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管理

2024-12-03

市场管理(精选12篇)

市场管理 篇1

马铃薯产业和旱作全膜双垄沟玉米产业已成为定西市安定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两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和扶持这两大产业是安定区种子管理站的首要职责。但是如何把种子市场管理这只手与扶持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早在2007 年, 安定区种子管理站就重点从马铃薯脱毒种薯与玉米杂交种的市场管理为切入点寻找市场管理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契合点。经过七八年的探索和实践, 已初步建立起由政府主导马铃薯种子的生产销售, 由市场主导玉米及蔬菜种子的生产销售, 种子管理部门以《种子法》和《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 主导市场构建和服务的有机统一体。

一、严格规范马铃薯种子的生产经营

随着我区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升级和种植结构的逐年调整, 我区的马铃薯向脱毒化、商品化、加工化、主粮化逐年升级。品种基本以陇薯系列、青薯系列、冀张薯系列、克星系列的10 多个品种为主, 却基本由政府主导生产和销售, 故品种优良而稳定。种植面积宜逐年趋稳, 每年在100 万亩左右, 占全区200 万亩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 成为广大农户脱贫致富的第一大产业作物。为使这一来之不易的大产业健康发展, 区上适时提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短期内实现全覆盖的奋斗目标。为此种子管理站在多年的摸索实践中为脱毒种薯的生产发展逐步制定出了一条“原种级以上生产经营企业化, 一级种以下生产经营商品化”的基本思路和管理原则。具体运用分为两层式管理。第一层是原种级以上的种薯生产经营必须由专业化的企业生产经营, 企业必须取得甘肃省农牧厅核发的原原种、原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同时生产的种薯必须符合三个生产条件, 既无菌温控室培养基础苗、温棚网室生产原原种、高山隔离区生产原种, 否则一概为不合格种子, 种子管理站不予认可。凡经种子管理站认定为合格的这三级种子, 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第二层是一级种以下级别的种薯不再由种薯企业生产, 不再作为政府补贴对象, 由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广大农户自行推广种植, 宜种则种、宜商则商, 由市场和农户自行决定。这种二层式管理办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政府只补贴原种级以上的种子, 能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在刀刃上, 提高了政府对企业的管控能力;企业只生产高级别种子, 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在核心基础上, 使品种质量有保证, 提高了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农户能用到价廉质优适种的种子, 真正提高了农民的土地收入和种植效益。目前安定区的爱兰、凯凯、百泉、农夫薯园等种薯企业每年能生产10 多个品种的5 亿粒以上原原种和上万吨的原种, 基本实现了全区马铃薯种植原种50%以上的覆盖率和一级种80%以上的覆盖率, 真正实现了马铃薯良种的全覆盖。

二、盯紧玉米种子的市场经营

随着农技旱农项目和畜牧畜草产业的加快推广, 安定区的玉米种植逐步向高秆化、密植化、高产化、饲料化转变。品种主要以我省的敦煌种业、五谷种业、金穗种业、富农种业、金凯种业、玉源种业、垦玉种业等十多家公司委托销售的早、中熟品种为主, 有50 多个品种, 完全由市场主导, 故品种良莠不齐、相似的多、优秀的少。种植面积宜逐年增加, 2015 年达40万亩左右, 已成为安定区的第二大产业作物。小麦及豆、谷等杂粮面积历年趋减, 品种主要以农户自留的传统品种为主, 基本由农户主导, 故品种单一而稳定, 种植面积不足40 万亩。蔬菜多年来以甘蓝和芹菜为主, 品种开始向特色化、新奇化转变。主要由北京、河北、山东等外省甚至一些国外的种子企业生产并委托销售, 品种多达上百个, 故品种杂乱无章、雷同的多、创新的少, 面积稳中有升, 2015 年接近13 万亩。

因此, 种子管理站将玉米种子的市场监管作为种子市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兼顾蔬菜种子的监管和治理。在这两块种子市场上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品种表现为多、乱、杂, 而且替换特别快, 每年新旧替换的有10 多个以上。二是门店表现出小、乱、隐, 并且新增非常快, 每年要增加10 多家左右。这些每年新增的门店许多不经过我单位的登记和备案, 只经过工商登记注册, 有的连工商登记都没有就开始经营。为此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抓品种的清理整顿。凡是未经审定的玉米品种, 特别是既无国审, 也无省审, 更无相临省份或相近气候省份审定的品种以及无包衣或者大散包装的种子予以坚决地没收销毁。对无品种登记号, 包装不合规范的小包装蔬菜种子也予坚决地没收销毁。二是抓门店的清理整顿。每年从春节开始, 对全区种子经营门店进行一次全面的登记清理。对不管有无种子营业执照, 凡在百货、食品等不符合种子经营场所的种子经营户予以坚决的取缔和清理;对在农药、化肥等符合种子经营场所, 但没有种子营业执照的门店, 限期到当地工商所办理种子营业执照;对有种子营业执照且场所符合种子经营的, 予以新的登记备案。根据上述管理思路和原则, 管理站已从2012 年开始, 已连续四年对玉米和蔬菜种子进行整治的同时, 重点在春季时期对全区主要乡镇的种子经营的门店进行逐户登记备案。2015 年更是加大了对各种子经营门店的登记清理力度, 并结合工商、安检、植保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的全区农资市场综合执法检查, 从三月初对内官、符川、香泉、凤翔、团结、李家堡、巉口、鲁家沟、称钩、青岚、西巩、新集、葛家岔、宁远等19 个乡镇的种子经营门店进行了为期3 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 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一是上门登记备案了有经营场所并有种子营业执照的87 家种子经营门店。

二是取缔了部分无证照经营的种子门店和流动商贩。四月中旬单位对本辖区的内官、符川等镇的30 多个蔬菜种子门店进行了检查登记, 对不符合规定的门店逐户发给了整改通知书, 同时对辖区内的益丰杂货店、志华商行、繁盛经营铺、刘家豁岘综合商店, 新世纪经营部、杨家批发部、西巩日杂经营部, 李永峰经营部等8 家既无证也不符合种子经营场所要求的种子门店依法进行了取缔。另外对各乡镇的20 多个种子流动商贩进行了取缔。

三是没收销毁了部分假劣侵权种子。对发现的未审先推、套牌侵权的种子如九单57、张单821 等下架销毁了80 多公斤, 没收销毁假冒伪劣的散包装先玉335 玉米籽55 公斤。

四是发放了经营整改通知书。对60 多家没有建立种子经营档案及购销台账的店面发放了整改通知书。

五是对部分蔬菜种子进行了备案登记。向内官、符川、香泉等经销蔬菜种子的门店发放了《定西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备案登记表》, 完成了甘蓝、芹菜、包心白菜、辣椒等十多个非主要农作物50 多个品种的备案登记工作。

这些工作看似微不足道, 但却有效地打击了假冒伪劣种子的苗头, 净化了种子市场, 有力地促进了玉米和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公正处理矛盾纠纷

每年单位要处理各种各样的种子纠纷三五起。今年调解了三起不当投诉。一是凤翔镇李家咀村一菜农在6 月24 日来我站投诉, 他从内官一门市部购买了4 罐西芹籽, 种了11 亩, 在6 月份出现大量抽苔现象, 疑是假种子。经过我站的同志与区园艺站专家到现场了解后发现, 系过早地于二三月份在温棚内育苗, 遇到春季低温春化所致。后经投诉者本人与有经验的菜农了解后, 肯定了我们的答复, 也终止了投诉。 二是内官镇永安村一农户在6 月30日来我站投诉, 称他从内官一种子门市部购买了一包科多8 号草玉米籽种了3 亩, 出苗后分叉特别多, 疑是假种子。我站技术人员到现场调查后发现该品种确实分蘖多, 每株有6、7 个叉, 但在仔细研究该品种的说明和介绍后发现, 该品种明确注明是高分蘖性的饲草性玉米, 分叉多是其主要特性, 造成误会的原因是双方都没有认真研究品种的介绍和说明。经调解后双方平息了矛盾。三是团结镇庙川村的一农户在8 月2 日通过民生平台反映, 他从西巩镇的一老板处购买并被指导种植的100 亩藏柴胡出苗有问题, 疑是种子有问题。经我站和园艺站的技术人员到现场逐块逐地调查后, 发现缺苗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种植机械的下籽管堵塞造成的空播断垄所致, 是种植问题, 不是种子问题。对于此调查结论, 投诉者当即表示心服口服。这些事例说明, 种子管理部门的公正处理能够有效保护种子产业和健康发展。

四、严厉查处不良种子

列举两例。一是通渭县马营镇西堡村的一农户于2015 年4 月16 日在定西市电子民生平台反映, 他从安定区某合作社购买了20 吨青薯9 号脱毒一级种, 拉回去投放给本村的农户后, 发现一半是烂薯, 他给该合作社的负责人反映后, 对方拒不承认。接到安定区民生办批转来的此投诉后, 单位技术员到现场逐户调查后发现情况确实如投诉一样, 这批种子的平均烂薯率在45.8%, 但这时许多购种农户已切籽下种, 损失已成定局。对此单位启动追责程序, 不仅让对方补偿了农户4 吨原种, 也给予了对方相应的处罚。二是某乡镇于4 月20 日反映, 今年该乡从某企业调购的7.58 吨新大坪原种投放到某村后烂薯特别严重, 反映给该企业后一直拖着不解决。经过我们对该村购买这批种薯的部分农户的现场调查后, 发现其烂薯率平均为58.9%, 种薯合格率仅为43.1%。在真实的数据面前, 企业不仅给这些农户补偿了烂掉的种薯, 同时还接受了我单位给予的处罚。这两起事例说明, 种子管理部门对假劣种子的依法处理是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五、积极推广良种、宣传法律法规

鉴于马铃薯、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品种的日新月异, 老百姓无法选择真实优良品种的现状, 单位工作人员在进行市场执法检查的同时, 也积极宣传各种优良品种, 特别是马铃薯和玉米优良品种。同时每年利用3.15 消费者宣传日和农资市场的综合整治, 加大宣传《种子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甘肃省农作物种子委托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

种子市场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种子管理单位与政府、企业、农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管理单位在推动由政府和市场分别主导的农业产业化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种子市场管理的僵硬滞后, 就会使农业产业化大打折扣, 市场管理的科学严谨, 就能给农业产业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市场管理 篇2

一.选建

二级网点的选建要实地考察,确切掌握对方的资信情况、经营业绩、地址、法人代表情况等,并考虑地域布局的合理性。必要时由财务部门参与考察。

二.确定

二级网点的确定由总经理批准。确定的原则主要为诚信、守约、规范,有市场开拓能力。要择优精选,长期合作,增进了解,双赢互惠。

三.建立

对二级网络建立台帐,分别对人员情况,提车及保证金情况,销售及计划完成情况,销售顾问奖励情况等实施动态管理和考核。提车价、提成款及保证金根据变化情况随时与财务核对。

四.管理

根据厂家政策及公司战略调整,及时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通知并监督各二级网点实施;对二级网点实行计划考核,每月1号前,将该月销售计划分解并通知到各二级网点,由其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归档,月底进行考核兑现。

五.检查

每月汇总二级网点客户信息,定期对各二级网点巡回检查,检查其执行协议情况、执行销售政策情况及日常业务开展情况。相关工作内容及市场分析每月末形成月报。

六.铺车

根据库存变化,及时将库存资源信息通知各二级网点,指导二级网点的铺车和销售,有利于公司库存资源的合理、优化。

七.调换

二级网点库存车辆调换原则上应在三个月时进行,逾期调换应请示总经理同意。调换车辆手续应按照公司要求办理并及时通知内勤。

八.续约

公司与二级网点签署的《销售合作协议》期满后应及时续签。

九.培训

二级网点销售顾问应固定专人,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营销理念、营销政策、促销知识、展厅接待艺术、车辆技术知识等。培训情况应建立档案。销售顾问奖励应及时兑现,并登记造册,动态考核管理。

十.广宣

鼓励、支持二级网点在当地开展促销、展示、广告宣传活动。重大活动公司提供人员、车辆、宣传品等支持。

十一.开发

鼓励、协助二级网点开发大客户市场,给予政策上全力支持。对业绩突出的二级网点的特殊奖励报总经理批准。

十二.反馈

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汇总,提交公司研究处理。

文化市场管理法治化研究 篇3

关键词:文化市场;管理;法治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37-01

推进文化市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系,既是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和推动文化繁荣的时代要求。在这种形式下,发展一个健康,文明,科学的文化市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文化市场管理法治化的必要性

(一)文化市场与文化市场管理。1.文化市场。从市场的一般含义来看,文化市场是以商品交换的形式提供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的场所。2.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市场管理是指国家文化、经济、社会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对进入文化市场的当事人及其交易行为、经营活动实行规划、组织、引导、协调、监督和控制,并提供相关服务,以期维护正常有序的文化市场经营活动秩序。

(二)中国文化市场管理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时代,文化市场发展十分缓慢。又由于国门封闭,经济、科技的落后,这使得政府独家提供的文化艺术产品获得全无竞争对手的至尊地位,生存形态呈现出较大惰性,缺乏市场机制的内驱力,文化市场未见雏形,管理也无从谈起。自20世纪90年代初,一个以商品形式向人们提供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的文化市场逐渐形成。同时问题也相伴而来,一方面出现了淫秽盗版、色情服务等不良现象;另一方面,文化发展在不断的竞争当中,特别是面临着加入WTO之后的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感到了文化市场机制不健全所带来的困惑和由此而来的紧迫。因此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文化市场的管理面临的问题很多,文化市场法制化刻不容缓。

(三)新形势下的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管理主要是法制管理,管理是为了促进繁荣,管理不严,就不可能有真正繁荣。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市场也将得到大力发展,我们必须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新形势,针对发展特点,正确分析和把握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努力探索更科学的管理方法,管好市场促进繁荣,使文化市场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

二.我国文化市场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一)法治理念不足。1.理念研究不足。从文化市场管理整体上看,仍然存在文化市场理论研究、文化市场立法滞后于文化市场发展等问题。2.重政策、轻法律。从文化市场管理的范围看,其实文化市场立法滞后,主要不是数量少,而是效能层次低,许多领域依然依靠政策和低层次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忽视法律效力,而且中央层次缺少高效能法律法规。3.文化产业立法研究上重视行政权力,忽视市场主体权利。“市场失灵”并不必然意味着需要“政府管制”,因为政府管制也可能失灵。文化市场过多的重视行政权力,忽视市场主体权利也是导致文化市场管理面临阻碍地一大原因。

(二)立法不足。1.体系不全。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有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无法可依。文化市场在这方面的情况,可以说是遇者多多,不胜枚举。2.核心法律缺位。突出表现在至今未出台一部关于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致使文化市场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文化执法显得十分软弱。3.文化立法盲点较多。相对经济领域的立法,我国文化立法工作明显滞后,文化立法数量明显不足,文化法律法规的创制大大落后于文化社会活动和文化社会关系的实际,落后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要求。

(三)执法不足。1.执法主体。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执法手段不足。2.执法职能交叉,造成执法混乱。由于文化市场管理体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理顺,形成了有关部门管理职能和执法权的交叉,彼此执法标准不一,在部门利益驱使下经常出现执法冲突。3.文化市场管制执法工作薄弱。文化市场执法工作薄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市场管理队伍素质较低。拥有一支知法,守法,懂法的管理队伍,是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关键之所在。

三、关于文化市场管理的法治化建议

(一)实现政策法律并重,提高市场主体权利。实现政策法律并重,提高市场主体权利就是通过法制手段明确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保障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正当的文化权利。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合法、合理地运用自由裁量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不得法外行政侵夺人民的文化权利。(二)建立核心法律和完善法规体系。建议国务院指定文化部为《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工作的牵头责任部门,赋予文化部协调其他部委共同推进《文化产业促进法》立法进程的职权。还应全面开展立法调研活动;同时,文化市场大法应尽快出台,逐步实现政策引导、法规制约、法律保障,这样一种综合管理机制。(三)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突破执法薄弱环节。必须建立相应的执法队伍,加强执法力度。以优良的廉政勤政作风和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水平、文化素质和文化管理专业技能,加强管理的权威性、执法的公正性、办理公务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检测设备及交通工具,以促进管理工作的经常化、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同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程序执法,积极发挥执法监督机构的作用。

四、结论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的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仍旧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方针,围绕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以现有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为基础,加快推进执法人员和执法机制的结构优化,逐步推动在文化领域内建立配置科学、运转协调、责权统一、诚信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管理、规范市场、全面提高经营者素质、建立多渠道的监督机制、加强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金冠军,尚月.国外文化管理体制与经营方式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13-18.

[2]冯益谦.涉外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0-22.

探析企业内部市场管理 篇4

1 企业内部市场

企业是为了对所从事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协调, 以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 经济利益各方需要通过相应的契约或者是合同所构成的经济组织。形成企业的原因是, 为促使市场交易的费用有所减少, 进而将交易逐渐进行转变, 将其转变至企业的内部。企业与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而这个差别主要是, 市场是通过契约来促使交易能够有效的完成, 然而企业则与之不同, 企业是在权威的作用下来促使内部交易的完成。

应当看到,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企业内部各经济体存在着自我利益的追求, 故此, 会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差别。在市场经济中, 要对这些利益差别以及利益冲突进行协调, 而协调的最好方法并不仅仅是内部权威, 还需要企业内部的各个经济体之间在交换时进行等价交换。因此, 企业内部的各个经济体, 通常会围绕与自己有关的利益, 签订相应的契约来进行内部交易, 将自己的产品进行交换, 也可以是将自己的服务去进行交换。所以, 在企业的内部之中, 实质上是存在着市场条件。企业在进行内部的交易活动时, 与社会市场的交易相一致, 往往会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矛盾: (1) 收入和成本之间矛盾、 (2) 利益与风险之间的矛盾、 (3) 冲突与协调之间的矛盾。故此, 我们将其称为企业内部市场。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知道, 企业内部市场要想顺利运转, 并不能够仅仅去依靠权威来影响, 而是要在以下两者的双重作用来使内部交易得以顺利完成, 第一是权威作用, 第二是企业自身的作用。只有对各经济体的利益进行协调, 在内部引入市场手段, 将内部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才能够获取最大化经济利益。

2 企业市场管理

企业市场管理指的是在以下两种市场并存的基础上, 第一是企业外部市场、第二是企业内部市场, 在企业管理中全方位的引入市场机制, 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出现的一切问题, 不管是经济方面的问题, 还是文化方面的问题, 都通过市场的观点与手段去进行分析。企业市场管理有着其特有的目标, 第一, 要将企业内部各经济体当做是主体, 要在其中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企业当中, 以便让企业内部能够切实的感受到压力, 从而对市场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共同的承担, 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合力, 以适应市场变化。第二, 要根据企业内部市场以及企业外部市场的要求, 在企业内部建立以下几种环境: (1) 要与外部市场相适应的环境、 (2) 有助于市场开展企业管理的环境, 进而使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企业市场管理, 需要对以下几方面的企业制度进行确定: (1) 企业在制定制度时要适应市场的环境、 (2) 企业制度的制定要考虑人事的安排方面、 (3) 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收益的分配、 (4) 在制定制度时要考虑到企业的文化, 使得内部经营管理的秩序能够得到保障, 继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3 企业组织生产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 企业组织生产的观念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 企业组织生产再也不是根据指令性计划来从事, 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生产, 以下几种观念已经逐渐被广大企业管理者所接受, 第一是成本观、第二是效益观等。然而, 在企业组织生产的方式上, 尽管生产中的以下几方面的组织安排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例如, 人、财、物等, 但是总体上的变化还是不足, 相对较少, 还是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的特点进行了保留。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企业内部各经济体都存在着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如何协调他们相互之间的利益, 使他们能够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是当前企业生产组织方式需要重点解决的一大难题。因此, 在组织生产过程中, 企业要根据内部市场来进行管理, 建立一种“代理关系”, 这种代理关系一定要符合内部市场的特点, 要使得企业内部各经济个体要想实现各自的利益, 就必须要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就当前企业管理的现状来看, 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对以下两种企业内部市场价格体系进行确定: (1) 以内部产品转移为核心、 (2) 以内部服务价格为核心。第二是建立相一套完善的用工制度, 该制度要与市场管理方式相适应。

4 企业组织结构建设

随着时代的变化, 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有了相应的变化。企业的社会问题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 随着社会服务体系的而逐渐完善, 原来属于企业的具有社会职能的机构都脱离了与企业的关系。这一方面说明是社会分工的标志, 另一方面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建立是根据乌托邦式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所建立的, 除了有以下几种机构具有社会职能外, 第一是子弟学校, 第二是厂医院, 还建立了一些机构, 这些部门与政府的职能部门相互对应, 如宣传部等。虽然这些组织或者机构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 与企业市场经济下的职能已经难以相适应, 虽然这些部门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功能, 但是其至今依然存在, 这只会增加企业内部交易的费用, 但是其仍然被当做是企业的组织机构。

故此, 企业的组织结构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变化, 要符合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职能。而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的职能主要是一方面要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服务或者产品, 另一方面也要促使自身利益的实现。因此, 在建立内部组织机构时, 首先, 一方面要符合企业内部市场的要求, 另一方面也应该符合企业外部市场的要求, 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其次, 要遵守成本效益的原则。如果某机构所提供的服务 (产品) , 其价格要比企业内部的其他机构要更低, 并且服务还高, 或者说起价格要比企业外部市场所提供同类产品价格更低、服务更高, 那么这个机构的存在性就需要大家重视起来。如果某机构所存在着以下两种价值都难以去弥补其运作的成本, 那么该机构一定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第一是现实价值、第二是潜在价值。企业的组织结构一方面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 以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运转;另一方面要为劳动用工的引进提供依据, 既要保证生产经营, 又要讲究成本与效益。

5 结语

一直以来, 人们虽然提倡在解决当前企业所面临的难题时, 要运用市场的观点。然而, 市场观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被用于企业内部市场的管理, 或者说是否有意识的被用于企业管理。解决企业在管理中所遇到的难题, 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 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所需要重视的问题。企业内部市场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 对我国的企业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它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要求在经营管理活动中, 企业应当将市场的观念引入到其中。这样才能够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困难, 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企业内部市场的概念以及企业内部市场管理的概念进行简要的分析, 并且对企业内部市场的主要特点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了探究。本文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主要是在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所展开的, 故此, 企业在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全方位的引入市场机制, 对企业内部市场加强管理。

关键词:企业理论,内部市场,企业市场管理

参考文献

[1]冯俭.企业内部市场的内涵、结构及协调范围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06) .

[2]王淑过.试论企业内部市场制管理[J].山西焦煤科技, 2003 (09) .

[3]汪贤裕, 钟胜, 王虹.论企业内部市场管理[J].软科学, 2001 (01) .

[4]王虹, 汪贤裕.略论企业内部市场管理机制的建立[J].经济体制改革, 2000 (02) .

市场管理 篇5

一、营销工作战略规划

(一)树立科学的营销理念。

营销不等于销售,销售仅仅追求卖出产品,营销特别是信托理财产品的营销工作则是观察、了解和激发选定的目标市场的需要,并通过运用公司的资源来满足这些需要的过程,涉及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一切活动,其最终目标是让客户感到满意并得到信赖。只有所有营销人员都有了市场和服务意识,并且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才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的满意和青睐。

(二)主动出击,实施多元化营销。

产品营销业绩的提升与客户的认知度紧密相关。当地理财市场高端客户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被开发出来,甚至对公司及产品还不了解,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市场营销手段是让客户了解新兴事物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有意识地组织市场营销策划活动,如新产品推介会、新闻发布会、媒体广告、户外广告及有针对的广告直投的等,注重选择合适的渠道,明确产品服务的个性定位,突出产品服务所含有的技术以及知识价值,以吸引目标客户与潜在客户的关注。

1、营销活动强化互动性,突出主题营销。活动设计要突出与目标客户的交流和互动,针对目标客户提供产品演示和推介服务。根据高端客户的生活和消费习惯,选择在一些高档购物中心、社区、私人会所等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客户交流酒会、“茶话理财”客户联谊活动、美容健康客户联谊会等。利用节假日期间营销,可以让高端客户在休闲中轻松从容地接受公司财富管理理念和产品。紧紧围绕公司的“五行财富”理念,开展保健养生、健康美容、亲子教育、收藏鉴赏为主题的知识讲座、产品体验、主题沙龙等,中秋、元旦等节日举办“高档客户晚会”等等。

2、重视媒体的宣传。针对财富中心策划相关的新闻报道、专栏文章以及媒体广告的投放,形成集中性的媒体冲击力,以扩大影响和声势。另外,还可在电视或高端刊物媒体开设理财专栏,由财富顾问在栏目中主讲或主笔,树立专业形象,从而推动财富管理品牌建设。

3、重视与金融同行的合作。与银行、证券、其他信托公司联合举办投资理财报告会。同时要加强与资产管理公司和担保公司的合作,为客户开发信托产品和提供财富管理增值服务。

4、加强主动营销与整体营销。要全面提升团队营销业绩,培养建立专业的营销顾问团队,开展定向营销;通过不同产品针对不同客户实现差异化营销;利用财富中心、短信平台、客服中心、视屏媒体、户外广告、财富私塾及财富顾问队伍等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立体营销。通过统一的营销活动安排,使我们财富管理能够真正的融入大家的生活、得到客户的认可。

(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富管理队伍。

金融服务行业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就是人才,信托公司的任何服务和产品都必须通过员工的言谈举止传达给客户,脱离了人的因素就谈不上服务,所以培养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精神,从而打造适宜信托产品营销需要的高素质团队。

(四)专业化优质服务战略。

建立长期的、持续的服务意识,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使服务贯穿销售全过程,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销售服务,提高公司的专业形象。

(五)扩大品牌影响力。

从产品开发、销售、服务等方面提升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财产品”,使公司成为理财市场的高端产品和高端服务的提供者,提高公司品牌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

二、具体营销策略

(一)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主线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理念。产品营销和开发要紧密配合,在通过调研充分了解特定细分市场后,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信托产品,激发客户的购买热情。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变化完善公司产品线,有针对性开发包括不同风险、收益、期限特征的产品组合。

(二)加强公司品牌和产品品牌建设,开展产品营销、财富沙龙等多元化营销活动。通过宣传公司形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起高端投资者对信托公司的认识和业务兴趣。具体可以针对不同产品的特点,从营销策划、产品宣传、方面加强针对性工作,以多种形式开展塑造公司品牌为目的的宣传活动和公共关系活动,通过宣传公司形象,提高客户对公司品牌和产品的忠诚度,从根本上稳定和扩大客户队伍。

(三)加强直销体系建设以公司财富管理部门为核心,不断充实财富顾问队伍,与合作伙伴一起联手逐渐拓展直销业务,形成多渠道、大区域的有效直销网络体系。完善财富管理工作制度,在维护老客户的基础之上开拓新的客户,保证客户拓展即有存量也有增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有先机,为公司快速、稳健的发展异地业务打下良好的市场基础。

(四)继续深化和拓宽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公司、理财顾问机构等合作关系,建立较为稳定的分销体系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其他信托公司。专业理财机构与信托公司相比,具有政策、网点、客户、渠道、区域、专业团队优势,通过加强“信信合作”、“银信合作”、“信证合作” 等合作方式可以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公司构架产品分销通道,使信托产品营销规模和数量获得更好更快地发展,赢得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尤其是为大宗资产管理业务,如企业年金、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业务的发展打下基础,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另外,可以通过与银行贵宾理财、私人银行业务结合,利用银行客户优势和公司的制度与产品优势,为银行的高端客户提供信托私人银行业务,充分发挥信托的创新优势。

关于中小企业的市场管理分析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管理;措施

改革開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举世瞩目,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活力繁荣离不开广大中小企业的努力和奋进。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推动力,在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增加企业竞争和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一、中小企业市场管理的重要性

在有着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作用的同时,中国的中小企业常有着经营历史短、经营资本薄弱、企业规模小、社会知名度相对不高、对市场的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这些特点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给中小企业的市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小企业常常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浪潮中产生的,产生多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机遇。实际情况下,中国的中小企业多是由创业者白手起家创立的,在企业发展初期缺少资金储备、人才储备、原料储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虽然在企业创办之初可能凭借着满足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动向而有着良好发展,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增多,可能会由于储备不足、后继乏力而在与大型企业的竞争中落于下风,遭到市场无情的淘汰。与大型企业的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短板,由于这些必然的缺陷,科学和先进的市场管理模式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的市场管理现状

中小企业常常创办时间较短,在企业历史和企业文化上存在着劣势,在企业管理中也常由于模式的落后而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中小企业的市场实践中,中小企业的市场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企业历史短,管理经验不足

市场上常见的大企业常常有着较长的企业发展历史,长时间的历史积淀赋予了这些企业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也使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更加了解日新月异的时代需要。长久的历史底蕴使大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本都可以吸取前人经验,站在前人肩膀上进行发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短暂的企业发展历史使得企业发展过程中缺少前人经验以供借鉴。由于缺少经验,中小企业一旦在企业发展中遇到瓶颈和阻碍,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难以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对企业发展方向做出调整。同时,日新月异的现代市场发展需要企业的决策层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判,并结合对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做出企业的发展规划,这要求企业的决策层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和对未来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在缺少企业历史和前人经验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在制定长远的企业发展规划时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2、企业文化缺乏,缺少企业软实力

从市场整体上来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常常被迫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投入解决当前问题上,在企业管理中难免存在着缺乏长远眼光的缺点。这种短视在中小企业的管理中主要表现为对企业软实力的忽视,包括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忽视、对企业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的忽视。这些文化软实力的短板虽然不会在短时间内体现,但长远来看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塑造,也会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带来人才吸引力的不足和员工的频繁跳槽,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3、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对新理论新知识缺乏了解

在当前的中国,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料的产业已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国“人口红利”时期的结束也带来依托于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利润的减少。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单纯依赖于原材料或劳动力的企业已经无法带来足够的利润,未来的企业发展趋势必然是向技术含量更高、产品附加值更高的产业转移。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更应该跟紧时代潮流、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但中小企业往往企业规模较小,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人员而由企业决策者身兼管理之责。这些企业决策者通常是企业创办者,常常有着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特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速度较慢,无形中拖延企业的转型速度。在市场竞争中,决策者创新意识的薄弱将会带来企业在时代发展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关于中小企业的市场管理建议

1、找准市场定位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在企业规模、品牌效益等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但这种劣势可以通过合理的市场定位加以弥补。虽然在大部分行业之中,绝大数的市场份额都是由少数大型企业所垄断,但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包含整个行业中的全部产业链,而大型企业所未涉足的领域就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大部分大型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依托于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控制,有着相对较低的价格和平均线以上的质量,但出于大规模生产和集约化销售的需要产品常常缺乏特点,产品各方面特性都显得较为平庸。

对中小企业来说,受限于生产规模和成本控制,以低价取胜并不现实,产品特色才是唯一的生存和取胜之道。在中小企业进行市场管理时,重中之重就是找准产品定位,找出产品的特点,并围绕产品特点进行推广和销售。找准了产品特色,中小企业就抓住了一部分固定的市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和发展。

2、聘用专门的管理人才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改进企业管理方式既是企业规模扩大后的必须,也是企业在复杂多变的时代潮流中存活的前提。商业发展至今,科学的管理模式成为企业的必须选择,对广大中小企业也不例外。企业发展较好、规模相对较大的中小企业可以聘用专门的CEO等专门管理人才进行企业管理,使企业所有人和企业管理人相分离。企业发展状况较差、资金并不充裕的中小企业的决策层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现代管理理论和知识的学习,以做到更好、更科学、更高效地市场管理。

3、引进尖端的技术和专业人才

知识时代到来之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但对于少数中小企业来说,由于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缺乏长远眼光,企业决策者常常在投入资金引进技术和人才时有所犹豫,极大地影响了企业长期发展中的市场竞争力,是一种非常短视的做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存活和发展的最便捷做法就是有着其他企业所无从比拟的技术优势。

结语:

中小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有活力和可塑性的部分,也是与普通大众的生活学习联系最紧密的部分,中小企业的市场管理问题值得企业界和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

参考文献

[1]池仁勇,陈宝峰,杨霞.创新网络的功能:基于绍兴纺织中小企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5(06).

[2]顾莹莹.浅谈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行为[J].兰州学刊,2004(04).

[3]毕克新,丁晓辉,张铁柱.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06).

浅谈种子市场管理意义 篇7

一、种子市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种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 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农业部门调查, 本区种子储备足、货源广、种子质量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市面上销售的部分种子未经国家或省审定通过;二是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假冒包装、种名不符等不法销售行为;三是存在不按品种审定公告内容进行广告宣传行为;四是一些个体商贩以下乡搞所谓科技宣传、讲课等名义, 向农民兜售高价格种子。东昌府区政府引起高度重视,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采取强力措施加强种子市场监管, 保证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二、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加大种子执法力度

充分发挥监管职能, 加大执法力度, 通过行政执法、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市场检查等手段,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 切实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一是严格检查种子经营主体资质。严格对种子经营主体资质的审查, 对“两证一照”发放及管理从严把关, 对未取得《种子经营许可未经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委托证》的不允许销售, 对没有营业执照的一律不准营业。

二是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治理工作。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结合了当前国家和省开展的农资打假专项行动, 对种子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整顿。整治内容包括:对本地的种子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清理登记;坚决查处无证、无经营场所、无承担质量风险能力的“三无”不法种子商贩;对走街串巷、无固定经营场所、无责任赔偿能力的流动商贩坚决依法取缔;对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坚决依法打击处罚;对非法经营种子、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严查严办, 对典型案例, 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对不经区农业部门批准擅自引进未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种子的, 严格按照《种子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三是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区农业部门按照《种子法》的要求切实履行好了职责, 严把种子准入关。对种子市场实施动态监控, 摸清了种子数量、来源、质量状况及经营单位的资产、信誉和经营方式等情况, 正确引导种子单位依法经营。实行种子质量检验、检疫制度, 严格种子产地检验、检疫和调运检疫程序, 有计划地组织对市场上经销的种子进行质量监督和抽查检验, 严防检疫性病害及有生物的发生。

四是加强了种子包装和标签管理。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制作的包装、标签符合国家标准。种子包装物标示的内容和格式规范, 标明的事项完整、准确、真实。标签不规范的责令整改, 不符合法定要求进行了依法处罚。

五是建立健全种子经营档案制度。从事农作物种子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分别建立种子经营档案, 档案内容包括种子来源、数量、价格、检疫证书、质量检验证书、种子销售登记簿及销售票据存根等, 种子档案应保存至种子销售后两年。对不按要求建立种子经营档案或经营档案不规范的, 依据《种子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三、搞好种子服务, 推进良种区域化种植

充分利用好国家支农惠农政策, 抓住良种补贴机遇, 大力推进区域化优质专用品种布局, 实现产业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的目标。认真做好良种布局和种植技术服务工作, 大力支持鼓励有资质、信誉好、实力强的种子经营企业实行以镇、村为单位的玉米良种统一购销服务, 签订团购质量和售后服务合同, 保证供种质量和供种效果。对一些经营规模小、无信誉承诺、无赔偿能力的种子经营单位和个人, 要给予规范和限制, 坚决防止种子质量出现问题后, 发生无法追究、无人承担责任的现象。

四、大力推广优良种子及合理的套种技术

在农民争先购买种子的关键时段, 区种子管理站还特意提醒农民朋友在选种中应遵从四条原则:一是选择审定推广的品种, 因为经过审定的品种高产、稳产、抗性好;二是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以保证作物正常成熟;三是选择高密度品种, 以达到高产标准;四是选择高产高效杂粮新品种。

购种时还要注意:一是看经营者是否证照齐全。二是选购包装完整、标识清楚的种子, 对散包的种子不要购买。三是选购有标签、且标签标注的内容齐全的种子。四是向经营者索要购种发票或信誉卡。五是种子部门指定的退出市场的品种不能买, 以确保农业丰收。

小麦适期晚播, 玉米套种改直播、适当晚收获技术, 可以有效避免玉米与小麦发生共生期病害, 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增加粮食产量。东昌府区经过近几年推广, 取得了良好效果。农业部门根据玉米夏直播的生育特性, 做好适宜品种的选择和推介, 推广种子包衣技术;结合科技入户、现代农业等重点项目, 组织农业技人员进村入户做好配套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确保各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五、强化组织, 保障种子市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 形成工作合力。种子市场管理工作与农资打假活动相结合, 农业部门作为牵头单位, 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公安、监察、工商、质监、司法、宣传等部门各司其职, 协调配合, 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

二是加大了宣传力度, 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了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 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明白纸等多种宣传手段宣传种子法律法规, 普及种子识假辨假和科学实用知识, 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

三是强化队伍, 建立长效机制。充实种子管理执法队伍, 对执法人员严格培训, 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同时对种子营销业户进行定期培训, 规范经营行为, 建立健全种子市场监管的长效机制。

市场管理 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以下简称《种子法》) 颁布以后, 种业经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种子企业垄断经营的格局, 将种子产业全面推向市场。新的种子市场经营机制建立, 促进了种子产业向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 种子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种子市场经营部门多了, 经营点多了, 委托经营的小商店多了, 形成了多元的种子经营形式, 监管难度加大;二是有的经营业户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不能正确指导农民合理选购;三是新品种推广不遵循试验示范原则, 不按品种审定意见推广品种;四是不按经营许可范围经营, 超范围经营现象突出;五是未审先推, 超前繁殖, 超前销售;六是种子标签制作与使用不规范。这些行为造成了种子市场上品种多、品系多, 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种子标签不合格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制约着种子市场的有序发展, 种子案件与种子纠纷时有发生, 导致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的损失, 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进一步强化种子市场监督管理, 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从根本上消除种子质量安全隐患, 必须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 采取相应的对策, 保证种子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构建和谐种子市场秩序。

1 加强种子市场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种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市场监管难度也不断加大, 要求种子执法人员既要懂得农业行政执法程序, 又要懂得农业技术、种子知识, 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水平, 较高的管理与服务能力, 原则性强, 办事公正, 掌握现代化办公技能, 如熟悉电脑操作技术。通过各级业务培训, 坚持培训与实践相结合, 考试与考核相结合, 提高种子行政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种子管理队伍, 做到公平、公正、科学执法, 维护农作物种子选育者、使用者、销售者的利益, 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2 严格种子准入制度

按照《种子法》规定, 种子经营实行许可制度, 种子经营者必须先取得种子经营许可证后, 方可凭种子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种子管理机构要严格执行种子经营准入制度, 严格审查资质条件, 对种子经营场所、加工条件、仓储条件、检验设备和种子生产能力等进行实地核查, 认真核查种子生产、检验、加工与储藏人员的资格证明, 避免以假乱真, 严禁不按要求条件和规定发证。按照《种子法》规定, 对于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的, 或者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 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 但必须办理营业执照, 并向当地种子管理机构备案, 可允许销售委托方提供的种子, 如果从非委托方进种, 则视为无证经营, 拆包零售的也视为无证经营。对于不具备种子经营资质的单位, 必须限期整改, 否则要依法予以注销、吊销经营许可证或委托代销手续。

3 加大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力度

种子质量是种子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也是农业收成和土地经营者收入高低的关键, 由于种子商店的增多, 经营的渠道增多, 经营的品种也增多, 种子来源复杂, 质量难以控制与保证, 为了防止种子案件的发生, 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到位。对种子经营市场, 要及时进行抽检, 在种子收获后播种前, 对市场上流通的种子进行春、秋两季的种子市场检查, 检查对象是种子生产大户和种子经营企业, 以全面检查和抽查的方式进行, 重点查种子来源, 查种子是否经过品种审定, 是否使用了《种子法》规定的种子标签, 是否使用了统一包装, 是否经过了统一加工和种子包衣处理, 对检查的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对不符合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坚决不能流入市场和用于农业生产, 对于未经过品种审定的品种坚决不能进入种子市场。

4 规范种子经营行为, 提高经营人员守法经营自觉性

种子经营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信誉, 种子经营者素质越高, 守法经营意识越强的企业信誉越好。所以, 种子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种子经营者进行引导与监督, 依照《种子法》规定, 约束种子经营者要自觉接受种子行政管理执法机构的监督检查, 做到在经营活动中不抢购、不套购, 不哄抬种价, 不低价倾销, 不经营未审定品种, 不侵权, 经营的品种名称要规范化, 一个品种只能有一个审定的通用名称, 防止品种多乱杂。种子管理部门要对种子经营者进行规范经营、法律知识、道德素质、种子知识、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等业务培训, 从根本上提高种子经营者守法诚信、规范经营的自觉性,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良好的企业信誉。

5 建立健全种子经营档案, 加强售后服务意识

在种子经营的全过程中实行档案管理制度, 经营档案中记载种子的来源、去向、数量、质量、品种审定登记号码, 购种人及销售人的姓名、地址、电话等, 要做到进、销有发票, 进、销统一品种名称, 种子标签标注内外一致, 且符合《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的规定, 种子经营档案要保存至种子销售后2年以上, 以便做好种子销售以后的跟踪服务。

在种子销售的当年要根据种子经营档案的记载,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搞好售后跟踪调查, 做好种前技术指导, 在作物性状表现突出的时期, 做好田间调查, 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指导农民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6 加强种子质量纠纷的处理工作, 维护农民权益

种子行政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学习《种子法》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要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执法水平, 熟悉法律知识与相关法律规定, 懂政策, 主动介入种子纠纷的调查和纠纷调解工作中, 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一些难以处理的种子案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做出科学的鉴定结论, 给予科学的解释, 做到专业性强、政策性强、原则性强, 秉公办事, 科学公正, 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7 严防未审先推和越区种植

近年来有些种子经营者和种植者盲目求新, 导致一些未审先推、越区种植案件的发生。未经审定的品种, 在特征特性和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不稳定的变异;越区的种子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 致使种子的真实特性难以表现, 难以发挥其优良种性, 不但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反而造成减产, 给农民带来极大的产量损失, 有些损失是难以弥补的。要严禁以试验示范或订单农业的名义宣传经销推广未审定品种或越区种植不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 严禁违背农民意愿盲目引进和大面积推广未在当地试验、示范过的新品种。发现未定审品种及不适于当地种植的品种要严加监控, 防止流通、防止下地。对违法宣传、经营未审定品种及越区品种, 给农民和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 必须依法严肃查处, 对屡禁不止的要从严从重处罚, 给农业生产、农民利益造成损失涉嫌犯罪的, 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法律武器保护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8加强种子标签管理

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发展 篇9

1 房地产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我国房地产市场虽说发展势头迅猛, 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 但是由于相比较国外而言起步较晚, 因此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仍存在许多漏洞, 进而使得管理不够严格与规范。例如, 在房地产市场中所属的房地产中介市场中, 仅有1996 年颁布的《城市房地产中介管理规定》以及国家计划委员会与建设部颁布的《关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的通知》, 使得房地产中介市场中存在较大的法律法规漏洞, 相比较于市场迅猛发展的势头, 法律法规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于法律法规的不明确, 导致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法律的漏洞, 例如法律责任不明确, 主导权力不分明等等漏洞, 进行弄虚作假, 导致恶性欺诈事件发生。因此, 只有解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 才能使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管理有充足的依据与参考, 保证其健康的发展。

1.2 从业人员素质不足

由于房地产市场包含较广, 涉及部门较多, 较复杂, 因此, 在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数量上也是很庞大的, 这就造成了某些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达标, 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混乱的情况出现。从业人员的素质不足表现在专业性素质缺乏以及心理素质缺失。专业性素质缺乏导致从业人员在进行房地产事务处理时进行错误的判断与决策, 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导致经济亏损的错误。而心理素质缺失则表现在某些从业人员利用法律条款漏洞为自己谋求利益。例如某些从业人员让自己家属介入购入房产在转让出去赚取差额, 使得房地产市场混乱。这些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房地产专业知识的教育, 也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另外, 国内对于房地产专业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也不到位, 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人才养成流程,

1.3 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由于房地产行业包含较广, 导致其出现多方进行管理, 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较少这种情况出现。对于房地产事业的监管, 包括政府的主管部门, 房地产管理局以及工商局这三方面。但是他们各自的管理标准与依据又各不相同, 因此, 在进行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时候, 往往会造成各自管理, 缺乏沟通, 进而使得管理中出现矛盾。而多部门各自管理缺乏沟通又会导致漏洞的出现, 某些不良商家则会抓住这些漏洞进行非法活动, 为自己谋求利益。例如, 某些法规规定需先到工商局注册, 注册后才能进行营业登记, 而某些不良商家通过关系以及各种手段取得工商局的执照后而不进行营业登记, 进行非法营业。这些漏洞成为了房地产市场管理的灰色地带, 解决这一问题, 是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一步。

2 房地产市场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相对较晚, 法律法规仍有不完善之处, 因此, 为解决这一问题, 便需要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涉及范围的广泛性, 减少可钻的漏洞, 为房地产的市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与国家保障。这是完善法律法规的关键与意义所在。

2.2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由于房地产市场中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所以, 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促进房地产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要从两方面下手, 一方面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这需要国家高校开展房地产专业的知识培训, 培养专业性人才。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流程, 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合格。而人员的心理素质则需要通过心理评测与心理辅导来进行把关。由于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不合格会容易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且易钻法律法规的漏洞, 为自己谋求不义之财, 因此, 加强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建设同样重要。要在从业人员当中树立诚信理念, 只有房地产市场中的从业人员达到诚信的标准, 才能使企业自身保持诚信, 进而使得整个房地产市场呈现一个诚信的局面。

2.3 使各管理部门协调运作

房地产的多部门管理, 包括政府的主管部门, 房地产管理局以及工商局这三大部门。由于在管理时标准不同, 导致各自管理时存在矛盾, 不协调的情况, 更容易出现管理漏洞, 使不法商家利用不协调产生的漏洞谋求自身不法利益。为解决这一情况, 就要各部门之间建立协作机制, 实行共同管理, 资源共享, 共同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监督, 统一各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管理的依据政策和法律法规。同时, 对于一些表现良好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奖励, 而对于那些不法商家则需要进行严格的惩罚措施。一个部门在发现某一商家的不良情况后, 应当将其情况反映给协同合作的其他几个部门, 统一建立不良商家黑名单, 进行管理盘查。只有各个部门协同合作, 才能保证极大地减少房地产市场的乱象出现。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土地开发, 房地产行业将一直处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并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这是个令人欣喜的消息,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某些商家不能够按照既定的法律法规进行依法买卖。而且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管理中仍然存在着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从业人员素质不足以及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的问题。但是, 通过对这三大问题的解决, 必定会减少房地产市场管理发展的阻碍, 从而促进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庆福.我国房地产中介代理业的发展方向[J].中外房地产导报, 2002, (22) :8-11.

县级种子市场管理方法研究 篇10

关键词:种子管理,问题,措施,县级

农作物种子是确保农作物健康发芽和生长的母体, 是农作物种植的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如果种子出现问题, 轻则芽苗长势弱, 重则无法发芽出苗, 导致颗粒无收。而这样的事情在近年的农作物种子市场上的报道屡见不鲜, 坑农毁农事件不断发生, 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 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和农作物种子质量, 净化农作物种子的市场经营机制和种子来源, 监管种子产地和在市场中的流通, 刻不容缓[1]。因此, 如何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的监管, 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 让农作物种子在市场中能有一个安全透明的流通, 让农民种到地里的种子是有质量保证的放心种子, 这是需要深入分析和探讨的问题。

1 目前县级农作物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

1.1 县级农作物市场上经营机制混乱

在县级农作物市场上, 由于监管不严, 各种经营机制的机构都共同存在。大到公司企业, 小到个体商贩, 甚至在乡村还有代销点, 整个农作物种子市场经营体制混乱, 而且多种品种的农作物种子并存, 这就导致农作物种子质量良莠不齐, 从而出现坑农害农现象。

1.2 农作物种子经营者仅以盈利为目的, 对种子知识不了解

由于农作物种植具有季节性和时间性, 因此经营和销售农作物种子的从业人员和公司都是季节性经营。到了农作物种植季节, 农作物种子经营人员开始在各个市场进货, 由于没有农作物种子方面的专业知识, 无法鉴别种子的质量, 仅凭感觉进货, 而这种进货的结果是经营者自己也不知道种子是否质量过关, 一旦出现问题, 没有后续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解决措施, 就会得不偿失且引起纠纷。而且在购买种子时, 如果手续不全, 后续处理就会出现麻烦, 对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1.3 农作物种子经营品种多、繁、杂

由于县级农作物种子市场相对的闭塞性, 销售人员所具备的农作物种子知识相对粗浅。因此, 各种品牌的农作物种子都会有, 适合本地种植的不适合本地种植的都有。经营者由于自身对农作物种子专业知识的欠缺, 进货时也是一知半解, 各种质量品牌的种子都进。因为经营者逐利的目的, 包装不规范、产品说明书不全等各种杂种都进入市场, 而农民在购买种子时无法鉴别, 造成很大的损失。

2 县级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方法

2.1 严格农作物种子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经营者专业水平

在县级农作物种子市场经营方面, 一定要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实行凡是经营农作物种子的从业者, 必须取得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在发放经营许可证时, 一定要对经营场所、检测仪器、技术资质等进行审核, 坚决杜绝“人情证”和“关系证”。还有就是必须提高经营者的专业素质, 对经营者进行农作物种子经营方面的专业培训, 持证上岗。同时, 进一步规范农作物种子的市场规章制度, 只有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经营, 不得超越经营许可范围[2]。经营者要详细登记农作物种子来源, 并在进货时严格检测货物, 登记备案, 方便检查。

2.2 规范种子经营行为, 推广优良品种

2.2.1 强化市场管理。

应对种子市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加强对种子生产企业的管理, 从源头上杜绝质量不合格、标签标识不合格、包装不规范、未审定的农作物种子流入市场, 严厉打击不法经营行为, 引导建立规范公平、有序竞争的种子经营环境。

2.2.2 建立健全种子经营档案制度。

种子经营档案是种子销售的合法凭证, 也是规范化管理种子经营行为的重点因素, 对于保障种子质量具有可追溯性。种子监管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重点监督检查档案制作、填写是否规范详实, 应将种子经营档案列入监督范围, 做到种子质量可追溯性, 同时也是鼓励种子经营者合法守约经营的有效激励手段, 对其有一定的约束性, 又可以起到合理的引导作用[3]。

2.2.3 严格监管品种的宣传及相关广告。

一是种子经营者印制的宣传单、店面悬挂的标语横幅等均视为广告宣传, 种子管理站应对宣传方式、内容与品种公告不符、广告词夸大、失实、误导农民的给予查处, 在其宣传前必须到种子管理站审核备案。二是种子管理站应与工商、宣传部门勤沟通多协调, 涉及种子方面的广告内容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规定, 主要性状描述应当与审定公告一致[4]。种子管理站应争取做到对种子广告未经种子管理站审查或不按审查的内容发布种子广告的, 以维护经营者的舆论宣传自由, 提请广告监管部门进行查处, 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舆论知情权力。同时, 种子管理部门应把群众举报、来信投诉、来访及种子纠纷的接待处理工作认真做好, 杜绝虚假广告乘虚而入。

总之, 县种子管理站为充分发挥县级种子管理站的职能作用, 要做好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同时要对种子经营者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 并且要加大新品种现场观摩的力度, 扎实做好种子事故纠纷的调处工作, 加强质量和品种的管理、相关资质的管理、市场监管、优良种子的推广等。

参考文献

[1]丁志军.县级种子管理对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实行有效监管的思考[J].中国种业, 2012 (10) :38-39.

[2]周成.浅谈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建议措施[J].经营管理者, 2013 (3) :183.

[3]陈晓颖.加强县级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种业, 2013 (4) :31-32.

市场管理 篇11

自然的奇观固然令人感喟,但现实生活中犹如黄河、长江一样的经济“奇观”——为了给社会提供优质产品而在市场中搏击的一个个优秀企业,则更让人惊羡和叹服。

如今,在中国的建材行业中,一个引人瞩目的企业如璀璨之星发出耀眼的光芒。山西惠丰塑业以其无与伦比的精良产品,在潮起潮落、风起云涌的市场中独树一帜。惠丰塑业乘风破浪,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中屡试不爽,成为走向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的优胜者。

任何产品的“王子”地位,都是有条件的。“王子”、“平民”、“乞丐”,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因此,超前意识、果敢的决策、不断超越自我,就为拥有“王子”地位铺就了基石。

不得不承认,当我们的建筑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前,还在自我陶醉般地用毁掉的大片森林购建我们的房屋所不能缺少的门窗时,国外已将替代木头门窗的产品塑料型材极为成熟地运用在了建筑物上。

其实,我们怕的常常不是比别人慢几拍,而是那种唯唯诺诺、缺乏勇气、缺乏敢想敢干的探索精神。

于是,惠丰人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迈着大无畏的步伐走过来了。他们果断地决定:要冒一下这个风险。因为,冒此风险于国家、于企业、于我们森林的生存,于人民生活的大大改观有百利而无一害。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而极为前瞻的决策。

惠丰人是自信的。他们靠着本企业强大的科技源泉,靠着本企业众多的塑料门窗型材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高起点、高水平切入中国塑料型材行业,建成了配套齐全、国际领先的塑料型材生产线,开了国内生产塑材、塑钢门窗的先河,成为全国最早从事塑料型材的专业性厂家。

骄傲的“王子”就这样降落在了上党,栖息在了长治这个新型的工业城市,扎根在了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惠丰集团。

惠丰人的希冀随着塑料型材这个产品而升腾激荡,惠丰人沉浸在自信和振奋之中。因为从那时起,惠丰人就决心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信誉、虎踞三晋,环视华夏,让惠丰塑业成为山西、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塑料型材生产基地。

20年来的拼搏和探索,惠丰塑业走过曲折,经受了市场的严峻考验。惠丰人以“爱我惠塑,以其为家,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支柱,集结于惠丰集团公司这面旗帜下,手挽手,肩并肩,肩负振兴惠丰塑业的艰巨使命,向着既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面对惠丰塑业20年来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惠丰塑料型材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世钦感慨道:“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产品同步于市场,技术领先于市场,开发超前于市场。我们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最好的。惠丰塑业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名牌理念,名牌目标,这肯定会有很多的付出,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努力,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像许多成功的企业一样,惠丰塑业在创立之初就拟定了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这就是:争做行业排头兵,生产出中国最优质的塑料型材产品,让惠丰塑业誉满华夏。这个战略方向的确立,决定了惠丰塑业的战略规划、产品定位、人才结构、企业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服务企业接轨的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

正是有了这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开阔视野,才铸造了惠丰人高起点的目标和追求,惠丰塑业才有了让人赞叹不已的伟大成就。今天,在中国大地东、南、西、北、中的市场上,在中国塑料型材排行榜上,惠丰塑业的名字赫然在目,惠丰这个品牌闪闪发光。20年光阴,惠丰这个品牌从起步时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奋斗,到今天成了中国塑料型材行业最杰出的代表,真正体现了惠丰人不甘落后的雄心壮志。惠丰人用汗水和智慧,牢牢地在同行业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确立了令人羡慕的“王子”地位。

今年元月8日,每一个惠丰人都不会忘记这个充满喜悦的日子。在山西省“名牌产品”颁证仪式上,惠丰塑料型材销售有限公司杨世钦总经理和着雷鸣般的掌声走上舞台,接过了沉甸甸的奖牌。惠丰型材成为山西省塑料型材行业首家省级名牌产品。

稳健、睿智、处事果断的总经理杨世钦面对荣誉,既充满着激动和喜悦,又不乏冷静的思考:“我们获得山西省名牌产品,但我们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正如一场球赛,虽然比赛结果赢了,但不意味着下一场比赛也会赢。我们要反复地思考,如何不断战胜自我,每天塑造一个新的自我,保持旺盛的超越自我的能力。”

企业围墙之内无名牌。名牌无界限,走出工厂大门就是市场。名牌地位是在市场检验中确立的。一个没有品牌的企业,恐怕只能是别的企业的加工基地。

这是一个与狼共舞的年代,谁不想成为狼,谁就会丧失先机,萎缩自身的市场。但惠丰塑业不想成为狼,而是想做一头狮子。为此,惠丰塑业把走品牌之路作为抢占第一生产力制高点的战略主题,牢牢把握着自己提升的速度。

以品牌优势去赢得市场,扩大市场,步步升级,与日俱进。惠丰塑业在做大做强做优做快的跑道上,论证的恰恰就是科学的发展观。

据资料统计,塑料门窗作为建筑门窗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如今的新建住宅中已稳定占有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在相当一部分工程中,选择塑料门窗时,价格已不是首先考虑的因素,而是讲品牌。在一些大中城市,原来推拉窗占绝对优势,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工程选用了各方面性能更好的平开窗或平开下悬窗等。

正是由于塑料门窗行业有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惠丰塑业才把追求卓越做为自己的名牌之魂。该公司专门请来了德国专家现场指导,对进出口设备、工艺流程和配方进行了不断改造和完善,使塑料型材的生产技术及工艺紧紧跟上世界同行业水平;特别是近年来,惠丰塑业不惜重金更新改造了24条生产线,组建了国际一流的检测中心。2002年,该公司又投资180万元,对产品起关键作用的冷却系统进行改造,对德国原配方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形成了适合中国地域特色的性能优越、绿色环保、先进独特的配方。惠丰塑料型材在产品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产品技术含量上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山西惠丰塑业已经成为中国大地的惠丰塑业。惠丰塑业的创业之路浓缩了一个名牌产品的发展历史。

在这样一个成熟的市场中,企业的产品如何脱颖而出?惠丰塑料型材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世钦说:“‘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现在的市场发展与变化太快了,搞企业如果不能先谋几着棋,赢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我们只有紧随市场,不断开发适合市场的新产品,能拥有稳定的用户群,把‘使我们的名牌不倒’这篇文章做好。”

在惠丰塑业采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惠丰人的名牌意识已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从观念到实践上那种绝不能坐失良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之中。

杨世钦总经理说:“打造名牌产品,固然离不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但把用户的需求当作我们企业研发的课题,并使产品在市场上得到检验,这才是我们名牌产品的价值所在。基于这一点,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惠丰塑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要靠用户来驱动。只要你开发出一个用户满意的产品,你就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

以品牌优势打造华夏塑业航母,使惠丰人对市场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市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谁把握了市场,谁就会拥有了财富,谁就会拥有了发言权。

当我们把名牌与市场这样联系起来时,我们就不难找到这样一个答案:20年来的拼搏之路,惠丰人创造名牌,实则是在不断地创造需求。惠丰塑业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节约资源的成就和这类产品的巨大潜力。作为中国塑料型材行业的排头兵,惠丰塑业取得今天的辉煌业绩,也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的一种理念:以用户为本,用户的需要就是市场。惠丰人就是从用户的需要出发来调整自己的市场理念,而不是用自己的市场理念来要求用户。

伟大的成就永远属于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人,这也是惠丰型材当之无愧地被评为山西省塑料型材行业首家省级名牌产品的全部奥秘。惠丰人不仅成功地把自己的产品推向了“中国四面八方的市场”,而且,已经成为山西省塑料型材优质产品的代名词。

质量的精髓就是生产最好的产品。让有缺陷的产品走进市场,这个产品就不会有生命力。而真诚的、良好的服务在企业建立起崇高的信誉的过程中也使品牌效应得以延伸。

一个名牌产品,包含着功能、质量、外观、色彩、包装、服务等丰富的信息,是产品整体形象的高度集中反映,也是企业形象的突出反映。

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拥有一张王牌,惠丰塑业也不例外。它手里拿的是一张双面王牌:一面是质量,一面是诚信。质量与管理连接,诚信与服务相依。

纵观一些企业,曾出现过昙花一现的短效品牌、短命品牌,其败就败在不重视质量和诚信上。

惠丰的“名牌战略”核心是名牌产品,而名牌产品的基础在于质量,质量的关键又在于管理。在惠丰塑业,有一套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该公司在全省率先推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最终产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该公司把质量管理目标层层分解到人,将产品生产中的各个工序分解为大小不同的各项责任,一一进行价值量化,一旦发现问题均可找到原因。该公司还根据质量管理标准,每日将实施结果与质量要求相对照,并随时分析、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在惠丰塑业,每一个员工在质量上都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干,按什么标准干,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为确保产品零缺陷,惠丰塑业严格执行“五级检验制”,使产品的合格率达到100%。

作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武器,产品的质量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利润的多少由成本的高低和销售量的多少来决定,而在市场竞争中能销售多少,主要是由质量来决定的。

在以质量为突破口的严格管理中,惠丰塑业的广大职工真正读懂了“质量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这句话的含义。惠丰塑业有一个信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服务是信誉的源泉。

我们的眼前不是总在演绎着产品竞争、价格竞争、品牌竞争、人才竞争吗?其实在企业竞争的战场上,买方市场越来越看重良好的服务。惠丰塑业的服务理念不是只注重销售的某个环节,而是将服务附着于全过程,产品到哪里,服务就跟踪到哪里。免费技术咨询,现场技术指导,定期回访用户等无不体现了惠丰塑业以人为本,诚信取材的理念。

杨世钦说:“用户—服务—生产,这一结构已成为当今世界先进经营秩序的框架。在这一结构框架中,服务起着沟通、疏导消费与生产的中介作用。服务的主体地位是根本不容忽视和无法动摇的。不建立和采取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手段,就无法让用户满意,占领市场就会成为一个苍白的目标,企业也就无法良性经营和持续发展……”

服务机制是否完善,直接代表着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机制;服务环节是否完善,直接反映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营运能力。

惠丰塑业的服务大体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售前服务,实实在在地介绍产品的特性,通过热情的讲解,解答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售中服务,向购买惠丰型材的用户提供免费技术咨询,现场技术指导等;售后服务,通过微机等先进手段与用户保持联系,定期回访用户,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以百分之百的热情弥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万分之一的失误。

“留下惠塑的真诚,带走用户的烦恼。”惠丰塑业的良好服务在创名牌中不断得到扩充。杨世钦说:“我们服务的目标就是让用户在使用惠丰塑业的产品时毫无怨言。”以及“快捷、周到、热情”的服务,不仅形成了惠丰塑业服务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且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将为惠丰塑业开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

结束语

惠丰塑业是山西省塑料型材行业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正插在一艘巨舰上劈波斩浪、潇洒前行。前面说过,惠丰塑业想做一头狮子,因为这是惠丰塑业面对市场的选择。而今,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惠丰塑业在掀起第二次创业热潮之际,正在以一跃之强势崛起,就像一头雄狮,自信地迎着市场的八面来风。

1990年,惠丰塑业首家通过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国家建材测试中心检测,并先后荣获“质量信得过单位”、“明星企业”、“山西省优质产品”等称号;

1995年,该公司生产的50、58平开系列异型材被国家建设部评为科技成果产品;

1996年首批通过国家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2002年、2003年再次通过复评;

1997年至2003年,该公司连续成为国家建设部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委员会在山西的塑料型材、门窗定点生产企业及常务理事单位;

1999年,该公司在全国型材行业首批获得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同年11月荣获“全国建材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1年,该公司通过国家建材局门窗建材五金产品质量监督站检测、通过国家化学建筑材料中心耐侯性测试,是国家建设部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委员会设在山西唯一的塑料型材、门窗定点生产企业及常务理事单位;

2003年,该公司荣获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

2004年,该公司的塑料型材产品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

市场管理 篇12

1 建立有效的县级蚕种市场管理秩序

1.1 大力宣传蚕种管理的法律, 法规及有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农业部《蚕种管理办法》, 已于2006年7月1日颁布实施, 有关蚕种生产经营管理的法律, 法规, 政策已有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是蚕种市场管理的主体, 各级农业或林业行政部门是本地区蚕业行政主管部门。蚕种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蚕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首先认真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 做带头执行法律法规的模范。同时应加大有关蚕种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等多种新闻媒体, 并有效利用现场会及各种技术培训会, 讲解蚕种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全县1万多户蚕农和广大蚕业工作者了解现行蚕种管理体制, 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依法经营管理蚕种的良好氛围。

1.2 建立县、镇、村三级蚕种市场管理网络

应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的作用, 将蚕种管理作为其主要工作职能之一。明确各镇、村蚕桑技术员负责相应镇、村蚕农的蚕种订购及管理工作, 在规定的时间内订购蚕种并集中将蚕种款汇总缴到镇蚕技 (林业) 部门, 各镇蚕技部门将收缴的种款和张数, 及时上报县蚕种统一管理机构。采用属地管理的方法, 哪个地方蚕种市场出现问题由哪个地方的行政领导负责。同时, 县蚕桑指导所应对全县1万多户蚕农建立详细的桑园面积到户台帐, 准确的掌握各镇村户的桑园面积, 各期应养的蚕种张数及实际的订种数量情况, 及时发现蚕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快速的解决。

1.3 县政府应成立专门的蚕种市场管理机构

为维护全县蚕种市场秩序的稳定, 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 成立由县公安, 工商, 技术监督, 发改委, 林业等参加的蚕种市场管理工作组, 常年开展工作。县镇两级设立专职蚕桑行政执法检查人员若干名, 由县法制局根据《畜牧法》的有关规定颁发统一的《执法证》, 在蚕种订购和发放时期, 检查组成员及有执法证的人员, 深入蚕区进行宣传, 检

查, 对私订蚕种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2 采取措施, 确保蚕种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2.1 政府应明确县内独家蚕种订购发放单位

根据《蚕种管理办法》及《江苏省蚕种管理条例》及县政府统一要求, 一个县应明确一家单位具体负责蚕种的订购和发放工作, 同时一旦蚕种订购发放单位明确, 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全力支持其开展工作。

2.2 技术部门应加强蚕种的技术服务工作

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机构, 应加强技术服务工作, 特别是为规范订种的农户提供周到细致的蚕种方面的技术保障和各项优质服务措施, 为蚕种的安全运输, 保存, 孵化提供一整套的技术服务, 确保用种万无一失。

2.3 加大蚕种市场嵇查力度, 强化蚕种市场管理

积极有效的开展县级蚕种市场稽查组织的工作, 做到工作有重点, 后勤有保障, 方法要得力。在蚕种订购和发放期间要确保24小时值班并开通举报电话, 随时查处举报案件, 对发生的事件, 在事实清楚, 证据充分的情况下, 迅速定案处理。对个别有影响的案件该公开暴光的应及时暴光, 以达到警示他人的目的。对劣质不合格的蚕种应坚决予以公开销毁。

2.4 完善考核制度, 增强各方对蚕种管理的责任感

一是明确各镇村的责任制。县政府与各镇签定蚕种征订管理责任制, 设立专门的蚕种订购奖及蚕种市场管理奖。将蚕种订购的数量和市场管理实绩与奖惩挂钩。二是明确岗位职责, 对县镇村技术服务人员签定岗位责任书, 落实个人的管理服务责任区域, 把蚕种的订购管理工作作为全年的考核内容之一, 根据桑园面积及桑树长势下达每季的订种任务及全年的目标任务。

·行业探索· 北方蚕业 2008, 29 (1) 总第116期

摘要:加强蚕种市场管理, 是蚕桑生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规范建立蚕种市场管理秩序和采取的有效措施, 是蚕农增收, 蚕业增效的有力保证。结合铜山县蚕种经营问题, 提出了县、镇、村三级管理办法和保障措施。

上一篇:魅力数字校园论文下一篇:公共空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