过S P A C模式上市的并购必须在18个月内完成。如果18个月内不能完成并购交易并成功发行股票上市交易, 信托基金将被取消。

6、合并后公司转入纳斯达克主板交易

S P A C由于没有实际业务, 不能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 于是, 多数S P A C都在美国的O T C B B市场挂牌交易。不过, SPAC实现与实业公司合并之后, 一般都可以满足转到纳斯达克挂牌交易的条件。

三、选择SPAC融资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SPAC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 但那时恰逢美国出现互联网泡沫, 大量风险投资追逐高科技企业, 上市相对容易, 因此S P A C这种上市方式未成为主流。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 登陆纳斯达克变得不那么容易, SPAC浪潮从2003年开始在美国兴起。据《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报道, 2004年美国只有11只SPAC公开上市, 筹资不到5亿美元, 2005年申请上市的SPAC超过50只, 当年约有一半筹集到了1 2亿美元, 而且像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一流投行也开始介入SPAC。由德意志银行承销的名为Cold Spring Capital的SPAC, 筹资高达1.2亿美元。

在美国OTCBB上市的SPAC中, 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就有Chardan China Acquisition Corp (CCAC) 、China U n i s t o n e A c q u i s i t i o n C o r p (C U A C) 、C h a r d a n N o r t h C h i n a A c q u i s i t i o n C o r p (C N C A C) 、Chardan South China Acquisition Corp (CSCAC) 、Great Wall Acquis i t i o n C o r p (G W A C) 、P a n t h e o n China Acquisition Corp. (磐天中国资本, P C A C) 等。其中, 奥瑞卡就是通过CCAC于2005年11月成功登录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股价从当时的9美元/股开始上涨, 最高时接近18美元/股, 差不多翻了一番。

除此之外, S P A C在融资上还具有以下的优点:

1、时间短。

目标公司与SPAC公司合并后即可私募到资金, 目标公司重组完成后, 约3个月完成合并, 合并后1一3个月完成转板。

2、成本低。

首先, 前期费用较低。无需首次发行股票所需的保荐人顾问费、包销费, 以及递交申请表格时交纳的首次上市费等。其次, 还可以避免新股上市时复杂的财务、法律障碍和较高的“保洁成本”。在对上市业务的审计等方面也要轻松一些。最后, 不需要支付购买壳体的费用。

3、融资能力强。

SPAC模式的壳体公司已上市交易, 并且从合格投资者筹集到资金, 自身无业务但并购目标企业业务明确, 目标公司资产重组达到要求后可转板上市。融资金额平均在300万美元以上, 最高可达近10亿美元。

4、风险小。

SPAC的风险较小, 不必承担收购失败的风险, 也没有壳公司造成的风险。S P A C公司已经募集到资金并且没有业务, 可直接收购完成重组上市。其中最大的改进在于公司上市所需的资金已提前募集到位, 从而实现风险可控。而传统的两种路径——直接上市和借壳上市则将这个最重要且风险最大的步骤放在最后而面临不确定性。

5、政策上的优势。

2006年, 中国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 (10号文) , 其中规定, 特殊目的公司以股权并购境内公司的, 境内公司需向商务部获得特殊目的公司的批准证书, 而该证书只在“一年内有效”。这意味着给境内公司海外上市施加了一个时间限制, 增加了投资者退出的不确定性。10号文的出台, 反而更显出通过SPAC完成海外上市的优势。

但S P A C的弊端也很明显:

1、由于这种交易模式下, 最终成交价是并购双方谈出来的, 所以被并购公司的股份价格会卖得比IPO价格低很多。

2、通过S P A C方式上市不是一劳永逸。通过SPAC方式上市的现金壳公司最先只能在O T C B B上市, 而在收购完成后, 同样也面临着转板的问题。

3、国外公司要并购国内资产, 仍旧需要反向收购的方式, 也就是要通过离岸公司 (在原居住地以外的离岸法域依据该法域的离岸公司法规而注册成立的公司) 方式进行, 这就要受到外管局75号文的限制。由于跨境换股的细则仍没有出台, 所以这方面的操作仍旧不顺畅。不论是哪种海外上市方式, 企业仍旧要注意国内政策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陈霞.SPAC——借壳上市的创新融资方式[J].证券时报.2006

[2]、胡挺.海外股杠融资:SPAC模式及其风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

[3]、范棣.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的第三种形式——SPAC[J].新理财.2006

[4]、赵剑飞.SPAC:纳斯达克另类通道[DB].http://www.otcbb.com.cn/otcbb/spac2.htm.2007

[5]、陈思行.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新通道及现今三大主要路径的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

[6]、陈晓红, 刘剑.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

[7]、Ken Macfadyen.SPAC Invaders[J].Hedge Eunds.2007

融资新模式 篇2

什么是众筹

众筹的定义

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用团购+预购的形式筹钱。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

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项目能不能赚钱不是唯一标准,只要网友喜欢,都可以得到第一笔资金,小本经营者受益最多。

众筹的构成

发起人:有创造能力但缺乏资金的人。

支持者:对筹资者的故事和回报感兴趣的,有能力支持的人。

平台:连接发起人和支持者的互联网终端(国外:Kick starter、IndieGogo 国内:海色网、点名时间、好梦网、点火网、众意网、追梦网、淘梦网)。

宗教众筹平台:须弥山

(一)项目发起人(筹资人)

项目是具有明确目标的、可以完成的且具有具体完成时间的非公益活动,如制作专辑、出版图书或生产某种电子产品。项目不以股权、债券、分红、利息等资金形式作为回报。项目发起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国籍、年龄、银行账户、资质和学历等),拥有对项目100%的自主权,不受控制,完全自主。项目发起人要与中介机构(众筹平台)签订合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项目发起人通常是需要解决资金问题的创意者或小微企业的创业者,但也有个别企业为了加强用户的交流和体验,在实现筹资目标的同时,强化众筹模式的市场调研、产品预售和宣传推广等延伸功能,以项目发起人的身份号召公众(潜在用户)介入产品的研发、试制和推广,以期获得更好的市场响应。

(二)公众(出资人)

公众(出资人)往往是数量庞大的互联网用户,他们利用在线支付方式对自己感兴趣的创意项目进行小额投资,每个出资人都成为了“天使投资人”。公众所投资的项目成功实现后,对于出资人的回报不是资金回报,而可能是一个产品样品,例如一块Pebble手表,也可能是一场演唱会的门票或是一张唱片。

出资人资助创意者的过程就是其消费资金前移的过程,这既提高了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效率,生产出原本依靠传统投融资模式而无法推出的新产品,也满足了出资人作为用户的小众化、细致化和个性化消费需求。

(三)中介机构(众筹平台)

中介机构是众筹平台的搭建者,又是项目发起人的监督者和辅导者,还是出资人的利益维护者。上述多重身份的特征决定了中介机构(众筹平台)的功能复杂、责任重大。

首先,众筹平台要拥有网络技术支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采用虚拟运作的方式,将项目发起人的创意和融资需求信息发布在虚拟空间里,实施这一步骤的前提是在项目上线之前进行细致的实名审核,并且确保项目内容完整、可执行和有价值,确定没有违反项目准则和要求。

其次,在项目筹资成功后要监督、辅导和把控项目的顺利展开。最后,当项目无法执行时,众筹平台有责任和义务督促项目发起人退款给出资人。

众筹的规则

1.每个项目必须设定筹资目标和筹资天数。

2.在设定天数内,达到或者超过目标金额,项目即成功,发起人可获得资金;如果项目筹资失败,那么已获资金全部退还支持者。

3.众筹不是捐款,支持者的所有支持一定要设有相应的回报。

众筹的特征

1.低门槛:无论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只要有想法有创造能力都可以发起项目。

2.多样性:众筹的方向具有多样性,在国内的点名时间网站上的项目类别包括设计、科技、音乐、影视、食品、漫画、出版、游戏、摄影等。

3.依靠大众力量:支持者通常是普通的草根民众,而非公司、企业或是风险投资人。

4.注重创意:发起人必须先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图、成品、策划等)达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过平台的审核,而不单单是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点子。

兴起和发展

众筹最初是艰难奋斗的艺术家们为创作筹措资金的一个手段,现已演变成初创企业和个人为自己的项目争取资金的一个渠道。众筹网站使任何有创意的人都能够向几乎完全陌生的人筹集资金,消除了从传统投资者和机构融资的许多障碍。

众筹的兴起源于美国网站kickstarter,该网站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面对公众筹资,让有创造力的人可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以便使他们的梦想有可能实现。这种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该种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使得融资的来源者不再局限于风投等机构,而可以来源于大众。

众筹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国外已经发展了三年多,业内认为他们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个人力量就能完成,支持者成本比较低,在最初更容易获得支持,第二阶段是技术门槛稍微高的产品。第三阶段则是需要小公司或者多方合作才能实现的产品,这个阶段的项目规模比较大、团队最专业、制作能力最精良,因此也能吸引到最多的资金。

国内的众筹模式开始出现了萌芽,比如于2011年7月上线的点名时间,就是中国最大的众筹网

众筹在中国

国内众筹与国外众筹最大的差别在支持者的保护措施上,国外项目成功了,马上会给项目发钱去执行。国内为了保护支持者,把它分成了两个阶段,会先付50%的资金去启动项目,项目完成后,确定支持者都已经收到回报,才会把剩下的钱交给发起人。

其中,点名时间2011年7月上线,是上线最早的众筹平台,也是国内最大发展最成熟的众筹网络平台。据其公开数据,上线不到两年就已经接到了7000多个项目提案,有近700个项目上线,项目成功率接近50%。截至2013年4月,点名时间是国内众筹单个项目的最高筹资金额50万元的保持者。

众筹在宗教

众筹模式的真正鼻祖是佛祖释迦牟尼。这是一种最原始的众筹模式,释迦牟尼在中华大地上的信徒--和尚僧人们也是如此,中国历史上的各地大小庙宇无不是民众齐心协力、捐钱捐物的众人之功,大家不图金钱回报,而遇到天灾或者饥荒,寺庙道观也成为民众避难之所。

宗教众筹是“众筹”这种互联网筹资形式在宗教界的应用形式,发起人通过在互联网发布宗教项目(实物、法会、公益、香火等等),让网民通过网络对项目进行支持,众筹结束后,由发起人给予相应的回报。宗教众筹的三种具体表现模式有:实物众筹、公益众筹、活动众筹;

目前国内的宗教众筹平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须弥山宗教众筹平台”。

众筹的趋势

1.平台专业化

由于众筹平台希望借力于市场分工,专业的、按产业与项目分类的平台正随着市场分工呈现出来。评价众筹平台表现的是投资回报,而该项表现特别突出的是针对某一种行业或项目的众筹平台,如关注电子游戏、唱片、艺术、房地产、餐饮,时尚、新闻业等。

使自己的服务与众不同是众筹平台选择特定方向的原因之一,该另一重要原因是建立一个特定投资人可以反复投资的平台。决定众筹者投资方向的,并不只是简单宣传活动,他们还会考虑众筹公司是否符合其关注股方向等问题。

2.投资本土化

IAmy Cortese是一位商人兼财经记者,在她2011年出版的《投资本土化》中,对“本土化投资的改革”的兴起,以及众筹集资在其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描述。今年预计这种改革的势头将更加迅猛,其原因正是众筹平台更加专注于本土投资。

距奥巴马总统签署创业企业融资法案(JOBS Act)已有一年之久,但美国证交所(SEC)在立法上却没有对创业融资表现出支持态度。但已经有至少四个州(路易斯安那州、南卡罗来纳州、乔治亚、肯萨斯)允许采取众筹形式进行商业贷款。Reibirth Financial是专营本地投资的众筹平台,提供州内的、基于借贷的众筹融资。虽然该融资对州内所有人开放,但推动融资项目成功的还是从客户群为基础的全面本地支持。

3.企业众筹

大型公司、协会等开始把目光投向众筹集资,探索这一融资方式如何帮助团体提高社会知名度,检验市场,使得创业公司融入市场。这些团体采用众筹融资的好处不仅在于为众筹平台吸引了额外的资金,还将原本由公司内部做出的决定放到民主的决策平台上。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是美国8.5万多名建筑师的代表,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最近,AIA发表了一份对众筹作为民用、商用和公用基础设施融资潜在新来源的报告。普通的融资方式对这种小型企业来说非常难获得,而众筹在为小型项目吸引投资上有着巨大商机,对推动社区支持和为各式各样的基础设施企业融资做出推动作用。

众筹经济发展

由于众筹的社会知名度,以及其联系小型企业方面的作用,包括世界银行和美洲发展银行在内的许多银行和类似机构,都正在寻求通过支持众筹以推动经济发展。

众筹平台,尤其是基于捐赠的众筹和无利息众筹,向来获得慈善企业的支持。小型企业因为其融资需求量非常小,与众筹平台的供给条件非常匹配,个人捐赠或贷款就可能成为成功融资的契机。对这些部门来说,众筹是宏观经济发展升级的先决条件。

美洲发展银行的多边投资基金(MIF)正在开发拉丁美洲众筹的潜在市场,目的在于为较难获得企业融资的小型企业通过众筹获得发展机会。拉丁美洲的众筹产业还在起步阶段,在过去几年中建立了包括Crowdfunder.mx和ldea.me在内的约40个网上平台。太阳能、教育、社区发展是其中最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现场众筹

最后一项局势是融资活动开始仪式活动,或现场融资展示。这一行为不仅能吸引媒体注意,创造巨大的市场机会,还能帮投资者获得网络所不能实现的排他性。现场融资展示在新产品新交易的排他性方面远超在线融资。2014年十月,CrowdfundingRoadmap将举行第二次“全球融资会议和培训”(Global Crowdfunding Convention and Bootcamp),将首次采用现场融资展示的方式,任何人只要走近展台,都能当场参与以捐赠和报酬为基础的众筹活动。此外,如果企业缺席本次活动,或十月后才能落实其计划,Crowdfunding Roadmap将为其提供活动现场大屏幕视屏展示的机会,同时配有二维码,帮助他们吸引潜在的投资者,扩大市场影响力。

常见问题

1.众筹是不是非法融资?

不是。众筹模式从商业和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看,其实是一种团购的形式,和非法集资有本质上的差别,所有的项目不能够以股权或是资金作为回报,项目发起人更不能向支持者许诺任何资金上的收益,必须是以实物、服务或者媒体内容等作为回报,对一个项目的支持属于购买行为,而不是投资行为。

2.众筹成功的关键

1)筹集天数恰到好处:众筹的筹集天应该长到足以形成声势,又短到给未来的投资者带来信心。在国内外众筹网站上,筹资天数为30天的项目最容易成功。

2)目标金额合乎情理:目标金额的设置需要将生产、制造、劳务、包装和物流运输成本考虑在内,然后结合本身的项目设置一个合乎情理的目标。

3)支持者回报设置合理:对支持者的回报要尽可能的价值最大化,并与项目成品或者衍生品相配,而且应该有3-5项不同的回报形式供支持者选择。

4)项目包装:有视频的项目比没有视频的项目多筹得114%的资金。而在国内的项目发起人,大多不具有包装项目能力。

5)定期更新信息:定期进行信息更新,以让支持者进一步参与项目,并鼓励他们向其他潜在支持提及你的项目。

6)鸣谢支持者:给支持者发送电子邮件表示感谢或在您的个人页面中公开答谢他们,会让支持者有被重视的感觉,增加参与的乐趣,这点也常常被国内发起人忽视。

众筹融资模式

上海双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CEO余刚先生友情推荐。

一、众筹的核心逻辑

同其他商业模式一样,众筹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是创造价值。该逻辑性主要表现在层层递进的三个层面:即价值发现、价值匹配和价值获取。

(一)价值发现

明确价值创造的来源,这是对机会识别的延伸。通过可行性分析,企业所认定的创新产品、技术或服务只是创业的手段,是否最终盈利取决于是否拥有顾客。在对创业机会、创新产品和技术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顾客的价值存在,确定价值主题,这是众筹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环节。若绕开价值发现的思维过程,就会陷入“供给决定需求”片面思维和错误逻辑。

当前,大众力量推动商业已成为了一种趋势,商业民主化的后果是“草根”公众投资人将更多地介入个人或企业的创业过程,他们渴望成为该过程的参与者甚至主导者,而不再只是旁观者。而富有创造力的创业者们的融资需求迫切,想绕开中间商的盘剥并更多地与大众接触,但又缺乏推广渠道。

即,公众投资者存在投资需求,而创业者存在融资需求和寻找价值观的认同,发现并能满足双方需求的正是像Kickstarter这样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宣传视频的拍摄、微博以及与其他社交网站的对接)在创业者和大众之间搭建桥梁的众筹平台。

(二)价值匹配

明确合作伙伴,实现价值创造。众筹平台不可能拥有满足顾客需求的所有资源和能力,即使亲自打造和构建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和能力,也常常面临很高的成本和风险。因此,为了在机会窗口内取得先发优势,并最大限度控制风险和成本,众筹平台往往要和其他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以使其商业模式有效运作。

众筹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项目审核、平台搭建、营销推广、产品包装和销售渠道等。众筹平台应围绕其所掌握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开展业务才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改善市场进入速度,并最终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如,众筹平台可以将核实发起人身份、调查完成项目能力、制作推广计划、网站设计和维护等专业性和独特性较高的环节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开展,并提供差异化服务,把对构建竞争优势不太重要的其他业务外包给合作伙伴,与合作伙伴实现资源、要素和竞争力的优势互补,从而降低总成本、增加超额利润并提高企业的敏捷性和柔韧性,最终建立以众筹平台为中心的价值网络。

(三)价值获取

制定竞争策略,占有创新价值。这是价值创造的目标,是众筹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之一,也是众筹平台能够生存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一些众筹平台是众筹商业模式的开拓者,但并不是创新利益的占有者,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忽视了对创新价值的获取。

价值获取的途径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众筹平台要担当价值链中的核心角色。价值链中的每项价值活动的增值空间都是不同的,众筹平台若能通过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占有增值空间较大的价值活动(具有核心竞争力且难以被模仿和复制的价值活动),也就占有了整个价值链价值创造的较大比例,这直接影响到创新价值的获取。

其二是众筹平台要设计难以复制的商业模式并对商业模式的细节采取最大程度的保密。这要求众筹平台尽可能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设计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组织结构,组织高效标准化的团队,实现优秀的成本控制。

二、众筹商业模式的优势

(一)可以降低融资门槛,有效促进微创业

微创业,是指使用微小的成本,以微平台或网络平台为重要载体,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意开发的创业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可批量复制、投资微小、产生效益快。微创业是缓解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是,在目前金融管制的大背景下,民间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阻碍了微创业的发展,而众筹是一种更大众化的融资方式,它为微创业者提供了获得成本更低的、更快捷的资金的可能,可以很好地解决“融资难”问题。项目发起人通过众筹平台把大众的微小资金汇集,以获得从事某项创业活动的资金,突破了传统融资模式的束缚,每个投资人也可以参与项目的策划、咨询、管理与运营。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投资人不受地区、职业和年龄等限制,只要具有一定的资金能力、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即可。这种依托众筹平台的微创业活动在实现了“众人集资、集思广益、风险共担”的众筹理念的同时,也积累了经验和人脉。

(二)可以激发“草根”创新,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

众筹模式不仅是一种投融资活动,还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激发“草根”创新。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和商业民主化进程决定了“草根”创新时代的到来,每个人(文艺、科技人才等)都可以发挥自身的创新与研发能力,并借助社会资源把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产品。

众筹模式为每个“草根”创新者(即项目发起人)提供了获取资金、市场和人脉等重要资源的平台,而不同的投资人因为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以及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可以直接对项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项目发起人会对此认真评估并进一步完善方案。双方的互动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这种注重用户交流和体验的行为类似于“大规模定制”行为,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市场风险。

中国的众筹模式

一、3W咖啡众筹模式

3W咖啡采用的就是众筹模式,向社会公众进行资金募集,每个人10股,每股6000元,相当于一个人6万。因为3W股东招募时,恰逢微博的爆发式增长期,很多知名人士热衷于玩微博,而3W又主要是通过微博招募原始股东,很多人并不特别在意6万元钱,花点小钱成为一个咖啡馆的股东,可以结交更多人脉,进行业务交流,未尝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很快,3W咖啡汇集了一大帮知名投资人、创业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包括沈南鹏、徐小平、曾李青等数百位知名人士,股东阵容堪称华丽,3W以咖啡为载体,不断扩大社交圈、塑造孵化器和传递创业智慧的运营模式逐渐形成。

2012年央视更是对之进行了报道,此举引爆了3W咖啡的行业影响力,也助推3W走上了连锁运营模式。短短几年,3W创始人许单单塑造出了一个知名的跨界品牌,开创了咖啡馆的创新,完美演绎了众筹模式。既然众筹模式有多种顾虑和一定的法律风险,为什么3W咖啡能够成功。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3W的成功也道出了中国特色众筹模式的关键。在体制缺失的情况下,优先建立游戏规则。在信任不成熟的条件中,基于人脉圈和人际圈进行扩散。

3W的游戏规则很简单,首先是股东的条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3W的股东,换言之,不是你有6万就可以参与投资的,股东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强调顶级的圈子,那一定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股东要是有头有脸的人,能够相互吸引,大家都能够并且愿意遵照游戏规则。基于选择标准,6万对于这些人来说,可真是芝麻大点的小钱,可以忽略不计,既然可以忽略不计,也就不会有什么退股纠纷之类的风险。

其次是基于熟人或名人交际圈。3W的股东具有相互吸引力,沈南鹏、徐小平、曾李青来了,可以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就希望加入。互联网创业者来了,更多投资人也期望进入这个圈子。所以,3W的众筹参与者基本上是围绕着强链接、熟人或名人交际圈进行扩散的。这就无形中建立一种信任场。这个恰恰是其他普通的众筹模式最为缺乏的。缺乏信任场,单凭兴趣场,最后一定的筹钱时不给力,给钱后不放心,最后你做的也不会安心。

最后是股东的价值。3W在创立之初就承诺给股东的价值回报,但这里面淡化了金钱回报。众所周知,开咖啡馆,赚钱也是微利。想要靠6万股本分红,几乎是希望渺茫。3W聪明在于提供了一个基于圈子的价值。换言之,3W为众筹的对象提供金钱不能够提供的人脉价值、投资机会、交流价值、社交价值、聚会场所等,这些是这些众筹参与者看重的。

二、中国众筹模式成功的要素

通过3W众筹模式成功要素我们可以探究这种模式要在中国扎根并顺利成长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1.形成众筹的参与者标准

如果没有门槛、没有要求的众筹,最后很可能因吸纳了不符合群体主流价值认同的乌合之众,并把生意或活动搅得乌烟瘴气。众筹模式并不是参与者越多越好,而是合适的参与者越多越好。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标准,才会形成过滤效应,产生稀缺价值,才会有更多志趣相投的人加入进来;

2.融入强链接或强化弱链接

因为很多众筹都是基于互联网进行开展的,而互联网目前欠缺信任基础。为了解决信任难题,保障众筹的推进,应该引入强链接,通过引入信任关系来提升众筹参与群体的信任基础。就如同海底捞很多员工都认同企业文化,不会犯一些基本的低级错误一样,尽管他们大多数人都来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也缺乏相应的教育,但是他们很多是老乡、家庭成员或亲属关系,这无形中就导入了宗法关系,让你置身于一个道德环境,很少有人会做逾矩之事。当然,导入强链接需要召集人有一定的人脉影响力,或者本身项目具备人脉引爆力。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强化了弱链接。即建立信任体制。此时,你的承诺是什么,让参与者看得见摸得着的法则是什么,有没有信任背书,这些都有助于强化欠缺信任基础的弱链接。

3.建立价值保障体系

众筹模式在于发动公众的力量,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众人拾柴火焰高。但要吸引众人的参与并乐意把钱委托给招募者。一定要发起人建立价值保障体系。这种价值保障并不一定是金钱。也可以独特的价值服务、尊享的荣誉、特别的体验机会等非物质增值激励。这些价值承诺必须是白纸黑字写下来,并要持续坚守承诺。如果有信任基础或机制,你的承诺建立在你以往信誉的基础上,这种承诺本身就有号召力。如果缺乏相应的信任基础,你还要约法三章为你的价值承诺保驾护航。

民生银行探索地产融资新模式 篇3

“汇富富华金宝大厦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由民生银行联合富华国际集团、招商证券、博时资本、华宝信托及奋迅律师事务所共同推出的创新产品。其基础资产是以地处北京王府井商圈的金宝大厦办公楼为抵押、以物业未来13年租金净收入为还款来源的商业地产按揭贷款。该产品由民生银行牵头承担财务顾问、统筹协调及产品销售工作,招商证券承担了项目的方案设计及监管沟通工作,博时资本承担了专项计划管理工作,并由华宝信托、奋迅律师事务所和联合信用评级公司等机构提供专业支持。

CMBS是标准化资产证券化的—种极为重要的模式。它将传统的商业地产按揭贷款通过结构化手段与证券化过程,包装成债券形式向投资者发行,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首先,CMBS突破了传统的银行贷款限制,并有实际基础资产抵押支持。通过结构化处理未来现金流,CMBS可以获得比资产原始权益人本身更高的信用等级,且带来更低的融资成本。

其次,CMBS保留了对资产的所有权,因此享有未来地产的价值升值空间。在房地产行业层面,CMBS为大量持有商业不动产的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有利于这些企业盘活存量,快速回笼资金,保障了企业的持续高速成长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资本市场层面,CMBS建立了一条持有大量商业不动产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新通道,从而促进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蓬勃发展,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此外,对机构投资者来说,CMBS也丰富了国内资本市场产品种类,为机构投资者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创造了条件,从而极大地促进机构投资者的稳定发展。

当前来看,受监管法规和税收政策影响,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尚需时日才会出现突破性的变化。相比之下,CMBS是国内商业地产行业里更具实操性、复制性、标准化的证券化产品。对商业地产商来说,CMBS建立了一条商业地产商进入资本市场的新通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保障了企业的持续高速成长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对银行来说,CMBS为银行体系盘活信贷存量、做大信贷增量的又一新产品。对机构投资者来讲,CMBS丰富了国内资本市场产品种类,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长期稳定安全且收益相对较高的证券投资品种。

作为富华集团参与资本市场第一单,“汇富富华金宝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得到了民生银行的大力支持。该资产证券化产品盘活了富华集团现有存量资产,优化了集团负债结构,为集团商业板块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也为集团未来对接资本市场提供了经验和动力。

融资新模式 篇4

关键词:公路运输企业,融资模式,班线融资

公路运输企业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构成的重要部分, 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旅客和货物运输的任务, 随着公路运输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 我国公路客货运输取得飞速的发展。“十一五”期间, 我们国家对于发展交通运输业表现出了坚强决心, 巨额资金的投入为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二五”期间, 国家对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也为交通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2年, 我国公路客运量达到354.3亿人次, 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8%, 旅客周转量为18, 468.44亿人公里, 同比增长10.2%;另外, 公路货运量达到322.13亿吨, 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4.2%, 货物周转量达到59, 992.01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16.8%。但是, 公路运输企业作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主要参与者, 一方面, 其生产经营的扩大, 尤其是在新建站房和运输车辆的更新方面, 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发展农村客运, 特别是农村客运网络的开发和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来支撑。如何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来筹集更多的资金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成为了公路运输企业目前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融资不仅是一个企业成立的前提, 而且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是企业财务战略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融资方式的选择作为融资过程的关键一环, 必须得到每个企业的高度重视。通过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不仅可以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矛盾, 又可降低融资成本, 不仅可以减少财务风险, 又可提高资金收益率, 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 传统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贷款、国家补助和企业自筹等, 而新形势下金融市场对金融机构和企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创新融资模式也日显重要。

一、公路运输企业筹融资渠道分析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来说, 资金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失去了资金的支撑, 公路运输企业就失去了在公路上自由行走的砝码, 也不可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 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并不断转变管理模式, 积极开拓筹融资渠道, 为企业的发展储备更多的“动力原料”。从目前公路运输企业的融资方式来看,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 贷款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是公司运输企业进行筹资时最先考虑的、最为成熟的, 也是最为简单的筹资方式。向金融机构借款, 资金到位快, 使用成本低, 并且借款产生的利息费用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是, 对于信誉水平非常高的企业可以通过信用的方式从金融机构借款筹集资金, 大多数企业均需要采用抵押的方式获取融资。

(二) 企业自筹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 企业自行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两种, 即权益类筹资和债务性筹资。权益类筹资主要指企业吸收所有者投资和发行股票进行的股权融资, 还包括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以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和资产处置收益。通过股权融资, 公司不仅扩大了公司知名度, 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而且公司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将企业的股份进行转让, 分散企业所有者面临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公司没有还款和利息支付压力。

公路运输企业债务融资主要指企业以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方式进行的资金筹集。

1. 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是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相对股票融资而言, 融资成本较低, 并且利息在所得税之前扣除。“十二五”规划纲要和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鼓励金融创新, 提高直接债务融资比重, 这为企业进行债券融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 债券融资也日臻成熟。但是, 债券发行的限制性条件较多, 并且筹资额度有限。

2. 融资租赁

对于交通运输企业而言, 公司相当比重的资金投入到了车辆的购买和维修上, 而通过融资租赁, 企业以租赁代替购买, 节省了大量的车辆购买资金, 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盘活了企业资金, 为公路运输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 以融资租赁方式获取的资金成本较高, 并且固定的租金支付成为了公司较重的财务负担。

3. 国家补助

交通运输行业提供的公路运输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基础支撑和先导的作用, 故其在发展的同时, 不仅需要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更需要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国家财政也应该加大对公路运输企业的补贴, 如燃油税补贴或车辆购置补贴等;或直接通过财政拨款, 加强与公路交通运输企业在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或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或递延等方式间接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公路运输企业筹融资新模式——班线融资

传统的融资方式, 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并且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筹融资的主要模式。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快速变化, 原有的融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在多元化的企业模式的需要, 公司及金融企业应不断加强融资方式创新, 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方法和渠道。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 可以通过客运班线进行融资。客运班线融资是指公司以其依法获得的对客运线路的经营权为抵押, 向金融机构借款来实现融资目的的筹资方式。2012年以来, 由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吃紧, 很多投资项目难以获得政府资本金的支持, 而信托贷款由于在定价、放款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高度灵活性而出现急增的情况。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 可尝试以客运班线经营权为抵押进行信托贷款。信托贷款是指受托人接受委托人的资金委托, 按照委托人指定的对象、用途、期限、金额与利率发放贷款, 并负责到期收回贷款本息的一项金融业务。由于信托公司在企业资信与资金管理方面相比银行具有明显优势, 加强与信托公司的合作成为信托贷款的主流。就交通运输企业的班线融资而言, 以单一信托产品为例设计的融资模式如下:

该融资模式的实质内容如下:

银行通过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发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或采用银行资金、投资于券商设立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 该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与包括债券、信托计划在内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

通过协议安排和银行指令, 由证券公司将券商定向管理计划投资于##信托设立的《##公司财产 (权利) 收益权单一资金信托》, 信托计划拟以所募集的信托资金向XX公路运输企业受让某一客运班线经营权, 所融资金用于该客运班线的运营, 信托期限##年, 信托规模##亿元, 项目总融资成本为##。

XX公司在融资时要以客运班线为抵押, 同时提供连带责任抵押物担保。

在信托到期日, XX信托将专项资金监管账户中的资金支付信托到期本金##亿元及信托收益;##信托在清算信托后, 向券商资产管理计划分配本金及信托收益, 当银行收到券商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本金及收益后, 银行分配理财产品项下的投资者本金及收益, 完成整体融资交易。

信托贷款不仅可以采用银证信三方合作的模式, 也可以由信托公司通过集合理财产品来实现资金的融通, 不管具体的应用哪种方式, 以客运班线进行的融资的模式是可行的。但是, 目前信托贷款的融资成本较高, 企业在进行选择的时候需持谨慎态度。

三、结束语

本文就公路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贷款、企业自筹和国家补助进行简要分析后, 提出新形势下公路运输企业融资新模式——班线融资。通过银证信三方合作的融资模式来例证说明了班线融资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辉.谈公路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科技纵横, 2010 (21) :267.

[2]王胜海.浅议公路运输企业的经营观念创新[J].交通企业管理, 2010 (9) :20-21.

[3]陈子阳, 金奈桦.浅谈加速公路运输业向物流的发展和融合[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33) :327-328.

[4]卫志东.论公路运输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市场, 2010 (49) :150.

[5]樊梦欣.基于SWOT分析的公路运输企业竞争战略选择[J].交通企业管理, 2012, 27 (7) :21-24.

融资新模式 篇5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行棚户区改造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形势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原有的棚户区改造融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为解决棚户区改造融资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在融资模式上做出突破和创新。本文结合目前棚户区改造的现状,并对当下棚户区改造所采用融资的模式进行分析,借鉴国外棚户区改造融资经验,对我国融资模式提出创新建议。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 融资模式 改进

棚户区改造是党和政府实施的重大战略举措。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有效实施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改革步伐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力工具,体现了现阶段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城镇人口住在棚户区中,棚户区改造的任务相当繁重。2016年棚户区改造任务为600万套,比2015年增加了100多万套,如果按每一户60万元来计算,那么建设总成本高达36000亿元,这还没有把项目前期的土地整理费和项目后期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囊括进去,如果再加上这些费用,那么建设成本就会多出更多。面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新常态”环境下,为棚户区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常态下棚户区改造主要融资模式分析

我国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模式在依托本国实际的发展情况下,逐步形成了商业银行贷款、开发性金融、公积金贷款、债券、股权、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以及PPP等多种模式并存的现状。在实际的操作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贷款融资模式

贷款融资模式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和公积金贷款两种形式。这类模式是通过向不同金融机构或者主体申请贷款融资获得棚户区改造的项目资金。

1、商业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贷款融资模式是指棚户区项目承建企业或项目公司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

2、住房公积金贷款

住房公积金贷款模式是扩大棚户区改造资金来源和提高公积金资金使用效率的融资模式。

公积金贷款的运作模式与商业银行模式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公积金管理中心并不自行发放贷款,只是提供贷款资金,委托商业银行贷款给承建企业。

(二)债务工具直接融资模式

包括企业债、公司债、项目收益债、中期票据等融资模式。直接债务融资模式由承建棚户区改造项目的企业或者项目公司通过发行各类融资债务工具来获得资金。融资企业和出资人通过债务工具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务关系到期后融资企业向出资人支付本息。

债券融资模式。债券融资是指由承建企业或者项目公司授权代理机构,发行各类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的融资模式。棚户区项目融资运用的主要有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

(三)股权融资模式

包括股权融资模式和产业基金融资模式。出资人通过收购融资企业股权方式向企业和项目注入资金,然后通过转让股权、股票涨价回购以及企业分红等途径获取投资回报。承包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单位或企业通过出让单位或企业的项目所有权以及质押股票股权等形式,获得资金涌入,为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资金周转。承包单位或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无须还本付息,但要向新股东即出资人分享企业利润。

(四)非传统融资模式

1、信托计划融资模式

信托计划融资模式,是指承建企业或者项目公司借助信托公司获得融?Y的模式。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募集资金,然后以信托贷款或者股权投资等方式将资金注入项目企业,待项目产生收益后收回信托资金和收益退出企业或项目。棚户区项目拿地成本较低,大多采取“回迁房+商品房”的模式,后期有较充足的现金流偿还信托本息,与信托产品能较好融合,因此,2011年以来发行的保障房信托集中在棚户区改造项目。

2、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模式,是指项目由地方政府或者是政府主管部门按照PPP管理的相关制度流程,履行完整、合法有效的操作手续,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的主体是社会资本项目公司或者是与政府共同成立的项目公司,社会资本通过项目自身的利益以及政府约定的财政补贴,对其投资资本进行回收,并获取合法利益的模式。

二、各种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贷款融资模式审批便捷、手续简单,应用最广。贷款融资模式较其他各类融资模式的优点在于审批便捷、手续简单,只要满足商业银行贷款条件即可申请贷款融资,不需要额外的行政审批环节。因此,贷款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多和最广的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

股权融资门槛较高。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融资规模大,而且承包单位或企业通过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无须还本付息。但是股权融资对融资项目资格条件的限制比较多,不仅要考察融资项目是否能获得稳定的收益,而且股权融资只能适用于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对一些项目回报利润较低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上不具备股权融资的资格。

债务融资受政策限制较多。棚户区改造利用债务融资受两方面制约:一是融资项目的资本金约束。二是可覆盖债务本息的项目现金流。在这两方面的约束条下,不同的融资方式都有各自的缺陷。商业银行对项目进行贷款必须是在有稳定的利润收入的前提下才予以贷款,这样就会对一些盈利较低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约束就比较大。此外,债务融资很容易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如果国家实施减少货币发行的政策,那么棚户区改造项目就很难从银行中获得贷款,项目就会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顺利开展。

非传统融资方式风险较大。对于信托、理财、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存在融资透明度和规范性问题,难以有效监管,对银行体系造成潜在风险。另外,这些方式只适合于经营性的、收益比较高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因此,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总体来看,提供无偿服务的项目由于缺乏资金流入而不能形成稳定的现金流,其融资渠道不畅通,另外国发〔2010〕19号文、财预〔2012〕463号文等对公益性项目融资资格条件进行了严格限制。因此,上述融资方式由于各自的弊端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对于有较高投资利润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运用多元化渠道进行融资可以积极考虑采用PPP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与有实力、有经验、有资源、有品牌的社会资本开展合作,通过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原则,来实施开发区内的土地一级开发,不断提升区域开发品质。

三、新常态下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改进措施

国外在棚户区改造融资方面的经验与我国相比更加成熟。国外在进行棚户区改造融资时更注意注意发挥政府的补贴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融入,同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以占据更广阔的市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就已经开始推行保障房建设市场化,美国政府以税收优惠、开发维修资金投入以及利息抵税等政策为开发商提供资金补贴,而且规定开发商可以按照市场利率从私人银行贷款,但是只需要1%的利息,其中的差额部分全部由政府来补贴。政府直接补贴、优惠税收、贷款贴息的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各类社会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弥补了棚户区改造资金缺口,强大的资金支持更有利于新常态下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的科学选择能促进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推进我国惠民工程的有效实施。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的新常态下,不断改进棚户区改造融资方式以顺应现实发展的需要是目前我国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应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我国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为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开发银行党校课题组,郭彦军.“新常态”下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探讨[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5,(04):56-60

[2]余洋.新常态下棚户区改造融资模式简析[J].时代金融,2016,(21):275

融资新模式 篇6

【关键词】新常态 高校融资 困境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31-02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式培养到普及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趋势,特色建设、信息化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内涵夯实建设、应用型转型升级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又一轮新的建设浪潮。建设离不开资金,由于财政拨款不能用于基本建设,大多数高校靠向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融资筹措建设资金,资金缺口大的问题更加凸显,融资难成为各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老、少、边后发展地区和西部地区高校情况尤为严重。

一、高校面临融资的困境

(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财政支持乏力。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地域优势、国家对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等,使地区差距逐步扩大,这也是改革开放后历届政府积极致力于解决的全局性问题。近十年来,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西部地区在税收政策和财政方面优惠政策,西部地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西部地区各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财政收入也存在着差异,西部地区财政支持教育乏力成为不争的事实。观念落后、投入不足、僧多粥少,各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省级财政在有限的资金额度内,既要提高教育的毛入学率,又要保证以本省“211”院校资金需求为主,因此,地方院校得到的财政补贴少之又少,发展遭遇瓶颈。

(二)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高校贷款难。工、农、建、中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贷款条件门槛高,主要向“985”、“211”学校和老本科学校倾斜。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类院校很难得到支持。此外,高校作为一个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事业单位,它的收入主要来源是三个渠道:国家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科研和社会服务。本科院校和高职类院校正常经费都十分紧张,能做到收支平衡的学校寥寥无几,资金节余多为科研项目。根据国家财政改革的要求,从2008年起全国各高校普遍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零余额账户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高校节余存款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

(三)国家化债工程难解高校资金短缺燃眉之急。2009年国家为化解高校债务实行了化债工程,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划定高校2009年底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化债依据,中西部地区中央奖励补贴45%。但对于背上沉重债务的高校并没有真正减轻负担。还有一些后发展地区的高校因土地和规划等问题,银行债务基本发生在2009年以后,错失化债良机,未能赶上2009年国家化债工程享受到国家的化债优惠政策,到现在是负债累累,困难重重,发展受到严重的束缚。

(四)社会融资政策缺乏依据。2012年国家财政部 、发改委 、人民银行 、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根据文件精神,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不得擅自利用政府平台采取(BT)模式融资。基于高校的事业性质,在BOT、BT、PPP等融资方式上,都受到限制。前几年一些高校在学生宿舍的建设上采用了(BT)融资方式,结果又出现了税务机关要求高校补纳营业税及附加的情况,加大了学校的负担,增加了融资成本。

二、高校融资模式探索

高校肩负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

(一)积极加大财政投入、缓解高校债压力。高校要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积极适应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形势下,认真研究好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目标的措施和相关政策,积极寻求国家财政支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从而减轻负债压力和改善高校经费不足现状,以利于高校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化债力度,支持高校改革发展。高校要研究和紧跟中央财政改革三步走的节奏,当前应该重点关注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清理,关注地方财政扶持经济发展的改革方式,关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改革措施。在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清理中,积极申请列入政府债务清理总盘子中,从财政预算中安排化债资金,分期分批帮助高校化解银行贷款债务,使高校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轻装上阵。

(三)给予高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项目上的税收优惠政策。当前高校要抓住国家推动“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机遇,积极参与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实施,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同时,地方财政也应考虑减免高校因改、扩、新建而进行的基建项目的报建费、项目可研论证评审费等前期费用。鼓励高校科研项目孵化和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支持高校创办信息产业、节能低碳项目,旅游文化项目等,给予高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四)加强校银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共赢局面。银行有资金,高校有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在培训、信用卡使用等方面与银行开展广泛的合作,提高除贷款利息外的附加值,吸引金融业的关注,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赢局面。

(五)积极探索资源整合资产置换,减轻高校扩建土地购买成本。有的高校旧址在闹市区,发展空间受阻,可通过土地资源的置换整合,搬迁到郊区以小换大,从而缓解资金压力。

(六)积极开展融资租赁,发挥其高效便捷的作用。融资租赁手续简便灵活,被称为“第二金融工具”。近年来,在中央“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导下,商业银行收紧了信贷规模,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已经成为高校融资的另一个渠道。它较之银行贷款手续更加简便,使用更加灵活,同时没有银行项目贷款在使用上所附加的限制性要求,更适用于高校教学设备新增和更新方面资金需求,受到高校的普遍欢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和引导,防范由此引发的风险。

(七)校企深度合作,是高校融资的新思路。校企合作不是新课题,但是,要做到真正深度合作、实质性的合作,则是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尝试。要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有特色的现代应用技术型大学,就要建立与产业发展深度互动、校企共赢的合作机制,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逐渐发展到共建专业、共建基地、共建师资等深度合作,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创新的目标。目前国内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主要有:由企业投入设备、原料和技术等共建基地,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共建专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近几年来这种合作方式在高职类院校已经开展,并取得显著效果。此外,民营资本的引入,合作办学,改善办学条件等方式也有成功的案例,校企深度合作从另一个方面达到了融资效果。

(八)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可以减轻高校投资负担。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教育部提出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社会提供服务、政府履行职责、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规范管理、部门依法监督”。高校后勤社会化可以减轻高校在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服务项目建设方面的投资压力,同时可达到行业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三、建立高校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一)做好学校发展规划,避免盲目发展。要做好高校融资风险防范,首先就是做好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直属高校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精神,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地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总体规划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避免盲目上项目,从源头上做好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总规划,避免盲目融资而产生的风险。

(二)做好银行贷款额度预算安排、实行合理负担。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发展规划,学费收入情况,以及在不影响教职工生活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的前提下,做好资金需求预算,在资金的类别上做好安排,比如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校企合作项目,以及财政专项支持各占比多少。此外,在贷款的期限上做好长、中、短各期的衔接,同时做好风险预案,做好还本付息的准备,防止出现还款集中期资金断链的情况,实行债务合理负担。

(三)研究谈判技巧、争取利率优惠支持。高校是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不是营利企业,所贷款项基本上是用于校舍、场馆的改、扩、新建,用于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因此,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且高校收费由政府审批,不得乱收费和超审批收费。由于高校环境单纯,财务人员往往在与金融机构谈判上技巧略显不足,很多学校在急需资金“救急”时遭遇银行高息贷款。因此,高校财务人员要认真研究金融政策,了解银行的办事规程和信贷政策,熟悉谈判技巧,争取银行给予贷款基准利率的优惠支持,减轻贷款利息负担。

(四)控制融资风险要打“组合拳”,构建融资风险防控体系。做好融资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要做好资金需求的总预算,做好项目投资期回收年限的测算,做好还本付息的测算,研究比较各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和优惠政策,寻求最佳合作银行;研究比较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综合分析各种不利因素,做好风险预案。事中,要做好资金需求年度预算,把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与年度资金预算紧密结合,严格执行年度预算,做好还本付息,认真执行项目支出绩效考评制度。同时,要做好建设项目预算跟踪服务,防止项目超规模、超预算支出,防止资金断链。事后,要做好项目的决算工作,综合评价项目的效益,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管理水平。

(五)强化融资工作的会计监督,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专业作用。要建立以总会计师为首的高校融资风险防范责任制。高校总会计师肩负着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使命,是高校财务会计系统和内部控制的把关人,也是高校资金和资源调配的第一把关人。要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专业化管理作用,尊重总会计师提出的融资预算、还本付息计划、融资预警方案,同时实行融资风险问责制度,实行责任和权利对等。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在融资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这对提高融资管理水平、防控融资风险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勇,周雪莹,代成雷.浅谈融资租赁在高校融资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2(1)

[2]宿辉.中国大陆地区实行BT项目的法律障碍及规制[J].建筑经济,2015(2)

【作者简介】李建林(1958-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总会计师,高级经济师,广西会计拔尖人才(高校班)培养对象,广西会计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全国高职院校会计分会常务理事。

新时期企业债券融资创新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企业,债券融资,条件,市场化,资本运作

引言

企业债券主要是指按照《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 按照一定的程序向市场上的投资者发行的按约归还投资者本金以及利的债权债务凭证。作为现阶段企业直接融资的形式之一, 债券融资需要企业自发的在市场上开展融资活动, 而且债券的借贷双方具有直接对应的关系。近年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渠道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凸显, 不仅造成企业融资以及资本运作困难,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十分不利。因此, 规范企业债券融资管理,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以及资本运作管理, 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 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债券融资作用分析

企业债券融资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通过债券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与股票融资不同的是通过债券融资企业的负债利息是需要计入成本的, 需要在税前利润中将这一部分利息成本扣除, 因而可以降低企业的缴税基数, 降低企业的税费支出, 从而减小企业在融资上的成本投入。

(二) 债券融资可以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优化决策体系。

通过债券融资对于企业的发展经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如果企业的经营措施不当, 极易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因而债券融资可以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者慎重决策, 也有助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体系。

(三) 通过债券融资可以确保对于避免分散企业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

由于债券融资的模式为投资者按时回收自己的本金以及利息, 而并没有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管理的权利, 因而可以避免企业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分散, 有利于集中精力实施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

(四) 债券融资管理可以动态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发行债券之后, 可以通过企业债务与企业的总资产比值即企业的负债比例这一指标, 及时的监控企业的经营管理, 并有计划地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分析, 因而有助于避免企业资本运作风险的发生。

二、企业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

根据《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以及《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 企业发型债券融资应当遵循以下基本条件:

(一) 根据公司的性质不同对于企业的净资产也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规定股份有效公司发行债券融资其净资产必须高于3000万, 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是其他类型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其净资产不少于6000万。

(二) 企业的累计债券余额, 应该在企业的净资产40%以下。

(三) 企业最近连续三年的净利润, 即企业的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 能够满足企业支付债券融资一年利息的要求。

(四) 企业债券融资筹得资金的应该主要集中在投资国家所倡导的产业领域, 而且必须具备各种齐全的资金使用以及监督管理手续制度。

(五) 企业债券融资的利率水平企业可以结合市场情况自行制定, 但是必须在国家管理部门限定的利率水平内。

三、企业债券融资管理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企业债券管理发展迅速, 对于缓解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制约了我国企业债券融资顺利开展。综合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在债券融资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债券发行审批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根据我国《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 我国企业的债券融资采取的是一事一议的审批制度, 因而对于债券发行企业具有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的债券发行额度也有着明确的限制, 因此这就导致企业的债券融资规模较小, 企业也难以通过债券融资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二) 债券融资利率的规定导致企业的债券融资缺乏优势。

当前我国要求企业债券融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40%, 债券利率相对金融市场上的其他投资理财产品盈利能力较低, 导致部分投资者转而选择其他金融资金理财产品。

(三) 企业债券结构设置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债券融资迅速发展, 对于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企业整体债券融资能力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债券发行额占国债发行额的比例仍然较低。而且企业的债券种类形式较为单一, 大多为普通企业债券以及少量的可转换债券两种形式。而且由于企业债券大多采用了固定期限以及固定利率的形式, 浮动利率的企业债券比例较小, 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积极性, 制约了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四) 对于企业债券融资行为缺乏完善的行业监督管理。

由于我国的金融基础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因此对于企业的债券融资行为也缺乏有效地监管, 特别是国家针对企业的债券融资行为缺少有针对性的行业监管法律以及监管政策体系, 导致企业的债券市场相当混乱, 甚至部分企业在债券融资管理中存在着过期不兑现的问题, 这对于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四、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管理完善措施研究

(一) 进一步简化企业债券融资审核程序, 由于当前我国为了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对于企业的债券融资管理相对较为严格, 这不仅提高了企业开展债券融资的成本, 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债券融资的额度, 导致部分企业采取股权或者是其他类的融资方式。

因此, 相关管理部门对于企业的债券融资行为应当制定相应优惠政策, 通过个性企业的债券资融资审批流程, 降低企业债券融资的准入门槛, 以提高企业债券融资对于市场投资者的吸引力, 提高企业债券融资的规模与质量。

(二) 结合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调整企业的债券融资额度。

为了缓解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小的问题, 金融管理部门应该针对企业的发展经营情况以及资金管理状况, 建立企业的信用体系, 对于企业经营业绩优良以及管理能力较高的企业, 可以适当提高其债券融资额度, 满足企业经营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

(三) 完善企业债券融资的准入制度。

解决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管理困难的根本途径便是优化我国企业债券融资的准入制度, 对于不同情况的企业制定不同的债券融资管理策略。对于企业负债率较低而且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 应该限制其进入金融市场开展债券融资。对于企业业绩较好而且在新兴产业方面需要扩大经营的企业, 则应该积极为其开展债券融资提供帮扶政策, 促进其在债券融资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 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债券融资监管体系。

首先, 国家金融市场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现有的证券法规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债券融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指导政策, 为企业债券融资的管理同完备的法律依据。其次, 应该在债券融资监管体系上, 结合企业债券市场的特点, 并根据不同企业债券的发行以及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多发因素, 对企业的债券融资形成动态的控制管理。第三, 应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金融债券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完善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以及信息披露管理, 并构建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为企业的债券融资管理提供运作管理基础。

(五) 完善企业债券融资的市场化运作, 提高企业债券的流动性。

企业债券融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债券的市场化运作管理水平,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债券融资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的推进企业的债券融资的市场化运作, 并通过提高债券的流动性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完善。首先,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放宽债券买卖限制管理, 建立双边报价以及自助交易的债券买卖方式。其次, 应该针对企业的债券托管建立统一托管以及结算制度, 通过提高市场的参与决策选择权, 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第三, 则是通过建立开放的债券交易平台, 将债券作为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 解决企业债券的流通问题, 为企业债券交易双方提供便捷快速地交易平台。

五、结语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 债券在融资在企业的资本融资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提升, 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因此, 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充分明确债券融资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总结当前在债券融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优化治理结构, 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以及实现多元化的债券品种形式, 提高企业的债券融资水平, 实现新时期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华, 李杳花, 陈晓红.韩日美等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11 (03)

[2]蔡万科, 唐丁祥.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国际经验与创新借鉴[J].证券市场导报.2011 (12)

新形势下企业融资模式探讨 篇8

关键词:新形势,直接融资,转变方式

2011年3月3日, 举世瞩目的“两会”在首都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 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 逐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随后几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直接融资的用词, 从“逐步提高”到“扩大”, 再到“积极扩大”, 2011年则明确用“提高”一词来形容, 政府大力推进直接融资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新形势下企业亟需转变融资方式

2008年以来, 我国政府为了保增长而采取了积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企业也因此享受了“贷款黄金期”。之后, 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 抑制通胀成为中央政府决策中最主要的目标。自2010年以来, 央行一系列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紧密出台, 宣告了宏观经济政策新一轮紧缩时代的来临。截至目前, 5年期以上银行贷款利率已高达7.05%, 大型金融机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1.5%的历史高位。流动性的急剧减少带来的后果无疑是信贷规模增长速度的减缓, 贷款难已经成为目前很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在信贷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银行普遍大幅提高贷款利率。对于很多中小企业, 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20%起步, 有的甚至上浮50%以上。银行贷款利率自主定价权的显著提高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 给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沉重的负担。由此可见, 在当前贷款利率大幅提高, 信贷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 单纯依靠银行信贷这一传统的间接融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转变融资方式已经成为当下企业融资的必然选择。

直接融资的概念、种类及特点

所谓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债券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种融资机制。直接融资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会游资, 直接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之中, 从而弥补了间接融资的不足。

(一) 直接融资的优点

1. 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 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

2. 由于没有中间环节, 筹资成本较低, 投资收益较高;

3. 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

4. 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二) 直接融资的种类

1. 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资金融通活动,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国家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筹措资金, 如发行国库券或者公债等。国家发行国库券或者公债筹措的资金形成国家财政的债务收入, 但是它属于一种借贷行为, 具有偿还和付息的基本特征。

2. 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资金融通形式, 其主要表现为两类:一类是提供商品的商业信用, 如企业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等, 这类信用主要是通过提供商品实现资金融通;另一类是提供货币的商业信用, 如在商品交易基础上发生的预付定金、预付货款等, 这类信用主要是提供与商品交易有关的货币, 以实现资金融通。

3. 消费信用。

具体而言, 消费信用指的是企业、金融机构对于个人以商品或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包括:企业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向消费者个人提供房屋或者高档耐用消费品, 以及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住房贷款、汽车贷款、助学贷款等。

4. 民间个人信用。

它指的是民间个人之间的资金融通活动, 习惯上称为民间信用或者个人信用。

(三) 直接融资的特征

1. 直接性。

在直接融资中, 资金的需求者直接从资金的供应者手中获得资金, 并在资金的供应者和资金的需求者之间建立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 分散性。

直接融资是在无数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和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 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 因此融资活动分散于各种场合, 具有一定的分散性。

3. 信誉上的差异性较大。

由于直接融资是在企业和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 或者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的。而不同的企业或者个人, 其信誉好坏有较大的差异, 债权人往往难以全面、深入了解债务人的信誉状况, 从而带来融资信誉的较大差异和风险性。

4. 部分不可逆性。

例如, 在直接融资中, 通过发行股票所取得的资金是不需要返还的。投资者无权中途要求退回股金, 而只能到市场上去出售股票, 股票只能够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互相转让。

5. 相对较强的自主性。

在直接融资中, 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融资者就可以自己决定融资的对象和数量。例如在商业信用中, 赊买和赊卖者可以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 决定赊买或者赊卖的品种、数量和对象;在股票融资中, 股票投资者可以随时决定买卖股票的品种和数量等。

直接融资方式下的融资成本分析——以企业债融资和中期票据融资为例

从总体上讲, 直接融资可以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形式。以下以债权融资中的企业债融资和中期票据融资为例, 下面着重对这两种直接融资方式下的融资成本进行分析。

(一) 发行企业债的融资成本分析

发行主体评级和债券评级均为AA的7年期无担保债券为例, 根据近期国家发改委财金司网站上公布的企业债券发行公告可知, 该类债券的基本利差水平在3%左右。而企业债发行的利息成本为发行首日前5个工作日1年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算术平均数 (Shibor基准利率) 与基本利差之和。截至2011年7月末Shibor基准利率在5.23左右, 处于历史高位 (见图1) 。

考虑到承销佣金、评级费等中介成本以及信息披露费等其他成本, 该类债券的发行成本大约为1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7月7日公布的人民币最新贷款利率, 5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的年利率水平为7.05%。该类债券的融资成本相当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上浮30%左右, 与目前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的市场利率基本持平。

但是如果考虑到当前颇为紧张的信贷额度以及日益增强的升息预期, 发行企业债进行融资仍然不失为企业融资的一种较好选择。而且随着企业主体信用级别的提高, 基本利差的水平会逐渐降低, 企业债的融资成本也会随之降低。目前信用级别为AA+的企业的基本利差在2.5%以下, 而信用级别为AAA的企业的基本利差则一般维持在2%以下 (见表1) 。

由此可见, 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发行企业债的融资成本相对银行贷款利率而言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二) 发行中期票据的融资成本分析

发行主体评级和债券评级均为AA的5年期中期票据为例, 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上最新公布的信息, 2011年7月28日5年期AA级企业中票发行利率为6.63% (见表2所示) 。

如果再考虑承销佣金、评级费等中介成本以及注册会员费、登记结算费等其他成本, 该类中票的发行成本在8%左右, 相比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和发行企业债的成本, 具有较大优势。而且随着企业主体信用评级的提高, 中票的利息成本会随之降低, 其在融资成本方面的优势会更为明显。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新探 篇9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完全是地面交通,完全没有轨道交通或者所占比例很低,而地面交通一直有路少车多、交通堵塞等问题。要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瓶颈问题,发展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一剂良药。从世界范围看,拥有完善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是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标志,具有运量大、污染少、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运行秩序好、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截至2013 年1 月,中国约有27 个城市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其中己经取得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有22 个。根据预测,2015 年前后,将会有79 条轨道交通线路完成建造,它们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2 个大中城市,其建设总长度达2259.84 公里,累计总投资高达8820.03 亿元。和其它工程建设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造有资金需求量巨大、资本集中、短期盈利偏低、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因此资金筹措一般比较困难。就目前国内中长期投资体制而言,城市轨道交通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通常主要以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为主线,投资主体是比较单一的,这样的投融资模式融资渠道少,资金筹集难度较大,资金总量有限,无法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减缓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步伐。在这种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如何拓宽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渠道,建立合理有效的投融资模式,确保轨道交通建设投入和产出的总体平衡,从而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和长久性发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研究。

二、城市轨道交通准市场化投融资核心模式

虽然地铁建设与运营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如增加了地铁沿线及上盖空间的价值、缓解了交通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等,但是长期以来地铁投资却并未能以有效方式得到补偿。随着国内外学者不断深入探索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社会各界逐渐认可了由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带来的正外部性效益,这为顺利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建设,如何最大化的挖掘其潜在价值也是倍受人们的关注。通常,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也不断进行其附近土地以及上盖物业的建设,从而最大化的有效利用资源,最终在构架起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同时,也建立起“城市轨道+物业“的庞大系统。本文将按照“以城市发展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理念,突出“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主导作用,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促进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轨道交通准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总体思路

为了建立起有效且高效的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要从整体上协调把握地铁附近及上盖范围的开发及利用,始终将城市轨道与物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进行设计与构架,从而发挥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拟借鉴香港“地铁+物业”模式,结合已有地铁建设上盖物业开发实践的成功案例,坚持地下地上一体化开发与建设,实现地铁建设运营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地铁沿线及上盖再造土地空间,采取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地铁建设和物业开发,以此增强融资能力、建立安全可靠的资金链、保障投融资良性循环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1)政府以土地资源形式注入项目资本金。政府以土地资源注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金有两种操作模式:一是企业以自有资金滚动支付轨道交通项目上盖空间地价,获得相应土地;政府将地价款返还给企业,作为轨道交通项目资本金投入。二是根据国土资源部施行的可先行进行土地资源、资产、资本化改革试点的精神,研究地铁上盖空间资源用地直接作价入股注入项目资本金的方式。待相关政策出台后,将会更快捷地解决项目资本金注入的问题。

(2)合作开发地铁物业。要想有效且高效的开发地铁物业,无论是仅仅依靠与其紧密相关的轨道交通企业,还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地产企业,都是远远不够的,应使这两个企业相互合作从而产生最好的效果。合作开发地铁物业的大致模式是:首先由轨道交通企业在研究城市交通现状的前提下,把合适的地铁附近土地提供给地产企业,此时,地产企业利用其专业化的能力进行有关土地及物业开发的所有相关业务,最终达到变土地资本为现金资本的目的。通过双方的相互合作,不仅更容易筹集到所需的建设资金,而且对于政府负担的降低起到了很大作用。

(3)轨道上盖物业开发模式与项目融资的结合。轨道上盖物业开发实质是通过把除地铁本身建设之外的所有外在相关业务都与地铁本身建设联系起来并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所有相关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并结合相互作用的方式,在获取一定的收益之后,根据先前的有效规定,拿出一定比率的收益投入到地铁本身的建设当中。考虑到上盖开发收益在时间上滞后于地铁建设投资需求,因此新模式建设采用BT方式,约定回购年限,回购年限内项目资本金由BT方代投,以解决“土地变现金”的时间差问题。到期时,上盖项目开发条件逐步成熟,资本金由轨道交通企业通过合作开发引入社会资金解决。

(4)其他资金来源。轨道交通企业以政府投入的土地的预期开发收益为支持进行市场化融资,通过中期票据、融资租赁、银团贷款等结构化组合解决配套资金问题。同时,轨道交通企业可以通过上盖项目的合作形式回收一定比例的地价资金和开发利润,累积回购到期时用于解决BT项目回购,以及归还其他债务的还本付息。

(二)城市轨道交通准市场化投融资核心模式架构

投融资的核心模式应是在政府指引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轨道交通本身的建设及对上盖物业的有效开发及经营,从而建立起一个有效且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物业”的有机系统,最终以这一先进的模式体系为其带来最大化的效益。

城市轨道交通准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基础是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正外部性转化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内生效益,也就是按照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总体思路,将城市轨道上盖物业开发的收益和沿线未出让土地的增值内部化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收益。这部分收益无论是返还给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还是留置在政府财政,其实都是归政府所有,因轨道交通企业是国有独资企业(未股权融资前)。因此,正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只是资源在政府内部的再配置过程。

将“双内化、自循环”作为其大致思路的一个归纳总结。具体而言,“双内化”是指把归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为的风险及物业资源同时内部化,即做到风险内部化以及收益内部化。“自循环”是指以上述讨论为准,把原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转变为“城市轨道交通+物业”的有机系统,把以直接交换资源为主的模式转化为以依靠资源收益带动投融资资本为主的模式,同时还要把“政企不分”转变成“政企分离”,最终构架起一个依靠自身进行产品升级、投融资功能升级以及持续获利的良性循环,详见图1:

三、基于准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轨道交通企业盈利模式优化

一个企业的投融资情况与其本身的盈利能力及水平息息相关,为了优化轨道交通企业的盈利模式,可从盈利能力及水平的提升这一角度从而达到规模的扩大以及成本的减少。具体如下:

(一)提升收益预期范围

通常,轨道交通的发展是有着较强公益性质的,可是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如水电等费用是以商业性质为标准计算的,显然二者存在相悖性。同时,轨道交通的支出也会与通货膨胀息息相关。故可通过直供电价以及抗通胀票价这样的措施来达到提升收益预期范围的目标。

(二)优化取得上盖资源的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物业”这一有机系统能否有效建立的关键还在于上盖资源是否能够有效的被内部化。具体来讲,上盖资源不应区别于城市轨道交通本身而存在,这是因为两者可看作是对某一土地采取相异的使用方式,所以在对上盖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及使用的时候,不能将其作为单独的资源而进行交易,而要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这一大的前提,进行相关成本的确认及收入的预期,最终优化取得上盖资源的方法。

(三)提高资产溢价能力

通常,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由于隧道并不只是供地铁独用,可能还会存在供电或是防御等用途,故可以通过隧道资产的剥离而使原本的净资产回报率上升为一个比较好的比率。总之,优化轨道交通企业的盈利模式,最为核心的是要从根本上进行模式的升级,要能够有效利用存在于轨道交通企业的优厚资产,通过一些具体可操作的金融手段及途径,依靠庞大且较少的成本达到资产的优化配置及利用,详见图2。

四、基于准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地铁建设运营BT模式

融资新模式 篇10

1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

贸易融资是服务于国际贸易的金融产品。对于全球贸易而言,90% 的全球贸易都需要融资,贸易融资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因此贸易融资成为银行营销客户的敲门砖。 对商业银行来说,贸易融资具有风险较低、收入较高、资本占用低的好处,贸易融资的市场广阔。相对于传统的流贷,贸易融资产品丰富,更加贴近客户使用资金需求,产品的适用性和优越性突出。贸易融资余额、外汇中间业务收入、国际结算量的发展趋势高度正相关。这也充分说明,贸易融资是国际结算、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动机,在带来本外币直接利息收入的同时,还带来国际结算手续费收入、结售汇或外汇买卖点差收入、资金沉淀等其他收益。

2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成因

2.1内部成因

一是客户选择不够审慎和精准。二是贷后管理不到位。在贷后管理方面,贷后检查、风险排查走过场、不深入的现象仍然存在,不能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一些信贷经营人员对客户情况变化不敏感,不愿意腾出精力挖掘和分析客户风险,尤其是没有把客户资金结算和资金流向监控作为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导致客户出现风险时才发现不了解客户,致使银行风险处置工作陷入被动。三是对客户过度授信的识别和授信总量控制不够审慎。在市场营销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不能审慎地评估客户过度授信风险和限制客户授信总量,潜在 “垒大户”风险。

2.2外部成因

一是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区域经济特性因素影响。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存量银行信贷来不及从这些领域退出,导致风险暴露。二是银行对客户授信总量控制存在客观困难。在经济下行期,银行风险偏好和信贷策略的差异所产生的非理性抽贷,也是诱发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三是企业因素。主要表现在: 企业超出自身资金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过度扩张,导致投资失败、引发资金链断裂; 企业管理及自身诚信等问题较为突出,财务报表信息失真、贸易背景和贷款用途不真实等现象相对普遍存在; 一些企业为了扩大融资规模,刻意规避银行的集团授信规定,经常采用由他人代持股份等隐蔽手段注册新企业以额外获得银行授信,银行往往很难发现。四是货押监管企业违规操作因素。一些物流监管企业违背诚信原则,不履行三方监管协议,擅自释放监管货物或重复开立仓单导致银行质物落空。

3青岛发展大宗商品的优势

3.1区域优势

青岛是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海岸新区是国家同意设置的第九个国际级新区,叠加开发区、保税港区、 出口加工区等五个国家级开发园区优惠政策。2014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 9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48万标准箱。 居全国港口第二位、世界港口第七位、世界集装箱港第八位,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外向型城市。青岛优越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使众多进出口贸易商集聚于此。

3.2平台优势

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逐步形成规模,渤海商品交易所———橡胶谷天然橡胶现货交易中心的天然橡胶、齐鲁商品交易所的棉花已进行交易、海尔—海贸云商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正在搭建。

3.3政策优势

针对港口经济的特点,国家和青岛地方政府最近出台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和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商务局关于加强进口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各行也制订了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3.4经验优势

青岛大宗商品融资业务在2007年起步时就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一路坎坷中创新发展了保税贸易项下 “融货通”业务,首次办理了大宗商品融资项下境内套期保值和OTC代客套期保值业务,在大宗商品融资产品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成立了大宗商品融资产品创新工作室,树立了大宗商品融资专家银行的良好形象。

4积极探讨新常态下大宗商品业务发展中的新模式

始于21世纪初期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主要由中国对基础设施、房地产的投资引发,中国工厂为全球生产出口商品需要大规模进口原材料。中国GDP增速从2012年起开始回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因此,要坚定信心,保持大宗商品特色发展优势,结合青岛港口城市的区位优势,依托青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申建自由贸易港区的总体布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重要位置。坚持合规经营,严控新增风险,支持资源性产品和一般消费品进口,规范发展大宗商品融资业务。

4.1加强客户选择,夯实发展基础

择优选择经营时间持久、行业竞争优势明显、主营业务突出、市场应对能力强、商业模式可持续、交易背景真实、还款来源确凿可控、央企、地方国资委所属企业、战略客户和重点客户及行业龙头企业作为银行信贷支持的大宗商品融资对象。

4.2利用产品属性,保障正常融资所需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应将业务重心放在满足实体经济正常需要、货物到港的一般贸易进口融资和依托于优质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在价格大幅波动期,应鼓励引导客户采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套期保值业务,以降低价格波动所引发的风险。针对特殊贸易项下大宗商品进口融资,继续严控贸易背景不真实、以套现为目的的大宗商品转口贸易融资和保税区内贸易融资; 满足贸易背景真实、 主营业务密切相关、风险相对可控的大宗商品转口客户正常融资需求,严格控制融资期限。

4.3强化内控管理,严控信贷风险

一是建立风险排查制度。定期对存量大宗商品融资授信客户,按照相关制度规定进行风险排查,对于缺乏套期保值 ( 场内、场外) 、延期计价等合理有效对冲手段的企业,限期压缩退出。针对一般贸易项下大宗商品进口融资,从客户准入、仓储机构准入、套期保值合作期货公司准入、产品创新和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保证业务稳健发展。二是加强物流监控,增强风险缓释措施。从一定意义上说,凡是银行不能控制货权,也不能控制自偿性的贸易融资业务,都不是贸易融资。从传统供应链融资角度看,下游企业为进口货物的最终用户,是进口融资的第一还款来源,理应对银行的贸易融资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因此,对于重检发现出现风险苗头和下一步新授信的授信企业,银行应积极寻求第二还款来源,要求增加保证金、抵质押、非供应链条上的第三方企业提供保证等其他风险缓释措施。对融货通业务,要谨慎选择输出型监管模式的第三方监管企业和融资客户。核库岗要做好贷前核库、贷后巡库及质物变动现场监督等工作,切实防范风险。对非融货通业务,要加强物流的控制,提倡现款现货。客户经理要知悉货物的流转情况,跟踪物流的关键节点,如到港、入库、提货、应收账款确认等重点环节,了解货物的去向,追踪资金的回流。要加强准入资格重检后的第三方物流仓储监管企业的管理。三是加强融资期限的控制管理及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客户经理应根据客户实际生产销售回款周期合理确定业务期限,确保融资期限与实际贸易周期匹配。对于经审查确需办理较长期限贸易融资的,应适当提高对客户的担保要求,追加5% ~ 10% 保证金、货物质押监管等担保措施。除低信用风险业务外, 不得以跨境业务量指标等为借口为客户申请较长融资期限。加强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认真填写 《贸易融资业务真实性审核表》,并收集、留存相关要素资料。四是加强货款回笼管理,严防资金挪用。支持现款现货或银行信用结算方式承接、满足实体经济产业需要的大宗商品进口融资业务。除重点优质客户外,原则上不接受下游为贸易公司或小企业客户的授信业务申请。严格执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相关要求,加强对借款人及其下游客户信用状况、历史交易情况、贸易背景及应收账款真实性调查。 在办理大宗商品融资业务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拉直还款路径、监控还款来源,严防资金挪用。

4.4加强价格风险管理,推广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配套套期保值业务

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相关企业在大宗商品套期保值等方面的业务需求日益显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时及时提示、主动营销,帮助客户锁定成本、规避风险。运用期货、远期、期权、掉期等工具,为企业提供大宗商品境内、外期货套期保值和OTC代客套期保值服务,积极向客户宣传正确的价格风险管理理念,向其宣讲健康的风险管理理念,推荐办理境内期货套期保值和OTC代客套期保值产品。对于金融属性较高的大宗商品, 原则上采用贸易融资搭配套期保值 ( 即货押加套期保值) 的业务发展模式。对于采用双边点价方式来规避价格风险,融资申请人不承担价格下跌风险的,下游买方必须追加连带责任保证,赊销提货后,如出现商品价格下跌5% 的情况,要求融资申请人代垫保证金。

4.5完善风险监测机制

公私合作 城镇化投融资的新模式 篇11

从国际经验看,此阶段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也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收入远远不够。合理解决这个阶段的资金投入问题,是保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备条件。

在解决城镇化过程中资金投入的问题上,国际实践证明较为理想的模式应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即PPP,为Public Private Parternership的缩写)的模式。而公私合作在我国一些项目上已经有应用,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私合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应用我们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方面。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数量最大,客观地需要政府采用多种途径为其融资,重点应采用公私合作的方式。就基础设施而言,选择公私合作管理模式应根据基础设施的不同形态来确定:盘活已有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出售、租赁、运营和维护合同承包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由政府向民营企业发放特许经营权证,由民营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民营企业可以直接向使用者收费,也可以通过政府向使用者收费;扩建和改造现有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租赁-建设-经营(RBO)、购买-建设-经营(PBO)、外围建设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政府向民营企业发放特许经营权证,由民营企业对原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对升级改造后的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经营者按特许权合约规定向使用者收费,并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特许费;新建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采用建设-转让-经营(BTO)、建设-经营-转让(BOT)、建设-拥有-经营(BOO)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这三种合作形式主要目的都是为新建基础设施融入民间资本,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

二是公用事业方面。公用事业领域采用公私合作模式与基础设施领域有十分类似之处,因为按照一种广义理解,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公用事业项目两个概念可以合而为一。特别是在污水处理、自来水、煤气、电力和热力供应等方面,采用公私合作伙伴机制的项目,一般可通过使用者付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使投资者能够收回投资并在较长时期得到合理的、稳定的投资回报。

三是公共服务方面。由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会产生提供不足与低效,所以有必要引入私人提供。我国在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都已出现私人提供公共服务的案例,同时由于公共服务的公共性,也必然离不开政府的筹划与支持,私人提供只是政府提供不足的补充,但是这种补充现阶段总体而言比较有限,潜力远未充分发挥。为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理想的模式是通过公私合作模式下的适用机制来提供。

公私合作伙伴管理模式在我国未来城镇化进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社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多地依赖公私合作管理模式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及风险研究 篇12

我们都知道,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 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但与此同时, 由于受到传统经济体制及旧观念、旧思想的影响, 加之人们或多或少受到环境影响, 因此很多人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认识水平及程度较为有限, 对其重要性的认知也较为浅显, 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说, 提出中小企业组织是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建设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 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范围广、企业相关项目所需数目小, 即种类多、项目杂、资金使用灵活等特点;二是由于中小企业运营项目相对较小, 企业要求投资回报快等特点, 中小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较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来说有“急、短”的特征;三是由于中小企业相关技术、设备及人才的不到位, 使得其在融资方面, 尤其是探索新融资模式的道路上具有更大的风险。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可预知及不可预知的风险及潜在干扰因素, 大致来说, 我国中小企业的困境主要由以下这些方面造成:

1. 中小企业自身原因造成

虽然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在融资新模式大环境的影响下, 中小企业的融资新模式有了很大的起色,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 在企业融资模式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般来说, 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规划不太明确, 加之其对企业融资模式的投入较少, 企业的融资方法也较为传统、陈旧, 其现有方法早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因此相对于国际先进企业及国内其他机构来说, 都显得较为滞后及缓慢及滞后, 这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具体来说, 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相关知识储配不够, 技术及人才的匮乏, 导致企业对融资模式的设定不太合理, 即企业经常只看重企业硬件方面的投资, 而忽视了人才、技术及管理上的“软”投资;同时, 由于一些企业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 对前沿信息及技术反应迟缓, 导致企业仍沿用传统、落后的企业管理方式, 进而导致新的融资模式在管理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诸如此类问题都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桎梏, 因此我国相关机构及中小企业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

2. 来自于企业外部原因造成

第一, 制度层面影响。因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中小企业进入到经济市场的考核较为严格, 从而使中小企业在获得融资支持方面较大型企业来说较为困难。第二, 因与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其对企业的保护程度尚不全面, 所以在对中小企业进行相关管理时会出现一些纰漏, 这极大地阻碍了企业融资新模式的探索道路及发展。与此同时, 由于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相关鼓励性政策, 难以激发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积极性, 进一步导致企业信息不对称, 造成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

对于上述情况, 我国政府和企业都采取了相应措施, 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出台, 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方针政策愈加完善、合理。与此同时, 我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融资建设, 并加大用于相关技术的资金补贴及技术人员培养力度, 同时采用增大宣传力度等方式, 为融资新模式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为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加了有力的砝码;为培养和选拔相关人才, 我国中小企业采取员工培训等措施加深员工对其的了解及掌握, 各行业机构也纷纷举办各类融资相关培训班, 加深企业员工对融资模式的认知程度。此外, 我国中小企业在人员招聘及调动时, 也注重融资相关人才的引进, 为企业内部的人员流通引进新鲜血液, 从而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

我们都知道, 对于企业来说, 创新是不竭的灵魂, 是企业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的中小企业不应仅仅满足于对于已有融资知识的储配、掌握及应用, 而要具有忧患意识, 即认识到知识的“时效性”, 认识到原有的知识和技术会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其终将会被新技术、新知识取代。因此, 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 势必要张开双臂积极应对各种新技术、及管理新模式的到来。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快速、稳定发展。

目前来说,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新模式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基于融通仓业务的金融运作模式

在基于融通仓业务的金融运作模式下, 企业仓储中心主要用来存放一些被质押的货物, 同时其有义务对其进行监控及保护, 由于该模式的特点, 其能够很好的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从而成为中小企业进行金融运转的首选。在实际过程中, 融通仓可以为中小企业开具贷款申请, 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

2. 基于代客结算业务的金融运作模式

基于代客结算业务的金融运作模式主要包括垫付及代收贷款两种模式。

基于垫付贷款的融资模式基木的运作流程是:首先发货人与提货人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签订相关合同, 制定双方合作的详细计划, 同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合同, 该物流企业为其提供相关物流服务, 并将企业制定货物送达到提货人手中, 经收货人核对无误之后再将货款结清。假若此人没有收到指定货物或货物有破损、破坏及部分遗失的现象, 那么该发货人就可以进行相关回购义务。基于垫付贷款的融资模式能够在减轻货物发货人的资金运转难题的基础上, 使物流企业与客户的利益关系更加牢靠, 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基于物流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风险分析

任何事物离开实践都是难以发挥其作用的。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建设及发展较其他国家来说相对较晚, 相关技术及人才较为短缺。因此, 我国相关部门要大力倡导对企业融资的建设, 完善优化鼓励机制, 对中小企业予以物质上的鼓励与资助;相关企业不仅要积极配合国家政策方针, 更要结合企业内部实际, 根据企业所需开展相关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 在财力、物力上对优秀技术人员予以支持与奖励。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 真正将钱花到点子上、用到刀刃上, 从而在软硬件方面大力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新进程的发展。当然,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 其建立与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 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采取一切有效手段, 促进企业融资发展, 使企业内部员工及企业领导层意识到其自身重要性与发展的必要性, 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收入水平的目标。

我们都知道, 中小企业因其发展历史及特点, 其在经营过程中与大企业相比往往具有更大的运营风险。中小企业不仅存在着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常见难题, 同时还有着企业运营风险扩大等问题, 所以说我国相关部门及中小企业内部更应该注重对融资的建设进程, 进而大大减少企业运营的风险。

大致来说, 基于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1. 物流企业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的风险

随着我国物流企业的迅猛发展, 其在我国的国计民生方面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的出现为我国的经济市场带来了竞争与活力。但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 融资新模式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与运营初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物流企业在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中面临的问题有:借款企业方面的风险、企业管理风险以及对货物监控风险等。面对以上风险, 企业应进行全面考虑及综合分析, 提前做好风险预知及企业风险管控, 在风险出现时做到及时、迅速、彻底、从多个角度入手有效控制风险。

2. 银行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的风险

近年来, 我国的银行业发展迅猛, 企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与服务, 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银行的作用更加明显, 在出现风险时其所受的影响也更为突出。在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指信用风险, 即在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过程之中都存在着物流企业、借款企业出现相关信用风险的可能, 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及破坏。现阶段从整个大体环境来看, 还没有一个完善、可行的经济市场信用环境来有效对抗信用危机。这都极大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对融资新模式的探索。

具体来说,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相关知识储配不够, 技术及人才的匮乏, 导致企业对融资模式的设定结构不太合理, 即企业经常只看重企业硬件方面的投资, 而忽视了人才、技术及管理上投资;同时, 由于一些企业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 对前沿信息及技术反应迟缓, 导致企业仍沿用传统、落后的企业融资模式, 进而导致融资模式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诸如此类问题都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发展的桎梏, 因此我国相关机构及中小企业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 在有效应对各种企业风险的同时,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早总结的一体化模式, 从而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在为其融资新模式的发展道路上给予有力的支持与保护, 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片新天地。

四、总结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市场的地位的日益稳固, 其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要遵循更高的标准、探索新道路。随着经济及技术的高速发展, 就中小企业而言, 企业融资新模式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大胆的创新模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建设仍然较为滞后和迟缓, 所以说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建设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及参考价值。企业的融资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由于我国的金融服务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其相对于国际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很大的距离与差距, 但换一个角度想, 这表明融资模式的探究仍具有很大发展与进步空间。加之近年来我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的加大, 不仅给予企业资金、技术支持, 还增大融资新模式宣传力度, 在企业内部也引领了“探究融资新模式”新风潮。

企业在融资的同时, 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 其过程也充满着不可预知的因素, 这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所以说,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 就必须要及时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大力发展融资新模式, 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经济效益及企业自身竞争力, 使中小企业在融资新模式的探索道路上越走越宽, 越走越好。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较为迅速, 其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愈加凸显。但是中小企业因其特点及特殊性, 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发展的阻碍, 因此, 探索一种新的更加适宜时代发展所需的融资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只有解决了融资问题, 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及企业信用等级, 在扩大客户范围的同时有效增加企业收入。然而探索、使用新融资模式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预知性, 即企业在取得利益同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这些都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运营中应十分注意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效率,风险

参考文献

[1]崔显林.我国物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及对策[J].物流科技, 2009 (06) :48-50.

[2]翟献礼.浅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 2009 (1) :217.

[3]尹清伟.关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体系的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3) :113-115.

[4]王宇楠.物流金融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 (9) :4-5.

[5]钱瑾.物流金融:打破中小企业融资的坚冰的利器[J].经济论坛, 2008 (15) :111-112.

[6]段建字, 王学发.银行产业升级与物流金融创新研究[J].物流技术, 2008 (3) :27-29.

[7]何思远.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探索[J].现代商业, 2009 (6) :88-89.

[8]梁英.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网络联保贷款[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10 (5) :18-20.

上一篇:突发情况下一篇:化痰活血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