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

2024-10-20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共12篇)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 篇1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始于2007年3月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深化, 自2008年9月以来, 愈演愈烈, 随着一些国际著名投行破产或被兼并, 这场金融动荡迅速恶化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强烈地冲击了国际金融体系, 并导致以美欧日为代表的全球实体经济陷入衰退趋势当中, 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实体经济也陷入困境。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 中国亦难于独善其身, 但总体来说, 中国受此次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但其带来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中国受此次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在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中, 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遭受重创, 但中国金融业却安然无恙。尽管有少数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但总体损失较小。这是由中国宏观经济及金融业发展状况决定的。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有限, 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广度与深度不足, 与国际金融市场联动性还不高, 这是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同时, 金融危机发生作用的一大要件就是流动性出现问题, 但在中国, 最近几年来一直都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央行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冲过剩的流动性。因此当国际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时, 国内并不缺乏流动性。

但是, 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对中国银行业的间接影响却不可低估, 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 金融危机导致美欧日等发达实体经济陷入衰退趋势当中, 而由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间的联动性, 中国经济也必然受其影响, 从而影响金融机构的业务发展。各种宏观统计数据表明,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在诸多方面显现。我国的发电量、用电量等经济运行指数都在下降, 我国2008前三季度的GDP统计是9.9%, 是近六年来第一次回落到2位数以下。根据央行所作历史数据测算资料显示, 美欧经济与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美欧经济增长每下降一个百分点, 中国出口增长将下降6到8个百分点。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动荡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 造成中国外需市场明显减弱, 对出口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企业、民营企业所受影响首当其冲。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二, 国际金融市场部不断恶化, 金融恐慌全球传递, 导致国内投资者海外资产大幅度缩水, 损失惨重, 由此导致的金融恐慌情绪蔓延, 国内股市、债市及房市走低, 市场活跃度下降。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越长, 对中国经济与金融的负面影响越大。

第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金融创新的影响。在此次金融危机中, 金融创新被视为罪魁祸首。其实, 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于金融创新, 而在于在金融创新过程中, 部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违背了审慎原则及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自由放任, 缺乏有效的监管。正是由于未能有效识别与评估潜在风险、对金融创新业务流程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与跟踪监控, 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范围内, 导致了潜在危机一旦爆发便势不可挡, 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目前, 国内金融创新发展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 金融创新产品种类稀少, 结构单一, 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投资者需求。因此, 应当正确认识金融创新的作用, 应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金融创新, 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与市场需要。

二、国内银行业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

经过多年来的市场化改革, 中国银行业在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在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进程中, 面对越来越多的来自全球金融业的竞争, 国内银行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一) 目前银行业具备的有利因素

中国银行业在应对上述挑战带来的风险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自身具备的有利条件。

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经过最近几年的改革发展, 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显著增强, 财务指标明显改善, 综合经营绩效总体达到稳健运营水平。

在资本实力方面, 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银行业,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经济支持。1998年以来, 中国政府通过财政部发行国债, 央行发行央行票据, 运用外汇储备等方式筹资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 提高银行业核心资本充足率。同时, 国有商业银行也通过发行次级债、IPO发行上市等方式, 极大地补充了银行资本金, 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大幅度提高。截止到2009年末, 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78.7万亿元。主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达到192家, 达标银行资产总额约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5%。1

在资产质量方面, 1999年国务院相继成立东方、信达、华融、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分别负责收购、管理、处置相对应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截止到2009年第四季度, 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02年末的23.6%下降到1.58%, 其中, 股改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8%左右。平均拨备覆盖率从2004年末的25.28%上升至2009年末的155%, 2已经达到甚至高于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资产质量大幅改善, 在经营管理绩效方面, 中国银行业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 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公司治理的日趋完善, 经营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受益于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行业经营绩效大幅提升, 平均资本利润率从2003年的-0.88%上升为2007年的15.5%。根据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发布的季度业绩报告, 三大行分别实现税后利润1004亿元、862亿元、651亿元。3经营管理绩效的提高, 提升了国内银行业的国际市场地位和信誉, 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后劲, 为中国银行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

第二, 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框架基本确立。最近几年, 国内主要商业银行按照国际最佳做法和国内外监管原则的要求, 通过财务重组, 进行股份制改革, 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并公开发行上市, 实现了资本来源结构的多元化, 初步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治理制度, 确立包括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在内的三方有效制衡, 协调运作的权利制衡机制, 同时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实现了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框架的初步确立, 使银行业内部的权责利关系更为明晰, 为银行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中国银行业进一步发展, 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第三, 在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竞争中,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竞争力不断增强。近年来, 伴随着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中国银行业面临来自全球的金融竞争, 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国内银行业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 不断改善自身治理机制与提高自身运营水平。在国际同业竞争中, 国内银行业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银行之间的差距, 金融服务观念得到提升, 解决了长期以来银行业风控意识不强的状况, 树立了中国银行业良好的外部形象。截至2007年底, 我国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家分支机构, 海外机构的资产总额约2674亿美元。同时, 国际投资者对我国银行业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 穆迪、标普等著名评级机构也都纷纷调高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

(二) 目前的挑战及蕴藏的风险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向全球实体经济渗透, 中国经济也不能幸免。在这种大背景下,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其蕴藏的风险,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经济下行的市场环境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在风险管理当中出现了纰漏, 金融机构未能从源头上控制好风险, 这其中主要又是信贷风险。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银行业存在的这类风险容易被市场的繁荣所掩盖, 当经济步入下行通道时, 其所积累的信贷风险就会凸显。在当前, 中国银行业存在经济增长趋缓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双重挑战。在这种大趋势下, 中国银行业如何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 有效管理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以及当前市场热议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对中国银行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 完善公司治理, 提升中国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挑战。当前国内大部分银行都完成了公司制改革, 建立了公司治理的基本结构框架, 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总体来说, 目前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上, 特别是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国内银行业面临着更多的这方面的挑战。比如, 公司董事会与高管层职责边界尚待进一步清晰、董事会决策能力有待提高、独立董事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等。

第三, 金融全球化竞争带来的挑战。在金融服务全球化、中国银行业日益对外开放的大潮中, 中国银行业面临着来自全球的金融服务竞争, 不仅存在着业务上的竞争, 而且管理上的竞争、资本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人才竞争日趋白炽化。如何在国际化竞争中求生存, 求发展, 打造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 是中国银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我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第一, 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在经济下行周期中, 若要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风险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就信贷风险而言, 由于央行不继下调利率, 利差逐渐收窄, 要坚持“成本可算, 风险可控, 提高透明度”的基本原则, 在坚持审慎经营的前提下, 开展各项业务和金融创新;在防范市场风险方面, 通过匹配资产和负债, 同时运用即期、远期、掉期、期权等金融市场工具来规避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在防范操作风险方面, 完善内控合规管理, 确保业务运营安全, 并改进IT管理, 增强IT系统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在流行性风险管理方面, 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资金市场的可能变化, 适时调整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积极运用各项工具, 继续保持业务发展过程中资金总量与结构状况的匹配和均衡, 确保流动性在良好状态。

第二, 各银行应在公司治理体制基本建立的条件下, 进一步提升治理的有效性。现代公司治理的突出特征与要求是“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 管理科学”, 按照这一要求, 建立独立、高效、各内部利益相关主体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确的决策规则和程序, 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始终以国际最佳做法 (Best practices) 指导商业银行提高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 同时以各项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作为公司合法合规运行的基本原则, 提升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三、抓住机遇, 稳步推进国际化。面对国际化的竞争, 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如拥有外资银行不可比拟的客户基础和庞大的经营网络;对国内文化背景、消费行为十分了解等, 努力实现业务多元化, 进行适当的业务创新, 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易纲中国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EB/OL]http://www.drcnet.com.cn/2008.11.19

[2]肖钢追求卓越持续增长扎实推进国际一流银行建设[EB/OL]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题http://www.cbrc.gov.cn/

[3]杨家才大型银行改革的现状经验及前景[EB/OL]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题http://www.cbrc.gov.cn/

[4]吴念鲁, 郧会梅, 高远达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与思考[J]金融研究200712

[5]吴晓灵冷静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中国金融业发展信心[N]第一财经日报20081112

[6]陈四清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析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20081217

[7]巴曙松林宇灵经济回落时期中国行业的挑战:从风险管理角度的考察[J]国际经评论20080814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 篇2

—金融科学学会学术领航大课堂第十八讲 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晚18点30分,金融科学学会学术领航大课堂在2101教室顺利举办。今天的主题是“金融谋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金融学院的胡乃红副教授为我们进行这场关于危机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的讲座。虽然由于场地租借和设备出现一些小状况,讲座开始有些延迟,但是同学们激情不减,胡乃红副教授的精彩讲述使现场气氛活跃,整场讲座顺利进行。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银行业面临的环境巨变,二是就此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战略。胡乃红副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图表分析向我们揭示了金融业潜在的金融信号失真和体制格局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她指出中国银行的方向和关键。指出中国银行业对外要走国际化道路,对内要走市场化道路。关键即内在要强化治理结构,外在要改善金融环境。胡乃红教授尤其强调金融业的软环境建设,其一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其二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胡乃红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提出的问题引人深思,探讨的问题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本次讲座持续时间不长,却有着充实的内容。同学们不仅从中得知了银行业目前的发展状态和战略,更是加强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程度。正如胡乃红教授提出的本次讲座的抛砖引玉性,本次讲座重在提出问题,鼓励更多的学生从单纯的书本知识走出来,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发展现状,能够做到真正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学以致用。

中国在美投资的挑战与障碍 篇3

近四十年以来,迅速增长的双边贸易一直是中美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直到最近几年,中国在美的直接对外投资(FDI)才开始凸显重要作用。中国的FDI很可能继续大幅增长,成为中美之间又一重要而有益的经济纽带。这一纽带发挥其最大作用时,可以支持美国就业,甚至贡献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将这两个经济体更为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直接投资将为中美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基。这一双边关系如今日益重要,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令人担忧。

虽然中美双边贸易和美国企业在华的成功为两国带去了可观的经济利益,成为了两国关系的关键,然而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也并非毫无争议和摩擦。这是由于双方经常性的贸易争端,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政策限制市场准入,给一些美国企业在华的竞争造成了困难。不过,这也反映出公众未能充分了解,国际贸易总体来说,包括与中国的贸易,为美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的确,贸易会导致严重的就业岗位流失,但贸易的益处也广为体现在整个美国经济中。而且许多工作流失并非由于贸易,而是由于科技进步迅速,生产效率提升所致。科技进步的强大作用颠覆了全球的劳动力市场,影响了包括中国与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

中美两国之间的资本流动已经规模惊人。但过去,大部分中国流向美国的资本都是购买证券等纸上交易,特别是美国国债的购买,并非直接投资,也就不需要雇佣美国工人,或者建造工厂等实体资产。的确,总体而言,跨境直接投资是从美国流向中国,而并非从中国到美国。这些投资大部分都是美国公司单向投入中国,以帮助自身进入并且在中国市场中竞争。

但现在这种趋势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增长,虽然大部分投资一度涌向非洲与拉丁美洲,但现在中国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西方发达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在美的直接投资已经从之前的低位开始迅猛攀升。

正因如此,中国在美投资开始维持或创造当地就业岗位。在一些项目中,中国投资人为美国企业提供成长资本,帮助其扩大产能。对于另一些项目,通过与中国投资人成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些美国企业发掘了中国市场的新商机。另外,中国市场的规模与容量毕竟可观,创新性的美国初创公司得以快速量产新产品,降低新兴技术成本。从这一意义上,中国投资将造福于面临激烈全球竞争的美国中小企业、制造商、初创公司、农民和农场主。

在更广的层面上,随着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日益加剧,推动跨境投资的持续发展可以为双边关系设立新基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使两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强劲持久,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比双边贸易更可持续,同时也能支持美国的发展。中国直接对外投资彰显了中国对美国市场与美国工人的信心,表达了对美国经济长期韧性的信念。

当然,投资的涨落背后有着诸多因素,中国经济的动向,包括汇率变动与资本控制就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过,这些属于正常的周期性变化,影响整体趋势的可能性不大。与欧洲、日本等国的投资人一样,许多中国投资人依然认为美国是全球最稳定与活跃的市场之一。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趋势将会延续。首先,中国的宏观经济正在经历快速变化,按照中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投资人在本土市场的收益降低,投资机会受限。其次,许多中国公司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阶段,他们在本土市场大获成功,自然将目光转向了全球性扩张,立志成为全球性品牌。第三,中国的投资目标正在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与大宗商品,转向发达市场的消费者与企业技术服务。

这意味着中国投资有大幅增长的潜力,但具体的表现将取决于美国市场的能力与意愿,取决于联邦政府、州市政府与美国企业是否能利用这一机会,继续接纳外国投资。这就要求美国打造开放的投资环境,欢迎中国在内的国际资本。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的最终完成将提高跨境投资规则和相关机构的可预测性,极大地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若想吸引到源源不断的直接投资,美国将需要与欧盟等其他发达市场展开竞争。众所周知,从亚洲到欧洲,各国对中国资本的争抢已进入白热化。英国与澳大利亚也是中国资本的青睐之地,虽然与美国国内情况类似,英澳的本土政治也开始出现对中国资本的强烈抵制。若美国无法维持一个欢迎而非拒绝境外资本,特别是中国资本的投资环境,那么美国将无法充分收获中国投资带来的利好。

直接投资固然能带来巨大商机,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实际难题与执行挑战。仅仅对外国资本有需求或有意愿投资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潜在的合作必须能带来经济效益,投资人可以从中收获可观回报,投资接收方能够发掘新机遇。美国是一个相对开放透明的市场,但是交易的识别与执行过程依旧复杂繁复。这包括遵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联邦与州法规,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协调当地利益相关方并解决企业文化差异等种种考虑。

当交易双方来自美国和中国,上述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美之间的文化、法律法规差异、对目标市场与机遇的理解不同、政治动态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上述挑战将进一步放大。因此,由于经济、法律和政治上的种种原因,一些投资项目胎死腹中。许多项目即使落地,最终也未能取得经济与商业上的成功。

相较而言,中国目前的投资数量不多, 但一些较大规模的交易已经引起了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担忧。人们质疑这些收购交易的本质与意图,这在高科技行业尤为明显。但其实,这些恐惧往往毫无根据,产生于对投资机制的常见误解。

不管投资人来自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他们寻求的是平稳的投资环境和稳定的长期回报。当投资涉及工厂、生产设施和不动产等实体资产时,投资人的身份也许会发生变化,但这些资产几乎从来不会离开美国。这样的好处就是美国与此同时,能够获得新的资本。

另外,总体而言,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中国投资者在美国市场的行为与其他国际投资者大体相似:他们都希望投资优秀资产,追求投资多元化,瞄准与中国经济互补的行业以满足国内需求。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 篇4

关键词:印度,直接投资,中国企业

一、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的机遇分析

( 一) 中印政治基础良好

2013 年5 月19 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始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 这也是李克强上任后出访的首站。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 声明中所涉及的合作项目涵盖经贸、科技、人文、区域、防务等领域, 既有具体目标也有合作方式, 内容丰富、操作性强。同年10 月22—24 日, 印度总理辛格正式访问中国, 这是自1954 年以来两国总理首次实现年内互访, 意义重大。访问期间, 双方签署交通、能源、文化、教育、地方交往等9 项合作文件, 并提出中印关系4 点建议。双方高层的互访体现了两国政府对于双边政治经济交流的高度重视和互利合作的美好愿望, 对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二) 全方位外交战略稳步推进

印度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 以不结盟为外交政策的基石, 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 努力与世界各国发展外交关系, 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并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2006 年以来, 印度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大国外交战略, 在保持与俄罗斯关系的同时, 大力发展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缓和印巴关系, 推进中印关系, 改善周边环境, 积极推行东向政策, 与东盟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发展迅速, 为外资进入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 三) 经济逐步复苏

1991 年, 印度实行全面经济改革, 经济进入转型期, 总体实行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管理新体制, 同时将半封闭经济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 即扩大对外开放, 大力吸引外资, 推动经济向国际化转轨, 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需要。 经过10 多年的改革, 印度经济增长显著, 2008—2011 年GDP年均增长8. 2% ; 2012—2013 年, 经济增长率虽有所下降, 但仍保持在5% 左右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 印度经济开始逐步复苏, 2012/2013 财年, GDP增长率仅为4. 5% , 但2013 /2014 财年上半年升至4. 6% , 下半年则超过5%, 且据预测2014 年印度经济增长有望进一步改善, 如亚洲开发银行 ( ADB) 预计该指标将达到5. 7%。

( 四) 资本市场健全高效

印度资本市场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 其监管制度较为完善, 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较高,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融资渠道。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 印度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是孟买证券交易所 ( BSE) , 成立于1875 年, 是亚洲最早成立的证券交易所。截至2012 年3 月底, 上市公司达5133 家, 总市值1. 24 万亿美元, 是南亚最大、世界十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 五) 开放而优惠的投资政策

鉴于印度的国内储蓄率很低, 难以满足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资本, 因此印度政府认识到吸引外资的重要性并逐步放宽外商投资限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

1999 年新外资政策规定: “除涉及环保、国家安全、 国计民生等14 个行业外, 其他所有行业的投资无须审批。”总理瓦杰帕伊上台后, 提出15 个重点招商引资规划领域, 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业、民航、电力、电信、石油、 公路、房地产、港口、投资资本、医药、采矿、煤矿、旅游、 烟草。

地区优惠方面: 外商投资于印度东北部各邦、锡金、 克什米尔等落后地区时依各邦不同可享10 年免税、50% ~ 90% 的运费补贴、设备进口免税; 投资额在2. 5 亿卢比以上的项目享有最高600 万卢比投资补贴及3% ~5%的利息补贴等优惠; 投资于Uttaranchai及Himachai Pradesh两邦前5 年可享受100%免税, 后5 年减税25%。

特区政策方面: 截至2012 年, 印度共设立143 个经济特区, 在经济特区内, 外资企业可享受诸多优惠政策: 如进口无需许可证; 进口资本货物、原材料和消费品免关税; 不受出口最低额度限制; 简便快捷的通关服务等。

特定行业优惠方面: 对旅游业与酒店经营者减免外汇总收入50% 的所得税; 对计算机软件或电影电视软件、音乐软件出口可从出口总收入中减免50% 的出口所得税; 道路建设、制药业等部门在进口生产设备时可减免进口税。

( 六) 自然资源丰裕

印度土地广阔, 资源丰富, 拥有近100 种矿藏, 如云母产量世界第一, 煤和重晶石产量均列世界第三; 森林面积67. 8 万平方公里, 覆盖率为20. 64%。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 能源消耗偏高, 目前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已高达90%。因此, 赴印度投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应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就地办厂, 实行采矿、冶炼或加工生产, 对保证我国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七)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据2012 年印度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 印度总人口数已达12. 15 亿, 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根据UNCTAD数据, 印度劳动力资源不仅数量充足且专业教育程度高, 薪酬却仅约欧美等国的1/10, 即印度是世界上拥有“人口红利”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网络、软件和医疗等行业竞争力明显, 对于中国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或价值链环节具有巨大吸引力。

( 八) 科技水平较高且发展前景良好

为紧跟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印度历来注重发展科技, 20 多年前印度政府就已将高新技术产业锁定在生物、材料和信息三个主要领域, 以期在知识经济时代, 可利用人才与技术优势等软实力大力研发高新技术产业以推动经济发展。为此, 印度出台《2020 年科技远景发展规划》:直至2020 年, 印度要成为经济强国和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和核技术大国。为实现该规划目标, 印度鼓励技术研发,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技术人员的吸引和储备, 并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当前, 印度已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科研队伍, 为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人才基础, 也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机遇。

( 九) 对外贸易和双边贸易发展稳定

据印度商业信息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统计, 2012 年印度货物进出口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为7804. 7 亿美元、2911. 9 亿美元和4892. 8 亿美元, 分别是2008 年的1. 66 倍、1. 64 倍和1. 67 倍; 2013 年1—9 月, 进出口额达5935. 8 亿美元, 同比增长2. 1% , 其中出口额2351. 0 亿美元, 同比增长4. 7%; 进口额3584. 8 亿美元, 同比下降1. 2 % ; 2013 年1—9 月, 印度贸易总额增速虽下滑, 但仍达2. 1% , 其中出口增长4. 7% , 进口下降1. 2% 。这对于出口导向型的外商投资具有巨大吸引力。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差异较大, 处于产业调整和升级的不同阶段, 互补性强, 印度对我国主要出口矿产品、贱金属和纺织品及原料等, 而从我国主要进口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制品等, 经贸合作空间巨大, 2001—2010 年中印双边贸易增长约20 倍, 2011 年达739 亿美元, 中国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 印度也是中国在南亚最大贸易伙伴。2012—2013 年, 虽然双边贸易持续回落, 但仍是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 且两国领导人更加重视双边经贸发展。2013 年5 月, 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表示, 双方不仅要改变贸易不平衡的状况, 还要努力做大经贸合作的“蛋糕”, 并提出力争2015 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 亿美元的目标。这也为中国企业赴印开展跨国经营提供良好契机。

( 十) 卢比贬值带来双重收益

据我国外汇管理局统计, 自2005 年以来印度卢比总体处于贬值通道, 且呈现加快趋势, 2005 年美元兑卢比为1: 44. 10, 2010 年为1: 45. 73, 2012 年为1: 47. 19, 2013 年为1: 62. 58; 同期人民币兑卢比分别为1: 5. 382、1: 6 . 754、1: 8. 466、1: 10. 20。印度卢比贬值将为我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带来双重收益, 不仅有利于增强印度出口竞争力, 提升赴印度投资的中企的出口能力, 而且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

二、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的挑战分析

( 一)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交通运输管理混乱, 效率低下。印度空运和海运发展相对较好, 印度国际及国内航班班次频繁, 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民航市场之一, 有可运营国际机场17 个、 国内机场79 个; 海岸线长达7517 公里, 拥有14 个主要港口和184 个中小港口, 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 位。但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发展相对滞后: 铁路是印度最大的国营部门, 亦为主要运输手段, 通车里程居亚洲第二、世界第四, 但铁路、车站和标志相对老旧而落后; 印度公路网密布全国, 承运量约占全国客运总量的80% 和货运总量的60%, 但国家级公路仅47 条, 共计7 万公里, 高速公路仅200 余公里, 而且交通秩序混乱, 运输效率低下; 虽拥有6 条主要国家内河航道, 通航里程1. 45 万公里, 但内河运输水平相对较低, 运输量仅占国内运输总量的0. 1%。

电力短缺严重。当前, 全印度缺电率高达22% ~ 30% , 仍有近4 亿人口无法正常用电, 电力供应不足仍将是长期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现代通讯发展不均。据印度电信监管委员会 ( TRAI) 统计, 截至2012 年1 月国内移动用户总数累计达9. 04 亿, 普及率已达74. 89%, 但固话和宽带普及率相对较低, 仅分别为2. 68%和1. 11%。

面对上述情况, 印度政府也正在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如计划以公私合营方式对全国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 到2020 年新增铁路25000 公里; 确立在未来3 ~4 年内, 每天完成20 公里国家级高速公路建设的目标, 为此需融资700 亿美元, 私营部门占410. 5 亿美元, 可见中国企业赴印度投资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 二) 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且腐败严重

印度政府机构办事效率低下, 如在印度注册成立公司需89 天,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平均为43 天; 在印度意向合同的执行通常需425 天,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仅286 天。印度腐败问题尤其突出, 外资企业要想在印度开展业务, 行贿往往是“必经之路”, 这使得许多外商对印度市场望而却步。

( 三) 通货膨胀率仍然高企

近年来, 经政府努力, 印度通货膨胀水平虽得到一定控制, 但仍处于高位, 2012 年整体通胀率已降至7. 55%, CPI增长保持在9. 9% ; 2013 年CPI虽降至9. 1% , 但仍处高位。特别是2013 年印度卢比大幅贬值, 导致进口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输入性通胀压力使原本因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通胀形势更加严峻, 2013 年11 月印度CPI达到近五年新高 ( 11. 16%) 。而根据目前印度整体经济发展态势, 2014 年卢比仍会持续贬值, 输入性通胀压力将会上升。

为应对高通胀率, 印度央行已改变宽松政策姿态, 开始进入紧缩政策周期, 如2013 年7 月将边际贷款工具利率和银行利率从8. 25% 调升至10. 25%, 同年9 月和10 月, 又连续上调基准利率共50 个基点, 至7. 75%。但需注意, 通胀数据显示紧缩政策并未能有效控制高通胀局面, 反而对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致使印度经济进入滞涨期。总体来说, 印度面临既要压低通胀率, 又要保持经济增长的两难处境。

( 四) 外债风险凸显

2012 年, 印度外债余额达3763 亿美元, 比外汇储备高出813 亿美元, 外债占GDP比重约22%, 偿债比率为7% , 虽初现国际债务危机, 但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但印度近年来持续贸易逆差, 且呈现扩大趋势, 2012 年印度贸易逆差1980. 9 亿美元, 同比增长25. 4%, 远高于1. 1% 的贸易总额增速。虽2013 年1—9 月, 印度贸易逆差同比下降11. 2%, 但仍高达1233. 8 亿美元, 外债风险进一步加剧。

( 五) 中印政治隐患犹存, 贸易摩擦频发

受边界问题、西藏问题、“中国威胁论”、西方国家插手等因素影响, 中印双边政治关系仍存在诸多隐患; 而且, 近年来中印贸易摩擦频发, 严重影响双边经贸关系, 目前我国已成为印度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 此外还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提高进口关税等限制性措施。特别是当前, 印度正希望通过提高制造业比重来发展经济、吸引就业, 未来一段时间会采取新的措施保护国内制造业, 中印双边贸易摩擦仍将不断出现。

( 六) 国内市场前景存在变数

根据UNCTAD数据显示, 2002—2012 年印度人均GDP年均增速6. 38% , 远高于世界1. 36% 的平均水平。 但近年来, 印度人均GDP增速呈下降趋势, 2005—2012 年年均增速为5. 92%, 2008—2012 年为5. 88%, 2011 年和2012 年增速分别为5. 40% 和2. 59%。表明印度国内市场虽具有一定潜力, 但发掘空间日益缩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印度存在着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问题, 如2012 年印度基尼系数达0. 42, 超过0. 4 的国际警戒线, 恩格尔系数达35%, 属基本维持温饱的水平, 这将严重制约消费, 特别是普通耐用品的消费, 因此我国企业赴印度投资前应慎重评估其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印度2014-15财年经济增速预计将仅回升至5.5%[EB/OL].新民网,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224/11734476.shtml, 2014-02-24.

[2]牛震.印度央行持续加息, 经济学界争议不休[N].文汇报, 2014-02-20:9.

[3]吴顺煌.印度经济“象步”般缓慢复苏[EB/OL].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international/20140120.shtml, 2014-01-20.

[4]中国驻印度经商参处.诺奖经济学家:印度经济陷入滞胀而不是危机[EB/OL].http://china.huanqiu.com/News/mofcom/2013-12/4691780.html, 2013-12-24.

[5]Sanjay Sanghoee.印度经济为什么陷入困境[EB/OL].财富中文网, http://www.fortunechina.com, 2014-02-13.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篇5

摘要: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诸多问题,WTO的加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莫大的冲击.这些引起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极度重视和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Summary: Ou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meets the great challenge when developing;as developing the integrative economy, a great many problems exist in ou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nd impact from joining the WTO, which arise great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nd highly attention.Therewith,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adopts a serial of corresponding steps。

关键词: 信用创造 服务银行制 私人银行制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金融监管金融创新

Key word: The reputation creationThe service bank systemMarket risk

The private bank system credit riskFinance take charg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一、导言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外国银行纷纷进入我国市场,中国的银行业将经历着空前的冲击.与此同时这亦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不但能有效淘汰我国不合理的机制,而且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二、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其业务经营具有典型的商业特征.世界金融市场正朝着自由化,证券化,多样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商业银行为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其经营管理的模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

(一)、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

1、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金融业务,其他金融业务则由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分工于:

(1)、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2)、商业银行一般以发放一年以下的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逐渐被打破,特别是西方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从专业化逐渐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除以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外,还兼营其他业务.可以说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逐渐走向多样化,综合化,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可以经营.2、商业银行业务的多样化,综合化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加大.(2)、加速了银行的集中和垄断.(3)、导致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的界线越来越模糊.(4)、使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综合化主要表现为范围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多.使金融业在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国际交往中的比例大大提高,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大

(二)、商业银行业务证券化的趋势

所谓负债和资产业务的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负债和资产业务方面更加注意通过金融资产的创新和增加债务型资本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1、它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负债渠道,强化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供了方便,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注入了活力。负债业务证券化表现在商业银行债务型资本的增加上.它还表现在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商业票据所筹集资金的规模的扩大上.2、它强化了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证券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了证券市场融资规模的扩大。近二十年来,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和西方金融体系的不断变革,证券投资成为西方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商业银行资金融通的证券化,意味着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它给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证券市场的运行与发展带来了相当积极的影响。

(三)、商业银行管理电子化的趋势

1、商业银行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大大推动了银行业务自动化,综合化和服务全面化,打破了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运作方式,提高和推动了银行高层人员的宏观管理水平,从而大大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力。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各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业务处理自动化,即商业银行处理手段以电脑取代人手和减少了分行数目;其次是管理信息化,再次,客户服务全面化。

从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银行正由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可变成本产业变为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固定成本行业.银行电子化程度和拥有的信息量的大小,特别是如何运用这些信息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将成为银行最具革命性的.这是因为电子计算机一旦被用意银行的服务,将会降低巨额交易的单位成本,有效地提高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可以使银行扩大业务,增大收益.电子计算机运用于资金调拨,可以大大缩短银行内部的资金结算,节省现金的使用.此外,处理大量交易的高级计算机系统能够为银行经理层提供重要数据以便其进行决策.(四)、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国际化的趋势

银行业务的国际化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各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监管放松,导致银行业务的全球性竞争日益加剧,从而促使大的银行集团在银行服务的世界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加速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进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指:商业银行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状况,市场情况以及金融管理当局对银行业的管理制等.进入8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在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先后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又是原来处于分散状态的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出现了金融市场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局面,再加上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加强,其结果是:

1、给商业银行发展对外业务,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多功能金融服务,扩大服务业务范围和增加银行业务收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2、也给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大公司直接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提供了方便.直接融资的发展削弱了银行原来所占有的垄断地位和在融资成本上的比

激烈的竞争是银行使银行传统的金融媒介作用正在降低,银行传统业务的时份额在缩小.银行盈利也受到影响.德国银行也的平均收益率从1984年的21%下降到1995年的11.8%,资产收益率只有0.49%.西班牙银行业资本收益率从1990年的10%下降到1995年的5%,而资产收益率从1990年的1.53%下降到1995年的0.69%.面对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开始重新审视其自身在金融市场的定位.不少商业银行家已经意识到仅靠发展和完善银行传统的业务是无法挽回商业银行昔日优势的.商业银行必须采取义务经营的多元化,服务全能化的经营方针,大力开展各种业务,包括基金,保险,投资 业务.其目的就是促进银行与证券业的融合.三、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其他金融机构同时并存的局面.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两家住房银行和108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中国已经加入WTO,这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长期以来中国银行已处于高度的政策壁垒保护下,这使得中国银行业很脆弱,竞争力普遍低下,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资产数额巨大,管理机制僵化.在来自于国际金融业的高度竞争压力下,中国银行业将在资金,业务,人才,管理和监督方面直接受到冲击.中国的证券市场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在为企业融资方面取代了商业银行部分作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还受到其他金融机构如基金,保险公司等的挑战.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机构,商业银行将面临国外国内各种金融机构的竞争.(二)、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

银行资产我国金融资产的主体,也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主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社会总储蓄的70%以上,统计数字表明,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为20%左右,但据业内人士称实际数字肯定膏腴这个比例.而美国199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只有3.4%左右,日本也未超过10%,大约只有7%,可见我国的不良资产比重是很大的.这些不良资产有部分是政策性贷款造成的,或者说国家的隐性负债表现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带另一部分则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的.(三)、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不少企业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从证券市场获得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改变企业过度依赖商业银行的局面,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永久性资金以利于长远发展.在目前中国实际银行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的情况下,证券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肯定有一定的影响.首先从商业银行的负债来看,在证券市场成立以前,存款是资金赢余者的唯一投资工具,居民储蓄大部分通过存款形式转化为社会投资.而证券市场在中国发展以来,由于股票和债券的平均投资收益率高于存款利息,且他们能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比存款强,因此,证券市场上的金融资产对投资者有相当的吸引力,拥有多种金融资产也符合投资者分散风险的需求.在目前中国连续8次降低银行存款利息以及征收利息所得税的情况下,银行存款了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证

券市场的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垄断储蓄的局面,这也有利于投资者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中国的金融工具相对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显得非常单调,在更多的金融产品出现的时候,银行的存款市场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在美国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是商业银行强劲的竞争对手.因此,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投资意识增强的时候,商业银行的负债义务还将进一步失去市场份额.(四)、外资银行的竞争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最大的冲击莫过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中国已经加入WTO,在今后的两年内,外资银行将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五年内获准经营零售业务,并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自1981年我国实施金融开放政策,正式批准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以来,我国外资银行的数量,地域分布,业务范围,资产规模,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迅速扩大.截至2001年底,在华外资银行总额为450.48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30.7%,贷款总额为185.36亿美元,负债额为421.29亿美元.外资银行以管理完善,体制健全和敢于创新而著称,一般在其他国家建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都是有一定的经营历史,资产规模雄厚的国际性大银行.它们一般都是股份制银行,受中国政府的干预很少,能以市场方式自主经营,因此,他们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无论是在存贷款定价,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外资银行除了与国内商业银行竞争业务,还会在人才等方面展开竞争.优秀的,具有从业经验并熟悉中国国情的中,高级管理者是其竞争的对象.国内的优良客户也是其竞争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具有进出口权的生产型企业.总之,外资银行将是国内商业银行有力的竞争对手.它们甚于国内其他金融机构.(五)、利率市场化及风险管理理论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价格是有供需双方决定的,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含义是利率的高低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决定,而不是由非市场化的行为制定,政府只能通过间接手段如改变贴现率等影响利率的走向.在这些国家里利率的大小反映了资金的稀缺程度,也决定了人们的投资行为.但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物价逐步放开不变管制,惟独利率还主要受政府的控制.当然,这与国家实行低利率对国有企业进行隐性补贴有关,但这种非正常的利率既不能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还损害了储蓄者的利益.并且使得一批经营效率低下的企业得以继续生存,这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四、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商业银行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由4家大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份制银行,两家住房银行和108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其中4家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银行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网点,两家住房银行和108家城市商业银行只可以在当地范围内开设网点.截至2003年9月,共有4家商业银行在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上市,它们分别是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它们有着不可以估量的不良资产率.根据保守估计也在20%以上,它们资本充足率很低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仍能继续经营就是国家信用在支撑着,国家是不可能不还储蓄者的资金.而也正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唯一的股东是国家,才使得它们的经营行为受到行政干预,它们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是国家,即全民所有,但国家是非人格化的主体.既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模糊不清,那么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也是模糊不清的.这就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受到行政干预促使起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银行产权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呈现出与现代公司制银行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特征:首先表现为对贷款企业的债权软约束.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企业,既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国家的,那么他们之间的资金流动只是国家资金的调拨,不存在真实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国有商业银行大量的资产无法追回从而形成巨额呆坏账.国有商业银行的奉贤也与日俱增,国有资产也大量流失.由此可知,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的问题,否则只会影响到社会资金的正常运转以及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问题,并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及增长.公司制股份制是结合市场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只有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才是真正的商业银行.(二)、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金融服务业的综合化经营是国际趋势,也是金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还是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也,保险业分开经营,分开监管的格局.实行混业经营,开展多种业务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领域在流失,而又不能寻找新的利润来源,这势必影响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业务品种多样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形成协同效应.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构认才管理等.为使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要尽早完成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提高我国金融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商业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涉足新业务的时候,我国 的商业银行仍然经营着有限的几种业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可以预见我国的商业银行将会突破经营理念,积极效仿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开展许多新业务,如消费信贷市场在中国刚刚启动.我国有着世界上1/4的人口,消费潜力是巨大的.消费信贷业务被国际性大银行看作未来金融业最具前途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开拓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等,充分发掘本国市场的潜力.另外,贷款出售与贷款证券化在发达国家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我国商业银行可充分利用这一创新技术获得资产的流动性及达到资本充足性的要求.目前的高新通信技术已在商业银行得到较好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是未来各银行竞争的主要业务之一,我国商业银行也应抓住机遇,适时推出符合国内客户要求的电子服务,ATM(自动取款机)和POS(销售终端机)网上银行等业务才刚刚起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总之,在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时候,它们提供的多样化服务将对我国的商业银行造成巨大的压力,唯有创新才是商业银行保住市场,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途径.参考文献:

1、<<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论>>刘赛红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4-3-12、<<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宏观视角分析>>李健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3-143、<<论国有商业银行体制再造>>熊继洲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3-7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邓世敏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2-265、<<中国商业银行再造>>刘桂平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09月

6、<<商业银行的未来>>戴维.罗杰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 篇6

关键词:银行业 资源配置 利率市场化 资本充足率

2009年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后,投资取代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加剧了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失衡。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这必然导致银行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截至2013年9月末,银行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余额合计占比达35%、投向小微企业的贷款占比不足22%。

产能过剩和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的纲领性表态,显示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金融是改革的关键领域之一,应充分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作为金融领域的核心行业,中国银行业必将面临诸多调整和压力。

银行业监管理念亟待突破,银行业务和经营方式面临调整

(一)行政监管和社会资金需求之间冲突加剧,银行去杠杆化需要监管理念实现突破

银行业是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资本约束、贷存比、信贷规模控制可谓银行不可突破的红线。其中,信贷规模控制作为一种行政监管手段,使银行的经营独立性受到干预,且违背了不同银行的不同客户群体具有不同经营周期和用款需求的基本规律。这种行政管制使得银行在信贷需求不足时降低标准发放贷款,而在信贷需求旺盛时通过种种手段逃避规模控制。从2013年的情况可以看到,宏观经济环境和社会实际资金需求旺盛的现状,与贷款规模控制以及行业风险指导控制等行政监管手段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进而逐渐演变为银行通过理财业务、同业业务逃避规模控制、行业贷款限制、资本约束和贷存比,监管套利层出不穷,风险呈隐蔽化且未得到准确计量。据银监会披露,截至2013年6月末,超过3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存续理财产品近4万只,余额9.08万亿元,而其中投向非标资产的比例约为30.62%。同时,自2010年以来,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长,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平均比例从2009年末的11.72%上升至2012年末的18.13%,最高的占比超过35%(见图1);同业资产中近二年来买入返售资产的平均占比为45.06%,而买入返售资产中除票据、债券外,大部分资金投向信贷业务受限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及产能过剩行业。

图1 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

其实,监管部门对银行表内表外资产结构的变化早有察觉。2013年3月,银监会发文对理财业务进行规范(业内俗称8号文),其中要求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以下简称非标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总资产的4%或理财产品余额的35%。随着理财产品投资运作受到规范,银行转而通过同业业务投资非标资产。为了防止银行杠杆率持续加大、行业集中度上升及风险隐性化,监管部门正在酝酿出台规范银行同业业务的相关规定。

笔者认为,从规范经营和防范风险的角度来看,8号文和可能即将颁布的同业业务相关规定都非常切中要害,但在外部环境和资金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银行监管套利的动机没有消除,从而影响了治理效果。8号文下发后投向非标业务的资金由理财资金转向由同业和自有资金对接就是例证。事实上,决策层对银行现有监管政策和监管手段已有反思,有关人士呼吁还银行资产负债表自主权,包括放开信贷规模控制,取消贷存比指标、代之以新的流动性覆盖比例和净稳定资金比例指标,将清算、结算、头寸拆借以外的同业往来均视为一般资产和一般存款等。因此,银行去杠杆化调整和监管套利治理,还需要监管部门以资本约束和真实反映风险为原则,在监管理念上实现突破。

(二)银行理财业务逐渐回归资管本原,发展仍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

理财业务近年来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理财产品刚性兑付、期限错配、透明度低、非标资产占比过高也广为业内诟病。监管部门继下发8号文出重拳规范理财业务后,又推出银行理财资管计划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两项试点工作,试图为非标资产提供出口,彻底解决理财产品刚性兑付问题,使银行理财回归资管本原。2013年10月,试点银行理财资管计划以及专供银行理财管理计划投资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综合业务平台正式报价交易。从试点情况来看,首批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发行28单,规模逾100亿元,融资主体主要为国有企业,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评级均在AA级以上,利率定价主要参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和短融中票,由于初期流动性较弱,有流动性溢价反映。银行理财资管计划均为开放式净值型。

笔者认为,银行净值型理财资管计划的发行,标志着银行理财向资产管理转变,从而有望破除刚性兑付,实现代客和自营风险隔离。但是,银行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代客理财业务仍然需要一个过程,且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和挑战。

首先,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主体资格不明确,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以及理财资产的风险隔离缺乏有力的法理支撑,是银行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转型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其次,由银监会推动的银行理财资管计划、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其未来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政策仍具有不确定性。银监会开展理财直接融资工具试点的初衷是将非标资产转化为标准化产品,提高理财产品的透明度和流动性,但非标资产大部分为城投类、房地产和过剩产能行业项目,不符合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投向,因此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只能部分分流通道非标业务,未来扩容乃至常态化发行取决于监管部门对发行人的定位。

最后,由于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仍然十分薄弱,且其投资者群体金融消费观念和知识不足,因此消费者被误导的事件时有发生,但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消费纠纷处理机制却不完善。

nlc202309022255

(三)利率市场化及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竞争格局和经营理念造成冲击

事实上,在未摆脱刚性兑付前,银行理财业务实质上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形式,是具有市场化利率的创新型存款产品。尽管银行理财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造成了传统存款的大幅波动,但银行往往通过理财产品的期限设计,保证季末年末存款的增长,从而满足贷存比的监管要求。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银行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转变,理财业务必将对传统存款造成实质分流,银行的经营观念也需要随之转变。银行不再依靠存贷利差生存,而是通过提供多元化的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银行的负债来源也将更加多元化,同业存单、大额可转让存单、金融债券等都是未来筹集资金来源的重要工具。

近来,互联网金融依托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向支付、信贷和理财等传统金融领域的渗透势不可挡,并推动了利率市场化和整个金融市场化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监管对新生事物所持的开明态度,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使得大量非金融机构得以开展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得以互相渗透,对分业监管格局提出了挑战,给监管部门带来新的课题。在传统金融业的竞争格局和经营理念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纷纷创新求变、积极应战。笔者认为,银行具有长期经营积累的资金、团队和风险管理优势,若能充分发挥所长,加强创新、提升客户体验,应仍能保持传统金融的核心地位。

银行盈利高增长态势难再现,市场流动性压力或将持续

(一)受息差缩窄、信贷成本上升影响,银行盈利高增长难以再现

受2012年央行两次降息及存款利率可上浮至基准利率1.1倍的影响,全行业息差普遍缩窄(见图2)。上市银行平均息差由2012年的2.68%连续下降至2013年三季度的2.50%。由于2013年前三季度一般贷款平均利率反而由2012年的7.07%上升至7.16%,因此驱动息差下行的因素可能更多来自同业业务的影响。随着同业存单推出以及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移,同业资金成本上升压缩了息差空间。加之贷款重定价具有较长的滞后期,因此短期来看息差仍将呈下行趋势。而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迫使银行经营下沉并提高定价能力,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需求仍然旺盛,负债端资金成本上升会逐步传导到资产端,银行仍能保有合理的息差空间。

图2 净息差变化趋势

大型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经营转型取得一定成效,表现为非利息收入贡献度不断上升,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且渠道来源趋于多元化,包括结算、理财、投行、托管、银行卡等。其2013年前三季度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405.12亿元,在净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达到20.69%,较2010年提升4.32个百分点。中小银行获得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渠道和竞争力仍然较弱,对利差收入的依赖依然很高。

此外,近年来在逆周期监管理念的指引下,银行计提拨备的力度较大。2013年上半年,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有6家银行拨备费用占比高于上年,但拨备覆盖率却低于或持平于上年水平,显示出信贷资产质量和拨备支出对盈利增长造成压力。

银监会数据显示,银行近年来总体利润增速放缓,2011年利润增速为36.34%,2012年为18.9%,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3.83%,较2012年上半年增速下降9.47个百分点。银行盈利高增长态势难以再现。

(二)不良贷款持续反弹,上升趋势仍未遏止,但整体风险可控

在连续实现七年“双降”之后,银行不良贷款自2011年三季度开始反弹(见图3)。2012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647亿元至4929亿元。2013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仍呈持续上升趋势,前三季度分别新增339亿元、67亿元和241亿元,余额达到5,6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7%,较上年末增加0.02%。

从行业来看,钢贸、光伏、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信贷风险持续发酵,且上述行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大都集中在长三角和江浙地区,造成行业风险与区域风险高度重合,加上江浙地区民间借贷发达,使浙江和江苏两省成为不良贷款重灾区,其新增不良贷款占到全部新增不良贷款的近90%。由于上市银行在长三角和江浙地区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2013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为569.95亿元,占到全行业新增不良贷款的80.62%。从上市银行数据可以看到,加大核销力度已成为上市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

除产能过剩行业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贷款仍然是监管部门要求严控风险的行业。2013年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贷款延续“降旧控新”的政策,明确二条红线即平台贷款余额不超过2011年末、占比不超过2012年末。针对2012年以来银行大量理财产品、同业资金、自有投资投向城投债、平台类贷款项目,监管新规要求银行对平台负债实行全口径风险管理、统计和上报,并将城投债投资权限统一上收至总行。但对银行平台风险敞口的监管与平台对资金饥渴之间的冲突还在不断加大,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已成为决策层、监管层无法回避的问题。未来,经济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及市场化改革,是最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方向。

新型城镇化建设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一定利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有所改善,资金面得到缓解。2013年以来,银行投向房地产贷款增速有所上升,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1.9 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6.1%。房地产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房价持续上升增加了银行相关敞口风险,对于与房地产高度相关的中国银行业来说,降低风险集中度、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做好应对房价下行期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笔者认为,银行业不良贷款大幅上升与宏观经济结构失衡、产能过剩、增速下滑的基本面密切相关,而银行风控漏洞、过度授信、民间借贷也起了助推作用。中国在未来较长时间仍将经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趋势可能还将持续,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承受进一步考验。不过,截至2013年6月末,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92.50%,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531亿元,同比增长13.83%,仍有充足的拨备和较强的盈利能力来应对和消化不良贷款,整体资产质量风险可控。

nlc202309022255

图3 不良贷款额与不良贷款率

(三)“钱荒”根源是流动性结构性失衡,市场流动性压力或将持续

2013年6月“钱荒”事件发生后,引起业界广泛的讨论和反思。笔者认为,“钱荒”根源是流动性结构性失衡。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经济结构不合理、国际收支不平衡造成人民币总体流动性过剩。而在银行层面,资源配置失衡、杠杆运作加大、期限错配、流动性管理薄弱,使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得脆弱。尤其是银行同业资产表现为同步大幅增长,实际上是资金在银行之间不断转手,最后投向可承受较高利息的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同业资金链条拉长和空转,使得银行在流动性预期发生变化时极易发生连锁反应,从而演变为行业整体流动性紧缺和恐慌。

就2013年6月“钱荒”事件和12月货币市场利率飙升而言,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美国QE退出预期增强,短期跨境资金的双向流动频率加大,外汇占款月度大幅波动对市场流动性状况带来很大影响;其次,央行为了促进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压缩银行同业杠杆,在流动性管理理念上有所改变,使得银行对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救市的预期屡屡落空;最后,银行逐利心理加重,偏离稳健审慎的经营原则,风险偏好上升,经营风险加大。

笔者认为,治理流动性结构性失衡需从宏观经济层面和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在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发挥金融对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作用。从目前来看,若货币市场利率继续保持高位,则将会逐渐传导至信贷利率,从而加大企业财务负担,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还需在促进银行去杠杆和管理货币市场利率方面拿捏好尺度。

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拓宽,其外部支持将更多来自股东

(一)资产证券化有助于缓解资本压力,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拓宽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业内俗称新资本管理办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披露处于新旧资本管理办法并行期。由于新资本管理办法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纳入资本计提,2013年6月末上市银行披露的平均新资本充足率要比按照老资本管理办法计算的值低0.93个百分点(见图4)。再加上2012年以来银行盈利增速趋缓,理财、同业业务计提资本要求进一步规范的因素,截至2013年6月末,16家上市银行披露的新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全线下滑,降幅分别为1.35个和0.77个百分点,有4家股份制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等于或低于8%。此外,新资本管理办法与《巴塞尔协议Ⅲ》接轨,要求合格资本工具必须带有减计或转股条款。由于监管部门对此所持看法不一,2013年初至今仅发行一单合格二级资本债券,金额为15亿元。二级资本补充渠道受阻,使得上市公司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进一步加大。

2013年7月,《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俗称新版“国十条”)发布,提出“优化社会融资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这一政策表述展示了新任领导人推进未来金融改革的核心思路。“盘活存量”十大措施之一是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笔者认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能较好地解决银行发展中的资本约束问题,为盘活信贷资产提供有力的出口,使银行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的优势,提供更多普惠金融服务,同时带动直接融资的发展。此外,为贯彻新版“国十条”,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优先股作为一项创新资本工具,将弥补银行一级资本工具空白,进一步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图4 2013年6月末资本充足率

(二)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将被逐步破除,银行外部支持将更多来自股东

从资产总额来看,银行在金融体系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同时,银行提供的服务具有准公共品性质,因而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无论从金融稳定还是社会稳定的因素考虑,银行一直得到政府的隐性担保。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开启,纯民营银行准入放开,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加速酝酿出台,银行将自担经营风险,政府对银行的隐性担保将被破除。

未来,银行可能获得的外部支持将主要取决于其股权结构以及股东的支持意愿和支持能力。中国银行业的股权结构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国家控股、地方政府控股银行的比例较高,这部分银行的综合财务实力评级将获得一定支持级别的提升;而大部分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的股权较为分散,其综合财务实力评级等同于个体财务实力评级。此外,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国有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合计超过全行业的60%,因此对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中型银行,考虑到它们庞大的资产规模和客户基础,笔者认为它们仍然会获得政府的系统性支持。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 篇7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L型走势,中国政府发起的供给侧改革为很多企业提供了难得一遇的良机,只要企业善于甄别分析,就不难斩获具有远大前途的投资项目。

一、供给侧改革下的企业投资良机

可以说供给侧改革下的企业投资机遇是非常普遍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下面分别加以阐释。

(一)国内机遇

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政府设定的增长目标是从2016年到2020年保持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由于外需增长疲软,上述增长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包括投资和消费在内的国内需求的增长。中国在这两方面都有很多良好的机遇。

首先,从供给侧来看,产业升级的空间巨大。中国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即使现有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造船等产业出现相对严重的产能过剩,以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因工资上涨失去比较优势,这些均属中低端产业,中国可以向中高端产业升级。此类投资机会很多,一方面本身资金实力较强、技术积累较雄厚的企业可以向纵深发展,在核心资产和先进技术方面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行业龙头企业可以开展兼并重组,对行业内资源进行整合,无论哪种形式,不仅有利于产业升级,而且会带来很高的经济回报率。

其次,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巨大。中国过去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做了不少,但主要集中在连接一个城市到另一城市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等,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如地下铁路、地下管网等还严重不足,这方面的投资有利于减少拥堵,改善卫生,社会回报和经济回报都很高。这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是难得的机遇,国有企业可以以自己的天然优势进入这些领域,民营资本也可以按照灵活多样的方式独自或者与人合作参与这些领域。

第三,环保领域的投资机会多。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具有很高的社会回报。当前全世界的共同期望是降低矿物能源价格,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预计这场革命在未来十年内将带动一个年产值达数万亿美元的产业。虽然现在关注的焦点大多在能源方面,但事实上碳基产品是全球经济的基础,这点必须改变。比如,仅次于能源和交通的全球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源就是水泥业,这个行业每年产值达数万亿。另外,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和生物燃料等随着技术的突破,也会有很多机遇。不过,这些产业中绝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刚刚开始经营的小企业,可能几年之内都不会有成熟产品进入市场,需要长线投资。

第四,城镇化需要大量投资。中国现在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6%,发达国家城镇人口一般占80%以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将不断推进,需要大量的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大城市的幼儿园、养老等方面缺口很大,光靠政府或者国有企业,供给严重不足,急需社会资本进入这些领域。

最后,现代高新技术拥有巨大投资机遇。现代高新技术对社会和经济有深刻的影响,一旦成功,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回报。目前超级高铁、VR、AR、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是各国大型企业投资的重点和热点。

上述都是很好的投资机会,经济和社会回报率高,都不是传统凯恩斯主义的“挖个洞、补个洞”建成后不能提高生产率水平的投资,而是在短期内可以创造需求、增加就业,建成后可以补短板,提高经济效率和质量,属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是超越凯恩斯主义的举措。

在经济下行状况下,国内尚有大量好的投资机会,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已经处于世界的前沿,经济下行出现产能过剩,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很难找到,即使现在有了3D打印、电动汽车等一两项新产品、新技术,其投资仍不足以拉动整个经济走出疲软的困境。其次,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普遍较为完善,投资需求很小。发达国家的环境也相对较好,并已完成城市化。所以,在经济下行时,判断中国的发展前景,不能简单地将发达国家的经验作为参考。显然,我国发展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的余地大。

此外,中国在具有好的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投资条件和优势。

首先,中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积累的负债总额占G D P的比重不到60%。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府负债都已超过100%,中国运用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比其他国家大得多。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通过投资平台向银行或影子银行短期借债,进行长期基础设施投资,出现期限不配套的问题。去年以来,财政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城建债,以置换其在银行、影子银行的欠账,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必要时可加大力度,以支持基础设施投资。

其次,中国的民间储蓄接近GDP的50%,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国家之一,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撬动民间投资,包括以PPP的方式鼓励民间投资于基础设施。

第三,投资需要以外汇从国外进口有关技术、设备和原材料,中国则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居世界之首。

第四,中国的银行利率和准备金率高,政府还可通过降低利率和准备金率等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达到支持投资的目的,不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第五,随着“营改增”的实施,中国的税收体制将更加合理,重复征税的弊端将逐渐得到缓解,这有利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进行投资。

(二)走出去的机遇

最近几年,一些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欧美国家和地区,为促进经济回升纷纷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有的扩大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需求,有的开放了一些过去不开放的敏感投资领域。同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资本流动地位也在不断扩大,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非常迅速,非常需要接受中国的直接投资。

此外,对外投资机会大好的同时,我们面临的投资条件和优势前所未有。

1.“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

从21世纪初提出“走出去”战略后,关于“走出去”战略的政策不断加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被列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增强了中国企业与个人对外投资的信心,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和个人进行对外投资指明了方向。

在具体政策方面,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修订出台了《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同年9月,国家商务部修订出台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两个办法的主要内容是大幅提高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权限,确立“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核准范围,10亿美元以下的项目,只要不涉及敏感国家、地区,只要不是敏感项目,一律实行备案制。

2.“一带一路”战略为对外投资开辟了广阔天地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倡议,沿线有64个国家、44亿人口、21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是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中央对这一战略构想非常重视,2014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加大金融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并强调这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举措。中央还实施了一系列具体的推动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导建立了亚投行,开始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投资亚洲或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也包括其他项目。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经亮相。

二是发起建立了丝路基金,目前出资400亿美元,以后还会扩大,下面还要设一些子基金,包括产业、国别的子基金,来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这个基金将支持所有的“一带一路”项目,已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建立机构并开始运作。

二、企业投资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国企业具有大量投资机遇,但也不应该忘记投资中可能存在的挑战。随着经济增长的下滑,外贸需求的疲软,新的投资机遇虽然前景可期,但也需要更多的投资甄别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如果事前不进行认真、仔细的调查分析,事中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项目的风险可能会非常大,甚至会失败。对国内投资的挑战,中国企业都比较熟悉,这里就不再展开叙述,下面着重谈一下境外投资的挑战。

日前,墨西哥高铁项目无限期搁置再次引发外界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的担忧。此前,泰国“大米换高铁”项目曾被搁置、国人赴加纳淘金遭驱逐、三一集团在美风电项目受挫等,都反映了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风险重重。

(一)社会层面的风险

1.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变化时对投资主体所造成的风险,它包括了政府更迭、政策或法规变化等所致的风险。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往往是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政局时常不稳,国内的党派之争有可能会导致国家政策、法律的贯彻实施缺乏连续性,政府官员所做决策往往受个人利益或各自选区利益或者党派利益影响,贷款人和投资人可能面临因政治权力变更与政策变化等所带来的风险。

2. 法律风险

各国国家法律体系不同,尤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的法律传统与我国法律体系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其成文法典不多,涉诉时往往是适用先例。而考察案例是一个极为浩繁的工程,对外来投资者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再加上,许多国家政府官员法制观念不强,法律在现实中的执行力较差,通过司法救济方式化解外商投资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或者纠纷的可能性小。

3. 政府风险

在绝大多数国家,政府都相对弱势。中央政府缺乏权威,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政策制定和执行能力比较差,人员频繁更替,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意识差,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时间成本比较大。同时由于政策透明度不高,企业在项目投资审批等过程中还要支付额外的成本。

4. 文化风险

现代世界文化各异,中国企业走出去会涉及许多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背景下生活的人群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方式、民族特性、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不尽相同,这些差异产生的冲突往往会给中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

(二)经济层面的风险

1. 外汇风险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遭受损失的多少,除了市场与竞争因素外,货币与汇率的变化常有较大的影响。次贷危机以来,美元币值不稳定的趋势将会更加明显,而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体制仍以美元进行结算为主导,如果以美元或者第三方货币结算,那么,美元及第三方币值的波动对中方投资者来说,将是持续的不稳定性因素。

2. 利率风险

中国企业对外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类项目,这些建设项目施工时期长,投资额度大,其中有部分借贷资金,利率变化会直接影响投融资成本,银行对项目融资利率的提高会导致项目资金成本或债务负担的增加,使得项目偿还贷款的风险加大,也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成本和机会成本。

3. 市场风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结构决定了宏观经济对内外部各类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相应地会更加频繁,使得对外投资的中国企业需要更多地防范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三)企业层面的风险

1. 企业管理风险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但不像其他文化一样具有对外部地区的扩张性,以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往往面对的是自己不熟悉的文化。进入其他国家投资的国内企业往往难以找到既精通业务,又会外语,同时还了解当地国情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管理者既要考虑如何保证投资能够及时产生效益,也要考虑市场波动的风险。

2. 成本变动风险

当今许多国家往往欢迎外来投资资金,却不欢迎外来劳动工人,对外来工人的工作签证发放门槛非常高,项目如果涉及大量劳务的输出,则存在劳工签证的问题,如果项目时间很长还存在重新办理的问题。如果用当地劳工则需要符合当地的劳动法、有关工作时间、保险工伤等的规定,将直接影响企业用工成本。

同时,中国企业在他国投资时进行大量的设备与材料采购,有可能在国外采购也有可能从国内采购,各地之间的价格可能存在极大差异,同时也可能存在比较大的价格浮动,从而使得这部分成本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 信用保障风险

信用保障风险是指在国外合作伙伴的不可靠所带来的风险。中方投资企业对国外的交易对手、合伙人、债务人等业务伙伴的经济背景、资信能力,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了解,加之在当地投资经验并非十分丰富,不十分通晓该国相关法律法规,面对不熟悉的市场和并不健全的法律体系与监管机构,中方投资者的信用风险程度加大。

4. 结算索赔风险

在海外实施项目,中方企业相对当地的力量来说总是薄弱的,很多企业都是在项目竣工后,由于业主拖着不结算,最终造成做了事拿不到钱的结局。索赔最终往往成为项目工程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索赔能否得到支持很有可能成为项目能否实现盈利的重要因素。

5. 资源品质风险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 篇8

1 后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及中国经济的特点

2007年3月13日, 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21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为标志, 美国正式爆发了次贷危机。2008年9月15日, 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公司宣布破产, 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以此为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随即揭开序幕。随着这次以次贷危机为根源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席卷世界, 世界各国相继采取措施, 从2008年年底全球以超常规刺激政策应对经济危机, 包括中国新增4万亿元投资计划, 德国推出47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 法国推出36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 尤其是美国一系列的救市方案, 使得金融危机很快过去, 经济缓慢复苏。到2009年年底, 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基本恢复到雷曼兄弟倒闭之前的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说, 全球经济进入了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 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 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 可能是两年、三年抑或八年、十年甚至更久。虽然世界经济已经企稳, 已经度过了最恐慌的阶段, 已经止住了下滑的趋势, 但是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危机善后工作的艰巨性和复苏的反复性的时期, 表现为当前欧美经济的起起伏伏、欧洲债务危机的反反复复、汇率的涨涨跌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经济复苏前景的忽明忽暗等。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根源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 虚拟经济无限放大, 不断放大金融信贷的杠杆率, 最终因需弥补经济的破灭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恐怖和可怕, 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 所以这场危机还不到两年, 世界经济已经走出经济的低谷, 走向了缓慢复苏, 中国经济更成为世界金融危机中复苏的亮点。截至2010年7月, 我国已经实际利用外资583.54亿美元, 比2009年同期增长20.65%。到2010年年底, 我国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 增长了21.3%, 财政赤字比预算减少了500亿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 增长了10.3%, 超过预期目标2.3个百分点,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具有的特点:

第一, 美国大打货币战争, 大印美钞, 人民币面临被动升值和主动升值的双重压力;第二, 当初为了化解金融危机, 提振经济, 实施了数万亿元的经济复苏工程, 形成货币投放过多, 流动性泛滥, 面临通胀的巨大压力;第三,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过去一个时期是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 国民收入中分配这一块相对控制比较紧, 一方面国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日益高涨, 而另一方面扩大内需也切切实实需要提高国民的分配比例, 加薪的呼声日益高涨。

2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

虽然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 中国也不能够独善其身, 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但在中国政府果断经济措施实施后, 尤其是新增4万亿元投资计划, 使得中国经济成为此次金融危机中的亮点。中国银行业在这次救市计划中也受益匪浅, 截至2009年12月末, 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亿元, 比2009年年初减少629.8亿元;不良贷款率1.58%, 比2009年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双下降”的同时,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7.88万亿元, 比2008年同期增长26.3%。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50.2%, 比年初大幅上升385.7个百分点。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及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亮点表现, 又因为国际收支顺差矛盾持续积累后有向物价上涨扩散的趋势, 通货膨胀风险趋于上升。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一季度CPI上涨2.2%, 二季度CPI上涨2.9%, 三季度CPI上涨3.5%, 四季度CPI上涨4.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一路高歌, 2010年11月达到了5.1%的高位, 12月份虽有所下降, 依旧高达4.6%, 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且2010年1—7月的CPI为3.5%, 早已超过此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的水平。随着CPI的一路走高, 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在逐步增强, 使得中央银行不得不于2010年10月20日、12月26日和2011年2月9日、4月6日起先后四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一年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达3.25%和6.31%。这是央行金融危机爆发以不到半年时间内连续四次小幅加息。面对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温和通胀及央行持续小幅加息的经济环境, 我国商业银行将如何应对?这是已经上市和正在谋求上市的商业银行不能不考虑的热门话题。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十分复杂, 中国银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从经济形势来看,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 且失业率高企

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使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但仍面临财政赤字高企、失业率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 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10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指出, 2009年全球失业率比2007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 达到6.6%;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3.4%, 与2007年相比上升了1.6个百分点, 这是1991年以来升幅最大的一次;美国和欧盟都在10%以上。2010年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10%左右的较高水平。目前全球经济的复苏主要是政策刺激的结果, 是“无就业增长”的复苏, 因此, 基础很不牢固。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全球贸易景气度仍在低位徘徊。根据海关统计, 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 比2009年同期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 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 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 减少6.4%, 虽然进出口量和进出口额都比2009年同期有较高的增长, 但对中国而言, 出口环境仍不理想, 外需疲弱可能成为常态。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0%以上, 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特别之大;另一方面是各国政府正在计划, 或准备实施, 或已经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130多项中, 有70多项针对中国。同时,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0个发达国家2011年、2012年两年是选举年, 出于转移国内政治压力等目的, 必然强化贸易保护措施。

国内实体经济虽然企稳向好趋势明显, 但仍存在下行风险。进入2010年, 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整体回升向好的态势, 在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8年增长8.7%的情况下, 2010年国民经济主要各项经济指标普遍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长10.3%。但由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 且因为世界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缓慢复苏时期, 中国经济已经彻底走出了金融危机, 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陆续推出, 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过早退出必将影响脆弱的经济复苏, 继续实施刺激政策又容易积累流动性, 增加通货膨胀风险, 造成资产价格过高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使得国内实体经济仍存在下行风险,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微妙变化也将对银行业经营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2 从金融市场来看, 国内外银行业竞争加剧

国际金融市场上, 经过金融危机考验的国际大型银行, 未来将展现出更强的业务竞争力和风险掌控力。国内市场上, 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 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数量的增加及资产规模的扩大, 至2009年年底, 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机构数近400家, 资产总额近2万亿元。与此同时, 外资银行经营业务不断扩大, 至2009年年末, 获准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外资银行机构近60家, 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竞争者。民间资金融入正规金融体系, 大量原存于地下的民间借贷组织改为小额贷款机构, 同时, 随着2009年银监会《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的发布, 大量私有资本性质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涌现。此外, 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的高速增长, 都使中国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从地域上看, 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加紧县域布局, 外资银行已进入县域市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猛, 如今的农村金融市场已非彼时之“蓝海”。尽管如此, 由于“三农”金融需求及风险的复杂性, 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显不足, 发展空间巨大。从产品和服务上看, 商业银行摆脱产品同质化竞争的诉求强烈, 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层出不穷。

2.3 从银行业经营发展来看, 诸多潜在风险需要加紧防范

(1) 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隐患上升。2009年, 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 房地产贷款的投放力度不断加大, 截至2009年年底, 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7.33万亿元, 同比增速达38.1%。随着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逐步增加, 2010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不审慎行为加剧, 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链条效应或将重现, 信用风险隐患上升。随着房地产调控向深度推进, 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房地产行业贷款信用风险上升。

(2) 地方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信贷风险显现。根据银行业2010年6月底自查数据显示, 目前全国有接近4000个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 2008年年初, 各种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1万多亿元, 到2009年年中, 则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 2010年6月底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贷款余额超过7万亿元, 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各级地方融资平台授信总量较大, 集中度较高, 风险管控不足, 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隐藏较大风险。这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而且贷款都集中在回收周期比较长的基础设施领域, 也增大了贷款的集中度风险。此外,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条件已经具备, 银行资金的流入需要给予极大的关注。

(3) 流动性风险压力增大。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人们说一个银行具有流动性, 一般是指该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其客户随时提取资金的要求。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当银行的流动性面临不确定性时, 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因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货膨胀的风险开始显现, 造成负利率赶走定期存款, 使得“短存长贷”出现及其产生时间错配并发症, 并且在短期内很难以改变, 造成存贷款期限结构背离加剧, 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流动性比率有所下降。最新数据显示, 国内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 已由2008年6月末的51.6%上升至2010年9月末的60%;而定期存款占比由2008年6月末的40.7%下降至2010年9月末的38.2%。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由2008年12月的49.8%下降到2010年9月末的43.5%。在此背景下, 通过存贷款来监测银行流动性水平的“精确度”已达到“日”的程度。

(4) 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带来资产表外化潜藏风险。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 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 作为资金融通重要的渠道理财业务, 从2004年上市后就成为各商业银行竞相角逐的市场。2006—2008年, 银行理财产品发售数量一路上涨, 到2009年更是达到了7566款, 募集资金达到了5万亿元, 2010年1月—4月信托理财产品发行规模高达1.88万亿元, 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井喷”式发展。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初创期, 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此后, 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走低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强, 商业银行纷纷探索新的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一是借助信托平台进入股票市场、产业投资市场。二是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 实现覆盖全球市场的投资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 打通了人民币海外投资的通道, 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半径, 理财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与利率、汇率、股指挂钩的产品。同时各银行间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 银行方面大幅增加风险相对较低, 收益相对稳定的信托贷款类产品, 并把银信合作理财作为银行间信贷腾挪的手段。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又因为为规避资本监管、计提拨备等要求, 将存量贷款、新增贷款等转出表外。虽然贷款已转出资产负债表, 银行依然承担贷后管理, 到期收回等实质上的法律责任和风险, 却因此减少资本要求, 并逃避相应的准备金计提。一旦理财产品未来出现支付风险, 银行就会对企业给予贷款支持。这样看似风险低的表外融资立即转为表内, 构成商业银行的一大隐性风险。

3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难得机遇

衍生于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变化、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以及由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监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都给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利因素。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 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增长强劲。在美欧经济可能陷入长期疲软的情况下, 尤其是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进一步下降, 以及世界贸易和投资数额的持续扩张, 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国际金融市场作为全球配置资源中心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美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地位逐步下降。与此同时,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以稳定的增长势头, 2010年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以5.1%的速度增长, 其中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约为6%, 而发达国家仅约为1.7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值为1.3%) , 由此可见,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重新洗牌, 中国银行业的地位有所提升。根据英国的《银行家》杂志2010年7月发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 中国共有84家银行跻身全球1000家大银行之列, 其一级资本占1000家银行一级资本总额的8.9%, 而税前利润则高达1000家银行利润总额的25.39%。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 “十二五”规划对中国产业进行调整, 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必将为银行业发展揭示新的增长点。一是中国原有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需求旺盛和核心资源、技术、商业网络、人才缺乏的条件下很难实现转型。而经济危机则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对这一国际、国内格局的打破, 为国内产业升级、梯度转移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外在的推力;为国际上中国企业兼并、获得市场、资源、技术等“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机遇。根据汤森路透亚太区2009年并购季报显示, 全球其他地区并购活动在2008年均出现回落, 交易额下降29.6%至2.9万亿美元, 而同期中国并购活动仍保持强势并飙升至历史新高的1596亿美元交易额, 较2007年跃升了44%, 2009年这一趋势将得以延续。二是“十二五”规划中加强了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得个人消费信贷领域机会凸显。电子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渠道、电子商务等全新的金融消费模式将迎来较快发展。在区域布局上,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受到更多的重视, 或将令商业银行借助城镇化建设的契机, 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份额。三是“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使得“三农”领域潜在金融需求释放。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深入将释放出大量的农村金融需求。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机制创新, 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必将为商业银行创造新的业务空间。四是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升级带来新的机会。经济圈、经济带的构建以及城市群区域发展格局的进一步确立, 将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产业转移和升级也将为商业银行改变现有金融格局带来难能可贵的机会。五是国家产业、行业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十二五”时期,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或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来看, 为银行开展国际、国内业务提供很多新的机会;长期来讲, 一个更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的出现会为银行带来更小的风险、更多的业务、更高的收益。

从监管环境看, 国内外银行业监管更为严格、审慎, 有利于银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金融危机推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迈出巨大步伐, 中国银行业将面对一个更加成熟的金融环境。为弥补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 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各国监管部门在本次危机爆发后均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具体来看, 一是强调宏观审慎监管, 防范系统性风险。例如, 成立跨部门委员会, 以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监控、协调各监管机构关系;构建逆周期的监管机制, 以缓解银行体系亲周期性的负面影响。二是强调全面监管, 扩大金融监管范围, 弥补监管漏洞。三是强调国际监管合作, 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四是加强银行薪酬监管, 约束过度投机行为。五是更加注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六是加强监管约束力度, 例如提高金融交易信息披露要求、限制过度杠杆、反避税等。从国内环境来看, 一是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 金融市场存在很多断点, 这也造成了大量金融资源的外流和货币配置的错位。危机的冲击使这种供需的不协调表现得更为明显, 也为金融广度和深度的改善提供了动力。比如更多规避汇率、利率、价格风险的衍生工具的出现、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活跃、对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加等。中国银行业将会从目前的以传统的存贷业务向全面、多层次发展, 提高赢利能力和风险的管理能力。二是银行将面对更成熟的客户和更大的市场。优化产业、重视科技的问题自不必说, 关于企业资本运营的问题在中国也不少, 比如长短期限不匹配、投机股市等现象, 危机中很多有名的企业因此垮掉, 它们也将作为反面教材来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同时, 对内需的忽视也是一直以来的政策失误之一。在当前的刺激计划和后续的政策调整下, 广阔的内需市场必将逐渐启动, 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三是政府也从次贷危机看到了很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这必将促进中国的金融监管更稳健、更科学。其他的比如人才吸引等方面也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总之, 面对金融危机, 我国银行业既要坚定信心, 加强对危机的应对, 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同时又要学会用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方法、制定对策, “危”中求“机”, 坚持做到“既审慎又积极”, 审慎应对挑战, 积极把握机遇, 国内银行业就一定能够顺利度过经济严冬, 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峰.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从与97金融风暴对比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 2009 (2) .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 篇9

根据美国商会提供的保守估计数据, 从目前直到2030年, 美国能源、交通和饮用水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8万多亿美元, 年均需求约4 550亿美元, 其中能源投资占57%, 交通投资占36%, 而饮用水与污水处理投资占7%。

美国商会认为, 由于政府预算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是私人部门, 而中国投资者可以借机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资金和经验优势用在美国市场。

报告同时指出, 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将面临5项挑战。首先, 中国企业如果谋求基础设施项目或企业的所有权, 将面临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的国家安全审查, 特别是电网、油气上中游产业、机场、海港等敏感领域。第二, 中国在美投资也可能引起当地社区的抵触情绪, 这种抵触情绪并不针对中国, 而是源自对外国企业控制当地公共服务的担忧。第三, 美国方面会担心中国企业质量控制与产品安全。第四, 由于中美之间法律合作有限,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 可能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赔偿。最后, 由于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市场主要通过商品输出, 因此缺少提供售后服务和长期养护的能力, 而这对于基础设施项目来说可能是赢得合同的关键因素。

民营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10

在此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再次提到“推动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为此, 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申办民营银行的热潮。目前, 全国已达27家机构向银监会递交了成立民营银行牌照的申请, 首批10家民营银行的名额已经下发至各省, 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登记名预核准。

面对着民营银行的建立机遇和热潮, 作为一名成熟的经济人, 对它必须要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

一、我国建立民营银行的充分必要性

“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 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民间资本建立民营银行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希望搭建一个资金平台, 为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提供服务便利,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经济学家张曙光也认为:应放开民间金融, 如果外资能进入金融市场, 民间资本也可以进入。目前, 已有多国外资银行打破中国商业银行业单一国有垄断, 现在更需要民营银行的加入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竞争格局。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金融机构独特的市场化产权结构和经营形式决定了其具有机制活、效率高、专业性强等一系列效益优点。因此, 民营银行是中国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必定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 促进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建立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营金融机构将有助于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 缓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对国内金融业的冲击。

二、建立民营银行的积极意义

一方面银监会会对民营银行的注册资本、贷款规模等方面予以限制, 获批控制有限牌照;另一方面民营银行定位于服务社区、小微企业、三农的地域性社区银行, 网点规模和业务类型都比较少, 局限于一定范围之内,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不存在明显交叉和竞争, 甚至具有查漏补遗的性质, 所以对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冲击微乎其微, 相反还更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有利于打破国有大行垄断,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依然是卖方市场, 垄断着金融领域的高利润项目, 许多中小微企业很难在银行中获得所需贷款, 以至于各种地下钱庄蔓延。由于民营银行的主要股东都是民营资本, 且未来的定位以区域性的银行为方向, 业务则侧重小微企业、社区和三农服务, 能够更有效地满足特定企业的贷款需求。

其次有利于规范民间借贷, 发挥真正的金融中介职责。从金融结构来看, 民营银行这种内生于民营经济内部的金融制度安排效率是最高的。当前中国频频爆发民间借贷危机, 主要原因是在追求高收益的资金盈余贷款人和资金短缺的借款人中间, 缺乏足够多的发挥金融中介业务的银行, 放宽民间资本成立银行的门槛, 可以有效规范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向, 从而提高我国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三、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发展思路

资本的所有权属性, 只能说明它的产权归谁所有, 而不能说明它能不能进入某个行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不是由资本的属性而是由资本的运行规律所决定的。在经济运行中, 产业资本壮大了, 就必然会按照它的趋势和规律流向合理的高利润的地方———金融业, 就必然导致它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证明,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将会带来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和互动, 带来资产质量与经营效益的提升。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民营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也是经济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民营银行的发起者来说, 其资本的进入可以丰富自己的盈利渠道 (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业的资本回报率仅次于信托行业, 母公司可以通过经营银行来获取高额收益) , 同时这些实体产业还可以通过设立民营银行来更好地发展产融结合, 满足企业壮大本身的投融资需求。

目前获批设立民营银行的幕后产业资本有阿里巴巴集团、腾讯、苏宁云商和红豆集团等, 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强强联手创新模式, 将居民理财“时间碎片化”、“资金碎片化”的特点, 利用互联网渠道的独特优势, 把金融做得风生水起, 如“余额宝”对接的货币基金、百度推出的理财计划“百发”和新浪建立的“微银行”等, 互联网金融大潮风起云涌。

四、民营银行将会面临的挑战

1、内部风控能力的建立

民营银行作为市场化的金融机构, 具备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首先是自主性, 民营银行的经营管理权 (包括人事任命权等) 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干预和操控, 完全由银行自己决定;其次是私营性, 即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主要以民营经济成份为主, 并以此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干预行为的发生。也恰是由于民营银行的自主性和私营性, 对内形成了各种经营风险。

假若没有完善的内部风控能力, 对内进行有效监督, 民营银行往往会因此出现以下问题:一种是股权过于集中, 从而造成少数大股东控制银行, 股东贷款过量并出现异常, 就会引发危机。有研究表明, 民营银行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股东贷款, 而那些国外失败的民营银行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股东一开始就企图利用银行来圈钱, 希望为自己的企业搭建一个融资平台;另一种情况是, 股权过于分散, 股东人数太多, 如果彼此利益又相互冲突, 那么会造成事实上的经理人控制。由于银行经理人掌握着经营权, 并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他们很可能为自身的短期利益去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而一旦投资失败, 绝大部分损失将由股东来承担, 当投资失败金额超过股东承受规模和能力时, 继而风险就将转嫁给存款人, 这样将会产生极坏的社会影响, 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2、外部监管机制的压力

世界银行曾经对其他各国家进行系统调查, 并给它们的金融监管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证明, 那些发展民营银行以失败告终的国家, 监管水平的得分均较低。这说明金融监管机制健全与否与民营银行的成败也有着密切关系。目前, 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管理办法》 (讨论稿) 已经完成并报至银监会审批, 有望很快推向全国。

根据管理办法, 民营银行起步阶段, 首先将是有限定的区域性经营, 即使批准全国经营, 其起步涉及的也只是少数几个地区, 不能全面跨区异地扩张, 这样一来, 未来民营银行的经营也势必困难重重。然而在监管指标上, 将与全国性的银行一样, 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有关规定, 都要受到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存贷比等约束, 这对小型民营银行来说是个无形的压力。

负债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健全的监管机制为前提。这一点对于民营银行尤为重要。民营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自民间, 其对利润最大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在此情况下, 民营银行从事高风险运作和金融创新的冲动也就更强烈。因此, 根据风险不同, 我国也将借鉴英国、中国香港等地的银行准入规定, 根据风险不同对民营银行实行三类牌照:吸储类机构 (即全牌照银行) 、非吸储类机构 (即有限牌照银行) 、自有资金放贷机构 (如小额贷款公司等) 。就算是拿到了全牌照, 特别是在未来银行破产制度建立之后, 在存款的拓展压力上也天然地难以与大中型银行竞争。

3、资本融资瓶颈的压力

银行业面临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 民营银行自开业运作起, 持续的融资压力将会如影随形, 银行融资的渠道无非是一线市场和二级市场, 而上市还遥不可及, 那么最终又涉及股权的问题。如若不依靠外部融资, 民营银行做大做强的过程将十分缓慢。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处于这个时代, 民营银行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可以加以发挥;不利的方面也可以通过加强对民营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控制, 加以遏制。

对于蹒跚起步的民营银行, 我们要带着呵护之心, 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社会宽松环境:一是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注入民营银行发展的正能量:消除对民营银行的所有制歧视, 给予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适度放开民营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 提高其获利能力, 并在成立初期给予适当税收优惠。要加强立法、执法力度,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严厉惩处企业和个人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保障民营银行的合法权益;二是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形成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当前社会信用缺失, 全国性、区域性企业及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完善, 民营银行的经营将面临巨大的风险。目前继江苏、四川、重庆三省市试点之后, 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服务试点扩至九省市, 增加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六个试点省市, 这是一个好起点、好现象。

最后, 还要加强银行业自己的自律约束和舆论约束。金融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政府的监管机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有相应的行业自律监管系统和社会舆论监督系统, 这样才能共同防范民营银行的道德风险, 营造一个民营银行诚信规范经营、健康良性发展的外部约束环境。

摘要:发展民营银行现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点, 它的出现引发了国内外经济界人士的关注和热议。当前,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以期给我国金融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民营银行,积极意义,资本融合,挑战

参考文献

[1]许南:民营银行的市场生存空间及进入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 (6) .

[2]孙峥、刘继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制度经济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06 (1) .

[3]银行民营化不被看好, 业界权威反对过度开放银行业[EB/OL].中国财经信息网, 2002-12-24.

[4]上市公司为何一窝蜂办银行:追求资本高额回报[EB/OL].中国经济网, 2013-10-07.

到非洲投资的机遇和挑战 篇11

非洲工业化进程与中国的对非投资

目前,非洲尚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对非洲许多国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更是解决广大劳动者生存的关键。几十年来,中国企业的对非投资在加快非洲的工业化进程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非洲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长期持续的中国对非投资为非洲工业化进程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1.非洲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非洲一直是中国投资者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根据商务部统计,2003-2008年间,中国企业对非投资流量从7481万美元增加到54.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36.1%;同期的对非投资存量从4.9亿美元增加到78.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3.9%。对非直接投资在流量和存量上分别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高出54.8和33.0个百分点。如图 1和图 2所示,对非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在中国对外投资总量中的比重也呈现上升趋势。2003-2008年期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流量在中国对外投资总流量中的比重从2.6%增至9.8%;同期的年末对非投资存量在中国年末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的占比则从1.5%持续上升至4.2%。

2.中国对非投资促进了非洲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对非投资合作是典型的“南南合作”,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在多个层面相互配合、共同发展,推动了非洲的工业化进程。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促使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提升国际贸易地位。中国对非洲不少国家的投资弥补了当地产业结构单一的不足。在原有的种植业和采掘业的基础上,中国的生活消费品和工业制成品生产企业在非洲投资建厂,推动了当地工业的进步,也促进了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发展。工业体系的发展使得非洲国家进出口商品更为多元化,国际竞争力得以增强。

其次,加强工业软硬件环境建设。中国企业承担政府援助项目,在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硬环境的改善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与交流、企业雇用的当地劳动力,都有效改善了东道国工业发展的软环境。

第三,提高资源的财富化能力。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全世界长期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和工业制成品,为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前的罕见繁荣提供了支持。在全球经济的上升周期,以石油和矿产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高涨,为资源输出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一起,通过对非投资,帮助非洲国家把握这一机遇,提高了资源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增强了东道国的经济实力。

新形势下中非加强互利合作的动因

2010年,全球经济逐渐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世界各国经济力量格局重新调整,中非间互利合作面临新的局面。有关各方应积极行动起来,把握机遇、加强协调、打开中非间经贸合作的新局面。

(一)两次中非论坛中国的承诺

2006年的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提出了8项承诺,主要涉及对非援助、优惠贷款支持、中非发展基金、援建非洲联盟会议中心、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到期债务、扩大非洲对华出口免税商品范围、设立经贸合作区,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对非援助等领域。截至2009年,8项承诺已经基本兑现。

金融危机下召开的中非论坛沙姆沙伊赫峰会除了加大了对非援助的力度和规模,更面向未来,突出了更广层面的合作领域和模式。中方倡议中非加强气候变化、科技、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以及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方提出了8项新的承诺,为非洲援建清洁能源项目、实施联合科技研究示范项目并提供博士后来华研究条件、增强非洲融资能力、免除到期债务、免除非洲产品关税、切实帮助非洲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援建医院并培训医生、促进学者和智库交流。

(二)金融危机给中非合作带来的新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尽管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领导地位,广大发展中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中非合作出现新的机遇:

首先,中非产业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中非农业合作基础扎实,以7%的耕地养活了22%人口的中国在解决温饱问题上见解独到;非洲国家农业资源丰富,饥饿问题仍困扰着很多国家。中非同为发展中国家,传统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均比较大。金融危机对虚拟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反映到实体经济上相对较弱。不少中国制造业企业希望对外投资,而非洲国家也能够通过吸收技术水平相近的中国投资快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其次,中非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领域有着许多共同话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区域开放到全面开放,中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30多年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助推力量,中国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城市不断发展,在推进城市化、对城市进行现代化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可以成为中非交流的重要内容。

第三,中非能源资源开发合作潜力巨大。金融危机之前,处于上升周期的全球经济需求,以及投资者的投机炒作推动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源价格大幅下滑,给非洲资源输出国带来了较大影响。

(三)金融危机给中非合作带来的新挑战

然而,后金融危机时代,中非合作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互利合作、发展双方经济至关重要: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笼罩全球。西方经济体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企业破产和失业率的上升使得政府面临很大的压力。美国2009年10月失业率达到10.2%,创26年新高,欧元区失业率在11月达到其成立以来最高的10%,欧盟也达到有统计失业率来最高的9.5%。为了促进就业,发达国家政府频频祭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超常密度地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乃至配额等方式,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其市场。一些其他国家也可能误以为贸易保护措施可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纷纷加以效仿。殊不知这种贸易保护行为只能提高来自发展中国家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给本国消费者和工业发展带来更大负担。

其次,低碳经济中发达国家试图再次掌握操控规则。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试图变“双轨制”为“单轨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强制减排的义务。实际上,这种要求是要强加给发展中国家以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义务,经济发展模式的“被改变”,发展空间的“被剥夺”,将进一步扩大全球贫富鸿沟。作为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缺少资金和技术,甚至徘徊于温饱线附近。经济不发展,就无法保证基本的生存。虽然从环境保护上我们需要尽量避免“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但不切合实际的“唯结果论”,只强调减排效果量化考核,无疑会导致原本工业体系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贸关系中继续处于附属地位。

第三,部分地区局势不稳情况加剧。尽管金融危机对与金融市场关联较小的非洲大陆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负面的影响还是难免的。金融危机后,部分国家经济的发展缓慢,灾害天气和区域武装冲突都会导致经济的动荡、市场信心降低,以及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损毁。对东道国而言,保持稳定、持续的外资政策,保障投资者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是吸引外资进入的重要条件。

加强互利合作,促进新形势下中非共同发展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中非需要加强各领域的沟通、合作,发挥各自特长,实现要素互补,大力推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

(一)继续加强政治、经贸、文化、法制等多领域沟通合作

非洲在中国外交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连续多年都是中国外长每年出访的首站。中非双方应本着政治互信的基本原则,推动执政党、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之间的交流,交换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开诚布公,求同存异;在经贸领域应加强沟通与合作,交流本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探讨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中的困惑的处理办法;在文化领域促进双向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掘中非悠久历史文化宝库,发挥文化在双边沟通中的作用,同时注意保护非洲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法制领域可以拓展合作空间,促进双方立法机构间的交流,并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帮助非洲国家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提高司法和执法能力。

(二)多种层面、多种模式的双边合作并举

中非合作应在继续加强现有有效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合作的主体既要政府和民间并重,又要相互支持,以高层对话创造双边投资合作环境,以民间经贸合作继续发展双边关系。除了传统的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外,社会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应是需要着力推进的方向。一方面,一些中国国内的投资促进机构、行业组织或协会应与中国企业一起到非洲,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伴随式服务;另一方面,这些社会组织应加强与东道国本地的政府、中介组织和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帮助投资者更快融入当地社会,实现投资者与东道国的互利共赢。

在合作模式上,中国企业应根据东道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可以直接投资,也可以提供融资性租赁;在合作方和股权比例上可以更为灵活,也可以探索包括购买企业债等方式进行合作。

(三)以中国对非投资合作快速推动非洲工业化进程

在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形势下,更需要大力发展对非投资。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在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和家用电器等消费品生产领域均拥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非洲不少国家的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但在劳动力供应数量和土地要素供给保障等方面较为充足,且区域内市场需求旺盛,愿意通过工业化发展本国工业体系。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较大相似性使得中非双方合作基础牢固。后金融危机时代,双方政府应加强市场供需对接,不仅扩大双边贸易,而且促进中国具有较强竞争力、较大产能,且东道国拥有一定产业基础、希望着力促进的行业中企业的对非投资。进一步发挥中非发展基金和即将启动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作用,增强产业导向等信息服务和引导,减少企业投资中走的弯路,快速推动投资的发展。同时,应鼓励中国在非投资企业的本地化经营,增强人员培训、促进相关产业链中企业的发展、促进技术外溢,进而加速推动非洲工业化进程。

(四)促进南南合作,不断改善非洲国家引资环境

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东道国投资环境仍是制约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双方应加强沟通合作,帮助东道国改善利用外资的环境,完善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限制不正当竞争,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同时,东道国引资环境的建设还应包括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避免过度的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更要尽量避免由于政权更迭导致的政策转向乃至倒退。应该看到,中国企业虽然对外投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企业的规模不大,在抵御跨国经营风险上仍缺少足够的实力,需要东道国政府在降低政治风险、人身安全保障上提供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东道国还应继续加强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运输、通讯网络,以及商业信用体系的建设。

(五)探索金融领域合作,适时开展人民币结算试点

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及思考 篇1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金融创新

随着国家各项政治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的发展,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们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银行业这样一个传统的金融服务业同样也面临着来自新经济的冲击。

一、银行业贷款业务受到冲击

融资结构日趋多样化,造成银行业赖以生存的贷款业务在总体社会融资规模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下降。

(一)股权融资日益发展

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企业的股权融资提供了便利,股权融资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从主板到中小板到创业板再到新三板,不同层次的股权融资市场日趋成熟,为不同体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企业的股权融资提供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另外私募股权融资将作为一种新的股权融资方式正在兴起。近年来股票融资额和增速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具体见下图:

(二)银行间市场蓬勃发展,抢走了银行业一大批的大中型优质客户

近年来,银行间市场迅速壮大。一是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债券发行量已经从2003年的1.76万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超过7.7万亿元。二是企业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显著提高。2002年企业债券融资总额367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20112亿元的1.8%,2012年企业债券融资总额22498亿元,占社会融资总量157605亿元的14.3%,提升了近13个百分点。三是市场交易大幅提升。2012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结算量超过230万亿,是2003年的14.4倍,年均复合增速为34.52%。四是产品品种日益丰富,包括超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等。特别是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量、发行额都得到了迅猛的增长,下表是短融和中票自产生以来的发行情况:

单位:亿元

银行间市场的发展,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由于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在融资额度、融资成本、期限、程序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大中型企业的青睐,他们将融资对象由传统的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转向了银行间市场的直接融资,甚至以银行间市场融资置换银行贷款,造成了银行业优质客户的丧失和贷款额度的萎缩。

(三)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规模大幅上升

这两项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从2006年的8.2%提高到2013年的25.4%,是增长最快的部分。

(四)小额贷款公司和民营银行的兴起,抢夺了银行业大批的小客户群体

综上,股权融资、银行间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抢夺了银行业的大型优质客户,而小额贷款公司、民营银行的兴起正在蚕食银行业的小客户群体,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业务的大规模开展对银行业贷款业务而言又是重重一击。银行业人民币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比重从2002年的91.9%下降到2013年的51.4%,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银行业的市场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银行业存款业务受到冲击

存款搬家,蚕食着银行业赖以生存的根基,对银行业来讲无异于釜底抽薪。

(一)公司理财意识觉醒,造成高端客户的存款流失

公司理财意识逐步觉醒,不再将大额资金以活期存款或者定期存款的形式存在银行,而是采取信托、理财等方式应用起来,以求获得更高的收益,造成了这部分高端客户的存款流失。

(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吸引了大批的资金,引起了个人存款大规模搬家

数据显示,2014年1月人民币存款减少9402亿元,存款的减少与理财产品发行和互联网领域频频推出的吸金产品有关。据悉截止到2014年2月14日元宵节,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站在了4000亿元的规模之上。截止2014年1月15日,余额宝宣布用户数达到4900万,截止到2月6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超过6100万,20多天增长了1200万用户。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一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工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工资余额从银行账户中取出,打入到余额宝、活期通等互联网理财工具中,这些“宝”儿们都与银行业争取存款的空间。当余额宝以每分钟300万元的速度净增长,不仅让互联网企业看到了“钱景”,也让基金公司找到了新的销售途径,更让银行业坐卧不安。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进一步的挤压着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要让市场基础决定市场走势,把权力回归到市场”,从而改变由利率管制带来的资金价格扭曲的局面。

继2012年我国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后,2013年7月,央行宣布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意味着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2013年10月,央行正式运行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这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12月,停滞多年的同业存单业务重新开闸,国内银行能够以市场利率,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基金管理公司及基金类产品发行同业存单。同业存单的发行银行达到10家,发行总规模超过300亿元。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外,还包括国开行、招行、中信、兴业和浦发银行。利率市场化进程又向前推进一步。同时,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保障,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也呼之欲出。

对于银行业来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原来主要靠“吃利差”的经营模式已不可持续。一旦利率管制放开,金融机构之间存款与贷款的竞争就会加剧,银行业利润也会因此而下降,对于业务单一、以存贷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的银行业来说, 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以来一直高度依赖存贷差这种单一盈利模式,中间业务始终没有开展起来。而目前,贷款业务受到了股权融资、银行间市场融资、小额贷款公司的巨大冲击,市场空间受到挤压;存款业务受到互联网金融推出的各种理财工具的分流和公司自主理财造成的资金流失; 在传统金融业务领域,如转账汇款、跨境结算、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也遭到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首的互联网企业的渗透;银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大批的民营银行即将加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将使银行业所享受的政策红利也将消失殆尽,竞争的加剧将造成利润空间的萎缩。

四、结束语

当然,银行业虽然面临以上种种的挑战,存贷款业务空间受到挤压和蚕食,在目前的社会融资机构中仍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银行业不能也不会坐以待毙。银行业仍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其依然拥有庞大的资金、结算网络和客户资源。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强金融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以积极正面的态度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巩固自身的地位并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无名氏.社会融资结构的变迁.道客巴巴

上一篇:模糊积分模型下一篇:休闲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