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重要性(精选11篇)
创建重要性 篇1
摘要:市场经济下, 劳动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与根本要素, 而企业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 是社会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和谐企业的建设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谐企业也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而和谐劳动关系又是和谐企业的核心, 因此,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有重要的意义。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建立是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载体, 因此, 应该优化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作为长期的手段来抓, 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 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从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入手, 对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重要性
我们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湛江农垦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建设单位, 该公司从2008年12月开始, 认真组织职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机制创新为核心, 以企业发展为目标, 以职工维权为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关心职工”的执政理念, 大力开展创造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 努力改善民生, 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有力地推动了“以人为本、利益兼顾、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的建立, 有效地促进了职工权益的实现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概述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最基础、最普遍的社会经济关系, 而劳动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而且对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 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 其劳动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的建立, 需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支持, 因此, 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势在必行。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 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提出, 是我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下, 以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做出的重大决策, 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积极创建, 核心主要是和谐, 建设的重点是劳动关系, 而前提与保证是企业的民主管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因此, 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需要企业以职工的利益为出发点, 坚持以人为本, 机制的创新, 将促进企业的发展作为最终的目标, 努力解决企业职工的实际情况, 改善民生, 积极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在保障企业稳步发展的前提下, 积极实现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重要性
2008年12月, 公司开展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活动, 提出了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指导思想、领导机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以及主要措施等, 进行了一系列的组织工作, 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因此,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保证,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稳定的重要基础, 是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有利于化解企业内部的劳资矛盾, 从而理顺利益关系, 营造良好的氛围, 这也可以带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积极地开展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的活动, 发挥民主管理, 认真的执行国家的法规政策, 在务实创新中求发展, 积极地改善民生,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不仅促进了企业的经济社会发展, 而且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二)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相选择权, 从而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开展, 充分的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促进了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 从而使得公司的效益逐年稳步的提升, 从而带动了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自2009—2011年, 土地使用费收回1.92亿元, 每年上缴税金近3000万元。2011年, 在岗职工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
(三)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有利于企业的文化建设。
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活动, 有利于企业的文化建设。该公司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党的知识以及业务知识的学习活动,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积极进行各种教育培训活动, 使企业的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并于2010年确定广前公司企业精神为“务实、创新、和谐、发展”, 这些活动的开展, 不仅增强了企业的文化凝聚力, 而且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文化面貌,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广前公司开展的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 使得公司的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从2009年至2011年公司党委连续三年被评为湛江农垦先进党委;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湛江农垦先进单位、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四)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有利于企业的民主管理。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有利于企业的民主管理, 公司发挥民主的作用, 开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为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作出了基础, 公司积极地开展厂务公开工作, 拓展了企业的民主管理的渠道, 使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 充实了企业的民主管理的内容, 有利于企业的民主管理工作以及企业的民主政治建设,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水平。该公司于2008年, 公司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通过省总工会的验收, 获得广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贯标认证证书。2010年, 公司工会被湛江市总工会, 遂溪县总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称号。2011年, 公司工会被湛江农垦局工会授予先进职工之家称号。2011年10月, 公司被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全国农林水利系统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2012年2月, 公司荣获遂溪县AAA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称号。2012年3月, 公司荣获湛江市AAA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称号。
(五) 积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有利于员工的利益以及积极性。
企业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工作, 开展了一系列改善企业员工的活动, 在这过程中, 充分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实现了员工的利益, 企业着力于改善民生, 开展一系列的送温暖活动, 着力于企业员工的利益, 树立惠民理念, 充分的实现了员工的利益,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进步。
三、结语
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构建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与领导, 要将积极地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作为载体, 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让和谐劳动关系以及和谐企业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构建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与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体现, 是加强民主监督与管理的方式, 也是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的举措,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一定要积极地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出一份力量。
创建重要性 篇2
1.医院信息系统的特点
医院信息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临床信息系统CIS,影像传输系统PACS,办公自动化OA等子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等现代化手段,综合管理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中产生的信息数据,将其进行加工合成,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其存在的共同特点有以下几点:(1)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都是人机结合,只有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才能达到系统性能最优化。(2)都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3)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为管理医院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4)都是以处理信息为对象。(5)整个管理系统是由各个相互区别的子系统构成,也就是整个医院的系统是有各个科室,部门整体组成的。(6)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个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因此存在很大的变化性。(7)不管是在系统的建立过程中还是建立完善之后,都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安全维护。
2.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历史
2.1单机单用户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PC机和BASIC语言的使用,医院开始使用一些小型的管理软件,如门诊收费、住院病人费用管理等,但是收效甚微,连汉字都不能显示。
2.2部门级系统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展,一些医院建立了基于部门管理的小型局域网络系统,如门诊计价、药房、住院管理等系统。
2.3全院级系统应用
随着快速以太网和大型数据库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完整的医院网络管理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深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整个医院的信息共享,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和使用。
2.4区域医疗探索
近年来,一些大型医院正在区域医疗信息化的领域中探索。信息的区域化,是在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上面,实现信息的共享,使之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有利于检查结果的共享,以及远程医疗等。
3.医院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构成以及门诊业务流程
3.1医院信息系统构成
医院信息系统(IHIS)主要由管理信息系统(HIS,以经济核算、资源管理等为主)、临床信息系统(CIS,以病人信息为核心)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办公系统的信息管理)三部分组成。
3.2传统门诊业务流程
3.2.1病人按自己生病情况在门诊挂号处按科挂号,一般在门诊大厅设有咨询人员,以便能够协助病人确认就诊科别。门诊挂号系统对普通号不限额,但是限定当天时间就诊,专家号限额限时,不能提前预约。
3.2.2病人持挂号单到所就诊科室,由该科护士按挂号情况分类,病人按顺序等候进入诊室。
3.2.3进入诊室,医生询问病情,进行一般身体检查之后,进行诊断。对于诊断明确的病历,医生可以直接开门诊处方或治疗单,并在病人门诊病历上书写记录,即完成病人的门诊。对于无法直接确诊的病人,医生需要开出检查/检验申请单,在病人作检查/检验后,根据检查结果门诊医生进行诊断。
3.2.4病人持门诊医生所开的处方到门诊划价出划价,然后到收费处交费。
3.2.5病人持收费票据和门诊处方到药房窗口取药,需要治疗的可以在收费处交费后治疗科室接受检查治疗。
3.2.6需作检查/检验的病人在检查/检验科室检查之后,得到检查/检验结果,并将其带至所就诊的科室,交由医生确诊。
3.3传统门诊存在问题
3.3.1病人就诊时间过度集中,持续时间过长。上午8时~11时,病人比较集中,很多医院人均挂号至就诊时间平均为157.2分钟,而诊室诊断时间仅仅需要18.89分钟,很多的时间都浪费在了门诊挂号的时间里面。尤其是有限的专家号,病人为了能得到专家就诊,一般需要提前到医院排队,导致消耗时间过长,存在问题较多。由于病人比较集中,等待时间过长,医院只提供当日挂号,当日就诊,所以就诊时间段没有办法合理安排,导致医院门诊诊疗工作超负荷运行。
3.3.2医院的就诊环节设置不合理。很多病人由于其检测项目比较多,需要在各个科室之间来回跑动,需要在收费处多次排队,在检测部门过长等待检测。还有的医务人员开错处方,或处方上的药品在药房的供应量,缺药,需要更换药品,这就更加延长了病人的非诊治滞留时间。有些病人需要的检查有特殊情况,例如需要预约,有空腹积尿等情况,要到不同的楼层,不同科室去询问和预约,会使病人上下来回跑动,造成就诊程序的逆反。
3.3.3多处划价,多处排队。有些医院的门诊划价分散在不同科室,药品需到药房划价,特殊检查需到检查科划价,不同楼层,不同楼栋的分布会导致病人在医院内来回奔波,浪费时间,也埋下了医患冲突的隐患。
3.4信息化管理下的门诊
3.4.1实施预约分段挂号和分诊挂号。医院可通过互联网,根据每个时间段的普通门诊接诊能力,实行预约分段挂号。医院提供专用的挂号电话和网络地址,病人可以使用网络或电话挂号,按照所预约的时间段到医院就诊,避免病人盲目到医院排队,造成时间段集中,人群拥挤,大幅度解决挂号集中,排队时间长的问题。
3.4.2实行院内“一卡通”预约病人按照预约时间到医院后,可以根据预约在医院自助打出挂号条,挂号条上面可以显示排队号、病人所挂科类的就诊诊室位置等信息。还可以实行院内“一卡通”,取代纸质病历,存入现金,可以直接在医生工作站或检查检验科室划卡交费,避免病人多次往返收费室。
3.4.3实行HIS电子叫号病人可以在就诊大厅等待电子叫号,医生接诊病人时,可以在诊室门楣显示屏提示下一位就诊病人,避免病人盲目等待。
3.4.4病人挂号后,挂号系统自动把病人归类到到相应的科室和医生。门诊医生工作站通过预先设置,获取挂号病人情况,通过医生屏幕提示待诊病人的就诊时间。
3.4.5实行“电子病历”医院用“电子病历”记录病人的诊治情况,以及诊治结果,所开处方。电子处方可以自动显示药品的库存情况,药品价格,并自动检查药品的配伍禁忌等。方便医生征求病人意见,并修改处方。
3.4.6整合药品处方划价、交费和取药环节。门诊医生所开的电子处方记录在病人的就诊卡上,病人可以直接到收费室刷卡划价扣除药费,打印交费发票。同时,已经交费的电子处方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传送到药房管理系统,方便药房根据处方自动摆药,药师核对后在显示屏上提示病人,病人刷卡确认后取药,减少病人排队和等候时间。
3.4.7门诊检查/检验申请实行网络传送。对于没有直接确诊的病人,门诊医生可以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直接将检查/检验申请发到有关科室,病人到达相关科室后直接刷卡计费、执行检查/检验,并将检查结果通过网络直接传送到门诊医生和病人的电子病历中,无需病人多科室的多次奔跑。
3.4.8自动生成完整“电子病历”病人结束就诊后,自动生成门诊电子病历,储存到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可以随时调出参考。
4.总结
创建无痛医院的必要性 篇3
镇痛治疗的基本规范:①对疼痛首先要进行正确的诊断,明确疼痛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②针对疾病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发作时间、发作频率以及伴随症状进行分析和动态评估。③根据各类疼痛进行病因分类,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④根据治疗效果反馈,调
整治疗方案及疗程。
镇痛治疗的管理制度:①由麻醉医生根据手术创伤的大小,选择个体化镇痛方案、镇痛药物的配制及镇痛装置的安装使用。②对施行镇痛治疗的病人,由具体执行治疗的医生建立镇痛随访记录。③在镇痛治疗过程中,要与科室医生护士密切联系,大家共同完善诊疗工作中的疼痛监测。④在实施镇痛时,要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让他们充分了解镇痛治疗的意义,以取得病人的配合。⑤在实施跨科室治疗时,如无痛人流、无痛腔镜检查、介入止血等,必须与该科室人员密切联系,做好抢救物品准备以及突发意外的抢救预案。⑥对各种有创操作,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应以完善的设备和优良的技术及抢救措施为前提条件。
讨 论
创建重要性 篇4
关键词:创建,文明单位,师生,文明建设
在高职院校大兴改革的浪潮中,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适应这种变化, 抓住有利时机, 巩固已有成果, 开辟新的途径,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培育和形成新认识、新观念, 才能增强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感染力、凝聚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一、文明单位创建将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是其科学而高远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文明单位考核准则根据上述原则细化而来, 整个考核体系就是一个单位文明建设全面而长远的发展目标体系, 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既有利于制定高职院校长期的发展规划, 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外在动力。创建活动要贴近经济、服务发展、维护稳定, 自觉地围绕学校党委的工作大局展开, 一切着眼于大局, 一切在大局下思考, 一切在大局下行动。创建文明单位, 决不能偏离工作大局, 偏离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 只有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选好创建活动的切入点, 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也才能够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领导重视与否是高职院校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领导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领导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是一个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能否搞好的关键所在。对于高职院校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一把手要负起总责, 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单位的奋斗目标, 统一部署, 认真落实和检查。一是要提高认识。学校领导要认识到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性, 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推动整个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从根本上解决“重物质文明, 轻精神文明”的问题。二是做足工作。学校领导要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单位的大事来抓, 经常研究、指导、督促精神文明建设。三是落实责任。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责任到人, 职责不清、任务不明, 是造成精神文明建设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细化、量化, 层层落实任务, 层层落实责任, 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与师生直接接触的基层和窗口单位, 做到指标到岗, 责任到人, 保证自上而下“一本经念到底”。四是投入要到位。经济发展离不开物质条件, 精神文明建设同样也离不开物质基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 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教育是要花钱的, 文化建设是要花钱的, 精神文明建设更是要花钱的, 所以, 学校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 要列出专门的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 为创建工作储备足够的经济食粮, 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保障地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内抓素质、外树形象是高职院校文明建设的重点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的文明程度, 主要取决于师生素质的高低。要提高师生素质, 就必须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加强对全体师生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把师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深入具体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注重全院师生的道德的全面发展, 大力倡导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在岗位做个好建设者, 在学校做个好学生, 在家庭做个好成员。
一方面, 重视教育。要在全院师生中抓好文明单位创建重要性教育,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文明建设是激发其奋发向上、乐观积极的有效因素。可以开展一些诸如文明单位创建动员大会、创建专题讲座等活动, 对全院师生员工普及创建工作各项基本知识。另一方面, 抓好典型宣传。学校要对在创建文明单位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及其事迹进行广泛推广、重点宣传。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抓好典型宣传可以把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如评选“文明教职工”“服务明星”“文明学生”等都是推动文明建设的好办法。
四、广泛参与是高职院校文明建设的基础
高职院校全体师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发动和吸引师生广泛参与, 要精心组织广大师生,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文明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 一定要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 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每年要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必须从全校师生的根本需求出发, 考虑到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从多方面狠下工夫。
学校要围绕这个前提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抓活动。要根据不同的创建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使师生在积极参与中真正地受到文明教育。第二, 办实事。要立足于解决师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三, 抓“细胞”。各处室、系部、班级是学校的“细胞”, 要提高整体文明程度必须从“细胞”做起, 这就要求必须紧紧抓创建文明窗口、文明科室、文明教职工等活动, 把文明创建活动落实到基层。
五、制度落实是高职院校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有效的制度是搞好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要有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制定学校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划, 并纳入发展的总体规划中, 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这是单位文明建设有效运行的前提。二是要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明确各系部、处室职责, 使精神文明建设在规范的制度管理和约束下有效地运行。三是要有完善的奖罚措施, 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与教职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对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 经济建设成果显著的人员, 予以表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政绩平平的人员, 即使经济工作有成绩, 也要提出严肃批评或诫勉谈话。四是要强化督导工作制度。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必须以制度来保证:要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 保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有法可查, 有据可依;要进一步拓宽督导工作渠道, 切实加强对单位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督导, 充分发挥社会投诉、行风监督员、校园举报电话等多种机制的作用, 多渠道、多方位地进行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王坤庆.论精神与精神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2 (3) .
创建重要性 篇5
杨珂
2010年3月,黄奇帆市长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表彰大会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动员会上指出,重庆力争在2012年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让重庆更宜居。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新目标,就是要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污染,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等,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北部为大巴山,东部为巫山,东南部为武陵山西麓,南部为大娄山。海拔高差达2747米,具有较高的环境异质性,空间和气候差异多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多种类型的水生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重庆地域内河流众多,陡峻的山地和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第四纪冰川时期生物的优良避难地,因而现存的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极其丰富。重庆市已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列为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也是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重庆多样的地形和复杂的地质变迁造就了异常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并形成了特有的山地、森林和河流景观。丰富的生态景观为许多珍稀、濒危和特有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保存了相关的遗传多样性。
重庆主城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其生态系统受到大规模的扰动,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人为干扰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主城区气候与郊区气候有明显差异,光照时数较少,光照强度较弱,气温较高,暴雨量增大,空气相对湿度较低,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城市园林虽然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但其本底与背景仍然是自然界,主体也应该是生物群落。盲目建设使得城市自然群落种类组成减少,野生动植物衰退,城市植被或绿地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景观变得单调,缺乏自然性,从而使城市生态系统变的脆弱。现
代化的城市环境理应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合理揉合,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重要议题势在必行。
1.以自然组合方式保护主城区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和恢复如低山丘陵、溪谷、湿地以及水体等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组合体。其中长江、嘉陵江段以及其他水系与两岸山体,滩涂构成了城市各种生态系统的自然组合,对此应加强保护和恢复工作。
2.建立城市绿色廊道系统
增强不同景观斑块间的连接度与异质性,以利于物种扩散和基因交流,减少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利影响。确保主城区范围内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铁路、河流两侧布置宽度不等的绿地,形成绿色廊道网络。
3.景观多样性保护
重庆市景观类型分布不均,较多斑块呈零碎分布。耕地和林地的面积、周长和斑块数较大,是区内优势景观。丘陵旱地和灌木林对景观影响最大。边界褶皱程度较低。
处理好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关系,减少对生物多样性胁迫。保护主城区物种多样性要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
重庆市气候温和湿润,地理条件复杂,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高等植物大约5000余种,脊椎动物有700多种,珍惜保护物种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地。重庆地理条件复杂,生态类型多样,但是生态系统构成和分布不合理,水土保持功能低。保护城市自然植被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藏在植物体中,供人类及其他动物使用。保持水源、维持水体的自然循环以减少旱涝。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保护环境、净化空气及监测污染。为人类社会适应自然变化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原材料(选择价值)等,维持生物
创建重要性 篇6
一、创建学习型廉洁文化,对丰富反腐倡廉先进文化势在必行
学习型廉洁文化注重学习力,把学习作为反腐败斗争不竭的力量之源;突出文化力,遵循文化发展和建设的一般规律;坚持廉洁性,积极发挥廉洁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其内涵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健康向上的社会廉洁氛围,这是学习型廉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土壤。二是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务廉洁氛围,这是学习型廉洁文化的主体和核心。三是在不同形式的持续学习中,夫妻常吹廉洁“风”、常念廉洁“经”,父子之间常敲廉洁“钟”,构成家庭学习型廉洁文化。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同时,它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和观念形态的价值体现,首先,反映了人们的廉洁价值观,体现了个体的“经济性”和荣辱感;受诸多文化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推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心理状态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文化观念与历史传统及特有的指导思想、道德规范、人际伦理关系、传统习惯和行为方式等廉洁精神和风格;这种廉洁精神和风格,有“人”和“物”两方面,以“人”为主;“软”和“硬”兼备,以“软”为主。
二、创建学习型廉洁文化,对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反腐倡廉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能,但并不一定立竿见影,而是需要时间或长或短起潜移默化作用的过程。对此,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和必由之路;而长效机制持续存在的根本支撑,是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制度和卓有成效的反腐倡廉教育,其中创建学习型廉洁文化将起事半功倍作用。
正常情况下,保证反腐倡廉取得实效的制度支撑,是建立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制度,使教育对象制度化;将党员干部必须接受教育的内容制度化,确保各方面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接受相关内容的教育;述职述廉、廉政谈话、任前谈话、诫免谈话、廉政承诺、廉政宣誓、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廉政学习和廉洁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等教育形式制度化;建立纪委、组织、宣传等相关部门组成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保证的工作联席会、沟通协调、工作例会等制度,使之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建立科学的考评考核和可行的激励奖惩等相关的配套制度,以此将教育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推动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当然,没有健全、严密的规章制度无以成方圆,但不以学习为动力、缺少文化支撑的规章制度,就没有生命力。
保证反腐倡廉连续性和取得实效的教育支撑,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思想教育、党性教育和不断加强党性锻炼、道德修养,来增强党章意识,确保党员干部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守得住清贫。但教育内容要“实”增强针对性,应根据不同岗位、不同人员、不同时段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分类开展专项教育和典型教育;教育方式要“新”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注重通过深刻剖析案例做到以案释法、警钟长鸣,增强教育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不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教育载体要“特”,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廉政文化与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使反腐倡廉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新性,实现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教育资源要“合”,要用好已有的独特资源并挖掘传统资源,本着实际、实效的原则用好其它的优秀廉洁文化资源,发挥各类资源的教育优势,用理念引导人们的意识、用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用教育疏导人们的习惯,使廉洁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因小事而不究、不因小事而不追。
建立健全并有效落实反腐倡廉各种制度,开展不同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所应体现的效果,是创建学习型廉洁文化的目的所在。如果把创建学习型廉洁文化融入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必将加速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落实,推动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三、创建学习型廉洁文化,对应对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法制和各方面的具体制度还不完善,再加上历史上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仍然存在;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及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使有些地方、单位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滋长。另外,对外开放极易使国外的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在千方百计拉拢腐蚀我们内部一些意志薄弱的干部。再一方面,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腐败分子将不断变换腐败手段,使腐败行为更加隐秘。这些都加大了我们反腐败斗争的难度,说明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持续性和长期性。
反腐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我们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和紧迫感,扎紧“篱笆”,不给腐败行为有任何存在空间。做到这一点,创建学习型廉洁文化有不竭的动力功效。如果卓有成效的创建学习型廉洁文化,将会使反腐败斗争减少复杂性、艰巨性。
溧水绿茶品牌创建的必要性及对策 篇7
1 创建溧水绿茶品牌的必要性
1.1 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需要
溧水县是南京市茶叶生产、加工的大县, 茶叶经济具有相当优势。2009年溧水县每个镇都有茶场, 总数达到43个, 茶农1.2万户, 茶园面积1 666.67 hm2, 产业总产量591 t, 总产值7 300万元。茶叶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总量中虽然比重不大, 但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强, 产销相对稳定, 经济效益较好。因此, 深受地方政府和农民的重视, 是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重要门路, 其发展前景看好。
1.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重构竞争优势的需要
面对周边茶叶消费持续升温和外地茶商以自有品牌抢占市场、插手产区的竞争, 溧水茶叶必须摒弃低价竞销的竞争手段, 稳定和提高溧水县茶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口碑, 树立溧水茶叶的品牌优势。
1.3 建立茶叶强县的需要
通过打造品牌, 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益, 实现良性循环。只有拥有几个具有地区影响的知名品牌, 溧水绿茶才能真正打响, 产茶大县才能成为茶叶强县。
2 创建溧水茶叶品牌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2.1 优势
一是有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溧水县属低山丘陵地区, 亚热带气候, 境内山清水秀, 河湖纵横, 生态优良, 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经济林果示范县, 是南京的南大门, 生态条件优越, 是茶叶生产的理想之地。二是有竞争力强的特色产品。以炒青为主的大宗茶和以雨花茶为主的名优茶, 门类齐全, 特色明显, 竞争力强。三是有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溧水是南京市茶叶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区, 县农业局、乡镇农服中心都有来自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大、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茶学专业的技术员, 他们和每个茶场都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创新能力强, 推广体系健全, 科技对茶叶生产贡献率较高。四是有品牌建设的基础。已有一批茶叶品牌获省著名商标和省名牌产品, 通过省农委组织的“陆羽杯”和南京市雨花茶评比, 年年不断涌现出一批有特色的名优产品。
2.2 制约因素
一是茶叶无性系良种比率低, 加工条件简陋, 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茶园仍以有性系群体品种为主, 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不足总数的20%, 与肯尼亚 (100%) 、日本 (78%) 等主要产茶国和国内福建 (70%) 等仍有很大差距。相当部分茶场加工环境简陋, 设备陈旧, 连续化、自动化加工难以突破, 已成为茶业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二是茶叶生产活化成本高, 茶叶采摘和茶园管理机械化亟待加强。茶叶生产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目前全县80%的大宗茶采摘、100%名优茶采摘和25%名优茶加工依靠手工作业, 大量的季节性劳动给生产安排带来困难;同时, 由于劳动力工资高带来茶叶生产的高成本, 已开始影响到溧水茶叶的发展。三是茶叶产业市场主体规模小, 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溧水县茶业产业的经营市场主体仍以中小企业和茶农为主, 缺少实力强的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组织覆盖面有限, 规模效应难以显现, 不利于品牌打造。四是茶叶品牌数量多、规模小, 但能走向大市场的品牌少之又少。尽管溧水茶场数量很多, 但不是每个茶场都有注册商标。没有自己商标的产品, 只能依附于其他企业, 在市场上没有经营主动权。同时也不利于整个地区的产品质量的提高。
3 对策
3.1 加快区域性公共品牌培育, 奠定溧水县茶业品牌基石
从2008年起, 在领导的重视下, 在茶业同仁的帮助下, 在茶叶产品种类上大做文章, 在针形雨花茶的基础上, 开发研制了单芽扁形茶———秦淮仙子, 这一公共品牌增强了品牌发展的活力。
3.2 全面推行无公害生产, 确保溧水茶叶绿色安全
质量安全是品牌的生命线, 要充分发挥溧水县茶区优越的生态资源优势, 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严格茶园投入品管理, 推进QS认证, 确保溧水县茶叶卫生安全[1,2]。
3.3 重视专业合作社建设, 提升溧水县茶产业组织化水平
专业合作社在茶产业中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作用, 它一头连着市场, 一头连着茶农, 改变了以往千家万户做茶、卖茶的格局, 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五统一为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石和可靠的载体。
3.4 挖掘文化休闲功能, 开发深加工产品, 延长茶产业链
南京作为雨花茶的原产地, 溧水县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要重点推出一批茶文化、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和设施, 将茶产业和文化、旅游业结合起来, 丰富文化内涵。同时, 要重视茶叶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拓展茶功能, 延长产业链, 推动溧水县绿茶品牌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3,4]。
摘要:论述了溧水绿茶品牌创建的必要性, 分析了溧水茶叶品牌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溧水绿茶,创建品牌,必要性,优势,制约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张耀华, 赵开斌.发挥资源优势打造襄樊高香绿茶大品牌[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 (11) :2937-2940.
[2]蔡烈伟, 陈升梅.打造强势品牌提升产业活力——对邓村绿茶铸造驰名品牌的思考[J].茶业通报, 2008 (1) :24-25.
[3]江用文.打造浙江绿茶品牌的思考[J].中国茶叶, 2007, 29 (4) :4-5.
创建重要性 篇8
一、创建中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一) 我国环境现状的客观要求
科技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社会需求膨胀, 造成了自然资源被极度开采而日趋耗竭, 环境污染日渐严重, 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据统计, 我国近20年来沙化土地面积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 每年沙害损失540亿元人民币, 人们已认识到沙尘暴的危害性。此外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的污染也很严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有限的环保投资, 动摇了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人类也不间断地遭到了大自然的猛烈报复。环境会计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
(二)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效益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一部分企业的急功近利, 导致价值规律对有关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的调节作用失控, 所以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恶化, 从根本上制约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需求的多元化, 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 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所以, 我国企业应在相关决策与经营活动中注入环保理念, 以环保理念重塑企业整体的业务流程, 运用环境会计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 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而且, 环境会计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模式, 它主张将整个社会生产情况和相应的生态环境都反映到会计信息中去, 要对环境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环境资源收益等作相应的会计记录, 这势必会对企业的总体效益产生影响。总之, 从企业长远利益来看, 只有增大环保投入, 重视环境会计, 企业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保持竞争优势。
(三)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环境破坏和污染已经十分严重, 这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虽然我国政府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并将其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 指出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但是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 要想建立起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以及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异常困难, 环境污染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得不到有效控制。长此下去我国将很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可持续发展将是这个时代的核心内容, 它的指导思想就是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开发利用富有资源替代稀有资源。为此环境会计将成为21世纪的会计主流, 这是历史发展趋势。所以, 我们需要结合我国具体实践, 在与国外同行不断交流的基础上, 共同探索发展环境会计, 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行中国环境会计的战略措施
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且破坏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在我国推行环境会计战略措施, 以解决发展经济与维护生态环境关系方面的矛盾已迫在眉睫。
(一) 完善环境会计法规,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
尽管中国已制定并颁布了不少环境法律法规, 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制体系, 涉及环境因素的会计法规几乎是一片空白。若想成功的推行环境会计, 立法机关和政府职能部门应在现有环境和会计的法律法规基础上, 制定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制度以及实施细则,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 使环境会计信息的揭示有统一的标准, 在内容上与国际接轨。使企业明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促使企业贯彻实施企业环境会计。另外, 还应加强执法, 加大对违法者的惩处力度, 不仅要在民事上加以约束, 而且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 提高企业领导者、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环境会计素质
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 这对企业领导者、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 要加强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环保意识, 引起他们对环境会计的重视, 只有这样, 才能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并能够充分认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联系。
尤其要求财会人员不仅具备环境会计相关知识, 还要具备与其交叉的相关学科知识。而就目前我国大多数财会人员的素质而言, 仅仅具备传统会计的相关专业素质, 无法满足环境会计的素质需要, 这就要求我国一方面要让企业财会人员充分了解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叉相关学科知识, 从而使环境会计实务工作能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修改或扩展环境会计的内容, 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
(三)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首先, 对政府官员加强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教育。要求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并贯彻科学发展观, 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 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 既要从观念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更要在实践中支持环境会计的全面实施。科学的政绩观就是既要看政绩给眼前带来的变化, 又要看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影响, 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后人的评判, 其实质是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评价政绩, 对社会和历史负责。
其次, 对企业的管理者加强社会责任观教育。社会责任观是以社会为着眼点, 认为经济利润和社会利益两方面都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企业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或逃避社会责任。政府应多从政策法规、指导方针上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 而且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最后, 对普通民众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建立健全环境宣传教育机制,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 以专栏、专题等形式, 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典型和经验, 做到有声势、有效果、有影响。
(四) 遵循长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一方面, 在我国, 传统会计理念的根深蒂固必将对顺利实行环境会计形成一种挑战, 对大多数会计人员来说, 认同环境会计, 并将此作为企业会计报表的组成部分, 并非是一下子就能接受的。另一方面, 在环境会计中除了要对一般的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外, 还需要对一些绿色指标进行反映, 这是环境会计所特有的复杂性, 这就需要环境会计的不断发展完善。因此, 真正实行环境会计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我们应该坚持长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使我国的环境会计不断规范, 日臻完善。
(五) 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
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 往往不会全面、如实的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因此, 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 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由于目前中国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都没有设立环境审计组织, 在审计法规和审计规范中也未作环境审计的相应规定。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制订环境会计审计法规, 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专项环境审计, 可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在监督, 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
摘要: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的分支, 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 其目的在于改善整个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长期以来, 人类把发展生产力建立在过渡索取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保护自然与环境, 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将环保这一概念引入到传统的会计模式中, 建立健全的环境会计战略措施, 大力推行环境会计政策已势在必行。
创建重要性 篇9
文明创建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操作。旨在通过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公交行业想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就离不开通过落实文明创建工作来加强企业科学管理、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对外服务水平。
一 文明创建工作,是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逐步走上真正企业化管理轨道,培养核心竞争力,从政府执行型、管理型向经营型、效益型企业转变。而想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管理者和员工们的思想观念。怎样才能建立起新形势下,富有活力和动力,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观念呢? 文明创建工作,迫在眉睫!
嘉兴公交从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入手,以参加和开展一系列适应岗位、符合企业发展的培训工作开始,一步步紧跟转型升级步伐。除了专业性、有针对性的培训,由公司党总支主办、各党支部承办的每月一期“道德讲堂”成为了重要的宣传阵地。自2013年底开始,道德讲堂结合公司每个月的重点工作,把宣传企业发展理念、提升员工服务理念、倡导廉洁自律理念、发扬传统美德理念等一系列需要自省、 掌握和深入人心的优秀理念通过每月一期的道德讲堂不断地向企业员工灌输。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22期,参加人员2500余人次,确保每年全员轮训一次。具体开展了以“敬业奉献、服务社会,争做优秀职工”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见义勇为、崇德向善”为主题的社会公德教育、“百善孝为先”的家庭美德教育、“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为主题的个人品德教育。通过播放“感动中国”人物、“人民好儿女”、“助人为乐模范” 等视频和“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让优秀员工、“十佳公交司机”、“最美嘉兴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等方式,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全面推动了公司文明创建工作进程, 为打造“文明公交、和谐公交、智慧公交”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全面提升了公司干部职工道德素质建设水平。
嘉兴公交还常态化开展了“学雷锋”志愿者活动, 建立起一支由240人组成的高素质公交学雷锋志愿者队伍,力求符合公交特色。公交志愿者活动紧紧围绕 “三关爱”、“文明公交”、“服务乘客”、“礼让斑马线”等主题,把公交乘客、民工子弟、孤寡老人等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了安全乘车宣传、消防知识宣传、义务献血、为福利院和民工子弟学校送温暖等便民利民的志愿服务活动。
由嘉兴公交主办的《嘉兴公交》报,也成为唱响“好声音”、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讴歌“新风尚”的前沿阵地。倡导每一位员工成为读者、 争当作者。本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鼓舞人,以身边的故事教育人的办报宗旨,及时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相关资讯。
二文明创建工作,是加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帮助企业照招、留人才的有效途径
公交想要长足发展,人是关键。怎样才能吸引人才走近公交,继而走进公交,最后留在公交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嘉兴公交依靠企业文化,让员工和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有同呼吸、共命运的归属感,从而将人留住。为此,公司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提出以打造政府放心、市民称心、员工暖心的“三心”企业为阶段性发展目标。 利用企业文化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长廊、板报橱窗、公交报、公交网站等载体宣传企业文化理念及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为企业与职工间的沟通搭建起新的桥梁。
嘉兴公交工会在公司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职工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近年来一批深受职工喜爱的文体设施相继投入使用。为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员工图书馆、健身房;为给员工营造整洁美观的办公环境,改造IC卡办理中心和员工休息室等。
除了改造硬件设施,嘉兴公交工会近年来也致力于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职工文化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凝聚到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在活动形式上推陈出新、在内容上贴近生活,在组织上要求参与面广。多次组织开展“职工运动会”、 “乒乓球比赛”等体育竞技类比赛,也成功举办公交成立25周年和3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其中,公交职工自编自演的情景剧《公交蛮赞》,在浙江省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上荣获金奖。逢年过节,公司工会考虑到外出打工,因公交事业不得不放弃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职工,开展了“包饺子”、“裹粽子”等一系列赋有浓厚节庆色彩的比赛、庆典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嘉兴公交潜移默化地向员工传递着“企业就是员工另一个家”的信息。是家人,就应该在一起。想要把员工的人留在企业,就要把大家的心紧紧拴住。
2014年,在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中,员工对公司的满意率大幅提高,由2013年的58.6%上升到74.9%; 2015年,有10多名已离职的员工要求重新回到公司; 由此可见,通过文明创建工作,打造具有公交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了加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帮助企业招、留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文明创建提升服务,是争取财政补助、募集发展资金的正确选择
政府购买服务是新时期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要求,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公交是民生行业,执行低票价政策, 其生存和发展较依赖财政补贴。政府提出,财政补贴要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发放。
所谓的政府购买服务,就是要求公交的服务达到一定水平,让百姓满意。所以,公交行业想长久发展, 就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明创建工作,认真做好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此,嘉兴公交请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公交服务质量考核体系培训;请新型客车厂丁.程师对机修人员进行维修技术培训;请公安交警讲解安全驾驶知识;请“十佳公交驾驶员”代表谈提升服务质量体会;组织开展管理员政务信息培训等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每年组织开展节油技能比武和安全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员工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人员的决策水平。2013年,公司员工在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嘉兴市公交协会主办的第二届节油操作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
2014年,嘉兴公交开展了“百日服务质量提升” 活动。在全体员工中发出了“服务零投诉”的倡议, 开展了 “绿色出行我先行”进社区以及免费乘车体验、 现场办卡等活动。充分发挥公交服务热线作用,建立热线服务工单系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与投诉。《嘉兴日报》曾刊登公司驾驶员自觉礼让斑马线的大幅照片。通过“百日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广大员工的服务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上述举措,是希望通过转变公交职工服务理念, 促进公交服务质量提升,在政府委托第三方进行测评时能取得高分,从而争取更多财政补贴用于企业发展, 继而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四文明创建工作,是树立先进典型,创建企业品牌的幕后推手
随着企业文明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嘉兴公交大力弘扬模范精神,开展了一系列争先创优、选树典型的活动,将培养、选树一支具有鲜明公交特点和精神风貌的模范队伍作为激励员工学赶先进、争作贡献的重要措施。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公交驾驶员的社会责任感、弘扬公交精神,嘉兴公交开展了 “十佳公交驾驶员”评选工作。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十佳”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2014年,举办首届“十佳公交驾驶员”评选活动,通过资格审核、全员参与、 公示监督、投票评选等程序,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的公交驾驶员模范脱颖而出。2014年, 在市级“十佳公交司机”的评选中,通过广大市民的网上投票,嘉兴公交有8名驾驶员上榜;员工郑丽珍被评为2014年嘉兴市“最美嘉兴人——杰出职工” 和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员工黄伦标被评为2014年浙江省“交通行业百名最美”职工和2015年嘉兴市“最美嘉兴人——杰出职工。这些荣誉的取得,充分展示了嘉兴公交员工砥砺奋进、负重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
近年来,嘉兴公交文明线路争创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保有省级、市级青年文明号、市级二星级服务民生满意站(所)、巾帼文明示范岗、党员暨退伍老兵线等文明线路的基础上,还推出了“敬老文明线”、“守时服务线”、“绿色环保示范线”、“温馨公交线”等7条特色线路。以点带面,形成了员丁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为打响企业品牌,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 文明创建工作,是公交企业正常开展营运生产工作的有力保障
2013年,嘉兴公交在文明创建工作上又动大手笔。 在驾驶员岗位推出了“星级服务”管理制度,出台了 《一线驾驶员和营运线路星级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驾驶员服务标准,通过争创星级员工、星级线路,培养驾驶员“乘客至上, 服务为本”的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星级服务”实施过程中,嘉兴公交结合职工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管理办法》进行了三次修订, 使员工认同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现拥有一星级驾驶员110名、二星级驾驶员259名、三星级驾驶员290名; 二星级线路2条、一星级线路8条。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乘客投诉率显著下降,各项考核管理工作日趋规范,星级服务考核的作用也日渐突显。企业的营运生产工作在星级服务考核的推动下,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创建重要性 篇10
锡林浩特市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居与生态间的矛盾关系日益凸显, 人类对绿色生态环境的渴望也更为迫切。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命活力的象征,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进一步分析园林绿化的必要性, 同时提出了锡林浩特市创建园林绿化的几项措施:园林绿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园林绿化吸引群众参与, 争取社会支持;沿河绿色景区采取自然式布局;景观空间轴线以主街道为主轴发展绿色空间;园林绿化注重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 相关要点罗列如下, 以供参考和借鉴。
2 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分析
任何城市规划设计中, 园林绿化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更是现代化都市的重要标志。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 生态建设问题备受关注, 而在城市生态战略发展的当下, 园林绿化建设的作用价值将更加凸显。可以说, 发挥园林绿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将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由此, 进行园林绿化, 有其必要的现实性, 如下将做进一步阐述:
第一, 园林绿化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生态都市建设中, 园林更切近居民生活, 是地方特色民主文化必然的沉淀, 更是人文景观的现实体现。就园林建设过程中, 使用的所有材料, 同样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效果。总的来说, 园林绿化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后园林工作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本着创新发展的理念, 创造更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园林, 满足地区民众生活的基本要求, 可以说是时代的呼唤。
第二, 园林绿化是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完善的要求。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 同时的, 城市化程度的提升, 将反过来带动地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说, 城市化带来人口的聚集, 人口的聚集对生居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配套的园林绿化措施更要落实到位。由此, 处于各方面角度考虑, 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都是必要。
第三, 园林绿化是居民渴望回归自然的要求。随着经济增长、科技发展, 劳动输出效率提升, 个体居民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际上, 近些年, 国内各假期出现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 都从很大层面反映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 更多的民众对回归大自然的热切渴望。由此, 广大的园林工作者, 必须要革新传统思路, 跳出小围墙的怪圈, 园林打造更切近风景名胜区, 满足大众对绿色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
第四, 园林绿化是老龄社会到来的要求。这几年的人口普查, 可清晰地发现国内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出现, 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逐渐显现。而在园林设计中, 老龄社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公园、绿地分布, 还是从服务半径、园区设施布局等等, 都必须要满足老年人健身、休闲、娱乐、交往等要求, 以便创造一个更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发展的园林环境。
第五, 园林绿化是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新世纪以来, 强烈沙尘暴就呈现频繁席卷之势敲响了生态警钟。大自然饱受蹂躏, 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 动植物灭绝, 森林消失, 水土流失, 沙漠化, 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 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 威胁人们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人为破坏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绿化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维护生物多样性尤为重要。
3 锡林浩特市创建园林绿化的几项措施
第一, 园林绿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园林绿化不能忘本,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大胆进行创新。绝对不能简单的进行模仿, 否则园林绿化将失去生机, 失去活力。本着创新思路的理念, 必须要拓宽眼界, 搞好平面绿化的基础上, 发展立体绿化, 逐渐渗透到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这样做, 不经增加了景观, 同时扩大观赏面, 有效提升了绿化覆盖面积, 更有利于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
第二, 园林绿化吸引群众参与, 争取社会支持。说到底, 园林绿化是公益事业。根本上, 来源于群众, 服务于群众。由此, 搞好园林绿化, 不能脱离群众与社会的支持。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 必须要落实好政策法规, 倡导更多的力量参与, 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或者是投标招资创建新型的公园及风景区。总的来说, 锡林浩特市创建园林绿化仅靠政府是不现实, 必须要拓宽思路, 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
第三, 沿河绿色景区采取自然式布局。设置滨河林荫路, 据地形采取自然式或规则式布局, 临近水面设置游步路, 可设踏步与水相连, 可设小广场或凸出水面的平台, 供游人远眺和摄影, 于岸边设置栏杆和座椅, 宽地带可设一些草坪、花坛、树丛及一些简单的园林小品, 如雕塑花架等。
第四, 景观空间轴线以主街道为主轴发展绿色空间。公共建筑景观区, 沿主要道路等形成有特色的公共建筑景观带。形成以主要街路为主轴的绿色发展空间, 街道分隔带绿化以种植草皮为主, 严禁种植乔木, 可植不高于0.7m的绿篱、灌木、花卉等低矮植物, 为方便行人, 街道可分段以75~100m为宜, 可与人行横道、大商场、公共建筑出入口相结合。
第五, 园林绿化注重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顺应生态绿色城市发展要求, 逐渐规划居民住地的绿化建设。确保新建一般住宅区绿化比例不应低于35%, 高档住宅区应在50%以上, 使居民走出家门就入花园, 生活在一个空气新鲜整洁优雅的环境之中。
摘要:园林绿化有其现实必要性, 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是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完善的要求、是居民渴望回归自然的要求、是老龄社会到来的要求、是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分析必要性, 提出本市园林绿化思路, 是文章写作的根本初衷。
关键词:园林绿化,创建思路,措施,锡林浩特
参考文献
创建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监理企业,学习型监理组织,性质,市场竞争
学习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梯。纵观一部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学习创新的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知识和科技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这就更提升了学习的重要地位。工程建设监理行业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担负的任务、管理的对象、所处发展阶段等原因,学习就更有其自身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企业管理提升的主旋律。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既是一项不断深化的系统修炼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创新实践的过程。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建设单位对监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要求越来越规范以及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加之项目组成员专业、年龄不同,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方法千差万别。为了顺利完成我们的监理目标,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需加强沟通与学习,创建学习型项目监理团队,稳定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所监理的项目圆满完成。
监理企业是落实国家强制性监理职责的行为主体,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活动是提高监理企业整体水平,推动监理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大家知道,工程建设监理是一种特殊的工程建设活动,其性质表现在四个方面:服务性、独立性、公正性、科学性,“四性”明确地规定了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的工程性质、执业地位、职业道德准则、服务技能等基本要求。将“四性”概括起来表述,就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企业、监理人员利用自己的工程建设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独立自主地、公正公平地为业主提供科学的监督管理服务,以满足业主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
工程建设监理是以协助业主圆满实现投资目的为己任,力求在预定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内建成工程项目。当今的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进入建筑领域,参建的单位和专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渐增加。不言而喻,工程建设监理工作会越来越负责、难度越来越大。
面对这样的形势,作为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采用新的更加科学的思想、理论、方法、手段才能驾驭工程项目的建设,协助业主又好又快地实现其投资目标,同时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业内同仁们都知道从事监理事业责任重大,这是由于工程建设关系到国计民生,维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因此,在开展工程建设监理活动过程中,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要把维护社会最高利益作为自己的天职,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创新的工作态度完成监理任务。
学习型监理组织及项目监理部的创建活动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监理企业领导带头组织监理部长期坚持、不断积累,每周或每月学习一次,每次有主题,学习有成效。学习内容可以为招标投标文件、合同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质检规范、验收规范,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工程预决算、文件资料管理、施工经验、施工技术、监理业务和管理经验的交流、职业道德及爱岗敬业等等,把学习过程深入到具体的日常工作中去。另外,加大监理组织内部的学习宣传、动员活动,要求监理部每月度有学习记录、学习心得,每年度有论文发表,每半年公司就相应的学习内容组织考试一次,同时创建学习型监理部的样板项目,组织其他监理部人员到现场观摩学习,采取多种方法、手段、形式组织学习,使学习过程既生动、活泼、直接、有效,又能在一定时间内得以提高监理人员各方面的水平、意识和能力,从而让整个监理行业更加焕发勃勃生机。
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是强化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其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活动。它以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推动组织学习,在塑造群体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来调动监理人员的积极性的同时,也逐步提高了组织的管理能力。随着工程建设领域生产组织实施方式的变化,工程监理市场竞争激烈。经分析不难发现,工程监理企业数量相对稳定,同资质竞争现象比较普遍,监理企业的管理模式雷同,有监理特色的企业不多。有的监理企业做大了,但不强,市场定位不明确,不注重企业品牌的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滞后;有的监理企业规模并不大,但有特色,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专业监理能力强,这种企业的社会信誉很好,监理任务越接越多。监理企业要在市场上获得较强的竞争力:1)小企业要提高专项监理能力;2)大企业及具有专业资质较多的监理企业要向综合资质方向发展,向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发展。
我们的工程建设监理事业只有20多年短暂的发展历史,虽然进步很快,成就很大,但作为一个行业来看,仍然是一个正在发育的“小青年”,是建筑领域中的“弱势群体”。除少数监理企业以外,大多数监理企业普遍存在着合格监理工程师缺乏,监理工作水平偏低,监理设施严重不足,收入低、没后劲等问题和困难。监理企业的这种状况,距离监理定义的“高智能”的本质要求和同它所担负的工程建设管理任务的要求差距不小。
因此,现在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活动,切中监理行业、监理企业建设的要害,此举正逢其时。监理行业、监理企业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一个长期学习、实践的过程。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企业活动,使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项目建设“三方当事人”之一,从而更好地驾驭工程项目建设。
综上所述,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的活动,特别是创建学习型监理企业活动,是监理组织自身的性质、担负的任务、监理的对象、特殊的使命和发展现状多种因素所决定、所要求、所需要的。因此,开展创建学习型监理组织,特别是创建学习型监理企业活动,是符合监理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的,是监理行业、监理企业发展过程中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毫不夸张地说,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开展这一创建活动,必然成为监理行业、监理企业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