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卫生保健健康教育

2024-10-06

妇女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共12篇)

妇女卫生保健健康教育 篇1

妇女更年期, 是女性从具备基本的生育能力逐渐向无生育能力转变的过程, 人体的各种机能也在逐渐转向衰老。加强更年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是妇产科学和全社会的重要任务, 现就我国面临的妇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问题谈谈几点心得。

更年期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更年期是女性由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度的阶段, 由于机体所分泌的雌激素含量在不断减少, 女性生理以及心理都会产生较大变化, 所出现一系列症状, 就是更年期症状。向其提供相关的更年期保健知识, 能有效减少更年期症状与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和行为, 保持家庭和谐、稳定, 为老年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更年期教育对象所采用的正确治疗办法

通常来说, 更年期年纪处于40~60岁, 我们将这一部分人群作为更年期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可以借助网络、电视、报刊以及杂志等多种形式的媒介展开更年期妇女身心健康的教育。对于知识水平和相关的基础设施比较匮乏的农村来说, 可以借助标语、宣传单和相应的手册等进行更年期健康教育的宣传。对于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或者工业区, 可以通过电视讲座或者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 对于医疗保健单位, 则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更年期保健咨询机构开展更年期健康教育工作。

和相关的工联部门联合, 号召全体妇女进行健康普查, 而相应的医疗保健单位则可以借助这一机会展开健康教育工作, 进行妇科疾病防治、更年期保健常识以及妇科肿瘤等多种疾病知识的讲解和说明, 并提供优质的、廉价的保健服务。

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手段, 使其成为我院工作的“扬声器”。通过传播和教育, 健康教育工作走向农村, 深入社区。采取多种宣传手段, 组织各种学习班, 如女职工干部培训班、新婚夫妻学习班、孕妇课堂、妈妈班等, 普及更年期保健知识, 提供咨询服务, 提高每个家庭、每位妇女的保健知识水平, 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 为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保持社会稳定, 保证家庭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拓展妇女特色服务, 扩大保健市场。以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工作为基本切入点, 加强孕产妇管理系统建设, 增加相应的服务项目, 借助早孕检测、产后检查以及产后随访等机会进行更年期健康治疗的宣传, 对于常见的妇科疾病应当加强防治和宣传教育, 提升妇女各个时期的保健工作管理水平, 展开优生优育、更年期保健。保证妇女饮食的合理性和基本的影响摄入, 加强心理疏导, 提升妇女的健康水准。

更年期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必须以健康为基本出发点: (1) 对于女性来说, 当进入45~55岁就进入了更年期, 该时期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了解女性的身体变化, 包括女性的绝经变化情况。伴随着生理功能的变化, 性腺功能逐渐退化, 雌性激素的分泌量也在不断减少, 其主要标识就是不再有月经现象的出现。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 让女性能够准确了解自身生理变化的原因, 当出现诸如潮热、出汗、失眠以及血压升高、性生活减退、甚至是月经紊乱等情况时, 都能够坦然面对, 而不是出现过度恐慌的现象。 (2) 心理知识:更年期发生在由壮年期转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 是性激素的“退潮期”, 性器官逐渐萎缩, 内分泌紊乱, 导致女性对于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不断降低, 与此同时, 生理上的衰老使得女性在心理上产生衰老的感觉, 进而忽略了基本的更年期保健, 当出现雌性激素分泌量减少时, 误认为是自身存在相关的疾病, 心理上的波动往往会使人产生自责、失落以及寂寞的心理变化, 上述情况更会加剧女性更年期症状的加重, 甚至会发展成为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 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3) 在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保持乐观的生活心态, 学会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借助情感转移的办法来调节自身情绪, 开展自己热爱的工作或者业余生活;尽量克服所产生的消极的自我暗示, 开展定期的健康检查工作,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 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处理好自己和周边人群的关系。 (4) 在进行健康自我评定时应当做到“三良”和“五快”, 即具备良好的个性、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处世能力, “五快”则是指女性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以及走得快。加强体重和腰围的检查, 设立相应的月经记录卡, 进行定期的健康自我检查。 (5) 在进行疾病预防时:a.要做到更年期多发疾病的宣讲教育, 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病。b.更年期常见症状与好发疾病症状相鉴别的健康教育。如:更年期血压升高与高血压病之间的鉴别;更年期的潮红、潮热、出汗与甲状腺功能亢进之间的鉴别;更年期出现心前区不适、心前区痛与冠心病的心前区不适、心前区痛之间的鉴别等。c.更年期性卫生知识宣教, 保持和谐的性生活, 以预防更年期外生殖器的损伤和炎症的发生。

基于体内因素的健康教育内容: (1) 加强关于女性性激素替代治疗的知识宣讲, 说明诸如HRT的实际意义, 安全性以及用药的具体方法等。对于更年期的女性来说, 必须做到能够接受并且正确使用HRT, 有效改善更年期的基本症状, 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基本目的。 (2) 预防性使用钙制剂, 如:40岁左右每天服用钙片0.5~1.0 g, 可以预防皮肤松弛、肌痛、关节痛、防止骨折。 (3) 欧维婷治疗尿失禁, 25%~89%患者症状缓解或消失, 配合交感神经药物和手术效果更好。

治疗效果

近几年, 我院在全市企事业机关部门范围内展开了进行妇女常见病的普查普治, 2012年检出妇女病发病率20.21%, 2013年检出妇女病发病率17.56%, 2014年检出妇女病发病率15.55%, 2014年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尿失禁的发病率达到22.7%, 其中乳腺疾病、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以及卵巢疾病是困扰妇女的主要疾病。我院引进了盆底肌功能障碍治疗仪和瑞普刀以及远红外乳腺扫描仪等多种设备之后, 诊断治疗水平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我院开展的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有效拓宽了我院的业务范围, 提升了医院知名度, 有效增加业务量, 极大地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治疗体会

开展更年期保健工作的主要手段是展开健康教育, 该种方式也能够有效地拉近人民群众和医院之间的距离, 极大地改善医患关系, 而通过有针对性的讲座、义诊以及咨询服务等能够极大地提升群众对于医生的信任感。长期实践证明, 展开健康教育能够极大地提升妇女疾病的普查力度, 提升技术水准, 保证基本的服务质量。最终有效保证妇女的身体健康。

将健康教育融入公共卫生妇幼项目中, 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不断挖掘潜力, 做好妇幼卫生保健特色性服务, 使广大群众能够自觉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规定, 主动接受妇女保健服务, 提升广大群众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 并切记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保证妇女保健工作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

摘要:加强妇女更年期保健能够提高妇女的身体健康。加强更年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是妇产科学和全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对妇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妇女,更年期,健康教育,保健

妇女卫生保健健康教育 篇2

2013年8月

• 四个部分 • 文件依据

• 管理要求

• 相关技术

• 信息要求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文件依据

• 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

•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的通知(黑卫发[2011]59号)

•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的通知(黑卫发[2011]60号)

• 黑龙江省卫生厅财政局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版)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办发[2011]458号)

• 哈卫联发[2011]30号 转发黑卫办发[2011]458号文件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包括10类41项服务内容,11个服务规范…..【11类43项】 •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 2011版规范

•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规范》所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的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承担能承担的工作。(说明的是谁来服务的问题)• 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和儿童管理规范是服务的基本依据(说明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问题)

• 妇幼保健机构对基层单位妇女、儿童保健进行指导。(说明的是谁来提供技术支持的问题)

• 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绩效考核(说明的是谁来考核和管理的问题)

• 妇女保健的内容  围婚期保健

 孕期保健

妊娠期和产褥期保健 哺乳期保健

 围绝经期保健:健康教育、提供心理社会支持

、营养指导、性生活指导、用药指导

普查

 老年期保健

 计划生育指导

避孕方法的选择等  妇女常见病的防治

 职业妇女健康

•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管理要求

• 重点解读

黑龙江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其制定依据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黑龙江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一、项目目标 •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对象

三、项目服务内容

四、项目组织管理

五、服务内容及流程

六、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

七、项目执行时间

八、项目督导评估

• 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 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免费为城乡孕产妇提供5次孕期健康管理和2次产后访视服务,降低孕产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项目目标 •

(二)目标

1、早孕健册率达到80%以上; •

2、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 •

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

4、产后访视率达到95%以上。

• 项目实施范围和对象 • 全省范围内所有孕产妇。• 项目服务内容

(一)严格执行国家项目相关规定。

• 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认真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各项工作。• 项目服务内容

(二)强化孕产妇健康管理技术培训

• 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妇女保健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的技术。• 项目服务内容

(三)免费提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 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免费为辖区内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服务应包括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孕期五次健康管理和产后二次访视服务。不愿意在定点机构检查的孕妇,不能享受免费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但必须告知相关信息。

• 项目服务内容

(四)信息收集和管理。

• 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妇幼保健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强相关人员的的信息管理培训,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各项登记,同时按照年报和三网监测信息登记、上报、质控等制度和要求,不断完善基层妇幼卫生信息上报工作,提高信息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

• 1.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负责制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方案、组织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指导质控工作、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等。•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负责本地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有关经费;确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建立转诊机制;组织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开展人员培训;管理相关信息;对项目实施监督。• 项目组织管理

(二)省妇幼保健院为省级技术指导单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市(地)、县(市、区)级师资培训与考核,并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市(地)、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机构进行管理、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考核,并承担辖区内信息管理工作。

• 项目组织管理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确定及职责

1、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原则应设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服务定点机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卫生局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辖区内符合条件并愿意提供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各地定点机构以市为单位报省卫生厅备案。• 项目组织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项目实施定点机构,必须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本方案具体要求,提供规范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并明确公示和告知孕妇提供免费检查的项目,高危孕妇必须增加的自费检查项目要明确告知,做到知情选择。履行信息上报职责,及时向辖区妇幼保健院上报信息。• 服务内容及流程 •

(一)孕情管理

(二)孕早期健康管理

(三)孕中期健康管理

(四)孕晚期健康管理

(五)分娩信息的反馈

(六)产后访视

(七)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八)信息收集和上报

• 孕情管理

• 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卫生室村医和村级保健员、以及计生专干、定期入户调查、了解、登记本辖区内育龄妇女和孕妇基本情况,并向孕妇告知本区域提供免费健康管理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 孕早期健康管理

1、孕12周前,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孕妇凭户口本、身份证(无户口本或身份证者需出具村(居)委会证明)、流动人口凭身份证和居住地村(居)委会在本辖区居住证明,到定点机构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 孕早期健康管理

• 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孕早期健康管理

•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孕中期健康管理

•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 孕中期健康管理

•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 3.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孕晚期健康管理

• 1.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

•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 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分娩信息的反馈

• 助产机构在产妇分娩24小时内将《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上“产后访视联系卡”交产妇家属,48小时内将产妇分娩信息交到产妇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登记相关孕产妇及新生儿信息,并在“产后访视联系卡”盖章后交回分娩医院,表明产妇已在定点服务机构登记。已盖章的“产后访视联系卡”作为助产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凭证之一。• 产后访视

•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 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 产后访视

• 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 产后42天健康检查

•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信息收集和上报

• 定点服务机构应按有关要求做好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项目相关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一)人员条件

1、从事孕产妇保健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孕产妇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

(二)业务用房及设备

1、孕产期保健业务用房。孕产期保健用房分为产前保健和产后保健用房,总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房间通风透气,采光良好;宣教室一间(可与其他宣教场所合用),配置放像设备,设宣教橱窗或宣教版面及挂图。•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2、设备。备有妇科检查床、产科专用检查床、血压计、身高体重计、听诊器、骨盆测量器、测量软尺、胎心听诊器、计算机(专用)、氧气瓶(袋)、体温计、新生儿量床,婴儿体重称、鹅颈灯、妇科检查器械、洗手池、污物桶、消毒物品和设施。为保护妇女个人隐私应备有屏风或窗帘等物品,检查床之间应备有隔离屏障。•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3、检验设备。有血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项目督导评估

(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对考核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消定点机构从事项目工作的资质。•

(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三)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四)督导频次:按上级最新文件执行 •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技术依据 • 1、7版妇产科学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2011年7月18日下发。•

3、相关诊断学和病历书写规范 •

4、国家、省相关公共卫生培训教材 • 对基层妇女保健人员培训什么 工作职责——该做些什么;

诊疗技术: 早孕诊断、产科检查;

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危害;

相关保健技术:健康教育、心理、营养、家庭支持等。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及流程

(一)新生儿信息的获取。助产机构在产妇分娩24小时内将《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上“产后访视联系卡”交产妇家属,48小时内将产妇分娩信息交到产妇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登记相关孕产妇及新生儿信息,并在“产后访视联系卡”上盖章后交回分娩医院,表明新生儿已在定点服务机构登记。已盖章的“产后访视联系卡”作为助产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凭证之一。•

(二)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在《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进行记录。

•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三)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四)婴幼儿健康管理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五)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六)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七)信息收集和上报。定点服务机构应按有关要求做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相关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儿童健康管理实施基本条件

(一)人员条件。

1、从事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保健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资格,并接受过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儿童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二)业务用房及设备。

1.儿童保健门诊用房:门诊应设立分诊区、候诊区、儿童体格测量室、儿童体检室、儿童智力筛查室等。

2.设备:量床、体重计、儿童体检信息管理电脑、打印机、智力筛查工具等。

3.检验设备:能开展血常规的检验设备。•

(三)服务要求

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2、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4、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5、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 儿童健康管理的技术依据 • 1、7版儿科学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已放到妇幼保健院所邮箱)•

3、诊断学和病例书写

4、国家相关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教材 •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按要求建立工作制度,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孕产妇健康管理双向转诊制度、孕产妇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等

2、按上级及规范要求要求建立规范表、卡、簿(我们已通过区保健院所已培训至基层、完全按国家要求设计,在我市尚没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下,按基本公共卫生要求并不复杂)•

3、需要不断的学习,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的中的相关内容要真实,认真阅读填写说明,要符合孕产妇、儿童的特点(宫高、腹围、新生儿心率、呼吸频次等)

3、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归档要求按本地区整体健康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不可以缺少内容。(常见的问题是产后访视记录未在整体档案中、儿童档案中缺少4-6岁儿童检查记录)•

4、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材料归档:按健康教育规范进行。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健教人员统一管理。• 省要求的孕产妇管理档案  表1

基本情况表

 表2

第1次产前随访记录表

 表3

初筛分类表

 表4

第2-5次产前随访记录表  表5

产后访视记录表

 表6

产后42天产妇健康检查记录表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要求 •

一、掌握本辖区内最新居民总人口资料

•(1)总人口数;(2)常住户籍人口数(农、非农);(3)常住非户籍人口数:(4)育龄妇女数(农、非农)(5)孕妇数;(6)产妇数(农、非农);(7)0-6岁儿童数;(8)更年期妇女数,并计算他们各自占总人口比例;(9)准备怀孕的妇女;(10)35-59岁农村妇女数,并计算他们各自占总人口比例。•

二、掌握辖区妇幼居民建档数(1)孕妇建档数;(2)产妇建档数;(3)新生儿建档数;(4)0-12个月婴儿建档数;(5)12-36个月岁儿童建档数;(6)育龄妇女建档数;(7)更年期妇女建档数

三、建立妇幼保健工作基础登记

•(1)辖区孕产妇死亡登记本、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本、死胎、死产登记本,其中非户籍人口(省外户籍)要单独建册或有明显标注。

•(2)辖区7岁以下儿童花名册、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高危孕产妇管理登记本、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登记本、体弱儿管理登记本、当年出生活产登记本。其中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登记本上要含妇幼卫生年报表上列出的相关项目,不得缺项。当年出生活产登记本上应含父母信息、户籍、住址、是否住院分娩、是否为剖宫产、如是非住院分娩是否为新法接生等。•

四、妇幼保健信息上报要求

1、固定专人负责报表的上报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当岗位调换时交于新上岗人员,并将填报要求详细交班,报表单位换人请通知本辖区妇幼保健院、所。

2、按规定时间报表,不得迟报,报表只填写一份,复印留底,原件上报。

• 3表格要用钢笔或碳素笔逐项填写,不得使用油笔或铅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上报统一印制的表格。

4、报表逐项填写,表内不许有空项。“0”为有效数字。•

5、表内数据要如实填写,不允许编造或涂改数据,上报前按要求进行逻辑关系检查,确保表中的数据准确无误。•

妇女卫生保健健康教育 篇3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应用于农村妇女保健中的具体效果,总结健康教育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于我中心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的60例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个月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入选对象的知识、意识与行为评分。结果:教育后妇女的知识、意识及行为评分依次为(67.29±5.10)分、(69.30±6.34)分、(71.30±6.51)分,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水平,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农村妇女保健效果,便于农村妇女掌握良好的保健习惯,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健康教育;农村妇女保健;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62-02

我国现阶段女性对于妇科疾病的认知相对较为缺乏,特别是经济条件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掌握熟练的妇科健康知识,对于女性健康的维持有积极意义。做好农村女性保健工作有利于降低女性不同生理周期疾病的发生风险,阻断女性生殖性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于女性身心健康的维持意义重大。本组研究对60例妇女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的知识水平,来探讨健康教育对于妇科疾病的预防作用。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来我中心行常规妇科检查的60例农村户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40.39±5.6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1例,初中16例,高中28例,大学及以上5例。排除合并有宫颈炎、子宫肌瘤等较严重妇科疾病患者[1]。

1.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健康教育,具体教育内容包括: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每个对象均发放妇女保健方面的宣传资料,指导其自主阅读;每周进行1-2次女性保健知识讲座,主要包括女性保健问题及注意事项等;并为其提供妇女保健热线咨询活动,建立qq、微信群,在群内普及保健知识,并通过私下交流的方式解决患者提出的保健问题,以保护隐私。

1.3 观察指标[2]

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调查研究对象的各项知识评分,包括健康知识、意识与健康行为三方面。健康知识部分的测评共设置20个选择题,每一题设置“是”“否”“不确定”三个选项,分别对应5、3、1分,总分100分;意识测评也设置20个选择题,选项包括“完全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4 个,并分别对应5、4、3、2分,总分100分;行为层面的测评也设置为20个选择题,设置选项为“总是”“经常”“一般”“偶尔”“从不”,对应5、4、3、2、1分,满分也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健康知识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健康教育后,本次研究所选60例农村妇女在健康知识、意识及行为三方面的评分均相对高于教育前水平,健康教育前后的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妇女的知识、意识及行为评分比较(x±s,分)

阶段知识意识行为

教育前50.39±4.0353.69±5.8452.36±4.96

教育后67.29±5.1069.30±6.3471.30±6.51

T13.8414.2316.30

P<0.05<0.05<0.05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指出,我国各地区女性发生妇科疾病的几率一般在60%以上,相对于其他疾病而言更高,其中宫颈炎、阴道炎及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较高。由于受生活水平、工作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差异影响,农村妇女发病率远远高于城镇妇女。重视并深刻落实农村妇女保健工作,是降低农村妇女妇科疾病发生率、促使农村女性生活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的妇女保健以治疗为主,现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女性的实际需求。以预防为手段来进行妇女保健,已成为农村群众普遍认可的一种保健方式,且妇女保健的服务范围也逐渐扩大至农村社区,成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内容。例如有文献证实,通过做好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工作,有利于乳腺癌的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3]。到目前为止,在全球的多个地区,妇女的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该地区人口总体健康水平的直接反映,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该地区的人口文明程度与社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教育水平,对于实施贫困地区卫生精准扶贫,实现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目标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健康行为能否得到采纳,主要受到人们对于疾病危险性的认知水平、采取健康行为后所获取益处、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科学的健康行为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预防意识,降低对应疾病的患病几率,改善患者预后。农村地区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保健水平,其优势在于:(1)所有开展内容均是以农村女性的行为问题为中心,为农村女性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创造有利条件;(2)本研究所采取的健康教育方法中,通过发放妇女保健的有关资料,便于农村女性对于自身保健工作有全面认知,利于后期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且自主阅读也可提高农村女性的主动性,取得更好保健效果;(3)开设讲座有利于农村女性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知识,也能够帮助农村女性认识到自身的保健情况,使健康行为的改善更具针对性;(4)农村妇女保健借助健康咨询热线、qq群或微信群等现代普及的信息化交流方式,可帮助农村女性无后顾之忧地向医务人员讲述其问题,而一对一的交流形式也有利于农村女性人群的隐私保护,在提高其保健意识、保健知识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农村女性人群的满意度。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60例行常规妇科检查的农村女性在接受相应健康教育后,其健康知识、意识及行为三方面的评分依次为(67.29±5.10)分、(69.30±6.34)分、(71.30±6.51)分,与健康教育前的水平比较有明显提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杨红丽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证实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提升農村女性的保健知识水平,激发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农村妇女保健效果,具备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华.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4,(33):46-46.

[2]罗艳,王若虹,徐芸等.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20):118-119,137.

孕期妇女的健康保健调查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0例孕妇, 平素身体健康, 年龄在20~40岁, 平均年龄 (26.8±2.8) 岁。

1.2 调查方法

在平时就诊及孕妇学校授课时进行调查, 设调查项目, 对孕妇基本状况进行登记, 对孕妇平时孕期保健、健康及营养状况咨询, 对孕期家庭、社会关注度的调查。

2 结果

2.1 基本状况

所调查孕妇的文化程度构成比如下, 初中以下学历的占5.8%, 高中毕业者占29%,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5.2%, 家庭经济收入低于3500元占32%, 高于3500元占68%, 夫妻独立居住的占72%, 与长辈共同居住的占28%。

2.2 孕妇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和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情况

调查发现, 孕妇对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相关保健知识赞同者占88%, 认为没必要学习的占1.5%, 且这部分孕妇的文化程度偏低, 对健康教育学习内容的排序为, 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及喂哺方法的指导占95%, 新生儿生后护理、抚触等知识的需求为90%, 孕期营养需求88%, 产后产褥期保健85%, 孕期孕妇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整占58%。

2.3 孕妇对健康教育的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孕妇在健康教育方面掌握情况来看, 对孕期保健内容掌握95%, 孕期膳食营养调整93%, 孕期心理卫生91%, 孕期孕妇用药及常见症状的处理占73%。

2.4 社会因素对孕妇的影响

孕妇从妊娠到分娩,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单位、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支持, 通过调查发现孕妇对社会各方面支持的满意度为95%, 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对母婴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3 讨论

当一个仅0.0000005 g的受精卵发育成胎儿, 到顺利分娩, 至出生时体重平均达到3200 g, 体重增加近6亿倍, 期间所需的营养至关重要, 而影响发育的因素为多方面的。

通过对孕期基本情况的调查得知, 文化程度的高低、家庭收入的多少, 夫妻间相对独立的环境等条件对就医的需求及质量要求也随之增高。

在调查中发现, 孕妇在对知识的渴求方面, 以新生儿的护理、保健、喂养等相关知识最为重视, 其次是孕期健康知识的掌握, 再次之为孕妇的心理健康咨询, 最后为社会的支持度。这个调查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也相符[2], 调查表明, 孕期体检及健康教育的学习, 提高了孕妇对产前知识的认知[3], 同时通过对孕期的自我保健及自我监测, 有效的避免了孕期并发症的发生, 及早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 通过对孕妇的指导及健康咨询, 将孕妇以往认知误区, 及时纠正, 避免了过去的思想, 一味的加强营养, 导致营养过度的现象得到改善, 通过孕期的均衡营养, 合理膳食, 控制体重, 防止孕妇过度肥胖, 防止巨大儿的出生[4], 通过学习, 对高危因素及早发现, 及早就医, 及早治疗, 使母婴安全得到极大的改善。

调查表明, 孕期孕妇心理状态处于易敏感、易激惹、易焦虑、易恐惧的状态下, 而处于这种紧张状态下的孕妇, 极容易对胎儿造成乏氧、营养不良、发育受限甚至死胎等风险, 所以医护人员通过各种方式的指导、咨询, 使孕妇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促进胎儿健康生长发育, 培养一个良好的胎教环境, 同时在分娩后协调母婴关系, 保障母乳喂养, 促进母婴感情都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对孕妇实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学习, 形成科学、有效、系统的教学方式, 保证医护人员与孕妇更好的沟通、学习, 针对不同背景的孕妇给予不同的宣教形式, 孕育一个健康的后代, 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42.

[2]李红霞.城乡孕妇妊娠晚期分娩知识准备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护理管理杂志, 2006 (5) :370.

[3]苏玲, 贾延军, 庞淑兰, 等.300例孕妇孕产期保健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15) :2115-2117.

妇女中医保健方案 篇5

妇女中医药保健方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中医关于妇女保健的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用中医药针对妇女不同生理时期进行保健指导。

二、工作方向

贯彻落实“一法两纲”和社区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的职能,将妇女中医保健融入社区妇女保健服务范畴,发挥中医“治未病”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根据妇女不同年龄段,进行保健指导,促进妇女身心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发展。

三、实施方案

妇女在解剖上有胞宫,在生理上有月经、胎孕、产育、哺乳等特点。

妇女又具有情感丰富,情不自禁的心理特点,经血神气损耗较多,容易患病早衰。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她们的健康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体质和智力发展。减少和预防妇女发生疾病,保证妇女的健康,除一般卫生保健外,需重视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更年期的卫生保健。

(一)经期保健

1、保持清洁:行经期间,血室正开,邪毒易于入侵生病,必须保持外阴、底裤、卫生巾的清洁,勤洗勤换底裤、卫生巾。宜淋浴,不宜盆浴和游泳,严禁房事和阴道检查。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做阴道检查者,应在严格消毒情况下进行。

2、温度适宜:经期应注意寒温调摄,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不要涉水、淋雨雪、坐湿地,严禁游泳、冷水浴;也不要在高温下劳动。

3、饮食禁忌:经期应摄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品。忌食生冷、酸辣辛热香燥食品。

4、调和情志:在经前期和经期都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过度。

5、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紧张疲劳、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

(二)孕期保健

从受孕到分娩这段时间,为促进胎儿智力和体质良好发育所采取的有利于孕妇和胎儿发育的预防保健措施。

1、胎教:为孕妇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和心境,给胎儿良好的影响,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孕妇应争取做到“坐无邪席,立无偏倚,行无邪径,目无邪机,口无邪言”,使胎儿禀气纯正,有助于良好气质和性格的形成。

2、饮食调摄:调节孕妇饮食,目的在于养气生血,使胎儿发育有源,为分娩和哺乳打下基础。孕妇的饮食应以营养新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为宜。孕妇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合理搭配,均衡营养。

3、谨慎起居:妇女怀孕以后,气血聚于冲任养胎,卫外功能低下,易受外邪侵袭。科学的安排时间,早睡早起,作息时间规律。适时增减衣服,劳逸结合,少去公共场所。保持二便通畅。

4、劳逸适度:劳逸结合,适当的活动,新鲜的空气,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盆浴。衣着宜宽大舒适,不要束胸和腰部。孕早期和分娩前一月禁忌房事,避免感染。

6、谨慎用药:妊娠期孕母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用药不当,可造成医源性疾病,损胎致畸。孕妇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三)、产褥期保健

1、休息静养,劳逸适度:产后充分休息静养,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恢复,除难产和剖腹产外应适当活动。产妇和婴儿的休息环境要清洁安静,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不宜睡卧当风之处,以免邪风乘虚而入。

2、加强营养,饮食有节:产妇饮食应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同时含有丰富营养和充足的热量及水分,以供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哺乳。粗细搭配,少食多餐,根据产妇不同体质,适度食补。

3、讲究卫生,保持清洁:产褥期应有恶露排出,汗液亦排出较多,且血室正开,宜常淋浴擦洗。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产后百日内严禁房事。产后四周内不宜盆浴。注意保持二便通畅。

(四)哺乳期保健

1、哺乳卫生:产后将乳头洗净,在乳头上涂抹植物油,使乳头的积垢和痂皮软化,再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每次不如前,乳母要洗手,同时用温开水清洗乳头,避免婴儿吸入不洁之物。如有余乳,将乳汁排除,保持乳络畅通,乳汁得行。

2、饮食营养:乳母应加强营养,调补脾胃,曾进食欲,多喝汤水,保证乳汁的质量和分泌量。忌食辛辣刺激、生冷食品,补品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3、起居保健:乳母应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时,劳逸适度,同时注意避孕。

4、慎服药物:许多药物可以经过乳母的血循环进入乳汁,因此,服药前必须咨询专业医师。

(五)更年期保健

1、自我稳定情绪:更年期妇女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解除思想负担,排除紧张恐惧、消除焦虑的心里。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多与人交流,保持乐观情绪,树立信心,度过短暂的更年期。

2、饮食调养:更年期妇女的饮食营养和调节重点是顾护脾肾、充养肾气,调制恰当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调治生理功能的紊乱。根据不同体质,有侧重的选择食物。

3、劳逸结合:更年期妇女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和休息。从事正常的工作和适当的锻炼。避免体重过度增加。注意个人卫生。

4、定期体检,预防为主:对于更年期综合症患者,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合理用药是十分必要的。尽量做到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两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附件二

孕产妇中医药保健方案

一、孕前期保健

将妇女孕前中医体质分自衡质、肝郁气滞质、情志化火质、肝肾阴虚质、脾肾气虚质和气血两虚质。

通过孕前体质保健,根据女性孕前不同中医体质给予中药、食疗、穴位按摩、运动等综合的保健调理手段,能够使围生期疾病减少,为孕产妇打造良好的体质基础。

二、孕期保健

从受孕到分娩这段时间,为促进胎儿智力和体质良好发育所采取的有利于孕妇和胎儿发育的预防保健措施。

1、胎教:为孕妇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和心境,给胎儿良好的影响,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孕妇应争取做到“坐无邪席,立无偏倚,行无邪径,目无邪机,口无邪言”,使胎儿禀气纯正,有助于良好气质和性格的形成。

2、饮食调摄:调节孕妇饮食,目的在于养气生血,使胎儿发育有源,为分娩和哺乳打下基础。孕妇的饮食应以营养新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为宜。孕妇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合理搭配,均衡营养。

3、谨慎起居:妇女怀孕以后,气血聚于冲任养胎,卫外功能低下,易受外邪侵袭。科学的安排时间,早睡早起,作息时间规律。适时增减衣服,劳逸结合,少去公共场所。保持二便通畅。

4、劳逸适度:劳逸结合,适当的活动,新鲜的空气,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盆浴。衣着宜宽大舒适,不要束胸和腰部。孕早期和分娩前一月禁忌房事,避免感染。

6、谨慎用药:妊娠期孕母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用药不当,可造成医源性疾病,损胎致畸。孕妇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三、产褥期保健

1、休息静养,劳逸适度:产后充分休息静养,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恢复,除难产和剖腹产外应适当活动。产妇和婴儿的休息环境要清洁安静,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不宜睡卧当风之处,以免邪风乘虚而入。

2、加强营养,饮食有节:产妇饮食应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同时含有丰富营养和充足的热量及水分,以供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哺乳。粗细搭配,少食多餐,根据产妇不同体质,适度食补。

3、讲究卫生,保持清洁:产褥期应有恶露排除,汗液亦排除较多,且血室正开,宜常淋浴擦洗。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产后百日内严禁房事。产后四周内不宜盆浴。注意保持二便通畅。

四、哺乳期保健

1、哺乳卫生:产后将乳头洗净,在乳头上涂抹植物油,使乳头的积垢和痂皮软化,再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每次哺乳前,乳母要洗手,同时用温开水清洗乳头,避免婴儿吸入不洁之物。如有余乳,将乳汁排除,保持乳络畅通,乳汁得行。

2、饮食营养:乳母应加强营养,调补脾胃,增进食欲,多喝汤水,保证乳汁的质量和分泌量。忌食辛辣刺激、生冷食品,补品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3、起居保健:乳母应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时,劳逸适度,同时注意避孕。

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 篇6

绝经是指卵巢内卵泡自然耗竭或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丧失反应,卵巢功能逐渐衰竭,月经永久性停止。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80%在44~54岁之间。由于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分泌亦相应减少,出现了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临床上表现为月经紊乱及一系列雌激素下降引起的相关症状:其中月经紊乱为常见症状,半数以上妇女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持续时间长、月经量增加,这段时期易发生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

雌激素下降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血管舒缩症状——潮热:反复出现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可历时1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

2.精神神经症状——情绪、记忆、认知功能症状明显下降,常出现激动易怒、抑郁寡欢、而且不能自我控制;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有报道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的发生率为38.3%,抑郁为30.3%。因此应警惕老年痴呆的发生。

3.泌尿生殖道表现为萎缩症状:性交困难、反复发生阴道炎、反复发生排尿困难、尿路感染,可伴有张力性尿失禁。

4.心血管疾病:雌激素对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血管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雌激素下降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脑出血而且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5.骨矿含量改变及骨质疏松:雌激素有保护骨矿含量的作用,是妇女一生维持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如果雌激素下降,骨质丢失变疏松,骨骼压缩、身材变矮,易骨折。

一些生殖道肿瘤也好发于围绝经期妇女,如子宫肌瘤是生殖器官中最常见一种良性肿瘤,以40~50岁多见,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外阴癌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约3/4发生在50~60岁;子宫颈癌发生高峰在也多在50岁左右;子宫内膜癌占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子宫出血是最突出的症状,也多发生在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卵巢癌高发年龄为50~60岁。

防治重点

掌握绝经前后的保健知识使妇女顺利度过绝经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加注意:平时坚持生活规律、体格锻炼,增加日晒时间,重视营养摄入和合理膳食:其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热量55~60%, 以粗粮食物为佳;脂肪占总热量30%以下,以植物脂肪为主;胆固醇平均每天少于300g;蛋白质每天60~70g;蔬菜水果,保证一定量的食物纤维和维生素;尤其注意钙的摄入量,绝经后妇女每天钙的需要量为1500mg。

近几年来国内外都提倡激素替代治疗(HRT)围绝经期综合征,因为雌激素受体分布于全身各重要器官,激素替代治疗即补充雌激素最关键,可控制和预防围绝经期各种症状及相关疾病,欧美50岁以上的妇女已有20%接受了雌激素治疗。该妇女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雌激素并定期加用孕激素,注意合理用药、定期监测。

郭玉娜,女,1972年4月24日出生,2000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妇产科学专业,并获硕士学位;同年7月起在上海普陀区妇婴保健院工作至今;2001年晋升为主治医师。

妇女卫生保健健康教育 篇7

1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因素

1.1 内在因素

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是妇科的多发病, 以宫颈糜烂为主, 其次还有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影响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 如年龄、婚龄、性伴数、生育史、人工流产史和避孕套使用情况等;②产科出血:产科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母亲的死亡会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和生活, 因此尽量避免产科出血所致的死亡是维护生殖健康的一项重要任务;③婚育行为的影响:婚育行为中计划外的生育对妇女的生殖健康影响最大, 例如早婚早育和无节制生育都会大大增加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健康风险, 而不安全的人工流产会导致很多并发症, 这些也都会增加妇女的生殖道感染几率。

1.2 外在因素

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外因主要有两方面:①环境因素:现今社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这对妇女的生殖健康影响很负面, 它极可能导致死胎、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等不良的妊娠结局, 而且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很高[4];②妇女的权利和地位:在一些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 妇女仍然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 她们没有自由选择生育的能力, 这也是导致无节制生育的外因之一, 对妇女的生殖健康也有着很负面的影响。

2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现状

2.1 卫生宣传的力度不够

现行的卫生宣传途径主要有电视、杂志等, 这些仅适合在经济发达与较发达的地区实行。而经济落后的地区, 人们的文化水平低, 对电视和杂志的关注度不高, 有的地方甚至都没有电视, 只能靠写宣传标语。但是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 落后地区的卫生宣传更为重要, 因为她们大多数都是文化水平不高, 思想传统, 对生殖健康保健的意识很淡薄, 很多人甚至都不能理解生殖健康的真正意义, 因此这些地方的卫生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2.2 医疗方面的不足

在政府现行的医疗政策中, 医疗部门只对妇女进行简单的例行检查, 如发现异常会给予简单的治疗, 但不会追踪疗效, 甚至有些只会给予指导, 让其去医院就医。在一些贫困落后的地方, 这一项医疗政策甚至都不能很好的执行。部分妇女因为对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不了解不重视自己的病而不去医院就医, 也有部分妇女因为家里经济条件的限制也不去医院治疗, 这些都对妇女的生殖健康有着负面的影响。

2.3 妇女的权利和地位保护的不够

现行的社会制度虽是男女平等, 但在一些发展落后的地区, 妇女的权利和地位仍然低下。通常这些地方的群众文化水平落后, 思想保守, 仍保留着男尊女卑的思想, 不懂得尊重妇女的权利和地位, 而且妇女也不懂得维护自己该有的权利和地位。这就充分说明了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对妇女权利和地位的保护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 力度也不够,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这点。

2.4 法律保护的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虽在199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来作为加强妇幼卫生管理, 规范母婴保健行为的主要法律依据。但是具体的宣传实施力度不够, 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还有些人虽然知道这部律法, 但不知道具体的内容, 使得这部法律形同虚设, 没有起到维护妇女权利的绝对作用。

3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的改进措施

3.1 加大生殖健康保健的宣传力度

除了通过电视、杂志等途径宣传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外, 还应该做到定期不定点的宣传, 就是可以由政府部门或是志愿者协会组织生殖健康保健宣传队伍, 定期在不同地区开展生殖健康保健的宣传教育, 鼓励群众多咨询。这类宣传的重点不能够只限定在城市, 而应该多放在发展落后的地区。宣传的内容应该有以下几方面:①让群众正面了解性器官, 不要抱有害羞的思想, 要懂得如何保护性器官的健康;②让群众了解男女在生殖健康保健中都有责任, 避孕的措施不能全部由妇女承担, 男性也应该采取措施, 如使用避孕套;③让妇女知道一些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疾病, 了解改善生殖健康卫生的重要性, 让她们明白这是改善儿童和家庭整体卫生的最有利手段;④让群众真正理解和接受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让她们了解优生优育的好处以及早婚早育、无节制生育的危险性, 并向群众提供节育的信息和技术服务。

3.2 严格医疗方面的政策

政府部门应该改善关于妇女例行检查的医疗政策, 并加大执行的力度。在妇女例行健康检查中, 若发现问题, 可以给予如医院一样的治疗, 也应该定期了解她们的恢复情况。而医疗费用的制定应该较医院要低, 对于部分家庭条件困难的妇女, 可以免去医疗费用。这些政策的实行必能提高妇女改善自身生殖健康疾病的积极性, 改善她们对生殖健康保健的态度。在例行检查时, 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可以开展一些关于生殖健康保健的讲座, 用科学的知识指导妇女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优生以及节育等。

3.3 尊重妇女的平等权利与地位, 加强法律维护的力度

妇女的平等权利和地位得不到尊重的情况多发生在发展落后的地区, 因此可以加大这些地区关于妇女权利的宣传。妇女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条件低是她们得到不尊重的主要原因, 因此妇联可以开展一些学习活动。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基本知识, 妇女如何就业, 妇女应有的权利和地位等。在宣传生殖健康的工作中, 应该将法律的宣传作为另一个重点, 必须让妇女知道自己有自由选择生活、性和生育的权利, 应该鼓励妇女在受到包办婚姻、强迫怀孕、性骚扰还有强奸等不平等待遇时懂得利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

摘要: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是现今整个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因此如何改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现状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的现状来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改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措施。

关键词:妇女,生殖健康,保健

参考文献

[1]Bump RC, et al.Am J Obstet&Gynecol, 1988, 158:935-939.

[2]赵凤敏, 郭素芳, 王临虹, 等.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影响因素.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2007, 22 (1) :22-23.

[3]Thomason JL, et al.Am J Obstetl gynecol, 1990, 162:155-160.

浅谈产褥期妇女的健康保健 篇8

1 产褥期的生理变化

(1) 生命体征:如产程中过度疲劳、产程延长或产伤较重者, 在刚分娩后的24小时, 产妇的体温会略有升高, 一般不超过38℃。在这之后, 产妇的体温大多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由于子宫胎盘循环的停止和卧床休息, 产妇脉搏略为缓慢, 约每分钟50~60次;呼吸每分钟14~16次;血压平稳, 变化不大, 如果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血压明显下降。 (2) 疼痛:产后痛, 因子宫阵发性收缩而引起疼痛, 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 持续2~3日后自然消失, 常发生于哺乳时[2]。 (3) 恶露:胎儿娩出以后, 胎盘从子宫壁剥离排出体外。同时随着子宫蜕膜脱落, 含有血液及坏死的蜕膜等组织的血性液体经阴道排出, 称为恶露[3]。它是反映子宫恢复好坏的一个标志。正常情况下, 恶露带有血腥味, 但不臭, 量不超过月经量, 色透明, 有光泽, 不暗, 不污秽, 持续4—6周干净。 (4) 褥汗:产褥早期, 皮肤排泄功能旺盛, 排出大量汗液, 尤在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 于产后1周左右自行好转, 即为褥汗[2]。 (5) 子宫复旧:是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 包括子宫体纤维的缩复、子宫内膜的再生、子宫颈复原和子宫血管变化[1]。 (6) 乳房情况:哺乳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最初几日哺乳后容易产生乳头皲裂。乳头皲裂时, 表现为乳头红、裂开、有时有出血, 哺乳时疼痛。若产后哺乳延迟或没有及时排空乳房, 产妇可有乳房胀痛, 触及时加重, 触摸乳房时有坚硬感等症状。

2 产褥期的心理变化

经过分娩的产妇, 特别是初产妇将要经历角色、家庭关系等方面改变和面临潜意识的内在冲突以及为人母所需的情绪调整等问题, 其心理是非常脆弱和不稳定的。其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可表现为:高涨的热情、希望、高兴、幸福感、乐观、压抑及焦虑等。严重者可产生心理障碍——产后沮丧和产后抑郁,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或低落、感觉孤独、失眠、易忘、对事物缺乏兴趣、自责、自残、伤害自己的孩子等。

3 产褥期主要并发症

产后并发症主要包括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 发生在2小时内者占80%以上;分娩24小时以后大出血者为晚期产后出血[4]。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后及产褥期的生殖道感染, 又称“产褥热”, 发病率约为17.2%, 由于产褥热绝大多数是由产褥感染引起, 因此可将产后发热作为产褥感染的一种征兆[5]。

4 产褥期妇女的健康保健

4.1 产褥期检查

首先要全身情况的观察, 如:产后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以及排尿功能的检查;局部要注意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和恶露情况;对于哺乳妇女还要注意检查乳头有无皲裂, 乳腺管否通畅, 乳房有无红肿、硬结, 乳汁的分泌量等。

4.2 健康教育指导

指导产妇保持身体清洁, 尤其是会阴部皮肤和乳房的清洁;居室应安静、舒适;营养合理, 防止便秘;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 产后6~12小时可起床做轻微活动, 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现象, 动作宜缓慢, 坐起后无眩晕感后方可站立行走;产后第2日可在室内走动, 并按时做产后健康操;行会阴侧切或剖宫产的产妇可推迟到第3日起床稍活动待伤口愈合后做产后健康操, 可先进行促进血液循环的运动项目如深呼吸等。同时注意在此期间不宜性交, 哺乳期要坚持避孕。

4.3 心理保健指导

产褥期产妇心理障碍, 不仅影响家庭功能和产妇的亲子行为, 严重者还危及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为此应在心理和社会诸方面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 促进和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 指导产妇和婴儿进行交流、接触, 为婴儿提供照顾, 培养产妇的自信心; (2) 注意倾听产妇诉说心理情结, 做好产妇心理疏通工作; (3) 对于有不良个性的产妇, 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 减轻或避免精神刺激; (4) 对于家庭经济或照顾负担困难的家庭要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 减轻生活中的应激压力, 减轻产妇的社会心理负担; (5) 重症患者需高度警惕产妇的伤害性行为, 注意安全保护, 使产妇避免危险因素必要时需要请心理医师或到相关医疗机构治疗。

4.4 母乳喂养指导

在新生儿哺乳中, 一般建议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和一定的免疫因子, 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一般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此时乳房内的乳量虽少, 但通过新生儿吸吮动作可刺激泌乳。产后1星期内, 哺乳次数应频繁些, 每1~3小时哺乳1次, 最初哺乳时间只需3~5分钟, 以后逐渐延长至15~20分钟, 原则是按需哺乳不定时。每次哺乳时, 母亲及新生儿均应选择舒适位置, 采取正确的姿势, 使母婴紧密相贴。哺乳时, 乳头应放在新生儿舌头上方, 用一手扶托并挤压乳房, 协助乳汁外溢。哺乳结束时, 用示指轻轻向下按压婴儿下颏, 避免在口腔负压情况下拉出乳头而引起局部疼痛或皮肤损伤。每次哺乳后, 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 排出胃内空气, 以防吐奶。不随便给婴儿进其他食物或饮料以免影响有效吸吮。

此外, 社区的保健人员还应做到:定期家庭访视, 评估母亲身心康复情况, 评估母乳喂养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等。

总之, 产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 其生理心理变化大, 易患各种产后并发症和疾病。产褥期是孕妇产后必经的时期, 问题较多, 持续时间较长, 多在家中度过。因此, 产褥期妇女的保健是社区护士护理的重点项目之一。为其提供护理保健服务, 使其恢复身心健康, 安全地度过产褥期。

摘要:本文就产褥期的妇女所特定状况下所产生的心理及生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健康保健指导, 以为社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保健提供借鉴。

关键词:妇女,产褥期,健康,社区保健

参考文献

[1]郑修霞, 安力彬, 顾平.妇产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63.

[2]董月, 赵瑞琳.现代妇产科诊疗手册[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4, 5:164.

[3]赵秋利, 陈先华.社区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12:107.

[4]于学忠, 高文华.家庭急症救治[M].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1, 5:186.

妇女卫生保健健康教育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资料来源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街社区居民卫生调查的数据, 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 在随机抽取的8个居委会中, 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 2 5户, 最后共抽取1 0 0 0个居民户, 总抽样比例为4.0 7% (1 0 0 0/2 4 5 8 6) ;对抽中的样本家庭中实际居住的全部成员进行调查。其中女性1 3 7 4人, 5 0岁以下已婚妇女4 4 9人, 完成已婚育龄妇女有效问卷4 0 6份。

1.2 调查内容

包括家庭成员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家庭一般状况;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卫生知识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知晓、利用与满意度;其中已婚育龄妇女的专项调查内容包括生育情况, 妇科疾病与2月内生殖道感染症状等内容。本文主要针对育龄妇女的健康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3 统计分析

居民卫生调查资料双录入数据核对无误后, 使用S P S S fo r w in d o w s 1 1.5统计分析软件, 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描述, 分类变量应用构成比或率;数值变量资料应用均数和标准差或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进行描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4 0 6名育龄妇女, 年龄2 2~5 0岁, 年龄平均年龄 (4 0.8 4±6.9 0) 岁。其中已 (再) 婚3 9 5人 (9 7.3%) , 离婚和丧偶1 1人 (2.7%)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 3 0人 (3 2.0%) , 高中和中专2 1 3人 (5 2.5%) , 大专及以上6 3人 (1 5.5%) ;职业分布;工人所占比重最高9 0人, 占2 2.2%, 其余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公司职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服务以及离退休人员等。

2.2 慢性病患病情况

有4 1人被调查时患有慢性病, 现患率为1 0.1%, 其中有9人同时患有2种慢性病。慢病患病率3 5~岁以上组4.3% (3/7 0) , 4 0~岁以上组8.0% (9/1 1 2) , 4 5~5 0岁1 9.7% (2 9/1 4 7) , 随年龄增加而慢性病患病率升高 (χ2回归=2 2.4 5 0, P<0.0 1) 。排在前1 0位的慢性病有高血压 (1 0人, 2 4.6 3‰) , 冠心病 (7人, 1 7.2 4‰) 糖尿病 (6人, 1 4.7 8‰) , 颈椎间盘疾患 (5人, 1 2.3 2‰) , 其次有关节炎、慢性肾炎、胆结石, 哮喘, 脑栓塞, 心肌梗死等, 共占全部慢性病病例的7 5.5%。

2.3 2周患病情况

“2周患病”的概念是建立在居民自我报告的基础上, 特指在入户调查前1 4 d内被调查人自觉身体不适, 如果慢性病在前2周内发作或治疗也计入2周患病。调查中5 0岁以下育龄女性2周患病人数为4 4人 (1 2.3%) , 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χ2回归=1 1.2 4 5, P<0.0 1, 见表1) 。2周患病主要病种有感冒,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胃炎或消化不良, 胆结石等, 占全部2周患病病例的7 2.7% (3 2/4 4) 。

2.4 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情况

已婚育龄妇女生育情况调查包括怀孕、活产、流产等情况。被调查育龄女性怀孕次数为1次的人数为2 2 5人, 占5 5.4%;2次的1 0 5人, 占2 5.9%, 3次的4 2人, 占1 0.3%, 4次及以上的1 3人占2.9%, 其中活产儿3 8 0人。有过自然流产史的2 3人, 占5.7%;而有过人工流产史的人数达到1 4 5人 (3 5.8%) , 其中有4 7人 (1 1.6%) 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流产史。

2.5 常见妇科疾病和生殖道感染情况

被调查已婚育龄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有阴道炎1 5人 (3.7%) , 宫颈炎8人 (2.0%) , 附件炎8人 (2.0%) , 子宫肌瘤2 8人 (6.9%) , 卵巢肿瘤6人 (1.5%) , 其他情况8人 (1.9%) , 累计每百名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患妇科常见病的人次数为1 5.5人次。调查前近2月内有生殖道感染症状, 白带增多9人 (2.2%) , 外阴瘙痒4人 (1.0%) , 下腹痛4人 (1.0%) , 其他感染症状3 4人 (8.4%) 。累计每百名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近2月内具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人次数为1 2.6人次。

2.6 月经和绝经情况

被调查女性月经规律的3 4 5人, 占8 5.0%, 不规律的6 1人 (1 5.0%) , 其中一年以上无月经的2 6人 (6.4%) , 这2 6名女性年龄4 3~5 0岁, 其中有失眠症状的1 4人 (5 3.8%) , 烦躁1 4人 (5 3.8%) , 抑郁症状8人 (3 0.8%) , 心悸1 0人 (3 8.5%) , 关节疼痛1 0人 (3 8.5%) , 其他更年期症状8人。有7人 (2 6.9%) 具有4种及以上的上述症状, 7人 (2 6.9%) 有2~3种上述症状。

3 讨论

妇女的健康问题特别是生殖健康问题, 涉及到妇女的基本权益, 对人口整体身体素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妇女保健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居民卫生调查全面了解社区育龄妇女健康及相关问题, 对于确定优先解决的社区育龄女性主要健康问题及其相关因素, 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 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健康促进和卫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育龄女性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本次调查显示有过人工流产史的育龄妇女人数达到3 5.8%, 其中1 1.6%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流产史。人工流产对于女性身体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对术后月经, 排卵恢复及以后妊娠有较大影响, 严重者可造成继发不孕。因此, 要开展正确的健康教育工作, 宣传避孕知识, 以尽量减少人流术[2,3]。

妇女疾病和生殖道感染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很多群体中极为常见, 如不早期发现和治疗, 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每百名受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患妇科常见病的人次数为1 5.5人次, 近2月内具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人次数为1 2.6人次, 低于妇女普查的报道结果[4~6]。为此, 要利用多种形式, 有针对性地从生理解剖、生殖生理、生活方式、卫生保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 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育龄妇女的妇女病的普查率, 提高其生殖健康自我保护意识。

本次接受调查的5 0岁以下女性, 其中1年以上无月经的2 6人, 最小年龄4 3岁, 且更年期症状比较普遍, 因此, 采用社区健康促进和临床对症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提高围绝经期女性对于更年期症状的认识, 指导正确就医, 有利于提高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促进女性健康[7]。

生殖健康问题是5 0岁以下育龄妇女群体的主要卫生问题之一。但还要重视这个群体的其它卫生问题, 如4 5~5 0岁育龄女性的慢性病患病率约2 0%, 就病种而言高血压、糖尿病依然是慢性病管理的重点。在2周患病情况中, 除高血压等慢性病外, 感冒、消化不良等为2周患病的主要病种。

妇女保健工作是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8],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妇女保健工作的主要阵地, 可以通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妇女保健, 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手段和医疗手段, 低成本、高效益、广覆盖, 使妇女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进一步促进妇女健康, 促进妇女保健工作发展。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50岁以下已婚育龄女性主要健康问题, 为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健康促进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 调查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及生育情况、妇科疾病等健康问题。结果 慢性病现患率为1 0.1%, 2周患病率为1 1.1%, 累计每百名调查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患妇科常见病的人次数为15.5人次, 近2月内具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人次数为1 2.6人次。有过人工流产史的育龄妇女人数达到35.8%。结论 应重视育龄妇女的健康问题, 提供避孕药物和计划生育技术的服务和加强相关健康教育。

关键词:健康问题,育龄妇女,社区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滕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 抓好妇幼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1) :3 2-3 3.

[2]蒋雪英, 张爱菊, 陈利辉.郴州市1927名妇女健康普查结果分析[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7, 5 (1) :4-6.

[3]蒋文钧, 白秋云.妇女病普查3002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4) :4 59-4 6 0.

[4]徐妙仪, 金丽华, 刘欣.深圳市荔新福社区已婚妇女生殖系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 2006, 13 (4) :67-69.

[5]黄晓慧.开展社区保健预防妇女生殖道感染[J].中国热带医学, 2 006, 6 (1) :197-199.

[6]闫学明, 于海莲, 李越, 等.西城区401例在职女职工生殖健康状况与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8) :107-108.

[7]邱瑞娟.城市更年期妇女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 2 004, 19 (6) :2 8-3 0.

妇女卫生保健健康教育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 抽取我市的500例妇女为此次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 年龄范围为19~56岁, 平均年龄为43岁。所有受查对象均存在明显的性生活史。

1.2 方法

此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500例妇女进行调查统计, 问卷数量一共为500份, 问卷调查内容一共包括7条问题, 详细内容如下: (1) 您是否自觉获取妇女保健知识? (2) 您在妇科保健这方面是否需要帮助? (3) 您所碰见的妇产科健康问题主要有哪些? (4) 您对于产妇产后保健工作是否了解? (5) 您对于纯母乳喂养以及产后子宫复旧的关系是否了解? (6) 您对于我院的妇科了解多少? (7) 您曾经去过我院进行妇科咨询吗?调查问卷一共有500份, 均成功发放, 回收有效问卷为50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经调查结果显示, 有400例妇女表示会自觉学习妇女保健知识, 构成比为80%;有30例妇女表示不需要妇女保健知识, 构成比为6%;有250例妇女表示能够说出3种以及3种以上的妇科疾病, 占50%;有110例妇女对妇女产后康复工作并不了解, 构成比为22%;有320例妇女对母乳喂养以及产后子宫复旧的关系不了解, 占64%;有310例妇女对我院的妇科了解甚少, 知道设有该科室, 占62%;曾在我院进行妇科咨询的妇女有40例, 占8%。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存在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我院对于妇女保健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 部分妇女对于我院的妇科缺乏相关的认识和了解, 部分妇女甚至不知道设有改科室, 导致妇科保健工作落实效果不佳。 (2) 本市处于广西与广东交界处, 山区农民比较多, 交通不是很便利, 经济不是很景气, 妇女们普遍没有妇科检查的意识。

3 讨论

妇科保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广大妇女正确认识妇女保健的作用和效果, 提高妇女群体的保健意识以及自我保健水平。在临床上, 妇科保健以妇科疾病的防治为主要内容。在我国, 妇女保健水平与妇女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水平存在联系。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 我国妇科保健工作也得到了巨大推动, 然而如何提高妇女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 在目前还存在相关的一些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解决力度。妇女保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全国各地在近几年来纷纷开展相关的妇科健康普查, 并相继制定相关的管理条律以及保健方法。 (2)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工种日益复杂, 妇女劳动过程中因有害物质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甚至对胎儿的健康成长也造成了影响。因此妇女保健成为了妇女劳动保障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3) 产妇在孕期阶段, 胚胎如何健康发育和成长对胎儿的顺利分娩存在密切联系, 因此孕妇在这个阶段需要对与胎儿生长存在相关性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解和认识, 并加强相关的孕期保健措施, 从而有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另外孕妇的家属也需要了解相关的保健常识, 便于对孕妇进行指导和督促。 (4) 产期保健作为孕产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于母子的生命安全存在密切联系。相关研究以及资料统计显示, 我国的孕产妇病死率为26.1/10万, 婴儿病死率为12‰, 可见妇女保健工作还需要加以完善和调整。

由此可见, 妇女保健对于广大妇女群体而言, 具有较高的价值以及重要性。

妇女的早期健康情况与后期健康存在密切联系, 例如, 妇女儿童时代存在佝偻病, 其骨盆会受到影响, 导致分娩过程出现难产;另外, 生育年龄阶段, 如果存在生殖道损伤或者骨盆损伤, 在老年阶段, 妇女会出现肌肉张力减退的情况, 引起失禁以及子宫脱垂等现象。由此可见, 妇女保健工作主要针对妇女的出生到妇女死亡的整个过程[1]。

产后恢复主要是指产妇在分娩结束后, 针对身体虚弱而展开的一系列的保养工作。在这个阶段, 主要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生殖部位细胞因子恢复、体形恢复、子宫恢复以及心理恢复。恢复过程中, 妇女需要保证合理的饮食[2]。

母乳作为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乳制品, 能够有效对疾病以及感染等进行预防, 减少儿童的发病率, 提高胎儿的生存率。母乳的成分会随着婴儿的生长而发生变化, 这与其他乳制品存在显著差异。母乳喂养能够帮助儿童健康生长, 满足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取, 容易吸收和消化;另外, 其含有相关的免疫物质, 能够有效对感染性疾病进行预防, 包括肠道系统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有利于儿童胃肠道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降低儿童成年后高血脂、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促进母体子宫收缩, 预防产后出血, 加快体型以及性能力恢复。

综上所述, 妇女保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部门需要加以重视。在此次调查研究中, 大多数妇女对于保健知识的需求较大, 我院和广东省医院有合作, 患者对我院的检查结果还是比较认可的。医院需要采取有效措施, 从多个方面和途径对妇女进行保健知识宣传, 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夏萍.加强妇女保健健康教育提升生殖健康水平[J].当代医学, 2010, 16 (32) :231-232.

县区农村妇女体检及预防保健对策 篇11

【关键词】 农村妇女;妇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妇科健康状况

为进一步了解及预测本地区未来妇科疾病的发展趋势,为落实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我们调查我县农村妇女常规妇科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1月~2011年3月为1121例阳高县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年龄25岁~75岁,其中,25岁~30岁270例,31岁~40岁345例,41岁~50岁356例,50岁以上150例。

1.2 方法 医生填写询问调查表及妇科普查表,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性生活状况、避孕方法、经带胎产情况等,做妇科检查,排尿后取膀胱截石位行宫颈刮片,阴道分泌物滴虫、霉菌、清洁度检查,并行内诊检查、妇科B超检查。

2 结果 检出妇科疾病4类共728例,检出率64.94%(见表l)。

2.1 疾病分类序位及其年龄分布(见表l)。

表1 妇科疾病年龄分布 例(%)

注:不同年龄组4类疾病的分布情况比较,x2=54.793,差异有显著性(P<0.01)。

表2 主要的常见病年龄分布 例(%)

注:子宫肌瘤在41岁~50岁的发病率高,与其它年龄组比较,x2=9.415,差异有显著性(P<0.01)。

2.3 统计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和Z检验。

3 讨论

3.1 本次妇科体检1121例农村妇女中,发现728例患有妇科疾病,检出率达64.94%,与文献报道较为一致,41岁~50岁组患病率高于群体水平。

3.2 疾病患病率与各年龄段罹患因素的分析及防护对策

3.2.1 本次体检发现肿瘤患者84人次(占11.54%),以41岁~50岁比例最高,48例,占57.14%,30岁以前5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减低;良、恶性肿瘤比为20:1,良性肿瘤中,子宫肌瘤占80.95%(68/84),且在41岁~50岁的发病率高,与其它年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居首位,占3.57%(3/84),与本文3.2.1结论吻合。

妇女卫生保健健康教育 篇12

妇女、儿童、老龄人口是社区中特殊的群体, 他们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着不同的服务需求。针对这一人群,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时, 就必须有重点的进行。首先, 要以防病为主, 以防代治, 防治结合。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 使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乐于接受, 增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信任感和自我保健意识, 带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下面就几个重点内容探讨如下:

1 育龄期妇女保健

妇女是人类的母亲, 妇女的健康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群的素质。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是保护和促进母亲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任务。针对女性的特殊生理结构和解剖特点及其所处不同的生育、生理状态, 对其实施的保健内容也不同。

1.1 常见妇科疾病的防治

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及女性生理变化的特殊性, 导致女性易患许多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多发病。由于这些疾病的急性症状不明显, 往往不被重视, 加之一些女性的害羞心理而不愿就医, 从而延误病情。因此让更多的女性了解和掌握自身保健知识和方法尤为重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要定期在辖区范围内为女性举办妇女生理、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加强社区广大妇女对自身保健重要性的认识, 增加其主动就医的次数。同时还要对辖区妇女进行健康检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工作, 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使社区内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

1.2 围生期保健的普及与提高

优生优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随着妇女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 围生期保健工作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 做的更广泛更深入尤为重要。首先, 对已婚妇女进行优生优育教育, 使其掌握受孕的最佳时期和最佳生理状态, 把握住生育的第一关。对已受孕的女性要定期体检, 做好身体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测。讲解各个孕期的卫生保健及营养保健知识, 使她们能与医生配合, 及时筛除各种潜在的不良生育因素, 使胎儿和母体都能够健康、安全。

1.3 产褥期保健及母乳喂养

胎儿娩出离开母体, 产妇身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此期的卫生保健工作对母子的健康尤为重要。首先, 对产妇给予精神、心理安慰, 让产妇亲眼见到健康的婴儿, 亲手抚摸或拥抱婴儿既是最好的慰藉。讲解产后修养环境, 饮食安全及卫生状况等知识, 讲解乳房的护理知识, 母乳喂养的好处,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饮食与母乳的关系, 母乳与婴儿健康的关系及正确的哺乳知识。以保证产妇身心得到最佳恢复, 婴儿得到母乳喂养而健康成长。

1.4 妇女更年期的保健

更年期是妇女生育能力和性功能逐渐衰退到老年的一个过渡阶段, 是生理情况复杂, 病理情况丛生的非常时期。妇女进入更年期, 卵巢功能逐渐减退, 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 人体内环境稳定性发生了改变。出现闭经, 阴道PH值呈碱性而发生阴道炎, 钙磷失调而出现骨质疏松, 血浆总胆固醇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增多。同时还出现潮红潮热、出汗、心悸、心烦、头痛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一系列生理和病理改变不仅身体不适, 还导致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紧张、抑郁、易怒和自感身体不适、失眠、头晕、乏力等心理症状, 严重者可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为此, 社区卫生工作者要定期为广大妇女进行更年期生理卫生知识和保健知识宣传, 定期体格检查。及早预防, 减轻心理压力, 增加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 对缓解减轻更年期症状, 预防疾病有积极的作用。对已发生明显的更年期综合症的妇女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和正确的心理疏导, 消除无畏的恐惧和忧虑, 调节饮食结构, 适当锻炼身体, 保持心情舒畅, 最大程度的缓解症状, 使其平稳的度过更年期。

2 儿童保健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开展

儿童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儿童体质的强弱, 直接影响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兴旺富强。以预防接种和儿童生长指标定期监测为契机, 积极开展儿童保健工作。让家长了解各种传染疾病的危害及相应疫苗接种的意义, 了解定期体格检查的目的, 取得家长的配合, 减少儿童疾病的发生, 减少影响生长的不良因素。另外, 社区卫生工作者还要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 加强对儿童的营养指导, 在家长的配合下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人格和健康的生理状态。

3 老龄人口保健及老年病的防治

3.1 老年人口保健

“老人”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细胞、组织器官日趋衰老, 生理功能逐渐减弱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器官生理功能下降, 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心理状态的改变, 因此, 加强老年人健康保健十分重要。睡眠问题, 排泄问题, 安全问题等都是影响老人健康的因素, 社区卫生工作者要定期对老人进行合理膳食与健康, 体育锻炼与健康, 生活起居与健康, 睡眠质量与健康, 如何防止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 消除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危险因素。

3.2 常见老年病的防治

老年人身体各器官逐渐衰老, 机能逐渐减退, 有些疾病和体征均不典型, 患病后往往症状表现不明显或无症状,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尤为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人员, 要针对老年病的特点采取专项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

3.2.1 老年痴呆症的预防

鼓励老人增加脑力劳动的锻炼, 多食用健脑食品, 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对于个别症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

3.2.2 老年心血管病的预防

去除病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体重,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发现症状及时用药, 控制病情发展, 减少致残致死的人数。

3.2.3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合理饮食、积极补充维生素及钙、磷等微量元素, 必要时药物辅助治疗。此外避免跌倒等意外的发生。

3.2.4 老年糖尿病的预防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 消除致病的危险因素。对于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合理用药, 防止并发症。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 心理生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举办老年知识讲座, 使老年人有机会在一起学习讨论各自的经验, 加强健康教育, 提供保健咨询, 健康信息和必要的医疗服务。让老年人健康快乐的度过晚年生活。

上一篇:风险控制企业环保下一篇:观察思考