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设计

2024-08-12

科学性设计(精选12篇)

科学性设计 篇1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建筑空间设计在其结构与技术方面的发展日益丰富。空间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是一项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内容, 建筑的空间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居民活动行为需求。由此可见, 强化建筑空间设计的科学性, 即是在建筑设计中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始终作为指导思想, 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 需要将人的感受纳入考虑范围。除此之外, 目前绿色建筑蓬勃发展,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还需要加入建筑的节能设计, 以做到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行业中得以落实。

1 基于人的行为心理进行建筑空间设计

随着国家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 在建筑行业中, 人性化理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建筑规划与实践中, 建筑空间设计的目的都是为满足人在某一方面的行为需求, 从另一方面看, 人的特定行为以及心理需求会对建筑产生综合影响, 此二者是相互渗透、不可分离的。为提高建筑空间设计的科学性, 就必须明确对以上两者辩证关系的认识。

1.1 建筑空间设计的比例应当与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相符

只有做到建筑空间设计比例符合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其特征规律, 居民才能够在使用建筑空间的过程中产生舒适感。因此,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应当利用空间比例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作用, 以此营造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例如, 古代的皇宫使用了超大空间设计, 使皇宫中的人不自觉地生出对皇权的敬畏与折服。由此可见, 在设计建筑中卧室、餐厅等地时, 应当以人体工程学标准为依据, 科学设计空间比例, 提供居民以科学、舒适的居住环境。

1.2 合理利用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据相关研究表明, 人的尺度感、温度感、距离感与厚重感等心理感受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红色在建筑中的大量使用会使人内心充满热情的感受, 建筑空间会产生一种温暖、喜气的气氛;蓝色则会使人平静, 给人以清凉的感受;明黄色会使人产生愉悦、快乐的心情, 使人充满希望;而置身于绿色的环境中的时候, 人的心绪会趋于平静, 思维也会冷静下来。由此能够看出,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对于不同色彩的合理运用能够对人们的情感、情绪以及工作状态产生积极作用。例如在南方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区,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则可以较多地使用蓝色、紫色等冷色调颜色, 给人以清凉的感受, 而在北方气候寒冷的地区, 可以使用红色、黄色等暖色调颜色, 使人们感受到温暖的环境。

1.3 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空间的围合设计

就建筑墙体的高度而言, 若其高度比0.6m低, 那么建筑空间则完全失去了合理感;如果建筑墙体的高度增加到1.5m, 那么此时的建筑空间从整体上会体现一定的围合感, 同时还具有连续性;当这一高度增加到2m或者2m以上时, 建筑空间将产生强烈的围合感, 同时兼具空间划分作用。从墙体的布局角度来看, 平行墙体, 例如建筑中的走廊与通道等地, 较L型墙体的垂直面具有更强的围合感, 并且还有更加明显的导向性和方向感。而在方向感上, U型墙体的垂直面最强, 并且在“U”的朝向敞开面, 建筑空间拥有较强的渗透感。

2 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

当代建筑空间设计与结构设计是其与传统建筑区别的重要特征, 传统建筑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 在建筑空间设计上是较为孤立且封闭的空间, 但现代建筑在空间设计上较多地体现了空间的流动性, 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空间形式。在建筑设计实践中, 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建筑设备的丰富为人类提供了舒适的行为环境。并且建筑中应用了大量的空调、暖气、通风等系统, 建筑的整体能源消耗中, 环境气候控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绿色建筑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发展, 建筑节能设计在强化建筑空间设计科学性措施中是一项重要内容。

2.1 建筑表层空间

建筑的表层是作为一个存在于其内部微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相连的界面。在目前建筑节能设计中, 多使用玻璃幕墙系统。这种系统的运用使建筑的拥有了“双层表皮”, “双层表皮”在建筑表面形成了一个微观空间, 从而让建筑拥有了调节气候的功能。双层空腔表皮是一种建筑外表皮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更能够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 从而提升了建筑空间设计水平。这种技术在国外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例如在英国伦敦的瑞士保险中心, 该建筑就是把表层空间进行了局部放大, 并将其作为公共空间, 在建筑的环境管理方面, 这种做法能够实现按照不同季节的要求进行环境管理。

2.2 建筑内部空间

在传统建筑中, 由于不同地域中气候的差异性, 建筑空间设计方面也产生了相应的适应型结构设计。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 其气候较为湿热, 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与北方的“四合院”都是具有进深布局的围院式建筑, 但是在空间尺度方面二者却不尽相同。由于该地雨水较多, 气候潮湿并且夏热冬暖, 当地的传统民居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十分注重通风与防热。当地建筑以紧凑的梳式建筑群落布局实现遮阳通风的效果。通过将庭院的空间尺度收窄达到防热的效果, 并在建筑纵向进深中设置贯通的“冷巷”。以上两种手段的结合有效地改善了建筑内部的“微气候”环境。

在湿热地区, 建筑在空间设计上注重“过堂风”的通风效果, 即加强空气对流以提高人体的舒适性与增加湿热空气的流通性。但是在实际建筑空间设计中, 不仅要注重通风性能, 还要解决防热问题。当地建筑通过紧凑的布局, 相互遮阳而解决防热问题, 再利用组织结构导入外界气流, 提高通风性能。在夏季, 无风或者弱风时, 利用冷巷与门廊引入气流, 使之在建筑阴影中冷却, 同时建筑庭院中受阳光照射, 温度较高, 由于庭院与冷巷中空气的温差, 冷空气会从冷巷中流向庭院中;在强风时, 建筑冷巷中空气灌入, 流速较大, 而庭院中空气相对封闭, 由于大气压强的差异, 庭院中的空气会向冷巷中流动。如此便解决了防热与通风两项问题。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能够得出, 若要强化建筑空间设计的科学性, 我们要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空间设计中指导地位, 明确建筑空间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同时, 当前建筑业中绿色建筑发展迅速, 还要加强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水平, 才能够切实做到强化建筑空间设计科学性, 实现建筑业的长期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代建筑空间的设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其科学性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为强化建筑空间设计的科学性, 提高建筑行业整体设计水平, 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人的行为心理与节能策略两方面进行的建筑空间设计,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项不成熟的建议以供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空间设计,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肖毅强, 王静, 林瀚坤.基于节能策略的建筑空间设计思考[J].华中建筑, 2010 (6) .

[2]王琳颖.基于行为心理的建筑空间设计[J].华中民居, 2011 (6) .

[3]苗树林.建筑空间设计的几个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0) .

科学性设计 篇2

来源:转载更新时间:2012/7/27编辑:纳佳

据报道:化学实验题目可以考查考生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科生的高考试卷中,化学实验占很大分量。但考生的答题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的时候,加强实验复习非常必要。

王老师分析学生在实验考试中失败的原因后发现,考生在化学实验题目上丢分,很重要的一点是平时操作懒于动手,实验过程不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整个实验流于形式。所以,在实验复习中,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分析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很关键。其具体的复习方法是:

一、整合和拓展课本中的基本实验,做到实验操作细致入微。

考生应抽时间回归教材,吃透教材,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而不是一味在考前追逐新题而丢掉最本质的教材实验。例如:2004年北京理综卷第28题,整合了课本中铵盐的分解和氨气的催化氧化的两个实验,穿插进去气体的净化和气体的燃烧的基本实验操作,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和化学平衡知识等。

二、变定性实验为定量实验,加强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考生需要积极运用已有知识,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创新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从操作的可行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最佳方案。譬如,可以把验证氧化钠中是否含有过氧化钠改为测定氧化钠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乙醇和钠的反应设计为定量测定推断乙醇的结构。

三、展开实验方案的设计,强化创新能力。

考生应注意从课本实验设计作为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注重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注意使用正确的、简练的语言表达说明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的能力;注意创新设计和优化评价等。如从课本的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案选择延伸到硝酸铜或硫酸铜的制备方案选择,从乙二酸的性质实验拓展到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改进。此类试题既能考查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又能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同时也是高考实验改革的一个方向,考生们应多加关注。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探究 教学设计 教学有效性

《政治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高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政治学习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教学政治活动的依据。教师只有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 设计时,必须牢牢把握好课程标准,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供同行商榷。

一、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发挥烘托课堂教学的作用

以什么形式处理课堂探究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课堂探究的内容来决定,而课堂讨论活动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换意见和看法,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对问题深刻认识,是学生之问相互学习,培养互助合作精神的重要手段,所以对那些符合教学需要,又具有时代性的课堂探究内容,通过课堂讨论恰当巧妙的进行设计,不仪能利于学生更好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对课堂的教学气氛起到烘托的作用。

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把课堂探究做为课堂讨论教学活动做设计,比如是自由讨论,还是分组讨论,足重新拟定问题还是用教材上设计好的问题,教师要心中有数,一旦出现讨论方向与预想不一致的情况,教师要做好引导。比如:在讲《经济生活》第16页,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一节的课堂探究“20世纪9O年代,牛蒡这种中药的收购价曾经达到每千克15元,大的利润促使许多药农一哄而上,纷纷种植牛蒡。可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市场开始出现严重的借过于求,至2002年年底,牛蒡竟跌至每千克0.2元,致使药农急剧缩减种植面积。”时,第一个问题,学生思维很准,但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减少牛蒡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学生的思路就停留在什么时候卖掉合适的角度。而想不到关于生产结构和经济效益闯题。这时,我们可以把设计好的问题如请同学们从生产角度思考,是否能解决呢?有的学生说不生产,种别的,也有的同学说,继续生产,降低成本。那么,进一步问:不生产怎么办?生产将如何降低成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义使教学更具活力,丰富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最后,把学生讨论的结果总结作出作案,效粜很好。所以,如果把课堂探究设计成课堂讨论,需要教师对讨论问题的设计要做到:(1)有利于解决似董非董的认识。(2)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或容易片面理解的内容。(3)有利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在讨论设计时应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递进设计,层层推进,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取舍,问题不宜过多,以多元化、合理化为原则,指向要明确,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使学生求知欲望增强,讨论热烈,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课后习题的形式,发挥深入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的作用

根据此次课程改革《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程各个模块的内容标准提出的教学基本要求来看,可以说新教材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高中政治课程体系,以政治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留有空间,在保证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但是。教材总是编写在前,使用在后,所以,教材有些课堂探究的内容不免相对缺乏时代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I}l,对那些相对过时的内容,改变一下处理方式,让学生把课堂探究的材料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编成主观题或客观来处理,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三、以政治史实的形式,发挥实践的作用,突出政治的时代性

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虽然身上孩子气十足,但是,思想已经开始深沉起来,开始有了认识社会、思索人生的欲望。从思维发展来看,则是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到占优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认识水平大大提高,对客观世界、人生、社会以及经济、政治生活都有了一定的理性思考。

而由于形势的变化和政治学科的特殊性,政治教材内容和课堂探究的内容往往很快就有了新的变化,尤其是政治生活每年都有些新的提法和相关政策性等的改变,所以,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处理教材和课堂探究时要注意把握时代性,结合新的政策及观点,加入新的内容可以突显的进步性,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等。

所以,要求政治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通过对课堂探究“以新代旧”的处理,把新理念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将理想状态下的课标和教材转化为现实,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心理意识,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所以,把课堂探究的有些问题结合实践,会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政治教学的重大意义,更好的实现政治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政治课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目标,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市政排水管网科学性优化设计探讨 篇4

关键词:市政工程,排水管网,优化,设计

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建立是随着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生产的不断调整,新开发区的建立,城市道路不断修建,旧城区的改扩建等,排水系统也在迅速建立,排水管网的普及率在逐年提高。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体污染;排水体制的不确定导致雨污水合流,使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规划设计与发展建设不协调导致污水技术条件差,满足不了使用要求;排水管网建设与污水处理厂建设不配合,导致二次污染等。这些问题均制约了城市排水设施的发展。市政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主要是解决在已定平面布置方案下,排水管径、埋深及提升泵站的优化设计以及排水管网平面布置方案的优化研究。

1 市政排水管网现状

1.1 规划设计问题

当前的排水规划一般来讲,普遍比较不合理。排水规划设计要以总体规划为前提,但管网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建设完成后使用期限要长达四五十年以上,如果严格以总体规划的年限、污水量标准、居住人口密度、土地服务范围等为依据,有时很难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1.2 排水体制问题

排水体制关乎整个排水设计,当前的大部分排水体制均需改制。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混合制也是城市中常有的系统,是具有合流制的城市需要扩建排水系统时出现的。在大城市中,因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修建情况相差较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在各区域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如东莞市城区便是这样的混合制系统。东莞市位于广东省南部,是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属于珠江出海口,区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交错。原有旧城区及各镇区,居民生活污水及工矿生产废水大部分均直接排入附近河涌;而东莞南城区及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新建区,所以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上因地制宜地采用了不同的体制。在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系统,在两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流干管处设置溢流井,并设置污水厂。晴天所有污水均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白水河。雨天随着雨量的增加要有部分污水进入河道。但是,随着旧城不断改建,这种污染状况会逐步消除。南城区及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则有条件采用完全分流制系统,即雨水、污水完全分开设置管道,雨水排入邻近河渠,污水则送入污水处理厂。

2 市政排水管网优化措施

一般来讲,排水管道优化设计主要内容为:对于某一设计管段,当设计流量确定后,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管径和坡度的多种组合中,取得管材费用与敷设费用的平衡。当然这仅为在设计流量时的优化,但是在整个市政排水管网中,其优化设计措施必须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2.1 Dijkstra算法改进优化设计

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实际上就是寻找一个以污水厂为根节点的最小费用生成树,Dijkstra算法是构造最小生成树的有效方法。考虑到在排水管网优化过程中,生成树的权值随管段的流量、埋深和长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变权值Dijkstra算法。现有管网平面布局优化常采用有向图的方法,即在优化前指定网络中各边的方向(水流的方向),而管网中水流的方向在初始情况下是不确定的,生成树生长的方向可能代表了水流的反方向,因此采用无向图进行优化更符合管网最初水流方向不确定的情况。鉴于以上原因,基于无向图的变权值Dijkstra算法(改进Dijkstra算法)进行排水管网优化分析。改进Dijkstra算法考虑了最小生成树生长过程中权值的变化,在多约束条件下也可以得出最优解。该算法的实质是最小费用树的深度优先算法,又称瞎子爬山法。该算法要处理的信息量小、速度快,对于单因素、单极值的情况非常有效。

2.2 管线平面优化设计

排水管网的布置原则是既要使工程量最小,又要使水流畅通、节省能量。正确的定线是合理经济的设计管网的先决条件。定线的基本原则是:干管支管的设计尽量采用直线布局,不要拐弯:定线应尽量利用地势,使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污水厂: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管道埋深;在管道的中途尽量减少提升泵站的设置。在早期的研究中,设计方法为假定每一段管径相同,以挖方费用为优选依据,选择一初始布置方案,然后通过算法逐步进行调整,后来又引入了排水线的概念,将排水区域内与最终出水口节点相距同样可行管数的节点用一根排水线连接起来,这样把问题转化为最短路问题,可用动态规划法求解,但此方法把寻优的范围被限制,使人们在设计过程中很容易把最优方案排除。后来,人们把城市排水系统排水布置抽象为由点和线构成的决策图,从图论中寻找方法1986年发展到利用三种权值来解决问题,三种权值是各管段地面坡度的倒数;各管段的管长:各管段在满足最小覆土条件下,按最小坡度设计时的挖方量,分别对这三种权值运用最短路生成树算法求管线平面布置方案,再进行管径、埋深和提升泵站的优化设计,最后取投资费用最小的平面布置方案作为最优设计方案。

2.3 环刚度的优化选择

环刚度是塑料埋地排水管(新型管材均可认为是塑料排水管)抗外压负载能力的综合参数,为了保证塑料埋地排水管在外压负载下安全工作,环刚度的选择是设计中的关键之一。如果管材的环刚度太小,管材可能发生过大变形或出现压屈失稳破坏。反之,如果环刚度选择得太高,必然采用过大的截面惯性矩,将造成用材料太多,成本过高。外压负载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土壤重量和地面产生的静负载,以及运输车辆经过时产生的动负载。塑料埋地排水管承受负载的机理也比较复杂,因为塑料管属于柔性管。在外压负载下管材和周围的土壤(回填材料)产生管土共同作用。换句话说,是管材和周围土壤(回填材料)共同来承受外压负载。决定塑料埋地排水管铺设后能否正常工作的,负载、管材和土壤(回填)3个参数都很重要,而且相互影响。所以环刚度的选择不仅取决于外压负载的情况还取决于铺设后管道周围土壤(回填材料)的情况。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塑料埋地排水管在外压负载下是否能够安全使用的因素中,铺设情况是最主要的。如果铺设情况比较好,环刚度较低的管材也不会有很大变形;反之,如果铺设情况不好,即使用环刚度比较高的管材也可能变形过大和出现压屈失稳。要保证铺设情况良好并不是都能做到,同时也需要成本。根据一般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格。塑料埋地排水管可供选择的环刚度主妻有4kN/m2、8kN/m2两种规格。结合以往施工及设计经验,笔者建议在设计塑料埋地排水管时尽量选择较高的环刚度。直径在500mm以下塑料埋地排水管:一般选择环刚度8kN/m2,只有在地质条件好又没有运输车辆负载的采用环刚度4kN/m2;直径在500-1200mm的塑料埋地排水管:尽量选择环刚度8kN/m2,如果选择环刚度8kN/m2以下的要经过结构设计计算(变形验算,压屈失稳计算)并严格控制铺设施工的质量(管道基础、回填材料、分层夯实等);直径800mm以上的塑料埋地排水管:重要工程推荐使用环刚度较高(环刚度8kN/m2以上的)的金属增强复合缠绕管和玻璃钢夹砂管。如果使用环刚度较低(环刚度8kN/m2以下)的热塑性塑料管,务必要经过结构设计计算(变形验算,压屈失稳计算)并严格控制铺设施工的质量(管道基础、回填材料、分层夯实等)。

3 结语

市政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是当前市政工程关注的重点,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利用排水体制,在管网上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应用新型材料,才能使排水管网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郭建生,杨元明,宋天霞等.地势和地貌在排污管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29(8):87-89.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科学性设计 篇5

1工业设计定义的发展

“工业设计”最早由美国艺术家约瑟夫西奈尔于19提出,但真正的工业设计始于德国包豪斯。1959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公布了工业设计的定义,即工业设计指工业设计师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技术视觉敏感性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进行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处理等方面的设计,同时也关注产品的包装、广告、展示及市场营销。此时的工业设计定义从产品本身出发,更多的是关注产品外观上的设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设计的定义也在不断改进。1969年的定义由马尔多纳多提出,即工业设计是一种旨在确定工业产品形式属性的创造活动,从生产者和用户双方的角度解决产品的外部特征(外观)与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1,2]。定义中添加了对于生产者、用户,也就是对人的考量,开始以人为中心考虑工业设计的发展。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化为特色的知识社会迈进,,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进一步从创新的角度对工业设计给出了新的定义[3]:“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工业设计的范畴被大大的拓展,包括了对于服务和系统的创新,也使现在工业设计发展范畴十分广泛。现在的工业设计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工业设计单指产品设计,以有形产品为载体,主要指对工业产品本身的功能、外观设计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的产品工艺设计,其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和匹配性。现阶段发展的工业设计注重其实用性、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的协调统一。

2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十项原则

无论在何种行业的发展中,从业者会将如何做“好”作为长足发展的目标,而在工业设计的发展长河中,迪特拉姆斯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以及思考中总结出了好设计的十项原则。此原则的总结基于拉姆斯对于工业设计的定义、发展领域以及特点的思考。他认为:(1)好的设计是革新的;(2)好的设计是实用的;(3)好的设计是美观的;(4)好的设计使产品易于理解;(5)好的.设计是谨慎克制的;(6)好的设计是诚实的;(7)好的设计是经久永恒的;(8)好的设计是在细枝末节处也维持一致的;(9)好的设计是环保的;(10)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减少的设计。长期以来,拉姆斯的十项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工业设计所具备的实用性、艺术性以及科学性特点。由于具有科学的数据与理论支持才能使设计更加的完善,新的材料、结构的创新,不过度添加不必要的功能,在理论的支撑下考虑方方面面的设计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打磨,留存下来。

3工业设计的特点

3.1工业设计的实用性

所谓实用即指其实际应用价值,能满足其基本使用功能。同时也可以从其概念中理解,单指实用其实与物品的外观并无太大关系[4]。人类在打制第一件石器作为工具的时候,完全是“实用先于审美”、出于“劳动”、利于“生存”的实用目的[5]。虽然这些工具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却帮助他们度过了艰苦的时代。在仅满足生存的年代,还并没有所谓“美”的意识的产生。在后来的工业设计的发展中,从包豪斯开始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产品,人们把重心转移到人后,更加注重人的使用,因此得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首要要满足其实用性,勺子就要具有盛食物的作用、坐椅就要能承载人坐的功能。实用性也是工业产品区别于艺术品的一大重要特点。

3.2工业设计的艺术性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不再单一只能依赖于自然环境,人的价值观念开始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同时人们开始借用产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在满足其实用性的基础上,追求其造型、色彩、线条、音响、语言、动作等具体特征为表现元素。以天鹅椅(如图2天鹅椅)为例,天鹅椅于1958年由雅各布森所设计,作为丹麦功能主义的倡导人,雅各布森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其实用性,也运用流畅的线条创造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造型,整个椅身完全看不到笔直的线条。造型上的围合为人们带来了良好的坐的体验,温暖、柔和。工业设计的艺术性除了表现在其物的外观之外,更是设计师的设计思维的转换。工业设计师开始通过对产品的美感的考量来优化产品,不断挖掘产品形式美的内涵。用户对于产品的第一感受从对其外观的观察获取,因此对于形、色、质的艺术性的考量至关重要。

3.3工业设计的科学性

由于工业设计基于“可批量化生产”这一重要特征,因此设计师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初期创意、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产品的使用这三个环节,才能形成完备的设计系统,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周期。设计发展至今是一种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对于产品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甚至是其科学原理进行部分或整体全方位的设计的过程。这种设计是多元又复杂的。工业设计的科学性要求设计者应充分依据物与人的关系、人机工程学、市场营销学甚至价值工程学等去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矛盾,科学理论的支撑使设计更加全面、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6]。

3.4工业设计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的统一

工业设计的范畴广泛,定义所涵盖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因此单单只考虑其实用性、艺术性或创新性,都是不足以概括其全部的,要将实用性、艺术性与创新性统一进行考量。前边提到,用户对于产品的第一感受从对其外观的观察获取,好的外观能使产品更加吸引人的注意,激起人的使用欲望。而工业设计的实用性体现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外观的艺术性为产品带来用户,良好的用户体验又是在实用的生理基础之上附加了好的心理感受,因此工业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是工业设计特点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实用性体现在适坐、宜居、易用等各个方面,那么就需要科学性的支撑,人机工程学、32毫米系统等等的科学依据成为了设计者的重要参考,以利用科学的研究完成对于实用性的设计。从科学性角度而言,产品的科学性存在于一定的造型、材料、色彩之中,既然提到了造型、材料、色彩就说明科学性与艺术性又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性引导着工业设计走向更加合理、更加完善的道路,而艺术性的展现则是科学性的外化过程。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诞生,使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设计有了脚踏实地的可能,也正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才使设计师可以更加大胆的思考、创造。因此工业设计的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并不是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程序,而是同一过程中所要思考的不同方面。它们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每个方向都可以成为工业设计师很好的研究课题,但同时又不能绝对的将其分割开来。好的工业设计一定是充分考虑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的综合设计,才能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4总结与展望

工业设计发展至今,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艺术”,而是工程技术知识、人机工程学、人文社科知识、艺术美学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消费心理学等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工业设计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物,而是要为人们设计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如何简单、纯粹、美好的生活。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的十项原则在现阶段的设计中仍然具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反映着好设计对于工业设计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的阐释,但是在新时代的设计中好的设计也有其独特的阐述方式。随着工业设计的兴起,世界上逐渐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工业设计大赛以引导设计者更好的思考我们的生活究竟需要什么。从如红点奖、IF奖、G-Mark奖等世界性的大赛的评审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的工业设计要求设计师除实用、造型美观、科学严谨外,还要考虑其创新性与独特性。同时,好的设计是要有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的,不论是环保还是人文关怀都将是良好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重要原则。此外,好的设计要与文化相融合。每个设计师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不论是家庭环境还是民族地域都会对其设计产生影响,因此若能将设计与文化相关联,那么设计便具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此为基础着眼世界,才能成为好的设计[7]。在工业设计不断发展的今天,工业设计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将工业设计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统一结合在设计中,以物的设计作为载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适宜的好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满足用户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使设计成为好的设计,使生活在具有好的产品的基础上成为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凌继尧.工业设计概念的衍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4):13-15.

[3]孙启玉,蒋晓.浅析工业设计的研究领域[J].智能制造,(5):25-27.

[4]张乾封,王森,尹中华.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J].艺术设计,2014(1):93-93.

[5]李庆江.工业产品设计的艺术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140-140.

[6]戴勇.试论产品设计中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依存关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108-110.

[7]王佳,高恩泽.从北欧设计谈好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37-39.

[8]张琪.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影响因素及措施[J].工业设计,(08).

[9]董其瑶.国内工业设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初探[J].工业设计,(02).

[10]张明.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J].工业设计,2017(10).

[11]刘淑娴,彭华明,刘真,张腾飞.我国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业设计,2017(10).

[12]魏靖野,焦宏伟.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工业设计,2017(10).

[13]葛岚翔.点、线、面——艺术的起点[J].工业设计[J],2017(10).

科学性设计 篇6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有效教学 学法指导 科学性

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前沿阵地,它能清楚地反映一名教师在落实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提高语课堂教学实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学生、教材、教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唤醒学生潜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生成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我在此仅谈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强化学法指导和教学设计追求科学性两个方面的教学策略探索。

一、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强化学法指导,拥有互动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要学好英语,我深深地认识到兴趣是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师要以人为本,发至内心地爱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学困生,学习有障碍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结。我努力保护他们的尊严,赏识他们毫不害羞地大声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面对他们的些微进步,我和他们一起高兴,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老师的褒奖和鼓励下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并满怀信心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其次,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积极研究科学、适用的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我要让我的学生学会学习:一是要重视英语朗读背诵,使他们养成“用耳朵吸收,用嘴巴巩固,杜绝仅用眼睛”大声读英语的习惯;二是阅读时在脑海中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立体画面,使学生对英语语言逐渐具备形象感,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想象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发挥语言的自觉思维的作用;三是英语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力争在课堂内把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牢,当堂消化。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会学生学习。”当任教同一个班级的语文老师告诉我,学生们都说英语比语文好记、好学、好玩时,我感到无比的欣慰:我关爱着他们,他们喜欢着我,我们的关系和谐而生动。

二、教学设计追求科学性,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策略

教学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师生之间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如果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牢记优化问题设计的标准和原则(层次要清晰,有递进性;提问要设置悬念,具有挑战性;形式多样化,具有开放性),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有意识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如设计9A U5 Reading Hollywood’s all-time best — Audrey Hepburn这一课的问题,考虑到本文涉及的美国地名、人名、电影名较多,在阅读前这一阶段,我设计的问题很简单:“Where did Audrey come from?”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有关Audrwey的剧照及影视插图等进行浏览和观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经过阅读前阶段的积极思维、猜测、引导,教学步骤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阶段即阅读。在阅读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进行。“略读”阶段我设计了八个判断题(T or F)以及Audrey的出生时间、逝世时间、出生地点及她的伟大作品,使学生了解了关于Audrey一生的大事。而“扫读”阶段,学生查找特定信息时,通常需找到信息所在的段落,然后认真阅读,来了解课文细节。利用这一技巧进行阅读时,应指导学生寻找课文的有关细节,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主题有关的段落中。通过这一环节的阅读,使学生能够掌握寻找文章细节的正确阅读方式,促进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在阅读的最后阶段即阅读后阶段,我设计了首字母短文填空这一题型,这是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复述课文,经过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复述。每一个阅读阶段,我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环套一环,恰到好处地设疑,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和参与。每位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成了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

当然,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英语教师,要不断关注自身成长,教师要拥有一种终身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强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集教书、科研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师,在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和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寻找“教”和“学”的最佳契合点,从而使“教”更有效地为“学”服务,构筑理想的、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春洞 包天仁《中国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

3.郭宝仙《英语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及其对教师的启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科学性设计 篇7

1 研究市政排水管网优化设计的重要性

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是城市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产物。然而,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产建设的形式也处在不断调整的状态。具体来说, 城市道路的不断扩展、旧城区的改建以及新开发区的建设等, 都需要在原有排水管网的基础上进行新建, 这就使得市政排水管网的普及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状态。然而, 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其施工作业复杂性以及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 使其很难满足城市居民对其的应用需求。目前, 市政排水管网的应用缺陷主要体现在: 排水管网的设计不合理, 使得雨水与污水进行合流, 从而导致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 设计与实施内容不一致, 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 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 市政排水管网的建设没有实现与污水处理厂的有效配合, 致使二次污染的现象发生。上述这些问题, 都使得现有的市政排水管网设计达不到实际的使用要求。基于此, 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通过具有适用性的优化设计手段, 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作用效果[1]。

2 市政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1 缺乏系统合理的规划设计

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缺乏合理性, 是相关建设人员没有将其重视起来的原因。具体来说, 系统设计人员进行雨水流量计算时, 仅依靠简单的综合径流系数和初始汇流时间即全权代表了复杂的下垫面情况, 而不考虑由于地形地貌、各地块开发后用地形式的区别、地面建筑的不同等影响因素, 使得排水管网系统的规划设计不合理。另外, 由于设计人员往往根据现有的地块规划进行设计, 例如地块规划到2020 年, 排水管网设计就到2020 年, 而非根据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来确定系统设计年限。由于缺乏一个中长期的目标, 我们的排水系统很难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污水量的快速增加、以及可能的降雨强度的增加、未来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等情况。更不用说有一些城市的片区甚至没有进行整体的排水管网规划, 这就使得市政管网系统的走向、管径、高程等无法进行有效的衔接统一。

2. 2 系统设计标准相对落后

现阶段, 我国大多数城市对市政雨水管网的设计标准仍停留在一年一遇至三年一遇, 而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这一简单的设计标准很难满足人们对雨水排放、污水处理以及雨水利用的需求。例如, 市政道路两侧地块因迅速硬化而被利用, 这就对原有排水管网的雨水排放方式造成了影响。即地表的径流系数不断提高, 城市降雨很难快速渗透到地下, 这就导致本应是地表水的雨水积存于路面, 进而造成市政道路出现水浸街等内涝问题。尤其是在目前, 全世界面临的气候条件变差所带来的强暴雨天气, 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出行的安全性。此外, 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在进行雨水排水设计过程中, 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建设。具体来说, 没有给雨水设计出蓄存的空间、排泄的通道,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政排水管网的负荷[2]。

2. 3 没有实现排水管网设计的细化

由于市政排水管网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关建设人员只能通过尽可能的细化, 来提高系统应用的针对性。然而,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没有将细节问题重视起来。例如, 设计资料不齐, 会影响设计的参数指标计算结果; 管道坡度的控制合理性不够, 会影响管网系统的排水功能; 管线过街的预留设计效果不好, 会使其与其他管线发生不必要的冲突。由此可见, 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没有进行合理的细化设计, 将在各个应用方面影响其功能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一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可将其应用于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来进行细化设计。然而, 由于重视力度不够, 一些先进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技术内容, 并没有用于解决排水管网的设计水平低下问题[3]。

3 市政排水管网的科学性优化设计要点

3. 1 排水管网的平面设计要点

要想实现市政排水管网的科学性优化, 相关设计人员应将工程量最小、节能减排以及水流畅通作为实际布置的原则。首先, 在进行定线设计过程中, 要将系统的干管支管按照直线布局的基本原则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而且, 在设计时, 还要把排水管网所在区域的地势条件充分地利用起来, 这就可以减少管道埋深及工程造价, 避免不必要的高程提升。其次, 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 应划分合理的管道埋深范围, 在必要的时候通过管道中途提升泵站来避免大量的深埋管道, 节约综合造价。最后, 对于管网设计方案的选择, 可在假定管径相同的情况下, 以挖方建设所产生的费用作为依据。这样一来, 就能对一初始设计方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 即引入排水线的观念、动态规划法求解等。然而, 这一设计选择方式, 很容易将最优的市政排水管网设计方案排除在外。基于此, 相关建设人员可把排水管网中所有布置点形成设计决策图, 在此基础上选择出来的系统设计方案将更具使用性。

3. 2 环刚度的优化设计要点

在对市政排水管网系统进行埋地设计的过程中, 环刚度是抗外压负载的综合参数, 其决定了系统能否长期处在安全运行的状态下。因而, 环刚度的设计是保证管网系统稳定性的关键, 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其优化的设计要点在于环刚度的选择, 具体来说, 如果管道材料的环刚度太大,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材料以及成本的浪费。反之, 如果太小, 排水管道的材料就容易因变形过大或是压屈失稳等问题, 给系统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 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受外压负载的影响较为复杂, 其主要作用的是地面产生的静负载以及土壤的实际重量。具体来说, 外压负载下管道材料和管线所在土壤是呈共同的作用状态, 即共同承受系统外部的压力负载。由此可见, 环刚度的优化设计要根据敷设后, 排水管道周围的土壤情况来进行针对性设计。

3. 3 设计算法的应用要点

以污水厂的设计算法为例, 相关设计人员采用了最小费用的生成树科学技术, 将Dijkstra算法引入到市政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过程中。这样一来, 生成树技术的权值就能随着管段的埋深、流量以及长度进行不断变化。在此情况下, 设计人员就能实时获得水流在排水管网中的流动方向。而采用以往平面布局的优化设计方法, 即有向图方法, 则没有一定的应用稳定性。由此可见, 无向图的变权值Dijkstra设计算法, 真正实现了科学性的优化设计。相关研究表明, 市政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 应用该算法将具有处理信息量、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市政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是一项复杂而有序的技术内容。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网设计仍处在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状态, 对其进行科学性的优化设计, 已经成为业内研究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 在实际优化设计的过程中, 要将实现市政道路环境的协调效益、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以及服务于民的社会效益作为设计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使市政排水管网的设计发挥出施工建设的作用效果。因而, 相关建设人员应将排水管网的平面设计、环刚度的优化设计以及算法科学性的优化设计, 作为实际应用的要点。这是保证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始终保持快速稳定状态的关键, 业内人士应将其重视起来。

摘要:针对目前市政排水管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市政排水管网优化设计的重要性以及问题发生原因, 提出了进行科学性优化设计的应用要点。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市政排水管网系统,雨水利用,污水处理,工程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吴珂, 朱磊.市政排水管网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信息, 2013 (02) :390.

[2]郑凤宜, 张磊.市政排水管道改造设计思路研究[J].科技资讯, 2013 (10) :74-75.

科学性设计 篇8

一、准确把握教学质量检测的命题目标

1.命题应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教学评价分为五个方面, 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检测命题内容应紧紧围绕这五个方面, 并通过这五个方面的考查, 促进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2.命题应有助课堂教学优化。“考试”也好, “检测”也好, 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有利于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需要, 有利于课堂教学优化, 为学生成长提供宽松的、和谐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3.命题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习得”过程, 它需要较长时间的语文学科知识的积累、语文行为能力的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三者相互关联, 缺一不可。检测命题应在注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关注学生这一“习得”过程。

二、严格遵循教学质量检测的命题原则

1.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编制试题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要力避偏题、怪题、难题, 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教学质量检测的最终价值取向。

2.要坚持过程调控原则。事实证明, 坚持教学过程的调控——检测, 评价, 查漏, 补缺, 尤为重要。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编制教学检测命题, 可以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加以调控, 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

3.要坚持多元命题原则。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下, 坚持多元性命题:一是要注意命题的开放性,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不降低知识难度的情况下, 多侧面命题,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二是要注意命题的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智力潜质, 在不影响教学要求的前提下, 多梯度命题, 允许学生自主理解;三是要注意命题的创新性, 根据学生个性发展水平, 在不超越教学内容的状态下, 多角度命题, 允许学生自主取舍;四是要注意命题的趣味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不脱离学科知识领域范畴下, 允许学生自主做题。

三、科学设计教学质量检测命题方式

1.识字写字教学命题要返璞归真, 命题应侧重于常用汉字的积累与运用。

例题1:读一读古诗《画》, 把带点的字工工整整地在田字格里各写两个。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1)

远看山有色, 近看水无声。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田字格略)

例题2:把带有相同偏旁的字写到田字格里, 看谁写得多。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会写的生字盘底题)

钅 (田字格略) 饣 (田字格略)

例题3:认一认, 写一写, 把第三笔是“折”的字找出来, 写在田字格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会写的生字盘底题)

弃顿倾雾页支虎幻砖赖覆鸟饮酷贯雕崭归君融 (田字格略)

例题4: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期末会认识生字盘底题)

【简析:例题1主要考查学生的写字情况。例题2、3是在考查学生识字质量和笔画笔顺的基础上, 继续考查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例题4是通过音近字考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2.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检测命题, 一是要检测学生对字、词、句、篇、点 (标点符号) 等语文基本知识的把握;二是要检测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体验与感悟;三是要检测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

例题5:读一读, 想一想。每组两句话的意思一样吗?是, 在 () 里画上“√”;不是, 在 () 里画上“×”。 (二年级上册第24课《日记两则》)

(1) 梦见我穿上了摆在商店橱窗里的那条裙子。 ()

我梦见穿上了摆在商店橱窗里的那条裙子。

(2) 阿英妹是个苗家小姑娘, 家住贵州山区。 ()

苗家小姑娘阿英妹, 家住贵州山区。

例题6:本学期我们学了不少优美词语, 读读下面的话, 把你觉得最合适、最优美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四年级上册第一、四组“词语盘点”)

(1) 云雾山涧的 () , 绕过崎岖山路, 穿过无数小桥, 走进弯弯曲曲的小河, 最后告别秀丽的山峰汇入 () , 奔向大海。

(2) 放学后, 我回到家里。奶奶尾随其后, 摘下老花镜 () 地说:“饿了吗?我去给你拿吃的。”我 () , 溜出家门, 找同伴踢球去了。

例题7:读下面的寓言故事, 做题。

想飞的癞蛤蟆

很久很久以前, 青蛙和癞蛤蟆一样, 都不会跳跃, 只能一步一步地爬行。

一天, 青蛙对癞蛤蟆说:“老朋友, 我们这样爬实在太慢了, 如能学会跳着向前就好了。”癞蛤蟆不屑一顾地瞟了青蛙一眼说:“光跳有啥意思, 我的理想是飞到天上去。”

时间过得很快, 青蛙又见到了癞蛤蟆, 他把学到的跳跃本领给朋友表演。癞蛤蟆懒洋洋地说:“这跳跃算啥本领?飞到天上去才威风呢!”青蛙说:“那请你把你学到的本领表演给我看看。”癞蛤蟆瞪着两只圆溜溜的眼睛, 尴尬地说:“我还没有去学呢。”

(1) 找出描写癞蛤蟆看不起青蛙的两个词语。

(2) 用另外一两个词语或句子, 换写“时间过得很快”这句话。

(3) 这则寓言所反映的寓意是 () 。

A.看不起别人的人, 是不会成功的。

B.不符合实际的空想, 是没有什么用的。

C.只有老老实实地学、踏踏实实地干, 事业才能成功。

(4) 想一想, 故事还有什么发展, 接着文后续写一段话。

【简析:以上几道题的命题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情况。例题5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例题6主要考查学生对已有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例题7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字材料的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咀嚼、体悟文字。】

3.作文教学命题要紧扣生活。1~2年级为“写话”, 3~6年级为“习作”。写作就是写生活, 小学生的写作应是他们童年生活真切经历与感受的记录, 应是他们的个性体验, 若有了条条框框, 他们会无所适从, 思路闭塞。

例题8:你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其中肯定会发生过不少“第一次”。有些第一次是妙趣横生的, 有些第一次是惊心动魄的, 有些第一次是啼笑皆非的, 等等。从中选一件最让人难忘的“第一次”, 写下来。下笔时, 要注意写清楚“第一次”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例题9:半命题作文:面对___的我

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很多的事, 虽然我们的年纪还小, 但碰到的事却不少, 有成功的、失败的、困难的、荣誉的、批评的, 等等。挑一件你印象最深的、最难忘的事, 在横线上填入词语, 构成一个完整的题目后, 再习作。

【简析:以上两道习作检测命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记述与表达的能力。例题8是围绕学生难忘的“第一次”自主命题作文。例题9是半命题作文。学生习作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给学生习作创设一定的开放视野和自由空间, 从内容到形式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示,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愿, 又使他们有东西可写;二是考查学生对自己生活中记忆材料的搜索、提取、加工、整理、表达能力。】

4.口语交际命题要创设情境。口语交际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言语交流活动。它是双向的, 或者是多向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考查命题应植根于学生浓厚的生活, 要与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同步, 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例题10:下面有三种口语交际的情境, 想一想该怎样进行?

情境一:王兰兰想看姥姥姥爷了。她想利用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姥家, 她该怎么说?

情境二:陈老师病了住进了医院, 王坤准备邀同学刘倩和李琼前去看望。想一想, 他们仨的对话情境。

情境三:刘媛媛妈妈给她买了一双很漂亮的红皮鞋, 她别提多高兴了, 可是一穿小了点儿, 不过她很快到商店换了双合适的。想一想, 她和营业员是怎样交流的?

例题11:宋俊同学和张涛同学, 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都上小学三年级。其实他们就读的学校相隔不远, 是因为学习紧张还是什么的, 他们好久不见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日, 他俩在公园相见, 别提多高兴了, 于是便有了下面一场对话。想一想他俩见面的情景, 根据下面的提示, 补充他们的对话。

宋俊:_________。

张涛:我也想死你了。好不容易才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星期日。

宋俊:__________。

张涛:我也上了书法、奥数两个兴趣班, 其实我对这些一点也不感兴趣。

宋俊:________。

张涛:参加乒乓球兴趣班?我想, 我爸会同意的。

宋俊:。

张涛:那我等你电话。

【简析:以上两道命题, 例题10三个口语交际话题主要考查学生三个方面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是央求性的口语交际, 二是合作性的口语交际, 三是处事性的口语交际。例题11依据预设材料对话, 主要考查学生思维水平和口语应变能力。】

5.综合学习命题要突出创新。设计考查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试题, 应注意突出学生个性, 注意考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语文素养和其他学科知识整合水平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整体发展。

例题12:写两个标语牌。 (牌子内容如:“小鸟是我们的朋友, 请保护小鸟。”)

例题13:刘晶晶放学回家, 发现茶几上压了张纸条和100元钱。纸条上写着:“晶晶:明天是星期六, 准备接姥姥到我们家吃饭, 钱放在这儿。妈妈有事抽不开身, 你去买些菜来。妈妈留言。”买什么菜好呢?请代刘晶晶写一张购菜单。注意写清菜名、单价、数量、小计人民币, 并算一算合计需要多少钱。

例题14:2010年“六一”儿童节, 班上准备召开文艺联欢会, 每位同学必须准备一个自编自演的节目, 形式不限。想一想, 你打算出什么节目, 请写下来, 交给班委会审查。

科学性设计 篇9

一、前置作业:实践探究的自主行为

我们平时所讲的作业不应当仅仅是课后作业, 作业还涉及前置学习的作业设计以及课堂教学的当堂作业设计这两个部分。而前置作业设计比较偏向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是基于学生的前置学习而设计的导学方案,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 前置作业的设计应当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导航灯, 指引学生具体展开科学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索。

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进化《第1课消失了的恐龙》时, 笔者考虑到学生好奇心强, 生活经验较为丰富, 对于恐龙这个话题他们并不陌生, 且兴趣十足。因此, 在授课之前, 布置了一个“寻找恐龙足迹”的前置性探究活动,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课余时间, 收集恐龙的相关资料, 可以是图片、视频、书籍与相关报道等, 并对材料进行汇总整理, 作出一份汇报材料, 总结材料可以辅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在这个活动过程中, 笔者发现, 学生们的积极性较高, 但是无从下手, 因此, 笔者引导学生在探究之前, 先进行小组讨论, 推选出“探险小组长”, 并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 做好任务分配, 使得每个人都有任务, 每个人都肯参与。

在这个前置探究活动中, 学生对新授知识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 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为新授课程的开展保驾护航。值得注意的是, 在前置作业的设计中, 教师一定要结合新课的实际教学要求, 从可行性角度出发, 在学生能够自主实践、主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二、课堂作业:实践探究的当堂演练

课堂作业一般是以学生在课堂上刚刚学过或即将学习的知识而核心线索而设计, 旨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是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接近和探索, 作业的设计更应当符合这个基本要求, 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1课力在哪里》时, 笔者考虑到力对于小学生而言, 即熟悉又陌生, 在生活中他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力的存在, 但却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或形式表达出来。因此, 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橡皮泥或者揉好的面粉、弹簧、海绵, 在课堂活动时, 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研究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在这个课堂作业中, 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自己准备好的道具, 朝着不同的方向用力, 记录物体形状的变化。通过当堂的小组实践探究, 使得学生对于力这种抽象事物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 使他们对“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从而化抽象为具体, 让科学奥秘变得一目了然。

笔者以为, 当堂实践的作业形式能够强化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实验、实践动手平台。

三、课后作业:实践探究的升华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科学探究应当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方式, 更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核心渠道。可见, 科学探究必然贯穿于小学科学教学的始末, 应当时刻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展开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并让之成为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能力。

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探索宇宙《第3课看星座》这课时, 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的星座与奥秘无穷的星空, 因此,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利用古巴比伦、古雅典与罗巴关于星座的神话传说, 营造神秘气氛,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 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建立“我们的星座”图, 引导学生借助科学, 正确地找到一些有代表性的星星或星座, 以此为基础建立属于小组的星座图, 并依靠神话传说, 对本小组的星座图作出讲解。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有意识地将神话传说与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神话渲染星座的神秘色彩, 激发学生探究与实践的好奇心, 以科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引导学生用科学技术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去挖掘星座的内在美, 让孩子们在课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 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掌握观测星座的科学技巧。

科学性设计 篇10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科学性,艺术性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平面广告设计应具备相应的艺术审美性以及合理性,需采用科学化的方法开展广告平面设计,从而让广告脱离所谓的纯艺术追求,逐渐发展为一定的宣传手段1。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广告在表现手段方面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完善,使其更具科学性。实质上,平面广告的设计人员不需要将自己的设计工作认为是完全性质的艺术行为,应在广告战略的合理指导性,运用更加形象直观的语言来传达信息,做到设计的科学化。

一、平面广告设计的科学性分析

(一)坚持广告策划的原则

从某种程度上讲,广告设计以及艺术创作是存在差异的,不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意愿来表达情感,而是应在广告策略与要求的指导之下,通过相应的设计技法来达到广告目标2。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相关设计人员是会面对大量无法预测问题的,包括消费者需求、图形要求以及色彩要求等。针对这一系列的未知因素,做到设计工作的针对性是所有平面广告设计工作者的基本目标。

(二)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

目前,大量新形式、新工艺以及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平面广告设计当中,从而使平面广告设计工作由手工描绘为主日益转化为新技术应用为主,致力于提升设计效率,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因摄像机以及照像机等的高速发展,专业化的暗房技术获得日益创新,进一步使摄影技术逐渐进入到了平面广告设计领域中,平面广告设计以及摄影技术的结合,可以为广告开辟新的视觉化表现形式。具体来说,摄影能够不拘于时间限制与空间限制,借助摄影技术更加充分地对广告内容进行合理化表达,实现真实性、新鲜性与奇特性的统一,让广告更加富有表现力3。此外,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平面设计软件问世,模拟颜料技术与画笔可以在平面广告设计工作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为其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二、平面广告设计的艺术性分析

(一)坚持美学理论指导

广告在传播相关信息的同时还应具有传播美、宣传美的作用。广告设计者在广告设计中要抛弃单纯地表现产品的做法,而要把产品宣传寓于形象艺术,这是现在广告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设计者必须根据商品或劳务的特点,运用艺术技巧,塑造出鲜明生动、绚丽多彩的形象,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美感4。人物形象不但要形象美,而且应有正直、善良、高尚的内在美,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缺乏形象美、意境美便不能打动受众,无法唤起受众的情感。

(二)合理运用艺术手段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有效运用画面美,可以突出商品的特点,进而制造良好气氛,从根本上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美感,满足其审美情趣,更好接受经济化信息。具体来说,平面广告设计需凭借艺术手段,把抽象化的广告主题进行形象化,然后将各种各样的广告要素进行合理化配置组合,促使其产生相应的艺术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强平面广告的针对性以及可信性,刺激购买欲望。

(三)遵循真实性原则

平面广告设计在宣传层面需遵循一定的真实性原则,由于广告在宣传工具的时候,其主要职能是进行推销宣传,内容的真实程度需经得起消费者以及实践的检验,真实性原则会对产品信誉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真实性属于广告创意的基础性要求,同时也只有借助真实表现商品个性与特点才可以让目标受众更好地接受它,达到广告宣传效果。这种真实尽管是源自于日常生活的,但是通常情况下它会比生活原型更加具有典型性与理想性。

三、平面广告设计中科学性以及艺术性的统一

平面广告设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互融合的设计活动,在平面广告设计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好科学性特点与艺术性特点。具体来说,为实现广告根本目的,相关设计人员应遵循相关的广告设计原则,紧抓广告产品特色,然后用简明扼要地语言表达形式向消费者传递信息5。与此同时,平面广告设计期间,相关人员要重视其艺术性,要实施一定程度上的艺术性加工,从而最大限度展现出产品自身的优势,更好吸引大众眼球。因此,平面广告在艺术设计方面应尊重广告产品上的原型平面广告设计,不可以凭空想象,需要对原型进行有效刻画,可以使消费者把艺术化的产品设计以及真实化的广告设计进行相互关联,从而避免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是不知广告所云的感觉6。此外,平面广告设计应凭借一定程度上的艺术性加工,让广告产品特色更好彰显,使平面广告设计工作不仅是对相关产品内容的深刻描述,而更应该打动人心,发挥平面广告设计的真实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发展已经大大充实了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段,从而也使得平面广告设计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讲,平面广告设计所要传达的对象是人,是凭借艺术手段,并按照规范化的美学规律开展创作的。作为一名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大多情况下会更加倾向于将自己的工作作为艺术家行为。确切地说,平面广告设计工作应该在相应的广告战略指导之下,运用直观化的视觉语言对经济信息进行合理化传达,营销是其最终目的。所以,我们难以将平面广告设计作为一门单纯意义上的艺术,只能说它更加倾向于艺术性。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以将平面广告设计等同于艺术创作,其是艺术性与科学性两者兼有的。

注释

11.沈慧,沈斌.平面公益广告与大学美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01:215-218.

22.吴素欢.探析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才智,2015,21:268.

33.陈远鑫,李雪梅.广告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77.

44.葛在波.对广告传播中“二律背反”现象的美学思考[J].美与时代(上),2014,05:9-13.

55.王琪.论平面广告设计独特的艺术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3,04:94.

科学性设计 篇11

【关键词】生物课堂 问题设计 初中生物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何谓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科学就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有利于事物朝向有利方向发展的东西。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就是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认知,从而达到理解并灵活运用的目的。

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概念上来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通过在课上讲授知识使得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达到认知与能力,过程与理论,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综合协调发展的效果。通俗的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在课业上有新的理解、有进一步的提高和进步。

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体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点最核心的一点是观察学生如何从“无”到“有”,由量变产生质变,从不会到接受再到贯通的过程。

二、初中生物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

初中生物主要学习生物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植物的组成部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花的结构、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植物的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以及人类的生长发育、器官组成等。

三、农村生物课堂与城市课堂的区别及优势

根据上文提到的初中课堂的主要学习内容我们不免看出,生物的学习不同于陶冶情操的语文、要求计算和理解的数学,生物的学习是在贴近自然的基础上对于大自然的理解和做出概念的学科。越是贴近自然越是便于生物的学习。农村学生家庭大多以务农为主要收入,许多家庭还兼职养殖业,甚至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还要跟随家长到田间地头参加农业活动、在茶余饭后喂养鸡鸭猪鹅。这就使得农村学生更加熟悉各种动物和植物,对于它们的形态、体貌、性状更加熟悉。这就大大有利于生物的学习。

例如:当学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时同学们就会很快想到很多被子植物,玉米、小麦、水稻、豌豆等诸多农作物都是被子植物,他们常年与这些植物打交道,就能够在老师讲述完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概念后很快的将这些绿色开花植物与松柏等裸子植物区别开来。

根据这些特征,教育工作者们应努力做好农村生物课堂的教学设计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生物问题,以提高学生生物成绩。

四、农村初中生物课堂的问题设计举例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首先我们知道,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即水、光、温度和空气;非生物因素则包括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以及合作关系等。

在设计该章节问题时,我们可以先让同学们列举影响农作物生存的因素。我想大多数接触过农业生产的学生都会列举出水、肥料、病虫害、光照、天气状况、土壤状况等常见原因。在提问多个同学听取不同意见后再带领学生进行问题总结。水、肥料、天气状况和土壤原因我们可以把它归类为“非生物因素”,总结为“水、光、温度”在为学生补充上空气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影响),而病虫害的发生则归结为“生物因素”这是影响农作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由于害虫对农作物有捕食关系,所以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再有同学们都知道大树下种植的农作物往往颗粒无收,这便是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大豆和根瘤菌则是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

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顾名思义就是有脊椎骨的动物,而无脊椎动物就是无脊椎骨的动物。农村孩子接触大量的动物,一说到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举例大家就会踊跃发言。猪、鸡鸭鹅、青蛙、老鼠、蛇等都属于脊椎动物;而蝗虫、蚯蚓、蟑螂、蚊子等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再对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举例进行归类可以得出——昆虫类基本属于无脊椎动物类,而哺乳动物、两栖类动物大多都是脊椎动物,这样不仅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还复习了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

五、农村初中生物课堂的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以上问题设计全面生动、贴近学生生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理解并记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问题,达到了课堂知识从“无”到“有”,由量变产生质变,从不会到接受再到贯通的要求,切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2] 许高厚. 课堂教学技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9.

[3] 李志厚. 通过有效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Z]. 教育导刊,2004(9).

[4] 王方林. 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Z].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5] 王雪梅.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14.

以设计的科学性支撑思品有效教学 篇12

关键词:初中思品,教学设计,分析研究

初中思品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职责, 每一位教师都应当高度重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在有效设计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笔者认为, 思品教学设计应当在教学信息拓展、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以及拓展教学空间等方面综合能力。

一、思品教学设计应当拓展视野搜集教学信息

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作为基础, 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不再枯燥, 更加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些教学信息从何而来?拼造肯定不行, 通过网络手段搜集相关信息, 经过筛选整理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路径。笔者在这一方面开展了一些尝试, 例如在《生命只有一次》教学中,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珍惜生命的强烈意识, 从网络中搜集了不同类型的素材, 有与病魔顽强斗争的, 有身残志坚不放弃生命的正面典型案例, 也有麻痹大意酿成惨祸的负面案例, 特别是溺水、触电、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案例, 对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思想震撼, 既让学生明白生命是可贵的, 同时也明白生命是脆弱的, 每一个人都应当珍惜生命, 远离危险。

二、思品教学设计应当立足生活提高针对效果

思品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特别是联系他们的思想状况、身心特点, 才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效果。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 例如在《让人三尺又何妨》教学中,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在青春期存在着好斗逞强这样的心态, 与他人常因一点点小事而争执不下, 甚至出现拳脚相加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之间缺乏宽容包容之心, 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白, 人与人之间能够相聚在一起学习生活是一种缘分, 要珍惜这样的缘分,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多沟通多交流, 消除隔阂, 提高融洽相处的效果。其次, 笔者还向学生出示了一些负面案例, 例如某技校两名学生因为食堂排队问题大打出手, 导致一人重伤的惨剧, 从这些负面案例身上教育学生一定要懂得克制, 懂得谦让, 懂得包容, 学会如何与人相处。通过课堂的循循善诱, 学生对相处的艺术对包容谦让的态度, 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思品教学设计应当创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一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思品教学体现更为突出。教师需要通过思想的启发引领和引导,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良好的氛围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及增强教育成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思品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浓厚氛围的设计与创设。例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中, 笔者没有直接进行平铺直叙的教学设计, 而是将教学活动设计为个人展示过程, 要求每一位学生走上讲台, 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自己的优点长处。有的学生作文写得好, 有的学生书法好, 有的学生手工做得好等等。无论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滞后的学生, 他们都有一些别人不曾拥有的长处, 在这样的教学设计引领下, 每一位学生都上台展示了自己的长处, 将自己最闪光的一面展示在其他同学面前。笔者接下来进行引导学生分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 让每一位学生明白成才的路有千万条,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一样, 表现的内容不一样而已。这对哪些学习成绩滞后的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促进作用, 帮助他们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 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思品教学设计应当倡导自主培养综合能力

思品教学设计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启发引导, 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 自己总结梳理答案。例如在《要“鱼”还是要“渔”》一课教学设计中, 笔者将教学活动设计为探究过程,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方法和成果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 哪些方面的方法不够科学;接下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经验技巧。这样的教学设计采取层层深入引导探究的方法, 跳出了鱼还是渔的讨论范畴, 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让他们明白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掌握正确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研究交流能力, 对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思品教学设计应当兼顾课外拓展教学空间

思品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 更要重视向课外的拓展延伸。教师在教学设计中, 要统筹考虑课前课堂课后之间的联动关系, 在内容的设计、目标的落实、手段的运用、资源的整合方面充分兼顾到课外教学空间。例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教学设计中, 笔者专门突出了课外实践活动, 将其作为最后一个环节, 要求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寻找改革开放的影子, 通过家庭生活的变化、周围条件的变化, 以及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比, 充分感悟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 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受到正确的思想引领, 提高了思想教育效果。思品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体现有效引领, 必须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开展, 而且要重视课外资源的整合,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探究活动, 让学生自己组织, 自己研究, 自己总结, 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这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思品教学的科学有效开展离不开巧妙周密的教学设计, 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思品教学设计的研究, 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整合各类资源优化教学流程, 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南京.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的教学质量[J].群文天地, 2011 (12)

上一篇:绿化建设与管理下一篇:黄河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