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评价

2024-09-04

身体评价(精选9篇)

身体评价 篇1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非身体素质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网球运动员的各素质进行合理评价,为检验网球运动员训练效果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理论。

关键词:网球,体育,身体

众所周知,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助于网球运动员技术和战术的发挥,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球运动员,这还需要许多非身体素质因素,诸如智能、交流技巧和个性特征对球员的成绩也很重要,对成绩的提高很有影响。因此身体素质和非身体素质对网球运动员极其重要,不仅能对运动员进行合理地分析与评价,还能使其达到最佳效果,使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一、身体素质评价

对网球项目来说,基本的身体素质有力量、速度、灵敏、爆发力和柔韧等素质。在赛季后和赛季前对这五种身体素质进行训练和评价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在此期间,球员正集中精力进行全方位的提高。然而,在比赛期间的评价也是重要的,它能确保球员收获赛季以外的所有训练成果,尤其是在不减弱力量上,因此球员和教练员把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比赛的准备和训练中。在一年中,应当至少进行三次测试:在赛季开始之前,检查球员对赛季的准备情况;在赛季之后,检测球员的身体素质在比赛期间保持的状况;春季,评价球员的进步和在赛季后的发展情况。此外,在整个赛季都要经常对球员进行评价,以便对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做出适宜的调整。

1. 力量素质。

利用最好成绩的多组负荷投影图可以对球员的力量进行测试,此种方法安全而有效。因为球员的练习负荷小于他的最大负荷,所以受伤的危险很小。适当的热身运动后,球员将选择一个他认为能够举三次且不能超过七次的重量。利用一个投影图,球员完成的负荷总重量将产生他的最大负荷。这种方法与重复一次最大力量的测试法相比,在准确性上略逊一筹。这种方法要求球员连续用较大的重量进行练习,直到找出能够重复举起一次的最大负荷。但是,重复一次的最大负荷测试法在执行时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并且在最大的负荷下进行练习时显得不够安全,容易使运动员受伤。此外,只有当球员彼此展开竞争时,这种测试才是准确的。因为赛季后训练的重点在于每名球员的发展和提高上,所以说采用这种多组负荷投影图的方法可以帮助球员评价自己的成绩。

2. 速度素质。

网球运动的速度测验一直采用极速冲刺的方法。网球球员在击球时的跑动几乎不超过10米长的距离,过长的距离不能表示网球运动所需要的速度类型。从边线到边线跑动、从网前到底线都要求在10米左右距离范围内冲刺,球员在这个距离的时间至关重要。不过,网球球员在比赛中的大部分跑动是短距离冲刺,因此球员从起动开始的初始速度和网球这项运动的速度类型相关。

3. 灵敏素质。

网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改变方向,并且在击打触地球时运用脚步从一侧边线移动到另一侧边线、从网前移动到后场,使自己到达合适的击球位置。横向快速移动是成功截击所必需的,快速小碎步和交叉步是向后移动高压球所必需的。正是这个原因,灵敏素质和脚步动作是必须训练和测试的身体素质。最普通的网球灵敏素质测试方法是“蜘蛛式跑”,在底线中点设置标记放置一个球拍,球拍上放五个网球。球员从球拍位置开始跑动,拿一个球放置在边线和底线的交点处,接着回来拿第二个球,放置在发球线和单打边线的交点处,接着把第三个球放在左右发球线的中心点处,接着把第四个球放在对面发球线和单打边线的交点处,接着将第五个球放在单打边线和底线的交点处。这个测验评价球员急停和变换方向的灵敏性,要求将身体重心放低来保持技术部分所提到的身体姿势。

4. 爆发力。

爆发力是网球运动员的第四项基本身体素质。这里强调在身体重心较低的情况下的力量,这有助于球员准备击打触地球时腿部蹬地用力,发球时腿部蹬地,控制高压球时腿部蹬地用力。测验爆发力最简单的两个方法是立定跳远和纵跳。进行这两个测验时,球员要在静止起始位置,以便测验结果单纯显示爆发力结果,这是没有助跑的起跳。每个项目可以允许球员测试多次,记录最好成绩。

5. 柔韧性素质。

柔韧性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却是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提高球员的柔韧性将有助于运动员提高其他身体素质。赛季外的计划中应该强调拉伸练习,鼓励或者要求运动员每天做拉伸练习至少15分钟。此外,训练计划应当包含要求球员做弯曲和移动的练习。例如弓箭步走和跳步,以便球员在力量训练时伸展和训练髋关节和后背肌群的肌肉。柔韧性的测量是困难的,但是传统的坐位体前屈测试为球员的活动幅度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参考指标,给球员提供了一个提高的标准。

二、非身体素质评价

运动员的表现好坏并非全部取决于身体素质,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提高运动员的智能、交流技巧和个性方面的能力,才能使网球运动员达到技术巅峰水平。

1. 智力。

网球运动是一项复杂的运动,要求球员持续专注于比赛,当对手占有优势时保持积极状态,用正确的节奏比赛,切记急躁,合理、冷静地分析对手的强势、弱势以及对手特征。然而,对于网球运动员的成功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和分析突发情况的智力能力,这些能力能使他们在合适的时机正确地处理球。他们应运用自己所擅长的技能来比赛,每一分都必须很努力,并攻击对手的弱点。运动员必须衡量基于自己和对手在场上技术的发挥、情绪状况和身体水平来调整比赛节奏。运动员需要研究场地条件和球况,以及太阳、风和温度的环境条件,以致发挥得最好。这些技能的表现需要研究、纪律、专注和持有一种理念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在比赛过程中,技能表现要求的注意力和判断力,用术语“意志力”进行描述可能是最好、最简单的方式。

2. 交流技巧。

网球运动也要求运动员交流技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场上球员之间的交流、教练员之间的交流、在教室和训练及比赛期间球员之间的交流。作为教练员,在交换场地和每盘之间必须传达给球员对比赛计划和战术的调整。因为交流技巧对于网球运动来说很重要,必须花费相当的时间来调整交流方式。

3. 个性能力。

个性能力可以帮助改变球队、球员的成绩。网球是要求或者展示个性的比赛,因为在大多情况下,运动员通过界内、界外和记录分数来执法自己的比赛。

总之,网球运动员不但重视网球技战术的训练,更应该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及非身体素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比赛,使自己的网球职业一直处在巅峰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庆有.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54-56.

[2]江明非.网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手段[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1):138-139.

[3]李庆有,俞继英,叶飞.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若干理论问题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54-56.

身体评价 篇2

摘要:以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形态各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初步建立了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形态模型。结果表明:反映身体形态的各指标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其中小腿加足高和小腿长的权重最大,克托莱指数和下肢长次之,髂前上棘宽的权重最小,反映下肢围度的大腿围和小腿围居中;形态模型提示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具有下肢较长、大腿和小腿的围度相对较粗,身体充实度适中,髋部较窄的形态特点。另外,根据各指标权重建立的评价体系,对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和选材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蹦床;高水平运动员;权重模型;身体形态模型;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838.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277-03

蹦床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其主要运动形式为连续完成10个空翻或空翻加转体动作,因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具有非常高的专项性特征。研究高水平蹦床运动员专项的形态规律,能够为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形态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能为蹦床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理论支持。鉴于此,本文从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及均值模型三个围度构建了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的形态模型,并依此建立了身体形态的评价标准,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以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作为数据采集及研究对象,共计52人,其中男子29人,女子23人(表1)。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运动员形态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的现状。

1.2.2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具有丰富训练经验的教练员、体育院校和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专家、教授的访谈,拟订出关于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形态特征的初选指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

1.2.3实验法对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的形态指标进行了测试。

1.2.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同时对各指标赋予了不同的权重。

2结果与分析

2.1形态指标的筛选

2.1.1文献研究筛选通过查阅有关难美项群关于运动员形态特征的文章,特别是蹦床运动形态训练和相关规律的研究,尽可能地全面的提出形态指标(表2)。

2.1.2专家调查筛选将初选指标进行专家问卷设计,请从事蹦床运动训练或教学、科研工作多年、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每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按“非常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重要”排列。在对各指标进行分析时按“非常重要”=5分,“重要”=4分,“比较重要”=3分,“一般”=2分,“不重要”=1分,计算各项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将每项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大于或等于4的指标挑选出来,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作为测试指标(见表3)。

2.1.3统计筛选将测试获取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原始数据库。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运动员形态指标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出各类指标因子分析的结果(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身体成分、肢体长度和肢体宽度三个因子能够很好的解释高水平运动员的形态特征,其中身体成分和肢体长度因子的贡献率较大,是分析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形态特征的主要方面。男子身体成分的代表性指标是克托莱指数和大腿围,女子是克托莱指数和小腿围;男子肢体长度的代表指标是小腿长和下肢长,女子是小腿加足高和小腿长;肢体宽度的代表指标男女都是髂前上棘宽。综合男女运动员的形态指标,可以得出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指标模型,即克托莱指数、小腿围、大腿围、小腿长、下肢长、小腿加足高及髂前上棘宽等7项指标组成了身体形态指标模型。

2.2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权重模型

2.2.1确定形态指标权重的方法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求出相关指标的相关矩阵、样本适当性度量的KMO值和巴特莱特球度检验、共同度、总的方差解释及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按照下列公式进行操作,再对Ti进行归一化处理,就得出各二级指标的权重。

2.2.2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权重根据确定形态指标权重的方法,建立了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权重模型(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小腿加足高和小腿长的权重最大,其次是克托莱指数、下肢长、大腿围、小腿围,以髂前上棘宽的权重最小。

图1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各指标权重2.3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形态模型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形态指标均值模型构建的指标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就构成了形态指标的均值模型。将指标模型、权重模型和均值模型组合到一起就构成了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的形态模型(表5)。

由表5可知,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具有下肢较长、大腿和小腿的围度相对较粗,身体充实度适中,髋部较窄身体形态特征。从均值模型值的特征来看,反映各指标重要程度的权重也是比较合理的。

2.4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标准形态模型的建立只是为诊断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结构提供了依据,如果要进一步评价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就必须建立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评价体系。鉴于此,运用数理统计中百分位数的方法,建立了身体形态单项和综合指标的评价标准。

2.4.1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单项指标评价标准的建立首先要确定全样本各典型指标的百分位数,如P10、P25、P75、P90;其次对各百分位点赋值,如P10以下=1分、P10~P25=2分、P25~P75=3分、P75~P90=4分、P90以上=5分,以建立各典型指标的单项评分表;最后将各单项评分表汇总得出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表6、表7)。

2.4.2综合指标的评价标准

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只能反映运动员某一形态方面的优劣,而不能反映运动员形态的整体特征。因此,为了评价运动员整体形态特征,有必要建立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综合指标评价标准。建立综合指标评价标准的方法是:首先将运动员各测试指标按照身体形态单项评价标准转化为等级分数;其次将各形态指标的得分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然后相加即为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综合得分;最后,按照百分位数的界定方法制定出身体形态综合评价的等级标准(表8)。

表6、表7和表8构成了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标准,该标准为科学地评价运动员的形态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提供了目标模型。另外,该评价标准对于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的选材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结论与建议

1) 通过因子分析,把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的形态分为三个因子,即身体成分因子、肢体长度因子和肢体宽度因子。身体成分和肢体长度的贡献率较大,是分析运动员形态特征的主要方面。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小腿围、大腿围、小腿长、下肢长、小腿加足高及髂前上棘宽等构成了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的指标模型。

2) 在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形态结构模型中,小腿加足高和小腿长的权重最大,其次是克托莱指数、下肢长、大腿围、小腿围,以髂前上棘宽的权重最小。

3) 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表现出下肢较长、大腿和小腿的围度相对较粗,身体充实度适中,髋部较窄的形态特点。

4) 建立的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身体形态评价体系,对高水平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和科学的选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刑文华.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

[3] 祈国鹰,张路,黄凤娟,等.体育统计应用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 王延丽,赵艳成,姜宝华,等.蹦床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与网上跳跃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97-196.

[5] 鲍海涛.蹦床起跳动作力学分析及方法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7):35-36.

[6] 陈峰.男子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监控措施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3):403-404.

某校初中生身体素质评价指标刍议 篇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1.2 测试对象

某校初中生共1379人, 其中男生618人, 占总人数44.8%, 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208、194、216名;女生761人, 占总人数55.2%, 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299、242、220名。

1.3 测试指标

《体质健康标准》初中生部分身体素质测试指标, 即耐力素质指标:男子1000米, 女子800米;力量素质指标:掷实心球、立定跳远。以及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

1.4 研究方法

采用数据统计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该校初中生体质测定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 并结合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青少年体质测定相关研究成果, 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设置进行综合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该校初中生力量素质呈上升特征, 耐力素质呈下降特征

采用单样本T检验的方法, 分析该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即可将男生 (男、女生总体情况相同, 本文以男生为例) 立定跳远成绩与《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报告》中男生13~15岁立定跳远平均成绩跳远成绩1.998米[2]进行比较分析。

在检验男生立定跳远成绩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基础上, 对立定跳远成绩进行单样本T检验, 统计结果中双尾检验值为0.04, 由于0.004<0.05, 说明该校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显著高于2 0 0 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的测试水平。

采用同样的方法, 对分别对女生立定跳远, 男、女生掷实心球、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成绩进行检验, 总体成绩显示, 力量素质显著上升, 但耐力素质仍呈下降趋势。

2.2 力量素质与耐力素质存在正相关

对该校初中男生的1000米成绩与立定跳成绩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 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326, 双尾检验概率值为Sig. (双侧) 接近于0, 小于0.05, 说明立定跳远和1 0 0 0米成绩有较高的线性相关关系, 即立定跳远成绩越好, 1000米成绩越好, 即力量素质对发展耐力素质发展有正面影响。

2.3 不同部位的力量素质存在高度相关

分析下肢力量指标立定跳远与上肢力量指标掷实心球之间的相关性, 可以为指标的合理分类提供理论依据。

对立定跳远成绩与掷实心球做交叉分析, 可得到立定跳远与掷实心球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0, 两者的相关性概率P<0.01, 说明“立定跳远”与“掷实心球”的相关性很大, 达到非常显著的程度。因而在进行指标归类时, 可以将这两者归为一类, 学生可从中选择一项进行测试。

2.4 初中生力量素质评价标准难度可逐渐提高

对各年级学生 (以男生为例) 掷实心球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同时检验方差齐性, 可得F值为248.264, 显著性约为0, 即P<0.05, 差异显著, 即三个年级掷实心球的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再进行多重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初一与初三年级组掷实心球成绩最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力量素质随着年龄变化较大, 即在初中阶段, 年龄越大力量素质越好。因此在制定评价标准时, 可充分考虑初中生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逐渐提高评价标准, 以促进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

2.5 力量素质所占身体素质权重可适当增加

为检验1000m、立定跳远、掷实心球是否对肺活量 (以男子为例) 存有显著性作用, 首先须检验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能否做线性分析。通过回归方程方差分析得出统计量F=86.112, P值接近于0, 小于0.05, 说明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 即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有线性回归关系。

在此基础上, 可得出统计回归系数。 (如表1)

上表显示出非标准化系数的系数值、标准误差和标准系数值, 而且对回归分析系数进行了T检验, 得出显著水平。拟合结果如下。

(注:X1为1000米, X2为掷实心球, X3为立定跳远, Y为预测肺活量成绩。)

回归方程显示, 掷实心球与立定跳远, 即力量素质与身体机能成正相关, 即对身体机能的影响比耐力素质更大, 因而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力量素质所占身体素质的比重。

最后检验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共线性问题, 诊断结果显示容差都大于0.1, 说明模型1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即以上多元回归分析常模具有合理性。

3 结论与建议

3.1 优化测试指标

(1) 根据各项素质分类, 择优选用测试指标。可参照各项素质的分类标准, 优化测试指标, 以使测试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实效、简易。

(2) 结合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适当调整评价标准, 充分反映学生的性别与年龄差异。

注:a.因变量:肺活量。

总之, 优化测试指标, 选择与体质密切相关的测试项目, 使之更具有操作性、科学性, 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学生体质状况。

3.2 调整身体素质指标权重

由于身体形态指标, 多数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 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较小, 因而可适当增加身体素质权重, 尤其是力量素质测试指标所占比重。因此在调整身体素质权重的基础上, 还可以依据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对体质影响度来合理设置各自权重。

3.3 合理归类选测指标

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中学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测试指标归于两类, 学生测试时从中各选测一项即可。建议在指标归类时, 考虑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即高度相关的指标间可进行选测, 或是从各项身体素质中分别进行选测, 如此能更为全面、准确地测定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4.

爱情有时就是身体与身体的缠绵 篇4

春天的时候我和丽姿分了手,她嫁给一个美国回来的海归,临走前抱着我的颈子嘤嘤地哭,我竟然没有怪她,只拍了拍她的肩膀说:“珍重。”

连我自己都不能相信我在她面前可以这样不动声色,之后我崩溃了,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趁着还有最后一点理智,我给沙禾禾拨了一个电话。

沙禾禾是我大学同学,毕业后又一起留在上海,隔三差五我们就见一面,用沙禾禾的话说,我们之间是哥们,如果有爱情早就在一起了。对这个说法我很肯定,七年我们都没有碰出火花,绝对是绝缘体。

她一来就开骂:“这么没出息,不就一个女人吗?如果不是名花有主,我就委身于你好了。”

她总是这样爽快,有男子的幽默氣质,喝起酒来也绝不忸怩,我就喜欢她这一点。她和丽姿不同,丽姿小女人味,远看似一幅中国山水,有种欲说还休的美。沙禾禾好像是一幅现代画,浓墨重彩,又张扬又放肆。她属于另一个男人,那个男人在烟台一个分公司做主管,多次要求她去烟台,她却总是说舍不得上海的纸醉金迷,一直没有去。

那天她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菜,看我狼吞虎咽时,她说:“别跟自己过不去,你为爱情断了肠人家也结婚了,还是好自珍重吧。”

我却仍然难以释怀,下了班就拉她去喝酒,吆五喝六地。丽姿爱去咖啡屋或者西餐厅——一些中看不中吃的地方,沙禾禾却能跟着我跑到小酒馆吃小吃,花钱不多还很舒服。

那天,我们去了一家湘菜馆,点了四个湖南小炒,开了一瓶红酒,之后又去K歌、喝酒。结束的时候已是凌晨,她软软地靠在我身上,我借着酒劲吻了她的头发。她的头发有好闻的薄荷香。

刹那间我浑身涌起一股热血,拦了一辆车直奔我家。

车到楼下,我抱着她进了电梯,一直到十五楼,开了门,我依然抱着她。

黑暗中,她叫了一声我的名字,我一下子亢奋起来,颤栗地吻着她,她回吻着我,我们撕裂着彼此的衣服……

我九点醒来时,发现沙禾禾已经走了。

突然之间,我觉得不知怎么面对她,我们是七年的好友啊。

我想给她打电话,拨到最后一个号码,停了下来,我能说什么,对不起?或者说我爱她?不不,这些都不是理由,七年都没有爱情,怎么会一夜缠绵就有了爱情?

犹豫再三,我发了一条短信给她:“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是姜夔的一首词,但愿她懂得我的心吧。

她没有回短信,一周过去也没有和我联系。我们都知道,我们过界了。我报了一个旅行团,去了丽江,我想自己应该冷静一下了。丽姿走后,我居然陷入了一个更大的漩涡,感情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让我变得非常脆弱。

五天之后回来,发现沙禾禾站在我的门口。

我们对看着,好像有一百年那么长。她瘦了,显得有些憔悴,我伸出手去抚摸她的头发,冲动,是从她的头发开始的。

她哭了,她一哭,我又有新的冲动,再次抱起她,她贴在我耳朵边说:“我中了你身体的毒。”

我何尝不是?

没有人提到爱情,我们的身体是两朵暗夜的花,为彼此开放。在缠绵之际,我总能看到另一个陌生的她,那是与我认识七年的女子完全不同的一个人,升腾与堕落的瞬间,我觉得她才是我找了又找的女人。

但我没有勇气说让她留下来。她已经跟那个男人谈婚论嫁了,而且那个人对她非常好,挣了钱都交给她。她很挥霍,夏奈尔五号香水,宝姿裙子,兰蔻的化妆品,这些都不是我能给她的,我的薪水只能养我自己。

有一天她看着我,忽然冒出一句:“你爱我吗?”

我愣了一下,她突然笑了:“你看,我问了一个多傻的问题。”我的心微微地疼,把她抱在怀里好久。天亮之后她又悄悄走了,这一次,她给我留了条子。

庆生:

我走了,去烟台结婚去了,谢谢你留在我身体里的记忆。

我扶着桌子边,觉得空虚无力,甚至,连走路都觉得没有力气。

我又新交了女朋友,但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于是放弃了。

我抽烟喝酒,但不再找女人,一个人每天逛来逛去。我换了手机号码,为了彻底忘记。我发现,在我心里沙禾禾的分量竟然超过了丽姿,这让我非常惊讶。

我用新号码不停地给沙禾禾发短信,都是些办假证或者六合彩的信息,她永远不会知道发信人是我。

每天深夜,我会想念她的身体。

非常想念,我用烟头烫自己,想让自己清醒,那不过是一种欲望,不过是身体与身体的纠缠,是最低层的堕落。可是,我真的迷恋这堕落,如果能堕落一辈子,有什么不好?

我发现自己快被思念折磨得疯了,就买了船票去烟台。快到烟台时我给沙禾禾发了一个信息,问:“你知道思念一个人身体的滋味吗?” 我知道我这样做非常危险,可我不能控制自己,我想念沙禾禾,想念到肝肠寸断,我终于明白,那种如影随形刻骨铭心的想念,就叫爱情。

她没有见我,这是意料之中的,我只在雨中的烟台看了看海,然后坐船回了上海。

回到上海,我接到一条短信,沙禾禾说:“庆生,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不见你。”

我回了短信给她:“我不知道。”

她说:“我怕自己不能自拔。”

我打电话过去,她已经关了机。那个夜晚,我失眠了,到天亮时头疼欲裂,我到底是爱她的人,还是爱她的身体?

这也正是折磨她的问题吧。

这一次的痛比失去丽姿还痛,我觉得自己已经被逼得没有了退路,于是辞职跑到北京,自己开了一个小公司,搞家庭装饰,用疯狂的工作来压抑痛苦。我没有再给沙禾禾发短信,试图用时间来对抗思念。

我以为我忘记了,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沙禾禾总会进入我的梦中,那一次又一次的缠绵泄露了我的忧伤。

沙禾禾出现在北京装修现场的时候我呆住了,她看了看我,笑了笑说:“我找了你好久才找到。”

那一刻我简直有点发傻,立刻打车往家走。在车上,我紧紧握着她的手,生怕一撒手她就跑了。

没有人理解我那时的心情,好像一件宝贝失而复得,哪怕它短暂得似流星!

“我爱你,”她说,“我真的离不开你,所以,我来了。”

这个离开了我一年的女子终于又回到我身边了,她告诉我:“他点燃不了我的激情,我发现我每时每刻都在怀念你,我发现我根本爱的是你。我总怕只是身体的欲望,但当我发现我离开你心都快碎了时,我知道,我爱上了你。是从你的身体开始,我爱上的你。”

我吻了吻她的耳朵,然后轻轻说:“宝贝,我也是。”

不久后,这个在我身边七年的女子,这个我迷恋她身体到无以复加的女子,成了我的妻。

身体评价 篇5

1 . 1过程性评价的定义

所谓过程性评价即是在活动的中间阶段就适时进行评价,如一个单元结束或是某一系列教育活动完成后所采取的评价,它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

1 . 2过程性评价的特点

1.2.1互动性

过程性评价是一系列连续性评价,每次评价都会形成一个反馈结果,这个结果会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进行交流和改进。因此, 它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使评价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1.2.2动态性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动态连续的评价,要注意教学与教学之间的前后联系,把每次课的教学放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之中加以考查和分析,从是否有利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的角度分析评价教学质量,然后进行适时地调整,不像结果性评价对学生进行一次性终结性评价,忽视中间环节的信息反馈。

1.2.3客观公平 性

过程性评价就是把评价者放在某个阶段进行动态的考察,学生初始状况(自身的先天体质状况和基本条件)是它最终评价的一个依据,学生的进步幅度是最终评价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进步幅度来给学生一个适当的评价。这种评价考虑了学生的先天性素质和学生后天努力状况,体现了公平性和公正性,能够激发一些先天性不好的学生通过后天锻炼来增强自己的体质,而不像终结性评价那样重视测试结果,只根据学生的最终测试结果来评判学生体育成绩,挫伤一部分学生的锻炼欲望。

2现行高校公共体育的身体素质和机能评价现状

学校体育考核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体育考试的历史来看,体育运动技能的评定和身体素质的测验历来是学校体育考试的主要内容,且目前各高校体育考试的情况也是如此,不是运动技评,就是素质测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在现行的身体素质和机能评价几乎都是根据体育与健康的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价,一个皮尺、一块秒表或者借助其它仪器对学生的素质和机能状况参照标准进行终结性评价。没有对学生的素质和机能状况进行一个动态的连续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存在这一定弊端,先天性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锻炼每次测试也能取得高分,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再努力成绩也不理想,甚至成绩还不及格,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这种评价模式简单、易行、客观性强,深受一线体育教师的青睐。

3在推行过程性评价阻力的主要原因

3 . 1评价次数多、工作量大是影响过程性评价评价推广的主要因素

过程性评价的特点就是通过多次测试,根据测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成绩状况,是一个动态性评价。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研、体育教学、体育成绩测评等。体育老师课时多,又要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带队训练等,每个老师基本都是满工作量。过程性评价是个动态性评价,一般要对学生进行多次测试,包括素质测试、技能测试和体育与健康测试,测试种类和项目多。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只测试一次,工作量小。采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要进行多次测试,如起初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根据测试数据的变化,来给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评价,无形会加大老师工作量。在当前体育成绩说起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教育环境下, 这无形会使体育教师采用终结性评价来评价学生体育成绩。这也是过程性评价呼吁很久,而很难在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

3 . 2对学生成绩测试真实性的把握程度

动态评价法是依据学生运动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的幅度与难度来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它突破了传统的评分标准面前人人平等的框框,使每个学生都站在同等级的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因此,它更能适应学生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既公平又合理,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成绩评价的功能,使每个学生的体质与运动能力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但有两种情况应引起注意:第一,有少数学生有意降低起始成绩,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担心体育不及格或者想获得高分的畸形心理造成。第二,有少数考试项目是大多数学生未学过的, 学生层次不齐,如跨栏、三级跳远、体操等学习项目难以确定初始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过程性评价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

3 . 3学校对体育过程性评价缺乏有效的监督

终结性评价虽然具有很多弊端,但目前各个高校对过程性评价只是提倡和鼓励,要求体育老师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尽可能客观公正,没有硬性要求体育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进行评价。再加上,现行的体育成绩评价一般采用期末集中考评,由任课老师测评自己班级。学校只要学生测试结果,不要测评的过程,任课老师本着节省化的原则给学生打分,几乎没有那个老师采用费时费力的过程性评价来给学生考评体育成绩。这也是阻碍过程性评价推广的一个内在原因。

4如何在高校公共体育的身体素质和机能评价中推行过程性评价

4 . 1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强调成绩评价的重要性, 强调对学生成绩进行动态性评价, 引导过程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学生体育成绩考核是学校体育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各级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好坏的反映。它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控制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客观反映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情况及身体综合发展水平。适时恰当地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学习成绩做出评价,不仅可以避免单纯的把体育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导致学校教育目标的单一性和片面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体育课成绩评定的客观与否,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可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个学生体育成绩状况。学校体育行政部门应该引导一线体育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来对学生体育成绩进行评价,同时在制度上加强期初、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日常和测试数据管理,使测试数据具有一定的连续动态性,保证过程性评价在体育评价中顺利推广。

4 . 2准确确定每个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初试成绩, 为过程性评价做好铺垫

过程性评价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对一个阶段进行动态的对比分析,最少要测试两次。初试成绩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最终成绩的评价。在素质和机能的成绩测试时,有些学生为了担心自己拿不到高分,在初始测试成绩时,对自己的成绩有所保留,影响了测试的准确性。所以,在测试成绩时一定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保证测试到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在确定初试成绩是一定要结合前一阶段的最终测试结果,通过这两个数据来共同确定初试成绩, 确保初试成绩准确、真实、客观。

4 . 3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建立科学规范的体育考试管理机制, 在制度上保证过程性评价顺利的执行

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加强体育考试管理和监督,大胆推行考教分离,保证体育成绩测评的严肃性。对于学生素质、技能和机能评价必须采取过程性评价,根据学生的进步程度给出相应的成绩,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过程性评价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测试过程麻烦、工作量大,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在课时计算上给予相应体现,为过程性评价在素质、技能和机能测试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摘要:身体素质和机能测试是评定学生体育成绩的主要内容,也是高校公共体育测试的主要内容。本文对过程性评价的定义、特点入手,阐述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进行过程性评价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身体评价 篇6

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提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由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及心理能力所构成, 其中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 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个因素, 身体素质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身体素质是指完成动作时人体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 通常是指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板鞋竞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构成其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鞋竞速作为多名运动员相互将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协调配合的项目, 身体素质在竞技能力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较高的身体素质水平是板鞋竞速运动员成绩提高的重要前提, 而系统构建与科学评价反映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则是检验素质训练效果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

针对板鞋运动的项目特点以及身体素质在其运动中发挥的作用, 通过检索近10年有关板鞋运动的研究成果, 得到板鞋运动的研究只是从运动项目的特征、文化传承与发展、运动损伤及开展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 对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的研究尚未出现, 且板鞋竞速项目刚刚兴起, 对其缺乏一定的科学认识。本研究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及需要, 对板鞋运动项目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研究, 探索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构成, 对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模型进行构建与实证分析, 为板鞋运动项目的科学化选材、训练以及板鞋运动的普及开展提供一定的实用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与研究条件限制, 选取板鞋竞速运动员主要来源于重庆、四川、湖南、贵州、湖北省市的高校在读在训大学生板鞋竞速运动员80名进行调查研究, 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科学化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

针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评价问题, 通过学校图书馆、CNKI数据库及网络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根据研究的目的, 借鉴其他项目 (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评价指标, 结合板鞋竞速项目的特点, 制定本研究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指标, 为本研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为了检验所选指标的合理性, 选取贵州运动选材方面的专家25名, 并对其身体素质评价项目合理性进行评价, 通过对板鞋运动项目教练员及身体素质方面专家进行访谈, 对重庆、四川、湖南等部分高校的教练员及专家进形信件交流, 得到专家及教练员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修改意见, 保证所选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合理性。

1.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数据由AMOS7.0和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处理分析过程中所有参数指标的显著水平为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筛选

为了能够科学性的对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进行筛选, 本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见表1) , 结合本项目自身的特点, 对其指标进行筛选, 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筛选经过主观性筛选和客观性筛选, 保证筛选指标的可靠性。

注:评价指标内容来源于《运动选材学》

2.1.1 主观性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筛选

为了能够对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测试指标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本研究将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的指标项目进行专家调查, 得到25名板鞋教练员及专家调查结果 (见表2) 。

注:主观性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筛选的专家和教练员进行多项选择;*表示显著性相关, **非常显著性相关

通过表2可以得到, 专家对身体素质评价的同意在85%以上的有9项, 可以初步确定本研究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测试项目。

2.1.2 客观性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筛选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对板鞋运动员所测身体素质测量指标的数据进行处理, 主要是运用相关分析对运动员测试指标与百米板鞋竞速运动成绩进行分析, 得到的分析结果 (见表2) , 从表2得到, 12项测试指标与100m竞速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就与专家调查的结果有不同之处, 即200m、立定跳远、30s悬垂举腿3项指标的确定。针对上述差异, 本研究专门组织专家小组对其进行专题讨论, 考虑到200m项目是运动员以无氧运动为主, 与120m、100m项目所代表素质的重复性, 因而舍去, 立定跳远与立定三级跳项目都是测量运动员爆发力, 但是立定三级跳还测量运动员的协调性, 因而将立定跳远项目舍去, 30s悬垂举腿与30s两头起都是针对运动员协调性进行的测试, 考虑到两头起项目无需器械完成且该项目更能表现运动员协调性, 因而将30s悬垂举腿项目舍去。最后得到板鞋竞速项目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为:60m、100m、120m、立定三级跳、后抛铅球、30s俯卧背起、30s两头起、30s蛙跳, 体前屈9项身体素质指标。

2.2 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测量模型的建立

2.2.1 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各指标结构分析

本研究在筛选身体素质测量指标的基础之上, 为了进一步揭示竞速项目运动员各素质指标之间的结构特性, 明确各个指标所属的结构体系, 对所测的身体素质9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首先对数据是否能够进行因素分析进行检验, 检验标准为:主要采用KMO样本适合性检验巴特利球形检验方法, 得到KMO=0.731说明该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中的相关因素负荷矩阵提取公因子时, 经过对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 得到公因子和身体素质各个评价指标的载荷 (见表3、4) 。

注:特征值小于1的未被显示

根据表3可得, 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结构由2个公共因子构成;由表4可得, 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可简约的归为两类因子, 因子1主要包括60m、100m、120m、后抛铅球, 其指标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运动员身体素质中的速度、力量方面, 将其命名为速度力量因子;因子2主要包括30s俯卧背起、立定三级跳远、30s两头起, 30s蛙跳、体前屈, 其指标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运动员身体素质中的协调柔韧方面, 将其命名为协调柔韧性因子。

2.2.2 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研究在探讨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的基础之上, 为了进一步了解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各指标与结构中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10], 探讨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中中各子指标的影响效应, 即潜变量对板鞋运动成绩的关联度, 以便更好的反映出各维度结构对运动成绩贡献的大小, 因此建立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理论形态图 (见图1) , 并对其理论结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在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模型基础之上, 本研究选取西南大学板鞋队及四川、贵州、湖南等省市的高校在训学生运动员80名为实证对象, 对其身体素质进行测试, 对所收集的数据运用AMOS7.0和SPSS17.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得到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模型拟合结果 (见表5) 和路径图 (见图2) 。从表3可得, 模型拟合结果达到统计学的标准, 得到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模型拟合度较好。

从图2可得, 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模型是成立的, 该模型中所体现的为各维度对运动成绩的直接效应 (它反映原因变量对结果变量的直接影响) , 其大小等于原因变量到结果变量路径系数的大小。间接影响, 就是一个变量 (自变量) 通过其他的变量 (中间变量) 对另一个变量 (因变量) 产生的影响, 间接变量等于自变量对中间变量的路径系数乘以中间变量对因变量的路径系数[12]。因此潜变量“协调柔韧性因子”到“运动成绩”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8, 它对运动成绩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58, 这说明当其他因素或条件不变时, “协调柔韧性因子”每提升一个单位, 运动成绩将提高0.58个单位。潜变量“速度力量因子”到“运动成绩”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9, 它对运动成绩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49, 这说明当其他因素或条件不变时, “速度力量因子”每提升一个单位, 运动成绩将提高0.49个单位。“30s俯卧背起”到“协调柔韧性因子”的路径系数为0.56, 所以它对协调柔韧性因子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56。这说明, 在其他因素或条件不变时, “30s俯卧背起”每提升一个单位, 协调柔韧性因子将提高0.56个单位, 且“30s俯卧背起”这一潜变量对“协调柔韧性因子”的作用效应最多, 贡献率最大。“100m”对“速度力量因子”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67, 作用效应最多, 贡献率最大。在间接影响分析过程中, 如“30s俯卧背起”可以通过协调柔韧性因子影响运动成绩, 这个间接影响为0.56*0.58﹦0.3248, 即“30s俯卧背起”每提升一个单位, 运动成绩就会提高0.3248个单位。因此本研究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各个指标对运动成绩的关联影响, 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性。

3 讨论

本研究在进行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选择时, 选择了14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筛选, 这些指标的选取是基于其他项目运动员 (如乒乓球、排球等项目) 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 因此, 本项目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要结合板鞋运动项目的特点, 板鞋运动员体现的是三人合作, 协调一致的完成此项运动, 且下肢力量的要求比较高, 要多选择一些灵敏、柔韧、协调、下肢力量的测量指标, 今后的研究中要丰富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通过对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时, 运用主观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方法对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筛选, 但是主观性评价得出9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 客观性评价得出12项身体素质评价指标, 造成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25名专家教练员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身体素质指标的选取受其他项目知识经验、训练实践的限制造成的;通过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数据的分析结果, 要结合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理论知识进行筛选, 因此今后的研究中要扩大专家教练员的调查样本, 增加板鞋运动员测试的数量, 进一步提高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本研究所得到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是由2个结构即快速力量因子和协调柔韧因子构成, 速度力量因子包括60m、100m、120m、后抛铅球;协调柔韧性因子包括30s俯卧背起、立定三级跳远、30s两头起, 30s蛙跳、体前屈。对板鞋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指标建立理论结构测量模型, 并进行实证分析, 但是模型的AGFI、CFI拟合指标没有达到统计学的良好标准, 可能是由于样本含量较少原因造成的, 今后的研究要加大样本含量, 进一步检验模型的实效性。模型各子结构对运动成绩的路径影响系数 (标准化路径系数) , 其中协调柔韧因子 (0.58) 对运动成绩贡献相对大一些, 协调柔韧因子中30s俯卧背起 (0.56) 这一指标贡献相对较大;“100m”对“速度力量因子”的直接效应系数为0.67, 作用效应最多, 贡献率最大。但是此系数只是从统计学上验证其重要性, 在运动实践中, 协调柔韧因子重要还是速度力量因子重要, 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进行证明, 这将是今后研究的重大课题。这些指标评价系数的制定, 为今后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提供一定的实用指导。

4 结论

1.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评价结构可由速度力量性因子和协调柔韧性因子两个方面构成。

2.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评价结构模型各项指标的关联影响系数, 速度力量性因子 (0.49) :60m (0.52) 、100m (0.67) 、120m (0.57) 、后抛铅球 (0.43) ;协调柔韧性因子 (0.58) :30s俯卧背起 (0.56) 、立定三级跳远 (0.49) 、30s两头起 (0.50) , 30s蛙跳 (0.43) 、体前屈 (0.51) 。

3.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选取筛选只是在理论知识、专家访谈、交流及教练员调查的基础之上, 在此指标选取过程中, 会受到专家、教练员知识结构、经验等方面的限制, 究竟协调柔韧因子重要还是速度力量因子重要, 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测试运动员样本的含量, 增加专家教练员调查访问数量, 鉴于该类项目在高校进行训练与开展的时间并不长[5], 本研究板鞋运动员训练研究的一个方面, 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诸多的训练经验与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与验证。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 对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模型进行研究, 并对其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得到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结构模型的结构和关联影响系数为:由速度力量因子 (0.49) 和协调柔韧因子 (0.58) 构成, 其中速度力量因子包括60m (0.52) 、100m (0.67) 、120m (0.57) 和后抛铅球 (0.43) , 协调柔韧性因子包括立定三级跳远 (0.49) 、30s俯卧背起 (0.56) 、30s两头起 (0.50) 、30s蛙跳 (0.43) 和体前屈 (0.51) 。旨为板鞋竞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科学化训练、教练员科学的选材及板鞋运动员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实用参考。

身体评价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在清华大学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时随机选取一 ~ 四年级的男女学生为被试,年龄在18 ~ 24岁之间。受试者均有体育课程学习或者运动锻炼的经历,身体健康,无运动测试禁忌症。

1. 2方法

1. 2. 1体质健康测试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5]的要求,选择教育部、体育总局标准认证的测试仪,即中体同方CSTF - 5000型系列仪器设备。在2012年11月5日至12月1日期间,对被选的1500名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的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台阶试验、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等,获得相应的原始测试结果,并进行成绩得分的换算与处理。

1. 2. 2最大摄氧量测试为获取大学生的最大摄氧量数据,在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招募18 ~ 24岁的男女学生127名,有效人数为115名。其中男生66名,女生49名。

测试方案:采用逐级递增负荷测试方法(Bruce方案),实验中采 用运动跑 台 ( h /p /cosmos. pulsar. 3p4. 0,产地为德国) 、气体自动分析仪( max - Ⅱ,产地为美国)、心率表( polar S720i,产地为芬兰) 等设备。测试前首先对仪器进行标准气体标定;其次进行气筒标定,两次气筒标定误差范围为±1% 。测试在室温20℃左右与空气相对湿度为45% 的条件下完成,受试者佩戴专用面罩,仪器可以测出呼吸时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量;系统将自动计算运动时的呼吸商、耗氧量、二氧化碳等指标,测试时由专门的实验人员现场指导、观察记录与保护。获得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标准,即至少满足下列条件的其中3个:(1)达到摄氧量平台;(2) 心率达到年龄调整95% 最大心率值以上;(3)达到主观上的意志疲劳;(4)呼吸交换率(RER)不低于1. 10[6]。

1. 2. 3身体活动测评为对学生日常生活中交通相关、学习相关、体育与娱乐相关以及家务相关的身体活动进行全面测评,采用国际身体活动问卷(IPAQ)的长版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该问卷已得到广泛的验证研究和使用[7,8],使用前对IPAQ进行重新翻译与信效度验证。

横断面调查采用随机发放与事后分析的方法,调查样本为1 500人。主要采用2种方式进行调查:一是在清华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时,现场调查1 000人;二是采用程序化的网络版IPAQ问卷进行在线调查500人。最后对所有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对数据不完整、个体信息缺失的问卷进行剔除。得到有效问卷1 414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 3% 。其中男生819名,占调查样 本数的58% ; 女生为595名,占42% 。

1. 2. 4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PAI与EI计算的方法学依据主要参考国际权威的身体活动指南[9]、IPAQ的数据计算方法[10]以及美国医学会膳食指南的身体活动水平计算公式[11]。具体计算公式改自美国医学学会膳食指南,其算法如下:

△PAI男= [( X METs - 1) × 1. 34 × Y /1 440

△PAI女= [( X METs - 1) × 1. 42 × Y /1 440

PAI = 1. 0 + △PAI

X为某项活动的身体活动强度,Y为进行该项活动的时间(min);METs为代谢当量,指运动时代谢率为相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

身体活动指数( PAI):身体活动指数评估时,将IPAQ调查统计的各种身体活动量除以7进行平均,分别代入上述公式进行相应计算,并参考美国医学会的身体活动水平划分方法。

依据美国医学会膳食指南中PAL的划分办法,分为久坐少动的水平(1. 0≤PAI < 1. 4)、较低活跃水平(1. 4≤PAI < 1. 6)、积极活跃的水平(1. 6≤PAI <1. 9)[11]。按照上述的身体活动水平分类方法,将大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划分为较低、中等、较高3个水平。

运动锻炼指数(EI):进行体育娱乐类身体活动评估时,仅将IPAQ调查的中等强度以上体育娱乐类身体活动进行计算,结果除以7平均后,分别代入上述公式进行相应计算,最后可得每天总的运动锻炼指数。

鉴于目前还没有关于EL的研究可供参考,结合国内外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并参照IPAQ研制专家组的数据计算方法。划分EL时以每周进行中等强度以上体育锻炼至少3 d为基本条件,代入计算时取5 d为平均假设 值; 体育锻炼 总量的分 界点为600METs·min / 周与1 200 METs·min / 周,或者30 min / d与60 min /d;运动强度计算时,取4 METs为平均中等强度假设值代入计算公式。男女大学生EL的分界点分别是1. 08与1. 17,1. 09与1. 18,经过探索与综合分析后选取1. 08与1. 18作为大学生人群EL的分界点。

1. 3统计分析研究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测试与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应用Excel 2003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其次利用SPSS 17. 0进行Pearson相关、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关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基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与身体活动信息,进行身体活动水平划分的有效性分析,检验水准α =0. 05。

2 结果

2. 1大学生身体活动情况不同年级大学生每周的身体活动中,交通相关的身体活动所占比重最大(平均为1 265 METs·min),其次是体育与娱乐相关的身体活动(平均为1 030 METs·min)和学习相关的身体活动(平均为529 METs·min),最后是家务相关的身体活动(平均约223 METs·min),分别占总体活动量的44% ,34% ,15% ,7% 。而且随着年级的增加,交通、家务、学习相关的身体活动均呈现先下降,然后有一个明显的“翘尾”现象(即“四年级现象”)。但体育娱乐相关的身体活动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在四年级阶段仍保持明显的快速下降趋势。见表1。

2. 2 PAI与EI指标的有效性分析依据身体活动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对获得的身体活动指数与运动锻炼指数进行统计分析,一 ~ 四年级大学生PAI分别为 (1. 36±0. 18),(1. 32±0. 17),(1. 30±0.16 ) ,( 1 . 31±0 . 18 ) ; EI分别为 ( 1 . 12±0 . 08 ) ,(1. 12±0. 09) ,(1. 11±0. 09) ,(1. 10±0. 10) ,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91,7. 96,P值均 < 0. 05) 。其中,一 ~ 四年级大学男生PAI的平均值分别是 (1. 39±0. 18 ),( 1. 32±0. 17 ),(1. 31±0. 16),(1. 31±0. 18),女生分别为(1. 34±0.18) ,(1. 30±0. 17),(1. 28±0. 15),(1. 30±0. 19),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10. 80,3. 05,P值均 < 0. 05)。一 ~ 四年级大学生男生EI平均值分别是(1. 14±0. 08),(1. 12±0. 10),(1. 12±0. 10),(1. 10±0. 10),女生则分别是(1. 11±0. 08),(1. 11±0. 08),(1. 09±0. 07),(1. 09±0. 09),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5. 85,3. 87,P值均 < 0.05) 。

注:* P < 0. 05,**P < 0. 01。

两指数分别与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PAI,EI与身体质 量指数(BMI)、肺活量、台阶测试成绩、立定跳远成绩、握力及体质健康测试总分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0. 05) 。男生EI,PAI与最大摄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356,0. 282(P值均 < 0. 05);女生EI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系数为0. 322(P < 0. 05),PAI与最大摄氧量相关系数为0. 252(P > 0. 05)。

2. 3 PAI与EL划分等级的标准与区分度对PAI 3个水平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握力、台阶、体质健康测试总分3项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虽然BMI、立定跳远、肺活量3项成绩存在组间差异(P < 0. 05),但3个身体活动水平间并没有表现出较好的区分度,如高水平身体活动者的体质测试成绩反而低于其他。见表3。依据EL对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除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之外,BMI、肺活量、台阶测试、立定跳远、握力的测试成绩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 01)。EL的水平划分标准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即随着运动锻炼水平的提高体测成绩不断增加。

进一步对PAI与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百分位数统计后(表5)发现,如果按照PAI < 1. 6为较低水平标准的话,将有近95% 的大学生被评价为较低活动水平,所以区分度明显降低。因此,参照EI与体质健康总评结果对应的百分位数,将PAI的分割点调整为1. 27与1. 50。然后对不同身体活动水平间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表6),除握力成绩之外,其他几项体测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 。明显提高了水平划分标准对健康指标的区分度,即体测成绩随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

3 讨论

身体活动是指由骨骼肌肉运动产生,并伴有消耗能量的任何身体动作;而体育锻炼是其下位概念,是指有计划、有组织、重复实施的,维持或增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12]。依据不同生活场景,一般将身体活动划分为工作相关、交通相关、家务相关、娱乐相关、锻炼相关5个类型。美国2008年身体活动指南顾问委员会的界定很有实践价值,更是一种操作层面的定义,指出:“身体活动是指由骨骼肌肉运动产生的,在基础状态之上增加能量消耗的,并有助于增进健康的任何身体动作”[9]。

2011年,美国运动医学学会 ( ACSM) 推荐每周3~ 5 d,且每天完成20 ~ 60 min中等强度以上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个体的心肺功能[13]。依据成年人身体活动指南的推荐[14],若每周多数天里完成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150 min,或者高强度身体活动75 min,就有益于维持或者改善身体健康;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身体活动300 min,或者150 min高强度的身体活动时,将获得额外的健康增益作用。还有研究以每天步行的步数来划分活动等级,如每天步行 < 5 000步即为久坐的生活方式;每天5 000 ~ 7 499步,如果没有体育运动的话,应该说是较低活动水平;每天7 500 ~ 9999步,这可能包括了有意的步行 ( 如增加工作中活动),应该认为是中度活动水平;每天多于10 000步,应该被认为是积极活跃的水平;每天多于12 500步时,应当是处于高活动水平[15]。IPAQ研制专家组依据每周的身体活动类型、天数等指标,将身体活动水平划分为较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活动水平,但使用起来很繁琐而且不利于普及。总之,前述研究成果不仅为PAI与EI指标的提出和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指标的划分标准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尽管我国也曾颁布多个有关身体锻炼相关的标准或者文件,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民健身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16]等。但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量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每天锻炼1 h、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3次以上、每次30 min以上等等,并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标准显然是规定性的评价目标与要求,并不适合以健康干预为目的的渐进性与过程性评估。参考PAI与PAL的评价办法,本研究提出运动锻炼指数(EI),并对运动锻炼水平(EL) 进行评估比较有效。依据美国医学学会的界定,身体活动水平(PAL)是身体活动的总能耗与基础能耗的比值[11]。可能是因为语境的差异,这里定义的“水平”概念明显存在歧义,既代表划分数量等级的值,又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数量等级状态。因此,将PAL改为PAI会更符合前述定义的内涵,PAL则是依据PAI划分的不同身体活动量的等级或状态。

在对比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的身体活动评价指数是有效的,反映了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的剂量 - 效应关系特征。而且调整PAI分界点后进行水平划分符合统计学特征,也反映了体质健康的基本状况。如果个体保持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身体活动的总能耗基本上等于安静状态下的基础能耗量,此时的PAI值约等于1,而EI值则为0。如果每天适当增加身体活动量,就可以有效地提高PAL;如果身体锻炼量增加,也可以提升EL;依据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剂量 - 效应关系,PAI与EI的增加,PAL与EL的提高有助于获得健康增益效果,即体质健康测试成绩随之提高。此外,考虑到男女大学生EL的指数分界点差别微小,分别为1. 08与1. 17,1. 09与1. 18,本研究认为可以将男女学生的指数分界点合并,有利于计算与评价的便捷和易实施。为了遵循鼓励后进、积极上进的原则取两端,即1. 08与1. 18。加之PAL的指数分割点为1. 27与1. 50,形成日常身体活动与体育锻炼各自的水平评价标准。

总之,要促进大学生日常身体活动参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无论是与工作相关、家务相关、交通相关、锻炼相关的日常身体活动总量,还是体育锻炼的活动量,都需要在干预指导的实践中给予建设性的评价建议。本研究提出的指数与水平划分也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身体活动水平评估、运动干预之间建立了相应的科学联系,有助于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并为开展身体活动促进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该评价指数与水平划分仍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建议在全面的体质健康测试基础上,采用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和手段,对其可靠性进行深入的科学实证研究。

身体评价 篇8

关键词:特色体育教学,云模型,身体素质,评价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2014级500名学生2014年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前)和2015年身体素质测试成绩(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后)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高校图书馆等资源查找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支撑。

(2)云理论。

设U是一个精确数值集合的定量论域,C是U上的定性概念。若定量值x∈U,且x是定性概念C的一次随机实现,x对C的隶属度(确定度)μC(x)∈[0,1]是具有稳定倾向的随机数,则x在论域U上的分布称为云,每个x称为一个云滴(x,μC(x))。

(3)数理统计法。

论文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Matlba数据分析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确定学生身体素质测试项目权重

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各项素质的评定权重度,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测试个项目所代表的身体素质进行权重确定,如下图:

2.2、确定身体素质评价等级

根据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分为了四个等级。如:评定集论域为C(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其中优秀(90-100)、良好(80-89.9)、及格(60-79.9)、不及格(0-59.9),即评价等级的梯形云数字特征为A1(90,100,10/3,0.05);A2(80,89.9,10/6,0.05);A3(60,79.9,20/6,0.05);A4(0,60,20,0.05)。

2.3、数据收集

对楚雄师范学院2014级500名学生2014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公体课期末身体素质成绩和2015年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公体课期末身体素质成绩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各项目进行打分,具体如下:

2.4、身体素质各指标数字特征对比评价

利用逆向云发生器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项素质所代表的云的数字特征,如表三、四所示。同时利用正向云发生器对各项素质的数字特征进行2000次的正态随机模拟。正向云发生器是根据云的数字特征(Ex,En,He)产生一定数量的云滴,从而实现定性概念到定量数值的转换。

通过逆向云发生器得到的只是给定数量云滴中所还原得到的数字特征,并不能对其准确定性。利用X条件发生器可以对给定的X值,产生X在概念中对应的云滴,即X对该概念的隶属度。这里我们利用X条件发生器对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成绩进行处理,得出每个学生身体素质成绩对定性概念A1、A2、A3、A4的隶属度,并采用隶属度最大值法,确定每个同学在两年中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所对应的评价等级Ai,从而确定各学生身体素质成绩评价等级。

逆向云发生器的具体算法:

(1)根据各项指标的权值计算样本数据均值X和样本方差S2

如表3所示,对象002正态概念的数字特征可以看出,该学生在2014年测试成绩的数字特征En和He均大于了2015年测试成绩数字特征的值,于是看出2014年测试出的成绩要高于2015年测试出的成绩,但是受各项素质机体发展不均衡、心理素质、场地、临场发挥或其他因素影响造成各项成绩起伏较大,而2015年测试的结果显示,虽然成绩所有下降,但其各项素质发展均衡。从而可以得出隐含信息,该生通过特色体育教学模式加强了自身身体素质薄弱项目,使得机体逐渐均衡发展。

由表4可以看出,通过一年的特色公共体育课教学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均有所提高,从各项素质成绩的数字特征来看,50米和800/1000米的Ex提升很大,且En和He值相对降低。从评价结果来看,立定跳远处在及格范畴,其他项目均为不及格,但距离及格分数很近。

2.5、身体素质评定结果对比

采用虚拟云理论中的综合云算法将身体素质的各项素质的评估云综合起来,从而得出身体素质的数字特征,利用正向云发生器对数字特征进行2000次的正态随机模拟,如图1、图2所示。

综合云算法公式如下:

通过综合云算法得出身体素质的数字特征分别为:2014年学生身体素质的数字特征Ex=59.82,En=6.63,He=2.14;2015年学生身体素质的数字特征Ex=63.38,En=5.89,He=1.55。

3、结论

从各项身体素质成绩的数字特征来看(表四),各项身体素质的数字特征均有提升,其中50米和800/1000米的期望值Ex提升幅度最大,说明新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注重了学生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的培养,且具有显著的成效。50米和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的数字特征来看,其两年的评价结果均属于不及格范畴,50米与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的En和He对比来看,50米的En和He较低,说明学生50米测试成绩比较接近,且影响50米成绩的外在因素较小,通过对数据二次整理分析中发现,男生引起向上不及格率超过80%,说明对学生上肢力量素质的教学,练习力度不够。

由图1可以看出,2014年学生身体素质成绩综合评价结果的云模型期望值Ex=59.82,落在区间(0,59.9)中,评价结果为不及格,从综合评价云图上看,落在此区间的云滴数量最多,最密集,因此可以评定为不及格,同时可以看出,云滴大部分落在了“不及格”的区间外,其余的云滴主要落在了“及格”的区间,因此可以理解为,2014年学生身体素质成绩状况为不及格且接近及格分数线,若解决部分客观影响因素便可以达到“及格”范畴。

根据图2所表示的云图来看,期望值Ex=63.38,落在区间(60,79.9)中,评价结果为及格,且落在此区间的云滴数量最多,最密集,因此可以评定为及格,从云滴的分布情况来看,除落在“及格”区间外,其余大部分云滴主要落在“不及格”区间,因此可以理解为,2015年学生身体素质成绩状况为及格偏下。从En和He来看,相对2014年均减小了,En的减小说明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锻炼,弱项素质得到提升,整体发展均衡;He的减小说明学生通过学习,从技术,方法等外在因素方面得到解决,促使弱项成绩得到提升,各项素质均衡发展。

综上所述,本文利用云模型解决定性概念与定量数值之间的相互转换问题,挖掘出体育测试成绩中隐含的价值信息,使得对体育成绩的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和具体,从而解决身体素质评价中的动态性;通过2014年和2015年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的云模型对比,对特色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全方面、科学的评价,从而使学校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及时的、正确的、主动的对特色公共体育课教学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特色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发展,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吕辉军,王晔,李德毅.逆向云在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计算机学报,2003,26(8).

[2]李德毅.不确定性人工智能[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3]教体艺[2014]5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S].教育部,2014,7.

[4]Fuchs E,Gruber T,Pree H,et al.Temporal data mining using shape space representation of time series[J].Neurocomputing,2010,74.

身体评价 篇9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

当前, ICU患者身体约束使用较为普遍, 而对于ICU清醒患者, 身体约束在客观上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但主观上使其身体产生极大的不舒适及受到伤害的威胁, 更使其自主性及尊严受到威胁, 不恰当地使用身体约束甚至会造成被约束者的死亡[1,2]。因此, 由于身体约束产生的医患纠纷时有发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即“萧氏双C护理模式”, 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行之有效的模式, 其目的是让患者身体、精神和生理上都提升到最为开心的状态, 或者降低、减少不开心的情况[3]。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 可在不给清醒患者带来更大危险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身体约束或使身体约束带来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并使其能在舒适中接受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ICU于2013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90例ICU住院2周或以上、意识清醒同时使用身体约束的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各45例患者。入选患者无精神障碍, 无听力障碍, 无高血压和心脏病史, 其中男50例, 女40例, 年龄21~59岁, 平均 (41.40±7.92) 岁。致病原因:重症胰腺炎20例, COPD患者35例, 重症肌无力5例, 脾破裂术后15例, 重症肺炎15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给予常规的临床基本护理和对危急重症病情的对应护理。试验组则按常规护理外, 还给予多项人性化护理。两组各经过1周的时间进行不同护理干预后比较身体约束率, 于出院或出科前1天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评价护理满意度 (当场发放填写并回收) , 统计两组患者因身体约束带来的不良后果。

1.2.1 强化心理疏导, 增进正性情感

改变以往的护患关系形式, 即主动被动型转为指导参与型, 将与清醒患者的沟通纳入日常护理工作流程中, 架起护患间沟通桥梁[4]。尽量选择在治疗护理项目较少的下午或晚上睡觉前, 与他们进行至少0.5 h的交流。通过主动嘘寒问暖, 了解患者疼痛、大小便、卧位等情况, 采用有助于患者康复的治疗性语言讲解和个性化指导, 特别是耐心解释置管的必要性、暂时性和自行拔管的危险性, 鼓励树立必胜信心, 消除负性情绪。对惊恐、绝望、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更要耐心疏导, 并以康复实例激发其生存愿望。教会气管插管患者非语言沟通技巧, 提供写字板、卡片、随手可拿到的摇铃, 方便他们能随时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 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合理需求。

1.2.2 改善治疗环境, 保证患者睡眠和休息

病房室内保持恒温恒湿, 光线柔和, 尽可能避免各种噪音刺激, 在适当的时段, 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 营造舒适氛围, 减少这些清醒患者恐惧、焦虑、烦躁的情绪, 最大程度使患者的睡眠、休息得到保障[5]。

1.2.3 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 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安排固定的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治疗配合以及全方位的生活护理。由于清醒患者的心理防线很脆弱, 在翻身、拍背、按摩、擦浴、会阴部护理等细致的人性化护理过程中, 应顾及他们的尊严, 充分利用肢体语言使他们感受到被关爱、被尊重。使用床帘遮挡, 保护其身体隐私, 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裸露, 缓解其紧张情绪[6]。

1.2.4 重视患者的感受和反应, 妥善合理进行操作

对管道较多的患者, 经常询问卧位是否舒适, 据病情调整床头高度, 在防止操作不慎致管道滑脱情况下, 定时协助变换体位, 注意动作要轻柔敏捷, 不加重患者不适感[7]。在帮患者吸痰前则向其解释说明, 以获取配合, 并先充分给予纯氧吸入, 吸痰过程应把握时间 (≤15 s) , 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口唇颜色等, 以便判断是否缺氧和随时停止吸痰[8]。对因切口疼痛而烦躁的患者, 增加在早交班、中午和夜间患者拔管的高危时间段的护理巡视次数, 适当提供镇痛剂及镇静剂, 并据患者的用药效果调节给药速度, 努力减轻其痛苦[9]。

1.2.5 适当做好约束护理, 随时避免滥用约束

在沟通、交流中向清醒患者本人或家属解释暂时性进行身体约束的原因, 以召回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理解。重视患者的反应, 倾听其“诉说”, 尽可能改用适合的约束工具或采用系活结方式, 保持患者最大的功能活动度, 并在约束工具下放置棉垫以增加其舒适度。及时检查约束情况, 重点做好约束过程的细节护理, 每15~30 min做一次巡视, 每2 h松解一次约束带, 间歇15~30 min对约束部位进行按摩,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根据患者病情变化, 配合程度等反复、充分评估约束是否需继续, 及时权衡患者安全与舒适的关系, 病情允许则随时解除约束, 使患者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能更有效地配合治疗护理。

1.3 评价标准

于出院或出科前1天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评价护理满意度 (当场发放填写并回收) , 总分为10分, 8~10分为满意, 5~7分为基本满意, 1~4分为不满意。满意率= (满意+基本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约束情况变化

1周后对两组患者约束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经过人性化护理, 患者配合力度增加, 需要约束的例数明显减少, 约束率降低, 试验组约束16例占35.56%优于对照组的41例91.11%,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29.90, P<0.001) 。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19.50, P<0.001) , 见表1。

2.3 两组患者不良后果比较

90例患者中共发生66次各种不良后果, 其中对照组发生57次, 发生率86.36%;试验组发生9次, 发生率13.64%。结果显示试验组各种不良后果发生率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9.76, P<0.05) , 见表2。

3 讨论

3.1 当前护患对身体约束认知的现状

身体约束在ICU中的应用虽然比较普遍, 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当前, 护患双方对身体约束的认知仍各有差异, 李林等[11]调查表明, 高学历患者和家属更加倾向于心理安慰而不是身体约束, 认为身体约束是不科学, 不合理的行为。李敏燕等[12]调查发现, 护理人员认为身体约束是一种保护患者的医疗护理行为, 忽略了患者的自主权利。赵燕等[13]指出, 尽管身体约束被称为“保护措施”, 但也会使患者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 首先是自尊心受到伤害, 而现代护理提倡的是给患者提供人性化有尊严的护理, 患者可能会因“手一动也不能动”、“像监禁一样”等, 导致易激惹和精神障碍。已有学者提出要降低身体约束的使用率, 在国外也普遍认为, 身体约束会明显降低护理质量, 属于不合格护理[14]。因此, 医院有必要改进和提高护理方法和质量来减少约束或不约束, 并能维护患者安全及保证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人性化护理非常适用于当前的医学模式, 特别是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能干预、影响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的使用。

3.2 人性化护理对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的作用

身体约束虽然作为一项有争议的医疗行为, 引起了不少医疗纠纷, 但是当前国内医院未能提供减少身体约束的具体方案, 因此, 当前在ICU病房中, 身体约束还是被用作必不可少的安全保护措施, 对患者身体约束的使用未免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本研究旨在验证人性化护理能对ICU清醒患者减少身体约束或降低使用身体约束带来的不良后果, 供临床参考、推广减少身体约束方面的相关护理模式。本研究结果发现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试验组在不给清醒患者带来更大危险的前提下, 身体约束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性护理的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后果降低, 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的身心创伤能尽快得到修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 降低了医疗费用, 另方面也使护理质量提高, 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减少医疗纠纷。可见, 对于ICU意识清醒患者的身体约束, 可以通过人性化护理来缓解患者在治疗期间相关的负性情绪, 从而提高他们的依从性, 达到尽量减少身体约束或使身体约束带来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的效果。

3.3 护理上的应用与建议

【身体评价】推荐阅读:

身体素质05-11

身体作用05-28

身体美学06-11

身体特征07-04

身体语言07-09

身体成分07-10

身体姿势07-13

身体全面08-11

身体角度09-08

身体部位09-17

上一篇:缺陷处理下一篇:行政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