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网络

2024-05-12

体育网络(精选12篇)

体育网络 篇1

随时网络化、数字化的迅猛发展, 大众体育活动的组织也开始呈现网络化的趋势。一些体育运动爱好者纷纷在网络上组织各种论坛、QQ群、微博等, 通过聊天、相册、文件共享等多种形式分享体育信息, 交流运动心得, 组织体育活动。本文就网络化体育组织的大众体育活动探讨网络化体育组织的积极作用、存在问题以及改进的策略。

一、网络化体育组织对大众体育良性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 打破时空限制, 为网络组织成员内部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提供平台。

网络化体育组织充分顺应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潮流, 能够打破传统体育组织的时空局限, 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人员聚拢和活动组织。传统的体育组织受到场地、人员、时间等限制, 不能很好地积累人气、交流体育信息。而QQ群、论坛、微博等网络化组织可以很好地摆脱这些现实中的束缚条件, 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将生活中各个角落的大众体育爱好者聚集起来, 组织体育活动。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网络终端, 实现体育信息的及时交流和共享。在信息的实效性和互动性上比传统媒体占有更大优势。组织内部人员可以随时发布、讨论最新的体育新闻、活动、赛事等, 以此增加我国大众体育爱好者的人数, 普及全民健身的思想。除了交流信息, 还可以组织内部的体育活动, 将对体育的热爱由虚拟世界拓展至现实生活。如“某某网”游泳联赛, “某某论坛杯”乒乓球赛等。

(二) 有利于大众体育扩大辐射人群, 提高普通人群的体育爱好程度, 培养专业的体育指导员。

受到组织经费、场地租赁、人员管理等条件的限制, 现实中的体育组织覆盖面较窄, 而网络化体育组织可以很好地扩大辐射人群, 降低加入门槛, 甚至菜鸟级的体育爱好者也可以通过与组织内成员的沟通、交流, 不断增长体育知识, 培养对大众体育的浓厚兴趣。网络化体育组织的建立, 不仅可以提高普通人群的体育爱好程度, 还利于培养专业的体育指导员。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时资讯, 突破传统的教育资源限制, 为专业辅导员的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从而提高我国体育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体育从业者。

(三) 为体育爱好者选择健身方式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渠道, 提高体育组织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当前我国大众体育的组织专业化程度、比赛规则、人员管理等各方面还有待完善, 体育爱好者选择健身方式的渠道有限, 而网络化体育组织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准入门槛, 普通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在网络组织中找到归属感, 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体育信息, 学习体育知识, 参加体育赛事。同时网络化体育组织的兴起和完善, 也可以为现实中的体育组织提供借鉴意义。提高组织人员的体育素养和管理水平, 加速体育知识和资讯的发布和更新, 加强组织资金的透明化管理, 提高体育赛事组织工作的效率和体育活动的影响力。保证组织成员及时、准确地接收体育时事新闻和体育赛事信息, 提高组织成员的信任程度和参与热情。

二、网络化体育组织在开展大众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化建议

(一) 网络化体育组织专业性、科学性不强, 需要相关体育管理部门和网络化组织人员加强引导和监管。

我国的网络化体育组织发展时间不长, 在很多方面还不够科学、规范, 亟待改进。比如, 网络化体育组织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扎实、组织管理能力有待提高、资金运作不够科学和透明、体育赛事的组织筹备工作不够高效、有序, 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不熟悉导致体育活动组织工作中出现纰漏等等。比如, 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赛事安排时, 需要安排比赛的时间、地点、参赛人数和参赛资格、比赛的流程和规章制度等, 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因此, 要促进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的网络化体育组织的成熟发展, 需要相关体育管理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 适当组织一些培训、讲座等, 通过发放资料、远程教育等形式不断提高这些组织的规范化运作和科学化管理。另外, 网络化体育组织自身也要不断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尤其是QQ群主、博客圈的博主、论坛的坛主等组织管理人员, 不能倚老卖老, 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 要积极向其他管理人员和普通成员学习体育知识和管理技巧, 更好地为普及全民健身思想和组织高质量的体育赛事贡献力量。

(二) 网络化体育组织属于松散的、自发性的组织,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需要对群主、版主等组织者和参与者加强安全教育。

网络化体育组织是一些体育爱好者出于对体育运动的痴迷和热爱组织的, 供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属于自发的、较松散的组织, 缺乏规范的运作机制, 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 组织管理者为了举办更多、更高质量的体育活动, 需要对会员收取一定的会费, 这些会费的使用情况是不是完全公开透明就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的考验, 也是对管理人员与普通成员之间信任度的考验。随着体育运动参与广度与深度的增加, 发生体育风险损害的可能性就越大。网络化体育组织应该尽最大努力降低这些体育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减少其发生频率, 保证参与人员的安全。

(三) 网络化体育组织存在信息不对称, 组织活动的成功率较低, 需要加强网络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网络化体育组织的比赛都是由这些组织的管理人员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人员、赛事的安排, 可是由于在线人数较少或者未能接收信息等状况, 可能会造成参加人数达不到比赛指定的人数, 导致比赛无法顺利进行, 活动的成功率较低。这是由信息发布与接收的不对称造成的。

除了信息的不对称, 还存在网络化体育组织人心涣散、凝聚力不强的状况。这是由网络的虚拟性造成的, 组织内成员是出于对某项体育运动的共同爱好聚到一起的, 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认识彼此, 难免存在距离感和陌生感, 导致组织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缺失, 影响体育赛事的组织和开展工作。网络化体育组织的管理人员缺乏威望和公信力, 也会造成整个组织缺乏精神支撑。所以要想实现体育信息更加自由、无障碍地流通和体育赛事的顺利举办, 就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组织成员的相互信任度, 减少疏离感和陌生感, 把虚拟世界中的共同爱好拓展为现实世界中的友谊, 更加信任组织发布的信息和组织安排的体育活动。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才能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群体关系, 使网络化体育组织向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总之, 网络化体育组织对传播健康理念, 开展大众体育活动起着积极作用, 但是处于发展童年期的网络化体育组织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相关体育管理部门等的外部监管和这些组织内部的培训教育, 提高其专业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胡鹏, 孙振武, 石钢, 王景明.通过网络媒介组织开展大众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 2009

[2] .燕国栋, 孙晋海.现代远程教育与大众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3] .黄文仁, 赵克.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化建设问题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 2004

[4] .胡鹏.网络时代体育类QQ群对大众体育促进作用研究[J].科技视界, 2013

[5] .肖谋文.湖南省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化探索[J].邵阳学院学报, 2007

体育网络 篇2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利用多重资源革新授课形式,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鼓励其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强身健体的好习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为中学体育网络教研提供了更便捷、广阔的发展平台。下面,从“互联网优化授课模式,完善授课内容激发兴趣”“互联网布置课后作业,补充知识巩固练习”两方面入手,对此展开探究和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优化;完善

生命是一个无休止的运动过程,加强体育锻炼拥有强健的体魄是每个人的追求。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就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中学体育网络教研这一课题,做出浅显的探索和研究,希望笔者的观点能够引起众读者的深思。

一、互联网优化授课模式,完善授课内容激发兴趣

传统的观念中,体育课堂多为户外教学,教学形式也以教师组织学生跑步、跳高、体测、自由活动等形式为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穿插讲解一些重要的体育知识和注意事项,然而因为是户外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对教师所教授的体育知识感到无兴趣可言。为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应当转变单一的授课模式,将互联网引入课堂,推动中学体育网络教研迈向信息化和科技化。例如,在教授初中体育第一课“人体与运动”时,为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尤其是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笔者便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课上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伊始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平时喜欢运动吗?你们知道是身体的哪部分给予我们运动的力量吗?学生们对此感到兴趣高涨,有的说是肌肉,有的说是骨骼。由此,笔者为他们引出骨骼的概念。继续提问:那么大家知道我们身上有多少块骨骼吗?而这些骨骼又是怎么运动的呢?学生们的.好奇心被纷纷挑起,眼神中透露出极大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均大胆猜测骨骼的数目,有的说200块,有的说600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笔者公布了正确答案为206块,接着引导大家观看多媒体,了解骨骼的构造以及它们运动的特点。于是,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人体骨骼的构造图,并用动态视频再现了它们运动时的特点以及彼此协调的关系。最后,请学生们弯曲并触摸自己的手臂,结合所学自行体会骨骼活动时的特点。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没有融入互联网教学,使得类似骨骼、肌肉和关节等体育知识的讲解,只能依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缺乏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并不能清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单纯的知识讲解和户外实践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互联网授课便弥补了书本理论教学和户外实践教学的不足,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展示能够充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互联网布置课后作业,补充知识巩固练习

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将互联网融入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推动中学体育网络教研的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局限于优化授课模式的层面,还对课后作业的布置有极大的革新和优化作用。中学体育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把握先进资源和条件,将互联网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作业布置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便坚持此理念,优化作业布置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在教授第三课“体育与机能发展”的内容时,在为学生们介绍了相关理论知识后,笔者收集了众同学的邮箱账号,为他们发送了许多加强身体机能的锻炼方法。例如,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在屈体时呼气挺身时吸气,将动作和呼吸协调起来;利用健美操、慢跑等有氧运动塑型机体;利用网球和羽毛球等运动锻炼手臂肌肉;通过游泳增强自己的肺活量……笔者请学生们根据自己身体机能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拟定一个月内的锻炼计划,通过邮件的形式发给笔者。随后,通过比较、分析和归纳,笔者根据学生们的锻炼计划将有相同目标的学生结为一组,请他们给彼此发送自己体育锻炼的小视频,以及身体机能的变化,引导大家以游戏比赛的方式展开体育锻炼,互相监督、鼓励,以坚持强化体育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践行阳光体育活动,鼓励大家加强体育锻炼,利用互联网教授学生各种各样有趣的体育游戏和锻炼方式,帮助孩子们放飞自我,快乐成长。

互联网教学能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联系,丰富课业和互动的形式,亦能够动员全班锻炼,增添学生整体的体育素质。因而在科技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下,教师应该将互联网引入体育课堂,推动中学体育网络教研的发展和进步,不断优化授课模式,完善授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科学、完整的体育知识。

参考文献:

[1]梁志勤.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再思考[J].山西体育科技,2006.

浅析网络体育新闻报道 篇3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传媒手段越来越丰富,加上我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之关注程度的提高,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使体育新闻报道更加蓬勃发展,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更快更便捷的获取体育新闻,网络体育新闻成了广大体育迷们的首选。那么,与传统的体育新闻相比,网络体育新闻有怎样的特点,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改进呢?

关键词 体育新闻 网络体育新闻 网络媒体 新闻传播

一、网络体育新闻的特点

体育新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等与其它类型新闻相同的特点,加之网络媒体不受版面、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使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一)高度的时效性

从时效性看体育报道,网络媒体已远胜于纸质媒体,也不输于广播和电视。网络媒体对赛事的报道已达到与赛事同步,不断刷新的滚动新闻使赛场内外的新闻在第一时间得以报道。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时间已精确到极小单位,高度的时效性使采编人员改变了传统媒体的静态报道方式,采用新的新闻协作方式,使受众随时可以获得最新消息。

(二)报道形式丰富

网路体育新闻除了有报纸杂志所拥有的图片和文字,还有声画交互的Flash 手段辅助报到,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宽带网络的普及,已实现网上直播比赛,并作为一种新的直播方式,在网络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实时的交互性

传统媒体报道体育新闻也追求互动效果,但受其自身特点的制约,互动操作迟缓而困难,并且仅指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多向互动传播的特点则使网络媒体的互动操作容易许多,互动的范围也更广泛,包括传播者与受众以及受众之间的交互。

(四)高度的情感性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呈现出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并注重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北京奥运会期间,体总网对我国每一位奥运冠军的赛前赛后都作了详尽报道,让受众与运动员一起为失败难过、为成功高兴。

二、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虽然网络体育新闻已被广大受众接受,发展状况也越来越好,但实际上我国网络体育新闻还不成熟,依然存在问题。

(一)新闻雷同现象与“合成新闻”众多

目前,我国网络媒体没有新闻采访权,因此只能对传统媒体采写的体育新闻进行加工后发表,有些甚至照抄照搬传统媒体上的体育新闻,导致很多网络体育新闻雷同。还有媒体为了节省开支,综合网络上的信息,再取舍编辑,合成一篇报道,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二)缺乏深度报道

由于各网站间的竞争越来越大,而吸引更多网民是其生存的根本条件,因此,很多网站便以改变网页效果来捕捉受众眼球。网上发布的新闻、观点和评论具有广泛性,但缺乏深刻性,多数网络媒体扮演着信息发布平台的角色,导致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泛泛化。但是处于海量信息大潮中的受众已不再满足于“快餐式”的信息获得,而倾向于追求更深层次的内涵。

(三)缺乏精品体育栏目

ESPN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电视网,具有独特的经营模式和成功理念,我国能达到ESPN这种水平的网站屈指可数,除了新浪、搜孤、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外,大部分都没有特色。网络媒体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关键是要创建品牌栏目。

(四)受众发布的信息所形成的舆论误导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网络的匿名性使网民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各种言论,甚至把网络当作发泄、辱骂的工具,这种现象在体育新闻网络传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受众发布的那些不真实的信息却很有可能形成舆论,错误引导其他受众,影响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改进建议

针对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应“互助合作”

网络媒体可以借助传统媒体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它可以和传统媒体签约,为自己提供丰富的新闻来源,传统媒体也可创办电子版,双方“互助合作”,互利共赢。

(二)加强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深度,拓展体育信息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

网络媒体要想提高自身实力,必须从新闻稿抓起,提高新闻的深度。这要求网络媒体的操作者应崇尚严谨之风,力戒浮躁之弊,培养高素质的网络体育新闻记者,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网络体育新闻。

(三)树立网络体育新闻“品牌”

网络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的确定其目标受众,并进行相应的定位,树立起属于自己独特的品牌。

(四)加强网络言论管理,从容应对受众的逆反心理倾向

虽然网络言论对制定体育方面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但很多不计后果的暴力语言不利于体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网络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因此,网络媒体要当好把关人,正确引导网络言论。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对网络言论的控制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对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展望

网络媒体在传播体育新闻的过程中,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对体育的宣传与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它还不够成熟,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我们仍然相信和期待,在政府、记者和广大体育迷的共同努力之下,网络体育新闻的明天将会以一个崭新、健康和积极向上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新闻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趙士林.网络传播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 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体育网络 篇4

关键词:现代媒体,体育媒体,网络,新闻传播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是对体育新闻报道产生重大影响的高科技成果。一些传统媒体很早就发现了互联网在新闻传播中所具有的优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 我国网民人数已接近3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有近70%的网民, 也就是超过2亿的中国人主要依靠网络获取新闻信息。该报告还指出,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 我国网民的网络运用偏于娱乐与交友, 而近年来的新变化是网络新闻使用率大幅攀升。调查显示, 中国网民的主体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 他们更习惯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表达意见。在当前社会转型期, 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 年轻网民思想活跃, 正是网络媒体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交锋甚至宣泄的平台。

作为我国最权威、最有竞争实力的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早在1996年12月就创建并试运行央视国际网络, 是我国最早发布中文信息的网站之一。央视国际网络主要以内容类型进行划分, 设有政治、经济、体育等若干板块, 不断地及时更新体育新闻, 在体育的时效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上不拘泥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内容的限制。随着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 各种商业门户网站的崛起, 为网络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中国第一个专业网络体育频道—新浪体育频道全称为新浪竞技风暴体育频道, 其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利方在线”体育沙龙, 1997年改为“竞技风暴, 从1998年起参与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欧洲杯足球赛报道, 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最受体育爱好者青昧的全国性体育专业媒体之一。1998年2月创建的搜狐网, 不久后开始涉足体育报道, 此后网易体育、雅虎体育, 中华网体育频道和腾讯体育等商业门户网站纷纷创立, 并快速发展为知名品牌的网络体育新闻网站。商业综合门户网站迅猛的发展, 也催生了大量的体育专业网站。

1999年创办的专业体育网站—鳖威体坛 (后被TOM.com收购) 以“要做中国影响最大、最具吸引力的专业体育网站”和“成为中国的ES-PN.com”为目标, 它向中文用户提供最新的体育新闻和综合体育信息, 设立互动频道, 增加博客、论坛、图吧、健身、体坛周报、黄健翔等互动功能栏目。这些门户网站在体育新闻报道方面各具特色和优势, 使得网络体育新闻传播成为体育新闻传播阵营中重要的新生势力, 也使得体育新闻传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个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方式的革新,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借助“第四媒体”的力量开始打破传统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垄断地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南非世界杯, 又为网络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身优势竞争力的良好平台。

二、研究主要目的、任务和现实意义

研究主要目的和研究任务:

1、探讨现代媒体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2、解析当前我国现代体育媒体的优势, 不足, 特点, 发展建议;

3、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当前我国现代体育媒体规范与失范现象。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 通过资料的收集, 整理和分析, 总结出当前网络体育媒体成为主流体育媒体这一趋势, 以期得出更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并提出合理建议, 使论文在理论上有创新性, 实践上有借鉴作用。

四、体育新闻传播主要形式

1.传统媒体与现代网络媒体的界定

媒体按时代划分为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 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传播的互动性。参与网络传播的普通用户 (网民) 不再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端, 而可以自主地选择信息, 自由地发布信息, 参与各种论坛的讨论, 发表自己的意见。最近几年, 到处都在提“网络媒体”的说法。还有人直接把网络媒体称为“第四媒体”。“第四媒体”的说法最早是199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1998年欧美发达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都已经全部建成了, 很多信息不在报纸、广播、电视上跑, 而是在网络上跑。因此称网络为第四大媒体。由于目前还没有关于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比较明确的定义, 本人基于‘第四媒体’的说法, 把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媒体为中心的‘第四媒体’界定为现代媒体, 把其它的象声音、图片、图像、报刊、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界定为传统媒体。

2.传统体育媒体的现状——以报纸为例

(1) 我国体育专业报纸生存状况

2009年3月3日, 曾经最权威、象征着“官方声音”的《中国足球报》在经历15年风风雨雨, 出版了872期之后, 最终由于内外交困, 宣布暂时休刊。《中国足球报》的休刊绝非偶然, 早在2005年, 中国体育报纸就遇到了一次“冰河时期”, 曾经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老牌体育报纸《球报》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南方体育》先后停刊。

专业体育报纸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1996-2000年, 而这段时间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刚刚开始, 足球热潮席卷全国的时期, 可以肯定地说, 正是足球职业联赛和足球热带动了体育专业媒体的成长。然而, 随着中国足球问题的日渐暴露, 从投资人到普通老百姓都逐渐对足球失去热情, 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体育媒体。2002年、韩足球世界杯之后, 中国足球水平开始出现倒退, 足球场上观众越来越少, 体育报纸的读者也越来越少。目前, 仍然出版发行的体育类报纸, 除了《体坛周报》、《足球报》两强外, 还有《中国体育报》、《东方体育日报》、《扬子体育报》、《竞报》、《体育晨报》、《篮球报》、《球迷》、《羊城体育》、《体育周报》、《足球周报》等, 这些媒体也举步维艰, 或偏离主流, 或勉强支撑。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 其中的一些很有可能步《南方体育》、《球报》的后尘, 在某一天黯然退出这个舞台。即便是曾经让不少主流媒体刮目相看的两份体育旗舰级报纸———《体坛周报》和《足球报》, 也被这股萎靡之风波及, 前者发行量从最高峰的超过200万份, 至今日仅剩下三分之一, 后者在2005年也首度爆出了亏损2000万元的消息[1]。唇亡齿寒, 两家最大的体育报纸, 都在今年感受到了足球市场带来的寒意。

3.现代网络体育媒体的优势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 它具有传播及时、范围广泛、信息量大、形式多样、检索方便、互动性强的全新特点。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独到之处, 使得它成为一个很好的体育信息传播平台, 网络对体育迷的影响, 往往也是通过体育网站开始的。

网络体育媒体的优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体育信息已成为互联网上重要的信息资源。在体育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应用和集成的过程中, 大型的门户网站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多的情况下, 门户网站由于其相对的优势地位, 在体育信息的集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调查分析, 目前的体育信息主导型网站仍然由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四大门户网站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所以, 体育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也主要以这些网站为主要参考和研究对象。

网络体育媒体已经全面承担起体育新闻传播的重担,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网络体育媒体已经成为信息量最大的体育新闻媒体。除24小时报道国内外时事新闻外, 网络媒体正朝着“全媒体”方向向纵深发展, 除了常规的互联网, WAP网站、手机报、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等新兴领域和新兴传播阵地均是网络体育媒体的战场。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每天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中文、外文、少数民族文的新闻信息数量有数千条。

第二, 网络媒体已成为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体, 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媒体的传播不受地域限制, 中国网络媒体发展10多年来, 海内外影响日益扩大。以新浪网为例, 新浪网已拥有14种语言15种版本, 网民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覆盖面之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五、网络体育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趋势锐不可当

1、网络体育媒体还未成为主流体育媒体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网络体育媒体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 由于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和隐蔽性, 给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 一些情绪化甚至非理性的网络应用、个人隐私被侵犯、网络暴力的出现等, 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这些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 在网络体育媒体逐渐成为主流媒体时, 加强网络传播的道德和法制建设, 提高网民素质, 意义更为重大。与当前社会上追捧网络媒体的“热”相对照, 人们发现了一个不相称的现象:网络体育媒体并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群体。真正称得上体育媒体的网站, 几乎清一色依托于已有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它们没有自己的记者力量, 没有独立的、彻底的完全按照网络特点的管理队伍, 这就多多少少限制了网络体育媒体的健康发展, 在他们宣称自己作为“第四媒体”如何与其他媒体争雄时, 总少了点底气。

2、主流趋势不可阻止

目前为止, 对于“主流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被业界和学界普遍接受的统一的定义。尽管如此, 对于何谓主流媒体还是有一些共识的, 譬如, 它必须具备广泛的影响力。在我国, 党和政府领导下的报刊和广播电视机构就是主流媒体。在我国, 传统媒体历来是占据位高权重的地位。我国传统主流媒体, 始终在改革创新上找不到突破口, 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媒体本身技术特性的局限而逐渐跟不上体育新闻更新的速度需求, 渐渐开始落伍, 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 刚翻开今天的报纸显现的却是昨日已经陈旧的赛事消息, 试问如此境况下还能有何新鲜信息的摄入。而这一局限正被网络体育媒体所突破。前段时间结束的南非世界杯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对比, 由于比赛时间在深夜, 许多观众出于各种原因不方便熬夜看球, 这个时候, 如新浪这些门户网站便在第一时间公布及时赛果, 并且在比赛开始前也会做下不少比赛准备和赛前分析, 让球迷网友们没看比赛前就能对比赛的大致走向有一个了解, 哪些是看点哪些值得关注, 使得球迷网友不再盲目, 带着期待去看球, 赛后网站又会在第一时间发布赛后的评论, 评价队伍的表现精彩程度和球员打分, 对于一些业余的爱好足球网友也是一种知识的补给, 久而久之也可以形成一种对于看球的兴趣。

网络体育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标志性的象征是社会认可度大大增强。应当承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社会上很多人对网络不是很了解, 更有很多人不认可网络媒体。这一两年, 情况在不断改变。根据CNNIC的报告, 截至目前,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 而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中, 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 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2007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 达到78.5%, 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亿人, 互联网被重视程度不断加强, 显然已成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

网络体育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另一个象征是独立媒体人的地位进一步增强。现在主要的网络媒体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过去很多情况下都是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 现在已经拥有很多独家的、原创的内容, 大量原创新闻被广泛转载, 一些重点新闻网站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第一信息源。每年两会以及诸如奥运、“神七”等等重大活动, 重点新闻网站作为网络媒体都参与全程报道。一些重大活动, “三台四网”进行直播, 几成常例。中国新闻奖从2006年开始把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奖范围, 许多优秀的网络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综上所述, 基本上可以说明网络体育媒体在主流化的道路上已经迈出坚实步伐, 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在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中, 不但商业门户网站体育新闻报道影响力如日中天, 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借助网络技术的东风在广大网迷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影响。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在短短的十年里已经不断地趋于完善, 通过成功报道各种大型体育赛事而成为广大体育受众获取体育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在体育新闻报道方面, 网络媒体与电视、报纸己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在不久的将来逐渐超越电视成为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媒体的霸主。

参考文献

[1]李颖.在另一个赛场:直击体坛周报现象[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2:23.

体育教师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篇5

早上上班打开电脑,看到我们淄博体育的简报,阅读以后对于本次培训算是入门了,看到发表时间是凌晨,触动很大,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各位指导教师首先是走在前面,牺牲休息的时间给我们淄博市的体育教师带来第一份精神的食粮,深受感动,向幕后“战斗”的指导教师致敬。

看到同事们认真的阅读研修的内容,讨论学习心得,发表感言随笔,及时发表评论,暑假的办公室就这样突然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从来没有感觉到的学习氛围,使我深受触动,从每一位老师的眼神中看出忙碌、但是又充满踏实和从容,姚新谦、王锐是我们办公室年龄最长的教师,虽然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不是很熟练,但是学习劲头十足,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研修课题,这样的氛围使我们年轻的教师没有理由不去认真地学习、研修。

平时总是觉得体育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但是,坐下来细想,是我们没有把握住自己学习的机会,每年一次的山东省教师远程培训就是很好的机会,只是山东省教育厅给我们全省的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一定要抓住每一机会,珍惜每一次机会,认真对待,争取使我们有一个大的提高。面对这样的机会我们没有理由不心动。

浅析体育赛事网络传播新路径 篇6

关键词:体育赛事;网络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31-01

一、引言

目前,我们正处在后互联网时代,也是人们常说的web2.0时代。由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爆炸式”的特点,所以体育赛事的产品市场化推广的最好载体和外壳是视频节目,因为视频节目具有“观感层次”丰富、信息流量大、受众接受难度低、传播频率高等优势;而且,目前的信息传播主体也已经是以视频传播为主,散打赛事的产品化趣统一等优点。

二、目前已经出现的体育赛事网络传播路径

1.与知名视频公司合作,联合制作网络赛事节目。

目前国内有众多的知名体育赛事都通过这种方式,获取了大量的关注度和点击量。赛事主办方与大型视频网站合作,共享各自资源制作出来了大量的成功的体育赛事网络节目。CKF和优酷视频合作利用优酷的网络平台推出的优酷CKF板块就是较为有代表性的案例。CKF中国功夫争霸赛,是优酷视频“光合计划”的合作伙伴,CKF将自己的官方视频发布窗口放在优酷视频,自从2013年和优酷视频合作以来,一共发布261个视频赛事,其视频总点击量6921万次。

而且,出来体育赛事,这一视频节目推广和传播模式是非常成功的。“搜狐视频”和网络主持人董成鹏联合打造的网络节目“屌丝男士”,其第一期节目在2012年10月10日于搜狐视频首播,四季连续累计点击流量超过50亿人次。其每个视频节目都在十分钟左右,而且内容搞笑贴地气,无论从视频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迎合了移动互联网络时代受众群的特征以及其“碎片化”的消费方式,借着2010年互联网迈入移动时代春风,“屌丝男士系列”这一节目迅速走红。其盈利手段主要是视频播放前的广告,以及节目中的插入广告。而这些成功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值得探讨和分析的,非体育类视频节目的网络走红经验是完全可以借鉴,利用到体育赛事的网络传播上的。

2.体育赛事利用年轻人比较热衷熟悉的“网络视频直播平台”来进行“网络赛事直播”。

比较知名的平台有“YY直播”、“腾讯直播”“虎牙直播”、“斗鱼游戏直播”等平台。其当前受众主要针对90后和00后电子竞技爱好者。散打赛事同样具有电子竞技赛事一样的体育项目性质,尤其独有的对抗性、观赏性、体育性。所以值得借鉴。

“网络赛事直播”:其外在形式起源于wap1.0时代网络视频聊天室,通过视频聊天平台,由一名或者多名主播与听众进行语音或者视频互动,主要收益是会员费和点击量带来的广告受益;电子竞技和电子竞技赛事的发展过程中借用了这一形式,“游戏主播”对瞬息万变的电子竞技赛事进行“风格化”的现场讲解同时与观众即时互动,得到大量的年轻人的喜爱和认可。其分账方主体分别为直播平台、电竞公司、独立主播。其运营模式可以简述为:直播平台作为窗口提供平台支持,直接对口消费受众;电竞公司购买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版权,由旗下主播进行评论转播,在直播平台上进行播出;独立主播自行录制赛事并且进行解说和直播。所产生的利润由各方协商进行分账。例如“TGA公司”购买的2015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版权,由旗下主播“小智”进行解说,在腾讯直播平台播出,仅决赛第一场就有260万的点击率。英雄联盟的洲际比赛和国际比赛的直播收视率基本都在150万以上。还比如,“miss”作为国内的知名英雄联盟电竞主播。其微博粉丝量为298万,爱奇艺视频公司更以7000万的天价年费聘请。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像她这样的电竞主播目前国内非常多。此外,斗鱼平台上知名的游戏主播的自录直播一场一般都在50万点击率左右。这还只是众多电子竞技项目中英雄联盟一种的数据统计。90后和00后潜在受众群的消费趣味和消费习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体育赛事通过大众视频网站进行视频上传和视频产品发布。

目前世界性的知名视频网站有“YouTube”,知名的网络视频公司都有着强大的视频发布业务,这一方式的特点是准入门槛低,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免费申请账户进行免费上传和发布。这一视频发布模式,在“YouTube”已经可以实现用户点击收费,即消费者通过移动网络支付平台和视频网站直接将收看费用支付到上传者的银行账户;国内的知名平台很多,“优酷”、“搜狐视频”“PPTV”“腾讯视频”“乐视TV”“爱奇艺”等等,这些知名的网络视频公司都有着强大的视频发布业务,这一方式的特点是准入门槛低,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免费申请账户进行免费上传和发布。这一方式由于准入门槛较低,也许会在将来成为体育赛事主办方盈利的重要模式,这种模式也将会是大势所趋。

4.体育赛事通过移动社交软件应用APP来进行推送和散打赛事的视频产品投送。

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社交软件有“Facebook”、“Twitter”、“Google+”、“Skype”等等,这些国际社交APP的视频共享功能特别强大,通过其朋友圈传播和发布视频产品也成为可能。国内的“微博”、“微信”、“腾讯QQ”等移动社交APP同样可以在其社交圈中推送和投放视频产品。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交性的存在,通过这一途径进行散打赛事产品的发布和推送具有极其强大的市场,目前异军突起的“微商”就是最好的佐证。

5.组织团队开发研制一款新的移动应用APP,来推送和投放散打赛事的视频产品。

这种方式既能够减少版权红利的损失,也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但是,前期的移动应用APP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APP前期知名度的打造和推广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成本。

三、结论与建议

1.视频节目具有“观感层次”丰富、信息流量大、受众接受难度低、传播频率高等优势。2.在新时代下,体育赛事的推广的最好载体和外壳是视频节目。3.结合体育赛事的自身特点,其视频节目的发布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进行,选择有很多,具体到不同类型的体育赛事,可以选择某一种或者综合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推广传播。4.自媒体时代的体育赛事极大的降低了赛事的传播成本,也应该最大程度的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体育网络 篇7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与以往体育教学的异同

首先, 在教育观念上, 以往的体育教学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动作为中心, 以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为目标, 以课上练习为途径, 强调教师的“教”, 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学”。师生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型。

其次, 在教学模式上, 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和示范技术动作, 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和听教师讲解技术要领等进行的, 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能使教学过程由单纯教师的“教”转变成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 教学模式也将从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模式转变为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学习”的模式。

再次, 在师生交往上, 以往的体育教学, 师生、生生相互之间的交往极为有限, 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学生很难有机会系统地向教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网络教学的设计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 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等网络技术而实现, 学生还可以根据网络电脑提供的反馈信息,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 自主构建。

最后, 在学生创造力上, 以往的体育教学, 各种教学活动都是把学生置于共同的影响之下, 习惯于用统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培养同一规格的人才, 教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即使是进行个别教学, 也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交流与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克服了以往体育教学中“一刀切”的人为现象。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进行体育教学

由于计算机网络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 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 便于学生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最简单的一类就是将有关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挂图、示范动作等通过电脑处理后演示给学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挂图中的动作制作成动画, 并出示动作要领和保护方法的文本与示范动作, 教师结合课件进行讲解和指导,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第二类是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如立定跳远教学中蹬地角度与身体运动的关系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很难使学生理解和看清, 我们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演示的蹬地的角度与身体的运动方向的关系, 使学生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自己总结出其内在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往教学模式的直接延伸, 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展示学生看, 教师通过计算机面向全体学生传授知识, 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还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创设一种可用于探索与发现的教学情境, 通过任意改变问题条件, 自由输入各种参数, 观察、比较实验结果, 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 找出问题的焦点, 发现问题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 拓宽教学空间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网上学校应运而生, 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操场或教室, 而是向社会化发展, 教师主要的任务由“教”改变为“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 可以采取了以下两种方法拓展体育教学空间。

(1)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得多样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重新组织, 结合学生自己的观点,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信息社会, 知识量的急剧增长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知识, 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 使得一个人知识的拥有量已显得不那么重要, 相反, 如何利用现有知识创造出新知识, 如何利用、检索、分析、组织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 利用电脑软件或网络上的虚拟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类似于聘请高水平的家庭教师, 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此外, 网络中有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 如体育专题网络、体育教育专家个人网页、体育专题新闻、体育专业学术组织的网页、专业化的体育电子杂志等, 这些网上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网络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篇8

网络对体育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无可比拟的时效性。时效性是体育新闻, 也是所有新闻所必须具备的。及时反映赛事实况, 传播最新的体育信息, 新闻才具有价值。要提高传播的时效性, 传播途径是关键, 在这方面网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就现有的网络科技而言, 体育新闻在网络传播的时效性上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电视。所谓赶上, 是指网络体育新闻、视频网站的体育赛事新闻和在线直播, 已经使人们能像看电视一样方便地了解实时资讯, 如搜狐体育、新浪体育、优酷等播放平台上的体育赛事直播;所谓超过, 是指在许多网站的体育板块以文字或视频消息的形式, 传播最新的体育赛事结果和赛事集锦, 其时效性已远远超过电视体育新闻。如网络体育新闻在凌晨的比赛刚一结束就播出了比分、最佳运动员、比赛精彩集锦等相关新闻, 而电视体育新闻则需等到早时段的体育晨报播报。

想看就看的便捷性。这里所说的想看就看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随时随地想看就看, 一场你所关注的重要赛事正在进行, 苦于身边没有电视, 无法关注比赛进程, 而无线登录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这种可能, 利用手机、笔记本等随身设备能够轻易地了解体育新闻, 观看赛事直播;另一方面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网络观看体育新闻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来自各种渠道的新闻汇聚于网络, 我们只需打开接收器 (电脑、手机等接收设备) 便可随心所欲地查看自己想要了解的最新体育新闻, 这就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更多容量的全面性。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 人们对体育新闻的关注程度逐步加深, 对体育新闻的关注点日益广泛, 传统新闻媒介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对资讯了解的需求。作为传统主流媒介的电视、广播、报刊等会受到时段、时长、版面、文字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传播更海量、更全面的新闻, 而拥有数字化技术支持的网络体育新闻平台, 只需拥有足够的服务器, 就可将海量的资讯收纳其中, 不再受时间、版面等因素的限制。有人夸张地将网络比做“黑洞”, 不管有多少信息内容, 它都能迅速地将其吸收和保存。现在看来, 这个比喻也不为过。拥有更多容量的网络, 完全能够满足人们对即时发生的体育事件全方位了解和关注的“好奇心”。

动态报道的多样性。当前, 体育新闻在网络上的传播形式呈现多样性。立体滚动的动态文字随处可见, 滚动起到了引导读者的作用, 它按照新闻的主次、媒体重视程度引导读者阅读, 较之报刊更能突出重点, 读者可按兴趣依次阅读。循环显示的高清晰图片生动醒目, 文字的叙述缺乏直观性, 阅读时配以相应的高清晰图片, 能使读者一目了然, 这种比报刊清晰生动的图片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鼠标点击即可播放的运动视频再现巅峰时刻, 经过精心剪辑处理的视频片段, 更能表现运动的精彩程度, 满足人们的审美标准, 并且能反复播放, 令人回味。多样的动态传播形式, 将特定新闻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及背景资料链接成全方位、立体式的整体信息, 比起传统媒体更加吸引人、更有优势。

增进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综合性。体育新闻是一个国家体育文化的一部分, 不同国家对同一体育事件的解读, 反映出各国体育文化的特点。各国的体育新闻汇集于网络, 在人们的解读过程中进行了不同体育文化的交流, 使人们增进了了解。体育作为一种伟大的文化现象, 正因为网络体育新闻的全球性, 最大范围地将世界各个角落连接起来, 这对于人们了解世界体育文化, 丰富体育知识起到了重要的综合作用。

网络对体育新闻传播的消极影响

过分的娱乐性。新闻娱乐化早已有之, 并不使人陌生, 而这一现象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较为突出, 网络体育新闻尤甚。部分网络传播体育新闻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 提高点击率。在某些体育报道中, 不偏重体育赛事本身, 而是将重点放在与运动员有关的花边新闻、隐私等方面。另外, 在传播新闻信息时偏重娱乐性的装饰手段, 使新闻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呈现出“重娱乐, 轻信息”的态势, 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将娱乐和新闻混为一谈。如一些报道中不谈赛事, 尽是对运动员恋爱生活的评价, 扭曲甚至编造运动员的个人生活, 不但没有播报公众关注的赛事新闻, 还将运动员恶意炒作一番。这些消极的价值倾向, 过于追求轰动性和刺激性, 严重地影响了网络体育新闻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

虚假信息的危害性。真实性对于新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是新闻价值的体现, 是新闻的价值所在, 体育新闻自然也不例外。不论通过何种媒介传播, 真实性都是不可违背的准绳, 而网络媒介自身的特点使其在传播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为虚假信息提供了可能的存在空间。“网络世界”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世界”, 是信息发布者传播、发表个人观点不受限制的平台, 任何一个网站都能自主编辑和发布信息。既然是自由的, 就会有双面性。没有约束的自由使虚假新闻的制造者在网络中没有畏惧地随意发表不着边际的言论甚至谣言, 产生消极的影响, 造成体育价值观的缺失。

过激言语的负面性。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任何人都可以匿名或使用网名登录。一些体育新闻的发布者为迎合部分受众对体育比赛和运动员不满的情绪, 将网络传播新闻当做宣泄的途径, 恶意攻击、人格侮辱和污言秽语时有出现, 明显带有浓厚的个人情绪, 加之网络传播的速度极快, 使不明真相的人, 产生错误的判断随声附和, 造成极其不良的负面影响, 对体育新闻的整体造成了污染。如战绩不佳的国家男子足球队, 每每受挫之后, 随之而来的总是骂声一片, 使球员遭受侮辱。

改善网络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建议

网络媒体应对新闻传播负起责任。事实是新闻的源泉,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网络传播体育新闻必须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一些网站为了提高其知名度和点击率, 在不经证实的情况下, 竟赫然在网络上报道假新闻。《新闻记者》2008年评出的80条假新闻中, 体育新闻就占了11条, 占总数的13.75%。一些知名媒体居然也名列其中。2008年, 环球网赫然刊出“郭晶晶怀上霍启刚骨肉欲离队”这样的雷人假新闻。记者在不加证实的情况下, 肆意报道道听途说或自己制造的关于体育明星的不实言论。这既损害了网络媒体自身的形象, 也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此种虚假新闻也许在短时间内可以带来效益, 就长期而言终会自食其果, 所以只追求时效性、轰动性而忽略真实性是不可取的。网络媒体本身要抱着对新闻负责任、对读者负责任、对当事人负责任的态度, 求实求真, 避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生。

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像传统媒体从业人员一样专业, 最重要的是拥有信息判断能力。这和传统媒体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在于从业者首先要判断信息的真伪, 然后看需要不需要在网上发布, 最后决定能不能发布。这样一来从业者的判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主要是因为网络媒体具有一定的虚拟性, 网民在上传信息时用的是自己的网名或匿名, 信息源基本无法查实。而传统媒体则是从业人员亲自去采访的、亲临现场, 相比而言判断信息的准确性较为容易。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 才能在传播时将体育新闻的娱乐性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 才能把过激言语的无效新闻与有效新闻区分开来。所以, 网络传播新闻的特点, 要求网络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李红、王静、张珍:《试析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6 (6) 。

[3].周悦:《浅析网络体育新闻报道》, 人民网, 2007-05-10。

[4].朱云龙:《网民对信息的把关》, 《网络传播》, 2006 (5) 。

简述现代体育网络教育的运用 篇9

一、网络教育

1. 网络教育含义

在国外, 网络教育被称为E-learning, 即电子化学习;在国内, 作为远程教育的第三阶段, 被习惯称作“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于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实现的。在网上学习的过程中, 网络每时每刻都在以工具、环境、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 网络教育也在无形中以手段、方式、理念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2. 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其局限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 以教师注入灌输、学生强制记忆为主要教学方法, 以教师口授、黑板书写为基本教学手段。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 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同时, 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态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认知过程看, 传统的教学模式, 只能用间接的方式教授学生间接的知识, 学生难以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另一方面, 统一化的班级授课形式, 缺少对学生进行教学的针对性, 更缺乏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自主性。一个教室的学生不管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如何, 都只能紧跟教师的节奏,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个性潜能的发展;同时, 传统教学手段的重复性、单一化, 使学生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 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3. 网络教育的优势

网络教育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 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它使教学活动逐渐地由知识“传递”向重视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 由知识学习型向知识发展型转变, 为终身学习体制的日趋成熟奠定了基础。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学校教学模式的时空束缚, 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共同构成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网络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传统的学校教学总是围绕着教师、课堂、教科书进行, 使得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受到限制, 致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难以实现。互联网的建立为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 提供了一个汇集世界各地先进学校、研究所、图书馆等各种信息资源的庞大资料库, 便于学习者学习、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最新知识, 同时还可以得到专家们提供的“个性化”教学指导。在网上, 教学的内容、教材、教学手段及考试等, 都可以因人因需而异, 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网络教育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互联网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可以模拟现实环境, 其效果是任何单一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甚至师生无需见面, 就可以利用网络讲座、E2mail、BBS等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及时交流, 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学习者在网络课堂上可随时发表见解而不影响他人听课, 同一时间内还可接受两门或多门学科的教育, 达到学习的目的。

网络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 传统教育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们必须从一次性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网络教育的发展, 一方面可将教学由课堂扩展到课外的家庭、社区等任何信息技术普及到的地方, 提高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另一方面, 人们还可根据自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 通过上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这种学习不仅可以存在于学校或类似机构中, 而且还可以出现在办公室、娱乐场所、家庭和社会活动中, 这种时空的超越使得“学习即生活”的最高人生境界成了终身学习的一种典范模式, 为终身学习的实现创造了物质条件。

4. 网络教育尚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育还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教育形式, 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网络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不相同, 教学实践中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程度也大有区别, 这种“数字分化”使得教育分化日渐突出。我国网络教育的软件建设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 使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尚未完全实现。同时, 由于网络世界的交互性有别于现实生活, 呈现出网络文化内容的庞杂性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学生上网势必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 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家庭、学校和大众传播媒介所给予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作用。网络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还应该能够熟练地制作本学科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而事实上, 许多专业的老师计算机水平有限, 学会并正确使用网络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能力和心理都难以逾越的“关卡”, 超出了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

二、现代体育网络教育

1. 现代体育网络教育的概念体育教育的最初含义是通过

身体进行教育, 即英文的Physical Education, 但随着体育的发展, 体育的内涵已从身体教育向文化过渡。现代的体育教育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体育课程, 还包括了社会上一切带有教育意义的体育活动。我们说高水平竞技体育的运动训练、大众体育的传播和教学是体育教育, 所有体育工作者, 包括体育干部、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新闻工作者、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科技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以及所有的培训工作都属于体育教育的范畴。那么, 现代体育网络教育则定义为: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于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实现的一种崭新的体育教育手段、方法、理念和组织形式。

2. 我国现代体育网络教育的前景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

生事物”, 如今已显现出强盛的生命力。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和优势, 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通过网络都可以学习, 它的弹性学习方法很适合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要求。

我国有30万名体育教师, 有2万5千名各级教练员, 专业运动员1万4千名, 体育科技工作者1万名, 有15万名体育干部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企业家和工人、体育服务业的相关人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体育被认为是信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 他们需要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 都可能成为我们基于网络的现代体育网络教育的对象。因此, 现代体育网络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 现代体育网络教育的术科课问题

对于音、体、美这些需要实际训练的科目来说, 上网只能拓宽他们的眼界, 实际水平的提高还要靠传统的训练和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体育运动本身不能由上网来代替, 但通过网络可以获得体育运动知识, 获得运动训练、运动营养等多方面的专家指导, 对体育运动具有很大的帮助。笔者认为, 对已经具有一定体育基础的人员, 如教练员、专业运动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干部、体育企业家和工人、体育服务业的相关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而言, 并不需要开设体育术科课程;对于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继续教育, 也主要以提高其理论水平为主, 有什么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推广, 可以采用传统的短训班方式进行, 也可考虑抓紧研究、开发通过网络的体育术科教学系统。

4. 处理好现代体育网络教育与传统体育教育的关系通过

网络互动教学, 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国内外教学情况, 把各种体育声像及图文资料及时展示到学生面前。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相当一部分更新内容需要数字化交互式的动态演示教学, 这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完成的, 可以说网络教育是体育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和有力补充。体育运动必须通过人来实现, 基于身体活动的传统体育教育不可能被基于网络的现代体育网络教育所取代。

论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 篇10

一、网络体育新闻的优势

(1) 信息内容涵盖量大。网络本身能够储存较大的信息资源, 并且不受时间与页面的限制, 所以, 网络中拥有大量的新闻信息资源, 各信息资源通过超链接实现融合和再现, 这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当一些重大体育事件发生时, 网络媒体的大信息量将发挥出明显的优势, 以满足受众群体对于体育信息的需求。在体育赛事发生时或是发生后, 人们可以自己通过网络获知相关的资讯, 极大地满足了体育爱好者的个体需求。

(2) 较强的时效性。网络不受时间的限制, 媒体可以在重大体育赛事发生之时及时地向社会公众进行相关的报道, 实时报道, 这极大地满足了体育受众对新闻的迫切需求。这一点是传统传播模式所做不到的, 传统新闻报道要经历许多繁琐的步骤, 时效性大打折扣,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模式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点, 受众群体可以实时获取相关赛事的最新状态。

(3) 可进行互动交流。网络作为体育新闻传输的媒介,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自主搜索感兴趣的体育知识。同时, 网络时代的体育新闻报道也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可以互动的平台, 受众可以在观看体育新闻或赛事的同时与其他人进行实时的互动沟通, 互相发表自己对于体育新闻的看法。通过人们的评论形成一种社会舆论,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体育事件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且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既可以包括文字也可以包括图片信息, 将所报道的比赛的一些精彩瞬间展现给广大的受众群体, 向人们清晰和形象地传达新闻信息。

(4) 网络媒体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在网络媒介中, 体育新闻能够同时融合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 这些资料可以是语音、视频、图片等不同的格式, 能够极大地满足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需求, 同时受众群体除了可以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当时的赛况之外, 还能够对体育活动的相关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所以说网络媒介在体育新闻的传播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体育新闻报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网络体育新闻被当下广大体育爱好者所接受, 并发展得越来越好, 但是在发展过程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影响了网络体育新闻的健康发展。

(1) 雷同与合成新闻增多。由于网络媒体自身没有新闻采访的权利, 所以它们的报道通常是对传统媒体新闻的再加工, 然后播出, 或者是干脆照搬照抄传统媒体采编的新闻, 这样导致了网络中大量雷同新闻信息的出现。另外, 还有一些网络媒体为了节约开支, 将其他媒体的新闻进行简单的编辑合成后再报道, 以达到报道的目的。网络中体育媒体新闻的相互抄袭现象频现, 这不仅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同时也会导致受众观看体育新闻的新鲜感丧失。

(2) 缺乏深度报道。每年都有众多的体育项目赛事举办, 多数网络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仅是为了满足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而将不加整理、整合的体育新闻直接报道给受众, 对体育赛事缺乏深入的报道与剖析。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快餐化、肤浅化特征显而易见, 而对于那些想要全面了解体育新闻来龙去脉的受众, 这是一种缺憾, 也是当下网络体育新闻发展的一个弊端。

(3) 缺乏精品体育栏目和个性特色。新闻报道雷同现象的出现以及缺乏对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 导致了当前我国大部分网络体育频道没有设置自己的精品栏目, 也没有自己的特色。缺乏特色和精品的媒体在众多网络媒体中很难生存发展。所以, 作为体育新闻媒体要想长期健康发展, 创建自己独有的网络特色品牌十分关键, 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 才能够在众多网络媒体中脱颖而出。

三、改进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传播的若干建议

(1) 深入报道一些网络体育新闻, 拓展其文化内涵和人文魅力。网络体育新闻从表面上看虽异彩纷呈, 但是实际内涵知识较少。网络媒体要想提升自身的能力, 需从新闻稿抓起, 提升其可读性。同时, 作为网络媒体也要秉承严谨之风, 切勿浮躁, 对于一些体育新闻报道应加深报道内容, 拓展报道的范围。另外, 多培养一些素质较高的网络体育新闻记者, 以期做出属于自己风格特色的网络体育新闻。

(2) 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在市场发展中只有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才能够长远发展, 在市场发展中要找好自己的定位, 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 然后努力树立口碑。例如, Espn定位于为用户提供与体育相关的新闻服务。作为市场媒体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品牌和发展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另外, 对于网络新闻采编人员, 要注重对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养其灵敏的新闻嗅觉, 培养其过硬的文字功底, 以及对于体育新闻事件冷静准确的判评能力。

(3) 传统媒体与新兴新闻媒体相结合, 取长补短。网络媒体发展过程中也有其自身的不足, 在传统媒体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诸如:当前网络媒体通常不具备健全的新闻采访权, 那么网络媒体可以选择与传统媒体进行合作, 以此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而传统媒体则应该与时俱进, 开创电子版新闻媒介, 如“视频点播系统”就是应用宽带技术和高比视频压缩技术实现影视随选点播。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整合两者的优势资源, 更好地打造自身的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胡致远.当前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J].商, 2015 (39) .

体育网络 篇11

网络电视发力 改变转播的竞争格局

6月份即将到来,欧洲杯硝烟弥漫,体育迷们在刚刚享用完足球盛典之后,紧接着8月份便将迎来奥运会大餐。与4年前相比,今年的欧洲杯与奥运会在报道方面的最大亮点便是以网络电视为首的互联网应用全面发力,改变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转播竞争格局。例如PPTV日前便正式启动2012欧洲杯赛事直播准备工作,并发布了其奥运报道战略,而CNTV也于近期举办了2012伦敦奥运会广告营销产品说明会,布局奥运赛事报道。

网络电视是以宽带网络为载体,以视音频多媒体为形式,以个性化互动为特性,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业务。它继承了互联网技术的交互特性,相比于传统电视,它具有互动、共享、娱乐等网络特性,打破了传统电视单向、静态的观看模式,CNTV副总经理夏晓晖指出,如今“奥运+电视”的模式将向“奥运+全媒体”的方向转变。

秉承体育血统 “三全”平台谋划欧洲杯

那么网络电视如何依靠自己的优势在转播的竞争中占得有利位置,通过PPTV在大赛上的布局,我们或许可见一斑。

PPTV专为欧洲杯打造了“三全”独家平台:全自制内容、全终端观赛、全天候参与。PPTV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优良的体育血统和多年的运营经验,是PPTV打造“三全”平台的基础。

在“全自制内容”方面,网络电视要凭借其拥有的强大媒体编辑属性,精心打造更多的自制赛事及专题节目。例如PPTV的自制节目“蟹皇粥品英超”早已成为在球迷中拥有极大知名度的体育节目品牌。

谈到“全终端观赛”,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移动终端,速途网专栏作家莫湘兆表示,在线视频布局移动视频业务是必然的,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喜欢这样的视频观看模式。而除了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还要脚踏网页端、PC端、Pad/Phone等智能终端,打造全终端的播出平台,才能为观众打造不设时空限制和数量限制、为赛事提供全景视野的内容窗口。

最后,在“全天候参与”上,网络电视一方面依靠上述提到的全终端的布局来提供无时空限制的播出,人们可以选择地观看错过的比赛;另一方面,人们在观看赛事时偏爱于看直播,因此紧抓直播是网络电视的必要举措,PPTV相关负责人便表示,直播正是其最为核心的优势,它也借此吸引了大批用户,并增加用户粘性。

深挖人文情感 实现人与奥运零接触

如果说PPTV针对欧洲杯所打造的“三全平台” 多是从技术等常规维度进行布局,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视角的话,那么它以“人文奥运 情感奥运”为主题的奥运报道战略,则是将体育视角延展至“人文”与“情感”,为转播贴上个性化的标签,让观众在观看转播中感受品牌,使奥运和消费者之间达到零距离,进而将PPTV品牌与奥运话题形成完美链接。

为了配合这样的奥运战略,PPTV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奥运报道,PPTV将从运动员之情、背后感动之情、用户人本之情3个角度入手,设定“七种情感”全面覆盖和解读不寻常的奥运报道,对运动员从台前关注到幕后,360度全景打造立体、互动、感性的伦敦奥运视频媒体平台,与观众互动起来,实现每个人与奥运会的零距离接触。

PPTV网络电视CEO陶闯表示:“PPTV的欧洲杯直播和伦敦奥运报道战略将履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的承诺,这将成为PPTV体育赛事报道新的里程碑。”

体育娱乐相嵌 品牌“潜客”变“忠粉”

布局欧洲杯与奥运会两大赛事,对于PPTV以及其他媒体而言,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营销推广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形象,最终吸引广告主的投入。而在各类营销策略中,体育营销又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学问,对企业发展和品牌增值的魔力毋庸置疑。因此PPTV提出SEM概念,即体育娱乐营销,将娱乐和体育相嵌,其精髓在于:在一云多端的全屏空间里,让体育融入人们的生活;背靠黄金体育资源内容库,用网民自己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做体育。

体育内容与受众的情感共鸣,是企业品牌借助体育进行营销的切入点和机会。与体育的精神、氛围相契合的品牌借助内容平台,很容易直达精准的目标群体,品牌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对接将实现消费者与品牌的共鸣,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独特而深刻的品牌站位,从而达到最佳品牌传播效果。PPTV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选择恰当的平台、准确地定位目标人群、独到而锐利地传达品牌信息”,正是PPTV创造体育娱乐营销的初衷。

网络体育英语和情景教学模式 篇12

1、什么是网络体育英语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是一种相比传统教学体系而言更加生动、丰富、形象的教学体系, 它在计算机网络的帮助下, 更直观、形象、具体的将知识展现出来, 它强调的是真实的场景和学习之间有机的结合, 以场景模式为中心, 让学生参与其中, 使得学生能够在交流中学习,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用知识的能力, 让他们有机会将所学的外语通过情景真实的交流, 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学的书本, 更加注重幻灯片或是其他元素的代入, 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氛围, 为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并接纳知识创造条件, 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多媒体的网络教学刚好符合了这一点, 计算机网络的世界丰富多彩, 这与情节教学所需的东西不谋而合。网络体育英语情景教学, 是指通过网络多媒体营造一种体育氛围, 使得所学习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 使得学生身临其境, 更能直观的接触知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映像, 让学生能够更能主动, 生动的去接纳需要学习的知识, 网络体育英语情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得他们学习的效率提高, 成绩变好。

2、网络体育英语情景教学的运用和好处

传统的体育英语教学分为听、说、读与写四个主要手段, 以此为突破点, 在加上情景教学的特点, 我们在网络的环境下学习体育英语与传统的体育英语教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2.1、英语听力

传统的英语听力大多枯燥乏味, 这让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而且传统的英语听力大多控制不便, 这不仅让学生很难融入环境中, 更让老师也无心去花很多时间培训学员的听力。网络多媒体则不然, 网络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听力材料, 而且更能将听与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改变枯燥乏味的英语听力, 使之变得有趣而且生动, 是学生更有兴趣去听, 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英语听力带来的不便, 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

2.2、英语口语

笔者在学生时期, 英语课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分角色朗读课文, 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与人交流。网络体育英语教学不仅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企及的优势, 通过网络, 我们不仅能随时随地的与同学, 老师用英语交流, 甚至能够直接与外国人用英语交流, 这对与英语的教学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也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不足, 查漏补缺, 更好的了解和运用体育英语。

2.3、体育英语阅读

多媒体的出现, 使得一切变得生动了起来, 阅读也是, 网络体育英语情景教学能够通过多媒体的运用, 能够使得不在面对枯燥乏味、一尘不变的英语课本, 而且网络英语教学的题材多, 信息量大, 极为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 多媒体使得听和读有机的结合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有趣, 也更加容易记忆。

2.4、英语写作

英语的写作一直是一个问题, 但是网络体育英语教学能够让写作也变得有趣。它能通过平时利用网络的便利与人利交流,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英文写作的时候能将句子和对话有效的整合, 使得文章更加贴近生活而不是仅仅是一片英文写作。

3、对于网络体育英语和情景教学的评价

通过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体育英语教学, 网络体育英语和情景教学, 显然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我们通过调查来比较传统体育英语教学与网络体育英语教学之间的不同: 相较于传统体育英语教学的老师讲学生听, 网络体育英语情景教学使得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 正真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 为了学习而学习;通过调查了解, 使用网络体育英语教学使得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了百分之四十, 学生们在网络和真实的情景中学习, 充分的被调动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实时的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网络英语教学对于网络资源的运用, 让体育英语的学习更加丰富有趣。

4、结束语

网络体育英语和情景模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使得学生成绩提高, 是一种行之有效并且值得推广的教育模式, 在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相信网络体育英语教学在未来会更加广泛的被应用, 使得更多的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受益, 为社会的交流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明.王晓娟.基于网络环境的体育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 2012, 8 (10) .

上一篇:问题和相关方案下一篇:农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