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

2024-05-18

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共12篇)

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 篇1

人类从古至今几千年,都离不开音乐与文化,音乐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与各艺术门类比较,音乐是其中最具群众性的一种。真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

一、什么是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一种体验音乐美的审美活动,它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手段,积极展开思维与联想来领略音乐的真谛。

无论是民间音乐,还是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为了欣赏者而存在的,与文学艺术所不同的是,从作曲家(民间音乐也是民间作曲家集体创作)到欣赏者,这当中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们的作品必须通过演唱者们的演唱,演奏家们的演奏才能到达音乐欣赏者的耳朵,被他们的听觉所感受。只有通过他们,才使创作者们乐谱上的音符活起来,变成有声有色的一片音响。因此,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都是为了音乐欣赏而进行的,没有了音乐欣赏,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就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音乐欣赏一般有三个阶段:1.官能的欣赏;2.感情的欣赏;3.理智的欣赏。

官能的欣赏对任何一个有听觉的人,都是能达到的。例如:当你听到一首乐曲时,你会感到这首曲子好听不好听,是欢快的还是热烈的?是抒情的还是悲哀的……这就是每个人已具备的初步欣赏音乐的能力。这种欣赏能力主要是一种无意识的,仅满足于悦耳、动听而得到美的享受的欣赏,是比较肤浅的欣赏。

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到乐曲中欣赏时,不仅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可能和作品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而且欣赏者还可以借助音乐的词、曲展开想象的翅膀,引起思维自由联想,从而对作品理解的更具体、形象时,那就进入了音乐的第二个阶段——感情的欣赏阶段。

第三阶段理智的欣赏是更高一级的阶段。在这个欣赏阶段中,欣赏者运用自己的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从理性的高度(如作品产生于什么时代、背景、思想状况、起因动机、形式结构)进一步欣赏、分析、理解音乐。

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是需要一个过程和自己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世界上各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其精髓的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多听、多分析,那么欣赏的能力就会更上一个台阶。

二、什么是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就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多种社会活动方式开展的,以群众自身为主体,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目的,以鲜明的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综合性、普及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文化活动。

古人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就是说,音乐有改变社会风气的力量。音乐是最具有群众性的一种。因此,我们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应该花大力气做好普及和提高音乐艺术的工作。

现如今,群众自己搞起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随着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不断成熟壮大起来,而且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渗透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社火舞蹈、民间美术,或婚丧嫁娶、传统节日和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娱乐、宣传的文化活动、培训班、自乐班,被人们所喜爱。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的提高,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推动群众文化事业,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我们的工作任务还很重。在当前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下,我们一定要更好的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三、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相结合

如何才能让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相结合起来呢?也就是说,如何让群众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提高,以便更好的开展群众音乐文化生活。我在这里浅谈三个问题:

(一)要提高自身音乐欣赏水平,更好掌握音乐艺术的规律,从而正确指导群众音乐工作。音乐艺术的特性决定了它与其他艺术门类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文学美术的作品可以不受某种条件的限制,只要发表出来就可以一人静静地阅读和观赏,细细的体会。但音乐作品即使你写出来,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无声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在音乐艺术实践中,将创作、演唱(演奏)和欣赏三方面综合安排。我们要发展当地的群众音乐文化,就应该努力组织好音乐创作、演唱、演奏这三方面,同时,还要提供适当的场所和较完备的音响器材,供群众欣赏音乐。

(二)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引导群众的音乐审美情趣。

我们说,音乐可以使人高尚。但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这样,这里存在着选择引导的问题。选择什么音乐?把群众的音乐欣赏情趣引向何处?这都与我们自身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对音乐的欣赏范围比较狭窄,也就不可能去组织、介绍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来满足群众多方面的多种音乐需求,那么势必会使群众的音乐欣赏水平停留在低水平的阶段上。我们还不能以个人的音乐欣赏趣味和爱好来组织、辅导群文音乐工作,否则会使工作脱节,产生“误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跟随群众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你特别偏爱民歌或民族创作风格的音乐、器乐作品,在组织排练中强加给不适合这类音乐作品演出的群众时,你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有时更加让你的工作难以开展。又如:我国在八十年代后兴起了通俗音乐的热潮,这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一直被广大群众喜爱。我们虽不能盲目的跟从,但也要积极的面对,勇于探索钻研,正确去引导组织群众的通俗文化音乐活动。

(三)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可以使我们提高对演唱(奏)、创作人才的鉴赏、识别能力。

群文工作者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被邀请担任各类音乐活动的编导、评委,经常对音乐节目发表看法和意见,如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不高,势必缺乏分析、鉴别的能力,就会使评奖、评议工作不准确,这就对发现人才、好作品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群文工作者就应该先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群众文化音乐生活。由此可见,音乐欣赏和群众文化相结和是十分必要的。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和提高我们业务水平一样重要。当然,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的重要性远非这些,随着群众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音乐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广,那就需要我们群文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提高,以便更好的开展我们的群文音乐工作。

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 篇2

作为一个音乐教育者,不能把音乐教学单单的看成是教书,不仅要去研究这个知识的领域,还要挖掘其他领域中可以相溶的元素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使其更加丰富多彩。这样的教学风格才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被其无穷的魅力所感染,爱上音乐。《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音乐是一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部音乐文既是音乐发展的历史,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正如歌剧大师瓦格纳所说:艺术永远是社会制度的一面镜子。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的教学,应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1.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

1.1音乐与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民族音乐与古典文学的关系源远流长,二者同根同源、彼此贯通、相携共进,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音乐中有诗歌,诗歌中有音乐,音乐离不开诗歌,诗歌离不开音乐。《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最富文化价值的诗歌总集,也是历史上第一部可供系统考查音乐与诗歌关系的文化典籍。我们知道,《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不同的题材,这风、雅、颂既是对诗歌的性质、地域和使用场所的分类,又是对音乐的分类。风是指带有地方色彩的诗歌和音乐,雅是指周王朝贵族层的诗歌和音乐,颂是指宗庙祭祀时使用的诗歌和音乐。《诗经》中的诗作的具体音乐形式虽然已不得而知,但从诗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我们仍然可以体悟出它的音乐节奏性和旋律性,感受它的音乐美感。

1.2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也是如此,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的音乐数不胜数。如《图兰朵》、《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虽然音乐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却能使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与精神得到升华。纵观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是文学功底厚、音乐修养高的横跨音乐与文学两个领域的跨学科人才。他们不仅深谙平仄韵律,而且洞晓节奏音律,善写歌辞、会创作乐曲、能奏乐唱歌,给后人留下了大量音乐文学方面的佳章妙句。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一部典型的作品,作为剧作家,关汉卿具有音乐与文学双重修养,能够巧妙的将宏大的文学体裁用复杂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清明》、刘禹锡的《竹枝歌》、王之焕的《凉州词》、王维的《阳关曲》、柳宗元的《渔翁》等。

1.3音乐与绘画是姐妹艺术,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从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所以有人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音乐与美术的意境竟是那样的相近。

1.4音乐与历史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音乐的声音。《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虽然是两首不同的琵琶曲,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我国古代的楚汉战争;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和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气势恢宏地表现了俄罗斯人民抗击法国侵略者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同时也歌颂了俄罗斯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通过对这些音乐的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音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音乐。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由于过多地注重了音乐学科本位的学习,忽略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因素,所以不能深刻地领悟音乐的人文内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2.相关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重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正如《音乐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2.1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在音乐教材中,许多音乐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瑰丽多姿的民族音乐文化,又有丰富的世界音乐文化。如《阿细跳月》、《快乐的罗嗦》是彝族的民间音乐,《杵歌》是台湾高山族的民歌,《多快乐呀多幸福》是藏族的民歌。通过演唱或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世界的音乐是丰富多彩的,在小学音乐教材的《环球之旅》单元中介绍了世界很多国家的音乐,如《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通过观看电影,既可以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还有助于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感情。《草帽歌》是墨西哥歌曲、《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的歌曲。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使学生了解许多国家的风土人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还有教材中的《西洋乐话》单元中介绍世界名曲,教师带领学生沿着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音乐家的足迹,走过音乐发展史的长廊。通过这些音乐作品的学习,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2.2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情感体验不仅来源于音乐的音响,也来源于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信息和具体的形象。例如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首先为学生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首先拥有完备的思想积淀。之后我又边欣赏边讲解,以图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悟,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学生听着忧伤的乐曲,看着梁山伯与祝英台为爱情而抗争的画面,丰富的文化激活了音乐的情感,学生们仿佛自己也置身在滔滔的情海之中,为千古绝唱的爱情的悲壮所感动。

2.3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高。通过教育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是21世纪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了&&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音乐教学同样担负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任务,这对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创造力的培养包含着许多因素,其中,丰富的文化知识就是众多的因素之一。因为创造的过程是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进行的过程,积累得越多就越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结合文化的学习,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必定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另外,音乐本身就是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演奏、演唱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由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

如在感受《春江花月夜》的情绪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创编歌词,其中很多句子都来源于古诗词,例如:山苍苍、水茫茫、船似箭、桨激浪、歌声随风扬。心欢畅、踏浪归去月如霜,难见水天长&&这些都是学生们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学过的知识,即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提高了语文知识,从而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文字的艺术,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在理解《春江花月夜》的基础上,还可以创造出《春江花月夜》的绘画作品。

民族音乐欣赏与大学校园文化 篇3

关键词:民族音乐;欣赏;大学校园文化

近年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优秀的音乐作品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以其天籁般的声音净化着人们的心灵。现如今,在各类文化碰撞交汇的高等学府,流行着各种音乐,其中韩剧配乐、台剧插曲、网络音乐占据了大半部分,而本应该成为主流的民族音乐却没有一席之地。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忽视在每个高校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与当前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宗旨不符合。长此以往,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观都将被降低。因此,校园文化应当加大對民族音乐欣赏的教育。

一、民族音乐欣赏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1、高校管理者忽视对民族音乐的教育。一部分高校管理者认为高等教育应当将重心放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上,帮助学生们建立系统的教育文化体系和完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们的精神文化教育,没有从文化方面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提升学生们的品味。

2、缺乏宣传弘扬民族音乐的意识。高校对于民族音乐的宣传意识很淡漠,使得本应该是学校精神文明的中流砥柱的民族音乐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尤其在非艺术类的学校,学习民族器乐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很少有学校设立有关民族器乐、音乐赏析的社团,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民族音乐也极少的出现在舞台上。

3、大学校园没有积极主动的传播民族音乐。由于高校对民族音乐缺乏重视,学生们也不关注民族音乐,这就导致民族音乐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度和认知度严重不足,本应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音乐被大家渐渐遗忘。大学生应当积极的弘扬传统文明,利用学校的大平台作为主场地来宣传介绍民族音乐,号召大家学习赏析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的灵魂和相关的音乐知识,传承经典优秀的音乐作品。

4、大学生普遍缺乏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对于民族乐器也不甚精通,也并不了解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仅有一部分大学生了解略微肤浅的民族音乐知识,而这其中,还有许多大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是来自选修课或是课外活动,知识掌握的一知半解,漏洞百出。这使得许多大学生无法更好的欣赏民族音乐,更不能了解领悟到民族音乐的真谛。

5、大学生无法从活动中领略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以民族音乐为主题的节目堪称凤毛麟角。即使有一些围绕着民族音乐展开的活动也是不尽完美,敷衍了事,演奏者大都不尽专业,缺乏感情。这使得许多大学生无法领略到民族音乐的美好,不能感受到优秀民族音乐的魅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二、高校加强对学生们民族音乐赏析教育的意义

如果高校本身的教育制度没有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度,学校也不利用平台大力宣扬支持民族音乐,那么学生们将永远无法提高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民族音乐也将不会走进学生们的心里。我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音乐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厚,特色鲜明。在音乐形式的创造、表达情意的方式、音乐体裁等方面,都有我们民族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我们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在音乐上的反应。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学生们可以充分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并且感受到我国的悠久历史,各民族的独特风韵和祖国的秀丽风光。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忽视音乐教育,就是忽视教育本身。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食粮,缺乏音乐素养的人,在其个性与性格的发展过程中会留下严重的缺憾。从大学校园角度来说,大学生缺乏音乐素养的教育会使学生们不能平衡发展,缺乏对美的最基本的赏析辨别能力。

三、提高大学生对民族音乐赏析的热情的相关措施

1、高校提高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度。各大高校要从根本上意识到民族音乐赏析的重要性,从教育制度方面入手,开设相應的民族音乐赏析课,升华对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学校应当广泛宣传民族音乐,并联合或开创相应的社团活动组织,针对各个社团活动而开展建立不同的相关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同时成立专门的合唱团、民乐演奏团等,扩大参与面,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欣赏的兴趣。

2、加大对民族音乐的投入。学校应当加强对民族音乐赏析的经费投入,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完备的音乐教学用具。并且在支持校园社团的同时,也为其提供必备的音乐设备配置,增设民族舞蹈音乐排练的场地,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士讲课指导。学校要加大与校外企业的联系,与其多加沟通交流。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积极的掌握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学校的教学指导,使学生们掌握最新的第一手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们可以凭借着方便合适的平台来开阔眼界,与校外媒体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3、增加对民族音乐鉴赏课的考核比重。学校可以通过改变民族音乐鉴赏课在学生们学分中所占的比重来增强学生对音乐鉴赏的重视度。可以增加音乐鉴赏在选修课中的课时节数,聘请专业的德高望重的老师为同学们授课,组织观看优秀的音乐作品和舞蹈节目,丰富学生们的音乐常识,使学生们获得音乐欣赏的理论基础,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著名的音乐作家贺绿汀曾说过:“音乐是培养人民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我国的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别具一格,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财富。学习并掌握民族音乐欣赏的知识能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注重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度,积极补充精神食粮,做个高素养、高质量、高水平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 韩东.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民族音乐的回归[J].黄河之声,2015,08:19-28.

[2] 刘爱雪.浅谈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J].北方音乐,2015,17:181-185.

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 篇4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地域音乐文化,促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提升德州城市品牌形象,我们对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展开调查,并分析整理,目的是为了拯救、弘扬、发展以“德”为脉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让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同时汲取世界各民族多元音乐文化营养,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音乐态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德州城市发展建设及人类共同的文明进步,提高城市音乐文化品位,让全社会尽享幸福德州。

二、关于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了解、认同和重视程度

2009年3月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族音乐研究暨首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一些目前学界常见且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何为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等。会议确定:“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提法很好,在中国传统的音乐研究中,这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我们在此方面的基础研究理论甚少。

2011年11月以德州学院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岳月为代表的课题研究组的“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课题被德州市社科院批准立项研究。

2012年6月以后课题组先后发表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一——德州“运河船工号子”与〈伏尔加船夫曲〉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二——德州木板大鼓与美国乡村音乐生存、发展比较研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比较研究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创新暨多元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等多篇课题研究论文,充分论证了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在德州区域内的发生、发展及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探求区域音乐文化的特质,不是为了满足所谓区域音乐文化特性的一般化解释,而是希望能够追寻到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社会、人文相关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认同与表达,是多种音乐历史记忆与叙事,是多元音乐直观方法论的研究。

经调查,随着德州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经济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同时,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乡土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民间音乐艺术品正濒临消亡,一些民间音乐艺术的创作主体正在边缘化、老龄化。民间音乐不能堂皇地登上大雅之堂,只能在街头巷尾互相传唱。与此同时,西方钢琴音乐、歌剧等,也不能被大多数人所欣赏。但大部分人们认为应该与西方文化“接轨”,对西方音乐文化不能完全摒弃。

三、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场次及演出现状

首先看一勾勾的演出现状:

(一)解放后,德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方戏曲,1950年组织了第一个“一勾勾”剧团。

(二)1955 年该团代表临邑县参加了山东省业余戏曲汇演,演出剧目《东秦》。

(三)1956 年临邑县兴隆乡四音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西秦》并获展览演出纪念奖。

(四)1957 年该团在济南市“振成舞台”演出,引起文化部及宣传部的重视。

(五)1959 年 10 月临邑县一勾勾专业剧团成立。演出剧目有《西秦》《梁山伯与祝英台》。

(六)1962年该团演出了大量新剧目,如《胡林抢亲》《王小赶脚》《拾玉镯》《三进士》《女驸马》等古装戏,现代戏《迎春花》《刘胡兰》《洪湖赤卫队》《前沿人家》《社长和女儿》等十几个大中小型剧目,其中《红梅》参加了省汇演,《巧遇》在潍坊演出15天,场场爆满。

(七)1971 年,临邑县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被解散。

(八)80 年代末,临邑、禹城、齐河一带农村,仍有业余剧团演出。

(九)2001年秋天,被冷落了30年的“一勾勾”戏曲唱腔,在中央电视台来临邑采风活动组录制的《文化与生活》第七频道播出。

(十)2005 年 8 月至 2006 年 3 月,“一勾勾”剧种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一)2006年5月,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成立,重新排演《王小赶脚》并多次演出。

(十二)2007年2月,参加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比赛,获银奖。

(十三)2008年在德州市春晚演出《逛济南》博得了观众的掌声。

(十四)2011年10月28日德州学院音乐系邀请一勾勾传承人邝书云、徐冬青、徐心贵三位老艺人举办地方戏曲讲座。2011年11月31日晚,一勾勾《王小赶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演出。

(十五)2011年11月16日,一勾勾《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等十六部现代剧目,在临邑文化广场演出,同时该县十五所中小学开设了一勾勾教授课程。

(十六)2012年8月18日临邑县戏剧家协会成立,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戏一勾勾。

(十七)2012年春节前夕临邑县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排演了《定能战胜顽敌渡难关》,在德州地方春晚上演出。

(十八)2012年12月23日在平原县十三个乡镇活跃着544个草根剧团,自编自演。

再看德州木板大鼓的演出现状:

(一)德州木板大鼓最早发源于鲁西北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清朝光绪年间形成木板大鼓雏形在各地演出。

(二)1956年木板大鼓第三代传人王长志在第一届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一等奖。

(三)1957年木板大鼓第四代传人张振武在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获三等奖,并获山东省曲艺家称号。

(四)1964年长篇鼓词《林海雪原》演出,深受欢迎。

(五)1984年在地域曲艺调演中,木板大鼓《锄奸记》获演出二等奖。

(六)2008年4月19日,《德州日报》以一篇《不让绝活成绝唱》报道了夏津木板大鼓在黄河故道的表演现场,同时在电视台连续播出,引起强烈反响。

(七)2008年12月25日,德州夏津木板大鼓第五代传人张书坤在当地表演,观众掌声雷动,叫好声一片。

(八)2012年1月17日,在德州第一届网络春晚上,民间艺人魏凤珍演出《赞德州》大鼓说唱,深受欢迎。

(九)2012年2月29日,德州日报报道了德州鲁西北木板大鼓传承人70岁民间艺人张连功于茶余饭后走街串巷,骑着自行车转遍方圆几十里的乡村、集市,演唱木板大鼓,深受欢迎。

(十)2012年5月28日,在禹城梁家镇农家院里,鲁西北木板大鼓的传承人张连功演出《龙腾虎跃喜迎春》。

(十一)2012年9月11日,德州平原县成立了全省首家大鼓协会,民间艺人延续传统艺术形式,“日出荷锄躬耕,日落吹拉弹唱”。

(十二)2013年7月6日,德州曲艺家协会、德州青少年宫联合在希森欢乐岛举行消夏曲艺晚会,表演了西河大鼓《将相和》。

最让人担忧的是德州运河船工号子:

运河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传承人武城县的梁永和已年过八旬,京杭大运河上洪亮的“闯滩号”如今早已不复存在,梁永和成了这运河上的最后的纤夫,无人继承成为这个“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最大的阻碍。

(一)1964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以德州区域运河船工号子改编的“唱秧歌”受专家好评并在电台播出。

(二)1965年随着运河水源的不足和轮拖的替代,没有了船工行业,船工号子随之湮迹。

(三)2011年9月27日,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专家团来德州调研运河文化遗产的研发与利用情况,研讨运河文化的发展现状。

(四)2012年6月25日,武城县文化部门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而面临消亡的运河船工号子进行了音像资料建制等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五)2013年7月4日,“运河情”六省市音乐作品研讨会在德州市召开,作曲家将以运河为载体进行创作,德州市征集作品100余首。

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演出现状:

(一)2007年7月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岳月在德州学院音乐系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

(二)2008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于宏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三)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武凌于德州学院音乐厅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

(四)2009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岳月“双钢琴演奏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

(五)2010年德州学院音乐系青年教师任陆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德州电视台同时作了直播采访。

(六)2013年德州大剧院投入使用。

(七)2013年5月30日,“德之声”合唱团在德州学院音乐厅举行专场音乐会,演出17首曲目,有男生合唱、女生合唱、混声合唱等。

四、德州区域音乐文化及多元音乐文化对德州发展的影响

以上调查情况反映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在德州的演出场次远远不能满足德州市、县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目前德州市没有区域音乐文化专业创作队伍,地方传统剧目濒临消亡,没有专业的演员队伍,没有资金支持。另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德州年轻人根本不知道“一勾勾”“木板大鼓”“运河号子”等区域音乐文化。

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各个不同国家地域、民族赖以生存的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成为人类相互了解的共同基础。音乐文化是既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体质特征,又能直接感受与交流的世界文化现象。因此,“弘扬民族区域音乐文化,理解多元音乐文化”,实现区域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结构比较、功能转换、良性互动、相互融合、有机整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建设幸福德州是2011年德州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提升文化凝聚力,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德州生态旅游事业,是建设幸福德州的重要工程。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德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体现,它会使德州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德州,从而使德州走向世界。它注入了时代内涵,塑造了德州特色的新时期城市精神,具有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

摘要:本文分析了1950年至2013年德州区域音乐与多元音乐文化演出的状况,以期为德州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进而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

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1 篇5

这大半学期的学习,我更深层的了解了音乐的含义。结合资料,以下是我对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的一些见解。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流行音乐起源于美国的爵士音乐。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刷新了听众的耳目,轰动了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

在今天,流行音乐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采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各种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

流行音乐中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音响多变,色彩丰富,织体层次简明,乐队规模不大,现代作品多使用电声乐器。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抒情、风趣、音域不宽,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浅显易,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不受声乐学派的约束,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动和自由不羁,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小乐队的强声伴奏与歌声融为一体。由于流行音乐具备上述特点,所以就能够和群众连在一起,流行音乐是在都市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都市音乐文化,它反映的是都市人的日常生活和都市的文化风尚,与都市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凡是那些高度发达的大都市,流行音乐就一定非常活跃,现代都市的兴盛已经成为流行音乐成长的嘉良土壤。

流行音乐是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一种大众文化。在今天的大众文化中,流行音乐已经成为最为活跃、最能代表当今都市文化的一种音乐种类。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他们的流行音乐发展水平也越高。流行音乐的制作、生产、销售过程都具有工业化产品的基本属性,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从创作、制作到生产、消费,流行音乐都是在商品经济的运作模式下进行的,它要经过制作生产—市场销售—社会群体的消费的过程。这一点它同民间音乐和古典音乐具有很大的差异。

相对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因其易于传唱,自然亲切深受青年人的欢迎。青年文化是指以青年群体为基础,以他们的意识观念、行为举止、道德风尚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等为核心所展示出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他们的穿着(衣、裤、鞋等)、发型、语言、信仰,特别是他们选择的音乐类别,这些都形成了青年文化所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表述,从而构成了他们独特的文化思维方式。当今社会现代传媒、广告娱乐、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商业取向、产品推广、营销理念、市场策略等相关的经济和商业的目的驱使下,青年文化不仅仅体现在观念形态方面,而是从社会的各个层面中表现出来。反过来这种文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主导了众多的新闻媒体和商业策略的价值取向。Marcel Danesi甚至在他的符号学著作《Forever Young》中提出了青年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中的主流文化的理论。

流行音乐永远保持着一个时代青春期的活力和精神,以一种音乐表述来体现一个时代的时尚文化。流行音乐总是追逐一个时代最具活力的理念和精神,力求表现出一个时代的风尚和特点。青年群体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觉醒具有强烈的挑战性,对文化的选择和思考非常敏锐。流行音乐中已经产生了一些好的音乐作品,例如《听妈妈的话》《千里之外》《朋友》《本草纲目》《苏三说》……他们并没有抛弃传统,但是歌曲中都采用了当今青年们时尚的语言表达方式。青年群体与流行音乐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追逐时代的风尚。

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从抒情歌曲到摇滚乐、爵士乐、民谣歌曲、rap等等多种形式;在内容上反映的是都市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社会大众的情趣与观念密切相关。流行音乐的大众化风格,形式自由不拘,内容通俗易懂,已经成为青年群体最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它追求独立的个性和贴近生活的表述以及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尚,最能代表今天青年群体的文化趋向和表达方式。

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的挑战性特点。在流行音乐的演变过程中,我们看到流行音乐从不固步自封、永远保持着挑战的精神,追求新的音乐元素是流行音乐的本质特点,在这方面,流行音乐与青年文化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青年群体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他们审视过去、面向未来,努力寻找新的文化信息,他们带着积极的态度、对理想的渴求、去挑战现有的文化观念,用新的元素去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的文化。高校是青年群体的文化圣地,是青年群体精英最集中的地方。青年群体思想活跃、积极进取、追求知识、充满挑战精神。他们思维理念、言行举止代表了时代的先锋形象。流行音乐乃至流行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选择,从文化意义上来说,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青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流行音乐不可避免地在高校中传播,它已经成为高校青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音乐是用来欣赏的,培养流行音乐审美能力也是必要的。

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 篇6

[关键词]文化 多元文化 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 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王勇华(1965- ),女,陕西西安人,咸阳师范学院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从事高师声乐教学及音乐文化研究。(陕西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26-02

“多元文化”观点是20世纪初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首先提出的,这一观点的提出即刻在西方人文学科涌动起一股“多元文化”思潮,其影响已涉及文化、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多元文化及多元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新观点。将音乐教育置于所处文化背景考察,用文化的思维去研究当代音乐,阐释音乐教育、音乐现象及音乐行为的文化内涵,了解世界音乐教育多元发展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作用,重树音乐教育的民族文化观,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与多元文化

文化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别,绝对的文化一元论是不存在的。关于文化是一元化的观点,是西方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这种观点来自“文化一源说”,认为全世界的文化都是从一个点往外扩散的,而这个点当然在西方。“文化一源说是跟欧洲中心主义相伴随而出现的”①。随着西方社会发展及种族矛盾的日益突出和激化,西方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清楚地认识到传统西方文化的局限和弊端,不约而同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开始认识到他们所承载的西方文化,不过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枝,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既无法吃掉也无法取代,明智的办法是采取文化认同的态度。于是,多元文化的概念才开始从含混模糊走向清晰明确。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文化既有一元的属性也有多元的属性,都有其合理性。“当一个民族根据其自身的需要并按其发展轨迹,通过劳动使其主体意识可观物化为一些具体对象并创造出物质及精神财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其文明程度,这时可以说文化是一元的;而对于不同民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有些是相同或相近地,而更多的是不同的时候,毫无疑问,这时的文化必然是多元的。因而可以说,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也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②

二、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作为音乐文化大家庭中的音乐教育,从它产生起就伴随着音乐文化,以文化的特性、文化的身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律存在的。音乐文化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音乐文化是指人类后天获得的,与一切音乐活动相关联,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事物;狭义的音乐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音乐观念和音乐活动行为,一般指广义音乐文化中的精神层面。“音乐教育”概念同样有广义与狭义的解释:“广义的音乐教育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教育行为,它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广义的音乐教育自音乐诞生之日起就已经产生;狭义的音乐教育则是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行为,一般指学校音乐教育,也包括现在的家庭音乐教育和有组织的社会音乐教育。”③可以看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有盘根错节的联系,尽管如此,音乐文化又不等同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唯一条件。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的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广义与狭义的)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尤其是学校教育,它是传播文化的基地和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一套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一种文化形态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可见,若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然采取上述途径,这是学校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多元文化与多元音乐教育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文化历来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之别,但绝对的文化一元论是不存在的。不同民族的存在,民族的文化渊源不同,就必然产生出不同的多元文化。因此,我们说社会是由多元文化构成的。在文化的百花园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美,都有它存在的权利,因为它反映了不同人的需要。音乐文化属于文化的一种形态,既然文化是多元的,那么音乐必然也是多元的。如果音乐文化是多元的,那么从根本上讲音乐教育也应是多元的。在知识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人类学的“跨文化生存”和“再阐释”概念的提出,使我们走出了单一文化认识的限制,为解决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带来契机。跨文化的和全球的视野促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深层挖掘和再认识,而身份的全球化成为个人在视野和知识上走向世界全球化的条件。不同文化之间的互为逾越、互相交流已成为当代文化交流的主流。④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同化主义音乐教育理论已退居次要地位,西方音乐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裂变,多元文化主义和世界音乐教育已经提上了音乐教育的议事日程。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今天,音乐既被作为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来看待,又被看成是一种普遍的语言来实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正如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所主张的那样,那种视西方音乐优于其他民族音乐的思想是过时的狭隘陈旧的观点,多元化的世界民族音乐自然成为音乐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音乐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中最活跃和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本质和文化特征的独特形式。尽管传承音乐文化可能有多种形式,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有意识、有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传授的是音乐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经验、技能,它使受教育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系统知识。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其优势在于它向人们传递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些内容构成了音乐文化的基本内核,使后人对前人所创造的音乐文化具有高度适应性,因而保存了音乐文化传统的系统性,保证了具有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不同音乐文化得以在延续和传承中保持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相对稳定性。因此,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得以再生与繁衍不可或缺的工具,成为社会为音乐文化的传递和发展所提供的手段。音乐教育对音乐文化的保存和维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音乐文化来实现的。音乐教育所选择和整理的音乐文化要素,即音乐教育中的传授内容,亦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最重要、最可信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民族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是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因此,音乐教育所具有的传承功能,使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和再生,音乐教育本身也成为音乐文化存在的本身。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音乐文化的传承,但传承必须要有意识和行为来保证。如果没有音乐文化主体意识的判断和确认,没有文化体验的自觉行为意识,传承也将无从谈起。音乐文化的传承指“特定文化主体特定心理体验在特定社会行为及其符号系统作用下的延续与累积。”⑤在多元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面对造成文化变异或演变的两种因素,即文化主体在文化体验过程中的认同意识因素和客观的环境变化因素。在音乐文化传承中,文化主体的意识是核心,文化“认同”的结果,从根本上不能脱离文化主体特质的文化属性。从民族文化学和民族音乐学的观点看,任何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首先是属于民族的。如同一个人一样,任何人都属于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无不在其身上打上文化的烙印,这种烙印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身份证”。传统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既是文化主体以深层的文化体验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深层之意识、行为、形态的探索过程。音乐教育一是要挖掘保护和培养传统音乐文化形态与行为,二是确立和体悟传统音乐文化之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构成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整体运作过程。

四、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文化传承

回顾近百年来的中国音乐发展历史,我们最大的缺失就是失去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丢掉了自己的伟大传统,从而导致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自我失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至今未取得应有的地位,不能不归结于此。究其原因在于我们从来没有把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传承、传播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明确强调民族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占据的主体地位,把确立音乐文化主体意识作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结果加以强调。其次,提倡并关注“文化中的传承”,以及“传承中的文化”,使传承者不仅能准确地掌握音乐的本体,体悟其生成的文化背景以及该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同时又能使传承者重视对该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发掘、阐释和传授,使他们时刻关注该音乐中的文化,着力于该音乐的文化根基、文化渊源、文化位置、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审美心理的挖掘、理解和表现。第三,要重视音乐文化行为体验的培养。音乐文化的主体意识往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行为体验后才能准确感受和把握,文化行为体验是对文化传统意识、观念、行为方式把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因为行为层面往往是文化意识反映的直接表现,音乐教育必须依照文化行为的事项,使受教育者以自身的行为体验感受文化意识的特殊存在。

当前,寻求本土文化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土文化资源的高度而得到了应有的重视。突尼斯、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再次验证,尊重本民族音乐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意义尤为深远。明天不属于不能保护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因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灭亡。而一个民族没有了音乐文化的根底,所谓“发展”“振兴”则只能是一句空话。面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潮流,作为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音乐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来说,无疑要以全球化的音乐文化视野高屋建瓴地审视这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吸取一切外来音乐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潮流同步的音乐教育体系。通过母语音乐文化教育,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使之能够进入世界民族艺术之林,取得它所应当占有的地位,这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之必须,同时也符合世界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潮流。

教育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对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教育既是文化的主体,更是一种传播文化的客体,在学校教育中更是一种递传文化的手段和形式。因此,我们应不断挖掘音乐教育的功能,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让以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

[注释]

①②庞扑.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44,149.

③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43.

④管建华.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J].中国音乐,2002(2):17.

试论音乐欣赏与文化教育 篇7

以往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 大多注重音乐学科的本体教学, 忽略了音乐的文化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音乐学科的性质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音乐欣赏课程中牢牢把握以音乐文化为主线来进行,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和音乐所处的历史时代结合;音乐欣赏必须和相关姐妹艺术结合。

一、音乐与历史并举, 以史讲乐, 以乐讲史

一部音乐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人类文明进步史, 音乐与历史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还起着积极作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音乐的声音。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作品与历史的结合, 在音乐欣赏教授中, 做到以史讲乐, 以乐讲史, 不仅能够以音乐为基础更好的体现音乐作品的文化历史性, 也能让学生结合历史对音乐作品有更好的理解。

音乐历史绵延数千年, 音乐作品浩如烟海, 每位音乐大师和每部欣赏的音乐作品背后都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 以历史文化为背景让学生赏析音乐, 把音乐作品和音乐的发展形态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对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音乐发展和因此诞生的流派大师和总体风格有总体印象。

音乐的流派和风格是音乐与历史结合的重要部分。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 一部分人的音乐创作形成了鲜明的或者可以辩识和区分的风格, 于是便构成了一个流派, 不同的流派之间即相互继承, 也相互补充, 流派的源起, 顺延变化就大致形成了音乐的发展史。因此, 风格流派是音乐历史上最可标别的符号, 是需要悉心聆听, 才能切实把握的。在讲授音乐作品时, 就必须要涉及到风格和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只有把小作品放到历史流派这个大环境中去解说, 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把握音乐作品除音乐本体之外的音乐文化内涵。

比如, 在欣赏到欧洲专业创作音乐板块作品时, 19世纪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内容最为丰富, 涉及到的音乐知识点和音乐大师音乐作品也相当经典, 这些都能让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后对音乐作品可有深刻印象。

我在指导学生欣赏柏辽兹最著名的标题音乐《幻想交响乐》时, 就以浪漫派时期的历史大背景入手, 介绍作曲家的生平和经历, 柏辽兹的创作力求创新, 采用“固定乐思”的手段写作音乐, 以新颖、明澈的配器效果和戏剧化的处理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 他所著《配器法》一书已成为音乐技术理论的经典文献之一。柏辽兹的名字同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 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相提并论, 堪称法国浪漫主义三杰。这不仅仅让学生知道了柏辽兹还知道了其他文艺史上的两位历史人物。之后再引出“标题音乐”的概念, 因为作曲家追求自由, 喜欢把音乐与文学, 戏剧, 美术尤其是与诗歌密切联系起来, 因此首创了标题音乐这种新音乐形式, 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柏辽兹的这首著名标题音乐完成于1830年, 当时莎士比亚的戏剧启发了作曲家写标题音乐的灵感, 作品中出现的“固定乐思”也是一种新的创作手法, 音乐使用它代表某个人物或某种思想感情, 并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种种不同的变化, 以适应其文学性, 戏剧性内容的环境变化和情节发展。在欣赏时, 特别向学生强调在标题内容下, 关注音乐的“固定乐思”, 在音乐进行过程中, 教师可以适当的提示。故此, 在立足历史大背景的基础上, 把作曲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动机, 作品的风格特点结合起来, 立足音乐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 真正走进了音乐历史的长河。

以乐讲史, 以史讲乐, 乐史并重的前提下, 让学生了解的不仅仅是音乐和音乐家本身, 也让他们有能力在熟知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对音乐和音乐家的评价。

二、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结合是音乐欣赏教学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

音乐作为艺术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涉及美学, 美术, 戏剧, 电影电视, 人文地理乃至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对于阶段学生来说, 平时接触人文艺术的机会比较少。把音乐与诗歌, 与戏剧, 与舞蹈, 造型艺术甚至是电影电视联系起来, 是音乐欣赏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

音乐学者赵鑫珊曾说过:“莫扎特的音乐是旋律化、和声化和节奏化了的唐诗。”他认为:莫扎特的慢板乐章是他音乐的精华和灵魂, 他那幽深的意境同唐诗的钟声是如此的相似。是的, 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音乐有着诗歌般的韵律, 舒伯特的《菩提树》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4乐章就是最好的例子, 艺术歌曲《菩提树》是《冬之旅》声乐套曲中的第5首, 在欣赏之前, 先让学生过目一遍诗词, 并请同学朗诵, 让学生对诗歌要表达的意境有一定了解, 再配以旋律播放, 让学生再次感受用音乐来表现的意境。同样,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也是融入了席勒的诗《欢乐颂》, 贝多芬首次尝试在交响乐中加入人声, 以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 这也是作品的核心音乐主题, 贝多芬通过席勒的诗, 表达“人们团结成兄弟”的自由, 平等, 博爱的音乐哲学思想。至此, 学生通过诗词和音乐的结合更好的理解了艺术歌曲这类音乐体裁形式, 更为深刻的了解了“贝九”的深刻内涵, 立足与诗词结合的角度来剖析欣赏音乐, 让学生有了更好的欣赏层次。

俗话说的好, 音乐擅长把形象的东西抽象的表达, 而绘画则把抽象的东西用形象化, 这就注定了音乐和美术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很多音乐作品可以通过美术的角度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 比如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作品《图画展览会》就是音乐与美术结合欣赏的最好示例, 作品选用了10幅不同的绘画作为音乐的创作素材, 有点类似于看图写音乐的创作动机, 作曲家用一个漫步主题贯穿全曲., 在欣赏这首作品时, 教师应先展示图片给学生观看, 在音乐播放之前, 让学生体会绘画内容, 之后播放音乐, 此时提问学生时候能把音乐和绘画内容联系起来。通过欣赏, 不仅锻炼的学生的想象能力, 也让学生加深了音乐与美术的联系, 认识到艺术中的门类彼此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当今这个电影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 电影作为一种文明进程, 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学生可以为一部好电影而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音乐和电影的结合正是丰富学生知识面提高他们审美水品和督促他们确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一课。学生普遍对电影音乐兴趣较为浓厚, 教师应尽量选取一些经典的电影作品, 比如电影《音乐之声》, 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音乐剧本改编的音乐故事片。剧情讲述了能歌善舞的家庭女教师玛里亚与退休军官特拉普上校及其7个儿女之间的动人故事, 其中两首脍炙人口的歌曲《DOREMI》和《雪绒花》是家庭教师玛里亚教上校的7个儿女的歌曲, 这两首作品学生之前已经很熟悉了, 但并不知道出处是电影《音乐之声》, 利用课堂, 我让学生更为直观的看到了玛利亚和孩子们合唱的温馨场景, 加深他们对这两首歌的印象。如果有时间, 可以推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完这部经典名片。

钢琴音乐与文化修养 篇8

音乐和文学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语感的共性,即:韵律性。大量的中外钢琴作品中,音乐和文学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文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当学生学习一首新钢琴作品时,教师应首先引导他们了解该作品的民族文化背景,如解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时,首先应了解美国的文化,才可能抓住作品风格的特征, 也才能揭示作品内涵和表达作品意境;舒曼的《蝴蝶》剧作灵感, 来自一部德国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他将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用来扩展音乐氛围的一种艺术创作实践。又如中国钢琴作品《女民兵》, 是作曲家郭志鸿根据毛泽东主席一首诗词《为女民兵题照》的意境剧编的,学生学习这首作品时,首先应了解毛主席那首诗的内涵和了解那个时代的特征,这样才可能理解和表达曲中“中华儿女多高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主题思想,也才能刻画出那个时代女民兵的飒爽英姿形象。钢琴曲《阳关三叠》,是用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格律《送元二使安西》的启发而作,学习这首钢琴曲时,既要了解王维那首诗,了解中国古时的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也才能理解好朋友远赴边关时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所有这些,都说明音乐与文学的亲密关系,这类例子,在中外钢琴作品中,不胜枚举。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有计划的涉猎其他门类的艺术文化作品。 如学习一些绘画艺术对学习钢琴艺术也有帮助,比如德虎西的12首钢琴练习曲中那捉摸不定的飘忽感觉,好几个P的演奏,是一种极为高超的艺术,学生学习这些作品,必须充分领会印象派的表现手法,甚至还应去研究印象派的绘画,才能使手指发出梦幻般的音色来,并通过触键与踏板恰到好处的配合,在琴键上发出各种不同的音色,犹如绘画中五彩缤纷的颜色。又如汪立三的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是汪先生日本时观赏了日本著名现代画家东山魁夷的两幅大型画后有感而作的,汪先生为了学生能学习这部组曲,鼓励学生去日本观赏东山的画。此外,选学一些声乐作品、听声乐演唱, 有利于理解和处理钢琴作品中的歌唱性;听小提琴独奏可以体验旋律的连续性;听弦乐四重奏,有助于理解音乐的层次感;学习音乐哲学有利于处理作品中的关系。

在音乐史上,有不少钢琴大师不仅仅专注于钢琴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重视诗歌和文学的学习,甚至有的还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 如德国钢琴家、作曲家威廉·肯普夫(Wilhelm kemps.1895-1991年),他不仅创作钢琴作品,还创作小提琴协奏曲和交响曲等音乐作品。同时,还写文学作品,如他写的一部小说《一个演奏家的成长》。此外,他不仅仅对本国的文学有很深的研究和理解;还对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文学也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对古希腊、罗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古典文学作品,都是他兴趣范围内的读物。正因为他具有渊博的文学知识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在他讲授钢琴课时,既有深广和独特的钢琴专业内容,又涉及许多人文、文学方面的知识。他的作品演奏具有魔术般的将文学与音乐紧密结合的魅力,他认为文学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鉴于此,教师在钢琴教学中,除教好钢琴专业知识外,还应指导学生有计划的博览群书,多学一些艺术品位高的、中外诗、词、 歌、赋、经典小说、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如中国的唐诗、宋词中有丰富的感悟和意境,同时又有平仄起伏的节奏美、声韵美。 钢琴作品中表达的也是感悟和意境。因此,学习这些作品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只要学生具备了渊博的文学艺术知识, 能自觉的、广泛的从作品中吸收营养,对钢琴作品的欣赏力、理解力、感悟力和想象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这样,站得高,看得远,理解深,才能现钢琴艺术的高峰攀登。

摘要:音乐与文化是密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语感的“共性”,即:韵律性。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剧作音乐作品的源泉。

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 篇9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日益增强。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 使得人们对健身活动的参与意识极大加强, 掀起了全民健身活动高潮。广场舞以独特的健身方式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迅速发展为群众健身锻炼的主要途径之一。

广场健身舞, 也叫坝坝舞、广场舞或街边舞, 是一种集健身与形体舞蹈为一体, 配以富有节奏感的音乐, 并在广场、院坝等宽敞场地开展的群众性健身舞蹈活动。它将传统舞蹈给人们带来的美感与体育运动带来的健身功效结合在一起, 既体现出舞蹈的审美情趣, 又表现出健身运动的健身功能。因具有健身性、娱乐性、简捷性、沟通性而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

音乐具有非常丰富的社会功能, 如:审美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治疗功能。音乐渗透着浓郁的品德美, 是净化心灵的好帮手, 是美好行为的倡导者, 是培养人才的动力。作为社区文化建设重要载体的广场健身舞, 以其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 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对促进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作为音乐社会功能的一方面, 音乐的保健和治疗作用越来越被各界专家学者所重视。本文通过对夏季广场健身舞这一活动现象, 对音乐疗法的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长久以来思想家与科学家的想法:音乐的形成有一种自然生成的内在法则, 这和生命形式的和谐规律是一致的, 可以说, 两者都遵循一个统御宇宙万物的定理, 这个定理也引导整个生物进化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音乐的自然形成法则, 和生命法则基于一致性而产生共鸣, 藉由脑部对音乐的反应活化生命体的自然和谐法则, 使脑部产生的α波上升。

在十九世纪初期, 音乐就已经被用来促进病人的睡眠。医师指出, 失眠患者聆听适合的音乐, 确实可减少安眠药及镇定剂的使用。音乐的节奏会影响人体的荷尔蒙;相对于年轻人, 老年人的新肾上腺素有明显的增加;该激素已经在最近的医学研究证实和睡眠的发生及夜间醒来的次数有关。音乐促进睡眠的科学研究已在德国、美国及苏联等国家陆续被证实, 美国医学审查委员会早已公布大多数的安眠药在病人使用两周后便失去疗效。基于上述原因, 音乐治疗渐受重视, 并已经受到医护人员普遍的使用。

虽然说, 参与广场健身舞的这一个群体, 她们不一定懂得什么是音乐疗法, 但是从她们对的音乐的选择中不难看出, 他们选择的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点:音乐节拍都略等于人类心跳的速率。节奏太快或太慢的音乐都不适于用来促进睡眠, 节奏太快会让人紧张, 太慢则会令人产生悬疑感。医学实验证明, 音乐的类型会影响脑部血液的循环, 有的音乐会增加脑部的血量, 使血液活动顺畅;相反, 会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 缓和外界的刺激。例如在餐厅吃饭, 柔和的音乐可使食欲及消化顺利, 充份享受用餐的满足和愉悦, 但是旋律快速的舞曲或节奏强烈的进行曲, 则会使用餐的心情紧张, 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由此可见, 广场健体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健体广场舞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 经常进行排舞练习, 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 改善心肺功能, 加速新陈代谢过程, 促进消化, 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 从而达到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延缓衰退, 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作用。

2、健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人的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也就是说注意力是受指向制约的, 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 其注意力必然都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音乐, 并沿着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 由于注意的转移, 就能使身体其他部分的机能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参加排舞这项运动能消除紧张的情绪和缓解压力, 练习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美妙的舞姿中, 消除疲劳、陶冶心灵感受到愉快的情绪, 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3、健脑记忆, 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其形式有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在排舞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形象记忆、概念记忆, 而且还要运用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 这是自然规律, 也是正常现象。通过排舞练习以及对大脑神经的不断刺激, 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生理现象, 达到良好的健脑效果。

4、健美广场舞的练习是在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中, 用心灵共舞, 把细腻的情感注入舞姿中, 并以简单的的舞蹈动作手脚一致地表现出各种节奏的韵律, 塑造出各种美妙的意境组合, 体现出美的姿态、美的造型, 创设出体育与艺术、健与力高度结合的意境, 给人们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因此, 广场舞练习对形态、姿态、健康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经常参加排舞练习是一项很好的形体训练, 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 强健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群, 以及增加骨骼的骨密度, 具有十分积极的健美作用。

音乐的另一种实用功能是用作保健和治疗的手段。无论在古中国或古希腊, 还是在中世纪的阿拉伯, 都曾有学者医师用音乐治病, 提倡音乐治疗。有些民族长期保持着用舞蹈、歌唱和演奏打击乐治疗精神抑郁症的风俗。在工业生产条件下, 在一些噪声很大或过于寂静的劳动环境中, 劳动者特别需要佩戴附有耳机的耳罩, 边劳动边欣赏音乐, 这种文明保健设施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颇有裨益。随着工业文明走向成熟, 音乐治疗已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音乐所唤起的人类理性并不停留在语言符号的、抽象的、精神性层次 (如知识领域里的概念体系, 道德领域里的律令训条) 上, 而已经落实到调动一整套生理活动的、实践的、物质性的层次上, 是一种充满热血激情的实践理性。原始氏族用于图腾祭祀、庆功禳灾的乐舞, 就具有这类组织交流功能;在社会发展早期阶段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各种歌曲都有这类实用功能。在漫长的手工业时代, 各种劳动号子都以自己特有的节奏、音调、句法协调集体的劳动动作, 并起着消除疲劳、鼓舞意志的作用。进行曲和军歌统一步伐、鼓舞士气的功能是人所共知的。各类抒情性的歌曲则以音乐表达与交流情感, 使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互相引起共鸣, 达到一致。各种严肃的颂歌、赞歌和仪典音乐表达了社会成员共同的庆祝、歌颂、祝愿、憧憬;葬礼上的哀乐和悼歌则表达共同的悲痛哀思。

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相互结合用人声歌唱的音乐 (即声乐) 与语言艺术有着天然的共生性联系, 两者都以人类的嗓音为物质手段。语言艺术中讲究格律和声韵的韵文对语音本身的选择和排列是有审美要求的, 这种审美要求所遵循的美学规律与音乐所遵循的是一致的, 因此韵文就带有音乐性。随着韵文的文学体裁特征不同, 所形成的音乐体裁也就不同, 与抒情性的韵文 (抒情诗) 相结合形成歌曲, 与叙事性的韵文相结合形成长歌、叙事歌或说唱音乐, 与戏剧性的韵文 (歌剧或戏曲脚本) 相结合形成戏剧性的唱段。到了近代, 器乐获得高度发展以后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与语言艺术的结合方式:戏剧开场之前演奏的序曲, 标题音乐中的音诗、音画等, 这类体裁的音乐演奏并不伴有文字内容的歌唱或朗诵, 而是用丰富的管弦乐队技术手段来表现某一部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内容。

音乐对于人的身心具有确实的治疗作用, 根据研究显示, 某些音乐特有的旋律与节奏能使人的血压降低, 基础代谢和呼吸的速度减慢, 使人在受到压力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较为温和。西方国家将音乐配合医疗体系, 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及生理治疗之中, 已不是新鲜的事了。

科学家认为, 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 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 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 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 激发人们的感情, 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 提高应激能力。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 选择什么美的审美对象, 在很在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 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由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擅长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在欣赏时,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 动之以情地进行联想, 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发生共鸣。从而进行美的熏陶, 寓美于心灵之中。让作品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明陶冶自己的情操, 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的治疗功能, 另一方面是透过音乐的物理作用, 直接对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效果。因为声音是一种振动, 而人体本身也是由许多振动系统所构成, 如心脏的跳动、胃肠蠕动、脑波的波动等。当听到音乐产生的振动与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时, 会使人体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 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 让人富有活力、朝气蓬勃。

此外, 音乐具有主动的、积极的功能, 是提升创造、思考, 使右脑灵活的方法, 并且能引导出重要的α脑波。特有的音乐节奏与旋律, 能够使我们平常较常用的主管语言、分析、推理的左脑, 得到休息;相对的, 对掌管情绪、主司创造力、想象力的右脑则有刺激作用, 对创造力, 信息吸收力等潜在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效果。

音乐益智功能是人们谈论非常多的一个话题, 著名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 一把是数学, 一把是文学, 一把是音乐。小孩子的家长在为孩子准备学习乐器之前, 其中一个很大的理由就是学习乐器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医学常识也告诉我们, 人的手指尖处有人体最第三的神经末梢, 大脑对于接受和处理来自神经末梢的刺激最为及时和准确, 俗话说“十指连心”, “心灵手巧”。人的右手受大脑左半球的支配, 左手受大脑右半球的支配, 大多乐器演奏需双手并用, 且地位相当, 因此左右脑都能得到锻炼, 使左右脑产生复杂的神经沟通, 从而促进人智力的提高。如钢琴的演奏需要手指以极其敏捷的动作, 弹出各种急速变化的音调, 并要根据听觉反馈不断调整触键的力度、方式, 以弹奏出音乐所需要的音质、音色, 那么手指的运动越复杂、越迅速, 就越能锻炼大脑的反映能力和反映速度。

音乐可以娱人, 也可以自娱,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音乐对于社会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培养人的优秀品质, 陶冶人的情操是音乐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 对于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 对于初涉人生的年轻人, 尤其显的重要。世界是复杂的, 人生也是丰富多彩的, 生活中有欢乐也有痛苦, 有幸福也有烦恼。无论哪一个人, 都不可能亲身体验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 都不可能全凭直接经验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 人的知识更多地要从间接经验中获取。由于音乐内容的广泛性, 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生活知识, 又因为音乐是以感情表现为手段来展现思想内容的, 以而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人们从音乐中所获取的生活经验, 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有力、更深刻。我们要学习长期坚持参与广场健身舞的人们, 学习她们身上自信、轻松、满足的一种生活态度, 在她们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安定、生活的富足, 我们要以平和心对待生活, 以友善的心对待周围的朋友, 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发展, 我们的生活才会向更高层迈进。

参考文献

[1]《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心与音的对话-城市与乡村》,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舞蹈欣赏与文化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舞蹈,文化,中华民族,精髓

一、人类舞蹈文化发展概述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 具有社会性、参与性等特点, 在原始社会中, 人们处在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下, 需要一种社会感应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 舞蹈就是产生这种团结感应力的重要手段。在封建社会中, 舞蹈开始朝宫廷化发展, 一般舞蹈分为祭祀性质与宴会助兴两种。在欧洲国家, 古希腊, 古罗马等国宫廷舞蹈也逐渐兴盛起来, 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但是随着罗马灭亡后, 教会统治整个欧洲, 认为舞蹈是不道德的活动, 因此禁止了舞蹈表演。然而在民间, 舞蹈依然活跃地发展,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之后, 宫廷舞蹈才恢复发展。在17世纪后, 西方国家发展的舞蹈一般以社交性质为主, 属于娱乐性质的舞蹈形势。皇帝也同样参与到舞蹈当中, 这种舞蹈汲取了民间多种舞蹈的元素, 经过舞师的改良, 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宫廷舞蹈, 这也是西方社交舞蹈的起源。在20世纪初, 现代舞在西方兴起, 这种舞蹈是受到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 在随着社会发展的思想潮流拍打下, 产生了多种新时代的舞蹈, 比如街舞等, 它的整体思想是反传统, 提倡自由与创新, 并且在发展中建立了自己的表演体系。

二、中国舞蹈与文化的融合

中国舞蹈能够最直观地表现中华民族人民的性格、气概、生活方式、本质精神、文化乃至宗教信仰等。一方面, 中国的民族舞蹈对于中国文化有着继承性, 它是通过群体化的自我审美来完成继承文化的过程。在开始的舞蹈产生时期, 人们通过在田间地头式的劳动讴歌发展成为一种自我娱乐, 在欣赏舞蹈中, 可以又接受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陶冶。由于我国面积广大, 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所涵盖的文化是不同的, 而舞蹈正可以作为传承不同文化的载体。比如我们看到的《云南映象》就是舞蹈家杨丽萍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不惧艰辛地用了一年多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 挑选出来了云南具有典型代表的民族舞蹈元素, 将云南特有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 用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心构架出了具有传统之美的舞蹈。

三、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影响

在当今世界上不仅西方舞蹈、东方舞蹈, 在发展历程中各自互相影响, 也有许多东方国家在发展自己民族舞蹈进程中, 将西方的芭蕾艺术或者宫廷舞蹈引进自身的创造中, 正因为这些复杂的艺术元素与民族舞蹈艺术相融合, 导致一些舞蹈形势纷纭杂陈。比如上世纪七十年代, 先锋舞蹈家特丽莎·布朗的现代舞蹈团一边打着中国的“太极拳”, 一边展示她的“放松技术”在当前全球160多个国家中, 拥有的舞蹈艺术形式多种多样, 由于其自身舞蹈反映的主题内容, 宗教信仰, 传统文化、语言体系等方面不相同, 因此我们首先要肯定的是东西方舞蹈差异与冲突确实存在。在当前, 东西方舞蹈互相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曾说过:“一种真正重大深刻的外来影响被一个民族接受, 必然因为前者与后者的某种内在要求相吻合。”也就是说, 在一种新的时代中, 新的艺术形式, 新的生活, 新的感触都需要新的文化进行传递, 然而传承了几千几百年的各地舞蹈文化发展的羸弱与积累的匮乏都已经不足以再被当地人们所接受, 因此借外来文化冲击本土文化的封闭状态, 用外来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和揭示自我新的感觉经验。然而反观当前这种形势, 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是回避, 而是正确面对创新。我们需要扎根于自身的民族文化, 努力寻求东西方舞蹈文化的结合点, 从中国自身文化的角度, 不断尝试西方文化的观念, 用主观的角度和思维来解读我们的传统文化, 有计划, 有选择地借鉴和引用西方的舞蹈精华。

结语

著名理论家约翰·罗素曾经说过:“作为真正的艺术, 任何种类都不重要, 在伟大的艺术家看来, 所有艺术标榜的标签都是可笑和无聊的, 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沉潜到他的艺术生命的底层, 去开拓全新的生命意义和真正的艺术瑰宝。”在世界舞蹈文化发展中, 无论是我国独特的民族舞蹈亦或是西方的宫廷舞蹈, 都是不能忽视的世界文化遗产。舞蹈文化是全人类的高雅文化, 并不是某一区域的专属文化。因此我们应当坚持用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艺术精神来欣赏不同的舞蹈艺术, 在对我国民族舞蹈发展进行探索的同时, 也要让东方舞蹈摆脱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走向融合, 这样人类舞蹈文化才能更好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音乐欣赏与群众文化 篇11

一、音乐文化的独特性②

这里表述的是“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不是“音乐”的独特性。那么两种表述的区别何在?“音乐文化”与“音乐”有何不同?什么是“音乐文化”?

20世纪80年代之前就有“音乐文化”的使用,如说“音乐文化事业”等。这里的“音乐文化”是指“文化艺术”之类的文化,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艺术门类,具体就音乐及围绕音乐的创作、表演、传承、研究等各种活动整体而言的一种文化。这种“音乐文化”也就是以音乐为中心、以音乐为特征的文化,一般直称为“音乐”,“音乐文化事业”也就是“音乐事业”。

现在所说的“音乐文化”大都属于民族音乐学的大文化概念。大文化概念强调音乐与其周边文化环境、文化背景的关系,把音乐与其文化背景看作一个文化整体。这种音乐文化与一般文化概念的不同,是在对文化背景的强调上突出了文化背景的作用,梅里亚姆甚至认为文化背景对于音乐具有决定作用③。但是文化背景只是一种背景,还不是主体。文化背景再重要也是要通过主体起作用的;文化背景固然是文化,但由它还构不成音乐文化。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大文化的概念,虽然其中的文化背景被特殊强调,但作为一种文化的重心还是在音乐上。之所以称作“音乐文化”,就主要是根据“音乐”而言,而不是根据文化背景说的。

其实,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因为音乐是人的文化创造,是人化的产物。梅里亚姆尽管强调文化背景对音乐的决定作用,但他也承认“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④。内特尔说,音乐被人类学特别关注与研究,“可说是人类文化中寥寥可数的几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⑤,可见音乐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所以,“音乐文化”也就是具体作为音乐的文化。

既然音乐是一种文化,文化背景只是音乐的一种背景,那么作为“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就只能通过音乐体现出来,而由音乐所体现的自然就是音乐的独特性。因而“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作为音乐的这种文化的独特性。那么这种独特性是如何体现的呢?

提起西方音乐,我们会想到西方音乐的某一乐曲,提起贝多芬我们会想到他的交响曲、钢琴曲;提起中国音乐,外国人也会想到《茉莉花》《二泉映月》等他们熟悉的中国乐曲。音乐是具体的,是由一系列作品、乐曲构成的,因而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就只能通过具体的作品、具体的乐曲体现出来。那么由乐曲体现的什么东西才能称为独特的呢?

这种独特性不是指具体的音调、节奏、句法、结构等,但又是由这些音乐的构成因素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也就是由无数具体乐曲所体现出的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所具有的特殊的音乐思维方式。黄翔鹏说过,西方音乐以七声为平均,中国音乐以五声为核心⑥。此话即指明了中西音乐在音乐思维方式上的一个根本不同。中国自先秦以来,文献中既记载七声又强调五声,即表明了一种五声为核心的思维;现存传统音乐中除了极个别其他体系的音乐外,绝大部分都属于五声性体系,即便是被认为由印度传来而受到印度音乐影响的佛教音乐,从现已出版的所有音响及乐谱看也都是五声性的。

由无数中国乐曲所体现出的以五声为核心的五声性思维也就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种独特性。至于其他还有什么独特性,则需要通过具体研究确定。

二、音乐文化的功能性

音乐既然是一种文化,那么音乐文化的功能首先应该是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的审美功能。其次则是音乐在社会、民俗、仪式等环境中所发挥的音乐以外的功能,也就是音乐对于周边文化事物的意义、作用,有的称其为音乐的“文化功能”。那么这两种功能是一种什么关系?它们在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各处于什么地位?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引述。这是梅里亚姆为说明他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音乐的决定作用”,也就是文化背景决定论时引用赫佐格的一个例子⑦:

对作品或表演的接受或拒绝可能依赖于文化要素或社会要素本身,其依赖程度可能远高于我们的状况。例如在那瓦霍印第安人的治疗仪式中,只要主体部分的数百首歌曲中的一首出了一个错误,整个表演就变得无效了,于是表演必须在经过适当的净化以后从头再来一次。我们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表演在何种程度上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被破坏了,又在何种程度上是在仪式的意义上被破坏了。这个问题对于那瓦霍人来说毫无意义,而且可能根本无法让他们明了。

这个例子的意图是为了说明“对作品或表演的接受或拒绝……依赖于文化要素或社会要素”,但从所述治疗仪式中歌曲出错而需要从头来过的情况却分明说明不了这个问题,反倒表明了治疗仪式的有效依赖于音乐的统一与完美。梅里亚姆引用此例是为了说明他的文化背景决定论,但实际例中表明的却是否定的。不是作为“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治疗仪式决定了音乐,而是治疗仪式对于音乐的依赖性,显示了音乐对于治疗仪式有效性的决定性。例中所表明的不是仪式对于音乐的作用,而是音乐对于仪式的作用。这种音乐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功能为用,属于音乐文化功能研究的范畴。

那么这种音乐文化的功能其实质是什么呢?从上例可以看出,音乐自有其作为艺术的审美功能,而治疗仪式中所起的是一种治疗功能,似乎跟音乐的艺术功能无关。其实治疗仪式之所以采用音乐,正是看中了音乐所具有的艺术功能,是借用音乐的艺术功能来实现其疾病的治疗功能。至于音乐是否能够起到治疗的作用,或者只起到部分的作用,或者只是人们意想的功能,都没关系。这里音乐的治疗功能是依赖于音乐的艺术功能,是以音乐的艺术功能为基础的,可以说是对音乐艺术功能的一种发挥和利用,而不是脱离艺术功能、与艺术功能无关的独立功能。

上例中的功能是与艺术功能相对的、主要是就音乐对其周边事物所具有的意义、作用而言。音乐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作为一种文化的创造从一开始就与周边事物构成一定的关系。除了作为相对独立的艺术审美方式而存在外,音乐往往与其他事物相关联而存在。就具体关联的情况看,有的是作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与其他因素共同构成仪式),有的甚至成为主体(如上述治疗仪式中的音乐),有的则为其中的一个独立部分(如庙会中的演出)。这三种关联存在及审美独立存在的情况中西音乐中都有,只是具体的情形有所不同。西方不仅有专业音乐也有民俗音乐,其民俗音乐的功能性质与我国传统音乐相同。西方基督教中就有音乐,而且其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作用更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性,西方专业音乐就是在教会音乐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中国音乐不仅是社会、民俗、仪式中存在的音乐,中国的戏曲不仅在民俗还愿等场合表演,在庙会中演出,而且也在剧场演出。笔者夜晚散步,就常常见到人们拿着电唱匣、收音机在听豫剧、曲剧、河南坠子……

那么音乐的功能方面能否构成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呢?我们还是以实例说明。我所收集的灵宝鼓吹乐是在婚丧仪式中演奏的,其在婚丧仪式中具有很强的仪式功能。但其音乐具有自己的独立性,是作为一个系统的完整性而在仪式中灵活运用的。⑧有一段时间灵宝艺人曾停止演奏,婚丧仪式中的奏乐部分由豫东过来的鼓吹乐代之,虽然已不是原有的鼓吹乐了,但其照样发挥了音乐在婚丧仪式中的仪式功能。如果说灵宝鼓吹乐有什么独特性的话,那就只能是灵宝鼓吹乐的独特性,而不在于其于仪式中所具有的功能性。不管是灵宝鼓吹乐,还是豫东鼓吹乐,其在仪式中的功能都是相同的,而且这种功能即如上述,也就是音乐艺术功能的一种发挥,是被仪式所利用而已。因而,作为音乐文化的独特性只能体现在音乐上,音乐文化的功能性并不构成音乐文化的独特性。

三、关于“中国音乐文化史”

我们讨论的是“中国音乐文化史”,但就所涉及的实质内容看是重在音乐的功能为用上。作为功能为用的研究若用“中国音乐文化史”称之,即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首先,易于引起大家的误解。似乎音乐不是文化,音乐的功能则成了文化,有可能引导大家都去关注音乐的功能,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研究,从而以偏概全,产生不利于音乐史研究的后果。

其次,有可能与既有研究形成对立。将已有研究作为“音乐艺术史”,而现在研究的则是“音乐文化史”;似乎以前的“音乐艺术史”具有局限性,现在的“音乐文化史”则是要“改变”和“摆脱”其局限的。其实既有研究(如杨荫浏的古代音乐史)并非不重视功能为用,只是从音乐史的全局考虑,没有将其作为重心罢了。如果说“音乐文化史”的研究只是“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加以“拓展”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另立名目,而完全可以在已有音乐史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了。

其三,无法涵盖音乐艺术方面的研究。说“中国音乐文化史”是“涵盖音乐艺术,更体现多功能为用的音乐文化史”,这样说说是可以的,能否做得到则是另一回事。功能为用的研究涉及音乐以外的诸多方面,恐怕就有许多专门的理论问题需要处理,哪还有工夫兼及“音乐艺术”问题?况且,仅就所要“涵盖”的“音乐艺术”来看,功能为用的研究也是涵盖不了的。从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看,其中所反映的音乐艺术方面的问题不知有多少,黄翔鹏还将有关乐律等问题归纳为一百个乐问,所提及的问题大都是极其繁难而需要专门下工夫的。仅就一个唐宋燕乐二十八调来说,对其研究既涉及历史上的音乐文化交流,关乎到当时的中国音乐是否改变已有方向而龟兹化的问题,更涉及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全局本质,是否如王光祈所说。“直至今日,吾国音乐犹在此种胡乐势力之下”。这个涉及全局方向的乐调问题,至今还没有真正搞清楚。就像此类问题即使专门研究也未必能解决好,作为偏重功能为用的研究则是根本无法“涵盖”的。

当然,功能为用的研究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有关音乐的环境、条件及事物关联的认识中,功能为用的研究也能对音乐史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起到某种根本作用,也能从其特殊的角度为音乐史全局问题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项阳先生由对民间鼓吹乐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古代乐籍制度的存在及其对于古代乐人活动的种种规范,正是这些规范从制度层面保证了音乐传统的延续不变。在其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一个《朝天子》的曲牌实例,各地流传的《朝天子》均与古代乐谱的《朝天子》一致,所有的《朝天子》在结构、旋法、调性上基本相同,而且无一例外都是五声性的⑨。此例既表明了乐籍制度对于传统音乐传承的一种保障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表明中国音乐古今发展的实证。如果将这方面的研究及所提供的资料与有关二十八调等方面的诸多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即有可能对历史上唐宋音乐的本质以及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本质得出一个符合其历史真实的认知来。

音乐的功能为用研究对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研究是必要而重要的。但这种研究毕竟只是偏重于功能为用的局部性研究,属于专门史、专题史的范畴,本不能涵盖作为全局性的“中国音乐文化史”。从实际的研究重心来看,何不为其取一个更为相称而又实在的名目,譬如称作“中国音乐文化功能史”,或者直接称作“中国音乐功能史”,这样是不是会好些呢?

① 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联合主办,2015年8月下旬于北京举行。

② 这里的“独特性”,一般也称作“特殊性”。

③ [美]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穆谦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④ 董维松、沈洽编《民族音乐学译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07页。

⑤ 同{4},第183页。

⑥ 黄翔鹏《中国传统音调的数理逻辑关系问题》,《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第19页。

⑦ 同{3},第28—29页。

⑧ 参见笔者《一个典型的乐曲系统》,《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4期。

⑨ 项阳、张咏春《从〈朝天子〉管窥礼乐传统的一致性存在》,《中国音乐》2008年第1期。

杨善武 河南大学音乐学研究所教授

谈音乐文化与国民素质 篇12

关键词:音乐,文化,素质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音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就音乐文化与国民素质谈几点粗浅认识。

1 音乐增进人们的文化知识

中国社会受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 并受过去的锁国政策所致。音乐与国民素质的理论探索比较缺乏。从整个社会来看, 这方面的知识知道的甚少。在社会上把音乐看做是一种玩乐工具的陈腐观念, 是不乏其人的, 包括一些领导者, 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和一些从事音乐文化的人, 也存在着这种陈旧的观念。这种认知对音乐文化本质的认识是一种障碍。

音乐对人能起到内在影响, 它不能直接再现事物, 因此, 要求音乐的社会效能立竿见影的这种纯粹功力主义的态度是极其荒唐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音乐深受人们的热爱, 不在于它是否向听众再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发生的具体事物, 或者用音乐说出了贝多芬自己的民主、自由。平等而是贝多芬音乐能够把听众带入一个新的精神境界, 能使听众从富有哲理内涵的音乐中感受到自己能感受的一切。

音乐艺术, 能增进人们的文化, 人道德的素质。教会人们的欣赏纯洁的享受, 从而它就必然促进人们的自我完善, 发展高尚的道德品质。因为音乐语言毕竟不是其它语言, 它远超过其它语言所能表达的范畴, 音乐凭借着它自身固有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就可以把人们带到一种无意识的然而又是有魄力的心境中去。音乐有道德教化功能, “乐也者、施也”《乐象篇》, “先王之为乐也, 以法治也, 善则行象德矣”《乐施篇》。说明“乐”的作用是对人们施行教化的, “先王”制定“乐”, 就是用来作为治理人民的一种方法, 使用得当就能使人民的行为符合德行的要求。

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曾说过:“乐者, 治人之盛也。”它能使人“耳目聪明, 血气平和, 移风易俗, 天下皆宁。”可见古代就有人认识到音乐能使人增长知识的道理。你要想真正听到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热情》和《暴风雨》, 那你就需要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你要想听懂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1972年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就必然知道我国蒙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姐妹俩与暴风雪英勇搏斗、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你想理解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名作交响诗《死亡岛》, 那最好看瑞士画家勃克林的名画《死亡岛》。因为拉赫玛尼诺夫与1905年在巴黎看到了勃克林的名画《死亡岛》之后, 才得到灵感创作出这部交响诗的。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著名组曲《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的个别的互不相关的片段和画面创作的。在欣赏这部作品时, 一定得读一读这部闻名世界的民间故事。要想深刻地理解何占豪和陈刚创作的闻名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那就要熟悉中国古老动听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要想深刻的理解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就需要熟悉中国古代的楚汉战争的始末。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创作的负有盛名的《行星组曲》是写天体的几个星体, 如第一乐章写的是火星, 第二乐章描绘的是金星, 第三乐章刻画的是水星, 第四乐章塑造的是木星, 第五乐章描绘的是土星, 第六乐章描绘的是天王星, 第七乐章塑造的是海王星。听这部作品除了应广义地去理解它, 那么多少也应该知道一些各行星的一些基本概念。否则你就无法理解作者为什么用火星来象征着战争, 用金星来代表和平者, 用水星来塑造飞行使者, 用木星来刻画老年使者, 用天王星描绘巫师, 用海王星来绘织一幅秘莫可测仙境般的太空景象。从以上例举的古今中外的一些音乐名著来看, 这已经包括了文学、历史、地理、天文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必然能促使音乐工作者, 音乐爱好者的知识更加丰富, 使他们的知识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广度。知识渊博对于提高国民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音乐使人聪明

聪明是指人的大脑接受事物的能力、记忆力、解决问题和想象能力, 学习音乐可以使人更加聪明。

有音乐教学经验的教师, 都深刻的体会到音乐在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提高学习效果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音乐课和文化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在现代生理学的研究中认为, 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运动有密切关系。大脑两半球对学习和语言的识别机能不是均等的。总是一侧占优势, 习惯用右手的人, 左侧大脑半球表现机能优势。这虽与一定的遗传有关, 但主要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因此, 加强左手的活动, 必然有利于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潜力开发, 甚至波及到整个大脑。那么什么样的活动能使左右手指都能运动呢?至少通过乐器演奏乐曲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我国著名钢琴家鲍蕙荞说:“我敢肯定地说, 学习钢琴特别是从儿童时期起学习钢琴, 能帮助个人变得更聪明”。达尔文说:“如果一个人不听听音乐, 很可能影响他的智力发展。”

3 音乐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的思维

想象与幻想能力的培养往往来自于音乐。因为音乐特别强调创作, 不仅从作曲、演唱、演奏……都必须出新, 不出新就没有生命, 就无出路。音乐界常认为作曲是“一度创作”, 演唱或演奏是“二度创作”。李斯特说:“一般看来, 纯交响乐的作者往往把人引入到一个理想的境界, 并让人发挥自己的幻想。”欣赏音乐的听众各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所以有人认为欣赏音乐也是“三度创作”。一句话, 听音乐需要联想和幻想才能把人们带入音乐作品所刻画的特定的情绪里。舒曼说:“音乐家的想象力越是丰富, 对事物的感受力越是灵敏。他的作品就越来越能鼓舞人、吸引人。”这是因为想象和幻想是音乐家的重要因素。当我们知道了音乐美感的内涵, 我们起码会懂得音乐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想象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最好的伙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一把开心的钥匙, 可以打开心灵的门锁, 使他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人脑不仅能反思过去经历过、感知过的事物。可以说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创造的想象, 即在新技术发明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缺乏想象的科学家可以积累经验事实, 但走不出事实经验的圈子, 发现不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新规律。不可能成为科学中新东西的创造者, 所以说想象是创造的基础。

上一篇:就业创业政策下一篇: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