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2024-09-22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共12篇)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篇1

什么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钱建丽在《谈情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中把情感交流定义为“语言、眼神和动作的交流等”[1], 贾霁霞在《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中强调“教学活动中离不开情感交流”[2], 陈姮在《师生情感交流的道德因素与审美因素》中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推置到人类社会最为圣洁的交际关系的堡垒台上”[3],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姆曾经明确地提出, 决定教学效果的三个主要变量是:学习基础、情感交流和教学本身。由此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有效实现教育功能的媒介。可在现实却是这样:

2014年9月17日, 92岁的吴良镛院士在拐杖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充满感情地演讲, 但放眼台下, 大批后排学生一片片“倒”下, 趴在桌上睡去。在我们高师院校学生在上公共基础课或者公共选修课 (大课) 时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依然是个盲点。新课标提出, 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可现实却是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 我认为有以下4点:

一、教师的平等价值理念欠缺

新课改呼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是平等中的首席”。而现实却是多半大学教师以社会人自居, 推行自己的知识霸权主义, 忽视学生的态度体验, 把自己的态度体验强加给学生, 这种做法完全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原有的独立性与作为课堂主人该有的自主性。

二、师生双方都扮演着工具性角色, 缺乏情感交流

在任何时候, “教书育人”始终都是教师应尽的职责。“教书”强调教师在知识传授方面对学生的影响, “育人”强调教师在“情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而现实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却仅仅停留在前者, 以学生的知识、智力发展为本位, 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这种交往方式是对学生的心灵诉诸武力的不正常的交往, 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不高

这里职业道德尤指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现今大学高效课堂的模式只是从“照本宣科”到“宣读PPT”的走秀, 有些教师甚至课前不知道PPT的内容是什么, 这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对于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来说是一种“倒逼”——师范院校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这种没有情感交流的教学, 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机会在交流中自我否定、自悟, 都无法自我成长。

四、师生在情感交往中付出的比例失调致使情感关系扭曲

教育上有一条规律, 即“心理同构律”, 就是教育者寄希望于被教育者的每一种素质和能力, 教育者都应先于受教育者具备之。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期望学生能有及时的情感反馈, 可教师在教堂中却没有把情感要素渗透在教学的环节之中, 这种不成比例的情感付出是违反人际关系社会交换理论的。[4]

积极的师生交流对于学生的愉快学习和促进学生社会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5]因此, 构建健康的师生情感关系是时代对高师院校提出的要求, 对此, 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教师要树立平等的价值观念:关心、爱护与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人说:"教师是阳光, 学生是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需要阳光的时时浇灌。”[6]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要能通过言语读懂学生的内心”。大学生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 但其心理尚未成熟, 有时思考问题不太深入, 教师应尊重其情感体验, 对其表现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教师的价值理念直接影响到我们高师生的价值理念, 关心、爱护与尊重每一位高师生就是关心、爱护与尊重未来的每一位中小学生。

2.积极创设多种活动, 弱化师生间的工具性交往,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情感多发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因此, 教师须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活动, 在活动中弱化师生之间的工具性交往, 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法则, 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与爱。教师应通过情感连线的方式, 从大学生身边的朋友、亲人、老师入手, 通过侧面打听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尤其是对一些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把他们从“同类世界”中解放出来,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 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你的成长若于今日而止, 你的教学生涯也将于明日而止。”这句话告诉我们, 教师需要不断地成长, 专业知识、道德修养都需要不断提升, 从心底重视自己的工作, 爱它、呵护它、发展它。真正做到“先学后教, 以学论教, 教学相长”,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上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地否定、自悟, 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才是真正的爱岗敬业。

4.平衡师生情感付出的比例, 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韦耀阳在《师生关系发展的三重境界》中把师生关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境界, 作者追求的境界三提出:教师是助人自助的“咨询师”, 学生是有求知欲望的“求助者”。这一境界充分看到了“人”, 是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此外, 教师需要重视情感的迁移功能, 实现学生的“爱屋及乌”, 岂不一举两得。

一直以来, 高师院校师生的情感交流都不够, 尤其在这个教育蝶变的时代, 高效课堂的推行更是把这一问题推在一个愈发凸显的位置。高效, 不仅仅要求课堂效率的提高, 它更在意的是学生与教师的融洽相处。在师生交流的这条道路上, 高效课堂理应走的慢一些, 慢慢地培养, 不着急, 不激进。师生情感交流, 一个看似被人遗忘的问题, 在当今这个凸显“人”的时代又被尴尬地提出, 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我们高师院校的师生, 而是被称为“人类”的我们。

摘要:情感交流对于促进高师院校师生之间健康关系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新课标的要求、高效课堂的推行要求突出学生“人”的地位, 情感交流作为培养人的一部分, 在培养健康和谐的情感关系、为将来中小学输送合格的、充满感情的教师方面表现出日益突出的地位。

关键词:高师院校,情感交流

参考文献

[1]钱建丽.谈情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语数外学习, 2012 (06) .

[2]贾霁霞.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2) .

[3]陈姮.师生情感交流的道德因素与审美因素[J].学术交流, 1998 (03) .

[4]刘世清、姚本先.刍议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关系[J].教师园地, 2003 (08) .

[5]朱红、文东茅、许锐.高校师生交流的生态学实证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 2011 (02) .

[6]马惠芳.构建心灵的桥梁-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J].德育天地, 2014.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篇2

关于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及途径的新探索

本文针对高师院校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需要,构建了以自我教育、智能发展教育,人际和谐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和积极防病教育为结构的教育目标体系,并结合近几年的育人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作 者:颜廷丽 赵红 作者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教科部,吉林通化,134002刊 名: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ONGHUA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3(3)分类号:B84关键词:高师生 心理健康 目标 实效

高师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篇3

目前普通高师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在全面普及方面有待努力,应对艺术素质教育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层次化改革,建立科学、合理、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评价体系,激发学习艺术的主动性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积极性。

高师院校艺术教育,其学科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得较为突出。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考试与考核以及教学目标等方面各高师院校都有自己不同的要求和做法。

一、目前高师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

普通高师院校的艺术教育是高师院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普通高师院校的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的位置上,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艺术教育。

1.课程设置:除一部分高师院校,大多数普通高师院校开设的艺术课程为选修课。有的高师院校艺术课程开设面较广,结构布局较合理,按文学、音乐、绘画、舞蹈、戏剧、雕塑、影视七大艺术来设置,有的高师院校开设的门类较少,主要受到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设施的制约。

2.教学内容:高师院校艺术教育与中小学相比,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教师大多从艺术院校毕业,是科班出身,教学内容较多地受到专业教育的影响,“专业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标准深深地渗透在普通艺术教育之中”,存在专业艺术院校的教材“压缩”使用,和按专业教学设置课程情况。

3.机构与师资队伍:多数高师院校设立了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美育教育中心等,拥有一定数量的师资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无法与专业教师队伍相比。

4.第二课堂:这是艺术教育的特色,也是各高师院校比较重视的方面,通过组建艺术社团、举办艺术活动与艺术节以及参加各种艺术表演、艺术竞赛,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5.师生对艺术素质教育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对学习艺术抱有较大的兴趣,乐于参加文娱活动。大多数艺术教师对工作抱有热情和责任心,热爱艺术和教育事业,但由于艺术素质教育与就业关系不大,与毕业文凭的获得关系也不大,其成绩难以为社会所认可,同时师生对艺术在思维、情感、创造力、想像力以及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尚嫌不足,所以在专业与就业的压力下,由于功利意识作祟,“学生上不上艺术课,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教学效果得不到正确评价,对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学生学习因而逐渐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自主选修也给了一些学生不修艺术课的权利和理由。

从上述情况来看,高师院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与国家制订的方针政策尚有一定距离:一些高师院校普及面不够广,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课程设置面不够广泛,制约着学生艺术素质的整体发展。高师院校师生在认识上对艺术素质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人把大学作为专业教育、就业教育机构,而没有认识到在大学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其结果反而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发展、就业机会上有所影响。功利性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在学习目的动机上产生不良影响,诱导人们注重应用性、技能性而忽视基础理论、素质修养,但若运用得法,引导有方,同样也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艺术教育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层次化,能够使教与学的质量水平有效体现,在就业、成果评定上达到信息沟通的对称与均衡,激发教学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高师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应朝着多样化发展

为了改变目前高师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现状,解决存在问题,高师院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认为高师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改革应向规范化、标准化、层次化方向发展。

1.规范化:教育规范化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目的、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艺术素质教育规范化,着眼于过程控制,其主要目标是以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为导向,解决目前各高师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内容参差不齐和教学随意性问题。其主要内容,一是指教学内容体系的规范化,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基础教材的规范化,并对教学内容实施控制。艺术是一个专业分支很多、门类很广的学科,每一艺术专业方向,又都包含了自成体系的技术性、理论性内容,艺术的特殊性造成了“许多高师院校艺术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

高师院校艺术教学内容规范化,一是要组织国内外艺术教育专家全面修订高师院校艺术教育教学大纲,科学设置艺术课程,编制规范化指导性教材,以便保证大学生在主要的艺术门类中掌握其最基本的审美知识与审美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从思想性、民族性、时代性的角度审订艺术教学内容,以符合我国国情;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基础、思想品质比较成熟、心理发展比较稳定的角度出发,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二是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规范化。现在艺术课堂教学有几人、十几人、以至几十、上百人、数百人不等,教师开课的效率与效益需要加以研究。艺术课程按内容大致可分为知识传授类、技能训练类、作品欣赏类等,其授课的形式、学生数应规范化。

2.标准化:标准化是指实施统一、规范的标准测试,是教学目标管理的规范化,是着眼于目标控制,是对教学结果、成绩的衡量与评价,以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是建立一套艺术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教育评价不仅具有选拔功能,同时还具有调整、促进发展等功能”。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前进的动力。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是对教师劳动的尊重、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是使大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得到社会认可,教师的辛勤工作得到有效体现。

3.层次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层次化是着眼于艺术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不同的学习要求,指有层次地实施教学和执行标准测试,避免统一规范带来的缺乏灵活、创造的弊端。其内涵,一是指标准化测试要分类别有层次。即除了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标准化基础测试外,还要针对具有不同艺术才能的学生,通过不同类别层次的标准考试,给以能力与水平的确认。二是指按不同层次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实施课堂教学,即因材施教。

三、高师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实施的展望

作为艺术学科,确实需要提供较多的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但作为素质教育,却又必须保证教学的基本内容与质量,要求科学规范,不能有较大的随意性。通过实施规范化、标准化、层次化,将对艺术素质教育学科进行一次全面深层的重新组织与建设:确定重点、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的层次性结构,引入最新的艺术教学内容,组织规范的指导性教材编写,制定参考书目,建立标准化题库等等,使得艺术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章可循、有材可教、有法可依,同时,这一系列工作也能够帮助大多数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较顺利地投入到普通艺术素质教学中,避免艺术素质教学专业化倾向。当艺术素质教育学科建设走上了规范、科学、健全之路,艺术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素养,从而真正提高艺术教育在普通高师院校的地位。

作为高师院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只有切实转变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才能追求卓越,全面实施高师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1]徐婷婷.高师院校开设艺术教育专业的可行性思考[J].艺术教育,2007(8).

[2]孙宏恩,李维哲.谈高师院校加强艺术教育的基本思路[J].艺术教育,2007(1).

[3]吕艺生.艺术管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存在问题浅析 篇4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师范院校培养学生向教师转化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了解中学实际教学状况,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独立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但近些年来的状况表明,师范毕业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实际执教能力不强,教育理论知识欠缺,教学技能水平低下,工作能力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对化学教育实习较为常见的问题做一探讨,并就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1 高师教育实习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1.1 教育实习目的认识不清、准备不足

一般总认为,教育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师范生所学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事实上,教育实习的这方面作用并不应该是最终目的,因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绝不是短暂的教育实习就能培养出来的。在2001年11月召开的“全国大学生教学实习与社会实践工作研讨会”上,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强调指出:“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而它目前却是一个薄弱环节。”周远清同志的讲话,将实践教学提到了应有的高度。高师教育实习不是高师教育中一个独立的环节,不应仅仅作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检验,而应是整个高师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时间上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所以,教育实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师范生完成一个实习生由学生到教师的过渡。通过这种过渡会让实习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了更加明确的储备和提高,并在心理气质精神状态方面向教师跨越,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从各个方面都更加像一名教师,为他们将来走向教师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妥、效果不佳

目前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通常集中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进行,实际上实习时间总共只有八周,而学生真正能够在讲台授课的时间最多不过三周。而且,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增加,我们的实习往往多个实习生集中在一个班级里,最好落实到每个实习生的实际锻炼机会就更少了。这样,实习时间太短,学生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都没有足够全面的体验和掌握,对职业技能的感性认识和锻炼严重不足,没能深层次的理解教育实习的目的;而且,毕业生增加随着毕业的临近,就业压力的增加,很多学生都准备着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就根本无暇顾及教育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参与实习的师范院校、实习生、实习学校三方都存在短期行为现象。师范院校领导担心实习时间过长会出乱子,想早些结束,既能保证学生安全,也能节约办学经费,便于开展其他工作;实习生也想早日结束实习减轻思想压力;作为实习学校更想尽早结束实习活动,有利于恢复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1.3 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经费紧张

由于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客观上确实会对实习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大部分实习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都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实习,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自身的教学质量与升学率,所以对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实习并不十分欢迎;有些学校甚至拒绝接受师范院校的实习生,这给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物价上涨,而教育实习经费人均偏低,有的经费甚至连付给实习学校的指导费尚且不足,更何况其他吃、住、行等其他一系列支出。教育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实习生只能高度集中在少数学校实习,或者分散自主实习,或者干脆不到实习学校去实习,而只是在校内进行一下模拟实习。

2 对教育实习过程常见问题的建议

2.1 转变教育实习观念,合理定位教育实习目标

目前对教育实习的研究基本上已经很明确,但还需要加强提高对教育实习的认识。应树立高师教育实习整体化价值观和多元化功能观。要对实习生加强教育动员宣传,利用生动直观的教育实习实例,从内因上调动实习生的实习积极性。从教师专业成长来看,教育实习只是为“准教师”心理、气质、精神状态上向教师和成熟个体跨越的一个中介和过渡,不能仅着眼于培养一位好教师,更要着眼于未来教师的整体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是学校,作为每位教师与学生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实习观念,端正态度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做出成绩。同时还应注意对教育行政部门及实习学校的领导进行教育实习的宣传,把这些部门和领导吸引进来,座谈教育实习的意义,从思想达到共识,得到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应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2 延长实习时间,构建教育实习新模式

国外都十分注重教师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把教育实习作为提高师范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注重给师范生提供实地接触中小学学生和基础教育实习的充分时间和机会,体现了教师教育面向中小学,注重实践和应用的价值取向。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现状,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教育实习的成功经验,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可以增加教育见习,以弥补教育实习时间不足的问题。使实习时间分布贯穿整个教育周期,加强实践性,强化师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高师教育的新模式。

2.3 建设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

我国高师院校应借鉴外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大力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与协作。为了不断提高实习质量,必须建立稳定的学习基地和合作教育体制。稳定的实习基地必然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提高协作实习的工作。要建立互惠双方的关系,中小学协同高校搞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则帮助中小学解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平等互利得基础上与中小学建立长期和广泛的合作关系,联手共建稳定的实习基地,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面对世界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浪潮,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应针对目前教育实习中所存在的不足,通过借鉴国外教育实习改革的先进经验,构建新世纪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新体系,探索出具有我国师范教育特色的教育实习的改革发展之路。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师教育实习现状,对教育实习中仍旧存在的若干问题做一讨论,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师,教育实习,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存宽.教育实习改革思考[J].化学教育.2001.(7-8):46-49.

[2]许高厚.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1-256.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篇5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物理学习现状的调查

调查对象: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共66人。调查问题:①学前教育专业用不用学习物理?学习物理与所学的专业有没有关系?②你愿意学习物理学这门学科吗?为什么?③在课堂教学中,你希望老师怎么教?

二、调查结果

1.兴趣不同。调查表明,对物理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占63.6%。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学习物理就是为了实现现代化。但绝大多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处于“乐趣”阶段。他们认为“把物理学好了,就可以搞发明创造”“学习了物理,既能增长能力,又能使头脑灵活”等。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动手操作能激起我的兴趣”“物理本来就是一门很有趣的科目”。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老师讲课幽默、生动、有趣,而深深地被吸引”。对于对物理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精心保护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对物理学习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兴趣,不断推动物理学习活动的深入发展。有28.9%的学生不喜欢学习物理,是因为“物理不好学”。有的同学则认为“理科基础知识太差,分析不出题意”“老师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太高”。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影响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的障碍很多。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故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等,可以开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在讲课时,教师注意给学生演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实验,讲述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师的语言要优美、形象生动。

2.动机差异。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而产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学习目标和学习的需要。调查表明,有63.6%的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与所学专业有关。对他们,既要进行生动的、深刻的学习目的教育,还要培养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强烈的责任感。在教学中,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物理教学内容选择原则,尽量挖掘与专业课的联系点,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结合学生的感受讲述问题,多讲授物理基础知识,并在讲授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各样教学方法、手段,来训练和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28.8%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的需要处于“朦胧状态”。他们的想法是:“既然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我们就必须要学习”“知识学得越多越好”。学生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们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所以,要利用他们的这种自我意识朦胧发展的特点,发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相互配合,来促进学生们主体意识的不断强化,使他们明确今日努力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为了明日工作的需要。有7.6%的学生认为学习物理与所学专业无关。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通过与他们谈心,让他们逐渐意识到: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成就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知识,学习物理知识对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三、结语

要改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物理学习的现状,首要任务就是把物理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同培养幼儿教师的总体目标相结合。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讲授知识的深度要低一些,广度要宽一些。同时,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在未来从事幼儿园的科学启蒙和科学养育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篇6

【关键词】教育实习 混合编队 模式 管理

实习是培养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完成高等教育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行的实习组织方式主要有混合编队、学科组队和学生分散实习等几种模式,在我校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这几种组织方式都有使用。

对于学科门类要求较多,但是每个学科接收能力有限的教育实习而言,我校采取的是混合编队的实习模式;对于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对口单位偏少的非师范实习来说,我校采取的是学科组队的模式;对于已经有初步就业意向的学生,我校则采取了灵活的分散实习的模式。

一、在教育实习中采用混合编队的优势

1. 对实习基地学校的教学影响小,能够得到基础教育界的支持

根据实习基地学校的实际需要安排实习,充分尊重了实习基地学校的意愿,实习学科分散,对实习学校的教学工作影响较小,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不大。因此,实习基地学校的极性高,支持力度大,对于建立良好的实习环境和维持稳定的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

2. 有利于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的精心指导

混合编队中每个学科的实习生都比较少,减轻了实习基地学校指导教师的压力,有利于教师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致地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

3. 实习学生间专业互补,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由于混合编队的实习生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实习生在一起实习,不同学科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在教育实习中采用混合编队的不足

1. 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

高校带队教师在实习中主要是组织、协调与管理,只能对本专业的实习生进行教学指导,而对其他专业实习生的指导有限,从而使得混合编队中的大多数学生缺少高校专业教师的指导。

2. 本专业学生交流机会减少

一个实习小组中同一专业的实习生相对较少,使同一学科实习生之间相互听课、评课等交流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

3. 实习质量考核和监控困难

因为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人数众多,对实习成绩的考核标准各异, 而且不同学科实习生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水平也不易比较。不少实习领队教师没有从事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经历,特别是一些刚从教的老师,对教育实习的质量监控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三、我校对采用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加强管理的措施

我校经过十多年的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实践,总结出一些通过加强管理、提升教育实习质量的方法。

1. 加强实习过程中的纪律

由于混合编队的只有一个领队教师,因此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加强实习过程中的考勤管理就尤为重要。落实严格的请假制度,实习生有事必须向领队老师和实习基地的指导老师“双重请假”,并由领队老师做好记录,控制请假时间和次数。

2. 加强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指导

充分利用网络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通过实习学生QQ群及校园网答疑系统,各专业的实习学生都能够得到本专业在校教师的指导,解决了由于混合编队带来的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

3. 加强实习内容完成情况的检查

混合编队每周按时召集所有成员开会。在会议上,主要总结上周实习工作,并对实习生的备课本、听课记录本、班主任工作手册等进行检查。同时相互交流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对下周实习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安排。

我校的教育实习内容主要分为专业教育实习和班主任工作实习两个模块。在专业教育实习方面,结合我校及实习基地要求,在领队老师的带领下,采取了“先听—后讲—互评—再讲”的学习实践模式。同时形成了编队内、编队间、本专业间、不同专业间相互听课、讨论、学习的模式。领队教师在实习期间到每位实习生试教课堂听课至少两次并做出指导。

4. 加强混合编队内和编队间的交流

由于我校在一个地区一般有多个实习混合编队,所以我校把加强混合编队内和编队间的交流学习贯穿于整个实习工作始终,通过采取相互听课、相互点评、教案分享与点评、实习经验及感悟分享、主题班会竞赛、实习汇报课竞赛等形式,解决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本专业交流中的问题。

5. 加强与实习基地学校的交流和对实习质量的监督

我校坚持由校领导带队,会同各学院院长组成实习检查小组,分区域对教育实习工作进行检查,以此来加强与实习基地学校的交流及实习质量的监控。实习检查小组通过听取实习领队教师汇报全面了解实习工作,解决实习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实习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篇7

一特殊教育专业历史发展回顾及现状分析

(一) 办学规模扩大

1986年, 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首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 随后,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陆续开设该专业, 一直到2007年底, 蒋云尔与李泽慧的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涉及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学校共18所, 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合计约8000多人, 远远满足不了开展特殊教育的需求, 必须加大力度, 扩大办学规模, 培养更多合格的特殊教育师资。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 比如, 2008年国家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 明确支持和鼓励高等师范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和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特殊教育师资, 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很多高等院校响应国家政策和社会要求开设特殊教育专业, 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统计, 基本上每省都有1到2所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

(二) 办学层次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培养主要以中等师范学校为主,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本科高校所培养的特教师资主要是面向中等师范学校的。随后, 1997年上海市教委颁发 《关于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指出, 力争到2002年80%以上的教师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程度, 10%的教师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程度, 培养若干名特殊教育专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中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 2010年前后, 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为此, 我国师范教育正从中师、师专、大学三个层次逐渐减为两个层次。比如南京特殊教育中等师范学校, 在2002年升格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同年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 现在该校拟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并且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培养特殊教育研究生, 为提高办学层次而努力。

二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特殊教育的发展, 不仅对特殊教育师资提出了数量上的要求, 而且在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 但是不可否认出现了一些问题, 很多高校在没有充分了解特教需求的前提下, 开设的课程大多偏向于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 这就导致了特教学校的需求与特教专业培养不相符合, 高等院校的特教专业培养目标过于宽大, 课程设置的指向性不明确, 教育实习问题突出, 大量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 但是每年的生源是个问题。

(一) 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自1986年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特教专业以来, 特教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中等师范学校的专业课教师, 培养目标决定课程, 所以当时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综合性、理论性。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减少, 越来越多的特教毕业生直接进入特殊学校或者康复机构, 由于只注重特殊教育理论知识而没有学科知识, 这样的毕业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特殊教育基本理论知识, 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特殊教育, 但是由于没有对某一门学科课程进行系统地学习, 很难胜任特校或者康复机构的工作。从特殊教育学校以及相关的机构所反馈的信息来看, 普通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存在以下问题, 理论知识不够灵活, 缺乏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较差, 进入最佳的教师角色需要较长的时间;基本功欠佳, 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较差。这些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普通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特殊教育专业一般设置在教育学院 (系) , 其课程设置一般是教育学的课程再加上部分特殊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的内容比较广泛, 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康复学等知识, 专业化方向不明确, 而且没有对学科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它们的培养目标是试图去承担培养所有特殊教育师资的任务, 却发现贪多贪全的结果是人们对其完成每一项任务的情况都提出了质疑。这样的结局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特教学校更愿意挑选数学或者中文等专业的师范生, 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

(二) 教育实习问题突出

教育实习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与一定的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 进行特殊教育实践, 把书本上所学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殊教育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最多的, 因此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实践过短, 并且采用集中实习的模式, “实习实践过短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实践中不会灵活地运用理论知识”。

(三) 生源问题让人担心

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 但是本专业招生困难, 学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的认同感太差, 人才流失严重。首先,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 在没有充分了解特殊教育专业的前提下, 就报考了本专业, 或者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调剂的形式被动地选择了特殊教育专业。大学期间, 他们虽然学到了很扎实的专业知识, 但是由于缺乏兴趣, 本身就没有树立长期从事特教工作的志向。毕业后大多从事其他工作或者跨专业考研。纵观我国其他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招生的情况来看, 每年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填报的学生很少, 多数都是调剂过来的。其次, 近年来, 国内外研究者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关注逐渐增多, 指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与主动学习呈正相关, 对学业成绩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直接影响并通过主动学习间接影响学业成绩, 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认同感相对较低。如何在大学初期, 建立学生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正确认识, 引发学生对特殊教育专业的兴趣, 成为大多数院校要思考的问题。

三对特殊教育专业改革的思考

(一) 关于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建议

由于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所引发的特殊教育课程的改革, 对特教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外特殊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的特教现状, 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培养三种类型的人才:一是专业型人才, 二是复合型人才, 三是科研型人才。无论是专业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科研型人才, 都应该在大一大二期间对特殊教育理论性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 然后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进行最佳课程组合, 从而实现高等特殊教育课程的个别化。专业型人才应该以发展障碍儿童师资培养为目标, 现行课程应该扩展专业课程类型, 根据学生兴趣和意向开设某一类残障类型的课程。某些院校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 比如郑州师范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分为学前教育、手语翻译等方向, 专业方向细化能够增强学生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应社会的需求, 但是绝大部分院校依然是按照大类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不仅局限于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机构, 还能到普通学校里担任巡回指导教师, 课程设置应关注“多学科的综合培养模式, 培养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能力和其他专业能紧密结合的复合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可以选择特殊教育专业加普通师范专业的培养路线, 与其他专业联合办特殊教育, 使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特殊教育技能的同时又具备学科知识。比如济南大学虽然2012年才开设特殊教育专业, 但是其鼓励所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选修分科课程, 如语文教学、数学教学等。科研型人才应该注重特殊教育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 宽口径培养, 可以采用本科四年加上研究生三年的本硕连读模式。本科阶段以综合化的特殊教育通识人才培养模式为主, 课程设置上应以大量的理论知识为基础, 如开设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史、人体解剖生理学等课程, 使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特殊教育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了解。在研究生阶段再选择方向, 从而为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二) 形成实践教育理念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家朴永馨指出, 过去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偏重系统培养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育学生了解、识记并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但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的课程使得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这与国外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不同。特殊教育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操作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理应探索出一条新的实践教育之路。实践教育并非简单指大学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而是指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贯穿实践教育的思想, 通过课程内外各个环节, 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 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首先, 我们要建立从大一到大四一贯的实习制度, 要定期到特殊教育学校去实习,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凸显出理论知识的价值。在实习期间要让学生多接触特殊儿童, 让他们检验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四川理工学院针对本校特教专业学生的分段教育实习模式值得高校去借鉴。我们还要增加实习的类别, 不能仅局限于特殊学校, 要积极与康复机构和普通学校特教班等合作, 让学生了解特殊儿童的现状和需求, 对特殊教育事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 实验室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发展来说很重要, 有条件的学校要计划建设听力康复实验室、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室、特殊儿童心理室、蒙台梭利实验室等。最后, 可以聘请特殊教育学校一线教师给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 并且传授教学经验。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林德曼十分强调成人经验的作用, 倡导以经验为基础进行成人教育。她提出“最有价值的资源是学习者的经验, 经验是成人学习者最有效的课程”。

(三) 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生源问题将影响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首先, 郭海英与石彩英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愿意到特殊教育学校去工作, 并出现随年级增长而增多的现象, 说明在学校受的教育对他们的思想起了作用。所以应该针对该专业学生培养他们对本专业的归属感。加强特教专业思想教育和特教教师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教育应贯穿学生进校直至毕业的全过程。但不同年龄的侧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 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 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 构建“全程专业思想教育体系”。其次, 可以在高校开展关于特殊教育的学术讲座以及相关的公益活动, 也可以在校选课开设与特殊教育相关的课程, 让学生了解特殊教育事业, 消除对特殊教育的误区。

总之, 最近几年, 国家的特教事业处于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很多地方学校都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正在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为主转变, 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我国特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医教结合”“康教结合”“人本特教”等理念的提出, 以及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面对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高等院校应该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培养模式, 从用人市场和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考虑, 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蒋云尔, 李泽慧.关心特殊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之感想[J].中国特殊教育, 2008 (4) :3-6.

[2]王辉, 方常春.高等师范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 2004 (6) :73-79.

[3]于素红.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 2012 (1) :9-13.

[4]王艳梅.特殊教育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6) :86-89.

[5]王雁, 李欢, 莫春梅, 张瑶.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 2013 (1) :28-34.

[6]刘杨.我国大陆地区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 2008 (4) :57-64.

[7]张弘, 曹大友.大学生专业认同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主动学习的中介作用[J].网络财富, 2010 (4) :3-4.

[8]方俊明.从特殊教育学科地图看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Z].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年会:304-321.

[9]丁勇, 陈岳.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5 (1) :89-92.

[10]陈超, 赵可.国外大学实践教育的理念和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 2005 (11) :33-38.

[11]陈利利.林德曼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59-63.

论高师院校学生的隐性素质教育 篇8

关键词:高师生,隐性素质,教育

教师的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是教师整体素质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教师教育就是要提高这两种素质。在高师院校中存在着一种认识:对高师院校的在校生重点在于提高他们的显性素质, 隐性素质的提高则是职后教育的事情。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 它是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的推动和控制下, 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三个系统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 即期望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在这三个系统中, 操作系统是直接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工作系统, 它就是我们所说的智力活动系统;而期望系统和执行控制系统则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内在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它们对学习中的操作 (即智力活动) 起到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学生的隐性素质作为这两个系统中的重要成分, 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教师的隐性素质的提高应从教师的摇篮———高师院校做起。

一、隐性素质的涵义

隐性素质与显性素质是相对应的。教师的显性素质指一个人显露于外的, 可被直接测量的素质, 它是人的政治思想、文化知识、工作和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的总和。它表现在对学科观点、理论、学说的掌握程度, 教学、教研的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偏重于能力方面的素质, 是可以量化的指标。

教师的隐性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法制观、职业道德、竞争意识、认识方法的深刻领悟等, 是偏重于道德、意识方面的素质。隐性素质是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的总和。隐性素质如情感因素、礼仪、交往能力等很难用标准去评价, 而只能通过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体察。

二、师范生的隐性素质对教育的作用

高师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从事的是教育工作, 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和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必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此, 高师院校应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素质, 但人们往往只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基本功、业务能力和水平等因素, 而容易忽视师范生的某些隐性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也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隐性素质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一) 情感态度因素。

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 影响到整个课堂气氛和教育效果。教师能否善于控制、支配自己的情感, 应当是教师最基本的修养之一。首先, 由于教师的工作时间长、任务复杂而又繁重, 加上个人家庭生活的压力, 以及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会在工作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状况, 这其中有积极的成分, 但也有消极的成分。教师切不可将消极的情感带入课堂, 更不能借题发挥, 迁怒于学生, 或者尖酸刻薄, 讽刺挖苦学生, 这样最容易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 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多种不良表现, 如搞小动作、吵闹、顶撞老师等等, 这些都会引起教师情绪上的波动。这时, 教师要控制好自己, 一定要冷静, 保持理智, 万万不可感情用事。要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而不能就事论事, 纠缠不休, 与学生较劲, 论个输赢, 更不能有伤害学生的过激语言。宽容、热诚、理解、关心和爱护, 才是教育者应有的姿态。第三, 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天性:喜欢守纪律、学习好, 聪明有礼貌的学生, 而对那些不太起眼的中等生、学困生以及不守纪律的学生, 教师很容易在感情上疏远他们。这种情感上的差异, 常常会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师生交往中表现出来。学生对于教师的这种情感最为敏感, 一旦感受到教师的心中这杆爱的天平失去平衡, 就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师生的关系。教师应自觉控制这种情感的流露, 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每一位学生,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 有什么困难, 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中等生、贫困生多一分真诚, 多一分理解, 多一分关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 应时刻牢记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天职。养成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情感的习惯, 应该从高师院校做起, 这样我们的师范生一步入工作岗位就会在这方面的修养有一个高的起点。

(二) 交往和礼仪风度。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师生间存在着年龄上的差异, 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差异, 使得师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天然的“代沟”。

教育和教学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师生交往的基础上。师生交往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的手中, 教师的言谈举止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融洽程度。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总是居高临下, 动辄训斥、挖苦学生、讽刺学生, 必然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学生既不敢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 自然也就不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 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 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心理学意义上的教学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碰撞。在教育教学中, 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 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因此, 教师应该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来组织教育教学, 要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仪表是指教师的服装、发式、姿态、举止等外部表现的集合, 它能够直接反映出—个人的精神面貌。人与人最初接触时, 在情感上都会形成一定的好恶感, 这种情感的产生, 大部分来源于人们的外在形象。学生对教师的最初印象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个温文尔雅、形象端庄、衣着得体、整洁中充满书卷气的有朝气的教师很容易使学生对其产生好感和信任感, 甚至会对其产生崇拜。学生一旦产生这种情感, 就会“亲其师, 信其道”, 自觉地接受该教师的教诲, 对其传授的文化知识产生兴趣。实际上, 在现实教育生活中由于喜欢某教师而对该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实例比比皆是, 这样就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俗话说“外塑形象、内强素质”, 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只愿意与高素质的人交流与合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教师的衣着与打扮应与学校的环境和教师的角色相吻合。教师的服装应整洁中透出美观, 大方中蕴含着典雅, 表现出教师的职业特征和精神风貌, 以自身的美好形象去影响学生。如果一位教师不修边幅、蓬头垢面、邋邋遢遢地出现在讲台上, 学生们是听课还是在欣赏滑稽表演呢?显然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也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风度是一种修养, 是一个人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外在表现, 它主要是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 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威严和教师的亲和力。如, 在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自己的体态是否得体, 不经意地帮学生理理领子, 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并给以鼓励的目光等等, 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当然, 过分的亲近, 特别是有些教师与学生说话随随便便, 称兄道弟, 超越了师生关系的界线, 反而会失去教师的威信。正确的做法是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 亲和、耐心但不迁就, 严厉中又有宽容。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仪表风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青少年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崇拜心理, 他们好奇心强, 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们从模仿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教师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渲染和影响。因此, 在教师的摇篮里, 我们的准教师们就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仪表风度, 使其形成一种习惯。

(三) 意志品质因素。

很多人认为, 要成功一定要有很好的条件, 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条件往往是一些良好的机遇和丰厚的物质基础, 而精神上的则是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成功的执著, 多数人忽略了后者。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人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爱迪生就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 就是他坚强的意志, 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 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 而终于克服障碍, 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由于我国的国情, 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独生子女将是校园中最大的群体, 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优越, 聪明活泼, 求知欲旺盛, 兴趣广泛,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意志品质薄弱就是其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它与目前素质教育的宗旨是相悖的, 从学生的成长来看, —个意志品质薄弱的人是绝对不会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的人才的。因此,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锤炼意志, 而作为准教师也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要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地磨炼自己,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更好地用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去影响学生, 感染学生。

总而言之, 教师隐性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高师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 同时要树立起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 注意外在的形象, 丰富内在的情感世界, 加强自我修养, 这样才能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

三、高师院校隐性素质教育策略

目前, 社会上对隐性素质的认识存有误区, 市场经济的冲击, 把人们的精神意向从重视道德品质导向重视能力。高师院校在隐性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上也未立足于个体差异和社会背景, 这种教育现状亟待改变。

(一) 从认识上走出误区。

市场经济下的人际关系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已经使得高师生产生了对隐性素质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能力就是力量”, 显性素质比隐性素质更为重要, 没有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有的甚至认为隐性素质可有可无。

高师院校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 隐性素质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败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 隐性素质中的道德修养不仅是生活的方式, 也是获得社会认同和成功的必由之路。隐性素质中的道德既是一种人伦原理, 又是一种人生智慧, 更是一种人文资源。个人仅仅有技术、能力, 而道德水平不高是不能建立个人品牌的。所以, 高师生在注重提高自我显性素质的同时, 要充分认识隐性素质的重要性, 强化隐性素质的养成意识。

(二) 在隐性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上要立足实际。

高师院校隐性素质教育的目标确立要立足于个体差异和社会背景。隐性素质教育不能因材施教, 不能针对不同个体的现有水平, 设计不同个体的阶段目标, 逐步提高其隐性素质, 必将造成学生隐形素质养成意识的淡漠。因此, 在确立隐性素质教育的目标时, 应该认识到:我国正处于而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就决定了隐性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其具体方法、途径等都要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 追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走出一条传统隐性素质教育目标与当今社会现实要求相整合的道路。针对学生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及对现代通讯信息技术的掌握, 对其进行不同文化的熏陶, 不仅可以使他们吸收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高尚的道德情操, 而且可以激发这种思想感情并逐渐使其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取向。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个性化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并且促进教育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同样, 在隐性素质教育中, 也要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共同发展与个别发展相协调。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现有素质实际出发, 设计各个时期的阶段目标, 提出相应的最基本要求, 在建立隐性素质指标体系时,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按需施教, 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评价上要注意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要以人为本, 抓住隐性素质的主要内容, 注重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确立个性发展方向。

在实际操作中, 始终贯彻以德治德的方针, 在校园内大力宣传师德标兵的优秀事迹、展示他们的风采, 在教职员工中形成一种风气从根本上培养并提高高师生的隐性素质, 可以成立隐性素质教育教师团队, 实行导师制, 高师生入校后就指定教师负责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 建立高师生成长档案, 同时高师院校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 提倡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使用规范化语言, 要开设有关讲座, 播放有关优秀影片, 与其学科相渗透, 制定不准在教室、图书馆等公用场所穿拖鞋、背心、吊带、吃东西, 将隐性素质教育的内容实际化, 具体化, 规范化, 生动化, 普及化, 学校开展的一系列礼仪、礼节、礼貌等活动, 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参与面, 不要搞成精英教育, 通过各种隐性素质教育, 由外到内, 使学生认同并自觉遵守学校的教育要求, 在其实践中成为一种自身的需要。

总之, 对高师生进行隐性素质的培养, 是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是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隐性素质教育应渗透于显性素质教育之中, 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过程, 应让学生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智慧、人伦原理来看待, 由此实现人才培养中显性素质与隐性素质的统一。通过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等隐性素质, 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动力, 调动高师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让高师教育教学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建宁.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篇9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学前美术教育,审美教育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等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学前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的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应体现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顺利实现当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了解幼儿审美心理结构

高等师范教育中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是幼儿园教师, 因此, “儿童”是整个学前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主要载体。也就是说, 一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设置都要围绕着为了培养“儿童”展开。学前期的儿童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对他们进行美育的前提, 必须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所谓审美心理结构, 就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 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独特的结构。[1]了解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应从关注儿童画开始, 儿童画是人类早期的生命活动, 儿童绘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美术作品, 可以说是一种教育品, 是一种“儿童生命活动的显现和投射”。[1]通过研究儿童画, 可以看出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特有的审美心理, 包括感知形象能力和表现形象的情绪性等。皮亚杰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生命力有不同的领会, 以此来映射他们不同的审美心理。年龄小一些的儿童仅认为一颗树是有生命的, 但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则会分化出生命的运动和非运动。因此, 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设置而言, 应当在关注儿童审美心理结构这方面内容上下功夫, 注重儿童审美理论知识的传授, 那些认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只关注技法高深的练习, 忽视“儿童”这个主要载体会使美术作品失去活力, 不能体现儿童美术的特征, 从而在今后教学中得不到儿童的认可。因此, 对于高等师范院校学前美术教育专业而言, 应让学生到幼儿园进行深入体验, 了解幼儿的审美心理结构和成人的区别, 从而准确地把握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二、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美术教育专业与幼儿师范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的课程设计是不同的, 由于幼儿师范院校与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 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差别, 因此, 幼儿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的课程设置相比高等师范院校学前美术教育专业而言课时量相对较少, 课程内容也较初级, 学生不能够全面深入地学习美术技能和理论知识, 未能在学习中展现出每个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特长, 只是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对美的形态和结构等审美能力的培养不做过多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学前美术教育成为学前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培养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高技能和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不仅能够胜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还能够做到在有所长基础上个人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 对于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而言, 不仅要注重各种绘画手工等技能的掌握, 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教育。那么, 什么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教育又称美育, 其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形态、结构等的感受、鉴赏、创造能力, 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操, 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 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2]下面分别从审美情趣、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 审美情趣的激发

美育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美, 反过来对人进行教育, 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艺术设计和创意的范围十分广泛, 美蕴含在人类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3]对于高师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而言, 审美活动已不仅仅停留在对优秀作品或者美好事物的欣赏, 而是需要教会学生对于美的事物能够从有形和无形的辩证关系角度出发, 挖掘其美好外表之外内在所蕴含着的美的意蕴, 从美的根源去激发学生心灵, 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名画的设计出发点和创作意图, 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例如, 塞尚名画《三浴女》中, 画面中三个身躯庞大的女人, 虽然与当时普遍认可的女性美标准不相符, 但塞尚的表现意图不是为了显示人物躯体的美感, 而是抓住了人物动态中举手投足的姿态所表现出的活力和平衡感, 是一种力与美的结合, 表达出了一种有关户外自然界和生命力的微妙感受。又如梵高的作品《夜的咖啡馆》中, 大多数画家往往把咖啡馆描绘成欢乐的场所, 但梵高则运用带有生命力的笔触、油彩的厚度和明显分开的线条, 表现了一群无处可去的不快乐的人, 画面沉浸在一种人为的光线之中, 显然一幅悲惨的社会景象, 红和绿、紫和蓝的微妙搭配正是梵高增强画面冲击力的方式, 这种独特的创作视角表现了咖啡馆不仅是使人娱乐休闲的地方, 也是使人丧失理智、堕落和犯罪的地方。

(二) 审美理解力的培养

审美理解力就是通过感受体验, 把握自然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艺术作品内容的意义, 是一种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文化熏陶的结果, 要求克服以往日常的惯性思维, 通过造型、色彩、构图、图形、线条、光源等形式将日常眼光转换为审美眼光, 将普通的评判标准转变成审美标准, 认识并挖掘作品蕴含的精神。对于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而言, 今后要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因此, 审美理解力的培养不再只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 而是情感与事物外在定性的相互渗透, 能够将事物从理性层面转移到情感层面, 例如, 我们看见彩虹, 不再认为它是太阳光和雨雾相互作用的产物, 而是雨过天晴, 通往幸福的桥梁。又如在靳埭强作品《勇破成规》海报中, 原本很简单的一把尺子被赋予了多重涵义, 尺子的另一面规矩、守旧被提炼出来, 破尺则代表破旧的象征, 表达了靳埭强先生要求青年学生“不要墨守成规, 勇于创新”的希望。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对自然、器物、一石一木甚至一片字纸热爱的同时, 做到“化物为意”, 用艺术的眼光和品质去理解美、感受美, 注重对美术文化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 美术活动往往缺乏主题, 设计思想较为单一, 缺乏足够的形象储备和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思想禁锢, 缺乏内涵和艺术性。从而促进学生向更高的审美层次过渡, 才能培养学生准确而又生动恰当的艺术审美理解力, 从而把握艺术品的真谛。

(三) 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对于高等师范学前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要因势利导, 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在学习表现技法的同时, 深入生活, 观察生活, 用心去感受生活, 让审美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心灵体验, 能够将丰富的认识转化为审美创造力, 运用线条、色彩、透视、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 将无形的想象力转化为 (上接227页)

最后, 当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种作用的好处并适应运用它之后, 我们对于问题的解决就会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到了这个时候, 我们会把老师做示范时的那种状态从自己的思维中提炼出来, 运用到自己的身上, 从而唱出真正属于自己那种状态的歌声。这样, 整个学习过程就容易了。

四、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

声乐教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劳动课, 这种创造性要求体现在教和学双方, 但我们的思维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我们善于思考, 肯于钻研, 在学习中能够抓住规律性的东西, 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加强理性认识, 发展思考能力, 这就成为声乐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了。

(一) 有合理的学习目标和适当的学习计划, 是“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

在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之后, 我们就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 要踏实学习, 不见异思迁;要循序渐进, 不求大求难。

(二) 提高自身素质, 全面认识自我, 是“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条件

提高自身素质有两方面, 首先是音乐技能方面, 再就是身体素质方面, 这两方面是构成声学学习的客观条件, 同时也是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

(三) 克服厌学情绪, 提高学习兴趣, 是“学”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关键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如何引导我们面对艰苦的学可视的形象, 如:漆画课程教学时, 要求学生大胆利用各种材质和手段作画, 教师可先出示用蛋壳材质做好的范画, 蛋壳的特殊肌理和真实感在画面中呈现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能够激发学生想亲自动手制作的好奇心, 并对这种工艺制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并同时可以给学生列举出可制作漆画的其他材质, 如棉花、零碎的绳子、树叶、绒线、蛋壳、铜丝等身边的物品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工具,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观感和制作内容方面, 从审美角度去选择适当的材料, 打破常规, 进行拓展思维训练, 而不仅仅停留在笔这种单一的工具上,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发现美的事物, 体验创造带来的视觉感受, 最终达到情感上的愉悦。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 激发他们更好地观察和热爱生活, 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危机与挑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9 (9) .

[2]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篇10

纵观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离不开与国情、校情、学情、域情的相互协调。通过内外交融来确定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从而形成符合地方高师院校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地方高师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相对薄弱, 正处在蓬勃的大发展时期, 国家已经意识到创业教育对于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并要求高校开设创业课程。

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由于专业与职业的单一匹配, 造成教师和学生创业意识相对落后, 传统的师范专业学生占主体, 专业性创业机会不高, 学生本身就业观念保守。另外很多高师院校也已开设非教师教育专业, 专业类型多样化, 与之匹配的职业群相对扩大。因此地方高师院校既有传统的教师教育专业, 又有新开设的非教师教育专业, 传统的教师教育专业受几十年发展的影响, 对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敏感度低, 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开拓创新的革新力较弱;而新兴的非教师教育专业, 成立时间不长、专业基础不牢, 创新精神和革新意识较强, 但创新能力和革新实力不足。

以吉林省为例, 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生源来自本省, 贫困家庭的占1/3左右, 学生本人及家庭受传统官本位思想、求稳定的思想影响严重, 对创业认识不清, 更愿意当老师、考公务员、进国企, 谋求体面和铁饭碗。由于近些年已经开始全国招生, 省外生源数量增加, 浙江、江苏等地的学生创业意识较强, 创业见闻多, 但创业知识储备少, 实践经验不多。因此学生个性特点呈现较大差异性, 导致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差异化较大。

地方高师院校多处于非省会城市, 城市经济发展处于中下等水平, 例如吉林省省属高师院校有三所在非省会城市, 四平、白城、通化, 而且学校都在城市边缘, 学校周边商业圈少, 创业氛围不强。

因此地方高师院校首先要意识到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机遇、挑战与意义, 不宜盲目过快地搭建难以驾驭的平台, 要脚踏实地地以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基础, 充分挖掘可利用的资源, 发挥传统教师教育专业的优势, 利用新建非教师教育专业的时代性特点, 结合社会需求, 理性地定位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搭建课程体系实施的平台。

二、地方高师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设定

创业教育目标是创业教育课程及评价的基本依据和中心, 是创业教育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育方法、组合教育措施的依据。【1】

结合对创业教育目标的理解, 根据泰勒提出的“目标源”理论及教育目标筛选原则, 笔者认为地方高师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推行“双目标”, 即一方面培养岗位内创业者的创新精神, 开拓能力, 艰苦奋斗, 积极进取, 团结协作的素养和基本的创业知识,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素质、具有丰富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创业者, 增强学生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积极性, 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2】

三、地方高师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一) 多元融合, 多形式并存, 优化教学效果

1. 以教学管理制度为依据, 合理设置创业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内容

必修课包括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塑造、基本创业知识普及、创业精神培植等。选修课程包括创业管理、生产操作等更深入的创业知识内容。

2. 以课程组织形式为依据, 科学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对于创业教育而言无论是创业精神的塑造还是创业能力提升, 创业知识掌握运用, 都离不开创业理论的知识基础, 也离不开创业实践的体验和训练, 通过创业活动课程和创业实训课程, 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脑体并用。因此,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要强调理论课程, 也要有实践的磨砺, 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组合, 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3. 以课程表现形式为依据, 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整合

隐性课程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包括创业实践课程、活动课程等。显性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一般而言, 显性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及提高能力的方法, 隐性课程则是向学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 塑造学生价值观, 训练学生能力。例如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对学生创业思维模式构建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实际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 应注重挖掘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通过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交叉融合有效促进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4. 以课程内容为依据, 在《创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课程体系

在开设创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融合, 一方面充分探索创业教育内容, 将创业教育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相互交融, 形成诸如创业心理学、创业经济学、创业哲学等课程体系, 满足学生在创业不同阶段和不同创业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基于自身专业知识背景去寻找创业途径和机会, 例如温州大学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专业类创业教育选修课, 鼓励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内容, 如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注重从应用的角度增选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尤其是加强电器类企业实习教学环节, 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现代企业氛围, 推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强化学生的岗位创业能力。以汽车工程、法学、鞋靴设计三个专业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试点, 在保留原有专业实习时间的基础上, 新增职业岗位或者相关行业的管理岗位实习时间至少4周。【3】

(二) 分类教学, 兼顾整体, 满足不同需求

1. 根据各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 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年级、有针对性地设置

一年级教学以基础课程为主,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的创业思维;二年级教学以学科课程和创业实践体验为主, 重在培养良好的创业能力素质;三年级教学以实习实践为主, 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业实践技能, 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四年级教学侧重个性化指导、集体交流、问题研讨。解决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进一步促进学生成功创业。

2. 根据学生不同需求, 将创业课程体系进行分层设计

借鉴先进经验, 并结合地方高师特色, 可实行“三层次一覆盖”的课程设计模式。“三层次”即创业基础课、创业实务课、创业实战课。第一层次属于创业普及教育, 通过最基础的创业课程, 更新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能够运用基础创业知识简单认识并分析常见的商业活动, 具备岗位创业的责任感, 作为必修课开设;【3】第二层次是为具有创业愿望、创业兴趣浓厚的学生开设创业实务课程, 为学生开设创办企业所需的各类辅助知识课程, 如创业人才学、创业管理学等;第三层次是与开办企业直接相关的商业课程, 如创业融资、品牌定位、商业模式设计等。

“一覆盖”指的是融合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面向本专业全体学生开设。在全校范围内实行教学改革, 促进专业与社会的融合, 知识与生活的接轨, 理论与实践的互通, 一方面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增强学习的时代性, 便于学生与就业岗位对接, 促进学生岗位内创业, 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把握时代脉搏, 萌生创意, 进而形成创业项目, 最终成功创业, 将知识直接转化成产品, 增强学习的有效性。这方面可借鉴香港理工大学注重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 从专业课程出发带动学生研发一系列创新科技产品, 推动学生科技型和应用型创业。【4】对于地方高师院校这种专业覆盖的课程体系可分两部分推进, 一部分是融入时代特色的专业知识, 例如师范专业, 在课程中紧跟时代节奏融入我国新课程改革教育学科现状, 以及国际中小学教育发展态势等专业发展相关内容, 又要涵盖专业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的需求和遇到的瓶颈等内容, 从而引发全体学生深层次思考, 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以此开展专业普及教育。另外也需要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生可自由选择的创业提升课程。例如针对将来创办培训学校的学生设计培训学校商业运作模式、网络课程营销、学校管理、教师团队培养等选修课程;为心理学专业有创办心理咨询机构的同学设计咨询师管理、咨询必备器材及如何管理使用、初创咨询机构品牌树立等选修课程;为促进科技型创业, 也可开设相关领域内研究项目课程。但是这些改革需要从长计议, 从学生创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出发不断积累, 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融会贯通, 互利互补, 高校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 推进高校教学改革进程,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提升。

四、构建推进课程体系实施的平台

(一) 构建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创业教育课程管理平台

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负责全校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落实学校创业工作计划;安排设置课程, 督导教学过程, 建构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 逐步完善课程体系, 推进教学改革;整合校内外资源, 有效促进创业教育落实开展

(二) 构建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实践平台

该平台一方面为岗位内创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 培养学生的岗位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如校内微格实验室、教学训练室, 校外的实习基地。另一方面该平台可以系统模拟仿真创业环境, 可通过网络模拟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 也可通过创业园对可行性高的创业项目进行孵化, 给予咨询辅导、宣传推介帮助。

(三) 构建动态多元的创业教育师资平台

动态, 即教师授课与待授课的变动;多元, 即教师组成的多元化。从队伍组成上, 可吸收管理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等相关专业的教师, 以及具备创业经历、从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创业课教师, 与经过创业培训的部分专业课教师共同组成创业教育师资库, 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及教师主讲主题自行选择任课教师。定期组织教学培训及研讨活动,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四) 构建互助互利的校企合作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 把企业的项目资源、人力资源、经验资源、资金资源、环境资源等引入高校,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业教育空间。【5】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不仅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推进, 而且对于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也有引领和促进作用,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因此, 借鉴国内外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 构建多元融合, 多形式并存的课程体系, 实施分类教学, 整体推进的课程模式, 搭建课程管理、实习实训、教师队伍、校企合作平台, 将为地方高师院校创业教育深入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上官敬芝.分层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09 (3) :22-24.

[2]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12 (3) :54-58.

[3]黄兆信, 曾纪瑞, 曾尔雷.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 2013 (6) :144-149.

[4]商应美.香港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对内地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 2014 (5) :86-90.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英语教育专业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基地,有着突出的地位。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将成为未来英语教育领域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其学术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态度和教学技巧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英语教育行业的发展水平,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水平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值得也必须整个英语教育界给予长期的关注。

一、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

高等师范院校的创校理念就是为教育行业培养教育人才和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是立足于教育领域自身长远发展的主要基地。具体到英语教育领域,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業不同于普通高校的英语专业和外国语学校的英语专业,是为了培养英语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而存在的。

在学生就业方向上,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基础教育之中的英语教学,而非从事英语研究工作或面向社会各行各业满足英语交流需求,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和特别的教学方向,主要可以概况为以下两点:

1.比之理论水平更为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是为了培养专职英语教师而开设的,而非为英语学科领域培养学者型人才而设立,这决定了相比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英语教育之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英语教育师范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和包括“听”、“说”、“读”、“写”在内的英语技能,还需要在充分了解英语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能够将深奥艰涩的英语语言学理论用通俗易懂、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能够根据受教者的年龄和英语基础进行通盘考虑,灵活调整大到教学难度和教学计划、小到词汇使用和句法结构在内的整个教学内容,而这些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高超的实践能力。

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不必向研究型人才一样对于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和演变流程有着完全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也不需要熟练掌握包括古英语在内的古代语言,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相比与纯粹的理论知识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依赖于书本和教师的帮助,而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积累,还需要有着必须的“试错”的经历作为必要的调整。这些都是既依赖于学校资源也取决于学生个人实践投入,从这一种角度上来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相比于单纯的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更为困难和更具挑战性。

2.比之个人英语水平更为重视学生的教课能力。作为未来的英语教师,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都需要有着标准的语音、精准的用词、丰富的词汇、完备的句式结构、正确的语法使用,这些最基础的英语能力不仅是学生在就业市场上进行就业竞争的必备技能,还是保证毕业生未来从事高水平英语课程教学,不会误人子弟、贻笑大方所必须的能力素质。

事实上,一名符合要求甚至是出色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就好像一名出色的长跑教练。教练自身并非不擅长跑步,比之教练的跑步成绩更为重要的是其所教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比之教练个人的跑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其教授跑步的能力,是他能够发现运动员现状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提出专业意见进行针对性指导的能力。

英语教师也是如此,教师个人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上存在着缺陷不可怕,但可怕的是教师自己有着极为出众的英语能力却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评估学生的进度、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那么可以说作为英语教师这是更为失职的。

二、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参考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重新审核当前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现实距离理想仍然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当前的英语教育专业的教育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将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的进行对比,能够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相似性,同质性特征明显,英语教育的师范性并不突出。就具体的课程设置而言,不少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课仍然是英语的语法、演变和结构,对于英语教育的专业实践课强调较少,英语教育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实践课在所有专业课之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

哪怕是专门的英语教育类课程,大部分院校的授课方法仍然是以理论宣讲为主体,以教师授课为主要方式,这固然是考虑到现实情况根据院系资源所做出的无奈选择,但无形之中付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教育实践能力的相对削弱作为牺牲和代价,对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

2.最新的英语教育方法和成果运用不够重视。在当今中国高等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大多老旧,教材改革和教材修订前路漫漫,这带来了当前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长期落后于时代需求和世界先进潮流,这种情况在英语教育界也是如此。

有的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会根据教材内容做出补充和修订,通过及时更新内容和方法来保证课程的含金量。但是不少教师基于能力的限制和精力的有限,在讲课过程之中仍然局限于教材,对于新知识新理论的补充相对较少,无形之中降低了课程的含金量,极大的影响到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3.学生实习机会不多实践经验不足。传统的高等院校教育模式较为强调学生的理论掌握和基本知识的积累,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教育专业中则体现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学校对外交流较少,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为学生安排的实习时间都非常有限。由于缺乏实习的经验,不少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名为教师但是一无法大声讲课,二无法进行流利的板书,三无法顾及到学生的听课情况和班级进度,严重地甚至会畏惧讲台无法正常授课,这都是历练较少、经验缺乏的结果,这些情况在历年的毕业生之中都并不鲜见。

同时,从学生就业角度看,考虑到大部分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都需要应聘者进行试讲,这对缺乏教学经验的和实习机会的英语师范生在应聘时就居于劣势。就算勉强通过招聘考试,无法自然大方地驾驭讲台的教师也会在教学初期遇到种种问题和情况,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提前解决。

三、培养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当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的种种问题,结合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可以提出几点较为具有操作性的措施进行教育革新。针对普遍存在的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模拟教学活动。师范院校的教师在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教学模拟活动,可以依照顺序安排学生依次试讲部分内容并由教师进行点评,也可以让学生互相结成小组以小组单位进行共同备课和代表试讲,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发挥主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2.鼓励学生充当教学志愿者进行公益支教。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没有学生,教师就不称为教师。但对于需要培养从教经验的师范生来说,缺少学生是一个重要问题。但其实在地区发展差异巨大、贫富差异大的中国,由于贫穷、偏远等原因缺乏师资的情况并不少见。考虑到师范生缺少实践对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性质的支教活动,既填补了当地师资力量的空白,也能让学生增添从教经验,各取所需共同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与正规的英语教学机构达成实习合作。高等师范院校可以以院系为单位,与社会上的正规英语教学机构达成长期的实习合作,对于英语教学机构来说可以得到充足优质的师资力量,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吸取教学经验,双方互利合作共同发展,而这需要院系在其中起着重要的联络沟通作用,也需要对英语教学机构进行充分的审核,选取其中正规、优质的英语教学机构进行合作。在师范院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参加这种实习,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也能够从其他共事者那里吸取教学经验,并对当前的英语教育现状有着充分的了解,对于广大学生、家长的英语学习需求和预期做到心中有数,为未来的求职生涯和职业经历做好准备。

4.组织学生旁听优秀英语教学工作者的授课。师范院校的学生增长教学实践经验和能力并非只能通过自己上台讲课这一种途径,还能够以旁听优秀示范、揣摩先进经验的方式补充自己在实践经验上的空缺。高等师范院校可以充分利用院系的优势资源,与周边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达成合作意向,师范院校可以邀请优秀的教学工作者来校进行示范讲课或开展讲座传授经验,还能够组织学生旁听优秀英语教师的示范课。在旁听的过程之中,教师应该指导师范生充分观察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學工作者在课程进度、学生接受能力、教学计划设置等方面的合理把握和灵活调整,吸取优秀英语教师的成熟经验化为己用。

总之,对于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谋求竞争优势,出色的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必备的,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并非单纯的看书做题就能习得,学生还需要依靠学校的鼓励、教师的引导共同创造出良好的实践环境、培养出良好的实践氛围。在当今普遍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经验的中国高等教育界,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俊丽.师专英语教育专业加强素质教育之我见[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4).

[2]耿广利.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特色的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2(04).

[3]黄书生.加强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为例[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01).

[4]窦红梅.师范高专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J].陕西教育(高教).2009(12).

[5]赵娟.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教学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09).

[6]魏晓红.英语教育专业“短学期”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作者简介:

高师院校情感教育 篇12

一、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失范现状及成因

1. 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大学生活“前3年紧张, 后1年放羊”, 是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大多数高师院校来说, 四年级学生, 大致可分为三种群体:一是休闲类 (保研和已确定就业单位的学生) , 他们没有就业和升学的压力, 学习、生活轻松悠闲;二是备考类 (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等) , 他们在夜以继日地备考的同时, 还要惦记着工作, 学习压力大、情绪敏感、安全隐患大;三是就业类, 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投放到找工作上, 处于东奔西走的状态、就业压力大、信息沟通差、安全无保障。而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需要, 绝大多数学校都把本科生的课程安排在前3年完成, 四年级的任务仅剩实习、部分选修课和毕业论文 (设计) 。学校对四年级大学生管理的重心是保证学生安全, 确保稳定就业、按时毕业;而任课教师除了对毕业论文 (设计) 进行指导外, 对学生上课和管理则处于放任状态。这些做法虽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却造成了学生管理的缺失和混乱, 导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乏力和常规保障的疏漏。

2. 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失范的成因。

面对四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 目前, 高师院校尚缺乏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和指导, 这既不利于保证教育质量, 又不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因素有以下6个方面:

第一, 制度缺失、管理无据。面对复杂的社会因素、就业方式的变化及四年级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 从国家层面讲, 尚缺乏专门有效的文件规定, 同时, 绝大多数高师院校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及配套的具体措施, 导致高师院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十分被动, 并造成了诸多安全隐患。

第二, 实习多维、管理无序。多数高师院校都将学生实习安排在大三暑假和大四第一学期初进行。目前, 由于高师院校学生实习形式多样且落实实习单位较为困难, 加之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 导致实习流于形式, 直接的影响则是学生管理难度加大。一些接待实习的学校出于对自身教学质量和升学的考虑, 从局部利益出发极少给实习学生安排实习课程, 而有些学生出于各种原因也不主动要求实习学校排课, 致使实习不能正常运转, 导致实习管理无法有效开展。

第三, 就业全程、管理无效。随着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和竞争的日趋激烈, 一些单位的就业要求和学生的学业过渡在衔接上出现了严重的冲突。为了提高就业率和方便学生就业, 学校不得不放松教学要求, 同时, 由于就业全年化, 大四学生基本不在学校, 导致信息传达受阻, 无法避免的管理失效和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之间的矛盾, 使四年级学生管理和人身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第四, 课程失调、教育乏力。当前, 出于方便学生就业和考研的多重考虑, 多数高师院校都将本科课程压缩到前3年, 这种越来越普遍的“大四学业缩水”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与管理。由于不能安排切实合理的课程配置, 大四课程教育十分有限甚至形同虚设, 教育乏力问题异常突出。虽然从表面上看有助于就业率的提高, 但从根本上说, 这样的“缩水人才”就如同“偷工减料的商品”一样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导致就业状况更加严峻。

第五, 就业危机、心理恐慌。就业问题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业难更使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大四阶段出现担忧, 甚至恐慌现象, 这种现象的蔓延造成四年级学生群体心理的复杂化和不稳定性, 导致学生行为方式的不可预测性, 使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不确定性和难于预见性。

第六, 感情变故、情绪不稳。恋爱是一些大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年级学生恋爱关系面临多重选择, 是争取在一起工作, 还是一起出国、考研, 还是各走各的路, 这些问题急速聚集一起, 导致学生压力过大难以承受, 出现情绪急躁、易冲动等现象, 甚至导致很多严重后果。

二、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管理教育的应对策略

1. 转变理念、积极应对。

首先, 由学校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实现学生管理由校方单一执行的现状, 变为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管理;其次, 实现由集体管理向个体管理的转变, 学校应转变被动思维和无效的应对模式, 实行学生个性化管理, 同时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第三, 实现由消极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建立常态科学管理机制, 将非常规管理纳入有效的监督管理的范围, 适时更新管理内容, 创新管理手段, 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管理时效性。

2. 创新方法、提高水平。

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高师院校应创新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实效。首先, 要建立“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实现全方位管理。建立学生、家庭、单位 (实习、就业) 、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其次, 建立有效信息沟通机制。通过网络、信息群发等现代工具, 建立无间断信息联络体系, 确保学校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动态。

3. 规范制度、提升效率。

首先, 要完善学生安全责任制。由辅导员代表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具体责任到人, 明确辅导员、学生、家长各自的责任, 提高安全意识, 增强防范能力。其次, 完善学生请假制度, 加强实习学生管理。第三, 完善学生校外居住安全制度。校外环境复杂, 学生校外居住安全隐患多, 意外事件频发, 学校要严格管理, 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宁静的生活环境, 尽量减少校外居住。

4. 注重关怀、加强疏导。

四年级是学生人生启承转接的特殊阶段, 出现心理问题较多。因此, 高师院校必须将教育预防工作做在前面,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是针对个体教育疏导。学生管理者要关注四年级学生的思想变化, 多进行单独沟通,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针对学生自身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怀和疏导, 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增强自信心, 同时增强学生互信意识, 出现问题及时向老师、家长和同学寻求帮助。二是注重调研、积极引导。学生管理者要及时了解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帮助他们认清形势, 提高承受能力, 化解不良情绪。

5. 理顺模式、畅通实习。

实习环节的优劣制约学生的就业与未来发展, 为能够保证实习和就业的有效衔接, 高师院校与接纳实习的学校和企业必须加大联姻力度, 实现双方供需、共赢。首先, 拓展实习基地是基础和保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以实习、见习、实训等方式组织学生进入基地学习, 在基地中提高才能。其次, 集中实习注重效率和整体指导。加强集中实习的管理与指导, 既要保证学生专业技能提高, 又要保证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到位。第三, 分散实习注重质量和管理。高师院校要在与分散实习学生、接纳学校建立联系、签订协议的基础上, 加强巡回督导, 保证实习质量和管理实效。

面对大四学生管理日趋复杂的现实问题, 高师院校作为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基地, 必须加大管理力度, 从战略高度, 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这是培养合格师范生的重要环节。

摘要:高师院校学生实习、就业方式的变化, 导致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出现了无序和乏力等现象, 既不利于高师院校稳定发展, 又不利于学生安全保障。针对这一问题, 高师院校要全面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转变理念、创新方法、规范制度、注重疏导, 才能保证教学秩序, 提高管理实效。

关键词: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冯晓桦, 刘钊, 彭军.高师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4) .

上一篇:说谎行为下一篇:体育运动与和谐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