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科学化论文

2024-05-24

党建科学化论文(精选12篇)

党建科学化论文 篇1

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建立适应新形势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机制,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基层党组织中“两新”组织覆盖面需要拓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也随之出现。“两新”组织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扩大就业, 维护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两新”组织党员比例少, 党组织组建率低, 发展还比较缓慢, 覆盖面不够广泛。此外, 党员人数少, 流动性强, 又由于个别党员不愿意把组织关系转到“两新”组织, 使相当数量的“两新”组织不具备建立基层组织的条件, 即使具备条件, 往往因为不重视或没有合适的负责人人选, 而迟迟不能建立基层组织。“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还相对滞后, 隶属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存在分散管理甚至无人管理的情况, 与机关、企事业、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比, 基础薄弱, 覆盖面小, 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

2. 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结构需要完善

目前, 基层党组织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及素质结构普遍不尽合理。基层党员干部科技文化水平低, 工作能力不强, 没有形成年龄梯队, 老化现象严重, 影响到科学贯彻党的主张,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机关基层党务工作干部仍然存在党政双肩挑的现象, 结果在工作中“以政代党”, 或者注重了行政职能的发挥却忽视了党务工作, 削弱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效果。有些单位即使有党务专职干部也是从行政一线退下来的, 他们有到站和养老的思想, 工作动力不足。因此, 完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就成为当务之急。

3. 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需要丰富

基层党建工作应当有自己的特色, 动脑筋、想办法, 使基层党建工作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亲切自然, 达到党性力量和感染力量的统一。

4. 基层党组织各项功能发挥不够显著

目前, 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规定动作, 上情下达, 疲于应付, 没有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各项功能, 缺乏“自选动作”, 缺乏“份内”和“份外”工作的科学化。基层党组织要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帮助党员群众化解矛盾。贵州“瓮安事件”的教训提示我们: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 基层党的群众工作越要加强;社会矛盾越突出, 越要求基层党组织以过硬的领导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式, 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对策

1. 扩大基层组织建设覆盖面, 增强其工作实效性

扩大基层组织建设覆盖面, 做到科学布局, 减少行业性、地区性差异, 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各领域、多方面的有效覆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两新”组织中从业人员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都是我们党重要的阶级基础。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积极探索对“两新”组织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真正做到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团结包括新社会阶层广大人员在内的一切力量, 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 增强党的工作的实效性。

2. 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班子队伍, 提高其领导的科学性

基层党支部是党教育、管理党员, 完成党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组织者和落实者, 选好配强基层组织负责人及班子成员, 提高其综合素质及领导能力, 至关重要。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如何、工作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支能做事、做好事的基层支部班子, 没有一支工作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支部队伍, 没有能够精诚团结、善于协作的支部干部, 基层党建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 也是不可能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

3. 丰富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 实现其方法的科学性和多元性

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创设多样化工作载体及有效途径, 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渗透性和影响力, 增强基层组织内在生机与创新能力, 有效地开展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基层支部干部要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从而有效地团结群众、引导群众, 构建和谐社会。提倡基层支部利用新技术手段丰富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

4. 构建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 实现其统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针对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统筹城乡基层组织在数量、结构等方面的合理比例, 实现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最终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因地制宜, 实行城乡统筹、乡村统筹, 达到基层组织格局的合理、规范、科学、高效, 为党建工作注入时代的活力, 开辟基层党建合理布局、统筹发展的崭新局面, 这对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5. 开发基层党组织的新功能, 促使其作用科学发挥

现阶段, 基层党建工作要想创造活力, 必须改变传统功能, 发挥基层党的作用的有效性, 这是基层党建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功能应着眼于把以人为本作为宗旨, 把服务党员和人民群众作为重要职责, 时刻把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使党员和群众信任党组织, 依靠党组织, 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基层组织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 多做创造性的工作, 开发新功能。

总之,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直接关系到新时期整个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 直接关系到党能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先进性。因此, 我们应该从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管理、注重科学等方面扎实抓好党组织建设这一基础工程, 充分发挥党组织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

党建科学化论文 篇2

胡锦涛“七一”讲话用很长篇幅就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五个坚持”。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党建的科学化?

我们知道,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相对应的就是党的执政建设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显然,科学化排在党的执政建设第一位。

总结我党科学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毛泽东时代最主要的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保持我党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最显著标志。在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解释和总结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规律?除了我们必须坚持的党的优良传统外,还有哪些是决定执政党兴衰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人才”问题、“腐败”问题、“制度”问题。一个执政党能不能“任人唯贤、广纳人才”、把最优秀的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才俊吸收入党并在党的各级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是决定一个执政党能否实现可持续执政和长治久安的关键。而预防和遏制权力腐败和乱用,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的又一个严峻考验。过去对腐败问题经常用“生死存亡”表述,体现了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清醒的。权力腐败,党性不容、国法不容、人民不容。党的执政和政府的公信力不仅与执政能力有关,更与廉洁公正有关。贪赃枉法、偏私不公的执政、执法、司法,绝不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信任。而制度建设是我们党吸取“十年内乱”带来的沉痛教训得出的必然结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哪一方面都离不开制度建设。只有把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才能使这些经验和做法成为可持久坚持并在完善中不断发生效用的制度机制。

2.怎样理解党建科学化与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党的执政科学化的经验阐释和优先强调,并不意味着党的执政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是可有可无、可容可缓的事情。党的执政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不仅是党的执政信仰的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更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落实。以民主的方式执政和以法治的方式执政,不仅是市场经济建设对党的执政理念和能力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已经被我国各地实践反复证明的党实现有效执政的最佳方式。民主的执政不仅在理念上体现为人民执政和依靠人民执政,实际上还具体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人能否自觉并熟练运用现行的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等制度,并把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组织动员起来,在科学发展和维护稳定、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权和民主权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组织和人民参与的功能和作用。真正做到人民的事情人民办,人民的事情靠人民。法治的执政就是把党的执政行为纳入到法治规范和监督的制度框架内,不仅使党的执政行为在宪法和法治的范围内活动,更要使党的执政行为自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依法监督”,把党的执政行为实实在在地纳入到法治规范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实现党的执政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以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陈红太作答)

3.怎样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有科学内涵和明确要求的,即“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石破天惊的论断,冲破了把市场和资本主义划等号的传统思维定式,为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模式扫清了思想障碍。这是以思想解放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生动例证。

解放思想的标准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依为命,解放思想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途径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标准和根据。大跃进时期丢掉实事求是去搞“思想解放”,曾闹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笑话。现实中一些盲闯蛮干包括突击性开发、为招商引资而搞的“政策优惠大战”、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高指标以及各种短期行为等等,是对实事求是的背离、对解放思想的歪曲,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劳民伤财。

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落实党的宗旨,促进发展、造福人民。新阶段呼唤新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如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据报道,有的城市发展中出现一种“强拆论”,认为“没有强拆就没有中国的城市化”,“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在这个奇谈怪论支配下,个别官员把行政法规当作发展的羁绊,甚至鼓吹为拆迁而“良性违法”,有的酿成命案。其实,在城市发展中,人民生活的提高,幸福、尊严和各种权益的实现,远比工程进度和城市面貌改变更重要,前者不仅是发展的目的,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动力。“强拆论”实质是把发展同人民利益对立起来,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亵渎,因而绝不是什么思想解放,而是思想的倒退和混乱。

(以上由北京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姚桓作答)

4.为什么说“执政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我们党经过漫长的革命,付出了无数的牺牲,才成为在全国执政的党。据统计,从1921年7月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在民主革命中牺牲的有名可查的党员达370多万。正是因为取得了执政的地位,党才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也应该看到,执政对我们党也意味着是一种严峻考验。因为执政,就存在权力的诱惑。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容易造成腐败,使党反腐败难度加大;因为执政,容易形成官僚主义、文牍主义、等级主义;因为执政,民众要求高,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因为执政,容易陷入事务主义,导致党政不分,难以做到党要管党。从中外历史来看,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的王朝更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历代王朝都没有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苏联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共产党没有经受住执政的考验。

5.怎样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挑战?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但是,改革开放也给我们党带来了诸多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以往未曾遇到的新情况,党员队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冲击着党的执政基础;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选择多样;就业方式多样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人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导致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物质利益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群众自主性增强,对党的依赖减弱。这些新情况使得传统比较有效的党建办法受到挑战。

6.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考验具体有哪些?

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市场经济可以强化人们的功利性,使人们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市场经济强化成本意识,增强了党建活动的物质约束,党建需要成本,需要资本的支持;市场交换原则延伸到党内,易致权力市场化。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产生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原则,渗透到党员的心理行为之中,进入党内运行机制,与党性原则发生一定的矛盾,造成党员心理上的强烈反差。这种反差具体表现为: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冲突;商品经济追求利润的冲动与党性要求以人民利益为第一的冲突;等等。

7.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哪些新情况、新考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充分享受到走向世界的好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外部的资源、市场、技术和人才,促进了我国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党越来越面临着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种外部环境的考验更加严峻,这从国际舆论中出现的“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可管窥一斑。现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所有这些外部环境的考验,对我国发展和党的执政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必须正确应对。

8.如何有效应对“四大考验”,跳出历史“周期率”?

面临“四大考验”,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党必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在党的建设面前,每个党员都是主人,而不是“看客”。只有全体党员都担负起党的建设的重任,我们党才能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化危机为转机,才能永葆青春活力,跳出历史“周期率”。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直机关工委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中找准定位,创新思路、拓展载体,努力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打造机关党建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惠州特色的机关党建工作新路子,为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促进惠州文明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做法:

第一,强化“主业”意识,将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市直机关工委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做好保障,紧贴业务工作提供服务。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三个走在前面”排头兵实践、“机关作风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年”、“狠抓工作落实年”、“机关服务基层年”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机关干部围绕本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件大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深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连续9年在市直单位开展“万众评公务”活动,把作风建设列入测评指标范围,开通了“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惠州市机关作风建设网” 和“惠民在线”论坛,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编印了《公务礼仪手册》,开展了“讲文明,懂礼仪”系列活动,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较强感召力、影响力的作风建设品牌,促进了机关行政效能提速、服务质量提高、队伍形象提升。惠州市政府效率曾被世界银行评为全国第一。

第二,强化“前头”意识,将创先争优、当好表率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关键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机关党建工作要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头”。惠州市直机关工委坚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每两年举行一次“创先争优”表彰活动的制度,在市直机关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先后开展了“四个百佳”、“群众满意机关”、“群众满意窗口”、机关服务基层“标兵科室”等评选活动,举行“创先争优”表彰活动12次,共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443个(次),优秀共产党员1624名(次),优秀党务工作者481名(次)。市直机关工委先后多次在全省机关党建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第三,强化“作为”意识,将立足创新、打造品牌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时代要求。“有为才有位”。市直机关工委一直秉承这一理念,创新思路,引入了品牌建设理念,着力在打造“主题年”实践品牌、学习品牌、服务品牌、文化品牌、人文关怀品牌等机关党建品牌上下功夫,开办了“西湖大讲坛”,成立机关文化协会、机关合唱团、机关书画院,举办了市直机关首届文化艺术节。其中,机关合唱团是广东省第一个地市级机关合唱团,承办了珠三角城市新春合唱音乐会,参加了广东省第九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总决赛和第十届中国合唱节暨第二届星海国际合唱节,分别获得银奖。市直机关工委还努力打造“惠民服务”的品牌。在“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组建了20支机关惠民服务队,4年来开展服务活动2000多次,服务群众100多万人(次);在“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中,联合惠州移动公司推出了“惠民邮箱”项目,为市民免费提供各类信息,目前已有近100万惠州市民开通使用。

第四,强化“合力”意识,将科学统筹、整合资源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市委对机关党建高度重视,为强化市直机关工委的统筹协调能力,20年来一直坚持由市委常委、秘书长兼任市直机关工委书记,这在广东省地级市机关工委中是独一无二的领导体制。市直机关工委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党建工作网络,完善体制机制,整合机关资源,协调好机关党建的各种内在关系,把机关党的各项建设一起抓,统筹经常性工作与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建设和谐机关,制定了《关于畅通机关干部职工诉求渠道的意见》,设立市直机关党内关爱帮扶基金,努力使机关党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毛主席曾说过:“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就是要结合机关特点实际,不断探索和把握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弘扬科学精神、完善科学制度,不断提高机关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重视教育,创新载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摆正位置,切实增强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感。要重视教育,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划清“四个重大是非界限”,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重要会议精神,把学习政治理论同学习哲学、经济、科技、法律、历史、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改善其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开阔世界眼光,切实增强其执政本领和管理能力;在认真贯彻落实原有良好学习制度基础上,要不断创新载体,通过建立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知识竞赛”、“党员读书日”、“机关讲坛”、“演讲比赛”、“网络交流”、“专家授课”、“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营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良好氛围。

立足全局,围绕中心,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良性互动。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要跳出原有工作框架,把机关党建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大局中来谋划和开展。同时,要践行“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理念,把握机关党建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处理好党建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关系,合理安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健全制度,严格落实,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制度建设是机关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机制,建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的运行机制。健全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形成部门主要领导带头抓党建、机关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基层党组织狠抓落实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将党建考核结果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中。完善机关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党建联系会议制度,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制度,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党员思想状况定期分析制度、党员间谈心谈话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党内结对帮扶制度。健全完善机关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健全廉洁从政教育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我党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使命,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和创新精神完善自己而提出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作为把守出入境检验检疫质量关的检验检疫机构,必须准确把握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保证机关党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从而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的重要性

检验检疫机关党建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经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明显转变,执行力、创新力明显提高,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但不可否认,我们还存在着党建工作理念和思路比较传统,方式和方法比较陈旧等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弱化了党建工作在检验检疫各项工作中的地位,影响了机关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应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努力做到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绩效党建”的意义就在于用新的管理思维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关党建作用。“绩效党建”有利于增强机关党组织、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效益、效率、效能意识,降低党建成本,激发党建活力,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贯彻落实全国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强调的“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更好地促进机关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务实有效的工作成果赢得群众的支持、理解和信赖,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

二、建立机关党建工作绩效考评机制的步骤

科学有效的党建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是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证。

一是明确考核目标,健全工作机制。按照《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中提出的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和群众反映好的“五好”要求,认真制定机关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党建文化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党建信息调研、党建成果创新等方面的工作目标;通过落实党建工作目标,建立健全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二是合理量化指标,及时整改落实。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制定目标督查、绩效考核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切实增强机关党建工作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全面、实事求是地反馈给被检查部门,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落实整改。

三是定期考核表彰,营造良好氛围。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逐步建立业绩与荣誉、贡献与奖励相一致的激励机制;把绩效考核、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定期考核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打造“绩效党建”品牌的有效途径

一是强化党员干部执政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机关党建全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倡导民主、法治、公正、服务、绩效、廉洁、创新等执政理念,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锐意开拓进取;增强公仆意识,坚持权为民所用;增强节俭意识,始终艰苦奋斗;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做到廉政勤政;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使广大党员干部以只争朝夕、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夯实机关党建工作基础。近年来,苏州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行支部建在科室上、部门主要负责人兼任党支部书记的组织模式,实行“一岗双责”;加强科室负责人和党组织负责人的队伍建设,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建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为载体,积极开展“四心五珍惜”、“心存感恩,共建和谐检验检疫”等主题教育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日活动擂台赛”等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示范成果,研发一批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标准。同时,采取进修、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党员学习、研究、结合、执行、创新、协调、沟通、写作等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高素质检验检疫队伍,使各项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苏州检验检疫局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质检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质检总局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江苏省文明行业”、“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多项殊荣;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和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先后到苏州检验检疫局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三是实现机关党建规范化管理。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工作格局;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各项制度,把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不断赋予制度新的内涵,使制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并加强督促检查,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四、关于“绩效党建”的几点思考

“绩效党建”是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有益尝试,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的有效实践,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作为“绩效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抓党建从业务工作着眼,抓业务工作从党建工作入手,使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做到相融互动,积极打造党建工作与检验检疫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的“绩效党建”品牌,使党建工作渗透到检验检疫全过程,化被动应付为主动谋划,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具有实效性,做到与中心工作对路、合拍。

二是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绩效党建”的动力源泉。开展党建活动应充分尊重党员的个人意愿,把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与党员队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启动内力、提升素质、发挥作用,切实调动全员参与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通过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发挥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不断促进机关党建创新发展。

三是把提高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作为“绩效党建”的关键环节。要选优配强党务工作者,特别是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选拔到党务工作岗位;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养和交流,健全党务工作者上岗培训、定期轮训制度,从根本上夯实“绩效党建”的组织基础和能力支撑。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检察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检察工作要更加注重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检察工作和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特别是党建工作是整个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检察机关履行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经济建设的职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检察机关党的建设与履行检察职能的关系既不是替代关系,也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服从”、“服务”的关系。党建工作只有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检察工作的中心,充分体现检察机关特色,才能为全面、正确、充分地履行检察职能起到保障作用,以实现更好地为全党大局服务的目的。

一、在检察机关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从检察机关自身来看,加强党建工作是检察机关更好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根本职责的重要保障。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开展各项法律监督活动,全力维护法律权威,从而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在这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发挥每一名检察干警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党员干警。因此,检察机关要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肩负起维护公平正义的重任,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发挥党组织的积极作用,以更严密的组织体系,更有效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把各党支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与每一名干警的了解和沟通,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保障。

二、当前检察机关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检察机关本身对业务上面有在着比较高的要求,需要每一位干警能够准确地运用法律,从而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往往容易在平时工作中重视业务学习而忽视政治学习。具体表现为对党建工作缺乏科学安排,党员的学习热情不高,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只是简单的满足于对上级宣传部门安排的学习计划的组织实施,对结合本单位实际,抓党员思想建设、抓党建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不够。同时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方法单一,套路不多,很难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政治学习的空气不浓。由于对理论学习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导致一些同志思想空虚,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不强,基础不实,缺乏创新精神,作用发挥不明显。由于检察机关干警自身年龄结构不平衡等原因的限制,在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不强,吸引力偏弱的问题,使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性,从而制约和影响机关党的建设。我们知道一个党支部的发展不仅需要长期以来优秀经验的积累和运用,更需要有创新意识的支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以及自身状况都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创新上大胆实践,力争发挥每一位党员干警的能动性,使党建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加强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方法、途径

1、提高认识,把机关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机关党的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涉及到能否保证整个机关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涉及到能否保证机关党员干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政治斗争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胜利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因此,要把机关党建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结合本部门实际去研究、去把握。因此,本单位党组织要加强对部门各党支部的领导和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加强业务领导的同时,抓好干警的思想动态,切实使干警意识到参与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2、重视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重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机关学习中心组要带好头,机关政治学习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通过学习教育,使机关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身体力行地实践好“三个代表”。同时要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改进学习方法,增强教育实效,一是围绕中心抓重点,精心编制学习计划。对全年的政治教育要作通盘考虑,保证政治教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每月的学习内容要作具体安排,分步细化便于实施。二是力求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要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单位的实际在教育方式上积极创新。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类型的党员情况,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要尽可能开展多种多样的开放式教育,采取专题辅导、形式报告、电化教学、座谈交流、短期培训、参观访问等方式。三是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经常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教育。要善于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党员干部。同时,利用重大典型案例及本地区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警示教育。

3、健全机制,夯实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

要切实加强机关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配强专职党务干部。把那些素质高、能力强、思路清、作风正、德才兼备的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干部选配到机关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注重安排素质较全面的业务骨干担任党内职务,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务工作岗位上的作用。要善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认识、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科学性和超前性,使机关党建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机关党建工作要健全管理机制,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是坚持两位一体、实行“双向目标考核”。党组党委要把机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定,任务同下,工作同步,考核同行,统一纳入管理。二是抓好两个结合,实行“双目标管理”。机关党组织要按照党组党委的整体布局,制定和完善《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细则》和《党员目标管理细则》,对支部和党员实行双目标管理,重点要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大内容,进行逐项逐条细化。三是研究可行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为保证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能够按时参加组织活动,可实行党组织生活“预告制”、“公示制”和“奖惩制”。

4、丰富活动,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工作的作用。

首先,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干部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业务工作中去,做到群众最关心、最容易产生思想问题和矛盾的环节中去。要统一思想认识,通过有效工作积极消除隐患,理顺情绪,排忧解难,凝聚人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及时掌握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思想状况,总结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新经验。其次,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转变机关作风。机关党组织一定要从“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思想上筑起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防线,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配偶子女关。要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落实中纪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要加强党内监督,切实做到领导干部走到哪里,权力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落实到哪里。要继续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再次,要开展群众满意活动,树立机关良好形象。机关党组织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为标准,大力组织开展各项党建工作活动,激励机关党员干部努力为党和人民积极工作,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办事质量,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5、联系实际,找准检察业务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

一要在做好党员思想政治工作上找准结合点。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检察机关党组织要切实抓好干警理论学习,坚持和强化党总支和支部成员抓学习制度,把理论学习摆到突出位置,采取各种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拓宽理论学习的渠道,提高学习效果;还要认真做好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党员干部理直气壮讲正气,旗帜鲜明扶正气,以身作则树正气,端正执法思想,讲思想统一,讲同心协力,讲爱岗敬业,讲遵纪守法,讲无私奉献,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二要在完成业务工作任务上找准结合点。检察机关的业务工作是按照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权和检察职能,增强监督力度,多办案、办好案。机关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参与业务工作,把业务工作重点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把业务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配合院领导和局科室负责同志,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积极投身于履行检察职能的主战场。要把检察业务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中心内容,教育党员干警正确理解和处理坚持党委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关系,办案和“争创”活动的关系,办案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执行实体法与执行程序法的关系,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民、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为了社会稳定,为了经济发展,为了惩治腐败,为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狠抓办案,把法律监督和各项检察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三要在履行监督职责中找准结合点。反腐败斗争不仅关系全党工作大局,而且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检察机关是反腐败斗争的前沿阵地,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做到旗帜鲜明,态度坚定,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遏制腐败现象。党组织必须认真行使监督职能,完善监督机制,切实抓好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严格自律、防微杜渐,在政治上做个坚定的人,经济上做个清白的人,作风上做个正派的人,用自己的榜样作用、人格力量去带动和影响他人。

四要在各项公益活动和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上找结合点。我院已被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院”、“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并确立了争创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这一新的目标,因此党组织要以机关党建工作为中心,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党建活动。可以面向社会开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有益于人民群众、有影响的公益活动,如扶贫、助学、爱心献功臣、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使党员和积极分子受到教育,向社会展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引导、动员广大干警全面、正确、充分履行检察职能,为经济建设服好务。总之,结合检察院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应紧密结合队伍建设实际,积极研究探索适合自己发展规律的党建工作新路子,使检察机关更好的发挥自身职能,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但我们还必须看到,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党建工作依然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运行机制、工作格局、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等,仍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和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在总结中去不断落实提高。努力提高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四下功夫” 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托县机关党组织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一主题,以“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前列”为目标,着力在建设学习型机关、健全机关党建工作机制、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创建机关党建典型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是抓学习,在建设学习型机关上下功夫。以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素质为出发点,以推动机关中心工作为落脚点,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措施等,建立健全了每周集中学习日制度。同时,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习领域,创新学习载体和学习形式。组织开展了“机关党员集中学习培训月”、机关党组织“五个一”、机关党员“五个一”等学习活动,通过理论宣讲、外出考察、集中培训、专题调研、知识竞赛、撰写读书笔记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二是抓规范,在健全机关党建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以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有序为目标,出台了《关于推行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健全完善了“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着力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基层党建工作网络,全面推行县委常委党建工作联系点和县级领导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17名县级领导与17个机关建立联系。编制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细则,对机关党建目标进行了细化、量化。同时,不断健全督查考核机制,采取日常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期督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重点工作重点督查和专项工作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推进落实力度。

三是抓载体,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坚持把转变工作作风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深入开展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连心”工程、县直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争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访民情、送温暖、献爱心”等主题实践活动,为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搭建了平台。同时,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通过知民情、情况在一线了解,解民忧、问题在一线解决,暖民心,感情在一线融洽,听民意、干部在一线考评,促使机关干部的作风向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转变。2007年以来,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用于结对村和结对社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致富项目发展和贫困居民的帮扶,在群众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形象。

四是抓典型,在典型创建和示范、带动上下功夫。按照创建促规范、示范带全盘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机关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从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个方面对机关党组织、党员队伍和党员活动阵地硬件设施配置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创建标准。同时,在全县不同领域机关党组织中选择了基础条件较好、工作开展较扎实的10个机关党组织作为第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活动开展以来,各示范点投入资金近20余万元,用于活动阵地硬件设施配置。同时,建立健全了创建工作考评和奖惩机制,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创建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加以总结、交流、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促进了全县机关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关于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徐 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历史性进步。这个命题的提出必将把我们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升到新水平,必将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境界。我个人认为,这个命题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刻把握党的建设基本规律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贯穿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科学”一词,含有完整、系统、准确、规范、合乎规律之意。“科学化”的实质,是对规律的自觉把握和运用。“科学化水平”,体现把握和运用规律的自觉性及其能力和程度。“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其本质就是全面认识、深刻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

历史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就是因为能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现实也表明,我们的一些党建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得不够,对其规律把握得不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认真研究党自身建设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深刻把握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规律,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指导方针。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中的全面贯彻和自觉运用,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及时对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综合个性求共性,把握特点找规律。努力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维破难点、抓热点、创亮点,在工作内容、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进。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认识问题有新理念,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把思维方式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由适应型向前瞻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体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要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组织建设要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自觉“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找准党建工作与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之间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体现在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上。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建设要做到“有为、有位”,说到底,只有靠创新,而且是不断地创新。要不断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不断用创新的思路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努力做到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

二、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有效整合组织工作资源

组织工作资源,是指我们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党的建设过程中,能够调动、支配、利用和依靠的内部与外部、有形与无形等各种资源的总和。组织工作资源是党的执政资源的载体和依托,是提高党建设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基础。

整合组织工作资源,就是对于党的建设所需的各类工作资源,采取调整结构、优化配置、挖掘潜力、完善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将分布在各条战线、直接联系着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凝聚到党的中心工作中,把“千条线”拧成“一股绳”、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变成政治优势,实现组织工作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以有效整合各类党建工作资源为保证和依托。从很大程度上说,组织部门抓党建工作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水平上;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也主要体现在整合组织工作资源的水平上。

一要加强干部队伍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整合干部培训资源,用最高端的教育资源培训干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项目管理方式,把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利用起来,用优势教育资源培训干部,优化干部知识结构,拓展干部视野。深化党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整合以党校、行政学院为主的阵地资源,有效解决基层干部培训师资短缺的问题。利用现已建好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有效整合党委、政府和群团组织等的网络教育资源,建立党建数据库,实现一网多能,一网多用。

——整合干部考察资源,建立专业化干部考察队伍。以组工干部为主体,在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企事业单位,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熟悉和精通干部工作的优秀同志作为干部考察专业资格人员。加快建立干部考察资格认证制度。规定只有取得干部考察资格证书的干部才能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组建类似猎头公司的专业人才中介、评价机构,作为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主体的适当补充。

——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创新党管人才形式。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办法,增强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活力。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使用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实绩突出、实践证明优秀的干部。

——整合干部监督资源,构建开放的干部监督体系。打破干部监督工作封闭运行的格局,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整合纪检监察、信访、审计、政法等监督资源,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和舆论资源,探索对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等监督的有效办法,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形成干部监督的强大合力。

二要加强领导班子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整合领导班子的配置资源。拓宽视野,广开进贤之路,力求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党政领导干部资源,着力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从整体上提升驾班子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合力。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领导班子的职能资源。继续深化机构改革,对党委和政府职能相同或相近的工作部门进行撤并整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适当扩大党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解决分工重叠问题,切实通过交叉任职促进职能整合,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效能。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整合领导班子的决策资源。在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全委会、常委会职能和分工的基础上,完善决策机制,严格决策程序,充分发挥班子每位成员在决策中的作用,形成决策的合力。

三要加强党员队伍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整合在职党员资源,充分彰显在职党员的先进性。以创新载体为手段,以提高素质和彰显先进性为目标,坚持在在职党员队伍中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鼓励支持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在职党员在岗位上干事创业。着力强化对在职党员事业激励,积极为他们搭建事业发展和成长的舞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整合无职党员资源,搭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党员结对帮扶等制度和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为无职党员搭建发挥作用的载体和舞台,切实解决无职党员“无岗履责、无需理事”的问题。同时把整合无职党员资源与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活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整合分布在各领域、各行业的无职党员资源,不断发挥好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整合流动党员资源,实行流动党员城乡共育共管。搭建开发、整合流动党员资源的载体,积极做好在流动党员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服务与教育管理,进一步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向社会化、开放式、服务型转变。

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资源的整合,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整合城市党组织资源,构建服务群众新机制。要适应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大量单位人向社区转移的趋势,从整合行政组织、驻区单位和居民区党组织资源入手,完善党组织职能,理顺党组织设置体制,增强党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好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适应城市商业区板块化的趋势,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探索商圈党建新路子。适应城市社会结构多样化的趋势,加强组织设置创新,在构筑区域性党组织布局模式上寻求新突破。针对城市经济社会结构趋向多样,基层组织弥散分布、形态多变、隶属不明等问题更加突出的现状,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区域性党组织为节点、功能型党组织为补充的新型组织体系,推动城市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全面覆盖。顺应城市社会资源多元化的趋势,加强共建机制创新,在构筑社会资源共享上寻求新突破。顺应城市公共服务升级的趋势,加强服务平台创新,在构筑综合型服务系统上寻求新突破。有效整合服务群众的社会资源,探索建立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社区党员服务站(便民服务站),形成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党员服务网络,使党员服务覆盖所有社区、惠及全体市民,形成城市党建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相促进的新局面。

——整合农村党组织资源,形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要把党在农村的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党的组织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和双赢。坚持因地制宜,打破村庄地域和企业的限制,对经济发达的村采取“支部+行业协会”、“党群致富联合体”等方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对经济欠发达的村采取“强弱联合、以强带弱”和“强强联合、以强促强”等方式,组建联合党组织,通过整合农村党的组织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整合“两新组织”党组织资源,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把新经济组织党工委,更名为“两新组织”党工委,整合党政部门力量,按照“属地为主、属业为辅、条块结合、分层分类”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指导、管理部门,注重发挥民政、工商和有关主管机关的作用,建立“两新组织”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隶属部门管理为主、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通力合作的“三位一体”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动机制。加大在同业商会、行业协会组建党组织力度,以商会、行业协会和社区党组织为统领,发挥其与行业内、区域内新经济组织联系密切的优势,构建以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为框架,以新经济组织党组织为依托,统分结合、灵活多样的党组织设置和管理模式。发挥会长企业、龙头企业、较大规模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齐全、品位较高的优势,以“嫁接”的形式,将商会、协会党组织活动阵地放到这些企业,并向业内会员企业开放。

——整合城乡党组织资源,实现城乡党建工作统筹开展。推动各类党建资源在城乡间、区域内有序流动。坚持城乡党组织互促共赢的理念,双向协作,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创新载体,实现城乡党建工作同步发展、协调发展,努力做到发展党员城乡共育、教育管理城乡共担、就业服务城乡共促。推动机关党组织同农村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同“两新”党组织开展共建活动,达到“双赢”。

——整合基层党务干部资源,拓宽党务工作者来源渠道。按照“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职业化运作”工作思路,探索基层党务工作岗位职业化途径。建立基层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和向社区和“两新组织”输送专职党务工作者制度,形成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强化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激励,激发和保障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要加强网上党建资源整合,探索构建立体化、交互式的党建工作平台。——深刻把握信息化给党的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拓展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空间,扩大信息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力,努力使互联网、手机等信息媒介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提高党员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传播党的政策主张的重要阵地、展现新时期党的光辉形象的重要窗口。——善于利用网络传播党组织的声音,努力做到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善于借助网络密切党群关系,开辟疏通群众诉求新渠道,切实运用网络倾听最基层的声音、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让网络成为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新的重要平台。

——善于依托网络创新工作方式,构筑党的建设新平台,通过在网上建立党支部工作阵地,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着力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

组织部门在加强党的建设中肩负重要职责,组织部门工作的科学化程度,决定着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要确立党建工作新理念。要进一步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强化科学管理、完善科学制度。在具体工作中,既要讲求规范,又不能繁琐复杂;既要继承传统,又不能因循守旧;既要细致严谨,又不能忽略时效;既要务实避虚,又要做理性思考,从偶然中探究必然,从结果中追寻原因。把组工干部的思想努力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从微观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转变、从管理为主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转变、从事务型队伍向学习型队伍的转变。二要树立整合资源新思维。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整合资源的水平上。组织部门要树立党建工作资源观,发挥资源“整合器”的作用,加大对各种党建资源的开发整合力度,实现党建工作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协调发展,切实把组织资源转化为执政资源和发展资源。着力把握各类资源之间的关系,从全局着眼、从局部入手,既要整合党内资源,又要整合社会资源;既要盘活存量资源,又要注入增量资源;既整合有形资源,又重视无型资源。

三要构建组织工作新格局。要克服“就党建工作抓党建工作”、“党建工作仅是组织部门工作”、“组织工作神秘化”的思维定式,善于把党建工作放到国内外大背景中去思考,放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谋划,放到党的工作大局中去把握,大胆地拓展党建工作领域,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性,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构建“大组织”、“大党建”新格局。对牵头抓总的工作,要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督促、引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承担职责,发挥应有作用,共同推进党的建设。

四要探索组织工作新模式。善于将现代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力资源开发等学科的相关理念、方式、手段借鉴运用到组织工作中来,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通过改革创新,使组织部门抓党建的工作程序更规范、工作方法更科学、工作过程更透明、工作节奏更快捷、工作效果更理想。同时,要善于把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结合起来,及时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实践,为丰富和发展党建理论贡献力量。五要创新组织工作新机制。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必须创新组织工作机制。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组织工作的无形资源发挥好、应用好。进一步理清各内设机构的职能定位,抓住牵动组织工作全局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整合力量,统筹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组织工作内外沟通机制,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做到体制内整体联动,体制外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工作例会、现场办公、跟踪问效、动态评估、检查通报制度,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和阶段性工作任务的落实。建立健全组工干部内外交流机制,加快干部成熟步伐,激发他们的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对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武进区委党校课题组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机关党建的科学化水平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我区机关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切实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需要迫切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一、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实践探索近年来,区级机关各党组织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以“抓党建,促发展”为主题,以“机关创新行动”为载体,不断拓展机关党建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全区实现率先发展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一)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区级机关各级党组织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注重抓理论武装、抓思想教育、抓舆论引导。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制度,按照“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要求,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二是积极创新学习载体。通过专家辅导、领导授课等形式,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理论知识、形势政策和业务能力的学习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用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武装头脑,推动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升华。三是加强了对党员和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重点对科学发展观和机关党建业务进行了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的能力和党务工作水平。

(二)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改革创新是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机关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以“机关行动创新年”为载体,不断改革创新。一是创新思想观念。转变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模式,努力使机关党建服务全区工作大局、服务机关工作、服务基层群众。二是创新工作内容。围绕“机关党建工作要走在全党基层组织建设前头”的要求,紧扣“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全面推进机关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健全机关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区级机关党委书记例会和区直机关党(总)支部书记例会,交流研讨机关党建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建设机关党建网站,为区级机关党建工作建立开放的交流平台,为广大党员提供及时便捷的指导和服务。四是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机关党组织与村、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结对联建,大力推进城乡党建设工作的对接和融合,有效建立起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发展共赢的长效机制。

(三)突出服务中心,着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机关各级党组织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武进的新要求,来开展机关党的工作。积极搭建党员展示先进性平台,开展了“结对帮扶、共进小康”党员先锋行动、“让党微在效能建设中闪耀”等一系列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机关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紧扣“再吃两年苦,辉煌十一五”,坚持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开展了“服务企业百人团”、“双下双挂”、机关服务品牌创建活动,有效促进了机关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形象,形成了机关品牌服务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人民满意、勤廉高效的服务型机关建设。

二、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高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一个新命题,要构建完整的系统化的工作机制,任重而道远。调研中我们也发现,目前我区机关党建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符合科学化要求的现象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首先机关党建工作“灯下黑”——“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在一些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为:在思想上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轻视机关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对机关党建工作是口头上强调多,实际关心少,重视关注业务工作多,思考党建工作少。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不到位。在研究工作、安排投入、配备干部上,党建工作都没有摆上应有位置。其次党建、业务“两张皮”的情况还比较突出。一些部门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不紧,就党建抓党建,造成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脱节,削弱了党建工作的成效。

2、体制机制不完善 从目前机关党的制度建设现状来看,一方面体制上存在部分“三个分离”现象,即一些部门和单位在管理体制上,管干部、人事的部门和管思想、党建的部门相分离,在运行机制中党的工作与业务管理工作相分离,在具体工作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分离。“三个分离”现象的存在,是机关党建设工作中存在“两张皮”问题的深层次表现,它使机关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形不成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制度建设难以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制度本身不完善不配套、缺少针对性操作性,制度贯彻执行缺少刚性、流于形式。

3、工作方式不新颖

部分机关党组织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一是思想上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二是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比较守旧,对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对策;三是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乏创新,形式化问题普遍存在,党的活动实效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四是党建设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方式方法单一,形式呆板,基层党建工作特色不明显。

4、考评体系不完善 机关党建工作没有与行政业务密切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反映到工作上党建工作是可有可无,党组织的工作职能没能得到全面履行。

三、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几点建议 机关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需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当前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首要任务

思想理论建设是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政治优势,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和根本。实现机关党建科学化目标,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机关各党组织要加快党的学习型组织体系建设,普遍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员干部创建活动,要从组织体系、学习计划和活动载体等方面抓落实。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进一步巩固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引导党员干部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把学习理论与学习新知识、新经验和实用技能相结合,与武进的建设实践相结合,拓宽工作眼界和思路,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二)把推进工作创新作为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根本动力

科学化的本质要求是创新,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要在创新上下工夫。一要强化创新意识。面对机关党的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树立机关党建工作新理念,从新的实际出发,通过改革创新去探索新途径,破解新难题,积累新经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与时俱进,探索创新机关党的各项工作,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思维层次的提升,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思想和实际相一致,使机关党建工作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二要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机关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前进。在工作定位上,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把机关党建放在机关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把促进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检验、考核党建工作的标准。在工作方法上,坚持统筹兼顾,日常性工作抓规范,创新性工作抓突破。既着眼长远制定规划,又立足当前稳定推进;既抓好经常性工作,又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使机关党的各项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在工作安排上,要确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努力做到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的统一,既要做到党建工作经常抓,又要防止活动过于频繁,流于形式。三要创新活动载体,突出机关特色。深入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机关党建活动要与机关主体工作相互促进,防止搞形式主义;机关党建活动要得到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可,从例行公事地组织活动转变为根据广大党员干部意愿组织活动。要充分运用网络、视频、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开辟党建工作新平台,提高机关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四要创新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机关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建设科学严密、完备管用的制度体系的要求,制定和实施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和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机关党建各项任务的落实,努力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

(三)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是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关键。只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党建工作体制机制,才能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一要完善机关党建设责任机制。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承诺、述职、评价、问责”四位一体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实现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刚性化、工作规范化、运行制度化,形成党委(党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二要完善机关党建目标机制。要根据全年机关党建工作意见,建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奖惩的运行机制,使机关党建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目标、有考核,确保机关党建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本着“从严、从细、可行”的原则,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干部培训、组织生活、人事管理、工作绩效考核等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完善机关党建运转机制。建立和完善机关党的工作会议制度和机关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部署工作任务。加强党建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机关党的工作内在规律,使机关党的工作计划有序、运转有度、配合有力。四要完善机关党建考核机制。将党建目标考核纳入工作实绩考核之中,对全区机关党建工作制定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并与行政业务同比考核,落实奖惩,切实破解工作考核与干部考核“两张皮”、考核评价机制不规范、干部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难题,同时,强化督查力度,将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专项督查与重点督查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前有引力、后有推力、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动力机制。

(四)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环节

党建科学化论文 篇3

【关键词】 党建工作 示范点 科学制度  科学化进程

目前,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正处于关键阶段,全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整个国家各方面逐步向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享受到了社会发展带给我们的各种便利,另一方面一些国际上负面的思潮和行为模式也在侵蚀着我们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大力开展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这样才能让各个党组织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发挥基础堡垒的作用。而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先建设示范点来规范今后的发展模式。本文就如何创建党建示范点、促进党建科学化的进程进行简要论述。

一、充分发挥媒体力量,积极宣传党建示范点工作

党建示范点工作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公开、民主的工作原则,让公众了解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内涵和意义,发动广大群众参与进来,走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而要想让广大公众参与到示范点的建设中来,首先要做打的就是广而告之,让公众详细了解示范点的建设流程,这就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我没要和媒体进行沟通,把党建示范点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向媒体告知,通过媒体的宽泛传播途径实现我们广而告之的目的,最终团结群众把党建示范点工作做好。我们要把党建工作示范点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增强基层党建工作活力的重要载体,高起点、高标准启动。在党建示范点的建设之初,要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计划和工作流程,以及组织领导预设工作,这些计划、章程都需要通过媒体宣传出去,以便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不合理的地方群众可以献言献策,集中群众的力量是搞好党建示范点工作的基础。

二、 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创建要突出特色、明确目标

由于行业、地域、文化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不同的党组织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在建设党建工作示范点的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单个党组织的具体特点并加以放大,不能千篇一律的一种模式,这是不符合科学方法的。而在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创建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几项原则,以更好的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目标。首先,我们要体现党组织的先机性。党组织在工作中要能够比较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行政能力提供支撑。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中力求灵活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不能影响本职工作,又不要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这需要详尽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其次,要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党员队伍是一个党组织具体行为的执行者,党员队伍的面貌代表着一个党组织的面貌,因此在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工作中,保持和加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至关重要,我们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论武装我们的党员队伍,使其能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锋队。

三、突出示范性,以点带面,全面开展示范点建设

在党建示范点工作的具体开展中,要突出示范性,寻求突破点,抓住关键点,并把关键点的先进模式推廣到整个党组织,这是创建党建示范点行之有效的做法。采取一人一点的形式,选派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组工干部驻点督促,按照“六个一”的要求,制定具体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进度和措施。在实践中,只有正确把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才能把中央要求落到实处,我们认为,正确把握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把党建工作的各项要求作为一个整体。科学理论是先导,科学的工作机制是规范科学方法的基本保证,而科学的方法则是实现科学机制的途径和手段。其次,要理解科学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创建过程面随着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党建工作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工作理念和各种规章制度也要有相应的变,所以,实现党建科学化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要立足长远,通过扎实的的工作逐步推进,才能逐渐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再次,在党建工作中,实践性是必须要坚持的工作方法。加强实践是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必然路径。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党组织的日常工作,不断强化实践的观点,把创建示范点的各项工作与党组织的日常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各种理论和模式。

四、健全机制,有序推进,保证创建活动的有效性

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因此在实践中要创建严格完善的机制,按照机制的作用有序推进,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行之有效。首先我们要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只有加强了创建工作的领导力量,才能更好的推进工作进行。工作中,要保证有足够的人力来执行各项措施,还要保证有必要的工作场所和充足的活动经费。其次,要有详尽的工作方案,要明确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并要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要力求机制最优化,要淘汰落后的机制,要从系统、机构上使现有的机制能够符合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需要。要把参与重大决策的内容具体化,把参与程序做明确规定,从制度上保证党建工作额的科学化。

在创建示范点之初,要调查研究,制定方案。示范点支部要组织力量,深入调研,摸清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和党建工作情况,认真比较分析,搞好分类排队。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创建方案,细化创建工作主要内容、标准条件和方法步骤,确定重点培养对象,落实创建责任和措施。在创建示范点过程中,要做到上下联动,加强指导。加强对创建工作统一规划、督促检查和宏观的指导,还要抓好示范点的创建、规划和导向作用,做到层级负责、上下联动、通力协作,共同培育先进典型,在示范点的各个模块中都要形成典型,典型要联动,结合在一起要形成单个党组织有特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要注意,要把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经验,通过制度化的落实稳固下来,并形成系统与其他地方的党组织交流,这是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另外,在创建党建示范点工作中要健全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党组织要组织专人对创建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记录,做到各项工作有据可查。要实现长效性的督查工作,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才能推动创建工作长效运行。

结语: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工作,是实现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党建工作科学化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建设工程。因此,我们要保证党建工作科学化的进程和效率,就需要先创建示范点,在示范点中把党建科学化的各项举措实施下去,通过不断的实践、观察、整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时代发展情况的党建机制,这种机制要通过示范点的示范作用,逐步地扩展到全国各级党组织,通过示范点中典型人物、典型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让全党形成科学准确的认识,这是创建党建示范点的具体作用。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的党建工作科学化进程会越来越快。

党建科学化论文 篇4

1 党建科学化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

党的代表大会最主要就是三件事:大会报告、修改党章、选举产生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 而这三件大事中, 最重要、最核心的起统领灵魂作用的就是大会报告。报告做好了, 党章也能够修改好, 同时报告还决定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产生, 有什么样的报告, 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理论, 就决定有什么样的工作部署, 也就确定了要选择什么样的领导集体来执行, 因此, 对大会报告的准确把握, 对于全面地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十八大报告全文分十二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过去五年和十年全党工作的基本总结, 报告的最后一部分, 则是重点论述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问题。这次十八大报告有一个大亮点, 就是对今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非常好的谋篇布局, 提出“五位一体”, 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它是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发展来的, 现在是“五位一体”就讲全了。在布局上还要看到, 五大建设之外, 党的建设也提到了一个很核心的位置。当然, 五大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国家建设方面, 党的建设是执政党方面, 但五大建设离不开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龙头、是核心, 党的建设搞不好, 五大建设根本不可能展开, 这从报告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党的建设方面可以看出其极端重要性, 因此, 实际上是“五位一体”加“党的建设”, 就成了“六大建设”, 这就是我们的总格局。由此可见,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整个大会中占据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

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作了一个新的定位。十八大的主题, 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这里, 科学发展观首次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并列。十八大报告指出:过去的十年, 我们的党和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上, “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 相互贯通的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由此形成了大会的一个重要成果, 就是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这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作的报告, 本身就是一个总结经验, 科学发展的报告。这五年、这十年最根本的经验, 核心就是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它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 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同时也是指导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思想基础。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理论问题, 是我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干出来的, 是我党的一个理论创新。总书记这次讲得很清楚, 这个科学发展观绝不是这五年的问题, 也不仅仅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问题, 我们任何时候, 无论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也绝不能够离开科学发展, 我们的观念也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去部署, 去谋划, 去好好搞我们各个方面的建设。十八大确立这个重大指导思想, 是今后党建工作的思想基础, 对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2 党建科学化的基本路径:牢牢把握好党的建设主线

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党, 而党的关键在于党的建设科学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是对形势发展、事业开拓、人民期待的积极回应。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 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习近平强调, 党的十八大主题, 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科学化的政党建设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 也是一个产生理论、总结理论、并且需要理论进行指导的过程。要加强党的建设, 保证党的建设的科学化, 必须统筹全局, 整体推进, 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并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建设事业能够在科学的轨道上纵深推进, 归功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归功于推进学习型政党的建设, 而这些重大战略部署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来的, 它们从党的建设的角度丰富了科学发展的内涵, 是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践行和延展深化。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命题。

纵观十八大报告, 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十八大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 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党的建设科学化提出了新目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三型”执政党建设新目标, 这既是对党建经验的成功总结, 也是对新形势下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科学化的政党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党的建建设要全面科学化, 目标在哪里?毛泽东过去讲本领恐慌,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学习型政党, 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好好学习, 学习一些经典著作, 这次又提出能力性、先进性、纯洁性是个主线, 其实质就是指明了党建科学化的基本路径。先进在哪儿?先进是一个比较的概念, 你和群众比先进不先进?如果连群众都不如, 我们有什么能力执政?如果我们和西方政党比较, 不如西方政党, 甚至不如国民党, 我们凭什么能够建立新中国?时代在发展, 人民新要求、新期待很多。世界在变化, 在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前, 我们不能落后。这就带出了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强调, 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 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 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要保持先进性, 就必须改革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加强执政能力, 就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 把这作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前提和条件, 并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机制。”此次中纪委报告中提及的“三清理念, ”其实就是我们党反腐工作中所倡导的内容, 与以往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提法一致。十八大报告首提“政治清明”理念, 是令人鼓舞的一项内容, 是一个非常响亮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目标、新举措。清正、清廉、清明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 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理念更被各界认定为未来反腐标杆, 它的基本要求是党风正, 核心是政风清, 通过它们, 可以推进党和国家预防腐败能力的建设。党的建设主线的提出, 不但指明了党建科学化的基本路径, 同时也反映了党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定决心, 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凝聚党心民心,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党建科学化的关键环节:反腐倡廉保持党的纯洁性

反腐是十八大期间最引人瞩目的字眼之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 从根本上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水火不容。当前, 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总体上是好的, 但形势依然严峻, 任务依然艰巨。2012年11月4日, 十七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中纪委关于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关于刘志军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 确认中央政治局今年分别做出的给予薄熙来、刘志军开除党籍的处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直强调不论是谁, 不论职务有多高, 只要搞腐败就坚决查处, 绝不手软。对薄熙来、刘志军等人问题的查处, 就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高级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查办一直是反腐链条上关键一环。党员干部不管级别有多大, 威望有多高, 只要涉及腐败, 就坚决惩处, 这是一直贯穿在我们党反腐败的历程之中的, 这些年来相继落马的官员一再表明了党和政府的决心。只有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 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才可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012年是中央制定的反腐败“五年规划”《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十八大以后第二轮五年反腐规划即将开始。新的反腐规划, 将会延续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 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于未来反腐败工作的走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中国的腐败问题正处于从有所遏制向全面遏制转变的重要阶段、从易发多发期向稳定可控期转变的关键阶段, 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任务, 首先是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 是从法律、政策、制度设计层面, 应该构建和完善什么样的制度体系, 来达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目的。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多年来的反腐倡廉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不健全、不完善是一个重要方面。要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因此, 要注重进行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 制度和机制只解决了他律的问题, 而反腐倡廉更重要的另外一个方面, 是自律的问题, 这是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十八大在党建科学化方面对党的纯洁性提出了要求, 这是党建科学化的关键一环, 也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体提出的自律要求。什么是党的纯洁性?纯洁是纯粹、干净、洁白、无污点的意思, 而党的纯洁性是对党组织和党员的一种要求。党的纯洁性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 但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思想上要纯洁。要坚定政治立场, 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二是政治上要纯洁。要不断增强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三是立场上要纯洁。就是要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 保持纯洁的品德, 先进的行为。四是作风上要纯洁。必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品德上的纯洁性、工作上的创新性、作风上的务实性、行为上的先进性。五是行动上要纯洁。就是要政治坚定, 始终保持党性纯洁、忠诚可靠, 在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要保持党的纯洁性, 最根本的一点, 就是坚持党的宗旨意识。毛主席曾经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的宗旨即一个政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意图, 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宗旨意识就是要求共产党员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 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想到党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 在改革开放中自觉地抵制各种不健康的东西, 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 做人民的勤务员, 同时清除那些腐朽的思想意识。“清正、清廉、清明”的提法, 从实际上反映了这样的三个理念: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政治文明。因此, “清正、清廉、清明”是党的建设的基本方向,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要为人民服务,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必然要求。

总结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乎党的兴衰, 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进军号角。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 它不但是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同样也是党的建设的思想基础, 党的建设只有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实现“清正、清廉、清明”,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才能得到有效保障。落实科学发展观, 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这就是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第一保证。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http://www.wenming.cn/xxph/sy/xy18d/201211/t20121119_940452.shtml, 2012-11-19.

[2]刘保民.新时期党建与党性修养概论[M].西安大学出版社, 2004.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4]学习型政党编写组.学习型政党干部读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5]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EB/OL].http://www.sx-dj.gov.cn/Html/2012-5-2/084116.Html, 2012-5-2.

[6]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207/c49151-19820424.html, 2009-07-03.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篇5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马维敏

(2015年11月)

当前,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正迅速展开,这一轮改革更加注重由单项改革转向综合配套改革,既有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治理改革、更有高校内部的改革问题。这一轮改革是高等教育扩大规模后一次深刻的变革,高校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增强改革意识,主动融入改革大局,不断的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当前,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在办学治校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干部和教职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还不明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联系不密切,不能满足产业发展、企业用工的需求。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能力上的不适应,机制上的不完善。我认为,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主要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切实转变发展理念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职业院校学院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今后,职业院校要按照“市场所需,学生所盼,学院所能”的原则,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与市场对接,做到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相适应。要紧紧跟上产业振兴、1

调整、升级、发展的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加强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2014年,我院经过广泛的调研,确定了学院发展的基本思路:坚持“两心”地位(以党建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保证学院正确办学方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加强“两级”管理(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院系两级工作新机制,提升办学水平),强化“四个转变”(按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进一步转变办学思路,转变专业设置、转变教学模式、转变行政职能,促进内涵建设),实施四大工程(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提升学院内涵品质;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学院发展动力;实施项目建设工程,夯实学院发展基础;实施信息化建设工程,促进学院发展现代化),建设“两个基地”(建设“中国(吴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人才高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吴忠)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人才高地——对阿经贸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实现“三个提升”(实现“学院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有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有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到2020年,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机制一流、特色鲜明,在西部地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现代民族高职院校”。这个思路符合我院今后发展的实际。

二、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缓解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够高、人才培养质量不够好等问题。综合来讲,要实现以下四个创新

一是推进办学机制创新。深化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要积极联合各级有关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各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及各中职学校,成立由学院、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共同组建的“职业教育联盟”,进一步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搭建全市中高职衔接的直通车。学院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力争使恒丰纺织、吴忠仪表等大企业都成为学生实训基地。逐步实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员主体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要借力办学,学院要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国家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善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的机遇,积极争取各级各项财政支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今年,我院抢抓机遇,争取到“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总投资5.24亿元,计划建筑面积9.15万平方米。项目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放大贷款资金的杠杆作用。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十八届三中 3

全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本着“学校即工厂,工厂即学校”的原则,与企业共同制订详细的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企业招收职员,学院招收学员的“两员”模式试点工作,将课堂搬到企业,实行订单培养。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现代学徒制中“半工半读、边学习边实践”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校企师资对接、理论与实践课程对接、实验实训设备对接、职业资格对接、技术要求对接等内容,充分让学生用理论指导技术操作,让企业师傅的传帮带深化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提升,从而不断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达到“进校即进厂、毕业即就业、进厂即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专业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评价,推行学制和学分制,实行“双证书”制,鼓励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获得专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取得其他的资格证书。

三是转变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宗旨,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改革教学内容,把以理论教学为主转向以实践教学为主。创新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围绕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技能及职业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做中学、学中做”。学院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确保相 4

关专业学生1年以上顶岗实习的工作经历,使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零适应期”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坚持特色发展道路

一是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动态调控机制,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积极拓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专业,调整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力求实现“三对接”,即“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需求对接”、“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对我院来说,施行“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模式”,紧密围绕吴忠市产业和企业人才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经济产业规划来设置专业,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要结合民族地区特点,顺应全市清真产业发展趋势,开发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阿拉伯经济贸易等民族特色专业群。采取措施,先行先试 “两员”教育模式,大力开拓职业教育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

二是设置特色课程。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实施以“导向化、企业化、职业化”为主题的课程内容改革,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校本教材建设,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将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纳入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制定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实验实训建设标准,积极探索建立技能与学分的转换机制,把企业、行业、社会用人标准与教育 5

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发课程。

三是推进国际合作。依托民族地区优势,借助中阿博览会、中阿校长论坛、回商大会等平台,深入开展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国家高等院校建立全面、务实的教育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和已经签订合作协议的约旦的阿杰隆国家大学、苏丹的蓝尼罗河大学、《古兰经》大学、卡萨拉大学、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学、摩洛哥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深层次合作,就学校领导互访,推动合作交流,教师互访互学,大力推进师生互换、学位等值、学者互访、联合办学、合作研究、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促进教育资源的互补和援助。面向迪拜等中阿合作重点区域,义乌、广州与阿拉伯地区经贸合作等领域,大力培养阿语+商贸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逐步提升学院办学档次。

三、实现和谐发展目标

要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科学治校的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保证学校科学发展。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办学治校能力。“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就高等学校来说,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以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要以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思想理论水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 6

力。加强领导班子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领导班子成员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落实“两个责任”,落实一把手“五个不直接分管”(不分管财务、人事工作、工程项目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物资采购工作),坚持做好“一岗双责”,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环境,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结合学院实际,明确党委会议、院长办公会议事范围、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都由学院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做出决定。

三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严格依法治校。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着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依据法律和《章程》,制定完善教学、科研、人事、财务、学生管理、后勤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

四是推行院系两级管理,理顺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积极推动管理重心由学院向系部下移,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过渡,学院从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经费划拨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7

把相关的权力和日常运行经费下放到院系,同时也要把相关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院系,并确定事后评价体系和方式,实行效能目标考核,确保院系恰当地使用权力和资源,完成工作任务,真正把系部一级的办学活力激发起来。

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探究 篇6

关键词:企业;党建工作;合理化;探究

一、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涵

党的建设就是一个政党的存在与发展的框架和向着目标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包括指导思想、路线、队伍、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等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和工作安排。科学化就是遵循自然界,人类思维等发展的各项规律形成的系统化体系。科学化水平就是认知和遵循运用这些规律所形成知识体系的完善程度。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党建工作科学化在经济组织中的体现,是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展现,是在遵循经济组织自身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完成党建各项任务的手段和方法的先进性,人本性和有效性的体现。

二、抓认识,明确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搞好党建工作,必须融入中心、進入管理,其核心就是要把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

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维护出资人利益、企业利益和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统一起来,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在总体目标上,始终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进入管理起作用”。党委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使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努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主要任务上,围绕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致力于为企业建功立业、得到职工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开展以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建立一套适应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求,保证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

三、实行考核奖惩流程

党在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中的形象不是靠几个大事就可以长久树立的,是要由经常性的活动来体现的,这其中包括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开展党支部“达标创先”活动,必须坚持的“三会一课”活动,开展形式各异的党员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和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以及做活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从基层党委班子到支部到党员全覆盖的管理活动系统。承接第三个流程的职业规划措施,做好每名职工的在企业发展诉求的解决方案,在开展各项建功立业主题实践活动之前,研究如何将党员的被参与变成自我激励,解决少部分党员获益,大部分党员观看的局面,同时要避免两个极端出现,一是降低标准,迎合多数,这不利于鼓励向上;二是以几个优秀为标准,让大多数看不到希望,这也不利于整体水平上升。

四、抓关键,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企业党委不断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建立了学习制度,并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扩大到各党支部书记和总部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从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共克时艰、确保增长六个方面着力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使班子能够根据市场变化作出正确决策,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2.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在议事决策中,坚持“抓住大事定议题、调查论证做准备、提出原则拿预案、个别酝酿求共识、集体讨论做决断、分工负责抓落实”的“六步工作法”。注重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使民主生活会更具针对性,更加贴近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实际。

3.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认真抓好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全面推进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主要领导问责、分管领导督责、所有领导带头履责的党风廉政责任制度体系。围绕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不断加大监察审计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五、抓基础,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企业党的建设重心在基层,创新在基层,活力在基层。企业党委适应当前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推进基层党建制度化建设,开展企业班组建设工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科学化视野下的党建新声 篇7

在理论建设上使狠劲。党员干部要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素质, 首先要在加强学习上下功夫。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专业知识, 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包括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学以致用三个方面, 只有三方面统筹加强、协调推进, 才是科学的学习观, 才会奏效。代表作是《读书·成事·用人》《解放思想漫谈》。

在党性教育上作文章。党性, 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 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不同的阶级或政党有不同的党性。共产党员的党性, 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 是衡量党员阶级觉悟高低和立场是否坚定的准则。党性修养, 包括思想、工作、作风、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党员干部党性强应体现在:思想觉悟高于群众, 业务知识和技能强于群众, 工作业绩优于群众。实现途径是:学习党的历史, 认识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树牢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 坚定政治立场, 明辨大是大非。代表作是《树牢正确的利益观》、2010年在期纳镇和六德乡党建目标管理考核会议上的讲话等。

在道德建设上谋带动。德是威之源、信之本, 失德无以立身, 德寡无以服人;道德, 统帅着人的思想, 左右着人的行为, 决定着人的方向。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做社会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以实际行动彰显人格力量, 以高尚人格这种非权力因素去影响、带动周围的人;先做人, 后做官, 坚守节操, 加强修养, 用《党章》和党内的一系列规章准则规范言行, 才能汇聚正能量, 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所以, 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历史地、具体地学, 在求真务实、公道正派、勤俭节约、开明民主、坚持真理上着力。为此, 永胜出台方案, 用人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确定了德能勤绩廉考察评价指标, 把德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 有效防止了重才轻德, 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了全面准确、客观真实的依据, 提高了考察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代表作是《领导干部要树立良好形象》《学习杨善洲精神专题组织生活会发言提纲》。

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建设美丽小康永胜, 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永胜围绕改革创新和“两新”组织抓党建;做好公开, 构建开放、民主、规范的党务工作新机制;创新方法, 落实党建目标考核责任制。制定《永胜县竞争性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工作实施方案》, 对选拔干部的职位、范围、资格、程序作了规定。改进审批程序, 差额推荐、考察法院审判员和检察院检察员;组织、民主、领导相结合, 推荐科级后备干部, 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开展职务职称晋升资格基本知识考试和竞争上岗试点。把监督工作贯穿于干部工作各环节, 完善举报平台, 构建规范、衔接、制衡、有力的监督体系, 巩固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县成果, 走活人事改革这盘棋。实行基层党委抓党建责任制, 党员发展推荐制、票决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等。代表作是《拓宽领域加强基层党建》《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永胜路径》。

在党管人才上求突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做事是通过用人来实现的, 而用人要讲究方法技巧、遵循原则规律。用人的最高境界, 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 适派对路, 人岗吻合, 事值相宜, 用活人才。组织部是人才之家, 理应以保护开发一江一湖为重点, 以建设绿色产业、清洁能源、扶贫示范、边屯文化4大基地为目标, 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保证人才投资, 加快培养特色产业和新型工业高层次创新人才,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素质优良、心理健康的人才队伍, 把永胜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 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驱动上来。永胜从县情出发, 加大扶持和培训, 积极向外输出, 鼓励回乡创业, 在农村创业领军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输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全省打响了品牌。出台《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20) 》, 帮助程海保尔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协调资金,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 表彰优秀人才133名。代表作是《2012年在换届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打造农村新型创业领军人才》《用人与买瓜》。后文针对时下流行的文凭热展开新论:文凭不等于水平, 不能简单地在文凭与知识、职称与能力之间划等号;重学历职称, 而又不唯学历职称论, 关键看真才实学, 看事业心, 看工作实绩, 才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硬标准。因此, 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 广开选贤之门、广辟任能之路, 开创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

在血肉联系上上水平。一个生物、一个政党, 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人之命在元气, 党之命在人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 是党的营养线、生命线。没有任何一种根基比扎根群众中更坚实;没有任何一种力量, 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任何一种资源, 比赢得民心更金贵。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来自于脱离人民。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第九次党代会决定:从2012年开始, 用5年时间, 在全省深入开展“四群”教育,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日前, 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行总结报告制度的规定》等四项制度, 把这个问题更加鲜明地摆在了全省领导干部面前。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集中体现在《六看农家话“四群”》《认清干群关系实质》。前文把“四群”教育的实际步骤概括为:想农家人, 树牢科学的群众观点;进农家门,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说农家话,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做农家事, 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农家难, 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结农家情, 巩固提升党群干群关系。后文论述的是:开展“四群”教育, 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本质在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关键要处理好水和鱼、水和舟、土壤和种子、父母和子女四大关系, 清除思想和行动上不符合党的宗旨的种种杂质, 共筑血肉长城、同架民心桥梁、永葆零障碍。

在科学发展上图跨越。永胜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 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32%, 财政自给率仅为10.29%。作者认为, 抓党建只是手段, 促发展才是目的, 抓党建必须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只有抓住这个中心, 才算找到了党建的正确途径和措施。因而总是创新理念和途径、精心策划和组织、丰富载体和抓手, 辩证处理两者的关系:抓党建要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经济的发展又能及时地巩固并提升党建成果。为此, 永胜在党建工作中, 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 自创动作有特色, 常规工作抓落实, 重点工作抓创新, 特色工作抓亮点, 先后开展了“五先支部、三争三创一落实、三谈四论一促进、两争当一做好”等主题实践活动。代表作是《抓党建促发展的永胜路径》《永胜党建的创新发展之路》。日前, 在全省129个县参与的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考评中, 永胜从2011年的第77位跃至2012年的第13位, 一年跨越64位, 跨幅居丽江市第2位;在全市2012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考核中, 得254.45分, 居第1位。事实证明, 永胜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党建工作为此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创新研究 篇8

1.1 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简述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统筹战略,要求我们党的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要科学化。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在严格意义上说就是要求党在办事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所以说,科学化对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有一个要求、一个指导 :党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 ;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要遵循客观定律,这样就能够使党建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时要仔细分析,并且还能够正确的把握住其特点,能够在将来的党建过程中更加主观、客观的对待问题。因此,体现党的工作遵照客观事实的程度,是跟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程度成正比的。

1.2 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1) 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实现,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能够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走下去。在另一方面,我们党的一贯工作内容就是对基层党的建设,并且目前的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完全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重要要求,这是党为加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因此,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机关、农村都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进入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工作进程中。

(2)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实现,充分体现出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如果不能更加深入的对新时期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那么我们的党建工作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在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基层党建工作将会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最终因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而失去其根本能力 ;因此,解决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巩固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还是要靠不断进行创新、科学发展观做指导,这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方法,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最根本原因。

(3)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实现,将充分体现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在这里只要是指,我们党在处理日常各种事物以及基层建设的时候,都必须严格遵循客观事实规律,坚决杜绝在工作过程中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不用心、懒惰等现象的出现,尽最大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最终使基层党建工作得到人民大众的期望值。

我们党的所有工作和奋斗核心的基础就是基层党建工作,这是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同时,基层党建工作也是党的根本路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建设又步入了新的阶段,基层党建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进行,是现阶段我党最紧急的事情,因此,可以说基层党建工作的实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党执政能力的高低。

2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2.1 基层党组织所处环境发生变化

我们党的经济是非常坎坷与沧桑的,同时也是非常辉煌、具有重要成就的过程,主要经历了非常重要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革命、建设以及改革。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目前党的主要发展阶段已经进入改革阶段,因此,不断深化改革,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发展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实现我们伟大祖国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现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因此,要求党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不断进行创新,使科学发展观得到更加深入的使用,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得到繁荣昌盛。

2.2 党的建设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各项政策、指标都在应用,因此,现阶段党的历史使命就是带领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而不断努力奋斗,因此,在这种大前提下,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提高党组织建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3 企业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要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的发展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的经济发展需要我们党作为正确的决策者,使企业具有非常强大、扎实的后盾作为支持。因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基层党建工作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党的先进性,这对提高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主要是指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带有模范作用,团结同事,使企业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这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非常有利于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平稳转型的重要要求。

3 基层党建工作实现科学化创新的路径探讨

3.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党建工作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因此,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要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阶段各种情况、事物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要与时俱进,始终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并且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实现要始终用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及是否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有利于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3.2 基层党建工作需要统筹协调

(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党最根本的组织,要具备相应的整体规划能力 ;其次,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跟传统领域党建工作能够有效的链接在一起,这样就会使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因此,要求基层党建工作中每一位员工,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会方便新兴领域党建工跟传统领域党建工作实现一体化。另外,在进行传统领域党建工作时,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观念,与时俱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时,为了提高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影响力,要不断加强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因此,无论是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还是传统领域党建工作都要尽心做好,两者不可厚此失彼,要同等对待,这对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创新路径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目前影响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传统意识的壁垒,因此,要突破种种限制,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党建工作始终具有非常高的活力,充分发挥出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要求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可以要去一些城镇工作人员去农村兼职一些职务,而农村工作人员可以去城镇兼职一些相应的职务,这样可以是城乡之间展开非常高效的协调合作与交流,同时,在另一方面还能够使社会经济资源和有效信心更加顺畅的进行流通,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统一发展的步伐。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基层党员的管理,无论基层党员身处何地,肩负何种职务,都要时刻加强对他们的科学管理,使基层党员能够时刻接收到相应的教育培养,这对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创新的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3 提高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

我们知道,在现阶段无论是哪种行业对手之间竞争的最根本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创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基层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所以说,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进行,必须要有一批综合素质非常高的工作人员做保障,因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综合素质水平 :

(1)要经常开展一些相关的基层党建工作活动,这样就会使基层党建工作人员知道,单位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决心,这样就会在单位所有员工之间产生一种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非常有利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进行。

(2)单位可以引进一些在这方面具有很高素质的人才,用他来作为榜样来引导其他员工共同学习、进步,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用榜样来激励员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这对单位整体的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这样有利于高效的去培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先进的科学理念武装队伍,使每位员工都具有创新的理念。

3.4 创新工作方法以提高党组织的工作效能

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必须改变我国现阶段基层党建工作普遍存在工作效率差、工作方法选用不当、工作流于形式等方面的缺陷,选用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改善,使基层党建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并且还要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效率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

(1)党建工作的常规管理要严格进行。比如,在“三会一课”这一惯例的基础上,在确保准时开会的基础上,还要对党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出会议制度的影响。

(2)确保员工的正当权益。单位的正常运行与发展,跟每一位员工的辛勤努力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单位要确保在职员工的正当权益,促进单位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作为单位的党组织部,更要充分保护好员工的权益,这样就会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

(3)基层党组织要分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层党组织员工在遇到问题时,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这样就会有利于找出问题的突破口,使基层党建工作能够更加稳定、准确、快速的进行。

3.5 基层党建工作应该引入竞争机制

(1)基层党组织干部管理上进行创新

在以后评价基层党干部的业绩时,要从基层党建工作目标和基础党干部工作计划两方面综合考虑评价,对于基层干部的薪酬和选拔要有一套非常科学的工作机制体系,这样就能够极大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去,及时在基层干部离职的时候,也要继续接受相关的基层党建工作方面的教育,这样就能够使党组织始终保持活力,这对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创新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党员队伍的管理要创新

各级党校是党员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为了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还有借助各个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使党员教育的方式和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这样在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中,基层党员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将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跟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且还能够不断进行创新,使基层党建工作方式能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基层党建工作者的热情也会得到极大满足,因此,不断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创新建设,这对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4 结论

外商投资企业党建科学化初探 篇9

一、外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 改革开放, 外资企业蓬勃发展需要加强党建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化, 外商直接投资以空前的速度在我国发展起来,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 即使是在金融危机期间, 我国仍然是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据商务部统计数据, 截止2011年, 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3万家,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万亿美元, 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80余家在中国投资兴业。得益于国家实施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和东部地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以及FDI本身具有聚集效应, 东部地区一直是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镇。浙江作为东部经济大省, 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发展迅猛, 尤其是加入WTO后, 浙江掀起了一股外商投资的热潮, 统计显示, 截至2010年12月底, 全省累计共批外商投资企业47717家, 投资总额3165.8亿美元, 合同外资金额1723.9亿美元, 实际使用外资869.9亿美元。2011年底, 新增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944家, 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00.5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110亿美元。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浙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 在扩大商品贸易、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生产社会财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并以先进的管理、优厚的薪酬、特色的文化和富有竞争性的机会吸纳大批优秀职业人才包括素质高、业务精的党员进入外资企业谋求良好发展, 外资企业成为优秀人才、精英阶层的聚集地。“哪里有群众, 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 都应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动群众的需要、组织党员的需要都强烈地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外资企业党建工作, 发展组织资源, 充分发挥党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 在外资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党组织, 是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外资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走向现代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外资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 是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 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的重要举措。然而, 由于政府和招商部门在招商引资中的政绩导向, 使得政府部门在外资企业的党建工作上出现畏难情绪, 害怕影响外商投资和招商业绩, 同时由于外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独立性、人员结构的变动性、价值目标的逐利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使得党建工作不同于传统的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无法照搬现成的模式, 在近年来非公经济党建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 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成为我们整个党建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沟通社会是通过建立覆盖社会的基层组织网络结构的方式实现对基层社会的领导和控制, 在尊重基层社会规律的前提下, 通过适当的方式存在和开展活动。

(三) 加强外资企业党建工作, 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引导和监督外资企业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内在要求。党的科学化建设和坚强领导是党的伟大事业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发展外资经济的重要保障。外资企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和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和正确领导, 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经济文化、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强大物质基础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外商投资本质上是为逐利而来, 带着浓厚的资本本性和对本土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潜在渗透、解构、破坏与重塑。我们在利用外资是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邓小平一再强调, 利用外资要有鉴别, 要注意资本的本性, 绝不能无计划无选择地盲目引进。我们必须处理好利用外资与资本本性的关系, 保证外资企业的发展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符合我国法律法规, 符合我们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对外资企业管理和监督, 将其置于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之下。这是“利用外资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前提”, 也是外资企业“改变不了”也不会试图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的保证, 使外资企业在赚取自己合理收益的同时真正为我所用, “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 成为“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二、外资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党建力量不足

尽管外资企业党建工作开展较早, 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 由于外资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不明确, 党建工作推进力度不足, 外资企业仍然是我国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相对薄弱、难度相对较高的领域。一是党组织组建难, 覆盖面不足。二是党组织负责人资源不足。三是党员队伍建设不足。

(二) 组织活动创新不足

鉴于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本土私营企业的明显差异, 党组织要在外资企业有效开展党建工作, 必须对原有的党组织活动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扬弃, 与时俱进、切入需求、灵活生动、潜移默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外资企业党组织在组织活动发挥作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活动与实际工作脱节。二是组织活动形式俗套。三是满足组织活动的资源匮乏。

(三) 党员管理适应力不足

外企党建的基础是外企党员, 外企党员所处企业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冲突, 党员的活动特征、思想观念、权利意识、生活状态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外企党建工作还没有能够应对这种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一是面对党员的流动择业困境, 党组织管理服务力度不足。二是面对党员的素质能力困境, 党组织教育培训力度不足。三是面对党员的权利困境, 党组织保障支持力度不足。四是面对党员的生活困境, 党组织关怀服务力度不足。

三、加强外资企业党建科学化的思考

(一) 加强外资企业党建的基本工作

1、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确立党组织地位

外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党组织在外资企业的地位问题。我国企业党组织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内其地位应该是不同的,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是明确的, 非公经济党组织的党建中要不要建立党组织的问题已经明确了, 在非公经济加强党的建设是党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加强党同非公有制企业劳动的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巩固党在新形势下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需要。但是党组织在非公经济 (尤其是外资企业) 中的地位还存在一定的争论, 就对于“政治核心”地位, 也有“企业内”政治核心和“企业职工中”政治核心之辩。地位不明确, 就可能导致作用发挥受限, 无法充分实现党在非公经济中加强党建工作目标。党组织要实现在外资经济中目标, 没有恰当的地位是难以达到。关键是国有企业型的政治核心地位在非公经济中尤其是外资经济中没有实现的产权基础、法律基础和制度基础, 这体现了党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非权力影响条件下的尴尬状态。我国已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党政分开、政企分开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党通过将自己的意志凝结到法律中, 政府依法治理来实现党政分开是我们设定的方向。

2、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主题——加强党组织建设

党组织建设是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问题。一是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二是中方高层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三是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我们一方面要建立强化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的素质为内容的教育培训机制建设, 另一方面要创新组织活动方式, 排斥形式主义、单调乏味、一层不变的旧形式、死内容, 发挥企业党组织的吸引力。并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促进党员全身心投入事业,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3、外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目标——发挥党组织作用

企业党组织只有通过发挥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使企业获得党建红利即企业党建的外部经济性, 才能在外资企业获得存在的内部合理性, 得到外方出资人的认可和支持, 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必要资源, 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外资企业党组织的存在内部合理性决定了其必须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利益整合与表达功能。二是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 加强外资企业党建科学化的前提和特殊能力

1、外资企业党建科学化的前提——尊重产权

外商投资企业是具有自主产权的市场主体, 具有高度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除法律规定的义务外, 外资企业均有权抵制。为推进外资企业党建工作, 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指导意见等, 2005年,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9条规定:“在公司中,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 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 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为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回到传统的行政命令式、强制进入式地极易招致外资反感地推进外资企业党建工作。外资企业是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建立起来的合法组织。各地在推进外资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 注重党建合法权益的柔性化处理, 通过党建的利益延生和经济显效益获得外资的支持。

2、外资企业党建科学化的特殊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

外资企业是基于不同的国家文化、地域文化建立起来的多文化综合体。不同国家和区域有着与自己的企业运行相适应的文化环境, 跨国或跨地区投资经营必然会导致母国文化与当地文化发生持续接触, 很可能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跨文化冲突问题。中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与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外资进行合作发展时, 文化差异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中国企业包括本土私营企业对企业党建在文化上、价值观上都比较熟悉, 容易接受在企业架构和运作机制上的嫁接和融入, 从而降低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沟通成本和运作难度, 这也是提出加强非公企业党建以来我国本土私营企业党建突破性发展的深层原因。以此相比, 外资企业党建虽开始较早, 但与本土私营企业相比, 差距较大。外资出资人对企业党建的文化认同差异是深层原因。在改革开放深层发展的今天, 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无论是领域、规模、层次都在不断的扩展、增强和加深, 在这场中国共产党主动打开的改革开放和积极参与的世界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交流合作中, 党要始终站在改革创新的潮头浪尖, 以与时俱进的大无畏勇气, 积极推进基层党建科学化, 在探索外资企业党建规律的过程中, 努力培养自身的跨文化学习、沟通和整合能力, 以国际化的视野、科学化的态度、法制化的运作、包容性的方法推进外资企业跨文化党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四卷) , 209页

[2]王世谊.构建外商投资企业灵活多样的党建运行机制[J].攀登.2008 (01) :65-66

[3]吴新叶.党在基层的执政绩效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6月, 第216页

党建工作科学化遵循规律促发展 篇10

旅顺口区教育局党委在抓基层党建工作中, 始终围绕行政中心工作确定党委工作目标, 在落实教育局各项工作中, 遵循教育规律科学抓党建, 确保党建与教育教学在工作对象、核心目标、首要任务、工作方式等方面保持一致, 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 凸显了党组织的活力与战斗力, 党建工作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一、围绕行政抓党建, 注重方向引领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首先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党建工作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支部对行政工作的支持与参与上, 我们通过制度建设、实践培训、考核评价, 让校长、书记在行政与党务工作上互为主角与配角, 使党政工作同目标、同责任、同荣誉。

支部的理论学习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局党委先后组织各支部开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创先争优经验交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等活动, 都是在不同阶段围绕行政工作, 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突出问题的具体举措, 使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更加突出。

校务工作的研讨中体现支部参与决策权利。校长的决策权是校长办学理念与民主管理的结晶, 基层各校书记都参加校务例会, 在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上, 支部都发挥了它多角度、多侧面协同决策的优势, 在“绩效工资”改革、“定岗定编”、人事变动等重大决策中, 支部发挥党内外监督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 在校长决策前、工作落实中及时提出建设性、调整性意见。

干部的选拔与使用中发挥领导干部考核与评价的导向作用。“党管干部”的原则不仅要落实在干部的选拔前更加落实在干部的使用中。党委每年进行基层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 校级领导干部工作考核, 评价的主体是全体教职工, 这就对党建工作的全面性进行了规范, 使各支部在管理和领导全体党员时, 必须把党员的承诺落到实际工作中, 抓师德建设时, 必须围绕行政中心工作有效开展教育活动, 师德考核评价必须密切结合教育教学工作。

二、联系群众抓党建, 确保凝心聚力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还体现在围绕办学中心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 确保凝心聚力。教师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的根本, 教师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是学校发展的动力, 支部在抓党建工作时, 不能仅仅着眼于党员, 还要通过党员与积极分子的帮带、党员与教师的师徒结对等形式, 把党建工作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 使党员带教师共成长、共争先、共创优。

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保证政令畅通。教育局党委在每年的基层党建工作拉练学习与检查考核中, 都以问卷、座谈等形式, 通过教职工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规划目标认同程度, 党政班子之间协调配合的认可水平, 全面了解基层学校中党群干群关系, 及时向基层支部反馈, 确保基层各支部及时查找问题、提高素质、改变作风、树好形象、凝心聚力。

倾听群众意见, 在民主管理中落实党的服务宗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人大评议教育工作、创先争优、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中, 教育局党委要求基层各支部组织教职工结合学校和个人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围绕确定的主题进行研讨交流;查找个人和学校在作风、效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写出专题工作总结和个人改进措施;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群众评议……这些倾诉与倾听, 愿望与改进, 拉近了群众与党组织的距离, 更体现了支部管理中的民主意识和服务意识。

仁爱之师事迹宣讲, 鼓励引导传递正能量。师德师风建设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各支部开展的“阳光教师”评选、“身边的感动——师德事迹互颂”等活动的基础上, 局党委开展师德大讨论活动、召开旅顺口区仁爱之师事迹宣讲大会, 用师德典型的事迹多角度反复诠释“仁爱之师”的内涵, 传递高尚师德和博大师爱。

三、遵循规律抓党建, 彰显示范引领

育人工作是一项重规律的工作, 党建工作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限定在尊重规律、保障规律的主线上来发挥。教育局党委及时把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规律性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让党员与教师在实际工作中, 既有党建工作的“喜新”又有教育教学的“不厌旧”, 从而使工作更加充活力, 更加积淀内涵, 发挥党建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示范引领和促进发展的作用。

“精品工程”的教育引领。围绕旅顺绿色经济区建设, 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亮化旅顺教育的良好形象, 展示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以建党、建国纪念日、教师节为契机, 开展了“诵红色经典, 抒爱国情怀”“祖国万岁”“再唱山歌给党听”等大型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创建活动, 通过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党史、歌颂教育发展的优秀成果, 引领师生奋发向上, 引领全社会与学校教育共携手、齐努力,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名校长工作室”的管理引领。以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学习和实践为主线, 以名师指引为依托, 以课题研究为支撑, 以成果提炼为重点, 以跟踪考核为机制, 以提高领导力为目标。在“十二五”期间, 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厚实的专业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教改研究与教育创新能力的骨干校长队伍。为充分发挥名校长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 进一步提升全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促进全区教育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我们先后开展“新任副校长系列专题培训”“中小学校长看课日”“大连市首届中小学特色建设论坛”等研讨观摩活动, 从角色定位、岗位职责到学校特色建设、内涵发展等方面进行引领与示范。

“银雁领飞”的课堂教学引领。围绕“强素质、作表率, 服务教育发展”主题, 以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为主线, 以坚持党性教育、能力培育、典型示范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 为推进“建强基层组织, 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保障。基层各支部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课, 让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教育局党委开展“党员教师素质展示评选活动”, 有效地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 不断提高党员的业务能力, 充分发挥党员的岗位带头作用, 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党群关系更加和谐。

后世博时代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 篇11

后世博时代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

●陈荣武

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命题,上海党建工作要充分利用举办世博会积聚的成功经验和精神财富,为后世博时代的党建科学化建设服务。本文论述了世博会对后世博时代的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的有益启示,以及后世博时代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的方法路径和机制优化问题。

后世博时代;党的建设;科学化

提升上海党建科学化水平,是上海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保障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及上海发展目标实现的重大任务和必然选择。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不仅对上海乃至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对上海党的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是提升上海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一个重要历史契机。抓住后世博时代的历史机遇,加快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步伐,是历史赋予上海的重大政治使命。

一、世博精神: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的思想财富

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是党建实现科学化的本质要求,也是确保党建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的基本前提。上海党建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的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上海各项建设中发挥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本着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创新的勇气扎实开展工作,推进党建科学化发展;坚持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毛泽东思想将“思想建党”作为党建的核心。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党的角色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型,“科学建党”已经成为当代党建的价值核心。党的建设内涵在不断深化,内容在不断拓展,实现了向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位一体”党的建设的转变,依法治党成为民主治党与科学治党的必然要求。

世博会是展示各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全球盛会。150多年来,世博会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就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上海世博国际论坛讲话中所概括的:高举进步的旗帜、崇尚创新的精神、坚持开放的道路、倡导和谐的理想。无论从物质要素还是从文化标识来看,2010年上海世博精神都是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创新精神、上海城市精神的有机融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精辟地将上海世博会的“世博精神”总结为六条: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汲取世界智慧的学习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包括以人为本、科学、民主、创新、开放、合作、进步、和谐等要义在内的这些精神,必然会对世博时期和后世博时代的上海党建观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提供思想启迪和精神财富。后世博时代的上海党建,理应更加凸显“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交流、沟通、合作、互进”的理念,以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开放化、社会化、人性化的党建文化生态。世博会结束以后,世博会“一轴四馆”的5个永久性建筑: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文化中心或将成为上海新的地标和城市标志性文化符号,也将为上海党建工作提供深刻的思想文化资源。

二、统筹架构: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的方法启示

上海世博会生动展示了全国一盘棋的党建格局。上海及时成立了世博会临时党组织,全市各区县、大口党委、各基层党组织在“世博先锋行动”和服务保障世博工作中积极创先争优;全市215个乡镇、街道、园区的党(工)委班子成员、5000多个居(村)党组织书记以及班子成员共计35000多人接受了世博专题培训和动员,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奉献世博、争当“五带头”的先锋;来自上海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3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按区域包片负责的原则,每天轮流值守在全市279个轨交车站和724个出入口,协助轨交出入口查疑防控工作,为平安世博作贡献;上海辖区各单位(组织)都以世博大局为重,一手抓好确保成功办博,一手抓经济社会与各项事业发展,坚持“两手抓”,实现“两不误、两促进”。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搬迁和世博会中国船舶馆建设过程中,要求每个党员在办好世博、企业发展、改革整合、安全环保和维护稳定等工作实践中,当好一面旗、发挥引领作用,当好火车头、发挥带动作用,当好一块磁、发挥凝聚作用。截至2010年6月9日止,“世博先锋行动”网上承诺的党员数超过100万人,截至7月10日止,世博会志愿者累计上岗服务已突破100万人次,其中绝大多数是党员。为了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上海建立了党建联建共建的网格化党建工作模式,构建了开放式、系统化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形成了党组织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社区党组织统一组织协调、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共同“保世博、创先进、当先锋”的新局面。值得一提的是,外省市在沪流动党员也积极投入上海世博先锋行动,上海周边地区党组织,也抽调了许多党员骨干组成世博安保突击队,在环上海周边沿线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全国各级党组织都围绕世博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形成了举全党全国全民之智、之力共办世博的共建格局。

统筹架构是上海世博会对党建领域的重要启示,是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的方法转换的重要方面。上海服装集团党委书记谷平认为,要借助世博东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四个化”:一是时代化,即融入时代特点、符合时代特征、跟上时代步伐;二是社会化,即调整企业角色、担当社会责任、社企党建互动,真正确立“大党建”观念;三是人文化,即引领事业理念、关心凝聚群众、焕发团队激情;四是实事化,即组织多彩活动、搭建成就舞台、提升企业文化。其中“时代化、社会化”实质上反映了党建工作必须统筹时间、空间的科学诉求。世博会对上海优化金融产业环境、吸引国际资金、增进国际协作方面的积极作用,今后会继续显现。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发达的金融城市,也将对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其他省市产生辐射影响,它的“样板意义”,不但在于把上海金融产业这个蛋糕做大,更在于刺激其他地区的金融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成熟。

在后世博时代,上海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迎世博前期的市政投入,不仅强化了上海本地的城建系统,更重要的是,它将会辐射整个长三角,并一直延伸到中西部地区,甚至可能成为上海外围某些地域经济起飞的基础。后世博时代的上海党建工作要适应这一发展态势,进一步加强系统化思考、整体化设计和社会化建构,放眼全球趋势,立足全国形势,系统思考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实现上海党建与长三角地区党建统筹架构、系统推进的开放式大党建格局;要进一步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加强城乡党建一体化研究和实践步伐,确保党建工作适应并保障城市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将城乡党建结对帮扶工作推向深入,提升农村党建科学化水平和实现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党建转型;要善于整合、统筹党建资源,充分利用世博会创造并积累的党建先进经验和优秀资源,为后世博时代的党建工作服务;要通过统筹手段不断推进党建资源的均衡化发展,并保证党建资源的高效配置流动,确保上海重大建设工程和重大国际性活动的稳定有序开展。

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有序组织汶川和玉树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今年特大抗洪救灾工作以及上海世博会的平稳推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党建资源的高效流动、统筹配置和充分利用的结果,也说明了党建资源的统筹、有效配置对于党和国家集中精力办大事、办成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筹配置党建资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是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

后世博时代,上海党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科学发展步伐,率先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符合国际惯例的体制环境,逐步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并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阶段性进展,着力加强“两新”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和上海新城及新功能区的党建投入和资源建设,减少和消除党建工作虚化、弱化和边缘化现象,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方位的党建工作,确保上海党建工作的全面覆盖、全面开展和全面提升,从而全面、有效提升上海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三、长效推进: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的制度优化

党建科学化建设,要以科学理论来指导、以科学制度来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以科学标准来检验,优化机制对于党建科学化建设起到根本性的保障作用。后世博时代,上海党建科学化建设要在建立完善科学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和完善以下五项长效机制:

一是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蓬勃开展,显示出党的先进性、党的生机和活力。创先争优已成为世博会举办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充分展示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进形象。上海党建工作要继续推进世博创先争优、迎接建党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将创先争优作为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加以实施。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重任务,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党员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着力壮大党员志愿者队伍,着力完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社会化运行模式,实现党员志愿服务有长效机制保障,努力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党建工作服务重大活动、人民群众和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从目前举办世博会的经验来看,党建工作发挥了重要保证作用,同时,党建工作在服务国内外参观宾客、服务世博会科学化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世博时代,党建工作要成为服务重大工作和重要活动的先行者、参与者、保障者和促进者,要将党建工作服务重大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要建立党建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和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党的宗旨始终得到贯彻、党的执政能力始终发挥效应。

三是社会化和区域性大党建运行机制。世博会展示了社会化和区域性大党建的政治优势。上海党建要更加充分体现上海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率先打破行政区域和社会空间的概念,建立“视野更宽、舞台更大、任务更重、作用更大”的社会化和既服务上海又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区域性大党建运行机制,形成长三角地区党建互补、互动、互学、互助的良好形势。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党建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党建一体化步伐、社会化党建建构和区域化党建生成,形成组织细胞和党建触角网状覆盖、辐射性延伸、网格化发展的态势。

四是党组织柔性建制和运行机制。世博会临时性党组织实质是党组织的柔性建制,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后世博时代,要进一步拓宽党组织建制的形式和运行机制。重大活动、重大工程、临时性党员社会群体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组织都可以采用党组织柔性建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党组织空间覆盖、发挥作用的生机活力。柔性建制表现为临时性党组织、网上党组织和衍生性党组织 (比如上海某高校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同学成立虚拟形式的“明德班”,并成立明德党支部,这是在原有党支部基础上衍生而成的具有精神符号意义的党支部)等。

五是党建专业化发展和对外交流机制。党建专业化发展是推进党建研究学科化、以党建研究带动党建创新、促进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基本路径和重要保证。上海党建研究在专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化发展途径、完善专业化发展机制,如:建立健全更加开放的党建研究运作机制;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将党建研究纳入统筹建设和管理范畴,建立健全各区县与大口党委、各系统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和研究会,建设专业化水平更高的党建工作队伍;建立一整套党建专业化发展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加强党务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等。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国际视野加强国际性政党学习交流,是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拓展和重要途径。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对外交流。目前,我们党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一个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格局日臻成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民主、进步、开放、创新的良好国际形象;同时也在与不同政党交流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提升自身的科学化水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要在通过对外交流互动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中发挥表率作用。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 责任编辑:晏蔚青

D26

A

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及其对策 篇12

一、基层党建工作实现科学化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 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是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 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是我党工作的一贯要求, 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新时期, 实现科学的基层党建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党中央提出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要求是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的, 也反应了党巩固执政地位的自觉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明确了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必要性, 要求在广大农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学校等组织中继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 不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 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 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依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依然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

其次, 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是新时期党情、国情变化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 我们不仅要能够提出任务, 而且还要有解决任务的能力, 如果党和国家不能解决问题, 那么党的执政能力和声望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在战争和改革时期, 我党曾经创建出多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拉近和群众的距离, 基层党建工作卓有成效。但是在新的时期, 基层党建工作渐渐失去实效, 表现得差强人意。总结起来, 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由于我们对在新时期呈现出的新变化和新特征背后的规律和本质研究的不透彻, 才导致了党建工作效果的不如意。因此, 只有把握形势, 开拓创新, 深刻研究新问题, 才能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

最后, 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基础。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是指党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党的建设应该符合客观规律, 防止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以及随意、散漫, 使得党的建设工作具有实效性, 让的党的工作符合人民的期望。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繁荣发展、农村快速进步、农民生活逐步富裕的阶段, 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成为党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由此可见, 基层党建工作对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影响。

二、基层党建工作实现科学化的路径探讨

(一) 基层党组织工作应该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

近几年来, 我国的经济正在迅猛发展, 社会正在快速前进, 这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领域和范围在不断地扩宽, 也导致基层党建工作的格局正在日益发生变化。所以, 基层党组织要在全面了解自己工作领域的基础上, 把握各个工作范围和领域之间的内在和本质联系, 以科学发展的理念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让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首先, 基层党组织对于新的社会形势要有准确的把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社会上涌现出大批的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和中介机构, 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局面也转变了自己的工作理念, 完成了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基层党建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这些变化, 从实际出发, 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时效性。

其次, 基层党建工作要注重工作理念的转变, 基层党组织应该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视野, 打造具有前瞻性、工作规范化、发展持久化的基层党建工作, 从全局的眼光去看待基层党建工作, 使得基层党建工作能够在长远战略目标的引领下循序渐进, 根基牢固。

最后, 基层党建工作要创新工作模式。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基层党组织应该领域内的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和工作目标进行明确的梳理和定位, 建立一个健全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 使得基层党建工作能够覆盖到各类社会经济组织之中, 让每一个党员都能够受到党组织的领导和教育。

(二) 基层党建工作需要统筹协调

第一, 基层党建工作应该具备总体规划能力

基层党建工作应该注重传统领域党建工作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衔接, 使得二者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基层党建工作者应该站在全局角度统筹安排, 全面监督, 使得传统领域党建工作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能够一体化进步。对于传统领域党建工作, 我们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对于新兴领域党建工作, 我们应该逐步提高党组织的领导力度, 增强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影响力。新兴领域和传统领域党建工作能够比肩进步、共同提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第二, 基层党建工作要注重工作方法的选择

过去, 我国基层党建工作普遍存在工作效率差、工作方法选用不当、工作流于形式的缺陷, 为了使基层党建工作具备科学性, 基层党组织必须重视工作方式的创新。基层党组织要分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 找到基层党建工作的突破口, 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做到稳、准、快。比如说, 在农村进行基层党建工作时, 党组织应该以加强村班子建设为重点, 推行加强村班子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监督、对村班子的工作效果进行定期评价, 及时发现村班子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快速解决, 防患未然。

第三, 基层党建工作要打破壁垒

基层党建工作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水平, 就要突破城乡、地域和时间、空间的限制, 实现基层党建工作要素顺利流动, 使得党建工作具备活力, 基层党建工作者发挥工作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可以让城镇区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书记去兼任农村的党组织副书记, 农村的党组织书记去兼任城镇区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副书记, 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城乡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和资源的有效流通, 促进城乡的协调、统一发展。对于党员的管理, 我们应该尽快建立数字管理制度, 使得党员不管在哪里工作, 都能够不间断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实现党员教育终身制。

(三) 基层党建工作应该引入竞争机制

长期以来, 基层党建工作之所以工作没有成效, 工作氛围沉闷, 就是因为党建工作中缺乏竞争机制, 导致党建工作者缺乏工作积极性。如果能够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引入争先创优机制, 那么鼓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者将不断超越、不断创新, 在工作中发挥发挥最大潜能, 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性。

首先, 在基层党组织干部管理上应该实现创新。对于基层村干部的业绩评价, 应该结合基层党建工作目标、村干部的工作任务综合进行, 对于村干部的待遇报酬和选拔任用有建立一套合理的工作机制, 使得基层村干部能够以饱满的热情 (下接232页) 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在村干部离职卸任之后, 党组织也不能放弃对他们的继续教育, 要给离职干部树立离职不离心、李刚不离党的工作思想, 让基层党建工作保持持久的活力。另外, 基层党建工作应该和农村、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的产业有效融合起来, 让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产业之间的沟通和写作, 实现党建工作的普及。

其次, 党员队伍的管理要创新, 党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机制要完善。党员教育应该以各级党校作为主要场所, 并借助高等院校和社会中介的帮助, 不断更新党员教育的方式和方式, 比如说项目管理方法。要健全落实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设岗定责、“设岗评星”、结对帮扶、党员志愿等主题实践活动, 使广大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过程中, 党性得到进一步锻炼, 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先进形象得到进一步展示。要健全落实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的党员发展机制。重点做好在生产工作一线、高知识群体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 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只有党员的素质提高了, 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 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如何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从当前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 分析了基层党建工作加强科学化的必要性, 提出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性的几点有效对策, 为基层党建工作更具实效性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对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陈传伟、刘建新.论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 (12) .

上一篇:从心开始下一篇:长距离光传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